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

    第1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兒黃疸藍光療法的最佳護理方式,分析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效果。方法:選擇住院的60例藍光療法患兒按首次住院的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兩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實施一般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結果: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縮短,且不良反應大減少。結論: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提高了醫療,降低了醫療成本并減少了法律糾紛,對探討新型的、現代化的護理方式是一種有益嘗試。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 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 藍光療法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新生兒對膽紅素的代謝能力僅為成人的1%~2%,易出現黃疸,若不及時治療,其高膽紅素血癥可造成新生兒的神經損傷。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一種簡便、療效好、見效快的方法。為探討藍光療法時新的護理模式,2011年1月至6月,我院在對藍光療法患兒實施常規的護理的同時,選取了30例患兒給予以患者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收到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黃疸患兒。診斷標準:出生后24 h內出現黃疸,黃疸過重,持續日久,足月兒黃疸持續>2周,早產兒>4周;足月兒血清膽紅素>205.2μmol/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256.3 μmol/L或每日上升超過85 μmol/L,黃疸退而復現;血清結合膽紅素>26 μmol/L。60例患兒均符合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診斷標準,其中男28例,女32例;日齡2~28 d;血清膽紅素150~225 μmol/L 36例,226~340 μmol/L 24例;其中溶血性38例,母乳性22例。按首次住院的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單號為觀察組(N=30),雙號為對照組(N-30),兩組患兒情況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實施一般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

    1.2.2 一般護理方法:① 準備用物:藍光箱。護眼罩。尿布。記錄單。②在藍光箱內水盤中加入清水,接通電源。病室內潔凈、通風良好,配備中央空調,保持室溫24℃~26℃,濕度55%~65%.光療箱清潔、完好,調試箱溫30℃~32℃,(一般根據患兒體重調節)并以軟棉布覆蓋、固定于箱內準備放置新生兒頭部的一側,防止新生兒活動后撞傷前囟及耳、面部。藍光床另外。③測患者生命體征一次,觀察記錄黃疸程度。(包括黃疸部位及膽紅素值)戴護眼罩,系好尿不濕,至于藍光床中。④ 每兩小時測生命體征1次。根據膽紅數值決定總療程(根據醫囑)。⑤結束后測體重,沐浴,檢察皮膚有無破損及眼部感染情況,記錄燈管照射時間。⑥保證足夠靜脈補液量。⑦若單面光照,每4小時改變1次;雙面光照可以不翻身,但要注意骨突處皮膚受壓情況,并給以積極處理。⑧要正確記錄藍光燈使用時間,一般300個小時需要更換新燈管。使用中要注意燈管及反射罩的清潔度。有灰塵遮擋會降低照射效果。⑨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匯報。

    1.2.3 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①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②設立患兒及家屬同住的家庭式病房,設置合理的病房結構,營造安全溫馨的病房氛圍,提供便利服務設施。③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護理的培訓,保證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護理觀念深入到護理實踐的各個方面。④搭建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充分溝通和使用醫療信息的平臺。通過口頭宣讀、約談、隨談、發放小冊子、光盤、建議簿、網絡等諸多形式一方面讓患兒家屬充分了解患兒醫療信息,消除緊張、恐懼等心理,積極的參與并愉快地配合治療,另一方面也讓醫護人員充分關注患兒家長的需求,關注患兒因生病住院引起的行為和情感反應,滿足家長的支持需求,關注及滿足家長信息的需求。⑤讓患兒家屬參與制定護理方案。⑥實行主治醫生查房,家庭成員在場的規章制度。⑦讓患兒家屬協助護理,如針對新生兒剛出生不久處與父母相互認同情感連結階段而光療使親間情感連結中斷會影響新生兒心理社會發展需要護士便鼓勵新生兒父母新生兒煩躁或哭鬧時以輕柔語調與之講話,并通過對新生兒頭部、背部或部皮膚撫觸避免“皮膚饑餓”現象使新生兒安靜達到心理上滿足與舒適。⑧與患兒家屬一起制訂出院計劃:告訴患者家屬日?;顒拥姆秶c程序;復診的時間及需要就醫的癥狀和體征; ⑥患兒出院后通過上門訪視、電話咨詢熱線等平臺延伸到患兒家庭。

    2 結果

    所有患兒采用溫箱加單面藍光治療48-72 h,住院時間2-5d。6例血膽紅素值在照射24 h后恢復至正常范圍,20例照射48h恢復至正常范圍,其余72h后恢復正常范圍。

    3 討論

    始于上世紀60年代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模式近年來在國際護理界引起了廣泛關注,開展“以患者及家庭為心的護理(PFCC)將成為“兒童護理的方向”。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開展以患者及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作用:

    3.1 PFCC效果顯著上升。觀察組的30例患兒光療48小時后,血清膽紅素值為162.24±24.76,明顯好于對照組的190.48±28.75。

    3.2 PFCC患兒副作用現象明顯減少,護理問題發生率大幅降低。觀察組皮疹2例,發熱6例,腹瀉1例,而對照組皮疹5例,發熱6例,腹瀉4例。護理問題發生率觀察組為10%,對照組為30%。

    3.3 PFCC極大地提升了患者家庭人員的滿意度。本次實踐的60例患兒家庭問卷的調查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滿意率為98%,對照組的滿意率91%,觀察組高出了7個百分點。

