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濕法冶金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濕法冶金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濕法冶金技術

    第1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一、浸種的優越性

    1.營養全面。腐熟的沼氣發酵液, 含有作物種子所需的多種養分, 如氮、磷、鉀和銅、鐵、鎂、鋅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氨基酸(賴氨酸、色氨酸), 還有生長調控物質和維生素、生長激素等。在浸種過程中, 種子吸收了沼液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和微生物分泌的多種活性物質, 這些物質能夠激化種子體內酶的活動, 促進胚細胞分裂, 刺激生長。

    2.溫度適宜。種子經浸泡吸水進入萌動狀態后, 若外界的溫度過低, 將抑制其正常的生命活動。沼氣池出料間內的沼液溫度比清水要稍高一些, 種子處在適溫的環境條件下, 新陳代謝活躍, 有利于促進種子萌芽, 提高種子發芽率。

    3.無毒無害。經過沼氣池厭氧發酵處理的沼液, 病菌和蟲卵被殺滅, 無毒無害; 沼液中的多種微生物及其分泌的活性物質對種子表面的有害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殺滅作用, 沼液中的氨離子也能殺滅種子病菌, 起到藥物浸種的同等效果。

    二、浸種沼液的要求

    用于浸種的沼液應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

    1.正常運轉, 使用兩個月以上, 并且正在產氣(以能點亮沼氣燈為準)的沼氣池出料間內的沼液。停止產氣, 廢棄不用的沼氣池的沼液不能用來浸種。

    2.出料間中流進了生產、有毒污水(如農藥等)或倒進了生人糞尿、牲畜糞便及其他廢棄物的沼液不能用。出料間表面起白色膜狀的沼液不宜于浸種。

    3.發酵充分的沼液為無惡臭氣味、深褐色明亮的液體, PH值在7. 2-7. 6之間, 比重在1. 044-1. 077之間。

    三、浸N前的準備

    1.曬種。曬種能增強種子表皮的透性和增進酶的活性, 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存活能力。播種后可提早出苗, 還可提高種子的吸水能力, 并殺滅部分病菌, 保證種子質量。曬種時間, 一般1-2天, 每天曬6小時, 最好選擇晴天的中午前后幾個小時的陽光。為使種子接受陽光均勻, 應將種子在曬席上薄薄攤開, 每日翻動3-4次。

    2.清理浮渣。將沼氣池出料間內的浮渣和雜物清理干凈。

    3.揭蓋透氣。加有蓋板的出料間應在清渣前1-2天揭開透氣, 并攪動料液幾次, 讓硫化氫氣體逸散以便于浸種。

    4.浸種工具。常用浸水性較好、結實的塑料紡織袋。

    四、浸種技術要求

    1.種子包裝。將種子裝入袋內, 裝種量根據袋子大小而定, 一般每袋15-20公斤, 并要留出一定空間(因種子吸水后會膨脹) 。空間大小視種子的種類而定, 有殼種子留1/3空間, 無殼種子留1/2或2/3空間, 然后扎緊袋口。

    2.浸種位置。將裝有種子的袋子用繩子吊入正常產氣的沼氣池出料口中部料液中, 在出料口上橫放一根竹棒, 將繩子另一端綁在竹棒中部, 使袋子懸吊在固定的浸種位置。

    3.浸種時間。視種子種類和出料間沼液溫度的不同而定。有殼種子一般浸種24-72小時, 無殼種子一般浸種12-24小時。沼液溫度低時, 浸種時間稍長; 反之, 則時間相應縮短。農村戶用沼氣池普遍是常溫發酵, 在環境氣溫變化不大時, 池內料液溫度較為恒定。春末夏初, 沼氣池出料間內沼液溫度在15℃左右時, 浸種時間可稍長; 夏末秋初,出料間內沼液溫度在18℃左右時, 浸種時間可適當縮短。一般以種子吸飽水為度, 最低吸水量以23%為宜。

    4.浸種后處理。提出種子袋, 空干沼液, 把種子取出洗凈, 然后播種。需要催芽的, 按常規方法催芽后播種。

    五、幾種主要農作物沼液浸種方法

    1.水稻。浸沼液24小時再浸清水24小時。雜交品種由于其呼吸強度較大, 因此宜采用間歇法浸種, 即浸6小時后提起用清水洗凈瀝干(不滴水為止), 然后再浸, 連續多次, 直到浸夠要求時間為止。浸種效果, 發芽率比清水浸種高5%-10%; 秧苗抗逆性增強, 成秧率提高20%左右; 秧苗白根多, 粗壯, 葉色深綠, 移栽后返青快, 分蘗早, 生長旺盛; 在同等栽培管理條件下, 產量提高5%-8%。

    2.玉米。將曬過的玉米種裝入塑料紡織袋(只裝半袋)內, 并拽一下袋子的底部, 使種子均勻松散于袋內, 用繩子吊入出料間料液中部, 浸泡24小時后取出, 用清水洗凈, 瀝干, 即可播種。浸種效果, 浸后的種子發芽齊、出苗早、苗勢壯, 比干種播種增產10%-18%。

    六、注意事項

    1.浸種時間不能超過規定時間, 如果時間過長, 會使種子水解過度, 影響發芽率。

    第2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 金昌市金川區肉羊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金昌市社區體育現狀及發展的分析 商洛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婁底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新疆博樂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哈爾濱市阿城區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敦煌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昭通市昭陽區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都勻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瓦房店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淺析正寧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貴港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淺談臨翔區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華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寧蒗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洋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澄海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鶴崗市蔬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咸寧市蔬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對甘肅省金昌市循環經濟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 湯鵬主,范云峰.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及其發展路徑[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5):119-123.

    [3] 孫玉梅.河北省蔬菜生產步伐加快亮點凸顯[J].統計與管理,2012(1):70-72.

    [4] 王喜軍,雄.敦煌市蔬菜標準化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吉林蔬菜,2014(5):42-43.

    [5] 2011―2020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生產發展重點[J].中國果菜,2012(8):33-34.

    [6] 李進.恩施州農業產業化發展對策探討[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7.

    [7] 黃代峰.煙臺市蔬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2.

    [8] 紀韜.遼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9.

