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

    第1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1對產婦和家屬方面

    1.1有利于產婦和家屬掌握健康教育知識及護理技能

    通過護士面對面的演示和手把手的教學,讓產婦和家屬直接參與新生兒的護理工作,及時指導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糾正不正確育兒觀念和方法,不斷強化護理技能,直到全部掌握。各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床旁護理模式產婦和家屬掌握健康教育知識及護理技能率平均為93%,傳統模式為55%[6-8],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1.2有利于提高產婦及家屬滿意率

    母嬰床旁護理,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多種權益,接受產婦和家屬的監督,護士用周到的服務、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贏得了孕產婦的信任和贊揚[4],獲得了產婦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肯定,各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床旁護理模式產婦及家屬滿意率平均為92%,傳統護理模式滿意率為74%[6-8],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1.3有利于母乳喂養成功實施

    母嬰床旁護理模式下母嬰24小時不分離,護士對產婦及家屬及時進行母乳喂養指導和協助,如早吸吮、喂奶姿勢、正確含接、擠奶方法等,產婦及家屬能夠掌握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成功實施母乳喂養,對乳量少、凹陷、皸裂、乳汁淤積等乳房問題能及時發現和處理,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

    1.4有利于產婦建立育兒信心,增加母嬰感情

    通過床旁示范和指導新生兒護理方法,產婦能夠自行掌握護理知識和技能,增強了產婦對新生兒的護理能力,從而產生成就感,也體會到做母親的責任,建立起照料新生兒的信心和興趣。母嬰同室提供安靜、衛生、舒適的環境,床旁護理使產婦與新生兒之間同步休息和活動[9],促進母嬰交流,利于培養母嬰之間的感情。

    1.5有利于產婦身體康復

    產婦按需哺乳可刺激縮宮素分泌,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預防貧血,延緩排卵,推遲再次妊娠的時間,還可以幫助產婦盡快減去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恢復到正常狀態。指導產婦早期下床活動,利于惡露排出,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指導對腹部手術切口或會陰側切傷口進行觀察和自我護理,有利于提高產婦對傷口恢復過程的認識,配合護理和進行自護,預防傷口感染等并發癥。

    1.6有利于預防產婦產后抑郁

    護士精心陪伴和指導護理,加上整個家庭參與母嬰護理,形成和諧愉快氛圍,減少了初為人母的焦慮和不安,利于產婦調整產后情緒,減少產后抑郁。

    2對新生兒方面

    2.1有利于降低新生兒感染率

    單個床旁護理,一人一套護理用物,可降低集中護理引發的嬰-嬰交叉感染。對產婦和家屬強調洗手的重要性,教會洗手方法,接觸新生兒做到勤洗手,有效預防家屬自行護理時對新生兒的感染。同時,新生兒及時吃到初乳,初乳中多種類型的保護性抗體可提高自身抵抗力,減少新生兒院內感染和過敏現象發生。

    2.2有利于新生兒身心健康

    新生兒有一定的視聽及感知能力,母親與新生兒頻繁地說話、撫觸等都能增進母嬰之間的交流,令新生兒感受到媽媽的,有助于新生兒早期智力開發。撫觸還能撫平不安情緒,給新生兒以安全感,減少哭鬧,加深睡眠深度,延長睡眠時間,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增進食欲,刺激寶寶淋巴系統,增強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

    3對醫院方面

    3.1有利于探索母嬰護理新模式

    促進產科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提升醫院品牌形象,適用社會市場的需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2有利于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各項護理操作在產婦及家屬直視下完成,護理人員除具備嫻熟的技能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需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有充分的耐心和愛心,通過反復對產婦和家屬進行演示和指導,落實健康教育內容,既鍛煉了個人的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實際動手能力。

    3.3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操楠[10]認為新生兒的所有護理操作都應在床邊完成,當著產婦及家屬的面進行操作,護士會更有自律性,責任心、主動服務的意識會更強,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扎實做好基礎護理,既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也能有效減少護理差錯和缺陷的發生。

    3.4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

    床旁護理模式體現了產婦及家屬知情權、參與權及監督權等多種權利的被尊重,有利于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5]。新生兒護理操作在床旁進行,護士與產婦及家屬相處時間增加,產婦參與護理,解除了產婦擔心護士對孩子不好、懷疑抱錯孩子的誤會,增強了對護士的信任和認可,有效減少了醫療糾紛。

    第2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模式;新生兒護理;探討

    近年來,在母嬰同室的建立之下,新生兒的護理方式已經開始由傳統封閉式的母嬰分離管理模式轉化為母嬰同室的護理模式,由于很多產婦多初為人母,沒有相關的護理知識與經驗,加強對嬰兒的關愛,大多數產婦均會表現出焦慮,緊張的心態。因此,緩解產婦的不良心理,幫助他們快速的掌握新生兒的護理方式已經成為母嬰同室模式的護理要點[1]。近年來,我科采用綜合性的護理模式對母嬰同室新生兒開展護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產科于2013年1月~7月收治的2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為21~38歲,平均年齡為(29.2±1.4)歲,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均在母嬰同室模式下管理,均未發生產后并發癥。將200例產婦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兩組產婦從年齡、分娩方式、新生兒評分等方面來說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式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于對照組100例產婦,按照常規母嬰護理模式開展護理服務,由護理人員完成全程的護理工作,整個過程未邀請產婦與家屬參與;

