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同節能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近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七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未來具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合同能源管理進入實質性階段
9月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告審核推薦第一批節能服務公司名單,其中主要涉及余熱利用、照明系統改造、中央空調系統節能改造、鍋爐系統改造、熱泵技術、電機拖動系統改造(變頻器)等節能改造技術,上榜名單涉及上市公司分別為達實智能、延華智能、九州電氣、合康變頻、榮信股份、動力源、智光電氣和中科電氣。
這是繼6月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對節能服務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給予獎勵和8月9日的由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提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等單位負責起草的《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之后的又一重要舉措。這一舉措為相關公司在獲取節能補貼、綠色低息信貸、稅收減免方面提供了綠色通道,使相關節能服務公司獲得了國家認證,這為合同能源管理業務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又一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節能服務發展空間巨大
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應用領域。節能服務項目分布在工業、建筑、交通等各個領域,涵蓋鋼鐵、石化、建材、交通、電力、建筑、水泥等各行各業。合同能源管理適用于合同金額較大、能源計量便利的用電大戶和用能大戶,在工業高低壓變頻器、工業余熱回收利用、工業鍋爐,建筑HVAC、配電系統、LED路燈系統等領域,都是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的重點領域。2009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1.0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6.3%,單位萬元GDP能耗為1.08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2.2%,而今年上半年我國單位萬元GDP能耗同比上升0.09%,減排壓力驟然增加,完成2020年減排40-45%的目標難度十分艱巨。而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有望成為推動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的有效手段。
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增速有望保持30-40%,未來行業市場容量有望高達4000億元。2009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再一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產值從2008年417億元增長到588億元,同比增速40.9%,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額從2008年117億元增長到195億元,同比增長67%。產業總計綜合節能投資從2008年253.2億元增長到360.4億元,同比增速為42.3%;其中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投資從2008年116V7億元增長到195.3億元,同比增速為67.37%。并形成年節能能力1757.9萬噸標準煤,年減排1133.85萬噸二氧化碳。我們預計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同比增長36%。根據EMCA協會對于節能服務產業的估算,節能市場總規模大約4000億元,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巨大。
問:最近,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請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答: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具體是指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為用能單位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通過分享節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用能單位不僅不需要投入和承擔風險,而且在合同期內與節能服務公司分享節能收益,合同實施結束后,則獨享全部節能收益。
實行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充分調動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國內外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積極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減排、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有力措施,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迫切要求,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需要。
問:目前,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和障礙?
答:1998年,在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的支持下,我們實施了“中國節能促進項目”,分別在北京、山東、遼寧成立了三個示范性的節能服務公司,將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引入我國。十年來,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公司不斷發展,特別是“十一五”以來,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推動節能的政策措施,節能服務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市場化節能新機制,其投資、技術和節能效果等優勢正逐步顯現,被越來越多用戶所接受。2009年,全國節能服務公司約502家,共實施節能項目4000多個,總投資280億元,完成總產值580多億,形成年節能能力1350萬噸標準煤。節能服務產業從業人員由2008年底的6.5萬人增加到11.3萬人,增幅達74%。
雖然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產業規模還比較小、發展水平也較低,難以適應當前推進節能工作的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融資困難。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需要先墊付資金,隨著實施項目的增多,資金壓力不斷加大,如果沒有融資支持,公司發展就會難以為繼。同時,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初期通常規模較小,自有資產不足,往往因為缺乏抵押物、擔保物而得不到銀行貸款。
二是稅收政策有待完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既涉及增值稅應稅貨物又涉及營業稅應稅勞務,其中,應稅勞務既有設計、咨詢等適用服務產業5%稅率的勞務,又有建筑安裝、交通運輸等適用3%稅率的勞務。在實際執行中稅務機關按照規定對不易劃分的勞務一般采用從高適用稅率的辦法征收營業稅,客觀上造成企業營業稅負擔過重的問題;同時,節能服務公司在合同期滿后,將節能設備等資產無償轉讓給用能單位,仍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這樣不利于節能服務產業發展。
三是缺乏政策支持。現行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節能項目的引導資金,主要針對的是用能單位,對節能服務公司還沒有明確的國家優惠政策。
四是預算支出科目不明確,會計實務處理不統一。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在現行預算及財務管理制度下,公共機構支付的節能服務費用在現有公共財政管理體系中還沒有明確的支出科目;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的資產轉移給用能單位時會計處理不統一。
問:能否簡單介紹一下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的過程?
答: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我們就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會計處理辦法等問題進行了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初稿,于2008年12月召開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座談會,就《意見》初稿聽取了有關部門、專家和企業意見。
2009年6月17日,副總理在河南洛陽主持召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情況匯報,并指示發展改革委會同財稅、金融等部門,盡快制定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根據副總理的指示精神,我委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部門對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進行了反復研究協商,達成了一致意見,形成了《意見》送審稿。2009年12月8日上報國務院審核。2010年3月17日《意見》經國務院常務會討論后,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我們又進行了修改,最終經國務院同意,由國辦轉發各地貫徹執行。
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了哪些對節能服務企業的扶持政策?
答:一是將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范圍,給予資金補助或獎勵。
二是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取得的營業稅應稅收入,暫免征收營業稅;對其無償轉讓給用能單位的因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的資產,免征增值稅;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符合稅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條件的,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與節能服務公司簽訂符合條件的能源管理合同的用能企業,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實際交付給節能服務公司的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均可以在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區分服務費用和資產價款進行稅務處理;合同期滿,節能服務公司提供給用能單位的因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的資產,按折舊或攤銷期滿的資產進行稅務處理。
三是完善會計處理制度,政府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的支出視同能源費用進行列支;事業單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的支出計入相關支出;企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如購建資產和接受服務能合理區分單獨計量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處理;如不能合理區分或雖能區分但不能單獨計量的,企業實際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的支出作為費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滿,用能單位取得相關資產作為接受捐贈處理,節能服務公司作為贈與處理。
四是進一步改善金融服務,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需求特點,創新信貸產品,拓寬擔保品范圍,簡化申請和審批手續,為節能服務公司提供項目融資、保理等金融服務。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入的固定資產可按有關規定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等。積極利用國外的優惠貸款和贈款加大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支持。
問:《意見》對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加強對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服務?
