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劑學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小學數學;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
一、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通過定格、慢放、加速、重復、圖像的變化、色彩以及聲音配合等效果,充分發揮其直觀、形象、新奇、促思等優勢,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求知欲,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中,一上課老師就說:“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邊說一邊簡單地操作鼠標,與計算機連接的電視機顯示器上出現了畫面,學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畫面吸引了,隨著螢屏的演示,老師繼續講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歡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餅,一天猴王做的大餅剛出爐,它的三個孩子吵著說“我要吃餅,我要吃餅。”于是猴王把三塊大餅分給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塊餅平均切成四塊分給老一一塊,老二嫌小吵著說“一塊太少了,我要兩塊”,猴王便把第二塊餅平均切成八塊分給老二兩塊;老三更貪了吵著說“兩塊太少了,我要三塊”,于是猴王把第三塊餅平均切成十二塊分給老三三塊。同學們,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餅多嗎?因為有形象的故事情節,有多媒體計算機生動有趣的圖象動態顯示,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激發學生以極大興趣投入學習。
又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運用計算機的畫畫板輔助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意義。教師在屏幕上畫出下面圖形:讓學生選擇喜歡的顏色給圖形涂色,學生們十分感興趣地挑選喜歡的顏色給圖形涂色,每涂一個,老師就讓學生回答這個圖形的面積是什么?當涂到第五個圖形時,顏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滿整個瑩屏,學生被愣住了,為什么呢?這時教師抓緊時機問:“這個圖形的面積又是什么呢?”學生們驚喜地發現:這個圖形不是封閉圖形,它沒有面積。這種無聲的、動態的形象顯示,不僅一下子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引起他們對學習新知識的高度興奮,并且在教師有聲的語言引導下進入學習過程,達到啟迪思維,激發興趣的目的。
二、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是很好的教學手段。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運用軟件直觀演示輔助教學,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較深刻地理解題目中數量間的關系。教師簡單地操作鼠標,屏幕上首先出現了一條鐵軌,上面有一輛火車從左往右地行駛,一會兒,另一輛火車也從右往左地駛過來,兩列火車在逼真的火車運行時發出的聲音中相對開出,直到相遇。這時屏幕上出示了一道應用題:“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駛7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69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教師再操作鼠標,屏幕上出示了線段圖,在線段圖上分別標出了每小時火車所行的路程。這樣難點在火車形象運行的動態演示和直觀的線段圖中得以解決,它比老師的任何解釋都具有說服力,增強了感觀上的剌激。因此,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清楚地掌握概念,獲得正確的結論,并嘗到成功的喜悅,強化了學習的興趣。
三、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多媒體計算機通過模擬演示,突出實際操作過程,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通過引導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培養智能,啟迪思維的目的。
例如在“圓柱的認識”教學中,利用軟件演示,幫助學生學習圓柱的形成和側面面積的計算:
①教師操作鼠標,屏幕上出示幾個圓柱的實物圖;再操作鼠標,圓柱實物圖背景消去,
剩下閃爍的圓柱立體圖,學生從圓柱實物圖抽象出圓柱的立體圖,初步認識了圓柱。
②操作鼠標,屏幕上出現一個長方形,然后這個長方形繞著它的一條邊旋轉一周,形成一個圓柱體,讓學生掌握圓柱的形成過程和認識圓柱的底和高。
③操作鼠標,圓柱的底面隨著閃爍慢慢地從上往下移,讓學生認識圓柱不但兩個底面的面積相等,而且從上到下的粗細一樣,也就是說每個橫截面的面積都相等。
④待學生掌握了圓柱的特征后,老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把圓柱的側面展開會是什么圖形呢?讓學生展開思維,各抒已見,自由發揮;有的認為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有的認為是平行四邊形,有的認為是正方形。到底哪個答案對呢?老師不急著表態,而是操作鼠標,讓學生觀察屏幕上的演示:把圓柱的側面豎著剪開,打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
⑤操作比較:如果把側面斜著剪能否得到一個長方形?斜著剪得到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⑥思考:這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長(底)和寬(高)與圓柱的什么有關呢?在什么條件下展開后的圓柱體的側面是個正方形?這時又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面積?學生通過計算機的形象演示、教師提出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操作過程和觀察比較過程,能有條有理地講述圓柱側面面積怎樣推導出來。學生通過充分的動眼、動手、動腦、動口,不但弄清楚知識之間的來龍去脈,也活躍和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借助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加課堂密度,強化學習動機
關鍵詞藥師;藥學服務;合理用藥
隨著臨床醫學向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的逐步轉變,藥學服務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的高度重視。目前,各級醫院尤其是二級及以上醫院,藥學工作的重點正由藥品保障型向知識信息服務型轉變,從注重“藥品”管理轉向注重對“患者”合理用藥管理,在單一的藥品采購、藥品養護、處方調劑基礎上,增加了處方審核、臨床用藥指導、藥學監護、臨床用藥評價、藥品不良反應收集上報、用藥咨詢,藥師的職責從“發藥、配藥、管藥”,轉向臨床藥學和服務職能。
藥學服務及發展現狀
藥學服務的概念:藥學服務是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以患者為服務中心,主動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藥物。1990年Hepler與Strand正式定義了藥學服務。藥學服務的概念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引入并被我國藥學界接受,目前已經在一定范圍內獲得發展。當前,醫療機構藥學人員的主要工作是為患者提供全程化服務。
藥學服務對藥師素質的基本要求:藥學服務要求藥師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術,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合格的、安全的治療藥物,使藥物治療獲得滿意的結果,盡量減少患者醫療費用。藥師應清晰地掌握所提供藥品的適應證、禁忌證及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藥師應定期參加醫學知識的培訓,及時掌握和更新最新的醫藥知識。藥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指導患者用藥,還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發現醫生處方中的不合理用藥,提出改進意見,幫助醫生正確、合理用藥。開展藥物監測、處方分析,研究新制劑和新劑型。藥師應掌握藥物經濟學,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藥方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通過綜合分析,實現藥物治療方案的最佳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既能實現藥物的治療效果,又能降低治療的成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
