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

    第1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SOP;疾控中心;實驗室管理

    1標準化操作流程在疾控中心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SOP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縮寫,即標準化操作流程,是指采用統一的格式將某一事件的標準操作步驟和要求描述出來,用來指導和規范日常的工作,其核心強調將相關操作步驟進行量化、細化和優化,實現最優化的操作程序設計。現階段,我國部分疾控中心仍然沿襲著粗放型、經驗型工作模式,嚴重阻礙了各項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部分疾病控制業務通常依靠領導的指示和以往的經驗慣性地開展,即使是同一項工作也會因為不同人員負責,而導致工作程序和步驟存在差異,所需各項資源差別較大,以至于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效隨之大相徑庭。當前,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已經成疾控中心轉變管理現狀,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的必然選擇,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由于疾控中心承擔著預防控制疾病、創建健康環境、促進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的重任,所以其管理工作必須走向標準化、科學化、現代化的軌道,確保各項工作有相應的規范標準和控制程序作為有力支撐;其二,疾控中心的工作程序和人員配置相對穩定,然而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確保各種技術規范和標準的落實,使各項工作處于全過程監控范圍內,實現對工作的細化、量化管理,成為了疾控中心的管理難題,而建立和實施標準化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化解這一難題;其三,隨著上級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對疾控中心工作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疾控中心有必要對工作模式進行改革,建立客觀、標準、透明的工作程序,主動接受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監督,以此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自身管理水平,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2標準化操作流程在疾控中心管理中的應用構想

    2.1SOP在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實驗室管理是疾控中心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由于實驗室管理關系到檢測結果質量,所以應當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對實驗室管理工作進行細化和量化,提高實驗室管理效率。SOP在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先要建立SOP目標,而后對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技術性要求和具體操作進行細化規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實驗室標準操作文件說明;內部質量控制中使用適當統計技術的操作程序;實驗室樣品接收登記、篩查檢測、檢測結果報告、標本送檢操作程序;實驗室設備儀器保養、維護、校準標準程序;實驗室生物安全柜、離心機、酶標儀、洗板機、微量可調移液器的操作程序;實驗室消毒、廢棄物處理程序;實驗室意外和事故處理程序;實驗室安全防護操作程序;實驗室人員進出管理程序;實驗室檢測結果保密程序;實驗室藥品試劑管理程序;實驗室檢測數據記錄、保存程序。

    2.2SOP在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隨著疾控中心各項業務的深入開展,其對儀器設備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為了提高檢驗工作質量,必須強化儀器設備管理,制定儀器設備管理標準化操作流程。首先,制定儀器設備申購、審批、采購程序,確保儀器設備采購計劃科學、合理,能夠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其次,制定儀器設備驗收、檢驗、記錄程序,確保儀器設備的技術性能與采購要求相一致,并根據檢驗資料建立儀器設備檔案;再次,制定儀器設備管理、使用、定期檢定程序,確保儀器設備始終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及時維護或更換檢定不合格的儀器設備。

    2.3SOP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疾控中心在開展衛生監測、疾病控制、科研、健康教育等業務中形成了大量業務技術檔案,大部分疾控中心對業務檔案采取分級管理的模式,滿足了疾控中心業務開展的需要。為了強化檔案管理,構建完整的檔案工作網絡體系,提高檔案管理水平,應當明確檔案管理標準化操作流程,具體包括以下內容:首先,成立檔案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職責,制定檔案管理總體要求、管理制度以及監督指導程序。明確各科室兼職檔案員的職責,制定兼職檔案員檔案收集、歸檔及科室級業務檔案管理程序;其次,建立業務檔案管理制度,結合“全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中對業務材料的規定,以及各科室的業務活動情況,明確各科室的業務檔案歸檔范圍,制定檔案歸檔、立卷、保管、利用、保密程序;再次,重視檔案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將培訓目標、培訓任務、培訓過程標準化、程序化,對培訓結果進行量化處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2.4SOP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當前,隨著衛生系統績效工資改革的穩步推進,疾控中心實施以崗定薪、工作量化、業績考核已經成為必然趨勢。SOP不僅能夠規范疾控中心各項工作業務的操作程序,還能夠為績效考核創造良好條件。疾控中心可利用SOP作為衡量工作人員績效的量化單位,以工作人員完成SOP各項規定的質量及數量為評價依據進行績效考核。此外,疾控中心也可以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任務制定標準化操作流程,明確工作任務的完成時間以及所要達到的要求,以規范化的操作流程約束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提高工作自覺意識,并將工作人員完成規定工作的情況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

    3結論

    總而言之,當前在疾控中心各項工作中實施標準化操作流程仍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所以疾控中心應當從日常管理和專業工作入手應用標準化操作流程,并逐步將其應用到事務性工作和臨時性工作中,從而全面提高疾控中心管理效率,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鄧連芬.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管理標準化[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8(3).

    [2]王瑩.疾病控制中心加強管理的舉措探討[J].科技風,2009(4).

    第2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疾病預防控制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sbenefittothera-tionaluseoftheresourcesandprovidingbettertechnicalservice,whichnotonlycomplieswiththenationalaimon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diseasecontrolsystem,butalsomeetstherequirementsofpeopletothepublichealthservice.Astheproducingsectorofgovernment’spublichealthservice,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owsocial,politicalandtechnologicalcharacteristics;consequently,itisverycomplicatedandspecial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in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tisnecessarytodesignandestablishthequalitymanagementpatternsapplyingto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oadvancethetotalqualitymanagementefficientlyandsystematically.

    Keywords: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

    全面質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即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客戶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目前國家對疾病控制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增加,CDC的硬件設施有了很大改善,如何更好的執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規范和質量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成為每個疾控機構當前面臨解決的首寫作論文要問題,而加強CDC質量管理,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應該是全面提升疾病控制工作的有效途徑。

    1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前提條件TQM因為涉及了關于管理組織的一些根本變化,是一場“質量文化”的革命,必然要打破和改變一些原有關聯,甚至要觸及部分人員的利益和工作模式,這種改動如操作不當勢必會出現人心不穩,事態混亂的局面,這就需要我們在推進TQM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采取適合CDC這種組織環境的方法,要考慮CDC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1·1認識上要充分統一要推進新的管理模式,第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認識上的差異,以及由此而產生抵觸心理以及舊的作者單位: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作者簡介:陳璐(1972-),女,碩士,主要從事質量管理工作。思維習慣。任何組織都存在著官僚的一些基本特征,他們懼怕和抵制著變革的發生,在CDC系統內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所以高層管理者往往成為實施TQM的最大障礙,而TQM要取得成功,高層管理人員學會接受變通和革新的重要性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1]。高層管理者在內部進行全局觀念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個分管領導只是作為最高管理者的管理代表對某項工作實施管理權,他要為最高管理者負責也要為疾控中心整體的發展負責,在中心內部制度建設上也要適當調整政績考核制度,減輕高層管理者的心理壓力。并且在CDC中層干部既是TQM的設計者又是推進者更是執行者,所以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同樣關系到TQM的成敗,應該讓他們明白TQM的管理思路、操作步驟、實施TQM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達成共識。1·2全員參與,全員培訓TQM強調的是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的,以自我崗位分析為特點,所以每一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參與到TQM體系的建設中,對TQM的建立思路和管理要求進行培訓,使每位員工都應該明白TQM的管理理念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服務素質,CDC作為社會的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部門,首先要明確政府和社會作為我們的客戶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提供令他們滿意的產品。并且在員工內部要建立“互為顧客”的概念,互相了解和體會對方的需求,只有建立了這樣一種意識才能讓每位工作人員將重點放在自我分析上,不斷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將SOP(標準操作規程)看作是一貫的、具有可預見性的但同時也是持續發展的操作規程,而不斷地去改進和完善[2]。