    3.4 PFCC有助于改善臨床護理的決策?;純杭覍偃虆⑴c到護理方案的制定、護理措施的落實、出院計劃的制定等過程中,極大的加強了臨床護理決策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

    3.5 PFCC能夠增進醫護人員對患兒家庭力量的認識,了解患兒家庭的需求。通過這次實踐研究,我們充分地認識到了“照護者不知道所有正確答案,患兒父母不知道所有正確問題”這句護理學名言的真正含義。

    3.4 PFCC能較大提高醫療護理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醫療成本,縮短住院時間。本次實驗的六十例患兒對比研究結果表明,PFCC模式的運用節約了科室15%左右的護理成本,降低了患者家庭10%左右的醫療成本。

    3.5 PFCC在改善醫患關系的同時極大的減少了醫患糾紛。在本次實驗中,觀察組的30名患兒家庭與醫院關系良好,無一醫療糾紛。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PFCC)模式的終極目標是“建立患者、家庭及醫護人員之間的協作關系,獲得最好的結局,增加醫療護理質量和安全”,其核心理念是“尊重患者及家庭,傳送健康信息,尊重患者選擇權,強調患者、家庭及照顧者之間的協作,給予力量及支持,有彈性、授權”。在完善這種新型的、現代化的護理模式道路上我們還將繼續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 陳榮華,徐建星,鄧崇德.兒科護理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97-99。

    [2] 彭文濤 建立家庭護理服務中心[J].醫院管理論壇,1989,3.

    [3] 沈寧,何萍萍,樓建華.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現狀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17,042.

    [4] 王偉,苑記清.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兒科健康教育現狀[J].天津護理,2006,03,043.

    [5] Cheryl L.Hoying Linda Workman Susan Allen,鄭顯蘭,張玉俠.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的探討及安全管理[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9,4,(6):481

    第2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敗血癥患兒;護理干預;治愈出院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3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460-01

    新生兒敗血癥患兒感染易擴散,病情危重,變化快,死亡率高,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早診斷采取有效治療和護理措施是治療新生兒敗血癥的關鍵,護士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10――2013年,收治新生兒敗血癥患兒11例,其中男孩7例,女孩4例。年齡5天-28天患兒均符合診斷標準,如:李曉妹,女,十天,2010年10月2日早上10:30分入院。患兒系1孕34周2天,早破水七天,臀位,在隆陽區醫院婦產科行臀抽產娩出,體重1.85kg,Apgar評分1分鐘6分,5分鐘8分,出生后患兒一直呼吸不規則陣發性暫停,面色蒼白青灰,陣發性青紫,口周青紫,不吃不哭,不動,,尿少,反應差,呼吸不規則,暫停幾次2天出現黃疸,總膽紅素13.45mg,9天患兒口吐咖啡色樣物,不吃不哭不動,,尿少急送入本科以新生兒血癥住院,經過三十天抗感染治療及制定護理計劃并認真落實,患兒轉危為安,2010年11月2日早上10:00治愈出院。

    1.2 方法 向患兒及家屬了解患兒情況取得第一次資料,根據患兒情況進行整體護理。入院后護士配合醫師及時進行搶救。立即將患兒置開放式暖箱,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時呼吸機的應用,給患兒持續吸氧建立靜脈通道,認真執行醫囑,書面病危通知,協助醫生做血氣分析,血培養,肝腎功能、電解質、交叉配血,心肌酶、血糖等化驗、完善各種檢,認真書寫搶救記錄,生命征監測。制定護理計劃并認真落實,使患兒身心得到全面護理。

    1.2.1 注意體溫變化,患敗血癥的新生兒,多見發熱,體溫在38度左右,或高達40度以上,可持速不退,也有的表現體溫不穩定,發熱達38.5度以上,忽而降至36度以下,還有長期低熱,體溫在37-38度之間,當病情嚴重,機體反應低下時,常表現體溫不升,四肢冰冷,遇有高熱時應物理降溫,如體溫不升應給予保暖。同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和營養。

    1.2.2 呼吸及面色的觀察:患兒可出現呼吸不規則,氣急,屏氣或呼吸困難,紫紺者有并發肺炎的可能。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氧氣吸入。出現面色蒼白或青灰,同時伴有呼吸表淺,心音低鈍,體溫不升時,可能發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休克,應通知醫生及時搶救。病理性黃疸是本癥的重要癥狀之一,系細菌感染產生的溶血素,造成紅細胞破壞增多或毒素損壞肝細胞所致,如黃疸進行性加重,要預防核黃疸的發生。

    1.2.3 消化系統的改變,表現有食欲減退,吮吸力弱或拒乳,并有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

    1.2.4 神經及精神癥狀的觀察 若感染未及時控制,則進一步發展,并發化膿性腦膜炎者并不少見,常表現為煩躁不安,易激惹或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如有,屏氣,尖叫,兩眼凝視或抽搐,更應引起重視,應及時作腦脊液檢,以便早期明確診斷,早期治療。

