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報失業保險的條件范文

    報失業保險的條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報失業保險的條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報失業保險的條件

    第1篇:報失業保險的條件范文

    答:按照2011年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對您作系統答復如下:

    一、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

    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職工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失業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二、領取失業保險的條件。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三、停止領取失業保險情形。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一)重新就業的;

    (二)應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五)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適當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訓的。

    四、享受失業保險金的標準與享受期間的其他待遇。

    (一)失業保險金的標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二)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遺屬的補助。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參照當地對在職職工死亡的規定,向其遺屬發給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

    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五、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程序。

    (一)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并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二)失業人員的義務。失業人員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

    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

    第2篇:報失業保險的條件范文

    第一條為保障城鎮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城鎮下列人員:

    (一)企業、事業單位的從業人員;

    (二)按規定不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社會團體的從業人員;

    (三)國家機關及按規定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其他機關、單位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從業人員;

    (四)部隊所屬用人單位中無軍籍的從業人員;

    (五)個體經濟組織的從業人員。

    第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按照本條例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一)按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本條例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第四條失業保險應當與職業介紹和培訓等就業服務相結合,有關部門應當向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服務,組織培訓,為其重新就業創造條件。

    第二章失業保險費的征繳和失業保險基金的管理

    第五條設立失業保險基金,其來源包括:

    (一)用人單位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二)從業人員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三)失業保險基金的利息及其他收入;

    (四)與失業保險繳費相關的滯納金和罰款;

    (五)財政補貼;

    (六)依法納入失業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

    第六條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應當按照其從業人員月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本人月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

    從業人員本人繳納部分,由用人單位從其工資中代為扣繳。用人單位應當每年向本單位從業人員公布本單位失業保險費繳納情況,接受從業人員監督。

    從業人員不以月工資方式獲取勞動報酬的,按其月實際收入作為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基數,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七條企業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列入企業管理費用,個體經濟組織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列入成本。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屬財政全額撥款的,其應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從事業經費中列支;屬財政差額撥款或者自收自支的,其應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從經費中開支。

    第八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規定期限內持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等有關證件,到當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失業保險登記。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后,發給失業保險登記證件。失業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30日內,到失

    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變更或者注銷登記手續。

    第九條失業保險費由地方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用人單位必須按月向地方稅務機關申報應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數額,經地方稅務機關核定后,在規定的期限內繳納失業保險費。

    第十條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向地方稅務機關提供用人單位社會保險登記以及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等有關情況。

    地方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向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繳費情況,并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匯總,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一條失業保險基金實行市、縣、自治縣統籌。各市、縣、自治縣按當年征繳失業保險費總額的10%上交省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供全省調劑使用。

    第十二條失業保險基金發生收不抵支時,由財政予以補貼。

    第十三條失業保險基金年度收支預算、決算,必須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報請審批,并向社會公告。

    第十四條失業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五條未經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年檢合格手續的用人單位,有關登記管理部門不予辦理年檢合格手續。在辦理營業執照注銷手續或者社會團體注銷登記手續時,必須先審核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出具的失業保險關系終結書。

    第十六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地方稅務機關有權核查用人單位的從業人員名冊、工資發放表、財務會計帳冊等有關資料,但應當為用人單位保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委托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對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的有關資料進行核查。

    第三章失業保險基金的使用

    第十七條失業保險基金的開支范圍:

    (一)失業保險金;

    (二)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補助金;

    (三)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喪葬補助金和其供養的配偶、直系親屬的撫恤金;

    (四)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接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

    (五)國家規定和批準的與失業保險有關的其他費用。

    第十八條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后

    ,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從業人員于*年1月1日以前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或者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與參加失業保險后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

    第十九條失業保險金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按月發放。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失業人員開具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單證,失業人員憑單證到指定銀行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金的標準以及失業人員的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和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撫恤金發放標準由省人民政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

    第二十條失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發失業保險金及其他費用:

    (一)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的;

    (二)應征入伍、就學或者到省外定居的;

    (三)重新就業的;

    (四)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內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勞動教養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一條用人單位與其從業人員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享有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并將失業人員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報失業保險經辦

    機構備案。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或者未將失業人員名單報送備案,致使失業人員不能及時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應當補償失業人員在延誤期間應當享受的失業保險金及相關費用。

    第二十二條失業人員應當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60日內,持單位證明和參加社會保險的證件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失業保險金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發。失業人員逾期未辦理失業登記的,視同重新就業。

    第二十三條失業保險金和其他失業保險費用應當由失業人員本人領取;因特殊情況需要委托他人代領的,應當經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同意并辦理有關手續。

