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寂寞小狐貍范文

    寂寞小狐貍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寂寞小狐貍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P鍵詞】 舒適護理; 小兒急性哮喘; 急診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077-03

    小兒急性哮喘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兒科疾病,患兒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胸悶、喘息、咳嗽等[1]。若給予患兒藥物治療很難治愈,且對患兒的心理和身體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在給予治療同時應需實施護理干預以加強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改善患兒生活質量[2]。在本研究中對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兒給予舒適護理,對比常規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兒7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1~12歲,平均(6.02±2.73)歲;哮喘程度:輕度19例、中度14例、重度4例;觀察組男19例,女18例;年齡2~11歲,平均(5.97±1.89)歲;哮喘程度:輕度18例、中度16例、重度3例。所有患兒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急性哮喘,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急診護理,首先清潔霧化吸入器,防止出現交叉感染,患兒霧化吸入治療后需進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如下,(1)健康指導:醫護人員首先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哮喘的致病原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不良反應及治療注意事項等,同時指導患兒家屬如何減少空氣中過敏源,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同時醫護人員需告知患兒家屬臨床使用的藥物、相關使用方式、不良反應和預期效果,保障患兒安全用藥。(2)病房環境:醫護人員需為患兒提供一個安靜、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保持室內溫濕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并更換床單,避免發生感染。(3)舒適護理:醫護人員應多與患兒進行交流、溝通,多關心患兒病情變化和心理狀態,做出及時的心理疏導;此外,若患兒出現焦慮、煩躁、哭鬧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可為患兒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或者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分散患兒注意力,穩定患兒情緒。在患兒霧化吸入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指導患兒取半臥位或者坐位,促使患兒保持放松,若患兒出現嚴重煩躁情緒,應停止霧化吸入,幫助患兒輕拍后背,指導患兒咳嗽。(4)出院指導:在患兒治療完成后將患兒所有治療中各類情況及病情變化進行詳細的記錄,并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交談,耐心解答患兒家屬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并為患兒家屬詳細講解相關知識使其掌握,便于患兒出院后其家屬能夠在家繼續指導患兒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積極進行飲食控制與調配,保證患兒營養及水攝入,利于預后。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療效評價,治愈: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肺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復;有效: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減輕,肺功能有所好轉;無效: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無任何變化,甚至嚴重[3]。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2)觀察并記錄兩組環境、心理、生理、社會關系、獨立性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3)觀察并記錄兩組PTEF/VT、25%TEF、50%TEF、75%TEF等肺功能指標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兒童在各年齡段均會發生急性哮喘,患兒出現咳嗽、喘息等癥狀,不僅會嚴重危害患兒健康,使生活質量顯著下降,嚴重時還會引起并發癥的發生,對患兒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極大威脅[4]。所以在給予其治療的同時需要實施護理干預措施,舒適護理可根據患兒年齡和心理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消除癥狀,促進機體快速恢復[5]。

    在護理過程中要針對性地對患兒心理特點進行準確評估,不同年齡段兒童心理特點亦不同,準確評估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從而有效消除患兒一些不良情緒[6-7]。護理人員也應當保持自身一種良好心理狀態,以避免自身一些不良情緒為患兒及家屬帶來一種壓抑的治療環境,應真誠的關心體貼患兒,使患兒充分對自己信任,利于患兒保持良好心態治療,同時也利于患兒積極配合治療。在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要適當輕輕拍打患兒的后背,鼓勵患兒咳嗽,以促進氣道分泌物的排出,使患兒呼吸道通暢。患兒在霧化吸入治療時,需要注意的是氣霧濕度和溫度的適宜度,保持適宜度能使患兒治療過程更為舒適。還有就是耐心指導患兒配合,指導患兒呈半坐位或端坐位,借助外力引導患兒將痰液排出,若不能排出,再實施吸痰處理,吸痰時仔細觀察并詢問患兒感受,保證治療的舒適性。

    第2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故事里,一個穿白色長裙,打著傘的女孩每天都站在那里賣草莓。她賣的草莓晶瑩飽滿,紅艷欲滿,吃一個從嘴里甜到心里。買她草莓的人每天排著長隊,可是,最終得到的草莓也只有十顆兒。

    她是怪商人,不只是限制每個人購買的數量,還不收錢。原來,女孩是山上的狐貍,山上的日子太寂寞乏味了,只要化作人形,就可以到人類的世界,和人類做朋友了。她喜歡別人買她種的草莓,那是一種無比的快樂。

    看來我們要改變對狐貍的舊觀念它也許并不是狡猾,只是小小的聰明,它也可能故事一直用最美好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可是讀到最后,我卻覺得有點寂寞。為什么小狐貍只能這樣和人類交往、做朋友呢。

    第3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一、“睜只眼來閉只眼”——在空白處模糊

    該糊涂的時候不糊涂,會導致課堂上的對立,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得不償失;該清楚時不清楚,又會造成學生小錯不斷釀成大錯,這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一句話,班主任要把握好糊涂的時機和火候。對一些非原則性小問題,可把握機會事后提醒或班委暗示,讓其警醒!如果班主任能睜只眼來閉只眼,眼睛中能夠容忍點小沙子,不僅班級管理變得簡單,師生關系也會變得融洽,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案例】

    同在一個辦公室,我們都知道班主任陳老師很厲害。別的班學生到辦公室打小報告,這個班班主任立馬放下手上的活,直奔教室。而陳老師班的學生老報告,我們很少看到陳老師走出辦公室的。她很少說話,學生偶有小過失,他仿佛視而不見!一次,一位調皮搗蛋的學生上課看漫畫,同桌很替他捏了把汗。而陳老師一直不動聲色!過了一個星期,正當學生洋洋得意,以為陳老師好糊弄時,一天陳老師突然將其找了去,不容學生多說就把他平時的表現全盤托出。學生頓時啞口無言,服服帖帖地接受了處理。

