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視監控系統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智能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TN941 文獻標識碼:A
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概述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是一種監控系統,它主要工作原理是在固定位置安裝一定數量的監控攝像頭,將攝像頭與監控室的計算機監控分析系統進行連接,通過監控系統的開啟,讓攝像頭將所能波及到的范圍通過實時攝像的方式錄制后傳輸回監控系統中心,監控系統中心將圖像數據進行接收并儲存。而通過相應的思路及理念實現這種功能的工作,即為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
從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具體構造分析,其設計通常會包含攝像、控制、圖像傳輸、圖像處理及圖像顯示五大元素。這是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得以完整的、最為基本的組成部分,不過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過程還涉及到設計的具體環節,如攝像頭的選取、監控系統的細致化設計等方面,每一項都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閉路電視監控主要由攝像部分、傳輸分配部分、控制部分及圖像處理與顯示4個部分組成。其基本原理是攝像機通過對畫面的采集,將其轉換為電視信號,進而通過譯碼器進行譯碼,傳輸到監視器上,監視器通過圖像信息顯示給監控人員,而后監控系統將接收到的圖像信號進行儲存。具體來說,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
二、智能住宅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方案實現
1. 設計依據
首先智能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的重要依據是國家的一些標準,這些標準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強制性執行的力度,像工業電視系統設計的有關技術規程、民用建筑電氣設計的有關驗收標準及住宅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技術規范等,在實際的設計中不能有違這些國家標準。另外,在進行智能住宅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設計時,還要將智能社區的實際建造情況、周圍環境及社區內容易出現的盲區等方面作為設計依據。
2. 設計基本要求
(1)電視監控系統能夠實現對圖像記錄、傳輸、切換等基本使用功能。
(2)監控系統的制式能夠與日常所采用的電視機制式保持相通,以便在實際中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3)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的各種設備、材料及配件都應該滿足國家及行業的有關規定,包含型號、性能及質量滿足有關要求。
(4)電視監控系統適宜采用黑白系統,這樣不易受到多個畫面之間色彩的干擾。
三、監控系統設備選用
1. 攝像機及鏡頭選擇
在住宅社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攝像機在整個監控系統中肩負著至關重要的工作任務。即通過對監控范圍內畫面的采集,進而將其轉換為可傳輸的電視信號,即為圖像信號,而后由監控系統的監視器將其顯示出來。
通常,攝像機選用需要參照的參數主要有色彩、水平清晰度、攝像頭供電電源、在實際中的安全方式以及攝像頭正常工作的最低照度等,這些都是需要細致與認真考慮的。從設計的基本性及有關選用經驗看,一般其分辨率可選取在480以上,照度為0.01,攝像機為黑白的CCD,該攝像頭在實際中具有安裝輕便、靈敏性能好、保真性好等優勢,適宜智能住宅社區大多數環境下攝像機的安裝。
攝像機鏡頭選用應依據目標在實際環境中的活動行為、視線距離及視線角度等多方面綜合因素進行確定。鏡頭質量性能的好壞通常與再現景物尺寸、焦距范圍內攝像機與目標對象的遠近狀況以及攝像頭內環境的亮度3個方面具有很大的關系。而焦距對于鏡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鏡頭的焦距可由以下公式計算得出:
F=hD/H或f=vd/V
其中:
D:鏡頭中心到目標對象的距離;
H:目標對象的水平尺寸;
V:目標對象的垂直尺寸;
h:目標對象像的水平尺寸;
v:目標對象像的垂直尺寸。
2. 云臺及防護罩選擇
在實際中,攝像機及鏡頭會依照水平或垂直方向發生運動,而云臺就是通過調節位置從而最大程度地適應攝像機采集各個方向及不同角度的圖像。它按能實現的傳動方向區分為水平云臺和全方位云臺兩種,云臺的設計應根據智能樓宇的視頻監控范圍進行選擇,使得每臺攝像機都允許存在不需要監控的死角。一般來說選用水平355度、垂直180度的云臺可以滿足全部場合的使用要求。防護罩主要用于防塵、防潮濕等。室外防護罩應具有全天候防護功能,宜采用雙重殼體密封結構,如有特殊需要,還可在防護罩內安裝對閃電和電磁起防護作用的濾波器。
3. 控制方式及信號傳輸確定
智能建筑中,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圖像信號的傳輸一般采用同軸電纜傳輸視頻基帶信號的傳輸方式,同時根據攝像機和監視器之間的距離選擇增設電纜補償器。視頻信號傳輸可采用SYV-75-5-2同軸電纜,信號電纜可采用RVV4×42/0.15電纜。如傳輸距離超過1km,則需采用光纖傳輸設備或無線傳輸設備。電視監控系統具有對云臺、鏡頭、防護罩和電源的控制功能。根據控制中心與受控中心間的距離及受控設備的多少可選擇直接控制、間接控制或數據編碼微機控制等方式,通常我們也可以采用直接和間接混合的控制方式。
4. 圖像處理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對所傳輸的圖像信息具有切換、記錄、重放、加工和復制等功能。為了完成多種功能,應配備如視頻切換器、硬盤錄像機、多畫面處理器、字符發生器、控制鍵盤等設備組合的多媒體計算機控制終端,充分利用計算機軟件的優勢,以實現多種控制功能。
監視器是閉路監控電視系統的終端顯示設備。監視器的選擇應根據整套系統的技術性能指標及使用目的來選擇,其制式應與系統的攝像機一致,清晰度應相當或略高于攝像機的清晰度,以充分發揮攝像機的性能;其大小和數量應根據樓宇監控中心面積、人員配置等實際工程配置進行設置。
四、未來智能住宅小區監控系統發展趨勢
從現如今我國智能住宅小區監控系統的現狀來看,未來智能住宅小區監控系統的發展總趨勢將朝著監控能力及圖像信息處理更強,控制與信號傳輸更快、監控范圍更廣等方面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網絡科技與計算機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未來智能住宅小區監控也將實現遠程監控、遠程圖像調取、遠程監控存儲及遠程信息分析等功能,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住宅小區的監控能力及進一步確保監控系統的安全性,避免因意外情況而使得監控資料丟失或損壞。
結語
隨著我國智能化科技的持續發展,智能化住宅小區的安全問題成為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借助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住宅小區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總之智能住宅小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將會持續地得到優化與完善,這對提升智能化住宅小區服務質量及安全性,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設計施工
中圖分類號: F407 文獻標識碼: A
一、電氣火災的成因分析
電氣發生火災主要是由配電系統引起的,比如配電系統的短路、漏電、接觸不良和超負載等故障都有可能引發電氣火災。電氣配電線路中一般都會裝設超負荷及短路的相關保護裝置,然而電氣火災依然會經常發生,筆者將電氣火災發生的原因歸納為以下方面:第一,配電系統雖設有保護功能,但其保護功能是不完善的,因此并不能十分有效地進行火災防護。第二,設備的不合理導致火災,比如設備的質量不過關,其中存在劣質產品,或者設備采用了易燃的材料。第三。配電線路施工不規范會引起配電線路故障,有些甚至私自改裝配電線路,導致線路運行在超負載的狀態下,極易引發故障。
二、設置火災監控的內容和監控范圍規范要求
