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rtsp協議范文

    rtsp協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rtsp協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rtsp協議

    第1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纈沙坦;原發性高血壓;高敏C反應蛋白;一氧化氮;內皮素 1

    Effects of valsartan on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hs CRP,ET 1 and NO content in

    LIU Jin ping.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Liulon 033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valsarta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on plasma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endothelin 1(ET 1)and nitric oxide(NO)effects.Methods 92 cas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valsartan 80 mg/d,continuous treatment for 4 weeks,on medi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hs CRP,NO,ET plasma parative observation of its concentration changes.Results The effect of valsarta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Key words】 Valsartan;Essential hypertension;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Nitric oxide; Endothelin 1

    近年研究發現,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種炎性反應性疾病,主要表現在炎性因子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1]。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與炎癥反應關系密切[2],作為急性損傷的標志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程度和進展的標志。內皮素 1(endothelin,ET 1)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評價血管內皮功能的有效指標。探討高血壓患者hs CRP與動脈內皮功能的關系對評價大動脈損傷的程度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的高血壓患者92例,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合并嚴重的心、肝、腎、內分泌及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合并嚴重并發癥;存在使用Ang受體拮抗劑的禁忌證,并除外糖尿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腎病、冠心病/繼發性高血壓等。其中男56例,女36例,年齡44~78歲,平均(64.03±6.31)歲。所有病例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46~74歲,平均(65.26±8.14)歲。對照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44~71歲,平均(62.54±7.62)歲。兩組年齡、性別上差別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用藥方法 觀察組采用常規降壓方案(包括鈣離子拮抗劑、阿司匹林、β 受體阻滯劑、他汀類),并加用纈沙坦(代文)(北京諾華制藥公司產品)80 mg,1次/d,連續治療4周。對照組僅使用常規的降壓方案治療(包括鈣離子拮抗劑、阿司匹林、β 受體阻滯劑、他汀類),連續治療4周。治療前后檢測所有患者的hs CRP、NO、ET的血漿水平。

    1.2.2 標本采集 采血前12 h禁食、煙、酒,當日抽取肘前靜脈血3 ml注入10%的二乙胺四乙酸二鈉30 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試管中,混勻,4℃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放至 70℃冰箱保存待測,每3個月集中一次性檢測。

    1.2.3 檢測方法 hs CRP采用顆粒增強的免疫散射比濁法定量測定,正常值范圍為0.1~5.2 mg/L,靈敏度0.2 mg/L。NO含量采用酶標法測定,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制劑公司; ET 1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試劑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測定范圍20~1620 ng/L,靈敏度10ng/L,正常參考值范圍(53.14±15.23) pg/ml。所有操作均由專業技術人員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分析,數椐用表示,二樣本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作自身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多樣本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用藥前后的比較血漿hs CRP、NO、ET 1水平的變化,見表1。

    表1

    兩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用藥前后血漿hs CRP、NO、ET 1水平的變化(x±s)

    組別N(例)時間hs CRP(mg/L)NO(nmol/L)ET 1( pg/ml)

    觀察組47治療前9.63±2.4518.52±2.55132.57±13.29

    治療后2.46±1.6131.47±2.0454.73±12.43

    對照組45治療前8.96±2.1719.18±1.96129.66±12.82

    治療后5.83±2.75*24.33±2.68*67.38±11.94*

    注:治療后與觀察組比較*P

    治療后兩組血壓明顯得到控制。兩組高血壓患者在治療前血漿hs CRP、NO、ET 1水平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hs CRP、ET 1水平均明顯下降,NO水平升高,與治療前相比P

    3 討論

    EH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血管內皮的功能障礙是影響血管功能的重要因素。CRP作為炎癥獨立預測因子,其影響EH發生、發展的可能機制涉及到促血管內皮增生、遷移,動脈內膜增厚,血管重構阻力增加;直接參與局部和全身炎性反應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內皮細胞釋放的NO及前列腺素減少,活性減弱,而釋放的血栓調節蛋白等物質增多;同時可激活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釋放EH 1及EH 1免疫樣激活物,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促進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合成和釋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因此,對內皮功能的影響可具體表現在對內皮損傷標志物濃度的影響[3]。

    ET 1是ET家族的成員之一,是迄今所發現的作用最強最持久的縮血管升壓活性多肽。血管內皮損傷或血管壁應力增加、缺氧、神經體液激素等因素可提高ET水平[4],ET的升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內皮損傷的程度,患者血管內皮具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的分泌較正常對照顯著增高。CRP可能具有促進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合成釋放ET 1,進而影響EH的發生、發展。

    現已證實為一氧化氮NO是內皮細胞分泌的一種最重要的血管舒張物質,它是在 NO 合成酶(NOS)的作用下,由左旋精氨酸合成而來,具有強親脂性,NO 受增加的血流量刺激而釋放,乙酰膽堿、緩激肽、腺苷、組胺等也增加 NO 的合成及釋放,NO 可迅速擴散入臨近的血管平滑肌細胞,激活細胞內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使 cGMP 水平升高,使平滑肌細胞內鈣減少,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松弛,管腔擴大。NO 還具有抑制多種血液成分如血小板、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粘附于血管內皮細胞和抗血管壁細胞增殖的作用,從而對保護動脈內皮損傷發揮重要作用。

    纈沙坦是一種高度選擇性AT1受體拮抗劑,與受體部位結合而阻斷血管緊張素(Ang),除降壓作用外,則通過特異性阻斷Ang與AT1受體在這個部位的結合,最大限度阻斷腎素 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RAAS)[5]。

    纈沙坦是一種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它可選擇性作用于已知與血管緊張素Ⅱ作用相關的AT1受體Ⅱ型。其改善內皮功能可能的機制為:通過特異性拮抗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而阻止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作用,減少鈉潴留,減少腎素,抑制內皮素分泌;抑制細胞凋亡,逆轉血管重構,激活NO合成酶,減少緩激肽的降解使及前列環素I2(PGI2)生成增加;阻斷與受體結合使向AngⅡ(1 7)轉化,通過AngⅡ(1 7)發揮對內皮功能的調節作用,通過抑制內皮素轉換酶和血管緊張素與間的正反饋調節,使的合成減少[6]。

    本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的EH患者其血漿hs CRP、ET 1 含量明顯高于正常,而NO水平明顯下降,兩者之間無顯著差異;這說明血壓升高導致患者血管內皮受損或血管壁應力增加、缺氧、神經體液激素等因素使得ET水平提高,而NO合成減少,進而影響EH的發生、發展,同時也提示血清CRP濃度與EH相關。說明心腦血管疾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和炎癥參數之間存在密切關系。治療后患者的hs CRP、ET 1 含量明顯下降,而NO水平有所升高,提示降壓治療可以保護患者血管內皮損傷,減輕血管內皮損傷程度以及炎癥反應發生的程度,進而避免靶器官的進一步受損,有益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通過兩組對比觀察發現,纈沙坦治療組患者hs CRP、ET 1 含量下降的程度以及NO升高的水平均高于一般治療組,提示纈沙坦有進一步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這一結果可能源于纈沙坦抑制內皮素轉換酶和血管緊張素與間的正反饋調節,使的合成減少的機制。

    參考文獻

    [1] Hisch AT,Vascular disease,hypertension and prevention from “endothelium to clinicalevents”.JACC,2003,42(2):377 379.

    [2] 湯健,魏英杰.心血管活性物質與心血管疾病.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241 243.

    [3] 侯金超,王發亮,薄愛華.C反應蛋白和原發性高血壓血管內皮損傷標志物的研究進展.醫學綜述,2008,14(23):3631 3633.

    [4] 陳明,胡申江,張健,等.不同危險度的高血壓病人血管內皮功能.高血壓雜志,2006,14(4):257 260.

    第2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MMB;網絡接口;socket通道

    中圖分類號:TP2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2-0000-01

    基于Android和MMB(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移動多媒體廣播)通用平臺是為為iPhone手機提供一個通用的MMB軟件平臺。此平臺是介于終端硬件與上層應用之間的新型軟件中間平臺,基于此平臺,在對底層硬件屏蔽的同時,對上層應用提供統一的集成接口,實現新業務的快速集成與靈活整合。

    一、終端通用平臺接口

    終端通用平臺接口主要解決MMB應用在不同硬件平臺上的移植和兼容性問題。

    鑒于iPhone的市場份額處于快速上升趨勢,目前全球累積出貨量早已突破1億,而iPhone本身不帶MMB模塊。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一些讓iPhone支持MMB視頻播放的Dongle、背夾等產品,但是還沒有一種產品可以滿足實現所有的MMB業務,包括各種非實時業務以及各種PUSH業務。

    考慮到Android系統中通用平臺項目已有的成果,盡可能多的保持與其一致。

    本文討論的主要內容是MMB功能終端設備與終端通用平臺基于Wi-Fi的通信協議。

    二、總體技術方案

    基于對終端平臺的開放性、通用性、安全性、有效性、可擴展性以及兼容性等全方位的考慮,本技術方案對終端開放式通用業務平臺的整體架構、各部分驅動引擎、以及功能模塊與業務流程進行了定義。

    終端開放式通用業務平臺由通用層和應用層組成。底層硬件輸出解擾復用幀給通用層,通用層解析并完成信號處理、業務處理、實時流處理、存儲管理和觸發管理,向應用層輸出實時流、文件和觸發類信息。應用層主要負責與上層應用相關的各種處理,包括配置管理、目錄及搜索管理、UCL管理這些基礎應用,以及播放器、瀏覽器、閱讀器、交通導航、緊急廣播等擴展應用。

    三、應用與網絡接口層通信

    (一)應用層與網絡接口層通信機制

    網絡接口層主要為app提供了四個接口:(1)WIFI接口,這是物理接口,用于ios終端連接MMB功能終端的熱點;(2)socket接口,具有固定的ip地址和端口號。例如192.168.0.11:8053;(3)ftp接口;(4)rtsp接口。

    MMB功能終端與IOS設備之間通信分為兩層:(1)MMB功能終端與IOS之間通過WIFI建立通信連接;(2)ios中MMB播放器與MMB功能終端中SocketServer之間建立進程間通信。