    1.2.5 注意出血傾向,患兒感染嚴重者可見患兒皮膚皮下脂肪硬腫,同時因毒素刺激,使毛細血管受損,也可因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導致出血傾向。皮膚粘膜有出血點或大小不等的瘀斑,吐咖啡色液體或血,肺出血,同時可有便血。應注意觀察出血部位,出血量。發生吐血時,注意側臥,清出口腔嘔吐物,防止窒息,并給止血藥或輸新鮮血及血漿。

    1.3 效果評定 患兒面色青灰蒼白,口周青紫、呼吸不規則,陣發性暫停,有咖啡樣物流出,由于及時發現并給對癥處理及時搶救,患兒于2010年10月7日轉危為安,10月22日治愈出院。

    2 結果分析

    新生兒敗血癥病情變化快,死亡率高,通過廣普抗菌素應用及采取綜合療法,病死率下降,護理人員做到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協助早診斷,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和積極配和搶救預防并發癥發生。

    3 討 論

    新生兒所以易患敗血癥,主要與新生兒所特有的解生理特點有關,由于新生兒皮膚粘膜柔軟嫩且薄,血管豐富,似一個的大創面,容易破損感染,未愈合的臍帶又是細菌入侵的門戶,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當受到細菌感染時,屏障機能弱,淋巴結內細菌易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而發展成敗血癥。另外母親患細菌感染性疾病或羊膜腔感染,可通過胎盤血液循環傳給胎兒。分娩過程中如有羊膜早破、產程過長,污染羊水及產道感染,或有窒息如吸入羊水、胎便等,其次助產過程中消毒不徹底或因急產未按無菌操作原接生均可導致新生兒感染,產前、和產后感染血癥發生較早一般產后3天內發病,產后感染在出生3-5天以后,由于醫院護理用具消毒不嚴或工作人員帶菌亦可通過皮膚、粘膜呼吸道泌尿道傳給新生兒疾病。

    臨床實踐表明:優質整體護理的應用可使新生兒敗血癥患兒身心得到全面的護理,及時搶救,制定護理計劃,使之轉危為安,痊愈出院。

    參考文獻

    [1] 殷磊.護理學基礎(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2] 仲劍平.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第4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277-279.

    [3] 洪黛玲,主編.兒科護理學[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26-227.

    第3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科的常見病,臨床發病率相對較高。分析新生兒黃疸的病因可知,由于新生兒體內的膽紅素水平過量聚集而引起血液膽紅素水平上升,進而導致皮膚、鞏膜以及組織粘膜等出現黃染癥狀致病,若未能及時得到有效處理[1-2],可能會導致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等嚴重后果。如何為患者提供更全面護理干預、幫助改善預后,已經成為了臨床研究重點。為了更好解決有關問題,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方法,研究具體效果和臨床應用可行性。具體內容整理后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接診的新生兒黃疸患兒58例進行分組,得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優質護理)各2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診斷標準[3],無誤診病例。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患兒13例,患兒日齡1-12d,平均日齡(6.43±3.19)天;早產兒8例,足月兒21例;觀察組患兒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4例、15例,日齡2-14d,平均日齡(7.29±2.87)天;早產兒10例,足月兒19例。采用相關統計學軟件對兩組的基本資料予以分析,顯示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高。研究內容均被所有入選者及家屬充分知曉,且均自愿參與,符合相關倫理學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常規生命體征監測和對癥輸液等。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優質護理:(1)基礎護理強化:根據患兒依從性選擇接受程度高的輸液模式,在輸液過程中進行生命體征實時監測,對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生理反射反應等臨床癥狀進行及時評估,并告知主治醫師予以處理;(2)心理安撫:通過撫摸、擁抱等形式,與患兒進行溝通和精神撫慰,提高患兒的安全感,同時采用專業途徑對迷走神經進行刺激,促進患兒胃腸吸收能力提升;(3)感染預防性護理: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各類護理操作,在臍帶護理方面更需尤其注意,每日對臍部予以消毒并清理滲出液,維持臍部干燥,同時維持病房內環境清潔、溫濕度適宜等,確?;純鹤畲笫孢m度;(4)藍光治療中的護理:在藍光治療前做好光療箱消毒工作,注意對患兒的眼睛、以及會陰等私密部位加強保護,在光療后做好水和能量補充工作,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1.3 觀察指標[4]

    對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進行測量并記錄;同時自制滿意度量表(百分制)調查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并對患兒家屬的黃疸知曉度進行評價,滿分10分,分數越高知曉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將SPSS17.0作為本次研究中的數據統計學分析軟件,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的組間對比分別予以卡方檢驗和t檢驗,構成比(%)表示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當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黃疸知識知曉度對比

    調查后發現,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和黃疸知識知曉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通過統計學分析后發現存在顯著意義(P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膽紅素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且觀察組的血清膽紅素與對照組比相對更低,差異經統計學分析后顯示有明顯意義(P

