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獸醫學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討TLR4在腦出血大鼠血腫周圍腦組織中的表達變化及其作用. 方法: 采用自體尾動脈血注入法制作腦出血大鼠模型,將50只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造模完畢后按不同時間點(術后6,24,48,72 h和7 d)隨機分為5個亞組,每組5只. 各組于不同時間點取材,采用反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方法檢測大鼠腦組織TLR4 mRNA的相對表達. 結果: 各實驗組各時間點TLR4 mRNA均表達,假手術組TLR4 mRNA的相對表達在各時間點無顯著差異(P>0.05);模型組與假手術組相比TLR4 mRNA相對表達顯著升高(P<0.05),且在48 h達高峰,持續到72 h. 模型組相同時間點TLR4 mRNA的相對表達與假手術組比較均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腦出血大鼠模型TLR4表達增高,提示TLR4在腦出血炎癥損傷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 腦出血;大鼠;Toll樣受體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 in brain tissue surrounding hematoma of cerebral hemorrhage rats and its role in brain inflammatory injury. METHODS: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models of rats were made by injecting autologous arterial blood collected from caudal artery. Fifty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sham operation and model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TLR4 mRNA in the brain tissue surrounding hematoma was determined simultaneously by RT PCR.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TLR4 gene in model group was higher evidently than that in sham operation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TLR4 is increased in brain tissue surrounding hematoma of cerebral hemorrhage rats. It is indicated that TLR4 is increased in brain tissue surrounding hematoma of cerebral hemorrhage ra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LR4 might be involved in inflammatory reactions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Keyword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at; Toll like receptor
0 引言
腦血管病是臨床常見病之一,尤其腦出血具有較高的發生率、致殘率、病死率,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出血后水腫的形成和發展,現已證明腦出血后的炎癥反應是腦水腫的直接原因[1]. Toll 樣受體4 (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在跨膜信號轉導受體家族 TLRs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 可介導細菌內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誘導的炎癥反應. 研究[3-4]發現, TLR4 與心、肝、腦缺血性非生物性炎性損傷關系密切,但TLR4 是否也參與了腦出血非生物性炎性損傷尚不清楚,我們采用自體尾動脈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腦出血模型,初步探討TLR4在腦出血非生物炎性損傷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健康雄性SD大鼠 50只,體質量300 ~350 g,由河北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許可證號DK0403007],清潔級. NARISHIGE SR6N腦立體定向儀(日本);電子天平(日本AND HR120,精確度為0.1 mg); RTPCR相關試劑(美國Promeger公司);所用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成;PCR擴增儀(德國Eppendorf公司,572H);低溫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5417R),凝膠成像分析系統(德國Eppendorf公司,SYNGENE).
1.2 方法
1.2.1模型制作 參照本實驗室的方法進行[5],即將動物用水合氯醛按35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取尾動脈不抗凝血50 μL,應用腦立體定向技術注入大鼠腦內右側尾殼核,術畢用醫用骨蠟封閉針孔. 假手術組只進針不注血.
1.2.2動物分組 將大鼠隨機分為腦出血組(25只)、假手術組(25只). 造模完畢后按不同時間點隨機分為5個亞組,即術后6,24,48,72 h和7 d,每組5只.
1.2.3 標本采集 于相應時間點斷頭處死動物,取血腫周圍腦組織,稱取100 mg,置于冰浴中的勻漿器并迅速勻漿,用于抽提總RNA,剩余組織置于液氮中,-80℃保存.
1.2.4 血腫周圍腦組織總 RNA抽提與純化 在冰浴勻漿器中加入1 mL Trizol及100 mg組織,迅速研磨,將勻漿液裝于 EP管中,加入200 μL氯仿劇烈震搖30 s,間隔放冰盒保溫,反復震蕩,4℃,12000 g,低溫離心20 min,取上層水相轉移至另一EP管中,加等體積的異丙醇,輕輕混勻,-20℃過夜,4℃,12000 g,低溫離心20 min,棄上清,加750 mL/L乙醇700 μL輕輕混勻,4℃,12000 g,低溫離心10 min,輕輕吸出上清,室溫垂直放置 20~30 min涼干,加入 DEPC水 20 μL溶解,留取 1 μL待測 RNA濃度.
1.2.5 逆轉錄 (RT合成第 1條鏈 cDNA) 在 PCR管中建立如下反應體系:依次加入如下試劑:5×RT buffer 5 μL,10 mmol/L dNTP 2.5 μL,RNasin 1 μL,Primer 1 μL, M MLV 1 μL,RNA及DEPC 水總共14.5 μL. 短暫離心振蕩混勻4℃低溫短暫離心;在 PCR儀中, 37℃反轉錄 50 min,95℃ 5 min 滅活反轉錄酶,立即冰浴, -20℃保存.
1.2.6 聚合酶鏈式反應 (PCR) TLR4引物的設計 從GenBank 中查到TLR4序列號為(#AF057025),用Gene Toll軟件設計 TLR4上游引物為5′ GCC GGA AAG TTA TTG TGG TGG T 3′(2442-2463),下游引物為5′ ATG GGT TTT AGG CGC AGA GTT T 3′,(2776-2795),PCR反應條件為預變性 95℃ 2 min后,變性95℃ 40 s,退火52℃ 40 s,延伸72℃ 1 min,35個循環后72℃延伸10 min,PCR產物為356 bp. 內參照β actin引物序列為:上游 5′ GCC ATG TAC GTA GCC ATC CA 3′;下游: 5′ GAA CCG CTC ATT GCC GAT AG 3′, 擴 增 產 物 為375 bp. PCR反應條件:預變性 95℃ 2 min后,變性 95℃ 30 s,退火 52℃ 30 s,延伸 72℃ 40 s; 35個循環后,最后延伸 72℃ 5 min.
1.2.7 PCR 產物的電泳鑒定 將各樣品PCR 產物5 μL(β actin 5 μL)加于20 g/L瓊脂糖凝膠電泳槽齒孔中,取PCR標準同時電泳,作為標準分子量參照. 1×TBE 50 V恒壓電泳 40~60 min,取膠置凝膠成像系統中,紫外光下拍照,結果掃入電腦備處理.
轉貼于
統計學處理:電泳條帶密度值以(灰度 ×面積)/(參照物的灰度 ×面積)表示. 數據均以x±s表示,運用t 檢驗進行統計處理. 所有數據用 SAS統計軟件處理.