    1.2.2觀察組護理方法 對于觀察組100例產婦,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邀請產婦與家屬參與到護理過程中,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在產婦入院后,加強與產婦及其家屬的溝通和交流,發放宣傳手冊,予以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幫助產婦及其家屬了解分娩的知識與注意事項,要注意到,產婦大多伴隨一定的焦慮與情緒,這不僅不利于分娩,也會嚴重分娩后的泌乳與恢復,因此,在產婦入院時,護理人員需要進行主動熱情的接待,在溝通時,護理人員使用溫和的語言與態度疏導產婦的負面情緒,根據其個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產婦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生命。

    在分娩后30min清洗新生兒,將其放置產婦胸前,同時盡早讓嬰兒吮吸母乳,指導產婦擁抱、腹膜、輕吻新生兒,指導產婦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此外,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予以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幫助其快速的掌握護理方法,同時,定期查房,發現問題要及時的進行補救[2]。

    1.3評價標準 產婦出院前,使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類,統計產婦護理技能掌握情況,能夠回答出4個及以上者為掌握,回答出2~3個為基本掌握,1個即1個以下為未掌握。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經t檢驗,期間比較以χ2檢驗并以P

    2結果

    觀察組100例產婦81例滿意,17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8.0%,對照組中54例滿意,28例基本滿意,18例不滿意,滿意度為82.0%,在護理知識掌握情況方面,觀察組中97例產婦能夠掌握基本護理知識,對照組中僅有72例可以掌握基本護理知識,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胎兒在脫離母體之后外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新生兒適應能力較差,因此,產后環境對于新生兒的發育與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推進之下,母嬰同室的制度已經在各個醫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母嬰同室管理模式即新生兒與母親全天在一起進行同室休養的一種模式,該種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產婦早開奶,也能夠提升產婦的哺乳和護理能力。鼓勵產婦與家屬共同參與到新生兒的護理過程中能夠將產婦從的服從者轉化為共同的參與者,可以提升產婦的護理能力,也能夠促進產婦的快速恢復。本組研究結果也顯示,觀察組在實施共同參與的護理模式后,產婦與家屬滿意度與產婦對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普遍優于對照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總而言之,在母嬰同室模式下實施共同參與式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產婦的角度適應性與護理能力,也可以提升產婦與家屬的滿意度,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該種護理模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與應用[4]。

    參考文獻:

    [1]詹園園.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共同參與式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1,05(10):97-98.

    [2]張俊茹.母嬰同室探視人員影響因素分析與護理干預[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9,22(11):112-113.

    第3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340例產婦均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將這些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160例產婦,其平均年齡為(27.4±2.4)歲,其中有67例經陰道分娩的產婦,有93例經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其住院天數為(5.5±2.3)天,其新生兒的體重為(3.4±1.2)g,其新生兒的胎齡為(40.1±1.3)周。觀察組有180例產婦,其平均年齡為(27.5±2.6)歲,其中有74例經陰道分娩的產婦,有106例經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其住院天數為(5.8±2.6)天,其新生兒的體重為(3.3±1.5)g,其新生兒的胎齡為(40.3±1.5)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分娩方式、產后住院天數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為對照組產婦的新生兒采用母嬰分離的方式進行常規護理,由護理人員對其新生兒進行體溫、呼吸監測、更換尿布、測量體重、洗澡、臀部護理及喂養等操作,不要求產婦或其家屬參與對新生兒的護理。為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的形式進行護理,將其與新生兒安排在同一病房,在為其新生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求產婦或其家屬共同完成所有的護理操作,以提高產婦護理新生兒的能力。護理人員應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等方法對產婦及其家屬講解護理新生兒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并促使產婦盡早開奶,以提高其新生兒的母乳喂養率。在產婦為其新生兒更換尿布、進行沐浴、臍部護理及臀部護理時,護士從旁進行指導,糾正其錯誤的做法。若產婦發生乳汁分泌不足、扁平等情況,護理人員應為其進行關于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并列舉一些為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獲得理想效果的案例,讓其認識到為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增強其進行母乳喂養的信心。若產婦出現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幫助其更快地完成母親角色的轉換。在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期間,應囑其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體溫、呼吸及體重的變化,以免發生意外情況。

    1.3評價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的能力、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及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兩組產婦發生緊張情緒的程度,將其緊張情緒分為“不緊張”、“輕度緊張”及“重度緊張”。將兩組產婦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性分為“適應”和“不適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以(例,%)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發生緊張情緒的程度較低,護理新生兒的能力、對母親角色的適應性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高,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第4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 母嬰同室;母嬰床旁護理

