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范文

    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

    第1篇: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范文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診治;觀察;護理

    在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科工作15年,經常碰到各種類型的新生兒黃疸,因而對新生兒黃疸的防治及護理作了一些積極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1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是由于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膽紅素是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癥”,會引起黃疸。一般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直接型的膽紅素主要是肝臟膽道的問題;間接型的黃疸是由于紅血球破壞過多,新生兒排瀉較慢,使體內膽紅素太高,黃疸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這有可能會導致腦部神經發展障礙,所以都需注意。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1.1 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黏膜及鞏膜有點黃,黃疸先見于面、頸,然后可遍及軀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黃色,鞏膜可有輕度黃染,但手心足底不黃。除黃疸外,小兒全身健康情況良好,不伴有其他臨床癥狀,大小便顏色正常。生理性黃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顯,足月兒多在生后7~10日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第3~4周消退。

    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范圍。生理性黃疸期間多喂溫開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一般不需要治療。

    1.2病理性黃疸

    引起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家長如果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1)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2)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3)黃疸指數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續的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4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2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2.1紅血球破壞過多

    紅血球破壞過多,這多半是間接型的高膽紅素造成,高膽紅素可以自由進出腦部,一旦腦部發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產,就更容易造成傷害,因為黃疸主要就怕對腦部造成傷害。黃疸太高會造成腦部產生核黃疸,導致腦部神經發展障礙,該病多危及生命,即便搶救治療及時保住生命,但也可能會遺留日后的腦癱。

    黃疸也有可能由于在媽媽懷孕的時侯,抗體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寶寶就可能會造成溶血問題(媽媽與寶寶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媽媽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寶寶比較容易發生,因為媽媽體內有抗A、抗,這不代表O型血型媽媽生的孩子一定會有問題。而蠶豆癥的孩子由于紅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狀態下紅血球很容易被破壞,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構造不良的寶寶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黃疸。

    2.2肝臟代謝減少

    新生兒的肝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全,膽紅素經肝臟排泄出來,代謝來不及也會造成黃疸。如果寶寶因為感染造成肝臟功能有問題,或者肝、膽道有先天性異常也會導致黃疸升高。

    2.3混合型

    當然也有可能以上兩者原因均有,這需要由醫生來判斷比較好

    2.4喂母乳造成

    許多人會認為喂母乳與黃疸有關,其實并不盡然,我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說是因為母奶造成黃疸。由于前1個星期的黃疸,有可能是因為喂食不足所導致脫水,這時如果指數小于20mg/dL就沒有問題,因為至今還沒有因母乳性黃疸產生腦病變報告的文獻,所以一般不用終止母乳喂食,但如果超過20mg/dL,可以暫時停止喂母乳,用嬰兒奶粉輔助。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 mg/dL,對寶寶不會有影響。母乳所產生的黃疸,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一般不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多數能自行恢復。孕婦預防 :(1)孕期絕對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補品及食品或飲料等。 (2)慎重服用中藥人參類制劑及食品。

    3病理性黃疸的治療

    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尤其要注意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到未雨綢繆。

    輕者可單純應用中藥治療。口服退黃中藥,并可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較重者,在中藥的基礎上加用光療和白蛋白、強的松及酶誘導劑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發展,加快退黃速度。

    3.1光治療。

    臨床普遍采用,較為安全和理想。光線可促進膽紅素分解,臨床上采用200尺燭光的300納米~600納米波長的光譜,降低血中膽紅素,防止高膽紅素血癥發生。常用方法如下:新生兒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用黑紙遮蓋,用單光(20W藍色熒光燈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間距離2.5cm,距患兒35-50cm)或用雙光(上下各6支燈管,下方距離患兒25-35cm)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療。光療時需要給予靜脈補充水、電解質及輸注藥物。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液體補給(以防脫水)和護肝治療。