關于火災監控的內容和監控的范圍,相關規定給出了明確的指示。《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簡稱“高規“)就指出了一些應該重點進行監控的地方,包括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統與插座供電系統,規范中對那些二次裝修的公共建筑做了特別說明,這類建筑大多設備陳舊、線路老化嚴重,并且不易施工,因此這類建筑中的隱患是難以被發現的,應重點做好這類建筑的電氣火災監控。另外,還有一些需重點監控的地方,比如一些要改動配電系統,或用電不規范的公共建筑。在普通住宅中,一般不設置系統型的火災監控裝置,而是采取剩余電流斷路器的方法進行防護禁行電氣火災的防護。
三、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原理及設計要點簡介
1、工作原理簡介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多功能漏電開關型、分離配置型和分離配置整合型。其基本組成有以下幾部分:電氣火災監控設備、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以及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該系統具有多種功能,不僅能夠監視被保護電氣線路中的電流、剩余電流、溫度等,還能夠對電氣火災隱患進行實時監測,并做到及時發現。該系統的基本原理是終端探測頭利用電磁場感應的原理,對電氣設備中的電流和溫度等參數進行采集,一旦當這些參數發生異常,終端探測頭就會將采集到的異常信息輸送到監控探測器,然后經過一系列的放大、A/D轉換、及幅值的分析判斷之后,與之前的報警設定值進行比較,若這些數據信息超出了報警設定值,那么系統就會發出報警信號,與此同時,異常信息數據會被輸送到監控設備中,要經過監控設備的進一步分析,對電氣火災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定,如可能性較大,那么監控主機就會發出火災報警信號,進而報警指示燈會亮起,液晶顯示屏上也會同步顯示相關火災信息。這樣值班人員就會根據這些信息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電氣火災處理。
2、系統設計要點:建筑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自成系統,比較獨立,系統一般包括: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監控主機);火災監控探測器(剩余電流式、測溫式、線型式);布線設計。以RAD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報警監控器通訊系統為例如下圖:
RAD:表示多支路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控制器(監控主機)
RCT1:表示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探測器
RAD電氣火災報警監控器系統圖
3、配電線路的漏電監控
漏電監控在配電線路監控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由于在電氣火災的案例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線路電弧性接地故障引發的火災。在對線路設置漏電監控之前,首先要對保護對象的火災危險性進行了解和評估,同時對工程配電系統設計組成、接地型式和負荷對象性質要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對線路漏電電流監控器設定值有下列要求:報警值不應小于20mA,不應大于1000mA,且監控器的報警值應在報警設定值的80%~100%之間,對疑似預警的剩余電流額定值均不宜低于正常運行實測泄漏電流值3~4倍且不宜大于100~300mA,閾值報警的剩余電流額定值均不宜低于正常泄漏電流值的2倍且不宜大于300~500mA。有些回路需要采用漏電自動脫扣保護,在選用裝置時最好選用漏電保護裝置,這樣可以由配電系統設計確定動作電流值和時間,能夠很好的實現選擇性的分級保護。
4、配電線路和設備的溫度報警
配電線路和大型設備要根據條件考慮裝設溫度監控報警系統,注意該系統的裝設要根據線路負荷的運行情況和敷設環境來進行。溫度檢測報警系統一般裝設在電氣豎井內,用來對電纜和插接式母線的溫度進行動態的檢測。配電設備的溫度報警主要是針對干式變壓器而言,要對其進行高溫報警值的設定,由火災監控系統接收報警信息值。
四、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民用建筑中設計要點
1、一般住宅需要在總進線處進行火災漏電監控,然后把信號傳輸到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內。這樣在每個單體樓漏電的時值班人員能及時發現,并通知專業人員去現場消除故障。
2、在公共建筑中,一般3000m2以下中小型辦公樓作者主張在總進線設置一處火災漏電監控器,把報警信號傳入值班室。3000m2以上的大型辦公樓或許重要等級的辦公修建作者主張在樓層或防火分區內設置一級火災漏電監控器,在總進線或許變電所內設置更高一級的火災漏電監控器,到達兩級維護。一般大型商場或酒店修建則在樓層或許防火分區內設置一級火災漏電即可,總進線或變電所內可不設置。這樣有人會疑問為什么建筑級別相對較低的辦公建筑火災監控卻高于商場建筑?作者認為這與這兩種類別后期實際運營模式有關。辦公建筑雖然級別低,但是由于辦公建筑的值班人員較少,而且重要資料比較多,如果不能提前報警漏電的情況,一旦火災發生,自動噴灑系統就會把報警區域的辦公設備及資料全部毀壞。
五、建筑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施工注意要點
實際安裝中,監控主機一般由專業生產廠家負責調試;探測器一般是在業主采購配電箱時已確定其規格、型號,并與主機能過兼容,一般由配電箱廠家安裝在設計指定的電箱上;布線系統交由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安裝。施工時需注意以下要點:
1、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裝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的要求,導線的種類、電壓等級應符合現行同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CB50116)的規定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的布線要求.
2、總線布線時要分開強弱電線進行布線,不能產生交叉和搭線。不能與動力線、照明線、視頻線、廣播線、電話線等穿入同一金屬管內。
3、通常總線布線采用ZR-RVVPS 2*1.5 屏蔽雙絞電纜級連方式配線,單條總線總長不宜超過1200米,每條通訊線節點不宜超過110個。
4、新的建筑工程項目,探測控制器要放在樓層的專門配電箱內,并且注意要遠離導電母線安裝,再在電源母線上安裝剩余的電流互感器,將其安套牢固。另外最好采用屏蔽導線作為探測控制器與互感器之間的連接線。
5、接線時,要嚴格執行消防用電的規定,比如安裝接線端時,不得進行反向接線,接線的數量也有嚴格規定,即不能超過兩根。另外布線時,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及防雷、防火和防靜電措施。
6、對N線和PE線要進行嚴格的區分,一些裝有剩余電流保護或報警裝置的線路,剩余電流互感器必須由相線和零線同時同方向穿過,而PE線則不能穿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穿過剩余電流互感器后的下游線路必須要保持獨立性,即不能余電流互感器的上游線路“共零”或有任何電氣連接。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僅要根據配電面積及配電設備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還要有重點的綜合考慮施工布線,才能使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防范電氣火災方面充分有效地發揮出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士尉,張鐵壁,謝國旗等.基于CAN總線的高層建筑電氣火災監控系統[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1(05).
關鍵詞;建筑電氣設備;系統設計;質量控制
Abstract: the electrical system design scheme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sues for perfect managemen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ir real will come up and make their own technology to constantly perfect up, hold the good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fusion to constantly improve matters up, can make more innovative coordinate technology can be established.
