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

    第1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不斷加快,住院的老年病人逐漸增多。老年人由于機體老化所帶來的改變,使他們自己抵御侵害的能力降低,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跌倒、誤吸等安全問題的比率較一般患者高。總結分析導致老年病人安全問題的各類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管理措施,從而更有效地預防老年病人各類意外發(fā)生,降低疾病的潛在風險, 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病人的護理安全管理效能。

    1 導致老年病人安全問題的危險因素

    1.1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機能退行性變化,往往反應遲鈍、行動遲緩、感覺遲鈍、平衡能力下降,使發(fā)生意外事故的幾率增加[2]。感官信息的傳入不正常表現為老年人視力減退,視野變窄,光感閾值高,對聲音感應度的扭曲,靈敏度的降低,觸覺下降。

    1.2病理因素 ①老年病人患腦血管病后,肢體活動障礙,平衡能力差,導致身體適應性、協調性差,易發(fā)生意外損傷。②老年癡呆是指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大腦器質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記憶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病性癥狀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由于病人的自理能力喪失,易導致意外損傷。

    1.3藥物性因素 最常見是藥物引起的損害。

    1.4環(huán)境因素 當個體功能下降時, 環(huán)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由于衰老和器官功能減退, 老年人常有視力模糊,四肢活動協調性差, 記憶力、理解力下降, 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性差,都會造成住院老年患者的意外傷害。

    1.5心理性因素 患者的焦慮、依賴、恐懼和消極情緒是造成護理安全意外發(fā)生的隱患。

    2 影響護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傷害事件,是老年人群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脅甚大,給家庭和社會代來巨大的負擔。

    2.2誤吸、誤食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喉腔黏膜萎縮變薄,神經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漸趨遲鈍,肌肉變性,咽及食管的蠕動能力減弱。這些衰老性退行性變化容易導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礙,并發(fā)生誤吸。

    2.3墜床 往往與老年人平衡感覺減退,糾正失衡的能力降低及避險反應能力減退有關,墜床常使老年人發(fā)生肋骨骨折等。

    2.4燙傷 燙傷是老年人生活中一個極大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人發(fā)生燒、燙傷時創(chuàng)傷往往較深,且皮膚修復及再生能力較差,創(chuàng)面愈合慢,處理難度大。

    2.5藥物不良反應 老年人常常是身患多種疾病,需長期服用多種藥物,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同時, 老年人由于大腦出現退行性變化,易造成少服、多服、錯服、漏服等現象發(fā)生。因此,老年人用藥應特別慎重,必須合理用藥,在用藥劑量及間隔時間上,均需根據肝、腎功能做相應修改,才能提高藥物的療效,避免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護理對策

    3.1防止跌倒 對老年人易發(fā)生跌倒的危險因素予以評估:一是評估老年人的自身因素,二是評估環(huán)境因素,三是評估社會因素。入院時填寫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表,根據老年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2防止誤吸的發(fā)生 (1)應及早治療原發(fā)病即伴隨癥狀;(2)選擇合適的食物,食物應以半流質為宜。同時注意食物的溫熱適宜,色香味美,以增進食欲;(3)病人進食應采取舒適的,最好取坐位或半臥位。臥床病人應抬高30°~45°,利于吞咽運動,減少誤吸的機會;(4)對于嚴重吞咽困難、嗆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應及早給予胃管飲食;(5)加強對病人及家屬的宣教。

    3.3防止墜床 評估老年人存在發(fā)生墜床的危險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防護。

    3.4防止燙傷 (1)嚴格檢查設施的情況,使用熱水袋水溫不宜>50℃,應該外加布套,烤燈、熱敷時要嚴格掌握溫度和時間;(2)避免在床單位的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熱水、熱湯;(3)老年人在使用微波爐時應遵守操作規(guī)則,避免電磁波引起燙傷;(4)老年人在住院期間切勿擅自觸摸醫(yī)療儀器上的加熱裝置;(5)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由于感覺異常,對溫度不敏感,故應加強注意;(6)老年患者的肢體避免與過熱的物品接觸。如發(fā)生意外燙傷,應立即遵醫(yī)囑予以處理。

    3.5合理用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老年人用藥品種不宜過多,盡量在5種以下。只有在藥物治療的好處明顯超過風險的情況才可應用,以保證用藥安全。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增量,并密切觀察用藥反應,發(fā)現異常及時停藥。

    3.6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病人及家屬對不安全因素的認識和預防。

    4 小結

    通過對住院期間老年病人發(fā)生安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 根據老年疾病的特殊性,探討干預的對策,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維護老年人的健康。

    參 考 文 獻

    第2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患者護理安全

    護理管理護理安全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是保護患者得到良好護理和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對維護醫(yī)院正常工作秩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科是干部病房,主要收治的是老年人,他們生理機能退化,總體生理功能下降,加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長、病情重、用藥復雜等特點,使得影響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險因素大大增加,成為老年患者疾病康復的極大障礙。總結分析導致老年患者安全問題的各類因素,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管理措施,從而更有效地預防老年患者各類意外發(fā)生,降低疾病的潛在風險,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效能。1、 導致老年患者安全問題的因素1.1 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技能退行性變化,往往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平衡能力下降,使發(fā)生意外事故的幾率大大增加。有文獻報道每年約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隨年齡遞增,80 歲以上跌倒的年發(fā)生率高達50%。(1)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縮、變薄、感覺進退,咽縮肌活動作用減弱,咳嗽反射與喉反射減弱二導致誤吸、易噎、易嗆,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研究顯示高齡活動無耐力占老年人跌比例最高。(3)餐后收縮壓顯著下降,是老年人常見現象。跌倒與餐后血壓下降有關,是高齡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1.2 病理性因素 (1)患腦血管病后的老年人,肢體活動障礙,協調性欠缺,易發(fā)生意外損傷。(2)老年癡呆者由于自理能力喪失,易導致日常活動中的意外損傷。(3)疾病對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轉化均有一定影響,加上藥物的副作用等會誘發(fā)跌倒。1.3 心理性因素 焦慮癥、抑郁癥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精神問題。現今社會常見的空巢現象,離退休綜合癥、高樓住宅綜合征,使得老年人與外界接觸機會減少,導致孤獨、壓抑等負面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則可能出現自殺自傷等意外情況。1.4 藥物性因素 老年人群是健康行為保健中的脆弱人群,調查研究顯示:社區(qū)老年每天均服藥者占半數以上,且平均一天同時服三種藥者達18.74%。藥源性問題正越來越成為影響老年人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對老年患者的服藥能力、獨立生活能力評估不足,在實際工作中不能了解老人困難,在執(zhí)行過程中未遵循服藥到口原則,如替老人打開藥物包裝,備水、及時督促服藥等。從而導致老年患者少服、多發(fā)、多服、錯服、漏服藥等現象發(fā)生。1.5 院內感染因素 (1)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呼吸道組織結構退行性變,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衰退,易發(fā)生醫(yī)院內獲得性肺炎。(2)老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與院內感染呈顯著的相依關系,住院時間越長,醫(yī)院內感染幾率越高。1.6 環(huán)境因素 病區(qū)環(huán)境因素常常是導致老年人發(fā)生跌倒、損傷的重要因素。如病房燈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礙物,積水、地面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適,無床檔;座椅不穩(wěn),無扶手靠背等。1.7 技術性因素 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或協作能力不高等原因,對患者安全構成的威脅,特別是各新技術、新業(yè)務的引進與開發(fā),使護理操作范圍拓展,護理工作的復雜程度和工作技術方面的風險加大,而影響老年患者安全。1.8 組織管理因素 (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識不強。(2)規(guī)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對職責、制度、常規(guī)的督促檢查不到位。(3)業(yè)務技能水平低,對新護士、進修及實習護士的業(yè)務培訓及新業(yè)務、新技術開展等方面的訓練未能及時跟上。(4)管理不力、要求不嚴,未認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職責,對工作各個不安全的環(huán)節(jié)缺乏預見性,未及時主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2、 對策