藥學服務的發展現狀:藥學服務的理念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美國提出并開始實踐,至今經歷了幾十年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已經發展為較完整的藥學體系。這個體系強調了藥師在臨床用藥指導中的重要作用,藥師參與醫院藥學工作,并作為解釋、應用藥學文獻、解決患者特殊問題的專家,參加藥學及治療委員會,評估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再進一步深入臨床,與醫護人員合作,參與臨床治療,保證用藥安全、有效。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正式提出“臨床藥學”概念,提出藥學服務的中心必須是患者而非藥物,強調合理用藥和醫藥結合,保證用藥安全。但目前我國的藥學服務工作的發展步伐相對緩慢,藥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有待進一步發揮。藥學服務在臨床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我國二級及以上醫院已經逐漸開展了藥學服務,除了傳統的藥品采購、藥品養護、處方審核、處方調劑等基礎工作,還增加了藥學信息服務、藥學監護、用藥咨詢、臨床用藥評價、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藥學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根據筆者在臨床藥學服務工作中的經驗與體會,現就藥學服務的主要內容及其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總結如下。
完善處方審核工作,確保藥品調劑準確:處方審核和調劑是藥學服務的基礎工作,也是醫院為患者治療疾病的重要環節之一。藥師應逐項檢查處方的規范性,并審查和抽樣評價處方用藥的適宜性。藥師調劑處方時必須做到“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劑型、規格、數量;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藥師在接到處方后,不要急于投藥,要集中精力全面了解處方內容和要求。審核處方內容是否完整;處方是否書寫清楚、規范;藥物劑量是否適當;給藥方法是否準確;聯合用藥時要注意有無配伍禁忌及藥物相互作用情況。審核處方時,還要特別注意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及老年人的用藥情況,對名稱相近、易混淆的藥品更要仔細審核。經過處方審核,發現有不妥之處,應及時退回科室或處方醫師,并向其說明原因,請醫師修改后再進行調劑。藥師要在全面掌握藥物的理化性能、用量、用法、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相關學科一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處方調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針對不合理配伍實例進行分析、探討,得出結論,反饋給醫務人員進行參考,從而改進治療措施。藥師可與醫師針對特殊病例進行討論,對患者病情、藥物協同作用、療效、不良反應等進行綜合分析,與臨床醫師共同完善患者用藥方案的制定。
強化藥學信息服務,更好地服務于臨床:藥師還應該及時關注國內外用藥研究進展,以療效、安全性、費用和患者因素為科學依據,建立和維護醫院處方集;參與藥品不良事件的報告和分析;向患者、家屬及醫護工作者宣傳藥品的使用知識;提供藥學信息服務,從而有利于患者取得最佳治療效果,保證用藥安全、有效、經濟,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及患者。
提供用藥咨詢,確保合理用藥:《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中指出,藥學服務的內容包括用藥咨詢。用藥咨詢的工作方式靈活,內容廣泛。用藥咨詢包括門診藥房主要面向患者的服務以及住院藥房主要面向臨床科室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服務。門診藥房主要工作是處方藥的使用交代和接受患者用藥方面的咨詢。處方藥的使用有書面交代、口頭交代及接受電話咨詢等形式。住院藥房的用藥咨詢包括臨床醫護人員通過電話等方式咨詢藥物的劑量、用法、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以及藥師通過深入臨床科室查房等形式。用藥咨詢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可以讓患者對所應用的藥物有著較充分的了解,正確掌握藥物的用法、用量、藥物不良反應及防治等,使藥物發揮最大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在發生不良反應后,做到正確、及時地進行回訪及處置,從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或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所造成的損害,避免藥患糾紛的發生。同時,積極開展用藥咨詢工作,可以讓臨床醫護人員更加準確地掌握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配伍禁忌及不良反應等,更好地使用藥物治療,確保患者用藥的合理、有效,從而密切藥師和臨床醫護人員的關系,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高度重視藥學監護,適時進行藥學干預:藥學監護是指藥師在參與藥物治療過程中,應以患者為中心。藥師應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依據《中國國家處方集》(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0年版)、《臨床診療指南》和臨床路徑等,干預長期藥物治療方案的合理性,干預處方的適宜性、安全性、經濟性,監控藥品用量、療程、用法、不良反應、禁忌證、藥物的配伍禁忌。對于治療量比較狹窄、不良反應比較強的藥物,應進行血藥濃度測定;對嬰幼兒、老年人及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進行密切觀察,定期進行肝功、腎功、血尿常規檢驗,以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避免發生不良反應。同時,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與醫師溝通,以便調整用藥方案。
監測藥品不良反應,及時進行ADR報告:建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全面監測藥物濫用和不良反應,制定藥品不良反應的應對預案,尤其是對于嚴重不良反應,保障用藥合理、安全,避免藥害事故。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充分利用本院的計算機網絡,在院內建立藥品不良反應上報制度,以便各科室醫護人員方便、快速地利用網絡將發生的不良反應及時上報給醫院監測組織,再由專人及時通過網絡進行ADR報告。沒有建立網絡的醫院,可以指定專人負責全院的ADR收集、網絡直報等工作。
密切關注抗生素應用情況:目前,我國抗生素的濫用非常嚴重,導致大量耐藥菌出現,成為當前抗菌治療的一大問題。藥師在工作中,應密切關注臨床抗生素的應用及細菌室對藥物敏感試驗的監測情況,及時向臨床抗生素的應用信息,從而指導醫師按照原則應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
以上著重闡述了處方審核、處方調劑、藥學信息服務、用藥咨詢服務、藥學監護、藥學干預、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抗生素應用監測等方面對藥學服務的重要性。在藥學服務實踐中,還有藥品采購、藥品養護、臨床用藥評價、藥學健康教育等工作,在藥學服務工作中都應對其重要性引起足夠重視,從而盡最大努力做好藥學服務。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能夠優化教學過程
數學是一門抽象化和邏輯推理很強的學科,而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數學這門學科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將抽象化的內容變得具體,更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數學中的知識內容通過動靜結合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加有效地理解抽象化的數學概念.
例如,在初中數學的幾何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來演示不同幾何圖形,然后根據計算機網絡軟件來逐一推出圖形的面積、體積計算公式,這樣使得原本印在書本上的靜態圖形變得更加形象化,再結合語音解說和優美的音樂,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產生幾何效應.同時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從而在獨立思考過程中認識幾何圖形,理解幾何知識,并根據幾何圖形的相關公式和特征規律得到正確的答案.這種方式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枯燥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將被動化為主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只有對一門課程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去研究和學習,最終學好這門課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數學情境,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也可以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通過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狀態來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數學情境,可以將抽象化、邏輯化的數學知識變成真實生動的數學場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在數學情境活動中不斷探索和發現,從而更加有效地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講“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兩點”變成兩只小狗,通過演示兩只小狗爭搶骨頭的數學過程,讓學生從畫面中了解“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數學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視頻演示中,自然而然就能明白相關的數學知識.