    第3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關鍵詞:水稻技術創新;優勢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2

    水稻產業優化的發展也是科學技術提升的表現。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們生存下去的根本。因此,促進水稻技術的創新和水稻產業化的發展是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保證。水稻技術創新的研究,需要一定科技的支持,分析目前水稻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有效的措施促進水稻優化產業發展。

    1 水稻技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業的發展也走上了一個新高度,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力求在節省資金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增加收入。

    1.1 水稻N子的技術概述

    農業要實現增產的前提保證是選擇合適的品種,所以針對水稻種子的技術研究上一定要盡可能實現種子產業化的前提,朝著機械化的方向發展,力求實現市場的優質化、特色化和綠色化,推進科研生產的良性循環。

    但是要明確認識到,病蟲仍然是制約水稻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為了能夠有效緩解稻谷在供求過程中的不平衡的矛盾,適應人口快速增長的需求,在進行水稻種子的培育中要堅持優質、高產的原則。育種手段上基于傳統的基礎之余,有效結合生物和基因工程技術等,選擇出能達到國家二級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糧食供求情況已經趨于平衡,但是在生產結構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品種多而雜,但是缺乏優質的品種,尤其是在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之后,國外很多優質的產品不斷的涌入中國市場,并產生了較大的沖擊,這也給未來的發展帶來了艱巨的課題。

    實現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是發展農業必然趨勢,所以未來的工作重心應該是加大農業基礎化的建設,在實現雜交水稻選育工作的同時,加大規模化生產和機械化加工技術的投入,推進生產、科研和經營的產業化的進程。

    1.2 實現水稻高產的重要舉措

    高產是需要努力的目標,只有實現了好的種子加上好的栽種方法,優良品種的潛能才能得以發揮。所以如何實現水稻種植的良法配套研究是目前的工作重心,很多水稻種植的地區,會經常受到洪澇等災害的影響,要及時的對這些水稻田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加大科研的投入,實現糧食的增產。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追求食品的營養和保健,所以對稻米和產品健康指數也是越來越嚴格。其中栽培技術和產品的質量直接掛鉤,施肥方式也同樣會作用于產品的好壞,農藥則是對產品的健康有著一定的影響。很多水稻的生長環境都是氣候較為涼爽,濕度較大的,這種氣候適合害蟲的生產,所以為了保證品種的健康、綠色,就要從耕作、栽培和防治出發進行綜合治理,加強各部門、各學科和各行業之間的團結合作,加大綜合治理的力度。

    2 以科學技術為背景,圍繞科研結構,促進水稻種子產業化發展

    水稻種子的產業化發展,是水稻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前提,種子是植物的根本,決定著植物的質量和生產情況。在進行水稻種子的研究過程中,始終堅持科學技術為依據,堅持以科研機構為正確的引導,開展水稻種子的研究。水稻技術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在雜交水稻的基礎上再進行技術的創新。水稻種子技術的創新,對于擴大水稻產業生產的成果,增加農民的收入具有重要影響。

    3 在種業的引導下,促進水稻優勢產業發展

    目前,我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總體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加快水稻產業化的發展是目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在一部分地區實行水稻的產業化發展,可以以種業為引導,發展適于水稻生產的自然環境。有些地區的自然條件就非常的適合水稻的生長,生產出來的水稻品質高,口感好,因此,可以在此地大量種植水稻,然后在其他地區形成產業鏈,銷售各地。在種業的引導下,生產了大量品質優異的水稻,必然會有很多人搶購,在這樣一個有大量需求的環境下,為水稻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稻技術的創新發展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加強水稻創新技術的研究,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水稻目前是我國人民重要的糧食種類之一,水稻的生產不僅需要增加產量,同時還需要改進水稻的品質,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活的快樂。水稻產業化的發展能夠是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第4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慘淡天云欲雨低,秋山人靜鳥聲稀。

    似聞谷響飛黃葉,恐有孫登半嶺歸。

    原裝舊裱,可能是因為畫面太小的緣故,裝裱過程中在其上端配上一個精致的山水扇面,格調統一、和諧,相得益彰,平添詩情畫意。此后我欲尋找一幅與之相配的葉昌熾書法對聯。為此朝思暮想,直到2010年,總算在蘭州一古玩城實現了這一夙愿。

    這副對聯長137厘米,寬33厘米。上聯是“竹屋三椽春聽雨”,下聯是“山樓一角夜眠云”。雖然不清楚聯句的出處,但意趣、境界俱佳,能將詩意和心境有機融合,一氣呵成,使人感受到作者淡泊自守,不為世俗名利所困的境界。中堂對聯同掛庭堂,真有“珠聯璧合”之愜意。

    葉昌熾(字蘭裳,又字鞠裳、鞠常,晚號緣督廬主人,祖籍浙江紹興)學識淵博,尤擅金石、版本及方志之學。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藏書家和金石學家,也是最早著錄并認識到敦煌寫經價值的學者,可稱得上敦煌學的創始人。他著述甚豐,其中《藏書紀事詩》和《語石》為人稱道。前者以詩的形式為藏書家立傳,是關于私家藏書的開山之作。后者則為金石牌版之論著。《啟功論書絕句百首》中評道:“若葉鞠裳先生撰《語石》,自石刻之淵源、形制、文體、書風,以至論人、佚事、余聞,莫不爬羅搜剔,細大無遺,樂石之學,至此可謂獨群鴻蒙,兼包并孕者矣。”

    葉昌熾先生的金石學和詩文名冠一時,他的書名也因此被掩蓋。另外,葉昌熾先生從未經意于書,罕為人作,遺世墨寶僅尺牘、題跋而已。片紙只字亦為識者珍若拱璧,秘不示人,故而流傳極少,鮮為人知。吳湖帆先生曾在葉昌熾書贈的一副書房聯上這樣題道:“吾郡葉鞠裳太史等身著作,為清季金石之學一代大家。生平不以書名,故不輕為人書聯語。”我們在深感葉昌熾先生書法之作甚少流傳的同時,更為其謙和的人品所感動。

    葉昌熾先生的書法追本溯源,廣收博取,從其手跡中可以看出他對二王、楊凝式、陸柬之乃至唐太宗、褚遂良等下過相當的功夫。從行筆中來看,受《蘭亭序》《韭花帖》《陸柬之書文賦》《張黑女墓志》的影響極為明顯。縱觀其書法,風姿獨秀,書卷氣濃。其用筆,提按頓挫,縱橫開闊,無不如意,故線條剛健綽約,節奏強烈。其布白,一氣貫通,不顯刻意經營之跡。

