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

    第1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全球變暖是目前全球面臨的一個很嚴重環境問題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全球變暖呢?地球變暖又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又將如何應對,來獲得可持續發展呢?下文將作一簡要剖析。

    無風不起浪,全球變暖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自然的變化,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太陽活動的變化,影響近百年的氣候變化,它不是主要原因。第二個自然變化是火山爆發,它也不可能是全球變暖的原因。

    (二)全球變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活動,主要是溫室氣體排放日益增加,以及森林砍伐,耕地擴大等土地利用的變化。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那么,為什么二氧化碳等氣體會使全球變暖呢?因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可以讓屬于短波輻射的太陽光暢通無阻地照射到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溫;但卻能阻擋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間反射回去的一部分長波熱輻射,這部分熱輻射就會使大氣和地表增溫。簡單來說,溫室效應就好像暖房的玻璃一樣,它阻擋了熱輻射的向外放射,所以暖房里很暖和。由于二氧化碳等氣體的這一作用與“溫室”的作用類似,所以把它叫做“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等氣體則被稱為“溫室氣體”。

    溫室效應原本也屬于大自然的正常變化,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正是它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由零下18℃上升到零上15℃,這個溫度,使當今的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能夠生存。但是,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迅速增加,使溫室效應加劇,全球變暖步伐加快。專家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日俱增,主要是近百年來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的結果,目前發達國家仍然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者。不僅僅如此,全球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災害天氣增加,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一)海平面上升。過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國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熱膨脹,當海洋變暖時,海平面則升高。全球升溫會引起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如果極地冰川融化,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會被海水吞沒,馬爾代夫、塞舌爾等低洼島國將從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約熱內盧、東京、曼谷、紐約等海濱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蘭、埃及等國也將難逃厄運。

    (二)全球氣候變暖加劇了自然災害。

    如20世紀后半葉,北半球中高緯地區的暴雨發生頻率增加了2%-4%,而在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近數十年干旱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加。2010年中國西南大旱,云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該五省市的受災人口逾6000萬人;僅貴州一省,由于受災嚴重需要救濟者就高達310萬人。同月旱災蔓延至湖南西部、西藏等地區。  (三)對動植物的影響。

    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適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適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將使一些地區的某些物種消失,而某些物種則從氣候變暖中得到益處,它們的棲息地可能增加,競爭對手和天敵也可能減少。

    (四)對農業的影響。

    氣候變化將影響到糧食作物的產量和作物的分布類型,氣候的變化曾經導致生物帶和生物群落空間(緯度)分布的重大變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區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種植成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歐出現小冰川期,平均氣溫也只比現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農場棄耕,冰島的農業耕種活動則幾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變暖還會使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加重。因此,全球氣溫升高后,世界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和分布狀況將會有很大變化。

    (五)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類健康取決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全球變暖將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極端高溫使人類健康困擾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普遍,主要體現為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某些目前主要發生在熱帶地區的疾病可能隨著氣候變暖向中緯度地區傳播。

    目前,人類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抑制全球變暖,減少溫室氣體的數量。

    1.節能和提高能效,開發清潔能源,植樹造林,防止森林火災,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還林還草),減少廢棄物排放,盡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2.改良作物品種,調整糧食產業結構和布局,發展節水農業等;

    3.政府應采取相關措施,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第2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建筑綠化通常是指建筑物周圍環境及室內環境的綠化,就是通過對建筑墻面和屋面采取的一些綠化措施,來達到綠化的目的。與建筑周圍的環境綠化相比,建筑綠化本身的作用非常明顯,其對于建筑節能的作用也更加直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其一,在炎熱的夏季,通過植物的葉片能夠起到遮擋陽光的作用,進而有效地減少建筑對太陽熱輻射的吸收,借助植物的蒸騰作用便可以吸收建筑外墻的熱量,進而使室內溫度保持在一定適宜的狀態下,這樣便不需要使用空調設備進行制冷,從而極大程度地降低了空調系統的能耗,有利于節能;其二,在寒冷的冬季,綠化最主要起到的是屏蔽最用,能夠顯著減少風壓對建筑物的作用,從而減少冷風對建筑表面對流換熱損失,降低供熱負荷,進而實現節能的目標。

    2屋面綠化

    種植屋面系統可以順利地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僅需要在屋面上形成一定的坡度即可,而屋面綠化系統則可以建造在這個坡度上,按照植物綠化的規劃和管理要求,對于不同的屋面坡度可以采用不同綠化構造。當坡度較大時,會使雨水在屋面上的排除速度進一步加快,這樣一來便有可能導致植物的基礎受到沖刷腐蝕,從而會損壞建筑綠化系統,為此,當建筑屋面坡度加大時,必須進行設置防滑裝置,并將之施工在防水層之下、屋面結構層之上。通過種植屋面綠化可以有效地環節城市建設綠地被大量占用的問題,現階段,排放到大氣當中的CO2以及其他有害氣體越來越多,由此引起的溫室效應也越來越嚴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機動車的數量在近些年不斷增多,為此必須通過綠色植物來進行光合作用,減少CO2的含量,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溫室效應,同時也能起到緩解氣候變暖的作用。

    3建筑周圍環境的綠化

    環境綠化基本上以大面積的草坪間以灌木為主,道路兩側及廣場周邊以喬木為主,形成室外場地的立體綠化景觀。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利用大量的太陽輻射能,直接減少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與此同時還通過燕騰作用吸收周圍空氣中的能量,有效降低該區域的空氣溫度、增加空氣濕度。

    4結論

    第3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1. 臭氧層遭受破壞 臭氧層出現空洞導致紫外線大量射入,人得皮膚癌幾率大增。

    愛護臭氧層,要求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盡量少用或不用包含對臭氧層有損害的氟氯碳、哈龍、氯氟烴、甲基溴等物質,如: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包括家電、運輸制冷、工商制冷)、泡沫(大量存在于沙發、一次性發泡餐盒、汽車內飾發泡件、保溫噴涂)、滅火劑、氣霧劑(摩絲、殺蟲劑、外用藥噴霧劑)、清洗劑、膨脹煙絲等。

    2. 溫室效應 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另一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3. 在國際上,由于人口劇增和工業“三廢”沒有有效處理而造成的污染事件屢見不鮮