    2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步驟2·1質量管理組織框架的完善建立層次清晰,職責分明的質量管理組織框架是實施TQM的基礎建設和前期準備。質量管理組織框架應分至少三級來建立,第一級是中心管理層,即質量管理委員會,起到決策、評判和裁決的作用,負責確立質量方針和質量發展目標,明確實施質量管理的步驟與范圍,對專業技術內容進行審評,對違規行為進行裁決;第二級是執行管理層,就是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職能部門,負責TQM的具體推動、組織、檢查和落實,對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進行宣貫、組織內部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寫修改與維護、實施和推動質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對工作行為進行符合性的質量檢查與考核、對質量體系的實施有效性進行評判;第三級實施操作層,各科室設立質量管理小組或兼職的質量監督員,對各種行為進行適時的質量監管,對本科室的規范性工作進行建立和實施。對這三級機構的工作和人員要求是不同的,第一質量管理委員會應包括領導層成員和技術專家,明確其在行政和技術方面的權威性,第二質量管理職能部門應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同時應賦予他全面管理的職責地位和權利。第三質量管理小組或兼職的質量監督員應對質量管理有清晰的認識,本身又具有相關專業的技術知識,工作嚴謹認真。這三個層級的管理部門應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機制,做到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反饋,和有效的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建立有效的管理組織框架。2·2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程序和標準的建立目前CDC的工作職責主要分三大塊,首先是疾病控制的政府職責工作,第二是作為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的實驗室工作,其三是作為內部管理的行政職責工作,這三種工作性質內容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不能采取單一的管理模式和程序,要在全面質量管理總體思維指導下,按照不同的管理規范和標準依據,因地制宜分類進行管理,才能夠建立符合CDC工作實際的質量管理模式。對于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應根據政府和社會對其的具體要求和需求進行充分的理解和體會,明確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要求,分項目進行管理,制定年度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發展目標,將常規工作納入項目中,細劃工作任務和考核指標,建立規范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指導。對于實驗室工作可以按照ISO/IEC17025國際標準及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要求,將質量管理要求更專業化和標準化,能夠很好的做到將TQM的管理理念和專業管理標準的完美結合[3]。對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照ISO9001的管理要求建立內部管理體系,強調工作的規范、崗位職責的明確、工作記錄的完整和檢查監督的有效。這樣在大的質量管理體系框架下,實施分類管理;在建立規范程序的前提下,強調質量意識、全員參與、自我分析和質量管理考核。2·3分步策略推進第一步通過培訓教育使員工牢固樹立“質量第一”、“顧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第二步制訂人、事、物及環境的標準與程序,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第三步對體系標準進行宣貫培訓,推動全員充分參與,第四步建立層級管理和考核機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五步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形成PDCA(plan,do,check,action)閉合環。全面質量管理的推進必須要分步進行,可先從標準明確、基礎工作較扎實的部門開始。如以實驗室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為契機推動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實驗室是CDC系統最早接觸質量管理和規范操作的部門,往往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礎和人員意識,并且實驗室具有工作程序相對固定、工作指標明確的特點。是相對最容易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的部門,這樣操作不僅減少了TQM推行的壓力和阻力,而且以點帶面能夠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使質量管理的全面推行更可行和更具操作性。

    3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需注意的事情3·1處理好質量管理與質量考核的關系全面質量管理認為,質量不是靠檢驗出來的,也不是靠統計出來的,而是服務形成過程中各個環節質量的總和,所以加強環節過程的規范與管理尤為重要,必須形成全過程監管機制,同時這也就要求引入考核機制以增強質量管理的強制性和力度。全面質量管理的重點和目的在于管理,而質量考核應是推進質量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是“以人為本”的,而考核是對事不對人,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追求的是全面性,考核本身是具有片面性的,所以考核只是一種管理的手段,考核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實施管理,是為管理服務的。3·2處理好考核與激勵的關系考核本身帶有強制性,操作不當容易引起被考核部門的對立和抵制,與管理的激勵原則相違背,所以考核必須掌握好“先立法,再執法”的原則,就是先明確工作的原則、程序、要求及考核的原則與指標,整體的考核方案與評分辦法要與被考核部門見面并得到認可,達成共識,在雙方都共知的情況下開展考核,這樣就可以避免被考核部門因不理解考核內容認為是挑刺或故意為難而產生抵觸心理。并且在考核實施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對發現的問題應當面指出確認,積極反饋考核結果。應讓被考核科室明白考核是為管理服務的,是為各專業部門服務的,是為了更加規范行為提高質量,并注重發現與獎勵質量管理工作突出的人和事,大家才會接受和認可考核,達到激勵規范的目的。3·3處理好質量管理與業務需求的關系在質量管理實行初期,因為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增強工作記錄的可溯性、強調工作的規范性,勢必會出現工作量增加、工作記錄表格增加、工作環節增加的情況,這種“管理成本”的加大導致大家對新的管理模式的不適應和懷疑,尤其在業務工作量大的情況下,難免會產生質量管理增強了,而業務需求的滿足度卻下降了的情況。首先要明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階段性的,質量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質量與效率的雙贏,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基于大家對規范管理的不適應,一方面在程序的設定上還存在不合理的情況,要具體事件具體分析,在加強教育培訓的同時,更要強調全面質量管理的自我分析和體系建設的“適應性”和“人性化”,應該結合工作實際具體分析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制訂出既符合質量要求更具有人性化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3·4建立長遠運行機制與績效管理有機結合“將質量管理變成一種習慣”,建立長遠的運行機制將質量管理與績效考核有機結合,將工作規范程序與崗位說明書有效結合,讓工作規范程序以工作為單位,崗位說明書以人為單位,工作規范程序成為崗位說明書的基礎,使質量考核的成績和結果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能更有效的與每位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和人事分配改革掛鉤,將更有助于質量管理的推行也更能客觀真實的反映工作人員的工作實際,更有助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史蒂文科恩,羅納德布蘭德.政府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第3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檢驗工作質量管理體系完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59

    【中圖分類號】R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379-02

    現在,我院正在開展質量管理年活動,其根本目的是:要加強醫院全面質量管理,科學、客觀、準確地評價醫護人員的工作實績,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使廣大的人民群眾能夠真正享受到高效、安全、便捷和經濟的醫療服務。這對檢驗科室來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完善管理體系,做到規范化、科學化與準確化。

