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世界經濟危機簡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世界經濟危機簡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世界經濟危機簡史

    第1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關鍵詞:城市群;經濟空間;界定;浙中城市群

    中圖分類號:F2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9-0084-03

    一、引言

    城市群以其龐大的集聚效應成為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成為眾多國家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手段。目前,城市群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城市群都將充當我國城市化發展重要載體的角色,也將是未來我國城市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因此,科學地研究和制定城市群的發展規劃非常必要。

    但是,城市群作為我國區域規劃特別是國土規劃的重要單元,其地域空間劃分的標準還存在著比較大的爭議,這嚴重影響到了空間規劃以及后續的區域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二、相關概念及現有研究評述

    (一)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城市群的類似概念是由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Gottmann) 在1957年發表的論文《大都市帶:東北海岸的城市化》中首次提出。戈特曼從產業結構變動及其在人口、勞動力構成和土地利用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社會和經濟基礎,歸納了東北海岸大都市帶的特征和功能,闡述了大都市帶的形成機制及階段性,并提出了兩個定量的指標,即大都市帶的形成以人口規模2 500萬和人口密度250人每平方公里為下限。由于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界定城市群的標準也有所不同,但所指的地域空間基本類似,即包括一個核心城市以及與其存在緊密社會經濟聯系的地區。

    我國城市群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1987年,周一星在借鑒西方國家大城市群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中國城市功能地域――城市經濟統計區的設想。城市群的概念框架也逐漸得到學術界一致認同,即城市群是客觀存在的地域空間,是由中心城市以及與其存在密切聯系的地區構成的,是中心城市組織和維持其日常經濟和社會活動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經濟系統。

    (二)城市群經濟空間的界定方法

    從目前國際上對城市群的研究看,還停留在概念的界定上,尚未對其提出空間上劃分的普適性原則和方法。現有的粗略劃分方法主要有:(1)根據零售業的影響范圍界定;(2)根據經濟集群的空間組織范圍來劃分;(3)根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綜合影響區來確定;(4)根據通勤人口1.5小時車程的界限劃分空間尺度,對超過1.5小時車程的城鎮,則依據其每天與主城的流動人口是否超過其勞動年齡人口的20%來區分。如果超過20%,則該城鎮劃歸在所研究主城的范圍內。鑒于服務業已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因此,西方目前主要采取這種方法進行城市群的空間框定。

    在我國,城市群的劃分方法研究基本較為零散,比較通用的是采用周一星的界定標準,但顯然這一界定方法存在一個較大的漏洞,即缺乏度量地區與中心城市的社會經濟聯系的指標,而這恰是城市群區別于單個城市的明顯之處。這一點也被國內學者注意到,只是限于我國通勤率較難度量和獲取,而又難以選擇其他的指標來代替,因此,在實際研究中則被放棄。

    從我國對城市群空間地域劃分方法看,其難點在于未建立一個衡量地區與中心城市社會經濟聯系的標準。如果說在先前的研究中,尚可以我國土地制度、住房制度以及交通條件落后而將最可能表達地區與中心城市之間聯系的指標劃歸到界定體系之外,那么,現在我國的城市發展特征與西方國家大城市群的發展特征已經基本趨于一致,城市發展面臨著土地約束,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中心城市與地區的融合日益緊密,有必要將反映城市群功能方面的指標納入到城市群地域范圍的界定體系之內。面對我國通勤率指標難以獲取的難題,如何建立一個共同認可的、科學的劃分原則和方法在目前顯得尤為重要。

    三、兩種經濟空間界定方法

    城市群作為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城市地域現象已經客觀存在,對于城市群的定義或者說城市群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已經得到學者的一致認同。然而,對于城市群邊界劃分的方法還沒有一個一致性的劃分原則,而確定城市群的地域范圍是組織經濟活動空間的重要環節和有效配置各種資源的重要依據。究其根源,關鍵是對社會經濟聯系的衡量還未取得一致意見。本文認為,地區與中心城市經濟聯系的研究視角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類:一種是建立在產業的空間經濟聯系范圍基礎上,研究城市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在各種技術經濟條件下與地區的聯系強度空間,分析城市經濟活動的主要產業,探尋與其聯系緊密的地區;一種是建立在人的經濟活動范圍基礎之上,研究城市經濟活動的另一主體――人,在一日范圍內與地區所能進行的各種經濟社會活動的范圍。我們稱第一種為產業經濟空間,第二種為人口經濟空間。

    (一)產業經濟空間

    以產業經濟空間來劃定城市群范圍,重點、直觀地強調了核心城市與地區的經濟聯系,客運量、貨運量等指標就可看作是從產業經濟聯系方面來度量地區與中心城市的聯系。從城市群的發展背景看,經濟聯系始終是城市群形成發展的主脈絡。然而,以強調經濟聯系的產業經濟空間來劃分城市群,卻無法正確把握經濟聯系的空間距離。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忽略了在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產業構成是不一樣的,而不同產業的經濟聯系的廣度也就不同。一般而言,城市產業變化經歷從消費資料生產向生產資料生產,再向消費和服務業轉變,相應地產業聯系空間不斷擴大,而城市群的范圍會隨著核心地區產業構成的變動而不斷發生變化,而出于空間管治的城市群劃分而言,就無意義可言。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企業主要通過市場來發揮作用,而市場具有很強的選擇性。這一方面表現在企業通過市場輻射推銷產品,另一方面,是企業通過分工來表現城市與區域的經濟聯系。對于市場輻射而言,由于現代技術的發展,通過市場來推銷產品的手段提升到網絡層次,其空間距離也就是城市經濟影響區可以無限延伸,對任何區域的劃分,其根本在于更好地進行空間管治。如果范圍過大,失去管治的效能。另外,核心城市的主導產品跨越空間與較遠地區存在緊密聯系的情景是不無常見的,顯然將兩個較遠的經濟聯系緊密的區域劃分為城市群是不科學的。對于企業分工而言,同樣也存在著相類似的問題。企業尋找分工場所會按照一定的等級進行選擇,技術勞動力、資本、原材料以及市場規模都可能影響新生企業的選址,影響到中心城市與區域聯系的緊密性,盡管存在跨空間的緊密聯系,也會由于地理位置的問題而不可能劃分為一個同質區域內。總之,以產業經濟空間劃分城市群范圍在實際操作中因缺陷多而不可行。

    (二)人口經濟空間

    以人口經濟空間劃分城市群范圍,建立在城市群形成和發展的動力機制前提下。觀察城市群形成的背景,發現它是在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通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動范圍的演變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殊類型城市地域空間,其主要的空間聯系表現為城市居民一天內的經濟聯系。這一點,在許多研究中已有所表現,如提出的“一小時經濟圈”,就是人口經濟空間的一種表現形式。人口經濟空間以一日作為限制,限定了人的可能活動范圍,限定了中心城市的影響范圍,在這個活動范圍內,城市與中心城市的聯系較其他地方更為密切,也更易度量。顯然,人口經濟活動空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道路交通系統,不同的道路狀況,決定了人口經濟活動空間范圍的大小。

    人口經濟空間不僅體現了城市群形成和發展的動力機制,而且在實際操作中更易完成,既避免了在我國通勤率數據難以獲取的難題,又能反映出地區與中心城市的緊密程度,因此,相對于產業經濟空間而言,人口經濟空間劃分的城市群范圍具有可操作性。此外,人口經濟空間還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為其是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的經濟主體可及活動空間,即有一個時間上限的限制,而產業經濟空間上則缺乏這樣一個限制,這恰是人口經濟空間優于產業經濟空間的重點所在。人口經濟空間相對穩定性的存在有利于政府對城市地域的空間管治。因此,本文建議在城市群劃分中以人口經濟空間來進行劃分。

    四、以浙中城市群為例的實證分析

    為了具體說明人口經濟空間在實際中的應用,在此以浙中城市群為例,簡單介紹其范圍的界定過程。由上面對人口經濟空間的討論可知,城市群范圍是以城市居民在一天內可能活動的空間范圍來確定的,假定一個居民居住在城市群的邊緣地帶,為了保證正常的工作時間,即8小時的工作時間,他必須居住在離中心城市1―1.5小時路程,范圍之內可以與中心城市保持密切聯系。這里應該提及的是不同的道路系統,1小時的空間距離不同,因此,在界定城市群范圍時要關注不同的交通道路系統。在此,我們應用ARCGIS軟件來實現對城市群范圍的界定,空間數據資料主要提取了金華市中心建成區面積和空間范圍,以中心建成區為邊界,根據不同的道路系統選擇在1―1.5小時范圍內的不同的buff-er,高速公路選擇100公里/小時,國道選擇80公里/小時,省道選擇60公里/小時,其他道路選擇40公里/小時,通過簡單的編程,可以得到下圖所示浙中城市群的范圍。顯然,城市群的形狀是鋸齒狀。