    葉昌熾是光緒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官,參與撰《清史》,后入會典館,修《武備圖說》,遷國子監司業,加侍講銜。1902年2月被任命為甘肅學政,其職責主要是按試諸生,考核教官。在任4年中他巡行了甘肅省的各府州縣,大概只差敦煌縣沒有涉足。葉昌熾來甘肅前,剛完成《語石》一書的初稿,所以他一到蘭州便開始收集河隴石刻資料作為補充,敦煌縣令汪宗翰就是他托付尋找資料者之一。不久他就接到汪宗翰關于莫高窟藏經洞情況的報告,遂托汪宗翰代求些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碑刻資料,先后得到《大中五年(851年)洪辯告身牒碑》拓片、《宋乾德六年(968年)給水月觀音像》、絹本《水陸道場圖》《大般涅盤經》四卷、梵文寫經31頁等。然后他向甘肅藩臺建議將所有這些古代文獻和文物運到省城蘭州保存。然而,敦煌離蘭州路途遙遠,葉昌熾估算這些東西光運費就要五六千兩銀子,一時經費無處落實,于是就讓汪宗翰責令王道士暫將發現的文物和文獻放回洞中封存起來,等候處理。

    第5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關鍵詞 網頁設計 發展趨勢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Improve Web Design Curriculum Teaching of Art

    Professional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XIE Tao

    (Graduate Department,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Wuhan, Hubei 430060)

    AbstractAs a digital media arts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one aesthetic, as an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Web Design" is developed as the core curriculum by many professional art and desig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rapi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web design courses for the Art features need continuously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most practical web design techniques,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for the different needs.

    Key wordsweb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teaching design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Internet互聯網普及化程度越來越高,網頁設計與制作已經成為當代視覺設計師必備的專業技能之一。就網頁設計課程教學而言,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計算機技術,更要具有專業的美工基礎和藝術素養。培養能適應時展與市場需求的網頁設計師,藝術專業網頁設計課程就必須緊隨技術更新步伐進行教學改革,以便適應時展需求。

    1 設計軟件與開發技術的發展與更新

    網頁設計軟件眾多,業界廣泛使用Adobe公司的Dreamweaver,高校網頁設計課程也基本以此作為軟件教學內容。經過數年發展,最新版的Dreamweaver CS 5推出了許多新功能,因此課程的軟件操作教學內容也需圍繞新版本展開講授。

    早期的網頁設計師在設計流程中主要追求良好的美學效果,不太關注語義化和可用性方面的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遵循網頁標準(Web標準)進行網頁設計和網站開發,已經成為當代網頁設計師必備的技能之一。用Div+CSS布局來替代傳統的table布局,使內容與表現相分離,頁面信息結構更清晰,有利于內容的重用。網頁標準還使網站開發與維護更簡易,與未來瀏覽器也完美兼容,使訪問者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Flash曾經作為網頁設計中的視覺元素之一,現在已經發展成能夠開發整套網站的強大工具,提供了大量的遠遠超過 Html 所能夠實現的視覺表現效果,Flash 使創建復雜的、互動性強并且擁有動畫元素的網站成為可能。Flash流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也是網頁設計的一個新趨勢,頁面元素不再是靜態的文字和圖片,也不再局限于二維的Flas效果,結合音頻和視頻技術的Flv流媒體技術由于不需要安裝插件,有著優秀的兼容性及交互性,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3D技術是當前視覺藝術的一個熱點,基于Internet具有交互性的虛擬現實建模語言Web 3D技術,使二維的網頁向三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代表了三維網頁的發展方向。同時,更多的瀏覽器開始完美支持和表現新一代Web 語言、互聯網標準Html5,視頻播放、動畫、3D交互圖像、Web視頻聊天及會議、音頻的采樣和混合都將是Html5的重要優點和應用趨勢,并將引領下一代 Web 實現類似桌面的應用體驗。

    隨著技術的進步,網頁設計越來越重于表現多媒體的特性,這就需要網頁設計師不僅要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能,還需拓展其他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提高職場競爭實力。

    2 審美的提高促進網頁設計新思維

    一個極具藝術感染力的網頁設計作品會得到眾多來訪者的傾心,提高網站的親和力與回訪率。特別是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客觀上將網頁設計推向了更高層次的表現境界,網頁設計風格個性化、技術多元化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網頁的設計與制作,除了要表現動態效果及強大的交互功能,還應著力提高設計美感和藝術氛圍,界面設計同樣要符合視覺藝術的形式美法則。

    (1)布局合理、排版簡潔。結合優秀的版式設計,對頁面元素及內容進行歸檔分類與優化,做到信息的主次分明。

    (2)風格統一、整體性好。網站的整體性是通過好的界面設計風格體現出來的,色彩搭配要協調,圖像圖形的制作要精致,突顯網站主題與格調。

    (3)創新性的視覺特色。善于做創新性的視覺設計,讓頁面設計在同類網站中脫穎而出,帶給用戶愉悅的視覺感受和瀏覽體驗。

    (4)易用性。網頁最終會于用戶終端顯示,簡潔易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設計原則,讓美的頁面建立在易用的基礎上,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都要始終貫穿這種思想。

    網頁設計師根據網站定位的需求,重視用戶體驗,并將獨特的設計思維融合到網頁設計中去才能做出最優異的網頁設計。藝術專業的學生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設計優勢,將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使設計制作出來的網頁達到實用性和審美性的高度統一。

    3 根據市場的需求充實網頁設計課程教學內容

    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網頁設計師主要涉及網頁前端架構,如網站的整體風格規劃及版式設計、界面設計等,這些都屬于網站開發流程中視覺設計的范疇。作為整個開發團隊的一員,網頁設計師不僅要勝任前端設計,還要與站點開發人員合作密切,熟悉網站后臺的管理;不僅要精通靜態Html(Xhtml)語言與CSS,還要了解各種動態網站架構語言如ASP、PHP、JSP、CGI等;除了能勝任網站的規劃與設計,還要掌握網站建設相關方面的知識如服務器與虛擬主機的管理與維護、域名的注冊與解析、網站備案、SEO搜索引擎優化等。除此以外,網頁設計師還能借助各類CMS(網站內容管理系統)構建各種功能性的網站、論壇及博客系統。