    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加強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費用發放的管理,按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費用,定期核查失業人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情況。失業人員應當接受核查。

    用人單位成建制跨統籌地區轉移或者從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失業保險關系隨之轉遷。

    第四章管理和監督

    第二十四條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本省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保險的主管機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實施有關失業保險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制定本省失業保險發展規劃;

    (三)指導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的工作;

    (四)對失業保險基金的收繳、管理和使用進行監督檢查。

    市、縣、自治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本市、縣、自治縣從業人員失業保險主管機關。

    第二十五條省、市、縣、自治縣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辦理失業保險業務,其主要職責是:

    (一)發放失業保險金及其他費用;

    (二)管理失業保險基金;

    (三)辦理失業人員登記和就業介紹事宜;

    (四)組織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培訓,扶持、指導其再就業和自謀職業;

    (五)為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提供失業保險免費咨詢服務;

    (六)向失業保險主管機關及其他社會保險監督機構報告工作;

    (七)國家規定由其履行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六條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所需經費列入本省各級預算,由各級財政撥付。

    第二十七條征繳的失業保險費納入失業保險基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監事會應當依照章程履行失業保險基金監督職能。

    失業保險基金必須納入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專款專用,實行收入與支出分開管理,由財政部門依法進行監督;審計部門依法對失業保險基金進行審計,每年如實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有權按照規定查詢繳費記錄。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依法對失業保險基金的違規違紀使用情況進行舉報。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的,由地方稅務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征繳失業保險費。

    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拒絕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地方稅務機關依法對其有關資料核查或者違反有關財務、會計、統計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有關帳冊、材料,或者不設帳冊,使失業保險繳費基數無法確定的,除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

    行政處罰、行政或者紀律處分、刑事處罰外,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征繳。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遲延、拖欠或者少繳失業保險費的,由地方稅務機關責令限期足額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

    用人單位逾期拒不繳納失業保險費、滯納金的,由地方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征繳。

    第三十一條不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騙取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補助金的,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責令其退還;情節嚴重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處騙取金額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政府部門或者失業保險經辦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規定將失業保險費存入失業保險基金專戶的;

    (二)截留、挪用失業保險基金的;

    (三)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提取管理費的;

    (四)減、免或者增加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應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的;

    (五)擅自減發或者增發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費用的;

    (六)不按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和其他費用的;

    第3篇:報失業保險的條件范文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就業創業工作

    1、就業再就業工作

    2020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3730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600人的81.1%。

    進一步開拓就業渠道,積極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全方位服務失業人員,2020年上半年失業人員再就業6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

    2、創業擔保貸款審核發放工作

    做好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個人申報材料的審核與貸款發放工作,已審核發放113筆共計1685萬元,銀行審核待發104筆1560萬元,合計217筆3245萬元。

    (二)民生工程

    1、技工大市民生工程

    ①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2020年我縣企業新員工培訓任務1200人,今年縣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1877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56.4%。

    ②新技工系統培養。上級下達新技工系統培養全年目標任務390人,今年我縣已完成60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5.4%。

    ③技能脫貧培訓工作。通過培訓提升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激發內生動力自主發展產業、創業就業、靈活就業。今年以來,組織皖西經濟學校、工業學校兩家培訓機構,開展稻蝦共養、農作物種植等工種培訓班,共培訓1881名貧困勞動者,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00人的376.2%。

    2、就業創業促進民生工程

    ①公益性崗位。積極實施就業創業促進民生工程,把困難人員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大力開發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切實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幫扶。今年市下達我縣公益性崗位開發目標任務為300個,截至目前,共開發公益性崗位360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20%,安置了259名就業困難人員在公益性崗位上崗,全部錄入就業信息管理系統。

    ②就業見習。市下達我縣就業見習目標任務為219人個,目前接收40名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完成年度任務的18.3%。

    (三)就業脫貧工作

    1、扶貧公益崗位整改工作。建立扶貧公益崗位臺賬,制定扶貧公益崗位動態調整制度、考勤和績效管理制度、信息公示制度。截至6月24日,分別建立縣人社局牽頭的就業扶貧公益崗位4286人臺帳;縣林業局牽頭的生態護林員扶貧公益崗位460人臺帳;縣扶貧局牽頭的光伏扶貧公益崗位1896人臺帳,扶貧公益崗位共安置貧困勞動者6642人次。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取得實質性成效,并報縣委整改辦銷號。

