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小波;啟動元件

    輸電線路繼電保護過程中,除了啟動元件的選擇,啟動門檻值的大小同樣直接影響到整個繼電保護裝置的性能,基于小波變換的繼電保護裝置是通過利用繼電信息保護及故障錄波數據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啟動與監測,這種方法可以對繼電保護啟動裝置元件的性能進行及時的監測,針對其是否滿足預定標準指標,來完成對繼電保護性能、故障發現和隱藏及其整定數據積累的整體評估,突出其合理有效性。

    1 小波繼電保護的現狀和存在的聯系

    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的不斷發展,繼電保護技術也隨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信息技術在繼電保護技術中的應用,促使繼電保護晨曦向著復雜化的方向發展。最初在電力系統中使用繼電保護技術主要是為了實現對發電機的保護,是通過熔斷器的使用來實現的,且在電力系統中的低壓線路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計算機就被嘗試的應用到了繼電保護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逐漸代替了集成電路模式,且對計算分析和邏輯判斷進行了有機結合,還延伸出了新的功能―數據信息的儲存記憶,因此實現了繼電保護功能的一個質的飛躍,對繼電保護的自檢功能、故障測距以及故障錄波等進行了很好的融合,體現微機技術在繼電保護中應用的巨大優勢所在。同時,信息處理技術比如DSP在繼電保護處理中的應用都將有助于其性能的完善優化,使其日益標準化、功能化、智能化,給保護裝置狀態監測和統一管理帶來突破性的進步。

    近幾年,隨著數字化電站技術的推廣探究,繼電保護技術迎來了新的挑戰,保護裝置信息更加開放,更加智能化。在沒有小波理論時,電力系統對信號進行處理和分析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傅里葉分析,只能夠對純頻域進行分析,不能夠為工作人員提供任何有關于頻率的信息。隨著小波理論的出現,不僅繼承了傅里葉分析的優勢,而且還克服了傅里葉分析中的缺點,成為電力系統中信號分析和處理的最佳選擇。小波是建立在數值分析、樣條分析、調和分析及傅里葉分析基礎上的視頻分析方法,有“數學顯微鏡”之稱,現如今其理論與方法已在信號處理、語音識別、圖像處理等領域得到發展和應用。小波方法在繼電保護方面的應用主要是靠其獨特的時頻分析和復雜信號監測的能力,小波保護能夠快速的反映故障信息,免受過渡電阻、系統震蕩的影響。與此同時,小波變換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信號的不確定性、互感器對高頻信號響應遲緩以及行波衰減畸變等,所以仍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改善和修正。

    2 小波分析變換定義及優勢

    小波分析采用逐步精細步長的方式,不僅能夠聚焦到輸電信號的大部分細節,而且對奇異信號及突發信號有很強的敏感性,一旦察覺,便能進行細微的處理,這些優點使小波變換分析在信噪分離、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及壓縮數據等方面擁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雖然小波分析現下在電力系統工程應用中并不常見,但作為信號分析強有力的新興途徑,其已經在電力設備運行狀態監測、電力故障診斷、穩態諧波分析、安全動態分析及電力系統短期負荷預測等諸多方面嶄露頭角,所以小波分析將發展成為一套廣泛被應用于輸電系統的工程技術。

    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超負荷電壓遠距離傳輸及大容量機組線路日益增多,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尤為重要,這就對降低電力系統故障危害和保護裝置的快速性靈敏性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運用計算機優勢;如何改善繼電保護裝置及元件的性能;如何開發具有新型功能的繼電保護裝置,成為電力系統行業共同探究的課題。眾所周知,任何繼電保護裝置中均設有啟動元件,所謂啟動元件即表示故障的開始,只有啟動元件動作,繼電保護才能夠實現。在繼電保護的邏輯回路中,部分時序是從啟動元件開始才進行計時,而測量元件的延時是在啟動元件啟動后才開始計時的,這樣可以保證測量元件不受突發故障的影響,但同時也造成了其動作明顯慢于啟動元件,這就是啟動元件能靈敏快速的反映各種類型故障的原因。因此,改善氣動元件的整體動作速度,將有效的提升保護裝置的運行速度。

    小波變換窗口的大小是可以自行調節的,具有自適應性,尺度參數的取值減小時,可以讓頻窗高度增大,時窗寬度變窄,這樣的變化可以在故障發生的瞬間快速檢測出電壓、電流突發信號。

    3 繼電保護啟動元件分析

    3.1 突發量啟動元件

    在應用繼電保護裝置對電力系統進行保護時,啟動元件所具備的性能關系到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在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啟動元件是進行閉鎖保護,而一旦電力系統中出現異常現象,啟動元件就能夠立即做出反應,對故障進行處理,不僅大大提高了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而且還保證了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使用繼電保護中的后備保護來對電力系統進行保護的,以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靈敏性。

    3.2 繼電保護啟動元件監測的重大意義

    如果電力系統的運行中出現異常情況的話,繼電保護啟動元件就會采取保護措施對其進行保護。啟動元件都有它所針對的情況和門檻值,會對繼電保護所需的時間產生影響。在繼電保護進行保護動作時,決定繼電保護裝置啟動的時機是最關鍵的問題,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繼電保護動作的有效性。但是繼電保護動作是無法反應在故障錄波圖上,因此工作人員也就無法對繼電保護動作的有效性進行直觀、有效的評價,因此仍需要工作人員繼續努力,以求能夠改善這種情況。

    完整的繼電保護信息系統建立之后,就可以及時獲取繼電保護裝置的實際啟動時間和故障錄波信息,從而實現繼電保護裝置啟動性能的更新及分析探究,更準確客觀對整套系統的評估,有利用運行經驗的提升和啟動元件初始值的合理性設定。

    3.3 利用小波方法進行監測的原理

    在電力系統出現干擾時,基于小波方法的故障錄波裝置能夠自動記錄故障信息,及時捕捉電流、電壓等信息,為電力系統故障分析探究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數據依據。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系統配有的啟動元件能夠監測電氣量的異常變化,進行及時的自動啟動,啟動的時間越短就表明氣動元件的性能越好;相比之下,倘若啟動元件時間與故障發生時間存在較大差異,就表明系統保護裝置啟動原理不合理。不過在實際應用中,還得考慮故障信息處理進程中的各種擾動因素,因此科學性評價啟動時間差異值,優化啟動元件監測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4 結語

    通過本文對基于小波原理繼電保護啟動元件的性能監測方法的探究分析,可知小波原理如何在繼電保護系統中獲得了充分的發揮,保障整個裝置的可靠運行,通過對啟動元件實際啟動時刻與故障時刻的比較,以此對元件門檻值及系統靈敏性進行科學性評估,爭取實現系統裝置的最大化價值。

    參考文獻:

    [1]胡昌斌,熊小伏,王勝濤.一種繼電保護啟動元件的在線評估方法[J].電工電氣,2010(11).

    [2]文超.基于故障錄波數據的繼電保護分析系統[J].湖南大學學報,2012(17).

    第2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6kV供電系統;繼電保護;設置與檢驗

    0.引言

    對于煤礦企業來說,供電系統繼電保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關乎著煤礦的安全生產。所以,我們必須要從煤礦企業供電系統繼電保護的現實需求出發,合理的進行配置和管理,才能夠保證煤礦運營安全。

    1.繼電保護裝置的正確配備

    在對煤礦企業進行安裝繼電保護時,首先要熟知該煤礦供電系統的運行特點再進行配備。6kV供電系統所規定的是小接地電流。所以保護裝置只需安裝單相接地漏電保護和相間短路保護兩個。此外針對于井下供電系統來說,由于其作業條件的特殊性,對于低壓供電系統來說,也要按照簡單方便、安全的原則安裝繼電保護。