    3.2促進結合和排泄。

    瓊脂可穩定膽紅素于水溶液中,阻止膽紅素被細菌轉化;并有輕瀉作用,阻止膽紅素的肝腸循環。新生兒內服瓊脂能有效地降低血中膽紅素水平,增加膽紅素的排泄,以用活性炭和消膽胺為佳。2008年我曾對轄區內67名輕度黃疸患兒中的40名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媽咪愛),每次半支,每日4次溫水沖服,促進 膽紅素的腸道排泄,3-5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與另27名未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媽咪愛)的患兒相比,黃疸的消退速度明顯加快。(2)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魯米那)。生后第1周給藥,劑量為4-8mg/kg/日,連服4日,3-7日可顯效。也可首次給大劑量(8mg/kg/日),然后小劑量維持(4mg/kg/日)。加用尼可剎米(可拉明)lOOmg/kg/日,可提高療效。口服苯巴比妥,每日每公斤體重5毫克,分3次,每隔8小時服一次;肌內注射,每日每公斤體重5毫克,分2次。在應用時,可先采取肌內注射,后改為口服給藥的方法。在應用苯巴比妥治療過程中,應反復檢查血清膽紅素的含量,如低于8%―10%毫克以下時,應考慮停藥。經治療后無效,可改用其它方法進行治療。

    3.3中醫藥治療

    ⑴濕熱熏蒸:面目發黃,黃色鮮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病情較重者,可見神昏,抽搐。

    治法: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方藥:茵陳10克、梔子3克、大黃2克、枳實3克、車前草6克、茯苓10克。

    中成藥:茵陳五苓丸、茵梔黃注射液。

    ⑵寒濕阻滯:,面目皮膚發黃,色淡而晦暗,或黃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溫,納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脹氣短,舌淡苔膩。

    治法:溫中化濕,益氣健脾。

    方藥:茵陳10克、太子參10克、白術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⑶淤積發黃:面目皮膚發黃,顏色晦暗,日漸加重,腹滿納呆,神疲少動,食后易吐,脅下痞塊,小便短黃,大便灰白,或見淤斑,唇色暗紅,舌質色紫暗或有淤點、苔黃,指紋沉滯。

    治法:化淤消積,利疸退黃。

    方藥:菌陳10克、梔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術6克、桃仁6克、當歸6克、白芍6克、制軍2克、,甘草2克。

    3.4輸血:血清間接膽紅素如超過20mg/dl(342μmol/L),需采用換血輸血。供血者須先作G6P D缺乏的過篩試驗,必須沒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以免輸血后加重和黃疸。避免親屬供血。黃疸不重者不需輸血。

    4黃疸兒的護理照顧

    由于只要超過生理性黃疸的范圍就是病理性黃疸,因此出院后對寶寶的觀察非常重要。首先媽媽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寶寶的皮膚黃到身體哪個部位,回家后再觀察有無任何變化,如果愈來愈黃,黃的部位愈來愈多,就一定有問題,如果黃的部位慢慢消退,就可能不需要擔心了。以下是黃疸兒居家照顧須知:

    4.1仔細觀察黃疸變化

    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建議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系,是黃色就要注意了。

    4.2觀察寶寶日常生活

    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4.3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這是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后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這時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時進行手術,才使膽道暢通或另外造新的膽道來改善。

    4.4家里不要太暗

    寶寶出院回家之后,盡量不要讓家里太暗,窗簾不要都拉得太嚴實,白天寶寶接近窗戶旁邊的自然光,電燈開不開都沒關系,不會有什么影響。如果在醫院時,寶寶黃疸指數超過15mg/dL,醫院會照光,讓膽紅素由于光化的反應,而使結構改變,變成不會傷害到腦部的結構而代謝(要有固定的波長才有效)。回家后繼續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里任何波長都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而且家中太暗對寶寶吸收維他命D有影響,但不要讓寶寶直接曬到太陽,怕會曬傷,而且也怕紫外線帶來傷害。

    4.5勤喂母乳。

    曾有研究表明增加新生兒早期攝入量對新生兒黃疸消退有積極的影響。將同期出生健康足月新生兒240例隨機分為干預組120 例和對照組120例。兩組新生兒均行母乳喂養,干預組在母親乳汁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 記錄新生兒第一次排黃便的時間、監測新生兒膽紅素濃度。結果:干預組血清膽紅素峰濃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

    參考文獻

    [1]丁國芳,張蘇平,姚丹,等.我國部分地區新生兒黃疸流

    行病學調查. 中華兒科雜志,2000,10.

    [2]李云珠.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發病機制與防治研究進展.

    新生兒科雜志,2000,10(38):10.

