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國際商務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商務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傳統業務;中間業務;現狀;對策1.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

    1.1 存貸業務盈利空間縮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使銀行的外部競爭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在銀行傳統放貸業務經營風險高、存貸利差小、資金渠道少的背景下,其傳統業務盈利空間不斷縮小,而中間業務因其經營成本低、風險小、手續費穩定,逐步的成為了銀行可靠的收入來源。自始至今,國內大型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收入占比在80%以上,而歐美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一般都達到了40%以上,且呈不斷上升趨勢。此外,伴隨著我國融資政策的逐步放開使企業的融資手段逐步增多,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采用其他的融資方式,如債券、基金、股票等,從而對銀行的貸款需求呈日漸縮減的態勢。

    1.2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使競爭日益激烈

    據來自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5月末,已有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2家銀行在華設立了209家代表處,25個國家和地區的76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了92家分行,此外,還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了37家外商獨資銀行,2家合資銀行。外資銀行的進入規模巨大,來勢洶洶,他們可以憑借著其優質的服務態度、強大的管理團隊和產品的創新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特別是在中間業務上,他們可以通過入股、合作、兼并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國內大型的企業集團、公司可以通過成立自己的財務公司開展中間業務,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如證券、保險、郵政儲蓄也可以通過提供相應的服務與傳統的商業銀行展開相競爭。

    2.目前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

    2.1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的現狀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我國銀行業首次開展信托、租賃類中間業務以來,國內商業銀行開拓中間業務的序幕被緩緩的拉開。經過近40年左右的發展,我國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無論在收入規模還是在產品品種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相比國際上發達國家的銀行中間業務貢獻度平均在45% 左右的狀況,我們的差距仍然很大,整體上仍處于較低發展水平。

    2.2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規模和收費現狀

    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較快。我們現以工商銀行為例,從下表2—3可知,2008年—2011年期間,中間業務收入的絕對規模是持續增加的,且占營業收入的相對比也是不斷的上升。但相比發達國家的一些大型商業銀行,仍存在較大的差距。歐美大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一般超過50%,以美國為例:摩根銀行達到83.16%,花旗銀行達到了80%。日本、英國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由24%、28.5% 上升到了39.9%、41.1%。

    3.制約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因素

    3.1 業務范圍窄,盈利空間小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規模仍然很小,主要集中在匯兌、收付、、結算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業務上;而評估類、咨詢類、代客理財、承兌類等高收益、高知識含量的業務品種少,功能也不夠完善;投資銀行和資產證券化業務等一些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仍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業務依然是利差的延伸產品,金融期權、期貨、遠期利率協議、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業務,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

    3.2 缺乏創新,業務招攬能力不強

    據相關統計,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數量已經達到了270 多種,然而在品種數量巨大的同時能實際開展運用的卻不多,大部分都集中在業務和支付結算等傳統產品方面,依靠技術和自主創新的產品開發嚴重不足。相比之下,歐美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種類已達2萬余種,除去結算、外,還涵蓋融資、咨詢、擔保、投行和金融衍生品等許多領域,可說的上是品種眾多,應有盡有。

    4.進一步推進中間業務發展的建議及對策

    4.1 大力推進新興中間業務

    首先是資產托管業務。伴隨著我國各類社保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基金以及保險資金的不斷擴大,商業銀行的資金托管業務將得到快速發展。商業銀行應努力發展各類基金的托管業務,夯實業務基礎,豐富托管業務產品體系。

    其次是個人理財業務。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財富的不斷增加和金融市場快速發展,中高端客戶的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將會大幅度增加,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完善理財產品種類,不斷的推進私人財務顧問、咨詢、理財規劃等業務的發展。

    4.2 提升自身管理能力,防控風險

    商業銀行應始終堅持風險防范與業務拓展并重的原則,努力做到區別對待、強化內控、充分披露,將中間業務融入到銀行整體風險防控體系。對于操作風險,商業銀行應在積極完善和落實有關規章制度的同時,不斷的培養企業的合規文化,健全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提高防范操作風險的能力;對于市場風險,應積極按照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和衍生產品交易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相關風險的管理體系;對于信用風險,應完善相關的評級體系,并按照國際上優秀銀行的標準進行監管,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孫喜祿,陳豪: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南金融,2009(4).

    [2]鄒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第2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高職高專 商務英語 口語教學 技能考試

    一、商務英語專業口語訓練的重要性

    商務英語普遍應用于營銷、管理、物流、國際貿易等方面,因此很多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視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建設,以培養合格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有異于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專業性、實用性強。在有限時間的專業教學過程中,加強口語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二、口語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缺少學習熱情。

    現在的教學資源有了很大的改進,特別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多媒體教室的教學條件要遠遠好于傳統的錄音設備。不過,能否很好地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還依賴必要的良好的師資。教學理念、思路等方面畢竟不是硬件能解決的了的。一旦出現了教學手段單一的現象,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就可想而知了。特別是擴招帶來的影響,大班教學增加了口語教學的難度。

    2.學生缺乏商務英語背景知識,課堂練習不容易開展。

    商務英語專業一般會開設商務英語、外貿函電、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口語等專業課程,其中都會涉及到商務背景知識,但是受高職高專生源素質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不是特別好。因此,在課堂上會存在部分沒有很好掌握背景知識的學生無法理解商務情景、商務話題,無法開展對話練習的現象。

    3.教材選用是否恰當也會影響口語教學。

    一些口語教材并不適合商務英語專業口語課程,比如其難易度、專業性、實用性等。因此,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選擇適合專業教學的教材,體現高職高專的特色。

    三、結合技能考試促進商務英語口語教學

    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入校成績往往較差,而且參差不齊,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講求技巧。為了考察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同時也考慮到學生將來的就業問題,很多高校都要求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技能考試。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如何結合技能考試,增強口語教學的目的性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全國國際商務英語等級考試是“對國際商務英語交際能力的測試。考試結果可作為相關企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的參考和國際商務從業人員英語能力的評價依據。本考試旨在統一測試標準和操作規范,促進相關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國際商務從業人員的職業英語水平”。其中口語測試內容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接待、會議安排、產品描述、業務聯系、價格磋商等商務活動中進行交流;表達清楚、流暢,能夠較好地運用會話策略,準確表達意見、觀點、情感等”。以上是《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大綱》中對口語考試部分的說明。在課堂的口語訓練中,可以適當地結合技能考試中口語考試的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針對技能考試內容,選擇商務話題進行訓練并積累商務背景知識。

    商務英語技能考試不僅能夠考察學生在校學習商務知識的效果,技能證書也是用人單位聘用職員時考察畢業生的一個重要依據。在一些高職院校,技能證書也是學生最終獲得畢業證書的一個重要憑證。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技能考試的重要性,講清楚通過技能考試的重要性,同時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把技能考試內容和口語教學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一級)口試題型Section A為例:

    例題: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be asked to give a short talk on a business topic for about two minutes.You have two minutes to prepare.

    How to introduce your company to the potential customer?

    An overview of the company

    A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t sectors/business areas it operates in

    Your famous brand names

    Your main customers

    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每次課可以總結出類似上文的商務話題,在課堂上進行練習,或者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加以練習。既鞏固了課堂上的內容,又為技能考試做了準備訓練。

    2.注重實用性,通過練習積累商務英語專業詞匯表達。

    知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口語表達需要的詞匯也是一樣。對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來說,口語表達的熟練不僅僅需要純正的發音,還需要必要的專業詞匯積累。這需要通過日常學習中各門課程學習及課后閱讀等方式來歸納總結。當然,在口語課上也可以加以訓練。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國際商務英語考試口語試題 Section B,在課堂上以口譯的方式加以訓練、積累。例如:Section B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hear two sentences in Chinese.After you hear each sentence,there will be a pause about one minute for you to interpret the sentence into English.