答:一是鼓勵支持節能服務公司做大做強。節能服務公司要加強服務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加強技術研發,加強品牌建設,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鼓勵節能服務公司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實行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形成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服務企業。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為本行業其他用能單位提供節能服務。
一、“合同能源管理”運作模式、特點及作用
1.“合同能源管理”運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是由節能服務公司(國外簡稱ESCO,國內簡稱EMCo)通過與企業簽定能源服務合同來為企業實施節能項目的模式。即:節能服務公司自帶資金、技術為企業實施節能改造提供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在合同期,通過與客戶分享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來回收投資和獲得利潤,合同結束后,設備及效益歸企業所有。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點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原本由能源用戶進行的節能改造工作現由節能公司承擔,能源用戶坐享節能改造成果;二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實施節能項目來實現贏利的目的;三是能源用戶利用預期的節能效益引進新型節能技術,改造升級現有設備;四是節能服務公司不斷開拓節能市場,在發展壯大自己的同時,客觀上提高了全社會節能降耗水平。
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作用是能夠有效排除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障礙,其核心是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合作,通過實施節能項目創造節能價值來實現互惠雙贏。
能耗企業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接受節能服務,自身不投入,不擔風險,不占用太多精力,不需要額外投入節能資金就能引進新型節能技術,改造升級現有設備,坐享節能成果。
節能服務公司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的節能服務,容易開發潛在的巨大節能市場,通過同類項目的開發和大量“復制”來提高其節能項目的運作能力,降低節能項目的實施成本,在為能耗企業提供節能服務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利潤。
隨著節能服務公司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發潛在的巨大節能市場,可帶動節能產品生產、租賃和節能投資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內、國外的發展現狀
1.“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外得到普及
“合同能源管理”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石油危機之后,就在許多市場經濟國家逐步發展起來,基于這種節能新機制運作的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經過3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在美國、加拿大,其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節能產業。據統計,美國已有專業節能企業2100多家,其中有些公司已形成跨國集團。2003年僅紐約州專業節能公司的營業額就達85.5億美元,節能客戶已由工業企業擴大到機關、團體、學校和私人住宅。1990~1994年,加拿大EMCo協會所屬公司的營業額每年遞增了60%。
2.“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內得到推廣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以促進國內節能機制的轉換,提高能效,節能減排。早在1996年就開始組織實施“世行/GEF中國節能促進項目”以示范和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一期,于1998年12月正式實施,在北京、遼寧、山東建立了3個示范EMCo,并成立了國家節能信息傳播中心,為項目提供技術援助。項目二期,于2003年11月正式啟動,將世行/GEF贈款的絕大部分用作EMCo商業貸款的專項擔保資金,進一步在全國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成更多新EMCo的建立與發展。到2005年12月底,三家示范EMCo累計為客戶實施了423個節能項目,節能能力達到135萬噸標煤/年,項目壽命期內的節能總量為1411.3萬噸標煤/年。二期到位專項擔保資金1100萬美元,拉動節能投資29505萬元人民幣,實現銀行貸款18090萬元人民幣,累計擔保總額16271萬元人民幣。
面對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瓶頸和國內巨大的節能市場,在國家示范項目的帶動下,各省紛紛建立和發展節能服務公司,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步伐。湖北2002年1月成立首家EMCo――湖北美歐節能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并申報第二批世行/GEF中國節能促進項目;2002年10月,上海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和上海首家EMCo――上海市節能服務有限公司,并制定了2003~2005年上海合同能源管理發展規劃。自2002年10月起,“合同能源管理”在上海興起后3年多的時間里出現了一批節能服務公司。其中30多家專門從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完成了各類節能項目200多個,有3.1億元的非政府資金投入,年節約能源15萬噸標準煤,減少用電負荷80MW,年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粉塵42噸,全部投資預計在3年內可收回。“十一五”期間,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將再結合本市“十一五”節能規劃的內容,組織、協調安排40個大中型節能項目,預計可削峰140MW。經過5年努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效果要達到相當于建成一個600MW的能效電廠。
從2004年國家成立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到2006年,EMCo會員已發展到226家,年均增長54%。截止到2006年底,國內各類EMCo共計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1426個,形成年節能能力28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81萬噸。
三、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進吉林省節能工作
吉林省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期,要完成“十一五”能耗減低目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從節能效果看,國外普及、國內正在推廣的“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新機制可大幅降低企業的投入和風險,是節能的有效方式。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推動全省節能減排,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
(一)吉林省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吉林省推廣“合同能源管理”除了財稅、融資等國內共性市場障礙外,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節能產業薄弱。據各節能網統計,目前相關節能企業有16家,其中14家為節能產品生產企業,2家為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服務公司起步晚,發展緩慢。
二是節能市場尚未形成。“合同能源管理”在省內尚未廣為人知。從長春市四星級以上酒店能管部門的問卷調查顯示,不知道“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占70%。從3家大型企業、20家中小企業的調查看,大型企業對“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都有所了解,而中小企業則基本空白。由于對“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不甚了解,EMCo與客戶在節能服務的具體環節上難以達成共識。
三是存在信息障礙。目前全省還沒有一家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權威、實用的綜合節能信息。金融部門、私人投資者等潛在的節能投資方,對節能項目的可贏利性不甚了解,節能市場和節能資金市場存在嚴重的信息脫節。
(二)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的對策建議
2007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的關鍵一年,需要強化手段為節能降耗助力。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有必要加強政府推動,并發揮市場主導作用,積極培育節能服務公司,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
