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

    第1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摘要】 目的 觀察穴位注射聯合磁療燈照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療效。方法 采用分層隨機的方法,將25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25例),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用苯海拉明注射液1 mL+維丁膠性鈣注射液1 mL注射雙定喘穴,同時用磁療燈照射20 min;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結果 治療組的治療效果及起效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穴位注射;磁療燈;慢性支氣管炎

    隨著社會工業化的進展,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如不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呼吸系統功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將穴位注射和磁療燈(TDP)照射應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與分組

    在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間本院門診患者中,選擇符合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1]的患者共250人,將其按分層隨機方法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組125例,其中男78例,女47例,年齡36~78歲,平均(52.5±2.3)歲,病程2.5~22.0 a;對照組125例,其中男72例,女53例,年齡35~75歲,平均(51.3±2.8)歲,病程2.0~20.9 a。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制定的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1]:(1)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癥狀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并連續2a以上;(2)排除有咳嗽、咯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病(如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3)1周內咳、痰、喘息癥狀任何1項加重或伴發熱、氣急,肺部呼吸音粗糙,可聞及干、濕羅音,胸透或胸片可見肺野紋理增粗,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加。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和支持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在雙定喘穴進行穴位注射(注射液:苯海拉明1mL+維丁膠性鈣1mL),同時用TDP照射此穴位20 min,每天1次,3d為1療程,視病情所需可連續做1~3個療程。

    1.4 療效觀察

    療效評定標準[2]:(1) 臨床控制:咳嗽、咯痰、喘息癥狀完全控制,胸部聽診雙肺呼吸音清和干濕羅音消失,外周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正常,肺部X線檢查肺紋理增粗增多體征明顯改善;(2) 顯效:咳嗽、咯痰、喘息癥狀基本控制,胸部聽診雙肺呼吸音粗糙和干濕羅音改善,外周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正常,肺部X線檢查肺紋理增粗增多體征有改善;(3) 好轉:界于顯效與無效之間;(4) 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外周血常規白細胞計數無下降,肺部X線檢查肺紋理增粗增多體征無改善。臨床控制、顯效和好轉為有效治療,一并計算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秩和檢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為81.6%,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起效時間比較

    兩組治療起效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2例患者在接受穴位注射后出現注射部位疼痛不適,囑用熱水袋做局部熱敷或單獨用TDP照射2 d后癥狀完全緩解,可繼續治療。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同時也是呼吸系統中一種進展緩慢、漸進加重的疾病,常因急性期失治或治療不徹底遷延而成。本病多由呼吸道反復感染及過敏因素等原因引起支氣管壁充血水腫、細胞浸潤、平滑肌痙攣等病理改變,病程長,反復發作,如治療不當則可加速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等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嚴重影響人們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急性發作常由于冬、春氣候變化大或上呼吸道感染,臨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及反復發作為特征。本實驗在運用常規的抗感染、止咳、平喘、支持治療的同時,采用穴位注射聯合TDP的治療方法,用苯海拉明注射液+維丁膠性鈣注射液在雙定喘穴位直刺0.6~1 cm內注射,同時用TDP照射20 min。此法為中西醫相結合,定喘穴是經外穴,是人體的俞穴,古代醫家認為:刺激一定的俞穴,可將各種刺激傳入體內,從而激發人體的正氣以抗御病癥,協調平衡陰陽,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激定喘穴則可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3]。穴位注射法既可直接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目的,又可以藥物的持續刺激而加強效果。TDP照射可溫熙、刺激定喘穴起到治療作用,尤其適合肺寒患者,同時TDP可消炎、改善微循環、增強細胞活力及酶活性功能,可促進呼吸道炎癥吸收及局部注射的藥物吸收。藥物苯海拉明是組胺H1受體拮抗劑,能對抗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也可抑制組胺收縮支氣管的作用,加強鎮咳藥的功效[4]。維丁膠性鈣為含鈣制劑,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有消炎、消腫、抗過敏作用。慢性支氣管炎由于呼吸道受病毒、細菌的侵害,局部粘膜出現紅腫滲出、組織壞死等病理變化[5],用苯海拉明、維丁膠性鈣可減輕組織細胞的分泌,減少痰液量、減輕喉癢等癥狀,尤其適用于咳嗽伴鼻塞流涕、喉癢、喘息患者。

    第2期 徐輝燕,等.穴位注射聯合磁療燈照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療效觀察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助穴位注射聯合TDP照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總有效率為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 (P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4491453.

    [2] 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專業會議修訂.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定標準[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80,3(1):61.

    [3] 楊醫亞.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493.

    [4] 樊德厚,王永利.中國藥物大全.西藥卷[M]. 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324.

    第2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關鍵詞] 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危險因素;廣譜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 R562.2;R5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34-130-02

    Clinical Features of 34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Complicated b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DU Weilia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irty-four cases of chronic bronchitis complicated b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were selected in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were compared with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Results Fungal infection in hypoproteinemia, invasive procedures,using two or more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and corticosteroi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The candida albicans was the common pathogen,12 cases were recovered in this group,improved in 11 cases, 6 cases of no change, 5 cases died. Treatment response rate was 67.6%. Conclusion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secondary disease,and analysis of the elderly secondary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related characteristics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re important.

    [Key words] Elderly;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Risk factors;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老年人肺組織老化、肺功能下降,容易并發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等,其抵抗能力差,易受致病因素侵襲,尤其是長期住院患者,容易發生院內感染,特別是真菌感染,且一旦感染真菌,病情易反復發作。本研究對2007年6月~2010年6月本院住院的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4例患者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呼吸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最小60歲,最大83歲,平均67.6歲。被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診斷標準參考2006年《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的《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作為依據。主要以痰的微生物檢查、結合臨床表現作為診斷的主要標準。痰中找到真菌菌絲和孢子,同時痰中培養出同一菌種>3次陽性者,結合以下標準診斷為肺部真菌感染:除基礎疾病表現外,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癥狀加重的表現;影像學有真菌肺部感染相對特異的改變;有導致真菌感染誘因,包括長期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長期低蛋白血癥等[1]。臨床表現: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氣喘癥狀,19例出現發熱,5例出現胸痛,12例肺部聽診可及肺部音。外周白細胞升高27例,中性粒細胞升高30例;19例X線表現為兩下肺紋理增粗、紊亂,12例表現斑片狀模糊陰影,5例多發小空洞形成。同期選擇我科單純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臨床表現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34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一經確診后即給予抗真菌治療,予氟康唑(德陽華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23207)200mg qd靜脈滴注,療程4周左右,注意在用藥期間觀察肝腎功能,如果用藥3d后患者無明顯好轉跡象,可以改為伊曲康唑(西安楊森公司生產,生產批號:X20010392)200mg qd,療程2~4周,所有患者同時治療基礎疾病和支持治療。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改善(體溫下降),肺部病灶吸收,連續2次以上深部痰液真菌培養陰性為痊愈;好轉:臨床癥狀減輕,肺部陰影未完全吸收;無變化:臨床癥狀和肺部陰影均無變化;惡化:臨床癥狀加重,肺部陰影增多[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各數據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