    1)包裝的最重要作用(function of packing)就是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stimulate the customer’s desire to buy)。

    2)鑒于我們良好的業務關系,我方定會滿足你方的短重索賠的要求(claim for short weight)。

    3.開展課堂小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上進行商務英語口語練習可以借助情境模擬練習,這種方式更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如果把技能考試的訓練內容恰當地與課堂練習結合起來,鑒于考試的重要性,學生會更加予以重視。例如:Section C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be asked to make a business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cue card.You have two minutes to prepare and no more than two minute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針對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Section C部分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圍繞話題給出一些便于展開對話的關鍵詞匯及句式表達加以提示,然后把學生分成3―5人為單位的小組進行分組練習,輪換進入角色,然后各組分別以討論、互相糾正、互相學習的方式總結經驗、積累商務知識。這樣的互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同時也避免了大班授課帶來的不利因素。

    總之,商務英語口語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特點調動其積極性是很重要的。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是懂得商務知識、口語流利的應用型人才。如果能夠把技能考試和口語訓練結合起來,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第3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一、中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發展過程回顧

    中國高校國際商務本科專業是從2001年之后才逐漸發展起來。在這之前,國際商務的人才培養更多地體現在職業技術教育之中。2010年,國際商務碩士學位設立,無疑對于推動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高校國際商務本科專業發展現狀

    教育部部屬院校一直沒有國際商務本科專業,個別學校設有國際商務方向。直到2003年,中國政法大學利用本科專業自主設置權,率先設置了教育部專業目錄以外的國際商務本科專業。之后,西南財經大學、山東大學等重點大學才開始設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截止到2010年,具有國際商務本科專業或方向的學校為55所高校(見表1)。由于是專業目錄以外的專業,所以,最早設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的主要是地方院校。

    中國政法大學率先設立國際商務本科專業的初衷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國內設置國貿專業的學校過多,其專業課程只局限于國際貿易實務,缺乏對企業國際化全方位的學習,不能滿足市場對跨國公司人才的需求,于是設立對傳統國際貿易專業進行改造的國際商務專業。在保留傳統國際貿易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加入了工商管理、金融課程組,考慮到商務與法律的內在聯系以及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優勢,加入了更多國際商法的課程,凸顯其法商結合的專業特色。

    實踐證明,中國政法大學的這個預判是正確的。目前,中國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的學校已超過610所。隨著上世紀90年代企業外貿經營權的開放,外貿公司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市場地位也迅速下降。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由于就業率低、薪資較低,連續3年被評為紅牌警告專業。傳統國際貿易專業被亮紅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錯位發展。就實務實操能力來講,本科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不如中專和職高的學生,職高學生作為跟單員、制單員、商務文秘比本科生更踏實,而且業務熟練。倒是國際貿易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既不甘心成為制單員,又沒有從事高級國際商務活動的技能。《中國人才藍皮書2010》明確指出,“2010年外貿人才需求達79萬多人。未來三年,負責外貿公司重大投資和戰略投資的決策人才最為短缺,需求缺口2/3以上,業務營銷人才欠缺30%左右,專業管理人員估計欠缺一半以上,服務外貿人才估計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資人員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這兩份看似矛盾的報告恰恰反映了中國國際經貿人才培養的致命問題,一方面,大量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過剩,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學生就業難;而另一方面,市場對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卻存在很大的缺口。

    可喜的是,還是有一部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家學者看到了問題所在。2005年,為了響應國家的“人才強商”戰略,由全國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牽頭,開始推動國際商務碩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IB)的工作。隨著教育部大力發展研究生專業學位思想的確立,2010年碩士專業學位類型增加到40個,其中包括國際商務專業碩士。MIB的設立不僅有利于國際商務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而且倒逼了國際商務本科的人才培養。2012年教育部修訂專業目錄,把國際商務歸為工商管理類,編號為120205。有了合法的身份,MIB也解決了學生的出口問題。于是,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這樣的高校在有了MIB授予權以后,開始增設國際商務本科專業。很多學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也開始修訂方案,嘗試加入一些工商管理課程。

    (二)中國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的設立

    2010年設立國際商務碩士學位,無疑對于推動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招生伊始就困難重重,市場反應并不像專家預想的那樣樂觀。首批有78所高校獲得MIB培養資格,但只有65所高校在2011年招生,學生數為1079名;2012年67所高校招收學生1355名。最近幾年招生情況有好轉,但是,總體來講發展很不平衡,好的學校人數在70到100人左右,更多學校是十幾個學生、幾個學生。很多高校反映,由于擠占了MBA的名額,而MIB與MBA收費懸殊,學校短期經濟利益受損,于是,有的學校干脆停招,這就是有些學校雖然有MIB培養權,但是卻沒有招生的原因。由于相當多的學校招生人數過少,達不到規模經濟,無法像當初設想的那樣進行實踐教學和精英教育培養方式的改革,結果所謂的國際商務專業碩士,不過是傳統的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翻版,高級國際商務人才仍然是奇貨可居。

    二、中國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從開辦國際商務專業伊始,很多問題就困擾著我們。比如對國際商務專業缺乏認知度;學界對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存在爭議;培養方式上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學術能力、輕職業能力的培養;缺乏高水平、復合型、“ 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制度保障體系等。

    (一)社會對國際商務專業缺乏認知度,行政體制改革與教育體制改革不配套,學生就業遭遇尷尬 從開辦國際商務專業伊始,至今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什么是國際商務專業,國際商務與國際貿易專業有什么區別。企業和行政機構對國際商務專業缺乏認知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2007年,中國政法大學第一屆國際商務本科生畢業,在報考公務員時就遭遇了尷尬――在公務員招生崗位里沒有列國際商務。后來我們讓學生以國際貿易專業報名,審核時學校開具證明,與用人單位溝通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是,仍有學生雖然分數很高,卻與公務員無緣。不僅本科生,2013年第一屆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畢業,仍然面臨同樣的問題,以致于這個問題被作為案例寫入《國際商務》教材中。在企業招聘中,經常在人力資源目錄中找不到“國際商務”的職位。然而事實上外貿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市場營銷、商務管理等崗位都適合國際商務的畢業生。

    根據國家商務部對國際商務人才的分類,我國所稱的國際商務人才,廣義是指具有一定國際商務知識和能力,在商務領域、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團組織中,從事對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及國際商務運營等相關工作的人員;狹義是指高級國際商務人員,特指當前最緊缺、最急需的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國際商務營銷人才、國際投資管理人才、國際經濟法律人才和國際商務談判人才等五類專業人才。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對應的學術型碩士專業是國際貿易學專業、世界經濟專業,三者共同構成較為完善的培養開放型經濟體系高素質專門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遭遇的尷尬,說明社會缺乏對國際商務專業的認知度,政府體制與教育改革不配套。

    (二)學界對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存在爭議,導致辦學指導思想不統一,突出自己母體學科的重要性,是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滯后的直接原因

    國際商務是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是商科教育的一部分。相比社會對國際商務內涵的不了解,國內學界對于國際商務這種交叉學科歸屬的爭議就更大。國際商務本科歸屬于工商管理,除中國政法大學以外,大部分學校國際商務本科都是獲得管理學學士學位,而國際商務專業碩士設立是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專家推動的,因此MIB被授予經濟學碩士學位。這樣的學科歸屬本身,就反映了中國經濟學和管理學對國際商務學科的困惑和相互爭奪,其結果是辦學指導思想的不統一。這種非要把國際商務歸屬于某一個學科的執念,使得經濟學背景的強調經濟學,工商管理背景的強調管理學的重要性,而很難把國際商務作為一個整合的學科,做到跨學科發展,好些的學校也只能是國際經濟與管理的簡單疊加,缺乏經管融合的國際商務核心課程的開發。

