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在線課堂功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Lakoff“模糊限制語:模糊概念的標準和邏輯研究”,首次提出了“模糊限制語”術語。Lakoff認為,“模糊限制語(hedges)是一些有意用來把事物弄得含糊不清的詞語”。模糊限制語通常表現為程度、范圍、數量等的模糊,或態度的含糊和不確定,但交際的雙方完全可以理解這種表達。英文中存在大量模糊限制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合理地使用模糊語,不僅可有效地避免理解上的歧義,同時也使語言更加客觀、準確和得體。本文將介紹模糊限制語的五種類型,并分析其語義特征,它與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及面子理論的關系,從而探討模糊限制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 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及語義功能
雖然國內各學者對模糊限制語的研究已有近三十年歷史,但是學術界對該術語的定義仍沒有固定的標準。陳華林、李福印從廣義語義特征講模糊限制語分成五類翻。如表1所示。
模糊限制語獨特的語義功能,在話語交際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恰當使用模糊限制語可以使話語禮貌委婉,靈活有效,也有助于提高說話人的言語表達和交際水平,進而更好地改善交際雙方的人際關系。
二 模糊限制語語用功能及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價值
1 運用合作原則,生成高效課堂
美國哲學家格萊斯認為,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應遵守的原則,這就是會話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該原則要求話語與會話的現階段、與現時目的及方向所有要求得相一致,使會話能順暢且有效地進行下去,完成交際目的。合作原則的四大準則如表2所示。
在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為了保證會話的順利進行,必須共同遵守“合作原則”。課堂教學,使用模糊限制語,似乎未能提供交際所需的足夠信息,看似表面上違背了量的準則,模糊了語境,但實際上這恰恰遵守了質的準則。
例①A: When did Jack live in Guiyang´?
B:About 10 years ago
在例①對話中B的回答中出現了“about”這一數量型模糊限制語,因about表示一個模糊的概念,看似不夠精準,違反了“量的準則”,但基于B在不知道準確時間的情況下才未能提供準確的時間,故確保了言語交流中“質的準則”的實現。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有機結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呈現一對多的關系,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無法完全預設課堂教學活動,而不免會遇到某些模糊或不明確表達的情況。基于對部分教學活動的發展難以進行準確地描述或預測的客觀事實,教師可采用模糊的策略,正確使用一些直接緩和語或范圍模糊限制語,話語信息的傳達雖表面上模糊,看似違反了量的原則,但實際上顯示了語言的嚴謹性和客觀性,實現了質的原則,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高效學習。
2 恪守禮貌原則,拉近師生距離
20世紀80年代,英國語言學家Leech在會話原則的基礎上,從修辭學、語體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著名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他將禮貌原則概括為6條準則:(1)得體準則(盡量減少有損他人的觀點);(2)慷慨準則(盡量減少利己的觀點);(3)贊譽準則(盡量減少貶低他人的觀點,多表揚他人);(4)謙遜準則(盡量縮小對自己的表揚);(5) 一致性準則(盡量減少與對方的分歧和不一致);(6)同情準則(盡量減少與他人的情感對立)。在言語交際中,模糊限制語是恪守禮貌原則的常用策略,合理使用可有效修正話語交際的范圍,確保談話內容的真實程度,又能對談話內容作出主觀推測和客觀評估,使雙方在現實話語交際中禮貌原則得以有效實現。例如:
②:I wonder if you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idea on the topic.
③:Cenerally speaking, your idea is to the point.
在例②中模糊限制語“I wonder”、“can”、“something”的使用,增強了禮貌程度,緩和了課堂教學氣氛,有助于教師獲得目標學生的肯定答復;而例③中“gunerally speaking”這一范圍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在一定范圍內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的總結,確保課題教學高效推行的同時,也有利于師生關系平等、融洽。
3 保全師生面子,維護課堂合作關系
面子(face)是人際關系的一種現象,可理解為是每個社會成員為自己爭取的某種在公眾中的“個人形象”。面子有正負兩個方面。正面子(positive face)是指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許。負面子(negative face)指有自主的自由,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干涉和阻礙。在話語交際中雙方都有面子維護需求,社會成員相互合作,使得各自的面子不受威脅或損害。任何一方面子受損,會嚴重干擾話語交際的進行,甚至造成談話中斷。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交際過程,在學生主觀上對課堂提問內容,信心不足的情況下,使用模糊限制語,可有效緩和課堂沉默尷尬的氣氛,維護甚至挽救學生的面子,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獲得良好學習效果,推動課堂教學深入高效的展開。例如:
④I would suggest that your handwriting should be improved?
⑤Maybe today yoU are a liftle bit nervous, and I think you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
在例④中,would這一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有效地緩和話語交際中緊張語氣,削弱了教師“批評”的力度,達到降低學生對意見的抵觸并維護和挽救學生的面子。同理,例⑤中“a little bit”的使用削弱了教師“評判”的鋒芒和學生的抵觸情緒,既營造了和諧溫馨的課堂環境,又有效地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課堂教學能順利進行。
總之,模糊限制語普遍存在于人們的交際中,它有豐富的語義特征和活躍的語用功能。全面和深入研究模糊限制語對課堂教學具有不可小覷的實用價值。作為教師,在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且連貫地傳授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應掌握并恰當地使用模糊限制語,充分發揮模糊限制語的語用功能,促進生成高效、優質的課堂。
參考文獻
[1]Lakoff George. 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uc,1972.
[2]陳華林,李福印.交際中的模糊限制語[J].外國語,1994(5).
