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病理學原理范文

    病理學原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病理學原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病理學原理

    第1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關鍵詞】園藝植物病理學;歸類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園藝作物所占比重及其對農業經濟發展所作貢獻越來越大,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此要求農業高等院校不斷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改革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此也是高等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即高等農業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需適應新世紀農業發展的變化。《園藝植物病理學》是面對園藝專業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園藝作物病害的相關內容。面對大量園藝作物病害,每個病害又包含著許多知識點,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園藝植物病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筆者根據該課程的特點,認為歸類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為較好的方法,特別是利用計算機及現代網絡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動畫及視聽資料擴充課堂信息輸入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是培養符合社會需求人才的一種方法。本文就該課程的特點及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總結,以期與同仁商榷。

    一、《園藝植物病理學》的特點

    《園藝植物病理學》作為研究園藝植物病害癥狀、發生發展規律及綜合防控措施的一門學科,有其獨特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系統性強

    該課程以《農業微生物學》、《植物免疫學》、《蔬菜學》及《果樹學》等多門課程為基礎,重點講授的是《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及《植物化學保護》中面對園藝植物的內容,不僅讓學生了解《園藝植物病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還需要掌握蔬菜、果樹和花卉病害的田間診斷技術、調查研究方法及綜合防治措施等。既有理論知識,也有應用技術,內容量大,知識面廣,且具有極強的系統性,缺少任何一部分內容對該課程的學習均有影響。

    (二)更新快

    由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園藝植物產品或種子的調運頻繁,加大了病原物傳播的速度和距離,園藝植物新病害出現的速率或主要病害更替的速率極大的提高,所以教師應通過學術報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及網絡等途徑,及時了解與《園藝植物病理學》課程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并融入到教學中去。

    (三)控制化學農藥殘留的新陣地

    食品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生產無公害或綠色園藝產品已是大勢所趨,而園藝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更多的在指導園藝產品生產。因此,適時將病害控制新技術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補充到課堂,向學生說明生產無公害或綠色園藝產品的重要性及途徑,使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貼近生活,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同時從果蔬生產的技術源頭上抓安全,可能會更好的解決農藥殘留及農藥污染環境等頑疾。

    (四)真觀性差

    由于學生非植保專業,缺乏《普通植物病理學》和《農業植物病理學》中最基本的知識,且涉及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微觀知識,肉眼看不到或不易看到,學生平時接觸又少,缺乏感性認識,因此不易理解,常常在顯微鏡下看到病原菌會問“就這個東西啊?”或“就這個樣子?”的問題。因此,該課程不僅要學生掌握園藝植物病害的相關基礎知識,且通過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準確診斷病害和采取恰當的措施控制植物病害。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與實踐

    根據《園藝植物病理學》的特點,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加強實踐教學、歸類教學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課堂歸類教學方法的探索

    該課程知識面廣,內容多,任務重,因此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把癥狀相似、病原相近或控制方法相似的病害作為一個整體講授,這樣既節省時間,又相互類比容易理解和記憶,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1. 相似病害的歸類講授。雖然每一種植物病害從病原到癥狀都有其特異之處,但也具有相似的地方。如黃瓜類霜霉病和黃瓜類細菌性角斑病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病害,但其病狀卻有相似之處。通過歸類把黃瓜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的癥狀對比介紹,既節省了時間,又掌握了該類病害診斷要點,便于學生在田間病害診斷和防治,這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也提高了實踐能力。病原相似的如果樹和蔬菜上的多種炭疽病,這些病害由于病原親緣關系較近,病害的初侵染源、越冬場所、侵入途經及傳播途徑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所以在控制方法上具有相互參考的價值,可以歸為一類講授。

    2. 病原學的歸類講授。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多種,一一講授顯然不可能,但學生必須掌握各類病原的主要特征以便進行病害的診斷,所以選擇具有該類病原典型特征的病原菌類比講授顯得尤為必要。如在講授子囊菌亞門真菌時以子囊果的差異分別選擇產生閉囊殼、子囊殼、子囊盤、子囊座和無子囊果、且引起常見果蔬病害的病原菌為代表講授,即闡明了該類病原的主要形態特點及分綱、分目及分屬的主要依據,同時為各論中常見果蔬病原的講授打好基礎。

    (二)實踐課教學的加強

    《園藝植物病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既要學習理論知識,且更注重實踐應用能力,要作好室內驗證實驗和田間應用技術技能的培訓。室內驗證實驗需要制定完備的實踐課教學大綱,實驗內容全面,實驗方法合理,實驗標本豐富且具有代表性,同時使用盒裝標本或臘葉標本詳細講解病害識別的要點,在電視顯微鏡下為學生講解病原形態特征的專業名稱,訓練學生用專業述語描述癥狀和病原,這對學生在生產實踐中識別病害及相互交流有重要作用。同時帶領學生進田間識別常見病害,且讓學生以2-3人為1組調間主要病害種類及發生程度,提出防治方案,撰寫實習報告,且讓學生相互匯報和點評實習報告,交流園藝植物病害調查與診斷的技巧,加速理論知識向應用能力的轉化。

