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蟑螂的化學防治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油松毛蟲 猖獗為害 綜合防治策略 基本模式 配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8-0135-01
一、油松毛蟲在我局林區的發生及其猖獗為害的原因
1.樹種結構不合理,油松人工純林的比重大,且樹齡都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這是由于剛發展起來的以油松為主體的森林生態環境還不健全,在組成單一的林分內還不適應多種有益天敵的生存而處于低密度,沒有形成穩定的食物鏈。因此,幼林自身抗性很低,一旦發生油松毛蟲,就會很快蔓延成災。
2.連年氣候干旱,氣溫偏高。這是因為氣溫越高,油松毛蟲的死亡率越小,蟲口數量增殖就越大,蟲害就越嚴重。同時與3/4月份最高溫度同最低溫度的溫差有一定關系,晚霜對油松毛蟲有一定的殺滅作用。
3.技術力量薄弱,防治手段單一。自2007年開始,有了一名兼職森保技術員,并配備一定數量的技術力量。但由于這項工作起步晚,經驗不足,又因在2009年以前,我們所采用的手段僅是單一的化學防治,還存在藥劑品種少又無正常的供應渠道,這一點可以說是我們在防治工作上的一個薄弱環節。
4.林業“三定”后出現了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森林所有制和經營形式。與我區林地相毗鄰的有個人經營的自留山和承包的集體林;集體經營的集體林以及地方國有林等。這些林地犬牙交錯,在防治上缺乏有效的協調,特別是自留山和集體林幾乎不進行法治。因此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蟲源,致使我局經過多次防治的林木一再遭災。
二、油松毛蟲綜合治理的策略和基本模式
1.合理劃分防治類型、分類政策
依據我區歷年來油松毛蟲發生的頻率和危害程度,依次劃分為無災區、常災區、偶災區和蟲源地4種類型。
無災區:是從油松和白皮松、刺槐等組成的混交林。這一類型生態條件好,灌木層豐富,天敵種類多且種群密度大,一般不易發生油松毛蟲災害。
偶災區:是以油松林為主體,有不足兩成的刺槐等樹種混交,林間灌木較多,生態條件較好的林分。油松毛蟲雖偶有發生,但不致釀成大災。
常災區:為大面積的油松純林組成,有較少灌木分布的林分。生態條件差,油松毛蟲為害經常發生,或間隔一定時期大發生。
蟲源地:為油松疏林或林椽的高蟲口密度的小區域背風向陽、土壤瘠薄、林下無灌木層的地段。單株蟲口密度在150頭以上,有蟲株率近100%。
根據我們2008年春的調查,各種類型所占的面積及比重。
對于無災區,主要采取保護性措施,如搞好封山育林,并輔以蟲情監測工作。對偶災區,一般采取搞好蟲情監測,大力開展招引天敵等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時可發動群眾進行人工捕捉,嚴禁使用化學農藥。對于常災區要科學地使用各種防治措施,主要采取營林措施,對現有油松林進行改造,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在大發生時,則先采用化學防治措施,壓低蟲口密度的方法。對蟲源地由于涉及的面積小,對整個森林生態系統影響不大,我們則主要采取抓住有利時機,使用高濃度超劑量的化學防治方法,及時控制蟲源地,防止其擴散蔓延,治點保面。這是整個防治工作的重點,從效果上看做好了這項工作,可以使整個治蟲事半功倍。
2.建立協調的防治聯合體系
自2008年以來,我們隊內加強了管理,完善了防治責任制;對外,加強同毗連單位的聯合,協同作戰,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防蟲、防火、防盜三位一體的保護體系。我們堅持以我方人員為骨干,統一制定防治方案,并采取相互協調的防治工作,設立了蟲情監測網絡;與周圍國營、鄉、村林場共同建立起了聯防體系。同時對物理防治的集體林給予支援。
三、幾種常見的配套防治技術實施
1.加強營林技術的措施
逐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自控能力可以概括為五個字,即“封、育、補、改、造”。“封”就是有計劃的封山,增加林下植被,減少人為破壞。主要在無災區和偶災區使用。“育”,是對密度過大的林分進行合理的修枝,促進林分生長。“補”,是在疏林地、林間天窗、空隙地、林椽等補植闊葉樹或蜜源植物。“改”,是將大面積的油松純林逐步改為混交林。“造”,是大力營造混交林,在新造林地采用多樹種混交。我局柳口、晉廟鋪兩個林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油松毛蟲害發生,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2.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措施簡便易行,殺蟲速度快。在使用時必須揚長避短,我們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注意的幾點是:
2.1嚴格規定使用范圍,只準許在高蟲口林分內大發生的初期局部使用,這樣既能及時防止它蔓延,又不致使生態系統產生較大的影響。從我們的防治試驗結果來看,似乎是化學防治面積越大,防治效果越差,越小反而越好。
2.2選擇的使用化學藥劑。這要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選擇對油松毛蟲殺傷力大而對其它昆蟲殺傷力小的品種;其次是在同一林地輪換交替使用效果好的農藥。