[3]陳治安,冉永平.模糊限制語及其語用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5(1).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被認為是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迅速擴容的主因。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披露的投融資金額達9.1億美元。而艾瑞咨詢預計,未來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19%,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1 600億元人民幣,在線教育已經是最熱的投資領域。
在BAT三巨頭中,阿里巴巴有淘寶同學,百度更有百度文庫、作業幫、度學堂和傳課網等一眾尖兵,優勢不可謂不明顯。2014年2月,阿里巴巴以1億美元領投了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培訓企業VIPABC,一舉打破了此前人們對在線教育領域“不知名企業快速投資、快速上線”的粗糙和草根印象,成為迄今為止在線教育界最大的一筆融資。2014年4月才以騰訊課堂正式切入在線教育市場的騰訊想必也是“壓力山大”。
在前路已經熙熙攘攘地擠滿了深耕市場多年的各類型垂直型在線教育網站,且阿里巴巴與百度也紛紛出手的情況下,要想爭奪在線教育市場的大蛋糕,騰訊面臨的對手實在太多,但也并非毫無希望。事實上,國內在線教育起步雖早,但從未擺脫“填鴨式教學”的困境,互聯網在線教育也只是變成了更廣義上的傳統課堂而已。用戶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很差,再加上用戶缺乏內生性驅動力,不僅用戶深度學習的效率不高,而且用戶粘性也一直踟躕不前。
為了增加互動性,借助社交軟件進行交流成為了不少在線教育平臺彌補自身不足的手段。然而,這些垂直型在線教育網站都僅僅是淺層地利用了這些社交軟件的功能,難以做到真正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但對于騰訊來說,社交可謂看家本領,借助QQ的力量,騰訊課堂不是沒有可能后來居上。無論是通過QQ的渠道優勢獲得快速進入騰訊課堂的入口,還是在QQ用戶群列表頁面中看到騰訊課堂的課程欄目,種種結合都賦予了騰訊課堂極佳的用戶體驗。
憑借QQ積累多年的音視頻與文件分享能力,以及新增的屏幕分享功能,騰訊課堂變成了以互聯網2.0時代特征為主,甚至具備向移動端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平臺。這也就意味著,騰訊課堂具有分享QQ大量用戶基數的機會,并且透過QQ提供的更為方便快捷的傳播渠道,最大限度地將入駐騰訊課堂的教育機構快速推廣開來。相比其他巨頭,騰訊課堂在渠道推廣以及用戶數沉淀方面的優勢無疑是在線教育機構最看中的一點。
在推出后短期內,入駐騰訊課堂的教育機構超過千家,課程數量在11個月內增長9倍。另外,從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直播用戶增長率達到12倍。可以說,騰訊課堂與QQ的結合,是騰訊掘金在線教育市場的一步好棋,而借助這樣一個契機,包括教育機構以及用戶群體在內,能夠實現教育資源與用戶需求的最大程度上的對接。這也是以搜索為先鋒的百度以及以電商為核心的阿里巴巴所不具備的優勢。
雙腳走路,渠道和內容都不能少
盡管搭上了QQ這趟順風車,但騰訊課堂也并不一定就能彎道超車。畢竟,渠道對于在線教育服務商來說雖然非常重要,但在線教育屬于內容驅動型服務,內容的重要性同樣不能小覷。
報告顯示,騰訊課堂有超過80%以上用戶更關注課程內容和產品功能,兩者相加的占比甚至超過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度,這表明用戶在獲取在線教育服務的過程中對于內容的重視程度更高,對于“產品界面”等虛招持有更加理性的消費態度。不僅如此,數據中還有一項較為顯眼的地方:課堂的互動氛圍占比達到25.3%。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互聯網+教育”時代下,用戶對于交互性較差的傳統在線教育服務的不滿,以及獲取更多主動權的渴求。
事實上,渠道和內容從來都是企業發展需要并行的兩條腿。如果只占據渠道優勢而沒有內容作為支撐,那么用戶自然會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而只有內容沒有渠道,就有進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中。吸引優秀的線下教育機構入駐,讓它們打消“線上搶了線下生意”的顧慮,這是包括騰訊課堂在內的在線教育共同面臨的挑戰。
騰訊課堂負責人李表示,在騰訊課堂中的教育機構中,有一部分是有線下教育業務的機構,它們往往是把一些新的類目作為嘗試而放到線上。但總的來看,加入課堂的教育機構中仍是純線上機構的比例更高。她認為,無論阿里巴巴、百度還是騰訊,都是自己不做內容,只做平臺,能夠提供給用戶的價值是上課的體驗。而大家共同的挑戰在于,“一個學生最后會不會為這個平臺買單,除了上課的體驗還有內容的價值是否真的能夠為我所用,比如說我能否通過考試或者找工作能否成功等,最后內容價值也會成為用戶去買單的一個點。”
與競爭對手相比,李稱騰訊課堂的優勢之一在于數據,也就是騰訊多年來積累的對用戶的了解和數據積累,會讓騰訊幫助這些教育機構更精確地找到學生,也就是分發的流量會更有效。此外,還有QQ群學習的優勢,“無論用戶在什么平臺學習,最后學習其實會落到QQ流和沉淀。”此外,相比較前期門檻高、用戶的積累用時長的平臺類在線教育,李表示更看好在線教育工具類的創造力。騰訊希望對此有所投資,目前已經在操作中。
【關鍵詞】語文學習;“在線空間”
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習的“一體化”是語文學習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如何在網絡環境中,進行在線語文學習呢?
1. “在線空間”:語文學習新課堂 進入信息時代,我們生活的“空間”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我們不僅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具體的“現實空間”,而且,又將進入并“漫游”在一個神秘浩瀚而又虛無縹緲的“虛擬空間”,這個空間被稱為“在線空間”。在這個空間中,語文學習必然逐步打破傳統語文課堂的封閉圍墻,把語文學習帶入這個無限廣闊而又全新的領域,促使語文學習不但在時間上、空間上,甚至連課堂的主體都被拓展得無限的寬泛。語文課堂將成為一個被無限拓展的無比寬泛的概念。此時,課堂的時空寬泛――時時是課堂,處處是課堂;課堂的主體寬泛――人人是教師,人人是學生。在這里還可以開辟幾個類似于“聊天室”或“論壇”的“在線語文課堂”,由多名教師(可以不同校或不同地區)組成教師群作為“版主”,學生自由選擇參加,每次“在線上課”擬出一個主題,師生共同討論學習,使學生與教師、同學能夠便捷而又自由地進行實時交互性“直接對話”,實現多元多向互動以及即時評價與反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憑著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隨時進入某一“在線課堂”,也可以隨時退出。當學生認為已經學會了某一課(或某一單元、某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可以自己直接切入下一課(或下一單元、下一年級的教學內容);當學生覺得尚未理解,難以掌握,就可以通過提問求助于教師或其他同學;教師或其他同學對某一同學的學習實時地進行解答、評價、指正、鼓勵、表揚、啟示、幫助、輔導和肯定,從而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在這種打破班級、年級的“人人是教師,人人是學生”的語文課堂里,教與學不斷轉換和整合,個性化學習和合作學習互相配合,帶來的必將是持續的教學相長和課堂中每個主體的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
2. “在線信息”:語文學習新教材 互聯網擁有世界上最重要最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全球信息集散地。它采用“超文本鏈接”,將全球的網上圖書館、網上報刊雜志、網上書店、網上藏書屋、網上數據庫、信息資料中心、實驗中心、計算中心及遠程教學機構、專家系統等鏈接成巨大的多媒體信息庫,構成一本沒有頁碼的按照多線索多層次交叉編輯的巨大“天書”,供讀者按照個人最感興趣的路徑或線索來組織瀏覽閱讀。這本“超文本天書”是信息時代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內容。它將世界各地的各種“超文本”語文資源與現行語文教材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地拓展語文學習內容,突破教材的極限,彌補教材的缺陷,改變當前教材單一、內容狹窄的狀況,使語文教材更富于針對性、實效性和多元化、立體化。它可以以課內語文教材為中心,抓住某一結合點(知識點、情感點、內容交叉點等),設計一些課前、課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搜集、網上閱讀與交流等發散性、拓展性實踐活動;也可以引導學生以網上“超文本”語文資源為教材,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廣泛的在線閱讀、在線作文、在線討論、在線交流等網上語文實踐,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 “在線學習”:語文學習新方式 網絡世界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和語文教材的無限寬泛,以及計算機作為一種學習工具逐步被學生所掌握,最終必然呼喚并促使語文學習方式的革新。“在線語文學習”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形式有:
(1) 在線瀏覽。即按照“上網閱讀尋找資料(用找標題、中心句、關鍵段等方法)摘錄”的程序進行快速瀏覽,查閱文獻,選取所需信息。除了可以瀏覽“在線空間”中的各種“超文本信息”外,教師還可以創建自己的主頁,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信息技術進行網上傳送,讓學生在“在線瀏覽”中進行語文學習。
(2) 在線檢索。即采用“任務驅動式搜尋法”,按照“提出搜索任務――確定檢查標志(所需文獻的類目、關鍵詞、作者姓名、發表日期等)選定檢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輸入檢索途徑查找原始文獻資料(瀏覽、篩選、摘錄、整理)”的程序進行搜尋查閱信息,讓學生在“在線檢索”中進行語文學習。
(3) 在線下載。即指導學生利用“文件服務器”,采用“復制粘貼法”“目標另存法”或利用“網絡螞蟻”“網際快車”等下載軟件,對信息進行下載,并對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分類、整序、編碼、建立索引等存貯處理,使下載的信息系統化、簡明化,便于進一步查閱。
(4) 在線討論。即用互聯網電子布告牌系統(BBC)的用戶管理、討論管理、即時交流、文章討論、電子信件、用戶留言等諸多功能,引導學生登錄到某一主機,然后進入BBC系統進行討論式學習,教師可以開辟出幾個近乎“聊天室”或“論壇”的“在線語文課堂”,在站點上建立相應的主題討論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選擇主題區參與討論發言,并針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論或辯論