    (三)培養方式上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學術能力、輕職業能力的培養

    中國的國際商務專業脫胎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授課教師由于自己知識背景的局限性,都對理論教學、學生所謂學術能力的培養駕輕就熟,因此,無論本科還是碩士,都反映出培養方式單一,重理論、輕應用,重課堂教學、輕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特征。在專業碩士培養上,以學術能力培養代替職業能力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即使頂著國際商務的帽子,但骨子里依然是行傳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之實。因此,雖然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中國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離培養出高素質、精英型的國際商務人才的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

    (四)缺乏提供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高水平、復合型、“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制度保障體系

    國際商務專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復合性、實踐性和國際化特征,這就需要教師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教師本身的知識結構必須具有“復合型”,這種“復合型”可以表現為具有兩類學科背景的跨學科,或者既掌握專業知識又精通實務,或者既懂專業知識又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力。而目前我國高校體制下的老師大部分知識結構單一,諳熟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對相關學科的知識則知之甚少;或者只有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經驗,大部分老師都是從校門到校門,這些教師具有經濟理論知識水平高、宏觀經濟層面動態把握準確、新知識新技術掌握快等一系列顯而易見的優點與優勢,但他們缺乏實際教學經驗和國際商務業務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硬傷。

    當前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也不利于“雙師型”教師的成長。各高校在爭創研究型大學的過程中,將教育資源向科研領域傾斜。在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在教師工作考核指標中,權重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到專心致力于教學的教師數量和比例在不斷減少和下滑。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改革和探索的原動力也在消減之中。此外,中國高校普遍缺乏產學研的真正合作,在這樣的氛圍下,很難使學生實踐能力、職業能力的培養有根本的突破。

    三、“斯諾命題”折射的經管學科之爭是制約中國國際商務專業發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國存在著學科劃分過細,學科之間割裂、文化沖突嚴重的“斯諾命題”。具體到中國商科教育,就表現為經濟與管理學科在國際商務學科歸屬上的激烈爭奪。

    現有的國際貿易、國際商務專業不能培養出滿足市場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不是偶然的,這只是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的一個具體體現。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培養權到底是給經濟學院還是管理學院?這在很多高校都展開過激烈的爭奪,有的學校為了息事寧人,只好在經濟學院和商學院都分配一定的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名額,而國際商務的學科交叉性注定這個學科既不屬于經濟學,也不屬于管理學,因此,僅靠某一個學科根本無法培養出有國際化視野、懂經濟和國際化經營,通曉國際慣例的合格的國際商務人才。

    對于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英美國家也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遠沒有中國這般激烈,這與中國經濟管理學科不合理的劃分有關。在美國,經濟學遠遠沒有中國經濟學既包括理論經濟又包括應用經濟這般龐大,經濟學僅僅是純理論研究,屬于人文科學,而商學院涵蓋面廣,其工商管理包括的范圍很大,相當于中國的管理學和應用經濟,因此,在美國,國際商務專業設置并不十分廣泛。原因是美國對外部市場依存度不高,其工商管理教育已經具有應用經濟與中國定義的管理學的交叉性,只需要略微稍加一些國際溝通課程就可以,所以,國際商務是否能成為單獨的學科,是否需要單獨設立專業,也存在過爭議,很多國際商務專業是作為工商管理學位內的一個方向存在,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和博士學位。不過隨著美國更多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務本身作為自足、完備的學科體系得以確立,包括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在內的世界著名高校也設立了國際商務本科或者碩士項目。英美國家對于國際商務的爭論,更多地關注學科范式、學科體系,而不是學科歸屬。英國和澳大利亞國際商務既不屬于經濟學,也不屬于管理學,而是單獨設立了商務學位。總體看來,西方國家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外部環境更為寬松,他們的商科教育比較發達,且與企業聯系緊密。博雅教育的回歸,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模式的興起,正好切合了國際商務是一個整合的學科特點。

      而對受制于“斯諾命題”、教育體制相對封閉的中國來說,過細的學科劃分,商科學位的缺失,經濟與管理的涇渭分明,非常不利于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在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的培養上。中國的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簡稱MIB)實質上是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MBA競爭的產物。尷尬的是,經濟學院沒有MBA,而如果不吸取MBA的精華和辦學理念,MIB是做不好的,特別是在現在MIB收費低、招生名額少、達不到規模的情況下,如果沒有MBA作為依托,僅靠經濟學院很難給MIB學生開設高質量的案例、企業經營模擬課,而沒有職業專業技能訓練的MIB,不過是原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世界經濟專業學術型研究生的翻版。如果把MIB放在沒有應用經濟為支撐的管理學院,學生如何獲得國際貿易、金融學知識呢?因此,盡管現在有94所高校有MIB招生權,但是,能夠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高級國際商務人才的高校并不多。

    四、跨學科發展特色辦專業是中國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

    前人的實踐已經告訴我們,破解“斯諾命題”的方法就是面向問題研究、跨學科發展。因此,從思想上、體制上突破經管學科的相互封閉,是受困于“斯諾命題”的中國商科教育的必然選擇。

    應用復合型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不能套用以往那種象牙塔般、封閉式的方案,而應凸顯培養模式的跨學科性、開放性和國際化特征。為此,第一,打破學科界限,實現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經濟學與法學的交叉和融合;第二,打破院系界限,合理配置校內資源;第三,打破學校界限,實現校際、學校與科院,學校與企事業單位的產學研聯合;第四,走出國門,實現不同國家高校之間、學校與跨國公司之間的聯合。

    在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實踐中,時時刻刻會感受到經濟與管理學科之間的沖突,要實現以上四個開放并不容易,除了解放思想,體制上也必須突破現在這種經管學科涇渭分明、專業劃分過細的教育體制,英美國際商務專業發展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淡化國際商務學科歸屬,下放專業自主權,從體制上大力推進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跨學科發展

    跨學科發展是英美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共同經驗,也在中國學界逐漸達成共識,但是,實際操作卻受困于現有體制。中國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的分立導致學生知識體系的學科缺陷由來已久,只是這種矛盾在國際商務專業集中爆發了,而如果不在思想上、體制上打通經管學科的籬笆,中國就很難培養出知行合一的高素質國際商務人才。在學科設置上,中國應該更多借鑒美國商學院的經驗,逐漸改變現在經管院分立、分離的現狀,將已有分立的經管院逐漸改造為經管學科融合的商學院,這不僅有利于國際商務的人才培養,也有利于金融等各種應用人才的培養。

    在國際商務的學科歸屬上,中國可以借鑒英國和臺灣的經驗。比如:英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涉及的學位在各個培養層次上都非常廣泛,在專科和本科層面上,英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涉及的學位有文學學士學位(BA)、理學學士學位(BS、BSC、SB)和應用文學和科學學士學位(BAAS)等;在研究生層面開展國際商務教育,授予的學位有商務管理碩士學位(MBA)、商務與管理碩士學位(MBM)、會計專業碩士學位(MACC)、管理碩士學位(MM)、市場研究碩士學位(MMR)、管理博士學位(PHDM或商務博士學位等。英國這種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可以授予多學科學位的做法,從學理上是說得通的。有學者認為國際商務不是一個專業,而是一個學科體系,是一個整合學科,它的學科基礎非常龐大,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歷史學、法學、國際關系、區域研究和比較研究等。但國際商務不同于這些單獨學科,它本身是一個自足、完備的體系。國際商務作為一個整合學科的競爭優勢和價值貢獻在于把全球知識和當地知識協同結合。

