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新生兒科護理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科護理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生兒科護理問題

    第1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關鍵詞:新生兒科護理 安全因素分析 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08-01

    護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護理的過程中,沒有發生法律和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是功能上的損害障礙以及缺陷跟死亡,主要是指利用所有的力量通過運用技術、教育、管理從根本上進行有效的預防措施,防范事故的發生,將出現事故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以此來確保患者處在一個安全健康高效的醫療護理環境中,其最終目的就是確保病人的安全。新生兒科是一個具有高風險的科室,新生兒病情比較的復雜而且變化速度比較快,沒有家長陪伴,沒有任何行為跟語言能力,造成了工作預見性比較的差。因此新生兒科室的護士要嚴格執行新生兒科的各項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各項操作的規章程序,不然很容易會給患兒帶來生命危害,導致護理糾紛引發醫療事故。

    1 影響新生兒科護理的安全因素

    1.1 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欠缺,工作責任心不夠強。護理人員服務態度跟工作方面比較的欠缺,責任心不夠強,缺乏溝通交流,有些護理人員工作不認真,沒能夠體會到病人的需求,對病情的發展缺乏預見性以及主動性,心理調節能力差,不適應新生兒科的工作量及強度。缺乏“慎獨”精神。新生兒沒有語言功能,又處在一個無人監督的工作環境中,護理人員的“慎獨”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沒有按時給新生兒修理指甲,沒有按時巡視新生兒導致患兒臉上出現抓橫。

    1.2 護理觀念比較的落后。現代的護理要求實現人性化護理理念,主要倡導的是以人為本,要尊重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以患者至上,然而有些護理人員存在著病人有需求于他,因此不尊重患者跟家屬,把自己的位置擺的過高,認為護士的工作就只是負責落實治療護理工作,只要患兒的病好了就可以,不管患兒的外觀形象。比如說在輸液的時候輸手腳比較的麻煩為了方便就輸頭皮,導致了患兒頭發刮落的太多,改變了患兒出生的形象,讓家屬對患兒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家屬認為患兒不是自己的孩子。

    1.3 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比較的淡薄。護理文件方面的記錄比較的簡單,缺乏專業特點,病情嚴重的患兒發生病情變化的時候只是簡單的記錄了用藥治療,對于病情的觀察記錄并沒有做詳細的記錄,實施護理措施后對于護理效果沒能進行正確的評估,法律意識比較的淡薄,隨意的涂改護理文件上的記錄,字跡潦草,記錄描述跟醫生的不吻合。

    2 對新生兒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解決措施

    2.1 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安全意識并建立完善的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給護士進行護理安全教育,對于如何有效的保護病人跟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并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及其產生的原因,讓護士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風險性,增強護理的法律意識,讓他們從被動的接受安全管理的檢查轉變為自覺的維護護理安全,嚴格執行護理規章制度以及診療護理常規,錯誤都是發生在細節上,只有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工作,讓各種潛在風險得到有效的控制,盡一切可能的滿足病人的需求,讓病人得到安全可靠的護理。

    2.2 加強新生兒科護士的“慎獨”修養。慎獨主要是指人在獨處的時候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的遵守道德準則。護理工作是直接給人的生命健康提供服務,護士的道德水平會直接支配影響對患兒的護理行為,對其心理及生理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挑選新生兒科護理人員時要選擇有愛心愛崗敬業的人員,護士還需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綜合修養素質。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深厚的同情心、高度的自覺性跟熱情。在新生兒入院時要按時修剪指甲,避免患兒抓傷自己,進行靜脈輸液時盡可能的選擇手足靜脈,避免刮頭發影響患兒的外觀。

    2.3 加強與新生兒家屬的溝通。新生兒入院的時候,接診護士要詳細的跟家屬講解探視制度以及消毒隔離制度、新生兒科的護理流程跟每日費用等,家屬同意后需要簽字,這樣可以讓新生兒家屬對新生兒科的工作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新生兒科的護士要隨時保持衣物整潔,干凈大方,態度溫和,讓家屬能夠感到信任感,發生問題時,要多站在家屬的角度思考問題,耐心的解釋他們提出的問題,避免因為造成家屬誤解發生糾紛。

    3 總結

    現如今護理安全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護理人員服務水平的重要質量指標,同時也是讓患者得到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因此護理人員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安全知識學習,正確評估分析在護理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保證護理安全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許璜,張國軍,袁燕嫻.護理安全相關問題分析與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11)

    第2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中國分類號】R74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403-01

    新生兒學是研究新生兒保健、醫療和教學的一門學科,是兒科學中一個組成部分,但由于新生兒科是個比較特殊的科室,其護理工作與其他科室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 收治的患兒多是病情危重、體重極低、發育不全、營養不良的新生兒。所以新生兒科護理除了滿足于臨床護理學的基本要求外,還應具有新生兒科的特殊護理要求。現將新生兒科護理的臨床教學與實習帶教體會總結如下。