關鍵詞:LEI平臺;大學英語;翻轉課堂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理念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信息化與教育融合,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教育,廣大師生成為教育信息化的創新主體。2007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定,“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程的英語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該規定要求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新的教與學的方式,翻轉課堂順應了這一要求,也呼應了國內教學從“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中心”的改革趨勢,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翻轉課堂
1、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指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或是從網上下載的教學微視頻以及拓展學習材料,而課堂時間則用來解答學生問題、訂正學生作業,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1】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高中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 Bergman)和亞倫?薩姆斯(Aron Sams),至今成為風靡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理念以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和元認知理論為基礎。朗文交互英語學習平臺為學學英語提供通道,其中大量微課視頻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認知負荷得到降低,完成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對翻轉課堂活動的設計提供了指導,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元認知理論為翻轉課堂提供學習策略支持。翻轉課堂的成功需要學生在課前認真學習掌握傳統課堂中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并且在課堂討論交流中內化所學知識。
2、LEI平臺介紹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的是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的融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依靠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網絡學習平臺。LEI(Longman English Interactive)平臺(即朗文交互英語平臺),是一個面對高校提供立體化英語教材的云服務平臺,能支持PC、平板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運行。LEI平臺是一個易操作、交互性強,具有電腦版和手機版開發功能的平臺,能夠為實施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提供強大的應用平臺支持。LEI平臺以培養英語學習者綜合技能為目的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習內容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提供長達100多個小時的教學視頻。每個教學視頻以一個主體模塊為中心,開發了聽力訓練、角色扮演、語法、詞匯、語音模仿、閱讀和測試等朗文交互英語課程資源模以及進度成績、作業、自主訓練、考試、資源等模塊,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可以進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目的的學習。
我校15級酒店管理和軟件工程本科專業基于該平臺已有資源開展了英語聽說混合式教學試點,學習者根據授課計劃開展課前或課中自主學習和自主測試,教師提供在線指導,制定單元學習目標,班級學生分成小組,自主拍攝微電影,課中進行展示,教師進行點評。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學有所獲,教師教有所成。同時,借助朗文交互英語平臺,開展了大學英語期末在線考試。考試完成后系統進行自動閱卷評分與試題解析,另外系統支持在線打印成績單,實現了大學英語無紙化、網絡化、自動化的在線考試。
二、實施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意義
1、能增強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習者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為完成任務、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學習,并且通過在線測試證明自己達到學習目標,能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讓課堂交流變成一件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2、能推動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
基于LEI平臺,立足現有教材,細化知識結構,構建體現專業特色、反映工作崗位要求和職業發展需求的教學資源,讓不同專業的學習者根據專業需求選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側重學習。其中系列微課資源的建設能實現大學英語教學資源的多樣性,能推動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
3、能提升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翻轉課堂教學以就業為導向、與專業相銜接,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突出培養學習者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及交際運用能力,能培養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三、基于LEI平臺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本研究旨在基于LEI的平臺功能與平臺優勢,深度開發LEI平臺,進一步建設大學英語課程平臺資源,構建特色鮮明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包括課前個性化學習、問題討論交流、學習情況檢測+課中問題探究、學習成果展示與匯報、評價與總結+課后反思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該模式的構建分為三個階段:
1、課前活動
課前活動包括教師課前準備和學生在線學習兩個方面。
(1)教師課前準備
首先,教師立足于現有大學英語教材,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分專業制定授課計劃,設立各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習者課前學習任務清單;
其次,基于LEI平臺功能和各專業對學習者英語能力的要求,建設滿足不同專業需求的大學英語LEI平臺資源,包括微課視頻、教學素材、教輔材料、訓練作業、測試題庫等。其中微課視頻的制作尤為重要,是整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需要學校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以及政策支持,組建教師團隊,大家一起分工協作,共同開發微課資源。
(2)學生在線學習
教師組織學生加入在線班級,在LEI平臺消息欄內消息,安排專門教師在線答疑,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指導;學生基于平臺資源開展自主學習,自主檢測學習效果,與學生或教師開展在線問題的交流與討論。
2、課堂教學
教師根據大數據平臺上的數據統計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績效。基于學生在線提問的內容,確定課堂探究的問題,創新教學情境。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與匯報,教師對學生的展示進行評價與總結。
3、課后反思
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行為,衡量教與學是否達到期初制定的單元教學目標以及是否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力求教學相長,提高學生的外語學習能力和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為了切實提高學習者的外語應用能力,學習者基于LEI平臺進行英語語法、口語、聽力、詞匯、發音、閱讀、翻譯、寫作等全方位訓練,拓展大學英語教學空間,延伸大學英語教學時間,讓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展開個性化英語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關鍵詞]YxtCMF;VFP;混合學習;教學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55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2
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是很多大學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之一,課程主要學習美國微軟公司開發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Visual FoxPro,也會講授關于數據庫通用的結構化查詢語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這也是一門理論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都較強的課程。在課程實際教學中,授課教師會發現學生易于掌握感官性較強的操作性內容,而較難掌握要求概念性、邏輯性的表達式、編程等內容。本文在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中應用基于YxtCMF的混合學習模式,使學生成為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對象。令其在課堂下借助YxtCMF系統學習較y理解的理論性、概念性、邏輯性內容,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上機操作練習。這種混合學習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動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師生更多教與學的自由,豐富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搭建高效的師生交流通道,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1 YxtCMF和混合學習
