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簡述行為科學理論范文

    簡述行為科學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行為科學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簡述行為科學理論

    第1篇:簡述行為科學理論范文

    論文摘要:北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首先對我們的奧運健兒在本屆奧運會上的優異表現高度贊揚;其次,我國進入了奧運后經濟時代,全國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浪潮,無論是兒童、學生、中年還是老年,都積極踴躍的投入到健身的行列當中。但是光有熱情還不夠,還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問題,不同的群體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地選擇身體鍛煉的項目、進行活動的時間、鍛煉的強度等等,而且鍛煉應該合理科學;最后,由于不同的群體進行身體鍛煉的心理動機是不同的,本文正是以這個為出發點,通過對不同群體的心理效應進行分析,探索引發他們產生不同方式的身體鍛煉的心理動機,從而為指導他們參加最有效的身體鍛煉提供理論依據,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他們身體上和心理上健康和諧的發展。

    Abstract:BeijingOlympicGameshascometoanend,weshouldspokehighlyoftheoutstandingperformanceofourathletesatthisOlympicGames;Thesecond,ourcountryhasenteredeconomiceraaftertheOlympicGames,NationalsetoffthewaveoftheNationalFitness,Whetherchildren,students,middle-agedorelderly

    Hasapositiveinputtothelistoffitness.Yet,itisnotenoughtohavetheenthusiasm,italsoneedtopayattentiontoacertaindegreeofmethod,Differentgroupsshouldb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irownphysicalexerciseareasonablechoiceofprojects,sportstime,strengthtrainingandsoon,Exerciseshouldbeareasonablescientific;Finally,Thegroupsdonothavethepsychologicalmotiveforphysicalactivityisdifferent,thisarticleisthestartingpointforthis,tostudythepsychologicaleffectsondifferentgroups,leadthemtoexploredifferentformsofphysicalexercisepsychologicalmotivation,inordertoguidetheminthemosteffectivephysicalactivity,Theultimategoalistopromotetheirphysicalandpsychologicalhealthandharmoniousdevelopment.

    Keywords:PhysicalexerciseEffectExercisepsychologyMentalhealth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健康一詞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們現在不單單只追求著身體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已經被更多的人所關注,并逐漸成為生活中的主導因素。那么什么是健康?什么又是心理健康?可謂人云亦云。世界衛生組織(WHO)1946年成立時,在其中對健康的含義做了科學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健康是人類的一個永恒話題,多少年來人們在不懈的努力著,研究它,創新它進而完善它。健康包括兩部分的內容: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由于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起心理健康,這就使得對于它的研究尤為重要。

    心理健康是一個很復雜的綜合概念,它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人們進行身體鍛煉不僅僅是為了使身體強健,更重要的是通過鍛煉能愉悅心情,陶冶情操,使自己感到滿足,最終完善自己的個性特征,在這其中,應該注意一些問題,不能盲目的從事一切身體活動,應根據自己的心理特點選擇什么方式來鍛煉,合理有效的促進身心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從身體鍛煉和心理健康的互動關系、不同群體參加體育鍛煉的心理效應以及產生動機的原因著手,對身體鍛煉的心理效應進行進一步探索,為鍛煉心理學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身體鍛煉與心理的互動關系

    1.1學術界關于兩者關系的理論假說

    實踐表明,多參加身體鍛煉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還可以預防和治療一些生理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皮膚性疾病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并非就了解進行鍛煉還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心理特征,例如情感、意志、認知水平等等,所以這里就引出了一個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問題,身體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問題。

    1.2身心的解釋假說

    1.2.1唯心論

    該理論認為,唯有精神存在,對世界的認識是建立在對心理事件的知覺基礎上的,所假設的知覺基礎的物質只存在于人們的精神之中。

    1.2.2唯物論

    該理論認為,唯有身體存在,身體才是一個真正的原子和分子的世界,而精神僅是一種幻覺。

    1.2.3萬物有靈論

    該理論聲稱,精神控制身體,但精神不受身體的影響,精神活動引起身體現象,但物質事件不能引起精神事件。總之它認為靈魂使身體存在。

    1.2.4副現象論

    該理論認為身體事件引起精神事件。精神活動被看成是來自大腦的秘密。

    1.2.5相互作用論

    基本觀點是,身體和靈魂、大腦和心理、物質過程和精神過程同時存在,它們之間相互影響。關鍵問題是,非物質的精神如何影響物質的身體和生理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如何影響心理事件。