    我院是地處鄉鎮的一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轄區內有人口約16萬。2008年1—12月,產科接生人數986人,由于文化、習性、風俗的影響,母嬰保健知識的獲得參差不齊。因此,在產后住院期間,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可最大限度實現以家庭為中心式護理,實施母乳喂養支持,尊重產婦及其整個家庭的參與知情對圍產保健的促進作用,從而提高醫院和科室服務滿意度,促進良好融洽的醫患關系,建立以現代產科高質量護理新模式。

    1 母嬰床旁護理

    概念指在圍產期實施母嬰同室保健,持續地促進婦女兒童健康、保健教育及實施。

    1.1 母嬰床旁護理益處 由于分娩后產婦及家庭將承擔嬰兒護理的各項任務,為了減少初為父母的不安和焦慮,更勇敢地承擔養育后代的責任,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可降低因“母-嬰”分離,“嬰-嬰”同室護理引發的交叉感染,降低產科出錯率,從而減輕醫生、護士的精神壓力,更好地提供人性化產科護理服務創造有力條件。

    1.2 母嬰床旁護理實施工具 我院從緊張的財政中抽出資金購置嬰兒車、母嬰床旁護理車,將圍產期護理項目轉移到產婦床旁進行,提供母親、嬰兒及整個家庭的參與和個性化臨床支持與服務,并要求母嬰無特殊不可分離式圍產期監護。

    2 床旁新生兒護理

    內容包括新生兒沐浴、新生兒注射、新生兒撫觸,并將其注意事項告知產婦及家屬,使其離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為母嬰提供高質量、持續、安全、有效地服務。

    3 母嬰同室護理健康宣教

    3.1 產后第1天 為產婦及家屬講解母嬰同室的好處,早接觸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親正確的喂奶及嬰兒含接姿勢,純母乳喂養的優越性及如何保證充足的乳汁。

    第5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1-0123-01

    隨著母嬰同室的建立,新生兒護理工作的模式已從過去長期實行母嬰分離、封閉式的集體護理轉變為有家屬和產婦直接參與的開放式護理。由于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感情特別投入,新生兒任何微小的變化都可能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此外大多數產婦初為人母,因地域、文化限制對新生兒護理知識不同程度缺乏,她們迫切需要接受和掌握新生兒護理方法,這給護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2012~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兒635例,針對其護理難點進行了相應的護理,效果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635 例產婦 其中初產婦577 例 經產婦58 例; 剖宮產441 例 經陰道分娩194 例。足月正常新生兒635例,胎齡37~42周,體重2500~5000g,住院3~7天。

    2護理難點

    2.1哺乳知識缺乏:(1)本組275例產婦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產后2~3天才開始有乳汁分泌,新生兒吸吮是"空吸",不能主動進行早吸吮,亦不能配合護理人員的指導,造成吸吮次數少(

    2.2對薪生兒生理表現知識缺乏:產婦和家屬對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生理性黃疸、女嬰陰道分泌物、假月經、"馬牙"或"板牙"等生理知識缺乏,易緊張焦慮。本組80例因上述原因導致焦慮。

    2.3對新生兒日常護理知識缺乏:本組197例受傳統觀念影響出現以下情況:(1)認為室內不宜通風,對新生兒包裹太厚,保暖過度,導致體溫過熱。(2)注重新生兒睡頭型(后腦勺扁平),常取平臥位,造成溢乳或嘔吐。(3)留戀傳統"蠟燭包",用布帶捆扎新生兒四肢。(4)為新生兒"清胎熱",盲目使用大黃水、金銀花露等,導致新生兒嘔吐或腹瀉。(5)對新生兒臍帶的暴露法護理不夠理解。(6)不熟悉新生兒觸摸意義及方法。

    3護理對策

    針對以上護理難點,我院將健康教育與實際操作指導相結合,以母乳喂養為重點,結合新生兒的特點,采取以下對策。

    3.1對產婦進行授乳知識教育:(1)應早開奶,早吸吮。講述初乳的重要性,及母乳哺乳的優點。告知初乳中所含各種的營養物質是初來人世的嬰兒需要的最佳食物。對新生兒的呼吸道及皮膚能起到保護作用,同時母親給嬰兒帶來更多的母愛和關心,有利于刺激母親早下奶,母嬰同室有利于乳汁分泌,保證足夠的乳量。(2)保持正確哺乳姿勢和方法。指導產婦如何進行哺乳,采用母親感到舒適的原坐著或躺著,母親能感覺到嬰兒吸吮動作緩慢而有力,嬰兒顯得輕松、愉快。母親也不感覺痛,如果嘴及下頜部能緊貼。可看到較多的乳暈,吸吮動作小而快,嬰兒出現煩躁甚至拒絕吃奶,則說明嬰兒含接姿勢不正確。母嬰同室進行哺乳有利于產婦了掌握新生兒的飲食規律,產婦按需哺乳,可提高母乳成功喂養的概率,滿足嬰兒營養需要。如出現腫脹,乳汁分泌不暢可以熱敷,進行按摩,讓新生兒吸吮用手輔助乳汁排出,反復進行,直至乳汁通暢。