Key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System design;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做好全面的建筑電氣系統設計與施工質量控制的相應工作,就應該將自身的能力提升上來,不斷融合更加先進的經驗,把握重點事項,使自身的能力在參與過程中,能夠找到更加新穎的突破口。
一、建筑電氣系統設計研究
(一)看好圖紙
在施工之前,現場的電氣安裝人員和土建施工人員要對土建與電氣施工圖紙進行嚴格的審核,避免其出現任何差錯,否則會寫某個或某幾個細節發生錯誤或被遺漏的現象,導致施工的警醒程度減慢,不利于施工的進展。另外,對于圖紙的了解和認識施工圖紙,可以幫助施工人員更好地堆各個細節的掌握,包括梁、柱等施工方法和連接方法,還可以幫助各施工人員系統土建與電氣施工的配合事項。
(二)做好計劃
在施工前,要注意對每一細節的把握,嚴格控制好圖紙設計修改,在發現圖紙問題時,要及時進行更正,隨時做好解決措施的方案。在實體的建筑將要動工前,要對照好圖紙上的每一個關鍵地方,做好圖紙優化工作,保證整個系統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施工之前還要制作或者準備好施工的時候要用到的預埋件和管道等零部件,加強對這些零部件的管理,檢查好每一部件的質量,如果存在質量問題應及時進行為維修或更換。妥善保管好領不件,時刻對這些零部件進行有效的盤點,及時增添缺失的零部件。
(三)對于電氣設備的節能設計
電氣設備的節能輔助設備的安裝是是十分重要的,加強對節能輔助設備的安裝是起用電量降低,從而降低對設備的磨損率,使電氣設備能夠延續使用,降低對維修成本。
對于一些無功補助、自動調節功率、智能設備的應用等事項進行詳細的分析,使用正確的安裝方法,將節能事項進行先進的研究,不斷將創新技術進行運用,加大對其的節能力度,使工程在進行完畢之后能夠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從而降低了工程造價成本中的維護費一項。
二、建筑電氣系統的質量控制技術研究
大型配套設備的選用
對于照明設備、供配電設備、電動機的選取過程中,應該把握先進的理念進行檢驗,將設備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注意事項進行核對。然后進行小范圍的實踐使用,檢驗它們的使用是否真正合格,如有細微的失誤之處,應該進行及時的更換和補修,保證系統性的電氣設備能夠有較好的安全技術的保障。
進行大型設備的選用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對其進行技術性的問題檢驗,看看是否真正適用于目前的技術使用規范。進行這樣的檢驗,有助于使施工人員認識到它們的使用方式,盡量避免進行二次返修,加大力度進行工程造價的控制,減小對工程的資金投入量。
施工材料的選用
對于一些較小的材料的選用也是極為重要,比如進行加固用的螺絲等進行質量的檢驗,保證在進行安裝過程中,不會因為材料問題發生安全事故,導致對維護費用的提升,這樣就能從側面降低資金的投入量。
對較小的輔材料的檢驗,對其進行現場操作應用,將其在小范圍的施工中進行應用,看看是否剖真正能夠起到相應的效果。
應該選用質量較好材料進行施工,這樣就能夠保證在進行施工過程中,保證安全不斷提升,使工程造價不斷減小。
(三)基礎工作
在基礎的施工工作中,施工人員要對進戶的電纜穿墻管和止水擋板重視起來,對它們在土建工程中的預留情況,要嚴格把關,做好預留工作,有助于今后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
1、為了避免電氣施工人員施工時,不小心破壞防水層,從而造成墻體在以后出現滲漏的情況,電氣施工人員應在在土建做墻體的防水處理系統完成之前施工完畢。
2、嚴格要求各個細節,使全部施工工作都能夠按照施工圖紙的劃分來進行完成,對于標高、尺寸、位置等用材的規格,更應該重視起來。
3、對于一些要預埋的零部件,電氣安裝人員要配合土建,說好全面的準備工作,在土建施工到位之后,要做好零部件的及時有效的買入工作。
3、依照圖紙的要求,對基礎底板的接地工作要嚴格把好關。
(四)結構階段
1、按照土建混凝土的施工進度的要求和工作程序,一步步地做好電管的暗埋工作,這一環節是重中之重。如果這一環節能夠順利進行完成,會加速后續工作的進度,同時能使后續工作中有一個預先質量保障。
2、依照圖紙要求,施工人員在上層鋼筋還沒綁扎之前,和底層鋼筋綁扎以后進行澆筑混凝土的樓板北部配管的工作。嚴格要求施工人員的施工工作細節,不要踩壞任何鋼筋。
3、在土建進行澆注混凝土的時候,作為電工人員,要有看守人員進行嚴格的看守工作,防止其在振搗時造成配管的破壞或者燈頭盒的移位情況發生。在發現有管路出現損壞故障情況時,要及時進行修復工作,如果單人完不成的工作,看守人員要及時上報,上級領導根據問題的嚴重性做出有效的補救措施。
4、對土建結構圖里面已經標注好的預埋零件的預留孔洞由土建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同時,電氣工程的負責人員要起到監管和預防的作用,及時發現已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和補救。
5、做好全部管件及零部件的預埋工作,電氣工程和土建工程的負責人員都要對員工進行嚴格要求,在此重要環節的施工過程中,認真地扶起責來。
三、正確的施工管理
現場管理體系的建立
進行現場施工管理,真正將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和人身安全進行關注,幫助技術施工的完整性,保證在進行施工中不出現任何意外,避免工程的維護、檢修、返修現象出現,使工程能夠一次性通過。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公司規章制度辦事,對員工施工工程進行全面監督,使施工人員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在施工過程當中管理人員要嚴格監督施工人員的技術施工注意事項的完成,將重點事項突出出來,進行細致的檢查,不斷進行技術的現實改進,彌補自己技術的欠缺,加深對員工的技術培養力度。
施工質量檢驗
進行現場施工檢驗,還應對其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檢驗,加強對技術施工的完整性的管理力度,發現問題應該及時進行修正,以免事故擴大化。
對于細節的施工事項應該進行細致的檢查,比如設備內部接頭錯誤連接、用電過程中的導電性能不強、散熱效果不好等問題的重視,發現這些問題,應該迅速找到解決的辦法,加強技術的修正能力提升,快速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使施工能夠繼續正常地進行下去。
對于隱蔽性的建筑施工更要進行詳細的排查,加大檢修力度,使技術施工能夠在進行問題的解決一項中,能夠不斷進步。
施工設計規范的相應運用
技術施工應該按照電氣的技術施工設計圖紙進行相應施工,管理者在進行監督過程中,嚴格按照圖紙的設計來進行施工監督,不斷地糾正施工人員的錯誤。
比如進行安裝施工過程中的一些設備錯位、線路錯位等現象進行糾正,使施工能夠真正在正確的操作流程下進行,使工程成本不斷降低。
總結:
加強自身的建設能力,使自身的建設效果能夠提升上來,將細節性的建設標準進行完善提升,真正將彌補性的建設要求認識清楚,使電氣系統的整體環節能夠被關注好,使全面的質量要求能夠提升上來。
參考文獻:
[1]李杰軍.論山西忻州地區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問題[J].科學之友(B版),2008(8)
[2]劉光奇.建筑電氣設計施工淺析[J].四川建材,2009(9)
關鍵詞 監控 攝像機 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一、系統概述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小區生活環境質量以及物業管理水平的高與低,一直以來都是業主所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發展商與管理者最需思索的問題。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自身安全的關注程度也在逐步加強。因此,小區在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以及服務意識的同時,通過擁有一套技術先進、高度智能化的閉路電視監控管理系統,實現物防、人防、技術防范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是衡量居住小區的物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是安全技術防范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先進的、防范能力極強的綜合系統。它可以通過遙控攝像機及其輔助設備(鏡頭、云臺等)直接觀看被監控場所的一切情況;可以把被監控場所的圖像、聲音內容同時傳送到監控中心,使被監控場所一目了然。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另一特點是它可以把被監控場所的圖像全部或部分地記錄下來,這樣就為日后對某些事件的處理提供了方便條件及重要依據。總之,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已成為安全技術防范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系統組成