    2、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工作。加強就業扶貧車間動態管理,落實各項政策,鼓勵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發揮帶貧減貧作用。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扶貧車間,3月15日之前復工復產的就業扶貧車間,根據貧困勞動者實際復工復產人數,按照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復工復產補助;3月31日前復工復產的就業扶貧車間,根據貧困勞動者實際復工復產人數,按照每人3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復工復產補助。截止3月31日,21家扶貧車間157名貧困勞動者返崗復工,撥付車間復工復產補助7.75萬元,目前22家扶貧車間帶動就業964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者就地就業219人。

    3、就業脫貧幫扶工作。今年以來我們組織開展了貧困勞動力摸底調查活動,通過進村入戶開展細致的調查登記工作,基本摸清了我縣貧困勞動者的就業狀況和就業需求,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者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通過開發公益崗位安置就業、推薦到就業扶貧車間幫助就業及幫助外出務工轉移就業等形式幫助1996名未就業貧困勞動者就業;目前有就業意愿和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者全部幫扶就業。

    4、落實就業脫貧各類補助政策。撥付第一季度4391名貧困勞動者公益崗位補貼372.96萬元,第一季度1998名貧困勞動者居家就業補貼158.67萬元,第一季度就業扶貧車間201名貧困勞動者就業補貼16.77萬元,縣外務工3980名貧困勞動者交通補貼199萬元,就業扶貧車間及合作社等101家經濟實體,吸納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一次性獎勵30.12萬元,車間復工復產補助7.75萬元。

    (四)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政策落實情況

    1、疫情防控期間失業保險各項政策落實情況

    ①失業保險費返還。加大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實施力度,將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裁員率放寬至上年度全國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2018年度我省裁員率為2.88%),對參保職工30名(含)以下的中小微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參保職工總數的20%。已審核撥付111家企業申報失業保險費返還,年末參保人數6263名,返還金額共計227.78萬元。

    ②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縣人社局以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了文件,并于4月9日由政府辦王鵬副主任牽頭召開了縣政府辦、縣經信局、縣商務局、市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發改委、縣稅務局、縣交通局、縣人社局等10家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會議,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企業類型進行認定、企業環保處罰、企業失信情況、企業一季度虧損情況、企業參保情況、惡意欠薪情況、裁員率情況進行審核。已撥付穩崗返還企業共8家,參保人數462人,人均3150元,計145.53萬元,扣除已返還的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實際金額134.59萬元。

    ③失業金發放。疫情防控期間,落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政策,1-6月份為1926人次下崗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252.61萬元。

    ④臨時價格補貼。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及時按照市發改委等6家部門下發的通知,及時撥付1-4月份為1313人次下崗失業人員撥付臨時價格補貼7.72萬元。

    2、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政策落實情況

    ①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經縣經信局、縣商務局、市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發改委、縣稅務局、縣交通局、縣人社局等部門審核符合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條件的企業共1家(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季度平均參保人數48人,人均2000元,已撥付9.6萬元。

    ②小微企業新增就業補貼。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小微企業,根據新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人員數量,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補貼,其中無法返回湖北地區就業人員、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貧困勞動者,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截止目前,共計受理13家小微企業申報,已審核撥付12家企業11.4萬元,審核中1家企業。

    ③扶貧車間新增就業補貼。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扶貧車間,根據新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用工協議)的人員數量,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扶貧車間一次性補貼,其中無法返回湖北地區就業人員、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貧困勞動者,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截止目前,共計受理11家扶貧車間申報,已審核撥付8家扶貧車間12.4萬元,審核中3家扶貧車間。

    ④就業扶貧車間以工代訓。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按每人每月200元標準給以扶貧車間以工代訓補貼,最長可達6個月。截止目前,在忠旭雨衣制造有限公司、高塘鎮易羽服飾、縣天佑鞋業有限公司3家車間開展以工代訓,穩定52名貧困勞動者就業。

    二、存在問題

    1、受疫情影響失業人員再就業率偏低;

    2、新技工系統培養序時推進較慢、招生難度大;

    3、就業見習任務完成進度較慢;

    4、就業脫貧2020年任務省廳至今未下發,今年時間已過一半,待省廳任務下達時可能會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局面;

    5、受疫情影響省級出臺的失業保險費返還等個別政策,需要明確實施細則,但上級仍未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無法開展;

    6、創業擔保貸款未達到序時進度。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對失業人員加大幫扶力度,按月電話回訪登記失業人員,推薦縣內企業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崗位;

    二是聯合教育局下文分配任務,在全縣的教育系統會議上進行宣傳,聯系教育局職教負責人幫助技師學院推薦學校進行宣傳,推進技工院校招生;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51影院成人影院|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 91啦中文成人|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日本免费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