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有色金屬行情走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色金屬行情走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一季度:有色漲幅居首

    對于國內自年初以來的行情,超出大部分人的預期。自年初以來,在基本面沒有改善的情況下,A股大盤已經反彈了25.28%,自去年底點1664的低點反彈幅度達37%,已經初現“小牛”走勢。而這一波行情中,有色金屬板塊再現大漲大跌的板塊特征,在需求未有改善、金屬價格持續低迷、企業經營步履艱難的情況下,仍然自年初以來上漲了84%,自去年低點以來反彈了128%,完全再現牛市走勢,漲幅高居所有板塊之首。

    回顧一季度有色個股漲跌,發現明顯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各子行業和各股仍表現出明顯的同漲同跌趨勢,盡管各子行業金屬價格漲跌幅度明顯差距較大,但各子行業板塊股票漲跌之間差距并不明顯。

    其次,個股漲跌明顯懸空于基本面之上,以題材炒作為主要推動力。如包鋼稀土、貴研鉑業在新能源汽車材料概念的炒作之下,在稀土價格未有改觀、諸多稀土礦減產停產、鎳價低迷不振的基本面情況下,股價卻上漲了近2倍。恒邦股份作為金屬礦業里業績并不突出的小盤股,在硫酸價格大幅回落嚴重影響業績的情況下,股價走勢卻位居所有黃金股之首。云南銅業在預告年度業績巨額虧損之后,業界對其中鋁整合云銅以及中鋁注入云銅優質礦山資源保有良好幻想,由其云銅的股價漲幅位居第四。鋅業股份也是再次在中冶借殼的傳聞中上漲。基本上,漲幅居前的有色個股都很難與其糟糕的基本面相呼應。

    再次,業績穩健的防守型股票被遺棄。原本在市場動蕩之時,業績穩健發展的個股可以作為防守型品種,但在此輪行情中,此類個股實際上被市場所拋棄。如業績在同類中明顯突出的海亮股份、鋁加工發展良好的南山鋁業漲幅只是排在倒數第一、倒數第八的位置。而發展勢頭良好的中金黃金及山東黃金漲幅也是在倒數前十名之中。

    二季度:成熟還是毀滅

    展望二季度有色金板塊行情,最重要的是對于大盤的判斷,市場究竟是處于牛市還是熊市?大盤是走向“成熟”,還是步向“毀滅”?如果二季度牛市行情能得以延續,那在有色金屬板塊可能再創佳績,因為板塊中向來不缺少炒作的題材,諸如通脹預期、國儲進一步收儲、行業振興規劃細則等等都可能在企業經營狀況未能改善的情況下助推板塊股價進一步走高。反之,如果虛高的大盤步入熊途,那么毫無疑問的有色板塊將首當其沖,再次迎領大盤下跌,跌幅將位居所有板塊之首。或許,在對大盤走勢判斷未明的情況下,趨勢投資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供需和流動性是影響金屬價格的最重要兩個因素,當兩者對金屬價格構成正反饋時,將加快金屬價格的上漲;當兩者對金屬價格構成負反饋時,則將加速金屬價格的下滑;而兩者為一正一負時,金屬價格則走勢不明朗。

    世界各國為拯救本國經濟從金融危機中脫身,紛紛下調央行基準利率,加大貨幣供應量,以改善市場流動性。為抵御日趨嚴重的衰退,歐洲央行3月5日宣布將其基準利率由2.0%降至1.5%,同一天,英國央行宣布再次降息50個百分點,降至0.5%,再創歷史新低。從當前從公司債利差來看,美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已經暫時度過了最險惡的時期,情況有所好轉;日本國內的流動性處于較為短缺狀態,歐洲的流動性則可能進一步惡化。

    美聯儲3月19日表示將在未來6個月內購入至多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同時還將在原有5000億美元額度的基礎上增加7500億美元用于購買“兩房”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另外,美聯儲表示考慮擴大另一項貸款項目的額度到1萬億美元,用于帶動汽車、教育、信用卡以及小企業信貸。美聯儲這種舉動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意味著更多的資金會流向股市和信貸,也意味著企業和消費者貸款的利率將會更低,還意味著美元匯率堅挺趨勢的改變。美元貶值可能推高商品價格。

    供需是影響金屬價格另一重要因素,毫無疑問的,當前產能是處于明顯過剩的狀態,大量工廠減產限產,部分礦山暫停采掘,很多礦山新建在建工程開始停工或者延期。當前,我們更關心的是需求回暖的情況,唯有需求真正回暖,方能從根本上解決供應過剩的矛盾。

    由于國際基本金屬均以美元計價,美指的走強或走弱直接影響到金屬價格的下降或上升(至少名義上是如此)。

    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的計劃,意味著美聯儲率先啟動“印鈔票”,這將會導致短期內美元的供給急劇增加,從而導致美元短期內貶值。另一方面,美國流動性的改善,提振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信心,風險擔憂的減少,避險資金的流入就會減少,同時,風險偏好較強的投資者就拋售美元資產,轉而買入其他資產。同樣會促使金屬價格短期內的上漲。

    然而,目前尚不能排除其他國家會仿效美國的做法,加大本國貨幣投放力度,導致全球性的貨幣供應增大。這一方面,將再次導致全球性“通貨膨脹”,商品價格高企;另一方面,美指的中長期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綜合來看,二季度基本金屬價格在流動性開始逐漸泛濫以及伴隨而來的通脹預期影響下,將短期內走強。但各國經濟仍未徹底好轉,下游低迷的消費、大量過剩的產能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金屬價格的漲勢,而下半年的金屬價格走勢將更加撲朔迷離。

    判斷有色板塊行情走勢的關鍵在于判斷大盤是繼續“牛市”行情,還是重新步入“熊途”。短期內有色板塊將在大盤帶動下繼續上行(或者說帶動大盤繼續上行),但行業并未好轉的基本面、過高的估值都對板塊上行構成壓力,一旦大盤回調,有色板塊無疑將成為領跌板塊。

    重點子行業分析

    銅。短期內受美元貶值和中國收儲及電力電網消費預期的影響,銅價仍有10%左右的上漲空間,但鑒于下游消費的低迷,嚴重制約了銅價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在短暫的上漲之后將面臨更大的回調風險。

    第2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一、有色金屬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上半年,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還是呈現震蕩下行走勢,6月中旬在美元高位回調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反彈,而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在6月反彈的基礎上持續回升,逐步收回二季度的跌幅,并高位運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稀貴金屬價格總體持續上漲。

    據湖南省有色金屬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一是常用有色金屬持續反彈。9月末,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錫精礦的價格分別為4.6萬元/噸、1.43萬元/噸、1.08萬元/噸、14.8萬元/噸,同比分別增長31.4%、9.3%、17.4%、47.3%,但和6月末相比分別上漲7%、6.9%、9.6%、6.5%。二是稀有金屬價格總體大幅上漲。其中鎢精礦、銻、鉍價格分別達到8.8萬元/噸、7.7萬元/噸、12萬元/噸,同比分別增長33.3%、98.2%、39.5%,分別比6月份末增長6.7%、22.9%、9.1%;鉬精礦價格同比下降13.1%,比6月末回落4.8%。三是貴金屬價格屢創新高。白銀、黃金價格持續攀升,9月末價格分別達到4600元/千克、281.5元/克,同比分別增長27.1%、29.7%,比6月末增長8.1%、9.6%。