    1.1煤礦6kV地面供電系統的繼電保護

    (1)電源線:過電流保護。

    (2)饋出線路:①電流迅速斷電保護;②過電流保護;③選擇性檢測漏電保護。

    (3)電力電容器

    ①在電力電容器與斷路器之間需要安裝電流迅速斷電保護裝置。

    ②針對電力電容器內部發生的故障,以往主要是給每組或每臺電容器安裝熔斷器進行保護,但發現這樣保護存在一定的缺陷,現在更多是采用橫差或者差流式保護裝置。

    (4)母線:①電流迅速斷電保護;②帶有時間限制的過電流保護。

    (5)配電變壓器

    ①在180kVA以下一次側,主要是借助熔斷器來做短路的保護,二次側需要安裝自動開關來調整單相短路的保護。

    ②在180~320kVA之間,一次側仍舊是借助熔斷器進行短路保護,二次側則利用零序過電流來做單相短路的保護。

    ③在400kVA以上,一次側需要利用過電流和電流迅速斷電裝置進行保護;二次側借助零序過電流來保護。

    ④1000kVA以上,直接安裝瓦斯來保護。

    1.2井下供電系統的繼電保護

    (1)高壓饋出線:①失壓保護;②若利用GL型斷電器,可借助電流迅速斷電進行保護,過電流保護。若利用瞬時動作脫扣器時,只需要過電流保護;③漏電保護。

    (2)低壓饋出線:①過電流保護;②檢查漏電保護。

    2.合理確定整定方案的計算

    在供電系統繼電保護中,整定方案的計算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系統短路電流,二是保護定值。計算主要是根據整個電網系統和煤礦供電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確保繼電保護的運行符合快速、靈活、安全、可靠的基本要求,再詳細分析所有數據后方可確定,在確定整定方案時要主要以下幾個問題:

    2.1運行方式

    為了確保煤礦能夠安全進行供電,通常情況下,變電所中電源線的運行方式為分列運行,母線實行分段運行,但要時刻注意回路發生故障時的負荷分配問題。所以,兩回路電源線的變電所,對每一回路都要根據變電所的總體電荷計算繼電保護。三回路電源線的變電所若有一回路發生故障時,其它兩回路電源線負荷會發生不均衡分配,則每一回路的繼電保護可根據該變電所的總體負荷電流的60%來計算。

    2.2繼電保護的配合

    2.2.1時限的配合

    (1)時限級差可根據繼電保護器的類型進行選取。在工作中往往會出現在這樣的現象:變電所與電源的距離較遠,中間接入很多級開關;電力主管部門不允許增多繼電保護的時限。為了更好的處理這里問題,在跳閘但不延長停電時間的限制下,計算時進行適當的合并,減少部分級數,這樣做的后果是整個線路的某一段損失掉,但是對于整個系統來說仍舊有選擇性。這種辦法經過現場證明是合理的。

    (2)在以前的供電系統中,繼電保護一般都是用電磁式的時間繼電器,能夠調整的時間范圍較小,后來采用SSJ高精度的時間繼電器,這種繼電器是使用上、下兩級時間限制來配合進行,使得級差能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2.2動作電流的配合

    Kp=(IdzI/IdzII)≥1.1 ①

    式子中Kp代表配合系數

    IdzI代表上級保護動作電流(A)

    IdzII代表下級保護動作電流(A)

    在確保用電設備運行正常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降低保護的動作電流值,來增強上下級之間保護的選擇性。

    2.3公式在實際中的運用

    以6kV供電系統繼電保護的整定計算來說明。

    過電流保護的動作是:

    Idz=Kk·KjcIjm/Kf·nc ②

    式子中Kk代表可靠系數 Dz型繼電器取1.2,GL型繼電器取1.4。

    Kjc代表接線系數若繼電器接入為1時,接地相差是:

    Kf代表返回系數,取0.85

    Nc代表互感器變化

    II代表保護線最大尖峰時的工作電流。

    采用上述公式進行計算,會有如下問題:在設定的范圍里選擇可靠系數,但是無法避開啟動電流;如果總體負荷不大,當個大容量機器會出現這些情況,因此可采用:

    (1)根據滿足設備的啟動條件進行工作電流的計算。②式子中Igm可以用啟動設備的啟動電流加上其他設備的電流一起帶入Kk。

    (2)根據滿足條件的自啟動條件對動作電流進行計算。②式子中Igm代入線路最大工作的電流,在Kk=3的的區域內選擇更小的可靠系數。

    (3)在(1)和(2)的計算中,取較大值作為過電流保護的整定值,來校驗靈敏系數。

    3.繼電保護的檢驗

    (1)雖然繼電保護裝置在出廠時候已經檢驗過,但是由于包裝不好或者運輸途中發生振動都有可能導致元件發生損壞,因此,對于新安裝的繼電保護裝置要嚴格進行檢驗。

    (2)正在工作中的繼電保護由于運行狀態的變化和環境的影響,也應該定期檢驗。根據規定,通常一年要檢修一次。按照現行繼電保護的工作情況,適當增加重要部位的檢驗次數。

    (3)對那些大型不防爆防潮的設備來說,如井下的中央變電所要先制定好安全措施再進行繼電保護的檢驗,工作面變電所的防爆開關的全部項目進行檢驗時要盡量在地面進行,對于單項進行檢驗時要確保有安全措施后再在井下進行。

    4.結語

    6kV供電系統的繼電保護應該劃分權限,安排管理人員,分級進行管理,并將日常的管理和定期檢修結合起來,切實保證煤礦的安全供電。

    【參考文獻】

    第3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發電廠;繼電保護;相關專業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20-0083-02

    發電廠主要涉及到鍋爐、汽機、熱控、電氣等幾大專業,發電廠繼電保護專業與汽機和熱工專業有著直接聯系。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力安全穩定運行成為對電力工程建設的關鍵目的,對繼電保護專業有著更高要求,而繼電保護與相關專業之間的聯系成為發電廠生產運行的重要保證。本文主要討論發電廠繼電保護及相關專業的接口問題,以此提高發電廠生產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 發電廠繼電保護與熱工專業的接口問題及解決措施

    ①并網斷路器位置接點。并網斷路器位置接點可有效判斷斷路器與熱工DEH調速系統的并網,DEH調速系統會使初始負荷指令進行增加,在并網時,使發電機可以向電網發送有功負荷,并會按照自動發電控制,對有功負荷進行相應增加和刪減。首先存在著“三取二”問題,熱工部分對跳閘進行保護及判斷回路時,通常是按照“三取二”原則,只要是參加到保護跳閘及負荷變化時,就需要選用壓力、流量開關及斷路器位置3對接點。為了防止出現誤動現象,需要保證3對接點接通2對。但并網開關輔助接點數量受到限制,禁止使用重動后接點,這時斷路器無法滿足3對接點要求。因此,在解決接點數量不夠時,可以將U、V、W三相分別送出1對接點,并選取DEH的3個開入點,進行有效連接,這時可有效滿足DEH邏輯要求。同時發電廠在訂貨時,要告知廠家將斷路器提供盡量多的輔助接點,在串聯3組接點后,分別將3相送到DEH調速系統。其次是缺乏正確的并網接點。并網斷路器的隔離倒閘在合入后,才可以實現發電機并網。這時通常是采取并網斷路器輔助接點,但發電機運動中需要將其回路斷開,否則會出現汽機超載現象。因此,可以串聯斷路器接點和隔離倒閘接點,并將其送到DEH調速系統。

    ②發變組保護動作發關汽門命令存在的問題。關主汽門是接至熱工的汽機保護系統,系統在收到命令后,會進行汽門停機和鍋爐滅火。在配置發電組保護裝置時,將電氣量保護采取雙重化,采取超過2面的保護屏,保證功能和出口處于獨立狀態。當不是電氣量保護設計時可以選擇一面保護屏,而3面保護屏會分別接入汽機保護系統的3個開入點,將發變組保護動作關主汽門進行接收。但3面保護屏功能不相同,當兩套電氣量保護的定值和時間存在著一定差異,當發變組一次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并且故障在保護定值臨界點范圍內,會導致定值靈敏保護裝置先進行動作,將故障排除后,另一套保護裝置出口不會動作,而且非電量保護裝置也不會發生動作。其次在運行過程進行檢修工作時,一套電氣量保護裝置需退出運行,當發變組一次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非電量保護裝置無法進行動作,而一套電氣量保護裝置會出現錯誤動作。最后變壓器內部在出現鐵心燒傷、油面降低等問題時,會導致電氣量保護裝置不會進行動作。解決措施:首先3套發變組保護屏需應對3對關主汽門接點,在汽機保護系統需要具備相應數量的開入點,而采取“三取二”原則,確保保護裝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當發變組保護裝置沒有具備充足的出口接點,而且汽機保護系統無法提供開入點時,這時可以采取“一取一”原則。

    ③發電機斷水保護。通常需要采用熱工和電氣保護共同將發電機斷水保護動作進行完成。熱工順控系統采取“三取二”原則,根據定子冷卻水系統出水口的差壓變送器進行取樣,然后將差壓信號進行轉換,使其成為流量信號,然后進行計算。當流量信號滿足時,表明定子冷水系統可正常工作。當兩路或3路流量信號未滿足定值時,表明定子冷卻水系統出現斷水,這時發變組非電量保護屏會接收到斷水動作,一般為了避免出現錯誤保護動作,需向后延長30 s將動作停止。熱工順控系統通常對切泵時流量波動及干擾信號導致的錯誤動作都會進行全面考慮,然后再進行計算。因此,保護動作在啟動時,會延長30 s,而保護屏也會延長30 s,而保護動作就會延長1 min,這時在發生斷水故障時,無法進行及時跳閘動作,會損害發電機一次設備。在處理時需要對熱工順控系統定子斷水保護動作時間進行設定,制定科學的時間定值。

