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業建筑設計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商業體量、業態、交通、主體
Abstract: When plan and design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it should consider the surrounding population scale, business scale, business circle analysis, business types of operation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and space and city, and the design subject.
Key words: commercial scale; type of operation; traffic, subject
中圖分類號 : F540.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商業地產是地產與商業的結合。應該說地產開發滿足商業的需求,是一種無縫的結合,也就是說,地產開發要滿足商業需求,是商業與地產開發的無縫結合,可以說從選址、商業定位、業態組合、招商推廣、工程管理,到運營管理全過程的結合。設計中必須全面的考慮以上的所有因素。提出以下幾個切入點供參考。
人口規模、區位、商業體量
項目所在城市的人口規模,所處區位及計劃開發的商業體量,是決定這個項目成敗命運的先期條件。
首先,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城區人口規模的區間劃定并沒有非常嚴格的界定,我們姑且細分為15萬以下、15—50萬、50—100萬、100—200萬、200—500萬、500萬以上,這個細分實際上已經將城市分級,從鎮、縣城、小型地市、中型地市、大型地市、省會城市到跨省域城市、到國際城市了。人口多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某些事務和商業形態。比如家樂福標準店(15000㎡)肯定不會開在十五萬人以下的地方;五十萬人城區的地方不容易形成二個商業中心。
第二點是項目所在的區位,可概分為市中心核心區、市中心區域、中心區邊緣、城鄉結合部、郊區交通結點、郊區住宅區等。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可以觀察到區位的差異所產生的業種業態上的差異,例如大型建材類通常會出現在城鄉結合部,百貨公司幾乎都在市中心核心區,大型超市則在住宅密集區等等。
將這兩點得到的信息合在一起縱向分析,很快地整個項目的輪廓就清晰起來,絕大多數的項目都可如此觀之。
商圈分析
商業是靠消費者來消費而營運下去的,主要消費者從哪里來?用什么方式到達?由足夠的消費者所構成一定的地理范圍,可稱作“商圈”。具體的商圈形態一般可分為:商業區、住宅區、文教區、辦公區及混合區。
商業區——商業行業集中區,其特點為流動人口多、熱鬧、各種商店林立。其消費習性為快速、流行、娛樂、沖動購買及消費金額比較高等。
住宅區——該區戶數多,至少須有1000戶以上。住宅區的消費習性為消費者群穩定,便利性、親切感、家庭用品購買率高等。
文教區——該區附近有大、中、小學校等。文教區的消費習性為消費群以學生居多、消費金額普遍不高、休閑食品、文教用品購買率高等。
辦公區——該區為辦公大樓林立。辦公區的消費習性為便利性、外食人口多、消費水準較高等。
混合區——住商混合、住教混合、商辦混合等等。混合區具備單一商圈形態的消費特色,屬多元化的消費習性。
而關于商圈的分析主要是從商圈內人口特征、競爭關系及商圈內經濟狀況三個方面去分析。
看競爭分析。在商圈內競爭分析時必須考慮下列因素:現有商店的數量,現有商店的規模分布,新店開張率,所有商店的優劣勢,短期和長期變動以及飽和情況等。
商圈內經濟狀況的分析。如果商圈內經濟很好,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則零售市場也會增長;如果商圈內產業多角化,則零售市場一般不會因對某產品市場需求的波動而發生相應波動;如果商圈內居民多從事同一行業,則該行業波動會對居民購買力產生相應影響,商店營業額也會相應受影響,因此要選擇行業多樣化的商圈開業。
商業種類業態分析
人的商業活動離不開“衣食住行樂育”。業種基本上是以上述六種衍生出來的主要種類。業種從使用上可分為消費品類和再生產品類;從購買習慣上可分為日常用品類、選購品類及專用品類,其特點:
業態是零售店向確定的顧客群提供確定的商品和服務的具體形態,業態是零售活動的具體形式。通俗理解,業態就是指零售店賣給誰、賣什么和如何賣的具體經營形式。
商業建筑中的交通動線及空間形式
商業建筑空間的價值及其提升由諸多因素決定,從建筑設計的角度出發,商業空間價值的最大化體現在能夠吸引充沛的人流并使其在此區域停留。對于既定商業地塊來說,充沛的人流來自于對商業建筑空間交通系統動線的有效組織和與城市交通系統的有機結合。而人群駐留的因素則更復雜一些,文化氛圍、感官吸引、甚至空間規模或細微的小品處理都有可能成為人們駐留的因素。在設計工作中,我們對于如何建構規劃商業地塊的交通系統,形成有效的購物流線往往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
系統地分析地塊對本地區人們生活的影響所產生的行為模式,并與建筑設計相結合,從而發掘出規劃設計的切入點和有效組織商業建筑空間動線,進而達到提升該商業建筑空間價值的目的。
在現代城市中,人們的交通行為模式被功能細化的城市交通道路系統所限。如果將城市交通系統與商業建筑空間有機地結合往往能為商業空間的增值提供必要的條件。
購物流線是體現商業建筑空間價值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制定出一系列設計策略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考慮。總結起來,設計師在設計工作中,應同時滿足業主和商家的商業空間、消費者的消費休閑行為以及商業空間對區域環境的社會貢獻三方面價值的最大化。
商業項目要求合理的空間形式,一般可采用以下四種空間模式:
(1) 室內大開間。無街道,商鋪間沒有完全隔絕。
(2) 露天步行街。上空無頂棚,空間開敞的步行街;
(3) 回廊式步行街。步行街的兩側或一側為回廊,步行街局部遮蓋;
(4) 室內步行街。步行街在室內,完全遮蓋;
商業地產與城市環境的關系
商業地產非常注重整體規劃、細部處理和創新設計意識,以營造富含商業氣息的高質量空間。尤其是市中心區的商業設施,與既有城市紋理息息相關,商業所帶來的人潮、車流,必須巧妙地融入,或者善用既有環境的資源,形成新的特點。上海新天地是個成功的例子;圣地亞哥琥珀廣場值得參考。
設計的主題、場所、印象
吸引人潮,創造一個消費者印象深刻而流連忘返的場所,這是商業設計最有趣也最有挑戰性的地方,這當然包括風格、主題、景觀、行為的設計、街道家具等,每一個商業設施必須至少有一個有特色的場所,最好結合一些動態性、可變性的設施,例如大屏幕、噴水池、旱噴、表演舞臺……等。
【關鍵詞】規劃設計;設計招標;限額設計;項目成本管理
一、引言
近年來,J市的房地產開發量和銷售量顯著上升,各地的開發商也紛紛前來投資,推動了該市房地產發展的進程。盡管如此,J市仍是房地產開發競爭相對緩和的區域,從房地產開發產品形態分析,存在很多可以創新和改進的空間,產品的功能性仍然不夠成熟。為了進一步推動周邊房地產升級發展,改善居民的住宿條件A公司正確定位J市城市發展,在一期建設基礎上,提出了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
該商住小區二期工程占地面積6.14畝,建有3棟高層住宅樓,共204戶,均為兩梯兩戶連體式,總建筑面積33307.67平方米,主要包括:住宅30925.83平方米、商鋪2381.84平方米以及供電、供水、排水、路燈、有線電視、天然氣管道配套、室外消防、智能化管理監控系統等工程。
在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的整個成本管理中,項目規劃設計階段幾乎可以確定可控成本的90%以上,成為控制開發成本最直接、最重要的階段[1]。為此,本文將項目成本管理的相關理論與該項目實際密切結合,對本項目規劃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揭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以為進一步加強本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提供充分依據。
二、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未引入競爭機制
A公司在本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未通過設計招標等方式引入競爭機制,對設計單位進行擇優選擇,而是選擇與一家設計公司進行長期合作。這雖然節約了在項目設計招標、選擇設計單位等方面的成本,但卻導致設計人員的安全性提高而缺乏創造性和控制成本的積極性,帶來一定的成本和資源浪費。
(2)未引入激勵機制,不重視設計的經濟性
由于A公司與設計單位商定,設計費用按照所設計方案工程造價的一定比例計算。由于所設計方案的工程造價越高,項目的設計費用也越高,這導致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所受的經濟性約束較少,缺乏相應的節約成本的激勵,從而不利于項目成本的控制。
(3)限額設計未落到實處
在本項目中,A公司雖然已經實行了限額設計制度,但并未落到實處,這突出表現在其在設計變更方面的管理不足,設計變更不能得到妥善和及時的解決,設計與施工存在嚴重的脫節,設計變更現象頻繁發生,甚至出現拆除重建,導致項目成本增加,由此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另外,由于設計單位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有關人員的責、權、利不明晰,相應的經濟責任也無從追究,形成實際損失。
此外,A公司與設計單位之間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設計方案不能及時優化,也未引入工程監理等參與項目設計,因此,最終所選擇的設計方案往往不是最優的方案,也由此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設計變更,不利于項目成本控制。
三、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針對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的成本費用,本文特提出如下幾點策略建議:
(1)科學選擇招標規劃設計方案
規劃設計方案作為整個商業住宅小區二期項目建設的依據,其在整個項目中起到靈魂的作用,這就需要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并盡最大可能保持其先進性[2]。對此,A公司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規劃設計方案,而招標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通過引入競爭機制,篩選出優秀的設計方案和團隊,是比較認可的選擇設計方案的方式。A公司對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設計方法的選擇方式上,應該通過招標的方式,有效選擇。
(2)推行限額設計,控制項目總投資
限額設計就是以一定的設計標準和投資預算,控制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在滿足項目所要求的功能的情況下,盡量控制項目成本,以達到成本控制整體上的協調性和統一性[3]。同時,項目的規劃設計要注意方案的不斷優化和更新,以及及時的造價分析。這樣才能做到規劃設計方案與當時的經濟環境和項目的市場要求密切聯系,實現信息的及時更新,達到對成本的動態監督和控制[4]。為此,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應選擇限額設計,在工程設計階段,將商業住宅小區的總體目標融入到各個小分項目標,層層分工,各個控制,給工程確定一個合理的成本目標,進而實現后續工程的總體控制。
(3)實行設計總包負責制
科學的管理方法是實現現代項目管理成功的關鍵,在項目規劃設計這一關鍵問題上,實行設計的總包負責制可以有效地實現設計的專業化管理[5]。在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與總包單位簽訂項目設計總包合同后,項目后期建設所需的如弱電施工圖設計、裝修設計等等就直接由總包單位負責向外發包。通過競爭性的招標完成總包單位的遴選后,由專業的設計單位管理后續設計的分包,就做到了由專業單位管理專業設計,實現設計成效高和成本低的完美結合。
(4)加強圖紙的會審工作,有效減少設計變更
設計單位會隨著設計的進行將設計圖紙交給我項目管理方審核,這時,圖紙的審核必須做到及時和認真[6]。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負責人需要組織專業部門,認真審核圖紙設計,同時密切聯系設計目標,考察其中是否存在設計缺陷,如果有缺陷,需要及時進行反饋,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5)加強項目成本的估算與預算
在項目成本估算方面,粗略計算已遠遠不夠,應采用工程量清單法對項目成本進行詳細估算,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估算方法,根據工程量或供料清單確定各項目成本,然后加總得到項目總成本[7]。另外,在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成本估算中,雖然對項目成本的估算一般會分成多個階段分別估算以提高估算的精確度,然而成本估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其的估算永遠不會準確。因而在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中可以考慮一些風險基金,以預防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
在項目成本預算方面,在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成本預算中,該公司不僅需要成本的分配,還需要給出各項工作的進度或時間安排,經常采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的項目成本預算目標分解法。該方法就是在給出預算總額后,按照項目各個小工程的進度或成本構成因素自上而下地層層分解[8]。在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的成本預算中,可以先按照類型對這些成本進行大類分解,然后再進行時間分解,形成一個個子目標體系,將成本細分到每一個消耗環節,實現成本的底層控制。
四、結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進一步加深了對A公司J市商業住宅小區二期建設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成本管理的認識和理解,能夠進一步完善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成本管理的相關理論及方法,促進項目實施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從總體上降低項目成本,保障項目目標順利實現,并為本公司后期項目開發建設成本控制提供依據和參考。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繼續快速發展,房地產企業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成本管理的水平,項目成本管理的研究也會隨之進一步深入。在此背景下,A公司更需要不斷積累成本管理經驗,有效提高后續成本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沈蘇華.房地產工程管理與項目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9(11)11-13.