2 結果
兩組各時間點TLR4 mRNA/β actin mRNA灰度比值表明:各時間點TLR4 mRNA均表達,假手術組TLR4 mRNA的相對表達在各時間點無顯著差異(P>0.05,表1,圖1);模型組與假手術組相比TLR4 mRNA相對表達顯著升高,且在48 h達高峰,持續到72 h. 各時間點TLR4 mRNA的相對表達與假手術組比較均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不同時間點大鼠腦組織TLR4 mRNA水平的比較(略)
1,7:假手術; 2,8:術后6 h; 3,9:術后24 h; 4,10:術后48 h;5,11:術后72 h; 6,12:術后7 d; M: marker.
圖1 不同時間點大鼠腦組織TLR4 mRNA表達(略)
3 討論
腦出血損傷見于許多臨床病理過程,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般認為,腦出血損傷是典型的非感染性炎癥,氧自由基的產生及炎癥介質的釋放是其重要機制. 近年認為TLR4在非感染性炎癥損傷中起重要作[3-4]. TLRs屬于I類跨膜受體,在TLRs家族中,TLR4的結構及其參與促炎反應、促進免疫細胞成熟分化及調節免疫應答等方面研究的較為清楚. 目前已證實人和鼠腦內有眾多的TLR4表達[6],TLR4廣泛分布腦室周圍血管叢,小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腦內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內皮細胞也表達TLR4 mRNA. 內、外源性激活均可激活 TLR4,激活的 TLR4 招募胞內髓樣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 88, MyD88),將信號傳至NFκB, 最終導致多種炎癥因子的瀑鏈式釋放而產生生物學效應. TLRs家族不僅識別外源性微生物,而且識別內源性有害物質[7],如參與調節機體對壞死細胞、熱休克蛋白、細胞外基質降解產物等的應答. 最近研究證實[8-9]TLR4在誘導的中樞神經損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小膠質細胞是損傷介質的主要來源. TLR4作為炎性跨膜受體在感染性疾病研究領域中已是熱點. 近年來,TLR4在非生物性炎癥損傷中的作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腦出血后血腫周圍的炎癥損傷成為造成腦水腫的直接原因[1],此點已被證實,腦出血后的炎癥損傷是否與TLR4有關呢?
我們的實驗中假手術組各時間點變化無差異,腦出血組6 h表達類似假手術組,但24,48,72 h和7 d TLR4 mRNA則相對表達明顯增多,于出血后48 h達高峰,并持續到72 h,由此可以推斷,出血后損傷組織釋放的內源性激活物被TLR4識別后,啟動了TLR4的信號傳導通路,并進一步激活NFκB而釋放致炎細胞因子,造成組織損傷.
TLRs強烈激活會導致高水平炎性細胞因子的分泌,從而加重細胞的損傷[10]. 這說明TLR4信號傳導途徑在腦組織損傷所誘導的炎癥反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對 TLR4在腦出血炎癥損傷中作用機制的進一步研究,將有助于闡明固有免疫的啟動與機體基本應激反應性損傷之間的聯系, 并可能從炎癥反應起點控制的角度揭開炎癥因子參與腦出血損傷發生發展的機制.
參考文獻
[1] Zhang X, Li H, Hu S, et al. Brain edema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The role of inflammation[J]. Neurol India, 2006, 54(4): 402-407.
[2] Medzhitov R, Preston Hurlburt P, Janeway CA Jr. A human homologue of the Drosophila Toll protein signals activation of adaptive immunity[J]. Nature, 1997, 388(6640): 394-397.
[3] Li C, Ha T, Kelley J, et al. Modulating Toll like receptor mediated signaling by (1>3) betaDglucan rapidly induces cardiop rotection[J]. Cardiovasc Res, 2004, 61(3): 538-547.
[4] Cao CX, Yang QW, LV FL, et al. Reduced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Toll like receptor 4 deficient mice[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7, 353 (2): 509-514.
[5] 張祥建,劉春燕,祝春華,等. 大鼠自體動脈血腦出血動物模型的建立[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3,11(6): 341.
[6] Tammy K. TollLike Receptor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Glial Inflammation and Homeostasis[J]. J Neurosci Res, 2006, 83(5): 711-730.
[7] BEG AA. Endogenous ligands of Toll like receptors: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ng inflammatory and responses[J]. Trends Immunol, 2002, 23(11): 509-512.
[8] Laflamme N, Echchannaoui H, Landmann R, et al. Cooperation between tolllike receptor 2 and 4 in the brain of mice challenged with cell wall components derived from gramnegative and gram positive bacteria [J]. Eur J Immunol, 2003, 33(8): 1127-1138.