2.3正確選擇適當的劑量。根據藥性一般使用常規劑量和超劑量。常規劑量主要用在常災區內的高蟲口局部,而超劑量只能在更小范圍的蟲源地使用。
2.4選擇適當的施藥方式。一般采用超低容量噴霧,工效高,殺蟲效果好。
2.5掌握好施藥時機。首先應在油松毛蟲初齡幼蟲期防治;其次要注意天氣等情況。
3.保護和充分利用各種天敵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工作穩步推進。
積極當好參謀助手,籌劃當前、規劃未來,制訂了具體方案、進行任務分解等,積極為縣委、縣政府全面安排部署全縣愛國衛生工作出謀劃策。
1、建立長效機制,健全獎懲機制。為進一步加強國家衛生縣城管理,調整了國家衛生縣城管理指揮部組成人員,明確各單位(部門)職能職責,制訂并完善國家衛生縣城管理實施意見,經廣泛征求各鄉鎮、各部門意見和建議,并召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進行研究討論,經縣委、縣政府審定后下發各鄉鎮、縣級各部門。
2、抓整治。結合國家衛生縣城復審暨健康縣城建設工作,針對縣城薄弱環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采取正反兩方面對不文明、影響國家衛生縣城復審暨健康縣城建設工作的人和事,以《美麗新風行動工作動態》和“國衛”簡報的形式反應,成效明顯。
一是開展市場整治。重點對縣城碧玉溪市場、蜀南市場、勝利街市場進行打造,按照市場功能分區,完善標識標牌、排污系統,整治亂搭亂建、違法建筑,新建市場大門、塑鋼棚等設施,共計投入400多萬元。
二是開展交通秩序整治,打擊違法經營。對縣城區公共停車位重新進行了規劃設計、施劃,現公共停車位約2000個,開展城區交通秩序整治,半年來沒收、銷毀三輪和黑的370余輛,對亂停亂放車輛。共開出罰單350余張,勸導和處罰共1200余起。
三是開展社區衛生和城郊結合部整治。對縣城所有社區衛生和城郊結合部衛生進行全面清理,將所有問題分解到縣領導、縣級部門,落實到人頭,要求在四月底前全面整治到位;已經整治衛生垃圾死角27處,化糞池漫溢12處。
四是開展市容秩序整治。對越門出攤、占道經營、游攤菜擔進行疏導;開展集中整治,目前共教育和處罰305人次;開展廣告清理,共撤除和更換廣告2236幅。
五是開展對食品衛生五小行業整治。組織食藥局、衛生局、工商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對五小行業進行培訓,開展綜合治理,完善各種證照和三防設施,共260處。
六是開展對花園頭地段亮點整治。1、統一店招店牌,目前已規劃制作300多幅;2、統一建筑風格和風貌塑造;3、統一完善市政設施;4、加大對業主、物管、開發商的文明素質提高和培訓,作為的重點和亮點打造。
七是開展對修洗車場、市政公共設施等其他專項整治。目前已初見成效。
3、強督查。堅持每周末組織縣愛衛會成員單位、社區等組成督查組,對鄉鎮農貿市場、社區衛生、單位衛生、公共環境衛生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對2次抽查出同樣的問題鄉鎮、部門和單位,報縣委、縣府督查目標辦發督查通報督促整改到位,力求問題得以最快解決。上半年,結合各類重大活動保障,開展了53次督查,制發各類信息、簡報、通報共56期。
4、資料收集。按照《國家衛生鎮(縣城)標準》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復審軟件資料分為共性資料和個性資料兩個部分。為各級各部門和縣城區各企事業單位做好國衛復審申報材料的組織和編撰工作做好前期工作準備,目前申報材料已報省愛衛辦,其余“國衛”復審材料正在審核中。
6、做好迎檢準備。5月30日,接受省愛衛辦徐保華主任一行對我縣國家衛生縣城復審暨健康縣城建設工作進行調研。徐主任高度肯定縣為我省愛國衛生工作作出的貢獻,作為省第一個國家衛生縣城,是全省愛國衛生工作中的一面旗幟,并且為全省各市區“國衛”創建工作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7、強化項目推進。數字化城管、青年路升級改造、環衛停車場、垃圾處理廠擴容、市政公交停車站臺全面啟動實施。目前,青年路人行道升級改造工程正在實施中,數字化城管、市政公交停車站臺已完成前期招標。
(二)扎實推進日常愛國衛生工作
組織策劃每年全縣國衛生工作,制訂了全年愛國衛生工作計劃、實施意見,切實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經費落實,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公共場所衛生、食品衛生、飲水衛生和傳染病防治等工作,除“四害”開展得有聲有色,健康教育全面展開等。
1、愛國衛生工作氛圍濃厚。愛國衛生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在縣愛衛辦細致的安排策劃下,“愛衛月”、“5.31”等活動期間,縣愛衛辦、縣衛生局、縣文廣新體局等20多個愛衛會成員單位聯合行動,開展街頭宣傳咨詢活動,累計在全縣懸掛宣傳標語65條,設立咨詢點26個,發放各種宣傳資料8000多份,辦固定宣傳欄42個,健教專欄38個,在縣電視臺、《竹海》報社等新聞媒體開設了“衛生與健康”、“愛衛月曝光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欄目。以督查督辦的形式,對超市等公共場所禁煙標識涉及的愛國衛生進行檢查,針對檢查出的問題,要求相關單位限期整改。并與廣電局、《竹海之都》報刊聯合,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工作的宣傳發動。特別是利用愛衛月、5.31無煙日等愛衛活動,組織縣愛衛會20多個成員單位結合“國衛”復審工作在街頭進行《衛生與健康》、《省愛國衛生管理辦法》、《煙草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在媒體宣傳的同時動用宣傳車,利用鄉鎮逢場天,深入全縣18個鄉鎮宣傳,為全縣愛國衛生工作營造了濃厚氛圍。