[2]吳少平.現代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32-36.
[3]婁強.淺談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科學之友,2007(5):91-93.
[4]易靖陽.建設項目壽命周期成本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2007(20):79-80.
[5]尹貽林.建設工程項目價值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00.
[6]吳建軍.房地產項目成本管理[D].天津:天津大學,2010.
[7]李健生.目標成本法在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北方經濟,2009.
關鍵詞:商業建筑;交通;設計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imple simple commercial and transportation combined with development advantage, and introduces the commercial and transportation of combining the design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ercial buildings and traffi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esign.
Keywords: commercial buildings; Traffic;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
城市交通是為城市服務的,它為人們提供了城市內部相互之間以及城市與外部之間的聯系。城市交通設施把組成城市生活的各種活動連接起來。城市的結構大小及其擴展、中心體系的空間分布形態以及人口分布、城市生活方式及特點等都受到城市交通系統性質、規模和服務質量的制約,而發達的交通可以使人們享受城市最大優點――多樣性。交通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中心經濟的繁榮、居民就業和商業利益。商業辦公綜合體作為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活動的中心,與城市交通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1商業與交通結合發展的優勢
盡管目前國內大部分的軌道交通線路僅局限于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但商業與軌道交通聯合開發的前景不容小覷。這不僅僅是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的需要,更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需求和趨勢。商業與軌道交通的聯合開發.可以使兩者優勢資源加以互補。軌道交通所運營搭載的大量人流是商業發展的保障.而多元化商業經營又為軌道交通的良性發展提供支持。聯合開發可降低設施成本,提高客運系統的使用效率;對有效控制運輸成本.確保開發商的投資回報率.提升城市設計品質,甚至控制和管理城市成長與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商業與軌道交通的聯合開發使經濟及社會價值取得最大化.同時使城市的整體利益.開發商的利益及公眾的利益多方共贏。
2商業與交通相結合的設計理念
2.1建筑設計目標
商業與交通相結合的設計目標是追求高效.包括交通的。高效率”和與其結合的商業開發的。高效益“。交通站點作為交通建筑,客流的吞吐效率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標。最佳的客流動線,最短的換乘時間.與商業建筑最優的配套模式.是軌道交通建筑設計成功的關鍵。而如何提高空間環境質量.把握乘客心理行為特征,吸引客流并引導消費.創造商業效益的最大化.是商業建筑設計的關鍵。因此.在效率和效益兼顧的前提下.從城市環境出發,創造城市綜合效益.人與建筑、建筑與城市的完美融合是所有建筑設計追求的最高目標。
2.2空間設計原則
2.2.1規劃先行的原則
城市交通的建設投資巨大,因此在工程建設之初就應從城市的總體規劃出發,依據城市交通規劃.制定線路和站點的具體規劃.明確功能定位.使之符合城市發展方向,為其后續設計建設確定方向。
2.2.2以人為本的原則
交通建筑和商業建筑都是服務性的城市公共建筑,應處處體現其為人服務的宗旨。把握顧客的行為心理特征以及需求特征,關注設計細節,注重空間環境的優化設計.
2.2.3效率與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交通建筑耗資巨大,因此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其與商業建筑的銜接整合方式,節約造價.是進行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2.2.4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提高設計的靈活性.可變性,適應將來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各種改.擴建要求。
3商業建筑與交通相結合的設計
3.1空中步行體系的建立
空中步行體系,又稱天橋系統,即在若干個街坊內布置商店,街坊之間采用高于地面的過街樓或步行天橋相連,形成一套獨立于外部街道的步行街。它能大大增加和步行系統相連建筑的可達性,與城市開敞空間容易保持良好的視覺與交通聯系。這種系統首先在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實施。由于這里冬季寒冷,商業街坊間用封閉的過街樓來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全天侯的空中步行區,不僅為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適、有趣的步行工具,而且將人和交通工具、污染物隔離開來,因此有些大城市設想把商業區的步行體系擴展為城市的步行體系,逐年增加步行天橋,最后完成全部步行體系。這雖然受到了目前經濟上的限制而沒有實現,但它反映了城市交通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促進了城市空中步行交通與商業辦公綜合體的直接結合。如美國IDs中心有四條人行天橋穿過而成為城市空中步行系統的節點。每天,行人可以從四個方向進入該中心,同時也可以從中心走捷徑進奈卡利特林蔭道。其特殊的空間構成及共享中庭,無論對本地人,還是對外來參觀者,都提供了特殊的文化情趣、城市歷史延續的聯想和新鮮感。在我國很多城市也有類似的空中步行體系,如北京的華威大廈利用二層的室外挑臺與現有的西單北大街步行立交橋直接聯接,既有利于人群的集散,又可做為室內外的過渡空間,設置室外商業街,方便了群眾購物。
3.2地下步行街及地鐵交通體系
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為城市商業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地下購物大廳連接各個商店的地道系統為購物者提供了連續活動的、有趣封閉的空間,也為行人提供了一種安全感。作為商業辦公綜合體交通組織的手段之一,地下商業街常常聯系著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地下通道。一方面為行人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商業活動空間,另一方面也緩解了地面人行交通的緊張狀況。不僅如此,它還可與人防工程結合。地下街、地下廣場、地下通道三者連成的系統是很好的人防工程。例如西安的開元商城的地下空間設計,以下沉廣場為中心的地下購物空間與鐘樓地下人行通道相連接,并與人防工程結合起來。若地下系統再與地鐵車站相結合,則更大大加強了商業辦公綜合體作為城市交通體系的節點作用。如美國費城的市場東街便是一個帶有頂棚照明系統的三層步行街,由商業區、停車、辦公、旅館等組成,并與地鐵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個宜人的小氣候。在商業辦公綜合體空間設計方面,一些國家抓住在地鐵車站附近建造新建筑物的機會,在所形成的開敞空間內修建下沉式廣場與地鐵車站相連接,既改善了地鐵的環境,又使得各層次交通空間的聯系得以加強,而且更加舒適。
目前,地下通道體系下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許多城市試圖把這些各不相連的局部地地下走廊區連接起來,形成地下通道系統。如美國的洛無菲勒中心中央廣場系統的不斷擴大和加拿大蒙特利爾中心地下空間系統的發展。我國的有關專家也就這一系統在大城市中心區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比如現在很多地鐵附近的新建綜合體地下都預留地鐵出口。雖然它現在還存在著技術復雜、造價昂貴等顯而易見的不足,但是與過多地占用地面的有限土地及它所形成的效益相比,這些不足都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而顯得微不足道。作為商業區發展的一種形式,促進商業辦公綜合體城市、建筑、交通一體化發展,地下交通系統是有著光明發展前景的。 例如長沙五一廣場商圈。五一廣場商圈縱橫于長沙市五一路和黃興路的之間,是長沙城區最繁華的商業區,也是長沙地鐵2號線主要站點之一。交叉路口四個象限的主要商業建筑有:西北象限的皇冠假日酒店,東北象限的百聯東方廣場,西南象限的錦繡中環大廈、春天百貨、王府井百貨,東南象限的平和堂商廈、新世界百貨,另有五一綠化廣場緊鄰此地。長沙軌道交通的建設目前已提上日程,這對五一廣場商圈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位于五一路交叉口立交橋處的混通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在考慮軌道交通節點與商業建筑連接的同時,必須處理好該地區人車分流和停車問題,利用好五一綠化下沉廣場并減少對它的破壞將會是重點中的難點。由于在本研究第五章會有詳細的章節來說明五一廣場商圈軌道交通節點和大型商業建筑空間連接模式的應用分析,在此僅作簡單說明。
3.3地面層外部交通組織
地面層交通目前是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形式。也是商業辦公綜合體外部交通組織的重點。商業辦公綜合體在地面層交通聚散量最大,其地面層外部交通的建設必須有良好便利的交通與外界聯系。由于商業辦公綜合體常常占用一個或幾個街區,地下十字街口,同時附設有車庫(包括自行車庫),因此人、車流交匯明顯。為解決人流、車流混雜的被動局面,國外在商業中心區常常開辟步行街,為人們創造一種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徹底把商業活動區域從汽車交通的威脅下解放出來。如美國巴爾第摩的快樂大街。步行街不僅是一種城市設計的方式、城市生活的方式,而且還是古城保護工具、提高環境藝術質量的重要方式。
結束語
目前國內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建設迅速發展。可以說.交通的節點就是人流的節點,也是城市生活的節點,更是商業活動的節點。從建筑設計角度.如何更加理性地將二者結合,創造高效而又舒適的空間效果,是在軌道交通建筑設計過程中急需關注的問題。因此.希望本文對商業與交通理性結合的設計方面所進行的初步研究,會對同類型的商業和交通節點的建筑設計規劃提供一定參考,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美]美國城市土地協會.聯合開發――房地產開發與交通的結合【M】郭穎,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關鍵詞:無錫蘇寧廣場;建筑工程;消防設計
一、防火分區情況概述
本工程設四層地下室,其中商業部分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2000 O,自走車庫部分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4000 O,機械車庫部分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2600 O,其它部分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1000 O, 每個防火分區設不少于1個安全出口,并在相鄰防火分區之間防火墻上設有防火門。地上商業綜合部分共9層。其中,商業部分(不包含中庭部分)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4000 O,商業中庭疊加后防火分區面積為12691O。其它部分每個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2000 O,每個防火分區設不少于2個安全出口。每個防火分區設不少于1部消防電梯,不少于2部防煙樓梯。
二、安全疏散設計
1、疏散寬度和疏散口
本工程商業綜合部分為高層建筑,疏散人數根據《商業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其它功能建筑中的標準計算北塔樓為防火類別為一類的高層建筑,主樓部分各層防火面積均小于2000 O,,主樓疏散樓梯均為防煙樓梯,主樓部分11~24層為辦公,26~40層為酒店式公寓,42層為酒店大堂及配套用房,43~46層為中西大餐廳及包間,48~62、64層為客房,65~68M層為酒店康樂俱樂部,屋頂層為水箱設備層。11~24層辦公,每層1733 O,,分為一個防火分區,計算疏散人數按每人8平方米計算(辦公凈面積1186),1186/8=148人,按1m/100人標準,疏散寬度需要1.48m,現有疏散樓梯二處,共計2.6m,滿足疏散要求。32~41層為酒店式辦公和49~62為酒店客房,每層1733 O,,分為一個防火分區,計算疏散人數為21間x3人/間=63人,63+4(服務)=67人,按1m/100人標準,疏散寬度需要0.67m,現有疏散樓梯二處,共計2.6m,滿足疏散要求。南塔樓每層面積為1066O,防火面積均小于2000 O,故每層設一個防火分區。
2、安全疏散距離