    3.2及時講明新生兒生理性表現:新生兒的生理表現也是產婦及家屬關心的問題,應多為他們講解這方面的知識。(1)生后1-3天,由于新生兒攝入少,排出水分相對多,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但不超過6%-9%。3天后體重開始回升。如體重下降10%,要注意加強喂養。(2)生后2-3天,由于新生兒體內紅細胞破壞過多,肝內葡萄糖醛酸轉換酶活力不足出現生理性黃疸,5-6天達高峰,10-14天消退,不需特殊處理。(3)生后3-5天受母親雌激素水平的影響,出現乳腺腫脹,如蠶豆至鴿蛋大小,多于2-3周消退,男女嬰均可出現。囑產婦勿用手擠壓,以防感染。部分女嬰生后5-7天陰道有分泌物或少量出血,1-3天自止。(4)少數新生兒在上顎中線或齒齦部位有散在黃白色、米粒大小隆起顆粒,生后數周或數月消退。通過及時認真的講解,80例產婦及家屬均能理解,并解除了緊張焦慮心理。

    3.3傳授新的育嬰知識搖及時向產婦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改變傳統的育兒方法,使其接受新知識。傳統的育兒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對護理知識缺乏和受傳統觀念影響,易導致新生兒出現各種病理狀況。最常見的就是新生兒嗆奶,新生兒消化道解剖特點已發生溢乳,教育產婦采取合適的姿勢和方法,減少溢乳造成的誤吸或窒息。告知其哺乳后,將新生兒豎起,并拍后背2~3min,或哺乳后新生兒采取側臥位;其次是空氣污染,受傳統觀念及習俗的影響,產婦在產后門窗緊閉,加之產婦惡露、出汗及大小便的異味常導致空氣十分污濁。新生兒的出生探視陪伴者眾多,各種細菌病毒也隨之帶入,新生兒的防御機制未成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要告知家屬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保證每日通風2次,每次30min,室內保持在22~24℃,55%~60%。對于新生兒的襁褓,應根據室內溫度進行調節,不易包的太厚,以四肢暖和為度。體溫保持在36~37℃。新生兒出生24h后應暴露其臍帶,對產婦及家屬講明,讓他們理解和掌握臍帶的護理方法。每天用碘伏棉球擦拭臍輪和臍線端,保持臍部干燥、清潔,也能預防感染。及時向產婦及家屬講明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的區別,減少產婦及家屬的焦慮情緒。如新生兒哭聲響亮,婉轉,間歇期面色如常,屬生理性,可能是不良刺激導致的新生兒不適,產婦無過度緊張。

    4討論

    積極提倡教育母嬰同室喂養,認真指導其正確的喂養方法,減少誤區,有利于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減少了新生兒在育兒室的危險,增加了母子的感情,同時為新生兒的護理打下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6.

    [2]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

    [3]劉玲,劉均娥.臨床護理的交流原則和技巧.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1):873-874.[4]李國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應.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53-56.

    [5]Egli GE,Egli NS,Newton M.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breast feedings on milk production [J].Pediatrics,1961,27:314-317.

    [6]黃美凌,馮健懷,梁麗霞。母嬰同室443 例產婦需求調查.中華護理雜志,2000,35(2): 封三

    第6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隨著現在不斷變化的醫療服務模式,產科護理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積極探索新的護理模式。在孕產婦住院治療中,除了提供日常方面的照顧,產科護理重點是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對父母傳授知識和技能,以幫助他們盡快接受新生,適應新角色[1]。孕產婦和嬰兒床旁護理作為新的產科護理新模式強調以人為本,以家庭為中心。是現代產科護理模式的核心內容。我院就實施床邊護理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 年6月至 2014年6月間產科病房分娩的230例產婦,將母嬰隨機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115例。 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且均無嚴重的精神疾病以及軀體疾病,試驗前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年齡、孕周、分娩方式等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取母嬰床旁護理的方式,主要內容是臀部護理,早期接種疫苗,觸摸,和新生兒沐浴等護理、通過“一對一”的形式來完成健康教育和臨床護理,護理人員邊講邊操作,并要求產婦及其家屬共同參與。護理教學內容包括:換尿布,新生兒臍帶護理,新生兒觸摸,避孕和產后檢查,新生兒的免疫接種,新生兒常見的生理表現及其處理方法,產褥期多個并發癥的治療,產后營養,產后乳房護理方法,技術以及母乳喂養的好處等。觀察組母嬰每天接受一次醫院床邊護理,護理大約30分鐘每次[2]。對照組母嬰接受常規臨床護理、護理人員每天送新生兒到專門的嬰兒淋浴房進行新生兒觸摸、臍帶消毒等護理,同時接受預防接種。通過集體講解以及每天10分鐘的視頻錄像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兩組婦女講解的內容一致。