    競爭所需使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企業開始開拓網絡市場,樹立其在互聯網上的良好形象。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也對網頁設計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精通專業技能,還要眼光敏銳及時把握網頁設計相關領域的最新動向。這就要求網頁設計課程教學在講授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同時,還需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多方面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

    4 根據教學目標及內容調整教學方法

    在傳統網頁設計教學中,一般沿用以教材為中心,教師課堂理論陳述及操作演示的教學模式,缺乏實踐性,無法達到課程教學目標。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環境,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1 改進實踐教學,鍛煉學生獨立創作的能力

    在實踐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用典型案例,通過對網頁設計案例的分析講授其中所應用到的理論知識,在學生理解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再演示案例,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相關理論知識的應用及實際操作,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從威客網上搜集一些商業設計項目作為實訓內容,讓教學目標更加貼近市場的真實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還可以定期舉辦網頁設計大賽,組織學生和專業教師進行評選,并將優秀參賽作品放在網站上作為教學成果展示,這些活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4.2 借助網絡技術實現教學互動,完善教學手段

    在實際教學中,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及時掌握教師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還需在課后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網頁設計課程本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巨大優勢。教師可以開設個人教學網站,將課件及相應的學習資料放到網站上供學生訪問下載,同步與更新各種學習相關信息,學生也能通過在線留言板和學習論壇與同學或老師相互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則可以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4.3 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綜合全面評價學生

    考核是檢測教與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考核方式不僅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反映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除了必要的理論知識考核,可以布置一個項目設計任務作為課程實踐部分的考核內容,比如讓學生設計制作自己的個人網站。先對個人網站的設計做總體規劃,列出設計方案,由教師審閱并給予修改建議后再完善方案并實施,在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關注進度并及時指出設計中的不足之處讓學生解決。這種考核方式既強調了實踐性教學,又培養了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網站設計和制作的能力。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的數字媒體發展迅速,網頁設計也成為視覺設計師最為關注的新領域之一。藝術專業的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不僅要體現時代性,還要富于創造性,具備前瞻性。教師必須緊密關注網頁發展動向,隨市場和時代的發展趨勢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偉娜.《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08(2).

    [2]張麗香.高校《網頁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大眾科技,2008(5):104-150.

    第6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作者簡介:曾德明(1958-),男,湖南長沙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為知識管理理論與方法、企業績效評價理論與方法;張磊生(1986-),男,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管理;禹獻云(1984-),男,湖南邵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管理;鄒思明(1987-),女,貴州貴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技術創新管理。

    摘要:基于技術依賴和國際化經驗兩個情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理論分析,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決策矩陣。當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高時,宜選擇跨國并購進入模式;當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低時,宜選擇離岸研發外包進入模式;當技術依賴程度較高、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時,宜選擇跨國技術聯盟進入模式;當技術依賴程度較低、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時,宜選擇海外研發機構進入模式。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技術依賴;國際化經驗

    中圖分類號:F276.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409(2013)10-0025-04

    R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of Entry Mode for

    Hightech Firm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ZENG Deming, ZHANG Leisheng, YU Xianyun, ZOU Simi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technology dependenc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 situational facto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cision matrix on the selection of entry mode for hightech firm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t finds that the mode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hould be chosen when both technology dependenc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 are high. Inversely, when technology dependenc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 are both low, the enterprise should choose the mode of offshore R&D outsourcing. And when technology dependency is high but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 is low, it’s appropriate to take the mode of Transnational Technology Alliance. While on the contrary, the mode of overseas R&D institutions is better chosen.

    Key words: hightech firms;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entry mode; technology depend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

    1引言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技術和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技術創新涉及的知識愈加復雜,使得企業技術創新不確定性及企業間技術知識相互依賴程度逐步提高,因此有效利用國內外技術創新資源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研發國際化擴展了企業獲取技術創新資源的渠道,技術創新資源獲取全球化、創新人才國際化和技術創新組織國際網絡化,成為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途徑。可見,高新技術企業有效識別各種進入模式適用性,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正確選擇進入模式,將對研發的國際化水平產生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尤為重要。

    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受文化距離、企業戰略和行業特征等多種因素影響,學者們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Ackerman認為跨國公司所在國與東道國文化距離近,傾向于選擇高產權進入模式;反之,選擇低產權進入模式[1]。Banri Ito等指出技術支持型戰略研發主要發生在企業實驗室,知識獲取型戰略研發主要在獨立實驗室[2]。Gassmann等認為企業所在行業特征影響國際研發組織形式[3]。賀團濤等指出中國企業存在技術劣勢,建立技術聯盟和小規模海外R&D機構是其主要形式[4]。Yadong Luo研究發現,國際化經驗比較豐富時,企業傾向選擇全資模式[5]。Ahmed等指出低風險意識企業偏向高控進入模式,否則,偏向低控進入模式[6]。呂萍等認為企業類型和經營體制對海外研發模式選擇也有重要影響[7]。

    綜合已有研究發現,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行業特征、研發環境、技術依賴和國際化經驗。學者們對行業特征、研發環境等組織外部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探討國際化經驗、技術依賴等內部因素的很少。并且,現有文獻大多針對單個因素進行研究,較少分析兩個因素共同作用情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技術依賴和國際化經驗對研發國際化及其進入模式選擇的影響,提出進入模式選擇決策矩陣,并用典型案例進行實證分析,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提供指導。

    2情境因素對研發國際化的影響機理

    2.1技術依賴對研發國際化的影響機理

    資源依賴理論認為,企業間的技術資源具有異質性、互補性,沒有組織對所需資源完全自給。技術依賴程度取決于某種技術對企業生存的重要性、獲得和處理技術的使用程度及替代性技術來源的存在程度。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時,企業所需“關鍵技術”掌握在其他企業手中、獲得或處理技術的程序復雜、技術替代性來源少,研發創新風險相應增加。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存在技術劣勢,與跨國公司進行直接合作困難[8],阻礙了研發國際化。如果過度依賴,技術創新和商業化過程將受到技術供應者控制,失去自主性和靈活性,陷入“技術陷阱”,導致技術“空心化”。技術依賴程度較低時,企業核心技術優勢突出,憑借“技術優勢”加大海外研發投資,以降低研發成本[9]、獲得輔技術及實現新老技術融合,實現技術本土化和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研發國際化水平。