防煙樓梯間在首層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前室內,形成擴大防煙前室,采用乙級防火門和防火卷簾等措施與其它走道和房間隔開,或者直通室外,滿足規范要求。位于兩部樓梯之間的辦公至樓梯間最大距離為40m,位于袋形走道房間距樓梯間最大距離20m,辦公最遠點至門距離小于15m,首層疏散樓梯至室外出入口的距離15m,符合規范要求。商業建筑營業廳面積、疏散人數、疏散寬度計算按《商業建筑設計防火規范》(DGJ32/J67-2008)第6.1、6.2、6.3條規定進行設計。框架式營業廳安全疏散距離符合《商業建筑設計防火規范》(DGJ32/J67-2008)表6.5.1的要求。商業建筑營業廳的安全出口盡量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至少設兩個安全出口,且相鄰兩個安全出口之間距離大于5m。北塔樓部分位于兩部樓梯之間房間門至樓梯間最大距離為22m,位于袋形走道房間距樓梯間最大距離12.6m,房間最遠點至門距離小于15m,首層疏散樓梯至室外出入口的距離15m, 符合規范要求。南塔樓部分位于袋形走道房間距樓梯間最大距離11m,房間最遠點至門距離小于15m,首層疏散樓梯至室外出入口的距離15m,符合規范要求。
3、樓、電梯布置
本工程商業綜合部分為高層建筑,按平面均衡布置10部電梯、其中消防電梯4部,12部防煙樓梯(其中8部為剪刀梯)。本工程北塔部分為293.05米的超高層建筑,塔樓標準層面積1733O,設一個防火分區,按平面均衡布置25部電梯、其中消防電梯3部,2部防煙樓梯。設 2部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面積10O;2 部防煙樓梯, 前室(合用前室)面積10 O。樓梯間和前室均設加壓送風系統。避難層設在15、31、47、63層。本工程南塔部分為178.20米的超高層建筑,塔樓標準層面積1066O,每單元設一個防火分區,按平面均衡布置4部電梯、其中消防電梯1部,2部防煙樓梯(剪刀梯)。設 1部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面積10 O;2 部防煙樓梯, 前室面積6 O,合用前室面積10 O。樓梯間有自然采光通風,前室均加壓送風系統。避難層設在9、25、41層。
三、建筑消防配件及構造
本建筑防火隔墻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空心磚,防火墻和甲級防火門聯系兩個防火分區,防煙樓梯前室和封閉樓梯間設乙級防火門,消防水泵房、空調機房、消防控制室設甲級防火門.室內主要裝修材料按規范對不同部位裝修材料的耐火等級要求選用,均選用A級.B級材料。地下室選用A級材料所有管道井的隔墻及樓板均為耐火極限不低于1. 00小時的隔墻和2. 00小時的樓板,門為丙級防火門。在與中廳連通的部分設置特種防火卷簾和甲級防火門作為防火隔斷措施,防火卷簾上部為鋼筋混凝土梁或用耐久極限不低于3小時的材料封堵。兩個防火分區交接的轉角處一側砌墻或設乙級防火窗。消防控制室及其他設于地下一層,距通往室外安全出入口不超過20m,設有明顯標志;并可分隔配套的維修、值班休息室。機房采用防靜電架空地板。消防控制室由變電所采用雙電源配電,末端配電箱處自動切換,配電箱進線處設置浪涌保護器。室內設置專用的空調系統,使其環境溫、濕度符合設備的環境使用條件及相應的技術標準。
四、疏散問題以解決設計方案
1.北塔樓首層疏散樓梯NT#2無法滿足“建規”(GB50016-2006)第5.3.13.3條,或“商業設計防火規范”第6.5.3條。
原因:建筑層數超過四層,疏散樓梯需經門廳通向室外,且門廳為三層架空,無法設卷簾或隔墻與首層其余區域完全隔開。
采取措施:將該防煙樓梯間的首層前室擴大,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防煙前室內,形成擴大的防煙前室,采用乙級防火門和防火卷簾等措施與其他走道和房間隔開。門廳內所有管井門都為甲級防火門,門廳內所有客用電梯門都為防火電梯門。符合“商業設計防火規范”第7.4.3.2條的規定。
2.中庭部分空間和宴會廳、電影院等處由于走廊較長,防火分區在滿足兩個疏散方向和疏散寬度的情況下少部分區域不滿足疏散距離要求。
采取措施:中庭部分通過在相鄰分區的疏散樓梯前室開甲級防火門作為安全疏散口解決疏散距離不夠的問題;宴會廳和電影院部分和中庭局部利用防火墻上具有停滯功能的防火卷簾作為安全疏散口。制定詳盡的消防設施管理和維護措施,確保消防設施正常工作。噴淋系統應能可靠、順利地工作,控制火災的發展。防火卷簾應能夠完整、順利地啟閉,達到防火隔煙的作用。必須確保疏散通道上無可燃物,疏散樓梯安全可用,疏散指示標志清晰醒目。加強消防管理,嚴禁在中庭進行商業活動。組織義務消防隊并經常進行消防滅火演練,以保證在消防隊到達之前早期投入滅火求援。加強工作人員的消防培訓,制訂應急預案,定期組織疏散演習,以便在發生火災時可以引導、指揮有關人員快速找到疏散出口和安全逃生。
小結:無錫蘇寧廣場的設計人員對現場充分調查后,不斷優化建設方案,最終得出具有可行性的消防設計規劃,為工程安全投入使用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在進行大型商業專業市場項目建筑規劃設計時,一般包括7個環節:商業方案設計、商業建筑方案設計、商業空間裝飾方案設計、商業外環境設計、二次商業裝飾設計、商業管理模式設計、品牌規劃及招商策略設計。
1、商業方案設計
商業方案設計是大型商業地產項目建筑規劃設計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項目整個設計過程中最根本的環節,其成敗直接影響項目未來的發展前景。本環節主要是通過 市調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確定項目定位、業態及功能設定、主力店位置、技術經濟指標。市場調查和可行性分析是本階段的基礎工作,確定定位、業態及功能設定是本階段的設計目標。本階段主要設計內容如下:
在進行項目立地選項過程中,需要通過詳細而周密的市場調查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和綜合定位。可行性分析研究是確定項目進行投資決策、融資、制定項目初步設計、項目立項以及政府規劃調控的依據,這就需要嚴格規范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批制度,確保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質量和足夠的深度。
大型商業專業市場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要以項目商業屬性控制為核心,對項目的規模、建設標準、功能布局、業態規劃、技術進步等方面實事求是的進行科學分析。
定位是項目入市的第一步。項目定位是在項目市調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回答項目“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的問題。要對項目科學定位,首先要對項目進行科學的分析,分析項目自身及資源條件,主要方式是對項目進行科學的SWOT分析。在完成SWOT分析后,對項目以下七個方面進行定位:
a.項目業態定位——明確項目的業態,回答項目是什么的問題。
b.項目功能定位——明確項目的基本服務功能,回答項目可以做什么的問題。
c.項目主題定位——明確項目的主題,回答項目應該做什么的問題。
d.項目形象定位——明確項目的形象,回答項目的經營特色、差異化策略、宣傳推廣原則的問題。
在項目七個方面的定位中,項目目標消費群體定位作為開發商,是很難把握的。要準確的進行項目目標消費群體定位,必須由商業專業人士來完成。商業項目的發 展,歸根結底需要消費者的消費作保障,沒有消費者的消費,項目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失敗的。明確了項目目標消費群體定位,才能設置項目的功能組合。
2、建設方案規劃設計
建設規劃設計是專業市場項目商業規劃設計第一階段中的第二個環節,是在項目定位、物業功能組合、可行性分析等基礎工作完成后進行。這個環節要求在設計建設配套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項目的商業屬性、定位以及項目的業態組合和功能,不能單純的從控制成本或建筑屋藝術性方面考慮。
在進行建設方案設計時,需要把握好四個方面:
1)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狀況。
2)城市未來規劃發展趨勢。
3)項目主要主力店和主要功能區基本物業需求,主要是電力、消防、安防、通風、給排水、暖通、弱電、電梯等。
4)商業功能的通用性設計,不可按照某一個商業機構的個性需求設計。
項目建設方案設計規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方案設計:建筑方案設計、商業設備設施配套規劃設計。相關方案圖紙的確定標志著一個大型商業地產項目建筑設計的基本完成,在項目建設和招商、營銷的過程中,方案需要局部調整和完善,需要專業的設計機構配合以提供保障。
3、商業空間裝飾方案設計
在完成了項目商業方案設計和建設方案設計后,項目的商業規劃設計進入第二個設計階段,第二個設計階段包括三個方面的規劃設計:商業空間裝飾方案設計、商業外環境設計、二次商業裝飾設計。在第二個階段的整個設計規劃中,以上三個環節可同步進行。
商業空間裝飾設計主要是根據項目定位、功能、建筑空間限定的要求,結合物業的建筑藝術,對物業空間環境進行藝術處理,營造舒適的購物、休閑、娛樂的空間 環境。主要設計的內容包括:商業平面布置方案、商業空間視覺中心方案、主要出入口效果、室內公共區域的效果、天花及地面效果、柱子造型效果、墻面效果、衛生間效果、扶梯及電梯 效果、中庭效果、商業空間視覺中心效果等。
4、商業外環境設計
商業外環境設計主要包括外立面形象設計和外部環境設計兩部分,具體設計內容包括:外立面形象設計:商業建筑外立面設計、商業建筑外立面夜景設計、外立面商業氣氛設計、外立面廣告位設計。外部環境設計:周邊交通組織設計、綠化及鋪地設計、綠化景觀設計、休息空間設計、外部展示及促銷空間設計、環境照明系統設計、室外指示及引導系統設計。
5、二次商業裝飾設計
二次商業裝飾設計主要是對建筑室內空間、主要商業服務設施以及店鋪/專柜形象、商品陳列按照商業規律進行裝飾設計。主要設計內容有三個方面:服務設施規劃設計、導購系統設計、店鋪及專柜/專賣店形象設計。每個方面主要的設計內容如下:
服務設施規劃設計:總服務臺設計、顧客收銀臺設計、顧客休息設施設計、室內景觀設計、監控系統設計、員工辦公系統設計。
導購系統設計:標識、指示系統設計、促銷空間設計、廣告位設計、櫥窗設計、花車設計。
店鋪及專柜/專賣店形象設計:專賣店形象、專賣店室內展示設計、專柜形象設計、專柜燈光設計、陳列道具設計。
6、商業管理模式設計
完成了第一、第二階段的設計工作,并不能代表商業規劃設計工作的結束,這僅僅只是完成了項目硬件建設設計工作,項目的商業規劃設計應該包括商業管理模式設計及品牌規劃和招商策略設計。
商業管理模式對一個大型的商業地產項目的整體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是項目運營的根本保障。商業管理模式設計主要包括三大體系設計內容:組織體系設計、
制度體系設計、流程體系設計。每個體系設計的具體內容如下:
組織體系設計:組織架構、崗位及編制、崗位職責及規范。
制度體系設計:人事管理制度體系、行政管理制度體系、賣場管理制度體系、業務管理制度體系、營銷管理制度體系、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物業管理制度體系。
流程體系設計:業務流程體系、物業服務流程。
7、品牌規劃及招商策略設計
品牌規劃及招商策略設計是項目商業規劃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在項目定位的要求下進行的,解決項目提供什么服務的問題,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往往被忽視或不被重視,這對項目后期的整體運營會產生很大的阻力,影響項目的持續發展。
品牌規劃是必須尊重品牌市場發展戰略,尊重品牌市場定位,盲目求高是不現實的,應該客觀規劃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品牌計劃,此計劃包括三個方面:其一,理想 的目標品牌計劃;其二,目標品牌退換計劃;其三、應急品牌計劃。制定目標品牌計劃應該綜合考慮項目經營的經濟效益與項目形象定位要求的關系,合理控制、科 學搭配不同定位的品牌的配比。同時在規劃品牌落位時,科學利用房屋不同區域的商業價值,把握品牌之間不同形象、價位、色彩、風格等協調過度。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平面布局;交通規劃;消防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further accelerated, facing the city space utilization of land, transport,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serious, such as commercial synthesi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height of the commercial complex is out of city land resources intensive need, it will be in the city commercial, office, residential, hotel, exhibition, conference, catering, entertainment, etc. City life space above the three functions are combined, its rationality lies in the economical use of land, shorten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investment benefit into full play. But due to its construction area is large, personnel density, function etc, make it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plexity and increasing difficulty. So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desig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t firs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and its design principle is explained, finally from the commercial complex, site selection, layout, interior space design, fire from five aspects discusses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design of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design train of thought.