    2.1 認真做好安全評估 找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強風險防范,做好預見性護理。 建立不良事件風險評估制度。針對老年患者主演期間容易發(fā)生跌倒、走失、壓瘡、窒息等安全方面的問題,設立相應的安全風險評估,根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評估的分值,對參照的安全隱患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防范措施。

    2.2 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及家屬對不安全因素的認識和預防,在醒目處,設立安全警示牌,警示條,提示護士時時注意。2.3 做好臨床用藥安全管理工作 (1)注意用藥方式,用藥途徑正確。遵循基本的服藥原則,如坐位或半坐位服藥,以免誤咽嗆咳;服降壓藥后不要立即更換;服降糖藥后半小時準時進食等。(2)護士要加強對服藥過程的監(jiān)督。(4)向患者作好安全服藥教育,耐心解釋用藥原則及按醫(yī)囑正確服藥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說明擅自增減藥物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2.4 認真做好環(huán)境評估 對潛在的傷害性因素進行整改,使病房環(huán)境安全、舒適。如對濕滑地面的處理、床和桌椅的穩(wěn)定性確定、冷熱水的調節(jié)等環(huán)境各方面的安全管理舉措。2.5 做好院感管理 加強院內感染的控制,建立醫(yī)院內感染控制三級管理網,制定嚴格的預防院內感染的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范。強化各級醫(yī)務人員對醫(yī)院內感染的認識和預防意識。2.6 加強各級培訓,熟悉老年患者的特點,作為管理者,要有計劃地組織護士學習業(yè)務知識,反復訓練專業(yè)技能,做到技術精湛,精益求精。由于基礎護理技術在護理工作中應用最經常、最廣泛,如皮膚護理、病床整齊、注射技術、飲食護理等,護理人員往往不重視,要求不高,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因此,加強護理人員的教育,不斷提高對基礎護理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只有不斷加強專業(yè)技術建設,努力提高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護理差錯或事故的發(fā)生,保證護理安全的落實。

    第3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住院患者;用藥安全;護理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人的醫(yī)療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在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加強醫(yī)院管理、深化改革,提高醫(yī)院的醫(yī)療質量是每個醫(yī)院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調查數據顯示,近80%的老年人都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1],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都發(fā)生改變,老年患者往往呈現視力減退、動作緩慢、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等多系統功能減退的表現[2],在青中年時期一些不明顯的身體變化也會漸漸凸顯出來,使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大大降低。由于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的特殊性,在護理管理過程中需要醫(yī)護人員付出更多的耐心與責任心,盡量避免老年患者在就醫(yī)住院過程中的護患矛盾。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藥安全。本文就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護理管理方法進行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不同科室的老年住院患者87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47例;患者的年齡在56歲到81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3.5±4.7)歲;患者的患病情況分布是:心腦血管疾病56例,神經系統疾病9例,呼吸系統疾病17例,消化系統疾病23例,泌尿系統疾病18例,惡性腫瘤5例,其他4例。

    1.2 用藥安全護理管理

    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藥過程中的潛在隱患包括:醫(yī)護人員的責任心不強造成患者漏服藥、錯服藥的情況和由患者自身原因造成的誤服藥等。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從個多方面共同推進。

    1.2.1 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耐心,加強自身業(yè)務水平

    護理人員在護理老年患者服藥的過程要求熟練的業(yè)務水平,保證藥品取用的正確性,拿給患者服用的時候對藥物的基本藥理特性和安全用量有一定的了解,及時發(fā)現用藥過程中的不妥之處,反饋給主治醫(yī)生;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老年住院患者通常行動不便,服藥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長期用藥甚至會對服藥有抵觸和反抗情緒,這時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嚴格負責,保證患者的用藥。

    醫(yī)院要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讓護理人員之間交流經驗,可由資深護理人員一對一指導年輕的護理人員,培養(yǎng)各科室的后備力量。

    1.2.2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加強藥品管理

    醫(yī)護人員和藥房的工作人員都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藥品不同于普通的飲用品,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相似的藥品應用在不同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藥品的使用劑量是否在安全范圍之內都是工作人員需要注意的。

    在給藥過程中,要執(zhí)行嚴格的核查制度。一方面要嚴格遵醫(yī)囑給藥;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主治醫(yī)生、藥師和護理人員三位一體,雙向核查,保證給藥過程不會有用藥錯誤或者用量錯誤的情況發(fā)生,醫(yī)生在開藥方的時候要做到字跡清晰,需要修改處方時,要有主治醫(yī)師簽字藥房管理人員才能給藥;同時,在給藥前,至少要由兩名護士對藥品進行最終確認才能給患者使用,給藥前對藥品包裝、生產日期等進行檢查。

    對藥品安全管理要防患于未然,有前瞻性。要制定一套流程完整、規(guī)則詳細的制度,從醫(yī)生開出處方到藥房發(fā)放藥品,到護理人員向患者發(fā)放藥品,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提高護理工作人員責任感 ,按醫(yī)囑給患者分發(fā)口服藥,并要求看服到口。對于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則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巡視 ,避免因患者因的改變而出現藥物滴注異常[3]。

    1.2.3 加強健康宣講,注意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作為直接接觸患者的工作者,要跟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跟患者交流,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根據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文化水平等向他們講解相關藥物知識,盡量做到淺顯易懂。可以制作一些提示卡片,對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提醒。慢性疾病是消耗性疾病,患者住院服藥過程中可能短期內無法得到有效治療,從而滋生消極情緒,護理人員要針對老年人的各方面顧慮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述不良情緒對疾病發(fā)展的影響。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對參與調查研究的87例患者的用藥安全情況進行對照比較,可見,在實施用藥安全護理管理之前,一個月內患者出現漏服藥的情況4起,錯服藥的情況2起,用藥安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6.9%;而實施用藥安全護理管理之后的一個月內,無一起錯服藥和漏服藥的情況發(fā)生,護理管理實施前后有顯著差別,且P

    3 討論

    通過我院87例老年患者實施用藥安全護理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可見,有效的護理管理對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藥安全具有顯著的效果。

    臨床上將患者在接受護理過程中未發(fā)生法律允許范圍外的心理與機體功能損傷的情況稱為護理安全。老年住院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要考慮其特殊的生理和心情狀態(tài)。尤其是在老年患者自身對服藥有排斥、抵觸情緒的情況下,護理人員要發(fā)揮作用,疏導患者情緒,監(jiān)督患者服藥,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同時,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與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防患于未然,加強醫(yī)院的藥物管理,才能切實保證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藥安全,提高護理管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都紅,王超,黃丹麗.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給藥的護理管理[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1):179-181.