    二、“得繞人處且繞人”——在傷痛處模糊

    作為一線班主任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最了解學生。遇物而誨也就最有必要。當學生的認識和規范的道德出現偏差時就粗暴地呵斥學生,硬把道德塞給學生,這樣的教育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和抵觸。我們要有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善于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宜粗不宜細“定會勝過毫無意義的”細查深究。

    【案例】

    班里有一位男生叫劉力(化名),他性情孤僻,動不動就打架,同學們都不喜歡和他玩。就在上個星期,他又把同桌打哭了,同桌也把他狠狠地扭了一把。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想受傷的又何止他同桌呢!下午的班會課上,我有意組織大家談一談“我眼中的爸爸媽媽”。想不到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劉力主動發言,講述了他的爸爸經常酗酒,不管事,害得媽媽一個人照顧家庭,還要上班掙錢。同學們都覺得特別意外,我也是。我發現劉力的眼里含著淚花。多么懂事的孩子。可就是眼前的這個孩子在上午的時候還和同桌打架,是大家眼里的“打架王”。都說認知沖突是學習的有效資源,現在我引領這個孩子和更多的孩子一道,認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關心家庭,關心同學,我相信在他心里,這一課是難忘的。

    三、“假作真來真亦假”——在敏感處模糊

    老師評價學生時,不能眼里帶著沙子,對學生原先的學習能力,思品表現只要知道個大概就可以了,可以模糊地處理,不能過分地注重學生過去的能力,更不能擔心學生是不是勝任,只要給他們一個支點,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還你一片精彩。所以,在班干部選用上班主任不妨假作真來真亦假。

    【案例】

    聽同事講起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她原先的學校有一個同事接了一個“炒貨”(吵貨)班級,經過一年的努力,不但甩掉了“炒貨”的帽子,而且把班級轉變成年級里最優秀的班級。我作為班主任,出于職業的原因,自然特別關注故事中這位傳奇班主任的傳奇做法:這位老師一接這個班級,就碰到了頭痛的事情,學生有連續幾天不做家庭作業的,有經常玩電子游戲的,還有出名的“皮(頑皮)大王”等等,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起早貪黑,和學生“泡”在一起,尋求建立感情,尋求人緣,樹立威信。然而半個學期后,在學校組織的抽測中,這個班級的成績依然墊底,班級的其它競賽也沒有起色。后來,這個老師經過分析,發現這個班學生好勝心很強,只是沒有用在正確的場合,只要引領得當,可以激發孩子的向心力。她決定在孩子中推出開展輪流當班干部活動、民主測評班干部活動、確立優秀班干部獎勵制度等一系列旨在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感、自我責任感的舉措。

    第4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關鍵詞:糧食補貼;農戶決策;糧食產出

    中圖分類號:F3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3)01-0054-07

    一、引 言

    糧食是兼具私人物品與公共物品屬性的特殊商品,由政府對糧食產業進行補貼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糧食問題一直是“三農”問題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國農業政策的核心問題。為扭轉1999~2003年我國糧食生產連續下滑的局面,國家先后出臺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等一系列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至今,已初步形成綜合性收入補貼、生產性專項補貼以及糧食最低價收購等多項政策相結合的糧食補貼制度。自從糧食補貼政策出臺,2004~2011年我國糧食連年增產。眾多學者,如曹芳[1],王嬌[2],張紅玉、趙俊蘭[3],沈淑霞[4]、臧文如[5]等的研究都表明(某種)糧食補貼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或產出具有促進作用。但楊建利、岳振華[6]指出,隨著政策環境的變化,糧食補貼政策的邊際效應逐年遞減,部分學者,如葉慧、王雅鵬[7]對當前糧食補貼政策的效率表示質疑。至于糧食補貼效率低的根源,學者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理論和方法提出了各自的觀點:補貼規模太小;補貼結構不合理;補貼手段、方式失當;其他因素。筆者認為糧食補貼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外生變量,短期內大幅增加不現實。明確補貼目標、在既有的預算約束下合理調整補貼結構和補貼方式才是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徑。

    現有文獻中關于糧食補貼政策效果的研究很多,建模并利用數據對某一種糧食補貼的政策效應進行經驗研究的文獻也不少,但系統研究糧食補貼制度作用機理的很少,尤其是從農戶家庭行為的視角運用數理經濟學進行純理論分析的更少。問題不是抽象的有效率和無效率,而是針對某一意圖或目標的有效率還是無效率。必須明確,當前我國糧食補貼政策的理性目標是糧食生產,提高農民收入應該作為政策手段或者成為政策效果之一。在糧食生產導向下,方可對糧食補貼制度的效率作客觀評價。吳連翠、陸文聰[8]指出農戶是農業生產微觀主體,糧食補貼政策效應須通過對農戶決策行為的影響來實現。制度界定并限制了人們的選擇集,制度環境的演化導致農戶選擇集的改變,進而導致農戶行為變化。糧食補貼政策作為一種制度變遷影響農戶行為,進而作用于政策目標,此即糧食補貼的作用機理。本文運用新古典經濟學理論構建農戶糧作經營模型并利用外生變量的比較靜態分析方法,通過農戶收入、投入品價格、糧食價格等政策變量分析糧食補貼對農戶決策行為的影響,據此提出糧食補貼效率低的癥結,并依據模型提出產出效率導向下的糧食補貼機制。

    二、基本模型

    (一)基本假設

    為揭示糧食補貼作用機理并評價政策效果,需構建種糧農戶行為模型,模擬研究農戶在既有資源約束和糧食補貼背景下,如何理性配置資源。建模之前,作出以下假設以明確模型應用范圍是必要的。