Key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al design; Layout;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城市商業綜合體概述
“商業綜合體”的概念,源自“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城市綜合體是以建筑群為基礎,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約的城市經濟聚集體)。而“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功能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統一的綜合體。隨著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質量日益提高,商業綜合體也需要融入更多的發展理念,使其與城市多樣化的生活能夠相互適應、相互依存。城市商業綜合體是城市綜合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將商業策劃思想融入城市綜合體的設計規劃思想中,要求設計者不僅要有豐富的設計理念和經驗,更需要正確把握市場行情。
圖1大型商業綜合體效果圖
商業綜合體設計的原則
商業綜合體具有明顯的外部特征和內部特征,研究其所具有的諸多特點并有針對性的做好每一項設計是在技術層面做好商業綜合體的重要措施。在實踐當中,出現了三種發展方向。第一是以大型購物中心為載體,逐步發展新型的城市商業綜合體。第二是以休閑為業態的休閑綜合體和旅游設施綜合體,以及以寫字樓為主體的寫字樓綜合體,都在全國各地都有一些嘗試。第三是以創意地產為主的復合型業態配套的一個主力軍的創業地產綜合體。
外部特征
高可達性,位于城市交通網絡發達、城市功能相對集中的區域,擁有與外界聯系緊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
高密度、集約性,高樓林立的景象,城市的標志;人口密度大,晝夜人口、工作日與周末人口,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補。
整體統一性,建筑風格統一,各個單體建筑相互配合、影響和聯系;與外部空間整體環境統一、協調。
功能復合性,實現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運營體系,各功能之間聯系緊密,互為補充,缺一不可。
內部特征
大空間尺度,室內外空間較大,一方面與城市規模相匹配,另一方面則與建筑功能的多樣相匹配,成為多功能的聚集焦點。
通道樹型交通體系,將內部交通和公共空間貫穿起來,同時又與城市交通系統有機聯系,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樹型”體系。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通過標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鋪裝、照明等手段形成豐富的景觀與宜人的環境。
高科技集成設施,是高科技和高智能的集合。其先進的設施充分反映出,科學技術的進步是這種建筑形式產生的重要因素。
根據以上特點,建筑設計中尤為注意以下節點的營造
(一)空間的設計應富有商業氣氛
商業建筑的空間應首先滿足功能的使用要求,在外立面及室內空間上營造商業氣氛,同時也能夠為人們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建筑風格應具有配合產品的格調和消費的檔次以及面向廣泛顧客群體的特色。
(二)平面布局要以功能為依據
建筑平面以功能為依據,盡量提升每一個角落的商業價值,布局合理。室內商業街和廣場的布置應符合人的購物行為,上下之間要相互呼應,把顧客盡量向上層引導,充分提高上層的使用頻率,商業流線規劃尤為重要。
(三)立面設計風格符合功能需求
立面設計配合整體的功能需求和商業定位,既典雅又富有商業氣氛,雅俗共賞。同時還要通過所有的現代化手段強化商業氛圍,如:超大動感LED屏幕、購物引導的商業櫥窗等。辦公部分為超高層設計,應有效組織垂直交通體系,合理分布辦公區域并引導商務客流進入商業。
三、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的要點
(一)商業綜合體的選址
商業綜合體是出于城市土地資源的高度集約需要而產生的,因此其在城市的核心區域和未來的核心區域,具體的位置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新開發區的中心商貿區、城市副中心、CBD和交通樞紐。商業設施選址的意義就在于它是一項長期性的投資,直接關系企業經營的戰略決策,是影響企業效益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制定企業經營目標和經營策略的重要依據。場地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地點,有助緩解商業綜合體繁忙的客流,使客源有充分的空間來往,購物出行者得到適當交替,保持商業綜合體的活力。同時,除了被動適應客流規律之外,還在原有路網基礎上加以改善開發,進而創造有利的新的商業環境。
(二)商業綜合體平面布局
1、店鋪進深與走廊形式設計
在平面布局中為了使商業中心內部的商業空間符合店鋪和市場的需求,每間店鋪深度應引起重視,結合商業平面,合理控制商鋪面寬及進深,一般可適當加深店鋪進深。而走廊應根據商業街的形式設計,同時上下層之間的中空使人流上下有所呼應,屋頂在走廊或中庭位置有采光帶,自然光線一直從各層的中空照射下來,使商業街明快自然。
2、商業街的設計
為了打破單調,一方面使商業街本身有所變化,既有直線型又有弧線型,有的一邊退界、有的兩邊向上逐層退后,增加流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商業街的兩端及中間都有形態不同的室內中庭,開闊的空間用自動扶梯及垂直交通把人流引到上層空間,同樣中庭的頂端也有采光天棚,自然光線充滿了室內。
室內商業步行街走廊設計要充分考慮購物人流在入場后的豁然開朗感和舒適感。在這些富于變化的平面中,用空間的方法把人的視覺注意力引向上空,并對上層商業鋪位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有足夠的吸引力引導人流上行。在交通流線方面,通過扶梯及電梯等立體化的交通手段,使停車場、商業空間和地鐵站布局有機相融,使大型商業購物與游樂等各種業態間的流線更為順暢。
交通系統規劃設計
(1)完善的交通系統組織
交通系統組織形式的選用應該根據周圍環境的交通狀況和地勢特征確定,主要有平面和立體兩種。平面交通組織形式適用于交通密度不大、基地空間比較開闊且流線簡單的地區。以人流和車流為基礎,分為人車混行和人車分流兩種方式。
①人車混行具有一定靈活性,但是由于空間上的干擾性強,不安全因素多。為了限制車行速度,設計中常利用曲折的邊界和粗糙質感的鋪地材料。
②人車分流是指和人流和車流通過相對獨立的入口和流線進入基地。其優點是流線十分清晰,交通相對干擾少。缺點是流線比較長,為了保證人流的方便而不利于車流的通行。
立體交通組織將人流和車流分配在不同的空間高度,大幅度地減少了不同交通之間的干擾,起到了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和緩解地面交通壓力的作用,形成了富有活力并且安全性高的城市空間。立體交通組織充分利用了不同高度的空間,解決了城市發展的空間問題,在我國城市已有較多應用。
(2)井然有序的停車系統組織
停車組織優化與否,將對商業綜合體的整體形象產生影響。在停車組織中,涉及到土地利用效率、利用經濟性等問題,如果地面空間較為寶貴,一般以建筑內部結構停車為主,造價更為合理,節約空間。
(三)內部開放空間的設計
商業綜合體內部開放空間是用于開展促銷活動、滿足購物者休息與行走或其他社會商業活動的內部公共空間,包括商業綜合體的室內商業街、露天商業內街中庭、內廣場、 邊庭、與引導空間等特色各異的空間型制。商業綜合體內部開放空間分為水平交通空間、節點式空間、線性街道空間和垂直交通空間。主要的規劃設計思路表現為以下幾點:
圍合與開敞的變換
綜合體內部開放空間絕大部分存在頂界面,側界面的形式確定其封閉程度,空間封閉或開敞的效果由側界面的尺度和隔斷形式決定。
豎向高差的變化
節約空間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豎向空間的并用,不同的領域運用不同高度的空間能突出空間的特征變化,同時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空間的層次變化
空間上的層次感會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通過高差、綠化、隔斷等的設置,可以使畫面豐富,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
圖3內部空間的層次變化
空間的誘導性設計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規劃設計必須體現其職能的誘導性與識別性,反映出購物環境的氣氛和商業建筑的特征,以此吸引顧客的光顧。
(四)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設計
1、消防道路
由于商業綜合體的區域面積比較大,路網豐富且復雜,因此更利于消防環路的形成,應注意避免出現盡端道路的形成,否則需要設置消防專用回車場,可能對景觀及綠化布局產生影響;對于商業綜合體的裙房來說,一般不適宜設置消防回路,可以設置專門的消防撲救場地及利用底層商業街通道相銜接,一旦發生險情則可作為消防通道,不會影響商業功能;通過設置消防環道,可有效滿足商業綜合體中的建筑消防安全,是以人為本原則的最好體現。
2、安全出口的設計
按照緊急行動流程,疏散者必須沿水平方向抵達安全出口,再沿垂直方向下至室外脫險。發生火災事故時,人們通常向常使用的出入口或樓梯間跑,向明亮方向和開闊空間跑,人害怕煙火,若前方有煙火,會逃向相反方向,對群集行動懷有住任感而愿意隨流。由于避難者行為具有多樣性和盲從性,因此盡量避免過長的帶形走道,安全出口必須兩個方向設置,在標準層或防火分區兩端各設一處安全出口。樓梯間與電梯組合設置,并宜靠外墻,以利消防隊救助或自然排煙。裙房在每個防火分區設兩個消防疏散口,或兩分區之間在防火隔墻上開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若塔樓內的樓梯間設計合理也可在裙方中起到疏散樓梯的作用,為了控制各樓層人員不必要的流動和不同功能的管理需要,將樓梯間的門作為僅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單向開啟門,使樓梯間人流不得隨意進入裙房各層。
3、地下防火隔離區
當地下商場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m2時,應采用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分隔。相鄰區域確需局部連通時,應選擇采取防火隔間、避難走道、防煙樓梯間等封閉式防火隔離區或室外下沉式廣場等開敞式防火隔離區進行防火分隔。封閉式防火隔離區及前室應設加壓送風系統,在隔間的相鄰區域分別設置火災時能自行關閉的常開式甲級防火門。利用消防規范中相關概念,結合景觀及室內設計美化空間設計。
(五)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自然通風設計
1、結合地區的氣候與主導風向,自然通風設計以夏季為主,并綜合利用風壓、熱壓作用,重點考慮夜間自然通風。盡量利用樓梯間等輔助空間增加開口面積。
2、在建筑內部設計自然通風豎井、中庭,可以提高項目的自然涵風效率,減少空調能耗。
3、考慮夏季陣雨、暴雨時,關閉外窗情況的自然通風措施。建筑外窗等通風設施設有方便靈活的開關調節裝置,結合機械通風系統,以滿足不同天氣條件下的不同通風要求。
結語
綜上,城市土地資源的高度集約,使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出現成為必然,城市商業綜合體也成為城市高度發達的產物,成為了代表城市品牌與生活方式的標志。城市商業綜合體是一種復合型地產,通過提高設計的整體性,合理研究業態組合形式,再加上完善的停車體系以及安全的消防保障,才能真正體現商業綜合體的設計價值,發揮更大效用。
參考文獻
[1]馬千里,黃廷林,姜明理.大型商業綜合體室內步行街疏散設計與安全性評估[J].建筑科學,2011.11.
[2]陳志瑋.商業綜合體的內部設計節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0.14.