    1.2.6雙面論

    該理論指出,精神是大腦的特性,也是大腦的一個不可分離的部分。精神被理解為來自大腦特別部分的自我知覺。

    1.3生物學理論假說

    第一種理論認為,身體鍛煉引起的體溫升高可使人產生短期安靜的效果。該理論似乎有道理,但缺乏研究。

    第二種理論認為,身體鍛煉可以促使人釋放兒茶酚胺,它隨著度鍛煉而增加。

    第三種理論認為,身體鍛煉可導致內啡肽的釋放,這種物質具有像麻醉劑一樣的效應,可使人產生愉和減少疼痛。

    1.4心理學理論假設

    第一種理論認為,身體鍛煉可促進身體健康,使個體從中更多地獲得競爭感和成功感,從而使自我效能得到提高。

    第二種理論認為,鍛煉可以轉移個體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

    第三種理論認為,鍛煉可使人產生恍惚狀態,它是一種“變更的意識狀態”。

    1.5存在的問題

    以上各種假說都試圖去解釋身體鍛煉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但都存在著片面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充分的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參加鍛煉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愉悅一個人的心情,使其身心全面發展。以下是對不同的群體參加身體鍛煉的心理效應研究。

    2兒童鍛煉的心理效應

    2.1參加鍛煉的動機

    少年兒童參加鍛煉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要鍛煉身體,掌握運動技能,更多的屬于一種從眾行為。他們認為這個運動項目很有趣就會不自覺的參與進來,從身體鍛煉當中獲得一種愉。他們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導致內部動機的不穩定性,因此他們參加鍛煉的行為大多是不自主的。

    2.2身體鍛煉與兒童的心理健康

    少年兒童正處于長身體的黃金階段,除了補充必要的營養之外,還要多鼓勵他們參加鍛煉,身體鍛煉不僅能夠促進他們的發育,而且還能提高他們的自尊。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兒童在要求參加某項身體鍛煉時被拒絕,他肯定會心里難過,自尊心受挫,從而產生自閉心理,不利于他的成長。

    2.3身體鍛煉的堅持性

    大多數兒童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不會只局限于某個或某幾個鍛煉項目,因此會出現中途退出的現象,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退出不代表他們不繼續進行身體鍛煉,而是他們的注意力轉向別的身體活動中去了,這種現象受兒童的鍛煉動機、年齡、性別、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影響。

    3學生鍛煉的心理效應

    3.1參加鍛煉的動機

    學校教育是一個人一生最系統全面的教育,這個時期學生的各方面發育都趨于成熟,他們會自主的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項目進行鍛煉,動機水平也逐漸穩定下來,對于他們的研究相對容易。我國對學生時期的心理效應研究比較關注,大量的文獻資料表明,身體鍛煉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心理效應產生影響。

    3.1.1身體鍛煉與認知水平

    研究表明,認知水平與身體鍛煉有著某種規律似的聯系,身體鍛煉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能產生積極的情感,這些積極的情感可以減輕他們進行鍛煉的焦慮、恐懼、自卑心理,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更好的投入到鍛煉中來。

    3.1.2身體鍛煉與應激

    隨著知識數量的增多,知識難度的增強,無形中給了學生們極大的壓力,他們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他們常常處于一種應激狀態中,所謂應激是指個體對應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應,即個體認為所擁有的資源不能滿足自身的需求,并對其健康產生威脅。只有從這種狀態中解脫出來,他們才會全面發展。多進行身體鍛煉可以使他們暫時從枯燥乏味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活躍自己的思維,放松繃緊的神經,享受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消除疲勞,從而完善心理特征。

    3.1.3身體鍛煉與人格品質

    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學生參加身體鍛煉可以達到實現自我的一種心理滿足,在這個過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難,如果他們能堅持下來就可以使意志品質加強,自信心樹立起來,更驅使他們繼續進行身體鍛煉。