1.1 YxtCMF
“易學堂在線學習系統”(YxtCMF)由易學堂開發,是一個采用PHP 5開發,使用MySQL數據庫,以ThinkPHP+Bootstrap為框架的在線學習平臺系統。YxtCMF秉承E-learning設計理念,具有簡單直觀的界面,截至2016年12月,最新版本更新到v 3.1.0。YxtCMF系統提供免費版和授權版兩個版本,兩個版本都提供“線上課堂”“在線題庫”“交流論壇”等基本功能,收費的授權版還提供了“直播課程”和“技術支持”功能。兩個版本功能對比見表1所示。YxtCMF免費版提供的功能可以滿足大學VFP課程混合學習模式的大部分教學需求,在其官方網站還提供了源文件下載。
1.2 混合學習
混合學習在印第安納大學教授柯蒂斯?邦克(Curtis J.Bonk)的著作《混合學習手冊》中定義為:面對面教學和計算機輔助在線學習的結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混合學習也被一些學者定義為:是對所有學習要素進行的合理選擇和組合,是學習效果及所有學習要素進行的合理選擇和組合,使學習效果和學習項目的成本達到最優的理論和時間。時至今日,混合學習已經成為高校改革的重要內容,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的應用,將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1.3 YxtCMF混合學習的可行性分析
1.3.1 YxtCMF系統安裝
YxtCMF系統需要安裝在PHP環境的服務器當中,比如常見的Linux+Apache+PHP+MySQL或者Windows+IIS+MySQL+PHP環境的云服務器、校園網服務器或者機房服務器。出于經濟性和學生登錄YxtCMF系統所在場所的考慮,最佳選擇是安裝在校園網服務器中,和云服務器相比,這節省了租用費用,和機房服務器相比,這提供了更大的服務范圍。
1.3.2 YxtCMF系統提供了線上教學功能
YxtCMF系統提供的功能可供教師和學生完成線上的教與學。
①線上課程:教師通過該功能可VFP課程教學資源;學生可查看教學資源,自學課程的重、難點內容。
②在線題庫:教師通過該功能可編輯和試卷;學生使用該功能可進行線上答題,檢驗自學的效果。
③交流論壇:提供了教師和學生討論交流的空間。
2 基于YxtCMF的VFP課程的教學設計
2.1 教學活動設計
2.1.1 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解決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概念性、邏輯性問題,例如“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中的“選擇結構程序設計”“循環結構程序設計”部分的內容,學習這部分知識需要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和一定的理解吸收時間,在傳統課堂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反饋難以理解或時間不夠。教師將這部分知識使用Flash軟件或錄屏工具制作成視頻素材,再使用Premiere等軟件進行字幕、聲音元素的后期處理,制作成教學視頻在YxtCMF平臺的“線上課程”中。學生觀看該視頻進行學習、思考和理解,再使用“在線題庫”功能答題,通過YxtCMF系統自動生成的答題成績和結果分析檢測自學效果。若還有疑難問題可以通過站內信或者“交流論壇”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線上探討交流。
2.1.2 課堂學習
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解決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操作性問題。例如課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中的“表單控件”內容,學習這部分課程需要了解每個表單控件的添加、選定、改變大小、移動、復制和刪除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細致講解和演示每個操作步驟,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操作學習課程內容,并通過實際上機操作加深體會,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解決出現的問題。
2.2 評估和反饋設計
學習評估和反饋是混合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基于YxtCMF的大學VFP課程混合學習效果的價值評估需要綜合考慮線上和課堂多種因素,并及時反饋給學生。
2.2.1 線上評估和反饋
基于YxtCMF的大學VFP課程學習效果的線上評估,主要基于系統提供的學習記錄功能,系統會自動記錄每個登錄的學生賬號的學習活動,比如觀看線上課程的時長、次數;在線答題的成績,如果多次答題還會記錄其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在“交流論壇”中提出問題的層次,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還可以將評估的結果通過站內信的方式發送給學生個體,或者在平臺首頁成績公告。
2.2.2 課堂評估和反饋
課堂評估方法和傳統課堂相同,教師根據上交的作業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作業情況的反饋方法與線上反饋方法相同,可發送站內信給學生個體或者公告在平臺首頁。
3 結 語
基于YxtCMF的大學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能夠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線上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有了線上教學的先期理解,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深入體會每步操作的意義,容易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YxtCMF系統提供的線上交流功能使師生交流更為順暢,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基于YxtCMF的混合學習模式同樣也適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值得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1]詹澤慧,李曉華.混合學習:定義、策略、現狀與發展趨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話教育,2009(12).
一、實驗課實施“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的意義
慕課簡稱為 MOOC,即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Dave Cormie和Bryan Alexand 聯合提出的。慕課主要具有三大優點,即開放性、規模大、自主性,因此受到許多學習者的好評,但通過近幾年的慕課教學實踐,發現慕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尚待解決。為了彌補慕課教學模式的不足,筆者擬推行“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是指以慕課教學方式為主導,在傳統教學方式協助下,完成同一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其中,慕課教學方式主要包括在線視頻及練習、在線答疑、在線討論、在線測試;傳統教學方式主要包括課堂授課及練習、課堂答疑、課堂討論、課堂測試。實驗課教學采用“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便捷且師生交流順暢
借助“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的實驗課學習實現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授課教師將實驗課程的視頻、習題等資料信息在在線教育平臺上,學生只要獲得相應權限,就可以不受課堂內與課堂外的限制,在網絡覆蓋的區域內隨時隨地的在網絡上學習實驗課程。學生在觀看課程視頻、做習題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疑問,如果在線答疑不能解決,就需要帶到實驗課的課堂內,與教師面對面開展討論、分析來解決。從而,既方便了學生學習,又解決了單純的慕課教學模式中師生交流不暢問題。
(二) 能夠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且學習方向清晰
借助“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充分發揮實驗課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學生可以依據課程教學大綱,結合自己的興趣自由學習本課程,而且學習進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通過課堂授課、答疑等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起到積極、有效的導向作用,讓學生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實驗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從而,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解決了單純的慕課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導向弱化問題,幫助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
(三) 能夠使學生實現低成本學習提高社會認可度
借助“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既能實現實驗課程學習的低成本,又增強了課程考評的嚴肅性,提高慕課課程的社會認可度。慕課是網絡課程,提供在線學習,所以一門課程可以允許很多學生同時學習,學生能以低成本獲取知識和信息,但考評不夠規范。同時,需要借助課堂考試,課堂考試是現場進行的,只要課堂考試監考嚴格,可以有效地杜絕考試舞弊行為。從而,既讓學生實現低成本學習實驗課,又解決了單純的慕課教學模式下考評不規范問題,提高了社會認可度。
二、農經專業實驗課實施“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的適宜性