    (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恰當應用

    1. 直觀化。多媒體技術90年代引入中國,后興起了多媒體熱,各行各業開發應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就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將教學內容制成效果逼真的圖像和動畫,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形象感,將園藝植物病害癥狀及病原等不易用語言表達清楚的內容轉化為形象和可視的內容,提高了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能多角度激發學習熱情和興趣,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啟發性強,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更新快。植物病害的癥狀、病原、防治措施既有理論知識,又有操作技術,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掛圖和膠片投影等雖然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在教學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教學準備時間長、工作量大,不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而多媒體教學課件便于保存和交流,教師可以在原有課件基礎上不斷更新資料和教學內容,將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病害控制技術很容易填加其中,使授課內容與生產實際及學科發展新動向接軌,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是計算機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發學習資源,構建新的教學模式,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已成為國內外提高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式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明確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作用和教學工具的角色。教學是學生與教師互動的過程,學生和教師為教學主體,教師不是播音員,要與“聽眾”交流和溝通。其次,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對于用板書能表達得更好的內容,應積極采用板書,此過程中學生與教師思路一致,并同時運行,使教學效果更佳。第三,要求教師不斷充實自我,包括專業知識及計算機應用技術。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除傳道、授業、解惑外,還能靈活使用多媒體課件,特別是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學科前沿知識不斷的補充到課件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王斌,但紅俠,朱天生等.《園藝植物病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0,22(1):118-12.

    [2] 王衛東.多媒件在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工會論壇, 2008,14(4):128.

    [3] 張作剛,王建明,高俊明.《園藝植物病理學》的教學與體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4(6):3-4.

    [4] 王紹敏.《園藝植物病理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8:179-180.

    [5] 陸建新,劉世武.案例教學法在《園藝植物病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20-22.

    [6]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體技術在動物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6):7784-7785.

    第2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1、《冰糖燉雪梨》是由朱銳斌執導,吳倩、張新成領銜主演,周歷杰、楚月、曹博、何宣林、魏天浩、韓玖諾、秦天宇主演的青春愛情競技成長劇。

    2、該劇根據酒小七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速滑少女”棠雪在大學校園里重逢“冰球男神”黎語冰,兩人在追逐冰上夢想的過程中,收獲真摯愛情的故事。

    3、該劇于2020年3月19日在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首播,并在優酷視頻同步播出。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關鍵詞 原發性血色病 診斷 治療

    病例資料

    患者,女,38歲,因間斷性右上腹脹痛不適6年入科,患者于入院前6年,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腹間斷性脹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既往有四肢關節間斷痛不適病史3年(未正規治療),36歲閉經。查體:全身皮膚色澤正常,彈性較差,皮膚干燥,體毛稀少。腹平軟,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右上腹輕度壓痛,墨菲氏征陽性,肝脾未觸及,肝腎區無叩擊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聽診腸鳴音可,四肢關節無紅腫、畸形,無壓痛,活動自如。腹部B超及上腹CT均提示:膽囊炎,膽結石。心電圖示:心動過緩。血常規示WBC 4.2×109/L,N 51.9%,PLT 83×109/L。空腹血糖4.34mmol/L,肝功正常。抗“O”陰性,類風濕因子陰性。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膽囊切除術,術中發現胰腺體部可見點片狀黑褐色物附著,且胰腺質地較硬,取少量黑褐色組織行病理檢查,術中探查肝臟未見異常。術后病理檢查結果提示:胰腺組織實質萎縮小葉間纖維化并有大量黑褐色的含鐵血黃素沉積,符合血色病的胰腺病變。術后查血清鐵75umol/L,血清鐵蛋白900μg/L,術后診斷:①慢性結石性膽囊炎;②原發性血色病。患者住院14天后出院。

    討 論

    根據病因不同,血色病可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血色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具有明顯家族集聚性。遺傳性血色病基因位于第6號染色體的短臂,90%以上患者都存在HFE基因突變[1]。一般只有純合子患者才會出現血色病癥狀[2]。過多的鐵沉積于體內的許多臟器,其中以肝臟及胰腺積聚最多,可達正常人的50~100倍,心臟、脾、腎皮膚等組織鐵的沉積約正常人的5~15倍。血管壁及結締組織內亦可有鐵質沉積。原發性血色病的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癥狀大多于40~60歲左右才出現,以男性多見。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國人發病率較低,為0.25‰~0.1‰,男:女=4:1,平均年齡37.2歲[3]。女性發病率較低,可能與月經和妊娠有關。血色病最主要三大臨床表現是皮膚鐵色素沉著,繼發性糖尿病,肝硬化。其他癥狀:心臟病變、關節病變,女性有月經紊亂稀疏、閉經、不孕、體毛脫落等。治療:一般治療,限制鐵攝入,禁止輸血和補充鐵劑,忌食含鐵豐富的食物。主要治療是靜脈放血和鐵螯合劑治療。

    本病例患者術前無血色病典型臨床表現,只有閉經、體毛稀疏、皮膚彈性較差、關節隱痛不適不典型癥狀。主因在手術中無意發現,患者肝臟未發現明顯受累,與常見首先肝臟病變有所不同,總之,此病早期診斷仍存在困難。