2012年獸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報考條件
1、須是碩士學位獲得者,具有3年以上獸醫業務相關實踐經驗。工作年限計算截止期為2012年7月31日;
2、須具備獸醫或相關學科領域的碩士學位,相關學科領域指醫學門類、動物學、微生物學(與動物相關)、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水產(限魚病方向);養殖、漁業領域的農業推廣碩士(畢業論文內容與獸醫相關);
3、若碩士學位為非獸醫及相關學科領域,則本科專業必須為獸醫或動物醫學、動物藥學、獸醫公共衛生、中獸醫、動物檢疫等;
4、不接受普通本科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報考。
二、考試科目
1、英語;
2、獸醫基礎課(獸醫基礎課考試范圍包括動物學、動物生理學、獸醫病理學、獸醫藥理學和獸醫臨床診斷。其中獸醫病理學為必考科目,其它四個部分由考生任選其中兩個部分作答);
3、獸醫專業課(含《獸醫內科學》和《獸醫傳染病學》二門);
其中,英語和獸醫專業課由我校自行命題,獸醫基礎課由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命題。
獸醫博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各科目的參考書目詳見附件。
三、報名
1、報名時間:2012年9月1日-9月10日(節假日除外)
2、報名地址: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繼續教育辦公室(獸醫大樓S502室)。可函報。
3、報名時所需材料:
①碩士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工作證(或單位蓋章的參加工作時間證明)和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②《在職人員攻讀博士學位資格審查表》(見附表或登陸揚州大學研究生處網站/jcms/jcms_files/jcms1/web24/site下載)一式兩份,貼本人近期二吋免冠照片,經考生本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審核蓋章。
③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照片2張。
④每科目報名考試費80元,計240元。
若碩士學位為非獸醫及相關學科領域的考生須提交本科畢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四、考試時間與地點
考試時間:2012年10月27日、10月28日。考試地點:揚州大學。準確考試時間、地點以考前通知為準。
五、收費標準
獸醫博士培養費每人每學年10000元,三年合計30000元。
六、培養方式
根據國務院學位辦文件精神,招收從事獸醫相關工作人員以進校不離崗,課程階段相對集中的培養方式。對在職攻讀博士專業學位者實行導師負責制,從入學到獲得博士學位期限為3-5年。學生在讀期間,一切關系留在原工作單位,其工資、醫療費及生活福利等均由原單位負責。
七、學位授予
學生按獸醫博士專業培養方案要求,取得規定的學分,通過論文答辯,授予國家認可的獸醫博士專業學位。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制。
八、聯系方式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聯系人:錢晨、邱江;聯系電話:0514-87979227;傳真:0514-87972218。E-mail:13905271422@163.com。
通訊地址:江蘇省揚州市文匯東路12號,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繼續教育辦公室,郵編:225009。
附件1:
獸醫博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參考書
1、《獸醫專業英語》朱興全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2、《獸醫碩士專業學位獸醫基礎知識全國統一(聯合)考試大綱及復習指南》(第2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年。(報名時贈送)
關鍵詞:本科教育;課題組活動;體會;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280-2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新形勢下,我國動物醫學專業本科教育,包括其他專業本科教育都面臨著培養出的人才就業難的考驗,尤其是面臨著中專與專科教育層次人才的競爭與挑戰,因為多數涉農企業與非研發企業不需要高學歷人才,而需要動手能力強的中專或專科畢業生。在不利的條件下如何完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一改以往本科畢業生的基礎知識牢靠而實際操作能力相對薄弱的缺憾,突顯出本科畢業生的優勢與競爭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就業率和創業能力,這將是新形勢下本科教育從業人員首應考驗和亟待研究的問題。本文將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延邊大學動物醫學系本科教育過程中開展課題組活動的成功范例為例,詳細闡述本科教育開展課題組活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新形勢下對課題組活動進行的改革、完善與思考,期待為其他學科、專業的本科教育提供參考與借鑒。
1 動物醫學系本科教育開展課題組活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開展課題組活動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和高校合校浪潮的推進,事業單位人事改革的實施,以及畜牧與獸醫業的產業化、集約化的逐步深入,對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標準和新的要求,多數企業單位不想人才高消費,更傾向于專業基礎知識一般,而動手能力強的中專或專科的動物醫學人才。與此同時,事業單位出現了人員飽和或過飽和的局面,動物醫學系本科畢業生想進入事業單位更是難上加難,這要求我們農業高校動物醫學系要適應新的局面與挑戰,及時做出合理化調整,無論在專業方向與專業軟硬件配備上,還是在具體的教育與教學環節的改革上,都要下大力氣進行調查研究與合理化整改,這將是我們繼續開展教育教學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針對不利的新局面與新挑戰,動物醫學系選派資深人士深入用人單位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形成了調研報告,經召開全系大會進行研討,最終總結出三點共識。一是專業名稱過于老化,專業方向過于單一;二是我們教學內容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盲區;三是我們培養出的人才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相對薄弱,進入企業需要較長時間培訓與適應才能進入角色。
基于經調查研究形成的三點共識,延邊大學農學院獸醫系(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醫學系前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改,具體歸納為三大整改舉措。首先將獸醫系的名稱改為動物醫學系,將獸醫專業名稱改為動物醫學專業,將衛生檢疫專業停辦,增加生物技術新專業方向;其次將以往應用的較為陳舊的教材換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或其他國家級教材;再次充分利用動物醫學系的現有資源,開展以導師制為基礎的課題組活動。
1.2 開展課題組活動的可行性
早在1999年,動物醫學系就提出了開展課題組活動的設想,當時尚屬新鮮事物,難免會遭到其他系或專業的質疑和非議,但經過多年的實踐,事實證明在農業高校開展課題組活動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當時動物醫學系現有的教育與教學資源基礎上,開展課題組活動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動物醫學系屬于延邊大學農學院傳統老系,辦學實力和科研實力較為雄厚,擁有本科專業和碩士專業等兩個辦學層次,碩士專業包括預防獸醫學、基礎獸醫學和臨床獸醫學等三個專業方向,并擁有對內兼對外的教學實習基地——延邊大學動物醫院;在科研方面,約95%以上的教師均有校級以上科研課題,多年科研總經費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以上的軟件與硬件條件為我們實施本科課題組活動提供了可行性支撐與保障。具體講,充足的科研經費為開展本科課題組活動提供了資金保障;碩士專業的研究生所開展的科研課題為本科課題組活動提供了科研平臺;延邊大學動物醫院對外服務社會業務為本科學生接觸動物病例提供了機會。可見,無論在資金、平臺,還是在基地上對為開展本科生課題組活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2 動物醫學系本科教育開展課題組活動的實施辦法
2.1 做好動員工作
首先是對教師的動員。通過召開全系教師大會,向大家介紹當前國家教育形勢、專業生存現狀、學生就業形勢和課題組活動初衷等思考,使全體教師能認清新形勢、新需求,及時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樹立為社會服務的辦學思想,以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為辦學目標,充分認識開展課題組活動的重要性。在統一思想的前提下,制定“課題組活動實施方案”,明確課題組指導教師的職責,將課題組活動效果與年終教師等級評定和年終獎金相掛鉤,激勵指導教師參與活動的認同感與積極性。