    1完善管理體系建設意義

    對檢驗科來說,主要工作就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實驗數據。因為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很多,諸如醫護人員對各檢測項目的了解、標本采取過程各環節控制、儀器設備、實驗要求、質量溯源、檢驗方法、人員素質等多種因素,能否向臨床提供高質量(準確、可靠、及時)的檢驗報告,得到臨床和患者的信賴與認可,將是檢驗科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

    為了保證檢驗報告的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必須對影響因素進行全面控制,使質量形成的各要素(直接的和間接的)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以整體優化的要求處理好各項質量活動的協調和配合。檢驗科必須掌握質量體系的運行規律,及時分析解決體系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對可能影響結果的各種因素和環節進行全面控制、管理,使檢驗結果始終保持準確可靠。

    2質量管理體系的構成

    2.1組織結構。首先成立質控小組,使質量管理真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根據檢驗科所有從事對質量控制工作有影響的人員確定其責任、權限關系,把質量控制職權合理分配到各個層次及部分,明確規定不同部分、不同人員的個體職權,建立起集中統一、步調一致、協調配合的質量職權結構(制定每一個崗位職責范圍)。

    2.2文件化程序。檢驗科為了保證組織結構按預定要求正常進行,程序式管理標準的設計是非常必要的。程序性文件是檢驗科人員工作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明確規定某一程序化文件對應的工作由哪個部門去做、誰做、怎樣做,使用何種設備,需在何種環境條件下去做等等。文件化程序分質量體系文件(檢驗科各項規章制度、各級人員職責、崗位職責等)和技術性文件(操作規程、注意事項、試劑使用、儀器使用保養等)。在建立程序文件時,應實事求是,不要照搬其他檢驗科文件,必須能客觀反應出本科室的現實和整體素質,要使全體人員明白和了解,并對檢驗科人員起到有約束能力的作用。

    2.3操作過程。醫學檢驗報告全過程分三個階段:分析前質量控制、分析中質量控制和分析后質量控制。分析前質量控制主要包括兩個過程:第一是醫生能否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和體征,為了明確診斷和治療,從循征醫學的角度選擇最直接、最合理、最有效、最經濟的項目申請檢測。第二是標本在采集、保存、運送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這些非常重要。因為某些生物學標本受環境影響很大,直接影響檢驗結果,如凝血因子、血糖、血鈣等測定。如醫護人員不能及時送檢標本,就已經存在使實驗結果不準確的因素。分析中的質量控制涉及到人員素質、儀器效準、方法選擇、試劑匹配、實驗環境等方面因素,這些都要有完整的質量體系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為基礎。分析后質量控制涉及到實驗結果的再分析、再確認,保證合格報告發出,臨床醫生能合理地分析報告,用于診斷和治療。這就需要檢驗科經常與臨床科室進行信息交流和學術往來。因此,檢驗報告形成的全過程中,任何一個相關過程都將影響最終結果,所以要對所有質量活動過程進行全面控制。

    3質量管理的實施

    3.1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控制。所選擇的質控物質量一定要過關,并且做好每日室內質控工作,同時參加全國權威機構舉辦的臨床室間質控活動,并且所有參加的項目都要達到標準要求。實驗室要獲得可靠的檢測結果,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質量體系并進行嚴格實施。室內質控和室間質控是兩個重要環節,它控制著從接受標本到獲得檢測結果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的整個過程,是保證高質量實驗操作的必要措施。檢驗科向醫生和患者提供的所有臨床檢測項目都應有室內、室間質量控制工作來把關。

    3.2建立科室人員工作規范。參與臨床檢驗的技術人員必須持有醫療衛生權威機構頒發的相應專業人員上崗證書,定期參加多種形式的業務知識學習、各種操作的技能培訓,不斷增強業務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同時要培養檢驗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要養成認真仔細、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

    3.3儀器設備的管理。用于臨床檢驗的儀器必須是經過國家醫藥監督管理審批的,持有正式械字批號。在使用儀器前,所有的檢驗人員必須進行上崗培訓,掌握理論知識,并進行實際操作。合格者才可進行臨床標本的檢測。儀器的使用、保養、記錄必須由專人按照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定期檢查。儀器的使用要具備良好的實驗環境。

    3.4檢驗試劑的管理。用于臨床檢驗的試劑必須是經過國家醫藥監督管理局審批,持有試藥字批號。對所有購置的試劑要先在本實驗室進行相應檢測,做好實驗記錄,在保證室內、室間質量控制做好的前提下,再運用于實驗室各項檢測工作。

    4質量記錄的管理

    第4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路甬祥教育思想;啟示;工商管理專業;建設;定位;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3-0062-02

    拿到《路甬祥教育文集》感到非常的親切,路甬祥院士是浙大的老校長,上世紀80~90年代在浙大任職近10年,那個年代也是我曾經在浙大求學的年代。路甬祥院士以虔誠深摯的熱情追求科學真理,也以同樣的熱情關心我國科教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他對教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路甬祥教育文集》中的有關高等教育的精辟論述,是指導我們工作的指南,是高等教育的寶貴財富。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對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有著重要的啟迪作用。中國計量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是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在學校“計量立校、標準立人、質量立業”的辦學理念指導下,樹立堅持面向質量監督檢驗行業,培育工商管理(標準化和質量管理)特色精品專業的指導思想;以深化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突破口,以內涵建設為重點;著重進行特色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特色教材、實習基地及師資隊伍建設;打造我國“標準化和質量管理”應用人才的培養基地,為國家質量振興事業發展服務。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一名教師,有必要思考在新形勢下,專業如何更好地發展,為專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在學習了《路甬祥教育文集》之后,從路甬祥院士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中,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1.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路甬祥院士認為“中國大學的教育應培養基礎寬厚的專門人才,以適應就職和未來提高的雙重需要。專業劃分過細,學生知識面窄,適應性差”。這對于本科的專業定位很有指導意義。本校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的定位是“厚基礎、寬口徑、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這與路甬祥院士的思想是一致的。“厚基礎、寬口徑”突出一個“通”字,即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與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強特色”突出一個“專”字,也就是強化計量管理、質量管理、標準化特色課程。從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出發著力培養既掌握扎實的經濟、管理的基礎知識,又具有豐富的標準化與質量管理知識的復合型、應用性經濟管理人才。

    2.在課程體系建設上,路甬祥院士提出“在專業定位明確后,應對一個專業的所有課程作系統的思考,優化課程結構,對一些核心課程逐步實行分層次設置,即分為基本部分、擴展部分和提高部分,限修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同時將實驗作系列化的統籌安排,對于實驗課著重考慮在專業人才的完整的知識能力結構中,應當開出哪些實驗,使之成為連貫的有層次的實驗系列組成;選修課在分清層次、門類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精選和補充,使選修課系統化、科學化”。這些思想對于完善本校工商管理專業“標準化與質量管理”的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具有指導意義。作為高校教師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并精通“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教什么”即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就要了解掌握新時期對于“標準化與質量管理”人才的新的要求;只有這樣,我們的專業改革才會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學校運行機制上,路甬祥院士認為“加快高校改革,關鍵是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高校在內部機制上,應當加快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機制的轉換,建立起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的,同時又符合教育規律、科學規律的校內管理機制,建立起更完善的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水平為主旨的內部激勵機制。在外部機制上,學校也加強同社會各界的聯系,這要求學校要不斷挖掘內部潛力,開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教育”。路甬祥院士的思想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要順應外部環境的一些新的變化,適當調整質量管理與標準化系(負責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運行的內、外部機制,積極發揮教師團隊的專業特長,廣泛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擴大產、教、研結合范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實踐水平;做好咨詢服務、技能培訓等工作,積極服務社會,同時實現專業的良性發展。