    首先,ios設備與TvfiMMB功能終端之間建立wifi連接,連接成功之后,啟動ios中MMBplayer時候,分別進行socket、ftp、和rtsp連接。整個方案如下圖所示。

    1.wifi通道

    wifi通道時MMB功能終端上電啟動之后,打開自己的wifi,啟動配置,完成初始化功能,作為無線熱點,等待客戶端去連接,一旦與客戶端連接,MMB功能終端就可以與客戶端進行通信了。

    2.socket通道

    主要用來實時數據流的傳輸和控制命令傳輸,實現函數調用。首先將函數根據下文所定協議,進行編碼,輸入參數組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包,將數據包通過socket在MMB功能終端與iosplayer之間實現進程間通信。服務器端(MMB功能終端)和客戶端(ios)受到數據包時候,首先根據協議,解析數據包,將數據包還原成各個函數。然后在執行函數功能。這個通道是最先建立起來的通道,也是最重要的通道。

    3.ftp通道

    該通道是,MMB功能終端建立一個ftp服務器,ios通過ip地址來連接到MMB功能終端,然后通過這個通道傳遞錄像,推送的新聞報紙,摘要等文件。

    4.rtsp通道

    該通道時在MMB功能終端上建立一個rtsp服務器,主要用來實現流媒體播放功能,ios執行播放命令之后,MMB功能終端從空中下載音視頻數據,demux之后送到rtsp服務器,ios客戶端就可以通過連接rtsp服務器來播放音視頻樂。

    四、結束語

    隨著手機的技術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基于Androi和MMB通用平臺網絡接口層的設計,很好的完成了在對底層硬件屏蔽的同時,對上層應用提供統一的集成接口,實現新業務的快速集成與靈活整合。

    參考文獻:

    [1]耿東久,索岳,陳渝.基于Android手機的遠程訪問和控制系統[J].計算機應用,2011,02:559-561+571.

    [2]李瑞霖,曾玉珠.基于Android的P2P手機高清視頻在線點播系統[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0,21:32-37.

    第3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IPTV;單播;多播 ;IGMP協議;TSP協議

    引言

    眾所周知,IPTV是廣播電視領域和電信領域的結合。IPTV系統與傳統的單向廣播電視系統相比較,在交互性應用上有著許多區別。IP網絡的雙向特性使用戶通過網絡實現視頻點播(VoD)和網絡數字視頻錄像(NDRV)成為可能,這兩項服務也正是IPTV系統勝過單向廣播電視系統的兩個最常見的應用實例。因為在傳統的單向廣播電視系統中,播放的節目是由運營商向節目的收看者推出而不是由收看者按照自己的需求索取的。

    一、工作原理

    在標準的廣播電視系統中,所有正常播出的頻道(例如CCTV、JXTV 等等)一起發送到用戶的機頂盒中(通過有線網絡、衛星網絡或地面傳輸系統)。所發送的頻道可能有數百個,然而,這數百個頻道是同時交付的。用戶對機頂盒進行調諧以接收他選擇的頻道,以這種方式響應由收看者的遙控器發出的請求。因此,這種調諧頻道的方式實際上是在收看者本地進行的,它使得頻道的轉換幾乎是在瞬間完成的。

    但是在IPTV系統中,為了充分利用預留給家庭用戶的最終連接帶寬,在設計IPTV系統時就考慮到僅將用戶請求的節目頻道而不是將所有頻道傳送到機頂盒。需要注意的是,有時也有可能將數個節目(或者頻道)傳送到同一家庭用戶中的不同IP地址處,例如該家庭用戶擁有幾個單獨的機頂盒或者擁有不同IP地址的其它接收設備。

    在IPTV系統中,為了切換頻道,需要將一個特定的指令發送到接入網絡中以響應用戶切換頻道的請求。與這種頻道轉換技術相聯系的是復雜的協議交換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使用IGMP協議的“Leave”(離開)和“Join”(加入)指令。完成這種協議的交換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所需要的時間又受到網絡中傳輸延時的顯著影響;反之,協議的交換時間又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頻道轉換需要一定的時間。從本質上來說,在IPTV系統中,頻道的轉換是在網絡中實現的而不是在本地機頂盒中完成的。因此,我們電視工作者在為終端用戶保留這種寶貴的最后一公里的信號傳輸帶寬的同時,這種頻道轉換方式也給IPTV系統的可分級性和可用性帶來了一系列的復雜問題。

    在IPTV系統中,以廣播方式傳送的電視節目是使用IP多播方式(它也屬于IGMP協議,如前所述)經由IP系統以有效地傳送節目。設計這種多播方式正是為了使許多網絡用戶共享這一會話。

    但在IPTV系統的VoD業務中,采用的卻是單播IP服務,它使用的是RTSP控制機制。每當收看者發出請求時,被選擇的節目由網絡中的服務器以獨特的單播方式將節目提交給用戶。這種收看方式從效果上來看,相當于在網絡服務器與觀看者機頂盒之間建立了一種專用的網絡連接。

    二、技術概述

    (一) 視頻壓縮技術

    在IPTV的早期階段,采用的是MPEG-2壓縮系統。在IP網絡中傳送一路標準清晰度的視頻信號,如果采用MPEG-2編碼,大約需要3.75Mbps的帶寬,如果傳送一路高清晰度視頻信號,則需要12至15Mbps的帶寬。這樣說來,為了給家庭用戶提供兩個頻道的SD編碼的電視信號,大約需要8Mbps帶寬。如果在接入到家庭的網絡采用的是xDSL接入技術,那么容易看出,這種接入網絡的傳輸帶寬將是一個問題。為了減少對接入網絡的帶寬需求,一種方法是采用新的視頻壓縮技術,例如H.264或者VC-1編碼技術。采用H.264編碼,在獲得同樣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可以比現在使用的MPEG-2壓縮編碼節約50%的帶寬利用率。在IPTV系統中選擇什么樣的壓縮編碼技術,帶寬是一個重要因素。然而,還必須考慮許多其它因素。采用MPEG-2編碼,平均圖像組的長度,即GOP的長度,或者說兩個相鄰I幀之間的圖像組長度大約為12至18幀。如果采用H.264編碼,GOP的長度可能有300幀。這就是說,用H.264編碼的視頻流將對包丟失更加敏感,因為每一H.264編碼幀均包含有更多的有效圖像信息(這是因為它們采用了更高效的圖像壓縮率),因此,H.264編碼幀的丟失對用戶觀看體驗質量的影響會更加顯著。除了上述技術上的理由之外,還有其它一些因素也應當考慮。例如編碼器和接收機(機頂盒)在商業上的可用性問題,以及H.264編碼設備與其它網絡部件的互操作性問題等。

    (二) 網絡協議

    IPTV系統中有一些常用的協議,這些協議包括IP傳輸協議,例如UDP和RTP,以及一些信令協議,例如RTSP和IGMP等。盡管在本文中提到這些協議,但是實際上,IPTV系統涉及到協議遠不止這幾個。在現代網絡系統中還要用到許多協議,例如MPLS、SIP和SIM如此等等。但這些內容已經超出了這篇文章的范圍。

    1. UDP或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是在IETF RFC 768文檔中定義的一個協議,它是IP協議簇中的一個重要協議。“數據報”或者“分組”、“包”這些術語是用來描述一個IP數據塊。每個IP數據報均包含有特定的字段組,而且所有的這些字段在各個分組中均有著特定的排列順序,這樣當目的端接收到這些分組時就知道如何解碼這種數據流。許多協議分組可以被封裝在IP數據報的有效負載中。

    2.RTP或實時傳輸協議

    RTP是在IETF RFC 3550文檔和IETF RFC 3551文檔中被定義,它是基于包的格式以傳送音頻數據和視頻數據。RTP實際上是由兩個緊密相關的部分組成的:RTP和RTCP。實時傳輸協議RTP:RTP提供了時間標記、包順序號,以及和其它傳輸機制一起以解決傳輸定時問題。通過這樣的機制,RTP提供了網絡中端到端的實時數據傳輸。利用包順序編號也可以識別包的丟失或者識別那些傳輸順序發生錯誤的數據包(無序包)。實時傳輸控制協議RTCP:該協議用來獲取端到端監視數據、數據的交付信息以及QoS等。

    3. RTSP或實時流協議

    RTSP是在IETF RFC 2326文檔中被定義,它用來描述對流媒體實現類似于VCR操作的控制功能。實時流協議的典型應用是從客戶端向服務器端發送RTSP信息,盡管有時也有例外,即由服務器端向客戶端發送RTSP信息。在IPTV系統中,RTSP用于VoD應用服務中,即網絡用戶(客戶端)利用實時流協議訪問并控制保存在VoD服務器中的內容。VoD基本上是一對一的通信連接,它建立在單播應用的基礎上。單播方式與廣播方式恰恰相反。在廣播方式中,我們將信息發向網絡中的所有用戶;單播則允許服務器端接受單個用戶的請求而為其提供VoD 服務,并將用戶所要求的信息或內容發送給單個用戶。

    4. IGMP或網際組管理協議

    IGMP由幾個IETF RFC文檔所定義,最新的版本由RFC 3376所定義。IP組播被定義為將一個IP數據報傳送給一個“主機組”。這個主機組是用一單個IP目的地址識別的一組主機。在IPTV系統中,主機組可以是希望接收一個特定節目的一組網絡用戶。

    三、廣電優勢

    與電信行業等其他行業相比,廣電行業在IPTV的發展上有著其他行業所不能比擬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表現在:

    (一)內容優勢:IPTV作為一種以視頻互動點播為基礎的業務形態,對內容資源的消耗巨大,必須要有一個豐富、強大的資源庫作為其業務的供應點,否則將是“無源之水”。而廣電系統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除了擁有現在的豐富的內容資源外,還擁有最強大的制作團隊與硬件資源,無論是歷史還是新制作的節目資源,廣電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網絡優勢:IPTV作為一種在局域網上運營的業務模式,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以后非常適合IPTV的發展。因為有線電視網絡的穩定、可靠、可管理及高帶寬可為IPTV業務的傳送提供充分保障。