    1.生產函數假設。土地、資本、技術、勞動是影響糧食產量的可控因素,氣候、病蟲災害等自然因素屬于不可控因素。鑒于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年度間糧食播種面積波動很小,故假定土地投入不變。技術進步雖然對糧食生產有重大影響,但短期內變化不大,故假定“技術”因素不變,因此,糧食產量主要取決于資本和勞動。假定生產函數為Q=f(L,K)關于農戶生產函數的原始假設為Q=F(L,K),其中,代表技術因素,在本文中假定為既定的外生變量,因此,農戶生產函數也可寫為Q=f(L,K)。。其中, Q為糧食產量;L為投資水平;K為勞動投入量勞動投入量和下文的閑暇都以時間來衡量。。關于農戶生產函數,另作如下假定: 2f/KL>0;2f/K2

    2.農戶“理性”假設。舒爾茨(1987)指出,農戶家庭效率低下的現象是很少發生的。農戶的“理性”表現為效用最大化,研究家庭行為的模型一般都采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假定種糧農戶家庭效用來自于消費和閑暇,消費源于收入Y,閑暇t來自于家庭的時間儲備T。農戶擁有收入和時間兩種資源,且收入和閑暇之間具有替代關系,獲取收入須以放棄閑暇和部分收入為代價。令農戶的效用函數為U=u(Y,t)。關于農戶效用函數,另作如下假定:2u/Ydt>0;2u/Y2d

    3.家庭資源“稀缺性”假設。家庭資源“稀缺性”源于家庭資源的有限性和競用性。時間和收入都是農戶的稀缺資源,農戶主要通過糧食生產和參與勞動市場兩種途徑獲得收入。因此,有農戶時間約束L+l+t=T與收入約束Y=PQ-rK+wl+,其中,P表示糧食價格,r表示糧食生產投入品價格,l為農戶在勞動市場上提供的勞動量,w表示勞動市場工資率,表示其他收入。在l為常數時,Y取決于t,K或L,K,因此,令Y=y(t,k)或Y=Y(L,K)。

    4.價格“外生性”假設。假定P,r和w均為外生變量。崔曉黎[9]指出,由于糧食種植業在我國屬次優資源配置,處于最優勞動力時期的青壯年70%以上都進城務工,農業生產基本由農村留守人口承擔。農戶的勞動力在務工與務農之間的分配主要取決于農戶的要素稟賦,短期內比較固定,因此假定l為外生變量。此外,不受農戶資源的影響,故假定其為外生變量。

    (二)模型構建

    農戶糧作經營行為模型由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構成,目標函數為農戶效用 最大化,約束條件為時間約束和收入預算約束。模型基本構成如下:

    maxL,KU=u(Y,t)

    s,t,Y=Pf(L,K)-rK+wl+

    (1)

    l+L+t=T

    模型(1)是“勞動-閑暇選擇分析方法”的變形,收入閑暇分析法在家庭決策問題中應用非常廣泛,貝克爾曾用它來分析各種家庭現象,巴澤爾[10]107-108曾用此方法分析奴隸勞動強度問題。通過模型(1)的兩個一階條件U/L=0,U/K=0可解得農戶效用最大化的L和K嚴格來說,模型(1)的解還要看二階條件,在此不考慮二階條件,假定通過一階條件即可求得惟一解。,記為L*和K*。農戶糧食生產的勞動投入和投資分別為L*和K*時,稱為農戶均衡狀態。此時,農戶的糧食產出記為Q*,易知Q*=f(L*,K*)。由于L*和K*取決于外生變量,r,P,令Q*=q(,r,p)。根據求導法則,U/L=0可化為:

    UYYL=ut

    (2)

    (2)式左邊和右邊分別視為農戶勞動和閑暇的邊際效用,(2)式含義是:農戶閑暇的邊際效用等于勞動的邊際效用。(2)式是農戶確定農業勞動投入量的依據,但(2)式表示的是在投資水平不變時農戶效用最大化的條件。根據求導法則,U/K=0可化為:

    MUY(P·MPK-r)=0

    (3)

    MUY與MPK分別表示U/Y與f/K。由于有U/Y恒為正的假定,(3)式可化為:

    P·MPK=r

    (4)

    (4)式含義是:農戶投資的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這是農戶作為生產者在要素市場上實現均衡的必要條件,也是農戶確定投資量的依據。滿足(4)表明在勞動既定時農戶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三、糧食補貼背景下的農戶行為反應

    (一)綜合性收入補貼的政策效應分析

    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是糧食生產綜合性收入補貼的主要內容。財政部關于糧食直接補貼的對象和方式有明確規定:“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即按計稅面積補貼、按計稅常產補貼、按糧食實際種植面積補貼”。臧文如[5]指出,現實中還有按糧食交售面積補貼的方式,但大多數省區的“兩補”均采取按計稅面積或計稅常產補貼的方式,這種補貼方式與糧食生產脫鉤,具有“普惠制”特征。張照新、陳金強[11]也指出,綜合性收入補貼在瞄準機制上要求比較寬松。綜合性收入補貼也稱“直補”,“直補”的“普惠制”特征廣為詬病。楊友孝、羅安軍[12]通過理論模型分析得出,農業直接補貼只有短期效應,不能在長期中實現生產最優化目標。王玉霞、葛繼紅[13]通過福利經濟學模型的分析得出,農業掛鉤收入支持會引起農產品產量增加,不掛鉤收入支持政策則對農產品產出沒有影響。大多數學者,如馬彥麗、楊云[14],蔣和平、吳楨培[15]等都認為“直補”和農戶生產行為脫鉤,難以起到促進農戶糧食生產投入的作用。學者們一般是從直觀上得出結論,或者從數據出發進行經驗驗證,但顯得經驗研究有余、理論分析不足,且現有文獻集中于分析補貼對農戶土地、資本投入的影響,尚缺乏補貼對農戶勞動投入影響的研究。在我國勞動力越來越緊缺的時代,分析補貼對糧食生產勞動投入的影響是有意義的。