    [3]早期喂養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 王紅…//中國兒童保

    健雜志,-2003,11(1):-55~56

    [4]楊銀鳳.康波 224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相關因素分析

    [期刊論文] - 寧夏醫學院學報 2008(02)

    [5]李淑敏.楊英偉 母乳性黃疸研究進展 [期刊論文] - 中

    國醫藥導刊 2007(05)

    第2篇: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范文

    [關鍵詞] 妊高征;產后護理;產后出血;產后子癇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2(c)-0138-03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ve syndrome)簡稱妊高征,我國發病率約10%,臨床表現為妊娠期出現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可合并出現頭痛、視力改變、抽搐及昏迷,嚴重時累及各重要臟器功能。妊高征的發病原因及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如何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妊高征對孕產婦和圍生兒的生命危險,是婦產科醫學防治工作的熱點。本研究對100例妊高征患者的產后臨床護理進行分析,為妊高征的護理提供新的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連續收治妊高征患者100例,年齡21~36歲,平均(26.0±4.5)歲。所有患者均否認妊娠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肝炎、慢性腎病、心臟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將2011年1~7月收治的46例妊高征患者設為對照組,將2011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54例妊高征患者設為觀察組,觀察組12例測定凝血功能呈高凝狀態,占22.2%,對照組10例測定凝血功能呈高凝狀態,占21.7%。兩組患者的年齡、孕齡、產次、體重、血壓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46例患者采用產后基礎護理,觀察組54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從心理、基礎、生命體征、產后出血、產后子癇、急性左心衰竭、凝血指標等方面對患者進行綜合的監測與護理。具體方法為:

    1.2.1 基礎護理 給孕產婦安排整潔、舒適、安靜的病房,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嘈雜和強光等不良刺激。考慮到妊高征的患者可能在受到刺激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小動脈痙攣而加重病情[1],所有的治療和護理操作盡量輕柔。飲食知識指導:產后當日需要禁食水,術后24 h后可進食適量易消化的流食,禁食牛奶、豆漿和含糖量高的易產生脹氣食品;待腸道排氣后,可逐漸增加半流食至正常飲食。活動指導:產后6 h后可翻身活動,逐步增加活動量,早期活動可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墜積性肺炎,減少腸脹氣,促進子宮收縮,有利于惡露排出。

    1.2.2心理護理 孕產婦從妊娠到分娩過程中,體內神經內分泌體液因子波動較大,導致情緒不穩定,再加上新生兒的性別和健康狀態的影響,自身缺乏一定的醫學知識,容易產生過度興奮、悲傷和恐懼,表現為心神不寧、頭痛和失眠等。對此,護理人員對產婦和家屬保持態度溫和,細心解釋妊高征的發病過程及轉歸,講解醫生的治療方案,解答疑問,消除緊張不安的心理。用愛心、同情心去安慰和照顧產婦,通過語言、表情、眼神等與產婦從心交流,安撫她們的情緒。做好新生兒的產后護理,從而使產婦轉移擔心,緩解焦慮和恐懼,必要時應用適量的地西泮、苯巴比妥鈉等鎮靜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產后子癇的發生。

    1.2.3 生命體征監測護理 密切觀察孕產婦的生命體征,每30分鐘至1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1次,待平穩后每6~8小時監測1次。給予持續的心電監測、吸氧,觀察患者的意識、膝反射情況。充盈的膀胱不利于子宮收縮,加重出血,產后應盡早排尿。觀察導尿管是否通暢,詳細記錄尿色和尿量。術后血壓控制平穩并無自覺癥狀者,24 h后可拔除尿管,并鼓勵產婦飲水并協助排尿,防止粘連感染。病情較重者仍有子癇發作的可能者,可適當延長生命體征的監測。

    1.2.4 產后出血護理 較多妊高征產婦產前應用大量解痙、鎮靜藥物,血管擴張,子宮收縮乏力,易發生產后大出血。雙胎、羊水過多或者巨大兒也會加大產后出血的可能性,所以在胎兒娩出后快速靜脈滴注使子宮收縮,觀察傷口敷料是否完整和滲出,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量。仔細檢查宮頸和外陰有無裂傷,有裂傷者應立即行縫合術,縫合操作務必小心,防止反復縫合所致的血腫和出血。保持會清潔:每天用1∶5 000高錳酸鉀或1∶2 000新潔爾滅沖洗會陰2~3次,也可用溫開水沖洗外陰如有會陰水腫,可用25%硫酸鎂溶液外陰濕熱敷。產后惡露較多,應勤換會陰墊。