    1.3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知識問卷和滿意度問卷,在產婦出院前進行調查。健康教育知識問卷包括以下項目:新生疫苗接種,產后避孕和復查,新生兒常見的乳房護理方法,常見的生理臨床表現和對策,產后并發癥的處理措施,產后營養活動,母乳喂養等15個問題,評價指標為正確率。滿意度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研究項目:健康教育、護理服務技術,護士服務態度滿意度方面,每個項目包括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三個選擇。產婦新生兒護理技能,包括觸覺、肚臍護理和沐浴三個方面,每個操作的總分是100分,低于60分為沒有掌握,60-79分大師部分掌握,80分以上為掌握[3]。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采用SPSS 14.0的統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相對數表示,采用X2檢驗。檢驗標準設置為0.05,P

    2 結果

    經過臨床護理,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 95% ,對照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 90% ,觀察組產婦對健康教育知識的了解正確率為94% ,對照組為72% ,故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對新生兒護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7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通訊作者:楊西萍

    【摘要】 目的 了解母嬰同室新生兒院內感染的現狀與原因,探討母嬰同室新生兒感染的臨床特點,以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筆者所在醫院母嬰同室新生兒院內感染情況,并進行原因分析。結果 新生兒院內感染率為1.12%,其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為主。早產兒、低體重兒、娩出時窒息的新生兒院內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兒(P<0.01)。結論 早產兒、低體重兒易發生院內感染。建立院內感染監控網絡,加強新生兒院內感染管理與消毒隔離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嬰同室新生兒院內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 母嬰同室; 新生兒; 院內感染; 護理

    新生兒室有效的管理對降低新生兒室院內感染率,保障母嬰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為了進一步探討母嬰同室新生兒院內感染發生的原因及對策,筆者對2009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1875例母嬰同室新生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產科2009年1月~12月住院分娩母嬰同室的1875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查閱每份原始記錄,填寫統計表格,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分析。新生兒院內感染診斷參考文獻[2]診斷標準。

    2 結果

    2.1 新生兒感染情況 1875例新生兒有21例發生院內感染,感染率為1.12%,其中呼吸道感染1例,占4.76%;皮膚膿皰瘡18例,占85.71%;臍部感染2例,占9.53%。

    2.2 新生兒院內感染病原菌 21例院內感染的新生兒病原菌中,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其次為大腸希氏菌。

    2.3 新生兒出生時一般情況與感染關系 見表1。

    表1結果顯示,孕周28~37周,阿氏評分在0~7分及低體重的新生兒其感染率相對較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3.1 新生兒發生院內感染情況分析 本組住院新生兒院內感染率為1.12%,明顯低于文獻[3]報道,這可能與胎兒周期較足,醫護人員操作較規范,健康教育的開展,病室環境衛生較佳等因素有關。早產兒、低體重兒,娩出時窒息的新生兒院內感染率顯著高于其他正常新生兒(P<0.01),說明早產兒、低體重兒易發生院內感染。本組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皮膚膿皰瘡,與新生兒因體液免疫缺陷,防御機制未成熟,易致局部感染有關。

    3.2 新生兒院內感染發生原因

    3.2.1 空氣污染是造成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重要原因。首先母嬰同室病房陪護人員多,探視人員雜亂,產婦多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過分強調怕風,關閉門窗,使室內空氣不流通。其次與醫護人員也有關系,如醫護人員的查房及各種護理操作等,由于走動帶動氣流,許多致病微生物附在塵埃或飛沫上,隨空氣流動而氣揚,造成空氣污染。

    3.2.2 工作人員的手污染,醫護人員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傳播媒介,如果醫護人員在查房、治療及護理操作過程中不按規范洗手,則病原微生物有可能通過手而傳播給新生兒。

    3.2.3 嬰兒用物消毒不嚴或混用也是造成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重要原因,如嬰兒被套、衣服、尿布等消毒不徹底或有些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無菌觀念淡薄,執行制度不嚴格,使嬰兒用物混用,可直接或間接造成新生兒感染。

    3.2.4 新兒自身因素 新生兒免疫器官發育尚未完善,機體防御功能低下,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弱,抵抗力差,容易受病原體的侵襲,而早產和窒息時各種介入治療等危險因素也增加了院內感染的發生[4]。

    3.3 預防新生兒感染的對策

    3.3.1 建立院內感染監控網絡 筆者所在醫院成立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院內感染管理科,配專職監控人員,每月不定時下科室督促。檢查各種微生物的監測情況,落實消毒隔離措施。