    參考文獻

    1 Adams Pc.Nonexpressing homozygotes for C282Y hemochyomatosis:Minority of Cases[J].Mol Genet Metab,2000,7(1):81-86.

    第4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關鍵詞】  住院; 創傷和損傷; 流行病學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injured inpatients among the military li shunfei1,2, li shenlong1, sun hailong1, xu yuanyong1, zou wen1, fan guoying1. 1.institute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2.the 150th hospital of pla, luoyang 471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regular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ed inpatients in the army, and explore the injury surveillance mode. methods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induction analysis and empirical method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sample derived from three military hospitals from 2003 to 2007. results 1 622 valid cases were selected, accounting for 8.31% of the total. most of the injured inpatients were in the group aged from 11~30, with soldiers (75.59%) and officers (17.01%) as the main object, accounting for 83.23% of the sample. december (13.07%), june (10.63%) and july (9.13%) were the top three months in admission rate, with reasons descending as follows: fall/crashes (31.18%), accidental injuries (23.94%), blunt force trauma (16.38%) and sharp injuries (9.84%), with the top three nature of injury followed by fractures (31.02%), sprain/strain (15.67%), contusion/abrasions (13.54%), with the injured part followed by upper limb (25.67%), head (24.80%), lower limb (22.99%) and trunk (11.26%). conclusions the you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should be the focus of future intervention. the monitoring system ought to be set up to catch the information involving injury occurrence, clinics and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hospitalization; wounds and injuries; epidemiology

    傷害,作為全球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每年導致全球500多萬人死亡和更多人的殘疾,在我國每年需急診和住院治療的傷害患者估計可能超過2 000萬人。軍隊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傷害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戰斗力的減弱、衛生資源的消耗,給國家、軍隊、家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解軍隊傷害住院病例的特點及其動態變化趨勢,筆者對某地區軍隊人員5年間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了某地區的3所軍隊醫院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所有軍隊人員病歷資料,重點對傷害病例進行了流行病學分析。

    1.2 數據整理 首先確定所需病歷資料相關內容,利用powerbuilder的數據窗口功能從醫院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抽取相應信息,以excel格式導出,合并三所醫院數據;然后對信息進行規范,參考《傷害監測指南》[1],從傷害類病例信息中逐個提煉并標化其傷害性質、傷害部位和傷害原因信息。

    1.3 統計分析 用excel建立數據庫,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4 傷害界定標準 軍隊醫院使用icd9編碼截止2008年6月,故以出院第一診斷編碼前三位為800-999作為傷害病例[2,3]。

    2 結果

    2.1 傷害病例概況 統計區間內共有19 515人次軍隊人員住院,其中傷害類1 622人次(8.31%)。傷害類中男性1 522人次(93.84%),女性100人次(6.16%);離退休干部65人次(4.02%),在職干部276(17.01%),戰士(含戰士、士官和學員)1 226人次(75.59%),家屬55人次(3.39%)。人均住院20.47 d,消耗醫療費用3 996.30元。

    2.2 傷害病例入院時間分布特點

    2.2.1 軍隊住院病例中傷害病例構成變化趨勢 從2003年到2007年軍隊住院病例呈總體上升趨勢,傷害類病例2003年與2006、2007年基本持平,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軍隊傷害住院病例人次及在總住院病例中構成情況見圖1。不同年份的傷害病例人次所占比例不同(χ2=29.592,p<0.001)。

    2.2.2 月份趨勢 對5年間傷害病例入院時間按月份進行統計,發現整體呈波浪式上升趨勢,1月、2月最低(5.91%),6月出現第一個高峰(10.63%),而后出現波動,12月傷害住院病例最多(13.07%)。傷害住院病例入院時間月份趨勢見圖2。

    2.3 傷害病例年齡構成情況 將年齡組間距定為10歲,分為7個區間:<10、10~、20~、30~、40~、50~、60~。傷害住院病例詳細年齡分布情況見圖3。就總體構成來看,20~和10~組所占構成比最高,共占總人次的83.23%。

    2.4 傷害原因 跌倒/墜落、軍訓作業中意外損傷、鈍器傷居前三位,占傷害病例總數的71.50%。傷害原因構成情況見表1。表1 傷害住院病例傷害原因構成

    2.5 傷害性質 傷害性質構成見表2。骨折、扭傷/拉傷、挫傷/擦傷居前三位,占總數的60.23%。

    2.6 傷害部位 上肢、頭部、下肢居前三位,占傷害病例總數的73.46%。傷害部位構成情況見表3。表2 傷害住院病例傷害性質構成表3 傷害住院病例傷害部位構成

    3 討論

    該研究結果顯示,軍隊傷害病例占軍隊住院總人次的8.31%,比有關研究結果要低[4,5],這與部隊醫院性質、軍隊醫療保健制度特點和區域內部署部隊性質等因素有關。軍隊人員實行分級救治原則,基層官兵發生傷害后視病情需要逐步通過團衛生隊、師醫院、地區綜合醫院、總醫院,只有比較嚴重的傷害病例才會送到綜合醫院;而綜合醫院所在地區一般有后勤機關、科研院所和干休所等非作戰單位,住院病例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較多。