    五、結論

    第2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關鍵詞:企業化 崗位實景 四步技能養成法

    一、由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引發的思考

    1.企業調研反映出的問題

    為了了解學生就業情況,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2006年起,我們多次到學生就業企業走訪調研,特別對筆者學院近三年1560余名畢業學生的就業情況、用工單位和社會反映進行了調研。

    調查顯示,筆者學院畢業生已經成為許多企業補充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用人單位反映,有的畢業生面試時第一個問題就是“能給我多少錢?”企業對此非常反感。

    也有少數畢業生不遵守廠規、校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無視企業規章制度,動輒請假,甚至曠工。

    個別畢業生根本不珍視就業機會,只要不滿意,就擅自離崗,與單位連個招呼都不打。

    有些學生是學數控專業的分不到數控機床崗位就不滿意,根本不愿意從最簡單和最基層的崗位干起。

    一些學生就業時不是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應聘企業,喪失了很多次就業機會。

    學生們則反映,單位管理制度嚴,師傅沒有老師親,學校里學的知識有些根本用不上,單獨完成工作任務壓力大。

    2.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針對企業調研反映出的問題,我們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分析。我們認為造成學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職業意識淡漠,就業意識和擇業觀混亂,就業穩定率低。沒有認識到一名企業的優秀員工、管理者都是從最艱苦、最基本的工作崗位干起的,只有在這些崗位工作過,才會有最基本的工作經歷,才會使技術逐步趨于成熟、經驗不斷豐富、才干不斷增加;二是職業綜合能力缺失,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人能力不足。具體表現在獨立工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差,社會責任意識淡漠,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抵御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專業能力不足。表現在崗位核心技能、工作過程能力、質量監控、管理評價能力不足,適應崗位工作時間長。

    3.問題的思考

    學生的問題是教育的問題。單純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不能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須加強崗位核心能力的培養,在發展專業能力的同時加強職業綜合能力培養,注重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人能力培養,注重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養成。因此,探索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方法與有效途徑,是職業教育者面臨的新挑戰和新任務,十分必要和緊迫。

    二、校企融合,創新企業化育人氛圍

    1.引廠入校,實現教學環境企業化

    為了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營造企業化教學環境,學院實施引廠入校,構建“崗位實景”。通過對遼陽永佳液壓軸承廠、遼陽新風集團和遼陽忠旺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的考察,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按照企業生產要求共同制定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參照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標準,構建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教學情景,在生產管理、資源配置、作業環境和作業規范等方面模擬企業崗位工作實景,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實現企業工作環境與學校實習實訓環境統一。

    2.校企合作,實現教學管理企業化

    為了使實習實訓管理更加接近企業生產管理,讓學生的實習實訓更加接近企業的生產作業,積極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探索實施“6S”現場管理。通過對蘇州工業園區耐普羅機械有限公司、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和東京熔接有限公司等知名外企的考察,聘請企業管理干部和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專家對教師進行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培訓,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進實習實訓基地,在實踐教學中積極推行現代企業的“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檢查和總結評比,對學生實施企業化管理,實現教學過程的生產化管理。

    3.三個對接,實現學生素質員工化

    通過引進廣汽豐田等企業的員工培訓課程,開發行為養成教育與企業員工素養相對接、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相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實際相對接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素質養成對接企業員工素養,形成以企業員工素質要求為目標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合一的育人模式,創新了訓練養成、教學養成、生活養成、管理養成、環境養成和文化養成等員工化行為養成特色育人機制。

    4.校企聯誼,實現校園文化企業化

    校園的每條路都用企業的名字命名,如:以忠旺集團命名的忠旺路,以永佳液壓件股份有限公司命名的永佳路,以成大方圓藥業有限公司命名的成大方圓路等。每一條以企業名稱命名的路上都設有路標,路標標牌上印有象征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的口號,例如忠旺路標牌上寫著“做實、做精、做強、做大”“向高的攀、與強的搏、向大的比、與快的爭”,讓企業精神激勵學生拼搏奮進。按照企業生產要求設置基地標語、標識,為學生形成良好職業素質營造出相應的企業文化氛圍。

    三、工學結合,崗位實景,探索遞進式技能培養

    為了解決好崗位核心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共同成長問題,處理好“德”與“才”、“做人”與“做事”的關系問題,學院進行了“崗位實景、四階遞進”技能養成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學院設計了“認知實習”“專業實習”“崗前實習”和“頂崗實習”四步技能養成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步遞進式的培養方案,各階段實習都設計了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和通用職業能力目標。推動了教學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變革,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

    1.創新認知實習教學模式,助力中學生向中職生轉變

    新生入學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關系到學生從初中生向中職生的角色轉換。要抓住新生過度轉型階段教育,激發專業學習情趣,使學生盡快適應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促進職業意識形成,完成角色轉變,為今后的專業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學院制定了《新生認知實習教學模式改革方案》,重點解決學生動手能力、肢體協調配合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親身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自豪感和成就感;初步形成職業意識,增強職業素養養成的自覺性。

    安排新生入校后進行四周的鉗工認知實習。學生在勞動強度相對較大的鋸割、銼銷和鏨銷等基本功訓練后,除了動手能力和肢體協調配合的能力增強了,同時也體驗了勞動的辛苦,感悟了父母的養育之恩,錘煉了堅韌不拔、熱愛勞動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訓練中教師通過6S管理培養學生職業習慣和職業意識,創新了“三訓五精”訓練模式,堅持早訓導提要求,日訓練勤檢查,晚訓勉做總結,結合企業員工素質要求,鼓勵學生在訓練中做到精細、精心、精準、精確、精美。

    2.改革專業實習教學模式,夯實崗位核心技能

    專業實習是技能養成的核心階段,是專業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以提高專業能力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為訓練手段,實施“一體化、項目化、模塊化”課程教學。

    學院積極參與遼寧省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建立了工作站,積極推進一體化教學,實現企業工作環境與學校實習實訓環境統一、工作內容與學習內容統一、行動(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統一。通過企業化和生產化管理與職業行為的引導,使學生在學習(工作)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形成崗位核心能力。

    3.創新崗前實習教學模式,完成學生向員工的過渡

    學生頂崗實習前我們設計了三個月的崗前實習。崗前實習階段安排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流程緊密的企業作為實習基地,采取專業非對口形式實習。學生按企業生產方式與員工同時倒班作業,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實施培養和管理。崗前實習目的是讓學生置身企業氛圍,適應企業環境,了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式和安全管理規程,適應勞動生產強度和倒班作業習慣,了解企業文化,建立與企業和工人師傅的感情,逐步適應企業生產要求,完成學生向工人的過渡。

    2013年,筆者學院六個專業118名學生到沈陽市清華同方光電有限公司崗前實習。從第一天開始,學生就進入了每天12小時的工作,并且大部分的學生是站立作業,這對學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多數的學生腿腳都腫了,個別學生的腿、腳腫到膝蓋,根本就不能穿鞋子,甚至要由同學攙扶,但是這些學生仍堅持上班,沒有請過一天假。師生們每天在食堂門口都會互相激勵,加油!堅持!