    若農戶初始均衡狀態為(L*0,K*0),記為E0,單個農戶獲得量為Δ的收入補貼,則和獲得補貼前相比,任意閑暇水平下農戶收入提高了Δ,可見收入補貼影響農戶收入約束。“直補”條件下的農戶行為可以用以下模型模擬:

    maxL,Ku(Y,T-l-L)

    s.t.Y=Pf(L,K)-rK+wl++Δ

    (5)

    假設該模型存在惟解L*1,K*1,對應于收入補貼條件下的農戶均衡狀態,記為E1,即(t*1,K*1),t*1=T-l-L*1。為考察收入補貼導致農戶勞動投入如何變動,引出以下命題:

    命題1命題1的簡要證明:假設農戶初始處于均衡狀態,對應投入組合為(L*0,K*0),記為E0。在投資維持在K*0不變時,農戶預算約束記為(T,Yd)。由于直接收入補貼改變了農戶的預算約束,E0對應兩個預算約束點獲得。:在其他外生變量既定時,若以t0,L0分別表示投資既定時無收入補貼條件下農戶的閑暇量和農業勞動量,t1,L1分別表示投資既定時有收入補貼時農戶的閑暇和農業勞動量,則有t1>t0或L1

    圖1 直接收入補貼的勞動投入效應

    命題1含義是收入補貼具有減少農戶勞動投入的效應,如圖1。該效應也可作如下解釋:一般情況下,勞動報酬率的變化會對消費單位的勞動供給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且這兩種效應方向相反。而與糧食生產脫鉤的綜合性收入補貼對種糧農戶的種糧勞動投入只有“收入效應”,并無“替代效應”,因此具有抑制勞動投入增加的作用。只是當前補貼額度相對于農戶收入水平來說很低,因此這種作用可能很小。但模型分析至少從勞動投入的角度表明綜合性收入補貼對糧食生產促進作用很小。

    (二)生產性專項補貼和價格支持背景下的農戶行為調整

    生產性專項補貼主要內容是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目的在于通過降低投入成本鼓勵農民使用新品種和新型農業機械,從而提高糧食數量和質量。生產性專項補貼和糧食最低價收購制度對糧食生產投入的影響收到許多學者的關注,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生產性專項補貼對糧食生產投入有促進作用。劉克春[16]通過建立Logit模型并對農戶抽樣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糧食生產資料價格對農戶糧食種植決策行為產生明顯的逆向調節作用。吳連翠、陸文聰[18]通過對安徽省某村120個農戶的調查研究發現,農戶確實是根據農產品和要素價格的變動來優化家庭生產行為。Schmitz[17]認為生產性專項補貼對投資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陳慧萍等[18]通過對2004~2007年分省數據的實證分析,得出糧食補貼主要通過影響資本投入進而影響糧食產量。

    模型(9)的解記為*,r*,P*,分別稱之為最優其他水平、最優投入品價格和最優糧食價格。此時,農戶的勞動投入、農業投資和糧食產出分別記為L**,K**,Q**。易知,L**=τ(*,r*,P*),K**=υ(*,r*,P*),Q**=q(*,r*,P*)。若實際的農戶其他收入、投入品價格和糧食價格分別為0,r0,P0,則政府對單個農戶的收入補貼、投入品補貼和糧食價格補貼的最優量分別為*-0,r0-r*,P*-P0假定0r*,P0

    (二)既定預算約束下的最優糧食補貼

    多種因素決定了政府的農業支出是有限的,雖然存在無預算約束條件下的*,r*,P*,但政府不一定有財力負擔最優規模的的糧食補貼。現實中,農業補貼只是財政支出項目之一,受財政預算的約束,每期有既定的額度。假定每期糧食補貼額度外生給定,那么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分配既定額度的糧食補貼資金以使糧食產出最大化。假設Δ,-Δr,ΔP分別表示政府對直接收入補貼、投入品補貼和價格補貼,M為政府對單個農戶的補貼額度,則該問題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maxΔ,-ΔR,ΔPQ*=q(0+Δ,r0+Δr,P0+ΔP)

    (10)

    s.t.Δ-K*Δr+Q*ΔP=M

    其中,K*=υ(0+Δ,r0+Δr,P0+ΔP),Δ,-Δr,ΔP為決策變量。若該模型有惟一解Δ*,-Δr*,ΔP*,則模型的含義是:在既定補貼額度M下,有眾多可行的補貼組合Δ,-Δr,ΔP,每組可行補貼組合對應惟一一組投入產出組合(L*,K*,Q*),其中,有且僅有一組補貼組合使產出Q*最大,該補貼組合即是最優農業補貼組合,記為(Δ*,-Δr*,ΔP*)。此時,政府實現了糧食產出最大化的目標且農戶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因此結果是有效率的。

    (三)糧食補貼的一般趨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戶收入、要素價格和糧食價格都有上升趨勢。因此,由于邊際遞減規律的作用,等量的補貼所起的增產作用越來越小,即政策效應趨弱。為實現增產目標,糧食補貼的規模須不斷加大。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業勞動力呈減少趨勢,投資增長較快,勞動相對于資本越來越稀缺。因此,勞動的邊際產出有提高趨勢,資本的邊際產出呈降低趨勢。根據農戶生產函數可知,產出變動ΔQ、投資變動ΔK和勞動投入變動ΔL之間存在如下關系:ΔQ=MPK·ΔK+MPL·ΔL。由于勞動投入減少,即ΔL