根據系統設備的分布情況,將系統設備劃分為前端設備、傳輸線路及中心設備三部分進行設計說明。
A. 前端設備
前端設備主要包括陣列槍型紅外攝像機、低照度槍式彩色攝像機、陣列紅外半球、強光抑制槍式彩色攝像機及電梯專用半球等。攝像機主要設置在小區出入口、小區主干道、機動車主要停放區、地下車庫、一層非機動車進出口、單元內大廳、電梯轎廂、電梯機房出入口等處,可現實現日夜型錄像,其具體攝像機技術參數可參照各主要設備性能。
在攝像機的設計、選型及安裝上盡量做到外形美觀、安裝方便。攝像機不能對準住戶室內,避免侵犯隱私權,以減輕住戶心理壓力。
B. 傳輸線路
根據前端攝像機到機房的距離的不同,采用不同規格的傳輸線纜。設計原則是:距離
電源信號線采用RVV2*1.0傳輸。
C. 中心設備
小區監控中心設備主要由硬盤錄像主機、視頻矩陣、屏幕墻及控制電腦組成。
監控中心主要包括視頻信號記錄、信號控制、視頻顯示3大部分。
信號記錄部分:
前端所有攝像機信號送入硬盤錄像機進行錄像,存儲的格式是4CIF格式。視頻信號經過數字硬盤錄像機的視頻壓縮卡進行壓縮并以數字格式記錄在硬盤中。
一臺16路硬盤錄像機的存儲30天的容量計算:
1.5Mbps×3600×24÷8÷1024×16×30÷1024=7.4T
考慮到冗余,可安裝2TB硬盤4塊,保證存儲時間≥30天。
信號控制部分:
前端視頻信號通過視頻分配器一分為二,一路進硬盤錄像機進行存儲,一路進視頻矩陣進行控制。視頻矩陣的輸出連接到電視墻,通過控制鍵盤控制前端攝像機的視頻圖像。
視頻顯示部分:
可采用液晶拼接屏或監控專用液晶監視器,按照要求1-128路監控圖像需配置不小于1:8的顯示設備。
三、前端攝像機的選擇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是小區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解決安全問題的最有效途徑是預防。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小區內主要道路、機動車停車位、地下車庫出入口、地下車庫主要通道、單元主出入口、門廳、電梯轎廂、電梯機房主出入口等區域的一切情況實現自動記錄、提供有效的保護,是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安裝目的。先進的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能夠保證小區居民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提供小區的居住舒適度。
系統前端設備采用700線模擬攝像機,所有視頻信號均通過視頻線或光纖傳輸。
小區主要出入口的公共區域,建議設置700線23倍紅外智能球機,主要觀看進出小區的人員及車輛的動態情況及進出口情況。
小區室外主要道路、周邊圍墻、室外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地下車庫等處,建議設置700線低照度槍式彩色攝像機,配合5-50mm自動光圈手動變焦鏡頭使用,主要觀看小區內車輛和人員的行動軌跡及停車場內的動態等。
小區一層非機動車進出口建議設置 700線陣列槍型紅外攝像機,主要用于監看進出的人員特征及非機動車輛。
小區單元門廳處、監控機房、電梯機房主出入口等區域,建議設置700線陣列紅外半球,主要安裝在人群必經的通道、走廊及門口,觀看進出單元或頂層電梯機房的人員的活動情況。
小區電梯轎廂內,建議設置電梯專用攝像機,并配備電梯抗干擾設備,防止電梯運行中對視頻信號的干擾。主要監看進出電梯的人員的臉部特征及電梯轎廂內部情況。
四、傳輸線纜的選擇
監控系統的傳輸線纜,因為距離的遠近而有區別。
距離較近的前端攝像機采集的視頻信號經視頻線纜SYV75-3傳輸至中心機房,在數字硬盤錄像機錄像存儲,由中心機房集中供電。
距離超過300米的前端攝像機采集的視頻信號經視頻線纜SYV75-5傳輸至視頻光端機發射端,再由光纖從視頻光端機發射端傳至視頻光端機接收端,接收端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再經視頻線纜SYV75-5傳輸至中心機房,在引至數字硬盤錄像機錄像存儲。前端攝像機采用就近取電。
選用的光纖、視頻線、電源線應達到國標標準,SYV75-3選用0.17×7芯線96P×0.10編織,SYV75-5選用0.26×7芯線,96P×0.10,球機的控制線選用2芯的屏蔽線RVVP2*0.75,采用聚氯乙烯護套軟電纜護套,厚度0.61mm,屏蔽層用銅線編織徑為0.15,屏蔽密度是0.82。
五、安裝要求及注意事項
1、攝像機安裝前要進行如下檢查:
①將攝像機逐個通電進行檢測和粗調,在攝像機正常工作狀態后,方可安裝;
②檢查一體化快球內云臺的水平、垂直轉動角度,并根據設計要求定準云臺轉動起點方向;
③檢查攝像機在防護罩內的固定情況;
④檢查攝像機機座與支架或云臺的安裝尺寸。
2、攝像機宜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不易受到外界損傷的地方,安裝位置不應影響附近現場人員的工作和正常活動。
3、室外安裝的攝像機離地不宜低于3.0米,室內安裝的攝像機離地不宜低于2.4米。
4、電梯廂內的攝像機應安裝在電梯廂的頂部、電梯操作器的對角處,攝像機的光軸與電梯廂兩個面壁成45°角,并應能監視電梯內的全景。
5、在搬動、架設攝像機過程中,不得打開鏡頭蓋。
6、攝像機立桿的安裝強度應達到能抗拒安裝環境可能出現的最大風力要求,立桿安裝基礎應穩固。
7、從攝像機引出的電纜要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響攝像機的調試轉動。攝像機的視頻信號和電源線均要固定,套用金屬軟管防護,不得用插頭承受電纜的自重。
8、先對攝像機進行初步安裝,經通電試看、細調、檢查各項功能,觀察監視區域的覆蓋范圍和圖像質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9、支架與建筑物、支架與云臺均應牢固安裝,所接電源線及控制線接出端應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響云臺的轉動為宜,安裝高度以滿足防范要求為原則。
10、安裝云臺時螺釘應上緊,固定應牢靠;云臺的轉動應靈活,無晃動;云臺的轉動角度范圍應滿足設計要求。
11、安裝鏡頭
卸下鏡頭接口蓋。
旋進鏡頭擰緊,直至牢固。
將鏡頭插頭插入LENS插座。
根據監控區域的范圍,調整焦距。
警告:不安裝鏡頭時切勿將鏡頭蓋拆離。
關鍵詞: 變電站 SIP控制系統設計實現
中圖分類號:TM6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融合了自動化技術的變電站監控系統,具有即時視頻傳送、語音和數據發送、數據分析和整理等功能,能夠實現對變電站運轉的24小時實時監控,真正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為電力企業大大節省人工成本,提高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現有變電站監控技術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不僅對設備技術要求較高,且系統故障率相對較高,實用性十分有限。
鑒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變電站監控技術,即SIP 控制系統方案。該技術具有較高水平的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和相應裝備,其采用SIP通信協議技術,可以隨意指定一網的計算機作為主機,能夠大大提高監控覆蓋面積,在SIP環境下與其他通信設備實現即時通信,經檢驗發現,該監控系統具有良好的智能化水平,能夠實現完全自主監控,大大提高了變電站無人值班的可靠性和效率。
1.SIP 及其控制系統
1. 1 SIP 系統的控制模式和組織結構