1.成立專門機構,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借鑒外省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的經驗,建議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和對EMCo的指導工作。從科研院所、大型重點企業、機關部門中挑選人員,組成過硬的節能管理專家隊伍,研究制定“吉林省‘合同能源管理’發展規劃”和相應的激勵政策及扶持政策,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2.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對“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認知度。舉辦政府各級相關部門、大中型重點企業、節能服務公司參加的“合同能源管理”培訓班。一是提高對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立全省節能服務體系、推動節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認識,以及對國家節能政策和形勢的認識;二是使耗能企業與EMCo正確理解和運用“合同能源管理”。
3.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傳播“合同能源管理”。一是動員新聞媒體大力宣傳節能知識、政策和法規,提高全民節能意識;二是在政府網站開辟節能專網,權威、可靠和有效的信息,引導社會投資者及企業決策者了解、關注節能,搭建節能服務公司與耗能企業之間的合作平臺;三是開通能效診斷熱線,積極開展網上培訓、交流和咨詢活動。
4.依托大型企業優勢,高起點發展我省節能服務企業。由于大型工業企業的工藝復雜,生產線科技含量高,外埠EMCo很難獨立提供節能服務。吉林省大型工業企業多數擁有節能方面的技術、人才、設備和管理等優勢,應引導和扶持省內大型企業集團,依托自身優勢成立EMCo,在為本企業提供節能服務的同時,開展對外節能服務,使全省節能產業背靠大型企業技術和人才等實力,高起點,快速發展。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 法律制度 法律法規 歐盟
歐盟委員會近年來積極推動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措施,這些措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國際層面上,歐盟引入了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體系,限制成員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促進了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的發展;第二,在歐盟內部層面上,成員國政府制定了法律和政策,對已形成的電力、燃油等能源市場秩序進行改造重建,為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發展拓展了市場渠道。
歐盟在京都議定書中承諾在1990年的排放基準上,從2008年到2012年減少8%溫室氣體排放量。京都議定書的簽訂使得歐盟各成員國積極采取措施減少能源消費從而達到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在歐盟的發展。另外一方面,歐盟實行了電力、燃油等能源市場進行自由化改革,使得能源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加劇,如何降低能源消費價格成為能源供應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節能服務公司進行合同能源管理無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損耗,成為各能源供應商青睞的解決方案。
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發展水平、市場結構各不相同,各國間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也有較大差別。在歐盟內部,有的成員國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已經相當成熟,法律政策也相當完善;有的成員國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各項制度還有缺陷。歐洲各國能源服務產業的發展存在一定差異,大概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高度發達的國家,如德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第二個層次是中等發達的國家,如法國,瑞士,意大利,捷克;第三層次是發展欠缺的國家,即其余的歐洲國家。[1]
一、德國
自20世紀90年代初節能服務產業在德國出現以后,合同能源管理產業在德國不斷發展,目前德國已經成為歐洲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最為完善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節能服務市場。
德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一直致力于建立高度市場化的節能市場,并不斷開發清潔能源,注重保護環境。德國已經在節能服務領域形成完善的法制體系,并且設立了專門的政府機構負責節能市場的監督管理。為了規范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德國出臺了大量的合同能源管理執行標準和合同范本,對合同能源管理的采購設備、節能改造設計等環節予以規制。同時,德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刺激節能服務市場的發展,對節能市場的相關性企業減免稅收,對采用節能服務的公司給予財政補貼,極大的促進了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在德國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5年德國在柏林設立節能伙伴機制(Energy Savings Partnership,簡稱ESP)。節能伙伴機制要求政府等公共部門必須加入到節能市場之中,對公共建筑和設施進行能源管理外包。之后又在在節能伙伴機制的基礎上建立了節能伙伴附加計劃(Energy Savings Partnership Plus),附加計劃使得節能伙伴機制不僅局限于公共領域,而是推廣到更多的相關領域,例如醫院、寫字樓、私人住所等。
在節能服務公司發展方面,除了私營的節能服務公司外,德國還有所謂的“交互模式”(Interacting Model),即公共機構內部節能服務部門(Public Internal Performance Commitments,PICO)。該部門承擔公共機構內部節能服務職能,相當于節能服務公司,自行組織實施節能措施,并自行融資。這種機制在基金多來源于市政基金,缺少節能承諾和約束,但是,有助于開展大量的節能活動。[2]
二、奧地利
盡管在歐洲眾多國家中,奧地利的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較晚,但是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里奧地利的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發展很快,目前已經躋身歐洲合同能源管理產業的領導者行列。奧地利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開始于1998年,到目前為止,奧地利已經有幾十家節能服務公司,其中五家主要的節能服務公司占整個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份額的70%以上,合同能源市場投資潛力大約在5億歐元。
奧地利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主要模式是節能效益分享型模式,并且主要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是由公共部門參與的項目,例如對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項目等。從1997年到2005年,奧地利有超過1000個公共建筑進行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僅在2004~2005年度,就節能改造大約800個公共建筑。奧地利公共部門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不僅數量較多,而且質量較高,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一般持續的時間也在10年左右,可以保證20%左右的節能效益。對于私有部門,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發展緩慢,但是最近幾年,奧地利政府對于私有部門的節能市場發展也越來越重視。
在奧地利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首先,政府在整個社會中率先參與到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在政策制定上,政府規定對于節能效益較好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可以享受補貼、稅收優惠、貼息貸款等諸多政策優惠。此外,為了保證項目的質量和節能效果,奧地利的一些地區對于公共建筑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具體環節也有所規范,要求必須進行嚴格的能源審計,同時規范能源審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貴文,雷波.《歐洲能源服務公司發展對中國的啟示》,載《節能與環保》2009年第9期
關鍵詞:計量管理;節能降損