    1) 英國的煙霧事件。1952年12月5~8日倫敦巨大煙霧的發生,是因為潮濕有霧的空氣在城市上空停滯不動,溫度逆增,逆溫層在40~150米低空,大量的煙噴入其中,使煙霧不斷積聚。倫敦上空的大氣成了堆置工廠和住戶煙筒里出來的粉碎了的廢物的垃圾場。事后調查數據顯示,塵粒濃度高達4.46 g/L,為平時的10倍;二氧化硫高達1.34μg/L,為平時的6倍。煙霧中的三氧化二鐵促使二氧化硫氧化產生硫酸泡沫,凝結在煙塵上形成酸霧。

    據事后統計,在煙霧期間(12月5~8日)4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約多4000人。45歲以上的死亡最多,約為平時的3倍;1歲以下的兒童死亡數,約為平時的2倍。事件發生的一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和心臟衰弱者死亡,分別為事件發生前一周同類死亡人數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患者死亡率均有成倍增加。

    2) 美國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20世紀4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的一次煙霧事件。當時洛杉磯市是美國的第三大城市,擁有飛機制造、軍工等工業。各種汽車多達400多萬輛,市內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占全市面積的30%,每條公路每天通過的汽車達16.8萬輛次。

    由于汽車漏油、排氣,汽油揮發、不完全燃燒,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烴廢氣、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鉛煙。這些排放物,經太陽光能的作用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過氧乙酰基硝酸酯等組成的一種淺藍色的光化學煙霧,加之洛杉磯三面環山的地形,光化學煙霧擴散不開,停滯在城市上空,形成污染。

    這種煙霧使人眼睛發紅,咽喉疼痛,呼吸憋悶、頭昏、頭痛。1943年以后,煙霧更加肆虐,以致遠離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減產。僅1950-1951年,美國因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就達15億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統衰竭死亡的65歲以上的老人達400多人;1970年,約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紅眼病。這就是最早出現的新型大氣污染事件――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

    3)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復蘇,工業飛速發展,但由于當時沒有相應的環境保護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業污染和各種公害病隨之泛濫成災。四日市哮喘病、水俁灣“水俁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日本的工業發展雖然使經濟獲利不菲,但難以挽回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貽害無窮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業日后為此付出了極其昂貴的治理、治療和賠償的代價。至今為止,因水俁病而提起的曠日持久的法庭訴訟仍然沒有完結。

    日本四日市的哮喘病。1955年,四日市的第一座煉油廠建成后,其他一些相關企業紛紛成立,石油聯合企業逐漸形成規模。正當人們對這些將會帶來滾滾財源的大型企業艷羨不已時,可怕的公害病已悄然潛入了人們的生活。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在燃燒時會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廢氣,當其在大氣中的濃度達到10%就會強烈地刺激和腐蝕人的呼吸器官,引起氣管和支氣管的反射性攣縮,使管腔縮小,黏膜分泌物增多,呼吸阻力加大,換氣量減少,嚴重時會造成喉痙攣,甚至使人窒息死亡。特別是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吸附在漂浮的金屬粉塵中時,就能隨粉塵侵入人體的肺泡。由于四日市的居民長年累月地吸入這種被二氧化硫及各種金屬粉塵污染的空氣,呼吸器官受到了損害。因此,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如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癌等。又因四日市的呼吸系統病癥患者大多一離開大氣污染環境,病癥就會得到緩解,所以人們把這種病統稱為“四日市哮喘病”。

    第4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迅猛的發展,但是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比如霧霾、酸雨、土地沙漠化、洪災等等。這些環境問題導致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有所減緩,而且給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在這個講究效益與生態文明的時代,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讓更多人意識到治理環境的重要性。

    2、問題的提出

    在意識到改善環境問題的若干措施中,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加強植樹造林,擴大森林覆蓋面積。因為對植樹造林能夠有效地避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過多形成溫室效應,也避免了硫等化合物在大氣中形成酸雨沉降腐蝕和破壞地表生態環境,還能夠為多水地區緩解洪水災害,為缺水地區加固地表結構防止沙化,所以說,植樹造林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加強植樹造林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工作,人人都要保護環境才能夠避免污染進一步給人類帶來困擾,使林業經營以最小的成本提高最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促進林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3、我國環境污染現狀分析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環境污染帶來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就是因為現代化的工業比如說像化工廠之類的污染性物質,還有通過大量交通設施排放的尾氣等危害物質升到高空中,和雨雪等接觸而形成的一種腐蝕性物質。降落的酸雨大量的腐蝕金屬材料,也會造成土壤、水流等酸化的后果,并且對植物有很大的危害。

    3.2環境污染帶來的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主要就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導致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氣溫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僅在美國之下位居第二,雖然說大量的工業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這也反過來證明了我國的發展是以危害環境為代價的,這種危害性的發展模式是必不可取的。

    3.3環境污染帶來的土地沙漠化

    我國人均耕地數量少,與此同時,由于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治理環境的重要性,進行大規模的、無節制的開采土地,造成土地沙漠化的現象更加嚴重。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平均每天在我國的國土范圍內就有500多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長此以往下去,我國實際可用的耕地數量更會大大的降低,這樣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無法想象的損失。

    4、植樹造林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應用

    植樹造林工作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在有效地開展,它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調節大氣中碳的含量

    眾所周知,樹木在有光照的情況下會產生光合作用,樹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減少溫室效應的危害。另外,工業生產過程中燃料的使用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要從根本上解決二氧化碳帶來的危害,就應該種植更多的樹木,我國現有的林業種植面積遠不能滿足環境治理的需求,仍然要進一步加大種植面積,這也將是一個長期的種植過程。同時,大規模的推廣植樹造林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提供一些原材料。首先,木材可以代替一些工業燃料,有效地降低了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其次,利用木材制作一些工具,既可以減少金屬材料的應用,還能夠控制控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現在,我國針對沙地的治理方法是采用人工灌木固沙林,通過灌木更好的固定土壤。而林業相對于灌木對土壤的固定能力更強,而樹木的落葉又可以滋潤土地,為土地提供營養,而且形成的這種地面結構,可以有效地對水分進行吸收和排放,減少洪水帶來的危害。因此,從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看,大規模的推廣植樹造林對于改善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4.3改善大氣中酸性物質的含量