    目前,就我國現有的學科設置,承擔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并不是只有國際商務專業,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本科層面主要集中在國際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碩士層面是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學術型碩士,但是細想起來并不局限于此。現在跨境電商發展迅速,那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全球價值鏈管理其實也是培養國際商務人才的。這樣看來,糾結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科歸屬實在沒有必要,寬泛的國際商務概念也有助于增加社會對國際商務專業的認知度,有利于學生就業。臺灣地區早已經視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管理為一個專業,都是研究國際化經營的,至于名稱不同,只是專注點不一樣而已。按照這樣的學科邊界,我國目前實際上培養國際商務人才的學校數量非常巨大,有些學校既設立了國際貿易專業,也設立了國際商務專業,而其實培養的都是國際商務人才。因此,中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重要的不是擴張數量,而是重在提高質量。610所高校設立國際貿易本科不管出于主動還是被動,其實都必須適應市場要求進行課程改革,把國際商務人才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

    國際商務作為一個整合的學科,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宜沿用計劃經濟下嚴格統一的專業管理辦法,而應該下放專業自主權。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商務本科能夠率先改革取得成功,關鍵在于開辦之初運用了專業自主設置權,在課程設置上完全自主,不受核心課程的限制,學生做畢業論文的方向可以隨便選題,貿易、金融、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都是國際商務的一部分,甚至學位都由學生自主選擇經濟學或者管理學學位。對于國際商務學生的畢業走向,我們不認為進外貿公司是專業對口,去進出口銀行、證券公司、國際會計事務所不也是國際商務專業的對口單位嗎?由于國際商務是整合了全校資源打造而成,學生知識面廣,適應性強,就業容易,就業質量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對國際商務的專業榮譽感比較高。倒是國際商務成為教育部專業目錄專業后,像其他高校一樣,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也開始對最后畢業的管理學學位糾結不已。可見,靈活的學位授予權、自主的專業課程設置對于國際商務專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學習英美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方法,發揮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的引領作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由于教育體制不同,各國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也存在差異。英美國家國際商務專業建設中都考慮到自己的國情。相比美國依托于工商管理國際商務專業自我天成,英國作為一個歷史上對外貿依存度比較高的國家,相比美國更重視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展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國家之一,他們的課程體系完備,案例教學、商務模擬的實踐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中國是一個經濟對外依存度很高的國家,對國際商務人才有強大的市場需求。雖然與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有關的相關專業很多,但是,中國與美國不同,中國高校商科教育薄弱,必須專門設置國際商務專業。國際商務碩士學位的設立恰逢其時,圍繞著MIB,不僅會聚集起一批專注于國際商務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專家學者,形成一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氛圍,也有助于發揮MIB的引領作用,協同相關專業,結合中國地域特征,探索適合中國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三)注重錯位發展,完善國際商務人才培養體系

    英美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共同特點就是,注重不同層次市場的需求,從初級到高級,相應地,學生層次從職高、大專生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層次不同,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國職高和大專生注重商務操作運用能力的培養;對高級國際商務人才就有很高的數量技術分析的要求,并力圖把國際商務研究與國際商務操作運營教育結合在一起,使培養的高級國際商務人才具有國際化和創造性的特質。

    中國要注重錯位發展,對于職高和本科要有區分度,同時大力發展國際商務專業碩士教育。盡管目前仍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依然應該堅持國際商務人才的精英教育。目前,中國最缺乏的是高級國際商務人才,因此,應該在MIB基礎上設立商務博士學位,形成完備的學科體系。

    (四)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國際商務特色專業建設

    用跨學科的方法突破“斯諾命題”的目的是解決單一學科無法解決的問題,國際商務的跨學科性和開放性特質,注定了國際商務專業不能是千校一面的版本,而必須走特色辦專業的道路。中國政法大學的實踐也證明,國際商務人才培養只有立足本校學科背景、特色建專業的重要性,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總之,建立國際商務培養體系是一項浩繁的系統工程,中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剛剛開始,相較于課程體系的改造、師資水平提高等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教育體制的改革。只有堅持國際商務的跨學科性、開放性和國際化特征,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立足本校學科優勢的特色辦專業道路,才能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高級的國際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 舒紅,景瑞琴.國際商務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0(22):9.

    [2] 宏結.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5):48-50.

    [3] 宏結. “斯諾命題”與“成思危之答”[J].管理觀察,2016(2):11-13.

    [4] 穆海濤,安巖.國際商務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對策選擇[J].經濟與管理,2014(14):96.

    [5] 陳怡琴.國際商務專業碩士教育的實踐性困境與疏解[J].井岡山大學學報,2015(11):75-77.

    [6] 張曉濤.美國大學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及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7):219-221.

    第4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商務英語談判的重要性01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來臨,英語是全球通用的語言,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必須掌握,這樣我們才能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暢游,在國際性的商務談判中,英語是我們溝通的橋梁,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談判過程中,多聽少說是每個談判者必須做到的一點,這對談判者的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經驗不足的談判者,在談判過程中是不能有足夠的耐心聽對方的闡述,如果這時你的聽力水平不達標,那你一定會錯過不少必要的信息,這時英語聽力的弱點便會成為致命硬傷。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談判者那就行必須掌握會聽。談判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對方多說,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向對方提出問題并請對方回答,由此就可以盡量多的去了解對方。多聽少說不代表不說,通過聽,我們可以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談判過程中,準確的傳到信息也是至關重要的,從雙方見面開始,我們介紹自己并說出己方要求

    例如此句:We prepared a variety of training projects and we plan complete it in 100 days. The cost of this project will depend on the types of training, the manage training will cost 600 ponds per day and the sale training will cost 500 pond per day. If you dont have any questions, we would like start this agreement at any time you like.這是一個簡單介紹自己項目的句子,清晰的表達了己方在項目的時間和金錢方面的計劃,最后以一個虛擬條件句結束,表達了對對方的尊重。這時對方給予了這樣的回答:we truly consider your company will do a good work and have no question on the training project, but I am a little worried about the prices you are asking.開始先給予了對方肯定,相信對方公司的能力,之后委婉了述說了己方在價格方面的不滿,然后順利的進行下一步談判。

    談判過程中,技巧很是重要,首先是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然后充分了解談判對手,要準備多套談判方案,爭取建立融洽的談判氛圍,設定好談判禁區,談判中語言盡量精準簡練。英語中有一類特殊的句型,叫條件句,中學時期我們就學過什么是條件句,由if就可以引出各種條件句,以下列出幾個特色不同的條件句:

    I will be in NewYork for two weeks and I sh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that what time would suit you best,and then I can go ahead and fit in my scheduling.

    這個句子委婉的要求讓對方訂見面時間,并且是在滿足自己要求時間范圍內,且也讓對方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來安排。

    Your suggestion seems to be good.Lets assume that we agree with it,only if we find any dissent,okay?

    這個句子認同了對方的建議,并答應按其執行,但也給自己和對方留有了余地。

    What if we agree to a 14-year contract?