    (三)政策優勢:國家已經明確IPTV是一種媒體,而廣電部門具有媒體運營的豐富經驗,由現有的媒體運營機構運營IPTV等新媒體業務不存在政策風險。

    四、術語介紹

    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技術于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

    單播:發送信息由一個源地址指向另外一個目的地址。

    多播:將信息同時提交給的一組目的端地址。

    視頻點播(VoD):在視頻點播系統中,電視節目或電影節目可以在被某一單個用戶請求時而發送給該用戶。

    參考文獻:

    第4篇:rtsp協議范文

    1、海康威視錄像機的默認端口一般是8000,WEB下的http端口是80,rtsp下端口是554,可嘗試相應修改一下邁視攝像頭的連接端口號,看下是否可連接上。

    2、確認邁視攝像頭是否支持onvif協議,海康威視的錄像機與海康威視的攝像頭是有默認協議的,其他廠家的攝像頭必須支持onvif等協議才可以連接,你可以在攝像頭協議選項逐個選取嘗試。

    3、將邁視攝像頭與電腦直接連接,通過瀏覽器訪問攝像頭的ip地址,然后輸入帳號密碼(攝像頭說明書上有),然后修改IP。如果攝像頭無法修改,也可以嘗試改海康威視錄像機的默認端口到3000試下是否可連接上。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流媒體;單播;組播;網絡遠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2―0143―03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個學校的校園網建設已經完成,校園網的建成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界限,提高了教學的規模和效益。研究基于流媒體的網絡遠程教學的方法可以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將一些熱門課程和教學資源到校園網上供師生點播,可突破傳統課堂教學和音視頻教育節目學習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缺點,同時也可緩解許多學校擴招后師資不足的矛盾。

    一 流媒體的概念

    流媒體技術是一種基于時間的連續實時傳輸技術,在網上傳輸的數據可以是音頻、視頻、文本、圖片等多媒體文件。它把聲音、影像或動畫等信息由音視頻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連續、實時傳送,從而實現了信息的下載與播放同步。這也是它與WEB服務器傳輸數據的最大區別。這樣用戶的等待時間就會大大縮短,通過流媒體技術我們就可以實現網絡視音頻遠程教學,將教師上課時的圖像甚至他的電子教案遠程傳送到學生的計算機上面。流媒體的傳輸技術主要有三種:點對點(Uncast)、多址廣播(Multicast)和廣播(Broadcast)[1]。根據流媒體技術中單播和組播的兩種概念,從時間上我們也可以將這種網絡教學方式分為實時授課和異步授課兩種。

    目前Internet上使用較多的流媒體格式主要是以下三種:Real Networks公司的Rm或者Rmvb 、Media、Apple公司的Quick Time 以及Microsoft 公司的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ASF),以上三種格式在使用過程中各有優缺點。[2]在此我們以Real Networks公司的Rm為例簡要介紹一下流媒體單播異步授課和組播同步授課方法的實現。

    二 流媒體異步教學方式的實現

    所謂的異步教學方式,實際上利用的是流媒體技術中的單播方式(Uncast)。它的實現需要將預先制作好的流文件放在服務器上供學生隨時瀏覽學習,因此它的制作步驟是第一步制作流文件、第二步、第三步點播。

    1制作流文件

    在這里有兩種方式獲取流文件,我們以Rm格式為例:一種是利用Helix Producer9.0 直接將攝像機所拍攝的授課情況采集到計算機中,并生成Rm格式的流文件。采集卡的選擇建議使用專業的流媒體采集卡如Osprey100或者Osprey200。這樣可以提高采集的質量,降低采集計算機的資源利用率。

    在Helix Producer的輸入端選擇使用設備(Devices)項,點擊Audio項的下拉列表選擇相應的聲音采集設備。如果使用的是Osprey200的采集卡,則該卡可以提供聲音的采集功能,無需使用計算機本身的聲卡,這樣做可以保證聲畫同步。

    在輸入端設置好后還必須進行輸出參數的設置,這里的設置直接關系到最終輸出信號質量的好壞。首先選擇Audiences,彈出編碼設置對話框,可以參考圖1所示進行相關參數設置。

    Audiences設置好后接下來就要選擇編碼輸出文件的存放位置了,點擊Add file Destination按鈕,彈出Windows標準的文件“另存為”對話框,選擇相應的存儲路徑和文件名。最后點擊Encode按鈕就可以開始采集圖像和聲音信號了。

    另一種獲取流文件的方式是將現有的一些媒體文件轉換成流格式的文件,比如將VCD的dat文件,一些AVI或者MPG文件等等。方法大體上和上面講述的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在輸入端選擇時將Devices換成Input file就可以了。

    2 流文件

    流媒體文件的不能只簡單地將其上傳到WEB網站上,而必須安裝相應的流媒體服務器才可以實現點播。對于RM流媒體文件,服務器的選擇我們建議使用RealServer9.0因為它可以很好地支持最新的流文件格式,并可以大大縮短播放緩沖的時間。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流格式的文件拷貝到RealServer9.0的目錄中。默認是“C:\Program Files\Real\Helix Server\Content”。當然,你也可以設置自己的目錄,方法是在Helix real server中新建一個Mount Point,你可以為你建立的Mount Point取任何一個名字,并將它指向你存儲RM格式文件的文件夾上(Base Path),這文件夾可以是任何一個分區甚至是一個網絡映射驅動器上的文件夾,具體設置參考圖2。

    3 點播流媒體文件

    點播軟件可以選擇realplayer11。點播路徑的書寫格式可以參考這個格式:Protocol://Address:Port/MountPoint/Path/File。這個格式展示了一個典型鏈接的各個部分,但并不是每一個鏈接都必須包括所有同樣的部分。下面舉例說明。

    如果你的RM文件存放在默認的Content目錄下,則Mount Point和Path部分就可以省略不計了。格式如下:

    rtsp://realserverIP:554/realfile.rm

    rtsp是傳輸的協議,realserverIP是helix real server的IP地址,554是rtsp傳輸協議默認的通訊端口,realfile.rm是流媒體的文件名。

    如果你的RM文件存放在你自建的一個Mount Point下,其名為Mymountpoint。則播放的鏈接格式如下所示:

    rtsp://realserverIP:554/Mymountpoint/realfile.rm

    如果我們將這些播放的鏈接存放在數據庫中,就可以實現視音頻流文件的后臺數據庫管理,我們還可以利用ASP網頁動態地更新我們的視音頻流文件網頁,自動生成流媒體點播界面。例如我們可以將我們已有的各類教學流媒體文件分類輸入數據庫中,并提供相應的數據查詢頁面,就可以初步實現網絡遠程課堂點播的功能。如果再將realplayer作為一個activeX插入網頁中我們甚至可以制作出網頁流媒體播放器。

    三 流媒體同步教學方式的實現

    所謂的同步教學方式,實際上利用的是流媒體技術中的組播方式(Multicast)。這種方式相當于網絡現場直播,對于一些比較大型的課程非常適用,聽課的學生可以在任何教室內收看到任課教師的現場授課情況,如果配合使用切換臺甚至可以將教師的教案或者教室內的任何圖像信號一起傳輸過來。異步教學的實現包括三個步驟:第一配置Helix producer目標流媒體服務器的信息;第二設置服務器和網絡參數;第三點播。大型課程的現場直播往往會有很多客戶同時點播,而采用組播方式進行直播的最大好處就是不會占用大量網絡帶寬,不增加CPU利用率,所有的運算壓力都轉嫁到了各交換機上面。因此,組播需要交換機的相關支持。

    1 配置Helix producer目標流媒體服務器

    流媒體組播方式和單播方式對視頻進行編碼時使用的軟件是同一款軟件―Helix producer9.0。在配置組播直播方式下的Helix producer9.0時,方法與用Helix Producer9.0 直接將攝像機所拍攝的授課情況采集到計算機中的配置方式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采用組播直播時,必須設置目標流媒體服務器的相關信息,而且直播方式下流文件的輸出目的地也不同。前者是輸出到本地硬盤上一個具體的文件,有文件名和擴展名。后者則是通過網絡輸出到安裝有realserver軟件的流媒體服務器上。數據包傳輸到服務器后,并不在服務器上生成一個具體的文件,服務器僅負責把數據包轉發到各個提交請求的客戶機上。具體目標流媒體服務器的設置方法是在編碼端設置好編碼率和畫面大小后 (與單播時講述方法相同) 點擊Add server destination 按鈕,彈出服務器設置對話框,如圖3所示。在destination name中輸入目標服務器的名字;在Stream name 中輸入組播的文件名(可以任意取名);在Broadcast method 中選擇Push Account based login(推送 基于帳號的登陸方式),因為每一個流媒體服務器都需要授權才能轉播客戶發來的流媒體信號;在server address中填入流媒體服務器的IP地址;在Port/Prot range中輸入流媒體服務器的http端口號,這個在安裝服務器時有相應的提示;在Username和Password中輸入服務器的用戶名和密碼;其他選項取默認值就可以了。具體設置如圖3所示。

    2 流媒體服務器設置

    流媒體服務器組播方式的設置很簡單,只需在直播前將Helix real server的Enable Multicast設置成Yes就可以了,否則就只能以單播的方式進行直播,這樣會大大限制點播的用戶數量,增加服務器和網絡的壓力。

    不過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組播方式的直播需要交換機的支持,也就是說服務器設置好后還必須在校園網上開通組播功能。如果要在校園網上開通組播,首先要開通核心交換機的IP組播協議,一般交換機都是用PIM協議支持組播路由協議,要注意的是PIM協議是針對端口的,所以需要將每一個需要組播數據流的交換機端口都進行PIM設置,建議使用SM稀疏模式;其次要開通二層交換機上的IGMP Snooping協議,這就要求校園網上所有交換機都必須支持組播協議,并且組播時所需要的D類IP地址在網絡上必須是可用的。就是說我們在安裝并設置好了組播方式下的流媒體服務器后,還必須與網絡管理員取得聯系,申請224.0.0.0到 239.255.255.255范圍內的一組D類IP地址,再將該地址填入Realserver后才可以進行組播[3]。全部完畢后就可以在編碼端點擊Encoder按鈕進行組播了。