    酸雨對于環境的危害非常大,它主要是由于大氣污染造成的,酸雨不僅會腐蝕一些金屬材質,還會對樹木造成危害,嚴重的可以導致樹木的死亡。有關部門對于各種樹木的凈化作用曾做過專門的研究,發現不同樹種對于酸雨的凈化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說:杉樹類樹種對于酸雨的抗擊能力比較差,而一些山茶樹對于酸雨的抗擊能力卻非常強。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可以在酸雨頻發的地方多種植一些山茶樹,這樣既能夠抵抗酸雨帶來的危害,還能夠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減少酸雨的發生。

    4.4樹木可以過濾空氣中的塵埃

    由于樹木枝繁葉茂,能夠有效地減小風速,這樣大氣中的大顆粒的灰塵就會落到地上。同時,植物的葉表面比較粗燥,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還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質,這些都能吸附、滯留空氣中的一部分粉塵,從而使大氣得到凈化,比如:草地吸附粉塵的能力比的地面大七十倍,而森林吸附能力比地面強七十五倍。目前,可以有效吸附空氣中灰塵的樹木有樺木、銀白楊以及法國梧桐等等,相關部門可以在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大量種植一些吸附灰塵能力較強的樹木。通過樹木吸附灰塵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凈化我們的環境,這也是大規模推廣植樹造林的因素之一。

    5、結束語

    第5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硅酸鹽;碳交易;清潔發展機制(CDM)

    1 引 言

    蘭州藍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蘭州平板玻璃廠,是我國西北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平板玻璃企業。該企業擁有兩條500t/d浮法玻璃生產線,生產各種顏色和規格的建筑、加工用平板玻璃及平、彎鋼化玻璃等。

    該企業的玻璃窯爐以前均采用重油為燃料,由于重油價格上升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并且重油作為燃料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較高,難以滿足環保要求。企業于2008年開始策劃和設計,對窯爐實施燃油改燃天然氣項目技術改造。目前改造已完成,實現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綜合能耗及改善操作環境等目的。

    同時,由于改為天然氣作為燃料,無需對重油進行加熱,窯爐煙氣的余熱大量浪費。因此,企業同時設計了一套余熱發電系統,利用窯爐的煙氣余熱進行發電,電力回用于玻璃生產中,目前該項目也已實施完成。實現了能源的節約、生產成本的降低以及污染排放的減少。

    企業開展這兩個項目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論是燃料替代或者余熱利用都可以減少CO2的排放、緩解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化。因此,企業在項目策劃和設計階段就考慮將項目作為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進行開發,申請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援助資金。目前,項目已經進入第三方機構審定階段,如果項目能夠順利完成,每年將為企業帶來約700,000歐元的收益。

    2 什么是CDM項目

    首先需要先說明以下幾個概念。

    (1)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國際環境公約,于1992年6月3日~1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期間簽署,該公約的目的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一個能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害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

    (2)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補充條款,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初步通過,并于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京都議定書》明確規定了《UNFCCC》締約方中的附件一國家(發達國家)到2012年必須完成其承諾的定量的CO2的減排義務。

    (3) 清潔發展機制(CDM)

    《京都議定書》定義的三種“靈活機制”之一,目的是通過在締約方中的非附件一國家(發展中國家)實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以協助附件一國家實現其量化的減排承諾。

    3 為什么要實施CDM

    首先是因為造成氣候變化的溫室效應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無論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排放的溫室氣體都會進入地球大氣層,從而造成全球的溫室效應。同樣,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實施溫室氣體的減排,都將對緩解溫室效應作出貢獻。在此前提條件下,又由于發達國家的低碳技術遠優于發展中國家。因此在本國實施低碳的潛力

    十分有限,如果要達到預定的減排目標技術難度很大,且需要花費高昂的費用。而如果將這些技術或資金運用到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就能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同樣的減排效果。

    4何種項目可以申請CDM

    根據《UNFCCC》及《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只要是能夠減少溫室氣體(CO2、CH4、N2O、HFCs、PFCs、SF6)排放,并符合相關CDM規則的項目就可以申請作為CDM項目。

    具體來說包括15個范圍:能源工業、能源分配、能源需求、制造工業、化工、建筑行業、運輸業、采礦/礦產品生產、金屬制造、燃料的飛逸性排放、溶劑的使用、碳鹵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的生產和消費產生的飛逸性排放、造林和再造林、廢棄物的處理和處置、農業。

    目前全世界已在CDM執行理事會(EB)成功注冊的項目共有3,567個,其中46.15%為中國的項目。已獲得簽發的減排量(已獲得資金)共773,222,592噸,其中中國占58.18%,硅酸鹽行業CDM項目開展情況如表1所示。

    在硅酸鹽行業中可申請CDM項目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類:

    (1) 余熱利用

    利用窯爐的熱煙氣或生產過程中的廢熱,用于發電、供熱等方面。

    (2) 燃料替換

    在提供同等熱能輸出的情況下,利用C含量較低的燃料(如天然氣)替代C含量較高的燃料(如重油),達到減少CO2排放的項目。

    (3) 原料替換

    利用C含量較低或者不含C的原材料替代C含量高的原材料,以達到減少CO2排放的項目。如:用硫酸鈣代替碳酸鈣生產水泥。

    硅酸鹽行業成功注冊和簽發的項目比較少,特別是陶瓷和玻璃行業,在中國目前還沒有成功注冊的。其主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雖然硅酸鹽行業內已實施大量的低碳節能項目,但是很多項目不具備額外性,因此無法注冊成為CDM項目。所謂額外性,是CDM中最重要也是最本質的一個規則,要成為一個CDM項目,首先必須具備額外性。而《UNFCCC》規定,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動如果實現以下目標即具有額外性:溫室氣體人為源排放量減至低于不開展所登記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動情況下會出現的水平。

    換言之,就是減排的項目本身存在一些障礙(如:技術障礙、資金障礙等),如果沒有CDM機制所帶來的援助,該項目難以開展,溫室氣體的排放就會增加,這樣的項目就具備額外性,反之則不具備額外性。例如,目前很多余熱回收裝置都已經作為陶瓷生產線的標準配置,無論是否申請為CDM項目,該項目都會實施,都會減少CO2的排放,已經無需CDM機制提供額外的技術或資金援助了。