    第4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年病人;口服用藥;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042―02

    據資料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超過13%。慢性病老人、空巢老人、無子女老人和失獨老人持續(xù)增多,使高齡、失能和患病老人的照料護理問題成為中國快速人口老齡化下突出的社會問題。人老多病,多藥并用,老年藥物使用頻率高達77.6%,人均服藥3.16種,15.2%的老年病人同時服用了5種以上藥物,80歲以上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率在25%[1],口服用藥雖然方便,但老年人由于各個組織器官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同程度衰退,視力、聽力、記憶力、理解力下降,知識缺乏,對治療依從性差等,使老年病人藥物不良反應增加,常錯服、漏服、擅自亂服藥物等,造成不良后果者時有發(fā)生,嚴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住院老年患者口服用藥安全管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2年12月住院的60―89歲160例老年患者(意識清楚,能獨立回答問題),發(fā)放問卷調查表,了解住院期間口服藥情況及安全問題。

    2 結果

    3 討論

    通過表2可見,老年病人口服用藥種類多,3種以上占93%,而65%的老年病人口服用藥存在安全隱患,24%老年病人自行帶藥服用,23%老年人口服藥信息接受不準確而未按時服藥,不按指導服藥的占13%,加強老年人口服用藥安全管理勢在必行。

    3.1 作好老年病人口服藥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評估[2] 評估老年病人服藥能力以判斷其能否自行服用藥物是用藥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充分評估老年人的視力、聽力、記憶力、閱讀力,良好的聽力是老年人正確辨別口服藥物種類和類別的重要條件,聽力差未聽清口頭醫(yī)囑,造成服藥差錯,記憶力下降是導致老年人漏服、錯服藥物的重要原因,未能正確閱讀和使用說明書存在盲目用藥問題。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時解決老人困難,及時提供照護和幫助,給予人性化關懷。護士發(fā)藥前應仔細打開包裝,給老年病人備好開水,發(fā)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口服藥原則,及時督促病人服用,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給其喂服,堅決執(zhí)行服藥到口原則,遇病人不在病房或因故暫不能服藥,應將藥物取回,適時再發(fā)或交班。

    3.2 增強護士服藥安全意識,采取有效防護措施是住院老年病人服藥安全的保障[3] 護士從負責備藥到協助老年病人服藥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服藥安全,護士長加強對護士服藥安全意識的教育,組織培訓用藥原則、藥理知識、藥物不良反應檢測、觀察及處理。加強對服藥過程中的監(jiān)督力度,使護士主動對老年病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對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提供協助、囑咐、指導,提高預見性護理能力。

    3.3 加強對患者、家屬及陪護的教育 老年人由于患幾種疾病,服藥種類多,有些老年病人住院前就長期服藥,已形成了自己的服藥規(guī)律,對病房護士實施服藥到口順應性差,護士應予干預,訓練其自我服藥能力,加強對病人家屬、陪護人員管理,主動向他們宣傳安全服藥知識,并及時與其溝通,強調正確用藥的必要性及意義,糾正老年人不重視用藥,隨便服藥等心理,在交流中了解和分析患者服藥過程中易發(fā)生的安全隱患,告訴他們預防措施,對特殊藥物應詳細介紹其目的、服藥方法,如護士為了避免藥物潮解連同小包裝一起發(fā)給病人,病人服藥時未仔細查看,誤將包裝看成藥物一起服下。因此,護士應詳細交代服藥時的相關注意事項,使用特殊包裝的藥品應單獨擺放。

    3.4 提高醫(yī)護人員自身素質,加強藥理知識學習,增強安全服務能力 護士需不斷更新知識,每用一種新藥都要詳細閱讀說明書,了解其用法、作用、副作用、禁忌癥,科室建立新藥使用手冊,醫(yī)護人員要熟練掌握患者用藥不良反應及處理原則,增加或停用某種藥物,應及時告訴病人,病人有疑問應虛心聽取,重新核對無誤并予以解釋,遇老年患者拒服應了解原因,及時與主管醫(yī)師聯系,酌情處理。護士不要盲目執(zhí)行醫(yī)囑,如解熱鎮(zhèn)痛藥對高熱老年病人應慎用,掌握好劑量,先用半量,以免造成大量出汗而虛脫;降壓藥使用前,應了解患者基礎血壓,應在早晨醒后立即服用并檢測血壓,作好記錄,防止血壓降得過快或過低,使腦血流量不足引起頭暈或誘發(fā)腦梗塞等。

    3.5 嚴格執(zhí)行安全檢查制度 由病區(qū)護士長負責,科室建立用藥安全檢查制度,由護士長、主班護士負責巡視工作,加大監(jiān)督排查力度,確保用藥安全,嚴把服藥到口各個環(huán)節(jié),將一些老年患者服藥意外作為案例分析,及時發(fā)現潛在隱患,將其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3.6 強化用藥監(jiān)測與出院帶藥指導 做好給藥方式、給藥時間監(jiān)測,給藥后的監(jiān)測和隨行工作是用藥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藥后,隨時觀察服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如:洋地黃應防中毒,某些藥物使用后可產生藥物熱或皮疹,發(fā)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在病人出院時應仔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所帶藥物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常見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建議病人記錄每日用藥量、時間,藥瓶、藥盒要有鮮明的標簽,或用特殊的藥瓶、藥具,避免老年病人多服、漏服或不規(guī)則服藥現象發(fā)生。囑其及時銷毀未用完的過期、變質藥品,以免與現用藥品混淆,造成不良反應。

    4 結論

    針對老年病人年齡大、記憶力減退、視力減弱、分辨能力差、行動遲緩、服藥種類繁多、易漏服、自行服藥、不按指導服藥等問題。通過對護士進行服藥安全管理意識教育,提升醫(yī)護人員自身素質,提高護士全面評估老年患者服藥能力,對患者家屬、陪護人員進行安全服藥宣教和管理,建立監(jiān)督機制,加大老年患者口服用藥全過程監(jiān)控,堅持服藥到口,做好出院帶藥指導,是老年病人安全用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藥品不良反應知識讀本[M]. 北京: 中國檔案出版社, 2004.

    第5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67

    作者單位:071000保定市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

    石伯欣:女,大專,副主任醫(yī)師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國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fā)展期。作為慢性病高發(fā)人群,老年患者自行口服藥物治療已成為了普遍現象。老人患者常多種疾病共存,服用藥物的種類多、選擇范圍廣,用藥方法復雜,再加上老年人記憶力及認識分辨能力下降,很容易造成誤服、漏服、多服和服用變質、過期的藥品,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1]。本文意在分析影響老年患者用藥安全的因素,并提出改進措施,現報道如下。

    1影響老年患者安全用藥的因素

    1.1用藥的多樣性老年人一般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多重用藥現象非常普遍。老年人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與用藥品種呈正相關,用藥品種多、數量增加,藥物不良反應也隨之遞增。

    1.2用藥的復雜性老年患者所服藥物種類多,所以在給藥方法、時間、及用藥的注意事項上就有一定的復雜性,老年患者由于記憶力、聽力、視力功能減退,對藥名劑量、方法、時間等記不清,導致誤服、多服、漏服藥物。

    1.3用藥的重復性同一藥物劑型多、規(guī)格多,一藥多名;復方藥物制劑使用不當易造成重復用藥。

    1.4用藥知識缺乏由于知識缺乏,老年患者自我感覺病情稍有好轉就擅自停藥,或治病心切擅自加大藥物的劑量,導致劑量不足或用藥過量;部分老年患者迷信名、新、貴藥和進口藥;看廣告吃藥,甚至根據別人用藥經驗自購藥品進行治療,導致濫用藥物,甚至用錯藥物。