    這個句子簡單明了的提出了己方的疑問。

    商務英語談判的重要性02條件句在談判中的作用性

    條件句分為以下四類:虛擬條件句、真實條件句、含蓄條件句及條件問句不同條件句作用自然也有所不同。

    (1)虛擬條件句,在我們想表示詢問、請求、否認或贊許時的一種委婉的語氣,征詢別人的意見及建議。同時也表達了對他人的尊重,這種句子容易獲得他人好感,有助于在談判中獲得他人贊賞,由此幫助談判獲得成功。

    (2)真實條件句,是用來表達準確信息的句子,商務談判涉及雙方利益,通過談判爭取達到雙方共贏,在談判途中,雙方皆有不可觸碰的底線,堅決守護自己的基本利益。有時在僵局中,真實條件句還可以起著絕處逢生的作用。

    (3)含蓄條件句,這種句型常用于英語信函及正式文件中,有一定的規范和格式,且語言商務英語所用語言正式、精煉,用詞嚴謹、規范。

    第5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模糊語 國際談判 商務英語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85-02

    在國際商務活動中,不同的利益主體需要就共同關心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磋商,為了達成某筆交易,通常就某些交易條件進行談判。在談判中,傳統意義上講求以最為精確的語言將要求表達清楚,取得雙方同意,以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商務談判的用語并非完全的精確,部分用語意義明顯有些“不清不楚”。這些用語就是模糊語言。模糊語的應用,不僅沒有造成商務談判的失敗,反而給談判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1 商務談判中使用模糊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模糊”一詞往往帶有貶義意味,人們常常會把它與“含糊不清、不清不楚”等同起來,而我們此處研究的模糊語言指的是一種彈性語言。與精確語言相比,模糊語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靈活性。這種概括性與靈活性集中反映在語言外延上。

    國際商務談判是一項嚴肅的商業活動,更是一門嚴謹的學問。一般而言,在進行商務談判磋商時,對談判的遣詞造句,修辭運用,語法要求等都有較為嚴格和統一的要求,可以總結為:措辭嚴謹,目的明確。多數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談判的目的,使得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商務活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經濟形勢瞬息萬變,我們在取得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必須降低可能存在的風險,如經濟形勢再變化,能有回旋的余地。此時,模糊語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須了。

    由于談判雙方利益相對,為達到各自的談判目的用語易出現針鋒相對的情況,如能靈活使用模糊語,能使雙方的交流變的更輕松自如,在談判中可以能更好地進退,也就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利益意圖。

    2 模糊語在國際商務英語談判中的應用

    2.1 樹立良好形象,創造和諧氛圍

    現在的國際商務談判都希望共贏互利,也就是所謂的雙贏局面。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談判時常常需要樹立好自身的良好形象,創造出和諧的局面,表明一種友好合作的態度。

    例句1:We are one of the leading exporters of first class china wears and are enjoying an excellent reputation.We are delighted to have the oppotunity to cooperate with you.

    在該例句中,首先表明自己的良好形象:是國內一流的主要出口企業,在業內享有盛譽。然后說明很高興有機會一起合作。在這里“first class”并沒有很清楚地說明一流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怎樣的。而“enjoying an excellent reputation”也是一個模糊概念,名聲很好是一個褒義詞,但范圍概念很廣泛。通過巧妙的使用模糊語樹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

    例句2:Our products enjoy a great popularity at home and abroad due to their high quality and low prices.

    Popularity表明受歡迎的形象,但并不具體指明該產品被購買和消費情況。而high quality and low prices指出了本產品質量和價格優勢,但質量到底多好,價額多低也沒有具體說明。在表明優勢的同時也為日后報價留有了適當的余地。

    2.2 含蓄提出要求,模糊中表明堅定態度

    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必然會提出要求,表明談判目的。如果直接了當的提出,觸碰到對方的底線,極有可能遭到對方的直接反對或否認,此時,如適當的使用模糊語可以使對方感受到態度的友好,商討起來也融洽很多。

    例句1:We are interested in your products.Please send us your lowest price, stating your earliest shipment,terms of payment and discount for regular purchases.

    在沒有暴露自己價格和其他交易條件底線的同時表明了自己想要的是最低價格,要求最快的裝運期還順勢提出了要求給予固定訂單的折扣。

    例句2:If your prices are reasonable, we will place a large order with you right away.

    此句模糊語很巧妙。對于價錢上的“reasonable”含義非常模糊,沒有具體到哪個數字,而訂單的大“large”也沒有言明具體數量是多少,right away的時間可以指第二天,下周,也可以指下個月,空間很大。對于商家而言彈性非常大。并且此句還有言外之意:If your prices are not reasonable, we will not palce an order with you.用模糊的語言堅定的表明了自己如果價錢不合適就會拒絕合作的態度。

    2.3 巧妙斡旋,控制談判主動權

    商務談判歸根結底是兩個利益相對的集團進行的交涉。這種利益的對抗很容易出現劍拔弩張的場面,最終勢必有一方或者雙方的退讓妥協才能達到最終談判的成功。在進行自身利益的爭取時,態度過于強硬會使對方產生敵意,談判就極容易陷入僵局,此時使用婉轉的模糊語會使談判場面緊張氣氛得到緩和,利用模糊的語言控制談判主動權,可以挽留雙方面子,保持繼續合作的可能性,維護長期合作關系。

    例句1:I’m afraid?I don’t find your price competitive at all.As the competition here is very keen,we regret we are unable to accept your price,which will leave us a small margin of profit.If you are able to make the price easier,we might take a larger quantity.

    該例句中price competitive,regret,leave us a small margin of profit,make the price easier,might,a larger quantity等都是模糊語,要求價格要再低,利潤空間要更高,只有這樣,最后也許才可能有大訂單。雖沒有具體到金額,數量,卻非常明確的表明了對對方報價的不滿意,希望重新商談。只有價格調整到滿意的程度,才會下大的訂單,也才有合作的可能。用語模糊,話語委婉,但立場堅定,態度明確,很好的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

    例句2:I am afraid that the proposal you put forward just now is too much higher,I have to discuss this with my sales manager.

    本句中談判方用too much禮貌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滿,接著把事情的決定權悄然的轉移到經理,但是否真的需要找經理請示,還是自己需要更多的時間考慮這次要求并不清楚。但很顯然這種模糊的話語挽留住了客人的面子,讓談判不至于陷入僵局,使談判得以繼續進行。

    3 結語

    本文分析了在國際商務英語談判中使用模糊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分析了模糊語在國際商務英語談判中發揮的作用。各種談判案例和事實都證明:靈活的運用模糊語能較好的促進國際商務英語談判的順利進行,有效的維護雙方合作關系。因此,在實際的國際商務英語談判中應合理有效的利用模糊語,使其更好的為國際商務英語談判服務。而模糊語在此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也值得我們更進一步更深入地探討。

    參考文獻

    [1] LAKOFF 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offuzzy concepts[C]//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 stec Society,1972:183-228.

    [2] Channell J.Vague Languag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 伍鐵平.模糊語言初探[J].外國語,1979(4):66-68.

    [4] 邱天河.語用策略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運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4):40-42.