    二、金融屬性助推有色金屬價格走強

    三季度有色金屬行業整體運行形勢較好,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受到來自國內外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其中由供需主導的商品屬性處于平穩狀態,由流動性主導的金融屬性成為影響金屬價格走勢的最關鍵因素。

    (一)宏觀經濟好于預期,市場需求繼續改善。目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我國PMI在經歷了3個月的連續回落之后,8月份比7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回升到51.7,9月份升至53.8,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升幅超過4%,表明生產情況趨于好轉;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比7月加快0.5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回升,占全球金屬消費增量近一半份額的中國需求,對價格的負面影響已有所弱化,從上游產量來看,銅鋁等十種金屬產量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市場需求繼續改善。監測顯示,三季度企業對產品市場需求和產品銷售情況判斷的指數分別為21.2和30.3,比上季分別增加15.2和6.1個百分點,出口訂單指數比上季增加3個百分點。8月末33戶監測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77.4%,增幅較上季度下降7.7個百分點,但比全省各行業平均水平提高42.9個百分點;完成銷售產值233.4億元,同比增長75.9%。累計存貨87.5億元,同比增長32.4%,增幅較二季度提高5.4個百分點。同時,美、歐、日等國家的經濟出現好轉跡象,對金屬的需求逐步回暖,金屬庫存明顯下降,對金屬價格上漲構成支撐。

    (二)重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維持寬松。三季度宏觀經濟基本面對有色金屬的影響總體偏弱,由流動性主導的金融屬性成為對有色金屬影響最為關鍵的因素。當前,在控制通脹和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博弈中,主要經濟體均表現出了扶助經濟的勢頭:美日重新開始經濟刺激政策,重提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其中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在0-0.25%的水平不變,并稱一旦需要,將提供額外的寬松政策以支撐經濟、提高通脹率;歐洲在經歷債務危機之后,注入大量資金緊急救市,其效果在歐元區逐步得到反映;中國方面,8月的M1同比增速為21.9%,M2同比增速為19.2%,M1在連續3月低于預期之后,首次出現超預期的現象,反映了經濟的見底企穩帶來流動性創造的恢復。可見當前市場上流動性依然充裕,由流動性導致的通脹預期加強,金融性購買需求膨脹,大量資金流向相對保值的黃金、銅等有色金屬大宗商品,導致有色金屬價格出現持續上漲。

    (三)人民幣持續升值助推金屬價格。自6月19日啟動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尤其是9月份以來,央行連續調高人民幣中間價,9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93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二次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幅已達到1.64%。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大量的熱錢涌入,進而造成國內流動性泛濫,其影響傳導到金屬市場上來,會推動金屬價格大幅上漲。據粗略測算,就中國的邊際需求對于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而言,人民幣每升值1%,商品價格則上升5%左右,根據測算,二次匯改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大概累計增長8.2%。全省有色金屬監測數據顯示,9月底鉛精礦、鋅精礦、錫精礦、銅精礦、白銀價格較匯改前分別增長11.9%、12%、7.3%、7%、9.1%。

    (四)美元大幅貶值支撐有色金屬價格。美國經濟復蘇疲弱,下半年以來美元持續走弱,近期美聯儲重申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并表示不排除推出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指數大幅回落。9月底美元指數78.81,和6月末相比下降了8.5%。美元持續下跌,二季度強勢美元對有色金屬價格的壓制局面得到扭轉,投資資金撤離美元轉而投資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資產替代效應強化兩者之間的背離關系,并對有色金屬價格的上漲構成支撐。尤其是美元走弱,市場出于避險需要,購買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促使稀貴金屬強勢上漲,監測顯示,三季度白銀、黃金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1%、9.6%。

    三、應關注影響有色金屬金融屬性的幾個問題

    (一)物價上漲,通脹預期值得關注。8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7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1-8月份,CPI同比上漲2.8%,比1-7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CPI連續兩個月超過3%,并且呈現上升趨勢。同時,8月份當月我國PPI同比上漲4.3%,雖然漲幅比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但環比上漲0.4%。近期物價走高主要由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一方面使得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增強,進而影響流動性的變化和投資者的取向,并引起有色金屬價格的變動;另一方面,物價上漲,使得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收到擠壓。監測顯示,企業對本季及下季原材料購進價格判斷指數分別比上季上升了15.2和36.4個百分點,對本季及下季企業盈利情況判斷指數分別比上季下降了9.1和3個百分點。

    (二)我國房地產后續政策取向值得關注。今年4月份開始,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全方位調控,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時隔百日,從各大城市的房地產成交數據來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效果遠不及市場預期,從而引發了“二次調控”的強烈需求。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是目前大宗商品價格變動的重要決定因素,因為我國28%的銅、33%的鋁和49%的鋅消費均是由房地產拉動的,房地產政策變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有色金屬需求,并帶動價格波動。同時,房地產政策變動會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間接影響有色金屬市場行情。

    (三)全球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值得關注。8月份眾多宏觀經濟指標均表明全球經濟復蘇有所放緩,這將是基本金屬價格上漲面臨的最大風險,全球經濟缺乏新的、較好的經濟增長點。就美國而言,道指整體呈振蕩下跌的走勢,原油走弱,房地產市場和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中國目前也面臨復蘇進程趨緩,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的局面,利率調整及房地產政策調控的預期增強。而近來復蘇相對較好的歐元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歐元貶值從而推動了其出口的強勁增長,其內生的經濟增長動能依然較為缺乏。在美國復蘇遭遇困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歐元區的復蘇勢必也將會受到影響。因此,總體上看全球經濟目前已經暫別了“齊頭并進”的階段,正處于“此消彼長”的時期,而這種狀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延續,并對基本金屬的真實需求產生較大影響。

    四、有色金屬價格展望及相關建議

    (一)價格展望。從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來看,全球經濟籠罩在增速放緩的現實當中,供需主導的有色金屬商品屬性處于平穩狀態,宏觀基本面的影響偏弱,金融屬性占優。一是美日等國繼續采取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提升全球流動性;二是低利率與其他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元指數帶來較大壓力,以及出于美國當前的經濟現狀,美元指數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性較大;三是我國將繼續推進匯改,在外界的壓力下,人民幣依然存在升值空間;四是我國繼續實施節能減排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有色金屬產能;五是我國加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對稀有金屬市場需求。因此,有色金屬價格有望繼續上漲。但是,當前基本面方面并未有足夠的利好支撐,國內需求很難大幅增長,加上經濟面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其中受通脹預期影響,貨幣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房地產的二次調控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所以震蕩整理格局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有色金屬市場的主旋律。綜上,我們認為,四季度有色金屬價格有望呈現出高位震蕩向上的格局。監測數據顯示,監測企業對下季產品銷售價格水平預測的指數為51.5,比上季上升36.4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價格上漲持樂觀態度。

    第3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銀行股一馬當先

    去年11月底,本刊“潛伏股市”系列文章中,強調處于歷史估值底部區域的藍籌板塊――上證SO,上證180,其自身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彰顯。

    從其后兩個月市場表現看,上證50、上證180指數分別實現了5.9%和3.6%的正收益;而同期的深綜指、創業板等小盤股跌幅達到14%和22%。其中,銀行股作為低估值藍籌股的代表,整體走勢獨立,技術上呈現震蕩揚升的特點。

    這表明,銀行股是近3個月來唯一有資金持續流入的板塊。龍頭股民生銀行(600016)、華夏銀行(600015)和南京銀行(601009)等甚至創出去年6月以來的股價新高。