    4.在辦學模式上,路甬祥院士提倡“要由封閉性轉變為開放型。校內外都要開放。校內各系、各學科要相互聯系、溝通、滲透;對外也要進行廣泛的國內外校際交流和合作。還有,教學、科研、生產的結合,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主動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結合這些思想,負責工商管理專業的質量管理與標準化系在校內可以考慮與質量與安全工程學院和標準化學院的聯合,多進行信息和人才的交流以及教學實驗設施的共享,讓學校有限的人才、設備設施等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專業間互為補充,互為促進,共同發展。對外交流工作中也要堅持獨立自主、為我所用的方針,要有選擇地消化吸收國內外有益的教育和管理經驗。而且除了與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交流之外,還要注意跟國內的企業界、兄弟院校、研究機構之間開展交流。對外交流應該包括國內一些好的單位。如負責工商管理專業的質量管理與標準化系可以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以及部分榮獲國家質量獎的企業建立師資培訓基地,完善校內專任教師到相關領域一線學習交流、相關領域人員到學校兼職授課的“交叉任職”制度和機制;建立一支具有教育觀念新、師德高尚、教學水平高、行業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職稱、學歷、學緣、年齡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具有“質量管理與標準化”特色的專業教師隊伍和教學骨干。

    5.在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問題上,路甬祥院士認為“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要結合起來。我們的教育方式長期存在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的弊端,師生參加科研、生產實踐,將有利于他們鍛煉能力,提高素質,增強創新和獨立工作能力”。結合路甬祥院士的思想,專業可以探索以培養專業核心技能為目標的實踐實習長效機制,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為目標,建立和完善具有專業特色的校內、外實踐實習教學基地;通過“自建、共建、捐建”等方式,在原實驗室基礎上,建設標準化與質量工程技術實訓中心;加快實踐教學教材、仿真軟件、教學課件、網絡資源等軟件開發;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擴大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更好地滿足廣大學生專業實習和教師實踐能力鍛煉的要求。

    總之,通過明確專業定位,加強特色課程體系建設,調整辦學模式,優化運行機制,建立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反饋機制和調節機制,將工商管理專業建設好,力爭在全國同類本科專業建設和改革中處于領先水平。

    參考文獻:

    第5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衛生檢驗工作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本職能的一部分。多年來,衛生防疫的各項工作,不論是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還是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都要以衛生檢驗所提供的科學數據為行動指導,衛生檢驗不僅為疾病預防及衛生監督提供最基礎的數據資料,而且衛生檢驗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更進一步促進了各項工作走向規范化與標準化。

    1衛生檢驗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大大增強,但是近幾年來,由于濫用農藥、獸藥、添加劑和環境原因以及食品生產加工過程所致化學污染相當嚴重,只顧經濟利益,甚至違法追逐暴利的后果導致食品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例如“紅心鴨蛋事件”、“多寶魚事件”以及多起嚴重的“問題奶粉事件”等,都充分說明了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國外食品安全形式也不容樂觀,各類食品污染和中毒事件頻繁發生,食品安全已成為全世界特別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了切實保障食品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09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了能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就要增強對食品安全的控制能力,提高技術水平尤為重要,衛生檢驗工作是增強食品安全控制能力的重要技術支撐。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監測,其監測信息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提供技術依據。

    1•2對各種新產品、新品種進行安全性試驗和評價。

    1•3為預測可能出現的食品污染等安全事故提供資料信息。

    1•4對各種飲食習慣、食用方法的安全性進行研究、檢測和指導,并提出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安全的食用方式。

    2衛生檢驗在飲水安全中的作用

    生活飲用水對百姓健康安全非常重要,飲用水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給百姓生活帶來重大影響。近幾年來飲水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如無錫“臭水門”事件、昆明滇池“藍藻暴發”事件、內蒙古赤峰水污染事件等等,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活。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衛生部組織專家對我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了修訂。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已于2007年1月26日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2007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部分指標的實施項目和日期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情況確定,全部指標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實施。標準中106項指標的檢測,為人民群眾能飲用上放心水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我們說衛生檢驗在飲水衛生檢測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1為政府監管提供有力支撐的飲用水衛生監測數據。

    2•2開展水傳播疾病因素的監測工作。

    2•3對可能發生的水污染事件進行預警預測。

    3衛生檢驗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其中化學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包括化學性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化學性水污染和環境污染、作業場所極性化學中毒等,有突發難預測,波及人數多等特點歷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衛生檢驗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1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主要是配合公共衛生醫師現場調查工作,以實驗室角度和觀點,確保采樣的典型性、送樣的安全性,并且確定鑒定檢測工作方案。

    3•2現場毒物快速檢測。利用便攜式檢測設備和快速檢測技術,在現場進行快速的定性鑒定與定量檢測工作,掌握現場第一手毒物數據,指導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3•3實驗室對毒物進行精確分析,為中毒患者的醫療救治和下一步再尋找毒物污染來源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4衛生檢驗工作今后的發展建議

    4•1加強各級疾控中心檢驗實驗室的建設,裝備先進的儀器設備。目前,除國家、省級和部分市級實驗室有較強的人員隊伍和儀器設備,有著較高的檢驗水平外,大部分縣級實驗室僅能開展最簡單的檢驗項目。由于資金投入的不足,即使是國家和省級實驗室的裝備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很多檢驗項目由于缺少儀器設備或設備陳舊而不能開展。面對新的復雜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不僅要具備先進的檢測儀器設備,還要有先進的樣品前處理和分離富集純化設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國際接軌,更好地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所賦予我們的職責。

    4•2加強衛生檢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充分理解危險性評估的運用和意義,培養危險性評估的技術力量。食品安全危險性評估工作,涉及許多專業和領域,相應的檢驗檢測工作也已經超出一般食品衛生檢驗專業,因此我們要配置相應專業的人員,同時還要為檢驗人員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使其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應對各種突發的新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檢驗工作。

    第6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水泥檢測、細度檢測、稠度檢測、凝結檢測、安定性檢測、有害物檢測

    中圖分類號:TQ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地發展,基礎的建設規模和水平也隨著提高,我們周圍的水利工程、橋梁隧道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設也不斷地進行中。而這些工程基本都屬于鋼筋混凝土或者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混凝土在現代建設工程的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而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材料水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泥可以說是國家重點質量控制的產品,不但每袋都附有產品合格證,批量進場時還會提供有該批次水泥接受技術監督局檢驗的檢驗報告。但水泥產品存在有效期、存在保管是否妥當等許多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國家慎重制定相關規范要求施工單位或工程監理對水泥雙重送檢,畢竟水泥質量關乎整個工程質量這一百年大計。因此作為檢驗單位或者責任人,也切不可輕視水泥送檢樣品抽樣及接收程序。下文就主要對水泥材料的檢測進行探討。