S IP監控系統采用的通信技術,具有水平的控制結構,它放棄了傳統的組播發起多方通信的通信方式,而是采用多遠控制通信單位或全互通的通信技術手段,能夠準確的對通信地址進行全覆蓋掃描和認證,同時發出通信信號,通過實名認證后接通不同單元之間的信道聯系。這種通信方式具有很突出的優點,它能夠有效彌補單信道通信的不足之處,即使某一個信道由于意外情況失去正常作用,也可以啟動其他子通信道來實現監控信息的無障礙通信。 SIP的信息交流機制采用了C/ S 結構, 對呼叫控制是將控制信息封裝到消息的頭域中, 通過消息的傳遞來實現。因此, SIP 系統的終端比較智能化, 不只提供數據, 還提供呼叫控制信息, 其它各種服務器則用來進行定位、轉發或接收消息。這樣,SIP 將網絡設備的復雜度推向了網絡終端設備, 因此更適于構建智能型的用戶終端。
1. 2 SIP 及其控制系統的功能與特點
SIP是一種網絡通信協議,能夠實現互聯網即時通信,借助SIP通信系統,用戶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一個正在舉行的遠程會議,同時還能夠幫助用戶建立一個新的會議并向其他用戶發出會議邀請。通話是參與會話的用戶之間的數據交流,每個會話成員都可以借助SIP通信技術進行即使通信,在會話過程中的通信模式可以自由調整或者切換,還能夠直接映射用戶域名和定向通信,能夠為用戶提供移動通信解決方案。在基于SIP的應用中, 每一個會話可以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內容, 如普通的文本數據、數字化視頻數據、游戲等應用數據。SIP系統采用了HTTP協議, 其使用的編碼方式是文本形式,比較方便操作,通過通信協議可以將通信請求發送給任何一個監控終端。雖然SIP 與其它協議相結合才能為用戶提供完整服務, 但基本功能和操作不依賴其它協議, 這是SIP 的重要特點。
2.變電站多媒體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方案
2. 1 系統總體結構
根據SIP系統的技術特點和運行要求,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SIP控制技術的監控技術方案,以提升變電站現有監控系統的效率。
系統由變電站監控端和監控中心兩部分組成, 兩部分中又分別包含了視頻處理模塊和監控控制模塊。在視頻處理模塊中, 變電站監控端通過視頻采集設備實時采集視頻圖像, 使用視頻編碼器對原始圖像進行壓縮編碼, 然后通過T CP/ IP 網絡上的實時傳輸協議RTP 將視頻數據流發送給監控中心, 監控中心則從網絡上接收視頻數據流, 并將其解壓縮后還原成原始圖像進行連續回放。
2. 2 系統設備
實驗方案中, 變電站監控端選用三星S3C2410-T K 開發板作為硬件平臺。該平臺采用ARM9 架構的S3C2410 處理器, 由三星公司開發,內部集成LCD 控制器、FLASH 控制器、U SB 控制器等設備, 硬件配置具有豐富的選擇,可以選擇不同型號和品牌的支持設備和零部件, 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嵌入式系統中。系統采用ARM Linux 內核, 并下載了包含針對S3C2410 處理器的移植代碼以及開發板設備的驅動程序的補丁PATCH, 然后重新配置生成適用于該開發板的嵌入式Linux 系統。變電站監控端選用基于SPCA532 的攝像頭, 驅動程序是根據Linux 系統下Video4Linux 接口標準開發的, 因此視頻數據采集就是執行Video 4Linux 接口的API 操作。
2. 3 變電站遠程控制和自主監控功能的設計與實現
監控控制模塊具有兩種控制功能,即遠程控制和自動監控。前者能夠對監控系統進行即時啟動和關閉,以及調整工作運行參數;后者可以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可自動將變電站的運行現場圖片即時發給控制中心。遠程監控模式下,監控系統向變電站的監控終端發出指令,后者隨即啟動通話模式并開始進行實時監控。在SIP監控系統中, 實現監控系統的開啟是通過INVIT E 和BYE 指令來完成的, 借助這兩個指令可以對視頻通話進行開啟和關閉切換。系統如果收到控制中心發出的INVIT E指令后, 變電站監控設備開始與控制中心建立視頻通話,監控工作隨即啟動。如果監控端收到BYE 指令時, 視頻通話會被立即取消,監控工作隨之被中止,視頻通信被取消。
2. 4 系統測試
將本系統的硬件平臺S3C2410- T K 開發板和桌面PC 系統通過交換機接入同一局域網, 系統運行軟件包括監控端程序camsrv 和桌面PC 的監控主程序camclient。camsrv 以守護進程的形式持續地監聽SIP 約定的5060 端口, 接受camclient 發出的SIP 消息, 并根據消息內容決定視頻監控的開啟與關閉。將camsrv-c 配置文件命令添加到ARMLinux 的啟動腳本init . d 中, 即可在系統加電啟動時自動打開camsrv。camclient 程序的作用是提供用戶交互界面, 根據用戶指令發送控制命令、接收和處理來自變電站監控端的數據及當接收到監控端發出的報警時自動啟動視頻監控。程序提供3種命令: call SIPU RL、h alt 和cont rol, 分別用于監控的開啟、關閉和控制參數的調整。
結束語:
本文介紹的SIP控制系統具有很突出的技術優點,它創新性的采用嵌入式設備,大大改善監控設備的操作性能和工作效率。通過使用SIP通信技術將監控中心和監控視頻端及時連接,能夠對監控系統實現遠程啟動和關閉,以及調整相關工作參數。工作實踐證明,SIP系統技術能夠有效克服現有監控技術封閉性缺陷,有效拓展現場監控面積,將更多的監控對象納入到系統監控范圍,比任何監控系統都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十分利于管理。除此之外,SIP監控協議能夠提升監控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因此,不斷促進變電站的監控系統中SIP通信系統方案的完善和成熟尤為重要。
【關鍵詞】 全臺網 監控管理系統 開發模式 平臺架構 監控對象 監控管理模式
揚州電視臺全臺網主干平臺建成之后,全臺網各業務板塊成為了有機的整體,在保障全臺網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有必要對全臺網主干平臺和各業務板塊的運行狀態和業務流程進行監管。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平臺通過與各業務板塊交換信息,可以實現對各業務板塊的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應用軟件等軟硬件資源和設備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測監控。而各業務板塊本身的監控管理系統則負責對各業務板塊內部運行狀況進行監控管理,在統一的監控管理界面下,實現運行數據的實時收集、歸納、分析以及運行狀況實時監控、業務屬性管理、系統設置管理等。
一.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開發模式
1.通用產品集成和個性化定制開發相結合
根據監控類型的不同,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可選擇通用產品集成和個性化定制開發相結合模式。各個業務板塊的監控管理屬于二級監控系統,由各個業務板塊采用通用產品集成監控模式,通過接口將核心監控數據匯總提交到一級監控系統。主干平臺的監控管理屬于一級監控,采用個性化定制開發模式,將各個業務板塊提供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將不同業務板塊監控管理進行統一設計和界面集成,以實現統一監控。
2.全臺網監控管理平臺與第三方網絡管理平臺整合
全臺網監控管理平臺應可與第三方網絡管理平臺實現全面的整合,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軟件應可與其它系統管理軟件實現無縫集成,比如在非編制作系統中,可實現與全臺設備管理系統的統一監控管理等,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應可以實現通過Email、MSN、短信等多種手段,將系統運營數據、故障信息等按照策略發送給相關的管理人員,以簡化全臺網運營管理,改善網絡管理員的工作環境,并可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做到提前預警,提升全臺網的整體運營水平。
3.采用B/S模式設計
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應用軟件應采用基于Web技術的B/S模式設計,用戶可以在同一個Web界面上管理所有的設備。用戶可在遠端,通過Web瀏覽器連接到控制臺,直接進行遠程交互控制,無需在被監測服務器等設備上安裝監測,監控進程作為服務運行于監測主機上,監視信息平臺及其應用的運行狀況、發送故障警告、自動生成信息平臺性能分析報告等,用戶可以通過測覽器了解信息平臺運行狀況、配置系統信息等。