    第6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利益;雙贏;談判技巧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國際貿易也越來越發達。要想和外國人做好每一筆生意,你必須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國際貿易中跨國的商務談判在所難免,所以你也必須懂得世界各國商人的談判風格,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國際商務談判技巧,分析國際談判的過程,增強中國商人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居高不下,這一背景下,所面臨的國際商務談判越來越多。談判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國際商務談判中各種策略與技巧相當于是一把打開國際商務工作取勝的金鑰匙。

    (一)我國國際商務談判技巧研究背景與意義

    目前,我國從事國際商務談判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西方社會的企業卻都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現在我們來對比一下國內外之間商務談判的現狀。

    1.中國大陸人的很多觀念有國外早期觀念的特點,在商務談判中考慮經濟利益時,較多地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太關注對方的利益,即往往采取“單贏”策略。然而國外現在已經避免這種做法,更過的采取“雙贏”策略,因為他們知道這種策略事實上常常帶來更大的回報和更長時間的合作。

    2.在商務談判中,西方人顯然比中國人更關心談判的成敗。在中國企業里,獎酬制度里與工作業績掛鉤的獎酬較少。國外企業則不同,談判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對自己能力和業績的評價,與個人的獎酬密切相關。這一差異導致了商務談判人員在談判中持不同的態度,有礙談判人員發揮積極性。

    3.中國人與西方人在談判中有關的價值意識和行為不同,例如,對于商務合同,中國人似乎更注重合同本身的條文,而西方人更看中雙方的相互信任度。

    學習西方優秀的談判策略與技巧,在結合現狀對自己進行提升,摸索出一些新的,適合當下現狀的新的談判技巧。俗話說四兩撥千斤嘛,可見技巧的重要性。這就是研究國際商務談判技巧的意義所在。

    二、國際商務談判技巧分析

    (一)常用技巧分析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談判前的準備

    想要順利的談成一次商務談判,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國際商務談判更是如此。因為這里涉及到了文化差異與人文差異,連思考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對談判對象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借用《孫子兵法》的說法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把握好正確的談判態度和節奏

    國際商務談判,重點就在談上面,首先就要清楚的認識到談判過程是一個再到雙方達成共識的過程。既然要談,顯然是對方持有不同意見,這里就要耐心聆聽,在判斷對方意見是否應該采納,而不是不聞不問或者直接否決,這就是態度的把握分寸。這一過程中據理力爭和妥協都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己把握好談判的節奏了。

    3.注意隱藏,不要過多表露自己感情,同時注意察言觀色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其中的激烈程度不亞于一場戰斗,而在戰斗中戰報是非常重要的決定成敗的因素。在談判過程中,通過對方的一些面部表情跟一些小動作來判斷對方現在的心理活動狀況,同時也能預測一下他此時的想法,這對下一步該怎么辦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給出的條件要準確接近對方底線才是最好。

    (二)慎用技巧分析

    1.高起點策略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都存在談判過程,就像普通人買東西討價還價一樣,這時商家想多賺點錢的話就會提高自己的第一次報價,然后顧客就會討價還價,這就是高起點策略。當你提出一個正常的價格時他會跟你討價還價,當你提高價錢也會跟你討價還價,但是在你提高價格之后他預期的標準差距太大影響信心。我方必須能大致了解對方的底線,不能超出對方底線過多,而且談判對手的承受能力和個性你也必須能有一個了解,不然這一招很容易直接導致談判破裂,所以運用這一技巧一定要謹慎。

    2.對談判不利因素加以運用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由于文化和思想各個方面都會出現障礙,而這對國際商務談判來說都是不利的,很可能導致談判的破裂,但是能夠靈活運用這一限制也是有奇效的,對談判來說可以給自己帶來有利的局面。因為這些障礙不僅是你在面對,對方同樣面對著,在談判中可以適當表示自己的不滿,以此來影響對方的判斷,因為對方看到你這一反應首先想到的多半是自己,當然這里就要注意把握一個“度”的問題了,同時也要不能讓對方輕易察覺這是在使詐,這就是靈活利用文化障礙給自己帶來有利條件的一種技巧,然而限制也是嚴重的。

    3.善于發現難題并提出難題

    這一技巧我認為是最好用,也是最容易引火上身的,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談判遇到瓶頸或者解決不的情況,這是先發制人,問問對方的意見,把難題擺在對方面前,讓對方傷腦筋去,這時就能通過對方的回答來自己思考一個對策,在這種情況下就對自己更加有利。然而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善于發現難題,而且要提前于對方發現之前,這樣才能讓他認為這時你拋出的問題,而不是需要共同面臨的問題,給對方以壓力,同時還能讓自己獲得主導地位。

    三、案例分析

    經典案例分析:

    看了這么多技巧跟案例,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認為最為實用的是下面這個。

    1972年12月,在歐共體的一次首腦會議上,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表示,英國在過去幾年中,投入了大筆資金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利益,因此她強烈要求將英國負擔的費用每年減少10億英鎊。這個高得驚人的要求使得各國首腦們臉色發青,他們認為撒切爾夫人的真正的目標是減少3億英鎊(其實這也是撒切爾夫人的真正意圖)。于是他們提議只能削減2.5億英鎊,他們認為這個數字是能解決問題的。可是,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是不可能為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所打動的,她毅然堅持原有的立場,于是談判陷入了僵局。一方的提案是每年削減10億英鎊,而另一方堅持只同意削減2.5億,差距太大,雙方一時之間無法調解。

    面對法國的攻堅,撒切爾夫人明白,要想讓對方接受自己提出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必須讓對方知道無論他采取什么手段,英國都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絕對不會向對手妥協。由于撒切爾夫人的頑強抵制,終于迫使對手作出了很大的讓步,一旦對方的立場發生了動搖,撒切爾夫人就逐漸地把歐共體各國首腦的期待轉向自己所期待的目標。最后,歐共體終于同意每娘年削減8億英鎊,撒切爾夫人的真實目標終于得到了實現,她的策略取得了應有的效應。

    針對這一案例,不得不佩服撒切爾夫人的魄力,在如此重壓之下還能堅持下來,自己的策略絲毫沒有因此而改變,而且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并且在對方妥協之后懂得取舍,沒有得寸進尺,達到自己目標就收手,這點控制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素質。

    四、對國際商務談判技巧的看法及展望

    第7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中職;國際商務;實訓平臺;建設

    一、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作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橋頭堡”,廣西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通過以服務貿易帶動貨物貿易和投資合作,打造中國―東盟經貿信息合作平臺,全面促進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國際貿易的地位在廣西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隨著廣西加快了發展14個千億元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步伐,廣西與東盟經貿來往的快速增長,特別是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大幅增加,對國際商務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才隊伍現狀分析》提出:廣西目前缺乏能開拓國際市場、精通東盟國家語言、熟知東盟國家情況的國際化外貿人才。

    近年來,中職學校在國家大力扶持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教師素質、教學資源均取得了明顯的增長,特別是明確了把培養“技能”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學生命線后,各個職校的實訓基地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先進,使中職學生的培養出現了一個質的轉變。

    但是隨著實訓上升到一個高度后,一些新的瓶頸問題也出現了:(1)實訓畢竟是實訓,受到諸多現實因素的影響,跟真實的工作崗位仍然有差距,如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通過實訓,可以提高技能水平,卻無法深刻體會因為填單的一個小小失誤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2)大部分學校的實訓都是各專業獨立存在的,缺少完整的、系統的實訓環境,以商貿專業為例,市場營銷、會計、物流、國際商務等專業之間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只有對整個企業的運作流程有個完整的實訓,認識到本專業崗位和其他專業崗位之間環環相扣的聯系,學生才能充分認識本專業承上啟下的重要性。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使得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再提升一個臺階,也為學校的專業教師提供一個科研的平臺,本課題欲探索構建一個以學生作為主體、企業專家和教師共同監督指導、完全按照市場化經營運作的綜合實訓的實體企業,探討出一條全新的、真實的實訓體系,使中職的實訓能突破瓶頸,真正實現校企“無縫連接”。

    二、平臺建設的功能目標

    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謀求的是一種可替代真實的工作環境,重點在于搭建一個綜合性、開放性、職業性、實踐性的平臺。將分散的實驗資源整合為專業化的實訓基地,降低實訓建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場所,為老師科研培訓基地,為企業提供培訓場所,并在商務經營實現收支平衡,保證實訓平臺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1.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崗位實踐實訓動手能力,培養具有實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產、服務、經營、管理等職業能力人才,從而實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2.職業道德培養目標。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各崗位、各流程或涉及物品、或涉及現金、或涉及服務顧客等,實習學生團隊成員在實訓過程將受到職業道德的實戰熏陶,從而培養出更有職業道德水準的適合社會和企業需求的人才。