    2 發電廠繼電保護與汽機專業接口問題及處理措施

    ①主汽門關閉接點。當機組在正常停機時,主要是由發電機程序跳閘逆功率對其進行保護。因此,工作人員要將剩余功率送出后,為了保證額定轉速可以長期維持,發電機會在系統吸收有功功率,當主汽門關閉后,程序跳閘逆功率達到定值后,通過一定延時工作后,所有動作將停止。我國部分發電廠未設置行程開關,主要是使用熱工系統,當關閉主汽門后,對關閉狀態送入程序跳閘逆功率中,并進行有效保護。另外為了保護程序跳閘逆功率,可以使用汽機保護系統,將關主汽門接點送入。這時可以將程序跳閘逆功率進行啟動,并能夠有效節省成本。但是在實現邏輯時,會將計算和通道的固有時間進行延長,而保護動作時間也不斷延長。另外,當熱工卡件和通道在出現故障時,主汽門狀態就無法全面而正確的反映。并且在使用熱工汽機保護系統時,主汽門是否關閉或者關嚴都無法進行有效判斷。

    ②熱工保護動作。汽機保護動作在出現聯跳時,發變組保護會全部停止。其保護動作是通過熱工汽機保護動作送到發變組非電量保護屏,當保護動作在正常停機時,關閉主汽門后,保護動作會全部停止,程序跳閘逆功率未發生動作。主要是由于熱工汽機保護邏輯中,將保護動作進行啟動,然后將保護非電量保護進行啟動,而熱工保護出口就會運行,使程序跳閘逆功率在運行保護動作時會慢于熱工保護。這時系統在正常運行時,可以采用熱工保護動作,當對保護系統進行調度時,將關主汽門進行停機,采用程序跳閘逆功率進行保護,保證熱工保護動作停止。另外,不退出熱工保護動作時,進行正常停機,需要降低有功負荷,然后在將主汽門進行關閉,不采用程序跳閘逆功率進行保護。

    3 結 語

    發電廠主要涉及鍋爐、汽機、熱控、電氣等幾大專業,發電廠繼電保護專業與汽機和熱工專業有著直接聯系。隨著電力需求越來越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系統成為電力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而繼電保護與相關專業之間的聯系成為發電廠生產運行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對繼電保護與相關專業的接口問題進行有效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劉苗,張燕濱,趙子昂.發電廠繼電保護與相關專業接口問題的探討[J].華北電力技術,2010,(2).

    第4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研究

    中圖分類號:U66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概述

    隨著微機繼電保護裝置的廣泛應用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智能設備采集的模擬量、開關量、一次設備狀態量大大增加,運行人員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一、二次設備的實時信息。。近幾年,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綜合利用整個電網的一、二次設備信息成為可能。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就是綜合利用整個電網智能設備所采集的信息,自動對信息進行計算分析,并調整繼電保護的工作狀態,以確保電網運行安全可靠的自動化系統,它可以實現以下主要功能。

    1.實現繼電保護裝置對系統運行狀態的自適應。

    2.實現對各種復雜故障的準確故障定位。

    3.完成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復的繼電保護輔助決策。

    4.實現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檢修。

    5.對線路縱聯保護退出引起的系統穩定問題進行分析,并提供解決方案。

    6.對系統中運行的繼電保護裝置進行可靠性分析。

    7.自動完成線路參數修正。

    二、系統構成

    為了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更好的利用信息資源,應建立客戶/服務器體系的系統結構,按此結構將系統分解成幾個部分,由客戶機和服務器協作來實現上述七種主要功能。這樣就可以實現最佳的資源分配及利用,減少網絡的通信負擔,提高系統運行的總體性能。

    客戶機設在變電站,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1.管理與保護及故障錄波器的接口,實現對不同廠家的保護及故障錄波器的數據采集及轉換功能。

    2.管理與監控系統主站的接口,查詢現場值班人員投退保護的操作。

    3.管理與遠動主站的接口,將裝置異常、保護投退及其它關鍵信息通過遠動主站實時上送調度端。

    4.執行數據處理、篩選、分析功能。實現對保護采集數據正確性的初步分析,篩選出關鍵信息。

    5.管理及修改保護定值。

    6.向服務器發出應用請求,并接收服務器反饋信息。

    7.主動或按服務器要求傳送事故報告,執行服務器對指定保護和故障錄波器的查詢。

    三、功能分析

    1.實現繼電保護裝置對系統運行狀態的自適應。

    為使預先整定的保護定值適應所有可能出現的運行方式的變化,必然出現以下問題:

    A. 縮短了保護范圍,延長了保護動作延時。

    B. 被迫退出某些受運行方式變化影響較大的保護。如四段式的零序電流保護僅能無配合的使用其最后兩段。

    C. 可能還存在由于運行方式考慮不周而出現失去配合。

    目前,系統中運行的保護裝置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非微機型保護;第二類為具備多個定值區并可切換的微機保護,一般不具備遠方改定值的功能;第三類為新型微機保護,具備遠方改定值的功能。

    為提高可靠性,保護定值的自適應可與調度系統的檢修申請相結合。當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從調度管理系統獲得計劃檢修工作申請后,即通過計算分析,事先安排定值的調整,并做相應的事故預想(如在檢修基礎上再發生故障時保護的配合關系計算),從而大大提高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的效能和安全水平。

    2.實現對各種復雜故障的準確故障定位。

    我們知道,得到的系統故障信息愈多,則對故障性質、故障位置的判斷和故障距離的檢測愈準確,因此,通過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調度端數據庫中,已經儲備了所有一次設備參數、線路平行距離、互感情況等信息,通過共享EMS系統的數據,可以獲得故障前系統一次設備的運行狀態。故障發生后,線路兩端變電站的客戶機可以從保護和故障錄波器搜集故障報告,上送到服務器。調度端服務器將以上信息綜合利用,通過比較簡單的故障計算,就可確定故障性質并實現準確的故障定位。

    3.完成事故分析及事故恢復的繼電保護輔助決策。

    系統發生事故后,往往有可能伴隨著其它保護的誤動作。傳統的事故分析由人完成,受經驗和水平的影響,易出現偏差。由于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搜集了故障前后系統一次設備的運行狀態和變電站保護和故錄的故障報告,可以綜合線路兩端保護動作信息及同一端的其它保護動作信息進行模糊分析,并依靠保護和故錄的采樣數據精確計算,從而能夠迅速準確的做出判斷,實現事故恢復的繼電保護輔助決策。

    4.實現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檢修。

    根據以往的統計分析數據,設計存在缺陷、二次回路維護不良、廠家制造質量不良往往是繼電保護裝置誤動作的主要原因。由于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具有自檢及存儲故障報告的能力,因此,可以通過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實現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檢修。具體做法如下:

    A. 依靠微機保護的自檢功能,可以發現保護裝置內部的硬件異常。

    B. 保護的開入量一般有開關輔助節點、通訊設備收信、合閘加速、啟動重合閘、其他保護動作等幾種,這些開入量對保護的可靠運行起關鍵作用。變電站的客戶機可以監視保護裝置的開關量變位報告。當發現保護的開入量發生變位時,可以通過查詢變電站一次系統狀態以及其他保護和錄波器的動作信息確定變位的正確性。這樣,就可以及早發現問題,預防一部分由設計缺陷或二次回路維護不良引起的誤動作。

    C. 為防止由于PT、CT兩點接地、保護裝置交流輸入回路異常、采樣回路異常等引起保護誤動作,可以由變電站的客戶機將保護啟動以后的報告進行分析,首先可以判斷取自同一CT的兩套保護采樣值是否一致,其次,可以判斷本站不同PT對同一故障的采樣值是否一致。另外,還可以將從保護故障報告中篩選出的故障電流基波穩態值及相位等信息上傳到調度端,與線路對側的數據進行比較,以發現PT兩點接地等問題。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加強狀態檢修,相應延長定期檢修周期,使保護裝置工作在最佳狀態。同時,還可以提高維護管理水平,減輕繼電保護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因為人員工作疏漏引起的誤動作。