    可見,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時,企業“關鍵技術”被其他企業掌握,直接合作困難,國際研發成本和行政管理費用相應增加;技術依賴程度較低時,核心技術優勢明顯,能夠充分利用東道國的基礎設施和研發人才,降低研發成本,提高國際研發效率和效果。

    2.2國際化經驗對研發國際化的影響機理

    國際化經驗是指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國際經營市場知識、國際先進技術知識、國際先進管理知識和實踐、各國制度文化知識和投資信息等,具有海外經營經歷的高管[10]、普通員工的個體經驗知識也包括在內。國際化經驗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種重要戰略資源,對研發國際化有著重要影響。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時,企業對東道國研發環境不確定性不敏感,能夠與東道國企業或研發機構友好溝通和交流,克服制度、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的差異,充分利用東道國的“技術外溢”效應。所以,跨國公司有信心和能力投入更多資源、應對競爭環境等不確定性因素[11]及管理海外子公司[12,13],促進研發國際化。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時,企業對東道國研發創新環境缺乏了解,容易高估風險低估收益,影響國際研發機會判斷和行為決策。此外,企業不知如何操作離岸組織的研發流程[14],技術知識、信息的收集成本和管理費用相應增加。

    可見,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時,企業能夠有效克服各種創新風險、降低行政管理費用,提高國際研發和創新能力;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時,企業對東道國的研發創新環境了解不足,不確定性增加,不利于研發國際化水平提升。

    3不同情境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的選擇

    由于劃分標準和研究目的不同,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的分類有較大差異。Zahra等按照控制程度高低將進入模式分為高控模式(獨資或并購)和低控模式(合作)[15]。Yigang等從層級角度將進入模式分為股權式、非股權式和出口3個層級[16]。張樹明等認為進入模式有新建進入式、并購進入式、對外工程承包或整廠輸出和國際分支機構[17]。呂萍等指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方式主要有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研發外包、組建技術聯盟、收購兼并以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等[7]。根據已有研究,并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實踐,進入模式主要有:跨國并購、海外研發機構(獨資)、跨國技術聯盟和離岸研發外包。

    由以上分析發現,技術依賴和國際化經驗對研發國際化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僅考慮技術依賴因素: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時,“關鍵技術”缺失,國際研發成本和風險增加;技術依賴程度較低時,核心技術優勢明顯,能提高研發國際化效率。如果僅考慮國際化經驗,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時,能有效應對國際研發風險;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時,技術創新和商業化風險增加,阻礙研發國際化。但是,在國際研發中,兩者共同作用于研發國際化實踐。基于兩者的綜合作用,將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劃分為以下四種情境: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高;技術依賴程度較高、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技術依賴程度較低、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低。

    3.1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情境下進入模式的選擇

    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情境下,創新能力和資源實力薄弱,企業選擇更“容易”獲得“關鍵技術”的進入模式。有學者認為,企業對外部資源依賴程度越高,越傾向于并購形式[18]。也有學者認為,技術依賴程度越高,越有可能通過聯盟形式整合資源和能力[19]。但是,企業選擇何種進入模式,取決于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

    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的情境下,跨國經營經驗充足,企業傾向選擇并購進入模式[20]。 跨國并購是跨國公司獲取技術知識最直接方式之一,有針對性并購海外研發機構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夠規避東道國的技術尋求壁壘,迅速獲得所需研發人才和科學技術,降低技術依賴程度。由于國際化經驗比較豐富,企業能夠有效克服雙方制度、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降低被并購企業研發人員和普通員工的抵觸情緒,成功實現并購、獲得“關鍵技術”知識。因此,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高的情境下,企業宜選擇跨國并購方式。

    與IBM、HP等相比,聯想PC業務核心技術薄弱,技術創新能力、資本實力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差距大。數據顯示,2003年聯想海外銷售收入僅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3%。1988年,聯想開始進軍海外,以香港為中心建立研發、生產和銷售網絡,1990年代國際化活動進一步深化。聯想通過國際化聚集大量國際技術和管理人才,國際化經驗豐富,為其成功并購IBM全球PC業務奠定了堅實基礎。聯想國際化情況見表1。

    2004年,聯想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五年內無償使用IBM品牌,保留“Think”商標及PC研發、生產中心和世界銷售網絡,強化了聯想PC業務核心技術優勢。整合過程中,聯想實施“一企兩薪制”和“英語學習運動”,成功留住關鍵技術和管理人才,加快整合雙方生產和營銷渠道,迅速推出新業務。200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7%,2007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07%,PC業務在原基礎上增長4倍,占全球PC市場份額78%,排名第三。

    表1聯想國際化進程

    時間國際化進程1988年香港聯想電腦有限公司成立1990年美國洛杉磯、法國德斯多夫分公司成立1991年德國分公司成立1992年英國分公司、美國硅谷實驗室成立1993~1994年西班牙、法國、荷蘭以及奧地利分公司成立1996年荷蘭物流中心成立2001年美國分公司、專利信息中心成立;聯想翱龍成立2002年收購漢普咨詢公司2003年更改標志,國際化進入新階段2004年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2004年并購IBM 全球PC業務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情境下,沒有足夠能力和并購經驗對被并購企業或研發機構進行技術、制度和文化整合。組建跨國技術聯盟是企業獲得技術知識最有效的方式,跨國技術聯盟為企業間充分溝通、交流及知識共享提供了條件,使得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經驗和技術知識,降低技術創新和商業化風險,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因此,技術依賴程度較高、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的情境下,企業宜選擇跨國技術聯盟模式。

    我國通訊企業處于技術、信息跟蹤和學習地位,中興由于缺乏核心技術,技術依賴程度較高。中興國際化起步較晚,1995年參加日內瓦ITU世界電信展,1998年開始大規模承包電信工程,直到2001年才將國際化作為其重要戰略,2004年正式大范圍拓展海外市場。所以,中興缺乏國際關鍵技術和管理人才,國際經營和管理經驗不足,國際研發部門、人員間溝通困難,執行效率低。因此,中興與多家通訊設備運營商組建技術聯盟:在CDMA領域與高通合作,高通主要提供芯片等核心技術,中興主要負責產品研發、生產;在WCDMA領域與和記黃埔、法國電信等合作;在CDMA2000領域與Clear Talk聯盟;在TD-SCDMA領域與愛立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技術聯盟的建立,彌補了中興國際化經驗、技術實力的不足,國際研發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技術知識基礎、創新和國際競爭能力有效增強,為其進駐歐美等高端市場打下堅實基礎。2008年,中興在高端市場銷售增長速度達155%,占其總銷售額的83%,全球新增市場占有率高達15%。