    3 接收組播流的方式

    與單播時的鏈接格式類似,唯一不同的是我們要將Mount Point換成“Broadcast”。如下所示

    rtsp://realserverIP:554/broadcast/mylive

    其中mylive就是我們在Helix producer中設置的Stream name(流文件名)。

    如果我們采集時使用的計算機是便攜型筆記本計算機,并且支持無線AP和1394(D-Link)接口,那么激動人心的“移動網絡現場直播”就可以輕松實現了。具體我們可以在一臺支持無限網卡和1394采集的筆記本電腦上安裝Helix producer9.0,將這臺筆記本電腦和攝像機通過1394連接后,由2名工作人員操作,通過上述的軟件設置后,就可以實現在播出會場內自由移動并直播了。這就相當于我們在校園內有了一輛“移動直播車”,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至此我們已完成了所有單播與組播的實現步驟。相信會對高校校園網遠程教學有所幫助。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進行現場直播時,我們發現即使是在校園網上,視頻的緩沖時間也非常長,通常都為20秒左右。經過研究,我們發現這個問題的根本并不是網絡帶寬不夠造成的,而是因為前端在視頻采集時計算機對采集卡采集到的信號有一個軟件壓縮的過程,故而大大延長了緩沖的時間。如果換用帶有硬件壓縮功能的卡,在校園網上就能將直播緩沖時間控制到1秒以內。

    四 小結

    目前市場上的網絡流媒體點播和直播產品比較多,實現的功能也基本和我們介紹的相同,但是他們的報價卻十分昂貴,動輒就是數十萬元。如果各高校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就可以大大地為學校減少這方面的投入。基于流媒體的單播和組播技術是快速、便捷地實現網絡遠程教學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 崔強,朱衛東.多媒體及流媒體技術在遠程教育課件制作中的運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2,(7):48-50.

    [2] 陳春嬌.流媒體技術及其在網絡教學系統的應用[J].光盤技術,2009,(3):35.

    [3] 許亞梅,包懷忠. 組播技術的優勢及其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9,(9):20.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Distance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Uncast and Multicast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ZENG Rui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Yunnan,650224,China)

    第6篇:rtsp協議范文

        流式媒體服務具有廣闊的應用領域,可以廣泛應用于局域網、廣域網、寬帶綜合接入網(利用光纖基帶網、 ADSL 雙絞線通信和改造后的雙向有線電視網等)。它能在眾多領域中使用:如電視臺、廣播電臺節目查詢、節目制作,出版社多媒體網上出版,音像公司產品制作,展覽館、博物館的信息查詢、信息,以及娛樂、交互式教學、網絡會議和其他商業運作。

        較于傳統的電視,網絡媒體文件信息形式和來源豐富,有良好的互動性,具有索引結構的媒體文件能隨意快進或快退到希望的位置。不受地域限制,沒有節目時間限制,提供在線增加頻道和更新播放列表等諸多優點。觀眾可以在電視和網絡之間比較靈活地切換,例如可以在觀看球賽的同時,從有關球隊的萬維網網址上閱覽比賽和球員的背景資料,以及其它媒體相關信息。提供信息的同時,它能夠對信息本身的安全性加以控制,對不同用戶建立不同的安全級別和權限。

        目前,流式媒體點播較為常見,稱為 VOD ( Video on Demand )技術。節目點播系統 VOD ( Video on Demand )是伴隨著視頻、音頻處理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而迅速興起的一門綜合性技術。網絡結構中的多媒體數據以實時數據流的形式傳輸,與傳統的文件數據不同,多媒體數據流一旦開始傳輸,就必須以穩定的速率傳送到桌面電腦上,以保證其平滑地回放,視頻、音頻數據流都不能有停滯和間斷;網絡擁堵、 CPU 爭用或 I/O 瓶頸都可能導致傳送的延遲,引起數據流傳輸阻塞。 VOD 服務是綜合技術,它包括多媒體數據壓縮技術、多媒體網絡技術、多媒體數據庫技術等專業技術。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整個系統所圍繞的核心是如何安全快速高效地傳輸數據,并流暢的播放數據流。為此,提出了一種流式傳送數據的方式。

    第一節文件傳遞方式

        流式媒體能夠通過“下載”和“流式播放”兩種方式將數字媒體文件傳遞到客戶端,供用戶使用。這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但是這里推崇使用“流式播放”的方式對遠程用戶提供服務。下面對這兩種方式作簡單介紹。

        下載:為了通過使用下載方法將內容傳遞給用戶,通常需要將內容保存到 Web 服務器并通過在網頁上添加指向該內容的鏈接來向用戶提供指向內容的鏈接。于是用戶可單擊鏈接,將文件下載到其本地硬盤上,然后使用播放機播放內容。

        但是下載需要用戶首先將既耗費時間又耗費磁盤空間的整個文件復制到其計算機中,然后才能播放。另外,因為整個文件必須在下載之后才能播放,因此,下載不能用于實況流。下載不能高效地使用可用帶寬。當客戶端開始下載數字媒體文件時,所有可用網絡帶寬用于盡可能快地傳輸數據。因此,其他網絡功能可能會減慢或被中斷。

        流式播放:要通過使用流式播放方法將內容傳遞給用戶,您可以將內容保存到 Windows Media 服務器,然后將該內容分配給點。然后,您可以通過創建公告文件或通過向用戶提供點的 URL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 來向用戶提供對該內容的訪問。您可以將公告文件或 URL 嵌入到網頁中或將其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當用戶單擊鏈接或公告文件時,播放機就打開并連接到相應的流。

        因為流式播放只以客戶端正確呈現它所必需的速度通過網絡發送數據,實現邊下載、邊解碼、邊播放,所以它比下載更高效地使用帶寬。這有助于防止網絡變得過載并有助于維持系統的可靠性。因為播放機必須首先緩沖數據以防在流中存在延遲或間歇,所以在播放機接收流的時間和它開始播放流的時間之間通常有一個延遲。因為對數據進行流式播放和呈現是同時發生的,所以流式播放還允許您傳遞實況內容。

        可看出兩種傳輸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點,但是就多媒體服務來說,它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較高,強調查詢和瀏覽,不要求對數據存儲,不要求數據傳輸中百分之百的完整性,所以使用流式播放能夠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更有效的減少帶寬的占用,提高網絡效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快速流式播放”,“快速流式播放”結合了流式播放和下載的優點的功能。服務器可使用快速啟動功能來確保客戶端可以在傳輸開始之后盡可能快地開始播放內容。該功能允許播放機在開始播放內容之前,以網絡所允許的最快速度從服務器下載和緩存一小部分內容。當在播放機上建立了緩沖區之后,服務器減慢流的傳輸,直到與播放機的呈現速度一致。

        當服務器使用快速緩存功能時,服務器以盡可能高的比特率將所有內容傳輸到播放機,以使網絡阻塞或中斷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小。與普通的流式播放一樣,當緩存了所需數量的數據之后,播放機立即開始呈現內容。數據的其余部分存儲在客戶端上的臨時緩沖區中。

    第二節系統結構組成

        我們以基于 Windows Media 技術的流式播放媒體系統為例,詳細介紹流式播放媒體系統組成結構。

        基于 Windows Media 技術的流式播放媒體系統通常由運行編碼器(如 Microsoft Windows Media 編碼器)的計算機、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務器和播放機組成。

        編碼器允許您將實況內容和預先錄制的音頻、視頻和計算機屏幕圖像轉換為 Windows Media 格式。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務器名為 Windows Media 服務器,它允許您通過網絡分發內容。用戶通過使用播放機(如 Windows Media Player )接收您分發的內容。

        系統主干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Web 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客戶端。(如圖一)

        用戶首先從 Web 服務器那里獲得流媒體文件的相關信息,從中搜索自己需要的鏈接;用戶點擊鏈接之后, Web 服務器響應消息,將請求定位到流媒體服務器( Media Services );用戶端播放器連接流媒體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提供相應服務,以流方式傳送數據到用戶計算機,用戶計算機播放器流文件。以上是最簡單的流媒體服務系統。

        除此之外,該系統中還可以加入視頻采集系統、文件服務器和分發服務器,其中視頻采集系統又包括攝像機和編碼器。如圖二:

        編碼器是指一臺計算機,它使用軟件(例如 Windows Media 編碼器)將壓縮 / 解壓縮 (codec) 算法和流格式應用到采用模擬或數字音頻和視頻格式的內容上,然后將內容重新生成為數字文件或流。該過程稱為編碼。對內容進行編碼后,即可通過 Windows Media Services 進行分發。大多數情況下,用于內容編碼的軟件安裝在不同于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一臺單獨的計算機上,以 確保流式媒體系統穩定、冗余并且能夠承受預期負載 。

    第三節建立點

        當您已經獲取了內容之后,下一步就是設置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務器以便分發該內容。設置 Windows Media 服務器的基本步驟包括:添加和配置點以標識打算傳輸的內容;通知用戶該內容可用。

        媒體服務器上必須首先設置點,點是向用戶分發內容的途徑。內容可通過創建將客戶端重定向到點的公告文件來,也可通過分發指向點的 URL 來。 Windows Media 服務器使用點將客戶端對內容的請求轉換為安置該內容的服務器的物理路徑。

        簡單形容,點就是在媒體服務器中預先存放的,一個填寫了所要提供給客戶的媒體文件的一個列表,列表的某一項指明了該媒體文件的具置,相關屬性(如文件名、位置、文件大小、播放時間等)。

        點類型與內容

        點有不同的類型,一個服務器上可設置若干個點,服務器根據點的類型,向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您可以向 Windows Media 服務器添加兩種類型的點:點播點和廣播點。

        點播是傳遞內容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只有在客戶端向服務器發出請求時,才通過單播傳輸來播放相應內容。每個請求流的客戶端通常都可完全控制流,可以快進、倒回、暫停和重新啟動內容。這是因為點播點為請求內容的每個客戶端提供了一個唯一的數據路徑。