    結果顯示34例患者中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18例,肝硬化或腎功能不全等低蛋白血癥15例,糖尿病者11例,氣管插管、機械通氣以及反復吸痰者11例。34例患者均使用過兩種以上廣譜抗生素,19例患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與對照組比較,合并真菌感染組中低蛋白血癥、侵入性操作、使用兩種以上廣譜抗生素和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痰培養真菌種類結果

    34例患者痰培養共送檢127份,培養出7種共54株真菌,34例患者中24例為單一真菌培養陽性,10例為2種真菌混合感染,其構成比見表2。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3 治療效果

    根據深部痰液真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確定用藥方案,28例用氟康唑治療,6例用伊曲康唑治療。經過4~6周的治療,34例中痊愈12例,好轉11例,無變化6例,惡化死亡5例。治療有效率(痊愈+好轉)為67.6%。

    3 討論

    目前醫院發生肺部真菌感染率逐年增加,有資料顯示,北京某三甲醫院呼吸科老年性真菌性肺炎由2007年占總住院患者的4%上升至2010年的11%[3]。這固然和近年來醫學檢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標本送檢率和真菌檢出率提高有關,但更多是因為其他因素。這里包括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高級廣譜的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廣泛應用于臨床和器官移植的深入開展,使醫院內真菌感染明顯增加。加上老年人由于年老、體弱又加上基礎疾?。灾夤苎?、肺氣腫、肺心病、糖尿病、冠心?。?、呼吸帶黏膜受損、纖毛運動功能減退、肺部功能衰減,導致免疫力極度減退,更易引起真菌感染。本研究結果顯示,34例老年真菌性肺炎無一例不使用兩種以上廣譜抗生素,還有哮喘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慢性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19例患者,都是打破了自身的菌群平衡,另外有患者是由反復吸痰、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所引起。

    在感染的真菌種類中,白色念珠菌仍為我科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種,占到了53.7%,本研究結果較文獻報道略低[4],排在第2位的為曲霉菌,這需要引起我們注意。曲霉菌絕大多數繼發于慢性肺部疾病和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本研究中培養出的9株均來自于惡性腫瘤、慢性肺臟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特征為血常規粒細胞缺乏,需要結合微生物學檢查或組織病理學確診。

    對于老年肺部真菌感染來說,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真菌感染特別是深部真菌感染,往往診斷困難,一些輔助檢查如真菌鏡檢和培養、病理檢查等取材困難,耗時較長,陽性率低,難以滿足臨床需要。所以作者認為可以參照英國抗感染化療學會推薦的搶先治療方案[5]。即當出現肺部真菌感染特征如胸部CT出現不能用其他肺病解釋的現象時并有下列1項者即可用藥:①痰涂片有真菌菌絲或孢子;②痰真菌培養陽性;③血清學試驗陽性。常用的藥物如氟康唑、卡泊芬凈、伏立康唑、兩性霉素B脂質體等。

    對我們而言真菌感染的預防意義要大于治療本身。最常見的引起真菌感染的就是抗菌藥物的應用。對輕度真菌感染,只要停用抗生素后,一般能得到控制。但臨床上矛盾的是細菌感染未控制,不能完全停用抗生素,應與抗真菌藥物同時使用,可適當減少抗生素種類。臨床醫生應根據臨床判斷或藥敏結果,盡量選用窄譜敏感抗生素,且時間要短,在細菌感染控制后逐漸停藥??傊?,兩者合并存在時,用藥會遇到矛盾??拐婢幬飳θ梭w副作用大,不利于細菌感染治療,而抗生素又會加重真菌感染,故應統籌兼顧,慎重用藥。

    [參考文獻]

    [1] 《中華內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J]. 中華內科雜志,2006,45(8):697-700.

    [2] 陳文彬. 深部真菌感染病原學診斷概述[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 22(1):5-6.

    [3] 李洪利,沙麗塔娜提?賀納亞提,陶鳳蓉,等. 老年患者真菌感染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132-133.

    [4] 祁卉卉,金先橋. 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診斷進展[J]. 臨床內科雜志,2008,25(4):229-231.

    [5] Boucher HW,Groll AH,Chiou CC,et al. Newer systemic antifungal agents:pharmacokinetics,safety and efficacy[J]. Drugs,2004,64(18):1997-2020.

    第3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1.細胞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的更新和老化。

    2.血液

    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的定義;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血細胞及其機能及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血液凝固與止血;ABO和Rh血型系統及其臨床意義。

    3.血液循環

    心臟的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和生理特性;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動的調節冠脈循環和腦循環的特點和調節。

    4.呼吸

    肺通氣和呼吸氣體的交換的概念;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呼吸運動的調節。

    5.消化與吸收

    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腸道的神經支配和胃腸道激素;口腔內消化,胃內消化和大腸內消化。

    6.能量代謝與體溫

    食物的能量轉化;能量代謝的測定原理和方法和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的概念,體溫的正常變動及體溫調節;機體的產熱與散熱過程。

    7.腎臟的排泄

    腎臟結構和功能特點;腎小球的濾過機能和腎小管和集合管的機能;尿液的濃縮與稀釋過程及腎臟泌尿功能的調節;腎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義;排尿反射的概念。

    8.感覺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視覺器官的結構和功能;聽覺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9.神經系統

    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突觸與突觸傳遞的概念及反射的概念;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和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神經系統對內臟機能、本能行為和情緒反應的調節;腦的高級機能。