    第二,行業內對于CDM的了解不足。事實上,為了提升企業形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響應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號召,很多企業已經開展了一些低碳的項目,但是由于前期對CDM了解不足,沒有先期考慮。因此按照CDM規則的要求,已經開始實施的項目就不能再申請為CDM項目了。

    5 如何申請CDM項目

    CDM項目完整的申請流程如圖1所示。

    其中,COP/MOP:議定書締約方會議;

    DNA:指定國家主管機構,中國是國家發改委;

    EB: CDM執行理事會,負責項目的批準和減排量的簽發;

    DOE:指定經營實體,EB&COP/MOP指定和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實施項目的審定與核查;

    PP:項目參與方(業主);

    CER:經核證的減排量,可以用于碳交易。

    由圖1可知,CDM項目的流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審定階段。

    (1) 在項目開始實施前,業主需要準備一份項目設計文件(其中包括項目的設計情況、預計的減排量以及相關的各種信息)、上報國家發改委、與減排量買家簽訂協議等。(由于該階段的工作較為復雜,一般業主會委托專業的咨詢機構協助完成)。

    (2) 將項目資料提交給DOE進行審定,DOE將通過文件及現場審定,對項目是否符合相關的規則作出判定,并出具審定報告。

    (3) DOE將業主的項目設計文件和審定報告提交給EB進行最終的評審,如果EB認為該項目符合要求,則會批準項目注冊。

    項目注冊之后(或申請注冊的同時),業主實施項目建設,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將產生減排量,進入第二階段。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能夠獲得減排量的時間分為7年或10年。而相隔多長時間申請一次核查則由業主自己決定。

    第二階段:核查階段。

    (1) 業主需要準備一份監測報告(其中包括項目實施的情況、實際達成的減排量等),一般情況也是由專業的咨詢機構協助完成。

    (2) 將監測報告提交給DOE進行核查,DOE將通過文件及現場核查,判定項目是否按照審定時提供的項目設計文件進行建設并已完成,并核實項目實際產生的減排量是否真實和準確,并出具核查報告。

    (3) DOE將業主的監測報告和核查報告提交給EB進行最終的評審,如果EB認為該項目符合要求、減排量真實準確,則會批準減排量的簽發。

    (4) 買家將根據EB簽發的減排量和購買協議,將援助資金匯給業主。

    6 硅酸鹽行業未來碳交易展望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于2012年結束,雖然過去一年全世界對于京都議定書是否能夠延續第二期都較為悲觀,但可喜的是在德班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上,經過各個國家的共同努力,最終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并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并從2013年開始實施。也就是說,國際性的碳交易將會持續運作下去。

    雖然國際的碳交易機制成功得以延續,但是發達國家對于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經濟迅速發展的國家)進行CO2減排的態度依然消極,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可以預見,未來國際碳交易的規則將更加詳細、條件會更加苛刻、審核也會更加嚴格。要在中國成功實施CDM項目,特別是在硅酸鹽行業實施CDM項目,將會面臨較大的困難。

    那作為中國的硅酸鹽行業是否還有其他途徑來實施碳交易項目呢?最有可能的答案將是國內的碳交易市場。

    據來自德班的最新消息,參加德班氣候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官員表示,隨著中國“十二五”期間加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中國有望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系統。所謂碳排放交易系統,是建立在溫室氣體減排量基礎上將排放權作為商品流通的交易市場。

    事實上,中國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國內的碳交易模式。主要包括,項目交易規則的建立、碳交易平臺的建立、地區或行業碳排放基礎的研究、碳排放指標的設置以及試點與推廣的路線圖等等。

    目前相關的政策、規則都在制定中,有部分已經到了征求意見的階段。可以預見未來在國內肯定將形成一整套的碳交易機制與規則,碳指標體系以及配套的碳交易市場,如圖2所示。

    根據目前國外的成熟經驗,很可能會采取指標分配的形式來完成碳減排的任務。也就是說,將碳排放的指標(或者是減排指標)分配給各個地區,地區再根據自己的分配計劃分配給各企業,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改造等手段,完成自己的減排指標。如果企業減排的效果好,能夠超額完成,那超出的部分可以拿到碳交易市場中進行交易。同樣,如果企業自身無法完成減排的指標,也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中買回相應的減排量指標來完成自己的任務。

    因此,對于企業未來在碳交易中將成為何種角色,是買家還是賣家,將從碳交易中受益還是付出更多的資金,這一切都與碳排放指標有直接的關系。指標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如何開展碳減排的工作,廣東省“十二五”主要產品單位能耗指標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日用陶瓷生產行業的能耗下降的潛力是最大的,而水泥行業的最小。由于能耗與碳排放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在未來制定碳減排指標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參照能耗情況,作為日用陶瓷生產行業的碳減排指標就可能比水泥行業高。是否指標高就一定意味著將成為碳交易中的買方,而需要拿出資金去購買減排量以完成減排任務呢?這也是不一定的,由于減排潛力大,如果相關減排工作開展有效,也很有可能獲得較大的減排量從而在碳交易中獲益。

    7 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碳交易格局

    首先,作為行業來說,由于目前各行業都尚未建立碳排放的目標指標體系,對于本行業的碳排放情況也不清楚,而僅僅采用能耗來估計碳排放是不全面的,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所以,首先應該對行業的碳排放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真正了解實際的碳排放水平,找出行業內的標桿企業,合理地估計減排潛力。同時積極參與國家相關碳指標的制定工作,提供行業數據,合理地確定目標指標,既讓企業承擔一定的減排任務,又不加重企業的負擔,可持續地進行發展。

    其次,作為企業自身來說,也應該積極開展相關的工作,了解自身和行業內標桿企業的碳排放水平,找出差距,確定改進方向,采用相應的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如果企業在低碳方面能夠達到國內甚至國際的先進水平,那在今后的碳交易體系中就很可能成為賣家,從中獲得收益。