    5年間傷害病例中在職干部和戰士病例占92.60%,因住院缺勤24 172 d,消耗465.03萬元,提示對在職干部和戰士的傷害預防、控制及診療尤為關鍵。傷害病例的年齡分布顯示10~和20~組最多,這與該人群的軍事訓練強度、日常行為、生活習慣等有關。從傷害病例時間分布來看,12月、6月和7月較多,1月和2月最少,其余各月有一定的波動。這與部隊性質、年度訓練安排和日常作業特點有關,野戰部隊高強度的冬訓和夏訓形成了兩個高峰,區域內專業技術部隊的訓練和作業特點使該區域新兵傷害住院率較低。

    軍隊住院病例的傷害多由跌倒/墜落、軍訓作業中意外損傷、鈍器傷所致;傷害性質以骨折、扭傷/拉傷、挫傷/擦傷為主;傷害部位多發于上肢、頭部和下肢。結果與有關研究[6]有一定差異,這是由于本研究基于住院病例,而目前軍隊傷害研究主要通過回顧性抽樣調查得出有關指標,研究對象、周圍環境及部隊構成等不盡相同。但就軍隊傷害的預防與控制而言,需要通過科學安排、精心組織、按綱施訓、身心并舉來預防軍事訓練傷[7];通過強化管理、健康宣教、規范行為來降低非軍事訓練傷的發生率。

    該研究以某地區軍隊傷害住院病例為研究對象,不能描述傷害發生信息。傷害監測是獲得有價值的傷害發生信息的有效途徑,許多國家都建立了適合國情的傷害監測系統,哨點醫院傷害監測是who推薦的一種傷害監測模式,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9]。鑒于現狀,軍隊應加強傷害相關問題的研究,完善監測、預防、醫療、保健一體化建設。借鑒國內外傷害監測經驗,發揮軍隊體制建設優勢,利用有限資源,建立適合軍隊實際情況的以各級醫療機構為基礎、以網絡直報為手段、覆蓋全軍的傷害報告系統,實現傷害發生、診療、愈后及干預評價等信息的采集、分析和[1,8~10],為軍隊傷害預防與控制工作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who, cdc. injury surveillance guidelines, 2001 atlanta [m]. usa, 2001:47.

    [2] 王聲氵勇. 傷害的流行病學界定標準(修改意見) [j]. 疾病控制雜志, 2005,9(1):96.

    [3] 劉海一. 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名稱與代碼標準應用指南 [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1999.

    [4] 宏曉華,唐斌,王玲,等. 對五年住院軍人疾病構成的分析及探討 [j]. 醫院學報, 2000,2(2):44.

    [5] 沈煒東,楊曉美. 某部隊醫院住院軍人疾病統計調查分析 [j]. 臨床軍醫雜志, 2004,32(5):124125.

    [6] 王興泰,張芳,黎紅斌,等. 西北某駐軍戰士傷害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j]. 疾病控制雜志, 2003,7(6):501503.

    [7] 張宏偉,高宏偉,栗美娜. 軍事訓練傷的發生與預防 [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 2006,24(2):152154.

    第5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關鍵詞] 肝炎;敗血癥; 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 R373.2+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3-058-02

    肝炎患者肝功能障礙嚴重,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肝炎患者并發敗血癥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是嚴重的并發癥,病情加重,可導致肝臟以及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是嚴重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很高[1],所以對并發敗血癥的患者及時做血培養,了解感染菌以及對菌落做藥敏試驗,能夠在臨床上及正確的使用抗生素。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集2005年2月―2010年4月到本院住院治療肝炎的患者1097例,確診肝炎并發敗血癥患者156例,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60例,年齡在15―77歲,平均年齡52歲,肝炎的診斷標準符合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56例患者敗血癥診斷符合:①畏寒發熱;②中毒性休克;③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④血或骨髓細菌培養陽性;具備前3項中至少1項加上第 4項。醫院感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年 l1月頒發的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試行)》[2],1897例肝炎患者并發敗血癥感染發生率為8.22%,其中醫院感染敗血癥 102例 (5.38%),醫院外感染敗血癥54例 (2.85%),將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進行處理,兩組之間計數資料治療前后比較使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 臨床表現 156例患者有發熱、畏寒,部分患者出現感染中休克、腹水以及消化道出血等。

    1.3培養方法 對156例患者送檢血培養,抽取患者靜脈血9ml左右,注入培養基中,放入培養儀里,待血培養陽性報警后,移種到血平皿上,對菌落做生化和血清學鑒定。并對菌落做藥敏試驗。