農經專業實驗課旨在加深對本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利用農業或者林業計劃經濟管理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程具有三個特點,尤其適合實施“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
(一) 實踐性
由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驗課旨在培養學生在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市場營銷、農村行政管理、農村金融、農村財會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將來能勝任涉農企業、政府工作部門和教育科研單位的經濟管理工作,依托校內綜合實驗教學平臺,借助模擬仿真、實戰演練等實驗訓練形式,幫助學生提升實際工作能力, 農經專業實驗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具有實踐性。
(二) 多元性
農經專業實驗課主要是依據農村統計學、農村財務管理學、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學、農產品市場營銷學等多門專業基礎課設置的。學生在全面掌握農經專業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才能學好農經專業實驗課。學生需要掌握多門專業基礎知識,包括農村統計學基礎知識、 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學基礎知識、農產品市場營銷學的基礎知識等。可見,本課程涉及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多,具有多元性。
(三) 適時性
隨著我國“三農”政策的日益完善與落實,農經專業的實驗課必須緊跟國家的經濟政策、方針的調整。農經專業的實驗課通常在理論課結束后開設。教師需要結合我國農村當前的經濟形勢、現行的經濟政策,編制新的實驗資料,使學生利用學過的農村統計學、農村財務管理學、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學等多門專業理論知識解釋當前的涉農經濟政策,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 農經專業實驗課具有適時性。
三、農經專業實驗課實施“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 在線練習與課堂練習相結合
農經專業實驗課以業務操作練習為主。在“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下,農經專業實驗課中的練習活動可以采用在線練習與課堂練習相結合的方式。由于農經專業實驗課具有實踐本位性的特點,單純技能性的練習適合在線做, 模擬崗位性的練習適合課堂做。針對單純技能性的練習,教師可以將實驗教學案例、實驗練習題、學習任務單等,上傳到慕課平臺,學生進行在線練習,教師在線指導實訓。模擬崗位性的練習可以在實驗課堂上進行,教師應當現場指導實訓,將學生分為6~8人一組,模擬企業實際工作環境,設置農業企業法人、農產品營銷經理、會計核算員等崗位,然后引入與農(林)業經濟管理相關的案例,讓學生分工,依據所在的崗位,進行手工業務練習。
(二) 在線答疑與課堂答疑相結合
在“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下,針對學生在業務操作練習中的提問,解答疑難問題,需要兼用在線答疑與課堂答疑這兩種方式。教師可以創建在線答疑區,不限制注冊人數,學生可將疑難問題提交到在線答疑區,向老師或同學求教。答疑的過程不再是由教師主導,而是集體式、開放式的,問題也可以由在線的同學代為解答,此外,還可以借助微信群、百度貼吧等與學生互動答疑。針對在線答疑不能解釋清楚的實驗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面對面地由主講教師講解,也就是借助課堂答疑方式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
(三) 在線討論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在“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下,農經專業實驗課中的討論活動可以采用在線討論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由于農經專業實驗課具有適時性的特點,實驗課教師可以創建在線討論區,上傳有關農業發展趨向、農村民生等經濟發展熱點問題的資料,以供師生進行學習討論,教師或相關成員要定期登錄討論區,及時關注討論情況,發表導向性見解與評論。在線討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可以進行,非常便捷,即使實驗課結束了,學生可以借助慕課平臺上的討論區,繼續提問、交流。但這一方式缺乏師生情感的溝通,教學導向不夠明顯。如果適當采用課堂討論方式,由于教師在課堂討論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組織學生積極發表意見,是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啟發者,能夠有效地為學生進行探索與創新,提供正確導向。
(四) 在線測試與課堂測試相結合
在“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下, 農經專業實驗課考評需要以課堂測試為主,輔以在線測試。慕課教學平臺提供了在線測試功能,借助本功能,可以幫助學生在線進行實驗項目的練習,幫助學生增進對所學內容的掌握。實驗課結束后,要求學生對全部實驗項目的訓練情況進行總結,完成實驗報告并提交到網絡上。“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需要同時選用傳統的課堂測試方式,在課堂內安裝監控設施,同時,組織教師現場監考,針對考試中的舞弊行為,采取嚴格的處罰措施。將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在線測試成績以及課堂測試成績按照合理的比例進行匯總,得出學生的實驗課成績。
基金項目:教育部教學改革與質量建設研究項目“基于‘協同式’慕課教學模式的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實驗課程建設研究”(項目批準號:NJX1529)。
[關鍵詞] 移動在線教育;教育類APP;大學教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04-49-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So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n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mobile terminal, education methods also change in constant. Onlin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mobile online edu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nline education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We have collat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bile online education, then further analyzed their impacts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words: mobile online education; educational APP;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luence
在線教育一般指的是一種基于網絡的學習行為。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出現投融資熱潮,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在線教育市場,各界媒體都將2013年稱之為是“中國在線教育元年”。但隨著移動終端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用戶越來越多,無線網絡覆蓋面積越來越廣,上網速度越來越快,移動化是在線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在線教育開發商對移動端的重視程度正與日俱增,甚至把主戰場放在移動端,在線教育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由PC端向移動端轉移的趨勢。目前移動在線教育產品已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學生或其他學習者也開始接觸并使用這些APP。然而,由于對移動在線教育的研究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在參考其他相關文獻后本文中給它界定為基于無線網絡和移動終端上的移動在線教育類產品的一種學習行為。本研究所說的移動終端主要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移動在線教育產品簡稱為“教育類APP”。根據功能的不同可將教育類APP分成四大類型,即課堂型、題庫型、詞典型和工具型。課堂型APP的功能主要是能提供學習、交流、測驗或其他配套服務,課程學習也注重系統性和延續性。主要有“網易公開課”、“英語流利說”“滬江網校”等;題庫型APP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提高成績或考試沖刺。主要有“猿題庫”、“駕考寶典”等。詞典型APP的功能最基本的就是查詞的詞音、詞意等。主要有“網易有道詞典”、“金山詞霸”等。工具型APP包含了所有能夠幫助人們在移動端進行學習的工具,種類龐雜,功能豐富。主要有“超級課程表”、“百詞斬”、“扇貝單詞”等[1]。
目前,移動在線教育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群體中,本研究對移動在線教育的使用現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這類群體中。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在移動在線教育成為發展洪流的今天,其對大學生的作用將會影響河南省大學教育的發展。
1 移動在線教育的使用現狀
1.1 大學生對移動在線教育的接納程度
通過訪談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對移動在線教育的接納程度較高,在大學生群體中,有約超過一半的學生使用過教育類APP開展移動在線教育。
1.2 大學生使用教育類APP的類型特點
從學科上看,大學生對教育類APP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英語方面,大約90%以上的大學生都使用過英語學習類的APP。從使用的教育類APP類型來看,課堂型、題庫型、詞典型和工具型都有使用。但使用最多的是詞典型,其余三種的使用頻率都相差不大。