    3.多專業多崗位綜合實訓目標。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以國際商務專業為核心,輻射到物流、市場營銷和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實訓室綜合崗位實踐實訓,將親身體驗商場收銀員、會計核算等十多個工種的崗位角色,熟悉從商品的采購、上架、銷售等到商場的資金流、物流、人員崗位的管理及會計核算等系統的商品零售企業運作流程,熟悉各工種的崗位技能,為今后學生與相關職業的無縫對接做好充分的職前訓練。

    4.課程改革目標。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實訓課程融合國際商務、物流、市場營銷和會計等多專業課程于一體,將涉及的課程有《進出口貿易實務》《收銀員》《商務禮儀》《會計基礎》《財務核算》等,根據實訓室的崗位需求,設置相應的實訓課程。

    三、平臺建設的過程

    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遵循“調研―計劃―實施”的研究要求和路線,提高研究實效,以求達到建設預期效果。

    1.通過校企調研,形成調研報告。根據建設需要進行人員和時間安排,開展針對性的學校和社會調研,通過訪談、調查問卷、掛職鍛煉等手段,對相關企業在人才需求、崗位設置、設施設備、企業氛圍、文化和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

    2.校企共同論證,形成建設方案。在調研報告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建設方案,通過聘請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崗位能手,召開建設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校企論證會,對建設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形成完善的、能滿足社會需求的、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的《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建設方案》。

    3.完成平臺建設,發揮實戰功能。以建設方案為依據,構建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并整合分散的實驗實訓設施設備資源,形成綜合實戰平臺,制訂全新的管理和運作制度,通過平臺的運作,推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改革,打造“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最終形成一個成熟的實戰平臺和一套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完善的教學、實訓、管理、評價制度,學生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四、平臺的運作方式

    1.出臺相關制度。實訓平臺管理制度既要體現企業特色,也要融入學校的規章,大力營造出企業工作氛圍,讓學生感受到進入實訓平臺自己既是企業員工,也是學校學生。

    2.成立由企業專家和本校國際商務、物流、營銷、會計等專業教師組成的教師團隊,為實訓平臺的日常管理、運作以及學生實訓進行指導。

    3.打造學生核心團隊。學生核心團隊從各專業中遴選優秀學生組成,核心團隊的學生既要有較強的技能水平(通過培訓能單獨勝任所在崗位),也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他們是實訓平臺正常運作的中流砥柱,在實訓平臺中的身份是中層管理人員。

    4.打造學生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這一團隊由技能水平尚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和新生組成,他們通過努力可以晉升為核心團隊成員,從而實現了實訓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5.明確崗位職責。實訓平臺分崗定人,每個崗位都形成“教師+專家―核心團隊學生―第一梯隊學生―第二梯隊學生”組成的金字塔模式,各崗位間根據教師掌握的情況可進行輪轉,從而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多掌握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6.定期召開會議。通過會議的方式解決運作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凝聚力和員工精神,獎罰分明。

    五、建設成果及成效

    1.為學生提供了校企無縫對接的實戰鍛煉平臺。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是一個以學生為主的經營性的實體,是一個真實的企業,擺脫了傳統模擬實訓的束縛,把復雜、抽象的理論以最直觀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學習,使得學生在解決許多在實訓中無法接觸到的工作問題,還可以掌握專業內各崗位承上啟下的關系和企業經營的全過程,提高各自的業務技能。

    2.提高了實訓平臺的資源共享功能。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實訓過程中涉及國際商務、物流、市場營銷和會計等多個商貿類專業,我們通過研究專業群的共性,根據它們的共性進行合理配置,搭建一個開放性、職業性、實踐性的共享平臺資源,改變了過去實訓室分散且各自為政的局面,減少了實驗、實訓室建設中不必要的重復投資,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和管理教育資源。

    3.實現了專業人才培養“三個對接”。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實現了“三個對接”: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具體做法是:以實戰平臺為核心,由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確定培養目標、制訂課程計劃,依據職業標準設置課程、組織教學內容;然后,把企業的生產過程真真正正地轉化為我們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

    通過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平臺的建設,使學生在校就對國際商務行業有全面和相對深入的了解,掌握實戰的綜合操作技能,為今后學生與相關職業的無縫對接做好充分的職前訓練。在學校教學中引入企業實際運作的全真環境,運用與企業實際業務操作相同的實訓設備,讓學生得到與實戰性的技能訓練,滿足社會和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實現《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我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主”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

    第8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商務英語教學;國際商務;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在現如今這樣一個文化多元化、經濟全球化及科技一體化的信息化時代,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全球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國內一些高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商務英語這門課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實際國際貿易活動中正確利用英語處理在跨境商務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靈活自如地運用英語與來自于不同國家、地域及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商務交流。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商務英語教學面臨的重要任務和挑戰。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我們所處的全球一體化時代,其突出特征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由于政治經濟環境和傳統習俗不同,人們的商業價值觀、消費心理和經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異。因此,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商務人員不僅要面臨與本國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及經濟環境,還會遇到諸多文化沖突,由此可知,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是否可以進行成功的跨境商務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基本都依照傳統的“英語+商務”模式開展,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進入一個誤區:認為會說英語,懂得商務知識就能順利進行商務活動。跨文化交際意識極度缺乏,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不足,嚴重影響涉外商務活動的進行。所以,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商務語境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目的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國際貿易活動重要性的認知,我國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及能力。當今,我國各大高校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兩點:

    1.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及能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不同國家、地域及民族等,其文化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通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文化與文化之間存在客觀的不同之處,對自身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與反思,同時更廣泛地知曉其他文化,進而更客觀地把握住各自文化之間的共通之處與不同特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商務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2.提高學生的跨文化適應能力。商務英語教學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跨文化適應能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工作后,會參加各種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不可避免地需要與其他文化進行接觸,接觸中往往會因為受到文化差異的沖擊而產生許多抵觸情緒,從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礙。因此,高校商務英語教師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交流的適應能力,讓學生在面對不同文化時盡快適應,提高效率,讓跨境商務活動順利進行。

    三、高校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

    1.優化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現代知識觀著重強調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有了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商務英語教學需要嘗試運用諸如創設情境法、認知法及交際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展現商務英語的交際特性,注重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當下,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輔手段,而且優化了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創設虛擬的國際商務活動情境或社區,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在實際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學習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英文電影了解西方國家的價值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

    2.提高教師自身跨文化交際素質和改變其教學觀念。在國內大多數高校,教授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師大多數是英語專業出身,他們本身缺乏豐富的商務實踐經驗,因此教師需要利用時間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非本土文化素養,比如到外貿公司進行掛職鍛煉,以及參加商務部組織的各種短期培訓和進修。同時,商務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再局限于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及課堂的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成課堂的組織者、設計者、引導者和監督者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計劃大綱為基礎,明確商務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既熟諳國際商務領域的知識又具備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涉外商務人才。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跨文化商務交際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重大的跨文化交際活動,比如在歐亞經濟論壇、廣交會、世園會、世博會等國際會展活動中擔任志愿者,一方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鍛煉他們在工作實踐中培養跨文化意識,從而逐漸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在中外交流日趨發展的今天,高校應提倡學生積極參加海外帶薪實習項目,讓他們真正融入異國他鄉的環境,親身感受中西文化差異,了解異域風土人情,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結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隨著國際間商務交流的頻繁,各國獨特的文化傳統與價值觀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這些發展給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商務英語教學工作者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頭腦,用睿智的眼光審視教學,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楊盈,莊恩平.構建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框架[J].外語界,2007(4):20.