    3 討論

    第4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IE)是嚴重危及新生兒生命及易造成后遺癥的常見病。本文回顧分析了我科病房自1994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82例HIE的臨床資料,就其診斷與治療的臨床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一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準:全部病例符合1989年濟南會議HIE診斷標準「1。

    1.2 一般資料:本組182例輕度窒息156例,重度窒息26例,男110例,女72例,胎齡<37周24例,37-42中周148例,>42周10例,入住我科時間:生后24小時以內108例,24小時-72小時80例,出生后1分鐘評分4-7分156例,0-3分26例。

    1.3 臨床表現及CCT結果:激惹狀1例,肌張力減弱72例,肌張力消失24例,呼吸暫停26例,驚厥96例,呼吸不規則170例,反映差哭聲弱98例,前鹵張力增高72例,嘔吐108例,口吐白沫98例,哭聲尖直76例,頭顱血腫60例,黃疸114例,硬腫26例,呼吸增快18例,點頭樣呼吸18例,全部病例在出生后24小時-7天內行CCT檢察,其中有低密度表現124例,由低密度及高密度表現58例,其中合并硬膜下血腫25例。

    1.4 治療方法:酌情給予吸氧,保持體溫,常規護理,支持療法(葡萄糖、能量合劑、Vitc、VitB6、ATP、CoA、細胞色素C、維生素E),鎮定(魯米那納、安定),降;顱內壓(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改善微循環,營養腦細胞(東莨菪堿、復方丹參、胞二磷膽堿、腦活素),糾酸(碳酸氫鈉),抗生素抗(防)感染,住院時間7-16天。

    二、 結果

    輕度窒息的全部治愈,中毒窒息的治愈18例,死亡12例,轉院6例,其中住院后三年內來院隨診的132例,均未見后遺癥表現。

    三、 討論

    HIE十圍產期窒息缺氧導致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臨床出現一系列腦病的表現,腦組織以水腫、軟化、壞死和出血為主要病變、重癥者常有后遺癥。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而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我們通過對本組織182例患兒的臨床特點,CT所見,診療轉歸,進行回顧性分析有如下幾點體會:①患兒的反復吸吮動作,打“哈欠”實際上十腦缺氧的常見表現,并均為輕度窒息患兒,本組輕度窒息患兒反復吸吮,打“哈欠”的108例占69%,而重度窒息患兒中無一例出現;②口吐白沫是新生兒窒息或HIE的另一早期常有的表現,而不能依次診斷新生兒肺炎,這時應予注意呼吸是否增快,本組伴有口吐白沫者98例,占48.4%,均出現在生后6小時以內,僅有18例同時伴有呼吸增快,點頭樣呼吸而診斷并發新生兒肺炎;③新生兒抽搐方式不典型;尤其是早產兒,臨床上出現輕微短時的口角、面肌抖動、皺眉、睜眼凝視、陣發性青紫、呼吸暫停等往往都是新生兒抽搐的特殊表現形式,本組有24例是因窒息復蘇后出現陣發性青紫而請我科會診后確診,這時的抽搐是HIE的表現之一,而抽搐又加重了腦HIE的程度,對此應重視更觀察,及時發現予以止痙處理,以阻止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的惡性循環;④HIE病發黃疸的特點是程度輕、消褪快,本組織合并黃疸114例,占62.7%,全部表現如此特點,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認為與HIE的患兒多在3天內,黃疸出現前或黃疸出現同時,多種治療方案的提前介入所發生的退黃作用有關;⑤CCT檢查問題:由于HIE有生后病變繼續進展的特點,檢查腦實質缺氧缺血性損害及腦室出血,以出生后4-10天檢查為宜「2。這樣做在提高了CCT陽性率的同時也減少了急性期可能因為搬動而造成的危害,這是值得一提的是本組織曾有30例在1-3月內復查CCT,報告均提示蛛網膜下腔增寬。對此我們的考試是否與此階段顱骨發育而腦組織發育慢,兩者不同步引起的生理性變化。如同小兒脊柱與脊髓的發育不同步的生理特點一樣「3。西點應引起高度重視,不應一味認為系HIE的后遺表現,或腦發育不全,腦積水等等,以避免因此而重復治療帶來不要的經濟負擔和機體的傷害。此觀點因復查CCT的病例較少,尚需今后進一步總結探討;⑥魯米那的應用問題:魯米那有鎮靜止痙,降低氧耗與細胞代謝率,誘導活化肝酶,清除氧自由基等多項功能,且新生兒對此藥耐受性好,安全范圍廣,在此病的治療中使用魯米那鈉能有效止痙使患兒渡過急性應激期,我們建議不管有無抽搐,均應常規應用,而不應該在出現抽搐后再予使用;⑦吸氧問題:及時正確的吸氧對HIE的順利康復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此病生后病變繼續發展的特點,臨床癥狀也以48-72小時程度最重,表現最明顯「4。故建議吸氧的時間上應維持3天為宜,以充分減少腦水腫,降低HIE的繼續損害程度;⑧胞二磷膽堿與腦活素的療效比較:國內許多學者曾就此做過比較研究指出:兩者單用或合作在療效上無顯著差異。本組雖未做詳細統計,但臨床觀察療效上無顯著區別,且胞二磷膽堿貨源充足,價廉物美,建議放心使用。出生后24小時以后應用,療程10-14天。臨床使用尚未發現副作用。以上幾點拙見愿請同道指教。