二.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平臺架構
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平臺架構采用兩級分層監控模式。
1.一級監控
主干平臺監控及全臺統一監控為一級監控,各業務板塊將各自的平臺類監控、業務類監控統一匯總至主干平臺進行統一監控。一級監控用于實現IT 基礎架構的核心網絡和全臺網主要業務的監控,可以進行集中部署,一級監控強調業務流程、數據流量的運行監控,以及子網數據匯總后的全臺統一的監控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包括對主干平臺的ESB服務流程、EMB 服務流量、數據庫服務器、核心層交換機、匯聚層交換機、功能器、核心工作站等的監控。
2.二級監控
業務板塊應用系統監控為二級監控,二級監控更強調業務系統內部的軟硬件監控,二級監控在各業務系統內部實現,一方面實現對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應用軟件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另一方面收集有關的關鍵數據,通過SNMP協議和MIB管理信息庫協議,通過接口將核心監控數據匯總提交到一級監控系統,以實現全臺網的集中監控管理,包括對板塊中心存儲服務器、功能器、以太網交換機、光纖網交換機、各類工作站等的監控。
三.全臺網監控管理系統監控對象
1.監控管理對象分類
監控管理對象可分為7個大類型,通過數據匯總實現全臺統一的集中監控。(1)主干平臺系統軟件監控。(2)主干平臺基礎設備監控。(3)主干平臺數據流量監控。(4)主干平臺業務運行監控。(5)業務板塊基礎設備(網絡交換設備、服務器設備、工作站設備、存儲設備)監控。(6)業務板塊內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系統軟件監控。(7)業務板塊應用軟件監控。
2.業務流程監控管理
是針對業務系統中各種后臺服務、后臺自動運行軟件、應用業務等進行監控管理,業務流程監控內容包括:(1)轉碼任務、打包任務情況。(2)傳輸遷移任務監控。(3)歸檔回遷任務監控。(4)存儲空間監控。(5)工作流監控。(6)對流程引擎運行過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監控管理,包括服務執行狀態監控、異常流程的跳轉及中止、流程處理過程跟蹤等等,可以查看圖形化的流程整體運行情況,也可以查看單個流程實例的運行情況,能實時監控每檔節目的制作流程,能自動記錄節目制作過程中每個流程的執行人和設備號,以方便故障的查詢和排除。
3.數據庫監控
是針對各種數據庫,包括DB2、Oracle、Sybase、Informix等進行監控管理,數據庫監控內容包括:(1)數據庫啟動、停止狀態。(2)數據庫日志告警信息。(3)數據庫表、表空間、數據文件等狀態。(4)數據庫客戶端連接數、CPU消耗、磁盤I/O消耗情況。(5)緩沖區命中率、死鎖等情況。(6)數據庫的狀態、性能、事件、可用性等情況。
4.中間件監控
是針對各種中間件系統(MQ、Weblogic、WebSphere)以及Web應用(狀態、性能、事件、可用性)等進行監控管理,中間件監控內容包括:(1)中間件啟動、停止等運行情況。(2)死信隊列(Dead Letter Queue)使用情況,死信隊列被用來保存處理失敗或者過期的消息。(3)連接池使用情況、客戶端連接數情況。(4)重要進程運行狀態。(5)交易提交、回滾、超時、響應時間等情況。
5.操作系統監控
是針對各種操作系統包括AIX、Solaris、HP-UX、Unix、Linux、Windows等進行監控管理,操作系統監控內容包括:(1)CPU、內存、交換區的使用率、空閑率。(2)磁盤I/O、網絡I/O的繁忙情況。(3)關鍵進程、僵尸進程、消耗CPU最多的前X個進程。(4)重要文件的大小、屬性、校驗值、內容關鍵字監控。(5)文件系統空閑、使用情況、NFS監控等。(6)操作系統性能、事件、可用性。
6.網絡監控
是針對各種以太網絡及FC網絡進行監控管理,網絡監控內容包括:(1)FC網絡、FC存儲陣列、FC交換機。(2)網絡拓撲、網絡故障、網絡性能、端口狀態等。(3)各種交換機、服務器、應用終端的狀態,各個交換機網絡端口的流量。
7.硬件監控
是針對各種服務器相關硬件、存貯相關硬件包括網絡、存儲、主機等進行監控管理。
8.廣電專業基礎設備監控
是針對廣電專業基礎設備進行監控管理,這些設備包括:(1)視音頻矩陣。(2)AD/DA、視音頻處理模塊。(3)時鐘同步系統。
四.全臺網監控管理軟件組成
1.數據采集模塊
用于受監控數據的采集,按照不同的采集對象,可有網絡、系統、應用、硬件等各種不同的采集模塊,可根據不同的應用,配置不同的數據采集模塊。
2.配置模塊
根據用戶定義,可配置不同監控界面和監控模板,包括系統設置、監測配置、流程診斷配置和網絡應用拓撲圖繪制等模塊。
3.用戶界面模塊
用戶可通過用戶界面查看系統實時狀況、瀏覽報告,包括:用戶整體性能界面、網絡應用拓撲圖、監控報告等。
4.擴展接口模塊
包括開放接口模塊、SNMP Trap接口模塊、數據庫接口模塊、Crystal Report接口模塊等,主要作用是以監控管理系統為平臺,擴展特有功能,比如擴展監控數據采集,同時也提供接口,使監控平臺與用戶自行開發的網管系統或其他公司的網管系統無縫集成。
5.故障管理模塊
根據用戶預先設定的條件,當故障發生時發送警報至相關人員,讓管理員能夠及時了解系統發生的故障及其故障原因,通過系統設置,自動恢復系統的正常運作。
五.全臺網監控管理軟件功能
1.可視性
采用拓撲圖可以顯示整個全臺網的存儲網絡、設備及其相互關系,設備的圖像和鏈接通過彩色編碼顯示不同的重要度,深入分析視圖能夠呈現子圖和設備明細。
2.故障管理
基于定期的狀態輪詢和通知生成事件,根據事件及其重要度生成告警信息,對于異常狀況給出聲光報警提示,同時還可采用E-mail、短信等遠程通知模式通知管理員,以便快速采取措施。
3.性能監控
持續不斷地監控所有性能參數并報告設備的可用性、利用率、健康狀況及趨勢等,相應報表可以保存為PDF格式或打印出來用于參考。
4.WAN監控
通過主動監控WAN鏈路和路由器的性能,確保WAN鏈路具備高可用性和優越的性能,通過及早識別性能降級,可以快速解決WAN問題并減少故障運行時間。
5.服務器監控
支持對于Windows、Linux和Unix等服務器的監控,除了能監控這些服務器上的CPU、內存和磁盤利用率等關鍵的服務器性能指標,還能對服務、URL、事件日志和流量進行監控。
6.交換機監控
通過對交換機進行不間斷的監控,可以有效地管理LAN,可以識別哪個設備與哪個端口相連,哪個端口處于閑置狀態,可以利用閾值告警監控端口利用率,檢測并預防潛在的廣播風暴。
7.Windows服務監控
可以遠程監控服務器上運行的關鍵Windows服務,如果監控的服務出現問題,可通過E-mail或SMS發出通知并自動重啟服務和服務器。支持監控重要的Windows服務,通過連續地監控Windows事件日志,保障網絡安全,免受內部攻擊,確保關鍵Windows應用的高可用性。
8.告警
利用網絡監控平臺的強大告警功能,一旦出現故障就能發出E-mail或SMS告警,或者設置自動問題解決操作來快速修正或解決問題,從而可以降低故障時間。
六.面向業務的監控管理模式
通過使用全臺網統一的監控管理系統,采用面向業務的監控管理模式,可以解決全臺網高效運維管理問題。
1.機房環境監控
監控內容包括溫濕度、漏水檢測、空調和UPS運行狀態、消防門禁狀態、機房所有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等,可以記錄所有設備的運行參數,當設備參數異常時,能夠及時報警并提供處理支持畫面,報警方式包括現場多媒體聲光報警、網絡客戶端報警、電話語音報警、手機短信息報警等。
2.業務邏輯視圖輔助管理
通過業務邏輯視圖建立明確的業務目標,比如OA業務的業務人員能夠隨時從OA業務的管理視圖中了解到業務健康性和可用性,業務邏輯視圖可以讓管理員及時發現與業務系統相關的各種問題,能夠做到提前預警。
3.網絡管理和性能監測
(1)網絡設備的自動發現、生成當前網絡的拓撲結構圖。(2)監控網絡鏈路和設備的運行狀態,探測故障、判別故障類型并對故障定位,糾正網絡故障,保證網絡正常運行。(3)監控網絡設備性能如CPU利用率、內存利用率、端口利用率,實現主動告警。(4)收集網絡運行的統計數據、分析網絡流量,對網絡結構進行優化以減少網絡運行故障等。
4.系統事件管理
為整個系統管理平臺提供統一的操作界面,解決網絡和系統中發生的各種問題。系統故障或問題管理的內容包括系統硬件、操作系統的重要問題,對管理對象進行故障檢測,報告故障類型、嚴重級別,提供潛在問題報告并建立故障詳細情況的日志。系統事件管理還提供事件通知、專家建議和事件分發處理機制。
5.系統性能分析
主要是針對操作系統的性能進行CPU、內存、磁盤空間利用率、交換區利用率等性能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包括資源的使用率統計值和分析、性能事件的捕捉與檢測,可以對性能數據進行圖形化展示,并生成性能分析報告。