    3.2技術依賴程度較低情境下進入模式的選擇

    技術依賴程度較低時,跨國公司更多是為了獲得輔技術、保證核心技術安全及降低國際研發費用,大多傾向于建立海外研發機構[21]。有學者指出,跨國公司技術能力越強,越可能選擇離岸研發外包模式[14]。

    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的情境下,跨國公司傾向于選擇獨資形式[22]。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獨資)是企業研發國際化最直接的進入模式,自主性強、容易操作,能夠充分利用東道國技術溢出效應、吸收互補性知識。同時,國際化經驗知識可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分享利用,企業能有效應對不同制度、文化、管理實踐和市場需求變化規律,避免或克服各種研發創新風險,提高國際研發效率和效果。因此,技術依賴程度較低、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情境下,企業宜選擇海外研發機構模式。

    海爾重視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在全球建立了10個綜合研發中心,平均每個工作日開發12個新產品、申請25項專利,核心技術優勢突出。1990年,確定“先難后易”國際化策略,1992年海爾將國際化作為公司重要戰略,相繼建立13個生產工廠和22個貿易中心,先后兼并18家企業,國際化經驗不斷豐富,規避、處理國際研發風險能力增強。在此基礎上,海爾相繼成立15個海外研發機構、6個設計中心,以實現技術本土化、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2003年,海爾在美國180升以下的市場占35%,2005年成功牽手北京奧運會,2006年海外銷售額達33億美元,占其全球總額的237%。海爾海外研發機構情況見表2。

    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的情境下,國際經營經驗嚴重不足,不能有效克服各種障礙,企業偏向離岸研發外包模式[21]。研發外包是外包的高端領域,是開放式創新環境下獲取互補性技術知識的新型研發模式。離岸研發外包能夠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縮短新產品生命周期、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追趕、超越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并且,離岸研發外包能夠彌補企業國際化經驗不足的缺陷、降低國際研發風險,迅速形成核心技術優勢和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研發國際化水平。因此,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低情境下,企業宜選擇離岸研發外包模式。四種情境下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選擇決策矩陣見圖1。

    表2海爾海外研發機構情況

    時間研發機構(獨資)國家1994年東京技術中心日本1996年硅谷研究所美國1997年洛杉磯設計中心美國1998年中央研究院中國1998年里昂設計中心法國1998年阿姆斯特丹研究所荷蘭1999年蒙特利爾研究所加拿大吉利持續進行技術創新,投資數億建立汽車技術中心和研究院,進行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吉利自主開發4G18CVVT發動機、Z系列自動變速器等,其產品和技術超越了眾多同級別外資品牌,核心技術優勢明顯。吉利國際化水平較低,1997年進入轎車領域,2003年首批轎車出口海外,2005年在香港上市,國際經營人才和經驗基礎薄弱。因此,吉利先后與多家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將新型車型研發、設計及電子、動力等標準化技術外包給供應商或專門研發機構。2002年,銷售量為478萬輛,同比增長120%;2009年銷售量為3291萬輛,在國內持續8年排名前十。吉利研發外包情況見表3。

    表3吉利研發外包情況

    時間研發外包活動2002年與意大利汽車公司簽訂合作協議2002年與韓國大宇簽訂技術合作協議2003年與德國呂克公司達成技術合作協議2005年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開發新型轎車體系2006年與北京華冠、福臻合作開發新車型4結論

    本文在分析技術依賴和國際化經驗兩個情境因素對研發國際化影響機理的基礎上,對不同情境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進入模式的選擇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進入模式選擇決策矩陣,并用典型案例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僅考慮一個因素: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時,宜選擇跨國并購或跨國技術聯盟進入模式;技術依賴程度較低時,宜選擇海外研發機構或離岸研發外包進入模式。國際化經驗比較豐富時,宜選擇跨國并購或海外研發機構進入模式;國際化經驗比較缺乏時,宜選擇跨國技術聯盟或離岸研發外包進入模式。如果考慮兩個因素的綜合作用: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高時,宜選擇跨國并購進入模式;技術依賴程度較高、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低時,宜選擇跨國技術聯盟進入模式;技術依賴程度較低、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較高時,宜選擇海外研發機構進入模式;技術依賴程度和國際化經驗豐富程度都較低時,宜選擇離岸研發外包進入模式。

    研究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及其進入模式選擇提供了指導。根據分析,一方面,企業要加快減小技術依賴程度,增強核心技術優勢,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和國際競爭能力;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強國際化經驗知識積累,通過產學研合作或組建技術聯盟等方式,吸收和利用合作伙伴的經驗知識,增強國際化經驗知識基礎,提升研發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Aekerman Abraham. The Effect of the Target Country's Legal Environment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J]. Working Paper, 2005.

    [2]Ito B, Wakasugi R. What Factors Determine the Mode of Overseas R&D by Multinationals? Empirical Evidence[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8): 1275-1287.

    [3]Zedtwitz M V, Gassmann O, Boutellier R. Organizing Global R&D: Challenges and Dilemma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04, 10(1): 21-49.

    [4]賀團濤, 曾德明. 跨國公司R&D國際化理論述評[J]. 中國科技論壇, 2008(8): 75-79.

    [5]Yadong Luo. Determinants of Entry in An Emerging Economy: A Multilevel Approa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1, 38(3): 443-472.

    [6]Ahmed Z U, Mohamad O, Tan B, et al. International Risk Perceptions and Mode of Entry: A Case Study of Malaysian Multinational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 55(10): 805-813.

    [7]呂萍, 楊震寧, 王以華.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國際化的發展與現狀[J]. 中國軟科學, 2008(4): 109-116.

    [8]楊震寧, 李東紅, 王以華. 中國企業研發國際化: 動因、結構和趨勢[J]. 南開管理評論, 2010, 13(4): 44-55.

    [9]陳勁, 景勁松. 從ZT公司看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國際化之路[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2 (11): 37-40.

    [10]李自杰, 李毅, 陳達. 國際化經驗與走向全球化—基于中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中國軟科學, 2010 (8): 126-137.

