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護理質量管理匯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質量管理匯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質量管理匯報

    第1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本刊訊(通訊員 黃 琦 李煥洲)“‘書’寓意著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進取精神,‘心’寓意著護理人員要不忘初心,專業用心,讓病人安心。”4月25日,公安邊防部隊總醫院軍人保健科張曉明護士長在第二期護理“品管圈”成果會上介紹道。軍人保健科、外二科、內三科等6個科室的“品管圈圈長”分別通過多媒體形式對各圈的主題改善活動情況進行了成果展示和匯報,總結分享了活動開展兩年以來所取得的成果與經驗??傖t院黨委委員和各科室護理人員共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書心圈”“守護圈”“綠洲圈”“朱骨力圈”等6個“品管圈”都是由科室的54名醫護人員參與到科室質量管理中,積極探索和創新、集思廣益后確立的圈名、圈徽及圈主題,并從住院患者和部隊官兵中調研、征求意見和建議總結出來的醫療護理質量管理方法。通過前期的準備及試運行,總醫院醫護人員對“品管圈”的流程及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積極推動了“品管圈”活動的順利實行。今年,總醫院護理部將全面繼續推行護理“品管圈”活動,不斷提高護理品質,深化護理內涵,并注重加強護士與醫生及輔助科室的合作,將“品管圈”活動提升到新的高度,讓病人受益;將與醫院機關多部門合作,把“品管圈”活動進一步完善。 “‘品管圈’不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更是一種文化建設。護理‘品管圈’工作能切實解決臨床一線工作問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崩聿客袅斜魅伪硎荆侯I導和各部門的關心支持極大鼓舞了護理工作者的士氣,此次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會圓滿成功的召開,也是對目前護理工作的肯定和激勵。

    據悉,開展“品管圈”活動,是提升醫院醫療服務品質管理、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的重要舉措。通過組織單位員工參與“品管圈”活動,激發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每一位成員的聰明才智,從“要我做”變“我要做”,創建愉快的工作環境,增強工作責任感,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積極的工作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單位的整體管理和服務水平。從2015年開始,護理部在全院范圍內培訓“品管圈”(QCC,又稱QC小組,一般6人左右,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它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產品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活動相關知識,使全院醫護人員通過活動積極學習和應用品管方法,在實際工作中ふ椅侍?、发现问题、金q鑫侍猓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管理?!叭轴t療,七分護理”。標準化的活動流程,全面的質量管理,“品管圈”的開展使總醫院各科室護理單元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團隊凝聚力,減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完善護理容易忽視的細節,保障患者安全。

    第2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今天全院護理同仁在這里隆重集會來慶祝我們的節日,我感到非常高興!你們用愛心、耐心、責任心讓無數病人獲得了新生,你們用燦爛的笑容、靈巧的雙手、精湛的技術為人間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天使之歌。

    在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讓我謹代表院黨政領導向辛勤工作在全院各護理崗位的護士同志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衷心祝愿你們節日快樂!

    大家知道,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院管理的永恒主題。在新的醫改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醫療質量管理水平和服務品質,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成為每一個管理者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過去的一年,護理部帶領全院各護理單元,使各項工作走在全院的前頭。

    在過去的一年中,你們積極運用先進的管理工具,(追蹤方法學、根因分析法、品管手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先后共60個科室組建了61個品管圈,有效地激發了護士的主動參與意識和質量管理意識。在年初的中期匯報會上,我聽到來自不同科室的許多好的主題。

    前幾天,還有15個圈參與了最終成果匯報,評出了一、二、三等獎,今天還有第一名的匯報。我很期待,希望在你們的帶動下,全院各部門都能積極轉變思路,把先進的管理工具運用到質量控制下,實現我們打造精益醫療,精品科室的目標。

    在過去的一年中,你們持續開展青年護士技能比武,提高臨床護理能力。在去年的留置針比賽中,我院實現了從院內走向全省,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今年,剛剛結束的急救技能比賽,我認為形式很好,不僅能提高個人的急救技術,也能鍛煉集體的團結協作能力,使護理隊伍戰時能拉得出來,拉出來能拿得下來,真正打造一批敢打、敢拼、高素質的醫療精英、青年尖兵!

    在過去的一年中你們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年度“聽群眾心聲、讓患者評議”活動中,我院被評X省最滿意省城三級綜合醫院之一。我想這其中有在座的以及全體護士同志付出的辛勤勞動——因為你們日夜守護在患者身旁,與患者接觸最多,患者的一聲,一點變化,你們都能第一時間觀察到、體會到,你們的付出為全院贏得了肯定和聲譽,再次向你們表示感謝!

    第3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關鍵詞】門診注射室;目標管理;護理質量;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285-02

    門診注射室是醫院門診治療中不可缺乏的重點場所之一,注射是護理操作技能中最常進行的一項工作,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故保證注射安全是門診護理質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我院門診注射室承擔了全天侯的全院門診患者的注射,因病房床位緊張,大量該住院的患兒在門診治療,90%以上為年齡小的患兒,加上患者病情變化快,流動性、病種復雜、用藥種類多、護士少、治療等待時間長的特點,護患糾紛和護理差錯發生率高,故建立一個系統、規范、高質量的管理模式,提高護理質量管理顯得尤其重要。2010年,我院門診注射室實施了三級護理質控目標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注射室護理人員共25人,21-50歲,工作年限:10年以上7人;5-9年2人;3-4年11人;1-2年4人;學歷:本科4人,大專18人,中專3人;專業技術職稱:主管護師7人,護師4人,護士12人,助理護士2人。

    1.2 方法:根據門診注射室實際實際情況,把質控管理內容分為七項:護理管理、環境管理、急救管理、安全管理、??乒芾怼⑺幤饭芾?、院感管理,視為7個組。建立護士長--質控組長--責任護士的三級護理質控管理模式。根據護士工作的年限、職稱、學歷將我科護士分為護士長、質控組長、責任護士三個級別,每組成員3-4人。