    5.對線路縱聯保護退出引起的系統穩定問題進行分析,并提供解決方案。

    隨著電網的發展,系統穩定問題日益突出。故障能否快速切除成為系統保持穩定的首要條件,這就對線路縱聯保護的投入提出較高要求。但是,在目前情況下,由于通道或其它因素的影響,導致線路雙套縱聯保護退出時,只能斷開線路以保證系統穩定和后備保護的配合。借助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我們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A. 根據系統當前運行狀態校驗保護的配合關系。

    B. 根據線路兩側定值確定不同點故障保護的切除時間。

    C. 根據系統當前的運行方式、輸送潮流、系統及機組的參數,結合故障切除時間,判斷線路不同點故障時系統能否保持穩定。

    這樣,我們就可以大大減輕縱聯保護的退出給系統一次設備的運行帶來的影響,并提供縱聯保護的退出的整體解決方案。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電網繼電保護綜合自動化系統的實現,將給電網繼電保護工作帶來一次質的飛躍,它將能大大加強繼電保護的效能和可靠性,對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大的意義。希望今后科研、運行、設計人員加強對綜合利用整個電網的一、二次設備信息的研究,爭取盡快將此類系統投入電網運行。

    第5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 高壓電機;繼電保護;差動保護;速斷保護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2)0920109—02

    1 高壓電機繼電保護的重要性

    工業上常用的大量的高壓異步電動機,這些電動機在運行中可能發生很多的故障,如不及時處理,有可能導致電機燒毀甚至更大的損失,因此繼電保護裝置一直是高壓電機的重要部件。本文將目前常用的幾種常見的繼電保護方式做了歸納與整理。

    2 高壓電機繼電保護的配置

    2.1 相間短路

    1)對于P≤2000KW的電動機內部繞組以及引出線上的相間短路,應裝設電流速斷保護;

    2)對于P≥2000KW的高壓電動機,應該裝設縱差保護;所有保護動作于跳閘。

    2.2 易發生過負荷的電動機

    裝設過負荷保護,并根據過負荷的性質決定動作于信號還是動作于跳閘。

    2.3 單相接地故障

    1)當單相接地電流大于5A時,裝設單相接地保護;

    2)當單相接地電流小于5A時,裝設絕緣監測裝置;

    3)當單相接地電流大于10A時,動作于跳閘;

    4)當單相接地電流小于10A時,動作于跳閘或者信號。

    2.4 低電壓保護

    對于次要的高壓電動機或者不允許自起動的電動機,裝設低電壓保護。

    3 高壓電機常見的五種繼電保護方式

    3.1 高壓電機的速斷保護

    1)電動機的速斷保護裝置應配置于電動機定子繞組的相間短路時,一般用于2000kw以下的高壓電機。保護的范圍應當包括開關和電動機的電纜在內。

    2)保護的整定原則,應當躲過全壓啟動時,電動機的最大啟動電流整定,即其中,Iset為保護裝置的一次動作電流;Ik.set為繼電器的動作電流;INM為電動機的額定電流;Is.max為電動機的最大啟動電流,一般為額定電流的7—10倍;Krel為可靠系數,采用GL型繼電器時,取值1.8~2.0,如果采用DL型繼電器,則取值1.4~1.6;Kc為接線系數,采用兩相不完全星型接線時,取值1,采用兩相接線時取值 ;Ks為電動機啟動電流倍數;nTA為電流互感器變化。

    3.2 高壓電機的差動保護

    由于電流速斷保護靈敏度低,對電機內部故障區分度小,所以對于容量在2000kw以上的電機或容量小于2000kw但具有6個引出線端子的有重要作用的電動機應運用縱聯差動保護。對容量在5000kw以下的電機差動保護可采用兩相式接線,DL繼電器;而電機容量在5000kw以上時,采用三相式接線。保護裝置作用于跳閘。其動作電流整定要求按躲過電動機的額定電流整定,因為要考慮二次回路斷線時不會引起誤動作。傳統的差動保護主要采用電磁型差動保護器,由于精度差,靈敏度低,現在多采用新式的微機型電機差動保護裝置,較之傳統保護器具有精度高,功能全的特點。

    3.3 高壓電機的過負荷保護

    1)長時間過負荷運行會使電機溫度超過許可值,造成絕緣層老化甚至引起事故。因此對有可能發生過負荷的電機,應根據電機的重要程度和有可能發生過負荷的情況裝設過負荷保護。過負荷一般情況下都是對稱的,因此可以只裝一相。應該注意的是,在不停機不能去除過負荷的情況下,或在無人值班的電動機上,過負荷保護應作用于跳閘;對不停機可以消除過負荷的電機則可作用于信號或減負荷。現在廣泛使用的GL型繼電器是使用一個反時限電流繼電器即作相間短路又做過負荷保護,其瞬時速斷特性作為電機的電流速斷,反時限特性則作為過負荷保護[1]。

    2)過負荷裝置的動作電流應該按照躲過電動機的最大啟動電流來整定[2],即其中,Iset為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IK.set為繼電器的動作電流;IN.M為電動機的額定電流;Krel為可靠系數,當保護裝置動作與信號時,取值1.05~1.1,動作于跳閘、自動減負載時,取值1.2~1.25;Kre為返回系數,一般對DL型繼電器取值0.85—0.9,GL型取值0.8;Kc為接線系數,當兩相不完全星型接線時取值1;兩相電流差接時取值 ;nTa為電流互感器變化。對于GL型繼電器,應先整定過負荷保護,在整定速斷保護。

    3)過負荷保護的時限,要大于電機帶負荷起動的時間,一般電機為:tset=(1.1~1.2)ts。其中,tset是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ts為電動機的實際起動時間,大多取值15~20秒。

    3.4 高壓電機的低電壓保護

    1)裝備低電壓保護的原則。當電源電壓降低時或中斷后又恢復時,為使重要電動機可以自起動,應該在其它相對不重要的電機上裝設0.5s時限的低壓保護,把其從電網中切除;根據客觀條件和工藝要求,對電源電壓長期較低或中斷后不準許自起動的電動機,則應采用帶9~10s時限的低電壓保護,要求可以把其從電網中切除;對重要且要求自起動的電動機不應裝設。

    2)裝備低電壓保護的要求。

    ① 能反應對稱或不對稱的電壓下降。因為在不對稱短路時,電動機也可能被制動,而當電壓恢復時,也會自起動。

    ② 當電壓互感器一次側或兩次側發生各種斷線時,保護裝置不應誤動作,并要發出斷路信號。但此時如果母線確實失壓或電壓下降到整定值,保護裝置仍要求能正確動作。

    ③ 當電壓互感器一次隔離開關或隔離觸頭因誤動作被斷開時,保護裝置不應誤動作,并發出信號。

    ④ 不同動作時間的低電壓元件的動作電壓應分別整定[3]。當電壓降低到額定電壓的60%~70%時,應該先以0.5s延時切除不重要的電動機,而當電壓繼續降到額定電壓的40%~50%,要求低電壓保護經10s延時,切斷不允許長時間失電后再自起動的重要電動機。

    3)動作電壓及動作時間的整定計算。

    ① 動作電壓的整定。對不允許自啟動的異步高壓電動機,其公式為:

    對需要自啟動的電動機,其公式為:

    其中,Uset為繼電器的動作電壓,UN.L為電網的額定電壓,nTV——電壓互感器變比。

    ② 對動作時間的整定原則。對不需要自啟動的電動機,如果上一級變電所的送出線帶有電抗器,在電抗器后發生短路時,因其母線電壓降低較小,所以一般比本級變電所其余的送出線短路保護要大一個時限級階差;如果上級變電所的送出線沒有電抗器,則一般比上級變電所送出線短路保護大一個時限級階差,大多取值0.5—1.5s。當然具體取值也要根據實際要求確定。

    3.5 高壓電機的單相接地保護

    目前高壓電動機的供電線路,多為小接地電流網絡,在發生單相接地時,一般僅有接地電容電流流過故障點,一般危害較小。只有當單相接地電流大于5A時,方考慮設置選擇性接地保護裝置,一般單相接地電流小于10A時,保護裝置動作于信號,當電流大于10A時,保護裝置作用于電閘,以切斷電源。接地保護裝置根據零序電流保護裝置原理構成,保護的動作電流應當按照大于電動機的電容電流整定。

    4 結語

    此外,常用的還有堵轉保護、電機繞組及軸承溫度保護、軸瓦油壓保護以及同步電動機的失步保護、失磁保護非同步沖擊保護等方式。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微機技術越來越多的在電力領域得到運用,在繼電保護方面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如過去沒有的定子繞組一相匝間短路保護裝置,現在也可在微機保護中通過負序電流來發現此種故障,很多傳統的保護方式在靈敏度、精確度及安全性上也都有了提升。

    參考文獻:

    [1]耿慶魯,自制高壓電動機的綜合繼電保護裝置[J].氯堿工業,2006(8):1—3.