Abstract: how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lower production cost, is the enterprise has been studying the problem.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measure activity is the most basic enterprise of various activities of events, in the enterprise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nly making enterprise's metrology management work,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orderly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use measurement management can reduce consumption, and thu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Keywords: measurement management; Loss reduction and energy saving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企業的計量管理與企業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物流管理、質量管理、銷售管理及技術管理和設備管理等密切相關,計量管理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了計量基礎保障,反之其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為計量工作提供數據支持與反饋。同時,通過不斷強化計量管理,通過綜合分析能源計量數據,采取針對性的節能措施,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節能降耗水平,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明顯的作用。
一、完善測量管理體系,強化能源計量管理
在測量管理體系建設中,要始終把完善體系和企業的具體工作相結合,有力地推動節能降耗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
1.結合體系建設,夯實計量基礎管理。要根據國家有關計量法律、法規的要求,對企業計量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優化,健全企業計量管理網絡,落實計量職能。對計量確認和測量過程進行充分的識別和控制。此外,要加強各項標準的完善,使計量工作各個管理環節都有章可循,為計量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靠的管理依據。
2.按照體系要求,加強能源計量管理。能源計量管理是指合理配備和用好能源計量器具,建立管理制度,使能源計量器具處于良好狀態,保證安全運行,準確、完整、及時地獲取各種有關能源數據。(1)根據企業管理流程健全能源管理網絡;(2)對企業能源計量器具全面摸底,逐一登記;(3)繪制能源計量網絡圖,依據網絡圖對各終端配齊合格的計量表。(4)對能源計量器具進行用前計量確認和周期計量確認,能源計量器具維護人員和管理人員分別進行日巡檢和周抽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完善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每年年初要結合上年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情況,對企業用水、用電、用氣分別制定量化指標,對《專業管理考核細則》進行修改、完善,將考核指標納入當年經濟責任制中。月度能源、原材料消耗情況與各部門收入直接掛鉤,節能落到實處和明處。
同時,健全和完善計量管理制度。首先,完善計量器具管理制度。從計量器具的申購、購買、驗收、入庫、領用、建檔、建賬、流轉、停用、報廢等諸環節都要有明確的制度規定,以保證計量器具處于受控狀態。其次,每一臺器具產生的計量數據如何記錄,記錄標準等都要在制度中明確規定,以便在生產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追根溯源,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對企業的生產帶來更大的影響。第三,建立計量績效評審制度。對企業計量諸環節按月進行績效評審,評出對企業產品質量提升、節能降耗、節約成本最優秀環節和最差環節,并對相關責任人實行獎懲。
三、加強數據分析,向計量管理要效益
在完善計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后,向計量管理要效益才是企業的目的。過去我們注重計量器具管理多,對計量數據分析少,大量的計量數據資源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新時期,企業能源管理員要根據能源日報、月報寫出用能分析報告,對各種介質的計量數據采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分析判斷數據是否準確,用能是否合理。通過數據分析,反過來查找計量缺陷,以保證測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和數據準確。
四、加大投入,更新能源計量器具和技術創新
計量設備是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計量保證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沒有完善的計量設備各種物理量、化學量、幾何量就無法檢測,因此企業在計量器具配備方面要到達配備率100%,并按工藝文件、質量檢驗、原材料進出檢驗、能源管理及安全防護的預期使用要求,制定計量器具的配備計劃,并對配備計量設備的計量特性對預期使用要求的符合性、計量設備技術的先進性及計量設備經濟的合理性進行綜合評價,編寫計量設備檢測能力分析表。
在更新能源計量器具的同時,我們要積極鼓勵各部門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和創新。實踐證明,計量管理和數據分析可以發揮重要的、關鍵的基礎保證作用,計量在企業開展節能降耗、推行成本核算中可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新形勢下,計量工作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強化計量監督管理,保證節能降耗
計量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工作,更是一項管理工作。計量怎樣為企業降低成本、創造效益提供服務,是計量工作人員的永恒的課題,企業應依據計量監督管理的要求,對計量參與企業各項管理進行探索。一方面,把好物資進入企業的計量關,通過計量,防止進入的損失,為企業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把好物資出廠計量關。在保證客戶利益的前提下,防止各種原因造成的出廠物資少計多發現象,堵住出入的流失。這同樣是一種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的重要活動。
六、計量人員配備齊全,提高全員計量意識
企業要把計量管理工作作為核心工作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計量管理機構,同時嚴格按照國家計量標準要求,配備適應企業的計量儀器和設備,同時保證計量的準確度,才能保證量值傳遞的準確與可靠。同時,企業必須加對大計量人員教育的培訓工作,盡量采取多種方式,組織計量管理人員進行計量知識培訓,不斷研究和探討計量管理最新情況、新問題,使計量管理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術素質不斷提高,最終推進計量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
此外,若要搞好計量工作,重要的一點是要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計量意識,在企業范圍內營造一個上至決策層領導,下到基層員工,人人重視計量工作的氛圍。對于企業決策者,要重視宣傳工作,明確企業計量工作的重要性,強調企業計量工作在能源計量、經營核算、質量控制、安全防護和環境監測等活動中的基礎性作用,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真實、客觀、準確的計量數據信息。對于企業計量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計量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求熟悉專業計量知識,懂得計量法規、文件,掌握基本計量技術,明確計量管理工作程序。對于計量器具的使用者——普通員工來說,除了學習計量法律、法規外,還由技術人員介紹計量器具的構造、使用和保養方法,使他們做到正確使用計量器具,保證量值準確。
總之,要通過加強計量管理工作,促進企業節能降損,這就要求我們從計量基礎工作做起,充分發揮計量系統的整體功能,逐步完善計量管理工作,保證計量檢測設備在整個過程中都能保持其預期的計量特性,并對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監控、預計和發現,迅速采取糾正措施,使計量工作形成一個閉環的體系,為企業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和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賈廣星.論計量管理是企業節能降耗的“金鑰匙”[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2] 劉鳳華. 計量管理與企業節能降耗的關系[J].現代農業科技.2010年11期
[3] 何英眷.強化計量管理 促進節能降耗 提高經濟效益[J].工業計量.2006年S1期
關鍵詞:節能降耗、系統運行、設備維護、管理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tianjin speed up, for trying to reduce the heating cost, ensure the quality of heating, in government "break-even small profit" heating management principles under contro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heating, such cause heating the profit space is very narrow,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coal, electricity prices, caused the heating cost greatly increased, in this case heating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elow I from how to realize the energy saving of the to expound some measures.