    10.內分泌與生殖

    激素的化學本質、分類和作用機制;腦垂體的微細結構和生理功能;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代謝和生物學作用及甲狀腺功能的調節;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調節;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調節;生殖內分泌的概念及調節。

    二.生物化學

    1.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核酸結構與功能;酶原的激活原理和作用機制;酶促反應動力學;維生素的作用。

    2.物質代謝

    糖代謝;脂代謝;氨基酸代謝;核酸代謝;生物氧化的特點和類型;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及聯系;糖尿病、饑餓時三大物質代謝的特點;代謝調節。

    3.信息的傳遞

    DNA的復制、損傷及修復;RNA的不對稱轉錄和轉錄后的加工修飾;逆轉錄及逆轉錄酶的概念;核酶;翻譯過程;遺傳密碼的概念;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及基因轉錄調控;基因重組的概念。

    4.器官和組織生物化學

    血漿蛋白的分類、性質及功能;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血紅素的合成;肝臟在全身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膽汁酸鹽的合成原料和代謝產物;膽色素的代謝,黃疽產生的生化基礎。

    三.病理學

    1.細胞與組織損傷

    細胞損傷和死亡的原因、發病機制;變性的概念、常見類型、形態特點及意義;壞死。

    2.修復、代償與適應

    肥大、增生、萎縮和化生的概念及分類;再生。

    3.局部血液及體液循環障礙

    充血的概念、分類、病理變化和后果;出血的概念、分類、病理變化和后果;血栓;梗死的概念、病因、類型、病理特點、結局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4.炎癥

    炎癥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變化及其機制;炎癥的臨床表現、全身反應;炎癥經過和炎癥的結局;炎癥的病理學類型及其病理特點;炎性肉芽腫、炎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變特點。

    5.腫瘤

    腫瘤肉眼形態、異型性及生長方式;轉移的概念、途徑及對機體的影響;腫瘤生長的生物學、侵襲和轉移的機制;腫瘤的分類;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癌和肉瘤的區別;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機制;常見的癌前病變;常見腫瘤的特點。

    6.免疫病理

    變態反應的類型和發病機制;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病機制、分型及病理變化;自身免疫病。

    7.心血管系統疾病

    風濕病,心內膜炎,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癥,心肌病、心肌炎的基本病理變化;風濕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基本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

    8.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各種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癥、肺癌等疾病的病理變化;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各種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癥、肺癌等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9.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胃炎、潰瘍病、闌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變、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腸癌、原發性肝癌的病理變化;慢性胃炎、潰瘍病、闌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變、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大腸癌、原發性肝癌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10.造血系統疾病

    霍奇金氏病的病理特點、組織類型及其與預后的關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學類型及其與預后的關系;白血病的病因分類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

    11.泌尿系統疾病

    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小球腎炎、血管間質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輕微病變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膀胱癌的病理變化;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小球腎炎、血管間質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輕微病變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12.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結核病、原發性肺結核病、繼發性肺結核病、肺外器官結核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蟲病、梅毒、艾滋病的病理變化;結核病、原發性肺結核病、繼發性肺結核病、肺外器官結核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病、血吸蟲病、梅毒、艾滋病的病因、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系。

    13.其他

    乳腺癌的肉眼特點、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甲狀腺癌的肉眼特點、組織學類型、臨床表現和擴散途徑。

    四.內科學

    1.消化系統疾病和中毒

    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腸結核、腸易激綜合征、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肝性腦病、結核性腹膜炎、炎癥性腸病、胰腺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急性中毒的搶救原則;有機磷中毒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2.循環系統疾病

    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心律失常的分類、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心臟驟停和心臟性淬死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及心臟驟停的急救處理;心臟瓣膜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

    3.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及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

    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呼吸衰竭的分型、診斷,治療;肺炎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桿菌肺炎、軍團菌肺炎、革蘭陽性桿菌肺炎、肺炎支原體肺炎及病毒性肺炎、肺膿腫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肺結核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胸腔積液、氣胸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

    4.泌尿系統疾病

    腎臟疾病的癥狀、檢查、診斷及防治原則;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盂腎炎、急性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5.血液系統疾病

    貧血、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6.內分泌系統和代謝疾病

    庫欣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鑒別診斷及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鑒別診斷及治療。

    7.結締組織病和風濕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類風關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

    五.外科學

    1.外科總論

    常用的滅菌法和消毒法;體液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的概念;類型;輸血的適應性、注意事項、并發癥及其預防;外科休克的病因及病理生理變化、類型,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及治療原則;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的病因、臨床表現及防治;疼痛的分類、病理生理變化和治療;圍手術期處理;外科病人的營養代謝;外科感染;創傷;燒傷;良性及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方法和防治原則,移植的基本原則和步驟;麻醉方法分類,常用物,重癥監測治療與復蘇。

    2.普通外科

    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表現、手術適應證;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腹部損傷、急性化膿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腸疾病、腸疾病、闌尾炎、直腸肛管疾病、肝疾病、門靜脈高壓癥、膽道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癥、胰腺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脾切除的適應證;腹主動脈瘤和肢體動脈瘤、周圍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第4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黑龍江省寧安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157400)

    牛小葉性肺炎,又稱支氣管肺炎或卡他性肺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個別肺小葉或幾個肺小葉的炎癥。其病理學特征為肺泡內充滿了由上皮細胞、血漿和白細胞組成的卡他性炎性滲出物,病變從支氣管炎或細支氣管炎開始,而后蔓延到鄰近的肺泡。臨床上以出現弛張熱型、咳嗽、呼吸次數增多、叩診有散在的局灶性濁音區、聽診有噦音和捻發音等為特征。