    1.5藥物的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性低血壓、食欲減低等。導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降低,出現拒服、拒用的情況。

    1.6生理方面進入老年期后,身體各系統功能不同程度下降,藥物攝入體內,由消化道吸收,經肝臟代謝,隨血液循環(huán)分布于全身,主要由膽道和腎臟排泄。由于年齡增長導致的衰老變化,老年人器官生理功能下降,藥物之間相互作用改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上升[2]。

    2提高老年患者用藥安全的護理對策

    2.1醫(yī)師開藥對策醫(yī)師開具治療方案時先詳細詢問患者現病史和過去史,認真詢問患者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告知停用入院前的一切藥物,避免重復用藥。簡化用藥方法,盡量選用適合老年患者簡便、有效的給藥途徑,注意選擇便于老年患者服用的劑型,便于老年患者正確領會、以免錯服、漏服。

    2.2藥物分類分藥時責任護士將患者所服藥物按醫(yī)囑把藥物根據醫(yī)院發(fā)放飲食的時間分為早、中、晚,并將餐前、餐中、餐后、睡前藥物分開包裝。服藥時責任護士準備好溫開水,將包裝好的藥物和醫(yī)囑核對無誤后根據醫(yī)囑給藥的時間點發(fā)放給患者,發(fā)藥時明確告知患者藥物必須現在服用的原因及所給藥物的名稱、劑量、服用方法,并協助患者服用。如糖尿病患者餐前、餐中藥物每次發(fā)放時,需告知患者分幾次服用的原因和藥物的名稱、劑量,使患者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自己的用藥方法。

    2.3強化護患合作責任護士多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對自己病情的看法和感受,是否關注治療費用,讓老年患者參與到治療方案和護理計劃的制定。對于到時間主動要求服藥者給予肯定和表揚,使老年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促進服藥依從性。

    2.4加強用藥指導責任護士每天對自己包床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包括患者所服用藥物的名稱、作用、使用注意事項等,醫(yī)囑更換藥物后由責任護士及時向患者講明更換藥物的目的,便于患者接受。同時可通過播放錄像、發(fā)放通俗易懂的圖片等,宣傳醫(yī)藥知識,對老年患者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使老年患者了解與自己疾病相關的醫(yī)學知識、用藥注意事項,并著重講明濫用藥物的危害性,避免重復堆積、矛盾用藥。特別是使用抗生素應掌握合理劑量,避免濫用、盲目多聯使用,以免導致不良反應,甚至導致二重感染。如對于服用可能發(fā)生性低血壓的藥物的患者[3],須告知患者服用后平臥或緩慢改變,并叮囑家屬多注意,避免出現改變后出現暈厥,導致跌倒等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對于糖尿病患者,更換降糖藥物及更改胰島素劑量時要遵循醫(yī)囑,不得隨意自行變動,并囑患者及家屬常備一些甜食以防低血糖反應生[4]。

    2.5加強服藥后觀察責任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療效及反應,有無不適主訴,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yī)師,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2.6用藥方案個體化根據老年患者年齡、健康狀況、體重、肝腎功能、臨床情況、治療反應等綜合因素考慮先從小劑量開始,通過患者一段時間用藥觀察,確定患者個體化的藥物最佳劑量。

    2.7建立健康檔案出院前為老年患者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定期電話隨訪,門診復查時意識也可查閱前段時間的用藥情況。

    總之,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新事物接受程度下降,對藥物的治療目的、服藥方法、時間常不能正確理解,影響用藥安全和藥物治療的效果[5]。入院時護理人員需加強對老年患者及家屬的用藥宣教,提高其服藥依從性,減少漏服、多服等情況。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可以督促、監(jiān)督老年患者的服藥情況和家屬是否監(jiān)督到位的情況,如有問題可及時督促老年患者就診或復查。減少老年患者的服藥種類和服藥方法也是對繁瑣的服藥過程一個簡化,可以使其更好地遵從醫(yī)囑,科學服藥,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戰(zhàn)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志平.社區(qū)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需求調查[J].新疆醫(yī)學,2013,43(2):136-137.

    [2]方寧遠,汪海婭.老年人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2010,9(2):112-113.

    [3]張應秋.循證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中的應用現狀[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0):150-151.

    [4]涂穎,宗媛,左露,等.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3B):18-19.

    [5]張元萍.老年人中西藥聯用合理性研究[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3,9(11):203-204.

    第6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1.老年病患跌倒發(fā)生率概述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出現跌倒狀況的人數比例達到了1/3。曾有相關學者對社區(qū)衛(wèi)生站中的310名老年人進行了調研,整理數據得出其跌倒發(fā)生率為44.19%,而得到預防跌倒健康知識宣傳教育的老年人跌倒概率則會明顯降低。有學者曾對北京10所醫(yī)院中老年病患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護理安全問題的發(fā)生率極高。1997年,英國學者曾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了調查研究[1-2]。結果表明,在女性病患中,65歲~69歲病患跌倒的發(fā)生率占到了30%,而85歲以上病患跌倒發(fā)生率則達到了50%以上。而在男性病患中,65歲~69歲病患跌倒的發(fā)生率占到了13%,81歲~84歲病患跌倒發(fā)生率則達到31%,且跌倒狀況的發(fā)生率與病患年齡之間呈現出正比例關系。文獻曾報道,老年人在夜間出現跌倒狀況的概率達到了33%,其主要的原因為在上衛(wèi)生間時不慎跌倒。跌倒狀況的多發(fā)性將會導致病患原發(fā)疾病進一步加重或是引發(fā)其它問題,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及威脅。

    2.老年人跌倒危險因素評估

    2.1 內在危險因素評估

    2.1.1 性別、年齡

    馬紅穎等學者曾對某醫(yī)院1年內所收治的360例老年病患進行了調研[3-4]。結果表明,在住院期間曾發(fā)生跌倒狀況的病患例數為134例,所占比例為37.22%。而年齡范圍為65~74歲病患跌倒的發(fā)生率達到了25.5%,處于75~84歲病患的跌倒發(fā)生率達到了41.42%,在85歲及以上的病患跌倒發(fā)生率則為61.90%。還有學者曾對上海某地區(qū)的1655名老年人進行了調研。最終結果表明,在1年內,發(fā)生跌倒狀況的人數為130例,其中男女人數分別為35及95人,所占比例分別為26.90%及73.10%。由此可見,老年人病患中,不同年齡及性別病患出現跌倒狀況的風險概率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相關的危險因素評估中,應將年齡、性別因素納入進去。

    2.1.2 感覺、神經系統功能

    感覺系統主要包括的內容為視覺、聽覺、前庭、嗅覺、本體等[5-6]。而老年人視覺分辨率、空間、深度感等指標因素的降低,傳導性聽力損失、老年性耳聾等問題的出現也會導致病患身體平衡系統能力降低。中樞控制、反應、協同運動能力的進一步下降也會對老年病患跌倒狀況的發(fā)生產生影響,增加其發(fā)生的風險概率。