三、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如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來設計不一樣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數學.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視頻演示或圖象演示找出相關的數學知識,在發現問題的同時,能夠迅速思考并作出猜想,也可以采用計算、實驗或者假設來得到答案.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關數學知識,也提高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以及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從而達到了數學教學目的,也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關于求二次函數在閉區間的最值的數學問題,這是初中數學的難點和重點,也會繼續延伸至更高一級的數學課程內容中.通過信息技術如何來開展數學函數教學呢?可以通過下面這道例題來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 實訓計算機技能教學職業
實訓是職業技能實際訓練的簡稱,是指在學校控制狀態下,按照人才培養規律與目標,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的教學過程。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比較適合理論課程的教學;學生進行頂崗實習,要求學生在工作中學習,更適合以動手操作為主的職業訓練。而實訓課教學結合了兩者的優勢,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教學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更強調學生的參與式學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提高。
計算機實訓課對學生學習本專業的技能知識起到了促進作用,特別是國家要求職業院校學生,畢業時能取得“雙證”,即畢業證和技能證后,各學校在實訓教學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教學研究上對實訓課的形式和內容要求也進行了有效的探討并取得了很多經驗。特別是經過實訓課的學習后,學生在實習和就業中的技能水平與崗位的需求越來越接近,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這讓職業院校更加重視各專業實訓課的開設。各院校在開設實訓課時選擇了有熟練技能和水平的教師或從社會直接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開發人員擔任此課程的教學,使實訓課的內容更加貼近實際的工作需求,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技能水平,有的職業院校出現了教師與學生同考技能證的現象,實訓課的開設對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和教師業務能力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專業是各類職業院校開設最多的專業之一,計算機課程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學科,計算機實訓課的開設較多,但是有時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計算機技能水平的表現卻不盡如意。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作為一所工科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在實訓課的實際授課中、與學生的交流和用人單位的溝通中,我發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探究,讓實訓課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計算機實訓課現在通常有兩種開設形式,即通用技能實訓和專項技能實訓,這兩種實習形式的不同,對實訓課的內容和目的也有著不同的標準。
計算機通用技能實訓更側重的是學生在實訓課學習后,對實訓的專業知識由點到面地掌握,到崗位后通過簡單的實習或實訓后,可以較快地適應崗位需求,所以在實訓課教學上,要通過選取有特點的實訓案例,把要教授的知識通過實訓的形式教會學生,以便學生在實際工作應用中能活學活用。
計算機專項技能實訓是有針對性地技能實訓,通過實訓課的學習把某項技能或某項工作做到熟練,達到技能和崗位要求。在教學上,將專項技能通過案例的形式一一展現出來,學生通過實訓全部掌握后,就可以達到崗位的要求,可以直接可以進行頂崗實習。這種實訓的內容較為單一,比較適合短期的培訓。
我們現在更多地是計算機通用技能實訓課的開設,但有部分職業院校會針對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而進行短期的專項技能實訓以盡快達到崗位需求,這兩種形式在教學內容上是有區別的,需要認真研究以確定實訓課的技能目標和知識目標。
根據世界各國的職業教育經驗,同時能教理論課又能教實訓課的教師,也就是“雙師型”教師進行實訓課的教學效果最好。所以做為計算機實訓課的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水平,更要有過硬的熟練的專業技能水平,現有的專業課教師如果不能適應實訓課的教學,有條件地可以到計算機企業進行掛職學習,甚至加入到企業的實際開發工作中,如我校的兩位老師在2006年到青島某信息產業公司進行掛職學習,他們在掛職中積極地加入到了軟件開發團隊,并從最初地簡單程序設計到融入開發團隊,軟件開發能力和水平提高很快,回到學校后開設的實訓課非常受學生歡迎。如果本校的教師不能勝任某一學科的實訓課,也可以從社會同行業中選擇專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負責實訓課的教學。
開設實訓課的目的是讓學生盡快掌握專業知識,在實習就業中盡快適應崗位需求,但是各院校開設實訓課的水平和效果有很大差異。如何把實訓課開好也是許多院校正在探討的課題。我校在計算機實訓課的開設上,從最初的計算機專業實驗課,到計算機技能模塊化的“教學做一體化”專業實訓課,做了有效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校在實訓課中大力推行《實訓課任務指導書》,教師在開課前通過對任務的提出、任務的分析,任務的實施,將相應的實操練習和應用訓練進行設計,將授課內容進行細化,并建立了任務總結和評價等級等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實訓課中變被動為主動,由最初的不適應到逐漸地充滿自信心。
做為計算機教師我們應該思想上重視計算機實訓課對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重要性。
第一,我們在實際授課中要努力體現計算機的實際真實的工作環境。學校在安排、布置實訓場所時,應以實際工作場景來進行設計。如網絡機房的設置不應以展示為主,應該以真實的網絡機房工作現場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要加強計算機操作的規范性,在實訓課教學中要對某些操作進行嚴格的規范,如網絡的布線,規范標準的布線和接線對網絡的暢通和維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采用新技術和軟件加強學生技能訓練。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技能掌握方面要全面,有些實訓課不可能以真實的場景和操作來實現,所以要借助新技術和相應的軟件來模擬相應的環境和實際操作來加強實訓技能水平。
【關鍵詞】 藥物基因組學 個體化用藥 遺傳多態性 療效 毒副作用
早在20世紀50年代我們就知道遺傳因素對藥物反應的影響,典型的例子是蠶豆病,該病因遺傳缺陷導致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或活性低下,引起一系列生化代謝異常,一般情況下患者無癥狀,但在吃蠶豆或使用抗瘧藥伯氨喹啉類及其他具有強氧化作用的藥物后就會出現急性溶血反應;再有就是異煙肼的乙酰化作用,因個體乙酰化速度不同,導致不同個體使用同等劑量異煙肼時出現療效差異,甚或發生毒副反應的現象。20世紀90年代,藥物基因組學的出現使我們對不同個體用藥后的藥物反應差異有了更深入了解,對很多以前難以解釋的藥物反應現象有了合理的解釋,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也有了更加科學的依據。
1 藥物基因組學的概念
藥物基因組學是基因功能學與分子藥理學的有機結合,是研究基因序列變異及其藥物不同反應的科學,以藥物效應及安全性為目標,運用已知的基因理論研究各種基因突變與藥效及安全性的關系,藥物基因組學強調個體化;通過它可為患者或者特定人群尋找合適的藥物及恰當的劑量,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
2 藥物基因組學的臨床意義
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涉及儲多藥物,本文僅以以下兩類藥物的基因組學研究成果來表述基因組學對指導臨床用藥的意義。