其次要做好學生動員工作。從新生開學教育到大二課題組活動正式開始的全過程,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經學前教育、就業培訓、模擬招聘會等多種渠道,使學生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明確本科畢業生與中專畢業生以及專科畢業生相比存在動手能力差的弱點,想緩解我們的弱點,發揮我們的優勢,就要從大學二年級投入到能鍛煉我們動手能力、操作能力、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課題組活動之中,將我們從書本中學到的基礎知識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善于發現和總結,以此再指導實踐工作與課堂學習的良性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自發地意識到,只有參與課題組活動才能使自己更有就業競爭力和生存本領。
2.2 做好申報課題組的協調工作
學生申報課題組應采取自愿和雙向選擇相結合的申報制度。即以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為基礎,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也要考慮指導教師的科研需要,使學生與指導教師之間達到默契,只有這樣才能使課題組活動順利實施與開展。為此,系里采取墻報、板報、專題介紹會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能了解全系教師的研究領域、科研方向、項目資金等情況,在此前提下學生向指導教師提交課題組活動申請表,指導教師將按照自己的需求從中遴選本科課題生,對于未被選中的學生,以采取第二輪、第三輪等自愿申報,直到課題組分組完成。
2.3 做好課題組活動與本科畢業論文的結合工作
延邊大學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大學,對本科生的培養要求遠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尤其在本科生畢業論文環節。對于動物醫學系兩個專業的本科學生,延邊大學要求學生在第八學期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畢業論文實踐與研究和畢業論文撰寫等三項工作,短短一學期時間完成三項如此繁重的內容很難實現。課題組活動為此提供了可能,因為本科學生在第八學期之前的時間里,可以利用課題組活動對本專業的科研前沿、科研內容、科研手段、選題領域和試驗設計等有個深刻的領悟與認知,避免了第八學期本科畢業論文過程中手足無措的尷尬局面。
課題組活動與本科畢業論文緊密結合的具體實施辦法如下:首先本科學生在大學二年級進駐指導教師的課題組后,由指導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實驗室、實驗設施和實驗儀器,以及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進一步向學生介紹指導教師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構想,讓學生逐步熟悉實驗室的日常運轉流程,期間負責一些簡單的實驗準備工作;其次在熟悉實驗室和掌握基本實驗操作后,指導教師與學生深入溝通,確定本科學生課題組活動研究內容,并制定研究計劃;第三在指導教師的監督與觀察下,發現本科學生在課題組活動中能基本獨立完成相關研究工作,且對所研究領域有一定的體會和理解后,由指導教師為本科學生擬定畢業論文題目,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擬定試驗方案和實施細則,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畢業論文實踐與研究和畢業論文撰寫等三項工作。
3 動物醫學系本科教育開展課題組活動的體會與思考
3.1 開展課題組活動的收效
近些年,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醫學系通過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本科生課題組活動,在本科學生的實際動手與操作、獨立完成科學研究內容、應對臨床病例等能力培養方面收效顯著。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從2007年的85%升到2011年的94%;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從2007年的71%升到2011年的90%。用人單位的反饋顯示,多數企業和個體單位認為,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醫學系培養出的本科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強,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能很快掌握本職工作的關鍵技術,很多本科畢業生在幾年內成為單位的中堅力量和技術能手。多數事業單位認為,我們的本科畢業生在文字處理與文章撰寫方面,以及協調各級關系與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等方面能力極為突出,以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一改以往對畢業生動手能力差、積極性不夠等怨言。
3.2 開展課題組活動的體會與思考
在新形勢與新挑戰下,延邊大學農學院動物醫學系培養出的本科學生之所以能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與好評,都得益于我們在辦學過程中能與時俱進,能深入用人單位進行調查研究,及時開展教育教學改革,適時推出開展課題組活動這一新舉措。
在開展課題組活動過程中我們的收獲是喜人的,是顯著的,也是值得在其他學科與專業進行推廣的。但在實施課題組活動中,我們也深深體會到,在實施初期制定的方案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甚至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用人單位不僅對我們的本科畢業生有好的贊譽,還存在不滿意的方面,如對集體協作能力差、團隊意識薄弱等。這都將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需要思考與解決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李淑玲,高旭.開展課題組活動培養創新型人才[J].現代教育科學,2003,10:27-28.
[2] 張默,張艷,周明亮.農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2-3,3:25-28.
[3] 于娜,張航.高等學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4,4:57-59.
1學法、懂法、執法是村防疫員必備的政治素質
動物防檢疫工作是有法可依的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不能夠熟練、準確地掌握運用法律、法規和規章,就不能正確解決和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思想工作就說不到點子上,說出的話就沒有份量,工作就開展不好。學好,用好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規章制度,深刻領會其內涵,熟悉、掌握與其相關的其他法律、法規的文件精神,同時,還要及時學習和掌握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等修訂條款,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甘肅省動物防疫條例》、《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
2掌握畜牧獸醫學相關的專業知識,是村防疫員必備的業務技術素質
動物疫苗是一種特殊的專控生物制品,其生產、經營、保管、使用都是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科學性。生物制品是用于動物某種疫病的提前預防接種,涉及到的相關專業知識,如獸醫傳染病學、流行病學、獸醫臨床診斷等基礎知識,村防疫員必須掌握,這是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條件。動物防疫是一個不斷認識疫病、抗擊疫病的過程,要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練,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適應動物防疫新形勢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進入市場,對村防疫員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病設防,定期有計劃地開展培訓,尤其是畜牧獸醫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各鄉鎮防疫每季度進行一次規模較大的專業知識培訓。使其能系統、全面的學習動物疫病防治知識和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知識,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本行業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防疫行為,及時更新新疫病、新疫情、防疫新理念和新技能等方面的知識、技術培訓,提高其分析、判斷形勢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只有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增長識,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
3堅持原則、真實、公正是村防疫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村防疫員同時又是實施動物產地檢疫的協檢員。實施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是法律、規章要求的,具有強制性,同時又有嚴格的畜禽產地檢疫規范標準。所以村協檢員在實施動物產地檢疫的過程中,要求堅持原則,要求真實公正。工作嚴謹,一絲不茍,實事求是,是村防疫員必備的基本素質。否則,就會嚴重影響村協檢員的執法威信和形象。