2 移動在線教育對河南省大學生教育產生的影響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被孟子認為是人生三樂之一。而人是教育的主體,在當今社會大學生就是“英才”的主體。大學生學習作為大學生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移動在線教育對其的影響不容小覷。
2.1 移動在線教育的積極影響
2.1.1 移動在線教育的便捷性使學習更加方便快捷。基于移動在線教育靈活方便的優點,學習者可以借助各類教育類APP隨時隨地的對所要的信息和不懂的知識進行查閱,節省了大量時間。大多數學習者對教育類APP的使用集中在詞典型的軟件上,主要用來查詢英語單詞,所以大多數使用者都反映相比于傳統的紙質字典,這樣的字典軟件不僅攜帶方便,而且查詢速度非常快。并且,使用教育類APP開展移動在線教育打破了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等學習條件的束縛,方便人們隨時隨地、自由自主地學習知識,還可將零散時間用來學習[2]。
2.1.2 教育類APP多樣化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移動在線教育不僅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于一身,而且這些教育類軟件的學習功能多種多樣。學習將不再只局限于枯燥的紙質文字信息,可以利用移動在線教育多樣化的功能享受到各種音頻、視頻等[3]。利用多功能的學習軟件,對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幫助。比如詞典型的軟件不僅有詞匯搜索的基本功能,還有發音視聽等功能,多數使用者表示使用這樣的軟件查單詞不僅可以查單詞的意思還可以聽單詞的讀音,有利于矯正自己的口語發音還對聽力有所幫助,這就在學習單詞的同時也練習了聽力和口語,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2.1.3 教育類APP個性化的功能有利于幫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良好學風的重要體現,是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保障,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表現在有計劃有效率的學習。教育類APP多種功能設置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習者制定學習計劃。比如,多數使用者提到背單詞的軟件具有設置每日應背單詞量的功能,還具有根據遺忘規律制定學習提醒的功能,有利于幫助自己形成每天堅持背單詞的習慣。除此之外,移動在線教育基于其攜帶便捷性、內容豐富性、學習趣味性等諸多優點減輕了學習者的學習壓力、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興趣,使學習者在這些軟件的規劃之下通過有條理的學習逐漸形成學習慣性,有利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2.1.4 教育類APP內容資源的豐富性有利于提高綜合素質。在傳統的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學習內容少而且知識往往比較陳舊。如果大學生的學習只局限于從課堂上或教材中所學到的知識就無法滿足學生們的知識需求而且還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而各種教育類APP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內容極其豐富而且更新及時。許多使用者表示移動在線教育的學習資源豐富而且更新快,不僅可以補充課堂教學中的所學內容,還可以根據興趣進行跨學科學習,而且每天在使用這些軟件時可以看看有新推送的新聞或故事,大大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還可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1.5 教育類APP內容資源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移動終端上的教育類APP都是以多媒體形式呈現學習內容,相較于傳統學習的文字、圖片這種單一的呈現形式而言,移動在線教育的趣味性就大大增加了。受訪者表示移動在線教育能夠將學習和娛樂集于一身,寓教于樂。還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而且多數APP的用戶使用界面較友好,這些都激發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更具趣味性。
2.1.6 教育類APP種類的多樣性有利于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在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各類型的APP多種多樣,教育類APP的種類也非常之多。單就英語方面的APP來說,由于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大學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有關英語學習的APP數量非常龐大而且內容豐富,功能多樣。英語類的APP有聽說類的,有讀寫類的,有詞典類的,有背單詞類的等等。這樣多樣化的針對不同學習內容的各類APP,可供學生者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或者自己感興趣的APP開展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
2.2 移動在線教育的消極影響
2.2.1 知識性的錯誤易對學生的學習造成誤導。 當前教育類APP為了增加下載量,大部分是不收費的。為了降低成本,許多教育資源儲備不足或者是來源不可靠。內容粗糙表現在知識主觀性較強且無法對一問題進行完整準確的描述,知識性錯誤則表現在APP沒有過多的精力對資源的準確性負責任。有些使用者提到在自己查單詞時單詞存在錯誤,大多數信息只能用來參考,如果做學術研究還是要去權威的網站或者去圖書館找相關書本。而有的學習者如果只參考教育類APP上的知識內容很可能就會給學習帶來誤導。
2.2.2 多且雜的無關信息易對學生造成干擾。由于教育類APP大多數都不收費,其收費來源大部分都是靠廣告的收益。而部分教育類軟件為了獲得高收益,大量的投放不負責任的廣告。再加上如今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用戶缺乏的并不是資源,而是如何在眾多的資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過多的干擾讓學習者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資源。更遺憾的是,一些軟件不聯網無法完全使用,而一聯網許多無用信息就紛至沓來。學習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對學習就造成了干擾,而且教育類APP的性能也無法全部實現。
2.2.3 學科種類較單一,不能滿足學生需求。以往的在線教育資源管理特別關注資源的系統性,因而盡量建設覆蓋各年級、各版本、各學科、各節課的內容,而對于什么樣的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最快定位自己所需關注不夠。因不同學科專業,不同的興趣點,不同的關注度等使得不同用戶的需求是不同的,對不同需求的用戶開放的資源以及資源的呈現方式應該有所不同。因此,針對不同需求應該有多種學科類型的教育類APP,而目前,針對大學生和其他學習者而設計的教育類APP主要集中在英語學習方面,其他專業的APP卻并不是很多,學生在開展移動在線教育學習時學科的選擇性較為單一,不能滿足多種專業的學習。
2.3 移動在線教育對學習的實際影響效果
綜合分析相關的數據與資料,并結合自身訪談時的感受及對資料的分析整理,我們認為移動在線教育雖然給學習者的學習帶來便利,也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但總的來說,其對河南省大學生教育的影響效果并不大。就目前來說,移動在線教育對教育的主體即學習者帶來的影響效果有限,而且并沒有因為移動在線教育使自身的學習行為發生變化。大學生和其他學習者主要還是基于傳統的課堂學習或利用圖書館資料或互聯網相關的資料進行學習的。對此,我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論述。
2.3.1 目前移動在線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它是基于教育類APP而發展的。這樣的新型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行為并沒有被學習者普遍接受,有的人已習慣利用傳統的紙質圖書進行學習,對利用手機學習不習慣,而且認為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學習的效果也并不好。
2.3.2 就目前來看,學生者開展移動在線教育僅僅將教育類APP作為一種輔助學習的工具,而其他方面的資源或功能并沒有得到較好的利用。在前文中已說明目前學習者使用的教育類APP從功能上來看主要集中在詞典類APP和工具類APP上。從使用類型上就可以看出人們只是將教育類APP作為方便學習的一種工具,就是因為教育類APP攜帶很方便、使用很便捷。
2.3.3 移動在線教育主要是課堂外的學習,學習者開展移動在線教育學習完全靠自身的自覺性。所以自律能力和自學能力強的人利用移動在線教育就可能會給自身的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和較好的影響效果。而自律能力和自學能力較弱的人可能開展移動在線教育的次數就會很少,移動在線教育就不會給自身的學習帶來較好的影響效果。其對大學生本身學習的影響效果就如此有限,可想而知,對于河南省大學生教育來說,它的影響在目前看來并不明顯。
3 結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在線教育也在快速地發展,學習者開始接受和使用一些教育類APP開展學習。就河南省目前情況來看,學習者對移動在線教育的接納程度還是比較高。從功能上分主要集中在詞典類,從學科上分主要集中在英語類。開展移動在線教育給河南省大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同時還存在一些消極影響。但是,目前移動在線教育對教育的影響并不深入,影響力也很小,大學生的學習只是因為教育類APP而變得便捷,但主要的學習途徑和學習行為并沒有太大的改變。隨著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及知識的不斷完善和更加成熟,移動在線教育將會更加完善,內容也將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化,移動在線教育將成為河南省大學教育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 岳品瑩.移動在線教育:距離金礦還有多遠[J].互聯網周刊,2014(15).
【關鍵詞】均衡教育;教師成長;在線課堂;即時交流
前言: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均衡教育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國特色教育事業規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從而真正地實現教育事業均衡、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招聘特崗教師,使得農村學校一教師“身兼數職”的狀況有所改善。但特崗教師大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特崗教師的成長便是教育均衡的決定因素。解決好才真正地實現教育事業均衡、持續、健康發展。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也是影響課程實施的眾多因素中具有決定性的因素,特崗教師素質的提升和對新課程實施的能力決定著均教育的成敗。因此,我們關注課改應首先關心教師的成長,如今教師的成長主要通過課例分析、聽、評課等形式。花費時間、人力、物力比較多,教師成長的周期長。特崗教師受學校地域、硬件的限制,專業成長過程中很容易與城鎮教師拉開距離。