Keywords: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8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供熱上游產品的基礎性因素
(一)煤是鍋爐運行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鍋爐運行成本的60%左右,煤價上漲對供熱企業生產成本造成較大影響。雖然非供暖期間煤價供暖期要低一點。但由于資金來源限制及國家統一規定的收費標準的制約。所以此間供熱企業的資金并不富裕,難以實現提前采購。其結果直接導致了供熱運行成本的加大,給企業經營帶來困難。所以我們必須通過改進燃用煤的技術節約成本。
首先,燃用煤的各項指標要符合設計煤種要求。鍋爐設計的受熱面布置也因煤種的不同而不同的,所以燃用煤種直接影響鍋爐的熱效率。其次,上崗的人員經過培訓并且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過硬的技術素質,必須保證持證上崗。
(二)水作為供熱系統中輸送熱量的介質,其質量與數量直接影響供熱運行的安全經濟性。首先,確保水質質量、保障安全經濟運行。鍋爐房、換熱站生產用水應采用合格的軟化水,嚴禁采用自來水、地下水,否則將會造成鍋爐、換熱器結垢和腐蝕,增加能耗和設備大修費用。因此采暖期間加大一次網、二次網巡查及相關制度的實施力度,確保一、二次網非正常失水。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新技術的推崇和新工藝的發展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其次,減小失水量,保障安全經濟運行。失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安全運行。經分析外網大量跑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管網老化、銹蝕造成的泄漏;二是用戶私自放水。針對以上原因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根據運行期管網泄露搶修情況,逐步更換超過使用期限的管網。二是在運行期間采用在二次網中加臭味劑的方式有效防止用戶私自放水。
(三)電能是供熱企業的主要能耗之一,我們應積極尋求降低能耗和提高運行經濟性的有效途徑。從設備運行記錄分析及現場的操作觀察,各鍋爐房的引風機風門開度均在50%左右,水爐給水泵的起停頻繁,換熱站中的循環泵時而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均會造成電能的極大浪費。按照20%―50%的節能潛力估算,每運行期將有40―100萬元的節能空間。針對以上情況建議采取以下措施:與提供變頻設備的公司合作,采用無償使用變頻設備、節省電費分攤的方式,把供熱企業采用變頻方式節電的風險降低到零,同時配合鍋爐房計算機監測項目、無人值守站項目進行,為下一步節能降耗工作及供熱站點建立自動控制系統打下基礎。
二、規劃設計決定運營成本
如果換熱站規劃、設計中存在弊端,會直接影響到供熱經濟運行狀態。
(一)熱負荷準確與否是發揮供熱工程經濟效益的關鍵之一。設計熱負荷是供熱規劃的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換熱站熱負荷不合理會嚴重地影響換熱站的經濟效益及企業的正常運營。
其次熱力開發部門與設計部門應密切合作及時溝通,使熱負荷預測更加準確,使供熱設計與投資更加切合實際。
(二)在換熱站設備選型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換熱器、循環水泵等設備的性能,要根據情況,因地制宜,合理選型。某下屬地熱站冬季供暖時,*號樓高層直聯供熱的供熱情況不穩定,達不到要求,經過一個采暖期的運行、調試,總結出是由于高層供熱所用的循環泵為變頻控制,雖然其揚程達到了供熱的要求,但根據泵的性能曲線此時的流量并不能滿足供熱的需要。如果通過改變循環泵的頻率一味地提高流量又會使壓力超過安全許可,因此我們重新選擇循環泵、重新施工,此問題才得以解決,保證供熱正常運行。又譬如,某地熱供熱站對原有地熱利用系統進行改造設計,以能源優化組合為突破口,采用熱泵調峰,有效地擴大供熱面積,降低尾水排放溫度,有效地降低了運行成本,實現了地熱資源的梯級利用,對地熱供熱工程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加強二次管網的平衡調節,節約能耗,改善供熱效果。由于二次網的設計、安裝、設備配置上存在新老技術結合問題,這樣給小區熱網局部增容、并網、擴建帶來不良后果。為了更好的保證經濟利益并保證供熱效果,就必須對二次管網的平衡調節加以重視,對調節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科學地采取措施:例如某換熱站曾經出現用熱戶暖氣溫度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熱力入口的工況不平衡,經過分析比較,最終提出在各熱力入口安裝自立式流量平衡閥的方法來解決失調,解決大部分管網的水平失調問題,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四)、積極采用自動化控制方式節約能源消耗。換熱站運行系統實行遠程自動監控,在開發過程中,觀察其使用效果,聽取客戶的反饋意見,使其控制功能、技術更加成熟。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04年6月《換熱站遠傳自動監控系統》科研課題的應用解決了冬季運行中換熱站數據遠傳監控問題,突破了供熱監控的距離限制,可完全實現換熱站無人值守,自動優化運行,也可由管網控制系統統一調控管理,實現節能降耗、降低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效益。
第五、完成新老設備的轉換
公司下屬某地熱站由于設備腐蝕、結垢,供熱系統換熱效率低,直接影響了系統供熱能力,同時造成地熱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為了滿足供熱效果,兩眼地熱井全部開采,但無法進行回灌,由于采灌失衡,引起熱儲層靜水位下降速度過快,尾水排放形成熱污染,造成資源浪費,為解決此問題,對原有系統進行更新和改造。經分析,回灌效率低主要是因為存在氣堵問題,因此在回灌井內增加回灌井管,使管的最后一節位于回灌井進水位水面以下,這樣就解決了回灌的地熱尾水帶氣問題,使回灌率由30%提高到了90%。科學的回灌方案提高了地熱利用水平,有效的保護地熱資源。
公司鍋爐房燃煤鍋爐脫硫除塵裝置經過多年的運轉,隨著設備的老化以及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制的降低,原有裝置已經不能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要求。為達到天津市DB12/151-2003《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污染物濃度的要求,將原有除塵和脫硫設備更新為“WSCM型”除塵設備及“WSCM型”新型石質沖擊旋流式水浴脫硫設備,在保證原循環水水質的同時提高脫硫效果。
三、設備維護管理對生產運行成本的影響舉足輕重
供熱企業以設備形式存在的企業資產占固定資產的絕大比例,隨著科技的發展,設備數字化進程的加劇,我們的供熱質量、運行維護成本更加依賴于設備。如采用非國標產品,其產品的使用性能必然大打折扣。例如,在運行期發生管材爆裂、接口漏水等,給運行維護造成很大的困難。這就要求在設備前期審件時嚴把材料這一關,采購設備及管材時應考慮一至兩家供貨質量穩定、及時的供貨商,并按時依據評價準則對其進行評價,保證檢修配件的易得性、經濟性。在設備前期管理階段的設備訂購中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以隨機備件形式訂購一批關鍵易損備件,對保障生產的長周期順利運行和減少備件費用有積極的戰略意義。
結束語:供熱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是實踐性、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要想切實做到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有機結合,是需要在日運行管理中不斷的探索、分析和實踐的。大力發展新技術,不斷分析、挖掘在供熱運行中實現節能降耗的有利舉措,對進一步實現企業快速發展、城市熱化進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鍋爐及鍋爐房設備》吳味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出版