    1 樹立護生正確的實習態度,制度完善的帶教計劃

    由于新生兒室是24小時無陪全護理病房,所以更加需要護士的責任心,愛心及細心。為了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周內對新生兒護理工作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并提高學生的整體護理意識,帶教老師必須制定出一個周密的、全面的、科學的教學計劃,包括每周的學習重點和難點、講課的內容和時間、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能等,根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護士長應挑選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理論知識扎實、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的高年資護士或護師來擔任帶教老師。為保證帶教效果,施行1位老師帶教1名學生。臨床帶教的質量與實習時間的合理安排是實現教學目標、決定實習效果的關鍵。新生兒科實習一般只有1個月時間,第1周由帶教老師介紹科室環境及醫護人員,各項規章制度,醫療設施布局,科室工作性質及專科特點,各種藥品、器械、搶救器材的存放位置,新生兒室無菌區、非無菌區的劃分,以及各種醫療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治療室、隔離室、沐浴室、配奶室、污物間的空氣消毒法等。第2~3周帶教老師講解并示范各種操作,如:配奶、喂奶方法,口腔、臍部、臀部、皮膚的護理,配藥及藥物小劑量換算等;各種設備儀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如:溫箱,微量泵,蘭光儀,呼吸機,霧化機,吸痰器,監護儀等的使用。及時了解護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帶教計劃。第4周在全面了解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整體護理實習,寫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帶教老師認真修改并指出問題,讓實習護士盡快掌握護理病歷書寫的要領。最后進行出科理論和操作的考試。

    2加強整體觀念的培養,注意言傳身教[1]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每個臨床帶教老師必須具備高尚的醫德醫風、精湛的操作技能,當今的護理學提倡以患者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這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而對護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帶教老師應言傳身教,通過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觀,讓實習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整體護理行為,促進其觀念的改變和形成。

    3嚴格要求護生,加強思想教育

    在實習過程中,帶教教師應嚴格要求護生,使她們在思想、言行、舉止、儀表等方面都要能按護士禮儀風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由于新生兒室是24小時無陪病房,大多學生認為新生兒不懂表達,對新生兒的保護意識非常淡薄,所以對新生兒操作動作粗暴,對新生兒的啼哭和反抗完全不理會,甚至沒帶教老師指教情況下擅自操作,對新生兒的生命毫不尊重。所以更要培養學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慎獨精神。在操作中要嚴格認真地執行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加強無菌觀念,掌握消毒隔離方法等。在帶教過程應同時加強學員的思想道德再教育,使其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注意形體儀表美,樹立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的思想。要求每一位帶教老師言傳身教,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用具體而生動的事例,教導學生在工作中應勤勤懇懇,嚴謹認真,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及時、細心、熟練、準確地做好各項護理工作。

    4 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

    學校是學習的場所,醫院是實習的基地。學生對在校時期學習的理論知識感到比較抽象并缺乏感性認識。針對這一心理特點,帶教老師應每周進行一次業務學習或講座,將臨床經驗和護理體會傳授給學生,可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的基礎上,拓寬視野,增長實踐經驗,增補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并在護理查房或交接班時經常提問,并多為實習護士創造動手機會,并在旁監督指導,在指出問題的同時,也應多加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慎獨精神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加強師生交流,注重信息反饋

    在帶教過程中,積極的情感可產生積極的效應,而消極的情感會大大降低實習的效果。老師對學生應充滿熱情,對患兒猶如自己的寶寶,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形象。學生會因老師情感的感染而產生愉快、積極的心理,接受知識快,從而提高實習效果;老師要熱愛學生,經常與學生溝通,使師生感情融洽、和諧,并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他們感受到重視,對實習醫院有信賴感;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應是采用啟發、鼓勵、誘導等方法,幫助學生增強記憶,清除緊張心理,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并經常聽聽她們對教學的反映,從而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6 鞏固基礎知識,突出專科教學特色

    新生兒科知識涉及非常廣,涉及呼吸疾病、消化疾病、血液病、內分泌和代謝疾病等多方面的知識,除了需要掌握新生兒期生理特點外,還須了解其他科疾病的常規護理。只有具有扎實的基礎護理知識,才能達到較高的專科護理水平。教學組長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經常出一些產科相關基礎知識的試題,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這樣既復習鞏固了基礎知識,又能發現知識的薄弱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競爭意識,然后根據知識薄弱面進行針對性的補充與講解。新生兒的急危重患兒多,病情危重,病情進展快,有些患兒一入院時就會有生命危險。例如:新聲兒重度窒息,要立刻進行搶救處理。因此,教會學生如何觀察病情,如何正確使用各種急救儀器,如何正確掌握急救藥品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對危重病人進行妥善護理尤為重要。

    第3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新生兒科存在或潛在的護理風險因素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法律意識淡漠:在護理過程中,因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慎獨精神和法律知識,服務意識不強,不耐心解釋家屬提出的有關問題,也沒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操作規程和交接班制度,因此出現疏忽大意或用藥錯誤或各種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不當等,也未落實醫療器械用前檢查和治療中觀察等措施。尤其在夜班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護士任意簡化操作規程,致使護理記錄不準確或不及時,從而造成護理風險的存在。

    護理人員技術不熟練,知識經驗缺乏:新生兒科護理人員嚴重不足,達不到規定的床護比例要求,特別在工作繁忙之時,常造成患兒家屬長時間的等待。同時再加上一部分護士對新藥的作用和藥物配伍禁忌缺乏足夠的了解、穿刺技術不太熟練、專科知識及經驗缺乏、護理工作量較大以及護理人員工作負荷過重等原因,導致某些護理流程不盡合理,因此易引起糾紛或產生護理技術風險。