    第6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智能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配置;運行維護

    中圖分類號:F4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智能電網技術以及智能電氣設備進一步發展和運用,數字化智能變電站已經逐漸成為變電站發展的趨勢。繼電保護設備是智能變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強智能變電站的可靠性和速動性,需要對變電站內部智能電子設備,尤其是繼保系統的信息描述方法、訪問方法、通信網絡等進行統一規范。下面本文就對智能化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探討。

    1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配置機構

    數字化變電站的是在自動化一次設備基礎上加上網絡化二次設備,以IEC61850通信規范為前提,實現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性,并具有繼電保護和數據管理等功能的現代化變電站。智能變電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現場間斷層裝置、中間網絡通信層、后臺的操作層。

    (1)過程層。過程層包括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和接口設備,其核心設備是交換機。過程層對繼電的保護主要通過快速跳閘裝置。首先,對電力運行的電氣量進行實時監控,比如電流、電壓幅值、相位、諧波分量等,并通過交換機以網絡交互式傳遞信息。其次,檢測運行設備的狀態參數,檢測變壓器、隔離開關、斷路器等設備的工作狀態等。最后,執行和驅動操作控制,比如直流電源充放電的控制。

    (2)間隔層。間隔層承擔著對設備進行保護和控制的作用,對間隔層數據的實時采集以及控制命令發出的優先級別等,開展操作同期以及其他控制功能,承擔承上啟下的通信功能。

    (3)控制層。控制層的主要設備是主機、運動裝置、規約轉換器等。主要功能是,對全站數據信息的實時匯總,對數據庫的刷新,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傳送到監控中心接受指令,向間隔層和過程層傳遞指令。另外,可以根據不同運行方式,預先結合離線定制整定算法,確定幾套定值整定方案,確定系統運行中發生狀況時,保護相應切換到預先設定好的一套定值區。

    智能變電站按照對象進行保護裝置的配置,如主變保護、線路保護、母線保護等,和采用常規互感器時一樣,只不過將原來保護裝置的交流量輸入插件更換為數據采集光纖接口,用以太網統一傳輸GOOSE以及采樣值。

    2 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和繼電保護配置

    2.1 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情況

    (1)智能變電站中的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主要是指系統中的線路及其設備均在理想的狀態下運行所反應出的各項活動都屬于正常范疇內。

    (2)供電系統的故障運行是指某些設備或線路出現了損壞而陷入無法工作的狀態,并且妨礙了系統的安全運行,而且有可能是事態變得更為嚴重。

    (3)供電系統的異常運行是指系統雖然系統已經不能按照正常方式運行,但是不會引起系統出故障。如果智能變電站中的供電系統存在異常運行的狀況時,則繼電保護裝置能夠準確的發出相關的信號,并在故障發生前做好對異常運行的設備進行妥善處理。由此可見,通過對事故范圍的縮小以及對事故發生的及時預報,實現系統中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因此在智能變電站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裝置是保證電力系統運行安全可靠的最重要的裝置。綜上所述,在智能變電站中供電系統能否安全可靠運行主要在于繼電保護裝置配置的合理性。

    2.2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配置

    在智能變電站的發展進化中,繼電保護從之前的模擬式保護發展到了現今的數字式保護模式。智能變電站中智能化一次設備以及網絡化二次設備,使各個電氣設備能夠達到信息共享和交互性操作。其中分層配置中的繼電保護,其變壓器保護以及線路保護等均在過程層中,因此就可以對MU智能操作的數據信息以及采樣進行直接獲取,不用再通過過程層中的交換機。間隔層中的為多間隔母線保護配置,其數據信息的獲得需要通過過程層的交換機。智能變電站的站域保護管理單元,在后臺控制層。如圖1所示。

    站域保護管理單元監控計算機間隔層交換機間隔層數據采集系統母線保護過程層交換機監控裝置線路和變壓器保護合并單元MU智能操作箱后臺控制層間斷層過程層。

    (1)在分層配置方案里,主設備的保護,例如線路保護、變壓器保護等,不需要一覽間隔信息,就可以和MU智能操作箱直接對信息進行交流,并且網絡信息癱瘓,也不會對其產生影響,其可以進行脫機交換。那么在智能變電站中對其保護性能進行了實現,對傳統繼電保護中人們對網絡安全的擔心進行了消除。

    (2)在這一方案中,在其后臺控制中對集中控制以及決策進行了實行,那么變電站中的線路負荷保護、電源備自投以及線路重合閘等設備也均可以統一進行監控以及保護。這些裝置可以通過后備保護進行整體的配合,使原來分散到變壓器、母線、線路等得保護的重復裝置進行整合得以簡化,提高了變電站運行的效率。很好解決傳統中對設備保護動作時間過長、故障切除范圍較大的問題。

    (3)自適應去調整保護定值和保護范圍,避免變電站直流系統接地引發繼電保護錯誤跳閘。傳統中保護定值由運行人員切換定區域,智能邊站可以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調整保護定值,也可以由人工來進行定值調整,實際運行情況的考慮涉及到線路保護,旁路運行方式等。站內繼電保護的測試涉及到光纖以太網性能測試,跨間隔數據同步測試等。由于繼電保護裝置的介質是光纖,采用的是光數字電壓和電流信號的輸入方式,所以跨間隔數據同步性測試十分必要。

    3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問題

    (1)智能變電站中的主要保護是電流速斷保護,電流速斷保護是在最大運行方式情況下利用系統線路的末端三相短路電流來進行整理規定的,但是由于其靈敏度大于1.2,因此要把動作電流值取得較小一點,特殊情況下比如是在線路較長,配電變壓器較多時,即系統阻抗能力比較大的時候,動作點就要取更小的數值。如果在整定時不考慮給電流速斷保護帶來的影響,那么配電變壓器投入時所產生的勵磁涌流的起始值就會元超過無時限速斷保護定值,進而造成系統故障后恢復送電時發生開關合上或運行過程中頻繁跳閘的情況。

    (2)隨著電力系統的不斷發展,其規模的在不斷的擴大,因此智能變電站電力系統中的短路電流也會隨著發生變化,如果變電出口處或者是配電出口處發生短路,那么短路電流就會變大,甚至會達到普通額定電流的幾百倍。在正常情況下,短路電流倍數越大,那么就會造成誤差較大的電流互感器變比,進而就可能使靈敏度低的電流速斷保護拒絕操作命令。

    (3)二次回路問題,繼電保護涉及到的二次回路數量較多、接線復雜,常常是故障頻發環節。設備檢驗時,通常會注重檢查設備本體,忽視對二次回路接線檢查,所以運行中會出現二次回路接線故障。比如開口三角N與L、PT切換時失去了零序電壓,造成回路不暢通等。

    4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配置實施的保護

    4.1 電壓限定延時的過電流保護

    在電力系統中,由于外部短路問題很容易造成過電流和不正常運行而出現過負荷電流,其可能在數值上相差不大,但是當外部故障出現問題時,發電機過流保護應該出現跳閘的現象,如果是過負荷故障時, 則電力系統的保護裝置的動作信號應動作。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系統中為了能夠區別故障原因,則需要將過電流保護中加入低電壓元件,這種保護系統主要是由低電壓元件和過電流元件組成。

    4.2 變壓器保護配置

    變壓器保護裝置主要采用分布式裝置,實現差動保護功能的,變壓器后備保護主要采用集中式配置方式實現保護,而對于非電量保護裝置主要采用獨立式安裝方式,具體安裝方式主要是通過電纜直接引入斷路器跳閘,然后跳閘命令通過電纜線引入GOOSE和采樣的網絡上,其中2/3主接線變壓器的配置方式如圖2所示。

    4.3 線路保護

    在電力系統中的線路保護配置主要是以縱聯差動作為主保護系統,后備保護裝置主要是集中式保護裝置中。對于單斷路器方式的主接線以及線路保護裝置通過主保護系統的對側線路保護和光纖通信口保護裝置通信,以能夠達到實現縱聯保護的作用(圖3)。

    4.4 復合電壓過電流保護

    在智能變電站系統中,復合電壓過電流保護主要應用過流保護或者變壓器保護靈敏度得達不到要求的變壓器系統中,其原理接線圖如如圖4所示。

    上述配置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如果變電站系統中出現不對稱短路情況時,則會引起的相電流繼電器動作,同時也會導致繼電器動作,這時常閉觸頭斷開,造成低電壓繼電器失壓,常閉觸頭閉合,啟動中間繼電器。 如果想要使電流繼電器通過常開觸頭進行啟動時間繼電器時,則需要通過整定延時將啟動信號以及出口繼電器使變壓器兩側斷路器斷開。如果出出現短路的現象時,由于在短路瞬間將會出現短時負序電壓,則就會造成電壓繼電器失去電壓,如果負序電壓消失后,則常閉觸頭閉合,所以能夠將電壓元件的靈敏度得到提高[9]。

    結語

    智能電網和智能變電站的發展,給繼電保護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中,充分利用智能變電站的新技術,將最新技術和最新技術引入到到繼電保護系統中,并且重新審視繼電保護的原理和配置,不僅能夠保證繼電保護不受系統的影響,并且還能夠快速切除故障,解決后備保護容易受到系統運行的影響以及動作時間長等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企業的發展,智能變電站的投入應用,對智能繼電保護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將使繼電保護系統在智能變電站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偉,柯方超.220kV智能變電站與常規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研究與分析[J].湖北電力,2012,36(05):689-690.