2.1氨基糖苷類藥物與耳聾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自1945年問世以來,因其殺菌作用強、抗菌譜較寬且價格低廉而在臨床上廣為應用,但其致耳聾的毒性反應也一直困擾著全世界的醫生。我國有聽力殘疾2000萬人,其中60%~80%為氨基糖苷類藥物中毒所致。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致聾可分為兩類,一類因接受了毒性劑量而致聾;另一類則與遺傳因素相關。國內外學者均證實:線粒體基因第1555位點A-G的均值性點突變和氨基糖苷類誘導的耳聾關系非常密切。[1]即帶有線粒體A1555G點突變基因,哪怕是僅接受常規劑量或僅一次接觸氨基糖苷類即可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失。這類耳聾占全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致聾患者的30%左右。目前,我國已繪制出不同于西方國家的耳聾基因突變譜,也已開發出針對中國人的耳聾基因芯片檢測體系。如能在新生兒出生時或出生后3天內采集臍帶血或足跟血篩查聾病易感基因,[2]使易感基因攜帶者終生避免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則可避免“一針致聾”的悲劇。
2.2抗高血壓藥物的選擇與劑量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煙酒嗜好等)和遺傳因素關系密切。目前,臨床常用的抗高血壓藥可分為五類:利尿藥、β-受體阻斷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藥和鈣通道阻滯藥,大多數情況下醫生制定治療方案主要根據病人的年齡、體重、高血壓程度、有無并發癥等,憑經驗、試驗性地選擇藥物和藥物劑量,較少考慮遺傳因素,很多高血壓病人雖已用藥,但并未能取得滿意療效。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發現:抗高血壓藥物的療效與藥物遺傳多態性有密切關系,如能在用藥前測定病人的基因類型,有目的地選擇藥物和藥物劑量,既可使疾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也能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
2.2.1β-受體阻斷藥 β-受體阻斷藥通過降低交感神經功能產生降壓作用。影響大部分β-受體阻斷藥代謝的酶是細胞色素P450酶(CYP)系中的CYP2D6,該酶具有遺傳多態性,其基因變異可高度影響CYP2D6的活性。[3]CYP2D6可分為弱代謝型(PM)、中間代謝型(IM)、強代謝型(EM)和超強代謝型(UEM) 4種表型。PM的發生是由于CYP2D6基因突變造成酶活性的缺陷,此型患者代謝藥物的能力下降,可導致血藥濃度過高, 易誘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支氣管哮喘、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對此基因型病人,臨床用藥應減少藥量。IM型者屬于強代謝者中較弱的一部分,因基因突變導致酶活性略微降低,此類病人用藥也應適當減少劑量。EM是正常人群的代謝表型,故臨床上使用常規治療劑量有效。UEM則是由于出現CYP2D6的多基因拷貝,使酶蛋白高度表達,導致酶活性的顯著增高,此基因型代謝藥物能力強,從而使血藥濃度降低而達不到治療效果,故應適當增加藥量,[4]或改用其他藥物。
藥效學機制對β-受體阻斷藥反應的影響較藥動學機制更為重要。體內β-受體的數量和受體對藥物敏感性的變化是造成個體對β-受體阻斷藥反應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5]目前已知β1-受體存在兩種突變, 一種位于受體蛋白N端49位,由甘氨酸取代絲氨酸(Ser49Gly),另一種位于C端389位,由甘氨酸取代精氨酸(Arg389Gly)。研究表明:突變型純合子( Gly 49 及Gly389) 對β-受體阻斷藥反應都不及野生型。[4]也就是說,由于基因突變,導致患者對β-受體阻斷藥的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遺傳背景不同的種族對β-受體阻斷藥或激動藥的敏感性也存在著差異,[5]這些差異都影響到β-受體阻斷藥臨床應用時的劑量選擇。
2.2.2噻嗪類利尿藥 噻嗪類利尿藥是最常用的基礎降壓藥物,其降壓原理是促進鈉水排出,減少有效血容量,并擴張外周血管使血壓下降。與噻嗪類利尿藥降壓作用個體差異相關的基因有:α-內收蛋白(α-adducin)、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的基因、G蛋白基因、編碼WNK酶的基因,此外, NO酶、E298D 突變也與噻嗪類利尿藥的降壓效果有關。[4]
目前發現α-Adducin 具功能意義的突變為G460T,大量的研究表明, 含至少1個460T突變基因的患者使用利尿藥的近期效應是血壓(包括平均動脈壓)下降幅度更大, 而遠期效應則表現為相對其他降壓藥物而言更明顯的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風的發生率。[4]國內有學者[6]報道:ACE基因I/D多態性和氫氯噻嗪的降壓作用密切相關,但目前研究結果還不太一致。有報道說:對同時攜帶ACE的I型等位基因及adducin的Trp460等位基因的患者氫氯噻嗪的療效最好,而攜帶ACE的D/D等位基因及adducin的Gly/Trp等位基因的患者用氫氯噻嗪治療后血壓下降最少,[7]所以臨床用藥時如能聯合分析ACE和α-adducin兩方面的基因多態性,則有助于預測利尿劑的療效。
2.2.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ACEI的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抑制周圍和組織中的ACE,使血管緊張素II生成減少,同時抑制緩激肽酶使緩激肽降解減少,而達到降壓目的。ACEI與基因多態性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AAS,多態位點包括ACE基因I/D、AGT基因M235T和血管緊張素II- I型受體(AT1R)基因A1166C。[8]其中研究最廣泛的是ACE基因I/D多態性,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和培垛普利研究ACEI抗高血壓的療效,研究結果并不一致,說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對ACEI類藥物反應的差異部分由遺傳因素決定。有人發現AT1基因多態性(A1166C)與ACEI類藥物的降壓療效相關,且此相關性在老年患者和超體重患者中尤為明顯。[7]
2.2.4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藥 沙坦類降壓藥主要通過阻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產生降壓作用。沙坦類藥物在體內主要依靠CYP2C9代謝, 該基因突變使酶活性明顯下降,毒性增加, 療效降低。另外, CYP11B2 的多態性被證實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藥的降壓效果相關,該基因突變引起機體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藥敏感性增加, 表現為收縮壓下降較無突變型明顯。[4]
2.2.5鈣通道阻滯藥(CCI) 鈣通道阻滯藥是近30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一類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通過阻滯鈣離子L通道, 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鈣離子內流, 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心肌收縮力降低, 使血壓下降。鈣通道阻滯藥在體內的代謝主要依靠CYP3A,該基因突變可引起CYP3A酶活性下降,可導致體內血藥濃度增加, 藥物的毒性也相應增加, 故應適當減少藥物的用量。[4]
3 展望
藥物基因組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藥物代謝、轉運和藥理作用的基因多態性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在有些藥物上有重大突破,如氨基糖苷類的耳聾問題,但更多的藥物研究還都處在起步階段,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相信隨著病理、藥理機制研究的深入、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方法及新技術的不斷的完善,以及個體化用藥基因芯片的研發,不久的將來,很多藥物都可以實現以基因為導向、“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用藥治療模式,使臨床用藥更具針對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實現治療學上按基因選藥的個體化用藥的飛躍。 參 考 文 獻
[1]戴樸.聾病的臨床基因診斷[OL].cmechina.net/content/200700003713/02/.
[2]王秋菊.新生兒聽力篩查 期待基因檢測加盟[N]. 健康報,2009-08-07.
[3]樊曉寒,惠汝太.β受體阻滯劑藥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 34(10)947-950.
[4]唐強,劉海玲,劉昭前.抗高血壓藥物的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中南藥學,2007.5(2)157-160.
[5]劉潔,周宏灝.遺傳藥理學個體化用藥的科學依據[J].中國處方藥,2007. (50):32-33.
[6]吳壽嶺,李云,劉克儉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態性與氫氯噻嗪降壓療效的關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595-598.