    一、水泥檢測的概述

    1、水泥檢測的設備

    水泥檢測的儀器設備主要有,天平、水泥凈漿攪拌機、水泥膠砂攪拌機、振動臺、抗折試驗機、壓力試驗機、負壓篩、沸煮箱等。水泥檢測儀器在投入運行或使用前均應經過校準,包括自校和檢定,需要制訂針對校準或檢定的計劃表,按規定的日期及時送檢,或由計量檢定部門來進行現場檢定、校準。要堅持進行定期保養、檢定和校準,而對于配套儀器膠砂試模、抗壓夾具、標準稠度與凝結時間測定儀等同樣也要堅持認真做好定期保養、自校和校準;對于所有的證書及自校記錄應當針對其精度及數據范圍,認真對照標準進行核對,以確認儀器設備完全滿足其標準規定。

    2、水泥檢測的環境

    水泥的檢測結果會由于試驗環境的各項指標差異而產生變化,所以一定要嚴格按規范中的試驗環境要求做,否則參數指標一旦出現差錯,無法判定是屬于來自樣品方面的問題、還是緣于實驗環境方面的問題,就可能產生誤判。應將水泥檢測所需一切試驗用品提前24h放入成型室,試驗開始前,還應先測量它們的溫度是否與室溫相同。水泥試驗室溫度應保持為20℃左右,相對濕度不低于50%,且成型試驗室在檢測進行時應避免頻繁進出,以維持環境溫度濕度的穩定性。養護箱溫度保持在20℃左右,相對濕度不低于90%,水泥試體養護池的水溫應控制在20℃左右。

    3、水泥檢測的操作

    水泥檢測的操作是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實驗室要確保其實驗操作符合規范標準,不致對所測量的質量參數產生不良影響、使檢測結果無效。在水泥試驗的操作環節方面,試驗人員的各項操作務必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只有如此才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必須加強注意容易疏忽的地方,試驗應嚴格按規范規定的方法進行操作。

    二、水泥檢測的內容

    1、水泥的細度檢測

    細度檢測是水泥生產中為保證產品質量所要求的檢測項目之一,也是為了以控制細度達到降低粉磨電耗及成本所采用的監控手段。細度檢測方法主要有用篩測定篩余法,用透氣儀測定比表面積法。如在我國的國家標準中,檢測細度就要求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大于一定值,普通水泥的方孔篩篩余不得超過一定比例,美國主要用華格納濁度計測定比表面積法,它出現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而至今仍廣泛應用于世界各硅酸鹽水泥廠中。該試驗方法能提供出水泥粉末的重要特征數據,但它不能進行顆粒大小分布的實測。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和介人,一些新的測定儀和粉末粒徑分析技術也隨之出現,并成功地應用于水泥工業中。

    2、水泥的稠度檢測

    水泥標準稠度的確定對于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至關重要,稠度檢測越接近標準值,其凝結時間測定也就越理想。因此有必要對水泥稠度進行檢測,標準稠度的確定根據國家標準規定有試桿法和試錐法兩種方法,水泥凈漿對試桿或試錐的沉人具有一定的阻力,通過試驗不同含水量的水泥凈漿的穿透性,確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從拌制出標準稠度的凈漿以測定水泥的凝結時間。標準稠度需水量的確定分兩種方法,主要有調整水量法和不變水量法。調整水量法是以試桿或試錐下沉規定深度時的凈漿為標準稠度凈漿,不變水量法以拌合用水的凈漿測得試錐下沉深度值計算出標準稠度的用水量。

    3、水泥的凝結檢測

    前面已經用標準稠度用水量制成標準稠度凈漿,然后經過裝模、振動和刮平后,放入養護箱中。首先是對水泥初凝時間的測定,30分鐘后進行第一次測量,當試針沉至距底板4mm左右時,水泥達到初凝狀態。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狀態的時間為水泥的初凝時間用分鐘來表示。然后對水泥終凝時間進行測定,初凝后將試件翻轉,繼續養護。當試針沉入試體0.5mm時,即環形附件開始不能在試體上留下痕跡時,水泥達到終凝狀態。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終凝狀態的時間為水泥的終凝時間用分鐘來表示。

    4、水泥安定性檢測

    水泥的安定性是反映水泥漿在凝結硬化后的體積膨脹是否均勻的情況,是評判水泥的品質指標之一,也是保證水泥制品、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必要條件。水泥安定性的檢測是以凈漿經特定試驗條件處理后,其外形變化的結果來判斷的,主要采用標準法和代用法兩種。標準法是將標準稠度凈漿裝滿兩只雷氏夾,分別用數十克配重玻璃壓上,放入濕氣養護箱養護一天后,沸煮三個半小時,測定兩試件煮后增加值的平均值小于5mm時,且兩個差值不得超過4mm即可判定合格。代用法是將標準稠度凈漿做成一定直徑和厚度的球缺形狀的試餅兩塊,在濕氣養護箱養護一天后進行沸煮,然后用目測或用鋼直尺檢查沒有彎曲則判定安定性合格。

    5、水泥有害物檢測

    水泥中有不少成分對水泥是使用性能有很大降低,我們一般稱這些成分為水泥的有害物成分,主要有包括氧化鎂、三氧化硫、游離氧化鈣等。為了加強對施工過程水泥質量的控制,準確地測定水泥中的氧化鎂、游離氧化鈣及三氧化硫含量顯得非常重要。首先對水泥中的氧化鎂的進行測定,目前應用的是絡合滴定法。通常在pH值為十的溶液中,以酒石酸鉀鈉、三乙醇胺為掩蔽劑,將硅、鐵、鋁等與鈣、鎂分離,以酸性鉻藍K-萘酚綠B為指示劑,用EDTA滴定溶液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合量。采用這種測定方法時,滴定時溶液的pH 值和指示劑是關鍵。其次是對水泥中三氧化硫進行測定,該測定主要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鋇溶液沉淀硫酸鹽,經過濾灼燒后,以硫酸鋇形式稱量,測定結果以三氧化硫計。最后是對水泥中游離氧化鈣進行測定,要求在加熱攪拌下,使試樣中的游離氧化鈣與乙二醇作用生成弱堿性的乙二醇鈣,以酚酞為指示劑,用苯甲酸無水乙醇標準溶液進行滴定。

    三、結束語:在對水泥材料進行檢測的工作時,必須堅持嚴格按照國家、行業和企業質量檢驗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并進一步對影響水泥質量檢測結果的所有環節和因素加以控制。作為一名建設工程監督人員應當不斷地總結積累經驗,以提高質量監督檢測水平,為國家提供準確和有效的數據。

    參考文獻

    [1]《建材標準化與質量管理》,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標準化研究所,2004

    [2]徐學忠,《對如何搞好水泥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探討》,建材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4