    [2]宋康,袁珂俊,任振興,等,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實現方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32(07):481-482.

    [3]朱炳銓,王松,李慧,等,基于IEC 61850 GOOSE技術的繼電保護工程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33(08):145-147.

    [4]蔡澤祥,王海柱.智能變電站技術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J].機電工程技術,2012,5(05):368-369.

    [5]王鳴,朱群,姚建華,等.智能化變電站運行維護問題的探討[J].浙江電力,2012,31(09):254-255.

    [6]焦云峰,黃朝陽,李玉紅,等,智能變電站間隔層防誤閉鎖運行維護有關問題的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2,31(10):67-68.

    [7]武文軍.淺談智能變電站的優點及運行維護[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12):729-730.

    第7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開關電源;故障分析;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 TL50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1-184-2

    1 繼電保護開關保護電源的相關概述

    為了確保繼電保護開關的可靠性,將繼電保護開關的溫度維持在零下20至零上70度較為合理,我們與普通的電源相比較,繼電保護開關具有可靠性的特點[1]。

    效率高、性能好。繼電保護開關的運行狀態影響了其高效性,繼電保護開關電源在功耗很大,浪費了能源的同時,也增加了繼電保護開關的溫度。繼電保護對負載和調整率要求較為嚴格。

    體積小、重量輕。與以往的工頻變壓器不同,繼電保護開關從電網獲得的交流電壓,使得繼電保護開關電源進行整流和慮波,然后輸入到高頻的變壓器中,獲得不同的脈沖電壓,減小了繼電保護開關的體積、減輕了質量、降低了設備制造成本。

    抗干擾性很好。通過試驗證實,繼電保護開關的抗干擾性很好,能夠滿足國家的有關規定,能夠確保繼電保護開關在干擾信號的影響下進行正常的工作。

    安全可靠性高。由于電力系統故障的不確定性(如出現短路現象、過壓現象、過流現象等),繼電保護開關要具有自我保護的作用。

    2 研究繼電保護裝置的必要性

    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是保證繼電保護裝置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標。繼電保護裝置在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內外較大的電力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繼電保護裝置發生故障而導致的。如2008年的法國巴黎大停電、2006年美國大停電事故以及2010年德國大停電事故、2007年國家電網公司的繼電保護裝置故障等[2]。繼電保護系統故障所造成的危害是嚴重的,絕大多數電力事故是與繼電保護裝置操作不當有關的。從歷年的事故來看,繼電保護裝置的重要性嚴重影響了電力的穩定運行。要確保繼電保護開關的穩定性,確保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因此,提高機電保護裝置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離不開繼電保護開關電源的正常工作。

    3 繼電保護隱蔽故障

    許多繼電保護研究資料表明[3],許多停電事故都是由于繼電保護開關的隱蔽性故障所造成的。由于其具有隱蔽性的特點,如果系統出現故障時,將導致嚴重的后果。隱蔽故障的隱蔽性、不容易被發現的特點,決定了不能及時對故障的發生進行有效地防控。要加強繼電保護裝置的故障排查工作即日常維護工作,確保設備正常穩定運行,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在隱蔽性問題分析中,我們要強化對故障的數據采集工作,加大對設備的檢測和維護工作,消除設備的安全隱患。

    4 常見故障分析

    電力系統設備在外力因素的影響下,將出現繼電保護故障。而繼電保護故障的初選,將引起電力系統中的事故,造成由于局部的電力事故導致大面積的電力安全事故。從繼電保護故障的實例來看[4],在電壓下降和電能降低后,能夠導致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設備的嚴重損壞事故。為了能夠正確迅速地判斷出事故發生地,防止大面積的停電事故,就需要對故障的原因進行快速地分析,故障的原因是可以從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來進行判斷的。

    輸入電壓端在產生故障后,繼電保護開關將停止工作,而輸出電壓端不能自動斷電,造成事故的發生。可以采用波形記錄儀對電壓進行檢測,在繼電保護試驗儀控制輸入電壓中斷的時間長短中,我們可以發現[5]:輸入電源要回復正常工作大概需要0.1秒到0.2秒之間,而開關電源并未同時恢復正常工作狀態;在輸入電壓停止工作0.25秒之后,輸出端的電壓卻消失;而在輸入電壓端停止工作0.07秒以內,輸入端的電壓并未消失,并沒有影響繼電保護開關的正常工作狀態。

    4.1 電源波動引起的故障

    從電源波動引起的故障來看,主要表現在:在電壓進行輸入和輸出時,輸入電壓產生瞬時故障而恢復正常后,繼電保護開關將停止工作,而在輸出端,輸出電壓卻能夠正常顯示,并不受其影響,并不能實現繼電保護開關的自動斷電,需要通過手動才能恢復繼電保護開關的正常工作。從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來看,主要是由于繼電保護開關的電源啟動和輸出電壓出現電子邏輯錯誤而導致的。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發現,可以利用繼電保護試驗儀對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的數值變化進行檢測、控制和記錄,以有效地實現對輸入電壓中斷的時間控制。我們需要對繼電保護開關的邏輯順序進行更改,以保障繼電保護開關的正常工作。從電源欠壓保護中可以看出,輸入電壓快速通斷將導致錯誤的動作,同時未對延時電路進行按時復位,導致誤動作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維修人員要重視電壓的數值變化,要確保同點狀態下,欠壓信號的及時有效處理。

    4.2 啟動電流過大引起的故障

    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發現,電網在啟動或運行的過程中,瞬間輸入電流若達到0.3A,其穩態電流將達到0.4A。而由于實際條件的限制,電源模塊的供電電源輸出電流僅為0.3A。所以,開關電源如果在瞬間處于過載的狀態,將造成開關的損壞,系統將出現過載報警。在輸電線路正常運行時,一方面需要開關具備一定的功率,另一方面也需要輸出回路也要具備一定的功率。我們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防止電源在啟動過程中出現的電壓低、功率猛增的狀況發生。當這樣的現象發生時,能夠導致開關電源啟動瞬態電流激增、沖擊供電電源,造成較大的供電事故。

    5 改進措施

    5.1 電源波動的改進措施

    筆者在工作中發現,對于開關電源停止工作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在繼電保護開關電源上加設一個電壓檢測裝置,同時在開關電源延時電容上加設一個電子開關設備,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護繼電保護開關,電容上的電子開關可以處于閉合狀態,保證延時電路的有效工作。

    5.2 啟動電流過大的改進措施

    輸電線路在啟動過程中,開關電源的過載將引起電源安全事故,這種情況的發生直接的結果將導致電源功能遭到破壞而無法工作。筆者在工作中發現,適當增加輸出電壓數值,減少啟動瞬時輸入電流數值,確保保證開關電源的穩定性。通常情況下,開關電源的啟動電壓會提升到130-140V,有效保證了開關電源啟動的穩定性,在開關電源通過的電流為0.5A,可以將電流能夠減小到0.3V,有效地避免過載故障的發生。

    6 繼電保護診斷故障系統設計與實現

    為了滿足電力故障的實際需求,可以設計繼電保護故障診斷系統,能夠及時準確地對故障進行處理,減少由于故障產生的大面積停電事故所帶來的影響。同時,故障系統還能夠實時地進行故障診斷和故障判斷。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繼電保護診斷故障系統的作用主要有:故障系統的操作界面簡潔、實用性強,能夠實現人機交互,同時根據不同人具有的權限對設備進行管理,降低了越權行為發生概率,減少事故損失;系統能夠實現實時數據采集,能夠為事故的發生判斷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數據還具備自我檢測能力,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和統一性;系統還具備良好的可擴展能力,可以根據管理者的實際需要進行模塊擴展,提升了使用功能,能夠幫助電力管理者從本地的電力工作實情進行電力管理,極大地提高了電力保護的能力,確保了電力的穩定運行。

    7 總結

    要能夠根據開關中的電能的變化、輸入和輸出電壓的數值變化來強化對繼電保護開關的設計,考慮到設計中涉及的多方面因素 [6]。在對繼電器開關保護電源進行設計時,主要涉及兩點,即電源啟動時出現的功率問題和電源啟動時出現的電壓變化問題。只有確定功率在正常的工作范圍內,才能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 考 文 獻

    [1] 蘇文哲.繼電保護用開關電源的故障分析及改進[J].科技傳播,2012,22:152+151.