關鍵詞:民用建筑;消防設計;防火間距;消防車道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建筑事業得到了顯著進步,但是也正是由于建筑工程規模的擴大和建筑物功能的多元化發展,加上用電量的持續增長,人們的居住存在安全隱患,消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消防設計是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消防設計工作對于確保建筑物和人身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在進行消防設計的時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消防設計規劃,使其不斷滿足民用建筑變化著的功能需求。
1.民用建筑消防設計的重要性
雖然我國建筑行業在近幾年得到了迅速發展,建筑功能也越來越完善,但是安全隱患也隨之而來。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商業建筑等,是人們生活、工作和娛樂的重要場所,其消防問題不容忽視,特別是一些特殊場所,其規劃、裝修、用電等對消防的要求都非常高,消防設計已成為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重中之重。民用建筑消防建設的標準涉及了位置、建筑物間距、電梯、疏散樓梯、防火間、防火窗、消防車道、火災應急照明裝置、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警報系統、排煙系統、通風裝置、電源和配電裝置、火災應急通道等設計問題,可見消防設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地位之重,做好民用建筑消防設計對于人民生活、社會發展來說意義非凡。
2.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要點
2.1防火間距的設計
建筑間距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市政工程和城市規劃的實施,還影響著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建筑間距的設計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對于高層民用建筑來說更是如此。防火規范規定高層民用建筑與一級和二級多層建筑的間距為9m,與三級多層建筑的間距為11m,而與四級多層建筑的間距則為14m,對于特殊布局的民用建筑來說,更要合理規劃建筑間距。
中空建筑的中間部位存在空洞,最然中間空洞將兩側的建筑物分隔開來,但是這兩個部分仍然屬于一個建筑整體,一旦發生火災,兩側的建筑物就會相互影響。對于這種中空建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空洞部位防火間距的設計,可預留一定的安全距離,在空洞兩側建筑物設置防火墻,兩部分建筑物之間的間距應大于4m,內轉角防火墻兩側的門、窗等的防火間距也應大于4m,從而有效降低火災在發生過程中產生的幅熱對建筑造成的危害。
在城市街道兩側的服務區存在一些小型的經營性用房,比如超市、飯店等,但是這些建筑仍然是民用建筑,對于這類裙房相連的建筑物,在進行消防設計的時候應將眼光放在建筑物高出裙房的主體部位上,并將此部位看成是獨立的建筑主體,各建筑主體之間的間距必須按照相關防火規范進行設計,以滿足火災發生時進行火災撲救的需要,有效避免火災的蔓延,降低火災對附近建筑物的影響。
通常而言,商場、醫院和學校等建筑的主體建筑的連接都是采用連廊進行連接的,這種建筑形式對于改善建筑物的采光條件和通風條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這類建筑物的人流量較大,設計防火間距的時候要根據建筑物的特點進行,必須滿足人們在兩建筑物之間的流動及轉移;在主體建筑由連廊連接的建筑中,對于敞開式的連接建筑來說,建筑的通風條件很好,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較低,設計防火間距時,建筑單體之間的防火間距要滿足防火規范要求,對于封閉式的連接建筑來說,在廊下會設置一定的休息區或經營性的攤位,這類建筑的通風條件較差,因此,除了要嚴格按照防火規范設計防火間距外,還要設置一定的分隔設施,比如防火墻,將火災的發生率和蔓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2消防車道的設計
防火規范規定民用建筑周圍應設置消防車道,并對環形消防車道的轉彎半徑進行了明確規定,普通消防車的轉彎半徑為10m,登高車為12m,特種車為16―20m,可在實際設計中結合建筑實際對消防車道的轉彎半徑做出合理調整。如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有困難,可根據建筑的沿街長度或總長度設置消防車道,將消防車道布置在適中位置。而對于高層民用建筑消防車道的設計則應適當提高標準,比如對于一梯兩戶或者樓梯出口面向車道一面的高層建筑,可設置一個車道,如果建筑是一梯多戶且樓梯口背向車道,應按照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沿高層建筑的兩個邊長設置消防車道。合理設計消防車道能夠為消防車提供更多的停靠空間,保證消防車能夠順利進行停靠和救援。
2.3單元式住宅樓梯間的設計
防火規范明確規定,高層民用建筑中的單元式住宅,18層或18層以下的每個單元應設置能夠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單元之間的樓梯通過屋頂相連,每個單元之間應設置防火墻,戶門設置為甲級防火門,墻體應為不燃燒墻體,窗間墻的寬度和窗檻墻的高度應大于1.2m。11層及11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樓梯間可不設置封閉式樓梯間,但是對于通向樓梯間的防火門應設置成乙級防火門,樓梯間應盡量與外墻靠近,保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對于12―18層的樓梯間的設置應為封閉式樓梯間,戶門為甲級防火門。
2.4火災自動滅火系統的設計
在民用建筑消防設計中,火災自動滅火系統是必不可少的滅火設施,一般在整幢樓中設置消火栓,對于地下室部分,必須設置自動噴淋滅火系統。自動噴淋滅火系統中具有被消防泵支持的噴淋系統,這樣就無需設置獨立噴淋泵,大大節省的成本和土地資源。自動滅火系統能夠在發生火災的時候從噴頭噴出水,同時向火災警報系統發出報警信號,向探測器傳達火災發生的地點,從而保證疏散的及時性。在進行火災自動滅火系統設計的時候,必須確保系統的安全性,最大限度提高系統的滅火效能。
2.5火災警報系統的設計
在民用建筑中設置火災警報系統是為了更及時發現火情,及時采取消防措施將火災的危害降到最低,在設計火災警報系統的時候,必須嚴格選擇經過國家認證的自動報警系統,確保系統的靈敏度和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規定要求,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主要是以一臺集中型的控制器為中心,分設兩臺區域性報警裝置,也可將一臺報警器作為中心,設置多臺顯示器,以便將火災的發生位置顯示出來。對于報警控制器的容量,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設置,并將整個警報系統的回路與火災探測器連接,這樣一旦出現火災,警報系統可以準確報告火災的發生位置。
3.結語
總之,消防設計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程,是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物和人民人身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做好消防設計工作,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才能找出更科學的應對措施將火災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在民用建筑消防設計中,必須遵守相關規范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保證消防設計的安全性、可靠性與科學性,與此同時,不應過于拘泥傳統規范條文,可根據具體情況對設計做出調整,保證設計出能夠滿足民用建筑使用要求的、合理安全的消防方案。
參考文獻:
[1]孔.民用建筑消防設計問題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12,48(12):217.
[2]楊寶寬.民用建筑消防設計芻議[J].武警學院學報.2012,28(6):53-54.
【關鍵詞】商旅;導視;形象
中圖分類號:TU98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83-02
一、旅游街區的商業性與文化價值
主題性文化商業街區目前在我國還處于發展探索階段,文化商業街區側重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傳承,其主要特點和主題性通常提取于所在區域的民俗文化、建筑風貌和地域歷史文化。在這類街區的打造中,以符合現代商業訴求的設計理念以及適合現代商業街區的運營模式為參照基礎,適時恰當地進行功能區域劃分,建設一流現代化基礎設施以滿足消費者的消費及娛樂需要;同時,在商業街區打造中嵌入文化主題性,借助歷史文化的傳播性、感染力、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以及先進的娛樂設施,使商業性質的文化街區更加具有觀賞性、體驗性。其所創造的新的休閑娛樂體驗方式,能夠在喧囂的城市之中讓人們體驗現代娛樂生活的同時感受文化、凈化心靈。
文化商業街區集現代科技服務與地域歷史文化于一身,既滿足了區域特色及民俗傳統文化傳播,又彰顯了現代城市發展的時尚活力。這類商業街區在所在城市和區域不僅帶動了商業消費,促進商業經濟發展,同時也成為了其所處城市的形象符號和對外名片。
二、文化商旅街區的導視形象系統
要在商業文化旅游街區的建設與打造中突出其商業性和文化主題性,商業區域內的各個元素與內容都應與整體商業區定位高度統一,其中導視形象系統作為街區環境打造的重要內容,在商業區域整體環境中起到錦上添花、明確主題的作用。
文化商旅街區中的導視系統作為獨立的環境指示系統具有精準的指向性與詳盡的識別功能,通常會通過其自身的形態、色彩以及所承載的圖案文字信息來對區域內游客進行有效的指引,根據所指引的具體范圍可分為商業導視系統、交通導視系統、辦公導視系統、^域導視系統等。文化商業街區的導視系統在當下設計趨勢及環境打造的高要求下,純粹的引導作用已不能完全滿足商業環境的需求,體現區域文化特征以及優化街區形象等功能也需要在導視系統中體現出來、甚至需要將景觀雕塑連接和美化環境的功能也一同并入其中。同時,導視系統的設計不能同質同構化,應該根據區域自身特點來進行設計,具有商業屬性環境的導視系統還更加需要結合商業事件,起到管控與促進商業消費的作用。借助文化審美與技術功能來綜合提升文化商業街區的品質與形象。
三、多彩貴州城導視形象設計思路
(一)項目背景與特色
多彩貴州城位于貴陽市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核心區,規劃占地面積7696畝,總投資420億元,是我省“十三五”文化旅游十大項目,貴州省“十大文化產業基地”、貴州省“5個100”工程中旅游綜合體和城市綜合體“雙100”重點工程,國家4A級旅游景區。項目總體定位創建貴州文化旅游創新示范區,功能涵蓋“多彩民族風、貴州旅游母港、貴陽城市客廳、航空港經濟綜合服務區”四大功能板塊。項目深度發掘、有效整合豐富多彩的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元素,將其打造成為貴州省全域旅游風景眼和集散地。
其核心商業街區節慶街是多彩貴州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多彩貴州城面向市場的首發產品,其坐落于多彩貴州城的重點位置――多彩貴州文化展示中心的左側,是全國首例以節慶文化為主題定位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閑街區,從建筑、民俗、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角度全方位展示貴州風情的同時,營造一種節慶消費氛圍,讓文化與現代商業在此得到最有機的交融,聚合成商業價值的終極形態。
(二)設計思路與分析
多彩貴州城核心商業街區“節慶街”多彩貴州文化展示中心與1958文化創意園以及多彩貴州城極地海洋世界的連接要道。其中多彩貴州文化展示中心作為區域內的核心標志性建筑,在區域內具有強烈的標識性與代表性。與之連接的節慶街商業建筑群的建筑設計風格與多彩貴州展示中心建筑風格存在斷裂,導視裝置需要通過兩大區域建筑設計樣式及色彩來制定設計風格,將整體商業區域環境進行過渡、銜接與串聯。
在導視裝置的分布及數量等方面來分析,多彩貴州城節慶街區域規劃布局方正,商業區域內主要疏通道路由三大橫向道路以及七個縱向道路呈井字形穿插組成,這種道路分割方式將整體商業街建筑群分割為組團,其內部道路齊整方正,區位導視難度較低,故導視裝置宜分節點式布局,數量不宜過多。以設計精良與信息全面、集中為設計原則。定位于旅游商業區的節慶街,其規模體量適中空間規整,存在對稱高差,商業門店布局緊湊密集,導視信息系統應依照景區規劃進行組團式單元化分層歸納處理。
在導視裝置的應用的靈活性與便捷性等方面來分析,商業街內匯聚多種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豐富商業業態。其核心景觀街區――繽紛水街位于整個節慶街的核心要沖,其設計規劃主要商業業態為貴州名優特產銷售、古玩玉器展示銷售、休閑餐飲以及部分高端餐飲。北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紅色文化體驗、酒文化體驗及交易、民族特色客棧的載體,以紅色文化為業態主線,吸引游客的目光,制造人流,從而拉動紅色主題餐飲、住宿、紀念品的消費,該處未來也可作為本地紅色文化的教育基地。考慮景區商業街內部商業門店及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針對這類商業導視信息裝置應具備信息導視的靈活性。以應對在日后的發展及運營中,街區門店易主或者經營內容發生改變等諸多業態變化。導視裝置系統可靈活更改信息內容,或者方便安裝及拆卸,做到可持續發展與循環利用。