    2.1.3 平衡能力及肌肉力量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平衡系統能力損傷是老年人跌倒問題發(fā)生的關鍵性預報指標,主要的外觀特點表現為老年人步態(tài)的變化:步行時伸髖、伸膝等角度逐漸減小;而屈髖、屈膝等角度則逐漸增大。老年人的步行幅度及速度均明顯減小,整體的步行能力逐漸下降。另外,肌力減退同時也是老年人平衡能力及步態(tài)失穩(wěn)問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可作為老年人出現跌倒狀況的單獨性的危險因素。采取科學合理的肌力強化訓練能夠幫助有效增加老年人的肌力,且能夠將與跌倒問題出現的相關影響因素――步態(tài)運動學參數做有效改善處理。

    2.1.4 疾病的評估、篩選

    疾病的產生發(fā)展會致使老年人的機體出現病理性的變化,進而對其感覺、中樞神經、肌力協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經相關研究后發(fā)現,大部分的老年病患在出現跌倒狀況前,其身體上會出現一些預兆性的不適狀況。有部分慢性疾病雖然在統計學上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化,但并不代表其與跌倒狀況的發(fā)生不存在聯系。許多研究結果均將老年病患有無3種或以上慢性病作為表明疾病與跌倒狀況發(fā)生之間存在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7]。而且,老年病患身體上所患的慢性疾病種類越多,其出現跌倒的危險性因素也就越大。

    2.2 外在危險因素評估

    2.2.1 環(huán)境因素

    相關研究報道稱,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居家生活中發(fā)生跌倒狀況的影響因素主要為環(huán)境因素,其比例占到了51%。較為常見的環(huán)境性危險因素主要是指:物體絆倒、地面滑濕、光線昏暗、攜帶物品偏重等。另外,家具擺設不合理、座椅過軟等因素也會給老年人的日常使用造成困難、不利影響,增加跌倒發(fā)生風險概率。

    2.2.2 防跌倒意識、行為

    大部分的老年人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跌倒意識及行為,但是在日常生活行為上會出現忽略的狀況。美國學者在一項調查研究中發(fā)現,獨居老年人發(fā)生跌倒狀況的危險性極大[8]。李萍萍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防護工作人員自身的防跌倒意識、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意識、相關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的健全完善性均是需進行著重評估的院內管理因素[9]。另外,老年人的跌倒史、身體營養(yǎng)狀況、運動狀況、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是需進行重點評估的指標內容[10]。

    3.老年人跌倒護理干預措施

    3.1 護理流程管理

    楊美艷在老年人跌倒狀況發(fā)生的研究中發(fā)現,采用流程管理的干預措施能夠獲取到較好的效果[11]。流程管理干預是一種較為新型的管理思想及方式,主要是指采用科學、合理的步驟全面開展護理工作及解決一些突發(fā)狀況、問題。流程管理的具體步驟是指:防跌倒管理團隊的成立、高危跌倒篩查告知、防跌倒針對性措施的采取實施、跌倒處理流程等[12]。而流程管理的內容主要為:在發(fā)現病患跌倒狀況時,護理人員應立即與相關醫(yī)師聯系,并守在病患身旁,對其采取基本的處理措施。如果病患身體狀況允許,則可將其轉移至病床上。待醫(yī)師到達病房后,對病患的病情及跌倒創(chuàng)傷進行檢查及治療,認真記錄病患跌倒的經過及原因。科學優(yōu)化處理的流程管理方式在應用中,能夠幫助護理管理人員及時發(fā)現找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性問題及弱勢環(huán)節(jié),對其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做重點改善處理,以此幫助有效提升護理工作效率,為病患帶去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

    3.2 疾病治療、合理用藥

    林何梅等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疾病、藥物應用因素與老年人跌倒狀況發(fā)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關聯[13]。并對病患采取了相應的疾病治療、合理用藥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操作為:對老年人的原發(fā)基礎病積極進行治療,全面改善其疾病狀況。社區(qū)作為基層性的醫(yī)療組織,需對社區(qū)老年人定期進行全面化的身體檢查,主要的檢查部位為中樞神經、感覺、肌肉系統、視力、骨骼等狀況。以最終的體檢結果作為評價用藥狀況的指標數據[14]。在確保不會對整體藥效產生不利影響的狀況下,盡可能的在用藥時將藥劑量降到最低,并盡可能的減少多種藥物聯合應用的概率。指導病患嚴格遵照醫(yī)囑進行服藥治療,嚴禁出現隨意停藥、改變服藥量的狀況。另外,如果老年病患服用抗精神、抗高血壓藥物進行治療,在其治療期間下床活動時需確保處于完全清醒狀態(tài)。且需借用備用拐杖、助行器等工具幫助。苗曉菲也提出,對于一些服用利尿、降糖藥物的病患,應嚴密觀察其用藥反應[15]。教育老年人不要隨意用藥,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3.3  加強環(huán)境安全檢查

    楊啟英曾對216例老年住院病患采取了一系列預防跌倒干預措施,其中一項便是針對環(huán)境安全的[16]。楊啟英提出為了進一步降低老年病患跌倒狀況的發(fā)生率,需在廁所、浴室等處的墻上進行安全扶手的安裝。而且所有的地面均需保持干燥,以此增強其安全性。病患在入院后,護理人員需指導病患全面了解醫(yī)院、病患的周邊的環(huán)境,重點說明一些易跌倒區(qū)域,指導病患加強重視度,如樓梯、廁所等。

    相關研究學者還提出,在防跌倒護理干預工作中,對于病房的安全設施、護欄、約束帶等也需定期進行全面嚴格化的檢查,進一步加大其資金投入。在衛(wèi)生間、開水間等處增加一些防滑墊的鋪設數量[17]。與此同時,對于意識尚不清醒的老年人增加約束帶。針對夜間跌倒發(fā)生率較好的情況,還需在病房周邊增加地燈照明,配備好相關的床檔。

    3.4 加強健康宣教、合理飲食及鍛煉

    相關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無跌倒史的病患其防跌倒意識、行為均要明顯比存在跌倒史的老年人優(yōu)良。防跌倒意識、行為評分是呈現出正比例關系的[18]。所以,科學優(yōu)良的防護意識及行為對于有效降低跌倒發(fā)生率而言,其意義極為重大[19]。

    陶玲云曾對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評估,并采取了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20]。其中一點便是在護理工作中加強健康宣教、合理飲食及鍛煉。在院內及社區(qū)對老年人及其家屬進行防跌倒健康知識的宣教護理,指導老年人及其家屬了解到應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的避免出現一些易引發(fā)跌倒的危險行為,以此有效降低跌倒狀況發(fā)生率。另外,還需指導老年人在生活中盡可能的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較大食物。增加蔬果的食用量,確保大便通暢,增強體質。積極鼓勵一些存在跌倒風險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適度合理化的運動鍛煉[21-22]。

    第7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關鍵詞:老齡化;老年護理;重要性

    隨著現在醫(yī)學體系的迅速發(fā)展,整個社會的醫(yī)療水平已經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和提升,醫(yī)院的護理水平相較于以前也更加科學完善。然而,由于護理機制仍然不夠完善,在手術室的護理之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危害患者健康的安全隱患,這些潛在的安全威脅可能會不利于患者的護理和康復,嚴重甚至可導致患者的生命危險。因此,為了提升醫(yī)院的整體形象,為了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復做出保障,醫(yī)院應當對現有的手術室資源進行整合,從優(yōu)化護理的管理措施出發(fā),逐漸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服務水平和自身的責任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避免老年護理安全事故的產生,樹立醫(yī)院優(yōu)秀的護理形象。