關鍵詞 數學日記 價值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數學日記就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對每次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評價及意見,其中包括自己在數學活動中的真實心態和想法。數學日記的內容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對課堂上講授的數學概念、計算方法以及推理程序的理解和運用情況。(2)對教學過程和方式的評價及建議,即允許學生對課程內容、課堂講授方式以及課外活動、作業、考試等各類問題發表意見。(3)自由發表意見,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關心或渴望傾訴的問題,其中包括自己的成就、失望以及生活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等。
1有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
1.1了解學生數學知識的建構情況
以往教師是通過批改作業,根據學生作業反饋的信息來估計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的,但由于教師從學生的作業中只能發現“對”與“錯”,其錯誤原因只能靠教師去估計和揣摩,因此這種反饋往往不太真實。但是通過數學日記,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對某一數學概念、解題方式的理解,了解學生探索發現問題的過程、歸納公式或問題獨特的解決思路,還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學生對數學的不同見解,從中辨別學生是否在意義建構數學知識,從而及時且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糾正不良建構。
1.2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心路歷程
數學由于受到高考升學率的影響已經逐漸演變成一門充斥著運算和證明,只有考試成績,沒有學習樂趣可言,看不到學生對數學的喜怒哀樂,看不到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個性品質。數學日記的引入,則相對緩解了這個尷尬的情景,數學日記體現了一種人文關懷,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內心感受可以得到宣泄和關注,通過數學日記,師生之間可以真情而坦率地交流,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共同努力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數學日記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學生就會對數學及數學教師產生情感傾向,進而產生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情。
1.3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個性差異
在高三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高考的影響,教師往往過于強調數學知識的傳授、解題技巧的訓練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個性品質的關注。利用數學作業進行思想教育與交流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和保障。數學日記可以為教師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提供有利的依據,從數學日記中,教師可以看出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通過批閱日記,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實行因材施教,進行個別教育,單獨指導,使學生的個性品質和數學學習能力更好的發展。
2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性的理解
2.1數學日記能記載學生思維過程
條框數學的表現形式比較枯燥,給人一種死板的感覺,但是數學思考過程卻是火熱的、生動活潑的。如何點燃和激起學生的火熱思考,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他們能夠欣賞數學的美麗,弗賴登塔爾指出:數學知識既不是教出來的,也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研究出來的。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如果能夠清楚的表達,說明學生理解了該數學知識的本質。
2.2數學日記體現數學教育是一種數學文化的教育
章建躍認為:數學的價值,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精神,揭示數學背后隱藏的文化價值,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突出數學的文化本質。然而傳統的應試數學課堂,特別是高考總復習時大多教師采用的是習題+解題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忙于應試知識講授,很少關注數學書本以外的內容。數學日記走入高三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學會反思,同時也可以使他們體會到數學是一種文化,具有多元性,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合情合理的理解和感悟。
3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3.1及時的反思,可以提高記憶能力
高三學習任務繁重,很多學生疲于應付考試,通過寫數學日記,可以使學生在高三階段的“題海無邊”中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學習動機和目的,有利于對所學過數學知識記憶的維持。及時的反思,揭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與規律,指出新舊知識點的聯系與區別,將紛繁復雜的知識進行編碼,使之條理化、系統化、程序化,也有利于將學過的新知由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3.2適時的總結,提高概括能力
學生可以將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在數學日記中進行總結概括,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提高了篩選信息、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學生在整理信息過程中不斷反思,將機械記憶轉變為理解過程。通過數學日記,適時地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命題的應用和數學解題的過程進行變式與類比,歸納與總結,可以較好地提高高三數學學習的實效性。
3.3 定時的交流,可以提高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是由日常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特有的數學符號語言三者構成的。在數學日記的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能正確的、完整的并且簡略表達自己的做題思路,就必須將自己思維方式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教師既很好地了解到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又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盛登.數學作文價值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5.
[2] 張芙蓉.“對話”對中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7.
[3] 章建躍.中學生數學學科自我監控能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農藥使用始于3《X刃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農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開創了有機合成農藥的新紀元。滴滴涕(D盯)在瑞士誕生、有機磷在德國推出、氨基甲酸醋類除草劑在英國發現,標志著農藥大量生產使用的形勢已經形成。此后,農藥由于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害具有高效、快速、經濟、簡便等特點而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我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農業大國,每年人口以15印萬的速度增加;而耕地面積僅為0.95億公頃,每年以40.0一46.7萬公頃的速度減少。要養活眾多的人口,并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業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來滿足人們對糧食的需求。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其中農藥的使用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發生的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有1648種,其中害蟲838種、病害724種、雜草64種、農田鼠害22種。20世紀80年代我國平均每年發生農作物病蟲草鼠害1.87億公頃次;90年代擴大到2.50億公頃次;近幾年發生達2.7一3.3億公頃次。每年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造成的損失占農作物產量的巧%一30%。