    他們沒有辜負校領導的期望,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只有站得住,才能真正完成一個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轉變。

    通過崗前實習,讓學生對企業管理制度權威性和強制性有更深感悟,進一步增強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自覺性,養成文明生產和安全生產習慣,服從管理的員工素質和服務國家的社會責任意識;體驗企業勞動生產強度和倒班作業習慣,為就業奠定了心理承受的基礎,培育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親身感受企業文化,增進與企業員工的感情,促進職業意識、職業習慣、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形成,縮短就業適應期,為頂崗實習打好基礎。

    4.堅持頂崗實習教學模式,實現學生穩定就業

    頂崗實習是個人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是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強化、提高和鞏固階段。按就業單位要求的工種和人數進入擬就業單位頂崗實習,定工種、定崗位、定師傅。準就業學生按照行業、企業人員要求,進行生產活動、頂崗操作,實現實習與就業上崗同步。頂崗實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上強化專業技能,拓展專業知識,發展職業人格,形成生產能力,達到畢業要求,實現穩定就業。

    第3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84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9-1269-04

    Building a Football Competi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 with a Core of Conscious of Tactics

    HUANG Zhu-hang1, YANG Xue-qin1,XU Xiang2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2.Shandong Entrepot College for Workers andstaff University,Jinin 272037,Shandong China)

    Abstract:Football 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winning projects of football competition called for the adoption of laws and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training capacity of entries is football tactical awareness at the core of many elements of coordination, and a support system. Cross-cutting between the system elements, a mutual penetration, various elements of tactical awareness throug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actical play a specific role,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tactical awareness and support play an enhanced role.

    Key words:

    競技能力結構是我國運動訓練學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近20年來,我國學者圍繞提高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這一主線,對競技能力結構、制勝因素等開展了大量的專題研究,取得了大批優秀成果。一般訓練理論對競技能力的研究主要是競技能力的本質、基本要素及其要素的組合方式。對競技能力的界定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競技能力是由體能、技能、戰能、心能和智能等五要素所構成并綜合地表現在競技活動過程之中的運動員參賽能力[1]。競技能力是指運動員參加訓練和比賽所具備的本領,是運動員形態、機能、素質、技術、戰術、智力、和心理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概括為心、技、體、智四種能力[2]。反映競技能力結構相互關系及作用方式的代表性理論有:“木桶理論”;競技能力非衡結構及其補償理論;競技能力“時空變化理論”;“雙子模型”理論等。競技能力的非衡結構是客觀存在的,它具有整體性與層次性等多種特征。“整體性特征表現于運動員競技能力整體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顯示著運動員競技能力各構成要素之間聯系的有機性。層次性特征則表現于運動員競技能力各構成因素對競技能力結構功能作用等級的不同,表達著競技能力各構成要素在競技能力結構中作用的大小。”[3]以上這些研究在一般訓練學層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競技能力結構理論。概括了所有運動項目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一般組成部分和基本結構。這種一般結構和基本規律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解決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但這些研究成果為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論依據。

    我國足球專項訓練理論也對足球競技能力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大部分研究主要參照一般訓練學構建的競技能力模式,對專項體能、技術、戰術、心理、智能等要素進行分析,在這五個要素的層面結合專項特點分析它們的相互關系。研究的層面與視角和一般訓練學基本一致,主要是平面化,解釋性的研究。認為:“足球競技能力是運動員參加競技活動,表現最佳水平的一種素質;是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智能、心理能力和球隊的凝聚力的綜合反映”[4]。

    有研究者根據足球項目的集體性特征,將足球競技能力分為個體競技能力和球隊競技能力。[5]劉丹等論述了足球等同場對抗集體項目,認為球隊的競技能力是作為一個整體功能表現出來的,它的高低取決于單個運動員個體的競技能力,更重要的是各個隊員之間協調配合及他們各種能力的合理搭配所構成。[6](劉丹 2006. 1)

    有學者開始根據足球運動的特殊性對足球競技能力結構進行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研究。認為:“競技能力系統是由足球行動、足球意識和足球意向三個子系統構成,而足球行動子系統又是由體能、技術和戰術所構成;足球意識子系統是由智力因素、足球理念、文化素質和比賽知識所構成;足球意向子系統又是由非智力因素所構成,包括足球動機、足球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項主要因素。”[7] 國外對于足球競技能力的研究很少見對競技能力結構本身的分析研究。比較多的是對競技能力的某一要素的測試、訓練、應用研究。競技能力的分析基本是與足球運動的行為特征和基本要求相聯系(圖1)。

    縱觀國內關于競技能力、足球競技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對競技能力的研究在我國是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從共性到個性不斷深化的過程。研究內容逐步涉及到了足球競技能力的特殊性,即戰術意識在足球競技能力中的特殊作用。無論是一般訓練學研究的結果還是足球專項理論研究結果都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入研究足球競技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國外對競技能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為我們研究競技能力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也為我們將理論研究與訓練實際相結合提供了范式。

    然而,從中外足球競技能力的研究文獻分析中我們也發現:針對足球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制勝規律對足球競技能力的整體結構和核心要素進行細致分析的研究還比較薄弱。我們運用文獻法對一般競技能力、足球競技能力、足球制勝規律和戰術意識的特殊作用等理論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采用比賽觀察法、訪談法對足球競技能力、足球制勝規律、戰術意識等在實際比賽中的表現進行觀察和比較,特別是通過分析戰術意識在足球競技能力中的特殊地位,提出了該課題研究的基本立論:即足球競技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戰術意識。

    足球專項運動理論對競技能力的研究不僅要從理論上解釋足球專項競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為改進和提高足球競技能力提供依據。研究足球競技能力的結構和形成規律,就是要為構建合理的足球競技能力提出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模式。對足球競技能力認識可以遵循和借鑒一般訓練學的原理與方法,但是,其視角一定是足球場上特殊的制勝規律和制勝要素。足球競技能力理論模式從要素、結構、功能一定是與足球制勝規律和要求高度吻合的。因此,構建足球競技能力結構的邏輯起點是研究足球制勝要素和規律,過程是探究足球運動制勝的客觀規律與運動員主觀制勝能力的關系,構建符合足球制勝要求的競技能力,終極目標是解決足球場上獲勝能力問題。

    1足球競技能力的整體特征

    根據一般訓練學有關競技能力結構理論,按照足球運動的制勝規律的要求,我們認為:足球競技能力是指運動員按照足球運動項目的制勝規律和足球比賽要求通過專門訓練形成的參賽能力。足球競技能力除了要符合競技運動的一般要求外,更主要的是要有與足球專項的特殊要求高度吻合的結構和功能。足球競技能力應該按照足球制勝規律的要求構建。因此,足球競技能力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組成的復雜系統,是一個以足球戰術意識為核心的多要素協同支撐的整體結構(圖2)。

    在足球競技能力結構中,各種要素所處的地位不同發揮的作用也不同。戰術意識處于核心位置。體能、技術和戰術方法作為協同要素,在戰術意識的控制下共同完成比賽中的戰術行動。心理素質和溝通能力發揮著支持作用。

    在足球競技能力結構中,體能、技術、戰術、心理、智能這些一般競技能力的要素并非簡單并列,而是在比賽中有機組合,相互支持和影響,在戰術意識的統領下,發揮著各自的獨特作用(圖3)。

    戰術意識由戰術知識和戰術經驗集合而成,通過足球技術、場上跑動以及足球戰術方法所組成的足球戰術行為在比賽中表現出來。而戰術經驗又通過戰術行為的反復實施和運用過程得到不斷積累,戰術知識也在戰術行為的不斷運用過程中得到驗證和發展。戰術行為的實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還得到心理素質和交流能力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交流能力會對戰術意識的表現和戰術行為的運用起到支持作用。

    因此,足球比賽場上的個人戰術行為是由戰術意識控制下的技術、戰術方法和體能所表現。戰術意識的發展與戰術行為的運用效果構成一個循環系統,互為前提,相互促進,同步發展,共同提高。

    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是足球競技能力中一種特殊要素。足球運動員個體的競技能力要依托心理素質的支持和足球場上特殊的溝通交流形式構成團隊競爭能力。所以,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是足球競技能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們共同構成足球競技能力的支持體系。

    2戰術意識是足球競技能力的核心要素

    足球競技能力結構核心要素是戰術意識。戰術意識是一個集合能力,從結構上看,是對足球項目的認知所形成的足球戰術經驗與足球戰術知識組成的一個心智過程,它在比賽中的具體體現是感知理解場景,與同伴進行交流溝通,進行思維決策。足球戰術意識之所以成為核心要素是因為它是足球場上所有行為的總控制。

    足球比賽從制勝本質上看,是兩個集體之間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的攻守對抗。這一本質使得足球比賽呈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比賽人數多、場地大,運動員要兼顧球、同伴和對手的行動。在大多數比賽時間內,運動員要處理同伴和對手之間的關系、運動員和場地位置之間的關系,運動員個人的競技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前提,必須是本方隊員之間要有高度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因此,足球是一種關系復雜的比賽。