    銀行板塊的一枝獨秀,主要得益于經濟回落和通脹受控背景下的緊縮政策轉向。去年12月以來,銀行資金投放大幅增加、表明信貸松閘,外匯占款的三連跌,更引發了存準率二次下調的預期。行業中短期基本面的改善,為銀行股的估值修復注入強心劑。

    從2009年以來的歷史看,業績靚麗的銀行股在披露期往往有所表現。目前的2011年業績預告顯示,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等2011年業績普遍增長30-50%。另一方面,截至2月初,銀行動態PE為7.16倍,這樣的估值水平不僅處于歷史低點,更位列全球銀行股倒數第一。以浦發銀行為例,公司去年全年業績增長超過4成,目前市盈率還不到7倍。

    對此,國海證券認為,2011年上市銀行利潤同比增長約31%,2012年則為1996左右。即使保持目前估值水平不變,2012年19%的業績增長,也為股價上升提供了兩位數的空間。銀行的業績增長和估值修復具備堅實的基本面基礎。

    “藍尊”獲機構青睞

    銀行股率先進入階段性反彈,為其他低估值藍籌股的價值回歸拓展了空間。如果后市行情繼續得到政策和資金面的支持,同樣受惠于宏觀調控政策回暖的煤炭、有色金屬、機械、汽車、水泥甚至地產等藍籌股,也將演繹出精彩的樂章。這類股票與銀行相似,多具有超跌、低估值、周期性和高業績的特征,往往是后續入市資金的首選。

    作為主力調動人氣和調控指數運行節奏的板塊,低估值藍籌股聯袂啟動,有利于早春行情向縱深拓展。

    據統計,1月份月度漲幅最大的行業依次為有色金屬(15.55%)、非銀行金融(9.90%)、煤炭(8.87%)、銀行(6.71%)。這些低估值藍籌股的集體走強,凸顯出存量資金配置的大方向。

    從節后各券商的策略報告看,盡管股市走勢較為反復,但機構對低估的周期類藍籌股較為看好。

    連續兩年準確判斷A股波動空間的德邦證券,在2月份策略報告中,除重點推薦銀行股、水利板塊外,對行業景氣度觸底反彈、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汽車板塊和受益美國QE3預期加大的有色金屬,建議積極配置。

    銀河證券認為年報業績披露,將對大盤股形成支撐。基于對市場震蕩回升的判斷,2月份的投資以業績和估值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品種以績優、藍籌、周期為主要配置方向。在風格選擇上,以大盤藍籌股為主,中小盤股為輔。

    上海證券則表示,經濟增速“見底”,將成為一季度市場最重要的“投資主題”,建議重點關注庫存已經調整到低位的早周期行業,謹慎加倉銀行、地產、券商、汽車、鋼鐵、有色等行業。

    小盤股中期風險尚存

    第4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新年之后的A股市場,有色、煤炭、房地產等板塊在投資品市場強勁走高的帶動下,引領A股實現“開門紅”,形似去年10月初的走勢,但成交量始終無法有效放大,這說明要想實現去年10月的行情還很遙遠。按照目前的成交量來看,A股市場很難突破3000點之上的阻力區,而即將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財報,總體喜大于憂,這意味著圍繞年報的局部性行情或值得期待。

    向好提供偏暖環境

    新年伊始,美國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表現較為強勁,譬如,衡量美國中西部地區制造業活動指標――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從62.5飆升至68.6,遠遠超出此前經濟學家的預期。同時,美國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兩年多來首次意外降至40萬人關口下方,這些亮眼的數據提升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信心。美聯儲日前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自11月3日美聯儲宣布計劃購買6000億美元債券以來,美國經濟已經回升,但由于失業率居高不下,美聯儲似乎無意放緩量化寬松政策實施的步伐。這對美國股市無疑是利好,經濟復蘇加之極低的利率環境,使得新年之后的美國三大股指迭創新高,并帶動大宗商品市場聯袂上揚。

    A股市場方面,去年10月之后的A股市場始終糾結于貨幣政策的緊縮。坊間有一種說法,今年可能不公布新增信貸總量數據,將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時進行調節。無論央行采取何種方式,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調控力度強于去年,尤其在年初,去年按季考核信貸投放量,今年有可能按月考核,并配合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強制約束。去年一季度新增信貸2.6萬億,上證指數也僅維持在3000-3200點之間震蕩,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貸或低于去年同期,而沒有資金的支持,上證指數欲突破3000點之上的阻力區難度較大。

    業績浪值得期待

    雖然國內外政策環境有別,將制約A股出現趨勢性機會,但即將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財報或能帶給市場一些超預期的驚喜。銀行股中最早公布業績快報的浦發銀行,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達到44.3%,超出研究機構35%的一致預期,以此業績衡量,其靜態市盈率不到8倍,市凈率不到1.5倍,比2008年10月底1664點時的估值還要低。從整個市場的情況來看,截至上周四兩市已有777家上市公司公布業績預告,其中預增、扭虧、續盈、略增的上市公司數量到625家,占比達到八成,電子、信息技術、機械設備、石化、生物醫藥、有色金屬等六大行業業績增長明顯。

    第5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而在此文之前,筆者曾經跟大家探討過市場短期走勢要調整的問題,至今看來,這些都已被市場證實是錯誤的了,而且市場的走勢也很好地闡釋了一句話:在上漲途中,不要試圖去預測市場的任何一次回調或洗盤、拉升,更加不要去試圖去預測市場的底部和頂部,我們只需要知道目前的短線趨勢是什么方向?中線趨勢是什么方向?長線趨勢又是什么方向?這樣即可指導我們,在做好交易策略的前提下,盡量去做到“順勢而為”地操作就可以了,而不是總是去犯“主觀臆斷”地去判斷市場的走向錯誤。

    筆者犯了這樣的一個小錯誤,但是,大錯誤并沒有犯。我在這里也要很好地跟讀者們進行檢討,其實,這樣的市場逼空走勢,也許是很多人都猜想不到的,也許很多人也都是像筆者一樣判斷短線出現了小錯誤的,但如果之前是誰判斷大底出現了錯誤,那就不可原諒了。

    就像之前熊市里的幾年,很多人都認為銀行股的流通市值過大,不利于資金炒作,而且銀行股沒有什么想象空間,且在這幾年熊市里它們幾乎都是像“僵尸股”一樣,走勢僵硬。所以,對于這波銀行股的逼空上漲行情,其實沒多少個人能看對它們,而所謂“看對”的人,也許本身就是被銀行股深套其中不知多久了的人。當然了,“美名其曰”的還可以說是做價值投資呢;而說得難聽點的,其實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挨著等解套唄。

    說話直接了,但這又不是什么丟人的事。丟人的本身,是有些人錯了也“死不悔改”。筆者在分析出現小錯誤的時候,從來都是大大咧咧地跟讀者們檢討錯誤的,而從來不去掩蓋自己所犯過的每一次錯誤,這是筆者的做人本性與原則。

    市場短期走勢分析錯誤了,但是這并不代表我這波行情看錯了,我在11月份的時候就曾撰文指出“2000點以下就是主力機構挖散戶坑”,我們要抄入“2000點以下的歷史大底”。這些文章觀點,至今回過頭來看,市場總是驗證了其準確性。所以,筆者曾經說過,判斷大頂和具體的市場走勢細節等,筆者不準確,但是,判斷每一次歷史性和階段性的底部,筆者歷來都是很準確的。