    1.2.1 制定三級護理質控管理體系

    1.2.1.1護士長:為該模式的核心,也從事一線護理工作,擔任整科室的護理質量管理統帥工作。職稱為主管護師以上;工作年限15年以上;有院級以上理論授課的教學經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及護理管理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強,掌握國內外護理發展狀況與新知識。參加護理查房,可預見性的分析科室內潛在的護理問題,對各質控組反饋的科內存在護理質量問題,及時修改或制定護理措施,并落實評價,強化級別的監管機制。依據《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每月不定時對各質控組實施情況檢查2次。

    1.2.1.2質控組長:是質控分管各組的負責人,與其他護士共同從事一線護理工作。職稱為護師以上;大專以上學歷;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具有較強責任心;有科內理論授課的教學經歷,參加院護理帶教老師考核達標;有一定的護理管理經驗。熟悉《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內容,負責督促本組責任護士對質控管理內容落實與檢查工作,明確組員責任護士的工作職責,遇護理疑難問題和安全隱患問題有獨立分析、思考和解決的能力,不能解決的護理質量問題及時向護士長匯報分析問題存在關鍵,討論出整改方案,并跟蹤落實情況給予評價。協助護士長進行科室管理,把好護理質量關,依據《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內容每周對科室護士工作核量檢查一次。

    1.2.1.3 責任護士:是該模式中的骨干,責任心強,服從護士長及質控組長的管理,完成其在質控組的護理質量措施的實施,每周依據《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中相應內容抽檢查本科室護士工作2次,對查出的問題馬上給予指導,告知整改措施,并做好記錄,以備科室每日晨會用來討論,督促護士質量安全,提高護理質量。發現護理疑難問題和安全隱患應及時向質控組長匯報。

    1.2.2 模式的實施

    1.2.2.1 成立三級護理質控管理小組,明確了三級護理管理小組的人負組成及工作職責。主要工作職責是:科室重大護理措施的制定和實施,檢查護理質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護理質量把關[1]。保證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

    1.2.2.2 確定護理質量檢查內容及指標:根據門診注射室的特點,以200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制定的《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為基礎,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了門診注射室護理質量檢查的指標,內容如下:急救物品、儀器的完好率100%;環境合格率95%;??谱o理合格率95%;手、衛生知曉率100%;手衛生依從執行率95%;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以上;科內各類藥品管理合格率100%。護士長每月按照《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抽查護理工作質量,對每月抽樣檢查的護理質量結果,與每個質控小組檢查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評價。

    1.2.2.3 制定"三定、三不定"的檢查方法:"三定"即護士長每月定期召開全科護理質控會,對每月門診注射室護理質量檢查發現的護理缺陷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持續改進護理質量[2];護士長每周對三級護理質量管理小組就上一周護理質量檢查存在的護理問題與小組成員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質控組長每周定時與責任護士一起對本周質控工作進行總結,分析發生護理質量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方案,組織門診注射護士實施并評價實施的成果。

    三不定"即責任護士每周不定時根據質控組分管內容依據《廣西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檢查標準》抽檢2名護士工作質量,并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向本組質控組長匯報;質控組長每周不定時地檢查責任護士對已查出護理質量問題能否有計劃有追蹤地實施整改措施,及實施的效果;護士長每月不定期抽檢科室護士工作質量,以掌握各質控組對護理質量管理實施的情況,查出存在的護理質量缺陷問題是否整改到位。

    1.2.3 建立獎罰激勵機制:在目標管理中引入獎罰激勵機制,把工作目標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3],將護理質量精神與物質激勵相結合,形成目標-管理-考核-獎罰-目標的良性循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人人參與管理,以動力激勵大家發揮出最佳內在潛能。

    2效果

    2.1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實行分層目標管理后,護理隊伍各種人才有機構成,人人參與護理決策,對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熟悉,明確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 強化了級別監管機制,突出和發揮了護理技術骨干的地位和專業技能。同時各級質控系統,有計劃地對護理工作質量不定時地進行抽檢,對存在的質量問題不斷整改,對護理質量有持續改進作用。各級護士常坐一起討論,進行經驗交流和互相學習,有利于提高護士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醫院護理質量的整體水平。

    2.2有利于護士整體素質提高。實行分層目標管理后,由于完善的目標考核體系,能夠清楚了解護士工作特點,按護士實際工作情況如實公正地評價,有針對性地幫助護士在不同層次中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各級護理人員參與護理質量管理中,培養了護士的管理意識,使護士管理能力在實踐上得到磨練與提高,增加護士工作的成就感,體現護士的自我價值,激發工作熱情,營造和諧健康工作學業習氛圍,形成人人爭當先進,人人爭做優秀人才的價值導向,不斷創造出新的業績。

    2.3有效提升了醫院窗口服務形象。分層目標管理提高了急診護理隊伍整體的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規范護理行為,保護護理質量安全,提升服務的內涵,滿足病人需求,提高病人滿意度,2010年三級護理質控目標管理模式實施后病人滿意度逐年上升,2009年病人滿意度為92.7%,2010年病人滿意度為95.2%,2011年病人滿意度為96.6%,2012年病人滿意度為98.4%。

    3總結

    科室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在門診注射室實施三級護理質控目標管理,有利于護理骨干對護理質量管理意識和護理管理能力的培養,為開發護理管理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調動了各級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激發了各自的能動性,對塑造護理專業形象,提高護理專業品質,體現護理專業價值起到了積極作用。另外,績效考核制度的支持為三級護理質控目標管理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魏雪銀,黃瓊.三級護理質控目標管理模式在ICU的實施與效果.當代醫學.2012.28(18):126-127

    第4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關鍵詞] 持續改進;護理;管理

    持續質量改進指通過過程管理以及改進工作使產品得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它強調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病人及家屬滿意和獲得好的效果。我院自2006年1月始將持續質量改進的工作方法運用于護理質量管理以來取得良好的效果?,F將工作匯報如下:

    1.資料

    我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急救于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骨傷??漆t院,2010年開始準備創三級乙等醫院。醫院暫設病床350張,7個病區,2011年準備增設3個病區。我院現有護理人員138人,其中臨床護士占護士總人數的96;副主任護師占9,主管護師占38,護師占32;本科學歷占42,大專學歷占56。

    2.方法

    2.1建立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根據醫院護理質量管理目標,成立了分管護理副院長―護理部―科室護士長及科室質控小組,三級護理質控體系。