    其次,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技戰術運用的目標始終處于變化狀態。在足球比賽中個人和球隊的總目標是進球與阻止對手進球,但90 min內的控球權的不斷轉換,使得每一個戰術行為的目的始終處于動態的變化中。戰勝對手的基礎是有效的戰術行為,也就是要求運動員要能夠準確地觀察同伴和對手的移動情況,正確地判斷同伴和對手的下一步行為,保證技戰術運用的準確性。

    另外,足球規則隊隊員的活動限制不大,允許一定程度的合理沖撞,使得足球運動員活動范圍大,行為方式有較大的自由選擇權,球員在球場上具有非常大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足球是一種賦予運動員高度決策權利的比賽。

    足球運動的這些由制勝本質衍生出來的特點決定了足球比賽是足球運動員在特定情景下、特定的需要驅動下,在運動員戰術意識的控制下選擇特定戰術行為與同伴合作達成目標的過程。不是比單純的力量、速度、耐力,也不是比單純的技術質量。而是比一種對足球場上發生的各種情景、各種關系、各種時刻、各種行為做出正確的觀察、判斷、思維、決策,并能運用合理有效的行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足球戰術意識控制下的足球特定行為能力,這種能力也就是足球競技能力。

    在足球比賽中每一種因素作用的大小并非均等地對比賽結果發揮作用,在各種因素發揮作用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個或一些因素發揮主要作用。就是說,我們在對足球制勝要素的認識和制勝規律的把握中要能夠抓主要矛盾,分步驟、分層次、分階段地發展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足球競技能力的訓練也應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下抓主要因素和主要環節。

    在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中,根據足球比賽的特點,按照不同因素對足球比賽獲勝的影響力度,我們認為足球戰術意識是控制足球運動員場上行為的中樞,是銜接場上不同時刻的階段性目標紐帶,是連接團隊成員的靈魂。運動員在足球場上的所有個體和團體行為都是運動員戰術意識指導下的戰術行為,戰術意識自然成為足球競技能力的核心要素。

    3足球競技能力結構協同要素

    足球技戰術行為表現是足球戰術意識實現的載體,沒有它們戰術意識無法表達。在運動員戰術意識統領下的技戰術行為表現,是戰術意識的外部形態。在足球場上,脫離了戰術意識的技術、戰術和體能是無效的行為。“真正有效的技術訓練,必須結合場上的判斷和戰術意識,這是決定隊員水平高低的關鍵,只解決怎樣提高技術,而不結合時間地點和對手,有針對性地提高技術,最終是浪費時間和精力。"[9]

    在比賽中技戰術行為是戰術意識實現的工具,荷蘭足球講師說過:“技術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完成簡單任務,對于優秀運動員來說可以解決復雜問題”。[10]技戰術要靠戰術意識來掌控和運用,技戰術水平的高低依賴于戰術意識的程度。而體能則是戰術意識實現的基本保障。

    綜上所述,足球戰術意識水平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標志。戰術意識需要相應的技術、戰術和體能等能力協同實現,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技術和體能的不足。但戰術意識不足卻無法通過其他能力來彌補。

    4足球競技能力結構支持體系

    足球競技能力結構中的支持體系主要由心理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構成。心理素質主要是由運動員的情緒、需要、動機、意志等部分組成的,它能夠在比賽中調節和控制運動員的心理活動與行動表現,為運動員比賽提供心理能量。

    足球比賽是一種團隊的競賽,個體的競技能力必須要集合成團隊競技能力。在足球比賽的對抗環境中,11個人在各個時刻的目標轉換中要有統一的思想。沒有共同的思想和目標11個人不是團隊而是一盤散沙,就不可能形成競技能力疊加的集合戰斗力。這種集合就要靠隊員之間溝通交流。足球運動員在足球場上特殊的溝通能力是個體運動員競技能力得以在團隊中發揮的重要支持因素,是團隊之間建立聯系的重要紐帶。

    5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發展思路

    足球競技能力的發展問題不僅是理論認識的問題,更是訓練實踐問題。從理論上分析足球競技能力的結構是為了在訓練實踐中能夠理清思路,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發展足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只有針對足球競技能力的結構和制勝規律進行訓練,才能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水平,才能增強運動員比賽中的對抗實力,從而最終解決足球場上的獲勝能力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以下發展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基本思路。

    5.1重視對戰術意識的理論認識和實戰訓練在足球運動訓練和比賽中經常有教練員要求運動員“用腦子踢球”,充分說明廣大教練員從感性上意識到戰術意識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國無論理論和實踐中都未能確立戰術意識在足球競技能力中的核心地位。要使運動員能“用腦子踢球”,關鍵在于教練員能訓練運動員有“用腦子踢球”的能力。戰術意識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專門化心智能力,戰術意識訓練必須是一個在理性認識指導下的過程。因此要加強研究,進一步分析戰術意識的結構和形成機制,使戰術意識的訓練建立在科學高效的平臺上。

    在訓練實踐中,要使各級教練員明確認識足球比賽是戰術意識控制下的技戰術行為競賽,要把發展戰術意識放在足球訓練的首位,把戰術意識的訓練融入到每項訓練內容、每個訓練環節中。

    5.2重視戰術行為的整體發展當今的足球理論中,運用一般訓練的原理,我們通常將足球競技能力在理論上分為體能、技術、戰術、心理、智能五個子系統。這種認識導致我們在訓練實踐中,將足球競技能力的發展過程機械地分為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等,破壞了足球競技能力的整體結構,將比賽中一個完整的戰術行為分割成孤立的體能訓練、技術訓練和戰術訓練,“造成基本功問題盡管在我國青少年訓練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仍然解決的不好”。[11]

    在足球競技能力的訓練發展中,除了初學者需要在相對獨立的條件下進行必要的控球技術能力訓練外,脫離比賽情況下的技戰術訓練是難以造就優秀運動員的。因此,發展足球技戰術、體能等能力的訓練,應根據比賽的需求作為一個整體的戰術行為來發展。

    5.3加強心理訓練的針對性近年來我國足球運動員在一些國際大賽中未能發揮正常水平,足球運動員的心理問題開始受到管理人員和教練的重視。一些運動隊和俱樂部也認識到運動員心理能力的重要性,開始求助于心理專家為運動隊解決心理問題。心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依靠賽前調節和矯正提高改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進行長期的針對性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心理能力水平。心理素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由認知系統和動力系統構成。認知系統是戰術意識形成的重要基礎,動力系統影響和調節運動員和運動隊的行為。因此,要加強足球運動員心理能力的形成發展機制研究,對不同類別的心理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訓練措施和手段,推動戰術意識的發展,提高整體的心理素質,使足球競技能力具有強有力的支持體系。

    5.4建立足球場上的“溝通交流語言”足球場上的交流涉及到與比賽相關的所有問題,而且交流依靠的是一種特殊的“足球”語言,這種“語言”需要訓練和學習掌握。足球場上的溝通和交流要求隊員要有統一的思想和共同的目標,要有對比賽場景的共識。因此,足球訓練要提高足球運動員對基本戰術陣形的認識和理解,使隊員把握足球比賽的一般規律,加強運動員對比賽閱讀能力的培養。隊員之間共同思想和認識的培養可以通過比賽中一些特殊時刻目標轉換的分析來學習,對重要位置的作用、意義的反復體驗來實現。

    6小結

    在對足球競技能力結構的認識上,是在一個相對宏觀的層面進行的,僅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要素及其組合形式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只能解決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問題,為足球競技能力的訓練提供基本思路。對足球競技能力的認識還需進一步深入:一是需要對足球戰術意識這一核心要素的組成、結構、形成機制、訓練策略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二是需要對足球戰術意識與戰術行為的關系和訓練方法手段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只有從宏觀到微觀,從認識到訓練方法手段的整體研究,才能真正解決足球競技能力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使我國足球運動的科學訓練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2] 徐本立.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61.

    [3] 田麥久.競技能力結構理論的發展與“雙子模型”的建立[J].體育科學,2007,7 :5.

    [4] 劉民勝.足球運動競技能力系統組合因素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7,1:29.

    [5] 劉民勝.足球運動競技能力系統組合因素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7,1:30.

    [6] 劉丹.球類運動訓練理念的批判[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9.

    [7] 王鋒.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研究,2007,12:94.

    [8] 王鋒.足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系統研究,2007,12:96.