4強化服務意識、工作上進是村防疫員必備的思想素質
關鍵詞 獸醫專業學生;輪崗實訓;意義;問題;改革成效;華南農業大學
中圖分類號 S8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5-0331-02
隨著人才培養模式由精英型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高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必須進行適當改革,以便與轉變了的培養模式相適應。高校在人才專業培養和課程設置上,必須將實踐教學列為教學內容的重要環節,以凸顯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高等農業院校獸醫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合格的獸醫,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具有較強的獸醫臨床技能,能解決動物生產或小動物臨床的實際問題[2]。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一直以來相當重視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依托師資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病例數量多的校內教學實訓基地(動物醫院)對學生進行現場教學或臨床操作基本技能實訓,并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獸醫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和獸醫行業社會認可程度逐步提高,為全面提升獸醫從業人員的能力,建立高素質的獸醫隊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職業獸醫制度,這對獸醫專業本科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與時俱進地對現有培養方案尤其是實訓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革或創新,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縮短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適應期。
1 獸醫專業學生在動物醫院輪崗實訓的意義
獸醫專業學生在動物醫院進行臨床實訓是提高其動手能力,聯系理論與實踐的重要環節,動物醫院也應成為獸醫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從事實訓活動的首選平臺[3-4]。學校能否讓學生真正把握住在動物醫院進行臨床實訓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獸醫專業畢業生的臨床技術水平,關系到其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獸醫。在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學生在動物醫院進行臨床實訓是學院培養獸醫專業人才的重要舉措,如在華南農業大學2012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已經明確規定動物醫學專業及小動物疾病方向的學生均必須到動物醫院進行實訓,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實訓4周(分2年進行,每個學期連續1周),小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實訓8周(分2年進行,每個學期連續2周)。近幾年,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估局組織世界各發達國家的專家對大陸幾所重點農業院校的獸醫教育進行了比較研究,在評審過程中,各評審專家十分關注學生在動物醫院實訓后,動物醫院對學生的評價考核體系及學生畢業后的臨床實操能力,對學生在動物醫院實訓環節相當重視,作為他們比較研究的重要考察點。
2 獸醫專業學生在動物醫院輪崗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依據學院的教學方案,學生的動物醫院實訓是從大三開始,在全年級范圍內施行輪流制,每批學生實訓1周。近幾年,由于招生人數的擴大,每批前來動物醫院實訓的學生人數較多。學生在實訓期內所從事的工作主要是在動物醫院觀摩和當幫手,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僅偶有單獨接觸病例的機會,臨床技術水平很難有實質性的提高,達不到學校的要求和實訓的真正目的。造成目前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為:一是每批實訓學生人數較多,很難做到醫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臨摹;二是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加之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不太牢固,這勢必造成學生不敢甚至不愿動手;三是學生實訓前缺乏系統的動物醫院整個操作流程講解和操作示范,致使學生來到動物醫院后茫茫然不知所措,想干活卻不知從何干起,白白浪費了時間;四是動物醫院就診病例量具有隨機性、實踐性、季節性的特點,許多病例或實際操作可能隨時會遇到,也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遇不到,這樣對每批實訓學生而言,所見病例局限性和隨機性很大,勢必影響學生的見識面;五是學生實訓結束時,考核方式為提交一份病例報告和個人實訓總結,缺乏完善的動手操作能力考核體系辦法。
3 動物醫院輪崗實訓模式的改革措施及成效
為了讓每批學生在有限的實訓期間內,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快適應和掌握動物醫院的各種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領,認識鑒別盡可能多的病例,使學生能達到真正實訓的目的,從2011年起,動物醫院輪崗實訓模式進行了一些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制作動物醫院就診流程和日常臨床操作要領規范光盤,每批前來實訓的學生到動物醫院的第1天首先觀看光盤,使學生明確在動物醫院實訓期間各個實訓崗位(前臺、實驗室,藥房、影像室、手術室、輸液室、住院部)的具體職責,以及不同崗位的操作規程,并了解哪些方面需要特別慎重留意,如何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如何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對不同種類的動物如何進行保定等。這樣學生在實訓期間能夠很快進行角色轉換,并協助醫院獸醫助理處理許多日常事務,知道如何與醫生一起對病例進行鑒別診斷,掌握不同病例的診治要領,大大縮短適應期,提高學生實訓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以課件及光盤形式建立一套動物醫院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庫,病例庫內收集的每個病例均較詳細的記錄有病畜就診原因、臨床癥狀、生命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鑒別診斷結果、用藥情況、疾病轉歸情況等一系列資料。實訓指導教師可以在學生每次實訓期結束前的1~2 d,與學生一起自由生動地分析討論實訓過程中沒有接觸到而病例庫內已收錄了的真實病例,以擴寬學生的視野。學生在實訓期間所接觸的病例具有隨機性、實踐性特點,許多類型的典型病例尤其是發病率低的病例實際操作可能隨時會遇到,也可能在某些學生的整個實訓期都遇不到,這樣病例庫的建立就起到了豐富學生知識體系的作用。
(3)結合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特色,制定一套動物醫院完整的動手操作能力考核辦法。動手操作能力考核范圍包括動物醫院前臺工作程序及診室工作程序、藥房管理與配藥技巧、常用的治療技術、手術室的工作、實驗室基本技能、影像診斷技術、住院病例護理等多個方面,使學生在實訓期間的每個環節都有具體考核內容和考核要求。實訓結束時,指導教師或獸醫助理可依據考核要求對每個考核內容給出客觀公正的實訓成績。
(4)加強對學生實訓期的管理,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學生輪崗制度且嚴格考勤。為了使輪崗實訓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學院專門成立了臨床實訓管理小組,由專門教師負責管理和考勤,實訓指導教師和動物醫院的員工也在繁忙的工作中為學生的實訓創造了一流的條件。學生整個實訓階段(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實訓4周,小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實訓8周)結束時,召開動物醫院輪崗實訓報告答辯會,讓學生選擇自己臨床實訓期間經歷的5個不同病例,從病例記錄、臨床癥狀、化驗、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完整地敘述病例及體會。答辯不僅可很好地考察每個學生的臨床實訓效果,也可提高其表達能力與綜合應用各科知識的能力。通過答辯過程,學生可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利于其今后增加有針對性的訓練。
4 參考文獻
[1] 張海棠,王自良,劉長忠.動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1(8):179-181.
[2] 王榮梅,閆文龍,陳建榮,等.動物醫學專業臨床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3):158-159.