        廣播是一種同時向大量觀眾傳輸數據的方法。在 Windows Media Services 中,廣播是通過使用廣播點來實現的。接收廣播的客戶端不能控制內容的開始和播放,也不能讓流快進或倒回。該流由服務器控制。在客戶端可從廣播點接收內容之前,必須啟動點。

        所以,如果要傳輸編碼器的實況內容,則最好選擇廣播點。如果打算傳輸文件且希望允許用戶控制內容的播放(例如,暫停、倒回或快進),則最好選擇點播點。

        就點的內容來說,點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內容來源,播放列表、文件和編碼器都可以作為內容的來源。

        •  播放列表提供一種將不同片段的數字媒體內容組織成單個用戶體驗的方法

        •  可通過配置廣播或點播點傳輸目錄中的單個文件

        •  可通過配置廣播或點播點傳輸目錄中的文件

        •  當編碼器為廣播提供流時,它可以將流 “ 推送 ” 到服務器,而服務器也可以從編碼器 “ 提拉 ” 所需的流

        •  可將另一臺 Windows Media 服務器上的點用作點播點或廣播點的源

        •  可將遠程多播廣播用作廣播點的內容源,也可以創建存檔文件以備以后點播或廣播播放

        •  將加密目錄作為來源

        •  使用動態源

        流傳遞方式

        在選擇要使用的點類型時,您應當考慮如何傳遞內容;例如,是以單播流方式還是以多播流方式傳遞內容。利用單播流,客戶端連接到 Windows Media 服務器以訪問內容。利用多播流,服務器向網絡上的單個多播 IP 地址傳輸內容,所有客戶端都訪問該 IP 地址(而不是連接到服務器)以接收流。因為單個流能夠滿足多個客戶端請求,所以這將降低網絡上所需的帶寬量。

        以單播流方式傳遞內容時既可以采用點播點又可以采用廣播點。以多播流方式傳遞內容時只能采用廣播點。

        單播是一種通過網絡傳輸數據包的方法,該方法要求在客戶端和傳輸數據的服務間進行點對點通信。單播也稱為定向通信,這是因為數據被定向到網絡上的特定客戶端。

        單播是向單個客戶端傳輸單個數據流的一種方法。單播傳遞從服務器為每一個客戶端提供單個流。通過單播傳遞接收內容的客戶端可以使用任何可支持的連接協議連接到服務器。

        一旦客戶端連接到服務器,內容便可以通過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 或傳輸控制協議 (TCP) 進行傳遞。這兩個協議之間的區別在于客戶端確認收到數據包的方式不同。

        多播是一種在網絡上傳輸數據的方法,這種方法允許許多個客戶端接收相同的數據流。該方法可將向一組網絡客戶端傳輸數據所需的帶寬降至最低。多播傳輸要求網絡上的路由器和交換機必須啟用多播,這意味著它們必須能夠傳輸 D 類 Internet 協議 (IP) 地址并可解釋多播信息數據包。

        D 類 IP 地址第一個字節以“ lll0 ”開始,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網絡,目前這一類地址被用在多點廣播( Multicast )中。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尋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 D 類地址用于多點廣播( Multicast )。

        多播 IP 地址是位于下列兩個范圍內的 D 類地址: 224.0.0.0 至 239.255.255.255 以及 FF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至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第一個范圍中的地址是 Internet 協議版本 4 (IPv4) 地址,該版本是 Internet 協議的當前版本。第二個范圍中的地址是 IPv6 地址,該版本是此協議的新版本。

        用在 Intranet 上時,建議您使用范圍 239.*.*.* 中的 IPv4 地址。端口號可以介于 1 至 65535 之間。用來傳輸內容的網絡上的路由器必須啟用多播,也就是說路由器必須能夠解釋 D 類地址,否則將無法向客戶端(如果一個程序 / 計算機連接到另一個程序 / 計算機,或者請求另一個程序 / 計算機的服務,那么發起連接或發出請求的程序 / 計算機就稱為客戶端。另外,客戶端還可以指賦予該程序 / 計算機連接能力的軟件。)轉發多播信息。

        如圖四,多播需要在網絡中安裝多播路由器,增加了系統成本,但可以有效減少服務器的負荷。

        多播是一種向多個客戶端傳輸單個數據流的方法。多播是無連接的,客戶端通過監視從服務器接收內容流的特定多播 IP 地址和端口來接收多播內容。

        要在服務器上成功地使用多播傳遞,您的網絡必須使用多播路由器。多播路由器能夠解釋 D 類 IP 地址,并使用 Internet 組管理協議 (IGMP) 將客戶端路由到多播 IP 地址。

        所有多播內容都必須具有指定的生存時間值,該值限制了多播內容在到期之前能夠穿過的路由器數量。

        多播流通過網絡上指定數量的路由器進行分發,該數量是由生存時間值 (TTL) 決定的。生存時間值在內容每次通過一個路由器時都減 1 。當該值為零時,多播流就不能繼續前進。基于分發類型, WMS 多播數據寫入器插件的預設生存時間值如下:

         1 :本地網絡

        32 : Intranet

        64 : Internet ,洲內

        128 : Internet ,洲際

        255 :允許的最大值

    第四節向用戶發送內容公告

        在已經添加了點和標識了要從中傳輸的內容之后,您需要通知用戶該內容可用。可通過為該內容創建公告來方便地完成通知操作。

        在設置 Windows Media 服務器和要傳輸的內容之后,需要讓用戶知道該內容可用以及如何訪問。用戶可以通過在其播放機中鍵入指向內容的 URL 來訪問該內容。但是,用戶并不總是知道該 URL ,或者甚至不知道內容已存在。為了便于用戶訪問內容,您可以創建一個公告。公告是擴展名為 .asx 的 Windows Media 元文件,它向播放機提供連接到 Windows Media 服務器所需的信息。

    第五節傳輸協議

        為實現流式播放, Windows Media Services 通過使用控制協議插件支持 Microsoft Media 服務器 (MMS) 協議、實時流式傳輸協議 (RTSP) ,以及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 。

        數據傳輸協議是指在兩臺設備之間傳輸數據的標準化格式。協議類型可以確定諸如錯誤檢查方法、數據壓縮方法,以及文件結束確認之類的變量。如果所有的網絡都是以同一方式構建的,并且所有網絡軟件和設備的行為都類似,那么只需要一種協議即可處理所有的數據傳輸需求。而在現實中, Internet 是由數百萬運行各種軟硬件組合的不同網絡組成的。因此,為了以可靠方式向客戶端傳輸數字媒體內容,需要有一組設計良好的協議。

        圖五描述了 Windows Media Services 如何使用不同的協議在 Windows Media 服務器、編碼器、內容源,以及 客戶端 之間協商連接。

        MMS 協議

        Microsoft Media 服務器 (MMS) 協議是 Microsoft 為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早期版本開發的專有流式媒體協議。在以單播流方式傳遞內容時,可以使用 MMS 協議。此協議支持快進、倒回、暫停、啟動和停止索引數字媒體文件等播放機控制操作。如果要支持使用 Windows Media Player 早期版本的客戶端,您需要使用 MMS 或 HTTP 協議滿足其流請求。

        MMSU 和 MMST 是 MMS 協議的專門化版本。 MMSU 基于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 ,是流式播放的首選協議。 MMST 基于傳輸控制協議 (TCP) ,用在不支持 UDP 的網絡上。

        RTSP 協議

        可以使用實時流式傳輸協議 (RTSP) 以單播流方式傳遞內容。這是一個應用程序級別的協議,是為控制實時數據(如音頻和視頻內容)的傳遞而專門創建的。此協議是在面向糾錯的傳輸協議基礎上實現的,支持停止、暫停、倒回及快進索引 Windows Media 文件等播放機控制操作。可以使用 RTSP 將內容傳輸到運行 Real Player 系列 或 Windows Media Player 9 系列或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系列的計算機。 RTSP 是一個控制協議,該協議與數據傳遞實時協議 (RTP) 依次發揮作用,實現向客戶端提供內容。

        RTSPU 基于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 ,是流式播放的首選協議。 RTSP 基于傳輸控制協議 (TCP) ,用在不支持 UDP 的網絡上。

        HTTP 協議

        通過使用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 ,您可以將內容從編碼器傳輸到 Windows Media 服務器,在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不同版本的計算機間或被防火墻隔開的計算機間分發流,以及從 Web 服務器上下載動態生成的播放列表。 HTTP 對于通過防火墻接收流式內容的客戶端特別有用,因為 HTTP 通常設置為使用端口 80 ,而大多數防火墻不會阻斷該端口。

        協議翻轉

        Windows Media Services 依據客戶端的具體環境為其選擇適當協議的能力稱為協議翻轉。如果要支持多種客戶端版本,支持通過防火墻連接的客戶端或通過不同類型的網絡連接的客戶端,那么協議翻轉將很有用。如果服務器上所有可用的服務器控制協議插件(包括 WMS HTTP 服務器控制插件)都已啟用,那么協議翻轉的效果會達到最佳。

        Windows Media 服務器使用協議翻轉的目的是為了與客戶端建立最佳的連接。客戶端在嘗試連接服務器時,會發送有關自身類型以及能支持哪些協議的信息。 Windows Media 服務器將該信息與已啟用的協議進行比較,然后使用適用于當時情況的最佳協議。通常,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的第一次連接嘗試是成功的,不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如果該連接請求不成功,那么客戶端將嘗試使用其他可支持的協議連接到服務器。在每一次協議翻轉嘗試期間,客戶端會經歷一段非常短暫、通常不易察覺的延遲時間。

        建議您使用協議翻轉,以確保客戶端享受到最佳的流式播放體驗。如果客戶端使用帶有 mms:// 前綴的 URL 連接到流,那么協議翻轉將在必要時進行。請注意,用戶可以在播放機的屬性設置中禁用協議。如果播放機只支持一個協議,那么翻轉就無法進行。協議翻轉中使用的具體邏輯取決于連接服務器的客戶端類型。