    [11]Gupta A K, Govindarajan V. Cultivating a Global Mindset[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2, 16(1): 116-126.

    [12]Brouthers K D, Ennart J F. Boundaries of the Firm: Insights from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 33(3): 395-425.

    [13]Bo Bernhard Nielsen, Sabina Nielsen. 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The Choice of Foreign Entry Mode[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1, 46(2): 185-193.

    [14]Martinez-Noya A, Garcia-Canal E, Guillen M F. International R&D Service Outsourcing by Technology-intensive Firms: Whether and Wher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12(18): 18-37.

    [15]Zahra Shaker A, Ireland Duane R, Hitt Miehael A.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by New Venture Firms: International Diversity, Mode of Market,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5): 925-950.

    [16]Yigang P, David K T.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Market Entry Mod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0, 31(4): 535-554.

    [17]張樹明, 徐莉. 中國企業FDI的海外進入模式及其投資績效的實證研究[J]. 山東大學學報, 2008(6): 130-136.

    [18]Finkelstein S. Interindustry Merger Patterns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Preffer (1972)[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5): 787-810.

    [19]Gulati R. 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 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s in Alliances[J]. The Academy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1): 85-112.

    [20]Brouthers K D, Brouthers L E. Why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Entry Mode Choices Differ: 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Factors, Risk and Trus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3, 40(5): 1179-1204.

    第7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關鍵詞:大數據 金融業 優勢 發展方向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導致相關數據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海量數據將會為各大行業帶來新一波技術紅利。對于金融業這個對數據極度敏感的行業,數據運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夠高效運用海量數據的金融機構,必定會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迎來大數據時代

    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量數據正通過我們周圍的設備不斷產生,社交網絡、在線購物、支付平臺等等都在收集著數據。我們每天產生的數據量正在以指數級增長,2015年全球大數據儲量達到8.61ZB,而今后十年,用于存儲數據的全球服務器總量還將增長十倍。大數據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數量和品種于各行各業中產生,大數據時代迎面而來。

    作為又一個充滿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高科技前沿,大數據以其多源、海量、異構的特性沖擊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領域,已然成為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信息技術領域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對大數據合理、有效地運用不僅會改變生產和消費的商業行為模式,同時也會引起信息數據在數量、頻度和運用等方面的巨大變革。通過對大容量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發掘新的內容,創造出新的價值,帶來“新知識”與“大發展”,大數據將開啟一次嶄新的、重大的時代轉型。

    二、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優勢

    金融業作為一個與數據極度關聯的行業,能夠在當前環境中抓住機遇,積極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金融機構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實現自身競爭力。面對大數據時代,需要我們運用全新的邏輯與思維,以數據化的方法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運用大數據提升洞察力,拓展知識的廣度與深度,進而幫助金融機構識別趨勢并利用這些數據來獲得競爭優勢,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就大數據時代而言,金融業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這主要源于以下三點:

    (一)數據運用傳統行業

    金融業從最早的信用評級模型到后來的市場營銷模型,直到現在的各類投資收益模型,近些年其對數據分析的實踐操作經驗將極大地輔助其向“大數據”分析跨越。

    (二)相關人才集中行業

    金融業作為一個信息密集型服務產業,其信息技術等部門擁有大量的IT技術開發與應用人才,并逐年增加對信息系統的投資力度,使得其對數據的挖掘、應用能力不斷提升。

    (三)數據收集多源行業

    金融機構自身擁有大量結構化數據來源,如客戶的賬戶信息、資金交易記錄、證券交易記錄等,與此同時還擁有網上銀行交易記錄、電商平臺交易記錄、證券投資收益曲線等非結構化數據。這些多維度的統計數據極大地便利了金融業對數據的挖掘,也體現出金融業強大的數據收集能力。

    三、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

    大數據時代金融業的發展方向將發生巨大改變,需要金融機構迎合時代浪潮,以謀求長遠發展,從而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對于金融機構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本文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單一數據源向多數據源轉變

    對于傳統金融機構而言,其數據來源大多為自身結構化的金融信息,如財務信息等,但在當前時代,金融機構的數據來源急速增長,引入投資者交易行為、客戶評分、公共事業繳費記錄等多方面、多維度的數據,從而可以更精確、更有效、更客觀地進行分析評價。所以對于各金融機構而言,獲取更多源、更強有效的關聯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

    (二)基礎數據分析向復雜數據分析轉變

    對海量數據的分析,不同于之前簡單的數據分析,它需要更復雜的統計技巧來獲得準確的結果。金融機構目前對于結構化數據的利用率較低,面對非結構化數據則更缺乏基本的處理機制和系統化的挖掘方法,所以加快建立大數據分析體系,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創建大數據時代新的數據分析方法,這將成為未來金融機構的數據深研方向。

    (三)群體營銷模式向個體營銷模式轉變

    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對客戶在社交媒體、多媒體終端等渠道產生的各類非結構化信息進行解析,金融機構可以將每一個客戶數據化,進而可以為客戶構建嶄新的360度數字畫像,分析粒度由群體精細為個體,從而可以分析個體客戶需求,并及時提供與之匹配的金融產品和個性化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

    (四)傳統決策模式向數據決策模式轉變

    大數據使得決策模式發生轉變,由傳統的“基礎數據+經驗”決策模式向“數據證據”決策模式轉變。大數據更強調決策建立在牢固的證據基礎上。傳統的決策模式依賴于簡單數據分析和高層管理經驗,而大數據時代全量數據分析使得分析結果更具客觀性和決策支持性,所以金融機構未來的決策過程將會以數據為核心,圍繞客觀數據進行決策判斷。

    (五)傳統風險評估向數據風險評估轉變

    大數據的運用使得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系統更加全面、客觀。傳統風險評估可能只是來源于對財務報表的研究,但是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機構可以利用企業的多角度關聯數據進行參考評估,比如對于某家物流企業,銀行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對其客戶滿意度、貨物運輸量、物流效率等方面進行了解,從而客觀評價其經營狀況。所以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股份制銀行主動與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進行合作,進而以大數據思維建立起自己的新型風險評估體系。

    四、結束語

    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對于金融業而言,未來的發展勢必聚焦在創新、復雜的業務方向,所以必須轉變現有思維模式,重新審視自身核心競爭力,主動投身于互聯網大數據,將大數據的收集與挖掘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資產,提高資源分配效率,從而使自身在未來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雷晨寧.大數據時代金融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商場現代化,2015(13):164-164

    第8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 專業標準 專業發展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學科性質決定了教師隊伍偏向年輕化、技術化,而信息技術教師是該學科課程教學的執行者,很大程度上他們的專業發展影響著中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和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營口市信息技術教育已經逐漸走入正軌,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通過幾年的教科研工作,筆者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未能達到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且學生的信息素養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學生利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還不強,甚至小部分學生有信息道德素養缺失等現象。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學校計算機教室硬件設備可以支持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課程開設的情況也是符合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從學理上講,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但在這諸多的原因中,教師的專業素質是關鍵。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如何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呢?