    2.2制定護理質量標準:護理部每2年修定護理制度、流程及各類考核標準1次,發現與實際應用不符及時討論并修改。2010年護理部依據三級乙等醫院等級評審標準對護理制度和流程進行了再次修訂。其中包括護士長考核制度、護士考核制度、責任護士考核制度、護理獎懲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搶救室管理制度、治療室管理制度、護士各班職責、骨傷專科護理常規、急救流程、基礎護理規程、級別護理規范、護理文書書寫規范、護理禮儀規范、健康教育、消毒隔離、中醫和西醫護理技術操作質量考核標準等,并在實際應用中不斷修訂和完善。

    2.3全員護理業務培訓:由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學習以上各項制度和規范的內容及考核辦法;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培養優秀的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嚴格管理和認真帶教低年資護士,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專業水平;組織全體護士參加《護理禮儀》培訓活動,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護理人員認真、自覺地遵照其標準實施臨床護理工作,使護理質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4定期質控檢查:護士長科內質控每月1次,科內各質控組長每周對照考核標準檢查1次,各班護士班內護理工作自查自糾;護理部不定期深入各護理單元了解察看,每月組織護士長分組、分項、交叉檢查考核1次。

    2.4.1找出存在問題。通過定期質控檢查、平時抽查、護士長夜查房、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等方式收集資料,并找出問題的所在。如護理記錄缺項、護理操作不規范、基礎護理落實不到位、服務態度差、工作不認真等。

    2.4.2討論、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預期目標,根據我院創“三乙”要求和護理質量的現狀制訂護理質量管理目標。從管理、人員、物資等方面進行分析。如:制度不夠完善;護士長排班不合理;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護理操作技術水平不到位;護患溝通不當等。

    2.4.3整改措施:①完善各項制度、流程,落實護理獎懲制度等;②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③護士長落實護士科內考核制度,安排業務能力和責任心強的人員擔任責任護士;④加強三基訓練與考核,提高專業技術水平;⑤增加護理人員編制,夯實基礎護理;⑥組織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和護患溝通技巧講座,創辦健康宣教板報、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等。

    2.4.4評價方法:護理部每月月底在護士長例會上匯總、討論質量考核結果,肯定成績,提出下一步需改進的問題,并以書面形式通報全院。每季度進行質控小結,半年和年終進行總結,及時制定新目標、落實新措施,保證護理質量持續不斷的提高。

    3.結果

    通過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管理方法,我院的護理質量有了大幅的提高,住院病人滿意率從≥90%提高到≥95%,平均每年上升1%。

    4.討論

    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管理模式在我院5年的實踐中效果顯著。它使護理人員能積極主動的關心患者的需求,并制定出患者滿意的、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我院的整體醫療質量;它強調全員參與,改變了以往領導單一管理的模式,強化了團隊精神,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助的工作氛圍,提高了管理效率,2010年我院的二東病區榮獲第二屆《全國中醫先進集體》稱號;護理人員在新的質量管理模式中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參與管理,主動學習,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不斷得到進步,在2010年我市衛生局組織的護理操作比賽中,我院選送的三名護士均獲得了《經濟技術能手》的稱號,不僅為我院贏得了榮譽,更體現了我院護理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水平。

    5.小結

    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管理模式,督導護理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它是一種持續性的研究,不斷地探索更好的方法,在原有的護理質量的基礎上制定更高的目標,使護理質量保持一個良性的循環。持續質量改進能提高護理質量,是先進、科學、切實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慶林,向月應,張衛兵.現代醫院整體醫療管理.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

    [2]陳愛萍,孫紅.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5,40(2):124.

    第5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關鍵詞]品管圈;骨科;交接班;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9(a)-0185-04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工作場所的人們,自發組成活動團體,通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活動程序,活用科學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的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1]。交接班制度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制度,它不僅能保證臨床醫療護理工作的連續性,且是保障護理質量和安全的重要環節[2]。

    隨著現代醫療專業發展的日趨精細化,護理服務作為醫療服務中的一個環節,各類交接點不斷增加,復雜多變的情況及信息丟失的情況不斷出現,因此交接班流程設計的根本理念是先找到關鍵交接點,分析交接類型和內容,減少不必要的交接環節,提高患者的診治效率,降低醫療風險[3-4]。為提高骨科交接班質量,突出專科交接重點,減少信息傳遞的缺失,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意識,我們利用質量管理手段及QCC精神,使骨科護理交接班達到一個質量控制的持續改善,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通過QCC及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lan-do-check action,PDCA)循環的管理手法,應用個性化的現狀-背景-評估-建議(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溝通模式,測評2015年4~9月改善前與改善后住院患者滿意度及醫生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護士體驗綜合評分,評價交接班質量合格率,具體方法如下。

    1.1現狀把握與質量分析

    1.1.1現狀分析、目標設定 隨著我院質量管理工具臨床應用到我院成為全國QCC培訓基地以來,QCC及質量循環管理相關知識、管理方法、統計分析、效果評價等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質量改進項目。科室成立QCC小組,圈名為“風信子”。風信子代表的精神是不拋棄不放棄,永遠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圈員根據主題擬定活動計劃表,組織討論分析制定出“骨科醫護集中交接班及護士床旁交接班考核查檢表”,根據查檢表相關內容對全科護士進行培訓,以達到全員準確有效地進行現狀數據收集,并將收集記錄現況值并統計分析不良因素,依據柏拉圖“二八原則”找到改善重點為:交接內容缺失、交班流程不規范、溝通不到位等。

    通過查檢2015年4月醫護集中21人次、A班及P班護士床旁交接班378人次,并收集交班質量監控考核指標為改善前數據,依據標桿管理[5],設定交接班質量合格標桿值為85分,其中醫護集中質量不合格例數12人次、護士床旁交接班質量不合格例數226人次,從而計算出目前我科醫護集中交接班合格率為42.86%,護士床旁交接班合格率為40.21%。