        如圖九,在使用 RTSP 協議時,啟用快速緩存時,系統首先使用基于傳輸控制協議的 RTSPT 協議,如果連接請求不成功,則使用基于用戶數據報協議的 RTSPU 協議,當請求再次失敗時,使用 HTTP 協議。

        禁用快速緩存的系統中,系統會首先使用 RTSPU 協議,失敗時才會嘗試使用 RTSPT 協議。

        對于 Windows Media Player 的早期版本,如 Windows XP 中的 Windows Media Player ,不支持 RTSP 協議。然而, MMS 協議為這些播放機提供了協議翻轉支持。因此,當早期版本的播放機嘗試使用帶有 mms:// 前綴的 URL 連接到服務器時,服務器將自動為播放機協商最佳的協議。服務器將首先嘗試使用 MMSU (即采用基于 UDP 的傳輸方式的 MMS )連接到客戶端。如果不支持該協議,那么服務器將嘗試使用 MMST (即采用基于 TCP 的傳輸方式的 MMS )進行連接。如果該連接也不成功,則在啟用了 WMS HTTP 服務器控制協議插件的情況下,服務器將嘗試使用 HTTP 協議進行連接。如圖十:

    第六章使用分發服務器

        分發服務器從另一個流式源(如另一個 Windows Media 服務器)接收到的內容。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任何計算機都可以作為分發服務器運行。源服務器是分發服務器播放內容的來源。客戶端可以像連接源服務器一樣連接到分發服務器。分發服務器位于內容流中的源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因此能夠執行多種功能:

        負載平衡。 分發服務器是一種降低 Windows Media 服務器的客戶端負載的簡單方式,因為您可以將客戶端的內容請求分布到網絡上的多個服務器上。

         網絡安全策略。 分發服務器可以放在網絡防火墻內,將位于防火墻之外的源服務器作為來源,向防火墻內的客戶端提供內容,因而無需打開額外的端口。或者,分發服務器可以放在網絡防火墻之外,將防火墻內的源服務器作為來源,向防火墻外的客戶端提供內容。

        服務器翻轉。 在向位于多播網絡上的客戶端多播內容時可以使用分發服務器。不在多播網絡上的客戶端可以重定向到另一個分發服務器,以便進行標準的內容單播傳遞。

        第二部分 服務器管理

        使用 Windows Media Services ,可以將 Windows Media 服務器配置為通過 Intranet 或 Internet 傳輸內容。在開始傳輸內容之前,必須為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務器配置設置,添加并配置點,然后設置內容。

    第一節服務器配置設置

        通過使用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管理單元或用于 Web 的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管理器,可以對 Windows Media 服務器進行管理。如果您使用的是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管理單元,那么可以將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任何服務器添加到控制臺,但前提是您具有該服務器的管理權限。即使從管理單元中刪除了某個服務器,您仍可以通過用于 Web 的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管理器來管理該服務器。此外 , 使用通過 Windows Media Services 9 系列軟件開發工具包 (SDK) 創建的命令行腳本和自定義程序也可以管理服務器。

        您可能還希望實施通過 Windows Media Services 使用的一些更高級的功能。例如,您可以修改設置以限制客戶端連接數、設置安全措施以保護內容、記錄有關客戶端活動的數據以及設置分發服務器。

        服務器配置設置包括如下幾項:

        1. 允許或拒絕單播客戶端連接

        2. 設置服務器限制

        限制播放機連接數

        限制傳出分發連接數

        限制播放機總帶寬

        限制傳出分發總帶寬

        限制單一播放機單個流的帶寬

        限制單個傳出分發流的帶寬

        限制每秒連接數

        限制播放機不活動超時時間

        限制連接確認時間

    第二節點類型和公告形式的選擇

        點是向用戶分發內容的途徑。內容可通過創建將客戶端重定向到點的公告文件來,也可通過指向點的 URL 來。

        創建什么類型的點,要根據您的具體需求來選擇。

        如果您希望用戶能夠控制正傳輸的內容的播放,則最適于從點播點傳輸內容。這種類型的點最常用于安置以文件、播放列表或目錄為來源的內容。當客戶端連接到該點時,將從頭開始播放內容,最終用戶可以使用播放機上的播放控件來暫停、快進、倒回、跳過播放列表中的項目或停止。

        如果您希望創造與觀看電視節目類似的體驗,則最適于從廣播點傳輸內容 — 在源或服務器上控制和傳輸內容。這種類型的點最常用于從編碼器、遠程服務器或其他廣播點傳遞實況流。當客戶端連接到廣播點時,客戶端就加入了已在傳遞的廣播中。例如,如果公司范圍內的會議在上午 10:00 進行廣播,在上午 10:18 連接的客戶端將錯過會議的前 18 分鐘。客戶端可以啟動和停止流,但是不能暫停、快進、倒回或跳過。

        為了使用戶知道哪些點可以使用,最簡單的方式是通過指向點的 URL 來。那么究竟什么是 URL 呢?

        URL (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統一資源定位器)實際上是 Web 頁的地址,它從左到右由下述部分組成:

        Internet 資源類型( scheme ):指出 Web 客戶程序用來操作的工具。如“ http : // ”表示 Web 服務器,“ ftp : // ”表示 FTP 服務器,“ gopher : // ”表示 Gopher 服務器,而“ new :”表示 Newsgroup 新聞組。

        服務器地址( host ):指出 Web 頁所在的服務器域名。

        端口( port ):有時(并非總是這樣),對某些資源的訪問來說,需給出相應的服務器提供端口號。

        路徑( path ):指明服務器上某資源的位置(其格式與 DOS 系統中的格式一樣,通常有目錄 / 子目錄 / 文件名這樣結構組成)。與端口一樣,路徑并非總是需要的。

        URL 地址格式排列為: scheme : //host : port/path

        例如 http : //51itworld.com/domain/HXWZ 就是一個典型的 URL 地址。

        另一種方法,也是使用最廣的方法是通過公告文件點。

        公告是帶有 .asx 擴展名的 Windows Media 元文件,該文件為播放機提供在連接到 Windows Media 服務器接收內容時需要的信息。您可以在網頁上插入指向公告的鏈接,將公告放在共享文件中,或用電子郵件發送出去。用戶可以通過單擊網頁上的公告鏈接或直接打開公告來訪問您的內容。位于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管理單元“公告”選項卡上的公告向導可幫助您創建公告文件( .asx 文件)和多播信息文件( .nsc 文件),播放機可以使用這些文件連接到內容。向導還可以幫助您創建帶有嵌入式 Windows Media Player 控件的網頁,或者提供在個人的網頁中嵌入播放機的語法。

        因為很多瀏覽器不能直接訪問流式媒體內容,所以使用公告文件作為鏈接,使得大部分用戶都可接收數據。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使用微軟的 IE 瀏覽器訪問點時,是使用“ URL ”還是“公告文件”效果是相同的,瀏覽器會自動啟動 Windows Media Player 控件來播放點的內容。用戶甚至可以選擇是在 IE 瀏覽器內播放或是啟動 Windows Media Player 來播放;然而對于其他瀏覽器的使用者,如果該瀏覽器不支持直接訪問流式媒體內容,那么該用戶就不能連接 URL 指定的點。只有當他點擊公告文件時,用戶的系統才能自動啟動 Windows Media Player 。

        其實公告文件與 URL 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對點位置的描述,是一個 Web 地址。比較一下二者的具體內容就會非常明顯的看出其中的相同之處。

        公告文件示例

        <asx version = "3.0"> <entry> <ref href = "mms://servername/publishingpointname/filename.wmv"/>

        </entry>

        </asx>

        URL 示例

        mms://my_server/mypub_pt/my_file.wmv

    第三節配置安全選項

        如果您希望對點內容的安全性作進一步設置, Windows Media Services 提供的安全選項完全可以滿足您的要求。它包括如下幾項:

        身份驗證 是保證運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務器的安全性的最基本方面。它將對試圖訪問 Windows Media 服務器資源的任何用戶進行身份確認。

        身份驗證是對嘗試連接到服務器的客戶端的憑據進行驗證的過程。此過程包括從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憑據,以及使用身份驗證方案識別用戶。

        授權 是驗證是否允許客戶端連接到服務器的過程。授權在身份驗證成功之后進行。在授權過程中,服務器對照為用戶試圖連接的資源設置的訪問權限對用戶進行檢查。

        向用戶授予權限的目的在于定義一個特定用戶可以在系統上執行什么操作,以及向不同的用戶授予不同的權限級別。可以為系統上的單個用戶、計算機和服務器定義權限。

        配置防火墻。 如果您計劃從網絡上的 Windows Media 服務器向 Internet 上的播放機傳輸內容,那么可能需要在防火墻上打開更多端口以防止播放機在接收內容時遇到問題。

        可以為單播流配置防火墻、為多播流配置防火墻,允許防火墻之外的編碼器進行訪問。

        日志管理。 Windows Media 服務器包括內置的監視和日志記錄功能,您可以利用它們收集有關流式媒體會話及其觀眾的有價值的信息。

        總結

        隨著技術發展、新協議制定,其內核將被不斷被重新設計,流式媒體服務系統日漸完善。智能流式播放逐漸發展成熟, Media 服務器與 Media Player 一起檢測網絡狀況并自動調整流的屬性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播放質量的方法。通過智能流式播放,用戶可以收到根據特定的連接速度定制的連續內容流。

    第7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 音頻編碼 流媒體 數字信號處理器

    一、引言

    信息技術的革命與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迅速崛起,應運而生了流媒體。流媒體技術是在數據網絡上以流的方式傳輸多媒體信息的技術。近年來,隨著寬帶網絡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驅動,流媒體技術和相關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被認為是未來高速寬帶網絡的主流應用之一。實時音頻流服務也就是通稱的網絡電臺也成為比如的研究熱點。在我國進行獨立自主開發安全可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流媒體增值業務平臺已是當務之急。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高性能DSP的網絡電臺方案。文中首先分析了該平臺的數據流、功能需求和對應的系統結構,然后重點討論了數據處理單元和數據轉發單元的硬件、軟件設計要點,接著給出了構建的實驗系統的技術參數,最后在測試分析的基礎上給出了結論。