    1 病因

    引起牛支氣管肺炎的病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不良因素的刺激:受寒感冒,飼養管理不當,某些營養物質缺乏,長途運輸,物理、化學因素,過度勞役等,使機體抵抗力降低,特別是呼吸道的防御機能減弱,導致呼吸道黏膜上的寄生菌大量繁殖及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成為致病菌而引起炎癥過程。能引起支氣管肺炎的病原菌均為非特異性,已發現的有肺炎球菌、豬嗜血桿菌、壞死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化膿棒狀桿菌、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衣原體屬及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Ⅲ型副流感病毒和皰疹病毒等。②血源感染: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經血流至肺臟,先引起間質的炎癥,而后波及支氣管壁,進入支氣管腔,即經由支氣管周圍炎、支氣管炎,最后發展為支氣管肺炎。血源性感染也可先引起肺泡間隔的炎癥,然后侵入肺泡腔,再通過肺泡管、細支氣管和肺泡孔發展為支氣管肺炎。常見于一些化膿性疾病,如子宮炎、乳房炎等。另外,鼻疽性支氣管肺炎也是由血源感染途徑而發生的。③繼發或并發于許多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過程中:如結核病、牛惡性卡他熱、肺線蟲病和衣原體等。

    2 臨床癥狀

    病初呈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但全身癥狀較重。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結膜潮紅或藍紫,體溫升高1.5~2.0℃,呈弛張熱型,有時為間歇熱,個別衰弱的病牛缺乏體溫。脈搏頻率隨體溫升高而增加,呼吸頻率增加,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是固定癥狀,由干而短的疼痛咳嗽,逐漸變為濕而長的咳嗽,疼痛減輕或消失,并有分泌物被咳出,流少量鼻液,呈黏液性或黏液膿性。

    臨床檢查如下。①胸部聽診:病灶部肺泡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可聽到捻發音,融合性肺炎可聽到干噦音或濕噦音,支氣管肺泡混合音,病灶較深,則濁音不明顯。其他周圍的健康肺組織部位肺泡呼吸音增強。②胸部叩診:病灶淺在的可出現小濁音區,融合性肺炎的,可出現大片濁音區,病灶深在的,扣不出濁音或呈濁鼓音。③血液學檢查(白細胞計數和白細胞分類計數):白細胞總數增多(10(10)~2×10(10)/L),嗜中性粒細胞比例可達80%以上,出現核左移現象,有的細胞內出現中毒顆粒。年老體弱、免疫功能低下者,白細胞總數可能增加不明顯,但嗜中性粒細胞比例仍增加。④X線檢查:表現斑片狀或斑點狀的滲出性陰影,大小和形狀不規則,密度不均勻,邊緣模糊不清,可沿肺紋理分布。當病灶發生融合時,則形成較大片的云絮狀陰影,但密度多不均勻。

    本病的經過與發病原因和機體的狀況有直接關系,自然病程一般1~2周,發病5~lOd,體溫可自行驟降或逐漸降至正常。使用有效抗生素藥物后可使體溫在1~3d內恢復正常,呼吸困難和咳嗽也隨之減輕,逐漸康復。有的病牛發病后由于飼養管理不當,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疾病惡化,可在8~10d內死亡。若病期延長,則轉變為慢性,少數并發化膿性肺炎或肺壞疽而死亡,存活的動物因肺臟結締組織大量增生,使肺有效呼吸面積減少而出現呼吸困難或氣喘,病牛極度消瘦而喪失生產性能。有的病牛病變廣泛、多葉受損;有的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如感染性休克;幼齡、老齡或營養不良的牛,病情較重時,均預后不良。

    3 診斷

    根據咳嗽、弛張熱型、叩診濁音及聽診捻發音和噦音等典型癥狀,結合X線檢查和血液學變化,即可診斷。本病與細支氣管炎和大葉性肺炎有相似之處,應注意鑒別。①細支氣管炎:呼吸極度困難,呼氣呈沖擊狀,因繼發肺氣腫,叩診呈過清音,肺界擴大,熱型不定。②大葉性肺炎:稽留熱型,病程發展迅速,叩診大面積濁音區,聽診肺泡呼吸音消失,出現支氣管呼吸音,有時可見鐵銹色鼻液,X線檢查見呈均勻一致的大面積陰影。

    4 治療

    治療原則為加強護理,抗菌消炎,祛痰止咳,制止滲出和促進滲出物吸收及對癥療法。

    首先應將病牛置于光線充足、空氣清新、通風良好且溫暖的畜舍內,供給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飼草料和清潔飲水。

    抗菌消炎:臨床上主要應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用藥途徑及劑量視病情輕重及有無并發癥而定。常用的抗生素為青霉素、鏈霉素,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素、林可霉素。也可選用氯霉素、四環素等廣譜抗生素。有條件的可在治療前取鼻分泌物作細菌的藥敏試驗,以便對癥用藥。肺炎鏈球菌、鏈球菌對青霉素敏感,一般青霉素和鏈霉素聯合應用效果更好。多殺性巴氏桿菌用氯霉素,每天10mg/kg·w肌肉注射,療效很好。氟哌酸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巴氏桿菌及嗜血桿菌等有效。對支氣管炎癥狀明顯的,可以將青霉素200萬~400萬IU、鏈霉素1~2g、1%~2%普魯卡因溶液40~60mL,氣管注射,每日1次,連用2~4次,效果較好。病情嚴重者可用第一代或第二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吩鈉(先鋒1)、頭孢唑啉鈉(先鋒V),肌肉或靜脈注射。抗菌藥物療程一般為5~7d,或在退熱后3d停藥。

    祛痰止咳:咳嗽頻繁,分泌物黏稠時,可用溶解性祛痰劑。劇烈頻繁的咳嗽,無痰干咳時,可選用鎮痛止咳劑。

    第5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近年來,肺結核病發率呈上升趨勢,臨床不典型肺結核經常出現誤診而延誤治療。許多肺部疾病的臨床表現與X線影像有相似之處,即異病同癥、異病同像,易相互誤診。我院收治不典型肺結核30例,分析誤診原因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在8~72歲之間。居住農村為26例,城鎮4例。

    1.2 臨床表現:咳嗽、咳痰10例,咳嗽伴發熱7例,咳嗽伴喘息2例,單純發熱3例,發熱伴咳嗽、咳痰5例,咯血3例。X線胸片顯示斑點狀、斑片狀增密影8例,云絮狀增密影13例,類圓形或球形增密影5例,大片狀實變影4例,其中近肺門處(左/右)病變8例,右肺下葉病變7例,雙肺中下野病變6例(20%),左肺上葉病變5例,右肺上葉病變4例,雙肺彌漫性病變1例。結核菌素(PPD)試驗陰性(首次試驗陰性,1周后行復強試驗仍為陰性)24例,占80%,弱陽性6例(20%)。所有病例均常規行2~3次24h痰找抗酸桿菌均為陰性,其中3例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檢查刷片及涂片病理檢查病原菌亦為陰性。30例中6例血白細胞計數在(12.2~17.9)×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為0.80~0.85;24例血白細胞在(3.1~9.4)×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為0.60~0.74。