    一、專業知識

    信息技術教師不但要具備關于學科、課程以及教學等知識,還要掌握關于學生的知識,因此,信息技術要通過自身不斷學習,參加集體培訓的方式,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

    1.關于學科的知識

    信息技術教師要掌握信息技術學科的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科知識,并形成具有統領性、深刻性、融通性的信息技術學科知識體系;熟悉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以及生活實踐、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并能較好的融通起來。

    2.關于課程的知識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掌握本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等知識,并具備豐富的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資源、課程評價等方面的知識;理解課程改革的理念,并將這些理念在信息技術學科課程中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3.關于學生的知識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了解教育心理學以及其他與學生相關的知識,并能有效用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和學生管理之中;了解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學科不同內容的規律,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等方面出發,調整教學策略、技巧以及指導的方法等。

    4.科學與人文素養

    信息技術教師不但要有敏感的信息意識和較高的信息的搜集、加工等應用信息的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即了解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中間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基本內容,了解我國優秀的文化,及時吸取和轉化當代科學發展的新文化、新成果,以豐富已有的知識的知識的知識的知識體系的能力。

    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通過學習,掌握日益更新的信息技術,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

    二、專業能力

    首先,信息技術教師要具備設計、實施教學的能力。除了具備細密周全的課堂設計能力外,還要有善于調控課堂實施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和引導學生“走進”教材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其次,信息技術教師要具備教育科研能力。 教師要堅持教育科學研究,將課堂教學問題化,教學問題課題化,通過研究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促進教學,形成富有個性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獨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

    再次,信息技術教師要具備組織管理能力。 教師除了需要擔任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和學校管理外,還可能有許多與信息技術有關的事務,如非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培訓、計算機房和校園網的管理與維護、校內各科室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中小學興趣小組的組織與活動、信息技術競賽的組織和訓練、學校電子檔案的管理等,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還要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最后,信息技術教師要具備開拓創新能力。 在學校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具備創新素質,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腳踏實地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創新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新穎的問題和創設適宜的環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標新立異,樹立多元的學生創新觀。

    三、專業情意

    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規定教師要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教育部于2011年12月頒布了幼兒園、小學、中學三個學段《教師專業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對教師的師德提出了新要求;北京教育學院研制完成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及指導》對中小學語文、數學等9個學科教師專業發展進行指導,其中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專業情意也有相應的標準。

    信息技術教師除了具有教師應具備的良好的職業道德之外,還應該具備良好的信息倫理道德修養,健全自己的人格與職業道德,遵守知識產權、學術道德與規范,在道德素養方面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并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素質和品格。

    綜上所述,作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教師,不斷探索、研究、反思,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保持學習熱情,不斷吸收和轉化新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深入的研究教學規律,形成以學生為本的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育風格。總之,信息技術教師要通過終身學習、教科研實踐來提升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水平,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第9篇:濕法冶金技術范文

    電子白板目前在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用電子白板的應用軟件可以整合課程資源,增加課堂容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電子白板的自動存儲功能,還能將課堂上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過程記錄下來,方便了課后的反思與總結,還可以作為課程資源進行教師間的交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一、電子白板技術整合教學資源,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中,我們都會用到很多的教學資源,而利用電子白板技術我們就可以實現資源的整合,并根據具體的需要來對資源進行整合和加工,以適應我們的教學實際。生動活潑的課程資源,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又優化了課堂教學,發揮了教學資源的實用效果。

    如學習《古詩兩首》(《池上》《小兒垂釣》),大屏幕投放課題,“池上”和“小兒垂釣”翻著跟頭呈現在大屏幕,首先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接著就是識字教學,讓學生板演注音和組詞,然后播放配樂,指導學生朗讀,反復朗讀背誦之后,將古詩句分解到大屏幕上,進行講解分析,最后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課堂討論,檢查、糾正、點撥,最后給出作業。兩首古詩,可以利用大屏幕整合在一起,優化了課堂教學,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二、電子白板技術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師素質

    傳統的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后來的多媒體教學也是老師根據自己的意圖設計出課件,然后按照課件的流程進行講授,學生無法參與其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是停留在你問我答上。現在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的支持,真正體現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半成品”課件,利用電子白板的相關功能,通過師生的互動來修改、補充、完善課件的內容,實現課堂更精彩的生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其實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讓課堂成為高效課堂,就需要我們除了掌握電子白板技術之外,還要有更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專業素養。

    比如在學習“最佳路徑”時,分析課文思路的過程中,我們在白板上共同制作設計板書,劃括號的地方讓學生來補充。

    最佳路徑

    時間——獲得啟示——完成設計——取得最佳

    (撒下草種),提前開放

    (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自由選擇

    括號里的內容,可以填充的詞語很多,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上臺展示,二時間,學生興趣大增,師生互動達到。這樣,更方便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電于白板技術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中運用電子白板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因為我們本來需要在黑板上畫的圖、演示的過程都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的輔助功能完成,同時還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功能來突出重點,利用動畫演示等來攻克難點,利用資源庫來出示練習,這些都在無形中節約了教學的時間,增大了課堂的容量,達到了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如在學習《推敲》的時候,課件展示賞析的方法:(1)從“詩眼”人手;(2)剖析詩詞的思想內容;(3)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同時課件展示古代煉字的詩句,如:盧延讓《苦吟》中的“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賈島《題詩后》中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中“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孟郊《夜感自遣》中“夜吟曉不休,苦吟鬼神愁”等經典名句,幫助學生理解《推敲》的文章主題的同時,增大了課堂容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av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成人18黄网站麻豆|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完整版在线|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成人a一级试看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