    1.1.2從要因中找出真理,分析出影響要因 為了盡快達到目標值,我們組織圈員開展頭腦風暴,查找影響護理交接班質量因素,應用要因選定評價表,進行投票計分,并利用“魚骨圖”,對每個改善重點進行評價分析,從而選定主要要因。①交班模塊??浦攸c不突出:主要專科癥狀與特殊陽性體征未重點交接。②醫護溝通不到位:主要是交班護士未將重點信息及時傳遞給醫生及接班護士。③交接流程不規范:交接班常常出現交班過于形式化,年輕護士交接班信息鏈較亂,出現交接班前后順序不一致。④護理程序應用不規范:護士在臨床實踐工作中評估問診及評判性思維欠缺,評估背景與護理措施脫節,解決問題能力差;同時把諸多原因放于臨床實踐分析,再應用真因驗證查檢表及柏拉圖進行驗證,在實踐過程別要注意避免概念模糊性要因,確保選定真因的科學性及合理性。

    1.2對策擬定及實施

    全體成員針對上述真因,根據“二八”定律(80/20法則)及六何分析法[6]5W1H原則,詳細擬定對策,就圈能力、可行性、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分結果確定對策并落實實施時間及各實施步驟的效果評價。

    1.2.1完善交接流程,規范考核標準 完善和制定集中及床旁交接班流程、交接班質量考核標準:流程及標準在改進中注重了交接順序、口頭交接重點、交班者與接班者共同查看內容及與患者溝通重點等,使交接班實現實用性、整體性、規范性。

    1.2.2設計個性化的SBAR溝通模塊,突出骨科交接??菩?SBAR溝通模式是一種以證據為基礎的標準溝通方式,關節外科患者SBAR交班卡,包括SBAR四個方面,結合骨科??铺攸c,廣泛收集醫生在交接班中最想獲取的信息及建議,及護理人員在??平唤又幸獋鬟f的那些重要信息,自主設計骨科患者SBAR交班卡如圖1。

    交班卡臨床應用應體現??频奶厥庑?,若生搬硬套,會被該模式的框架局限影響交班質量,因此結合專科特性制定個性化溝通模式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7],所以在我科SBAR交班模式應用過程中,突出細化骨科專科信息,如疼痛評分、的放置、腫脹、及圍術期各類信息評估等,有效提高了交接溝通效率,體現了??苽€性化。

    1.2.3加強專科理論培訓,落實護理程序應用 目前,護理理論和護理實踐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已成為公認的事實[8]。有研究表明,47.2%的護士在工作中曾應用到護理程序相關理論,并沒有在臨床得到廣泛的實踐[9]。護理程序是護士應用評判性思維,挖掘自身創造力的一種解決問題的科學工作方法,是護士在醫院環境中進行專業護理活動的核心思想與基本方法[10]。本研究實施過程注重理論培訓,落實層級導師制,將護理程序應用于骨科交接溝通整個流程,將出現的陽性體征或不適癥狀等相關問題,結合評估背景,落實處理措施,做好評價和進一步建議,真正做到理論聯系于臨床實踐。

    1.2.4推進“醫護一體化”,促進溝通有效性 在質量管理活動中,醫護共同參與培訓,成立4個醫護診療小組,構造“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SBAR溝通交接模式它不僅改變傳統的交接班模式,而且對護士的專科知識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培訓中,筆者要求護士明白SBAR溝通的優勢及扎實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培訓主要采取集中理論授課、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視頻演示等。在實踐應用過程中,醫護是團隊合作關系,“醫護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是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醫生在培訓中掌握了SBAR交班變革的目的及意義,并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好的見解及建議。

    1.3流程的標準化、常規化

    對現有交接流程簡化、整合、增加、優化等方式提升了流程效率。明確流程負責人的形式來監督流程的整體表現及落實情況,使流程達到標準化、常規化。

    1.4效果評價指標及方法

    1.4.1目標達成率及進步率 筆者圍繞主題及現況有效值來科學地確定目標值。即目標值=現狀有效值+改善值,其中改善值=(100-交接班合格率)×圈能力×改善重點即醫護集中交接班目標值為79.31%,護士床旁交接班目標值78.35%,所以交接班質量有36.45%及38.14%的改善空間。在對策實施過程中,筆者利用分析護理交接班質量改善前后的查檢表,依據查檢數據來考量目標達標率,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進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11],提高目標達成率及進步率來確定效果評價。

    1.4.2交接班質量評價 根據“交接班質量考核查檢表”,針對影響交接班質量影響不良因素及交接班質量合格率進行查檢,收集數據作為評價依據。

    1.4.3綜合素質評價 也是無形的效果評價,筆者采用自制評分對護士在活動前后進行調查,根據團隊合作感、職業價值感、安全文化感、品管手法、溝通協調能力、解決問題能力6項指標,其中每項分值為1~5分,分別進行統計,自評總分并進行改善前后的對比,來評價活動前后成員的綜合素質表現。

    1.4.4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價 根據我院制定的《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醫生對護士的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查檢評分,總分為100分,每月月底對我科70%的住院患者及80%的醫生進行滿意度調查,并將改善前、后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及比較。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改善前后交接班質量不良因素及合格率的比較

    通過QCC管理手段,收集交接班質量改善重點的各項查檢指標,交接班質量合格率改善前后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顯示,QCC活動后,護理交接班質量明顯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2.2醫護集中交接班、護士床旁交接班目標達成率、進步率的比較

    醫護集中交接班目標達成率為104.49%,進步率為88.87%;護士床旁交接班目標達成率為104.03%,進步率為98.68%。

    2.3改善前后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護士綜合素質的評價

    測評改善前后住院患者滿意度及醫生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結果分別由改善前89.78%提升到98.32%及78.77%提升到90.13%;護士體驗綜合評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表2)。

    3討論

    3.1提升質量管理、健全工作流程

    國內許多文獻報道,QCC活動是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的一種手段[12-13]。本研究結果表明,將QCC應用于管理活動中,各項滿意度調查,特別是護士體驗綜合評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筆者細化骨科??菩畔?,突出??菩浴嵱眯裕屆總€護士在工作中能有效將??评碚撝R與臨床護理實踐相結合,從而提升護士的專業價值感和護理質量。