    1.3 誤診疾病:誤診為肺炎16例,肺癌3例,肺中葉炎癥伴肺不張2例,肺膿腫2例,支氣管擴張4例,支氣管炎2例,肺纖維化1例。誤診時間12~90d,平均23d。

    1.4 確診方法:所有病例均經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檢查及活檢病理確診。12例鏡下所見支氣管呈瘤樣增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肺葉或肺段支氣管開口,活檢病理診斷為支氣管內膜結核。18例鏡下見各肺段支氣管開口正常,未見病變。根椐X線胸片病灶定位行肺活檢,病理確診為肺結核。

    2 誤診原因分析

    2.1 臨床表現不典型:約50%肺結核病例有受涼或勞累病史[1],臨床又以高熱起病,以咳嗽、咳痰為主,酷似大葉肺炎。本組咳痰者占75.2%(36/48),肺部陰影伴咳大量膿痰時易誤診為肺膿瘍,咳較多黃痰時易誤診為肺炎,咯血量較大者易誤診為支氣管擴張。本組以年輕人和老年人多見,由于臨床表現多樣化,且為其它疾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致使臨床醫師忽略了肺結核的診斷及相關檢查。當治療效果不好時,考慮肺結核,經纖支鏡檢查而確診。部分病例紅細胞沉降率正常,血白細胞增高,不重視病原學檢查,也是誤診原因之一。

    2.2 影象學表現不典型:由于肺下葉結核增多,使病變影象復雜[2],本組中23例支氣管內膜結核呈瘤樣改變,阻塞支氣管,X線胸片呈塊狀影或伴有肺不張,易誤診為肺腫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部分病例合并感染,X線胸片呈一般肺炎征象,結合發熱及血白細胞增高,極易誤診為肺炎。

    2.3 對纖支鏡肺活檢診斷價值缺乏足夠的認識。本組病例在病程早期均未考慮纖支鏡檢查,經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時,再行纖支鏡檢查取活檢,經病理學確診。

    2.4 診斷思路狹窄。由于肺結核的X線征象及臨床表現多樣化,大部分誤診病例合并化膿菌感染,出現其它疾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加之輔助檢查的誤導,致使思路狹窄的臨床醫師發生誤診。

    3 減少誤診的體會

    3.1 臨床醫師對有肺部陰影的病人,都要考慮排除肺結核的診斷,進行肺結核的相關檢查。

    3.2 影象學診斷要重視對特殊類型肺結核X線表現的識別,必須結合臨床及各種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分析,減少誤診。

    3.3 重視纖支鏡檢查對診斷肺結核的臨床意義,擴大應用范圍。對一些特殊類型肺結核,臨床不易確診,纖支鏡檢查活檢是明確診斷的重要手段,及早進行,有利于肺結核早期診斷和治療。

    4 討論

    肺結核與肺炎均為常見病,好發上肺,肺部X線表現有時難以鑒別,單憑X線胸片診斷常易誤診,但二者臨床表現有差異,病程也不一樣,詳細采集病史、綜合診斷、短期復查一般不致誤診。

    肺結核與非結核性炎癥在X線胸片表現和體征上常存在差異。非結核性炎癥從X線胸片上看,表現為滲出性炎變很輕,但體征卻很明顯,肺部往往可聽到干、濕性音,在老年患者尤為顯著。肺結核在X線胸片上表現很嚴重,甚者表現為“白肺”,而體征卻輕微,甚至無任何體征。這是因為普通肺炎為滲出性炎癥,而肺結核為肉芽腫性病變。下肺野結核有時不易與慢性支氣管疾患鑒別,反復查痰,必要時行纖支鏡檢有助于鑒別。小兒支氣管淋巴結結核的診斷應結合病史、結素試驗、肺部X線改變綜合診斷。至于肺結核與肺癌的鑒別有時比較困難,必須運用各種手段,尋找病原學、細胞學或病理學的確診依據,單憑X線表現或CT檢查時常誤診。肺結核常由于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和X線特征而易被誤診,雖然這種類型并不常見,但近年研究顯示,這種不典型肺結核逐漸增多,痰涂片細菌學檢查及皮下結核試驗經常被認為是診斷肺結核的重要手段,陽性率往往較低。有文獻報道認為,痰涂片染色結核桿菌發現率僅為3.6%,而結核菌素試驗對于某些老年人假陽性率在30%以上,而對于有結核密切接觸史或陳舊性肺結核者則假陽性者則更高。

    第6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白春學

    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呼吸內科主任、肺部腫瘤綜合診療中心主任、博士生和博士后導師,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肺癌學組副組長

    醫療專長:擅長慢阻肺、肺癌、肺血管病等呼吸病的診治

    專家門診時間:周五上午(普通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和周三下午(高級專家門診)

    目前,全球約有6億慢阻肺患者,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慢阻肺。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為8.2%,吸煙人群慢阻肺的發病率約為不吸煙者的兩倍,我國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數約100萬。據廣東的調查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慢阻肺患者被漏診或誤診,也就是說,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得病。今年的11月15日是第五個“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本刊特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學教授向大家介紹慢阻肺診治的相關知識,幫助大家遠離慢阻肺之害。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以慢性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慢阻肺的病程呈進行性發展,不完全可逆,若不及時治療,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漸下降,嚴重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最終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慢阻肺“難控”,面臨三大問題

    1.誘發因素沒有很好控制

    沒有很好控制的COPD發病的相關因素有吸煙、大氣污染、感染、過敏、氣候變化,以及老年人呼吸道防御功能差,維生素A、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缺乏等,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

    2.病變進行性發展

    慢阻肺可導致氣道和肺的組織病理學破壞以及相應的病理生理學改變,包括黏液高分泌、氣流受限、肺過度充氣、氣體交換異常、肺動脈高壓和肺心病等。慢阻肺進展到一定程度還會出現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導致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早期診斷不夠