    1.2.5 用藥護理及觀察 解痙:硫酸鎂是當前妊高征產婦的首選解痙藥[2]。鎂離子抑制運動神經軸突末端對乙酰膽堿的釋放,神經和肌肉間的興奮傳導減少,骨骼肌松弛,有效控制子癇發作;但是血鎂濃度的增加可使全身肌張力減退,重者出現呼吸抑制,心臟驟停。降壓:拉貝洛爾、硝苯地平和尼莫地平等,臨床較多用到是硝普鈉,其可以快速有效地擴張外周血管,因其代謝產物為氰化物,分娩期或產后血壓過高,應用其他降壓藥物效果不佳時方考慮使用,一般用藥不超過72 h[3],用藥期間監測血壓和心率,硝普鈉見光分解,遵醫囑12 h更換藥物1次。哺乳期仍禁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類降壓藥物,可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和早發高血壓的發生[4]。利尿劑:一般不主張應用,僅用于全身性水腫、急性左心衰竭,血容量過多伴有潛在肺水腫者,常選用呋塞米和甘露醇。

    1.2.6 產后子癇的觀察和護理 產后子癇多發生于產后24 h~10 d內,可能原因:產后子宮收縮的加劇,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加上外界刺激,產婦情緒焦慮恐懼;過度疲勞、手術創傷、傷口疼痛等強烈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血中兒茶酚胺類物質驟增,血壓升高,應激能力差的產婦突發子癇[5]。文獻報道,環境溫度和濕度的改變影響平均動脈壓,因而當溫度、濕度、大氣壓等氣象因素驟變時對子癇的發生有誘發作用[6-7]。護理上應備齊急救設備于藥品,重視觀察子癇的先兆癥狀。子癇的急救處理:鎮靜、解痙、降壓、利尿、強心、擴容和糾正酸中毒。護理工作:給氧、禁食水、防止舌咬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緩解期建議孕婦補鈣、補充維生素,這樣有助于預防先兆子癇的發生。

    1.2.7 預防急性左心衰竭 妊高征剖宮產術后發生急性左心衰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可能原因與患者血管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肌射血阻力增加,心排血量明顯下降,處于低排高阻狀態;左室功能突然處于高負荷狀態,心率代償性增加,心肌舒張期縮短,心肌有效灌注下降,導致心肌缺血。另外術中輸液量過多,速度過快,導致心臟容量負荷增加[8]。糾正病因同時,給予吸氧、強心、利尿,減輕心臟負荷緩解心衰[9]。護理中要嚴格觀察妊高征患者術中、術后輸液的速度和輸液量,每日不超過1 500 mL,觀察生命體征,記錄尿量,防止急性左心衰竭。

    1.2.8 監測凝血指標 妊娠期血液的高凝狀態可保障血管壁的完整性,防止出血;纖維蛋白沉積于子宮壁和胎盤絨毛間是必要的,有助于維持胎盤的完整性。妊娠期高血壓存在血液高凝狀態,卻容易形成血管內微血栓,重癥者可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10]。早發型子癇前期存在明顯的凝血功能障礙,抗凝治療將會成為其治療的主要措施之一。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檢測內源性凝血途徑,凝血酶原時間(PT)檢測外源性凝血途徑,血漿纖維蛋白原定量測定(FIB)反映共同凝血途徑中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所需的,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交聯后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降解產物,是一種特異性很高的纖溶亢進的敏感指標。故通過監測APTT、PT、FIB和D-二聚體可及時發現產后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產后血壓、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兩組患者于護理前后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兩組患者的評分情況。SAS評分標準:評分為50~59分為輕度焦慮,評分為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評分標準:評分為50~59分為輕度抑郁,評分為60~69分為中度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壓情況

    產后24 h內血壓監測,觀察組54例患者中20例血壓≥160/110 mm Hg,占37.04%,血壓較產前監測的基線水平增高[收縮壓:(19.0±6.7)mm Hg,舒張壓(11.0±5.5)mm Hg];>24~48 h血壓監測,12例血壓≥160/110 mm Hg,血壓較產前基線水平增高[收縮壓(11.0±5.7)mm Hg,舒張壓(6.0±4.4)mm Hg];48 h后監測所有患者的血壓趨于穩定,波動于(135~153)/(85~104)mm Hg至出院。兩組患者產后24 h血壓變化無差異(P > 0.05),產后>24~48 h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明顯優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2.2 SAS和SDS評分情況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和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實施護理后,兩組評分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SAS和SD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 < 0.05)。見表3。