在線課堂提供一個網絡交流學習平臺,即登陸在線課堂平臺的教師可以進入教學演示界面把課堂即時呈現在網上,其它教師可以在網上觀看到授課教師在媒體計算機上展示的教學內容,聽到教師的講課和學生的回答,從而實現在線點評、學習。通過在線課堂這一教師成長的新途徑,可以解決目前教師成長時空限制。開拓教師視野,加速教師間的交流,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實現優質教育的普及。
1.特崗教師成長
1.1校本培訓;一般城鎮學校每年都會對青年教師進行集中培訓, 為教師提供一交流、學習的平臺。鄉村學校分散,教師數量少,很難集中培訓,特崗教師只能自己摸索成長。
1.2外出培訓;教師經常有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培訓的地點往往在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城鎮,城市教師相比較便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鄉村學校由于經費因素往往不能給更多的教師提供外出機會,經常派代表參加,回去后傳達。這使得培訓效果打折扣。
1.3常規管理;學校教務處每學期都會進行教案檢查,教研活動抽查等。這些常規管理是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而現實中,鄉村學校教師工作繁瑣,教案檢查費時、費力,很難對每個教案提出詳盡的改進意見。再者迫于升學壓力,學校、教師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學生成績提高上,教研活動中主要還是集中在同頭備課、統一進度上,對于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往往鞭長莫及。
1.4公開課;公開課是老師向別人展示教學技藝技巧和教學思想的“特殊”課堂。它往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凝聚了個人、教研組、甚至全校的共同智慧與力量。因此上公開課成為教師成長的必經階段,每次公開課都使教師教學能力得到提升。鄉村教師人數少,公開課很難有群策群力的場面,相對來說評價不會太全面。
2.在線課堂介紹
2.1可行性分析;國內的學校交流平臺特別是在線課堂尚未普及,網上有具有具有博客性質的交流平臺如全國教學交流平臺ctld.ntu.edu.tw/portal/。實時課堂的網絡技術已經成熟,當今的網上購物,網上辦公,網絡會議,QQ視頻聊天等已經比較普遍,因此技術上不存在盲點。可應用JSP技術和目前比較流行的Direct Show技術。
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學校都具備了網絡教學的環境,以我校為例,班班裝有多媒體設備,并且同處校園局域網中。只需在原先多媒體基礎上加一個麥克風便可滿足在線課堂的硬件要求。
2.2基本功能;在線課堂平臺是采用JSP技術創建的網站,SQL Server作后臺數據庫。網站由主頁、教學軟價、課件集錦、教學論壇等部分組成,主頁主要提供最新教學動態,最新教學方法、技術等相關信息。提供注冊窗口,大家可以免費注冊,可以下載安裝在線課堂的觀看軟件,運行登錄后可以看到各學科、各課次及任課教師的在線課堂的信息,從而點擊觀看,也可以申請開班講課。
“教學軟價”板塊提供常用的教學軟件,用戶登錄后可以免費下載。“課件集錦”是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用戶可以免費下載所需課件,也可以上傳自己的課件。
大家可以在“教學論壇”中交流自己的教學心得體會。
2.3視頻傳輸;在線課堂視頻傳輸的實現,采用目前比較流行的Direct Show技術,即用VC++分別編寫服務端、客戶端程序。Direct Show為在Windows平臺上處理各種格式的媒體文件的回放、音視頻采集等高性能要去的多媒體應用,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Direct Show支持多種接口的視頻采集卡,如以PCI或AGP的方式直接插入PC機箱、以USB(或USB2)接口的方式外掛,還可通過1394接口與PC機相連(如數碼攝像機)。同時還支持VFW驅動的采集卡。
本平臺中主要有兩路視頻,一是采集教師上課演示課件的視頻,可以通過定時抓屏來實現;另一個是數碼攝像機(DV機)或攝像頭視頻的采集,DirectShow以包裝Filter的方式提供對DV機的支持。當我們把DV機打開,通過1394線接入電腦,運行GraphEdit并選擇插入Filter時,在Video Capture Sources 目錄下就能找到這個Filter,從而實現視頻采集。開發網絡發送Filter(NetSender)接到采集設備Filter的后面,以獲取采集輸出的數據,然后才能向網絡遠程端發送。因為音視頻數據是大量的、連續的、需要可靠傳輸的,因此這些數據的傳輸選用TCP協議,為它們創建一條Socket連接,在單個Socket上,可以同時進行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同樣開發Net Receiver 來實現數據接收,需要使用獨立的線程進行網絡數據的接收;當接收到第一個媒體格式數據后,馬上同時上層應用層程序完成Filter Graph的構建。 轉貼于
3.在線課堂效果探究
3.1運行推廣;在線課堂具有及時聊天的功能,其操作類似QQ流程,使得教師很容易上手,便能很快接納在線課堂,最初時我們主要把它作為學校主要信息的平臺,在線解決微機使用過程中常見問題,并在教學課件版塊提供教師常用的教學素材、課件,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進來,相互交流、切磋。
3.2在線聽、評課;對于在線上課,最初我們將學校的匯報課、會診課實現在線聽課、評課。待大家習慣于網上講課,聽、評課時,把每個班的多媒體上都安裝在線課堂的客戶端軟件,實現所有教師的課都可以在線觀看,由于網上聽課的注冊用戶都是我校的教師,這樣在閑暇時間教師可以隨時進入各個任課教師課堂聽課,解決了進班聽課的時間、空間問題。因為在線課堂注重的是平時的每一節課,更容易暴露問題,發現問題,使得大家能夠及時交流問題,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反思問題。問題可以及時解決,解決了常規評課相對滯后、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在線課堂的每節課都可以以視頻的形式保存下來,課后教師可以自己觀看,發現自身的不足,自我提高。
3.3網上教研;平時教師間可以在線聊天,相互出主意、借鑒經驗,有利于培養濃厚的教研氣氛。學校在每學期都會提出新的教研課題方向,老師們圍繞專題廣泛收集資料,就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反思和總結,然后上傳個人的心得體會、經驗總結或案例論文,于在線課堂平臺,這對促進教師成長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總之,一所學校應該是有一種積極的研究、討論的氛圍的,類似于沙龍吧,因為這樣的學校教師的事業心會更強,眼光會更獨到,個性會更鮮明。而創設這樣一個小小的在線平臺,也更利于教師的成長,才能朐懷教育的理想去實現理想的教育,享受教育的詩意。
4.結束語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質量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強師興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教師的成長有很多途徑,它們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應該是相互補充,有機合的。在線課堂,可以解決目前初中教師成熟周期長,教學理念更新緩慢,教學方法守舊,教師業務交流范圍狹小的問題。開拓教師視野,加速教師間的交流。 “在線課堂”這一新途徑的探索必將加大教師成長的步伐,使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將更為順暢,專業成長的機會將更大。
參考文獻:
[1] [美]嘉格倫著,萬小器等譯:《網絡教育——21世紀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頁。
[2] 周紅、祝智庭. 論網絡化環境中教師素質的培養[J]中國電化教育 , 2000,(01) :18-20。
[3] 吳廣生.新加坡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踐對我們的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7。
[4] 《洪明.美國信息技術教育的演進和現狀.電大教學,2002,2。
[5] [美]奧蘇伯爾.教育心理學[M].佘星南,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扉 頁。
[6] 《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7] The Virtua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關鍵詞:大數據算法;直播教學;多媒體教學;在線直播;設計路徑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越來越多的課堂將直播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實踐教學中[1].從我國教育部當前的《課程要求》中不難看出,國家教育部正在大力提倡新的教學模式———依托于當前的互聯網技術和在線直播技術進行融合,建立一種打破傳統班級課堂限制的教學模式[2].多媒體教學模式基于計算機和直播技術,使得課堂不再受制于時間和地點,基于互聯網的互動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3].然而,多媒體直播教學技術在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大多數學校目前采用的直播教學系統是開放性的,為學生推送的直播課程不具備針對性[4].如果能夠結合當前大數據推薦算法為學生推薦量身定做的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所需的知識,而且能夠大大提升課堂點播率和學生學習效率[5].經過大數據推薦算法統計數據庫中播放的相關信息,為學生推送量身定做的課程能夠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6].在此背景下,筆者對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進行相關優化設計,將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直播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在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中獲取針對性的知識,提升課堂點播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改善在線直播的教學效果.