    [3]《國外水泥標準選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78

    第7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 串聯質譜;新生兒篩查;氨基酸;酰基肉堿;室間質評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7(b)-0024-05

    自1963年利用枯草桿菌抑制試驗進行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的篩查以來[1],經過40多年的發展,新生兒篩查的概念被普遍認可;篩查技術越來越先進,篩查的方法也越來越靈敏、可靠。我國新生兒篩查工作起步較晚,自1980年代起開始進行遺傳代謝病的新生兒篩查,1995年將新生兒篩查工作納入母嬰保健法,使開展新生兒篩查工作有了根本保障。但是篩查的病種有限,主要為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納入遺傳代謝病較多依賴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方法,對技術和設備的要求較高,往往是臨床診治難點。隨著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對出生缺陷的重視,近年國際上開展的串聯質譜技術檢測病種多,可在2 min內檢測出45種遺傳代謝病,適合大規模遺傳代謝病篩查和臨床疑似患兒的診斷性檢測[2-4]。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實驗室使用串聯質譜開展新生兒篩查工作。鑒于此,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選取了部分開展新生兒篩查的實驗室對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檢測氨基酸和酰基肉堿項目進行室間質量評價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室間質量調查對象

    2013年選取開展新生兒篩查的實驗室19家,為三甲綜合醫院醫院和三甲專科醫院臨床實驗室。

    1.2 室間質控品的遞送和批號

    通過特快專遞方式向19家實驗室郵寄5個不同批號血斑質控品。質控品由杭州寶榮公司提供,批號分別為201311、201312、201313、201314、201315。

    1.3 樣本處理方法及回報結果注意事項

    質評物需在2~8℃條件下保存,將質評物當作患者標本進行測定,結果填入對應批號回報表中。回報結果的同時填報使用的測定方法、儀器和試劑名稱。

    1.4 評價項目

    氨基酸包括瓜氨酸(Cit)、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和纈氨酸(Val);酰基肉堿包括游離肉堿(C0)、丙酰肉堿(C3)、異戊酰肉堿(C5)、辛酰肉堿(C8)、月桂酰肉堿(C12)、棕櫚酰肉堿(C16)、十八碳酰肉堿(C18)。

    1.5 評價標準

    2013年參加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氨基酸和酰基肉堿檢測項目調查的實驗室共19家,實際回報結果的單位為18家,有1家實驗室因質控品丟失未回報結果,回報率為94.7%。回報結果按方法學原理(衍生方法和非衍生方法)同時考慮是否是配套試劑分組,以分組后除外x±3s后的中位數作為靶值[5-6]。氨基酸項目評價標準:靶值±25%;酰基肉堿項目評價標準:靶值±30%。

    2 結果

    2.1 氨基酸和酰基肉堿結果

    選取高、中、低濃度的3個批號(201311、201313、201315)分別按照方法學原理同時考慮是否配套試劑分組統計見表1、2。

    氨基酸項目按方法分組的統計結果,18家回報結果的實驗室有14家實驗室采用衍生方法不配套的試劑盒,有3家采用衍生方法配套的試劑盒,只有1家實驗室采用非衍生的方法。其中,瓜氨基酸項目的變異系數分布在1.52%~25.01%;亮氨酸項目的變異系數分布在2.93%~24.66%;甲硫氨酸項目的變異系數分布在7.83%~43.00%;苯丙氨酸項目的變異系數分布在1.68%~29.67%;酪氨酸項目的變異系數分布在1.60%~35.09%;纈氨酸項目的變異系數分布在6.62%~52.18%。數據顯示實驗室檢測氨基酸一致性好變異系數基本在40%內。

    酰基肉堿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18家實驗室中有14家實驗室采用衍生非配套的試劑檢測酰基肉堿,有3家實驗室采用衍生配套的試劑檢測酰基肉堿,有1家實驗室采用非衍生的方法檢測酰基肉堿。其中,游離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4.31%~61.40%;丙酰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5.31%~78.69%;異戊酰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16.29%~64.29%;辛酰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4.81%~80.00%;月桂酰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8.12%~55.56%;棕櫚酰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5.75%~34.78%;十八碳酰肉堿項目變異系數分布在3.64%~19.17%。數據顯示實驗室檢測酰基肉堿的一致性不好。

    2.2 按方法學分組計算各組及格率

    以項目的中位數為靶值,測定值在靶值±30%內判定為及格。氨基酸項目及格率統計結果中瓜氨酸項目及格率為71.4%~100.0%,亮氨酸項目的及格率為71.4%~100.0%,甲硫氨酸項目的及格率為42.5%~100.0%,苯丙氨酸項目及格率為71.4%~100.0%,酪氨酸項目及格率為71.4%~100.0%,纈氨酸項目的及格率為66.7%~100.0%。酰基肉堿及格率統計結果中游離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42.9%~100.0%,丙酰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28.6%~100.0%,異戊酰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33.3%~92.9%,辛酰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28.6%~100.0%,月桂酰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46.2%~100.0%,棕櫚酰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64.3%~100.0%,十八碳酰肉堿項目的及格率為71.4%~100.0%。結果表明,各氨基酸項目成績好于酰基肉堿結果的成績。

    3 討論

    從調查結果看出,串聯質譜檢測氨基酸和酰基肉堿大都采用衍生的方法,同時大部分的實驗室都沒有使用配套的試劑,從本次調查結果看使用配套試劑的3家實驗室變異系數較小,但是由于配套試劑的實驗室數較少,所以不能說明配套試劑比非配套試劑檢測結果更具有一致性。結果還能看出,氨基酸檢測結果的一致性比酰基肉堿好,及格率較高,這可能與建立的方法有關。MS/MS與以前大多數篩查實驗室所采用的系統是完全不同的技術。它具有多種用途、較復雜的系統,基于疾病篩查的特殊性建立方法時應該注意3個方面[7-9]:①方法的確認,主要是對本室建立的方法進行特異性、重復性、精密度和準確性、線性、干擾實驗、基質效應考核。②性能驗證,建立方法并確認后,可取一定數量已知含量的樣本進行分析,驗證方法的準確性,或者通過比對實驗來考核。③建立并確認截斷值。通過分析正常患者的干血斑標本建立分析物的截斷值,同時必須考慮方法和儀器的參數以及可接受的假陽性結果的數量。

    串聯質譜檢測在遺傳代謝病篩查的應用具有很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次性檢測30~50種氨基酸、有機酸、脂肪酸代謝病等多種疾病,其科學性、臨床價值和社會意義有目共睹,而質量控制方面還有待提高。為了保證檢驗結果一致性,實驗室需要做好室內質量控制[10-13]:使用前需優化串聯質譜儀自身參數,使其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靈敏度;長時間的關機開機,離子源的噴霧針及進樣孔容易堵塞,需要定期檢測調試;樣品的處理過程也會對檢驗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內標試劑的配制及每次樣品吹干時的氣流,氨基酸較難溶于甲醇,配制時需超聲足夠的時間,衍生化的過程可能會導致某些代謝物或內標的降解(如谷氨酰胺脫氨基轉化為谷氨酸);另外,良好的實驗環境、嚴格的實驗室管理制度保證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重視預防性質控(如優選試驗方法、建立操作規程、儀器的調式和校正、試劑的標定、標本的正確處理、遵章操作、準確計算、做好實驗記錄等)、重視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考核等也有利于保證結果的準確。

    我國疆域遼闊,地域發展不平衡,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水平也參差不齊,目前部分發達地區的實驗室參加美國CDC的室間質評,并且加強對實驗室管理,而一些實驗室則只關注新技術新方法卻缺乏相關質量控制知識并且未開展實驗室間的比對。另一方面,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計劃增加串聯質譜檢測氨基酸和酰基肉堿的室間質評項目,此舉無疑會提高我國遺傳代謝病的研究領域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Yu CL,Gu XF. Newborn screening of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2006,(38):103-104.