    3.2促進醫護有效溝通,推動“醫護一體化”的發展

    “新型醫護一體化”的??浦委熦熑涡〗M,每個小組分管固定的床位,由三線醫生、二線醫生、一線醫生、二級責任護士、一級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組成。實行醫生及護士共同查房,共同參與疑難危重患者的病案討論,制定診療及護理方案[14]。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起初護士交接缺乏信心,特別是一些年輕護士認為自己的??浦R欠缺,缺乏對下一班或經管醫生及高年資護士提出自己建議的勇氣,通過模式及流程的改進,促進了護士主動學習、善于交流的能力,特別是在團隊自信上得到較大提升。在醫護交接班過程中,除晚班護士交接基本信息外,責任組長針對本組重點患者專科特殊信息及陽性體征進行傳遞性、建議性醫護交接,同時責任護士對專科癥狀與特殊陽性體征采取主動報告并積極應對的措施;各診療小組建立微信群,將信息管理融入到護理交接班,讓醫生及護士能及時、準確地得到第一手信息,保證患者的最大利益,大大提升了醫生對護士能力的認可及醫護團隊合作力,促進了“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的大力推進。

    3.3提高醫生及患者滿意度,提升護士價值體驗

    護士在整改質量過程中不斷進步,醫生更愿意傾聽護士的交班匯報,因為可以從匯報中獲得他們需要或忽略的重要信息。相關文獻表明,良好的交接模式能提高護士向醫生匯報病情的準確性,交接質量更具有專業化、個性化,保證了科室的安全管理,大大提升了醫生及患者的滿意度[15]。在本次質量管理活動中,改善前后住院患者滿意度及醫生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均提升,特別是護士體驗綜合評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管理活動也大大提高了護士團隊合作、職業價值、安全文化、品管手法、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這與歐少青等[16]的報道相符,讓護士知道質量控制是循環改善,也是一種文化建設,更是一種精神激勵,從而激發了護士職業滿意度的提高。

    3.4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本研究QCC應用了個性化SBAR交班模塊,完善了交班流程及考核標準,彌補了電子版病例在交接過程中易丟失患者信息、遺漏專科交班重點這一缺陷。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科室年輕護士較多,在??评碚摷敖唤影鄬?票磉_上存在改進的短板,這也是今后需改進的方向。持續改進和簡化交班模塊,繼續加強年輕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提升護士??频脑u判思維。同時需更好地利用各種管理工具,基于臨床實際存在的問題,發展醫護及多科室配合共同管理,改善工作中的不良狀態,注重改良工作的臨床實用性,使我們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更加標準化、常態化,為質量安全、優質服務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庭芳,鐘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付沫,唐霖,肖繼榮,等.提高骨科護士床邊交接班質量的規范化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3,28(14):63-65.

    [3]趙濱,劉會玲.優化床旁交接流程在主任制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9):1066-1069.

    [4]李巖,王東信,許幸,等.全麻術后交接流程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醫院,2008,12(4):65-68.

    [5]朱士俊.醫院管理學――質量管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6-67.

    [6] 許晨耘,柯雅娟,陳茹妹,等.品管圈活動在手術病理標本安全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0-22.

    [7]沈蘊之,蔣紅,黃鶯,等.個體化現況-背景-評估-建議個體模式的臨床應用級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4, 49(6):688-691.

    [8]史雪峰,玄英哲.護理理論、護理實踐、護理研究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藥,2008,3(5):126-127.

    [9]耿笑微,萬巧琴,劉宇,等.護理學及其相關護理理論的應用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77-280.

    [10]Thomaz VA,Guirardello EB.Sistematizacao de assistencia de enfermagem:problems identificados pelos enfermeiros[J].Rev Nursing,2002,5(54):28-33.

    [11]祝志梅,牟寶華,陳林.以品管圈為載體創建優質護理病房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2,11(6):558-559.

    [12]劉玉瓊.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華夏醫學,2007,21(2):375-376.

    [13]朱亞玲,錢宇,王海平.品管圈對提高骨科手術患者功能鍛煉依從性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5):137-140.

    [14]畢玉田,陳客宏,藺武軍,程曉斌,周林.新型醫護一體化與醫療安全[J].中華管理學雜志,2014,30(9):659-661.

    [15]徐雙燕,姚梅琪,周海燕.標準化溝通方式在醫護間溝通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48-49.

    第6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關鍵詞】 質量控制;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為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滿足廣大患者的護理服務需求,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質量控制,以促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黑龍江省鶴崗市嶺北人民醫院護理部在工作中實施了建立護理質量控制系統,落實質量控制制度和標準、完善各項護理工作服務流程、控制環節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素質等護理質控方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方法

    1.1 建立整體護理質控系統 本院按衛生部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要求及省衛生廳下發的二級綜合性醫院評審考評細則及醫院護理工作實際,建立了院、科二級護理質控組織。

    1.1.1 院護理質量控制 組織由護理部主任及各科護士長組成,根據每位護士長的業務專長,分別組成相關的質控小組,如護理文書組、病房管理組、消毒隔離組、急救藥械組、基礎護理組、??谱o理組、供應室、手術室、門診護理質量組等,負責對全院護理質量持續控制。

    1.1.2 科室護理質量控制 組織為科護士長及2~3名高年資護士組成的科室護理質控小組,負責本科室護理工作質量控制。

    1.2 落實質量控制制度和標準

    1.2.1 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標準 護理部根據實際制定了40項護理工作相關制度,制定了護理文件書寫、護理技術操作、病房管理、分級護理質量、消毒隔離、科室管理等45項工作質量標準,并按醫院護理單元的功能特點制定了門診靜點室、供應室、手術室、臨床科室護理工作質量控制考評細則,護理部組織全院護士進行學習,要求每位護士能夠掌握制度標準,在工作中認真執行。

    1.2.2 落實護理質量考評制度 院護理部組織各質控小組每月定期對全院各科室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每周不定期抽查,根據標準要求及考評細則,對每個科室的護理工作進行客觀評價匯總,在每月的護士長會議上,由護理部主任主持對全院護理質量進行質控反饋,對質量缺陷及問題,幫助科室分析原因,指導制定整改措施,完善質量管理,對難于解決的問題積極向主管院長匯報,給予協調解決。