    2 結果 見表1、表2、表3、表4、表5

    表192株革蘭陰氏菌的分類

    表2 71株革蘭陽氏菌的分類

    表3 17株真菌的分類

    表4革蘭陰氏菌主要菌種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以及敏感性

    表5革蘭陽氏菌主要菌種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以及敏感性

    3 討論

    肝炎患者肝組織壞死,網狀內皮系統損傷降低了機體濾過功能,從而降低了屏障功能,使肝臟的免疫力、生物氧化代謝以及物質運轉低下,導致機體抵抗力嚴重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 ,血液感染率達 4%―9%[3],發生敗血癥幾率增加。在機體中,厭氧菌的寄生數量大大多于需氧菌,肝炎患者由于微循環障礙導致血液郁滯,機體部分組織缺血以及含氧量低,有利于機體內厭氧菌的生長,而患者由于肝組織的病變為厭氧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場所,容易導致敗血癥的發生,肝炎患者并發敗血癥的致病菌大多數源于消化道引發腹膜炎導致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由于敗血癥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又是繼發于肝炎之上,所以病死率很高,當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畏寒發熱,中毒性休克,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短期內黃疸加深或者肝昏迷及時對患者進行血培養,根據血培養檢出的致病菌菌種以及菌種的耐藥性合理選擇抗生素。選用正確的敏感性抗生素對患者的及時治療至關重要。對治療肝炎的患者采取預防并發敗血癥的措施也很重要,醫院內必須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和隔離的制度,重點保護免疫功能低下的肝炎患者重病例,如果條件允許,肝炎患者最好使用單間或者減少病房內患者的人數,減少家屬來往次數,降低由于家屬帶來的外界病菌,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制度。對肝炎患者使用的注射器以及輸液裝置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注射裝置,保證安全性,減少感染的機會.對患者注射部位保持清潔干燥。

    近年來肝炎并發敗血癥呈逐漸上升趨勢,是一種病情嚴重,預后不良的感染,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原發病灶,主要靠血培養方式診斷,所以保護肝炎患者的治療環境以及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掌握抗生素的適應癥,對預防敗血癥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曉東,虞秀飛,朱碧紅,盧名芹,陳永平,鄭波,歐陽欽.重型肝炎合并腸球菌敗血癥患者藥敏特點及治療轉歸[J].中華內科雜志,2006.11(45):941―942.

    [2] 王安,王正非,李敏.重型肝炎、肝硬化醫院感染敗血癥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6(7):167―169.

    第6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關鍵詞:充血性心力衰竭;貧血;血液稀釋

    中圖分類號:R541.4 R256.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10-0926-0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種常見的流行病,在我國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為0.9%。多項研究表明CHF合并貧血相當常見。貧血是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但是心力衰竭與貧血之間的關系一直未受到重視。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3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貧血的情況,并分析其發病率和可能的原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住院確診為CHF的病人,入選病例均符合NYHA有關CHF的診斷和分級標準,多次住院的病例只按首次記錄,共入選384例病人,男214例,女170例;年齡28歲~83歲(62.9歲±9.3歲);NYHA心功能Ⅱ級76例,Ⅲ級86例,Ⅳ級222例;CHF的基礎病因:缺血性心臟病128例,擴張型心肌病82例,心臟膜病86例,高血壓心臟病62例,其他病因26例。排除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惡性腫瘤、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原因引起貧血的血液病。

    1.2 方法 全部病人常規檢查超聲心動圖,電極法測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比色法測定血清鐵,同時測定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紅細胞比容(Hot)。診斷貧血切點為Hb≤120 g/L,Hct<0.35提示血液稀釋,以血清鐵<8.95μmol/L提示缺鐵。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q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 果

    2.1 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血液生化指標 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高,Hb、血清鐵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隨著心功能分級增高,Cr,BUN呈逐漸增高的趨勢;共62例發生了血液稀釋,血液稀釋率為16.15%,共162例發生缺鐵,缺鐵的發生率是42.19%。詳見表1。

    2.2 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貧血發生率 本組384例病例中有92例合并貧血,患病率為23.96%,并且隨著心功能分級增高,貧血患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詳見表2。

    3 討 論

    CHF人群中貧血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本研究通過對384例心力衰竭病人的回顧性分析,發現有92例合并貧血,患病率為23.96%,并且隨著心功能的惡化,貧血患病率升高,心功能Ⅱ級為10.53%,Ⅲ級為18.60%,Ⅳ級為30.63%,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高,血紅蛋白水平呈逐漸下降趨勢,心功能Ⅱ級、Ⅲ級、Ⅳ級分別為140.43 g/L,132.75 g/L,120.61 g/L,說明貧血的患病率及嚴重程度與CHF的嚴重程度相關。

    CHF病人貧血發生率隨著心功能惡化在升高,這一點已經達成了共識。Silverberg等的研究中貧血的患病率是目前發現最高的,從NYHAⅠ級~Ⅳ級分別為9.1%,19.2%,52.6%,79.1%。在隨后的研究中這些值要低一些,Wisniaki等的研究中貧血的發生率從NYHAⅠ級~Ⅳ級分別為0,36.4%,52.0%,65.7%。葉長青等研究發現,心功能Ⅰ級17.9%,Ⅱ級24.7%,Ⅲ級26.3%,Ⅳ級43.1%。國內外對CHF合并貧血發生率的報道差異很大,可能是由于貧血診斷切入點的不同,由于貧血的臨界值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很難將不同的研究結果加以比較。另外基礎病因的不同也可能對貧血發生率有影響,發達國家以冠心病引起的CHF居多,在我國,雖然冠心病引起CHF的比例在上升,但風濕性心臟病引起的CHF仍然占相當大的比例。