    3.1.4身體鍛煉與情緒

    學生的情緒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比如老師的批評、考試的失誤、知識的復雜等等,一旦這種情緒產生后,會持續很長時間,嚴重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而參加鍛煉可以使這種不良情緒得到宣泄,使大腦充分放松,從這個情緒中解脫出來,從而維護心理健康。

    3.1.5身體鍛煉與人際交往

    大多數鍛煉活動都屬于群體活動,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配合來完成。多參加體育鍛煉可以結識很多新朋友,擴大自己的交友面,使人際關系越來越融洽。

    4中年人鍛煉的心理效應

    4.1鍛煉的一個現狀

    目前的研究說明處于這個時期的人進行身體鍛煉的是最少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鍛煉意識淺薄、工作壓力大、家務事多、社會責任重等,這就使得他們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身體鍛煉,身體各機能都明顯降低,不能更好的為國家做貢獻。

    4.2參加鍛煉的動機

    4.2.1興趣的需要

    中年人在工作之余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鍛煉項目,既鍛煉了身體,又滿足了一定的心理需要。可以從百忙中找到屬于自身的樂趣。

    4.2.2審美的需要

    為了給自己的老板或同事留下好印象,中年人通過多參加身體鍛煉,可以保持一個好的體型,使自信心大增,通過鍛煉還能提高自尊水平,使其有了主觀幸福感,體育鍛煉也就容易堅持下來。

    4.2.3健康的需要

    繁瑣的工作使中年人的身心不能很好的發展,幾乎每天都在一種緊張狀態中度過,再加上來自家庭的壓力使他們的身體條件每況愈下,而進行身體鍛煉可以改善這種現象,延緩衰老,增進健康。

    5老年人鍛煉的心理效應

    5.1鍛煉的動機

    人到老年后,無論是體力、腦力還是精力都明顯下降,而且隨著衰老的加劇,各種疾病也接踵而來。為了抵抗這些因素,他們會通過少負荷的運動量來緩解自己的衰老,這個時期的人們有大量的時間來進行鍛煉,但由于身體機能的低下,應妥善的選擇鍛煉項目,還要注意安全,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延緩衰老。

    5.2鍛煉的注意事項

    鍛煉要合理有效,選擇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項目來活動,鍛煉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還要持之以恒,最后最重要的也就是安全第一,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其各器官系統的工作能力,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6結論

    綜上所述,多進行身體鍛煉不僅可以從生理上影響著人們,比如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還能從心理上作用于人們,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而且能夠減輕或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幫助個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雖然我們還不能全面的理解身體鍛煉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規律的身體鍛煉絕對有助于心理健康,讓我們一起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來吧!

    參考文獻:

    [1]毛志雄,付舒,高亞娟.鍛煉心理學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1):69-74

    [2]劉鎏,唐旭.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綜述[J].安徽體育科技,2005,26(2):50-52

    [3]季瀏,李林,汪曉贊.身體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8,14(1):37-41

    [4]馬薔,佟立君.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狀況的相關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8(3):137-138

    [5]李曼.簡述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7):77

    [6]曾慶賀,張然.論體育鍛煉的心理健康效應[J].科教文匯,2007

    [7]司琦.身體活動的行為科學理論綜述[J].體育科學,2007,27(9):72-79

    [8]肖磊,林泰昌,陳作松.兒童身體鍛煉的心理效應[J].福建體育科技,2003,22(4):20-22

    [9]任波.體育鍛煉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分析與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5):644-646

    [10]李金平,徐德均,鄧克維.體育鍛煉對老年人生命質量的影響及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5):1505-1507

    [11]郭英梅,仇銀霞,侯選莉.淺析中年人體育鍛煉與其心理健康[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19(2):48-49

    [12]毛志雄,高亞娟.大眾鍛煉領域心理學研究的演進(一)[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0):32-37

    [13]武曉蘭.老年人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探討[J].黃山學院學報,2008,10(5):121-124

    [14]范軍.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27(6):114-116

    [15]李響.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效應分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8):132

    [16]劉芳.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6(6):93-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91成人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免费成人一级片|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四虎高清成人永久免费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片|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