    [2] 沈曉凡,舒治淮,劉軍.2007年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情況[J].電網技術,2008,32(16):9-12.

    [3] 徐敏銳,吳在軍.繼電保護用開關電源的設計[J].江蘇電機工程,2004(6).

    [4] 張占松,蔡宣三.開關電源的原理與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第8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繼電保護;數字變電站;適應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9-0095-02

    繼電保護在數字化變電站中的應用非常普遍,然而繼電保護系統測量精度比較差,而且安全性較低。常見的問題時動態范圍相對較小,不僅難以有效滿足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的適應性要求,而且對電力系統運行安全可靠性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應當對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適應性加強分析,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繼電保護適應性方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電子互感器

    1.1 不同類型的電子互感器存在的差異

    對于電子互感器適應性而言,就目前數字變電站現狀來講,常用的能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源式互感器,另一種是無源式互感器。基于原理上的區別,還可將其分成光學原理式、線圈原理式兩種類型的互感器。不同的類型,原理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則會對互感器在數字化變電站上的混用產生影響,甚至造成數據差異。

    第一,測量延時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差異和區別。電流互感器的類型不同,其測量標準就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測量數據時間誤差屢見不鮮,即延時差異。實踐中若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確保各種類型的裝置能夠協調應用,在具體作業之前應當對各種設備進行嚴格測量。數據處理過程中,還需考慮延時補償。

    第二,量程差異問題。不同的電子互感器,量程不盡相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雖然有部分設備量程處于安全狀態,但是一些設備超量程現象也并非鮮見。從實踐來看,若測量數據超過規定量程,則測量數據的正確性就會比較差,為避免該種現象的發生,應當對設備的規格和型號進行統一規定,所選設備應當保證型號一致。

    第三,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互感器數據異常問題。一般而言,采樣數據畸形變化的成因主要有兩種,一是互感器受外界因素影響,一是互感器硬件出現故障問題。基于此,若因電子互感器畸形變化而造成傳輸數據異常,則該過程中的保護設備就會對其進行及時的判斷,有利于錯誤動作的防治。實踐中若采樣數據信息異常較大,則應對及時更新故障算法,以此來提升電子互感器的穩定性。

    1.2 解決差異應注意的問題

    為有效解決數據差異問題,還應當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電子互感器內傳感器元件以及測量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實踐中,可適用于測量和保護的采樣值,包含了合并單元中發送的數據幀中,保護算法的應用,對引入的測量、保護數據進行分析,對采樣數據加強監控。若數據中只有一個發生了畸形變化,則無需啟動保護。

    第二,就電子互感器而言,在其元件采集系統中,可將兩路獨立數據系統有效地利用好。通常情況下,上述兩路系統在同一傳輸元件內合并,然后再向保護設施發送采集的數據結果。采用該種方式,保護設施即可在繼電保護設備啟動、動作邏輯判斷等方面應用數據信息。此時,應對綜合性地對比分析兩路數據,對數據信息采集、監控。

    第三,根據電流定律,在相同節點上,電流的流進與流出矢量之和是零。在過程層采樣值組網過程中,保護設施可以利用過程層上的共享特點(數據共享),對互感器電流采集加強監控。

    2 對保護動作的影響

    較之于傳統方式,過程層組網更能有效實現繼電保護動作延時。對于繼電保護而言,其動作時間短、制動面積小,這有利于穩定性的提高。在該種情況下,高壓電網表現的非常的明顯。就過程層而言,其組網方式繼電保護動作時間延長的原因是保護設施采樣、網絡以及電子互感器處理等延時。

    基于此,工作人員應當不斷完善和健全繼電保護算法、提高數據信息的有效處理率,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對過程層網絡設計進行優化,盡可能實現繼電保護作業時間的減少,這有利于穩定性的提升。對于數字化保護動作出口而言,主要成因是電子式互感處理器、網絡以及保護裝置的延時應用是采樣延時法對時間裕度進行設計,如圖1所示,為常規性的保護以及數字化動作時間產生的影響因素。

    根據上述因素,采取下述方式來實現保護出口時間的縮短:對電子式互感器工藝技術革新和改進,以此來有效減少整體延時處理;對保護算法定期改變,結合實際需要引進高新技術,使采樣頻率逐漸向互感器發送數據頻率倍數轉變,以此來縮短數據信息處理重新插值采樣所需時間。對于數字化變電站而言,其計劃過程中應當對過程層網絡設計理念改善和創新,使過程層通信技術得到不同程度的強化。

    2.1 針對電子式互感器數據異常的應對方案

    對電子式互感器進行檢測,應對適當增大力度,而且還應對對電子式互感器自身的穩定性設置由一定的要求,這有利于其穩定性的增強。電子式互感器內測量傳感設施、數據采集等,彼此之間是互相獨立的,合并單元數據發送過程中,在相同時間內帶有測量、保護的采樣值等方面的內容。

    基于此,可使計算經帶入測量數據以及保護數據信息的對比,以此來保護接收到的采樣數據信息監控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若出現突變的僅為某數據,則不會啟動保護。根據電子式互感器內的傳感元件動作模式,以兩路獨立的信息數據采集部門完成采集任務,兩路采集機構同時輸出,方可在統一合并單元中適當的接入,以此來確保傳送至保護設備的過程更加的順利;然后保護設施將兩組數據以差異性形式應用在啟動以及動作判斷過程中的計算上,以此來確保只有一組信息數據變化時,對動作出口不會造成影響,以免出現誤動現象。

    根據基爾霍夫研究的電流定律,相同節點的電流流入以及流出矢量和為零,過程層數據采樣組網狀態,使保護設施能夠充分利用和分享過程層數據,從而采集其它電流,并利用一定的計算方法對其準確計算,以此來確保保護算法對互感器采集數據的有效監控。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則保護不會啟動。

    2.2 繼電保護與互感器采樣同步

    對于數字化變電站而言,其采樣數據處理的同步性,對系統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對數字化變電站采樣數據進行處理設計過程中,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案:

    第一,變電站內的全部時鐘應當保持一致。之所以要保持一致,主要原因在于變電站中設備外部時鐘源可視為數據同步源,而且外部的時鐘源又有包含同步衛星時鐘信號。比如,北斗、GPS以及伽利略衛星等時鐘信號,而且還可以采用銣鐘或者銫鐘等高精度、高科技電子鐘,后者可以采用同步數字化光纖網絡時間,這樣可以有效提高鐘源準確性。

    第二,對互感器計算方式進行有效處理。對其建議利用合并單元格插值法進行計算,對其進行同步處理能夠利用采樣數據模式。對于保護設施,建議采用插值法進行計算,并且對所接受的相應數據進行同步處理。

    第三,對互感器采集數據同步源采用保護設施。對于該保護設施,其有相關性互感器采樣數據同步問題可以解決之。

    2.3 繼電保護和互感器采樣的同步性分析

    數據采樣及其傳輸延時,可以有效增大受互感器以及網絡設施、設備影響。對于不同品牌和類型的互感器而言,其應用過程中也對數據信息的傳輸差異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采樣延時問題。

    基于此,應當對數字變電站采集的相關數據予以同步處理,這樣可以消除因傳輸延時而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實現了數據信息采集時間的精準辨別以及變電站間隔層、過程層信息數據的同步性。

    在同步處理過程中,建議采用合并單元差值方法進行計算,并且采取互感數據、保護設施所采集的同步處理。此外,還可應用統一站內時鐘法,統一設置外部時鐘源,必然伽利略衛星、GPS等同步時鐘信號;在此過程中,還可以采用銣鐘等電子鐘,利用其精度高的特點,對外部時鐘源精確的以及可靠性予以提升,從而使其可以作為互感器采樣信息數據處理的一種同步源。