我國農作物病蟲草鼠害主要是靠農藥解決的,每年農藥用量鄧萬噸(折純),農藥施用與經濟效益之比為l:4以上,可挽回糧食損失3儀刃萬噸、棉花40萬噸、蔬菜4800萬噸、水果320萬噸,總價值在5加億元左右,可解決l億人口的吃飯、穿衣問題。因此,我國能以占世界約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農藥功不可沒。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疑會產生許多新的技術用于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害,例如生物防治、抗蟲基因導入、綠色農業及有機農業等不使用農藥的方法,但沒有一種可以完全取代農藥。20世紀許多發達國家曾嘗試不使用農藥,全靠自然調控的措施來保護作物,結果損失慘重。據美國農業部資料,美國一旦停止使用農藥將導致植物產品的產量降低30%、相應農產品的價格提高50%一75%;英國試驗證明,一年期間不使用農藥導致谷物產量下降45%、馬鈴薯產量下降42%、甜菜產量下降67%,而兩年不用損失又增加一倍;德國亦得到類似結果,蘋果園不用農藥處理產量減少40%,商品質量的水果數量從80%減少到30%;在日本秧苗稻的產量減少40%,播種水稻的產量減少90%。由此可見,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目前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害最有效和不可替代的防治方法。正如197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小麥育種學家NormanE.玩d皿g所說:“沒有農藥,人類將面臨饑餓的危險”,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豐衣足食。可以肯定,在較長時間內,農藥仍將是防治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的重要手段。
2農藥的負面影響
農藥在農業生產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它對人畜、環境、農產品等特別是在管理、使用不當的條件下有負面影響。農藥的負面影響主要源于農藥化合物本身、生產中的廢棄物與產品中的雜質、使用不當三個方面;雖然與活性化合物本身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使用不當造成。農藥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人畜農藥中毒我國每年農藥中毒者達數萬至10萬人,其中有機磷農藥中毒占70%以上。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每年發生急性農藥中毒者達10萬余人,致死率達20%(即每年約有2萬人死亡);90年代以來每年約有5一7千人死亡。據2(XX)年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研討會”紀要報道,每年因食用蔬菜中毒者高達數千人、死亡數十人。
2.2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中國加人WID后,我國農產品因農藥殘留超標遭遇歐美、日本等國的“綠色壁壘”,嚴重地制約了農產品出口。據有關部門估算,自2儀犯年以來國外的技術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造成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已達100多億美元以上。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藥殘留超標農產品在國內市場也必將失去市場。
2.3抗藥性增強我國到1994年至少已有50種農業害蟲產生了抗藥性,其中鱗翅目lo種、同翅目10種、鞘翅目7種、蟀蜻3種。
2.4環境污染嚴重我國每年有100萬噸農藥制劑、1億噸藥液噴撒到農田中,有效利用率只有10%一30%,遠低于發達國家50%的平均水平,噴撒的大部分農藥流失到環境中,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3采取的克服措施
農藥是在適應農業發展要求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對人畜、環境、農產品等的負面影響是在其廣泛使用過程中逐步被認識和關注并不斷地被克服和消除。為了克服和消除農藥的負面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農藥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始終非常重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了關于安全使用農藥的法規,如《農藥安全使用規定》、《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等;國務院1997年5月頒布了《農藥管理條例》、2(X)2年1月頒布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農業部1999年了《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加2年了《農藥限制使用管理規定》;農業部公告第194號、274號停止受理了一批高毒、劇毒農藥的登記申請,撤銷了一批高毒農藥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記,第199號公布了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和不得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使用的高毒農藥品種;以刃2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推薦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和植保機械;國家有關部委每年聯合開展了農資打假活動;建立了農藥殘留監測體系;實施了高毒農藥削減方案等。這些措施為推動我國克服和消除農藥的負面影響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艾蒿;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艾蒿Artemisia vulgaris L.,也稱艾葉草,為菊科蒿屬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艾蒿為我國傳統中藥,以葉入藥,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是婦科常用藥之一。艾蒿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除濕止癢、通經活絡等功效[1]。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該藥用植物雖然在民間習用已有幾千年歷史,但對艾蒿的藥用成份進行科學分析和利用,則始于近代。近年來,已有不少關于艾蒿在生藥學、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工藝及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報道。本文僅就艾蒿在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狀況綜述如下。
1 化學成分研究
艾蒿的藥用部位是艾葉,艾葉的藥用功能來源于其中所含化學物質,經研究艾蒿的化學成分主要有揮發油、黃酮、桉葉烷、三萜類及微量化學元素等[2]。
1.1 艾蒿揮發油類成分的研究艾蒿全草的揮發油含量為0.20%~0.33%[1]。1985年朱亮鋒等[3]首次報道了艾蒿的揮發油化學成分,以1,8-桉葉素為主體化合物的揮發油(39.45%)近40種成分,主要為α-側柏烯、蒎烯、莰烯、香檜烯、1-辛烯-3-醇、對-聚傘花素、1,8-桉葉素、γ松油烯、樟腦、龍腦等。顧靜文等[4]報道的艾蒿揮發油的主要化學成分為1,8-桉葉油素(35.40%)、1,4-桉葉油素(4.17%)、樟腦(5.52%)、等。艾蒿葉含揮發油約0.020% [1]。潘炯光等[5]從艾蒿葉中鑒定出2-甲基丁醇、2-己烯醛、三環萜、α-側柏烯等60種成分。劉國聲[6]從山東嶗山產野生艾葉的揮發油中鑒定出34種成分,其中含量較高的有檸檬烯、α-側柏酮、α-水芹烯和香茅醇等。各報道中艾蒿全草和艾蒿葉揮發油主要成分及含量有較大差異,這可能與植物生長的地區、環境、氣候、及材料采集時間等有密切的關聯。
1.2 艾蒿黃酮類成分的研究艾蒿黃酮類成分主要有5,7二羥基6,3,4-三甲氧基黃酮(eupatilin)、5-羥基-6,7,3,4四甲氧基黃酮、槲皮素(quercetin)和柚皮素(naringenin)等[7]。
1.3 艾蒿桉葉烷類成分的研究艾蒿桉葉烷類(eudesmane)成分有柳杉二醇、魁蒿內酯、1氧4β乙酰氧基桉葉2、11(13)二烯12,8β內酯、1氧4α乙酰氧基桉葉2,11(13)二烯12,8β內酯[7]。
1.4 艾蒿三萜類成分的研究三萜類成分有α及β香樹脂醇、無羈萜、α及β香樹脂醇的乙酸酯、羽扇烯酮(lupenone)、粘霉烯酮、羊齒烯酮、24亞甲基環木菠蘿烷酮、西米杜鵑醇和3β甲氧基9β,19環羊毛甾23(E)烯25,26二醇等[7]。
1.5 艾蒿微量化學元素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譜測定發現艾蒿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鍶(Sr),鉻(Cr),鈷(Co),鎳(Ni),錳(Mn),銅(Cu),鋅(Zn),鐵(Fe),鈉(Na),鉀(K),鈣(Ca),鎂(Mg)等[8]。
1.6 艾蒿的其它化學成分艾蒿的其它化學成分主要有β-谷甾醇、豆甾醇、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和反式的苯亞甲基丁二酸等[9]。
2 藥理研究