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促進動物藥學的學科發展
據統計,我國約有80%的獸藥生產企業具備研發機構,但從事生藥研究開發的人員僅1500人左右,遠遠不及國際動物保健企業。近幾年獸藥企業、飼料廠和生物制品生產企業及獸藥監察管理部門對動物藥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用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為動物藥學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和機遇。只有培養既具有一定的獸醫學基礎知識,又具有動物藥學技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才能滿足我國獸藥產業化快速發展的需求。
我國動物藥學專業獸醫藥事管理學教學探討
獸醫藥事管理是指各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及相關機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新獸藥研制、獸藥登記注冊、生產、經營、銷售、使用、標簽與說明書等諸環節進行管理和監督,以及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以達到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的目的。獸醫藥事管理學課程承擔著介紹獸藥行業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規范的重要職能,它是幫助學生了解動物藥學行業行規的一門課程。
由于它是動物藥學專業中的一門新興課程,且我國的各項獸藥管理辦法和法規還處在不斷改進和提高中,所以該課程體系的設置、教材和師資隊伍建設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還沒有完全成熟,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統一和完善課程體系的設置
目前獸醫藥事管理學課程尚未在全國農業院校動物藥學專業普及開設。開設的院校課程體系設置不統一,如出現了獸醫藥事管理、獸藥管理、藥事管理及獸藥管理與藥事法規等多種課程名稱;另外,各學校限于實際情況,整體課時均偏少,且實踐課時幾乎為零;多數院校設為限選課甚至選修課。建議根據國家獸藥管理政策的整體要求和動物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來制定教學大綱,明確課程內容和重點難點。同時獸醫藥事管理學內容涵蓋了動物藥品從研發到使用的各個環節,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考慮增加實踐課時數。
結合社會需要,合理組織教學內容
目前已出版的獸藥管理相關教材只有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用于藥學畜牧獸醫專業的21世紀農業部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獸藥管理》(于文蘊主編)和《藥事管理》(宋冶萍主編)。
國內還沒有高等農業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獸醫藥事管理學方面的統編教材,所以應該加快教材建設進度,統一整體教學思路和內容。但在具體授課時,教學內容不應局限在某本教材,應將農業部不斷出臺的新行政法規及修訂的法規和最新的政策動態及時整合至授課內容中,及時更新陳舊和落后的內容,并適當地增加國際最新藥事法規知識,做到與時俱進,適時更新,實現獸醫藥事管理實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以滿足社會對獸藥生產、質量管理、獸藥銷售代表、獸藥研發人員及獸藥企業管理人才的需要。
加強師資力量,配備專兼職教師
由于獸醫藥事管理學是新興學科的課程之一,不像人醫藥學高等教育中有單獨的藥事管理專業,所以目前尚無該專業畢業的本科生、碩士或博士。該課程師資主要來源于動物藥學其他學科、獸藥行政機構或獸藥企業的兼職教師,存在著師資力量不足、發展不平衡、高學歷層次人員少等問題。所以應該配備經常深入到藥事管理實踐第一線并熟知獸醫藥政、獸藥檢驗、生產、使用和經營的專職教師。
更新授課模式教學手段多樣化
獸醫藥事管理內容繁雜枯燥,所涉范圍廣,政策性理論強且更新較快,建議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講座、課堂專題討論等,課堂可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授課。該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應該重視實踐和理論的結合。為了深刻理解藥品生產管理規范(GMP)、獸藥經營質量規范(GSP)以及獸藥管理的意義和各項要求,可以組織學生到獸藥生產企業、獸藥監察所、獸醫院藥房進行參觀、實習等,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在校期間就能接觸社會,了解獸藥行業動態,真正理解獸醫藥事管理的具體工作,對確定未來就業方向和崗位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論文摘 要:本文就動物科學類大學生的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模式及教學手段等進行了闡述,旨在培養出符合行業需求的動物科學專業人才。
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動物科學專業大學生培養模式在總體上要以“厚基礎、寬專業、高素質、重實踐”為改革思路,適時修訂教學大綱和生產實踐實習方案,實施課程整合,強調知識的整體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 課程體系設置
1.1 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路
在動物類專業通過課程整合,淡化每門學科之間的界線,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銜接以及與社會系統的聯系;改變按學科的邏輯來組織課程內容的做法,強調以學習者經驗、社會需要和動手能力為核心進行整合課程與調整實踐方案。經過改革后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模式,應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體現德、智、體全面發展,有利于人文素養、科學素質提高以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1.2 課程體系設置的主要內容
課程體系設置的主要內容,主要從加強基礎課的同時、突出專業主干課程、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建立功能性課程、進行復合式能力培養。如對動物機體功能知識的課程《家畜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界定,明確其側重點,優化課程間的知識結構和理論體系以及實驗內容;在動物科學專業的生產系列課程,加強《禽生產學》、《豬生產學》、《草食家畜生產學》教學。在畢業實習階段實行不同專業模塊,按學生興趣和社會需求來劃分專業模塊,即所說的專業模塊教育。動物科學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側重點突出:(1)動物遺傳育種原理;(2)動物繁殖與動物胚胎工程;(3)取得較大進展的畜禽育種;(4)重要動物營養理論;(5)家禽生產、養豬生產、養牛生產和飼料生產等的科研教學。
2 動物科學類專業教學實踐模式
2.1 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
改變以往單一專業模式的培養,注重培養大學生掌握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培養大學生在一定環境中的工作、生活、學習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培養大學生能提出獨立見解以及有責任感的精神。
2.2 教學時間實行“3+1”模式
在教學時間分配上實行3+1模式,即3年課堂教育,即在大學階段前3年在學校加強課程學習,夯實專業理論基礎;1年教學畢業實踐,即在大學階段最后1年按4~6人一組,將大學生分配到每個實習指導教師,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生產實踐一線實習,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2.3 教學體系上注重通才教育
教育學生在學習專業的同時,也學習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使學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學問之道,同時也受到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的教育。因此,落實和采取公共課全校打通,基礎課按學科門類打通,專業基礎課按專業門類打通,為培養通才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礎。
2.4 在通才教育體系中加強專業教育
如果高等教育僅僅只是采用通才教育,那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我們在強調綜合素質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同時,根據動物科學類專業自身的特點,施行“3+1”模式和“專業模塊教育”等教學實踐模式,加強和拓寬專業教育,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 實施圖文并茂的課堂教學方法
在動物科學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課程中,有相當多的課程是形態課,如《家畜組織學與胚胎學》、《動物學》、《微生物學》、《普通獸醫學》,有的課程包含形態學教學內容,如《家禽學》、《豬生產學》、《草食動物生產學》、《飼草生產學》等課程。形態課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文字描述抽象、理解困難、實踐與理論脫節等問題。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將大量文字資料、聲音、圖像等信息通過計算機處理,使之系統化、簡單化,使教學內容變得真實具體。多媒體CAI中聲音、圖像、文字的有機結合,可創造出一個具有很強表現力的學習環境,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理論課程學習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4 多種形式加強實踐教學
4.1 創建校內“三結合”基地,提高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
在研究中教學,在實踐中學習,以研究為先導,以實踐為基礎,把教學、研究、實踐有機地融合成一個“三結合”基地體系,探索出了校內基地建設的“三階段發展道路”,建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學、科研、生產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的科技型的教學基地。該基地包含種雞場、奶牛場、奶制品廠、獸藥廠、預混料廠,這些“三結合”基地具有齊全的教學科研設施、生產實習場所和結構合理的教研隊伍,保證了“三結合”基地的穩固發展。
4.2 實行“三層次實踐教學法”
在實踐教學方面,強調短期實踐教學與中長期實踐教學相結合,實行“三層次實踐教學法”,保證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交叉循環,保證實踐教學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綜合素質。
4.3 實踐教學內容層次化
實踐教學內容層次化,與人才市場需求接軌。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畜禽養殖技術、畜牧業生產管理、畜產品加工與科技開發、科學研究與科技論文寫作。為保證實踐教學內容的多層次、接軌性,采取和地方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結合,學校教師指導理論性內容、課題選定及實驗方案、論文寫作等,請地方技術人員講授診療和養殖經驗及實用技術、當地畜禽疫病發生規律、畜牧業生產管理、獸藥飼料經營等。在接軌性實踐教學活動中,地方技術人員實際上是引導學生由學校走上社會的啟蒙老師。這種實踐教學內容的層次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認同感和歸宿感,增強學生的就業擇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袁貴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03,5:4~8.