    二、系統的搭建

    在本文研究中,高性能DSP可以實時編碼模擬輸入的音頻信號,級聯的Linux系統作為流媒體服務器,實現實時信號處理和網絡接入服務的分離,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在系統搭建的時候,考慮到MP3是目前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便攜式播放器應用中最廣泛的壓縮音頻格式,我們的流媒體服務器的音頻標準選用了MPEG-1的音頻編碼Layer3即MP3。系統的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

    經過AD變換后的PCM音頻送入到MP3音頻編碼器,MP3音頻編碼器輸出的MP3碼流傳送到流媒體服務器RTSP Server,RTSP客戶端通過互聯網接收MP3碼流,通過任一MP3播放器收聽。

    上述系統分四個處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數據轉發單元、互聯網絡、流媒體終端。系統中各單元的軟件設計、硬件設計,必須綜合考慮性能需求與可擴展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1.高性能的信息處理單元滿足實時的MP3編碼需要。

    2.RTSP服務器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負載承受能力,對RTSP客戶端沒有特定的要求。

    3.DSP端的信息不能讓外部用戶直接獲取,流媒體服務器和信息處理單元之間實現的鏈接盡可能簡單,完全可控。

    4.能夠提供機制,調整MP3編碼參數,明確顯示系統的工作狀態。

    對于后兩個處理單互聯網和流媒體終端不是本文的討論范圍,本文將重點討論數據處理單元和數據轉發單元的硬軟件設計方案。

    三、數據處理、轉發單元設計

    1.硬件設計。在本文的研究中數據處理、轉發單元主要有五個模塊:音頻信號采集模塊、數字信號處理器、USB控制模塊、太網控制模塊和數據轉發模塊。硬件原理略圖如下圖2所示。

    (1)數字信號處理器TMS320C6713B。該處理器主頻為200到300MHz,包含八個獨立的運算單元,其中有6個可以作為浮點運算單元,處理能力為1000~1800MFLOPS,指令執行單元是VLIW架構,開發工具的C編譯器效率很高。

    運算能力強的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能很好的滿足隱信道傳輸平臺的要求,直接支持浮點運算,避免了算法向定點處理器移植過程中定標的過程,這樣針對音頻編碼器各個環節的各種隱藏算法能方便的集成到該平臺上。

    (2)音頻信號采集模塊TLV320AIC23B。該芯片可以直接連接C6713的同步串口,立體聲采樣率從8kHz到96kHz,量化位數從16位到32位。本系統中上述參數都是可通過軟件進行動態配置,以滿足MP3編碼器和隱藏算法對不同抽樣率,不同量化位數的要求。

    (3)USB控制模塊SL911HS。本系統中提供直接從移動存貯器讀取數據的功能,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通過軟件的方式,C6713可通過該控制模塊訪問移動存貯器。

    (4)太網控制模塊RTL8019AS。與數據轉發單元的通信,采用以太網接口,實際系統工作時,通過該接口直接與數據轉發單元通信。采用全雙工模式通信,這樣的模式優點是同服務器接口容易,作為嵌入式系統,該接口方案基于TCP/IP的協議棧開發軟件,可以避免設計底層的通信協議,C6713和RTL8019A的驅動軟件編寫也很容易。

    (5)數據轉發模塊。數據轉發有三項任務:一是接收數據處理單元的音頻碼流;二是流媒體服務器,處理與流媒體客戶端的會話;三是配置管理數據處理單元。在本文的研究中,選用了帶有雙網卡的工控機作為硬件平臺,安裝Linux操作系統,所有軟件運行在該系統上。在系統設計時,從DSP接收碼流和流媒體服務器為一個進程,配置管理數據單元為另一個進程。

    2.軟件設計。系統在軟件設計過程中采用數據驅動的原則,從外部輸入輸出的數據實現中斷的觸發,即在中斷服務程序中設置標志位。在主循環中,通過檢測標志位,判斷音頻緩沖區、網絡狀態,啟動編碼、信息嵌入,然后發送MP3碼流。如圖3所示給出了數據處理單元的流程圖。

    在主循環中,通過檢測標志位控制流程。最重要的標志位有兩個:一個是從數據轉發單元來的控制字,包含運行狀態的查詢、配置的修改,如編碼碼率,輸入增益的調整;另一個是音頻緩沖區是否滿的標志,如果緩沖區滿,則讀取該緩沖區數據,經過信息編碼后,將數據包送出。

    中斷服務程序包含定時器中斷、模擬音頻輸入串口中斷、網絡接收發送數據中斷和USB接口輸入中斷。由于核心數字信號處理器的處理能力非常強大,中斷服務程序的處理相對開銷較低,因此所有的中斷分配了同樣的優先級。

    核心編碼算法的DSPs移植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移植使用了TI數字處理器的快速浮點運算庫,通過Profile分析的結果,按編碼器算法框架內各函數的執行次數和開銷百分比,分布實施優化策略,其中的時頻變換可以使用FFT來計算。

    因為USB接口為低速外設,讀取移動存貯器的數據文件時,可以根據文件的大小和系統可用內存空間,決定是否分塊讀取,減少系統開銷。

    四、系統測試

    本文按照前述方案完成軟件硬件設計后,構建了一個高性能的實時流媒體系統,結構如圖4所示。數據處理單元與數據轉發單元通過“直連”模式的雙絞線連接,組成一個內網,配置一個獨立的網段。數據轉發單元的第二個以太網口與外網相接,客戶端通過該網口訪問流媒體服務器,用戶也可以遠程登錄服務器后,維護和管理整個系統。由于數據處理單元內的TCP/IP協議棧只處理內部約定的交互命令,這樣客戶端無法訪問到USB連接的移動存貯設備。

    系統在研制過程中,各模塊都進行了正確性測試,系統集成后,進行了穩定性測試,最后是系統指標測試和負載測試。在系統的性能參數中,處理器的負載和延遲是最重要的兩項技術指標。

    1.延遲測試。在確保系統能夠長時間穩定工作之后,我們測試系統各功能部分的延遲時間。主要包括以下三項:(1)DSP從上電到發包開始的時間:(2)客戶端RealPlayer從開始點播到連接服務器成功的時間:(3)音源播放到客戶端RealPlayer播出聲音的延遲時間。表1給出了測試過程中記錄的延遲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通過多次測試,各類延遲時間記錄如下:

    2.負載測試。系統分別對數據處理單元和數據轉發單元進行負載測試。

    (1)數據處理單元,使用Profile測試。測試時使用的MP3編碼器輸出碼率為128kbps。通過對12個不同類型的測試序列進行數據處理,測試的DSPs負載均小于10%;

    (2)數據轉發單元,使用Linux下TOP指令查看CPU負載。測試中發現在用戶接入的瞬間,CPU占用率會有所增加,但是很快穩定,在20個接入時,CPU穩定后占用率仍低于1%。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系統能夠進行實時的在線廣播,延遲參數完全滿足應用要求,數據處理單元的CPU資源有充分的余量,為使用更復雜的音頻編碼算法和信息嵌入算法,甚至擴展視頻流媒體應用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五、結論

    本文提出的基于音頻流媒體的實時傳輸系統,具有實時壓縮音頻數據,實時轉發,原信息與外網隔離等優點。能滿足實時應用的要求。由于數據處理單元的處理器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可以引入視頻、音頻等多種編碼算法,直接通過軟件升級來設計各種流媒體傳輸系統。

    參考文獻:

    [1]TMS320C6713, TMS320C6713B floating-point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 Data Sheet, SPPS1861, May, 2004

    [2]TMS320C6000 CPU and Instruction Set Reference Guide, SPRU189F,October 2000

    第8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網絡教學P2P;流媒體;直播;無線流媒體;遠程教學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教學手段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當面授教方法,而是實現教學的網絡化。而多媒體教學的影音文件在本地計算機上播放大多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將這些格式的文件放到網絡上供其他人瀏覽,瀏覽者必須下載到本地計算機才可以收看和收聽,在當前網絡環境下,這種傳輸方式是非常不現實的。而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技術的出現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基于流媒體本身的技術特征:就是將影音文件經過壓縮處理后,放在網絡服務器上,進行分段的傳輸,客戶端計算機不用將整個的影音文件下載到本地便可以即時播放。由此種特征,流媒體就可以完全實現網絡教學的模式:遠程教學網絡直播和網絡視頻點播。

    一、流媒體的傳輸協議

    熟悉網絡的人們都知道,數據在網絡上傳輸需要一些協議作為支持。RTP(實時傳輸協議)是Internet上針對多媒體數據流的一種傳輸協議,RTP在傳輸工作中提供時間標志、序列號以及其他能夠保證在實時數據傳輸時處理時間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時間信息和實現流同步,RTP依靠RVSP保證服務質量標準。RTCP(實時傳輸控制協議)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服務。RTSP(實時流協議)定義了一對多應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過IP網絡傳送多媒體數據。RTSP在體系結構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數據傳輸。RSVP(資源預留協議)是Internet上的資源預留協議,其為流媒體傳輸提供服務質量標準,但是它不負責數據傳輸。

    二、流媒體網絡結構模型的選擇

    根據目前P2P流媒體的實際系統,它們在覆蓋網絡的組織結構上可以被大體分成兩類,即基于樹(Tree-based)的覆蓋網絡結構和數據驅動隨機化的覆蓋網絡結構。第一,基于樹的覆蓋網絡結構:節點被組織成某種傳輸數據的拓撲拓撲結構上的節點有明確定義關系。當節點收到數據包,它就把該數據包的拷貝轉發到它的每一個節點。基于樹的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不需要復雜的視頻編碼算法。第二,數據驅動隨機化的覆蓋網絡結構:數據驅動的覆蓋網絡與基于樹結構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組建和維護一個傳輸數據的明顯拓撲結構,它用數據的可用性去引導數據流,而并不是在高度動態的P2P環境下不斷地修復拓撲結構。此拓撲結構的數據分發方法是用Gossip協議,在典型的Gossip協議中,節點給一組隨機選擇的節點發送最近生成的消息;這些節點在下一次做同樣動作,其他節點也做同樣動作,直到該消息傳送到所有節點。