    那么,針對于目前的市場走勢,我們又如何去看呢?筆者認為,既然我們不要再去犯那些主觀主義的唯我錯誤,那就讓我們正確地去認識技術信號所帶來的趨勢方向吧。10日均線代表的是市場的短期趨勢生命線,它的方向,就顯示了市場此時的短期走勢方向。10日均線只要不被跌破,或者被跌破后3天內又能夠迅速收復回去,那么就是說此時短線趨勢依然良好,暫時仍然不用擔心的。

    而代表著市場中線趨勢方向的10周線,目前走勢依然良好,只要周K線沒有把它跌破,那么我們就可以判斷市場的中線方向繼續看好,暫時安枕無憂。

    第6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從2002年開始至2008年上半年期間,國際市場主要商品價格一路上行,并在2008年7月達到歷史性高峰。2008年9月15日,美國投資銀行萊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產,標志著美國次貸危機全面升級到世界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陷入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之中,國際市場主要商品價格一路暴跌,2008年12月跌至低谷。2009年,在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主要商品價格持續性走高,尤其是期貨價格上漲明顯,2009年年底,現貨、期貨價格分別上升了約28%和58%,總體水平基本回升至2007年4月的水平。

    一、2009年國際市場商品價格運行總體情況

    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在半年內跌去了過去四年多的持續上漲。從2009年開始,世界主要國家相繼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復蘇形勢逐步明朗,加之全球經濟刺激計劃導致流動性過剩,無論是實體市場還是投機市場,對初級產品的需求開始增加,影響全年初級產品價格逐步回升。尤其是第二季度以來,在石油、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回升幅度明顯加大。

    2009年年初,在主要經濟體經濟刺激計劃預期的影響下,主要商品價格出現4%的上升,2月和3月持穩后,第二季度出現一輪連續上攻行情,8月達到階段性高位后,9月小幅下跌,10月和11月連續兩個月保持近2%的上漲,12月在原油價格回落的影響下,帶動其他商品價格小幅下降。從全年來看,主要商品現貨、期貨價格水平分別累計上漲28.4%和58.4%,期貨價格漲幅大大高于或領先于現貨市場,但和危機爆發前的2008年7月相比,仍下跌了35%和32%。

    從不同類別商品來看,農產品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小于工業品。從2009年全年來看,盡管原油、有色金屬等生產資料價格走勢領先于油脂油料類、食糖、紡織原料等類別商品,但后者走勢表現得更為穩健,全年漲幅還高于生產資料。2009年農產品價格累計上漲了29%,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了23%。這一年里,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均有五個月環比出現了下降,但其中農產品價格有三個月降幅微弱,比較而言,而生產資料價格仍體現為較大的漲跌。

    2009年兩大類商品均不乏亮點,部分品種走勢出人意料。農產品類商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食糖類,2009年全年累計上漲約90%,比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價格高近60%。其次是紡織原料類價格,上漲36%,也高于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價格水平。2009年年底前,國際市場大豆、食用油價格出現一輪上漲行情,引發了市場極大的關注,全年油料油脂類價格累計上漲23%。2009年,除玉米價格受國際油價飆升而出現12%的上漲外,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總體呈較為穩定走勢,全年累計上漲約4%,大大低于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價格水平。在生產資料市場中,原油、成品油價格持續上升一直是全年市場各方持續關注的熱點。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從年初的每桶40美元最高漲到81.37美元,按月平均價格計算,全年累計上漲約83%,但和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價格水平相比,仍低40%左右。2009年汽油、柴油價格也分別上漲了103%和40%。在原油價格的帶動下,貴金屬價格屢次創造新高,全年黃金價格上漲約37%,白銀價格上漲72%。2009年,天然橡膠價格累計上漲達到92%,化工產品價格上漲49%。在有色金屬市場中,銅、鉛、鋅價格漲勢突出,分別上漲了95%、138%和98%。而鋼材類價格在產能過剩的影響下。2009年表現低迷,整體下降約23%。

    二、2009年主要商品價格變化情況

    2009年,國際市場商品價格運行的主要特點是上漲面廣,部分商品漲幅大,在統計的近50個商品中,除小麥、鋼材類價格略有下降(比2008年12月,下同),鐵礦石價格下跌近12%外,其余商品均出現明顯上升。

    (一)原油價格大幅上揚

    2008年金融危機后,原油期價已經滑落到2004年的水平。2009年,盡管全球供略大于求,2009年前兩個月基本圍繞40美元窄幅波動。但3月中旬以來,美國實施多重刺激經濟舉措,經濟復蘇、美國金融市場逐漸恢復、投機資金也有所活躍,國際油價在6月初突破每桶70美元后,原油期價連續創出年內高點,最高時10月21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達到81.37美元/桶,11月基本在80美元范圍內波動,12月波動中略有回落,降至每桶70美元水平。12月,原油現貨、期貨價格分別累計上漲了82%和73%。

    在原油價格的帶動下,2009年國際市場汽油、柴油價格也出現較大上漲,12月價格分別比上年12月累計上漲了103%和40%。

    (二)有色金屬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以銅、鉛、鋅為最

    由于市場對全球經濟信心持續恢復,投機資金大舉進入市場,金屬的需求步入高峰。2009年,除2月出現短暫下調外,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呈現持續大幅上升走勢,尤其是4月和8月上漲突出,漲幅達到15%。全年,銅、鋁、鉛、鋅、錫、鎳期貨價格分別上漲97%、27%、140%、98%、35%和74%。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最高時在12月初達到7094美元/噸,鉛、鋅價格也達到一年來的高點,均比金融危機爆發前高20%左右。

    受需求增長持續不振影響,2009年鋼材價格出現震蕩下行走勢,全年黑色金屬價格水平累計下降25%,其中冷軋薄鋼板、熱鍍鋅薄板價格分別下降了5%和42%。

    (三)大豆、食用油價格高位上升

    2009年以來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呈波動上升態勢,6月11日現貨、期貨價格一度漲至每噸436美元和466美元的當年最高價,此后價格大幅下降。10月和11月大豆價格再次出現明顯上升,現貨、期貨價格分別從10月初的每噸304美元和325美元升至11月30日的367美元和390美元,漲幅分別為20.72%和20%。12月價格走勢較為平穩,年底美國大豆現貨、期貨價格比年初分別上升7%和8%。豆油價格走勢與大豆基本一致。年底美

    國市場豆油現貨、期貨價格與年初相比分別上升12%、18%。

    上一年度南美大豆減產,本年度期初結轉庫存下降是影響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2008/09年度阿根廷、巴西兩國大豆產量分別比2007/08年度減少1420萬噸和400萬噸,降幅分別為30.74%和6.56%;本年度期初庫存與上年度相比分別減少573萬噸和723萬噸,降幅分別為26.33%、38.25%。美國農業部預計2009/10年度世界大豆產量大幅增加18.68%,當年產量高于消費量1650萬噸,期末庫存大幅增加34.61%。

    (四)糧食價格低位震蕩

    由于上年國際糧價大幅走高刺激了各國擴大糧食播種面積,致使上年度全球糧食產量快速增加,而2009年糧食市場實體需求仍未出現明顯增長,且糧食品種金融投資屬性較弱,導致2009年國際糧價走勢遠弱于原油、金屬、油脂等商品。2009年國際糧食市場每月價格變化不大,在4、5月及年底分別出現了一輪小幅上升,但總體呈弱勢運行。截至2009年底,糧食價格累計上漲了4%。其中,小麥價格下降5%,玉米、大米價格分別上漲了15.5%和7%。原油價格高位上升,美元延續下跌走勢,市場對大宗商品價格維持樂觀情緒,帶動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上行。而泰國政府公布稻谷收購政策以及在印度、菲律賓出現天氣災害等因素的刺激下,稻谷市場出現較大上漲。由于天氣干旱,本年度印度稻米和玉米等谷物減產嚴重,印度聯邦政府預計2009/10年度夏播谷物總產量可能比上年減少18%,印度將由出口大米轉為進口大米,推動大米價格上行。