    [2] 廖相云.串聯質譜在新生兒篩查中應用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03,(21):247-249.

    [3] 呂軍,楊青,張德英,等.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開展及管理現狀[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10(2):720-722.

    [4] 王治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實驗室質量管理[J].廣東醫學,2009,30(9):1215-1216.

    [5]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能力驗證結果的統計處理和能力評價指南[S].CNAS-GL02.北京: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200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利用實驗室間比對進行能力驗證的統計方法[S].GB/T 28043.北京: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1.

    [7] 高曉嵐,王瑜,韓連書,等.串聯質譜檢測干血濾紙片中氨基酸質控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4):1087-1089.

    [8] 王洪允,江驥,胡蓓.串聯質譜在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中的應用[J].質譜學報,2011,32(1):24-30.

    [9] Chaced H,Hillman SL,Van Hovejl,et al. Rapid diagnosis of MCAD deficiency:Quantitatively analysis of octanoylcarnitine and other acylcarnitines in newborn blood spots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Clin Chem,1997,43(11):2106-2113.

    [10] 黃新文,楊建濱,童凡,等.串聯質譜技術對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篩查及隨訪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10):765-770.

    [11] 田國力,龔振華,王燕敏.非衍生化串聯質譜法檢測酰基肉堿方法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1,26(9):598-601.

    [12] 江劍輝,李蓓,曹偉鋒,等.廣州市19年新生兒代謝病篩查結果分析[J].廣東醫學,2008,39(3):351-352.

    第8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1.1技術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技術準備階段就是指在正式開工前進行的技術準備,按照預先的計劃將其安排到位,包括人員的配置及安全設施、材料等。第一,要建立合適的質量控制點,根據現場環境及質量需求進行設置,主要是為了強化薄弱環節的管理。第二,提高施工技術交底水平。工程項目部要結合實際建立技術角度體制,在工程開工前進行交底。項目部必須由主管技術編制人員進行交底書的編制,經項目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具體的內容包括施工方法、質量需求、驗收標準與注意事項等等,同時要做好意外防護工作。在交底計劃書中要涵蓋具體的施工人員,施工程序與標準及竣工時間等等。而對一些施工難度大、復雜的工程則要做好專項組織設計工作,總公司審批通過后交由監理單位,批準后方可進入到施工環節。第三,加大進場材料的控制力度,凡是運送到現場的原材料,項目部必須都要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時要加強材料的保管,根據不同材料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環境保管,保證材料的質量。第四,加強對現場設備的管理,保證其性能良好,隨時可以滿足作業需求,同時要定期進行設備的檢查與維護,定期更新。第五,施工測量及計量性能與精度的控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項目部要在施工現場建立實驗室,同時要加大管理人員的素質控制,如果無法就建立也要委托專業部門進行檢驗,保證所采用儀器可以達到標準。另外,作為測量工必須要有上崗證書,在作業中經常對設備性能進行檢驗,使其可以處于良性運轉中。第六,加強現場勞動組織及作業人員上崗資格控制,對從事作業活動的操作者數量必須要滿足作業活動需求,提高人員配置效率,管理人員要堅守在崗位。同時,特種作業人員必須要持證上崗。

    1.2施工技術活動進行中的質量控制施工質量是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最終檢驗只是對質量的檢驗,因此,施工技術活動對工程質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項目部作為工程的實施者與責任者,凡涉及施工作業技術活動基準與依據的工作,必須要委派專人負責,避免基準失誤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這就要求項目部的試驗人員做好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同時要最好質量記錄工作,詳細記錄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2.1按程序施工,保證每個環節的質量在工程施工中要仔細勘察現場,提高設計的治療,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同時要經過監理工程師的審批后方可按照計劃實施,在施工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與方案的實施情況,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

    2.2提高對工程材料的質量管理水平水利工程的材料主要可以分為主要材料與輔助材料,要想保證施工的質量,就必須要對工程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定時、定量與定質的供應,供應管理處必須要嚴格按章辦事,對收入的材料進行嚴格驗收,嚴禁惡劣材料入場,影響整體工程的質量。

    2.3提高施工作業的質量措施操作人員是工程質量的直接負責人,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關鍵,要嚴格挑選一批精湛的施工隊伍,保證其綜合素質可以滿足施工需求,尤其是重點部位工程及專業性強的工種工程,操作規程人員的技術必須可以滿足工程變動等特殊情況需求。針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則要進行嚴格考核,要做到持證上崗,在具體的操作中要定期的進行檢查,在員工中樹立"做好每道工序"的思想,同時必須要按程序施工,堅持不合格堅決不交工的理念。同時要建立并完善質量責任制度,各工序的操作人員互相監督,互相提高,保證施工質量。同時可以建立獎懲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做到責任明確,管理有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要堅持按程序施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停工處理,一切以工程質量為中心,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標準化與規范化,保證施工質量。

    3強化工程的質量管理

    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與工程質量息息相關,這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重點與基礎,完善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實行質量檢驗制度,保證其處于有效運轉環境中;同時可以從建筑材料、施工機械與施工工藝與方法的角度進行質量控制;同時要提高施工環節的動態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動控制,施工中認真檢查,施工后嚴格把關;另外要強化內部管控,嚴格按照圖紙及施工規程進行;最后是要加強人員管理,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保證施工質量。

    4加強質量監督工作

    工程的監督工作主要發生在工程施工現場,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施工單位要結合實際建立完善的工序管控體系,及時提交質量統計分析資料與質量控制圖表;其次,仔細審核變更與修改的信息;再次,提高水利工程的監督與檢查工作,風險不合理情況及時改正;最后,建立合理的信息反饋機制,提高監督機構的自身水平,建立明確、完善的管控體系,以現代化與科學化的方式指導水利工程的施工,提高水利工程的質量。

    第9篇:實驗室標準化與質量管理范文

    關鍵詞:汽車供應鏈;ISO/TS16949:2002;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

    作者簡介:劉建軍(1973.5-),男,長春大學管理學院教師,吉林省志協質量認證咨詢中心咨詢師、中國品士集團有限公司培訓教師,主要從事質量管理、市場營銷、統計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F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8)11-0046-03

    一、ISO/TS16949:2002介紹

    (一)ISO/IS16949技術規范的產生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IATF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于2002年3月公布了一項汽車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全名為“質量管理體系――汽車行業生產件與相關服務件的組織實施ISO9001的特殊要求”,英文名為ISO/TS16949:2002。