在導視裝置的附加功能方面來分析,在實地考察中,截至目前進駐節慶街的企業門店多以餐飲業為主,占到門店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上下。隨著景區日后的開放及發展,客流量不斷增加會產生較多的餐飲垃圾,目前景區垃圾回收設備較少,難以承載垃圾排放量。受限于景區規劃布置,區域內并不適合單純增加垃圾箱的擺放,建議設計獨立垃圾回收處,增加導視信息項目,緩解景區衛生環境管控壓力。同時,餐飲企業的進駐與聚集易致使景區客流量時間節點凸顯,容易形成傍晚時段的客流高峰,形成夜間經濟。街區內部照明設施建設尚未完備,故導視裝置系統應配合門店起到照明作用。
在導視裝置的形象傳播方面來分析,由于景區地理位置靠近貴陽機場,具有獨特的臨空區位優勢,成為貴陽多彩貴州城的對外形象信息集散地,其街區內部導視裝置應與多彩貴州城整體品牌形象以及宣傳物、VI視覺識別系統高度統一,并與其內部商業旅游產品及產品包裝等其他設計保持高度的連貫性和配套性。借助臨空區位優勢配合周邊設計內容進行全方位綜合立體化品牌形象傳播。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策略的轉型和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政策的加強,我國商業地產以及綜合性商業空間中的導視形象系統越來越重視導視功能集群與品牌形象的關系。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生產資源和時效性,導視裝置功能以及信息處理的機動性、可循環性成為當下商業空間及區域導視裝置設計的重要概念。當下商業環境導視系統還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導視系統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必須附著于穩定的商品經濟發展和健全的商業環境,所以從宏觀上來看,優化產業銜接,開發新型材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合理的商業管控模式以及接壤互聯網是當下導視裝置設計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劉燕.旅游區導視系統文化性設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
國際浴室設備,樓宇、能源、空調技術及再生能源展覽會(JSH)將于2011年3月15~19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展覽中心舉辦。作為世界領先的可持續性衛浴解決方案。創新理念浴室設計、高效供熱和空調技術及再生能源方面的展覽會,本屆展出面積達25萬m2,覆蓋整個法蘭克福展覽中心。屆時來自德國及海外市場超過2300家的業界著名企業將匯聚一堂,在ISH 2011現場他們最新產品、科技以及立即能付諸實際的解決方案。預計展會將迎來20萬名觀眾前來參觀展會。
建筑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耗能物,占總能耗的40%。然而,它們同時也具備巨大的節能潛力。在ISH展覽會上業界將展示如何更好地做到這一點。此外,來參觀展會的觀眾可以發現,智能型建筑不僅意味著成本和能源的節約,同時舒適度和安全性也增加了。不僅如此,世界最大的衛浴展示廳將為觀眾呈現2011~2012年浴室設計流行趨勢。
以可持續發展為設計導向提供浴室設計解決方案的參展商將在以“人本之水”為宗旨的ISH Water展區展示其展品。世界最大的衛浴展示廳展示了最新設計發展和超現代、可持續發展技術,換句話說,展區涵蓋了從高科技到高端設計領域內的所有展品。
2011/12三大浴室設計流行趨勢分別是“綠色浴室:回歸自然!”、“簡約浴室至簡至上!”和“室內浴室:遠離墻壁!”綠色浴室里的一切物品將圍繞稀有資源的合理利用,比如水和可持續性浴室設計,這意味著要使用可回收材料,例如銅、鋼材,木材、玻璃和陶瓷。簡約浴室代表浴室的舒適便捷性,但并不過時。其目的在于通過良好的設計為不同年齡層的消費群體提供最佳的浴室條件和舒適的浴室環境。與年齡相適應的浴室設計靈感來源于第三種浴室設計流行趨勢――室內浴室,它將浴室設計理念的全新定義和相對應的空間概念緊密相連。
ISH還設有Water展區、“安裝技術世界”展區。Energy展區展示的是樓宇服務,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以及空調、制冷和通風技術,制造商將展示可以高效利用太陽能和地熱等可再生資源的最新科技創新產品,觀眾將會看到全系列的樓宇系統創新科技成果。ISH展會上名為“Aircontec”的展區將會展出空調,制冷和通風方面的產品。在那里,參展商將展示以可持續性發展,面向未來為導向提出解決方案的科技產品,不僅包括供熱和制冷的熱泵技術、太陽能空調技術和余熱回收利用技術,還包括了直接冷卻和間接蒸發冷卻技術。ISH Energy的相關活動重點放在應用新的科學技術節約更多能源上,此外,在ISH展覽會上還將舉辦“技術與能源論壇”、 “空調技術論壇”和“鍋爐論壇”等。
(法蘭克福展覽公司提供,許松華編輯)
淮安大劇院位于淮安新城核心區塊,翔宇大道以東、枚皋路以北。地塊西北側淮安四館(城市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圖書館),北側為留學生創業圜及交通服務中心,基地面積約47782m2。工程主要為1236座乙級劇院及配套服務用房,總建筑面積約25000m2,總投資約2.5億元。
設計通過對基本幾何形――圓形進行簡單而直接的形式操作,以幾個簡單體塊的組合,結合外傾的豎向表皮的向上勢態,形成強烈的“綻放”意向,象征漂浮于臺基之上的一朵藝術之花,優雅的綻放在淮安新城。同時,曲面玻璃幕墻豎向線條產生的韻律猶如悠揚的旋律,向外傳達劇院內部的曲藝歌舞功能。圓形的體量保證了在任何方向都呈現同樣出色的視覺效果。遠觀可凸顯造型意向,近看則體會氣勢的恢弘,極具視覺沖擊力。并將周邊景觀最大尺度的引入觀眾廳內部。層疊的屋頂更是優美生動,展現了精彩的“第五立面”,使周邊的高層也獲得良好的觀察視角。
劇院主體漂浮于臺基中軸線之上,面向市民廣場,形成端正大方的主入口。文化展示區位于觀眾廳下方與其可分可和,并與餐飲區相連,也可獨立開放。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庫布置在主入口平臺下,不再設地下停車庫。這樣不僅可以在滿足總停車數的前提下大大節約投資造價,也可使停車變得更為高效便利。
淮安大劇院建設意向消息公布時,“投資約2億元,淮安大劇院有沒有必要建?”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關于這個問題,政協委員、淮陰師院副教授胡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座城市應該怎么建?最重要的是規劃,要用更宏大的眼光,從更深層次來考慮,決策和實施!一個城市不僅是歷史的,還是現代的,要讓兩者有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淮安大劇院建設非常有必要,建設一座上檔次的高雅藝術演出場所能豐富百姓生活,開闊群眾視野,在物質日益豐裕的今天,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這是很好的事情。”
(本刊)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規劃建筑設計指導性圖集》公開發行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共同組織編制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規劃建筑設計指導性圖集》(以下簡稱《圖集》)公開發行。包括選址布局、套型設計、設施等本市限價房、經適房,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設,將有可供參考的設計標準。
《圖集》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規劃選址、環境布局、立面設計、套型設計及設計原則,設備與設施、無障礙設計等內容,采取實例說明,設計典型戶型、布置優劣對比等方式,結合各項政策,明確設計標準。
《圖集》作為保障房“范本”,從小區布局風格、各類政策房戶型設計,到配套電梯數量等都給出了模塊化設計方案。另外,《圖集》對政策房規劃設計技術規范也提出了一些剛性要求,例如政策房凈使用率不得低于65%,目前,北京市政策房次高層建筑的凈使用率一般達到70%以上,高層塔樓在67%至68%。在陽臺面積上,《圖集》也首次明確封閉的保障房陽臺須按照國家的相關測量規定,按實際面積計入總面積,而以往本市在實際執行中,保障房陽臺一般都按照50%面積計算。
《圖集》作為今后指導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進行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的準則,進一步完善了北京市現有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為引導和確保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本刊)
《農村中小學校標準設計樣圖》
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批準《農村中小學校標準設計樣圖》,并以國家建筑標準圖集形式面向全國。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此次的《農村中小學校標準設計樣圖》是為配合實施《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由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專業人員編寫。
《農村中小學校標準設計樣圖》內容分為標準條文圖例、場地和房間布局及方案示例三部分,采用圖文并茂的形
式對建設標準條文以及學校場地、各類用房的常用尺寸和布置方式做了解讀,并列舉了不同辦學規模學校的規劃建設方案示例。
《農村中小學校標準設計樣圖》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負責編制,歷時兩年,經征求全國教育系統和有關建筑設計單位意見、專家委員會審查通過后完成。可供建設單位,規劃和建筑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相關人員使用;并可作為建筑設計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教學的參考。
《農村中小學校標準設計樣圖》的將有力推動《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的貫徹實施,有效提高農村中小學校的設計水平,對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本刊)
《中國?建筑?十年》引發建筑師對十年建筑的反思和思考
由筑龍網主辦、《建筑創作》作為媒體支持單位的《中國,建筑,十年》正處于作品征集階段,評議團成員對中國這十年間的建筑進行了回顧,也提名了在這十年間的好的作品。70多位提名人也提名了多部作品,并闡述了各自對于中國建筑十年的感悟。另據,截至2011年1月13日,組委會共接收到了150多項作品,將會持續上線和網友見面。
在建筑師眼中的這十年,無疑是能引發思考的十年,在組委會收到的評議團的提名中,也表達了眾多建筑師對于這十年建筑的反思和思考,一些有趣、深刻的話題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為此,特節選一些片段,以饗讀者。
梅洪元:回首中國建筑近十年發展歷程,欣喜建筑創作之繁榮,景仰建筑同仁之貢獻。靜心反思,過去十載金玉泥沙并存,中國建筑創作充滿機遇與挑戰、利益與博弈、矛盾與沖突――民族情結遭遇全球文化沖擊,斷裂文脈渴求現代文明激活。正是這樣復雜的語境,使我們今天的中國建筑具有蓬勃的生機與可塑性。展望新十年,希望中國建筑師勤于思辯、勇于擔當,為中國建筑創作積淀更為深邃的厚重。
唐克揚:十年間中國建筑儼然已經“發達”,中國建筑師雖然身心皆疲卻多少志滿意得,但中國建筑學尚是個評價標準不明的學科。除去對土木之功的無端艷羨,多大程度上一個“設計”是個人的作品值得思考,真正的建筑“作品”概念也許只有在真正的“個人”基礎上才能確立。所謂最好的建筑,其最高標準或是“道”“器”合一,哲、匠相宜。
張昕:時間是最好的投資,成就了每個人的幸福生活:時間是最準的標尺,成就了好房子的脫穎而出:時間是最后的港灣,不曾倒流、不必難過。
王剛:不經意間,十年已過。還沒來得及整頓持續亢奮與持久疲憊的神經,二十世紀似乎已離我們遠去,那是20世紀90年代我們常常吟誦的……“路漫漫兮修遠!”,漸漸的,疲倦之中感到了困意。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即將過去時,鐘聲鳴響,才驚醒應該回頭一望了。十年時間,我們似乎已經忽略了時間的概念,不知不覺在無數次看看,想想、畫畫、再看看的循環中上滿發條的睡著了。猛然驚醒時,才想起這已是第二個十年或是第三個,才想起看看我們留下的斑斑痕跡,才想起我們已不再年輕可以有那么多無所謂去揮霍,才想起混沌的忙碌中我們忘了做筆記。
毛曉冰:2000年以來,中國的快速經濟發展帶來的城市大建設和房地產大發展為建筑設計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建筑處在立交橋上。先鋒建筑與理性建筑共存,模仿建筑與原創建筑共存,拙劣建筑與優秀建筑共存,外國建筑師與中國建筑師共存。五光十色,眼花繚亂、魚龍混雜是中國建筑十年的狀況。下一個十年,我們期望建筑文化的繁榮。人類可持續發展理念,多元化的文化影響,多樣性的價值取向,日益進步的建造技術,持續完善的電腦輔助設計方法,加上真、善,美的人類基本美學原則,將是構成主流建筑文化的關鍵因素。
楊慶琦:中國建筑因緣際會下受到全球化浪潮正面的沖擊,在過去十年并成為世界最大建筑消費市場,這和過去的西潮及現代性有著本質的差異,推動全球化運動背后的資本及消費邏輯強勢取代過去的價值和價值觀,在沖擊之后,除政治之外,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在新秩序底下日趨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部分仍保有傳統的城市與其它或是地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新興城市之間已更加趨同,此浪潮并由城市包圍農村,而地域主義的興起也會伴隨全球化的腳步如影隨形,帶來一股暖流。