    三、P2P流媒體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

    第一,課程在線視頻點播:由于流媒體技術的出現,使視頻點播從局域網內跨越到互聯網,流媒體在網絡傳輸中的優勢很適合高校網絡教學視頻點播的環境。第二,課程視頻直播:使用流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實現教師授課的實時直播,如果再結合網上討論,便可以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此外,用流媒體技術實現視頻點播、視頻會議等功能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到遠程教育中。第三,作業的上傳與下載:網絡教學最主要的好處就是互動性強,時間性比較隨意,教師布置的作業,特別是計算機、機械制圖方面的老師如果需要查看學生的實際操作效果,可以通過P2P的傳輸方式,完美地實現作業的上傳與下載。

    四、流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整體規劃

    硬件設備需求:視頻采集工具攝像機、錄放像機、視頻采集卡等,能夠進行多媒體信息處理的多媒體計算機。需要對多媒體數據進行存儲和管理,對存儲媒體數據向Web服務器提供一個鏈接和定位的媒體數據服務器,以及提供媒體內容采集、緩存、調度和傳輸播放等服務的流媒體服務器。軟件系統:Windows 2000 Server、SQL 2008、Windows Media Services等。在網絡課程中,流媒體將為學生提供完全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又能為協作化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逐步成為網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應用到網絡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一般的設計步驟如下:一是整體設計,包括教學設計和軟件設計;二是實現網絡課程的軟件系統;三是網絡課程的準備過程;四是利用現有軟件和資源構建網絡課程;五是啟用用以交互的平臺。

    五、流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系統各功能模塊設計:一是用戶權限設計:本系統將根據管理員、教師、學生和游客權限進入不同網絡頁面,從而實現在系統中進行不同操作;二是課件信息管理設計:本系統采用按院系的方式分類,同時各個院系內部又根據院系中不同學科進行二次分類;三是課件查詢設計:可以通過按院系查詢、按教師查詢、按關鍵字查詢三種查詢方式,這樣可以快速、準確查找所需課件;四是前端顯示頁面功能設計說明:前端顯示頁面包括欄目列表顯示、教師列表顯示、會員注冊登錄模塊;五是后臺管理模塊:管理員進入后臺管理系統后,可以對整個會員信息的管理,其中包括會員管理模塊、教師管理模塊、課件信息管理模塊、欄目管理模塊和師生互動模塊。第二,系統結構設計:本系統主要由服務器、網絡傳輸和客戶端構成,系統構架相對應為:服務器模塊、網絡傳輸模塊和客戶端模塊。服務器端由流媒體服務器,Web服務器和媒體數據庫組成。網絡傳輸端是建立在校園網/Internet基礎上的。客戶端采用Web瀏覽器的應用程序,通過點播提出請求,接收來自流媒體服務器的視頻、音頻流媒體。

    參考文獻:

    1、齊俊杰,胡潔,麻信羅.流媒體技術入門與提高[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第9篇:rtsp協議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多媒體素材;多媒體集成;流式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9-2227-02

    Discuss the Skill Solution in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Simply

    ZHU Wei-feng1, MA Quan-hui2

    (1.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520,China;2.Guangdong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Guangzhou 510620,China)

    Abstract: The multimedia material was gathered and integrated technology has already become important skills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IT trade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IT trade " software blue collar ", multimedia integrate and flow media solution of technology influence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work in the Internet directl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multimedia material; the multimedia is integrated; streaming media

    隨著網絡技術、3G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可以通過快速而廉價的網絡去享受五彩繽紛的世界,傳統的廣播影視媒體、教育、商業廣告、軍事指揮與訓練,甚至家庭娛樂等領域紛紛加入到Internet領域中,使自身的傳播方式得到了擴充,但如何使多媒體適應流方式進行傳輸,使之能在網絡非常擁擠或很差的撥號連接的條件下,也能提供清晰、不中斷的數碼信息給觀眾,實現了網上動畫、影音等多媒體的實時播放,這就是多媒體應用上應該給予解決的技能問題了。

    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Multimedia Technology)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聲音等形式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多媒體開發一般可分為需求分析、腳本設計、素材準備、程序設計與數據集成、系統測試以及等階段,如圖1所示,核心技術主要在多媒體素材采集、集成及流媒體中體現。

    1 多媒體素材采集方案

    多媒體素材采集技術主要包括字處理軟件、繪圖軟件、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動畫制作軟件、聲音編輯軟件以及視頻編輯軟件等軟件的應用。

    字處理軟件常見的有記事本、寫字板、Word、OCR識別軟件。文字量大時一般使用OCR識別軟件,在識別前一般需要對文稿進行掃描,掃描后文件以.tif格式保存,分辯率為300dpi以上,模式為黑白。

    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常見有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PageMaker、Iiiustrator、Hypersnap屏幕抓圖等軟件。在設計制作過程中,首先要注意每種產品的設計有不同的行業規范,例如海報的輸出分辯率一般是600dpi,名片大小固定為90mm54mm,掛歷版面固定尺寸等等,而Photoshop軟件中要注重圖層和通道的應用,熟知.psd等文件格式如何轉換到CorelDraw軟件中應用等。

    動畫制作軟件常見有AutoDesk Animator Pro、3DS MAX、Maya、Flash 、Cool 3D等,例如Cool 3D是一個三維文字動畫制作工具,做片頭常使用;Flash是交互式矢量圖和Web動畫的標準,網頁設計者使用Flash能創建漂亮的、可改變尺寸的、以及極其緊密的導航界面、技術說明以及其他奇特的效果。

    聲音編輯軟件常見有豪杰超級音樂工作室、Audition、Sound Forge、Wave Edit等 ,主要解決聲音的錄制、剪輯、合成及輸出格式等,其中Adobe Audition前身為Cool Edit ,是一個專業級的音頻編輯軟件。

    視頻處理常見軟件有AdobePremiere、Ulead Media Studio、Super Screen Recorder等。例如AdobePremiere專業視頻處理軟件,目前已經成為主流的DV編輯工具,它為高質量的視頻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作為一款專業非線性視頻編輯軟件在業內受到了廣大視頻編輯專業人員和視頻愛好者的好評。

    2 多媒體集成解決方案

    多媒體集成主要通過應用軟件的創作工具來幫助應用開發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它將各種媒體素材按照超文本節點和鏈結構的形式進行組織,形成多媒體應用系統。目前常用的多媒體集成系統為:Authorware、Director、方正奧思、繪聲繪色、ZineMake、IeBook等,編程語言為:Visual Basic、Visual C++、Delphi,刻錄系統:Ner0-Burning ROM、Easy-CD Pro。

    3 主要流式技術的主要解決方案

    在Internet上所傳輸的多媒體格式中,文本、圖形可以照原格式在網上傳輸,但是動畫、音頻、視頻、PowerPoint文件、多媒體作品等內容等雖然可以直接在網上播放,但文件偏大,即使使用專線上網,也要等完全下載后才能觀看,為便于在網上傳輸,這幾種類型的媒體現均采用流式技術來進行處理,此技術能將一個資料(動畫、影音等)分段傳送,用戶不必等待整個內容傳送完畢,就可以觀看到即時的連續的內容,甚至可以隨時的暫停、快進、快倒。

    目前, 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 system、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dia Technology和Apple公司的QuickTime是Internet上流媒體傳輸系統的三大主流。

    1)Real system由媒體內容制作工具Real Producer、服務器端RealServer、客戶端軟件(ClientSoftware)三部分組成。其流媒體文件包括RealAudio、RealVideo、Real Presentation和RealFlash四類文件,新型流式音頻Real Audio文件格式為.ra格式,流式視頻Real Vedio文件格式為.rm格式。

    目前大量的影視、音樂點播、春節晚會、網上直播都采用此系統。

    2)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是Microsoft提出的信息流式播放方案,由Media Tools、Media Server和Media Player工具構成,核心是ASF文件,其是一種包含音頻、視頻、圖像以及控制命令、腳本等多媒體信息在內數據格式,可以通過分成一個個的網絡數據包在Internet上傳輸,實現流式多媒體內容。

    MediaServer可以保證文件的保密性,不被下載,并使每個使用者都能以最佳的影片品質瀏覽網頁,具有多種文件形式和監控管理功能。

    3)QuickTime包括QuickTime Streaming Server、QuickTimePlayer、QuickTime 4Pro、PictureViewer以及使Internet瀏覽器能夠播放QuickTime影片的QuickTime 插件。支持Http或Ftp協議傳輸數據及RLC、JPEG等領先的集成壓縮技術,提供150多種視頻效果。

    目前,新聞在線、BBC World、氣象頻道(WeatherChannel)等機構都使用QuickTime 技術制作實況轉播節目。

    除了上述流媒體技術格式外,目前網絡上的MTV、游戲、動畫、交互式網頁及職業院校使用Macromedia的Shockwave技術開發網絡課件;MetaCreations公司的網上流式三維技術MetaStream是一種基于Intel構架的網上3D開放文件標準,主要用于創建、及瀏覽可以放縮的3D圖形和游戲開發。

    而基于3G終端的流媒體協議棧則由RTSP協議棧,RTP/RTCP協議棧,TCP/IP協議棧組成,其可以實現:①進行視頻通話,三方舉行視頻會議;②替代以電視為媒體的廣告與節目播放,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多媒體點播等互動服務;③享受移動銀行,股票信息,以及電子交易等各種信息服務。3G協議棧具有強大的兼容性,能根據基站服務器通信準則建立最優播放效果,并根據網絡狀況,實時適應以改變通信策略和媒體播放效果。如圖2的系統框架將以流媒體協議棧進行規劃,分為5個模塊:人機界面、RTSP模塊、RTP/RTCP模塊,以及硬件媒體編解碼器模塊。

    隨著3G通訊技術的繼續推廣,遠程教育、網絡電臺、視頻點播、收費播放等都涉及到多媒體技術,若采取的技能解決方案妥當合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更廣、更輝煌。

    參考文獻:

    [1] 田興.多媒體技術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相關文章閱讀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h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啪精品|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8x成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