6.數據庫系統管理
對數據庫系統的性能進行多方面的監測,如數據庫進程的狀態、表空間的使用情況和I/O的吞吐量、讀寫緩存的命中率等,并可以對指定的性能指標設定閾值,一旦當性能達到瓶頸時就能執行處理動作并生成報警。
關鍵詞 輸電線路;視頻監控;嵌入式;實時監控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9-0207-02
0引言
眼下,市場上出現了各種用于輸電線路視頻監控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都有一個相同的缺點:的圖像發送的間隔時間為一個小時,也就說要耗時較久,不能夠起到對現場的實時監控作用。本文主要就這一關鍵問題提出解決措方案。
1總體方案設計
電路路防外破視頻監控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節點采集圖像,具體的工作原理是:將服務器作為監控節點和用戶管理之間的橋梁,從而實現把接收到的圖像傳送至線路的管理中心,電路管理中心通過WEP瀏覽器對監控現場進行監控,以求達到實時性的目的,黨節點檢測到現場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就把異常情況的圖片以彩信的形式發給現場的管理人員,然后管理人員進行分析之后,通過遠程控制的喇叭裝置發出警報聲給現場人員。整個工作過程達到了對監控現場的實時以及智能的監控要求。
智能視頻的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一是監控節點(現場監控);二是服務器;三是用戶管理中心(客戶端計算機)。
1.1監控節點
監控節點的主要作用:1)將接受到的圖片進行收集、壓縮,并最終將圖片傳輸出去,整個過程要保證圖片的實時性;2)將給中操作指令傳送給服務器,主要有:云臺、鏡頭、遙控和音頻報警這四類服務器的指令;3)實現對攝像機自動巡航的定位功能;4)實現了在現場進行廣播和盡警示的功能;5)確保在氣候條件惡劣的情況下監控系統的運行能夠不間斷。
1.2服務器
服務器在工作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實現了監控節點和管理中心的有效連接為用戶提供一個網頁客戶端,實現了用戶管理中心處理人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客戶端,實現了系統的交互和管理。服務器對控制節點的管理方式采用的是用戶中心進行統一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成功實現了配置、控制節點信息的基本設置、權限設置和級別管理、圖像的存儲、查詢、回放功能。
1.3用戶管理中心
圖像傳輸軟件、智能識別系統和彩信發送軟件這三個軟件共同組成了這個設計的用戶管理中心。這三個組成部分的具體功能是:圖像傳輸軟件通過借助WEP接受圖像信息,圖像信息的主要來源是服務器發送過來的。智能識別系統的功能是能夠自動判斷分別接受到的有異常問題或者情況的圖片資料,彩信軟件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智能識別系統接收的異常圖片發送給維護人員。
2系統硬件設計
系統硬件設計主要包括:太陽能供電系統和嵌入式硬件平臺。
1)太陽能供電系統。太陽能光伏控制電路、蓄電池、光伏組件、電源控制電路這四個部分共同構成了太陽供電系統。該系統的主要為其他硬件設備提供電源;
2)嵌入式硬件平臺。嵌入式硬件平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硬件集成來組成的,該平臺主要是球型攝像機、嵌入式DVS357、3G通信模塊、音頻功放以及喇叭構成。
3系統軟件設計
Socket把數據封裝和復雜的關于二進制傳輸的詳細細節隱藏起來,Socket還能夠通過網絡實現應用程序信息的傳送和接受。
線程主要是通過半獨立的程序段,在程序段執行過程中,依靠操作系統最終達到調用和執行的功能。所謂線程就是進程內部一個小的組成部分,跟進程比較而言,線程的好處就在于在相同的空間實現共享,另外線程的建立數量也沒有限制。線程被建立過后都包含一個線程的控制塊,其主要原因是這個線程包含一些關于系統方面的重要信息,以求在執行過程中能夠快速方便的進行調用。其次每個線程都有一個跟其他不相同的名字,其重要原因是對線程進行標識。
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其他的線程,從而實現多個線程一起在同一個工作中發揮作用。那是因為同一個進程中,所有的線程都將對這個進程中的虛擬空間進行處理,所以可以讓它們同時進行,這樣的工作方式可以杜絕某一個線程在工作時,不會對其他部分造成影響,就算是運行中的某個程序出現問題需要停止的時候,也不會需要將其他程序一起停止,從而保障了電路的持續性運行。
在多線程編程技術中,節點主要功能是在保障任務實時性,該系統的節點程序包括:圖像處理線程(capture_video)、音頻報警線程(audio_play)以及和控制命令消息線程(message_re)這三個部分來實現的。圖像處理線程的主要功能主要體現在工作在嵌入式平臺上,圖像處理線程的主成部分包括:圖像收集以及格式轉化程序、JPEG編碼以及資料傳輸程序,該部分主要是在配置好的內核環境里以及在視頻圖像采集相關函數的基礎上實現的。
4系統裝配與測試
控制箱內的組成部分有5部分:DVS357開發板、功放、3G模塊以及電源轉接板,具體工作原理是:箱體內壁的螺柱的主要作用是方便設備在系統內部裝置的安裝與拆卸工作。然后把 DVS357開發板固定在箱體的內壁的正中間,并在左邊固定好電源轉接口,右邊固定好3G模板。最后把模塊配備的兩根天線引到控制箱的外面,以避免現場監控方位不穩定造成的信號波動。對于現場監控不固定的想象,可以采取在控制箱的上方焊接一個類似鴨嘴形的支架,最后把喇叭安裝上,如此,就可以實現各個方位的喊話。控制箱內部是以DVS357開發板為核心,然后實現入網口和3G無線純屬模塊相連接,音頻輸出口與功放相連,最后再把控制箱下面的因憑空跟喇叭相連,最終實現了控制箱內硬件的組裝。
電源箱的組成部分為:1)太陽能光伏控制器;2)電源供電管理電路;3)兩組50Ah鋰電池。一般我們都會在控制箱的內部單獨設計一個電池箱,主要作用是方便更換電池,安裝的方式為箱體的一側,并用斜扣固定,采用鉸鏈的方式,最終實現電池的固定。
5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市面上已經有的監控系統關鍵技術,結合目前實際應用需求,提出并設計了一種基于3G網絡的輸電線路實時視頻監控系統方案。采用該視頻監控裝置最終達到對輸電線路進行遠程監控的目的,并確保了監控的實時性。改裝置的研究,在減少輸電線路外力破壞事故有著關鍵作用,同時也起到了緩解當前安全防控單位任務繁重、人員少的情況,在推動線路運行管理工作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榮盛.輸電線路防外力破壞措施及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21):208-217.
關鍵詞:真空排水系統;真空泵站;真空管路;
中圖分類號:S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前言
石家莊某四星級酒店是位于石家莊商務中心,酒店占地面積5000平米,設有一個用餐大廳和22個豪華包間,用餐大廳內設置公共衛生間1個,每間豪華包間均設置座便器和洗手盆各1個。因商務中心四層為正在營業中的高檔商場,并考慮到各衛生間距離分散(最大間距70m),如果酒店在裝修過程中重新敷設重力管道,將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和困難,所以設計選用了真空排水系統。
2、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和方案設計
酒店共有29個座便器、1個蹲便器、6個小便器、28個洗手盆和1個污水池。依據酒店平面布局圖,制定了以下設計方案,可解決常規重力衛生間排水管路鋪設坡度不夠等問題。系統采用真空罐式真空泵站形式用來對衛生潔具的污水進行收集與排放。
2.1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2.1.1系統組成
真空排水系統是由真空泵站、真空排污管路網絡、中間收集裝置、真空便器、電氣控制系統等組成的一個完全密閉的建筑物內排水系統。
2.1.2工作原理
真空排水系統根據氣壓差可產生快速氣流以攜帶污水快速傳動這一基本物理原理來工作,污水在管道中的傳輸速度可達到4-6米/秒,不易出現堵塞現象。
真空泵站是系統的核心部分,內置真空泵、污水泵各兩臺(循環使用,一用一備),真空儲污罐2個。由真空泵形成系統運行所需的真空,真空罐內污水達到設定液位后,污水泵自動啟動,將污水排入室外化糞池。
真空泵站原理圖