    五、結論與建議

    (一)糧食補貼目標的集中

    庫茲涅茨法則指出,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呈下降趨勢。近年來我國農戶農業收入份額不斷降低,農業不再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逐漸成為一種利用閑置勞動力的途徑,或者是執行一種社會保障的功能。農業的“衰退”質性以及我國尖銳的人地矛盾也決定了農業不可能是解決農民貧困問題的根本出路,農民收入提高的根本途徑在于勞動力市場的調節。因此,糧食補貼的政策目標應定位于糧食生產發展而非農民增收。

    (二)糧食補貼結構的調整

    分析表明,綜合性收入補貼對糧食生產促進作用甚小,政策成本甚高,而生產性專項補貼則能有效促進農戶的糧食生產。從國際農業政策實踐來看,通過價格支持進行的補貼是解決農產品短缺的有效手段,而收入補貼則在農產品過剩、農民貧困化的背景下普遍實行。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了農民收入綜合補貼制度,但仍保留了包括價格支持和其他生產性專項補貼等政策。從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糧食補貼政策發展歷程看,早期以促進農業生產的專項補貼為主,后期以保障農民收入的綜合補貼為主。但這種轉變是以農業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農業發展面臨的任務轉變為前提的,我國目前尚未到達這個階段,糧食補貼資金的配置應以生產性專項補貼為重點。而我國目前糧食補貼制度的特征是以收入補貼為主,2004~2009年,綜合性收入補貼即“兩補”資金占四項補貼平均比重為81.74%。這種補貼結構亟待改變,補貼重點應向生產性專項補貼轉移。

    (三)糧食補貼方式和對象的轉變

    糧食補貼采取“直補”模式雖然執行效率較高,但可能偏離了政策目標,這反映我國農業補貼在補貼方式的選擇上,存在強調管理效率而忽略政策績效的現象。綜合性收入補貼和農戶生產決策相關性很低,對糧食生產所起的促進作用甚小。為了使補貼能切實起到促進糧食生產作用,補貼不應以普惠制發放,在補貼對象上應瞄準糧食生產戶,補貼方式上應使補貼與農戶生產決策相掛鉤。在糧食直補普遍實行“普惠制”的大背景下,少數省市糧食直補向糧食大戶傾斜種糧大戶傾斜。以糧食種植為代表的土地密集型模式是未來中國農業生產的首要模式。糧食生產的規模化經營是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糧食補貼資金的分配應逐步向種糧大戶傾斜,以促進糧食的規模化生產經營。

    參考文獻:

    [1] 曹芳.糧食主產區糧食補貼改革研究:以江蘇省的調查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3):4044.

    [2] 王嬌,肖海峰.我國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和減免農業稅政策效果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2):2428.

    [3] 張紅玉,趙俊蘭.我國糧食補貼政策的增產路徑及其優化[J].學術交流,2008(7):1216.

    [4] 沈淑霞,佟大新. 吉林省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的效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8(8):1216.

    [5] 臧文如,傅新紅,熊德平.財政直接補貼政策對糧食數量安全的效果評價[J].農業技術經濟,2010(12): 8492.

    [6] 楊建利,岳振華.美、歐、加糧食補貼標準、確定機理對我國糧食直補的啟示[J].經濟體制改革,2011(2):154159.

    [7] 葉慧,王雅鵬.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的糧食直接補貼效率分析及政策啟示[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5):356359.

    [8] 吳連翠,陸文聰. 基于農戶模型的糧食補貼政策績效模擬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1(5):171178.

    [9] 崔曉黎.對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效益與補貼的深層次分析[J].調研世界,2009(10):321

    [10] Y. 巴澤爾.產權的經濟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1] 張照新,陳金強.我國糧食補貼政策的框架、問題及政策建議[J]. 農業經濟問題,2007(7):321.

    [12] 楊友孝,羅安軍.我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的理論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06(4):3538.

    [13] 王玉霞,葛繼紅.我國糧食補貼政策低效率的經濟學分析[J].貴州社會科學,2009(3):7175.

    [14] 馬彥麗,楊云. 糧食直補政策對農戶種糧意愿、農民收入和生產投入的影響:一個基于河北案例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05(2):713.

    [15] 蔣和平,吳楨培.湖南省汨羅市實施糧食補貼政策的效果評價:基于農戶調查資料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09(11):2832.

    [16] 劉克春.糧食生產補貼政策對農戶糧食種植決策行為的影響與作用機理分析:以江西省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0(2):1221.

    [17] Schmitz A,Schmitz T G.Rossi F.Agricultural Subsid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Impact on Global Welfare[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28(5):416425.

    [18] 陳慧萍,武拉平,王玉斌.補貼政策對我國糧食生產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0(4):100106.

    [19] 王嬌,肖海峰.中國糧食直接補貼政策效果評價[J].中國農村經濟,2006(12):412.

    [20] 吳成福.中外糧食補貼政策對比分析[J].經濟經緯,2006(6):101103.

    [21] 何菊芳.完善農業補貼政策[J].統計與決策,2006(4):6061.

    [22] Hennessy D A.The Production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Income Support Policies Under Uncertainty[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80(1) :4657.

    [23] Dewbre J,Thompton W.The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Trade Effects of Direct Paym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83(5) :1 2041 214.