    2.3 產后子癇發生情況

    觀察組發生先兆子癇4例,占7.41%;子癇2例,占3.70%;對照組發生先兆子癇9例,占19.57%;子癇6例,占13.04%。觀察組先兆子癇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χ2= 4.78,P < 0.05);子癇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亦優于對照組(χ2=6.23,P < 0.05)。兩組患者產后子癇最短發生在產后12 s左右,最長發生在產后22.5 h,平均發生時間在產后10.3 h。

    2.4 其他

    觀察組產后1 h發生急性左心衰竭1例(1.85%),對照組發生急性左心衰竭6例(13.04%)。觀察組無產后出血患者,對照組發生產后出血5例(10.87%)。觀察組急性左心衰竭和產后出血發生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4、4.11,P < 0.05)

    2.5 預后

    兩組患者均無孕產婦死亡,治愈率均為100%。住院最長14 d,最短7 d,出院后進行門診及電話隨訪半年,母嬰均健康。

    3 討論

    妊高征的發病機制至今不明,多數學者認為原因有:異常滋養層細胞侵入子宮肌層,免疫機制,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遺傳因素和營養缺乏等。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存在以下高位因素者發病風險明顯增高,如初產婦、孕婦年齡過小或大于35歲,多胎妊娠、妊高征的家族史等。本病基本的病理生理變化為全身小血管痙攣,全身各系統組織器官血流灌注減少,對母兒造成嚴重危害。目前,隨著婦女保健學的不斷深入,建立健全婦女保健三級網取得顯著成效,科學合理的產后護理工作對降低妊高征患者產后發生子癇等惡性事件的風險,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組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產后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在24~48 h血壓明顯回落,48 h后54例患者血壓全部達標;4例先兆子癇、2例子癇和1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積極的搶救治療后,臨床癥狀趨于平穩,無孕產婦的死亡,隨訪恢復良好。產后血壓恢復優于只采取基礎護理的對照組,先兆子癇和子癇的發生率亦低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研究表明,積極有效的綜合護理對于妊高征患者產后血壓平穩控制于達標水平起到良好作用,并能夠降低產后子癇的發生率,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有利于患者的預后。

    總之,嚴格的產前檢查和細致的產后護理工作,對于已經發生妊高征的患者,可以減少和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愈率,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曹蘇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42例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 2(31):266.

    [2]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1-105.

    [3] 劉偉,林其德.子宮動脈阻力平分法預測妊高征[J].現代婦科學進展,2004,13(4):26.

    [4]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Working Group. Report on high blood pressure in pregnancy [J]. Am J Obstet Gynecol,1986,63:1689-1712,.

    [5] 丁紅,王蘊慧,劉穎琳,等.產后子癇的發生及防治對策[J].廣東醫學,2000,21(10): 856-857.

    [6] Neutra R. Meteorological factor and eclampsia [J]. Obstet Gynecol Brit,1974,81(11): 823.

    [7] 楊穎,李國蕓,畢冬華.重度子癇前期96例臨床特征及并發癥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2):110-111,112.

    [8]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99.

    [9] Robinson S,Inyang V. The nurse practitioner in emergency medicine:valuable but undefined [J]. Lancet,1999,354:1319-1320.

    第3篇:新生兒脹氣如何護理范文

    順產

    對于順產,孕媽媽們有許多顧慮,有的甚至因此不敢嘗試陰道分娩而盲目選擇剖宮產術,認為剖宮產術是相對安全的分娩方式。其實,這是走入了順產與剖宮產的認識誤區。

    Notice1:對順產的擔心

    1.懼怕疼痛

    臨產開始后由于宮縮引起的陣發性下腹痛,稱為宮縮痛。這是孕媽媽們最擔心的事情,有許多孕媽媽不敢嘗試這種宮縮痛。臨產開始后至宮口開全一般需要12小時,雖然根據孕婦的不同情況,產程進展有快有慢,但這種逐漸加強的宮縮痛,使很多孕媽媽望而卻步。