    8 如何了解行業或企業自身的碳排放水平

    目前,已經有相應的國際標準可以對企業、項目或者產品進行碳排放水平的核查。如:ISO 14064:2006由三部分組成的標準,其中包括一套溫室氣體的計算和驗證準則。該標準規定了國際上最佳的溫室氣體資料和數據管理、匯報和驗證模式。可以通過使用標準化的方法,計算和驗證排放量數值,確保1t二氧化碳的測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ISO14064可以用于企業或者項目的碳排放水平核查。PAS 2050:2008、ISO 14067用來計算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制造、分銷和零售、消費者使用、最終廢棄或回收所產生的碳排放。PAS 2050已經由英國標準協會在2008年,目前被全球企業廣泛用來評價其商品或服務的溫室氣體排放。ISO14067國際標準也將于近期。

    9 結 語

    第6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林業工程;生態效益;水源;森林;保護

    1 林業工程的生態效益

    經濟效益能夠給人們帶來直觀的利益,但是生態效益卻不能給人們帶來直觀可感的效益,所以人們對于生態效益沒有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林業工程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相互促進統一才是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

    1.1 改良小氣候效益

    一是,濃密的樹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太陽的輻射和噪聲污染;二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大氣中塵土的含量;三是可以凈化環境。生態系統內生物的多樣性等特質,森林都可以利用其將人類在環境排放的廢棄物吸收過濾,然后將其凈化,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實現對于環境循環的凈化。

    1.2 涵養水源效益

    在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的能力最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樹冠可以截留降水;另一方面植物的根系可以儲存水分,使得可以有效的補充地下水。有關數據可以表明,當森林土壤的根系的空間深度達到一米時,每立方米的森林可以儲存200-2000立方米的水源;25年生的天然森林,每小時能夠吸收的降雨量是150mm,而地每小時能夠吸收的降雨量僅是5mm,前者是后者的三十倍。所以說,森林可以很好的緩和地表水徑流量,調節河川流量,凈化和改善水質。

    1.3 防風固沙效益

    強勁的風力會把地表的肥土和沙粒吹走,導致土壤的位置發生了偏移,所以,風蝕對土壤的傷害是很大的。在我國北方的沙漠地區表現的尤其明顯,每年春天剛開始的時候,風沙常常會淹沒農田和村莊,危害異常嚴重,造成巨大破壞。密集的森林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當風經過森林時,樹干和枝葉以及氣流本身發生了摩擦和沖撞,氣流被分解成許多的小漩渦,小漩渦之間又彼此發生摩擦,使氣流的能量大幅度的下降,風速降低,風力減弱。森林數目枝繁葉茂,可以有效的降低風速并且改變風向,從而減輕風沙的危害,達到防風固沙的目的。

    1.4 固土保肥效益

    濃密的樹冠和枯枝落葉可以截留住天然的降水,并且可以在雨滴的降落過程中,緩沖它的重力,從而減小雨滴對于土壤的沖擊力。而且,植物的根系也是土壤中的一個巨大網絡,盤根錯節的與土壤僅僅盤結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導致的土壤和養分的流失,做到固土保肥。

    1.5 土壤改良效益

    所有的森林植物都是一年四季輪回的,每年都有新的幼苗發芽,也有老樹枯萎死去,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這些凋落的植物和枯萎的樹干、樹根等等,在水、光、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逐漸的分解成有機化合物,使其他植物吸收利用以便生長。這種來自于森林的自肥機制不僅凈化了環境,還大大的節省了人工施肥的人力和物力。

    1.6 環節溫室效應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工業的迅猛發展,還有機動車輛的增加等等,全球經濟的發展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碳排放量的增加導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含量遠遠高于過去的水平。二氧化碳可以減少地表向太空輻射熱量,從而達到有效調節地球氣溫的目的。但是,一旦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地表的熱量難以散去,就會導致地球的氣溫逐步升高,就形成了所謂的“溫室效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轉化成有機物和氧氣,這樣才能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實現二氧化碳生成與轉換的動態平衡,可以有效的緩解溫室效應。除此之外,森林還可以吸收硫化物和氮氧化合物,降低酸雨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2 充分發揮林業工程的生態效益的策略

    林業工程的生態效益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統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人們只重開發而不保護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就推動林業工程生態效益的策略和措施展開深入的分析。

    2.1 加大資金投入林業工程生態建設

    一切事業建設的基礎和關鍵都是資金的投入,林業工程的建設也不例外。想要推動林業工程的可持續發函,就要從防護林、涵養林、農用林和綠化林等多個方面來關注。所以,政府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是森林環境保護工程建設和天然林自然保護系統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所以,政府要充分的利用財政資金,堅持正確的生態環境觀和政策指引對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指導,推動林業工程全方位的建設。

    2.2 樹立生態經濟效益理念

    不可否認的是,人們無節制的開采林業的最主觀因素就是可觀的經濟利益,而且大多數人都持有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具有不可協調的矛盾的錯誤看法。所以,樹立生態經濟效益理念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低山、丘陵地區的建設就十分需要生態經濟效益理念的支撐,不能“只開發不保護”,也不能“只保護不開發”,應該對于經濟林和農用林規劃到經濟發展規劃體系中,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進行適度的開發,推進林業工程的自然更新,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2.3 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從一方面來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所以科學技術的支持也是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所必須的。所以,加大科技的研發力度,為林業工程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持,這對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用的;另一方面,林業工程的平穩發展,也會促進林業生產朝著多樣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林業工程的生態效益,還能使相關的林業工程穩定的發展下去。

    在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下,想要使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群眾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林業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加強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可以調動人們積極投入到可持續發展事業的建設當中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不破壞環境,不亂砍濫伐,從而加快林業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建設進程。

    結束語

    森林與人類的生產生活都息息相關,我們應該在享受森林給予我們的一切的同時也要學會用感恩的心去回饋森林,保護森林。我國的森林資源本來就不多,而毀林開荒、亂砍濫伐這些不文明的現象又使這些本就不多的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森林資源的保護是迫在眉睫的。但是,林業工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所以除了資金、技術和人力這些方面需要加大投資以外,社會的整體支持與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我們需要在建設過程中不斷的提出新的策略和措施,推動生態規劃建設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自君.論林業工程的生態效益[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4,(2):159.