    新生兒科護理風險管理對策

    加強護士風險意識教育,做好風險評估:要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程序和執業范圍,認清當前形式,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轉變護理服務觀念,實施全程護理質量管理,并有計劃、有目的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與風險教育意識,以減少護理中的風險。在護理中,由于患兒家屬有權知道各項護理操作內容和應承擔風險的事宜,因此護理人員要嚴格做好疾病發展的可預見性和風險評估[2],通過識別與評價風險,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對于風險評估較低的新生兒,應做好重點監護。我科在明確護理工作具有高風險的基礎上,針對潛在的護理風險,制定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如新生兒沐浴、撫觸等技術的指導和護理常規等,達到了預防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目的。

    加強護理質量監控,明確風險管理職責:要加強護理人員的醫德修養,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切實履行護士的職責。要根據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成立新生兒護理質量監控小組,并制定風險管理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宣教制度,明確護理風險防范措施,使大家對各項護理工作有章可循,護理質量管理要職責分明。不斷強化對護理人員的知識培訓,定時進行護理安全管理討論,找出潛在的不安全隱患,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范和改進措施。注意加強巡視和記錄新生兒體溫、大小便次數、新生兒吸吮等情況,不斷促進新生兒科護理質量。在收送新生兒沐浴或護理操作時,應堅持逐個拆開清洗,不可同時脫掉多個新生兒的衣服,待洗完后應及時查對新生兒識別帶或手圈是否正確,在確定無誤后及時包裹好。注意沐浴期間應隨時調節水溫,工作人員更不得隨意外出,亦不可有非工作人員進入,避免導致護理風險的發生。

    實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資源:人性化服務是強調以人為中心,在護理工作中不斷轉變護理人員的服務觀念,制定護理服務用語和護士風險防范培訓計劃,使其了解風險管理的作用與目的,明確護理人員和患者各自的權利,這不僅有助于護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與持續改進,同時也對降低醫療護理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3]。要根據新生兒科具體情況,制定可能發生的各項護理風險應急預案,并制作成冊,發到每位護理人員手中,要求人人掌握,從而進一步完善制度。另外要加強夜間、午間以及交接班期間的薄弱環節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盡量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提高巡視次數,以減少不必要的護理風險。

    討 論

    新生兒科是臨床高風險科室,但由于患兒家屬對醫療或護理風險認識不足,加之病情變化較快和患兒無家屬陪護,且從住院到出院均有護理人員操作進行,所以如果稍不注意某個細微護理環節,就可出現差錯,導致潛在護理風險的存在或造成新生兒不良后果。本組通過不斷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隱患以及各項措施的落實,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加強和健全了新生兒科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做到了持續質量改進,使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及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得到了增強,提高了護士主動查找護理安全隱患和工作中薄弱環節的積極性,都能嚴格按照護理范圍和人性化的服務理念進行護理操作,并有針對性地規避了相關風險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了護理風險的發生,收到了滿意效果。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護理模式的改變,公眾的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日益增強,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護理風險管理已成為一項長期性和持續性的工作。尤其作為新生兒科護理人員,只有不斷加強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健全護理管理機制,合理配備人力資源,完善各種規章制度[4],努力從制度規范、護理服務流程、人員培訓、風險評估等各個環節入手,善于觀察,總結和分析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與防范措施,從而才能有效推進科學化、制度化的護理質量管理,杜絕護理風險的發生,確保新生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淳德,鄭思炳,王渠江.醫療風險管理淺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18(7):405.

    2 夏純,鄧瑛瑛,王曉艷.臨床科室的護理風險管理[J].中國醫院管理,2005,25(2):44-45.

    第4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 護士 基本素質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39

    近年來隨著圍產期醫學的迅速發展,許多醫院都成立了專門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而這種NICU是無陪人病房,護士面對的都是不會說話的寶寶,其護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專業性、技巧性。由于患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加上家長對剛出生的患兒極其關心愛護,因此對新生兒科護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下面就新生兒科護士應具備的素質淺談如下。

    應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耐心、細心和慈母心

    NICU是搶救早產兒及急、危、重患兒的重要場所,患兒一般表現為病情危重、復雜多變,為此護士在崗時一定要思想高度集中,要完全熟悉每位患兒的病情,認真按照操作規程執行各項治療和護理措施,嚴防患兒之間的交叉感染,要一絲不茍、按時按量保證患者得到及時、準確的治療。由于患兒都是無表達能力的人,且家屬又不在患兒旁邊陪護,所以護士應心存仁愛之心,應學會關心、體貼、愛護每位患兒,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慈母心去護理他們。

    應具有精準的業務水平和熟練的操作技能

    對危重患兒的治療和護理必須具有熟練專業的業務水平,NICU內配備的各種搶救和支持生命的器材,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其操作技能,掌握其故障的排除和報警的設置以及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急救技術要嫻熟,熟練配合醫生開放氣道、氣管插管及心肺復蘇;對新生兒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能,如動靜脈置管術、中心靜脈置管術等,必須要達到精、準、快的水平。熟練掌握動靜脈血標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項以及一定檢驗結果的危機值,要協同醫生在關鍵的搶救時刻,應爭分奪秒,保證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以一流的護理水平來挽救幼小的生命,贏得社會效益,盡量取得家長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