2.1 抗菌作用艾蒿在體外對炭疽桿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艾葉的水浸劑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艾葉煙熏患處有明顯抗菌作用,使空氣中菌落數減少,完全抑制化膿菌的生長。艾葉煙熏對腺病毒、鼻病毒、瘡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與民間用藥經驗相符[10]。姜文全等[11]用艾葉熏蒸母嬰同室的空氣進行消毒,可達到空氣正常參數要求,而且對產婦、新生兒刺激性小、毒性小。以艾蒿與蒼術或與菖蒲及雄黃或與蒼術、雄黃、白芷等混合煙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產堿桿菌以及結核桿菌均有殺滅或抑制作用。艾條煙熏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豚鼠結核經艾灸治療后,疾病進展較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后期更明顯。此外還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12]。古人用艾葉治下痢、民間用艾葉驅邪,這與艾葉有較強抗菌作用相對應。
2.2 抗癌作用[10]艾葉有抗消化道腫瘤、乳腺癌的作用,艾葉油灌胃能增強小鼠對炎癥滲出細胞的吞噬能力,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
2.3 利膽作用[10]艾葉油混懸液8 ml/kg,3 ml/kg十二指腸給藥,可使正常大鼠膽汁流量增加91.5%和89%,與給藥前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01)。0.02 ml/kg艾葉油十二指腸給藥,可使正常小鼠膽汁流量增加20%,顯示其有明顯的利膽作用。
2.4 平喘、鎮咳、祛痰作用 艾蒿揮發油具有鎮咳平喘、祛痰功效,其中主要有效成分為萜品烯醇,直接作用于氣管,可平喘祛痰鎮咳,調節中樞,對藥物性哮喘有明顯保護作用,并能延長乙酰膽堿加組胺的引哮潛伏期,減少抽搐動物數。從艾蒿中提出的4-松油烯醇300 mg/kg灌胃亦有顯著平喘作用。用艾葉油灌胃0.5 ml/kg,對丙烯醛檸檬酸引發的豚鼠咳嗽有明顯鎮咳作用,揮發油成分4-松油烯醇灌胃300 mg/kg亦有明顯的鎮咳作用[13]。用艾葉油灌胃1 ml/kg,對小鼠酚紅法有明顯祛痰作用;其揮發油成分4-松油烯醇灌胃1ml/kg或丁香烯腹腔注射0.7 ml/kg亦有祛痰作用[13]。α松油醇0.05 ml/kg灌服對豚鼠吸入乙酰膽堿和組胺誘發的哮喘即有保護作用,反式香葦醇亦為平喘有效成分[14]。
轉貼于
2.5 止血與抗凝作用張學蘭等[15]研究了炮制對艾葉主要成分及止血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艾葉加熱炮制后揮發性成分含量明顯降低。炒炭或烘制后對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時間有顯著影響,具有明顯的止血作用。主要用于虛寒性出血,其中以180℃烘10 min和200℃烘10 min所得樣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顯,與生品組比較有著顯著性差異。艾葉醇提物對AT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從艾葉中提出的β谷醇和5,7二羥基6,3,4三甲基黃酮均對血小板有極顯著的抑制作用[16]。艾葉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通過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抗纖維蛋白溶解起止血作用的。這與古人應用艾葉來治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等多種血證相吻合。
2.6 抗過敏作用有研究表明艾葉油中成分2-萜品烯醇、葛縷醇能抑制大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和5-羥色胺引起的皮膚血管滲透性增強,抑制豚鼠肺組織釋放SRS-A和SRS-A的引起豚鼠回腸收縮[11]。反式-葛縷醇還對豚鼠離體氣管Sc-hultz-Dale反應有抑制作用[15]。
2.7 對神經系統的作用[15]艾葉油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能延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但能加速士的寧的驚厥致死,似有一定的協同作用,此外,大劑量對心臟具有抑制作用,且能保護豚鼠卵白蛋白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2.8 對外補體作用[15]將艾葉的熱水提取物多半糖加入人的血清中,能使血清補體值下降,并證明這是補體激活的結果。日本山田氏也發現艾葉熱水提取物有強烈的補體活性,活性的主要成分為酸性多糖。此外,還有研究表明艾葉水提液在體內能誘生干擾素。
2.9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艾葉油對離體蟾蜍心臟、離體兔心的收縮力有抑制作用,艾葉油能對抗腎上腺素和組胺引起的收縮。有研究表明1∶50濃度艾葉油1~2滴均能明顯抑制心臟的收縮力,對心率影響不大,但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現象,如加大濃度可使心搏停止,對離體兔心,艾葉油1ml(1∶150)可抑制心臟收縮力,心率及冠脈流量也明顯減少,對兔主動脈在緊張度提高的情況下呈松弛作用,且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的強心作用[17]。
2.10 吸收、排泄、毒性作用艾葉及其制劑口服后很快由小腸粘膜吸收而達肝臟,并隨血液循環而擴至全身,1h內即可在尿中發現艾的成分,大部分儲于體內,由尿逐漸排出,或經氧化、結合而破壞。艾葉煎劑對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23 g生藥/kg,艾葉油小鼠口服藥LD50為247ml/kg,腹腔注射LD50為112 ml/kg。據報道有因服干艾葉約100g中毒致死1例[18],因此,199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服用3~9 g,外用適量。此外艾蒿揮發油對皮膚有輕度刺激性,可引起發熱、潮紅等。口服少量3~5 g可增進食欲,大量則引起胃腸之急性炎癥[19]。
3 結束語
艾蒿是一種具有藥、食用等多功能植物,分布于全國各地,藥源豐富,毒性低,價廉,具有廣泛的開發利用價值。人類對艾蒿的研究和開發利用還是很有限的,對艾蒿的化學成分尚有深入研究的意義,以使艾葉更廣泛地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全國中草藥匯編(上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6:27.
[2] 周 峰,秦路平,連桂芳,等.艾葉的化學成分、生物活性和植物資源[J].藥學實踐雜志,2000,2:96.
[3] 朱亮鋒,陸碧瑤,羅友嬌.艾蒿和蘄艾精油化學成分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85,7(4):443.
[4] 顧靜文,劉立鼎,陳京達,等.艾蒿和野艾蒿精油的化學成分[J].江西科學,1998,16(4):273.
[5] 潘炯光,徐植靈,古 力,等.艾葉揮發油的化學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2,17(12):741.
[6] 劉國聲.艾葉揮發油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1990,21(9):8.
[7] Tan Renxiang,Jia Zhongjian.Eudesmanolide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Artemisia argyi[J]. Plant Medica,1992,58(4):370.
[8] 洪宗國.艾與蘄艾的生藥學研究與開發[J].中醫藥學刊,2003,21(8):1356.
[9] Aina Lao,Yasuo Fujimoto,Jia zhongjian.Eudesmanolides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Artemisia argyi et Vant,[J].Chem Phare Bull,1984,32(2):723.
[10] 邱潔芬,胡遵榮.試述艾葉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3,19(8)446.
[11] 姜文全.艾葉熏蒸用于母嬰同室空氣消毒[J].西北藥學雜志,2002 17(2):80.
[12] 蔡平.艾葉的藥理作用及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01 12( 12):1137.
[13] 防治慢性氣管炎艾葉油研究協作組.艾葉油及其有效成分的藥理研究[J].醫藥工業,1977,(11):5.
[14] 浙江省平喘藥研究協作組.艾葉油新的平喘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1982,13(6):1.
[15] 李 慧.艾葉的藥理研究進展及開發應用[J].基層中藥雜志,2002,16(3):51.
[16] 溫瑞興,李 文,周向東.艾葉炮制品及其有效成分對血小板聚集性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1992,17(7):406.
[17] 湖北省衛生局.湖北中草藥志(二)[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345.
關鍵詞:紅景天;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紅景天系景天科紅景天屬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素有“雪山仙草”之稱,著名藏醫經典《四部醫典》中就記載紅景天治病具有神效。自20世紀60年代,有科學家就提出紅景天屬植物有良好的適應原樣作用。我國對紅景天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現對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國內外研究現狀作一綜述,旨在為紅景天的進一步研究和開發奠定基礎。
1紅景天化學成分
紅景天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共9大類,即香豆素類、黃酮類、甙類、生物堿類、無機元素、氨基酸、纖維素類、淀粉類和維生素類。其中紅景天苷和酪醇是其代表性化合物。該屬植物的化學成分以苷類為主,主要為黃酮醇苷和苯烷基苷類。其中黃酮及其苷類化合物最多,近40種,其次是苯丙素及其苷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黃酮醇、槲皮素、阿福豆甙、蘆丁和山奈酚等;多糖(RSP),其單糖組分有L-阿拉伯糖、L-鼠李糖、D-葡萄糖等;香豆素類,主要有香豆素、7-羥基香豆素、莨亭等成分;有機酸包括沒食子酸、肉豆蔻酸、熊果酸、酪酸;揮發油類主要有肉桂醇及一些不飽和有機物,從有機化學分類角度看主要為醇、醛、烯和酯;本屬植物還含有萜類、甾醇等類型化合物[1]。另外,還含有21種微量元素及18種氨基酸(其中7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EAA);有些紅景天植物的葉和莖中還存在生物堿,其藥理活性成分主要是酪薩維、苷元酪醇、二苯甲基六氫吡啶以及紅景天素等[2]。