2、衛生場鎮等衛生細胞鞏固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根據市上下達的目標任務,結合我縣愛國衛生工作的現狀,積極指導鄉鎮和村開展創建工作。在縣愛衛辦的指導下,有計劃地組織、指導好今年的各級衛生細胞復查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深入鎮等村社調研、督查,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并嚴格對照考核標準,按相關程序對申報的各級衛生細胞創建工作進行指導。推進衛生鄉鎮、衛生村等創建活動。
3、除害滅病培訓和殺滅工作有聲有色。全縣開展春季滅鼠和夏秋季滅蚊、蠅、蟑螂活動,投入資金70余萬元,組織和發放低毒高效的化學殺滅藥物,在全縣各鄉鎮和單位(部門)對四害統一進行殺滅,并采取環境質量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鞏固了除四害工作成果。同時,為使除害滅病工作科學、有序推進,確保我縣滅鼠暨“三害”防制達標工作在6月底前通過省級考核驗收。開展對部門、鎮鄉、社區等除四害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指導,組織開展了全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培訓會,普及除四害科學知識,除害滅病工作得到進一步提高。滅鼠過程中,全縣共投入人力1.8萬人次參與環境綜合治理,清除衛生死角186處,完善防鼠設施162處,清除鼠痕跡65處,安放竹制毒餌盒400個,安放滅鼠夾50個,投放滅鼠藥3500公斤。
4、扎實有序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年初縣委、縣政府以目標考核形式向涉及部門和單位下達了目標任務,明確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要求部門(單位)切實按任務執行,縣人社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縣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縣人民醫院等在縣城進行職業病防治宣傳,組織對縣屬企業行業健康教育及影劇院、網吧、公共場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出,要求限期整改,有效推進我縣健康教育向縱深發展。
(三)牽頭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工作。
以戶外廣告店招、園林綠化亮化、交通秩序、違法建設及數字化平臺建設等四個專項治理行動為契機,按規定動作,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并把具體任務分解到各部門,明確具體工作任務和時間要求。目前,店招店牌專項治理工作已完成竹都大道一段的整治,完成投資40余萬元。強化了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管理和“五亂”治理,加強對旅游公沿線鄉鎮環境衛生的督查督辦。開展以愛衛月、“五一”黃金周等愛衛活動為契機,加大檢查旅游環線衛生的力度,對檢查的問題及時進行曝光并督促涉及鄉鎮及時整改。
二、存在問題
一是國衛復審存在薄弱環節,社區衛生長效管理不到位,個別小區樓幢日常衛生較差;二是鄉鎮愛國衛生發展不平衡,少數場鎮秩序較亂,居民衛生意識較差,存在亂倒垃圾現象;三是日常衛生督查不夠,由于涉及單位部門多,在檢查時難免有一定的疏忽和遺漏,采取抽查的形式,檢查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下半年工作要點
(一)國衛復審工作。抓好我縣國家衛生縣城復審工作,督促鎮按照縣城規劃區內單位進社區分片包干責任表工作內容,加快工作進度,制定好社區衛生管理長效機制,解決社區目前存在的衛生不徹底,少數小區無人管理的問題,協調其他主要職能部門切實按照年初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完成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繼續做好鞏固國衛的日常檢查和抽查,加大對復審工作落實進度的督查督辦力度。
(二)農村愛衛工作。當前,農村居民衛生意識還未普遍提高,為了推進愛國衛生工作全面發展,適時組織鄉鎮開展對村社干部的農村衛生教育,向廣大農村居民大力宣傳愛國衛生知識,普及日常衛生常識,進一步加大“衛生村”的創建宣傳指導工作。
(三)除害滅病。指導督促全縣夏秋季滅蚊蠅和秋季除“四害”工作,進一步做好公共場所的除四害和“四害”常規監測,控制四害密度,重點抓好秋季滅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