    參考文獻

    [1] 韓玉昆,虞人杰,卜定方,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臨床診斷依據和分度,中華兒科雜志,1990:28(1):31

    [2,4]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診斷依據與臨床分度,中華兒科雜志,1997:35(2):99

    第5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妊娠期膽汁淤積綜合征(ICP)是一種常見的妊娠合并癥,又稱特發性黃疸,它以妊娠期瘙癢及黃疸為主要特點,易引起早產、胎兒宮內窘迫、死胎、死產、產后出血等。ICP病因不明,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雌激素升高是引起ICP的主要原因[1],目前已引起廣泛的重視。因此,加強對ICP患者的護理,是減少并發癥,提高圍產兒成活率的關鍵?,F將我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6例ICP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6例ICP患者,平均年齡26.7歲;分娩孕周平均(37±2)周,初產婦12例,經產婦4例;主訴孕期出現皮膚瘙癢并實驗室檢查符合診斷者13例;無自覺癥狀,實驗室檢查符合ICP診斷者3例,均為剖宮產,無新生兒死亡。

    1.2ICP診斷標準 ①血清甘膽酸升高(≥6 μmol/L);②妊娠中晚期出現皮膚瘙癢,伴有或不伴有黃疸;③肝功能檢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升高;④患者無明顯食欲不振、厭油、乏力等癥狀;⑤妊娠終止后,瘙癢、黃疸消退,血清甘膽酸及轉氨酶逐漸下降至正常[2]。

    1.3 胎兒電子監護 無負荷試驗(NST)孕35周前每周監測1次,孕36周以后每周監測2~3次,出現異常情況隨時監測。

    2 護理體會

    2.1 心理護理 ICP患者為高危妊娠婦女。為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整體化、動態化、人性化的臨床護理和積極有效的心理安慰是護士的工作要點。ICP的孕婦多有焦慮、自責、自卑、緊張、擔憂等心理問題。過度的瘙癢干擾和由于擔心妊娠結局及藥物治療會影響胎兒正常發育或使胎兒畸形,患者會產生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加強與孕婦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ICP相關的知識,減輕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并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 主動與孕婦及家屬交流,取得他們的理解,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給予孕婦積極有力的支持,使孕婦在健康愉悅的心情中度過孕期。孕32周來院待產。

    2.2 孕期護理

    2.2.1 加強產前孕期檢查 大力宣傳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在產前檢查中,應詳細詢問孕婦的自覺癥狀,加強肝功能和膽汁酸的檢測。將臨床確診為ICP的患者視為重點護理對象,進行系統的監護。詳細講解孕期的注意事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指導孕婦自數胎動,正常情況下12 h內胎動不得少于10次,并將此作為正常值的最低界限。

    2.2.2 營養支持 由于ICP孕婦中晚期有輕度的肝損傷,影響營養的攝入消化和吸收。孕期要多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和足量碳水化合物飲食,多吃牛奶、新鮮蔬菜及富含維生素B1、C、K1、瓜果、魚類,并給予氨基酸、葡萄糖及能量合劑以利于組織的構成與修復。

    2.2.3 皮膚護理 ICP孕婦因膽道分泌功能減退,膽紅素升高,刺激皮膚而引起全身皮膚瘙癢,應做好衛生宣教,保持床褥清潔干燥,勤換內衣褲,剪指甲,忌用堿性肥皂水或熱水燙洗皮膚。皮膚瘙癢用爐甘石洗劑涂擦。

    2.2.4 治療 除給予保肝治療外,對于病情較重者給予強的松降低血雌激素和膽酸水平,以盡快消除瘙癢癥狀,改善肝功能,抑制子宮肌收縮[3],減少早產的發生。孕周較小時給予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地塞米松,靜脈點滴能量合劑、復方氨基酸,以促進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遵醫囑給予小劑量鎮靜劑(如苯巴比妥0.03 g)睡前口服以利睡眠。

    2.2.5 積極主動的母胎監護 由于ICP會造成早產、胎兒窘迫和胎死宮內等不良后果,所以加強產前監護、適時終止妊娠是改善ICP圍產兒預后的重要手段?;颊呷朐汉螅芮杏^察胎心變化,每2 h測胎心,每日2次給予低流量吸氧30 min,左側臥位。在確定胎兒良好的情況下,盡可能維持到36~37周之間,如胎心異常,及時通知醫師,并做好剖宮產術前準備,防止胎死宮內。

    2.3 分娩期的護理 分娩期的護理包括:①ICP患者行剖宮產術時,可根據患者的孕周和胎兒具體情況,助產士提前進入手術室進行新生兒搶救準備工作;②對于準備陰道分娩的ICP患者應加強動態觀察,持續母兒監測,一是觀察產程進展、破膜情況和羊水顏色變化;二是加強胎心變化監測,防止發生胎兒窘迫,以便及時處理。