    ISO/TS16949是整合了美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汽車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同時把日本豐田TPS的思路納入后,包括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采用與六西格瑪管理一樣的流程控制(也稱過程控制)的思路。目前這個技術規范可以說基本上把最好的管理思路融入其中。對于汽車行業,對于整個硬件制造業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二)關于ISO9001和ISO/TC176組織

    ISO/TC176是專門負責制定與質量管理有關的標準,其1987年推出87版ISO9000族系列標準在國際上影響很大,但87版ISO9000族系列標準在硬件制造業運用很好,卻不適用于賓館、學校、政府部門等服務業,因此ISO/TC176于1990年開始改進,于1994年推出有限改進版本后,再于2000年推出基于過程控制、預防和目標導向為核心的2000版ISO9000族標準。此項標準能適用于生產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的企業和服務業,其包括4個核心標準,用作企業認證審核依據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是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我國的國標號為GB/T19001―2000。

    ISO9001:2000idtGB/T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可以理解成顧客和法律法規對一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提出的要求。基于此要求去構建質量管理體系且持續改進,能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更好地滿足顧客要求。

    ISO/TC176組織于1995年走訪了全世界一流的管理專家,提煉出8項管理原則作為ISO9001:2000的理念基礎。這樣ISO9001:2000標準也涉及到企業文化與目標導向,已不單純是質量控制的要求。同時其它領域的標準在制定時也考慮了與ISO9001:2000的相容關系,例如: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HACCP食品危害關鍵點控制,ISO22000,ISO/TS16949要求,電信業的TL9000,醫療器械的ISO13485等。

    由上述可知,ISO9001既可單獨使用,也可和其它管理體系整合使用,還可作為一些特殊行業標準的基礎,應用非常廣泛。

    (三)ISO/IS16949技術規范與ISO9001:2000的關系

    ISO/TS16949:2002的全稱是“質量管理體系――汽車行業生產件與相關服務件的組織實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中文標準號為GB/T18305―2003,從名稱中可以看出這兩個標準的關系:ISO/TS16949:2002是在ISO9001:2000的基礎上補充了汽車行業的共同要求而形成,通過與顧客特殊要求的配合,構成了對汽車供應鏈企業

    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

    二、ISO/IS16949技術規范的目的

    汽車行業的第一名是日本豐田,豐田2005年的利潤達到104億美元,是高增長、高質量、高利潤和低成本的典范。豐田是以減少變差和浪費,強調缺陷預防,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和持續改進而見聞于世。

    競爭激烈和微利時代的來臨,不只是汽車業,整個硬件制造業乃至整個制造業都面臨著如何減少變差和浪費,強調缺陷預防和持續改進。這也是ISO/TS16949:2002的目的。

    三、理解與實施ISO/TS16949:2002的重點和難點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正在實施的是六西格瑪管理。

    六西格瑪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控制與優化流程。

    不只是六西格瑪管理,當今世界上各行業都認識到:要想生產出的產品令顧客滿意,令自己滿意,只對過程的結果進行控制是不夠的。因為對過程的結果――產品進行控制,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了,如果有不合格或缺陷,無論采取任何措施,如返工、返修、讓步接受、降級、報廢都會存在浪費。最好是一次就做好,不生產不合格品。這就要求對整個生產流程(過程)進行控制,即把與最終結果形成有關的所有環節都控制好,每一步都控制好。這就是ISO/TS16949:2002的重點,即過程方法。

    除此之外,ISO/TS16949的具體內容有:顧客特殊要求的識別、業務計劃、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防錯活動、控制計劃、特殊特性的指定與控制、作業指導書、供方管理、庫房管理、測量系統分析、實驗室控制、統計過程控制等等許多內容。其中涉及很多工具、方法與接受準則,有各行業通用的,也有汽車行業專有的。因此,在推行ISO/TS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時,除了深入理解標準要求、識別顧客特殊要求、清晰的識別過程與過程間的關聯、各過程的績效指標外,還應識別與運用相關的技術手冊。目前,通用性的技術手冊共有41本。其中,美系汽車由AIAG制定并發行有7本。德系汽車由VDA制定并發行有14本,意大利系汽車由ANFIV制定并發行有9本。

    中國汽車業主要應用美系和德系技術手冊。

    這些技術手冊中因為涉及了許多的數學計算且涉及設計開發、過程控制相關一些工具的應用,許多對汽車行業了解不深且學歷不高的人感覺難度很大,是理解與實施ISO/TS16949的難點所在。

    四、ISO/TS16949的總體思路

    ISO/TS16949的重點是過程方法,即強調對企業內各過程進行控制,對各過程間相互關系進行梳理,分清主次、先后與配合關系。那么總體思路是什么呢?

    首先,我們看一看什么叫過程?什么叫過程方法?過程就是“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活動。”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構成下一個過程的輸入,用中國人習慣的思維:任何一件事均可看成一個過程,在六西格瑪管理中叫做流程。

    任何一件事想要做好應依據4個步驟,即P(Plan策劃)、D(Do實施)、C(Cheek檢查)、A(Action處置),且構成一個PDCA循環。

    PDCA循環的特點是一個大環套小環,即PDCA循環的任何一步既是一件事,也是一個過程。要想做好也得依PDCA循環的順序才能做周全。

    改進過程的重點在于A過程。

    任何事要經過策劃、計劃,然后執行,在做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差。偏差也許是因為初期策劃有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執行中有偏離,因此應對過程和產品進行監視和測量,即C(Cheek)并報告結果。之后是A(Action)采取措施,以持續改進過程業績。

    企業學習、創新、改進的成果能否制度化、標準化,讓其他人和今后做類似事情的人能按已發現的最好的方法做事,在于A(Action),此步往往與標準化、制度化、培訓緊密相關。

    過程方法則是企業內諸過程的系統的應用,連同這些過程的識別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如下圖:

    此圖能概括的表述ISO/TS16949的總體思路。圖中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分別對應著標準的5、6、7、8章節,其中,管理職責和資源管理大體對應PDCA循環中的P過程。產品實現對應PDCA循環中的D過程,測量、分析和改進對應PDCA循環中的C和A的過程。

    中間的大圓圈表示一個企業,兩邊的顧客也就是此企業的顧客。企業依據顧客的要求、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公司高層的要求生產產品,通過企業的內部運作,輸出令顧客滿意的產品,而企業內部的活動大體可識別為圈里的四大類,構成一個PDCA循環,通過PDCA循環的不斷改進,企業的業績不斷優化。

    ISO/TS16949:2002和各工具手冊則是講了這四大過程應怎樣做才能讓顧客滿意,企業內部管理才更規范,過程間的配合和過程的控制才更優化。這是標準的總體結構,也是標準的總體行文思路。

    參考文獻:

    [1] SO/TS16949:2002idt GB/T18305―2003.

    [2] 曾明彬.汽車供應鏈如何有效實施ISO/TS16949:2002[M].廣州經濟出版社,2007,(06).

    [3] 吉林省志協質量認證咨詢中心的培訓課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6080yy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网|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免费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