    慢阻肺的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診斷不夠。就連醫療技術較發達的美國,其慢阻肺的漏診率也高達50%左右。

    及早檢查,發現慢阻肺

    1.重視早期癥狀

    對慢阻肺臨床表現的高度警覺和及早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慢阻肺患者多有明顯的危險因素接觸史,有不能完全逆轉的氣流阻塞,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但也有例外,比如不少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直到疾病中晚期,才出現活動后氣急、呼吸困難的癥狀;部分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癥狀,但一直未引起重視;還有些肺氣腫患者,以軟弱無力、體重下降等不適就診,若不仔細詢問,更易漏診。

    為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診斷率,有危險因素接觸史的咳嗽、多痰者,咳嗽、咯痰超過一周者,應做肺功能檢查。肺功能檢查是診斷和評估慢阻肺的“金”標準,能客觀地評判氣流阻塞程度。

    2.監測高危人群

    有慢阻肺高危因素(如吸煙、反復發生呼吸道感染和過敏)者,以及4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隨訪肺功能,以便早發現、早治療。存在下述5個問題中的3個以上者,說明慢阻肺已離你不遠了,應盡早去醫院就診:①你是否經常咳嗽?②你是否經常有痰?③你是否比同齡人更容易氣短?④你的年齡是否超過40歲?⑤你現在是否吸煙或者曾經吸過煙?

    戰勝慢阻肺,遵循五原則

    1. 知己知彼患者應接受健康教育,掌握慢阻肺的基礎知識,了解病變程度以及相應的治療原則,密切配合醫生治療。

    2.避免發作戒煙、遠離粉塵和有害化學物質,不但是預防慢阻肺發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減緩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盡管戒煙很難使慢阻肺患者的氣道阻塞完全逆轉,但可明顯減緩肺功能損壞,延長壽命。

    3.密切監測監測咳、痰、喘對判斷病情變化和指導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取⑻怠⒋Y狀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穩定期突然轉變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強治療。痰量增多、顏色變黃,往往提示有細菌感染,應立即留取痰標本分離鑒定,并給予相應治療。肺功能和血氣分析對判斷病情的嚴重性和指導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改善癥狀穩定期的治療主要為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癥狀和減少并發癥。為改善癥狀,可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抗膽堿能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和規則吸人糖皮質激素等,應避免長期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祻湾懢氂兄谔岣呋颊叩捏w質,包括免疫功能。低氧血癥患者,可考慮應用長期氧療。

    5.及時治療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主要為去除誘因、迅速糾正生理學異常。痰量增多、膿痰,伴發熱者,可給予抗生素治療?;邓幬铩⒅夤軘U張劑、茶堿、糖皮質激素和控制性氧療,都可有效改善癥狀。伴呼吸衰竭者,首選無創機械通氣,若無效,還可考慮有創機械通氣。

    專家指點:慢阻肺患者過冬不用愁

    慢阻肺患者很怕過冬,原因是冷空氣會導致氣道黏液分泌增加,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同時,為了御寒,人們常在冬天將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不流通,增加了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會,進而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慢阻肺患者如何安全過冬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誘發因素戒煙,避免煙霧和粉塵吸入,避免接觸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患者,避免各類過敏因素,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密集與空氣渾濁的公共場所,居室應定時通風。

    第7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2009年1~11月收治急腹癥患者200例,年齡2~85歲,男122例,女78例。

    兒童腹痛患者年齡2~15歲,男42例,女16例,以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為多,共46例。其中右下腹痛18例,轉移性右下腹痛20例,臍周痛12例,上腹痛4例,全腹痛4例。患兒疼痛程度多數能耐受,疼痛性質多為陣發性絞痛,少數為持續痛。伴有惡心12例,惡心、嘔吐者28例,腹瀉13例;發熱36例,其中高熱2例,中度熱29例,低熱5例;少數患者伴有皮疹、腹脹、血尿、便血、驚厥、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等。

    青少年、中老年腹痛患者年齡16~60歲;男60例,女48例,以中青年腹痛患者為多,共78例。60例男性腹痛患者中左、右側腹痛27例,轉移性右下腹痛20例,上腹痛4例,下腹痛6例,全腹痛3例。患者疼痛程度多數難以忍受,男性的忍耐力比女性的忍耐力差,疼痛性質多為陣發性或持續性絞痛、脹痛、隱痛,常伴有血尿、便血、惡心、嘔吐、腹瀉、皮疹、大汗、面色蒼白、腹肌緊張、反跳痛,少數伴有胸悶、胸痛、心悸、心前區疼痛、尿中異物等。

    48例女性腹痛患者中已婚38例,未婚6例,絕經4例。女性患者主要臨床特征多以急性下腹部疼痛為主,共42例,少數患者左、右側腹痛,疼痛性質呈陣發性或持續性絞痛、隱痛,可伴有停經、發熱、惡心、嘔吐、腹瀉、陰道出血、白帶增多、膿性白帶、腹部壓痛、墜脹、血尿、休克等。

    老年人腹痛患者年齡61~85歲,男20例,女14例。由于患者年齡偏大,基礎病較多,腹痛部位多以上腹部為主,共22例,下腹部6例,左、右側腹痛4例,臍周痛2例。除腹痛外,常伴有胸痛、胸悶、心悸、惡心、嘔吐、腹瀉、嘔血、便血等,疼痛多為持續痛、絞痛、脹痛,有時呈陣發性發作。

    結 果

    病因明確的腹痛共179例,有40多種病因,以內科性疾病為主,少部分為外科性疾病?;颊咧懈骨粌扰K器疾病共有149例:腹部B超確診的有膽結石7例,膽囊炎4例,膽道蛔蟲癥1例,夾層腹主動脈瘤1例,雙腎及雙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10例,異位妊娠破裂出血13例,卵巢囊腫及并發癥12例,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7例,右卵巢黃體破裂出血2例,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泌尿系結石各1例,肝、脾破裂各1例。經消化內鏡及病理學上確診的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炎,全胃糜爛出血性胃炎48例,消化性潰瘍10例。臨床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急性胃炎20例,急性胃腸炎18例,腸道感染7例,胃腸穿孔、腸扭轉、腸絞痛各2例。腹腔外臟器疾病,其中30例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引起的腹痛,以兒童多見;肺梗死、心絞痛、心肌梗死各2例,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腹型過敏性紫癜、尿毒癥、鉛中毒、腹型蕁麻疹各1例。