    1.2.3 落實護士長夜查房制度 實行護士長夜查房制,強調護士長夜查房時檢查全院各護理崗位職責落實情況,各科室護士工作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減少護理缺陷和差錯的發生。

    1.2.4 落實護士長節假日帶班制度 強調節假日護士長帶班時加強對全院各護理單元的質量管理控制、監督、指導各科室值班護士各項工作,幫助及協調處理護理工作上的難題,保障護理質量和服務安全。

    1.3 完善各項護理工作流程 護理部指導各科室制定出適合工作特點和發展需求的各項工作流程,如門診靜點室工作流程、患者入出院工作流程、節假日工作流程、搶救工作流程、責任護士工作流程、治療班工作流程、夜班工作流程等,組織全院護士根據科室工作特點加以培訓學習,以書面考核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對照工作流程,及時發現工作中的缺陷及問題,及時給予批評指正。科護士長每天檢查各班工作情況,做到勤督導、常培訓,保證護理工作服務質量。

    1.4 控制環節質量 圍繞整體護理工作流程選擇監督與評價的重要環節,如患者入院接待、患者評估、基礎護理、重癥護理、用藥護理、健康教育等,作為護理質量持續提高的突破口,強調對重要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中要依照護士職責和個人特長,將各班護理工作進行分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抓環節質控,嚴格治療室的管理,檢查夜班、交接班、節假日工作情況。檢查急救藥械完好率;檢查護理文件書寫情況,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對輪科及見習護士進行工作考核,通過護士自查、護士長檢查及護理部抽查,對于及時發現科室工作缺陷、協作精神好的護士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護士長每天科室自查,做到人人有考核,月月有記錄,結合院護理部質控反饋的情況,采取獎優罰劣的方法,使全體護士對護理質量控制有充分的認識,提高了護士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了護士的整體觀念,促進科室護理質量的持續提高。

    1.5 提高護理人員素質 護理是科學、技術、藝術和愛心的結合,護士除具有良好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還必須加強情感智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在護理工作中除加強護理業務培訓,理論和操作考核外,開展護理美學、心理學、倫理學等方面的講座,培養護士的專業認同感和自豪感,以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讓護士在工作中樹立為患者服務的思想,體現人文關懷,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滿足患者需求。

    2 效果

    通過以上質量控制方法,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全面素質,樹立了“質量第一”的觀念,護理人員主動參與質量控制,進行質量管理。從2008年到現在,本院護理缺陷發生率由15%降至3%,未發生過嚴重護理差錯。護理服務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患者滿意度由2008年的85%提升為97%,護理質量控制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3 結論

    護理質量管理是醫院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抓好護理質量管理對促進和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水平有積極的作用。隨著醫療模式的轉化,新的身心整體護理模式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護理質量,滿足患者服務要求,就必須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及時發現問題,探索新方法,采取新措施,解決新問題。作為護理管理工作者,必須長期堅持加強護理質量的控制,才能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提高。

    第7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關鍵詞:創傷骨科;護理風險;管理方式

    醫療護理風險管理即針對患者、醫療護理技術、醫務人員、環境、藥物、醫療護理制度、醫療設備等程序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因素進行管理的一種活動,在公眾維權意識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之下,醫療與護理風險的防范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創傷骨科患者多由于意外事件于車禍入院,病情變化快、病情復雜、病程長、臥床時間長,對于護理要求較高,針對此類患者,及時發現護理過程中的風險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于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1 骨科護理風險因素

    1.1 護理人員基礎醫療與護理知識的欠缺

    護理人員醫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缺乏是導致骨科護理發生風險的重要作用,骨科病員傷情嚴重、復雜、病情變化迅速,必須果斷的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而有些護理人員僅僅只能夠機械的執行醫囑,常常忽略患者的病情變化,難以意識到患者的深處創傷以及患者臟器的損傷情況,對于傷病并發癥的預見性也較差,對于患者也未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護理,導致傷后的致命并發癥難以及時的發現。

    1.2 護理人員責任意識缺失引發的風險

    護理人員是護理活動的直接實施人員,同時也是護理質量與護理水平的直接體現人員,為了保證護理質量,醫院也制定了不同的規章制度,如無菌操作流程、交接班制度以及級別護理制度等等,若未嚴格的依照護理制度來開展護理工作,就會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1]。

    1.3 護理人員專科水平偏低引發的風險

    不同的科室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不同,一些臨床護理人員年齡較小、學歷低、工齡低,缺乏專業??浦R與護理經驗,若技術操作不熟練或者動作粗暴,就會引發護理風險。

    1.4 溝通技巧不足引致的護理風險

    創傷骨科的患者大多為意外損傷導致,患者與家屬多伴隨急躁的情緒,實際上,他們對于治療的程序并不了解,以為在入院后可以馬上進行手術,不明白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術前準備,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之后才可以進入下一步驟,如果在這個階段,護理人員態度冷漠或者沒有進行耐心的解釋,那么就很容易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此外,在醫療技術的發展之下,骨科固定材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這就導致患者醫療費用增加,如果在手術前未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很容易由于治療費用產生矛盾[2]。

    1.5 環境管理不完善導致的風險

    骨科患者不僅對護理治療要求很高,對于休養環境的要求也較高,一些患者行走不便,需要借助拐杖才能夠行走,一些小兒患者必須要加設好床欄,如果地面潮濕或者未加設好床欄,就很容易導致患者摔傷或者墜床,這也是引致護患糾紛的重要因素。

    2 創傷骨科護理風險的防范對策

    2.1 加強專業護理知識與??浦R的教育

    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水平與??浦R水平直接影響著護理工作的開展質量,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預見性思維能力,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及時總結搶救的不同點和共同點,保證護理人員能夠應用自己的臨床經驗、專業技能和患者狀態對潛在的臨床護理風險進行綜合的評估,在評估完成后,則及時的將風險意義防范方式告知患者與家屬,防止護患風險的發生[3]。與此同時,在整個護理流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臨床表現,如果有異常,則要及時的匯報給醫師,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