    第5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關鍵詞:高校危機管理;預警模型;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D0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4-0192-03

    高校危機指由高校內外環境因素造成的一種突發的、危害程度深,對高校的教學、科研、生產、生活以及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或危害的危機事件[1]。高校是人群密集的場所,眾多教職員工和大量青年大學生聚集,由于受到社會大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客觀上存在著一些不得不面對的危機。危機一旦爆發,往往給高校的正常運轉帶來較大影響,因其影響范圍廣,危害程度深,從而導致高校教學科研中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進而導致學校管理的癱瘓和功能的全面喪失。

    一、高校危機管理的意涵

    高校危機管理就是指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高校或高校師生面臨潛在危機或現實危機威脅的情境下,為了達到有效預防危機、及時處理和消餌危機、化危機為轉機等目的,通過組建危機管理機構、制定危機管理預案、危機預警識別、危機處理、危機事后恢復等采取的一系列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應對行為的動態管理過程。在高校危機管理中,危機預警是一相當重要的環節,高校危機預警管理指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事先對可能發生的、影響高校穩定的危機事件作出預測性判斷或提出警示的工作過程[2]。如果高校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危機預警管理體系以及高效能的危機預警管理機制,那么我們就能在危機發生前及早有效地預防危機事件的發生,或是在高校不能抗拒的危機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果斷地采取應對策略措施,使危機及時得到處理。

    因此,本文研究的中心內容是通過對影響高校危機的因素進行分析,進而建立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綜合評價模型。

    二、影響高校危機的因素分析

    高校危機根據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特大型、重大型、較重型和一般型危機事件。

    從而對不同的危機事件設置不同的預警等級[3]。

    特大型危機事件指發生該危機將嚴重地破壞高校的穩定,并迅速波及其他高校或地區,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主要表現有:沖突帶有嚴重的對抗性,各種矛盾混雜在一起且難以調和。正常的秩序遭受嚴重破壞,局面難以控制,參加的人數眾多,社會影響和危害極大。

    重大型危機事件指發生該危機將嚴重地影響學校的穩定,并迅速波及其他高校或地區,給社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不穩定。主要表現為:沖突帶有一定的對抗性,矛盾復雜。正常的秩序受到較嚴重影響,但局面基本可以控制,參加人數較多,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和危害性。

    較重型危機事件指發生該危機將影響學校的穩定,但基本沒有波及到其他高校和所在地區,難以給社會造成不穩定。主要表現為:沖突沒有對抗性,矛盾比較明確且屬于非對抗性,正常的秩序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僅發生在局部范圍或單位,沒有社會影響和危害。

    一般型危機事件指不構成危機事件的其他突發事件,協調即可解決。

    影響高校危機事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學生因素:包括學生心理不健全、厭學、課業壓力大、人際關系不佳、情感困惑、、人生觀扭曲等都會引發校園暴力及傷害事件。另外,學生的運動傷害、實驗操作不當引起的事故等都是常見因素。

    (2)教師的因素:包括教師對學生的不信任、教師對學生實行體罰或辱罵、教師本身不夠敬業等都會引發師生之間的沖突事件。另外,教師缺乏危機意識以及危機來臨時指揮不當也會使學校危機的影響擴大、損失加重。

    (3)學校管理的因素:如校風不正、學校口碑不佳、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組織運作僵化、學校經營策略不明、學校管理者缺乏領導與溝通能力等都會造成危機事件的發生與蔓延。

    (4)學校外部的因素:來自于大環境的改變,如政治與社會的變遷;來自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造成的災害,如地震、洪水、海嘯等;來自于不法份子的蓄意破壞及外力入侵,如校外不法份子的滋事傷人、綁架等;來自于突發性流行病疫情在校園的蔓延,如2003年肆虐于全國的“非典”疫情等。

    三、高校危機管理預警指標體系的建立及數據說明

    根據上述高校危機管理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理論分析法、實證分析法與調查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對預警指標體系進行構建,指標體系包括學生因素、教師因素、學校管理因素和學校外部因素四個方面以及相應的18個指標,指標體系如下表所示:

    四、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綜合評價模型

    本文根據數據處理的要求,首先設計了《高校危機管理預警指標體系》調查問卷,分別對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工學院、桂林醫學院等150名在校大學生、教師及高校領導進行了抽樣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40份。被調查人員對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的各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指標兩兩比較結果構成指標的判斷矩陣,成為確定指標權重的內容。其次再設計《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綜合評價》調查問卷,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50名在校大學生、教師及高校領導進行了抽樣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5份,被調查人員根據該校的現實情況對該校危機管理預警方面的狀態進行判斷,最后對問卷進行整理,得出數據,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高校危機管理預警模型。

    (一)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4]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上述成因分析,本文選取4組共18個預警指標構建高校危機預警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模型:

    2.構造判斷矩陣

    CR=0.043

    層次C排序就是指標體系中二級指標相對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的權重。

    (二)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的模糊綜合評價[4]

    將上述評價結果進行歸一化處理,可得:

    B=(0.316,0.277,0.215,0.192)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可知:該高校危機的預測結果為特大型危機較為合理。

    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的評價涉及到較多因素,并且容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是一個多層次的模糊綜合評價問題。本文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結合,盡可能地消除主觀因素對評價的影響,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的分配,提高了模糊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從而對高校及地方的管理者提供了較為準確的危機預警的決策信息,有利于高校危機管理預警系統的建立和正常運作。

    參考文獻:

    [1]薛瀾,等.危機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羅伯特?希斯.危機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第6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一天,狐貍果真生病了,這時,它想起了往日的好朋友公雞姐姐天天照顧它,公雞姐姐是那么細心照顧。可現在,是狐貍自己趕走了自己以前的好朋友了。它很后悔,沒辦法,它只得自己照顧自己了,可它又是個男的,不會照顧自己。

    小狐貍的病終于好了,它覺得自己活著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便想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忽然被路過的小狗看見了,小狗連忙走過去,勸它說:“狐貍呀!你可知道自己的罪過呀!你呀,不應該那樣嚇唬自己的好朋友,現在好了,你一個好朋友都沒有了,你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呀!”狐貍哭著說:“小狗弟弟,我知道你心腸好,求求你幫幫我吧,好嗎?”小狗說:“好呀!但你在這幾天不準做任何壞事,否則......”“好好好,我一定不做壞事。只要能讓朋友們再和我一起玩耍,付出任何代價我都愿意的!”“好吧!首先你不能做壞事,而且還要挨家挨戶的去向他們道歉,一定要真誠喲。還有,這幾天一定要盡量幫助大家伙兒做事,一定要表示出自己是想真誠的做。聽到了嗎?”“是是是,我一定盡力而為!謝謝你,小狗弟弟!”“沒什么!”小狗笑著說。