    第7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西醫學類基礎課程,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為學習臨床醫學奠定基礎[1]。而科研是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和科研工作相得益彰[2],且作為臨床專業的大三學生來說,提前了解科研和進入科研就為我們以后進入臨床或者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因此,為了促進對學生對病理生理學的理解,激發學生對病例生理學學習興趣,培養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能力,鍛煉邏輯分析思維,提高團隊合作能力。于是在陳麗老師悉心指導和全力支持下,2014級臨床5班、6班的同學和2016級中西結合四班的同學組建了科研興趣小組,并每周舉辦一次以讀書報告會為形式的活動,圍繞課題制作和講解PPT。采用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來達到團隊內相互促進,共同參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查閱分析來促使科研和理論相結合,達到較為滿意的實驗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2014級臨床醫學5、6班17人,16級中西醫結合學院3人。資料:陳麗老師申請國自然基金的標書及與課題有關論文。1.2時間與課時。時間:2014年9月27日至2014年12月10日;課時:每周1次課,周學時共3學時,共16周,理論共48學時。1.3實施方法及具體實施步驟。①報名9月27日,應陳麗老師要求,按自愿報名原則,成立病生科研興趣小組,參加陳麗老師在東塘校區的講課。②分組10月初,先任命兩位學習委員為大組長,再在18位同學中選出四個小組長,剩下16人按學號順序,兩個班拆開原則分成四個小組,采用組長負責制,老師僅指揮大組長,按照大組長-小組長-組員順序傳遞老師相關指令;反之,組員存在的問題逐級匯報,組員-小組長-大組長-老師。每一期每組會圍繞同一主題的不同部分進行講解。③制定每周讀書報告會時間和主題,以每周小組成員共同課余空閑時間,陳麗老師家為地點,從陳麗老師的標書出發逐步拓展科研知識和相關論文為主題。④會前小組內開會,圍繞本周討論主題制作PPT,查閱資料,輪流發表自己見解,選出一名同學為該小組的主講人,整理其他組員意見和資料后在讀書報告大會上代表該組發言。會中陳麗老師會及時指出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他成員可以隨時舉手提問發表意見,若遇到比較重要又復雜的問題可以停下來討論。⑤小組輪流負責從會議的開始場地布置,置備水果小吃,到拍照、錄像、做會議記錄到會議結束后衛生打掃。會議開始前,同學們先做好準備工作,或者吃水果小吃休息聊天,使整個會議在輕松的環境下展開。會后確定下次報告會主題。負責小組將本次的所有組員的PPT、照片、視頻、會議記錄整理后分享于QQ群。⑥陳麗老師給科研興趣小組同學每人配備一個會議記錄本,記錄和報告會上同學報告的有關內容,還有一個需負責小組的小組長記錄的會議記錄本,做好整個讀書報告會的記錄。每次結束后,同學和老師會一起合影留戀。一學期的讀書報告會結束后頒發結業證書,大組長負責整理實驗記錄本、PPT、心得體會。

    2.結果

    從個人角度來說,學生進一步鞏固、拓展和應用了醫學專業知識,提高了PPT制作和講解技能,更為可貴的是拓展了思維,為下一步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

    3.討論

    “病生科研興趣小組師生讀書報告會”以小組為單位,采用讀書報告會的形式,以陳麗老師申請國自然基金的標書為切入點,每個學生均參與查閱文獻、收集資料,深入分析討論標書,在報告會之前進行小組內會議,促進對科研課題的理解。通過病生科研興趣師生報告會的開展,最終構建出以興趣小組為單位、具有中醫院校病理生理學特色的新科研模式。病理生理學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個人主觀能動性和團隊集體智慧的優勢,報告會氛圍輕松,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進一步鞏固、拓展和應用了醫學專業知識,提高了PPT制作和講解技能,形成了“四意識”:科學研究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實踐操作意識、自主學習意識,培養了“四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英語閱讀能力。但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是:授課教師與同學們均需具備充足的熱情、時間、精力和能力。筆者認為科研興趣小組師生讀書報告會的創新點在于:一是師生互動,這一點容易在傳統教學中受到忽視,在讀書報告上會并沒有課堂上的沉悶,一開始會議室內會排放水果小吃,同學們可以邊吃邊聊天,然后一切設備準備好之后正式開始。會上同學們可以沒有顧忌的自由發言,并且同學之間可以熱烈討論。另一點是以興趣小組的模式互相學習,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這個基本框架中落實了相互促進,相互鼓勵的策略。其次,由于整個會議主要由學生負責策劃,他們每一個人發揮所長,小組內分工明確,形成真正的“學生主導”[3]。但這樣的會議由于又有老師的加入以及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制定,使它又不失嚴謹和正式。

    總之,作為本次讀書報告會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參與人之一,和其他組員一樣收獲了很多,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新鮮和正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大的提高同學的積極性。經過陳麗老師的悉心指導、全力支持和嚴格要求,在負責人的精心策劃下,科研興趣小組師生讀書報告會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筆者認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建枝,殷蓮華.病理生理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

    [2]凌亦凌,黃新莉,丁春華.科研成果應用于病理生理學教學的探討[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5,11(6):490-491.