    1 我國人口現狀及凸顯的問題

    隨著家庭人口結構的改變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的不斷推廣與普及。據統計,2013年人口普查老年人口數量突破2億大關,人數為2.02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8%。由此可見,老年人的養(yǎng)護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突出問題。

    2 老年護理的重要性

    2.1是社會品德的體現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1996年我國老齡協會提出"健康老齡化"的戰(zhàn)略目標,此戰(zhàn)略目標主要涵蓋4個方面的內容:①老年人個體健康;②老年人家庭健康;③老年群體整體健康;④社會環(huán)境健康。實現健康老齡化是一個長期奮斗的目標,需要國家、社會、家庭以及個人共同努力。

    2.2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護理 老年人由于年齡增長,會出現一系列身體衰退的信號。主要表現為組織器官儲備能力降低、功能減退、以及出現各種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對內外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降低;感覺及平衡功能減退,容易發(fā)生跌倒交通事故燙傷等意外。操作能力和反應速度降低,手足協調功能下降,生活自理功能降低,所以應該注意保護老年人的安全.必要時可幫助老年人使用日常生活輔助用品。所以和老年人交談要注意語調、語速、語言的選擇。同時要認真做好健康教育,比如進行健康運動,營養(yǎng)膳食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指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2.3當前老年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2.3.1老年護理人員素質低 由于傳統護理理念的影響,很多醫(yī)院擁有的護理人才隊伍專業(yè)能力參差不齊,部分護理人員自身的安全服務水平和責任意識不高,對于護理學的基本專業(yè)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不夠了解,對于應對老年護理的突發(fā)事件中也缺乏一定的應急和判斷能力。所以,正因如此,部分護理人員往往會在老年護理中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導致手術未能順利實施,比如護理人員技術不熟練導致的手術必須物品準備不夠充分,缺乏對患者病情了解導致延誤手術等。

    2.3.2老年護理知識不明確 有些護理人員不夠細心可能導致用藥存在一定偏差,弄混外用藥和靜脈藥的標識,輸血輸液的查對不嚴。患者詢問時執(zhí)行的口頭醫(yī)囑存在一定偏差,給藥種類或者劑量出現一定偏差。在儀器使用方面,部分護理人員未能定期對所使用的儀器進行維修保養(yǎng),手術前未能及時對大型手術儀器進行試機,嚴重時可能導致手術過程中儀器臨時出現故障。部分護理人員在電刀的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熟練,容易造成手術過程中電腦的電極黏性不夠,固定不穩(wěn)定,可能導致電刀脫落造成患者的電灼傷。

    2.3.2老年護理管理不細心 部分護理人員護送老年患者回監(jiān)護室時,動作不夠細心往往容易導致病患者感到不適。如:部分護理人員未能在老人手術前后認真清點手術用品,未能完整記錄手術當中需要的手術用品,未能做到仔細核對每樣手術用品,確保數目不出差錯,確保不將手術用品遺留在病患體內。部分護理人員術前、術中、術后護理記錄往往出現差錯,在管理和行動上都不細心,出現許多涂改情況,極易造成醫(yī)療糾紛。

    2.4老年護理中問題的應對措施

    2.4.1加強老年護理人員素質的培養(yǎng) 當前我國的醫(yī)療改革已經漸漸普及,這就是為了促進醫(yī)院整體醫(yī)療水平和護理服務專業(yè)理念的提升。與此同時,醫(yī)院應當做到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醫(yī)療和護理理念,有效減少老年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為了更好的提升老年護理的水平,降低潛在的安全隱患,醫(yī)院應當提高相關護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建立健全的護理理念,并積極鼓勵護理人員學習新的護理理論知識,學習新的護理技術,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其次,醫(yī)院要加強對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的強化,堅持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需求和意愿。并建立完善的監(jiān)督和管理機制,提升整體的護理水平。同時,醫(yī)院可對手術室內的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讓所有護理人員樹立起患者安全第一的安全觀念,做到嚴格實施老年護理中的各項工作流程,從而有效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有效減少手術室內安全事故的產生。

    2.4.2加強對老年護理知識的宣傳 醫(yī)院需加強對護理人員藥物學相關知識的培養(yǎng),堅決要求護理人員做到使用任何藥物之前先認真核對劑量和濃度以及藥物的正確用法,對于術中口頭醫(yī)囑,要做到讓護理人員復述一遍正確無誤后再告訴患者讓其執(zhí)行,并能堅決保證外用藥和內服的標識完全分開。對于需要輸血的病患,要讓護理人員和主治醫(yī)生共同核對病患的基本資料以及所輸血型的保存期和血袋的破損情況,確保萬無一失后,才能對于病患進行輸血,并密切觀察輸血后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效減少應輸血不當出現的問題。對于儀器使用方面,應要求相關的護理人員了解儀器使用的基本知識。如老年患者手術后,相關護理人員需管理好手術臺上的電刀筆及其他手術用具,將手術器具放置于安全位置,避免部分危險器具如高頻電刀在非正常使用時造成電灼傷。

    2.4.3護理人員履行告知義務 老年患者往往記憶力差,理解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在給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應該耐心,對于某些易發(fā)生的危險事件除了口頭告知以外還需要書面告知。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有針對性,要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況進行個性化教育,從而提高護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4.4采用運動指導的方式 由于老年患者的體質一般比較差,所以不喜歡運動或者存在著運動不足的情況,根據當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個人興趣,可以提出一些運動的方案,比如慢跑、跳舞和慢跑等一些慢性的動動,進一步增強肺部的供氧量,真正改善血液的循環(huán),但是不能太疲勞,根據個人情況要堅持大概40min/d。

    2.4.5進行健康指導 只有充分利用空余時間或者雙休日,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指導,比如開展老年壓知識的講座,舉辦一些義診方面的咨詢,發(fā)放相應宣傳知識手冊,使患者從發(fā)病原因和常見癥狀自我監(jiān)測之后加強預防措施。同時對于注意事項、并發(fā)癥狀和治療原則方面對高血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個別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到場的進行健康指導或者對于健康指導的一些患者,醫(yī)護人員可以采用上門進行服務。或者是采用電話追蹤隨訪的方式,定期組織患者進行體驗,建立健康檔案,直接拉近醫(yī)護人員與患者的距離,真正提高患者各種疾病的認知度,有效地開展護理干預工作。

    2.4.6加強心理的護理 由于老年人存在著一定特殊性,所以在病期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比如非常悲觀、害怕以及沮喪的心理,嚴重的還會影響患者生活的質量,經過具體情況分析,可以總結出老年人產生不良情者興奮緒的原因,大部分老年人因為文化層次比較低,對自己的病情沒有一定的了解。同時由于和家人的共同的語言相對比較少,我們一定要患者進行溝通,介紹老年患者相關知識,消除患者心中的顧慮,增強患者的信心,其次還需要與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然后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讓家屬主動地擔當起照顧的責任,關心患者并,并對患者的服藥情況進行檢測和提醒,最好能夠陪伴在老年人左右。對于老年人吃藥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年人一定要根椐醫(yī)生要求進行吃藥,不然就會發(fā)生不必要的意外。