(筑龍網)
浦東的后灘,依傍黃浦江緊鄰世博園C片區世博讓海內外游客認識了這個地方,如今,世博已落下帷幕,這片土地的建設正悄然進行,最快5年內“新陸家嘴”――浦江耀華國際商務區將在此崛起。
“新陸家嘴”規劃范圍北至世博園C片區,西到黃浦江,南到川楊河,東到濟陽路。在1km2的區域內將建設190萬m2的建筑體量,這里的最高樓也只有陸家嘴的一半高(環球金融中心高492m,在建的上海中心主樓高580m),275m是“新陸家嘴”的極限高度。
“新陸家嘴”突出以生態辦公為主的功能,將商務辦公設施融入城市濱江地帶和公共休閑區域之間。為避免陸家嘴人車混行的弊端,計劃用地下連廊聯通各商務樓+將人流分流到地下空間。采用國際招標方式征集沿江公共空間的設計方案,形成錯落有致的空間形態和優美的城市天際線。
(本刊)
日本著名建筑師西澤立衛在清華大學演講
2011年1月9日,2010年普利茲克獎建筑大獎獲得者、SANAA合伙人。著名建筑師妹島和世的搭檔西澤立衛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發表演講,介紹SANAA的建筑設計項目和設計思想。
西澤立衛是日本目前炙手可熱的建筑師,其與妹島和世創辦的SANAA,是日本建筑師中非常有代表特色的一家。作為2010年美國普利茲克獎建筑大獎獲得者,西澤立衛成為了獲此殊榮的最年輕的建筑師。在建筑中,他們運用透明的物質構成交錯的空間,把人們從對建筑空間的慣有體驗和透視觀感中解放出來。這些SANAA的基本設計理念對年輕一代的建筑設計師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演講現場,西澤立衛詳細介紹了他的5項作品,并且再一次強調“人與環境的關系”的設計理念。
項目一是豐島博物館。豐島是直島旁邊的小島,直島是日本很著名的現代藝術活動中心+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漸漸,直島周圍的藝術氛圍也開始上揚,豐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修建博物館。
項目二是倫敦肯辛頓花園蜿蜒畫廊展廳。正如“蜿蜒畫廊”其名,200g年的展廳平面亦是蜿蜒曲折,形如一條盤曲的蛇。之所以會產生如此的形狀,是因為在設計之處,為了避免破壞環境,刻意避開了一些樹的位置,如此就產生了建筑平面的原始線條,將這些線條圍合之后就形成了所看到的建筑平面。
“強調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的有機關系”,一直是西澤立衛的設計原則。在他現場展示的豐島博物館項目
中,我們看到水滴形狀的建筑外觀與丘陵環境的完美結合。他們將混凝土澆灌于小丘陵之上,加固后將丘陵土挖出,盡量降低建筑高度,并以立柱支撐主要受力點,塑造出了圓潤流暢的建筑造型。在蛇形藝術館的項目中,他則運用了鏡面式的等候區頂板,周邊美景反射其上,使得景觀、建筑似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妙趣盎然。
“透明”也是西澤立衛營造建筑開放性的有機空間的主要方式。在他介紹的第三個項目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中就強調了展廳的開放性,建筑立面大量采用透明玻璃窗,觀眾可以從館內看到外面,外界也可以對展館一覽無余,消除了城市和展館之間的縫隙。
除了對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關系的研究外,西澤立衛還關懷如何合理利用建筑空間的問題。在曼哈頓博物館的項目中,他把展廳堆砌而成,就像造型優美的箱子被緊密地摞起來。每個展廳的上下部都有一些縫隙,讓光線照射進來,使得整個建筑就如樓中樓一樣巧妙。
項目四是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關于表皮,西澤立衛希望建筑的外表皮具有通透性,就像一層具有滲透性的“膜”,這層膜聯系著內部和外部空間,讓建筑和城市空間產生一種微妙的關聯。采取了雙重外表皮的做法在厚實的墻體的外面覆上一層鍍鋁的網格,以達到一種半透明的效果。鍍鋁網格在白天隱藏了一些窗的位置,只有在夜間亮燈時,這些窗的位置才顯示出來。
西澤介紹的最后一個項目,是位于瑞士的勞力士學術中心。一個長達180m的中央景觀區,憑空架起一片活動中心,道路上下起伏,中間留有足夠的圓形空隙采光,整個建筑從上空望去就像一塊奶酪。不規則的起伏,使得上下層更輕松,處于同一層的人們,不再對同一空間一覽無余,因此創造了更多的空間。整個建筑中最大的坡的跨度為80m,橫跨了校園的主干道。人、自然環境,內部和外部空間在建筑的傳遞媒介中成為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演講后,現場提問踴躍,問題主要圍繞西澤的設計理念,以及他項目實際操作的情況。他再次強調“人與環境的關系”的設計理念,并提到建筑需要氣象工程師和結構工程師的協助。
(稿件內容來源:《裝飾》雜志)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人居環境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
2010年11月5日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人居環境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在廣州召開,產生了新一屆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理事長邵韋平為換屆大會致辭,并宣布換屆委員名單。由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劉曉鐘擔任委員會主任委員,原主任委員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黃匯擔任名譽主任委員。人居環境專業委員會成員來自全國各地的極具代表性的設計機構,其中副主任委員包括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燕輝、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董衛,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鄭勇、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許世文、寧夏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馮偉國、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洪衛、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所長張杰、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童悅仲等。為了適應西部,東北地區大力開發,世博后對人居的進一步探索,本屆委員會增加了4個副主任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李桂文、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屈培青、云南省設計院副總建筑師羅文兵和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總建筑師沈迪。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黃匯首先對第四屆委員會工作進行總結,研究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向出發房地產飛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如何適當提高居住區的多元化需求,對住宅建設的理論性研究,如何全面策劃人居環境建設,追求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對新一屆的委員會提出幾點希望,主要是關于保障性住房工作、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綠色人居環境設計等方面的內容。新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劉曉鐘在會中提出,希望各位委員在各自的工作忙碌之余,抽出一些時間進行研討,委員會將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臺。如何在行業中起到引領作用是每一個建筑師的責任,今后應該加強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從而對行業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與會嘉賓針對城中村、保障性住宅、住宅建筑如何適應市場需求、災后重建、建筑師與開發商關系。歷史文化名城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林娜/文劉錦標/圖)
第七屆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劃設計方案競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人居建筑、規劃,設計、建材家居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師的先進典范,全面提升企業和行業的競爭力,第7屆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劃設計方案競賽頒獎典禮于2011年1月8日在京舉行。本屆競賽共收到353個單位選送的800余個參評項目和參評方案。經過評審,近180個項目和方案獲獎。
中國人居典范建筑規劃設計方案競賽是由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主辦的國家級專業設計競賽。競賽立足專業,引入世界建筑規劃設計領域的前沿科學理念,落實國家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要求,倡導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鼓勵在規劃設計上發揮民族特色,打造綠色生態人居典范。這項競賽自2004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多年來,設計競賽吸引了全國眾多規劃、設計和房地產開發單位的參與。通過歷屆設計競賽。全國建設建筑領域已樹立了一大批人居規劃方案設計典范,對促進全國建筑規劃設計和建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示范推動作用。有些獲獎項目直接加速了項目的市場開發,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本屆大賽的一個重點,是大力提倡綠色人居、低碳人居、生態人居,鼓勵建筑和設計人員創作出高水平,高質量、有民族特色的人居設計方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國建筑、設計、裝飾行業,更好地發揮獲獎工程的示范作用。
(本刊)
“KFS箱設計”青年設計師設計競賽
為鼓勵中國設計的新生力量,為提倡低碳環保理念,KFS國際建筑師事務所和《DI設計新潮》共同舉辦了“箱設計”青年設計師設計競賽的活動。
在上海市的最大的生態島,崇明島的大片林地中,需建造一些環保型的夏季休閑建筑,要求生動有趣、體現低碳。環保節能。綜合各方面要素,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集裝箱建筑,即廢棄的集裝箱的二次開發利用。
實地踏勘,非常漂亮的樹林之中,正好有一些空隙可以安插一些廢棄集裝箱建筑,在大片的樹蔭下,建造容易、時間短、見效快,最令人感動的是,或許可以實現純粹的,簡單的廢棄集裝箱的二次開發再利用,而不是額外地增加碳排放量(夏天的樹蔭下或許連保溫層也是顯得多余的)。
本次競賽有兩個目的。首先,盡量避免土地的硬化,盡可能地保護原生態林地。其次,體現綜合節能環保原則,盡可能地簡單高效利用二次循環使用材料,避免名義上的二次利用,實則又變相增加了許多的碳排放量。競賽截稿時
間是2011年3月10日,評選時間為2011年3月20日。
(本刊)
寧波第一高樓寧波商會大廈落成
2011年1月12日,高達228m的寧波市商會國貿中心大廈正式落成,該大廈為寧波已建成商業建筑中的第一高樓。
寧波市商會國貿中心大廈位于寧波南部商務區核心地帶,由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設計,將傳統建筑手法與現代時尚相結合,外觀挺拔端莊,內涵莊重典雅,成就新裝飾風格的純粹和高度。按照國際5A甲級智能化寫字樓標準規劃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到6億元,總建筑面積11萬m2,該項目于2007年4月動工。寧波商會大廈228m高的商會大廈在成為寧波新地標的同時,也將成為城市又一張靚麗的“名片”。
商會國貿中心大廈將成為寧波的財富新地標,所有進駐企業的年營業收入累計達到數百億元,是寧波目前最“富裕”的商業樓宇之一。目前已有47家年營業額過億元的工商聯會員企業入駐。未來將打造成一流的民營企業總部經濟和民營經濟服務中心,成為展示寧波市商會形象和甬商形象的新窗口。
近幾年,隨著寧波城市開發的加速,寧波商務樓宇的高度也在不斷提升。繼商會國貿中心大廈以228m的高度成為寧波第一高樓之后,目前寧波在建的多個商業樓宇將刷新“寧波高度”;由寧波港置業公司在東部新城打造的寧波環球航運廣場主樓高度將達到256.6m,該項目已于2009年9月28日動工建設:由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和杉杉集團聯合打造的東部新城建筑項目設計高度達到380m,由新加坡ARA集團斥資120億元在寧波東部新城投資建設的商業建筑項目,規劃高度達到450m,該工程項目不僅刷新寧波高度,還是目前浙江省規劃建設的最高樓宇。(本刊)