    2.4 產褥期防止產后出血 ICP孕婦由于膽汁酸分泌不足,維生素吸收減少,使肝臟合成凝血因子減少而導致產后出血。所以分娩前預防性應用維生素K1 10~20 mg/d,這樣可以減少并防止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及時應用縮宮素以加強宮縮,防止產后出血。

    2.5 做好新生兒護理 由于ICP孕婦娩出的新生兒早產兒率高、低體重兒較多,因此特別要注意新生兒保暖并做新生兒的搶救,新生兒給予吸氧,提高血氧含量,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給予維生素K15 mg肌肉注射,1次/d,連續3 d,預防顱內出血。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到及時到位的護理。

    2.6 回乳護理 根據具體情況,對于產后需回乳者,應采用大劑量維生素B6口服或麥芽煎茶飲,配合皮硝外敷,1次/d,或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外敷次數,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類針劑注射回乳,因應用大劑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膽汁淤積。

    2.7 出院指導 ICP患者終止妊娠后大多數在2~7天內瘙癢癥狀減輕或消失,2周內黃疸消退,個別可持續至產后1個月。應向產婦講明,ICP在下次妊娠時還可能會發生,應遵醫囑定期產前檢查,做好自我監護,嚴防胎死宮內的發生。并指導產婦產后不宜選用口服避孕藥作為避孕方法,因其含有雌激素成分,可誘發肝內膽汁淤積征的發生。指導產婦對新生兒正確喂養。

    3 討論

    ICP是一種嚴重妊娠期特發性疾病,加強孕期保健,自我監護,對ICP做到早期診斷,早期及時治療,適時終止妊娠是降低圍產兒死亡和產后并發癥的關鍵。本文通過回顧性的總結,醫護人員對其不僅加深??菩轮R的掌握。而且配合醫生積極采取防范措施,取得了較滿意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淑蕓.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發病原因.實用婦產科雜志,2002,18(1):4.

    第6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護理方法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3.145

    在對嚴重高膽紅素血癥進行治療時, 換血療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溶血病通過換血療法能快速換出致敏和抗體紅細胞, 使血清膽紅素降低, 溶血減輕, 對核黃疸進行有效預防, 而且還能對貧血進行糾正, 對心力衰竭進行預防[1]。要讓換血全過程有效實施和完成, 就需要加強換血期間的臨床護理。本院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應用循證護理, 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20例, 全部患兒均符合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診斷標準, 光療失?。徊⑴懦委熎陂g發生拒奶表現和死亡的患兒。全部患兒中男11例, 女9例;早產兒6例, 足月兒14例;胎齡30~37周, 平均胎齡(35.7±3.6)周;體重1.6~4.0 kg, 平均體重(2.5±0.9)kg。將全部患兒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10例。兩組患兒在胎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新生兒外周動靜脈連續換血的常規護理, 包括術前對患兒的病情進行評估, 對護理計劃進行制定, 禁食, 術中對患兒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等。實驗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確定問題 對患兒的基本資料進行收集, 并全面評估, 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 對患兒及其家屬的要求進行了解, 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 并根據臨床醫生的治療計劃找出詢證問題:動脈置管失敗、動脈留置針置管滑脫、動脈通路不長、血液內環境和生命體征改變、嘔吐等。

    1. 2. 2 證據收集 結合提出的問題查閱相關文獻, 查找實證。文獻檢索的內容和范圍包括全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療法、護理措施、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不良反應等。

    1. 2. 3 分析和評價檢索結果 通過檢索對新生兒換血方面的經驗和研究進行綜合查找, 對檢索的文獻資料進行分級, 并評價和分析證據的真實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根據患兒的臨床具體情況和患兒家屬的實際需求, 制定護理措施。

    1. 2. 4 具體實施 ①準備環境, 嚴格執行病房的相關消毒制度, 患兒放置在輻射保溫臺上面, 同時要在輻射保溫臺上鋪設無菌治療巾, 將患兒的皮膚溫度設定為36.5℃, 并加強監護。②對多功能監護儀進行連接, 患兒的體溫、經皮血氧飽和度、呼吸、血壓和心率等進行記錄, 15~30 min記錄1次, 血糖30 min測量1次, 在換血前、換血中和換血后要留取血液標本來進行血常規檢查、血生化檢查和血氣分析, 換血期間要對患兒的生命體征、反應、膚色、輸排血通路狀況等進行仔細觀察[2]。③結合患兒的具體情況來對泵速進行調節, 盡量在2~3 h內完成換血;患兒在換血的整個過程中都應給予常規喂養, 術前和術后不禁食。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的重新置管情況和換血時間進行觀察記錄。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實驗組患兒在術中給予常規喂養, 患兒表現安靜, 并沒有出現留置針脫落引起重新置管的情況;對照組患兒術中出現比較嚴重的哭鬧、嘔吐現象, 有3例患兒出現導管脫落需要進行重新置管;實驗組患兒的重新置管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30.0%),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利用換血療法對新生兒黃疸進行治療時, 換血時間非常關鍵, 如果換血時間較短, 那么膽紅素降低的速度也就越快, 污染血液的幾率也就越低。在換血期間如果患兒四肢亂動、煩躁或者哭鬧, 就可能引起管路扭曲或者留置針脫出, 進而導致重復穿刺, 延誤換血時間, 而且也會對患兒造成疼痛刺激[3, 4]。循證護理的基礎是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并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專業技能, 并結合患兒的實際需求制定出科學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