    2.2 落實護理制度

    落實好各項護理制度是保障護理措施能夠得到順利執行的主要保證之一,為此,必須要落實好各項護理制度,保證護理人員可以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明確自己的護理職責,對于護理工作中的大小失誤,必須要及時的向上級匯報,以便進行及時的補救,此外,要注意到,護理工作有著連續性的特征,如果在交接過程中發生遺漏,要及時的進行彌補,防止護理風險的發生[4]。

    2.3 提升服務意識,增強溝通技巧

    就目前來看,很多護患糾紛的產生都是由于護理人員服務態度欠佳,或者患者與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較高,護理人員未滿足其需求所造成,此外,患者的生活環境、閱歷、年齡、治療程序各不相同,護理人員的年齡、素質、社會經驗、臨床經驗、閱歷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在開展服務之前未與患者或者家屬進行針對性的溝通,那么就有可能招致患者或家屬的不滿情緒[5]。為了防止護患糾紛的產生,護理人員必須要認識到自己的角色,落實服務意識,以人為本,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與交流,提升護理滿意度。

    2.4 維護好病區的環境

    對于危重患者,應該盡量安排至ICU或者接近護士站的病房中,對于小兒、老年或者神志不清的患者,應該加設好床欄,防止出現燙傷、墜床以及其他的傷害,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應該加強巡視,盡量將生活用品放置在患者易接觸的位置,保持病房、衛生間和醫院內走廊地面的清潔與干燥,防止患者二次摔傷。

    3 結語

    對于創傷骨科而言,護理風險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一旦出現護理事故或者護理缺陷,就對會患者及家屬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為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學習,規范護理方式,減少護理糾紛,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服務[6]。

    參考文獻:

    [1]張慧琴,喬素,張蕊,周秋碩.創傷骨科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法[J].中國醫藥指南,2013,01(10):101-102

    [2]黎彩紅,劉姍姍.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影響因素評估及護理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24)

    [3]周曉玲,鄭雪梅,李民霞.骨科護理風險管理模式的探索及效果研究[J]. 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第14屆全國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2012,08(18):98-99

    [4]張錦奇,周琳,吳宏,梁慶宇,許蘋.國外骨科醫療風險管理現狀及其借鑒意義[J].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2(02):146-147

    第8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1 確定核心過程,注重環節控制。

    1.1 醫療服務過程是極為特殊的產品,診療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過程。威海市婦女兒童醫院是以婦產兒為龍頭的三級醫院,選擇《圍產期醫療服務過程》、《住院醫療服務過程》、《門、急癥醫療服務過程》、《護理醫療服務過程》和《危重癥醫療服務過程》等為核心過程,采用院、職能部門、科室三級質量控制方法,對于急危重癥、疑難病例的診治及手術過程和使用新技術作為關鍵環節加以控制。

    1.2 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如:人員準入制度、新技術準入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疑難危重病例會診與討論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等,質量管理辦公室對全院的質控工作進行季檢查分析。臨床科室主任根據本年度科室質控要點,改進工作流程,健全規章制度有效性的控制,這種PDCA環節控制方法,帶動了人員、設備、環境標識等支持性管理過程的質量控制,加強了過程間支持與互補。核心過程的管理強調的是全過程、各環節、表格化管理及反饋追蹤檢查。

    2 發揮院長查房和內審的導向作用,推動質量糾正及改進。

    2.1 院長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質量查房、職能科室檢查、科室自查。

    2.2 由質量管理辦公室組織,對科室的醫療、護理、醫德醫風、科室管理等方面,把質量管理體系與醫療行業標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檢查,避免出現“兩張皮”。

    2.3 職能科室每月檢查下屬科室,隨機抽查病例質量及三級查房情況。科主任匯報科室質量管理目標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職能科室匯報檢查報告,質量管理辦公室進行綜合質量評價,提交院長辦公會,提出質量改進計劃。

    3 質量管理辦公室對其糾正的對策及結果進行跟蹤檢查及總結分析,及時與科室反饋

    3.1 院長質量查房實施PDCA方法,對體系運行進行持續改進。良好的推動了科室的管理,加深了職工對標準的認識,也增強了PDCA循環的實用意義。

    3.2 醫院內審是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一個主要環節,內審是為了檢查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的適用性、符合性及有效性。發現問題及時實施糾正預防,審核時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正向和逆向、要素審核及部門審核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合格項目進行跟蹤驗證,檢查是否真正完成PDCA循環,使內審達到不斷改進、完善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發揮內審和院長質量查房的導向作用,推動其他程序及環節的改進和提高。

    4 注重內部溝通,加強各“過程”間的支持與互補

    內部溝通在體系策劃和實施的運行中起重要作用,應將其作為重點環節控制,使過程與過程之間緊密嵌合。利用院長辦公會、中層干部例會、后勤保障例會、護士長例會的不同形式進行不同層面的溝通,互通信息,改進不完善的相關過程,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嚴格控制醫療―護理、臨床―醫技、醫療―行政后勤、醫院―患者等相關環節的質量接口,進行醫技科室臨床滿意度監測、病人滿意度監測及投訴專題會等多種方式,反饋患者信息,提高服務質量,滿足體系運行要求。內部溝通是PDCA循環的平臺和疏通渠道,通過內部溝通使PDCA的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得以完整實施。

    5 討論

    ISO9001標準的實施和運行,強調過程管理與持續改進的模式,嚴格執行PDCA質量改進的閉環管理方法,彌補和完善了以往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的不足。

    5.1 將標準按PDCA模式實施,在每個階段確定重點工作,并推動醫院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使標準的質量要素有機地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5.2 在內部審核時,正確地實施審核對審核結果的可信度至關重要。但是對審核發現的問題跟蹤驗證同樣重要,沒有有效的跟蹤,審核將毫無意義。必須把審核和對審核發現的問題與跟蹤結合起來,才能使審核方案有效。

    5.3 受審核科室有責任向管理層反饋所采取措施的狀態。對糾正措施的跟蹤可以是一次單獨的審核,或在下一次審核時進行。

    5.4 不符合糾正的時間安排取決于擬采取措施的重要性或緊迫性。

    5.5 采取糾正 糾正措施是消除導致不符合、缺陷或不期望情況的因素。消除因素將確保不會因同樣的原因再次產生問題。為了確保所采取的糾正措施是適宜、充分和有效的,需要驗證糾正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實施和審查??梢酝ㄟ^下列檢驗單來驗證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

    5.5.1人們是否意識到了變更及其背后的原因?