    3.3.2 提高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認識 定期組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預防院內感染知識,觀看有關錄像,針對母嬰同室的特點,及時制定控制院內感染的具體措施,利用消毒、滅菌、隔離等主要手段,切斷其傳播途徑,以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醫護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洗手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3.3 加強母嬰同室病房的管理 嚴格陪護探視制度,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向產婦及家屬介紹有關預防醫院交叉感染知識,減少探視人員,嚴禁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病患者入室探視。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天做好清潔,定時開窗通風,病房內定期消毒,不定時進行空氣細菌培養,物體表面及醫護人員的手的微生物監測。患者出院后,床單無用物要進行徹底消毒,病房用紫外線照射。地面用有效氯消毒液進行刷洗。對從事母嬰保健的工作人員定期體檢,凡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一律不得參加母嬰醫療護理工作。

    3.3.4 提高母親衛生意識,減少院內感染率 向產婦宣教母乳喂養的好處,同時要提高母親的衛生意識,防止發生院內感染,如母親喂養前須認真洗手,清潔,母親內衣應勤更換,尿布洗凈后用開水燙,并須陽光曝曬,以減少消化道疾病發生。母親患感冒時戴口罩,減少陪護人員,病房通風良好,定時空氣消毒,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3.3.5 加強新生兒護理 針對新生兒發育特點,應勤換尿布,避免污染臍部,每日常規處理臍部,發現污染及時更換。并注意皮膚皺褶處和外陰清洗,做好臍部,五官的護理。

    3.3.6 做好新生兒用物的消毒工作 新生兒每天在經空氣、地面消毒的嬰兒浴室進行淋浴一次,并堅持一人一室一浴巾,新生兒用過的被服進入帶蓋的桶內,并單獨清洗晾干送高壓消毒,特別是對皮膚感染的新生兒,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

    4 小結

    由于新生兒特殊的生理特點,所以進行有效的院內感染控制十分必要。母嬰同室病房院內感染的防護是廣大醫護人員日常重點的工作之一。只要建立全面、系統的管理制度,實施科學化、規范化的病房管理,并不斷加強醫護人員和相關人員院內感染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就一定能夠有效控制導致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大大降低新生兒院內感染發生率。

    參 考 文 獻

    [1] 王江橋,邱燕玲,林偉玲,等.新生兒病房院內感染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調查及控制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2):1373-1375.

    [2] 王樞群,張邦燮.醫院感染學.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90:274.

    [3] 黃艷.住院母嬰同室感染136例分析.蚌埠醫學院學報,2003,28(6):526-527.

    第8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新生兒安全;音頻播報

    母嬰同室是新生兒出生后24h都與母親在一起,可以促進母乳喂養成功,減少產后出血,增進母子感情,利于嬰兒的心智發育。隨著母乳喂養及母嬰同室的普及,母嬰同室的新生兒安全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1]。新生兒是一個特殊群體,大部分產婦及家屬缺乏科學育兒知識[2]。我科自2012年以來,除了包干護士面對面健康宣教以外,并采用晨晚間音頻播報的形式進行新生兒安全知識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簡訴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共分娩新生兒2568人,有404個新生兒出生即轉轉入新生兒科。產后1~2d因發現心臟疾患者8例,新生兒黃疸指數高21例專新生兒科治療,余2135個新生兒均實行母嬰同室。

    1.2方法 每天定時由值班班護士通過晨晚間音頻播報進行新生兒安全知識宣教,宣教內容如下:

    1.2.1每天早上8點鐘之前為寶寶哺乳,8點鐘之后停止哺乳,防止新生兒沐浴時吐奶引起窒息。寶寶沐浴30min后可以哺乳,哺乳時請各位媽媽采取正確的哺乳方式。寶寶吃奶后取頭高臀低位環懷抱寶寶,輕拍寶寶后背5~10min,拍背時要面向寶寶,防止發生溢奶。寶寶睡覺時請將寶寶放在嬰兒車里側著身子睡覺,床欄兩側勿遮擋,將寶寶放在家人的視線范圍之內,便于及時發現寶寶吐奶,及時處理,同時立即通知值班醫生或護士。

    1.2.2為了寶寶的安全,不要將寶寶一人安置在病室,寶寶在哪里家屬跟在哪里,寶寶沐浴時工作人人員會出示接嬰證,家屬在沐浴室外等候,不要相信陌生人或者所謂的催乳公司人員,若確有需要離開寶寶,請室友看護或及時告知責任護士尋求幫助。對可疑陌生人及時告知值班護士,防止寶寶被盜。若發現寶寶被盜,立即通知值班醫生或護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您的問題。

    1.2.3為了防止新生兒被換或抱錯,我們每個寶寶實行雙手腕帶制度,即寶寶左右手腕均帶有寫有寶寶出生信息的粉紅色手腕帶,那是寶寶的身份證,不要隨意取下,若有遺失及時請值班護士補帶。

    1.2.4寶寶夜間哺乳時,各位媽媽取坐姿哺乳,嚴禁躺著哺乳,防止堵塞寶寶鼻孔引起窒息。寶寶吃奶后,將寶寶放在嬰兒車內,側著身子睡覺,不要與家人同睡在病床上,防止寶寶被壓或墜床。

    2結果

    通過實行音頻播報的形式宣教新生兒安全知識,降低了新生兒意外事件發生率,提高了產婦和家屬對新生兒的安全意識,同時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保證了新生兒的安全,提高了護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