    (五)金銀等貴金屬價格創新高

    2009年上半年,金價走勢平穩,多數時間還一直在900-1000美元/盎司區間寬幅震蕩。但進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場擔心世界經濟可能陷入高通脹、各央行購金增儲、投資性需求激增以及美元長時間大幅貶值,因此行情明顯加速,尤其是進入第四季度后漲勢更加凌厲,不斷刷新歷史高點,最高時12月2日紐約市場黃金、白銀期貨價格分別達到1212美元/盎司和1929.5美分/盎司。12月黃金、白銀價格比上年底分別上漲了37%和73%,創下了黃金自商品化以來的年度最大漲幅,而黃金價格比金融危機爆發前高了13%。

    (六)棉花、食糖、天膠價格均出現大幅度上升

    2009年全球棉花產量、期末庫存下降,消費量增加,當年產量低于消費量。據估算,2009年全球棉花產量為2237萬噸,比上年度減少4.5%;全球棉花消費量為2472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庫存為117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13.37%。棉花價格在第一季度持續走低后,4月開始出現加速上漲態勢。全年棉花累計漲幅達到42%。

    食糖是2009年全球商品市場中最為突出的品種。截至2009年底,洲際交易所(ICE)的原糖3月合約價格已超出26美分/磅,刷新二十八年來歷史最高。糖價的飆漲與巴西糖產出的縮減有一定關聯。作為全球最大產糖國,巴西2009年的濕潤天氣延遲了甘蔗的收割,糖產量因而受到影響,并進一步限制了國際供應。同時,金融市場的回暖似乎也助推糖市,使得基金多頭擇機進入市場。

    天膠價格主要受國際油價上升的帶動,同時,全球天膠主產區東南亞的天膠生產旺季產量仍然沒有放大,歐洲和日本的汽車銷售仍然保持上年同期水平。美國汽車銷量創一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車市在政策刺激和行業復蘇的雙重推動下,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帶動橡膠需求快速增加,全年天膠價格累計上漲近90%。

    三、2009年國際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的原因

    推動2009年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各國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低利率釋放的流動性、大宗產品的投機屬性和美元貶值,而2008年下半年的恐慌性暴跌也為反彈提供了較大的空間。2009年,在世界各經濟體持續采取經濟刺激政策,拉動消費需求,世界經濟逐漸擺脫衰退并出現復蘇勢頭。3月美國金融市場逐漸恢復功能,金融市場開始了一波較大幅度的反彈。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世界經濟出現了積極變化,主要經濟體公布的一系列向好的經濟數據也反映了全球經濟開始走向復蘇,市場預期衰退的幅度減少,這不僅拉動了實體經濟的需求,也從心理預期上調整了對全球經濟的預測判斷。而在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下,流動性過剩等因素凸顯,推動了期貨市場價格的高漲。

    此外,從一年來美元匯率走勢來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投資者選擇拋售歐元及其他貨幣,轉而買進美元尋求避險,促使美元從2008年9月迅速攀升,2009年3月漲至高位,此后美國金融市場開始恢復,股市和期貨市場從低位反彈,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拋售美元,美元匯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走勢。目前反映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美匯指數(DXY)比2009年3月初的高點下降了近15%。美元匯率持續貶值,也是推高2009年初級產品價格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后危機時代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發展方向

    2010年,世界經濟將步入后危機時代。2009年10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0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1%,12月聯合國報告預測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2.4%,而歐佩克(OPEC)預期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2.9%。因此,盡管復蘇過程曲折,但是世界經濟實現低速增長,世界貿易穩步回升,在2010年將逐步明朗。經濟走好將為商品市場價格上升提供有利的經濟環境。同時,美聯儲在2009年11月會議上決定仍堅持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超低利率,這也成為歐盟、日本等國的共同政策。不過,有分析認為,盡管2009年底美元出現小幅上升的勢頭,但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將迫使美元在2010年上半年前繼續貶值,這些因素都為后期產品價格上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但是應該看到,2009年底,絕大部分商品均達到年內高點,部分商品價格甚至已經達到歷史性高位,在全球經濟尚未完全走穩的情況下,僅靠流動性、低利率、美元連續貶值及因此帶來的通脹預期推動的上升行情并不能夠持續,實體經濟的回暖才是拉升價格的根本。綜合各方面因素,上漲形式將主要表現為階段性上攻。預計,2010年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出現先降――后漲――再穩的走勢,在實體需求提升后,商品價格將可能達到新的水平。從下半年開始,預計主要經濟體將逐步退出經濟刺激計劃,對國際商品價格產生下行影響。

    五、2010年國際市場主要品種價格走勢

    最近,主要發達國家相繼表示將繼續延續已經實施的經濟刺激政策,目前各國經濟貨幣政策雖有微調,但貨幣政策并未出現大幅緊縮。可以預計,2010年上半年以前,經濟刺激政策并不會退出。而這一政策導致的流動性過剩將推動大宗商品進一步金融化,推動國際商品市場價格上行,主要表現為石油、有色金屬等投資屬性較強的品種領漲,使得在2010年上半年全球通脹壓力持續加大。

    (一)糧食

    從2010年全球糧食市場的產需變化來看,盡管糧食產量仍可能高于需求,但產量有減少趨勢,需求量呈現增長態勢,2010年將處于糧食市場產需關系改善的時期,對糧食價格產生提升作用。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報告,2009/10年度世界谷物產量預計比上年度下降1.52%,達到21.97億噸,需求量比上年度提高1.73%,達到21.84億噸,當年谷物產量僅略比需求量高0.59%,而上年度產量比需求量高3.9%。

    但高庫存仍是糧食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將是抑制糧價上漲速度的主要因素。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預測,2009/10年度糧食期末庫存量預計達到4.57億噸,是八年以來的最高位,比上年度增加2.87%。從對糧價變化有重要參考作用的庫存消費比看,目前全球糧食庫存消費比為20.9%,大大高于17%的安全水平,不利于糧價大幅度上漲。

    從糧食價格周期波動特性來看,國際糧價底部運行期即將完成,預計2010年前期將繼續低位運行,后期有可能步入緩慢上升周期。

    同時,2009年國際投機資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屬、油脂類商品中,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機轉投前期漲幅較小、目前價位較低的糧食品種,糧食產品的金融屬性有可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推高糧價。

    綜合來看,2010年前期國際糧價將延續目前的低位小幅波動走勢,后期借機回升的可能性較大,但在高庫存、低貿易的影響下,價格漲幅受限。

    (二)原油

    2009年,紐約原油期貨平均價格約62美元/桶,比2008年的平均100美元/桶下跌了38%,但從全年走勢來看,油價已經處于穩步回升的通道之中。從2010年的供需情況看,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認為,2010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將達到8610萬桶,較2009年增加1.7%,全球原油市場基本面仍處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但原油供應受OPEC影響極大,而OPEC的油價心理價位在70-90美元,如果長期低于該水平,OPEC將減少低成本油田產量。但目前美國的餾分油庫存仍然維持在五年來的較高水平,抑制價格上升速度。總體來看,2010年國際油價將呈現溫和升值態勢。預計第一季度將在每桶72美元上下波動,第四季度達到85美元,期間將突破百元大關,全年石油均價預計為每桶80至90美元。