    [9] 谷明昌.現代足球理念[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14.

    [10] 亞洲足球聯合會.亞洲足球教練員C級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53.

    [11] 麻雪田.現代足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 黃竹杭.足球運動員戰術意識的構建過程及訓練策略設計[M].北京,2004.

    [13] 吳鴻春.同場對抗性項群運動員競技能力非衡結構理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

    第4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世界經濟拐點出現

    2018年將延續復蘇

    報告的執筆之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梅冠群認為,全球經濟加速復蘇的重要動力是國際貿易、國際投資拉動,工業特別是中高端制造業的復蘇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及美歐經濟增長的拉動。

    2011年以后,國際貿易增速始終低于世界經濟增速,商品貿易占全球GDP的比重逐年下滑。但這種狀況2017年出現改觀。2017年國際貿易增速再次超越全球經濟增速,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換擋的重要動力。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貨物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11.4%和7.4%,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分別為4.4%和3.5%,從而使貿易增速在過去6年間再次追上全球經濟增速。按美元統計,2017年1月至10月,63個主要經濟體進口合計增長10.7%。而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16年全球貿易量增長了2.4%,預計2017年和2018年貿易量增長將分別達到4.2%和4.0%。

    第5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一、健全工作機制,落實經常性工作為主

    計劃生育工作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各級目標管理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實行“一票否決”,在工作實踐中,必須堅持“經常抓,抓經常”,才能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為推動全鎮計生工作,我一直把制度建設擺在第一位,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推動經常性工作。今年以來,黨委、政府先后聯合下發了《關于對計劃生育工作經費的考核辦法》、《關于推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的補充規定》,鎮人民政府以《督辦通知》的形式對節育手術實行月清月結。這一系列措施強化了責任區和村支兩委的工作責任,基本做到每月一小結、每季一考核、年終大評估,從而真正實現了計劃生育“以經常性工作為主”。同時,鎮里還出臺了《關于計劃生育重大責任追究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機關干部職工計劃生育管理的規定》等,使全鎮的計劃生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管人,有人做事。

    二、完善村為主和村民自治機制,實現工作重心下移

    計劃生育村為主和村民自治,是新時期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發展之路、改革之路、必由之路。我鎮自去年推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5月31日,在全市的“計劃生育村為主村民自治經驗交流會”上,洪山殿鎮作了經驗介紹。會后,鎮黨委、政府又對村民自治工作作了專門部署。按照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我著手起草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協議書》的指導性條款。各村在此基礎上,結合各自實際,對相關條款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如:柞子村、前塘村規定對兩女戶的小孩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全免費入學;永忠村規定對兩女結扎戶一次入500元養老保險,并在其小孩義務教育期間每年補助100元學費;梓木村規定對自愿放棄再生育的家庭一次性獎勵1000元……到7月底,已有37個村按法定程序通過了新的《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有26個村與農戶簽訂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協議書》,從而使我鎮的計生工作走上了村民自治的良性發展軌道。

    三、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提升基層基礎工作水平

    流動人口管理一直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我鎮的違法生育90%以上是流出人口造成的。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我們積極向縣局請示,縣計生局于4月7日到新檀村就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辦點示范。5月13日,全鎮流動人口管理現場會議在新檀村召開,之后,“八個一”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模式迅速推向全鎮。現在,每個村的流出已婚育齡婦女,都按照上級要求與村上簽訂了合同書,找出了擔保人,并按時向村上通報居住地的地址和聯系方式,及時寄回有效的孕檢證明;村上也及時為每個對象辦理了婚育證明,建立了計劃生育管理卡,流動人口以戶籍地和現居地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以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為基礎,我們對基層基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上級指示,對村務公開的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并督促責任區、村對環境較差的服務室進行了整體搬遷。

    四、抓好獎勵扶助和整治兩非,促進工作全面發展

    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是緩解實行計劃生育家庭的特殊困難,引導農民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一項基本的計劃生育獎勵制度。按照上級要求,計生辦于元月24日組織摸底培訓,2月24日進行二次復核,4月29日以后又進行多次核實,先后共進行了五次調查核實,三次村組公示,最后確定了22個村的37名對象享受獎勵扶助金。

    集中整治“兩非”是貫徹落實省政府194號令、有效遏制性別比失衡的一項重要舉措。4月份以來,我們先后對扶沖村吳愛香等13名對象終止妊娠的情況展開調查,并于7月8日對洪山實業公司職工醫院的b超醫師王計華進行立案查處,在全鎮形成了集中整治“兩非”的良好氛圍。

    經過計生工作工作和全體鎮村干部的努力,我鎮計生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到7月底,共出生嬰兒479人,其中計內457人,計劃生育率達95.4%,比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村為主比率達93.2%,比去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婚育新風進一步深入廣大農戶,幾個月來,有68對育齡夫婦自覺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42對兩女戶主動落實了結扎手術。

    第6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關鍵詞 MgO-Al2O3-SiO2,晶化時間,抗彎強度

    1引 言

    微晶玻璃又稱玻璃陶瓷,是一種多晶陶瓷材料,其在機械性能、化學穩定性、電性能等方面均優于一般玻璃及某些其他無機材料,廣泛地應用在結構材料、復合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領域[1]。其性能取決于主晶相的種類、晶粒的尺寸和晶相含量[2]。要使制備的微晶玻璃材料性能優良,其晶粒的大小和含量是關鍵。而晶化時間又影響著微晶玻璃的晶粒尺寸和晶相含量,因此研究晶化時間與顯微結構、力學性能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

    2實 驗

    2.1 試樣的制備

    基礎玻璃的組成如表1所示。

    配料混合均勻后,用鉑金坩堝在硅鉬棒電爐中熔制玻璃。熔制溫度為1550℃,保溫2.5h。熔制好的玻璃液澆鑄于事先預熱的不銹鋼板上成形,然后迅速置于600℃硅碳棒電爐中進行1h退火處理,隨爐冷卻后取出備用。

    2.2 差熱分析(DTA)

    以α-Al2O3為參比樣,將基礎玻璃粉末在ZRY-2P型差熱分析儀上進行差熱分析,升溫速率為10℃Mmin,差熱分析曲線見圖1。

    2.3 基礎玻璃的熱處理

    以DTA曲線為參考,根據試驗確定基礎玻璃的核化溫度為820℃,核化時間為1h,晶化溫度為1100℃,現選取晶化時間分別為0.25h、0.5h、1h、1.5h的樣品進行熱處理,最后試樣隨爐冷卻。

    2.4 X射線衍射法物相分析

    采用D/max-rB型X射線衍射儀對經過熱處理的樣品進行X射線衍射(XRD)分析,判定物相組成。實驗條件為Cu靶,Kα射線,為了做相對比較,所有衍射實驗保持相同條件:掃描電壓為40kV,電流為100mA,掃描范圍為5°~75°,掃描速度為4°/min。

    2.5 顯微結構分析

    樣品經1%HF溶液腐蝕后,對其斷口進行噴金處理,用KY2800B型掃描電鏡(SEM)觀察試樣的顯微結構。

    2.6 抗折強度測試

    采用(INSTRON-5566型)萬能材料試驗機測定。將切割的試樣研磨拋光,用三點彎曲法測試,跨距為30mm,加荷速度為0.5mm/s。

    3結果與討論

    3.1 晶化時間對晶相含量的影響

    在1100℃晶化時,試樣的主晶相為α-堇青石相,不同晶化時間下微晶玻璃的主晶相并沒有發生變化,但衍射強度不同。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晶化圖譜的衍射強度逐漸增強。其中0.25h晶化的試樣衍射強度最低,1.5h晶化的試樣衍射強度最高。從衍射線強度理論可知:多晶混合物中某一相的衍射強度,隨該相的相對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5h晶化的試樣由于晶化時間太短,晶核沒有足夠時間進行生長,使得試樣的晶相含量較低。晶化時間為1.5h時,晶體完全成長,使得試樣的晶相含量增大。

    3.2 晶化時間對微晶玻璃顯微結構的影響

    不同晶化時間下微晶玻璃試樣的SEM圖片如圖3所示。晶化時間較短時,基礎玻璃中的晶核還沒有完全長大。在晶化時間為0.25h時,微小晶粒均勻分布于連續的玻璃態基質,輪廓比較模糊;0.5h時微晶體已經開始長大但沒有發育完全,可以看見晶粒的大體輪廓;晶化時間為1.5h時,晶體已經完全長成,分布均勻。可見晶化時間對晶體生長有重大影響。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晶體的生長逐漸完全、晶相含量逐漸升高。