    應具有細致的觀察力及敏銳的分析能力

    新生兒的護理有別于成人及兒童,一般新生兒用肢體語言信號告訴我們自己的需要,這些信號包括嬰兒的反應、興奮狀態、安靜狀態、活動情況、皮膚顏色、末梢循環、生命體征、生化血氣檢驗結果等。對于新生兒身體信號的識別是一項特殊而又極其重要的臨床護理技能,因此應將其觀察貫穿于護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主要包括:①懂得專門和定向觀察:如危重病人應定時監測生命體征;②懂得巡回中觀察:由于新生兒病情變化之快的特點,為此要求護士要通過心電監護儀以外,從皮膚顏色的改變觀察到患兒的異常、各管道通暢與否、各儀器狀態等;③懂得執行醫囑時的觀察:靜脈穿刺抽血可了解患兒意識、缺氧情況、對刺激的反應、穿刺部位血管彈性、凝血情況等;④懂得按醫囑給藥時可了解患兒用藥情況,用藥目的及患兒的反應;⑤懂得基礎護理中觀察患兒吸吮吞咽情況、胃腸道消化情況、有無臀紅、口腔感染、臍部感染情況等。必須要做到時時留心、處處觀察,養成平時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利用學到的豐富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對病情變化作出準確的判斷,并積極正確處理,使患者通過瞬間的診斷和處理,得到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應具有沉著、穩重和樂觀的性格及慎獨品質

    護士的表情、言行和態度,也會影響對患兒的護理,進而對病情產生某種作用[1]。NICU是一個“啞科”,患兒不但不能和人交流,而且病情變化極快,往往就在幾秒之間護士就必須作出決定,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但是在配合搶救與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到忙而不亂、急而不慌、沉著穩重、保證工作到位。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患兒面帶微笑。由于NICU是無陪人病房,特別是夜間都是在無人監督和無人指導,而單獨進行護理工作的,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因此“慎獨”素養是護士的獨立特殊品質。用“慎獨”的品質監督自我的每項工作,是減少糾紛和避免差錯事故發生的有力保障。

    應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工作熱情

    NICU病房的工作繁瑣、辛苦而緊張,護士不僅要觀察患兒、護理患兒和執行治療,還必須要時時刻刻監護著患兒和監護儀上所反映的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各種儀器的運轉是否正常及對報警的緊急處理等,所以護士的高度緊張狀態,造成了自身體力或精力的消耗很大。NICU的護理工作既是腦力勞動,又是體力勞動。因為護士超負荷的強體力勞動及連軸運轉工作是很常見的事情,為此在繁重的勞動同時,護士必須注意身體的鍛煉,要善于穩定自己的情緒,以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心情,用護士的愛心去呵護那些無親人陪護的小患者,以人性化工作服務于患兒,使患兒家長得到滿意。

    討 論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發展,新生兒的護理越來越被很多家長所重視。良好的素質修養是護士從事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條件,是提高新生兒科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2],只有高素質的護理隊伍,才能實現高標準的護理和一流的護理業績。因此,新生兒科護理要達到保障和促進小兒健康之目的,作為一名NICU護士,除了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外,必須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正規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責任心[3]。通過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進一步增強專業素質,積極主動做好護理工作。本著“以人為本,關愛生命,播撒健康”的理念,把護理服務工作做細、做深、做透,讓患兒時刻都能得到優質的服務和關懷,并且以良好的醫德醫風、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心胸豁達的心態,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以贏得患兒家屬的信任。

    參考文獻

    1 董曉河,侯麗英.語言藝術與心理護理的關系.護理研究,2004,18(4B):740.

    第5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單人操作新生兒股靜脈穿刺在臨床標本血采集中的意義方法介紹單人新生兒股靜穿刺的過程與方法結果單人新生兒股靜脈穿刺方法簡單,成功率高結論 單人新生兒股靜脈穿刺在臨床標本血采集中方法簡單,省時,省力,值得推行 。

    新生兒股靜脈穿刺是新生兒科的護理人員常遇到的護理操作技術,由于新生兒室的特殊護理模式,患兒年齡小,病情危重復雜,家屬期望值高,所以新生兒護理人員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觀察力,還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我院新生兒科靜脈血標本采集多采用股靜脈穿刺來完成。曾有小兒頸靜脈穿刺取血致小兒窒息死亡的教訓①近年來我科采用單人操作新生兒股靜脈穿刺取靜脈血標本一次成功率達99%,從而減少了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減少了因穿刺不成功而浪費材料,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護理時效,同時,也減少了多個操作環節造成的醫院感染。