    其實,孕媽媽們不要害怕,現在很多醫院開展了導樂陪伴分娩服務,讓有過生育經歷和接生經驗的醫護人員為孕婦選擇合適的坐臥姿勢,調整呼吸節奏,按摩腰背部等來緩解分娩的疼痛,隨著產程進展給產婦以積極的幫助,幫助她們克服恐懼心理,讓產婦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順利完成自然分娩過程。還有的醫院采用無痛分娩技術,在臨產后施以腰骶硬膜外麻醉,能很好地緩解產婦的宮縮痛。

    2.過分擔心胎兒在順產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

    每一個家庭、每一對父母都視孩子如同珍寶,對新生命無微不至地呵護著,不允許也不能接受寶寶有任何意外情況的發生。妊娠期間檢查時哪怕有一點異常情況,如臍帶繞頸、胎膜早破等,不少準爸爸準媽媽就會認為胎兒不能自然分娩。其實,大多數胎兒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在醫護人員的全程監護下,胎寶寶是能夠經受住這樣的考驗的。

    3.年齡

    很多女性希望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再生孩子,因而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醫學上將這類準媽媽稱為高齡初產,即指年齡達到及超過35歲第一次分娩者。因為陰道分娩相對于剖宮產用時長,體力消耗大,所以年齡過大的孕婦從體力、精力上都有可能無法堅持,但臨床上也不乏有高齡初產的孕婦自然分娩的例子,因此對于高齡初產的孕婦,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放寬剖宮手術指征,但并不是絕對不能自然分娩。

    4.陰道分娩過程中改行剖宮產術

    從臨產至胎兒自然降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胎兒的胎心、位置、羊水量、宮口擴張、產力等因素都在變化。對于孕婦來講,沒有人能預知其整個分娩過程,但是醫生可以通過各種監測手段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時改行剖宮產術。

    有些孕婦對此并不理解,稱之為“受二茬罪”。其實不然,歷來自然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而剖宮產術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急癥手術。雖然現在剖宮產術技術非常成熟,但也會對再次生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孕媽媽們應該體會從妊娠至分娩的欣喜與痛苦,這是每一位即將成為母親的孕媽媽一次寶貴的經歷。

    5.產后陰道松弛

    陰道是胎兒經母體排出的正常通道,如果產程進展順利,胎兒不是過大,一般女性在自然分娩后陰道松弛者較為少見。產后只要堅持適當的“提肛運動”,加強骨盆、會陰肌肉的鍛煉,陰道的彈性就會較快恢復,不會影響以后的性生活。

    Notice2:順產的好處

    1.產后恢復快

    順產雖然要經歷十余個小時的產痛,但孩子一生出,產婦會立刻覺得十分輕松,很快能下地活動,大小便自如,飲食不受限制,生活很快恢復正常,有充沛的精力照顧寶寶。

    2.創傷小

    順產會陰側切切口一般較小,縫合簡便快捷,愈合快,疼痛輕。有些產婦會陰組織彈性好,順產時皮膚黏膜完整,沒有損傷,產后活動自如,可及早進行鍛煉,有利于體型的恢復。

    3. 產后并發癥少

    順產可免受剖宮產手術帶來的痛苦與弊端,如麻醉的風險,手術中出血、創傷,術后腸脹氣、腸梗阻等。子宮是完整的,沒有瘢痕,可減少今后需宮腔操作手術的危險,不會發生子宮切口部位妊娠和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并發癥。

    4. 利于母乳喂養,增進母嬰感情

    分娩發動至分娩完成是由產婦的垂體分泌的催產素引起的,這種激素不但能促進產程的進展,還能促進母親產后乳汁的分泌。順產的母親身體恢復快,能盡早哺乳,這有利于寶寶的成長,也會增進母嬰感情。

    5. 順產寶寶更聰明

    寶寶經過宮縮及陰道的壓力,頭部不斷受到刺激,可促進大腦的發育,能更快適應新環境,減少多動癥的發生。

    6. 費用低,節省資源

    順產住院時間短,消耗衛生資源少,住院費用低,家庭經濟負擔輕。

    Notice3:決定順產的因素

    1.產力

    產力包括子宮收縮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縮力、肛提肌收縮力,其中子宮收縮力是臨產后的主要產力,貫穿于分娩的全過程。子宮收縮是陣發性的,隨產程的進展,宮縮持續時間越來越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宮縮強度越來越大,臨產后子宮收縮能使宮頸管縮短消失、宮口擴張、胎兒下降、促使胎兒及胎盤娩出。