[1] 劉拓,張櫻,陳秀平.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體系構建與實踐[J].交通高教研究,2004,3:43~45.
[1] 舒揚.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與人才培養[J].廣西社會科學,2003,4:170~172.
[1] 羅云.關于學科、專業與課程三大基本建設關系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4,3:32,34.
關鍵詞:中專英語;現狀分析;設置情景
當前,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對教學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現階段的教育不僅要滿足學生在未來的就業需求,還需要從各方面給社會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職業素養、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些要求和我們中專的教學課程設置是一致的,但是因為目前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不一,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尤其是基礎學科的英語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如何根據現實情況,抓好英語教學,下面我從現狀分析和未來改革設想來提出我的一些觀點。
一、中專英語現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學生來自山西各個不同地方的中學,入學基本沒有分數限制,學生素質沒有保障,其中有一大部分學生來自教育比較落后的偏遠地區,學生學習能力、基礎知識儲備都不一樣,但他們有著共同特點:不愿學習,沒有學習動力,組織紀律性差,意志力弱,自控力差,因而給老師帶來很多教學上的困難。有的學生甚至都沒有完成初中學習。據我統計,110名學生中,有50%多以上中考成績是個位數,剩下基本也都是在10~50分之間,他們不具備根據音標認讀單詞的能力,詞匯量達不到教育部對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不能獨立完成作業,每次所要求的作業自己做不了,抄襲作業的學生大有人在。他們當中甚至有部分學生是在家長的逼迫下來中專學校學習,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2.教材、課時分析
(1)目前我們使用的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新教材,這套新教材雖然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這本教材比較簡單,和初中英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它不是一套專業英語教材,內容和我校學生所學專業沒有任何聯系,學生所接觸的英語課本和他們所學專業知識完全是脫節的,導致學生在學習這個教材時認為還是學的初中的詞匯、會話,根本沒有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失去了學習英語新知識的興趣。
(2)英語教學課時不足,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要求基礎模塊是各個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教學時數為128~144學時。職業模塊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需要的限定選修內容,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教學,教學時數為54~72學時。而我們學校只安排基礎模塊教學,課時數也只有64~72學時。
3.學生未來就業形勢
我們學校專業是農業畜牧這方面專業,學生就業面不是很廣。在很多學生甚至家長看來,學習英語對他們沒有很大的意義。目前英語可能對未來在大城市搞銷售的學生會稍有用處,但是對很多自主創業,比如自己經營寵物醫院,在農村銷售飼料的學生就沒有什么價值。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了。
總之,目前中專英語教學面臨的現實狀況大致就是這些,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令人擔憂。作為教師,我們的教學工作很難往前推進,亟待改革。
二、中專英語教學改革設想
1.改變觀點、了解學生
針對學生現實情況,作為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原有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想辦法激發、調動、強化學生興趣,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學習中獲得認知的滿足和老師的認可,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要深入了解學生,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學生,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盡量設置一些課外的內容,能和學生未來工作有關系的一些教學場景、教學手段(比如設置幾個銷售飼料場景等)讓學生參與,在這個執行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肯定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一定要提前進行教學準備和具體安排,我會把專業詞匯、關鍵詞、場景中會用到的日常句型等提前寫在黑板上和學生進行溝通,幫助他們構造對話,進行具體場景練習,先選出基礎較好,發音較準的學生組織對話練習,營造出學習的氛圍,創設出在未來工作中也許會碰到的實際情景,給予學生具體指導,一個詞一個句教他們,讓學生在這樣具體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應用英語,從中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從而意識到英語應用的廣泛性、實用性,進一步喜歡上英語。
2.要把德育教育貫穿教學始終
讓學生明白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一定有存在的價值,存在就是合理的。雖然說基礎不太好,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和未來的職業素養掛鉤,學生未來在從事職業的時候,一定有很多不如意之處,但是因為生存等原因迫使學生不得不接受現實,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堅韌性格的培養,這是學生對社會、對工作的一種尊重,這就是一種基本職業素養。所以可以鼓勵學生索性把學習英語當成未來的一項工作去對待,每天堅持多一點,抱怨少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消除由英語基礎差、成績不好、不敢開口而產生的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
3.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目前是一周兩次課。我的安排是一次課是以英語為主,一次課是以綜合能力培養為主。英語課堂上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每個模塊相關話題的基本詞匯、句型;而在綜合能力課堂上,學生根據老師設置的具體情景完成故事講解、情景劇表演、個人才藝展示等等內容。這些不是要求必須用英語完成,我們是分小組進行,學生能配合完成則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起指導作用,真正走進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的真誠,學生才會和老師共同營造快樂、和諧、寬松的氛圍,才能充分表現自己。盡管只是點滴的進步,微弱的突破,都要給予他們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一點點地感受成就感,積累成就感,主動積極參與進來,享受主動學習的快樂。在這樣的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展示、團隊協作能力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力。