    第二天,狐貍便挨家挨戶的去道歉了。它首先去了小貓家,對小貓說:“親愛的小貓,以前我做的壞事希望你不要記在心里,我在這里向你說聲‘對不起’,希望你能原諒我。過去我的種種不對,希望你能原諒。好嗎?”小貓仔細地打量了一下狐貍:滿臉憂愁和同情可憐。還是不相信狐貍,又怕它來做壞事,便用掃帚把它趕了出去。狐貍委屈極了,但有沒有人愿意聽他的傾訴,它便想到了好朋友公雞家。公雞正在看書,聽見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就慢不經心的去開門。一看,原來是騙過自己的狐貍。把公雞嚇得毛都豎起來啦!狐貍看見公雞嚇成這樣,連忙說:“公雞姐姐,不要怕我,今天我是專程來道歉的!”“哦,有什么事就說吧!”公雞的害怕一下子減去了許多。“我希望你能原諒我以前的過錯,以前是我不對,騙了你,還讓你受驚嚇,對不起啊!希望你的原諒。”公雞看了看狐貍,連吼帶罵的把他轟了出去。小狐貍再次找到小狗,說:“我去道了歉了,可他們都不相信我,還用掃帚把我轟了出來,怎么辦呢?”“這就說明你的實力還不夠強”小狗不慌不忙的說,“道歉不行,你就幫助大家做事,這樣,大家應該會理解原諒你了吧,試一試吧!”“好!”

    又過了一天,狐貍又到小貓家去了。他這次一進門,就拿起小貓手里的掃帚,幫他打掃衛生。這樣的舉動讓小貓感到不可思議。但小貓還是明白了:狐貍還是想和大家做知心朋友的。他走過去,感受到狐貍在流淚,他頓時明白了。

    小貓連忙跑出去告訴他的同伴們,說:“如果狐貍待會兒到你們家來的話,一定要告訴他,他永遠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第7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腦卒中后抑郁癥(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其發生率高達25%~60%。抑郁癥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甚至增加腦血管病的死亡率[1]。以往國內外相關文獻中對PSD患者的心理護理未提及“陽性強化法”的護理模式,2005年12月結合心理學方法護理路徑管理模式[2],應用“陽性強化法”的心理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干預,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促進患者的心理及肢體功能的康復。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05年12月~2007年8月住院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病例為首發腦卒中后半月內、符合腦血管病診斷標準[3],無陽性精神障礙的過去史和家族史;神志清楚,檢查合作,無嚴重智能障礙。選取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3~64歲,平均(53±2.37)歲;其中,腦出血16例,腦梗死14例,入院1周經抑郁自評量表(SDS)[4]測查后符合腦卒中后抑郁診斷標準。

    1.2 方法

    對篩選出的患者在神經系統疾病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成熟的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包括用藥宣傳教育及指導,心理衛生宣傳教育,健康知識知曉測評 ,向患者講解抑郁癥的誘因、前驅及主要癥狀、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以及放松訓練等。根據PSD的臨床特點,對其目標癥狀實施心理學技能知識及其管理。

    1.3 評估

    用SDS[4]對PSD患者進行評估。按照中國常模結果,≥53分視為抑郁,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按此標準把入選的病人分為3組:輕度抑郁18例,中度9例,重度3例。

    1.4 陽性強化法的應用程序

    1.4.1 確定治療的靶目標(如睡眠障礙、絕望感、認識障礙),在PSD患者表現為早醒、情緒低落、無望、整日擔憂自己的疾病是否能治好,觀察和記錄這些靶目標發生的頻度、程度和后果,制定強化計劃、標準及目標,并實施強化,強化方案要對PSD患者有足夠的吸引力。

    1.4.2 陽性強化護理干預措施

    簡單易行的癱瘓肢體的康復強化訓練,在指導患者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時,應對其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加以贊賞和肯定,反復“強化”,有意識的忽視其微小的錯誤,如“你能行,你可以的,做得非常好”等,對PSD患者每一點進步予以積極的、肯定的語言鼓勵,忽視并淡化其失敗動作;提供生動的圖片、幻燈及已康復出院患者的示例,增強患者自信心;開展戶外集體活動或做小游戲,以強化患者主觀支持與利用度,提高患者的行為規范與技巧;提供個體化心理需求幫助,向患者提供社交與社會適應等方面的應對方法,指導其認知上的缺陷,提升認知能力。

    1.5 護理干預后評估

    護理干預后對PSD患者的靶目標進行測評,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1.6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SPS 10.0統計軟件處理,結果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觀察PSD患者在給予陽性強化護理干預前后的依從性,結果見表1。表1 PSD患者護理干預前后依從性比較(略)

    3 討論

    國內外研究認為,腦卒中后抑郁機制與內源性抑郁機制相似,是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代謝紊亂所致,認為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減少可能是PSD發病的病理基礎,多種環境因素及認識,軀體功能障礙等生物因子協同作用促使了該病的發生。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主觀情緒低落、抵觸,導致其肢體和心理康復的困難[5],必要而可行的陽性強化心理護理,為患者疾病的提供了幫助。