    第7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 綠色屋頂環境保護作用 初探

    綠色屋頂在環境保護中有何作用呢?我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總結如下:

    一、管理暴雨,減輕排水系統壓力

    1995年,對美國北部卡羅萊納州紐斯河魚類死亡原因的探求促成了一項研究綠色屋頂的項目。該州頒布了法令要在2003年減少30%的氮素含量。創立了數個工程、項目和各種保護措施。其中一個策略便是2002年在紐斯威自然中心天文館修建綠色屋頂,后來成了北美第一個監測水質的綠色屋頂之一。該監測點收集的數據表明綠色屋頂持水能力為63%。北卡羅萊納州的一名研究生艾米莫蘭說:“實驗結果表明,綠色屋頂降低了85%左右徑流量和洪峰流量。”

    綠色屋頂正在成為一種最有效的解決管理暴雨的方法。下暴雨時,鋪有種植土的屋頂就像一塊大海綿,可以將雨水保存起來,而屋頂的植物就可以依靠這些水源蓬勃成長。這樣,綠色屋頂不僅僅吸收了污染物質,而且減緩了徑流量,減少了發生洪水和土壤侵蝕的危害。據美國環保署估計,3-5英尺厚的土壤生長基質可吸收75%的降水,降水量在0.5英尺甚至更少。

    綠色屋頂通過對暴雨的管理可以減緩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壓力。在夏季暴風雨過后,過多的雨水無法通過下水道系統順利排放,從而導致城市里雨水泛濫,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綠色屋頂上降落的雨水會被植物和土壤吸收后消失或者蒸發到空氣中。綠色屋頂在各季節吸收降水的能力有所不同,春秋季吸收率為40%-50%,夏季的吸收率近100%,而冬天只有10%-20%的降水被吸收,但傳統屋頂的吸收率幾乎近于零。

    此外,通過綠色屋頂還可以實施“灌溉”,將這些收集和儲存下來的雨水還可以用于灌溉、洗車、沖廁所等其它非飲用用途。

    二、改善水質和空氣質量

    綠色屋頂可以改善空氣質量。首先是屋頂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更多的氧氣以凈化大氣,同時也可以吸收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從而增加該地方空氣的新鮮感,使人們心情舒暢,直接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綠色屋頂又被稱為“城市氧吧”、“城市的保健師”;其次是因為浮塵被過濾并凝固了,自然浮塵的毒素也被過濾掉了。“綠色屋頂造就健康城市”中心稱,一平米的草屋頂大約每年可以除去0.2千克浮塵。

    據美國環保署報道,綠色屋頂可以通過屋頂根部系統的細菌和真菌等生物復育和植物復育的自然過濾過程過濾雨水中的污染物,氮、磷被分解和解毒。倫敦生態小組1993年說綠色屋頂從雨水中吸收了95%的鎘、銅和鉛及16%的鋅等污染物,這樣就減輕了對周圍水質的污染。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綠色屋頂更多的益處會逐漸彰顯。

    三、緩解日趨嚴重的城市“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是由諸如混凝土和瀝青之類的密封表面所導致的,它們吸收能量并反射一部分到了其他更堅硬的表面。這種再輻射熱日落后被釋放出來并形成城市上空的高溫穹。綠色屋頂不僅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提高環境空氣質量,并且還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從而減少大氣中CO2等溫室氣體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城市熱島效應。

    有關專家指出,有綠色屋頂的表面溫度可以比周圍的大氣溫度還要低,普通的黑色屋頂,夏天的反射溫度會高達攝氏60度 ,而綠色屋頂可使其降到攝氏25度。美國城市環境部發言人杰西卡?里奧說,在芝加哥的炎熱天氣里,有綠色屋頂的城市住宅溫度可降低6攝氏度。

    如果能在城市中能夠普遍推廣綠色屋頂,就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氣溫。從而減緩城市“熱島效應”。深受“熱島效應”之苦的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倫多,每年6月到9月,這里都要有18天的霧天,溫度常年比郊區高4到10攝氏度。為了納涼,人們不得不采取制冷措施,但這樣反過來又更加重了溫室效應和空氣污染。最近,多倫多市和加拿大環保署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建設相對適度數量的綠色屋頂,即占多倫多市總用地面積的5%,也就是將所有屋頂中的一半改造為綠色屋頂(假設屋頂面積占城市總用地面積的10%),將使城市熱島溫度降低1到2攝氏度。

    據權威部門測算,如果一個城市把屋頂面積全部利用起來進行綠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將減少80%左右。加拿大環境組織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如果多倫多有6%的屋頂面積種植了綠色屋頂植物的話,那么每年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240萬噸。

    四、節省能源,降低能耗,減輕供電壓力

    因為綠色屋頂本身就是一個保溫層,可以在夏季和冬季調節屋頂的溫度,以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炎熱的夏天,綠色屋頂可以讓屋頂更清涼,更能夠緩解一天中的熱度峰值,從而為業主節省能源。美國城市的環境部發言人說,在芝加哥炎熱天氣里,有綠色屋頂的城市住宅溫度可降低到14-44攝氏度,比郊區那些用瀝青鋪頂的辦公室的溫度還要低。

    加拿大環境部研究綠色屋頂優勢性的專家說,綠色屋頂吸收了大量的能量,它至少可以減少5%-15%的夏季應用的電量。具權威部門監測,在我們國家綠色屋頂在夏天能將溫度降低1-2攝氏度。溫度每降低1%就能節省5%的電力,從而每年能節約64萬美元。

    到了冬天,即使植物不再生長,也能有保溫的效果。綠色屋頂能夠減少能耗30%,幫助房屋保溫。芝加哥市政廳的綠色屋頂每年就能節省4萬到5萬美元。

    加拿大環保署研究員兼多倫多大學環境研究院教授布拉德?巴斯教授說,推廣綠色屋頂,這會給發電企業帶來一定影響。“這種熱門技術的真正受益人是電力公司,”他說,“你在推廣綠色屋頂時,就等于告訴電力公司,這里有一個緩解熱浪襲擊期供電需求的簡單方式。”

    五、能為鳥類等小動物提供棲息場所

    雖然綠色屋頂不能被看成真正自然狀態的地方,但它的的確確為城市環境增色不少。綠色屋頂可以吸引有益的鳥類、蜜蜂以及蝴蝶等小動物,為野生生物的棲息地。鳥語花香的環境不僅提高了城市的人居品位,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與人類友好的昆蟲、鳥類等小動物,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六、靚裝城市,減少“視覺污染”