    3.3 晶化時間對微晶玻璃力學性能的影響

    對微晶玻璃試樣進行抗彎強度測試后發現,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試樣抗彎強度逐漸增大;時間由1h增至1.5h時,強度增加幅度最大。晶化時間為0.25h時,晶化時間太短,晶體不能完全長成,導致抗彎強度最低。晶化0.5h要比晶化0.25h時發育好,所以強度增大。晶化時間為1.5h時α-堇青石相完全長成,因為α-堇青石有好的力學性能,所以晶化時間1.5h的試樣抗彎強度最高。

    4結 論

    (1) 隨著晶化時間的延長,晶體逐漸長大,抗彎強度逐漸升高;

    (2) 晶化時間過短不能使α-堇青石相完全長大;當晶化時間為1.5h時所得試樣的抗彎強度最大。

    參考文獻

    第7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行民交叉,行政問題與民事問題交叉案件,又稱“行政爭議與民事爭議的交織”[1] 、“民事行政爭議關聯案件”[2] 、“競合(重合)訴訟”[3],指的是: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同時存在均需解決的行政爭議與民事爭議,兩個爭議在內容上具有關聯性,在處理結果上互為前提條件的一種爭議形式[4]。有的表述為:行政主體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引起行政和民事兩個不同的爭議[5]。

    (一)司法實踐中的審理方式

    由于目前我國對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案件交叉的處理存在法律的闕如,在司法實踐中也缺乏統一的認識,因此人民法院面對行民交叉案件處理方式并不一致。目前,各地法院主要采取以下五類做法:一是行政審判、民事審判分別進行,結果容易導致審理期限過長或者判決結果互相矛盾;二是 “先行后民”,即在訴訟過程中,先中止民事訴訟,待行政案件審理終結后,再恢復民事訴訟。這是司法實踐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處理方式;三是 “先民后行”,即先中止行政訴訟,待民事案件審理終結后,再恢復行政訴訟;四是直接由民事審判庭審理,對其中涉及到的具體行政行為,則由行政機關自行解決,法院把行政裁決和行政確認文書等當作法定依據,直接作出民事判決。如果有關當事人提起的行政訴訟的生效判決與民事判決不一致的,再通過啟動民事再審程序予以解決[6];五是通過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由法院行政庭將行政、民事交叉案件一并審理。

    (二)現行審理模式的窘境

    現行司法實踐中的審理模式雖然各有優點,但是由于法律、法規的闕如和各種審理模式的并存,司法實踐中產生了以下種種問題:

    1、判決相互矛盾,損害司法權威。2、審理期限過長,給當事人造成沉重的訟累。3、浪費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效率。4、出現管轄真空,當事人權利得不到救濟。

    二、現階段行民交叉案件解決機制之運作:區別情況,分別適用

    (一)四種類型及適用的處理模式

    筆者認為,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撐,我們現階段的解決方案不能突破法律法規的授權范圍,采用何種模式解決行民交叉案件不應拘泥于某種固定模式,而應當區別情況,以解決實體爭議需要為標準,靈活適用不同的方法。

    1、“先行后民”模式。此種模式適用的情況是:當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時,需要以相關聯的行政行為合法性確認為前提,行政訴訟的處理結果是民事訴訟處理結果的前提。此時,應當先中止民事訴訟,等行政訴訟結果出來后,確認了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并作為民事訴訟中的證據使用,繼續民事訴訟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受理民事訴訟的法官,要及時行使釋明權,提醒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最終使民事訴訟真正解決,達到“案結事了”。這類情形涉及的具體行政行為有:行政處罰同時提起民事賠償的、行政許可、知識產權侵權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

    2、“先民后行”模式。適用的情況是:當行政訴訟案件處理需要以相關聯的民事糾紛處理結果為前提。即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民事行為的合法性提出了異議,而該民事行為的合法性又是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前提,此時法院行使釋明權,告知當事人應中止行政訴訟,先進行民事訴訟。再根據民事訴訟結果進行行政訴訟[7]。這類情形涉及的具體行政行為有:行政確認、行政登記等。

    3、一并審理模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規定:“被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違法,民事爭議當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審理。”此種模式適用具體行政行為類型很明確,就是行政裁決。

    4、分別審理模式。適用分別審理模式的案件是那些行政訴訟、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重合或者基于某一具體行政行為或某一民事事實,即雖有關聯,但一方訴訟的解決并不以另一方的解決為前提。嚴格的說,此類案件并不是行民交叉案件,分別審理不影響各自的結果。

    (二)現階段行民交叉案件解決機制應遵循的原則

    1、堅持調解優先的原則。2、堅持及時準確的立案指導和行使法官釋明權。3、堅持完善法院審判部門之間以及不同法院之間溝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機制。

    三、第二階段行民交叉案件解決機制之突破:出臺系列司法解釋,指導建立合并審理制度

    前述區別情況,分別適用,具有可操作性,在現階段缺乏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其程序復雜,實踐中可能出現矛盾或相互推諉現象。筆者認為,相應審判庭審理了前提性爭議后對關聯的附屬爭議合并審理,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一)建立合并審理制度

    筆者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在調研和實踐的基礎上,待時機成熟之時能盡快以司法解釋的形式,正式、全面確立行民交叉案件的合并審理模式(包括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和民事附帶行政訴訟)。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權限范圍內就訴訟主體、和受理、訴訟時效和提起階段、調解、處分、反訴、審理、舉證、管轄、審判組織、結案方式乃至裁判和執行等作出系統的規定[8]。此時,所有行民交叉案件都可以合并審理。合并審理制度的首要原則就是全面審查原則。人民法院要對具體行政行為和民事爭議做出雙重法律評判;既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又要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對民事爭議處理的合理性。

    (二)行政附帶民事訴訟

    關于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學術界多有論及,理論成果頗豐,主流觀點是贊同的,司法實踐中也有法院進行大膽的探索。其概念有“行政賠償”說[9]、“民事爭議在先”說[10]、“行政爭議在先”說[11] 、“行政裁決爭議”說[12],筆者同意下面的觀點,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行政訴訟過程中,根據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附帶受理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密切相關的民事爭議,將兩種爭議一并予以解決的制度[13]。在以上定義中保留了“根據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這一表述,一是因為行政訴訟和附帶民事訴訟有可分割性;二是因為當事人的訴權是訴訟法所賦予的,司法解釋不能突破這一界限。

    (三)民事附帶行政訴訟

    民事附帶行政訴訟學界討論較少,司法實踐也并不多。其概念可理解為,在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對于涉及民事裁判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通過司法途徑一并作出審理的訴訟方式和制度。實際上,是否可以在民事訴訟中審查關聯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最高人民法院對此已有嘗試,如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作出的《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4條規定[14]。又如,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5月針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所作的《關于專利法、商標法修改后專利、商標相關案件問題的批復》第3條、第4條、第5條規定。雖然這些規定針對的是內含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的民事訴訟,實質上是一個訴訟,但在一定程度上“開創了在專利商標民事糾紛訴訟中一并審理行政案件的先河”[15]。也使民事附帶行政訴訟有了實踐基礎。

    四、第三階段行民交叉案件解決機制之重構:修改相關法律,完善解決機制,徹底解決爭議

    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確立的新的審理模式僅是對現有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的簡單相加和融合,不能突破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創造新的訴訟程序,只能在權限內,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需要進行微調。合并審理模式對解決行民交叉案件有很好的效果,但實體法和兩大訴訟法不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人民法院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實體法和訴訟法的“尚方寶劍”,推動建立行民交叉案件解決機制的力度仍不夠大。修改法律,程序更復雜、耗時更長,并非短期內能達到效果,也是完善解決機制的最后一步。

    (一)確立窮盡行政救濟原則

    窮盡行政救濟原則即行政爭議必須先經過復議,對復議不服才能尋求司法救濟,盡量將行政爭議解決在行政機關內部,能減少行政民事爭議交叉案件的數量,也簡化了其復雜程度。與司法程序相比,行政程序更快捷,程序性要求并不象司法程序那么嚴格,將交叉案件的行政爭議解決于司法程序之外是符合當今當事人普遍追求迅速快捷地解決爭議的要求。