    (三)金屬類

    中國需求是世界金屬消費的主要動力,2010年中國消費將保持穩定增長,而發達國家復蘇也將帶動需求,預計2010年金屬消費需求會迅速回升。盡管2010年前期存在下調的可能,但預計第二季度國際銅價將達到每噸8000美元,年中有可能創造歷史新高,但從第三季度開始,正常情況下的消費需求將出現季節性放緩,而且后期可能面臨美聯儲升息及全球調息升溫的情況,價格出現震蕩。預計2010年銅均價約為7000至7500美元。

    (四)紡織原料類

    目前國際棉花的供需處在失衡狀態,面臨著庫存下降,庫存消費比走低的問題。據估算,2010年全球棉花產量比上年度減少4.5%,棉花消費量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庫存大幅下降13%,在2010年9月新季棉花上市前,棉花的供需難有較大改觀。而后期隨著紡織服裝的復蘇,新季棉花的產量亦不容樂觀,對價格構成持續拉升。

    (五)食糖

    2009年,在巴西產量下調及投機基金的積極介入影響下,國際糖價翻番。2009/10年度全球食糖產量預計為1.535億噸,消費量預計為1.538億噸,仍呈供求偏緊狀態,糖價有繼續沖高可能。但2010年新榨季開始前,2010/11年度全球甘蔗種植面積很可能因糖價的高企而大幅增長,投機基金也將退出糖類市場,導致糖價回落。

    第7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從盤面看,板塊多數上漲,有色金屬板塊走高,鐵路基建漲幅居前,鋼鐵板塊午后上行,漲幅靠前;此外酒店旅游、建筑建材等板塊上揚。釀酒、煤炭板塊走弱,石油、金融、地產等板塊小幅下跌。兩市有約6只個股逆市漲停。創業板成為唯一一個翻紅的指數板塊,其中星河生物漲停,大富科技、機器人漲幅超過7%。

    從消息面上看,12月16日,中債網公布的第十二期國庫現金定存招投標顯示,300億元人民幣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六個月定存招標,中標利率為5.40%。此數據比11月末的400億元六個月國庫現金定存中標利率高出47個基點。此外,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北京參加《財經》年會“2011:預測與戰略”時稱,“十二五”期間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有特殊意義,他個人認為“十二五”期間利率市場化將會取得明顯進展。

    技術形態上看,上周大盤連收四根小陰線,市場處于弱勢當中,但是成交量連續委縮顯示市場拋售情緒并不濃厚,大盤未來的看點在于權重股能否利用本身的估值優勢助推大盤向上攻克30日線壓力上行。往下看,年線將構成大盤最強有力的支撐。均線粘合加上時間窗口臨近,大盤方向性選擇日益臨近,有無熱點帶動市場人氣以及能否有量能配合,將是大盤上攻的關鍵。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指數震蕩,個股行情整體降溫,但盤面顯示出,仍有一批個股在不知不覺中創出了近期甚至是歷史新高,比如說上周四的山東威達、華斯股份等品種。

    再進一步細分的話,不難看出,市場仍然呈現出較為清晰的漲升主線。這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精密結構件產業股,如長盈精密、勝利精密、東山精密、新朋股份等個股均出現在漲幅榜前列或者K線圖出現了持續的漲升趨勢。而且,目前的K線形態顯示出這些個股的漲升腳步扎實有力,說明它們有著極強的產業基礎支撐。當前精密結構件產業,不僅僅面臨著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推動,而且還面臨著手機、液晶電視等消費電子產業以及風電、太陽能、LED等節能減排、新能源的旺盛產業的推動。此類個股在近期悄然浮現,意味著基金等機構資金雖然未有大舉拉升股價,但也是暗流潛涌,正在悄然收集新籌碼。

    二是水泥股、水利股、環保股等近期市場熱門品種,雖然有所震蕩,如上周前兩個交易日一度強勁走高,但上周三出現了集體調整。但在上周四,此類個股再度企穩回升,尤其是各自的龍頭股依然走勢強勁,如水泥股的江西水泥、水利股的青龍管業與葛洲壩、環保股的三聚環保以及先河環保等。如此態勢就說明雖然有一定的獲利籌碼在近期有套現沖動。但整體上看,此類個股由于符合產業發展趨勢或者近年產業熱點多多,哄托效應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此類個股的中短線趨勢依然樂觀,有望成為扭轉大盤雞肋行情的一個主力軍。同時,此類個股的活躍也有望聚集起市場人氣,成為大盤雞肋行情中的明燈,指引著中短線資金流向。

    第8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在有利條件的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經濟運行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開始顯現。

    一是一些地方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導致投資與消費關系失衡。特別是一些地方為突顯經 濟發展取得的成績,不顧客觀條件,大興土木,負債建設,更加刺激了生產資料消費的增長 ,加重了經濟運行負荷,體現出各方面超載運行壓力增大,市場運行風險加大。二是部分領 域一般加工項目快速擴張,導致資源供應緊張。由于鋼材、汽車、建材、有色金屬等生產建 設用材需求的快速擴張,掀起了新建、擴建上述項目的熱潮,各地紛紛引進、新建、擴建生 產線,出現了地區間產業趨同,產能擴張加快的傾向,引發了對基礎資源強烈需求欲望,導 致資源緊缺度的增加,價格過快上漲,并由此出現對資源破壞性掠奪的問題。三是資源、能 源對外依存度加大,導致資源、能源安全隱患加大。2003年我國一些生產資料新增資源結構 發生了明顯變化,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其中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35%,比上年提高了 5.6個百分點;鐵礦石達36.2%,提高3.5個百分點;氧化鋁達到47.55%,提高2.1個 百分點;鎳達到55.4%,提高14.96個百分點;天然橡膠達到68.24%,提高3.46個百分 點。從我國資源和生產能力看,今后我國鋼鐵、鋁、銅、石油等資源需求增加量還需要通過 進口加以解決。因此,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資源和能源安全問題需密切注意。四是高消 耗和低水平生產,導致運力和環保壓力加大。由于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布局生產資料運輸的特 點表現為量大、運距長、不宜二次裝卸運輸,在社會需求快速增加的情況下,運輸瓶頸問題 重新出現。同時大量消耗礦產品資源所造成的廢棄物排放也給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五 是近兩年出現的電力供應緊張問題,引發了地方興建小電廠、小電站熱,應引起重視和警覺 ,積極引導,避免出現盲目、追風建設,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破壞。六是生產資料市場運 行秩序有待進一步改善和規范。受利益驅動的影響,國內礦山資源及基礎原料的開采秩序混 亂,亂采濫挖,甚至盜采盜伐、哄搶資源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僅是國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 正常生產經營秩序遭受影響,安全隱患加大,重大事故時有發生,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 失。而且國家資源安全受到威脅,鈦、鎢、錫、銻、離子型稀土礦產作為國家戰略性資源, 如任其無序開采,惡性競爭,勢必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科技水平提高帶來嚴重干 擾。

    綜合以上因素分析,2004年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共同影響下,生產資料市場資源與需求 將會繼續保持一定增長。整體市場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生產資料市場供需仍會保持基本 平衡的格局。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平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受今年高價位的影響將會有所縮 小。市場價格將表現為高位回穩,全年價格總水平將呈現前升后穩的走勢。