    本研究中, 對照組患兒給予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的常規護理, 換血前4 h和術中患兒禁食, 術后僅進食1次, 而實驗組患兒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給予循證護理, 患兒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喂養[5, 6]。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治療期間表現安靜, 并沒有出現留置針脫落引起重新置管的情況;而對照組患兒術中出現比較嚴重的哭鬧、嘔吐現象, 有3例患兒出現導管脫落需要進行重新置管;實驗組患兒的重新置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在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全自動連續換血中應用循證護理, 能有效降低重新置管率, 縮短換血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敏, 蘆瑋瑋, 張曉蘭.新生兒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效果觀察及護理.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2):55-56, 72.

    [2] 陳開永, 劉照平, 代紅燕, 等.新生兒換血中常見護理問題及對策.中外醫療, 2014(18):158-159.

    [3] 楊艷紅.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體會.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11(7):742-743.

    [4] 曲穎波, 張敏 . 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護理.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30):3648-3650.

    [5] 王素琴, 孟小蕓, 常琳, 等 . 新生兒原發性免疫缺陷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護理.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 2003, 24(1):78.

    第7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關鍵詞:新生兒 高膽紅素血癥 換血治療 研究進展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并且是出生后第一周入院的主要原因,發病率居于新生兒住院病例的首位,近年來我國新生兒黃疸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1]。新生兒黃疸主要包括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通常情況下,臨床大約有60%的足月新生兒和80%的早產兒在出生后會出現黃疸[2]。由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新生兒黃疸,可能因膽紅素毒性而引起不同類型的并發癥如異常精神運動、神經后遺癥和死亡[3]。早期對高膽紅素血癥患兒選用合適的干預治療,如光療、換血、藥物等,可預防或減輕膽紅素對神經系統的損傷,并使不良預后、死亡的發生率下降。其中換血療法應用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中,可使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快速下降,有效去除致敏紅細胞、母體抗體等[4],有效遏制溶血和阻止黃疸的進展,被認為是一種迅捷可靠的治療方式,但換血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5],需嚴格掌握其適應癥。本文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的臨床應用現狀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1.1 判斷標準:

    新生兒出生后的膽紅素水平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因此在診斷高膽紅素血癥時需考慮其胎齡、日齡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對于胎齡≥35周的新生兒,目前多采用美國BHUTANI等[6]所制作的新生兒小時膽紅素列線圖或美國兒科學會(AAP)推薦的光療參考曲線作為診斷或干預標準參考。當膽紅素水平超過95百分位時定義為高膽紅素血癥,應予以干預。根據不同的膽紅素水平升高程度,胎齡≥35周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以分為:重度高膽紅素血癥,即血清總膽紅素(TSB)峰值超過342 μmol/L(20 mg/dL);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癥,即TSB峰值超過427 μmol/L(25 mg/dL);危險性高膽紅素血癥,即TSB峰值超過510 μmol/L(30 mg/dL)[7]。

    1.2 常見病因: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病因復雜,表現多樣,主要病因有患兒的膽紅素生成排泄因素、圍生因素、感染因素、母乳因素等[1,8-10]?,F圍生因素已超過感染因素成為引起新生兒高膽素血癥的主要因素。TAVAKOLIZADEH等[9]研究認為新生兒膽紅素的水平與母親年齡、懷孕次數、產程等母體因素密切相關。丁國芳等[8]研究發現母乳喂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出生體重下降和出生后紅細胞壓積增高對正常新生兒早期血清膽紅素水平有顯著影響(P<0.001),而母親年齡 、分娩方式、 第二產程時間、催產素使用時間、出生體重等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崔花淑等[10]認為感染也為重要致病因素,新生兒由于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容易引起感染導致紅細胞膜的破壞出現溶血。同時感染可造成肝臟功能障礙,抑制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大大降低肝臟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導致血中未結合膽紅素的增高。

    還有一些對需換血治療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研究表明,常見病因還有新生兒溶血病(HDN)、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缺乏、感染和原因未明等[5,11-13]。王曉嬌等[13]回顧性分析1996~2013年北京兒童醫院85例新生兒換血患兒中,新生兒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 81例(95.3%),其中 Rh系統血型不合溶血病(Rh-HDN) 71例(87.7%),ABO系統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 9例(11.1%),Rh合并ABO系統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1.2%);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G6PD)共 1例,占1.2%;不明原因的高膽紅素血癥共3例,占3.5%。YU等[12]對重慶地區614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的嬰兒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368例(59.9%)為ABO血型不合,103例(16.8%)為病因不明。BUJANDRIC等[5]分析了塞爾維亞17年398例嚴重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患兒情況,發現母嬰ABO和Rh血型不相合是患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原因。MICHAEL SGRO等[11]研究認為母嬰ABO-HDN和G6PD酶缺乏是患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原因,還有近25%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不能明確其病因。能夠導致嚴重HDN的同種免疫性抗體還有Kell血型系統的抗-K和MNSs血型系統的抗-Mur等;其他可引起HDN的抗體還包括Rh血型系統的其他抗體,Duffy血型系統中的抗-Fya、抗-Fyb,Kidd血型系統的抗-Jka、抗-Jkb,以及MNSs血型系統的抗-M、抗-N、抗-s、抗-S等[14]。