[關鍵詞] 系統護理干預;髖關節骨折;骨折愈合;關節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34-0132-04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racture healing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hip joint
WU Yefen1 SHEN Hejuan2 LIANG Wei2
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our Ward,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People's Hospital, Lishui 323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1st Ward,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People's Hospital,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healing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hip fracture. Methods The 108 cases of hip fract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fracture healing,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Harris score, Barthel index scor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in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2%,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in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as 8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 Hip fracture; Fracture healing; Joint function
隨著交通工具的不斷發展,事故的發生率不斷增加,事故中由于強大的沖擊力導致骨折的機率上升,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逐年升高,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能會遺留活動障礙,為患者自身帶來沉重的身體和心理負擔,同時也為患者的社會和家庭帶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治療髖關節骨折的主要方案為手術治療,術后患者良好的關節恢復才能避免病灶的復發,因此術后骨折的愈合和髖關節功能的恢復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是十分重要的,護理干預在骨折術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廣泛重視[1]。對于髖關節骨折的患者來說,多種因素都會造成術后感染及并發癥的產生,因而患者術后需要結合較好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的關節功能恢復。系統護理干預可以更全面地、系統地對患者給予護理照顧,系統護理干預考慮到患者各方面的需求,較之傳統護理方式,更為人性化,更能符合患者高的護理要求,其對骨折后的應用得到重視,對髖關節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具體影響作用的研究很重要。本文對系統護理干預對髖關節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影響進行了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8例髖關節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入選標準:患者經主治醫師確診為髖關節骨折;年齡18~60歲;心、肝、肺等器官基本功能正常;排除標準:年齡>60歲;患有嚴重心、肝、肺疾病。觀察組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19~59歲,平均(39.2±8.2)歲。其中小學17例,中學及中專28例,大學9例。其中食道癌14例,胃癌19例,胃潰瘍11例和結腸癌10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18~60歲,平均(43.9±8.5)歲。其中小學15例,中學及中專26例,大學13例。其中包括食道癌13例,胃癌17例,胃潰瘍13例和結腸癌患者1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進行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準備和宣教、術中配合、術中病情監護、術后并發癥護理和飲食護理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患者系統護理干預:①髖關節骨折患者發病突然,且對其正常生活造成的影響較大,因而發病后多存在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因而需要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地與患者交流溝通,尊重患者,鼓勵患者,使其建立一個積極正確的認知觀,使其能夠學會控制負面情緒,同時護理人員如果發現患者有消極情緒,應對其進行勸說、開導,消除其不良心理。②由于髖關節骨折患者有顯著的疼痛感且存在不良情緒,因此其食欲受到影響,早期患者應當采用清淡飲食,注意少食多餐。為促進骨折愈合,應在后期適當增加高蛋白和高能量的食物,補充營養。③康復訓練:復位或者固定后針對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術后早期指導患者進行肌肉收縮訓練,促進腫脹消退,預防形成血栓。形成骨痂時指導患者加強關節功能訓練,預防關節粘連。
1.3 觀察指標
關節功能以及骨折的恢復情況。Harris評分[2]和Barthel[3]指數積分、并發癥發生率。
1.3.1 Harris評分標準 總分100分,包括功能評分47分、疼痛評分44分、關節活動評分5分、畸形情況評分4分。優: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
1.3.2 Barthel指數積分標準 對關節部位有關功能進行評分并用此來判斷康復情況,分值滿分為100分,滿分為完全康復,91~99分為優秀,75~90分為良好,50~74分為尚可,低于50分為差。