    2.4.7遵醫(yī)囑服藥 因此,遵醫(yī)囑服藥是必須要做到的。但有部分老年患者記性差,常常忘記按時服藥,主要靠家屬和護士提醒和督促。另有部分患者未能正確服藥或對藥物的認識不足,因此我們在進行護理的時候,要對這部分患者講解藥物的分類、作用機制及不良反應,使患者合理用藥,避免濫用藥物。

    2.4.8注重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的培養(yǎng) 此外,我們需要通過鼓勵護士積極參與護理大專和本科方面的學習,通過積極選拔優(yōu)秀的人才去外出學習,護理部組織相關的人員去帶教查房,交流相應的經驗,努力掌握更多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術,只有擁有本科高精尖儀器的操作,才能真正了解本專業(yè)的醫(yī)療方面的水平,相關社會人文科學知識都需要不斷地豐富并完善自己,并請授課水平高和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進行全院性的學習,將帶教體會與大家進行相應的分享,從而提高護理能力。

    3 結語

    老人的護理工作由于具有環(huán)節(jié)復雜,服務要求高,操作過程容錯率低,事件連續(xù)性強等特點,對相關的護理人員有著更高的要求。如何避免和及時發(fā)現老年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及時應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是醫(yī)院想要提高整體醫(yī)療水平就必須面對的重大難題。想杜絕醫(yī)院各處存在的問題,必須抓好老年護理中的每一個重要步驟,從加強老年護理人員的素質做起。同時,醫(yī)院需要采取必須的措施,認真執(zhí)行各項有關的規(guī)章制度,對老年護理中存在問題有高度的認知,并能針對不同老年護理問題采取具體的應對措施,保證醫(yī)院老年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進而減少患者的痛苦,對患者進行最有愛心的護理,從而有效的杜絕醫(yī)院護理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也從整體上提高醫(yī)院的信譽度和社會經濟效應。

    參考文獻:

    [1]文傳鳳,李玲.老年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J]. 臨床護理,2012,6(13):17-18.

    [2]蔣秀華.護理差錯分析與防范對策[J]. 求醫(yī)問藥,2011,9(99):8-11.

    第8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關鍵詞: 老年患者 服藥依從性 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5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5-0116-03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及老齡化過程加快,老年患者健康話題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于老年患者各種重要器官功能逐漸減退,對藥物的吸收、排泄、代謝、分布及其作用與成年有很大差異,并且許多老年患者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用藥機會和種類較多,但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降低已成為影響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

    1用藥依從性降低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生理反映能力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患者記憶力、聽力、視力明顯衰退,對藥物的名稱、劑量、使用方法記憶不清,導致誤服、漏服或多服;

    1.1.2心理行為能力改變

    進入老年期,人的主觀意識加強,習慣憑經驗、直覺判斷事物,另外老年人、固執(zhí)、偏激、多疑的思想容易使正確的服藥過程受影響;

    1.1.3用藥知識缺乏

    老年患者病程長,相對用藥時間也長,對藥物不良反應認識不夠,不能鑒別藥物不良反應而及時停藥,同時用藥監(jiān)測情況差,未能定期進行肝、腎功能、心電圖及其他檢查從而加重藥物毒性;另外老年患者對所患疾病缺乏了解,對需長期用藥不理解, 癥狀稍有好轉后便自行停藥; 由于治療心切, 盲目求醫(yī)問藥, 私自亂用藥物現象常有發(fā)生;

    1.1.4容易偏信上當

    老年患者在用藥方面存在認知誤區(qū),聽信親友、鄰居宣傳,把某些藥物作用夸大,自行購藥、亂服藥而造成濫用藥;

    1.2家庭因素

    1.2.1缺乏親人照顧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老年患者由于多種原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同時缺乏親人照料和支持導致服藥依從性差;

    1.2.2家屬監(jiān)督不力

    老年患者有各種慢性疾病,服藥品種多,服藥時間和服藥次數掌握不清,導致飯前藥和飯后藥顛倒,或沒有按時服藥,甚至重復用藥;

    1.2.3服藥費用與經濟不適

    因服藥費用高出家庭所能承擔的范圍,導致老年患者私自停藥,服藥依從性下降;

    1.3其他因素

    1.3.1選藥不當

    醫(yī)務人員用藥不當易成造服藥依從性降低,如沒有嚴格掌握用藥適應癥,濫用抗生素,將抗生素作為傷風、感冒、發(fā)熱等預防用藥,使老年患者機體產生耐藥性;

    1.3.2治療原則沒掌握

    個別醫(yī)務人員為滿足老年患者用藥強烈要求,需要什么藥就開什么藥,并沒有認真詢問老年患者病史,認真查閱病史記錄,造成重復用藥;

    1.3.3保健品市場混亂

    保健藥品越來越多,面對形形式式保健藥品,及其五花八門廣告和誘人許諾自信解說,使大部分老年患者深信不疑,而忽略自身生理機能,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甚至引發(fā)藥源性疾病;

    2護理對策

    2.1加強醫(yī)患溝通。對老年患者要耐心做好用藥告知,讓他們理解按醫(yī)囑服藥的重要性,并仔細講解藥物的名稱、劑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并讓老年患者復述一遍,對記憶力差老年患者向家屬交代清楚,督促指導老年患者服藥;

    2.2定期對社區(qū)老年患者開展合理用藥健康教育。加強對老年患者藥理知識宣教,提高他們心理效應,及用藥自覺性和順應性,避免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2.3做好用藥觀察。對社區(qū)老年患者用藥過程做好全面了解。如果出現變化能及時作出判斷,并和老年患者溝通,多做一些預防措施,讓老年患者充分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反應,以減少心理恐慌;

    2.4做好用藥時間的指導工作。護士要承擔起宣傳、指導、監(jiān)護作用,讓老年患者明白選擇一天中最恰當的給藥時間,對于臨床合理用藥、提高藥物療效、減少藥物副作用發(fā)生是十分重要的;

    2.5 增加社會和家庭支持。隨著老齡人口增加,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一個社會問題。建立系統、完善社區(qū)護理,給予老人社區(qū)和家庭溫暖,鼓勵和督促老人按醫(yī)囑服藥,從而提高老人服藥依從性,達到治療目的。

    2.6簡化治療方案。提倡用不良反應少、價廉、長效的藥物,用藥方案力求簡單易懂,減少服藥次數,使老年患者容易接受和理解,規(guī)范自己的尊醫(yī)行為;

    3小結

    在社區(qū)老年患者用藥過程中,護士要做好指導監(jiān)護作用,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意識,用藥知識,改變老年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鼓勵老年患者用藥必須在醫(yī)生正確指導下進行,幫助老年患者認識用藥依從性,任何藥物都有作用和副作用,做到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從而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控制疾病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媚麗.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及相關護理對策[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9,6,7,3.

    [2] 邱麗萍.淺談護士在社區(qū)老年病員合理用藥中的體會[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9,8,4,8.

    [3] 王曉燕.影響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對策[J].現代護理雜志,2010,6.