    第8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 林業 分類經營 生態經濟 協調發展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就是遵循現代林業思想,根據社會對生態和經濟的要求,按照對森林多種功能和主導利用的不同,將林業劃分為以發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林業和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的商品林業,并按照各自特點和規律,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投入機制和發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生態林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商品林,強力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使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整體發揮,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1 林業在生態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當前,林業問題己成為全球生態環境的核心問題,林業是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保護和發展林業己成為緩解生態環境危機和實現生態、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 林業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主體地位

    森林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主體,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維持碳氮平衡,緩解全球“溫室效應”。從全球來看,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氣中本應該被森林吸收的CO2沒有被吸收,地球的溫室效應不斷增強。據分析,在過去的20年中,大氣中CO2濃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0.5℃,溫室效應使得自然生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據測定,lha的闊葉林在一天內能夠吸收1 000kg的CO2。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夠大大緩解“溫室效應”。

    其次,防風固沙,為農業的穩產高產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森林植被破壞后,由于陽光爆曬和雨水沖刷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土地荒漠化。實現荒漠化綜合治理的根本在于發展林業。森林能夠使風速、風力大大下降,在防風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時配合農業、水利等措施,風沙量將會逐年減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農業小氣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顯著。

    最后,維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樣性賴以存在的重要基礎。野生動物種群的組成和多樣性不僅與森林的面積有關,還與森林植物種類組成及結構密切相關。

    1.2 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林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是一個基礎性產業部門。

    首先,提供林產品,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國外林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林產品的供應在促進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林業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著木材、林副產品等,既為工業發展提供著大量原材料,又生產著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其次,提供以木本糧油為主的非木質林產品,為解決我國食物安全問題服務。豐富的森林資源,不僅能夠提供各種林產品,還是人類未來營養食品和養殖業飼料供應的重要基地。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木本糧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計總產量折合成糧食達200億kg。森林食品還能滿足人們改善飲食結構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最后,提供就業機會。林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低,吸納的勞動力數量較多,為促進社會再就業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機會和有利條件。林業吸納勞動力的主要途徑有: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自然保護區建設、林業山區開發、林業產業發展、承包開發荒山、非公有制經濟、勞務輸出等。由此看來,林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也能增加就業機會。

    2 我國林業經營現狀分析

    以生態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不合理生產方式,造成了森林資源的大量破壞和消失,形成了貧困-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加貧困的惡性循環。下面這一組數字或許能從某個側面說明當前我國林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中國國土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7%,而森林面積僅占世界森林面積的4%;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而木材蓄積量只占世界木材蓄積量的3%;森林面積122萬km2,人均1 000m2,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10;林業用地利用率低,有林地面積占43%,而發達國家是80%~90%;森林蓄積量95億m3,人均8m3,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積量83m3的1/10,大約名列世界第120位之后。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我國林業的現狀既難以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更難以肩負起改善生態環境的歷史重任,林業生態與經濟發展極不協調。

    傳統林業經營模式的客觀局限性混淆了作為商品產業的林業與作為社會公益事業的林業在經濟性、經營利用目標、經營方式、管理要求、社會實現形式以及價值補償等方面的差別,使得人們不能很好地按照各自的不同特點和規律選擇相適應的辦法來經營管理和建設林業,而是采取同樣的經營方式。也就是在木材永續利用理論指導下,把林業只當作一般的產業來看待,沒有引起對公益林業的真正重視,其結果是林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沒有緩解,林業經濟處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3 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所遇到的難題

    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須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這樣才能制定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戰略。就我國當前的林業狀況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將遇到如下的難題:

    (1)規劃中的難題。我國林業經濟成份復雜,有國有林、集體所有林,也存在部分私有林。實施林業分類經營需要從總體上進行規劃,哪些是生態公益林,哪些是商品林,都要規劃清楚。但在總體安排和規劃中必然要涉及到部份總體規劃與所有者之間的矛盾,規劃中要求建設生態公益林,而所有者從強調自身利益出發,強調建設商品林。因此,在林業多種經濟成份存在的情況下如何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正確處理好規劃需要與所有者利益要求的矛盾,則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重要難題。

    (2)樹種選擇上的難題。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既要滿足社會對木材及林木產品的需求,又要滿足對林業的多種效益的需求。用小面積的林地進行集約經營,培育出社會需要的木材及林木產品,在此基礎上,培育和保護大面積天然林,以實現林業的多種效益,這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重要原則。而要想在小面積上培育出大量的所需木材,樹種選擇極為重要。樹種既要適于林地生長,又要生長快;既要適于培育,又要便于加工增值。因此,我國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根據不同區域選擇不同的目的樹種,并滿足商品林業的需要,則是一個主要的難題。

    (3)林地使用上的難題。實施林業分類經營,一方面,保存現有天然林的面積,并提高其生長力;另一方面,就是拿出一部分林地,集約經營生產出社會所需的木材。而目前,在林地使用上,存在很多難題,一是森林面積在一定程度上被蠶食,毀林開墾現象十分嚴重;二是林地和農田在使用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一些環境遭到破壞,林地生產力下降。因此,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如何使用好現有林地,保護住現有的森林面積,提高其生產力,同時,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擴大森林面積,也是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然遇到的難題。

    (4)投資體制上的難題。不同的所有制,在投資培育森林上有著不同的方式。國有林區在投資上可以形成規范的制度,而集體和私有開發投資就很難形成規范的制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投資的與否取決于所有者,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后,哪些天然林要保護經營好,哪些林地實施集約經營,要受到所有者利益的驅動,既便是造林成林的林地,也容易遭到破壞而挪做他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國家必須要有足夠資金作保證。

    4 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我國林業分類經營對策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既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需要,又是尋找林業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我國在實施林業分類經營戰略過程中,必須針對所遇到的難題,采取一定對策解決,從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推動我國林業發展的經營戰略。

    4.1 分步驟、有層次地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林產品生產不能超過森林的再生能力,要求對森林資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種用途方面實行綜合管理。林業分類經營戰略必須以林業可持續發展為指導,制定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按地域和環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經營規劃;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林產品的市場需求,選擇目的樹種;分步驟、分層次地推進,先從保護天然林逐步轉向保護治理環境,先從天然林的一般保護入手逐步轉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護天然林,先從國有林區啟動,逐步擴展到山區、農村等,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恢復與發展。