    3討論

    3.1提高了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安全意識并積極配合護士做好新生兒安全管理[3]。記憶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應,記憶根據記憶的內容不同,分為形象記憶、運動記憶、情緒記憶和邏輯記憶。根據記憶的材料保持時間長短,分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其痕跡就是感覺記憶;感覺記憶中呈現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就轉入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信息的到及時加工或復訴,就轉入長時記憶。包干護士面對面的宣教,讓初為人父或人母的產婦或家屬感受到的是一種感覺和短時形象記憶,遵循記憶的原理,應用音頻播報的方法,讓視覺記憶和聽覺記憶同時發揮作用,增強和鞏固了產婦及家屬的記憶,達到遵循和配合的目的。

    3.2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通過兩種形式的宣教方法,讓產婦及家屬掌握了正確的新生兒護理方法,減少了新生兒意外事件的發生,增加了產婦及家屬的安全感及信任感。

    3.3減輕了護士工作量 音頻播報的方法減少了護士對同一產婦不同家屬做宣教的次數,減輕了護士不良情緒的發生,把更多的時間為患者做好治療和護理。

    參考文獻:

    [1]潘秀娟產科母嬰同室常見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醫學信息,2001,09:4572.

    第9篇:新生兒母嬰護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 護理干預;艾滋病;母嬰傳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3.090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是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 HIV病毒能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 使患者身體機能嚴重下降, 進而患上各種危險性疾病, 死亡率較高, 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疾病[1]。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其中母嬰傳播是指感染了HIV病毒的產婦在妊娠期、分娩期、喂養期將HIV病毒傳染給新生兒或胎兒[2-5]。在我國, 艾滋病產婦逐年上升, 因母嬰傳播而感染上HIV病毒的新生兒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 降低新生兒HIV的感染率和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研究中, 給予114例確診為艾滋病的產婦實施護理干預, 在降低母嬰傳播HIV病毒的感染率上, 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14例確診為艾滋病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2~40歲, 平均年齡(30.26±5.24)歲;初產婦100例, 經產婦14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8例, 高中以下36例。所有產婦均已確診為艾滋病患者, 且均排除其他心血管類疾病及精神病, 以上產婦均知曉并同意配合此次研究。

    1. 2 護理方法

    1. 2. 1 產科干預 有研究表明, 艾滋病產婦進行陰道分娩新生兒, 感染HIV病毒的幾率較大, 而剖宮產能有效降低母嬰傳染HIV病毒的幾率。產前為所有產婦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的檢查, 并為其選擇適合的生產方式, 但原則上盡量說服產婦選擇剖宮產, 尤其是已經破水的孕婦。對于選擇陰道分娩的產婦在分娩時長上要盡量縮短產程, 分娩過程中, 若胎兒露出頭部, 則需要馬上對會陰處進行保護, 并將胎兒口鼻內的羊水及分泌物全部擠出, 用吸球吸出胎頭的羊水[6, 7]。用聚維碘酮原液對產婦進行會陰抹洗, 從而減少病毒的含量和感染機會。

    1. 2. 2 飲食護理 產前給予HIV感染的產婦鐵劑、葉酸、鋅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補充, 在保健藥物方面也可以給予適量的服用, 在孕期要確保產婦食用到高營養的食物, 嚴禁產婦有吸煙、酗酒等行為。產后考慮到母乳喂養會增加HIV病毒的傳染性, 而混合喂養會使新生兒稚嫩的腸道引發損傷和炎癥反應, 這也會導致HIV病毒的傳染幾率增大, 所以綜合考慮, 給予新生兒人工喂養的方式[8, 9]。護理人員需要指導產婦及其家人進行合理的人工喂養, 教給產婦正確配置奶粉的方法及添加輔食的方法, 同時對新生兒進行預防接種。

    1. 2. 3 健康宣教 所有護理人員對確診為艾滋病的產婦均做到尊重且保密的原則, 對所有產婦進行健康宣教, 告知其HIV病毒的韃ネ揪叮 對產婦及其家屬詳細講解有關阻斷母嬰傳播的健康知識。HIV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較長, 對人體的危害極大, 母嬰傳播在產婦妊娠的每一個時期都有可能發生, 如宮內傳染, 是由于HIV病毒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血液當中從而使胎兒遭受感染[10, 11];分娩傳染, 是指在產婦分娩過程中HIV病毒通過血液或其他分泌物接觸到新生兒的皮膚導致感染;喂養傳染, 順利生產后產婦通過乳汁對新生兒進行喂養, HIV病毒通過乳汁感染新生兒。所以在整個妊娠及生產過程中, 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極其地注意, 一定要使產婦及其家屬詳細了解HIV病毒的傳染途徑, 并配合好醫護人員的工作, 使產婦得以順利分娩并降低新生兒HIV病毒的感染率。