1.3.3 骨折恢復情況 痊愈:患者病情得到明顯好轉,沒有發生任何關節松動、脫位及并發癥情況,4個月后基本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較護理前功能恢復接近正常,病痛減弱;無效:患者較護理前后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骨折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骨折的恢復總有效率為96.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的骨折恢復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關節部位有關功能的康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關節部位有關功能的康復率為96.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Harris評分和Barthel指數積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arris評分和Barthel指數積分分別為(90.3±8.6)分和(77.3±10.2)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1.4±8.5)分和(64.7±10.1)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5.4%和1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由于外傷或者病理等因素可能會導致人體發生骨質斷裂,即骨折,主要臨床表現為腫脹和局限性壓痛,多種方法都可以應用于髖關節的恢復,如中西結合治療[17],而多數髖關節骨折患者發病后采用手術治療,但術后患者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期內需要結合良好的護理康復,避免遺留關節肢體后遺癥,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出現的系統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方位護理干預模式[4],目前系統護理干預已經應用于對多種疾病的康復治療中,張英霞[5]等研究證明系統護理干預對內固定聯合封閉負壓吸引治療脛腓骨骨折的患者有良好的護理效果,楊楊[6]等研究證明系統護理干預能促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趙蓉[16]研究證明系統性護理干預對于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預后的療效顯著,劉青[18]研究證明系統護理能夠顯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本文重點對系統護理干預對髖關節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影響進行了探究。
為促進患者后期功能的恢復,應在髖關節骨折患者術后病情穩定后需及早給予患者護理干預[7],改善其生活質量。在系統護理干預中心理護理的基礎下,為了能夠確保護理過程順利進行在康復過程中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8]。飲食護理能夠保證患者的體質健康,肢體功能鍛煉能夠使患者的康復速度增快。文中系統護理從心理護理、健康飲食[9]、康復訓練這三個方面對骨折患者進行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骨折的恢復總有效率是96.2%,對照組患者骨折的恢復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10]患者只占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系統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的重要性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體現,陳寶霞等[14]研究證明人性化護理干預可以改善高齡患者股骨近端骨折預后的療效,楊毅華[15]等研究證明護理干預能促進頸椎骨折并高位截癱患者的康復,張仕芳[19]研究證明系統護理可以顯著減少結腸癌患者的并發癥和復發率,提高對患者護理的質量,系統護理還能改善自控鎮靜鎮痛聯合局麻下行斜視矯正術患者的焦慮情緒[20]。從側面證實了本次研究的結論。
綜上所述,系統護理干預對髖關節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與常規護理方法比較,關節功能恢復率更高,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在醫學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童水蓮,陳姝. 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22-23.
[2] Yuasa N.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preference to artificial head bone replacement[J]. Clin Calcium,2011, 21(3):477-480.
[3] 陳玉霞. 髖關節置換術術前針對性干預對術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67(94):134-135.
[4] 吳玉玲,葉惠堅. 系統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8):79-80.
[5] 張英霞,德琳,王蕓. 系統護理干預對內固定聯合封閉負壓吸引治療脛腓骨骨折患者的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1):137-144.
[6] 楊楊,周海速,施如霞. 系統護理干預對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療效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6):146-148.
[7] 王建英. 骨折后關節僵硬的有效護理模式探討[J]. 中國醫藥導刊,2012,14(7):1249,1251.
[8] 車加麗. 護理干預對骨折后關節僵硬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56-57.
[9] 甘譜琴,王永興,郭梅,等. 中醫護理干預對預防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發生的作用[J]. 安徽醫藥,2013,17(6):1069-1070.
[10] 陳寶霞. 護理干預對髖部周圍骨折下肢深靜脈栓塞預防效果的回顧性分析[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2):93-94.
[11] 孫朝紅. 系統性護理干預在降低骨折臥床患者便秘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0):3178-3179.
[12] 唐瑭,劉剛,曾道兵,等. 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系統化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0):131-132.
[13] 劉春蓉. 高齡人工股骨頭置換及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J]. 安徽醫藥,2014,18(1):183-185.
[14] 陳寶霞,徐英,張莉,等.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高齡患者股骨近端骨折預后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 33(3):540-542.
[15] 楊毅華,李國松,丘友誼,等. 護理干預對頸椎骨折并高位截癱患者應對疲憊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3):22-23.
[16] 趙蓉. 系統性護理干預對老年人骨質疏松性股骨頸骨折復位后的影響效果分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 18(15):2288-2290.
[17] 馮偉軍,陳Z昆,黎啟福,等. 中西結合治療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3):19-20.
[18] 劉青. 系統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8):27-29.
[19] 張仕芳. 低位結腸癌患者術后腸造瘺口系統護理的效果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1):3041-3043.