1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構成
1.1系統管理模塊.1.1.1網絡管理.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的實現依賴于互聯網作為支撐,因此,整個在線直播教學體系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網絡管理[7].網絡管理是實現整體教學的重要基礎,具體包括整個系統聯網等功能,支持在線直播教學后續環節的順利實現.1.1.2系統管理.系統管理這一模塊主要是指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中多個模塊之間的管理.網絡管理員和系統管理員掌握系統管理的權限.系統管理員能夠對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的各個模塊進行管理,對運行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進而確保整個系統的各個模塊工作有序開展.1.2教師功能模塊.1.2.1授課系統.教師作為直播教學過程當中的主導者,需要對最終的教學質量負責.因此,授課系統主要是為了方便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所設置的模塊.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這一模塊中添加教材,并且對教材進行修改.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這一模塊將課件進行共享,使得學生可以在另一端進行課件閱讀和學習功能.教師在課前可以對學生進行預習作業的布置,在課中可以展示相關教案,在課后可以上傳相關資料,以供學生在課下進行自學和復習等.1.2.2直播考試系統.教師在這一模塊中可以在線上進行測試,不僅可以通過直播考試系統試卷,而且可以進行線上監考,考試結束之后可以利用這一模塊進行在線批改,最終進行分數統計,使得教師對整個班級的分數分布情況一目了然.總而言之,教師在考試前可以在這一模塊進行考試題目的編輯和修改,考試中可以在這一模塊進行線上監考,考試后可以在這一模塊進行試卷批改,并且最終利用統計數據對學生進行考后總結.1.3學生功能模塊.1.3.1學習系統.學生在這一模塊可以提前預覽教師上傳的預習資料,課程中間可以在這一模塊進行課程學習,課后還可以在這一模塊獲取教師分享的課件等相關資料進行線下復習鞏固.總體而言,學習系統是學生在在線直播教學中的重要陣地,貫穿學生參與直播教學的整個流程.學習系統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質量.1.3.2測試系統.測試系統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測試模式,學生可以在這一部分參與老師組織的各種考試,而且可以對自身考試的成績進行管理.這一模塊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生可以從測試系統中看到自身成績以及成績的變化,這一部分還為學生提供錯題解析,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當中克服問題.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模塊具體如圖1所示.
2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在線直播教學的需求分析
2.1必要性分析.當前我國實現的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的實踐過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在上課過程當中仍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并不符合教育部提出新課程改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8].在線直播教學過程當中仍然以教師作為主導,將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改善在線直播教學的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數據推薦算法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和更新鮮的學習資源,改善目前傳統學習資源的缺陷.互聯網上的學習資源豐富多樣,但是并不具備針對性.大數據推薦算法能夠幫助學生識別最適合自身的學習資料,進而改善學習效率.還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搜索記錄為用戶推薦可能的學習資料和在線課程.為學生節省了搜索、篩選學習資料的時間.2.2業務流程分析.將大數據融入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需要對整個在線直播教學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分析.多媒體直播教學在大數據推薦算法的幫助下,可以將系統拓展至課程管理、課件管理、在線課堂、作業考核等眾多內容,具體業務流程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多媒體在線直播教育系統主要將用戶的角色分為教師和學生兩種.教師角色可以從課程操作、課件管理、視頻管理等多個模塊進行,學生角色可以從加入課程、下載課件、在線點播、提交作業等多個模塊進行.兩個角色的交界地帶發生在課程信息、課件信息、視頻操作等模塊.不同的角色對應相應的業務流程,整個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的主要核心是在線直播.2.3功能需求分析.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對整個系統進行優化設計時需要著重考慮系統的用戶和系統模塊兩大方面.用戶主要包括學生和老師,系統主要包括用戶管理、直播管理、推薦管理、點播管理等模塊.為了使教師和學生都在系統中發揮相應的作用并獲取相應的知識,系統管理員首先需要給用戶的操作設置一定權限,對于涉及知識產權的部分應該格外敏感.對于不同的用戶設置不同的權限,每個用戶都要在權限范圍之內進行操作,以維護信息的安全.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充當主導者,學生應該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學習.除了學生和教師的權限之外,系統管理員的權限也很重要.系統管理員的權限是所有用戶中最大的,不僅能夠擁有教師和學生所有的功能,而且還可以對學生和教師進行管理.對于整個直播系統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進行處理.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中存在一些模塊,每個模塊都發揮著相應的作用.在線課堂直播模塊是整個在線教學系統的核心,能夠解決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問題,幫助學生改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和學生進行課件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可以使學生專心致志地聽課.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對直播過程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錄課,在線下反復觀看.
3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在線直播教學的路徑設計
3.1用戶層.用戶通過瀏覽器進入多媒體在線直播系統,用戶層是使用系統的前提.本系統針對的用戶主要包括學生、教師以及系統管理員.不同的用戶由于使用系統的目的不同,擁有的權限也不同.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分別為權限不同的客戶提供標準化服務,滿足不同用戶多方面的需求.3.2功能層.用戶通過用戶層登陸系統后,會對服務器產生一定數據請求指令.具體而言,在線直播教學系統的功能主要分為四大模塊,分別是教學子系統、課件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和推薦子系統.各個子系統又分別包括不同的模塊,各個模塊之間分工配合、互相合作,共同構成整個直播系統.大數據推薦算法使得推薦子系統的功能得以實現,在傳統在線直播教學提供教學的基礎之上,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推送服務.該系統在后臺利用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而為用戶推送具有針對性的服務,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3.3數據層.數據層是大數據推薦算法實現功能的最核心部分.本系統的各個數據庫和推薦系統之間的數據實現互通,各個數據庫的功能又有所不同.其中用戶信息數據庫能夠決定用戶層的用戶能不能使用本系統的教學資源.數據庫決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數據范圍,包括課件管理、教學管理、學生作業等.數據層是大數據推薦算法進行統計的核心層面,也是整個系統能否實現推薦功能的核心支撐.總體而言,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在線直播教學的路徑如圖3所示.
4結論與啟示
4.1結論.本研究為了改善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的功能,將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到整個教學體系,對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進行優化路徑設計.得出以下三點結論:第一,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的系統主要由系統管理模塊、教師功能模塊和學生功能模塊三部分組成.系統管理模塊作為整個直播教學的系統中心,支撐整個系統后續功能的開展.教師和學生根據自身角色不同,在教學系統中提供相應服務并且獲取相應知識.第二,我國當前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大數據推薦算法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具有針對性的知識,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對不同用戶的權限進行設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個多媒體在線教學的功能性.第三,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在線直播教學時可以從用戶層、功能層和數據層進行路徑設置,為權限不同的客戶提供標準化服務,促進各個模塊之間分工合作,共同構成整個直播系統.利用大數據推薦算法在后臺進行數據統計,為用戶推薦具有針對性的內容,節省用戶的搜索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4.2啟示.本研究將大數據推薦算法融入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對于優化我國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效果有以下三點啟示:第一,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功能.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是近幾年新興的產物,發展時期較短決定了這一系統勢必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日后的發展中逐漸完善.大數據作為新興技術能夠幫助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不斷完善功能,其他新興技術也可以對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進行改進.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提升在線直播教學的互動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負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技術提升功能.第二,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的受眾面較廣,使用的用戶多種多樣.而當前我國大多數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提供的功能較為單一,并沒有對不同用戶進行個性化推送,也不能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多媒體教學系統應該在日后的發展過程當中不斷細化功能,利用大數據推薦算法為不同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推送,節省用戶的搜索和篩選時間.第三,針對不同級別的用戶進行權限設置.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不同于普通的直播,教師分享的課件等教學資料可能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因此,系統的管理員必須對不同級別的用戶進行權限設置,最大程度規避法律風險.對不同用戶進行權限設置,方便系統為權限不同的客戶提供標準化服務.對用戶的權限進行設置也有利于整個系統規范化經營管理.
參考文獻:
[1]冉毅凡.基于大數據推薦系統的多媒體在線直播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6):60-61.
[2]徐娜,仲靜靜.計算機大數據在互聯網學習中的應用與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3):250+272.
[3]趙海天.計算機大數據在互聯網學習中的應用與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3):394.
[4]邱天,凌霄虹,崔煒婷.大數據技術在教學遠程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188-189.
[5]李東浩.計算機大數據在互聯網學習中的應用與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31):24.
[6]嚴小芳.場景傳播視閾下的網絡直播探析[J].新聞界,2016,(15):51-54.
[7]侯玉秀,楊勇,孟鵬濤.大數據下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與運行[J].情報科學,2016,34(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