    具體操作方法 :1 按醫囑準備好標本瓶或試管,寫上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時間。備2具6.5―7#的無菌空針和無菌棉球帖于2CM長的輸液膠布上置于護理盤備用,注意不要污染棉球。2 清洗消毒手后查對床號,姓名,核對腕帶上的姓名,年齡,性別,用消毒后的專用浴巾包裹并用約束帶約束好患兒(避免因穿刺疼痛哭鬧掙扎而影響穿刺效果,病情不允許的可在暖箱內進行),將患兒尾部浴巾呈燕尾式打開暴露尿布,將多余的浴巾墊于臀部,雙腿呈蛙狀腿外展。再將患兒左側尿布護翼反貼于貼翼處,露出左側腹股溝,用目測法(髂窩內側0.3-0.5CM處)或觸摸法選好穿刺點,并消毒手和穿刺點范圍約5CMX5CM待干。3 再次核對患兒和培養瓶或試管,消毒手和穿刺部位,檢查空錢有無漏氣,并固定好針栓,操作左手呈“八”字型大姆指固定大腿,其余四指;固定尿布(保護會陰避免大小便污染穿刺點及標本)并借此力量固定腹部(力量要適當以免造成大腿骨折)防止患兒身體擺,右手持針以45°或90°進針,緩慢抽動針頭至穿刺成功(針有血溢出),用左手食指固定針栓,右手抽動活塞至所而血量,右手將準備好的貼有棉球的膠布貼于穿刺處,用左手中指按壓棉球,右手快速拔針,單手復針帽,左手食指與大姆指配合取下或更換針頭,將血標本按要求注入瓶內,左手姆指替代中指繼續按壓棉球,與其余四指葉“C”字型環握大腿,托起臀部,避免按壓過度影響循環,與此同時,右手整理好標本及用物,松開約束帶,將膠布整理好環貼于大腿處,待下次臀部護理時取下棉球,安撫患兒入暖箱繼續治療。同樣的方法可操作對側。

    討論: 1新生兒的觸覺,痛覺,溫覺在出生時已存在②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御寒能力差,保暖是首要問題,浴巾包裹解決了這一問題,并增加了安全感,減少了不愉快的刺激。2單人操作減少了接觸新生兒的人次,從而減少了醫院感染的機會。單人操作也避免了雙人操作相互依賴而出現的相對失誤,標本出錯等環節。單手復采血針帽避免了護士手被針刺傷的發生率③ 3 醫院臨床一線護士數量配備不足,對患者的服務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醫院護士配備還沒達到衛生部1978年《綜合性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的病房護士與床位之比0.4:1 ④特別是新生兒的床位與護士之比應達0.6:1以上,所以單操作減少了護理人力資源,將護理時間轉讓給了其它護理內容,提高了整個護理質量。4 整個操作環節大約3―5分鐘:左手食指―中指―大姆指再到棉球膠布壓迫時間,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增加了壓迫時間,對凝血功能異常的患兒從有力量的手指壓迫到輕力量的膠布棉球壓迫也是可行的。

    結論:單人操作新生兒股靜脈穿刺減少了醫院感染機會,減少了雙人操作的查對依賴,單人操作減少了護理操作人員,把時間節約給了其它護理內容,從而提高了整個護理質量。單人操作新生兒股靜脈穿刺方法簡單,切實可行,在新生兒科病房可推行。

    參考文獻

    [1] 張佩超 張彥榮小兒頸靜脈穿刺取血致小兒窒息死亡1例教訓 實用護理學雜志 2002。18(8):57

    [2] 王慕逖 兒科學 第五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17

    [3] peateWF Preventingneedle-stivks in emergency medical systemsorkers JOccup EnvironMed,2001,43(6):554-557

    第6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硬腫癥; 綜合性護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33

    新生兒硬腫癥是由于寒冷或多種疾病所致,主要表現為低體溫和皮膚硬腫,重癥可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害[1]。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與皮下脂肪組成特點,皮膚表面積相對較大,能量貯備少,產熱少,新生兒缺乏化學產熱方式為主的棕色脂肪組織,皮下脂肪組織的飽和脂肪酸多,受寒時患兒皮膚容易發生硬腫。新生兒嚴重感染、寒冷環境或保溫不當可使其體溫降低于正常,導致缺氧、能量代謝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嚴重時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害,甚至死亡。早期治療和精心的綜合性護理可阻止患兒硬腫癥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78例新生兒硬腫癥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39例,對照組39例。治療組中男23例,36~39周11例,>39周12例。女16例,36~39周9例,>39周7例。單純性硬腫癥24例,顱內出血合并硬腫癥9例,吸入性肺炎合并硬腫癥6例。對照組中男21例,36~39周8例,>39周13例。女18例,36~39周8例,>39周10例。單純性硬腫癥2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硬腫癥8例,缺血缺氧性腦病合并硬腫癥9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硬腫癥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患兒采用恰當的復溫、熱能及液體的供給、用藥抗感染的護理,對多器官功能的嚴密觀察及對多器官功能損害的對癥處理等。記錄兩組硬腫癥患兒的癥狀減輕及消失的時間,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硬腫癥患兒硬腫癥癥狀減輕和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組的治療效果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新生兒硬腫癥是新生兒期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和皮下脂肪變硬和水腫的一組疾病,以未成熟兒發病率高[2-3]。了解新生兒硬腫癥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給以精心的綜合性護理,可以加速硬腫癥患兒的康復進程。新生兒硬腫癥治療護理關鍵第一步是復溫,復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防止體溫散失和增強自身產熱。二是直接向體內輸熱,后者為主要方法。根據患兒硬腫的不同程度,循序漸進逐步復溫。若患兒肛溫>30 ℃,T≥0,提示棕色脂肪產熱較好,此時可通過減少散熱,使體溫回升。將患兒放入30 ℃暖箱中,根據體溫恢復的情況逐漸調整到30~34 ℃的范圍內,6~12 h恢復正常體溫。無條件者可用熱水袋、熱炕、母親懷抱保暖。當肛溫

    綜合性護理在治療新生兒硬腫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嚴密的觀察,精心的護理可以縮短患兒住院時間,促進患兒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1] 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49.