真空便器內污水的收集:在每一個真空便器單元中都設有便器控制盤,控制盤上設有真空排泄閥,并配有沖水控制閥,真空排泄閥一端連接便器出口,一端連接排污真空管路,并將二者隔離開來;當廁間內的沖洗感應器感應到有人如廁且離開時,控制系統發出沖洗指令,真空排泄閥打開,便器中的污水通過真空排泄閥及排污真空管道被抽吸至真空泵站的真空污水罐內。在真空排泄閥打開的同時,沖水控制閥同時開啟,開始對便器進行沖洗。真空排泄閥在開啟大約兩秒后關閉,而沖水控制閥將繼續開啟兩秒后關閉,以保證沖洗結束后便器中能夠保持一定水量,每次沖水量約為2升。
大便器安裝示意圖
小便器、洗手盆、地漏、拖布池內污水的收集:為實現小便器、洗手盆、拖布池內污水的收集,專門設計了一套中間收集裝置,中間收集裝置中設有一個暫存箱,暫存箱與真空排污管路之間采用真空排泄閥隔離;從小便器、洗手盆、地漏、拖布池排出的污水先靠重力流入并暫存在中間收集裝置的暫存箱內,當暫存箱中的液位達到液位開關設置液位時,控制系統控制真空排泄閥打開,暫存箱中的污水通過真空排泄閥及排污真空管道被抽吸至真空泵站。
中間收集裝置安裝示意圖
整個真空排水系統的運行由電氣控制系統控制,并具有必要的正常工作指示和故障報警指示等,以便于管理人員方便的掌握衛生間運行狀況。
2.2方案設計
系統中真空便器、中間收集裝置為標配產品,國際上已形成較為固定的設計模式。在此不做設計說明。本文主要講述真空泵站的選型設計及管路設計的基本原則。
2.2.1真空泵站的選型設計
真空泵站的工作能力應滿足下表所示的衛生潔具數量進行設計。
泵站中真空泵和污水泵的排氣量和排水量的計算下述公式進行計算:
(1)排水流量計算可按照每小時使用的次數來計算平均流量的
qpt = ∑Q0nm/3600
式中qpt計算管段排水設計秒流量(升/秒),
Q0 每次沖洗排水量(升)
n使用的次數
m潔具數量
(2)排氣量計算
Qa=qpt×at升/秒
式中 qpt 計算管段排水設計秒流量(升/秒),
at 氣水比
(3)真空泵、污水泵選型
考慮一定的富裕系數
2.2.2真空管路設計
2.2.2.1管材的選用
真空管路采用HDPE電熔管材和管件,耐壓等級PN10,壁厚SDR11。該種管材材質材質輕,有良好的韌性,安裝和連接方便,并且有斜三通規格,最適于應用在排水管路中。
2.2.2.2管路敷設原則
⑴支管的開設
支管需沿流動方向與主管成45º連接[3],與水平方向的主管相連接時,必須由水平主管的上方向下與主管相接。
⑵水平方向主管的連接
單個真空便器和中間收集裝置的真空支管均匯入相應的真空主管,真空主管以0.5%的坡度進入所對應的真空泵站,要杜絕管子傾斜方向與水流方向相反。在真空主管上每隔25~30米設置一個提升彎,因此整個管路呈現鋸齒狀,這些提升彎是保證真空管路有效傳輸污水的關鍵部分。累計提升高度不許超過3米。
使用時必需注意:Σ H1 + H2 + .... HN不允許超過3米。
⑶真空便器(中間收集裝置)與主管的連接形式
本系統中真空便器(中間收集裝置)采用上排水收集方式。上升管的垂直管段不得彎曲,不能設置異徑。為防止倒流,必須使上升管高于水平管,在直管頂端設置止回閥,且上升管與主管流向成45º連接。如圖示。
5 結束語
該系統自2010年安裝并投入運行以來,較好的解決了酒店衛生間排水困難的問題,且極大的改善了傳統衛生間的使用環境,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參考資料
[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關鍵詞: 廣播電視 自動化 音頻監控系統
1.功能需求
可以接入多路的音頻信號(其中包括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具有多路的音頻信號輸出(其中包括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上位機可以通過網絡與下位機進行通信,可以實時收集下位機的音頻電平數據;可以實時收集下位機的音頻信號狀態;可以對下位機進行參數設置;可以顯示下位機的運行參數;可以對下位機進行切換等操作。具有額外的串口輔助輸入輸出,滿足擴展的需求。
2.性能需求
上電復位,死機自動復位。具有雙電源冗余保護。最大電平:24dBu。頻率響應:20-20000Hz。動態范圍:105dB。串音衰減:>98dB。總諧波失真:
3.設備選型
為滿足上述要求,本系統采用DAL-1107數字音頻切換器,該切換器可以同時輸入多路的音頻信號,包括3路模擬立體聲音頻信號和4路數字立體聲音頻(AES/EBU)信號,具有多種自動監測切換的模式,其中包括上位機的控制切換,以及音頻切換器本身自帶的邏輯切換,可同時輸出2路數字音頻信號和1路模擬信號,滿足播出的各種需要。并采用了雙電源熱備份保證設備穩定性,可通過網絡接口與PC機相連,實現手動遙控切換。面板操作方便、直觀,易于維護,標識清楚準確。
3.1音頻切換器前面板
(1)電平顯示屏:顯示當前輸入電平信號、當前切換輸出通道和當前切換模式。
(2)輸出手動選擇按鍵:共七個,每個對應一個輸入通道,按下可手動把該輸出通道作為輸出的通道。
(3)自動/手動選擇按鍵:可進行自動及手動模式的切換。燈亮時表示設備處于自動切換模式,燈滅便是處于手動切換模式。
(4)靜音選擇按鍵:按鍵按下,且指示燈表示切換器本身自帶的報警蜂鳴器靜音。
(5)3.5mm監聽耳機:監聽當前輸出通道的音頻信號。
(6)電源開關:雙電源供電,當雙電源同時沒電或設備出現故障時,會自動旁通到第1路信號。
3.2音頻切換器后面板
(1)輔助串口輸入接口:可以用于輔助監測外接的其他信號。
(2)輔助串口輸出接口:可以用于控制外接的其他設備,如報警器。
(3)控制選擇撥鈕:可以用于選擇控制音頻的切換方式,包括上位機控制或者音頻切換器自身的邏輯控制。
(4)網絡通訊接口:通過RJ45接口接入網絡,與上位機進行通訊。
(5)模擬信號輸出接口:可以輸出一路廣播級播出音質的模擬立體聲信號。
(6)數字信號輸出接口:可以輸出兩路廣播級播出音質的數字信號。
(7)模擬信號輸入信號:可以同時輸入三路的模擬立體聲信號。
(8)數字信號輸入接口:可以同時輸入四路數字信號。
4.音頻監控系統網絡結構
該廣播電視系統有兩套在播的調頻節目,頻率分別為FM88和FM99.8,本廣播電視自動化工程需要對這兩套廣播節目進行音頻的監測,并把實時的動態電平數據和監測到的各項數據在整個監控網絡內進行廣播。監控上位機對所對應監控的音頻切換器進行監控,并根據用戶設定好的邏輯進行判斷,當監測到輸入的電平異常時,會及時發出指令控制切換器進行播出通道的切換,保障電臺的不間斷播出,并通過電話、短信、蜂鳴器進行報警,通知值班人員。同時,用戶可以在接入該監控網絡的任意一臺電腦上,通過權限的分配,分別看到該兩套節目實時的播出狀態,及時查詢故障數據,并分析圖表。
兩個頻率的音頻切換器和各自對應的上位監控主機,以及服務器以交換機作為網絡的中央節點,網絡中的每一臺計算機都通過網卡連接到中央節點,計算機之間通過中央節點進行信息交換,各節點呈星狀分布。星型結構是目前在局域網中應用得最普遍的一種,在企業網絡中幾乎都采用這一方式。星形網絡幾乎是Ethernet(以太網)網絡專用。這類網絡目前用得最多的傳輸介質是雙絞線,如常見的五類線、超五類雙絞線等。
5.以太網網絡技術
5.1標準以太網技術
以太網是基于總線型的廣播式網絡,在已有的局域網標準中,它是最成功的局域網技術,也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局域網。它是Xerox公司的PARC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開發的。以太網傳輸介質從同軸電纜、細纜、雙絞線到光纖,現在常用的雙絞線以太網工作在10Mbps,又名10Base-T,它用8根線(4對雙絞線)把每臺以太網設備連到一個以太網集線器(hub)上,集線器是一個電子設備,它能模擬和放大以太網電纜上的信號,集線器和以太網設備之間的連接長度須小于100米。現在的以太網已經發展到了千兆以太網,速度越來越快,但從技術上講,以太網是基于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with Collision Detect)機制的,CSMA/CD是具有沖突檢測(CD)功能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它被廣泛地應用于局域網的MAC子層,是IEEE802.3的核心協議,也是著名的以太網所采用的協議。CSMA/CD主要是為解決如何爭用一個廣播型的共享傳輸信道而設計的,它能夠決定該誰占用信道。
5.2以太網的數據傳送過程
當一個以太網站點的信息幀被發送到共享的信道或介質時,所有與信道相連的以太網接口都讀入該幀,并且查看該幀的第一個48比特地址字段,其中包含目的地址。各個接口把幀的目的地址與自己的48比特地址進行比較。如果該地址與幀中的目的地址相同,則該以太網站點將繼續讀入整個幀,并將它送給計算機正在運行的上層網絡軟件。上層網絡軟件讀入幀的類型字段,判斷這個信息幀是ARP包還是IP包,再交給不同的協議棧處理。當其他網絡接口發現自的地址與它們的地址不同時,就會停止讀入信息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