    內科性疾病引起腹痛,分別給予抗生素消除病因對因治療,解痙止痛對癥處理,外科性疾病引起腹痛,經內科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無1例死亡。這些患者中誤診8例,包括闌尾膿腫3例,異位妊娠2例,黃體破裂2例,腹型過敏性紫癜1例,均經確診后治愈出院。

    第8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關鍵詞:臨床醫學;教學;課堂互動;技巧;教師

    中圖分類號:K826文獻標識碼: A

    一、臨床醫學教學中課堂互動的重要性

    (一)滿足學生心理成長的需要

    大學生正處在心理快速發展和個性定型的重要時期,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渴望與教師進行平等的、和諧的、自由的交往,這種交往有言語交往和非言語交往等形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言語理解能力、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要,運用適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交往方式進行教學。

    (二)改善教學行為,提高醫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根據表現方式的差異,教學行為可分為顯性教學行為和隱性的教學行為,顯性教學行為有言語行為和動作行為等,隱性教學行為有教學的流程和師生的思維活動等;根據效能的不同,教學行為又可分為積極的教學行為和消極的教學行為,積極的教學行為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應積極倡導;而消極的教學行為對教學起阻礙作用,教學中應盡力避免。

    互動教學是課堂教學行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學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構建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以利于學生在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健康成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課堂教學中的核心行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控制顯性教學行為,還要考慮隱性教學行為,善于利用積極的教學行為,控制消極的教學行為,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的師生、生生關系,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前提和基礎。

    (三)課堂互動教學提高學生醫患溝通的技能

    醫學是研究人并最終服務于人的科學,醫學的本質是關注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及社會文明進步。這就要求醫學教育必須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更加考慮服務對象的“社會性”,在教學中更加注重人文社會知識的教育,培養能掌握預防、教育、治療、康復、保健等衛生服務本領的復合型人才。

    通過醫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醫學知識,還要學習與人溝通的社交能力。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培養學生的人際交流與溝通能力?;咏虒W是學生學習職業人際溝通技巧的重要途徑。教師提供了一種人際交往的示范作用,通過與教師的課堂互動,可培養學生良好人際交往能力,這為醫學生將來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奠定了基礎。

    二、臨床醫學教學中課堂互動的策略

    (一)課堂互動的一些教學方法

    1、課堂互動要圍繞臨床醫學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

    對于臨床醫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著重進行提問,讓學生在教師提問的引領下掌握臨床醫學的重點、難點,從而實現臨床醫學教學目標。

    例如,支氣管哮喘課程中哮喘定義的講解是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因為哮喘的定義中包含了哮喘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肺功能檢查特點以及哮喘的本質,

    內容眾多,深刻理解了哮喘的定義才能掌握哮喘的本質。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內容時可多設立些課堂提問,如參與哮喘發病的細胞組分有哪些,哮喘的發病機制是什么?哮喘的臨床表現是什么?哮喘的氣道阻塞特點是什么?哮喘的本質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加深學生對哮喘定義的理解,通過這些問題使學生掌握哮喘這一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同樣通過這些提問的反饋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對于哮喘這個疾病的了解是否深入,是否已經掌握了哮喘的要點。

    2、課堂互動要把握合理的時機

    教師在課堂上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學生進行互動,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據既往教學經驗一般多選擇在以下幾種情況時:

    (1)學生的學習情緒需要被激發調動時。教學剛開始,學生的情緒大多處于平靜、期待的狀態,想讓學生馬上進入本堂課的情境之中,就要設計一些新穎有趣的問題來導入,誘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2)研究、探討新的知識時。在學生尚不明確新的知識或尚未了解新的知識時,代表性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明確本堂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3)研究目標不明,思維受阻時。在學生的學習出現盲區或者思維受阻時,及時的問題可以引導、啟發學生,開啟他們的思維的閘門。

    (4)自我學習感覺滿足時。當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快要完成或已經完成的時候,拓展性的問題可以啟示他們的不斷探索和研究,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教師在課堂上千萬不能隨便提問,更不能為了懲罰學生而問問題。

    3、靈活變換互動技巧

    (1)直接課堂提問

    比如,對于肺炎按解剖結構分類可以分為哪幾種肺炎這個問題,因學生有之前病理學的基礎,就可以直接提問讓學生回答,從而達到溫故的目的。

    (2)間接提問

    間接提問一般適用于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比如,要讓學生思考右肺中葉綜合征的原因,可以先提問學生右側中葉支氣管走形特點是什么,根據右側中葉支氣管走形特點來啟發學生去思考為什么容易發生右肺中葉綜合征,從而深刻理解右肺中葉綜合征的原因;再比如,要讓學生思考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治療,可以先提問學生社區獲得性肺炎常見的病原體有哪些,根據社區獲得性肺炎常見的病原體來啟發學生去思考它的治療原則。

    (3)反問

    反問主要是用于檢查學生掌握知識準確程度的提問方式,比如,在提問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時,教師可以用反復咳嗽、咳痰,每年發作 3 個月,反復 2 年以上就可以診斷慢性支氣管炎來干擾學生,在學生回答出現錯誤時進行反問,讓學生明白診斷慢性支氣管炎必需除外結核、支氣管擴張等其它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的疾病,以達到牢固掌握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的目的。

    (二)課堂互動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提高大學教師的素質

    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實施互動教學的關鍵所在,直接影響到互動教學實施的成敗與否。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和靈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熱愛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對學校和學生要高度負責。醫學生的課程大都是比較枯燥的,把枯燥的理論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在上課前備課充分,對講授的內容熟練,教學設計合理,條理清晰。

    2、合理搭配教師層次

    教研室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研室應在年教師年齡和學歷層次搭配上盡可能做到科學安排,形成合理的教學和學術梯隊,建立和完善集體各課制度,鼓勵和支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創新探索,建立完善的教師授課考評制度,對教師考評不應僅僅看重于其科研能力而應該更關注其教學能力(包括同行聽課評價、學生課堂情況反映等),切實將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全面、科學,客觀,達到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的目的,使教師在科研創作和教書育人過程平衡起來,使教師感到搞教學不吃虧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這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動”起來的基礎。