    2.4 繼電保護模擬測試

    繼電保護動作的靈活性、快速性以及可靠性等,在保護測試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時這也是保護測試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變電站采用的互感器,間隔比較多,而且類型也比較多,這有效的增大了對繼電保護適應性的要求和力度。

    實踐中,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對系統過程層網絡異常現象的適應性,在數字化保護設備中也產生了各種類型的閉鎖機制,要求相關人員對閉鎖機制合理保護測試,延長保護時間。我們應當結合變電站網絡化、互感器實況,制定合理的動態模擬方案,并且通過測試,對變電站性能和功能進行嚴格審查,以確保其能夠符合規劃和設計標準,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一定的電網環境條件下,該種測試也可測試保護應用效果。具體測試方法主要有模擬變電站典型系統以及組網模式、對不同的電器故障進行模擬測試、模擬測試通信網絡以及變電站互感器潛在的異常和問題;或者在特定系統下,立足現有條件,模擬變電站系統等。

    3 結 語

    總而言之,基于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一些專業的高精尖技術得以突破,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適應性因此而有所改善提高,其在應用實踐中也可以有效發揮效益。然而,相關技術和工藝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實踐中,我們應當立足實際,從技術和工藝方面著手,有效的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數字化變電站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其經濟和社會效益。

    第9篇:繼電保護啟動值和動作值范文

    關鍵詞: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

    1 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的必要性

    海洋平臺的電力系統,由于自然界、人為、設備本身等因素,可能會引起系統短路故障,譬如海水侵蝕后,系統絕緣表面受損,再如設備絕緣部分老化引起設備缺陷等。而在出現短路故障后,對電氣設備的運行和系統安全產生極大危害,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

    1.1 設備的危害性。短路故障后,局部產生的電弧火花,可能燒壞電氣設備,甚至產生爆炸。經分析,主要是短路故障發生熱效應,而熱量上升的幅度,與流經短路位置的電流成正比關系,因此短路時的電流量增加,設備的熱量也會升高,即便設備一時間不會被燒壞,也可能因為熱效應而造成導體絕緣保護材料的老化,另外短路時快速增加的電流,也會產生具有沖擊作用的機械應力,使得導體變形破壞。

    1.2 系統電壓的影響。海洋平臺的電氣設備,需要在正常電壓的狀態下才能夠發揮運行效果,而系統的短路故障,系統的阻抗能力降低,電壓也會隨著降到標準值以下,此時電氣設備的運行將遭到破壞。譬如海洋平臺所使用的負荷電動機,電磁轉矩維持電動機的運轉,但電壓降低后,電磁轉矩的轉動速度會逐漸下降,因此系統故障導致電壓快速下降,電磁轉矩將無法繼續維持電動機運轉,甚至造成電動機的損壞。

    1.3 其他的影響。一方面是系統的穩定性,如果短路故障長時間未能得以有效排除,距離故障點較近的并列運行發電機,會處于非正常的運行狀態,另一方面是通訊系統的影響,主要原因是故障時電流不平衡,周圍通信線路會受到不平衡磁通的干擾,而出現局部失靈現象。

    從海洋平臺短路故障造成的危害性可以看出,在平臺電氣設計中配置繼電保護裝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通過繼電保護的配置,能夠降低對設備的危害性,并減少對系統電壓、系統穩定性、通信系統等的影響。

    2 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的方法

    為減少海洋平臺故障道路造成的危害性和負面影響,我們可以通過繼電保護的配置,為平臺電氣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較高水平的保障。而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要求在明確繼電保護配置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分別從電力變壓器、電動機、海纜、中壓電動機幾個方面,研討繼電保護配置的方法。

    2.1 繼電保護配置的基本要求

    海洋平臺電氣設計,其系統安全運行,與繼電保護裝置的配置合理性與否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根除故障隱患的關鍵,因此繼電保護的合理配置,必須滿足以下幾方面的基本要求:

    2.1.1 可靠性要求。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發揮,體現在回路保護時的連接狀態等方面,在質量保障方面,一方面需要提高裝置元器件的質量水平,確保每個元器件都能夠在高強度運轉狀態下保持較長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是便于裝置的維護管理,即回路接線盡可能簡單,這樣在發現故障點時,就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出故障隱患并予以快速排除。

    2.1.2 選擇性要求。繼電保護裝置發出執行保護命令后,可從電氣系統中選擇性切斷故障元器件,并保證尚未出現故障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以便將故障范圍盡可能控制在較小范圍內,同時在切斷故障元器件后,可臨時裝設保護裝置,以后備保護故障元器件。繼電保護裝置選擇性要求的實現,還需要正確配合每個相鄰元件后備保護,尤其是在動作時間設置方面,上級元件必須比下級元件長。

    2.1.3 靈敏性要求。繼電保護裝置的靈敏性,與靈敏系數、被保護范圍內流過最小短路電流、裝置啟動電流等參數均有關系,這些參數在繼電保護裝置合理設置后,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為短路故障切除提供可靠依據,并做出斷路器跳閘等保護動作。

    2.2 繼電保護配置整定

    根據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的繼電保護配置,應該分別對主發動機、變壓器、海纜、中壓電動機幾個方面進行整定計算:

    2.2.1 主發動機。首先是差動保護帶比率制動,以便在啟動電流后,保護裝置不會出現誤動作,同時通過整定最大的不平衡電流和最小的起動電流,根據斜率、動作時限、靈敏系數等,設置拐點對應的制動電流。其次是負序過流保護,按照躲開發電機長期允許的負序電流,設置負序過負荷警段和跳閘段,其依據為起動電流和靈敏系數校驗。再次是過流保護,一方面是限時電流速斷保護,另一方面是定時限過流保護,由動作時限、可靠系數、返回系數等參數進行整定。

    2.2.2 變壓器。變壓器保護整定,是保證電氣系統運行正常和持續供電的關鍵,一方面是變壓器進線,主要包括差動保護、差動速斷保護、定時限過流保護、負序過流保護幾個方面,相關參數取自于拐點制動電流、可靠系數、返回系數、靈敏度校驗等;另一方面是變壓器出線,重點提供電流保護、負序過流保護、過電壓保護、低壓保護、零序過壓保護,其中電流保護為重點,以母線流入為變壓器正向,以基波分量的有效值為基礎值,這樣就能夠減少故障對負荷的影響。

    2.2.3 海纜。海纜的保護相對簡單,是在確定差動起動電流、拐點制動電流之后,在動作區范圍內,規避故障最大不平衡電流,同時根據非周期性分量影響系數和電流互感器同型系數等,設置啟動電流,以便躲過二次回路斷線,以此起到分相電流差動保護的效果。至于過流保護,目的是在海纜發生故障后能夠準確快速地切斷故障點,具體的做法是啟動電流的整定,其中包括短路故障時最小短路電流、動作時限等計算參數。

    2.2.4 中壓電動機。首先是熔斷器,具有電流速斷和反時限過負荷,在確定反時限過流保護裝置的起動電流和電動機的額定電流之后,整定計算負序電流氣動執行器,以此提供電流速斷保護的低定值。其次是綜合保護,包括定時限過流保護、負序過流保護、熱過負荷保護,在設置報警整定值、報警保護指令和跳閘保護指令之后,實現被保護對象的熱時間常數。

    2.2.5 其他裝置。除了主發動機、變壓器、海纜、中壓電動機幾個方面的繼電保護配置,另外發電機過電壓保護、發電機逆功率保護、發電機失磁保護、低頻保護、過頻保護、熱過負荷保護、低阻抗保護、PT斷線監測等,均為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的重點,要求根據海洋平臺電氣設計本身的具體需求,針對性配置繼電保護,以此充分發揮繼電保護的功能。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洋平臺的電力系統,由于自然界、人為、設備本身等因素,可能會引起系統短路故障,在出現短路故障后,對電氣設備的運行和系統安全產生極大危害,因此我們有必要進行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繼電保護的配置,為平臺電氣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較高水平的保障。文章的研究,基本明確了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繼電保護配置的具體方法,但詳細的配置細節,要求根據海洋平臺電氣設計的實際需求,以全方位滿足繼電保護裝置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等功能要求。

    參考文獻

    [1]董清鋒.電氣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科技博覽,2013,(36):352.

    [2]殷懌.電氣一次設備與繼電保護裝置匹配不當引起的問題及解決[J].科學之友:下,2013,(10):56-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97|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2021|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免费特级黄毛片在线成人观看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女性成人毛片a级|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四虎成人免费网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