    [2] 陳文.新生兒硬腫癥50例臨床治療探討[J].重慶醫學,2001,30(1):87.

    [3] 陳佛清.新生兒硬腫癥80例臨床治療探討[J].中華兒科雜志,1994,32(6):366.

    第7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關鍵詞】 康惠爾透明貼;新生兒;重度紅臀

    新生兒紅臀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新生兒室最常見的護理棘手問題。文獻報道,新生兒紅臀發生率為14.1%[1]。新生兒紅臀如治療不及時,容易合并感染。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紅臀的發展,加快傷口的愈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及患兒的痛苦是護理工作的關鍵。康惠爾透明貼在成人治療壓瘡及靜脈炎已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我科采用康惠爾透明貼治療新生兒重度紅臀,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新生兒科入院時患有新生兒重度紅臀(不伴有較多皮疹)的患兒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日齡5 d~28 d;新生兒黃疸17例,新生兒肺炎24例,早產兒4例,腹瀉患兒33例。將78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采用康惠爾透明貼(丹麥康樂保公司制造)護理紅臀;對照組38例,采用貝復劑外用加輻射臺暴露。兩組新生兒的性別、日齡等一般資料經統計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重度紅臀臨床表現:局部潮紅、破潰、糜爛或表皮脫落,有時有繼發感染。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兒更換干凈尿布,臀部皮膚清洗干凈(用滅菌注射用水清潔),局部暴露待干,將康惠爾透明貼剪為合適大小(大于皮損部位1 cm),貼于臀部兩邊,邊貼邊用手的大魚際均勻按壓周邊(均勻緊密的黏合與保留時間長短有關)。一般可保持24 h~48 h,一旦透明貼脫落,不可再次使用,需重新更換。如有大小便污染或敷貼中間發白、液化,立即給予更換。對照組患兒清潔臀部皮膚(同上)后予貝復劑外噴,患兒持續置輻射臺暴露臀部,間隔4 h~6 h用藥1次,若被大小便污染則隨時清潔用藥。

    1.2.2 療效評價 治愈:局部紅腫消退,破潰消失,表皮開始生長;好轉:破潰消失,創口處皮膚結痂,局部腫脹基本消退;無效:治療超過3 d仍無緩解。治愈加好轉為總有效。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3 討論

    新生兒紅臀又稱新生兒尿布皮炎[2],主要發病因素為新生兒皮膚嬌嫩,皮膚皺褶處及尿布接觸部位受汗液和大小便的刺激,局部濕熱、角質層浸軟和皮膚間的摩擦而引起皮膚發紅、糜爛的淺表性炎癥[3]。癥狀輕者皮膚潮紅或有紅疹;重者臀部皮膚潰爛,甚至合并感染,嚴重者會發生敗血癥[4]。輕度紅臀患兒在加強臀部護理后大多能夠自行好轉,而重度紅臀患兒如不及時治療,極易引起感染,所以有效治療新生兒重度紅臀、減輕患兒痛苦是新生兒科護士工作重點之一。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鞣酸軟膏、爐甘石洗劑、貝復劑、局部吹氧、輻射臺暴露等治療新生兒紅臀,但都不能提供一個濕性的環境,影響傷口的愈合。

    康惠爾透明貼為康樂保公司現代傷口敷料系列之一。通過為創面愈合創造一個接近生理的濕性愈合環境,促進上皮生長,而且該貼膜透明,易于觀察傷口。在促進上皮生長的同時不損傷創面的正常組織,減少了外部因素的刺激,形成了創面的保護膜,因此有利于新生上皮的爬行,加速了創面的愈合[5]。

    在臨床護理中發現,康惠爾透明貼對紅臀伴較多皮疹的患兒效果不理想,對這類患兒使用透明貼,因不能緊密貼合,易受大小便污染容易脫落,紅臀治療效果差。本組研究中不包括紅臀伴有皮疹的患兒。

    本研究結果表明,康惠爾透明貼治療新生兒重度紅臀總有效率為92.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康惠爾透明貼治療新生兒紅臀,使用方便、簡單,減少了新生兒感染機會,減輕了護理工作量。

    【參考文獻】

    [1] 龔彩連,吳明龍.224例新生兒紅臀分度治療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9,8(3):201202.

    [2]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280.

    [3] 盧拱照.兒科學及護理[M].第2 版.廣州: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49.

    第8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兒黃疸藍光療法的最佳護理方式,分析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效果。方法:選擇住院的60例藍光療法患兒按首次住院的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兩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實施一般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結果: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縮短,且不良反應大減少。結論: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提高了醫療,降低了醫療成本并減少了法律糾紛,對探討新型的、現代化的護理方式是一種有益嘗試。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 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 藍光療法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新生兒對膽紅素的代謝能力僅為成人的1%~2%,易出現黃疸,若不及時治療,其高膽紅素血癥可造成新生兒的神經損傷。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一種簡便、療效好、見效快的方法。為探討藍光療法時新的護理模式,2011年1月至6月,我院在對藍光療法患兒實施常規的護理的同時,選取了30例患兒給予以患者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收到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黃疸患兒。診斷標準:出生后24 h內出現黃疸,黃疸過重,持續日久,足月兒黃疸持續>2周,早產兒>4周;足月兒血清膽紅素>205.2μmol/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256.3 μ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 μmol/L,黃疸退而復現;血清結合膽紅素>26 μmol/L。60例患兒均符合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診斷標準,其中男28例,女32例;日齡2~28 d;血清膽紅素150~225 μmol/L 36例,226~340 μmol/L 24例;其中溶血性38例,母乳性22例。按首次住院的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單號為觀察組(N=30),雙號為對照組(N-30),兩組患兒情況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實施一般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