    第8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關鍵詞] 病理學;問卷調查;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42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10)05(b)-116-02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生及發展規律、闡明疾病本質的一門醫學基礎學科,是醫學科學實踐的基礎。無論在教學、臨床還是科研中,病理學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了解目前我校病理學的教學現狀,以便從中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中醫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從而進一步提高病理學的教學質量,筆者對本校部分專業本科生進行了教學情況的問卷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7級中醫學專業及2008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學生共279人。

    1.2 方法

    采用問卷式調查法,在講授病理學課程后,以選擇和問答的方式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279份,回收問卷279份,無棄權。

    2 結果

    2.1 授課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調查結果

    見表1。

    2.2 病理學課程設置和教學效果的調查結果

    見表2。

    2.3 教師自身條件和學生學習心態方面的調查結果

    見表3。

    3 討論

    3.1 授課方法與教學內容

    與傳統的板書授課方法相比,大多數學生傾向于多媒體教學方式,這與病理學這門課程的學科特點是緊密相關的,病理學主要是研究疾病的形態學變化,而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綜合應用聲、光、形、色等信號,把疾病中全身各組織器官的肉眼和鏡下形態改變更直觀、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學生容易接受,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傳統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1]。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并不滿足于純粹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因為其同樣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內容切換快,單位時間內信息量大,如果使用不當,大量的圖像和文字如同過眼云煙,很容易造成“滿堂灌”的局面。因此,大多數學生喜歡以多媒體為主導,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分別占60.38%和65.00%。為豐富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增加背景知識介紹,開闊學生視野[2]。如在介紹潰瘍病的病因幽門螺桿菌時,還可以介紹它的相關背景知識。幽門螺桿菌是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Marshall和Warren發現并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會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和胃癌,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當時流行的醫學教條,并最終于20多年后幫助2位科學家贏取了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這可以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勇于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大多數學生對此持肯定態度,從中也反映出學生們強烈的求知欲望。此外,教學中應增加病例分析,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這與病理學課程的學科特點也是分不開的,病理學是一門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科學[3],通過病例分析,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病理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認同教學中穿插病例分析的做法。

    3.2 課程設置與教學效果

    我校中醫、護理專業本科開設的《病理學》被設置為考試科目,目前使用的是新世紀第2版《病理學》教材(中醫版),《教學大綱》要求講授16個單元,包括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內容,授課內容涉及廣泛,包含的病種繁多,信息量大,學生很難理解與掌握相關的病變,突顯了教師教學難和學生學習難的問題。尤其是護理學專業,包括實驗學時總學時僅54學時,調查發現,45.00%的學生認為目前課時安排太少,相反,僅1.67%的學生認為目前課時太多。因此,增加學時、調整課程安排已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任務。而中醫學專業目前總學時72學時能夠滿足需要,81.13%的學生認為目前課時安排合理。在討論病理學是否應該開設實驗課的問題上,80%以上的學生認為病理實驗課的開設是病理理論知識的有力補充,有助于消化理論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說明目前病理學課程設置是合理的,也與病理學的學科特點是相一致的,因為病理學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4],但是應該注意到,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病理實驗課幫助不大,并反映出目前病理實驗課中存在的不足,如實驗設備陳舊、更新太慢、切片數量少、部分切片質量較差、不能很好地顯示病變、大體標本過少、實驗室及實驗課時安排過少等,針對以上客觀存在的不足,以后應加大對實驗條件和設備的投資建設。在調查中還發現,目前考試舞弊現象比較嚴重,10%以上的同學承認考試曾經有過舞弊行為。針對這一現象,一方面要完善考試相關制度,加強對考試的監控;另一方面就是考試改革,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滲透,無紙化考試越來越被人所熟悉。考試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關鍵,無紙化考試的應用不僅可以減少老師的工作量、提高效率、節省開支,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保證了學生考試的公平性,適應了新的教育思想,實現了考試方法的現代化。此外,從對教學效果的調查情況來看,中醫學專業超過一半的學生對目前教學滿意,而護理學專業的學生則表示效果一般,這與課程學時安排差異有很大的關系。此外,其他的因素包括: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信息量太大,學生不能及時消化;個別老師普通話不標準,地方口音重;師生互動交流不足;病理較少聯系臨床等[5-6]。

    3.3 教師的自身條件與學生學習心態

    首先,教師在整個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自身條件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通過調查發現,教師的性別不會影響教學效果,但是35~50歲之間的教師最受歡迎,旺盛的精力和完善的專業知識可能是他們選擇這個年齡段最主要的原因,當被問及授課老師的儀表、品質等因素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時,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因此,為人師表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具備的基本品質,每一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時刻謹記。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道出了為人師表的重要性[3-4]。其次,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掌握學生學習的心態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通過調查發現,利用多媒體在課間休息時間播放一些娛樂短片如音樂、小品、時事新聞等備受學生歡迎(分別占83.02%和89.17%),多數學生表示其可以調節課堂氣氛,緩解課堂緊張情緒,放松心情,能夠做到勞逸結合,對學習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狄柯坪,李保東,田凱鋒.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互補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5):82.

    [2]王志華,李靈敏.病理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1):17-18.

    [3]黃玉芳.病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3.

    [4]馬長生.重視臨床教學中醫學生能力的培養[J].全國醫學臨床與教育,2005,3(1):3-4.

    [5]馬軼,楊繼華,景麗,等.病理學教學與臨床緊密結合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2):69-70.