    結語

    綜上,有效地課堂師生互動能激發教師授課的積極性,及時給教師反饋信息,有助于促進教師改善教學手段,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師知識水平能力;充分鍛煉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第9篇:慢性支氣管炎病理學特征范文

    【關鍵詞】肺真菌??;臨床影像學表現;研究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296-02

    在臨床醫學中,隨著激素類藥物、抗癌化療類藥物及廣譜抗菌素等藥物的普遍應用,在臨床中,免疫機能受損患者受到肺真菌病感染的概率不斷增大,在實際的診治過程中,影像學表現對于肺真菌病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就對其予以簡單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取的58例肺真菌病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齡在22歲到75歲之間,其中有13例患者只進行了平片檢查,而其他45例患者進行了平片與CT檢查,這些患者分別進行了腦脊液培養、纖支鏡活檢、手術、痰培養等檢查,所有患者經過相應的檢查之后確定患有一定的肺真菌病,通過相關的檢查,診斷有2例患者患有肺著色菌病,4例患者患有肺毛菌病,有8例患者患有肺念珠菌病,有15例患者患有肺隱球菌病,有29例患者患有肺曲菌病,其中診斷出肺癌患者4例,肺結核患者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2例,患者大部分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咯血與咳嗽,并有胸痛、發熱等癥狀。

    1.2 誤診情況

    對誤診情況進行分析,其中誤診數量最多的是肺癌,其次是肺結核,縱膈淋巴瘤、大葉性肺炎、肺膿腫、支氣管肺炎等也存在少數的誤診情況。

    2 結果

    患者的病灶分布情況主要表現為:兩肺6例,左肺20例,右肺32例,對其病灶的形態進行簡單分析,有34例患者出現團塊球狀病灶,其主要表現為輕微分葉、邊緣清楚,其中有2例患者的病灶周圍具有低密度的暈征,6例患者團塊狀病灶周圍具有衛星病灶與毛刺,8例患者團塊狀病灶中具有支氣管征,4例患者中具有隨而改變位置的洞中球征,有14例患者中存在新月形低密度影。有2例患者影像中存在巨大團塊影,表現為密度不均,其中心多房性壞死現象嚴重,采用CT增強掃描,其病灶的不均勻現象強化。有2例患者出現大的肺膿腫改變,其左上中下肺野中存在多發斑片狀陰影。有2例患者顯示右上縱膈旁具有腫塊影,并且外緣具有長毛刺,并表現出右水平葉間胸膜增厚,對其進行手術病理檢查,發現其右肺上葉后段及右下葉尖段存在隱球菌病侵。

    3 討論

    3.1 肺真菌病的診斷

    一些患者由于長期進行抗癌治療,受到抗癌化療藥物的長期作用,還有一些長期使用激素與抗菌素藥物的患者的免疫力容易受到損害,或者是肺部感染時間較長難以治愈的患者,應該考慮患有肺真菌病,在臨床診斷及治療的過程中,影像學檢查的過程中發現的原發病灶不能解釋的團塊陰影,如果病灶中含有洞中球征、新月征、空氣支氣管征等,懷疑患有真菌病,并且極有可能是肺曲菌病,如果在CT檢查的過程中,團塊狀病灶周圍具有較低密度影暈征,從病理角度進行分析,可能是結節周圍出血所導致的這是肺曲菌病中常見的征象。

    如果患者具有皮膚破損感染史,或者肺部等臟器中出現膿腫現象,采用常規的治療藥物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應該考慮是著色菌病感染。另外,毛霉菌病容易侵犯大小動脈,這會導致血管的栓塞,導致相關組織的壞死,所以在臨床中如果出現長期無法治愈的肺膿腫,應該考慮是毛霉菌病的可能,本次研究中,發現的4例毛霉菌病患者都表現為肺膿腫。

    肺隱球菌病及肺念珠菌病主要表現為炎性改變,在影像學上表現為實變陰影、結節狀或者小斑點狀的陰影,形成孔洞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肺隱球菌能夠導致形成孤立的淋巴結腫大與孤立性腫塊影,但是在實際的臨床診斷中,很多肺真菌病影像表現為多數的無特征性,但是最終的確診還需要進行細菌學檢查。

    3.2 肺真菌病的鑒別診斷

    肺段肺葉中出現的小斑點狀或者實變陰影、滲出陰影,應該將其與一般性的肺炎進行鑒別,如果僅靠影像學檢查是難以對其進行準確的診斷的,單發得尤其是邊緣具有毛刺的病灶應該注意與周圍型的肺癌進行鑒別。在實際臨床診斷中,真菌的結節主要是炎癥靠近胸膜表面的結節,其胸膜的增厚情況要遠遠的超出肺癌。在影像學鑒別的過程中,要注意空洞性病灶與空洞性肺癌、空洞型肺結核、肺膿腫等進行區別,如果其具有明顯的洞中球征,則可以診斷為肺真菌病。如果其CT增強掃描曲菌球不強化,那么久可以將其與結核孔洞與空洞型肺癌進行區別,多發結節的真菌病應該與轉移瘤進行區別,也可以采用CT增強的方法來進行區別。

    4 結束語

    肺真菌病是臨床中常見的肺部真菌感染疾病,尤其是在長期使用激素、抗癌藥物治療的患者中最為常見,這主要是因為這類患者在長期的藥物作用下,其免疫機能受到了較嚴重的破壞,導致其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襲,在真菌的臨床診斷中,要注意與其他類型的肺部疾病進行區別,臨床中的影像學資料是肺真菌病診斷中重要的診斷依據,本文就對其各種真菌病的臨床影像學表現進行了簡單分析,對于各類肺真菌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余英清,盧艷麗,楊瑜,施子廷,粟占三,陳夢紅,施暉,陳小波,王燕,李重穎,林淦河,姜兆侯.34例肺真菌病的臨床影像學表現[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9):325-326.

    [2] 閻旭,李云卿,王暉,祁吉.肺真菌病的影像學表現及診斷(附12例分析)[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3(5):215-217.

    [3] 羅百靈,張樂蒙,胡成平,李芳.肺真菌病54例臨床與病原學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1(7):520-5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欧美成人高清ww|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福利视频app|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