    第9篇:國際商務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國際商務函電 教學方法 問題 體裁教學法

    國際商務函電是國際商務知識和英語語言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屬于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疇,是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的職業工具,旨在解決國際商務過程中的具體事務,伴隨著商務業務的建立、開展和結束,既展示學生的商務職業技能又展示他們的英語水平。但是,高職院校在國際商務函電 教學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的職業能力,對國際商務函電的教學進行探討勢在必行。

    一、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學方法不適應課程需要

    國際商務函電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長期以來,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傳統的語法翻譯法或閱讀教學法。即先講詞匯,然后逐句翻譯,并對語法復雜的句子進行分析;或者通讀幾遍書信,提出幾個問題便完成了授課任務。這兩種教學方法的盛行與教師有密切的聯系,因為教授此課程的教師一般是外語教師或者國際商務教師。外語教師由于受傳統語言教學法的影響,上課內容傾向于語言形式,上課的側重點是語法規則的講解,用詞的正確性,標點符號的使用,拼寫是否無誤等。而信函是否適合交際目的和交際場合卻考慮較少了;批改方式也采用傳統的交作業式的批改方法:閱讀、改正語言形式上的錯誤、打分、寥寥的關于語言結構的評語。這樣,函電的學習無形中變成了脫離使用環境的語言學習。盡管大部分的國際商務函電教材是按照貿易流程設計,而學生按照這樣的講課方法學下來,大腦中早沒了商務的概念,甚至都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商務函電。國際商務專業教師的講課方式則與此相反,按照貿易流程講授,但是往往不知不覺中把函電課程上成了貿易實務課:講術語、講概念、解釋貿易流程等,而函電的特點和函電應遵循的原則卻常常忽視,因為這些教師自己的英語水平使他們有意識地避開了語言講解。結果是學生花費了時間,卻不知道該怎么寫,也不知道函電的撰寫要遵循什么原則,以為是國際貿易實務的雙語課程。自然地,學生的滿意度不高,英語水而下降了。

    2.學生面臨挑戰

    高職院校的招生狀況決定了學生的英語基礎。根據呂京等的調查,高職學生英語入學成績都比較低,75分(滿分150)以下的學生占71.9%,由于語言基礎薄弱,在高職階段英語學習也一直困擾著他們,所以絕大部分的學生對英語學習一直缺乏信心,學習動力缺乏,需要教師的督促,英語成績也進步不大。另據統計,2003年的“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全國A級的平均分為54.03,B級的平均分為50.44,而北京市2004年6月份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通過率為29.1%。英語能力如此的學生進行英語函電的學習和寫作,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學生的為難情緒較大、詞匯量小、語法錯誤多、詞不達意等,完成一封函電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另外,國際商務函電作為國際商務專業的專業課程,一般學時分配為60左右,也就是每周四節課。在這四節課中,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整個課堂對學生而言完全是語言的輸入過程,學生自己內化的時間很少,做作業是輸出的惟一途徑。為了減輕批改作業的壓力,在很多院校,學生兩周左右才交一次作業。一方面,作業類型也很少是完整的信函寫作,大部分為教材上的固定作業---英譯漢或漢譯英;另一方面,學生寫作業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為了得到老師的贊許和積極評價,在期末考試的成績單上多得一些分數,完成作業與未來的職業生涯是否有關聯,他們并沒有考慮。

    二、提高國際商務函電教學效果的途徑

    1.教師轉變專業思想

    作為國際商務專業的專業課,國際商務函電注重職業應用而不是純粹的英語語言展示,所以英語教師應從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接受商務培訓,拓寬知識面,重點學習國際貿易實務和單證知識,熟悉貿易術語和貿易流程,以及函電的實際交際環境,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把教學重點放在職業應用中而不是純粹的語言形式上。講授函電課程的國際商務專業教師也需要加大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語言教學理論和技能,以及語言學基本知識的學習,尤其要注重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同時較多地了解商務函電的文體特征。商務專業教師也應該明曉:商務函電中出現語言形式的錯誤對函電的接收者是不禮貌的,同時也會損害發函方的形象。另外,語言形式是貿易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工具不能正確發揮作用,工作效果就會打折扣,公司利益就會受到損害。綜合這兩種情況,對我們的高等職業教育師資培訓提出了新的課題。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力的主要源泉。由于基礎較弱,商務函電的課程中又有大量的商務專業術語,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恐懼感加重,又處于被動接收的地位,大部分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的心理負擔較大。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和幫助學生克服畏難、緊張的心理,教師應積極地發揮創造性,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認識到商務函電寫作是一種有規律可的社交活動,是未來的職業工具。為了充分體現課程與實踐的聯系,教師可以設計各種商務場景,引導學生在模擬場景下進行商務談判練習。學生通過口頭練習,感知函電的交際環境和交際目的,既熟悉了專業表達又創造性地應用了所學知識,在活動中應用,在應用中提高,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習的興趣。

    3.引進體裁教學法

    近年來,不少學者和教師積極嘗試體裁教學法,他們發現此教學方法比較適合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尤其適用于商務英語寫作教學,因為體裁教學法在關注語音、詞匯、句法、銜接手段等語言形式的同時,更看重交際目的,把語篇結構和功能看作是教學的主要因素,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綜合體裁教學法三個流派的教學特點,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實際和未來職業傾向,建議在國際商務函電教學中采取以下步驟:

    (1)范文分析: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范文的“圖式結構”,了解讀者是誰,與作者的關系,寫此函電要達到的目的,語篇的結構特點和語言特色等。也可以對功能語言學中語境的三要素進行分析:話語范圍(函電的寫作目的)、基調(與讀者的關系,語言的正式性和嚴謹性)和方式(書寫體,有固定的格式)。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寫作之前對學習任務和寫作任務有了綜合的認識,并依據此認識,結合交際場合和具體的交際任務去選擇恰當的語言。

    (2)模仿分析寫作:學生對商務活動中某一階段的函電分析之后,并不能真正學會運用語篇知識來建構語篇。通過模仿分析,學生之間互相協商,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語篇材料等,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分析成果,把這一商務階段的函電中包含的結構、語篇知識內化,為下一階段的獨立寫作打基礎。需要強調的是,模仿分析寫作對于高職生非常的重要,因為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支撐材料,學生有語言可以選擇、可以模仿,避免了“無米下鍋”的恐慌,寫作的信心得到增強。

    (3)獨立寫作:包含寫作、修改與反饋等過程。根據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作為一門專業課程的課時是有限的,所以學生獨立寫作的階段建議留作獨立作業或小組作業,學生根據要求獨立構建語篇,語篇完成之后進行同伴閱讀與反饋。同伴閱讀與反饋既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修正、進步,又可以解決教師因為時間限制無法一一糾正語言形式錯誤的問題。最后是教師反饋,反饋重點是學生的寫作是否達到教學目的,是否滿足商務函電的要求,能否應用在商務實際中。

    體裁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發揮指導作用,指導學生通過范文分析和模仿寫作分析,找出國際函電的語篇特點,了解函電的交際需求并儲備充足的語言材料,強化了學生的體裁意識,這樣在構建語篇時他們有規律可循,有語料可用,有交際的自信心,學習積極性高漲,從而順利完成書面交流。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國際商務函電的重要性也日趨凸現。通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體裁教學法的運用,高職學生可以克服函電學習的畏難情緒,逐步掌握函電的語體特征、交際環境和語用目的,從而滿足高等職業教育“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要求,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能夠運用自如。

    參考文獻:

    [1]李科:體裁分析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3,6

    [2]李瑞芳:體裁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3

    [3]廖莉芳秦傲松: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報告[J].外語界.2000,3

    [4]呂京葉沿利謝小平:高職生英語學習情況的調查報告[J].高等職業教育.200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成人免费|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成人av电影网站|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