總之,中專英語教學困難重重,但是任何困難都會有辦法解決,只要教師不斷地摸索、探究、實踐、鉆研業務、及時學習、提高自己、真情地親近學生與了解學生,就能在教學過程中找出真正適合中專學生英語教與學的方法,能真正改善中專學生英語學習現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盡情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減肥經歷:無論當初的決心多么堅決,最終還是會屈服于美食的誘惑?據英國媒體報道,牛津大學和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的最新研究證實,一種與肥胖有關的基因能通過促進食欲使我們發胖。換言之,正是因為人體內攜帶這種“貪吃基因”,使得人們的節食努力往往以失敗告終。
這種名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發現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體第16號染色體上,有分別來自父母的各一個副本。調查顯示,多達14%的英國人兩個FTO基因副本均出現變異。跟沒有變異副本的人相比,他們的肥胖風險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50%。有49%的英國人攜帶一個FTO基因變異副本,他們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而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則多了25%。科研人員認為,FTO是一種與肥胖有關的最普遍的基因。
據英國醫學會研究理事羅杰?考克斯介紹,這一研究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僅僅鍛煉或節食來對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員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過藥物或者其它方法“關閉”這種基因,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減肥反彈問題。
手機影響心理健康
“喂,喂,你說什么?信號不好,聽不見!”類似的場景無論在電視上還是生活中都很常見。研究發現,手機對現代人的影響超過錢包,手機丟了,大多數人不到一小時就會發現,而錢包丟了,可能一兩天才會發現。日前,某雜志撰文指出,手機不僅拿在手里,也可能“長”在心里,對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少人老是聽到手機在響,掏出手機看,卻并沒有來電或短信。這是一種“手機幻聽癥”,在高級白領、媒體人員以及銷售業務人員中很常見。長時間的幻聽,會使人過度緊張,產生煩躁、焦慮等情緒。因此,癥狀較輕者,不妨養成睡覺前關機的習慣,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機,更好地緩解壓力。情況嚴重者,則應該考慮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早睡早起 有助成功戒煙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夜貓子”(喜歡熬夜的人)比“百靈鳥”(喜歡早起的人)更容易吸煙上癮,而且戒煙難度更大。
研究人員對23000多對雙胞胎進行了長達3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夜貓子”成為癮君子的可能性比“百靈鳥”更大,吸煙上癮后戒煙成功率更低,而且更容易產生尼古丁依賴癥。
研究人員表示,一種可能是,由于尼古丁會讓吸煙者在夜晚保持清醒狀態,因此“夜貓子”更可能用吸煙來提神。另一種可能是,“夜貓子”更可能去酒吧和餐館等吸煙環境,這也增加了他們吸煙上癮和戒煙難的可能性。另外,“夜貓子”尋求上癮行為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其大腦中的多巴胺和類鴉片物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夜貓子”要想徹底戒煙,最好改變“睡眠模式”,嚴格早睡早起,這必然會大大提高戒煙成功率。
電腦族常吃黃花菜可預防電腦臉
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經常與電腦打交道的人,由于長時間面對沒有生命的電腦屏幕,而與人的交流越來越少,會在不知不覺中生出一張表情淡漠、冷峻的“電腦臉”。
國外兒科醫生新近發現,人的笑容與鐵質有關聯。研究資料顯示,凡是面帶微笑、眼球靈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嬰兒,其體內的鐵貯存多數正常;相反,面孔嚴肅、呆板,或1小時內僅發笑1~2次的寶寶,血中鐵含量可能不足。因此,要把缺少笑容作為體內缺鐵的一個早期警報。
人們都知道菠菜富含鐵,其實,黃花菜中所含的鐵是菠菜的幾十倍。古人曾給黃花菜(金針菜)起名叫忘憂、療愁,這足以說明黃花菜的功效。在我國的徐州,有道傳統名菜“軟炸黃花菜”,用黃花菜做主料,因外以雞蛋糊裹炸,食之軟嫩而得名,最適合“電腦族”們吃。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過敏
英國《流行病和公共衛生雜志》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秋天出生的孩子發生食物過敏危險更大。
芬蘭奧盧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出生于芬蘭東南部的近6000名兒童。研究發現,在母親子宮內11周時正值4~5月份的孩子中,食物過敏幾率為11%。而母親懷孕11周時候正好是12月或1月的孩子中,食物過敏發病率只有6%。
研究人員對研究期間花粉水平進行分析發現,4~5月份正是樺樹和赤楊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發現,孕期接觸花粉會增加孩子食物過敏危險。研究人員發現, 4~5月份母親妊娠11周的時候接觸花粉最多,孩子發生牛奶和雞蛋過敏的危險,比母親妊娠11周時為12月到1月的孩子高3倍。
減慢呼吸有助緩解疼痛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減慢呼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緩解疼痛感。研究人員分別選取了兩組年齡在45歲至65歲之間的女性進行研究,其中一組為受到慢性疼痛困擾的纖維肌痛綜合征患者,另一組為健康女性作為對照。
實驗過程中,這些女性在呼吸正常和呼吸速度減半狀態下,其手掌分別受到適度的熱脈沖的沖擊。每一次熱脈沖之后,研究人員都會記錄下她們報告的掌部疼痛感程度以及情緒的變化等參數。結果發現,對于健康女性來說,當減慢呼吸時,她們感覺到的疼痛程度也隨之降低。而對于患病一組的女性來說,整體上的作用不很明顯,但那些情緒相對樂觀的患者,也能借助減慢呼吸緩解其疼痛感。
研究人員說,這一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解釋為何瑜珈等一些活動通過調整呼吸來放松身心,提升情緒。
烤肉醬汁能減少致癌物質
肉類在烤、煎、炸等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一種叫做雜環胺的物質。這種物質在體內蓄積,可能誘發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癥。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鮮牛肉和用調料腌過的牛肉燒烤后,對比二者的雜環胺含量。發現腌過的肉高溫燒烤后,所含雜環胺比未經腌制的低40%以上。經過對多種調料的測試發現,用孜然、咖喱、迷迭香腌過的肉,高溫烹調后產生的致癌物最少。這是因為,烤肉醬中所含的淀粉、糖分等成分在受熱的時候首先吸收熱量,可以保護中間的肉塊不會驟然受到高溫,從而減少了致癌物質產生的機會。另外,烤肉醬中含有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是阻礙致癌物質產生的原因。這些食品配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益于預防高溫加熱食物對人體的危害。
因此,建議在燒烤、煎炸肉類前,放些調料腌半小時,不僅味道好,還可減少致癌物產生。
“邊吃邊K”有傷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