    2.產道

    產道分為骨產道及軟產道。骨產道即骨盆,一般于孕晚期由醫生測量是否有異常狹窄,能否進行陰道分娩。如為輕度骨盆狹窄,胎兒較小,可在醫生的監護下試產;如胎兒過大,骨盆重度狹窄,則胎兒不能經過產道分娩,需行剖宮產術。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宮頸、陰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彎曲通道,隨著不斷加強的宮縮,胎兒的下降,子宮下段會拉伸變長變薄,宮頸逐步擴張,腔道加寬,以利胎兒通過。

    3.胎兒

    胎兒的大小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胎兒過大,盡管骨盆大小正常,也會因相對性骨盆狹窄造成難產。因此,孕期應合理飲食,適當鍛煉,有利于陰道分娩。

    胎位也決定分娩方式的選擇,一般為頭位,即陰道分娩過程中先娩出胎頭后相繼娩出胎兒,如臀位且胎兒偏大或橫位則需要進行剖宮產術。

    4.精神心理因素

    雖然分娩是生理現象,但對于產婦確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產婦一系列精神心理因素,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相當數量的初產婦會從各種渠道了解有關分娩時的負面消息,致使自己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狀態,導致分娩不能堅持,增加剖宮產的幾率。孕婦在分娩前要全面了解、正確認識妊娠及分娩,在家屬的陪伴、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順利度過這一美好而難忘的階段。

    剖宮產

    Notice4:施行剖宮產的因素

    剖宮產降低了有難產因素的產婦及新生兒的死亡率、致殘率。出現下列因素可考慮行剖宮產術。

    1.頭盆不稱

    分娩前胎兒過大,骨盆絕對狹窄,不宜陰道試產。如骨盆正常或輕度狹窄,可陰道試產,生產過程中發生產程停滯,處理后胎兒仍不能通過產道分娩的孕婦需行剖宮產術。

    2.胎兒窘迫

    胎心過速或胎心過緩經吸氧處理后仍不能緩解者和羊水糞染的孕婦均不能經陰道分娩。臍帶脫垂易致胎兒供血中斷,需立即進行剖宮產術。

    3.胎盤早剝

    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易造成產前大出血,危及母嬰生命。

    4.前置胎盤

    孕晚期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是常見的出血原因,也易造成產前大出血,危及母嬰生命。

    5.胎位異常

    臀位且胎兒偏大、橫位、部分雙胎妊娠或多胎妊娠需進行剖宮產手術。

    6.孕期疾病

    患妊娠高血壓合并重度子癇前期、子癇等病的孕婦需進行剖宮產手術。

    Notice5:剖宮產的護理

    剖宮產技術雖已被廣泛應用,但術后仍存在并發癥,需加強護理,使產婦盡快恢復健康。

    1.合理休息適當運動

    術后合理休息,適當活動,減少術后腸粘連及腸梗阻的發生。剖宮產術后6小時需去枕平臥,并將頭偏向一側,可以預防頭痛及嘔吐物的誤吸。同時可按摩下肢促進血液循環,預防下肢靜脈栓塞。6小時后可飲水、藕粉等流質食物,要少食多餐。多翻身活動促進腸蠕動,預防腸粘連。待產婦排氣后可增加半流質食物,適當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預防便秘,增加含蛋白質高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24小時后可嘗試下地活動。

    2.傷口護理

    住院期間有醫護人員予以換藥拆線,出院后產婦應注意保持傷口周圍和輔料的清潔,避免汗水及血液污染傷口。多食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可促進傷口愈合。

    3.進行早期開奶、催奶

    有些產婦認為剖宮產術后無乳汁分泌,使嬰兒失去最富營養的初乳,這對產婦自身恢復也是不利的。一方面新生兒吸吮時對的刺激可以促進產婦子宮的復原,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所以剖宮產者千萬不要因為腹部傷口疼痛而耽誤了對寶寶的喂養。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www.成人av.com|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va|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a久久狼窝动画|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成人免费视频网| 欧美成人久久久|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女性成人毛片a级|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网址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欧美激情成人网| 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