    4.2 加強科學研究,尋找和選擇商品林樹種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商品林的建設是重點。在我國,目前商品林建設有兩個關鍵方面,一方面,選擇適合我國的商品林樹種,另一方面,在商品林發展過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產力。就我國北方而言,現在落葉松雖易成活,早期生長快,但后期生長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場面窄。因此,極需通過科學研究,尋找選擇和培育一種或幾種目的樹種。過去,我國比較注重選擇針葉樹種,但是大面積營造針葉林造成林地酸化,地力減退,我國現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針葉林,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的很少,地力減退也要引起注意,因此,針闊混交的營造林方式必須堅持,且需不斷地進行研究、改進和完善。

    4.3 構建適合我國林業分類經營的投資和技術體制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必然要有大量的投資,投資不到位,投資使用效益差都是不允許的。因此,投資要建立投資法人責任制及項目負責制,通過法律、法規和各種管理制度約束責任人。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科學技術必須先行,目前,林業工作中就科學技術運用上有兩個弊端,一是林業企業粗放經營不重視科學技術,林業生產經營中的科技含量越來越低。二是科研與生產實際嚴重脫節,實驗的項目很少有推廣見效的,企業極不愿意參加任何有價值的科研和技術推廣活動。這種狀況不適應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需要。因此,必須構建靈活有效的技術體制,即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依靠科學技術,推進林業分類經營的進程。

    4.4 強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林地的區劃和林地利用的規劃。但林地現存的問題也不能使林業分類經營更好地進行。因此,必須要加強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斷被侵蝕的態勢,堅決杜絕毀林開荒、亂占林地的現象;要對生態位置重要的地段,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確保林地作用;要堅決還林于山,還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統的生態作用,改變自然環境;要不斷地擴大林地的面積,在森林母體的情況下,依據林木生物學特性,擴種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永順.論林業分類經營和森林資源分類經營[J].林業經濟,1996(5)

    2 侯元兆.林業分工論的經濟學基礎[J].世界林業研究,1998(4)

    3 陳國明.淺議林業分類經營的理認依據[J].林業經濟,1996(5)

    4 劉偉平.林業分類經營:概念與問題[J].林業經濟,1998

    第9篇: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低碳 低碳經濟 經濟法

    一、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的意義

    (一)只有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我國化石能源需求不斷增大的壓力才能得以緩解,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使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二)只有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我國諸多產業的層次才能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增強,才能跨越種種國際貿易壁壘,促進世界貿易的發展。

    (三)只有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才能得以轉變,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從而使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得以化解。

    二、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結合我國實際

    氣候變化問題是全球性問題,要特別注重結合國家的實際來解決。因此,我國的法治建設,特別需要緊密結合我國的國情,而不是照搬照抄發達國家的經驗。

    (二)保護國家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主要是指各國強調的國家環境安全的利益。國家環境安全在我國主要表現為防止因為自然災害等環境問題所引發的社會動蕩,而碳循環異常導致的水循環異常進而導致的旱澇災害及水土流失問題是與氣候變化關聯最緊密的自然災害,因此要特別關注。

    (三)注意法制構建的協調完善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各種法律法規的協調,而這些法律法規的協調統一使法制統一,這不僅方便適用、提高效率、節省法律資源,更能有效地促進低碳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低碳經濟法制構建的經濟法思考

    我們應當不斷完善原有相關的經濟立法體系。低碳經濟這一發展模式的目的是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與經濟法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法理念與價值觀是一致的。因此,完善原有的經濟法體系也是對低碳經濟的法制構建的發展。經濟法包含的法律部門廣闊,涉及低碳經濟的法律部門有自然資源法、能源法、環境法、稅法、公司法等。

    (一)自然資源法

    所謂自然資源法是指調整人們在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自然資源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的自然資源法尚不完善。為了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實現低碳,自然資源法律的完善勢在必行。只有完善了自然資源法,我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才能趨于合理和科學,低碳經濟的道路才能走的更遠。

    (二)能源法

    能源法是調整能源開發、利用、管理活動中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和。它是調整能源領域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在低碳經濟理念下,能源立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應該包括:能源可持續利用原則或能源安全原則;節能高效綜合利用原則;能源清潔利用原則或能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原則;能源國際合作原則。制定并完善能源法將大大推動我國能源的保護和合理配置,推動低碳經濟的開展和穩步前進。

    (三)環境法

    環境法的完善對于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至關重要。為了實現保護資源防止污染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目標,我國政府運用包括經濟經濟的各種手段進行境保護的重大作用日益彰顯,我國將征稅和收費排污結合在一起,這構成了大氣污染經濟防治手段的主要內容。環境法德完善將從宏觀上對低碳經濟的發展給予指導,使低碳經濟的發展具備原則性的保護而不至于偏離“軌道”。

    (四)稅法

    眾所周知,稅收政策的合理運用,不僅僅有利于經濟的增長,對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生態平衡和保護環境,促進科技進步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稅收我們應在協調社會經濟與大氣環境保護關系的基礎上,適時開征碳稅,建立一個以大氣環境保護為目標,各種稅種相互配合、相互聯系和制約的稅收體系。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系列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稅收政策。

    (五)公司法

    在公司法方面,應提高高碳企業市場準入的要求。比如,提高高碳企業最低注冊資本限額,限制高碳企業的上市。而對低碳企業給予各項優惠政策。放寬低碳企業的市場準入要求,降低其最低注冊資本限額。降低對低碳企業上市的要求,鼓勵低碳企業優先上市。

    近代以來,各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大規模開發常規能源已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過高,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引起了各國政府的強烈關注。在這一背景之下,低碳經濟受到了國際社會和各國的推崇。我國當前倡導節能,發展可再生能源,建立節約型社會等政策措施都是與低碳經濟的內涵相一致的。但是,我國尚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體系法律,許多法律法規仍處于空白。因此,為了更好的發展低碳經濟,我們必須完善現有的經濟法規范,構建低碳經濟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1] 辛章平,張銀太.低碳經濟與低碳城市[J].城市發展研究,2008.

    [2] 胡淙洋.低碳經濟與中國發展[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

    [3] 潘家華.英國低碳發展的激勵措施及其借鑒[J].中國經貿導刊,2006.

    [4] 趙娜,何瑞.英國能源的未來:創建一個低碳經濟體[J].王偉,譯.現代電力,2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