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綜合規劃接近尾聲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承接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綜合規劃已接近尾聲,三期街區控規深化方案已通過北規委審查,產業規劃研究。城市設計、景觀規劃。交通規劃研究,擴展區概念規劃研究都已進入成果制作階段。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位于大興新城西南片區,總用地面積10km2,其中三期用地4.7km2,是北京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北京向世界城市發展所要建立的全球性產業中心。該規劃是一個包括概念策劃、產業規劃研究。三期控規深化方案、城市設計,景觀規劃、交通規劃研究、擴展區概念規劃研究等各項子規劃一體的整合規劃。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天津臨港經濟區中心區征集城市設計方案評審結果公布
2011年1月11日召開的天津臨港經濟區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終期匯報及專家評審會上,來自丹麥COBE公司的作品得到了由中科院院士,著名建筑設計大師彭一剛,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北京CBD規劃建設總顧問柯煥章等全國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審組的一致認定,獲得了該項評審會的第一名。
自方案征集開展以來,來自英國的阿金斯公司、英國合樂公司、丹麥COBE公司等提交了各自優秀的規劃設計作品。評審會上,多名專家根據總體功能布局、行政及商業中心設計以及標志物的設計三大方面對各個作品進行了仔細評審。
臨港經濟區將啟動綜合配套服務區即配套生活區和標準廠房區建設,迅速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為重點項目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臨港經濟區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活動,其優勝方案將作為該地區未來規劃建設的重要參考性文件。臨港經濟區將吸納這些國家優秀設計規劃作品的先進經驗,更好地梳理和規劃空間布局,促進臨港經濟區科學發展。 (本刊)
“金融街,重慶金融中心”竣工交付使用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與美國SOM公司合作設計的“金融街重慶金融中心”項目地處重慶江北嘴金融核心區,總建筑面積約23萬m2,為高品質智能節能寫字樓與大規模臨江商業為一體的高品質綜合體項目,是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高端寫字樓在中國西南地區的設計代表作。
2010年12月26日,“雙帆躍世啟航兩江開啟長江上游金融中心金融街,重慶金融中心C、D棟竣工交付盛典”在重慶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隆重舉行。處在長江上游經濟開發前沿陣地的重慶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憑借強大的政策及區位優勢,在城市發展的崛起和升級過程中,成為我國長江上游的戰略樞紐和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現代化國際都市,這為重慶建設“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
建筑與藝術的交織,法國韋瓦設計院落戶京城
2011年1月21日,法國韋瓦建筑設計公司將在私人會所念禾居舉辦答謝酒會,其建筑設計院的創辦人之一及首席設計師是法籍華裔建筑師,周厚陶先生,25歲時便已獲得法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藝術學院的皮爾,卡丹建筑獎,另師從著名書畫家范曾先生,他主張將建筑與藝術進行交織,融合。法國韋瓦建筑設計有限公司(WeavaArchitects Ltd.)取名于術語“進行編織”,意為去交織,他的目標是編織同一個時代環境下的不同方面。這個過程是一個企圖以非線性設計來創造建筑片段。通過跨越過去和未來的時間界限,在一個項目中編織多樣文化,編織不同城市肌理來實現新的文化識別性,編織探索所有從新興結構到可實施手段的可能。周厚陶先生希望自己的公司在中國建筑設計業占有一席之地,能夠做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本刊)
餅干勺子
以前我們介紹過不少類似的多功能攪拌棒,這次的餅干勺子取代了不環保的塑料棒或常見的小木條。也許是由攪拌咖啡的小木條得來的靈感,餅干的色澤和質感與木條接近,而且經過浸泡的餅干味道更為出色。這種條狀餅干的前端有一個小的凹陷,方便挖取;中飲。
設計者:Victor
LooesMascarenhas&Rodrigo Maia
把刀子鎖起來
小朋友往往對什么東西都感到好奇,好玩,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把可能對孩子帶來傷害的物品放好藏好,就像刀具。設計師Min Seong Kim設計的刀具存儲柜可以為安全使用刀具起到一定幫助,讓孩子盡量遠離危險。這個存儲口既像鑰匙孔又像瓦斯爐的開關,插入刀具后把刀子像擰鑰匙一樣逆時針旋轉270度,這時會同時亮起藍色的顯示燈,表明刀具已上鎖。在鎖定的同時也會即時啟動紫外線消毒模式為刀具消毒,不僅帶來安全,也帶來健康。
用久了體積越來越輕巧、功能越來越全面的智能手機,很多人偶爾還是會懷念以前用座機聽筒講電話的情景+對
比起來還是聽筒拿起來更具實感。日本公司最近推出的這款IPHONE電話座能讓你在擁有最時尚手機的同時享受聽筒接聽電話所帶來的好感覺,這種潮流與傳統的結合看起來就非常有趣。phonex phon e使用非常簡單,直接接上IPHONE后就可以使用。phone x phone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大減少了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尤其適合兒童、孕婦。唯一不太完善的地方是它本身無法調節音量。需要在IPHONE上調節。
為汽車迷準備的手表
這款取名為Shlfl Hybrid的表是基于汽車工程學的特色元素設計成的。表盤像輪胎、表面模仿里程表,旋鈕可以上下“換擋”,而表帶是一個“安全帶”。所用的材料也可以在汽車上找到,比如鋁、碳纖維、不銹鋼、橡膠和玻璃。該設計采用模擬和數字兩部分,雖然所有齒輪、轉子和指針都是模擬的,但它們可以控制數字精確到毫秒,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在數字顯示屏上可以同時顯示年月日和星期。
設計者
Menqhsun Wu
(本版編譯:鄭恬辛)
在沃爾特迪斯尼音樂廳舉行的新聞會上,公布了由美國慈善家和藝術品收藏家伊萊布羅德(Eli Broad)出資建造的洛杉磯新藝術博物館的設計方案,紐約Diller Scofidio+Renfm建筑事務所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形似“面紗和拱頂”的結構最終贏得了方案競賽。
設計將兩個主要部分即展覽空間和檔案存放空間進行了合理的布局。建成后的這座藝術博物館將主要展出Broad手中的件藏品。藝術博物館有一個大型無梁柱展覽空間,一個可容納200人的演講廳及一座底層的多媒體展館。這座3層的藝術博物館比鄰沃爾特迪斯尼音樂廳,項目預計2013年竣工。
(許松華 編譯)
倫敦的“碎片大廈”
由意大利著名規劃建筑師倫佐?皮亞諾設計的英國倫敦的玻璃碎片大廈已經開始動工,這座306m高的大廈將于2012年建成,建成后將成為英國乃至西歐最高的建筑,并將成為倫敦附近的標志性建筑。這個被稱為“碎片大廈”的建筑看起來有點像金字塔的形狀,外表設計為極其精密而復雜的玻璃幕墻并構成一定的角度。大廈也是一個多功能的建筑,集辦公,公寓、旅館、SPA、零售商業、餐館等于一體,其頂部5層設有對公眾開放的觀景臺,可以飽覽城市的全景。觀景臺下部的53-65層是豪華公寓:34-52層是擁有195套客房的5星級酒店,同樣建成后的“碎片大廈”也將包括倫敦新的交通樞紐,匯集兩條主要干線。
建成后的“碎片大廈”將不僅成為一個著名的商業和住宅等多功能的建筑、也將是倫敦主要的交通樞紐。
(許松華 編譯)
卡地克蘭島機場
菲律賓Buensalido Architects建筑事務所設計的卡地克蘭島機場,其設計理念就是充分利用機場來展現長灘島的變化,展示它是如何從一個荒漠的海灘變成一個全球著名的原生態旅游景點。基于這個設計理念,建筑師按照長灘發展的時間線進行了重疊設計,構成了波浪式網格圖案的建筑外觀,由于海灘基本是在水流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地貌,因此波浪式的外觀極具當地特色。4000km的滑石長灘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海灘,因此機場的圖案設計融入了珊瑚的元素,機場外殼上的開口就是模仿珊瑚礁的結構。根據菲律賓的特色,建筑師在設計中使用了鮮艷的色調。
(許松華 編譯)
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的Roe Green中心
美國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學在新年里迎來了面目一新的Roe Green中心。由HoIzman Moss Bottino事務所(HMBA)設計的對學校舞劇院的改擴建工程在2010年11月完成。工程耗資1300萬美元,其中650萬美元來自于Roe Green基金會的捐贈。改造工程應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和高級別可持續性的建筑材料,同時保留了學校石質結構的傳統。肯特州立大學Roe Green中心是一座用于音樂表演的場所,改建后建造了多用途和開放的劇場以及休息室。
肯特州立大學的音樂和演講樓建于60年代,改造后增加了一個新的玻璃入口大廳、一座200席黑色包廂的實驗劇場和三座新的舞蹈室,行政辦公室以及服務空間等。新的附屬建筑用各種大小和風格的磚塊飾面,面積從1900平方英尺到2 400平方英尺不等,與劇場傾斜的天花板構成了別具風格的外形。
迎賓廳是一座高大的玻璃大廳,充分利用南向的自然光照,并可欣賞周圍校園的景觀。大廳里設有一大片靈活的空間作為咖啡廳、休息區和非正式的展覽區,需要時可以轉變成一個多功能的接待區,在晚上也可舉行社交活動。
(許松華 編譯)
日本建筑師縝文彥獲美國建筑師學會2011年金獎
2011年美國建筑師學會(AIA)的“對世界建筑界最有影響力的個人”金獎授予了82歲的日本建筑師模文彥。AIA的金獎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建筑獎之一。日本建筑師丹下健三和安藤忠雄曾分別于1966年和2002年獲得過該獎。
模文彥被認為是戰后正統的現代主義建筑師,曾多次獲得包括普利茲克建筑獎在內的各種獎項。其代表作有東京代官山的復合設施“HILL SIDETERRACE”。頒獎儀式將于今年5月在新奧爾良舉行。
(周有芒 編譯)
未來的建筑會變成樓梯形狀?
就奇特建筑的數量而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扎比可以說是與迪拜不相上下的地方。讓人們記憶猶新的就有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傾角最大的人工高塔一高度160m、35層的大廈“佳比塔爾,蓋特(Capital Gate)”。
在阿布扎比舉辦的綜合住宅設計競賽中,以西班牙巴塞羅那為工作重心的建筑師nabito的作品“沙漠之綠”獲得了第一名。沙漠之綠是將形狀相同的樓層錯層疊置成階梯狀的建筑物,即所說的“階梯之塔”。每層都種有綠植,陽光均勻的鋪灑在各層。樓層四周全是玻璃,景觀非常好。塔中心的圓筒部分是電梯和樓梯。
露臺可以供人們享受園藝,也可以燒烤。從設想圖上還可以看到三角形的籃球場。踢足球雖然不行,可是小規模的棒球還是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娛樂需求的。
(周有芒 編譯)
破產拍賣后變為主題公園的巨大建筑物
照片的左面是過去的樣子,建筑中懸吊著價值1.1億美元的飛艇。該建筑是世界最大的無柱建筑物,位于德國距柏林64km的地方。右側的圖片是建筑物現在的樣子。同一座建筑,里面已經變成熱帶島度假村,有一個巨大的主題公園游泳池。
懸吊該飛艇的巨大建筑全長約360m,縱向約210m,寬約107m,是德國企業家Carl von Gablenz修建的,
目的是為了將來利用氦氣飛艇搬運一些較重的機械。2002年公司破產后將建筑賣給了馬來西亞的Taniong公司。
關上重達600t的鋼鐵大門,鋪上18km。的半透明薄膜,打出視頻圖像,創造出一個完美的模擬“天堂”。182m的陽光海灘,5萬裸600個種類的樹木,模仿出世界頂級的熱帶雨林。在2.7km2的水池中還設置有9個水滑梯。
(周有芒 編譯)
東京天空樹(新東京電視塔)的高度預計在2011年春將達到634m。位于天空樹腳下的東武伊勢崎線業平橋車站將于2012年東京天空樹開業之時更名為“東京天空樹車站”。考慮到東京天空樹成為新的觀光景點后,車站上下車的旅客會增多,因此還要增設樓梯和檢票區域,擴建廣場,對車站進行較大的改建。而天空樹附近的商業設施、寫字樓、水族館。球幕影院等與天空樹一起都將變身為“東京天空樹城”。
(周有芒 編譯)
“凝固的音樂”日本藥師寺東塔一層內部首次向公眾開放
位于日本奈良市的國寶藥師寺東塔,由于姿態優美被稱為“凝固的音樂”。鑒于東塔的支柱空洞化損傷嚴重,有關部門不得不進行110年以來的首次解體維修。在維修工作開展之前,將于3月1日~21日,面向一般公眾開放東塔的一層部分,這是東塔自奈良時代創建以來的首次面向普通公眾開放。
維修中整個屋面將被覆蓋,時間大約需要8年,由于外觀被遮擋,所以決定在維修工作之前向一般公眾開放。人們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創建之初的支柱樣貌及裝飾吊頂的“寶相華”之花。
(周有芒 編譯)
未來的橋
韓國首爾進行的白南準媒體橋(Paik Nam June Media Bridge)項目目前還只是處于規劃階段,是否按此實行另當別論。但是從概念圖來看就讓人產生未來世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