    第9篇:病理學原理范文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60~83歲,平均71±6歲,均為本地區農村老年糖尿患者。診斷依據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單獨使用磺脲類藥治療36例,磺脲類加雙胍類12例,磺脲類加胰島素6例,單獨使用胰島素6例。磺脲類藥物中,主要為格列本脲(優降糖)27例(45%)、格列齊特15例(25%)、格列吡嗪12例(20%)。口服藥物劑量:格列本脲2.5~10mg,格列齊特80~160mg,格列吡嗪5~10mg,1~3次/日;皮下注射胰島素劑量6~48U/日,使用普通胰島素和精蛋白合成人胰島素(諾和靈30R)。

    引起低血糖發作原因中,其中未正規服藥55例(91.8%)。未正規服藥原因:在合并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等其它疾病時,因胃納減退或伴嘔吐等使進食量明顯減少,但用藥量未相應減少或暫停24例;患者長期不來醫院復診檢測血糖、未根據病情調整用藥劑量以致超劑量用藥15例;患者根據自我感覺隨意增加用藥劑量7例;用了降糖藥未進餐3例;在用胰島素時自己加服磺脲類藥6例。正規服藥下凌晨發生低血糖3例;田間勞作時發生低血糖2例。

    低血糖檢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并用快速血糖監測儀觀察血糖變化。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診斷為低血糖:①血糖≤2.8mmol/L;②血糖2.8~3.3mmol/L伴有神志模糊,且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致意識障礙者。

    合并癥:糖尿病合并1種其它疾病28例,合并兩種或以上其它疾病24例。其中高血壓23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14例,腦動脈硬化15例,肝硬化失代償6例,慢性腎功能不全4例。

    臨床表現:①昏迷34例,其中深度昏迷2例,中度昏迷6例,淺昏迷26例。②偏癱、失語8例,癲癇樣發作2例(發作時注射地西泮抗癲癇藥物治療無效后改用靜脈推注50%葡萄糖才得以控制)。③交感神經興奮癥狀20例,表現頭昏、心悸、出汗、乏力等。

    治療:所有患者確診后立即給予50%葡萄糖液40~100ml靜脈推注,繼以5%或10%葡萄糖靜脈滴注,使血糖維持10mmol/L左右,觀察病情數小時至數天。

    結 果

    所有60例患者中,58例治愈出院,2例因昏迷過深呈植物人狀態,家屬放棄治療自動出院。

    討 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癥狀常不典型,缺乏典型的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更多的表現昏迷、偏癱、失語及精神癥狀,這與老年人基礎疾病多、并發癥多及機體功能衰退有關。老年患者病程一般較長,常有植物神經病變,對低血糖的感覺能力下降,且多合并腦動脈硬化和腦心功能下降,低血糖時易發生腦細胞損害,表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本組低血糖昏迷發生率高(56.7%),體會除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固有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與農民對于低血糖的認知防范水平低,發生低血糖后又未能早期識別及采取有效對癥處理有關。此外,農村老年人獨居現象較普遍,家屬發現時往往病情已較重,2例昏迷植物人均為獨居患者,其中一例24小時后家屬才發現,治療延誤導致了病情的進一步加重;農村低血糖患者中,未正規服藥(91.8%)及胰島素用量不當者比例較高,如擅自更改藥物,隨意增減降糖藥物劑量。服藥大多為格列本脲等強效、長效胰島素促泌劑,此類藥物降糖作用強,價格便宜,農村較為常用,由于其半衰期長,作用可達24小時,如飲食不足,極易導致低血糖的發生。部分農村患者嫌注射胰島素不方便、到醫院就診麻煩,常常到藥店自購藥物使用,用藥前未仔細核對藥名、劑量,用胰島素不當1例1次注射20U誤注為200U導致昏迷;農村糖尿患者定期復查血糖、尿糖者極少,部分患者確診糖尿病后幾年未到醫院復診,盲目用藥及未定期監測容易導致低血糖昏迷的發生。針對農村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特點,提出如下建議:加強糖尿病知識宣教,既要對老年患者本人進行低血糖知識的宣教,也要對相關監護人進行講解,說明低血糖的危害性及早期家庭干預的重要性;平時應加強血糖、尿糖監測,定期到醫院復查,注意個體化、小劑量逐步加藥并隨時調整降糖藥物,用藥時仔細核對藥物名稱及劑量。筆者也在長期實踐中觀察到格列本脲(優降糖)等強效、長效降糖藥因價格便宜,深受農村老年糖尿病患者歡迎,但是他們對此類藥又不甚了解。因此,建議格列本脲的使用下列情況應慎用:體質虛弱、高熱、惡心和嘔吐、甲狀腺功能亢進、老年人;用藥期間應定期測血糖、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和肝、腎功能,并進行眼科檢查等。

    本組資料顯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腦卒中樣表現8例,部分表現為癲癇。低血糖引起神經系統局灶癥狀的原因可能與老年人大腦循環不很通暢,大多有腦動脈硬化及動脈狹窄,有低血糖情況更易于發生腦血管痙攣有關[2];而抽搐可能為重度低血糖時腦皮層代謝發生障礙有異位放電所致。提醒臨床醫生特別是農村基層醫生拓寬臨床思維,注意鑒別,及早行血糖監測以免誤診。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第一页| 成人狠狠色综合|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 成人无遮挡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公开播放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