    5.5.2是否進行了培訓?

    5.5.3是否修改了文件?

    5.5.4是否定義了職責?

    5.5.5如果顧客受到了影響,是否通知了顧客?

    5.5.6是否對變更進行了持續地跟蹤?通過采取糾正措施來真正解決問題。

    第9篇:護理質量管理匯報范文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 陪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7-0033-02

    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注重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的一種新的質量管理理論[1]。其觀點主要是強調持續不斷地改進,認為工作指標是動態的持續性提高的,是一種“永不滿足”的承諾,認為質量總能得到改進。陪[2]工是目前醫院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也是護理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陪工質量直接影響醫院的護理服務質量,社會形象等。我科自2009年10月開始把CQI運用到陪工管理中,提高陪工的工作質量,降低陪護率。在陪工管理中效果明顯?,F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本院神經科基本情況(見下表)

    2010年1月―5月 2010年6月―11月

    病人總數 332人 431人

    老年病人數 282人 366人

    病床 35張 35張

    陪工 3人 3人

    護理人員* 14人 15人

    *護理人員均為女性

    2 CQI實施步驟

    2.1 組織計劃階段

    成立陪工質量改進小組,由護士長負責,設立陪工管理護士,全體護士參與。改進小組針對本科陪工管理的現狀進行調查,確定主要原因為:(1)陪工缺乏統一管理。(2)護工工作職責不明確。(3)缺乏培訓。(4)缺乏考核標準,陪工主動性不高。改進小組針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預期目標、實施方案和評價,來進行全面、持續、預防的管理。

    2.2 執行階段

    改進小組制定相應措施,督促實施。

    2.2.1 陪工實行統一管理制作統一胸卡及工作服,要求佩戴胸卡上崗。由我科病區護士負責陪工的勞動紀律和工作質量監督,陪工管理護士負責陪工排班,定時護長與陪工管理護士、陪工一起總結陪工的工作,指出工作的缺點及注意事項,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2.2 明確陪工工作內容

    (1) 制定陪工工作職責,要求在護士的指導下從事病人的生活護理及承擔部分技術性、專業性的護理。包括喂食、協助大小便、嗽口、倒水、抹身、為病人加減衣服、蓋被,平時收蚊帳、疊被子、梳頭、協助翻身,必要時協助運送病人等。定時詢問病人的要求,及時滿足病人生活上的需求,有任何問題及時向護士匯報,例如:保持舒適臥床、為病人倒水、隨時為病人洗臉,扶病人坐起或行走等。并協助病人出入院,如更衣、收拾物品。及時處理出院床單位,用紫外線消毒床、床墊、棉被、枕頭,并用消毒液抹床、床頭柜、凳,并鋪床以備收新病人。負責中午、夜間所管病房的清潔衛生,保持安靜。(2)設立了日間、夜間陪工工作本每日護士下班前根據所管病人情況及需求編寫護工工作內容,日間工作由日班護士質控并評價,夜間工作由夜班護士質控并評價。

    2.2.3 加強陪工培訓:針對本科的??铺厣杏媱澋陌才排愎さ膶W習并考核。包括:協助病人進食、床上浴、協助翻身等。培訓過程要求簡單易懂,重點放在實際操作,考核以應用為主[3]。

    2.2.4 制定陪工護理質量考核要求

    2.3 檢查階段

    按照醫院設計的《陪人工作質量考核表》的要求進行檢查。方法是:成立由護士、陪工管理組長、護士長、患者組成的質量小組。日間工作由日班護士質控并評價,夜間工作由夜班護士質控并評價。陪工管理護士每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護士長每天不定時檢查陪工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實施分組比賽,每月陪工大會通報比賽結果 。每月發放調查表給患者進行調查。

    2.4 總結處理

    分析和總結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反饋資料,將其形成一定的標準、制度和規定,作為今后控制陪工質量的依據;在這一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進入新的質量改進工作

    3數據統計

    采用SPSS 13.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P

    4 結果

    2010年6月至11月,我科通過持續質量改進在陪工管理中的應用,對比上半年科室陪護率由88%下降至52%(表1),病人及家屬對陪工的工作滿意度由82%上升至95%(表2)。

    表1上下半年陪護率比較

    2010年1月―5月 2010年6月―11月

    病人數 332人 431人

    陪人數 283人 181人

    陪護率 88% 42%

    陪護率=陪人數/病人數

    P陪護率=0.039 (兩者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表2陪工工作滿意度調查

    內容 2010年1月―5月(%) 2010年6月―11月(%)

    1、陪工為你服務時熱情有禮,態度和藹 66 99

    2、陪工能及時滿足你的需求 70 100

    3、陪工能主動為你服務,經常巡視 68 99

    4、陪工為您服務時細心、周到 66 100

    5、陪工能按規定內容為您提供服務 70 100

    6、陪工每日協助整理床鋪。 80 100

    P滿意度=0.045 (兩者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5討論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CQI)是現代質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要求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以患者的需求作為動力,改變傳統事后管理的回顧性個案分析方式,而采用持續的針對具體過程問題的資料收集、質量評估方法進行質量改進,從而提高質量[4]。陪工作為目前醫院護理管理的一部分,其分擔了護士的一部分工作,緩解目前護士因為缺編而導致的“超負荷”工作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使護士能從繁忙瑣碎的工作中抽身出來,多給病人做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改善護患關系[5]。對陪工進行管理及規范化的培訓,能不斷提高陪工的素質,提升陪工的服務態度與形象,增加病人對他們的信賴。我科實踐證明,將持續質量改進運用于陪工管理中,能增強陪工主人翁精神,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并提高服務質量,增加病人的滿意度。同時,有利于病房管理質量的提高,為病人提供安全、全面、高質量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夏雪中.新形勢下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與方法進展概述[J].中國護理管理,2004,4(2):40.

    【2】林菊英. 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160.

    【3】龔鳳秋. 醫院專職陪工的培訓與管理[J].中國進修雜志,2008,23(19):17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在线网站| 成人理伦电影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91成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