    (二)修改相關實體法完善制度設計

    相關實體法制度設計不完善是造成行民交叉案件的重要原因之一,應當予以完善。例如物權法中,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公法屬性是一種確認登記。行政機關只負形式性審查義務,這與不動產登記在私法上具有公信效力有著嚴重的理論脫節。所以,有必要以公示、公信力為價值目標,以實質審查為核心內容,重新設計不動產物權登記規則,特別在物權程序設計上,不但要體現自身的價值,給不動產物權變動當事人以及利害關系人以充分參與的機會,更要力求使登記權利與實際權利達到高度的統一[16]。

    (三)修改相關程序法,建立“三審合一” 的立體審判格局

    對專業性很強的案件,如知識產權、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環境保護,實行民事、刑事、行政審判“三審合一”的 “立體”審判格局。將不同程序之下的訴訟置于同一審判庭審理,對統一違法認定標準和執法尺度,避免判決沖突,有效節約訴訟資源,保障訴訟經濟與效率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于反壟斷案件這種新類型案件,各地已經有法院探索新的審判模式,即建立一個專項合議庭專門受理反壟斷案件。又如昆明中級法院,為了充分發揮司法對環保的功能,于2008年12月11日正式成立環保審判庭。環保審判庭實行民事、刑事、行政審判以及執行工作“四合一”的審執模式。至2009年5月,該庭已經受理了4件刑事案件、2件行政案件以及6件民事案件[17]。

    (四)吸收借鑒當事人制度,建立全新的訴訟程序

    理想的解決交叉案件機制應當是,當事人只需提起一個訴訟,或行政訴訟或民事訴訟,立案庭在審查案件時發現有相關聯的民事或行政爭議,可以按具體情況直接分給行政庭或民庭,依照全新的訴訟程序全面審理所涉及的行政民事爭議,而無需當事人再另行提起附帶的訴訟,無需再由法院啟動程序合并審理。

    筆者認為日本當事人制度兼具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特點,吸收了雙方的優點,又符合我國現有的法律體系,應當引進和吸收,為我所用。通過制定法律,規定全新的受案范圍、管轄、訴訟參加人、證據規則、受理、訴訟時效、審判組織、審理期限、上訴程序、裁判文書、文書字號等一系列的制度,甚至賦予司法機關對行政行為以完全的司法變更權。

    參考文獻:

    [1]馬懷德,張紅.行政爭議與民事爭議的交叉與處理[J].法商研究,2003,(04):120.

    [2]江偉,范躍如.民事行政爭議關聯案件訴訟程序研究[J].中國法學,2005,(03):35.

    [3]薛剛凌.處理行政、民事爭議重合案件的程序探討[J].法律科學,1998,(06):28;彭誠信,彭貴才.民事與行政糾紛競合之訴訟問題研究[N].吉林大學社科學報,2001,(03):45.

    [4]陳堅.行政、民事爭議關聯案件的審判實務[J].人民司法,2005,(06):66.

    [5]羅豪才.行政審判問題研究[J].北京:北京人學出版社,1990,(387).

    [6]黃雪賢.法學[J].2009,(08):78.

    [7]魏少永.行政與民事交叉案件的類型化及其處理[N].人民法院報,綜合業務版,2008-5-28.

    [8]楊建順.行政、民事爭議交叉案件審理機制的困境與對策[J].法律適用,2009,(05):9.

    [9]羅豪才.行政審判問題研究[J].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371.

    [10]應松年.行政訴訟法學[J].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205.

    [11]姬永福.關于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爭議問題的一些看法[J].法律教育網.

    [12]應松年.行政行為法――中國行政法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1993:871.

    [13]楊海坤,章志遠.行政訴訟法專題研究評述[J].中國民主法治出版社,2006:675.

    [14]第14條:“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應當收繳雙方的結婚證書并將生效的判決書送達當地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根據上述規定,法院在審理婚姻糾紛案件時,可以審查婚姻登記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和頒發結婚證書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直至對違法登記、發證的行政行為作出否定性的評價。”

    [15]楊榮祥主編.民事訴訟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740.

    [16]郭敬波.不動產物權行政、民事交叉案件正當程序設計[J].法律適用,2009,(02):42.

    [17]云南環保公益訴訟再邁一步[N].法治日報,2009-5-14.

    第8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老年人重度呼吸衰竭在機械通氣搶救時出現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經藥物治療而不止,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并同時給予更有效的介入止血治療,評估預后及防止醫療糾紛,胃鏡檢查是非常必要的。不過此項檢查不但有一定難度,而且有可能引起迷走神經過敏導致心臟驟停死亡[1]。本組10例均順利完成胃鏡檢查,并明確診斷及有效止血。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治療本組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齡65~89歲,平均76.6歲。10例均因肺病重度呼吸衰竭,血氣分析PaO26.0~7.3 kPa,PaCO27.3~10.0 kPa采用機械通氣輔助給氧。經鼻氣管插管6例,氣管切開2例,經口插管2例。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表現:均有嘔血及柏油樣便。化驗大便潛血強陽性。血紅蛋白50~70 g/L。貧血貌,血壓均低于正常低值。經輸血,靜滴泰美尼克、抑肽酶,胃管注入冰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1∶10 000)止血,機械通氣輔助給氧及積極地病因治療后,生命體征平穩,神志轉清。近2年來無上消化道出血病史,但有間斷上腹隱痛不適及消瘦5例。

    1.2方法及胃鏡下病變患者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后,在病房床旁給予多功能(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下,做好應急準備,按胃鏡檢查操作常規,由熟練掌握胃鏡檢查技術醫師操作。使用日本生產的奧林巴斯XQ40纖維胃鏡。胃鏡檢查前首先徹底吸出口腔分泌物,輕柔進鏡,依次觀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為防止損傷而加重出血,術前均未洗胃,而采用直視下冰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1∶10 000)局部沖洗及抽吸胃液,適度改變,仔細觀察以防漏診。呼吸機采用美國產紐邦及日本產的鳥牌呼吸機。呼吸機通氣方式采用SIMV。呼吸機參數調整為小潮氣量8 ml/kg,高呼吸頻率>20次/min,高濃度給氧。適度減少氣管插管氣囊內的氣體,允許少量漏氣。氣管切開機械通氣者可在更換氣管插管時快速進行胃鏡檢查。判斷出血依據[2]根據Forrest分為活動性出血和近期性出血:①凡黏膜表現有新鮮滲血和滴血者為活動性出血。②凡病灶部位有棕色附著血凝塊、血痂及出血斑點者為近期性出血。發現新生物及大潰瘍做活檢送病理檢查。

    1.3結果

    1.3.1鏡下診斷及介入治療本組10例鏡下診斷及病理證實:其中胃癌2例,食管癌1例,胃潰瘍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3例,均伴有活動性出血,食管及全胃廣泛性糜爛伴滲血2例。糜爛性食管炎及糜爛性胃炎經胃鏡注入冰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1:10 000)止血。食管癌給予電凝止血。2例胃潰瘍病有血凝塊附著,經內鏡沖洗除去血凝塊后見到顯露的血管出血,用金屬止血夾治療達到立即止血。2例胃癌滲血,給予內鏡下熱極治療。本組病例經胃鏡檢查均明確診斷,經鏡下介入治療后繼續靜脈應用止血藥物及積極地病因治療,痊愈出院7例,自動放棄出院治療2例,因合并多臟器衰竭死亡1例。

    1.3.2胃鏡檢查的安全性本組10例均順利安全地完成了胃鏡檢查,僅在胃鏡通過咽部進入食管時患者心率稍增快4~6次/min,血壓6例輕度升高,4例輕度下降,SPO2無明顯改變,SPO2保持在95%以上。