    生產資料市場基本走勢:一是市場需求仍保持較為旺盛的局面,增幅繼續高于當年GDP 的增長水平。考慮到今年在市場需求拉動下,鋼鐵、有色金屬、汽車、建材等一些行業高速 增長、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房地產及部分行業投資過熱,銀行信貸和貨幣供應增加 較快的問題,國家已采取相應調控政策措施,全年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增長幅度將保持在12% 左右。二是資源供給較為充裕,供需可保持大體平衡。從目前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特別是基 礎產業生產能力看,2004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產能,完全有能力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且增產潛力充裕,隨時可通過調整產量,滿足消費需求增長的需要。對國內一些緊缺資源, 如石油、銅、橡膠、塑料原料,以及各種優質鋼材、木材及部分化工原料,可以通過進口彌 補不足。三是市場價格仍會有一定的上漲空間,呈現前升后穩的走勢,預計全年價格總水平 將會出現5%左右的升幅。主要生產資料商品供求趨勢如下:

    鋼材:2003年,我國國內鋼材市場快速升溫,供需增勢強勁,價格高位攀升,2004年將 延續這一態勢。預計2004年鋼材市場仍會保持一定的需求力度,需求規模有可能達到3億噸 。由于2004年新增煉鋼能力達4000萬噸,將使鋼材產量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全年產量將 超過2.7億噸,加上進口資源,市場供需可保持基本平衡,但鐵精礦、鐵礦石、焦炭、焦煤 等上游原材料的供給將會進一步偏緊。受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影響,2004年鋼材價格仍會 有一定幅度上漲。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2004年1月份鋼材價格環比上升高達5.7%, 估計近幾個月鋼材價格仍將在高位運行,隨后可能趨穩回落。

    有色金屬:在國內需求和國際行情上漲的帶動下,2003年國內有色金屬市場資源加快增 長,消費需求旺盛,價格全面上揚。在主要有色金屬產品中,鎳的資源增勢最為強勁,全年 新增資源14.5萬噸,增長52.9%。其次是鋁,全年新增資源637.3萬噸,比上年增長28. 8%。銅、鉛、鋅、錫,以及銅材、鋁材的新增資源與上年相比也分別增長15%、19.2%、 12.9%、16.9%、22.5%和23.4%。同時受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國際行情漲勢較猛的影 響,國內價格迅速攀升。2003年,有色金屬市場銷售價格平均比上年上升8.03%。其中, 銅、鋁、鉛、鋅平均銷價分別上升14.14%、5.54%、5.47%和2.71%。2004年我國有 色金屬市場需求將會繼續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受資源的約束,銅價將保持堅挺上揚勢態。 國際市場價格將達到2200-2400美元左右,國內市場價格也將達到22000-25000元,高于200 3年水平。鋁價預計將在14500-15500元之間波動。

    石油:2003年,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拉動,中國石油市場需求增勢強勁,石油產 品需求總量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為11.4%,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這促進了石油 進口量的大幅攀升,使我國2003年的石油貿易量超過日本,成為居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 油進口國。石油市場資源供應出現緊缺,價格全面上漲。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2003年 我國石油及制品累計平均價格比上年提高11.8%。初步分析2004年中國石油市場供需形勢 與2003年情況基本相似,將繼續保持消費需求旺盛,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但不排除受季節 、運輸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局部性和結構性的供應緊張。預計2004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為2.7億 噸,凈進口量有可能超過1億噸。汽、柴、煤油三大類油品消費量預計達到1.36億噸,比20 03年增長4.6%;市場價格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并呈現一個由高位堅挺,到小幅回落,相對 平穩,而后有所上揚的過程。石油加工行業繼續面臨一個較好的發展機會,銷售收入會大幅 增長,實現利潤保持上升趨勢,但增幅會低于上年水平。

    煤炭:2003年煤炭市場表現為資源快速增長,需求量進一步擴大,供需大體平衡,價格 有所上揚的發展格局。自2003年入冬以來,隨著電力緊張狀況的加劇以及冶金、化工、建材 等行業的加快發展,電煤及煉焦煤出現資源緊缺狀況,市場價格也有明顯攀升。2003年12月 份,原煤市場平均價格環比上升1.8%,同比上升6.9%。2004年初的一段時間,受運輸及 需求持續增長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在東南沿海等局部地區供應緊張的狀況還將持續。隨著 春運的結束和天氣轉暖,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可能趨于平緩。全年將基本保持供求大體平衡, 價格基本平穩的格局。煤炭行業有望從較快增長轉為平穩發展。

    第9篇:有色金屬行情走勢范文

    本次于十月啟動的一波行情,起源于美元的下跌及有關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由此引發大宗商品的不斷上漲,也由此而起,使得A股有色、煤炭等資原類個股引發大盤產生一波劇烈上漲行情,但是當指數漸高之后,美元開始出現筑底反彈,于是首先期貨類應聲而落,隨后在“兩桶油”的拉動下股指回落,而從前些日起開始傳聞相關貨幣緊縮預期,上周三早間我們更是看到國務院開始明顯的提出要加強對物價上漲的調控力度,這預示著由于通脹引發的一輪產品價格上升后導致的股價上漲可能會產生短期終結的表現。也就是說由于通脹的產生,引發了物價的上漲,傳導至股市且在流動性增加的基礎上,股市大漲,但是正是由于通脹的不斷發生,政府部門對于物價上漲引發的擔心開始增加,于是國務院會議開始制訂政策抑制通脹。

    從手段上看,抑制的辦法無非是一種貨幣緊縮而已,這種緊縮直接產生于股市中的流動性的減少、人們預期下降,特別是作為一些機構投資者來說,則更會增加對未來的不良預期。雖然我們從技術面看,股指存在不斷的反抽或是上周的反彈表現,但是由于政策沒有明顯出臺,大盤就不會出現真正止跌。

    基于此,我們認為目前的股市成也通脹,敗也通脹。

    急跌后市場將步入區間震蕩

    通脹走在5%臨界點的邊緣。已經把通脹作為頭號“大敵”的央行一個月內加息,上調準備金率先后出臺,其政策指向就是通過調節流動性進而實現對通脹預期的管理。

    貨幣政策做出這種調整的理由就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已圓滿完成使命,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長趨穩以及通脹情況日益嚴峻的形勢下,貨幣政策的目標、取向有必要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

    但貨幣政策調整對股市的影響有多大呢?從股權分置改革以來的情況看,在股市行情“勢”已做成的情況下,任何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只會對其產生些微影響,只有在國民經濟運行出現新情況和這些政策工具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動搖其根本。股市上有一個普遍的說法,即溫和通脹有利于市場行情向縱深發展。

    首先,貨幣政策緊縮對流動性的影響需要時間積累。行政性價格管制至少目前仍屬于預期,且市場的連續大跌對此亦有提前反映;其次,全球及國內流動性充裕的局面未改,10月份居民戶新增存款為7003億元,創單月存款增加額的歷史新低。這一數據顯示在抗通脹背景下,居民資產配置方向正在偏離銀行存款。我們認為“儲蓄逃亡”將提供股市流動性支持。因此,在連續大跌后,隨著市場對未來可預期的負面因素的逐步消化,市場將逐步走穩并進入區間震蕩。