2紅景天的藥理作用
2.1抗疲勞作用 張慧云[3]等在抗疲勞作用實驗中發現,玫瑰紅景天提取物Rosavin使小鼠力竭游泳時間延長,運動后肝糖原與肌糖原含量提高,肌乳酸濃度明顯降低。紅景天可以維持高強度運動量大鼠的血睪酮、皮質酮在正常生理水平;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儲備增強,提高抗疲勞能力[4]。紅景天苷能調節運動所造成的尿素氮水平異常,使機體在運動時能維持正常身體機能。紅景天提取物能顯著降低小鼠血乳酸與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其抗疲勞作用隨灌胃劑量增大而功效增強[5]。復方紅景天片能明顯延長小鼠負重游泳及爬桿時間,減少BUN的產生,加速BLA清除,心肌超微結構顯示其可減輕長時間運動所導致的心肌損傷[6]。紅景天苷能顯著減少運動對大鼠紅細胞膜的損傷,提高運動疲大鼠的耐力[7]。
2.2抗缺氧作用 由于紅景天多生長在高海拔寒冷地區,人們對它的抗寒冷、耐缺氧作用也有相關研究。羅定強[8]等發現小叢紅景天總黃酮能延長小鼠缺氧狀態下的存活時間,延長小鼠負重游泳的存活時間。紅景天苷對特異性心肌缺氧以及亞硝酸鈉中毒小鼠均能明顯延長生存時間[9]。紅景天能增強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降低耗氧量,其醇提物能特異性的提高動物心肌缺氧能力,具有較好的抗缺氧作用[2]。李龍[10]等發現紅景天能顯著降低低氧應激條件下肉雞紅細胞滲透脆性,增加紅細胞壓積,促進紅細胞生成。紅景天口服液還可降低亞硝酸鈉所致高鐵血紅蛋白的含量,延長小鼠的生存時間,對亞硝酸納所致的缺氧性損傷具有保護作用[11]。紅景天經納米化后,其抗缺氧作用更加明顯,同時顯示小劑量的紅景天納米粉可達到大劑量普通粉的藥效[12]。
2.3免疫調節作用 高山紅景天參與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是一種良好的免疫調節劑。富含高山紅景天甙的紅景天制劑能促進老年小鼠的脾淋巴細胞轉化反應[13],使健康小鼠的生命活動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而使老年小鼠衰老的病態指標趨向正常。樸花[14]等研究證實紅景天多糖可明顯增加小鼠特異的抗體分泌細胞數,降低白細胞介素Ⅱ的活性。李立[15]等在紅景天提取物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實驗中發現,紅景天提取物對小鼠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NK細胞活性及非特異性免疫均具有促進作用。謝樂斯[16]等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高山紅景天甙具有絲裂原效應,能通過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調節促進腹腔巨噬細胞的殺瘤效應,高山紅景天甙可能是介導雙向免疫調節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2.4 抗衰老作用 申佳佳[17]等,在對自然衰老小鼠模型進行紅景天苷抗衰老作用研究時發現,紅景天苷能夠有效提高自然衰老小鼠體內不同器官組織的抗氧化酶活性并且降低過氧化脂質和脂褐素水平,從而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且不同臟器組織對藥物的反應性存在一定差異。用自然衰老小鼠觀察對清除自由基相關酶發現, 高山紅景天對血中SOD及肝組織中GSH-PX活力均有明顯的提高作用[18]。紅景天總甙能明顯降低老年大鼠血清MDA含量及腦組織Lf含量,從而通過改善自由基代謝發揮抗衰老作用[19]。紅景天苷還具有較好的抗氧化和抑制黑色素的作用,含有紅景天苷的霜劑能夠改善皮膚色素,增加皮膚彈性,可以作為較好的美白、抗皺天然植物活性成分[20]。
2.5抗腫瘤作用 紅景天苷促進體態回穩的免疫調節、抑制肺癌細胞增殖及抗腫瘤血管生成等作用切合了肺癌的病理發展機制,能增加化療藥的抗腫瘤及抗轉移作用,并可降低化療藥物毒性[21]。進一步研究發現,紅景天苷能顯著提高小鼠的體質量,且能明顯抑制荷瘤小鼠腫瘤生長,提高脾臟系數和脾臟細胞功能,增加脾淋巴細胞轉化率和IL-2活性。紅景天苷還能明顯抑制BGC-823腫瘤的生長,同時能增加小鼠體質量,提高治療腫瘤的藥物耐受性,改善體液免疫功能而發揮抗癌作用,高效低毒,可與化療藥物合用提高其療效[22]。其具有提高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和非特異性殺傷細胞(NK)活性,抑制HepA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23]。紅景天提取物體外實驗對4種腫瘤細胞(Hela,Beap,T24,HO8910)有良好的抑瘤作用;體內實驗明顯抑制了S180實體瘤小鼠腫瘤的生長并延長了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時間。紅景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效果[24]。
3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紅景天具有顯著的抗疲勞、抗缺氧、抗衰老、抗腫瘤等功能,它既可提高運動員運動機能,也可提高一般人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但其對于人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研究較少。紅景天的開發可從保健、預防和治療3個方面入手,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現代制藥技術,同時充分利用先進的提取分離手段,將紅景天具有較高藥用價值的活性成分提取精制為相應制劑,這也是紅景天研究開發的主要任務之一。
參考文獻:
[1]崔艷梅,婁安如,趙長琦.紅景天屬植物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9,44(3):328-333.
[2]德吉,周生靈,郭小芳,等.紅景天(Rhodiola L)的研究進展[J].科技,2012,233(8):70-77.
[3]張慧云,馬朝陽,王洪新.玫瑰紅景天提取物rosavin抗疲勞作用的實驗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6):357-359.
[4]周海濤,曹建民.紅景天對運動訓練大鼠睪酮含量、物質代謝及抗運動疲勞能力的影響[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2,24(12):1808-1812.
[5]李鳳林,呂艷榮,宮敬利,等.高山紅景天提取物抗疲勞作用研究[J].江蘇調味副食品,2013,40(4):35-37.
[6]陳虹,馮旭,趙龍,等.復方紅景天片抗疲勞作用研究[J].藥學學報,2013,29(4):293-295.
[7]耿欣,汲晨鋒,季宇彬.紅景天苷對運動疲勞大鼠紅細胞膜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8, 24(1):49-51.
[8]羅定強,程新萍,喬蓉霞.小叢紅景天總黃酮抗缺氧作用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7):1722-1723.
[9]金雪蓮.紅景天苷在不同缺氧狀況下抗缺氧作用的實驗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3):121-122.
[10]李龍,劉鎖珠,王宏輝.紅景天對高原缺氧條件下肉雞紅細胞滲透脆性和紅細胞壓積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13,25(2):81-83.
[11]王鳳巖,陳瑞儀,周軼琳等.紅景天口服液對亞硝酸鈉所致缺氧性損傷作用的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12,12(7):851-852.
[12]苑偉,李士博.紅景天納米粉對小鼠抗缺氧和抗疲勞作用的實驗研究[J].西北藥學雜志,2011,26(2):122-123.
[13]劉雅鵑,郭英,甘振威.紅景天制劑對老年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反應及脂質過氧化作用的影響[J].中國公共衛生,2001,17(3):244.
[14]樸花,李英信.高山紅景天多糖對小鼠的免疫調節作用[J].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00,23(4):251-254.
[15]李立,王秋水,王亞東.紅景天提取物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6):3301-3302.
[16] 謝樂斯,劉艷麗.紅景天甙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及殺瘤效應[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3,25(1):22-25.
[17]申佳佳,苑隆國.紅景天苷對自然衰老小鼠模型的抗衰老作用研究[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2,7(6):412-417.
[18]苗艷波,師海波,孫英蓮.高山紅景天總甙的抗衰老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4,20(5):20-211.
[19]許晗,尹偉偉,丁鼎.高山紅景天總甙抗衰老作用機理的實驗研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8(2):248-249.
[20]胡國勝.紅景天苷抗衰老和抑制黑色素作用研究[J].北京日化,2011,15(1):6-14.
[21]李成萬.艱制肺癌療效的機制因素與紅景天苷的抗腫瘤特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9):5-7.
[22]覃華,杜小燕.紅景天苷對荷瘤小鼠抗腫瘤活性和免疫功能的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11(28):6811-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