    行為理論認為,行為是后天學習的,一個習得行為如果得以持續,一定是被肯定的結果所強化。所以建立或保持其中行為必須對其施加獎勵,要消除其中行為,就得設法給予懲罰,及時獎勵正常行為,漠視或淡化異常行為,這種方法稱之為陽性強化法[6]。針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展開不同層次的心理指導,患者從被動接受治療轉為主動積極參與治療,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使之抑郁情緒得以釋放;在對其肢體功能進行康復訓練的同時,對其進步予以肯定、鼓勵和贊賞,讓其恢復自信心。在進行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時,讓患者與家屬共同認識到,患者需具備的促進和維持個體的良好身心狀態,是戰勝疾病的關鍵,讓其認識到主動按時服藥、充足的睡眠是康復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有些患者在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時,因悲觀、失望、疼痛而不愿動,自我尊嚴感降低,要用成功的病例鼓勵患者,強調“只有自己才能讓自己站起來”,讓患者對疾病有正性情緒反應。

    通過護理干預,改善患者的狀況,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本組患者在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前后差異有顯著性,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有一致性。有學者認為,健康信念對治療依從性有顯著影響,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呈正相關[7,8]。

    本組資料表明,采用“陽性強化法”心理護理模式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復有一定臨床效果,是值得推廣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彭凌,王春林,林燕,等.腦卒中后并發抑郁癥患者的護理干預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01):8.

    [2]陳凌.臨床護理路徑在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2(8):1-2.

    [3]中華醫學會神經學分會.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6):379.

    [4]W K Zung.抑郁自評量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65:194-196.

    [5]張靜.腦梗死所致精神障礙的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08):39.

    [6]郭念鋒.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衛生出版社,2005:112-1134.

    第8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課程教學 模糊評價

    目前,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是廣泛應用于各領域的評價系統,以量化的手段來判斷事物的好壞,例如教師綜合素質水平評估、學生就業現狀評估等。校企融合的評價工作具有很強的模糊性和綜合性,這類問題恰與模糊模型中因素分級綜合評價模型相對應同。模糊綜合評判是對事物的性態和類屬的歸屬程度給予刻畫和描述的模糊評價方法,應用模糊評價方法來進行校企合作教學效果的評估,這種方法科學性好,可信度高,是校企合作效果評估的有力工具。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大變化。從一定意義上說,職業教育已經是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職業教育既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處在更具有挑戰性的生存環境中。校企合作是推動高職教育發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

    1 模糊綜合評價法簡介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的綜合評標方法。該綜合評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即用模糊數學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做出一個總體的評價。它具有結果清晰,系統性強的特點,能較好地解決模糊的、難以量化的問題,適合各種非確定性問題的解決。

    2 高職院校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模糊評價模型的建立

    2.1 制定評價指標及權重集(見表)

    2.2 建立評價集

    在本課題研究中,將校企融合評價等級確定為較高層次、一般層次和淺層次3個因素集,分別賦值90,70,50分,即V=(90,70,50)。

    2.3 建立模糊綜合評價矩陣

    2.4 綜合評判:對于權重A=(a1,a2,…,an)計算

    B=A?莓R,并根據隸屬度最大原則做出最終評估結果。

    第9篇:寂寞小狐貍范文

    產婦這一個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臨近分娩前后,其很容易出現心理上的焦慮。為了使其有更多的信心完成分娩,醫護人員對其相關護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通過借助一些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1]。對此,在本次研究中針對家庭化產科護理模式的應用及效果進行了相關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選取我院產科2017年3月~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74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并使用擲色子的方法完成平均分組,各37例。其中,對照組產婦的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20歲和33歲,均齡值為(24.8±3.2)歲,孕周在32~41周,平均孕周為(33.1±0.9)周;實驗組產婦的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22歲和34歲,均齡值為(25.9±2.8)歲,孕周在31~40周,平均孕周為(32.8±1.0)周。所有入選產婦均為初產婦,并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將患有精神疾病史和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在外。經過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產婦在分娩前后接受常規護理方式,主要包含的內容有健康宣教、環境護理、飲食指導和相關注意事項的介紹,對患者存在的疑問要耐心講解,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1.2.2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家庭化產科護理模式,具體實施方案如下:首先,要將產婦待產環境營造得盡量舒適、舒服,使產婦的日常需求能夠得到滿足,盡量安撫和鼓勵其恐懼、緊張的情緒,調整其心理狀態;在待產的過程中鼓勵家屬陪同,給予其更多的安全感。與此同時,責任護士還需要將詳細的分娩流程講解給患者,使其有更多的信心進行分娩。除此之外,還需要向患者講解一些有關新生兒養護和產后身體恢復的相關事宜,使產婦能夠得到更好的預后和照顧新生兒能力。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其身體情況加以關注,并可適當使用一些肢體語言,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程度。完成分娩之后,需要對患者進行飲食方面和離床活動的指導,促進患者的康復速度。院后相關事宜的指導也相當重要,講解一些照顧嬰兒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1.3指標觀察和評價標準

    使用漢密爾頓焦慮表對兩組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4分表示焦慮,7~14分表示較為焦慮,≤7分表示無焦慮。焦慮患者比例=(較為焦慮+焦慮)/總人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此次研究數據,率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當P

    2結果

    經過對比兩組產婦的焦慮情況,實驗組患者情況明顯要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成立(P

    3討論

    在分娩前后的過程中,產婦需要承受一些不同程度上的痛楚,為了能夠使其緊張、焦慮情緒得到緩解,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助于提升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隨著“以人為本“醫療理念得到越來越多業界人士的認可[2],對產婦實施的護理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較為理想的成果。

    家庭化護理是一種與傳統護理模式有所區別的模式,“以人為本”的理念也要體現得更為明顯和深入[3]。產婦在入院之后需要為其布置好病房環境,保證舒適、整潔,能夠給產婦一種“家”的感覺,并叮囑家屬要多加陪護產婦;作為責任護士,還需要將一些相關知識和技巧傳授給產婦,使其焦慮情緒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進而保證產婦分娩活動的順利完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看的午夜免费毛片|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成人网|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性生话视频| 成人福利小视频| av成人在线电影|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成人福利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