    通脹仍是主線 四板塊臨危受命

    每一輪通脹的來臨,對企業均有不同的意義,一些企業可能因為物價上漲增厚企業的利潤,如一些資源類的企業,而一些下游企業可能因為原料價格的上升,不能將產品成本漲價部分轉移出去,擠壓企業的利潤。已上市的企業利潤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公司在證券市場的股價。能抵御通脹的板塊的公司容易被低估;相反,即便現在股價相對低,也可能因為利潤變化而被高估。

    在證券市場成立以來,共發生了三次通脹,第一次是在1992~1996年,持續4年;第二次是在2003年;第三次是2007年。

    第一次通脹時,雖然證券市場剛剛建立不久,證券交易制度不夠完善,股價大起大落比較明顯,但是從1995年各大板塊漲幅的比較,也能找到一些受益板塊。1995年當時通脹已接近尾聲,CPI同比上漲了10%,上證指數下跌了15%,漲幅位居前列的5大板塊依次是食品飲料、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家用電器、化工原料,分別漲幅為27%、13%、5%、3%、-0.6%。

    第二次剛剛抬頭,就被國家政策調控下去,但是對股市的影響依然不可小覷。當年CPI同比上漲了3.2%,上證指數同期上漲了10%,資源類板塊再領,領漲的前5個板塊依次是黑色金屬、公用事業、采掘、交運設備、交通運輸,分別上漲了43%、18%、14%、12%和8%;有色金屬、化工、家用電器緊隨其后,在各板塊中位居漲幅榜的前列。

    最具代表性的是2007年,CPI同比漲幅為6.5%,證券市場因股權分置改革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同期上證指數上漲了97%。股票市場整體上漲,但這些抗通脹的板塊跑的更快。2007年漲幅最大的5個板塊依次是采掘、有色金屬、家用電器、交運設備、紡織服裝,漲幅分別為331%、277%、214%、205%、203%,漲幅均是同期上證指數的一倍,黑色金屬和化工緊隨其后,漲幅分別為194%和189%。

    從上面三次通脹看,消費類、金融服務類、農業類和資源類最容易受價格影響,成為股票市場的領漲板塊。在這輪通脹襲來之際,這些板塊還將再次擔當重任,這點無論是從三季度機構的布局還是近一令月的行情都可以看出來。

    消費板塊

    雖然對消費品的需求并不會因經濟周期而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當物價上漲時,消費品行業將會是第一個受益的行業,具有較強的抗通脹性。

    但是,并非所有消費類板塊都有抗通脹的特性。消費類板塊包括食品飲料、醫藥、家電、服裝、旅游、商業零售等多個板塊。通過對這些板塊進行拆分后發現,一些行業中,只有部分子行業抗通脹性較好。通脹逐漸加深后,成本壓力將逐步向制造業傳遞,具有較強定價能力和成本轉嫁優勢的行業才能將壓力向下游轉移。

    在食品飲料行業中,通脹會令相當一部分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上漲壓力。如乳制品、肉制品、調味品等產品提價效應不明顯,部分產品的價格甚至受到管制,因此在通脹背景下的壓力較大。但白酒行業例外。因其具備直接提價能力,能將成本向消費者轉移。情況類似的還有醫藥行業。原材料價格上漲,對該行業影響較大。原料藥行業具有很強的價格傳導能力,能將成本轉移至藥儡生產企業。化學制藥、制劑子行業轉嫁成本壓力的能力較差,其利潤必然被進一步擠壓。另一個抗通脹能力突出的子行業是中藥行業,因為不少中藥企業有品牌和“獨門秘方”作為后盾,提價的能力較強。

    在旅游板塊中,具有獨特旅游資源的景點具有提價能力,抗通脹性也較好。

    在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的那輪通脹上升周期中,上述板塊表現普遍較好。白酒、服裝、家電等子板塊遠跑贏全部A股整體漲幅,其中白酒子板塊漲幅就接近650%。

    金融板塊

    當部分行業為通脹而苦惱的時候,金融板塊卻能從中受益。銀行、券商以及保險行業,均能從通脹中得到好處。四季度以來(截至11月9日,下同),這些板塊尤其是券商板塊已有較好的表現,但從估值來看,與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較低。在這些板塊共33只個股中,

    有12只個股的估值相對更具優勢。它們的動態市盈率低于行業整體水平,動態市凈率也遠低于行業歷史平均水平。

    通脹對金融板塊的利好,可以分3個子板塊來看。通脹中通常會伴隨加息。由于對活期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一般低于基準利率,且銀行活期存款比例很大,因此加息往往會提高銀行的信貸息差水平,從而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以10月20日加息為例。活期存款利率不變,一年期存貸款幅度均等上調25個基點,而一年以上長期貸款加息幅度遠小于存款加息幅度。雖然如此,由于活期存款利率不變,加上通脹會加大企業交易性資金需求,在“短存長貸”的存貸款結構下,對銀行息差仍產生積極影響。

    同樣,通脹對保險公司的利差而言也是利好的。在通脹壓力下,會步入加息周期,保險公司的債券投資收益率將上升。溫和的通脹將進一步助推債券利差的擴大,從而提升保險公司的盈利空間。

    從歷史經驗可以看到,以往通脹期間,股市走勢往往比較好和比較活躍。這對券商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受益于通脹的金融板塊,在四季度以來已有不錯的表現。其中券商板塊漲幅約40%,遠遠跑贏大盤。保險板塊上漲超過18%,與全部A股整體漲幅相當。銀行板塊漲幅略小,但也接近15%。

    農業板塊

    農業板塊是抗通脹特性非常明顯的板塊,它正在醞釀新一輪的投資機會。不斷高企的CPI數據,讓人們擔心新一輪通脹的到來。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0月CPI漲幅高達4.4%,創出25個月內的新高,這是今年以來月度CPI第五次超過3%的警戒線。

    在cPI的兩大部分構成中,食品價格的大幅上漲遠遠超越了非食品價格。2月以來,食品類CPI的月度同比漲幅一直在5%以上,農產品價格不斷攀高。相關上市公司因此從中直接受益,凈利潤出現較大增幅。前三季度58家農業類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27%,8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翻倍。

    根據農業部監測數據,今年以來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已經從年初的164震蕩上揚至11月9日的176.3,上漲逾10%。中金公司認為,短期來看供應減少導致去年以來食糖、棉花、刺參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同時持續寬松流動性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長期來看,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與銷售結構升級趨勢很可能推動農產品價格持續上行,從而帶動農業板塊長期的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一年,成本上漲的最大受益者是番茄醬加工企業和水稻種子生產商,因為這兩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都留存有大量上產季低成本庫存。另外,水產品養殖公司、糖企、畜禽養殖與加工商等也將在消費結構升級趨勢下受益。

    資源板塊

    在全球性通脹的預期下,資源板塊的市場行情或許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雖然有些煤炭板塊和有色板塊的個股已經透支了未來的成長空間,但是在整個資源類板塊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僅能抗通脹,而且受益通脹的個股。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預測今年CPI將超過3%警戒線,當日,資源類板塊如有色金屬、煤炭等重拾升勢,成為兩市漲幅居前的板塊。

    這并非資源板塊首次起舞。今年國慶前后,資源類板塊就開始嶄露頭角,帶動大盤一路沖高。據統計,10月以來(截至11月9日),采掘(以煤炭開采為主)和有色金屬板塊領漲A股市場,尤其是煤炭股國陽新能實現股價翻倍,成為繼牛股中航精機之后,四季度以來漲幅最高的個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成人免费淫片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成人18视频日本|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成人福利小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