    1. 2. 4 心理護理 艾滋病產婦不僅是母親的角色更是HIV病毒感染者的角色, 這兩者相互沖突相互矛盾, 導致產婦的內心極其脆弱和不穩定。拋開HIV病毒攜帶者的身份, 正常產婦長期在不穩定的心理狀態下對胎兒的健康也極其不利, 因此, 給予確診為艾滋病的產婦心理護理很有必要。護理人員應耐心細心地主動與產婦進行交流, 讓其放松心情, 引導其說出內心的想法, 為其答疑解惑, 鼓勵其勇敢面對, 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應運用禮貌并且文明的語言, 任何含敏感的帶歧義的詞語盡量不要使用, 在征得主治醫師的同意下, 可帶產婦到室外進行活動, 呼吸新鮮的空氣, 能使產婦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并告知產婦家屬不要有與產婦發生爭執或刺激產婦等不利于胎兒成長的情況發生, 所有護理人員應站在朋友的角度幫助產婦認識自己的疾病, 消除內心的恐懼, 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母親的角色[12-14]。

    1. 3 觀察指標 給予新生兒各項生命指標進行檢查, 并在新生兒出生1個月后給予P24 抗原定性檢測, 新生兒出生18個月后進行HIV抗體檢測。觀察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結果。

    2 結果

    114例確診為HIV病毒感染者的產婦, 7例為陰道分娩, 107例為剖宮產, 經過護理干預后, 所有新生兒出生1個月后給予P24 抗原定性檢測, 均為(±), 18個月后對所有新生兒進行HIV的抗體檢測, 均為陰性, 且一切生命體征均正常, 所有剖宮產產婦術后無其他并發癥發生。

    3 討論

    艾滋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 但患者對于艾滋病的認識卻不夠全面, 所以能夠主動到醫院進行就診和檢查的患者少之又少, 從而引發越來越多的艾滋病孕婦[3, 15]。若順利生產的新生兒被感染上HIV病毒, 那對其的一生都是不公平的, 一位攜帶HIV病毒的新生兒對其家庭也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 所以降低HIV病毒在母嬰傳播中的感染率是當代醫護人員需要研究的課題[16-18]。

    本文研究中, 給予114例艾滋病孕婦實施護理干預, 從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產科干預、飲食護理4個方面進行高效、貼心、全面的護理, 使114例艾滋病產婦都順利產下新生兒。其中, 7例產婦為陰道分娩, 107例產婦為剖宮產, 經過護理干預后, 所有新生兒出生1個月后給予P24 抗原定性檢測, 均為(±), 18個月后對所有新生兒進行HIV的抗體檢測, 均為陰性, 且一切生命體征均正常, 所有剖宮產產婦術后無其他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 給予艾滋病產婦高效、全面、貼心的護理干預, 能有效降低母嬰傳播HIV病毒的感染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彩花, 姜樹勤, 嚴秀芹. 綜合護理干預在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效果評價.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5(4):181.

    [2] 楊科, 韓鴻玉, 蒲代芬.艾滋病母嬰傳播人工阻斷干預效果研究.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29):4697-4700.

    [3] 蘭莉. 護理干預在7例艾滋病母嬰阻斷中的應用.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20):107.

    [4] 孫定勇, 王奇, 樊盼英, 等. 不同干預措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效果研究.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6(6):429-432.

    [5] 楊梅, 牟鴻江, 趙鴻, 等. 2006~2011年貴州省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效果分析.中婦幼保健, 2014, 29(1):10-12.

    [6] 姜會芝. 護理干預對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效果的影響. 中外醫療, 2011, 8(18):305-306.

    [7] 黃美華, 盤蘭姣, 梁德雄.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護理干預. 醫學文選, 2006, 25(4):787-788.

    [8] 孫鵬燕. 母嬰阻斷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護理體會.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1, 18(7):26-27.

    [9] 王倩.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工作中的隨訪干預效果分析. 醫藥, 2016(9):00324.

    [10] 陳文馨, 蔣若娟, 陳燁. 貴州省盤縣實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干預措施效果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28):4013-4014.

    [11] 陳莉艷, 賴靜, 李瑛. 醫院產后延伸服務在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中作用的研究.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 2011, 20(s3):179.

    [12] 廖國平, 劉曉明, 沈錦紅, 等. 清遠市醫務人員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防治知識的認知現狀及干預效果評價.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6, 36(7):887-890.

    [13] 黃美華. 護理干預對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影響. 心理醫生月刊, 2012(6):188-189.

    [14] 劉悅暉. 艾滋病母嬰傳播健康教育預防對孕婦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干預效果研究. 臨床醫學工程, 2015, 22(11):1541-1542.

    [15] 王祥.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健康教育.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3(14):418.

    [16] 彭筱鳳. 護理干預在HIV感染母親所生嬰兒喂養中的作用.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1, 20(26):3356-3357.

    [17] 苗鳳云. HIV陽性產婦1例的護理體會. 淮海醫藥, 2008, 26(2):165-166.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欧美综合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成人图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2345成人高清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