    1.2.2 一般護理方法:① 準備用物:藍光箱。護眼罩。尿布。記錄單。②在藍光箱內水盤中加入清水,接通電源。病室內潔凈、通風良好,配備中央空調,保持室溫24℃~26℃,濕度55%~65%.光療箱清潔、完好,調試箱溫30℃~32℃,(一般根據患兒體重調節)并以軟棉布覆蓋、固定于箱內準備放置新生兒頭部的一側,防止新生兒活動后撞傷前囟及耳、面部。藍光床另外。③測患者生命體征一次,觀察記錄黃疸程度。(包括黃疸部位及膽紅素值)戴護眼罩,系好尿不濕,至于藍光床中。④ 每兩小時測生命體征1次。根據膽紅數值決定總療程(根據醫囑)。⑤結束后測體重,沐浴,檢察皮膚有無破損及眼部感染情況,記錄燈管照射時間。⑥保證足夠靜脈補液量。⑦若單面光照,每4小時改變1次;雙面光照可以不翻身,但要注意骨突處皮膚受壓情況,并給以積極處理。⑧要正確記錄藍光燈使用時間,一般300個小時需要更換新燈管。使用中要注意燈管及反射罩的清潔度。有灰塵遮擋會降低照射效果。⑨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匯報。

    1.2.3 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①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②設立患兒及家屬同住的家庭式病房,設置合理的病房結構,營造安全溫馨的病房氛圍,提供便利服務設施。③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護理的培訓,保證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觀念深入到護理實踐的各個方面。④搭建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充分溝通和使用醫療信息的平臺。通過口頭宣讀、約談、隨談、發放小冊子、光盤、建議簿、網絡等諸多形式一方面讓患兒家屬充分了解患兒醫療信息,消除緊張、恐懼等心理,積極的參與并愉快地配合治療,另一方面也讓醫護人員充分關注患兒家長的需求,關注患兒因生病住院引起的行為和情感反應,滿足家長的支持需求,關注及滿足家長信息的需求。⑤讓患兒家屬參與制定護理方案。⑥實行主治醫生查房,家庭成員在場的規章制度。⑦讓患兒家屬協助護理,如針對新生兒剛出生不久處與父母相互認同情感連結階段而光療使親間情感連結中斷會影響新生兒心理社會發展需要護士便鼓勵新生兒父母新生兒煩躁或哭鬧時以輕柔語調與之講話,并通過對新生兒頭部、背部或部皮膚撫觸避免“皮膚饑餓”現象使新生兒安靜達到心理上滿足與舒適。⑧與患兒家屬一起制訂出院計劃:告訴患者家屬日常活動的范圍與程序;復診的時間及需要就醫的癥狀和體征; ⑥患兒出院后通過上門訪視、電話咨詢熱線等平臺延伸到患兒家庭。

    2 結果

    所有患兒采用溫箱加單面藍光治療48-72 h,住院時間2-5d。6例血膽紅素值在照射24 h后恢復至正常范圍,20例照射48h恢復至正常范圍,其余72h后恢復正常范圍。

    3 討論

    始于上世紀60年代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模式近年來在國際護理界引起了廣泛關注,開展“以患者及家庭為心的護理(PFCC)將成為“兒童護理的方向”。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開展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作用:

    3.1 PFCC效果顯著上升。觀察組的30例患兒光療48小時后,血清膽紅素值為162.24±24.76,明顯好于對照組的190.48±28.75。

    3.2 PFCC患兒副作用現象明顯減少,護理問題發生率大幅降低。觀察組皮疹2例,發熱6例,腹瀉1例,而對照組皮疹5例,發熱6例,腹瀉4例。護理問題發生率觀察組為10%,對照組為30%。

    3.3 PFCC極大地提升了患者家庭人員的滿意度。本次實踐的60例患兒家庭問卷的調查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滿意率為98%,對照組的滿意率91%,觀察組高出了7個百分點。

    3.4 PFCC有助于改善臨床護理的決策。患兒家屬全程參與到護理方案的制定、護理措施的落實、出院計劃的制定等過程中,極大的加強了臨床護理決策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

    3.5 PFCC能夠增進醫護人員對患兒家庭力量的認識,了解患兒家庭的需求。通過這次實踐研究,我們充分地認識到了“照護者不知道所有正確答案,患兒父母不知道所有正確問題”這句護理學名言的真正含義。

    3.4 PFCC能較大提高醫療護理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醫療成本,縮短住院時間。本次實驗的六十例患兒對比研究結果表明,PFCC模式的運用節約了科室15%左右的護理成本,降低了患者家庭10%左右的醫療成本。

    3.5 PFCC在改善醫患關系的同時極大的減少了醫患糾紛。在本次實驗中,觀察組的30名患兒家庭與醫院關系良好,無一醫療糾紛。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FCC)模式的終極目標是“建立患者、家庭及醫護人員之間的協作關系,獲得最好的結局,增加醫療護理質量和安全”,其核心理念是“尊重患者及家庭,傳送健康信息,尊重患者選擇權,強調患者、家庭及照顧者之間的協作,給予力量及支持,有彈性、授權”。在完善這種新型的、現代化的護理模式道路上我們還將繼續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 陳榮華,徐建星,鄧崇德.兒科護理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97-99。

    [2] 彭文濤 建立家庭護理服務中心[J].醫院管理論壇,1989,3.