    2討論

    老年人慢性肺病加重時出現重度呼吸衰竭,在應用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救治的情況下,因缺氧、酸中毒、低蛋白血癥、營養不良、炎性介質及損傷因子,極易并發上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出血,常經質子泵抑制劑(泰美尼克)及抑肽酶靜滴,上消化道內注入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局部止血及積極地病因治療,常能取得滿意療效。本組病例經上述治療仍出血不止,在患者家屬強力要求為明確診斷及更有效的止血治療,經知情同意書簽字后,經胃鏡檢查發現食管及胃癌3例,占本組病例30%(3/10),正如文獻報告胃癌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3]。文獻有記載近70%的胃癌出血為60歲以上患者[4]。胃鏡檢查可以清晰地觀察上消化道出血部位、程度、病因[5]。不但具有重要診斷價值,而且還可以對鏡下介入止血,給予局部噴灑凝血酶或10%孟氏液達到更好地止血效果,可見胃鏡檢查是非常必要的。本組病例均為重度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在機械通氣搶救時行胃鏡檢查有一定難度及風險,盡管如此,我們均順利安全地完成了胃鏡檢查及介入治療。在胃鏡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向患者及親屬說明胃鏡檢查的重要性及風險,經家人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可預防醫療糾紛。②患者檢查時要對原發病進行積極地治療,給予輸血、補液及藥物止血。維持生命體征平穩,尤其血壓保持在12.0/8.0 kPa以上。③在胃鏡檢查前做好應急準備,應用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心電、血壓及SPO2,徹底吸出口腔及氣管插管氣囊以上的分泌物,防止下行加重肺部感染。④尤其重要的是調整呼吸機參數,采用小潮氣量(20次/min),高濃度給氧,通氣方式采用SIMV,保證SPO2>95%,短時間高濃度氧療充分保證重要臟器組織用氧,并不會造成氧中毒。⑤為防止氣管插管前端的氣囊擠壓氣管后方的食管,可適量減少氣囊內的氣體,便于胃鏡插入。⑥由熟練的醫師操作,動作輕、柔、快、準,適度改變,在直視下冰鹽水沖洗及抽吸,防止遺漏病變。對內鏡檢查可見噴血、滲血及血管顯露者應首選內鏡下介入治

    療[6]。內鏡治療的方法較多,對經內鏡沖洗或器械去除血凝塊后見到顯露的血管或活動性出血者應選擇金屬夾止血治療,因其可以準確的鉗夾顯露的血管及出血灶,可達到立即止血和預防再出血的目的[7]。我們有2例患者采取上述方法,取得了同樣效果。發現新鮮出血或活檢后出血,可直視下局部噴灑凝血酶及孟氏液止血。

    本組10例均安全順利完成胃鏡檢查,在進行檢查時,血壓及SPO2無明顯改變,僅心率稍增快,個別患者精神緊張,心率增快者,肌注安定10 mg可以緩解。

    胃鏡檢查后明確診斷的3例癌癥患者經積極治療呼衰糾正,但是消瘦、黑便緩解不理想,其家人表示理解,預防了醫療糾紛。

    總之,老年人重度呼吸衰竭經鼻及經口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發生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時做胃鏡檢查,對明確診斷及更有效地介入止血治療、預后評估、防止發生醫療糾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較安全的。

    參考文獻

    1鐵朝明.胃鏡檢查心跳驟停1例.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12:432

    2趙景成,劉海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83例分析.中國醫刊,2000,35:25

    3許樂.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34例臨床分析.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9,4:225

    4彭孝緯,徐珍,王承黨,等.福建省上消化道出血中心病例分析.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4:277

    5鄧大才.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胃鏡檢查分析.臨床急診雜志,2003,2:22-23

    6沙衛紅,李瑜元,聶玉強,等.內鏡下注射結合靜脈注射奧美拉唑對消化性潰瘍活動性出血的療效.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1,18:88-89

    第9篇:世界經濟危機簡史范文

    關鍵詞:“煤改氣”“氣化”節能降耗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

    中圖分類號:P61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為徹底解決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的大氣污染問題,2012年至2013年,烏魯木齊市大規模實施“煤改氣”,兩年完成投資151億元,首先對全市所有燃煤鍋爐實施天然氣改造,然后對城市周邊電廠實施熱電聯產區域天然氣供熱替代項目,實現了全市天然氣供暖比重達100%,改造規模和建設速度創造了全國清潔能源改造的新典范。但隨“氣化”實現后,城市供熱價格卻未進行調整,燃氣供熱運行成本大大增加,導致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勢在必行。本文對2013年烏魯木齊市實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取得的顯著節能降耗成效進行介紹和分析,希望對供熱行業的節能降耗工作提供經驗和借鑒。

    1、2013年烏魯木齊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概況

    2013年,烏魯木齊市組織35家大型集中供熱企業實施了300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改造480余座換熱站,涉及居民近30萬戶。節能降耗效果明顯,烏魯木齊市供熱行業的單位面積天然氣耗量由2012年的17立方米/平方米降至2013年的15.55立方米/平方米。

    2 、烏魯木齊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的經驗

    2.1做好建筑現狀調查和能耗統計

    在工程實施之前,烏魯木齊完成了對既有居住建筑的建成年代、結構形式、室內供熱系統狀況等基本信息的調查、統計,掌握了既有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現狀。

    2.2精細摸排供熱系統現狀

    烏魯木齊市根據既有居住建筑的統計信息,確定重點改造區域及項目后,立即著手進行供熱系統的摸底調查工作,即對熱源、換熱站和室外供熱管網的自動化程度、設備設施信息和基本參數進行統計,為后續的施工圖紙設計和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提供依據。

    2.3確定實施主體

    烏魯木齊市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制定鼓勵性政策,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加強考核;二是堅持供熱單位實施主體的原則。供熱單位是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和收費改革的實施主體,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工作要求,以供熱計量改造為切入點,積極開展供熱系統節能和改善居民采暖舒適度工作,實行按供熱計量收費。

    2.4編制改造技術方案

    烏魯木齊市經過多次專家論證和實地調研,最終確定了采用“通斷時間面積法”的改造方式,通過實施分戶供熱計量改造、二次管網水力平衡改造、換熱站內水泵變頻及加裝氣候補償裝置等措施,達到對用戶用熱“可調、可控、可計量”的目標。同時,為確保供熱計量改造后能夠實現用戶和供熱單位節能節費的目的,熱計量改造必須以熱源或換熱站為單位,對其供熱范圍內的所有建筑同步實施改造,在確保用戶供熱質量的前提下,使系統滿足變流量運行和管網平衡,建立了“計量不是目的,通過計量及節能手段節能才是目標”的基本原則。

    2.5設定設備技術參數要求

    供熱計量改造是一項系統性的綜合節能改造,改造內容包括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控改造、熱源及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涉及設備的種類、型號繁多。因此,烏魯木齊市對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涉及的供熱計量裝置、數據采集系統、室內溫控器、電動閥門控制器和信號傳輸等等設備參數進行了詳實的規定和要求,確保設備質量。

    2.6宣傳培訓

    為保障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順利實施,烏魯木齊市以開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可以有效降低采暖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室內熱環境質量,促進居民行為節能,實施建筑節能目標為宣傳亮點,通過輿論媒體進行積極宣傳,使得居住住戶知道為什么要熱計量,熱計量有什么好處,營造節能氛圍。同時,對承擔改造任務的各供熱單位,從技術方案、實施方案、資金撥付、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和質量保障等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培訓,使得供熱單位明白怎么干,怎么干好。

    2.7項目施工

    2013年烏魯木齊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量非常巨大,涉及居民、物業、電業等等多個部門,施工過程中需要協調處理的問題多、繁、雜。因此,烏魯木齊市城市供熱管理部門一是組織專業能力、協調能力強的業務骨干為熱計量施工進行指導和協調;二是發揮供熱企業實施主體的作用,引導供熱企業用心、用力組織實施。

    3 、結語

    2013-2014年度采暖期,烏魯木齊市各供熱單位依據每個住戶的室溫、供回水溫度、樓棟用熱量等數據,按照“低保高控”的原則對樓棟和熱網的供熱量進行實時控制,實現按需供熱,達到節能的目標。通過一個采暖期的運行,實施供熱計量改造的小區,平均能耗較上個采暖期下降20%左右,排除室外天氣影響,供熱單位綜合能耗降低8-12%,基本達到改造預期目標。

    通過既有建筑熱計量改造的實施,使供熱單位實現了從熱能生產、輸配、到用戶終端各環節的完整計量,能源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監控。再配合熱源鍋爐群控、一次網分布式變頻、氣候補償等自動化調控手段,智能熱網的雛形已在烏魯木齊市供熱行業基本形成。過去那種“看天燒火”、“冷熱不均”的供熱方式正在被“按需供熱”、“均衡輸配”、“高效運行”和“精細化管理”所代替。

    參考文獻: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成人看片黄a毛片|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在线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