關鍵詞:同業對標;電力企業;指標診斷分析;優勢指標;短板指標
進入二十一世紀,企業間的競爭更多地體現為效益和業績的比拼,而企業管理的作用則顯得尤為重要,同業對標作為一種十分流行的管理工具,其原理為施樂公司首創的標桿管理。標桿管理是現代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管理活動中支持企業不斷改進和獲得競爭優勢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一起并稱為20世紀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2005年初,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確定了“正視激烈競爭的電力市場,立足實際,不盲目攀比,求真務實,力求實效”的同業對標總體要求。
開展同業對標工作,旨在學習和借鑒先進理念和先進方法,實現企業自我完善,促進企業努力實現和保持一流的管理、技術、效益和服務。國網晉城供電公司為加快建設“電網堅強、資產優良、服務優質、業績優秀”的現代公司,推動公司發展與電網發展方式轉變,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從提高工作成效入手,加強對指標定期診斷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改進措施,有效推動對標管理全面提升:
一是堅持增強對標意識與強化對標責任相結合:
不斷增強對標意識,讓指標真正成為領導關心、全員關注的重點。同時,細化每項指標,根據全省排名情況,將指標分為優勢指標、中間指標和短板指標,明確了各指標的定位,把重點放在找不足、查原因、解難題、促提高上。明確要求,領先指標高點起跳、擴大優勢,挖掘提升空間,量化目標任務;中間指標自加壓力、升檔進位,明確工作任務,細化改進措施;短板指標深度剖析、持續改進,深入分析原因,找準癥結所在。按照“公司統一管理、專業歸口管理、部門分工合作”原則,將各項責任落實到對應專業部門,將對標指標細化到個人,實現責任的全員、全面、全方位落實。
二是堅持行政宏觀把握與黨務短板主抓相結合:
在國網晉城供電公司行政宏觀把握各項指標的同時,該公司黨委將同業對標與基層支部工作深度融合,開展“同業對標――先鋒在行動”主題活動。該項活動旨在通過各單位所在黨支部(小組)來主抓短板指標的方式,與各單位宏觀把握全局指標相結合,推動指標管理走上快速提升“高速路”。該項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第四期的三季度公布的短板指標與上半年22項短板指標相比提升率達到59.09%。
三是堅持對標完成數據與指標計算規則相結合:
要做到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從只關心數據結果轉變為熟悉指標的計算規則,從被動的接受結果轉變為主要提升成績,通過對熟悉指標規則來實現對指標數據的預測和分析,通過剖析指標公式的各項因數的邏輯關系,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歸類分析,提煉出提升指標切實有效的方法,真正達到提升指標的完成水平,實現通過對標數據反映管理成效的目的。
四是堅持管理水平提升與綜合實力提升相結合:
山西省電力公司2013版指標體系在業績對標和管理對標的指標權重分配上,適當加大管理對標指標權重。這就為今年的對標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把握體現公司綜合實力的業績指標的同時,要注重各專業的管理水平提升,將管理指標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通過各專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人員素質的提高、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創新,減少管理漏洞的產生,在工作流程上更加科學合理,全面提升對標個數占比72.8%的11個專業管理指標。
五是堅持對標診斷工作與管理提升工作相結合:
國網晉城供電公司每月定期組織各部門、公司各單位開展指標跟蹤分析,加強對標指標趨勢監控。每季度,組織相關部門及單位召開對標分析會,點評指標變化情況,系統查找管理薄弱環節,明確改進計劃和措施,交流對標管理經驗。年中組織各部門、各單位對照指標評價和分析診斷結果,針對管理薄弱環節,制訂年度管理提升工作計劃和措施,并做好逐項逐層分解工作。通過堅持對標診斷工作與管理提升工作相結合,從原因和結果兩個方向共同促進指標發展。
六是堅持職能部門監管與一線工作推進相結合: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4-012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are combined with systematic training in osteonecrosi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routin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n=38)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2).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uality of care and joint systemic functional training. The Harris hip scor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Results Harris hip fun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Osteonecrosis; Hip arthroplasty; Quality care; Systemic functional training; Harris score
近年來,髖關節疾病的臨床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1]。其中,股骨頭壞死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髖關節疾病。股骨頭壞死病情較為嚴重,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對股骨頭壞死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配合優質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組對象為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排除入院前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惡性腫瘤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38~68歲,平均(49.92±2.77)歲;Ficat分期情況:Ⅲ期45例,Ⅳ期35例;單側病變70例,雙側10例;患者均出現跛行,X線片檢查提示股骨頭變性塌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性關節炎等表現。術前Harris評分為35~60分。全部患者分為對照組(n=38)與觀察組(n=42),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及系統性功能訓練,具體內容為[3-5]:(1)疼痛護理。護理人員應該耐心地傾聽患者的主訴,向患者講解相關的外科疼痛的生理學機制,以消除其緊張、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運用溫暖的語言、親切的問候以及真誠的支持幫助患者構建良好的心態,避免不良心理反應的出現。同時,按照患者的個性化特征、興趣愛好及病情等綜合分析,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有益患者身心健康的護理文體活動,例如閱讀雜志、下棋以及觀看電視節目等。積極地鼓勵患者參與到活動之中,分散患者疼痛的注意力,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折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并發癥護理。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肺部感染、關節脫位、深靜脈栓塞以及壓瘡等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根本原則,注意對患者并發癥的護理,盡量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病率。(3)系統性功能訓練。a.股四頭肌功能鍛煉。股四頭肌等張收縮,在床上進行直腿抬高練習,要求足后跟離開床面20 cm以上,停頓10 s之后放松5 s,30次為1組,每天5組;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背屈踝關節,保持腿部肌肉繃緊,5 s之后放松,使髕骨上移,放松5 s,30次為1組,每日5組。b.臀中肌功能鍛煉。
1.3 評價方法
采用髖關節Harris評分量表對髖關節功能進行評價;采用SF-12生存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1)Harris評分表[6]:包括7個維度:疼痛程度(44分)、日常活動功能(14分)、步態(11分)、行走輔助器(11分)、行走距離(11分)、畸形(4分)以及活動范圍(5分),總分共100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髖關節功能越佳。(2)SF-12生存質量評價量表[7]:包括8個領域:軀體功能、軀體角色、肌體疼痛、總的健康狀況、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心理衛生,每項1~5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生存質量越佳。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干預前后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生存質量評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干預后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P
2.2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根據SF-12量表評分,兩組護理干預后SF-12各維度(軀體功能、軀體角色、肌體疼痛、總的健康狀況、活力、社會功能、情緒角色、心理衛生)評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P
3 討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骨外科臨床中十分常見,主要用于陳舊性股骨頸骨折、股骨頭或髖臼破壞而發生疼痛,影響關節功能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已經塌陷變形,髖臼已發生破壞者[8];盂骨性關節病,髖臼已發生變化,存在疼痛及功能障礙者。治療及住院過程中的護理方法比較成熟,一般患者在術后2~3周內即可出院,在家中繼續進行康復訓練。然而,術后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則需要花較長的時間,且恢復過程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此外,護理工作人員日常護理工作較重,對出院之后的患者很難進行科學、有效地指導,可能會對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復產生影響。因此,加強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功能訓練,對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及生存質量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本組患者按照抽簽方法隨機地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優質護理聯合系統性功能訓練,優質護理聯合系統性功能訓練使得患者最大程度地緩解其經濟負擔的同時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了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加快了疾病的康復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