    [3] 沈寧,何萍萍,樓建華.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現狀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17,042.

    [4] 王偉,苑記清.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兒科健康教育現狀[J].天津護理,2006,03,043.

    [5] Cheryl L.Hoying Linda Workman Susan Allen,鄭顯蘭,張玉俠.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探討及安全管理[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9,4,(6):481

    第9篇:新生兒科護理問題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靜脈補鈣;臨床護理;體會

    作者單位:355000福建省寧德市醫院新生兒科

    新生兒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用于糾正低鈣血癥,臨床應用廣泛,然而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后,常有不良反應發生,如局部皮膚出現靜脈炎、鈣化點、過敏反應[1,2]軟組織骨樣硬化甚至壞死[3]。這不僅給患兒增加痛苦,也給護理工作者帶來了巨大心理壓力,增加了護理風險。針對這問題2012年1月福建省寧德市醫院新生兒科組織全科醫護人員進行探討分析并制定了新生兒靜脈補鈣護理流程。經臨床觀察,取得滿意效果。現將經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108例新生兒靜脈輸注10%葡萄糖酸鈣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將2011年8~12月新生兒靜脈輸葡萄糖酸鈣43例患兒設為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輸液流程并加強巡視進行靜脈輸鈣劑,出現局部皮膚鈣化點6例,骨樣硬化3例,局部組織壞死2例。將2012年1~8月新生兒靜脈輸葡萄糖酸鈣65例患兒設為實驗組,采用本科制定的新生兒“靜脈補鈣護理流程”進行靜脈推注,結果僅2例出現局部皮膚鈣化點。實驗組男35例、女30例,體重18~30 kg,早產兒28例,重癥足月兒37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體重185~32 kg,早產兒19例,重癥足月兒24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靜脈輸液流程輸注鈣劑并加強巡視,而實驗組則采用本科制定的新生兒“靜脈補鈣護理流程”進行靜脈推注。護理流程:A選擇血管:使用新穿刺的血管,選擇粗、直、避開關節、皺褶處,保證輸液通暢。禁用頭皮血管和已輸過高滲性藥物的血管。B藥物準備:10%葡萄糖酸鈣以5%葡萄糖液稀釋3倍或以上以降低濃度對血管的刺激。C靜脈推注給藥:用微量推注泵以05 ml/min速度均勻泵入。D加強輸液肢體的保暖,促進局部血液循環。E專人守護,嚴密觀察局部輸注情況。F輸鈣完畢用3~5 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管,正壓封管或拔管,再用喜遼妥護理血管以預防血管硬化或鈣化點出現。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靜脈補鈣方法的主要區別就是護理流程的改進和護士高度重視。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結果

    兩組補鈣后出現皮膚局部癥狀的例數比較:實驗組出現局部皮膚鈣化點2例,發生率3%;對照組出現皮膚鈣化點8例,骨樣硬化5例,局部組織壞死2例,發生率27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護理體會

    新生兒低鈣血癥時易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表現為驚厥、手足搐、喉痙攣、震顫等,常伴有不同程度呼吸改變,心率增快和紫紺等,最嚴重的表現為呼吸暫停。如不及時補鈣搶救,預后較差[4]。因此,靜脈補鈣已成為搶救新生兒低鈣所致呼吸暫停的有效措施之一,臨床應用廣泛。同時由于新生兒血管小,血管壁薄,對強刺激性藥物的耐受性差。10%葡萄糖酸鈣PH值為6,明顯低于血液的PH值,所以鈣劑有時滲入皮下是不可避免的。通過總結本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108例新生兒靜脈補鈣不同的護理流程,作者認為,只要護理人員自覺樹立高度認真的精神,補鈣前詳細了解患兒病情,評估患兒的全身營養狀況,以及血管條件和補鈣天數,做到正確選擇血管;嚴格掌握藥物濃度和用藥速度以降低對血管的刺激;專人床旁嚴密看護,細心觀察局部皮膚情況;補鈣結束后脈沖式沖管,正壓封管或拔管,再用喜遼妥護理血管以預防血管硬化或鈣化點出現。如有異常及早妥善處理,嚴密交接班,確保對創面護理的連貫性,均能在短期內消除局部癥狀,收到滿意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戴芳小兒輸注鈣劑導致頭皮壞死的原因與護理.中華全科醫學,2008,6(12):1313-1314.

    [2]唐云麗危重新生兒靜滴葡萄糖酸鈣引起鈣劑外滲的治療及病因探討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23(2).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18视频日本|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成人免费777777|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91香蕉视频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成人综合视频网| 欧美成人小视频| 麻豆精品传媒成人精品|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 日本免费成人网|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成人777777|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