    第9篇:老年人安全用藥及護理范文

    關鍵詞:海島地區(qū) 老年人 用藥情況 用藥誤區(qū) 針對性干預

    中圖分類號:R 473.2 文獻標識碼:A

    藥物治療是老年人防病治病、維護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老年人因生理機能減退,往往患有慢性疾病,甚至多病共存,加上多種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服用多種藥物和長期用藥的情況十分普遍,他們自行到藥房購藥并自行用藥,故存在許多用藥隱患。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對4個社區(qū)的老年人用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進行了適當的干預措施,以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藥的安全性,進一步促進老年人的健康。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2015年7月―2015年11月,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隨機抽取舟山市定海區(qū)的香園小區(qū)、北園新村、桔園、金壽新村60歲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納入標準:意識清楚且能自主服藥;排除標準:思維不清、癡呆、各種精神病患者、嚴重認知障礙患者。本次活動實際選取的調研老年人共263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214人,應答者為186人,應答率為86.92%。采用excel軟件生成順序號并隨機排列數字,將四個地區(qū)的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2組老年人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

    在干預前自行設計問卷:一是一般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婚姻、居住地、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因素。二是老年人的用藥情況,包括老年人平時用藥種類,對藥物的依賴性,是否遵醫(yī)囑用藥或自行用藥情況與對藥物的認知程度等情況。

    經過調查后,對照組采取傳統宣傳教育法,干預組采取隨訪宣傳法,干預后再次評估兩組老年人用藥存在誤區(qū)和藥物知識掌握情況,比較這2種干預措施對老年人合理用藥知識、態(tài)度及行為的改變效果。

    1.對照組采用傳統教育干預

    采用集體教育的方法,對用藥劑量、用藥方法、用藥習慣、藥物保存方法及其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分析,讓老年人提高對藥物的認識,并改變用藥行為及態(tài)度。

    2.干預組采取隨訪宣傳教育法

    首先在每個社區(qū)統一進行宣傳教育,然后通過家庭隨訪對每位老人的認知及行為進行一對一的教育,同時引導老年人進一步改善用藥行為及態(tài)度 。

    3.評價指標

    一是老年人用藥知識,如現服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等。

    二是用藥行為存在的誤區(qū):慕名用藥;經驗用藥;認為用藥品種越多,效果越好;相信“貴重藥”;認為滋補藥有益無害等。

    (三)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核對準確無誤后輸入電腦,建立Access數據庫,最后應用Excel統計匯總,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非參數檢驗(Mann-Whitney u檢驗)。引入變量的顯著性水準為0.05,剔除變量的顯著性水準為0.10,P

    二、結果

    (一)海島老年人用藥情況

    在186位老人中,只服用一種藥物的占35.48%;同時服用2種藥物及以上的占64.51%;同時服用3種藥物及以上的占11.83%。而在這些藥物中,降血壓藥物和心腦血管藥物的占51.08%;維生素類占38.71%;各種保健品占4.84%。并且90%以上老人不了解老年人用藥特點,47.85%的老人未經醫(yī)生診斷自行用藥,53.22%的老人不知藥物有不良反應,另外老年人不遵醫(yī)囑隨意增、減或停藥、濫用維生素和滋補藥等現象較嚴重,71.51%的老人用藥后不會觀察藥物反應,76.88%的老人用藥后不懂出現異常反應時應及時停藥就診。

    (二)海島老年人用藥存在誤區(qū)的干預管理效果

    從隨機選取的幾個社區(qū)老年人用藥情況分析,幾乎都存在用藥誤區(qū)。干預組干預前后在用藥誤區(qū)方面改變均有統計學意義(P

    (三)海島老年人用藥知識掌握情況

    干預后,干預組的用藥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三、討論

    (一)老年人患慢性病病程長、病種多、用藥品種多

    調查過程中發(fā)現大多數老年人患有2種及2種以上的慢性病,且其中以高血壓與心腦血管疾病為主,這些疾病往往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且多需終生服藥,長期控制以防止病情惡化,導致老年人用藥品種多。在干預過程中可以發(fā)現,老年人同時使用2種或2種以上藥物的比例達64.51%,同時使用3種或3種以上藥物的比例達11.83%。研究顯示,藥物之間會相互作用,有些存在協同作用,有些存在拮抗作用,隨著聯合用藥品種的增多,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會增加 。且在不良反應發(fā)生時不能及時發(fā)現并停藥,反而又購買其他藥物來緩解癥狀,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必須對老年人的用藥種類加以控制,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盡可能減少藥物種類;并且家人親屬在為老年人買保健品時,也應該咨詢藥劑師是否會與老年人現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二)老年人用藥知識缺乏

    由于某些歷史原因,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往往文化程度較低,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很多都不識字,看不懂藥物說明書,對安全用藥和合并用藥方面的知識缺乏良好的認知,但是對健康的需求極高,容易聽信廣告,而子女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糾正老年人不良的用藥習慣,以及勸說其遵醫(yī)囑用藥,不能起到很好的監(jiān)督作用,因此藥物濫用現象極其嚴重,而且老年人的服藥依從性差。另外,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組織器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退化,特別是聽力及記憶力。所以,針對老年人這一生理特點,醫(yī)護人員在交代醫(yī)囑時不僅要重復多次,語言也要簡潔明了,要在確保老年人清楚、準確記憶的同時,對家屬或陪護多方叮囑,以保證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用藥,不隨意停藥和增減藥量 。

    (三)隨訪宣傳用藥知識效果顯著

    本研究顯示,兩組研究對象雖在經驗用藥和慕名用藥方面均有明顯改善,但傳統的宣傳教育法只能令老年人掌握一定的用藥知識,在用藥觀念方面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依然有較大一批老年人我行我素。而隨訪教育在與老年人進行交流的時候,不僅能夠幫助老年人更深刻地認識到用藥危害并樹立正確的用藥觀念,還能及時對老年人的用藥行為作出糾正,而且,隨訪宣傳的方法,提供了面對面深入交流的機會,拉進了彼此的距離,更能使老年人產生信任感,增強遵醫(yī)行為,從而強化宣傳效果,規(guī)范老年人日常用藥習慣,使老年人能夠有較高的用藥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習慣,幫助老年人能夠更好地合理用藥,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以通過加強基層醫(yī)療服務團隊的建設,尤其是社區(qū)醫(yī)生、護士的建設,定期隨訪,一對一進行指導,從本質上改善老年人用藥情況。

    總之,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老年人作為一筆巨大的社會精神財富,我們不能漠視他們的生活,甚至將老年人當作巨大的負擔,應該竭盡所能的去改善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因而我們應該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實行個體化、個性化的用藥指導,幫助老年人合理用藥,提高老年人的用藥安全知識,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改變老年人錯誤的用藥觀念,提高老年人的服藥依從性。讓老年人健康安心地享受這個世界給予的溫暖。

    參考文獻:

    [1] 閆素英,沈芊,姜德春,等.社區(qū)老年人用藥現狀調查[J].中國藥房,2010,21(6):561- 563.

    [2] 劉立珍,劉立芳,何國平.社區(qū)老年人家庭用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12):1557-1558.

    [3] 方文武.社區(qū)老年人用藥情況調查分析[J].海峽藥學,2014,26(12):206- 208.

    [4] 鄧源,王亞平,劉麗君,等.社區(qū)老年人用藥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11):1053- 1054.

    [5] 許世凱.老年藥理學概論[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5):566- 567.

    [6] 宋紅林.社區(qū)服務中心老年人用藥情況分析[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1):170- 171.

    [7] 唐晶,周艷,張毓,等.城鄉(xiāng)社區(qū)老年人盲目用藥及保健品的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16):1906- 1909.

    [8] 戴芹.老年人用藥安全問題[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2,26(6):223- 2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小视频|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狠狠色综合|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高清WW|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成人网| 免费观看成人毛片|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