    1.3 主要危害:

    高膽紅素血癥是由于膽紅素的產生和消除不平衡而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水平超過正常范圍引起。生理濃度的膽紅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不僅可以抗自由基,還能夠抑制炎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同時它還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功能,能夠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15]。但超出一定范圍的膽紅素極易在全身多個臟器內沉積,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出現。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多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其表現形式,若不及時處理,血液中過高的膽紅素越過新生兒血腦屏障,輕者表現為急性膽紅素腦病,重者表現為核黃疸,死亡率較高,即使存活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的神經系統損害。DEY等[16]的前瞻性研究顯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與聽力損傷相關,亦有研究報道膽紅素的升高也可引起多臟器的損害,造成心、肝、腎的損傷[1]。

    1.4 臨床干預和治療方法: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需要盡早發現,及時干預,避免膽紅素腦病或核黃疸的發生。新生兒高膽紅素治療主要有光照、換血和藥物治療3類方法[7]。光照療法在臨床上廣泛使用,方法簡單有效,對于多數足月新生兒黃疸,光照療法為首選干預方法。在光的作用下,未結合膽紅素轉變為水溶性的4Z、15E異構體以及結構異構體,直接經過膽汁和尿液排出,進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早期研究發現光療會造成新生兒發熱、腹瀉等短期不良反應,但近年來研究顯示光療可通過氧化應激、DNA損傷等機制增加病死率,并與兒童期腫瘤、黑色素痣、過敏性疾病及癲癇有相關聯系[17]。藥物治療起效慢,起輔助作用。常用藥物治療有肝酶誘導劑、白蛋白、靜脈用免疫球蛋白、微生態制劑以及中藥等,可有效緩解患兒的黃疸癥狀。撫觸療法可以增強患兒的機體免疫能力,促進患兒神經系統、肌肉發育等。同時撫觸可以增加排便次數,達到間接去除膽紅素的目的[18-19]。換血是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去除體內過多膽紅素,降低膽紅素腦病的發生,但同時具有一定的風險,通常用于重癥患兒。

    2 換血治療

    換血治療是給患兒輸入成人的新鮮混合成分血液,從患兒血管抽出血液廢棄,可以短時間快速清除患者血中游離膽紅素、致敏紅細胞、抗體,一般2 h就可以使膽紅素降低50%左右,可有效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20]。但換血治療也屬于大量輸血的一種,存在輸血治療所具有的風險,因此換血治療通常用于重癥患兒,且不可濫用。

    2.1 換血指征:

    國內換血治療指征主要參考2014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組制定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7]。具體如下:(1)出生胎齡≥35周以上的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可參照2004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換血參考標準[21],出生體重<2 500 g的早產兒換血標準可參考以上共識[7]。在準備換血的同時先給予患兒強光療4~6 h,若TSB水平未下降甚至持續上升,或對于免疫性溶血患兒在光療后TSB下降幅度未達到34~50 μmol/L(2~3 mg/dL)立即給予換血。(2)嚴重溶血,出生時臍血膽紅素>76 mmol/L(4.5 mg/dL),血紅蛋白<110 g/L,伴有水腫、肝脾大和心力衰竭。(3)已有急性膽紅素腦病的臨床表現者無論膽紅素水平是否達到換血標準,或TSB在準備換血期間已明顯下降,都應換血。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還可以B/A(TSB與白蛋白比值)作為換血決策的參考,如胎齡≥38周新生兒B/A值達8.0,胎齡≥38周伴溶血或胎齡35~37周新生兒B/A值達7.2,胎齡35~38周伴溶血新生兒B/A值達6.8,可作為考慮換血的附加依據。

    2.2 換血途徑與方法:

    傳統換血途徑是臍靜脈推注法,操作簡便且管徑較大,但常引起平均動靜脈壓升降的變化,降低心輸出量和靜脈回流量,影響組織器官灌注,可能造成插管性心律失常、腸穿孔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目前傳統換血方法已被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所替代,主要選取股動脈、肱動脈、橈動脈、腋動脈抽血保證出血速度,再同步從外周靜脈注血,這一操作十分簡便且創傷較小,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防止局部缺血壞死、栓塞出現,已普遍應用于臨床[22]。

    2.3 換血血液的選擇:

    根據致病的免疫機制進行血液組分的輸注選擇,一般同型換血是主要原則,對于ABO-HDN,血液首要選擇O型紅細胞和AB型血漿;對于Rh-HDN,通常選用Rh血型同母親,ABO血型同患兒或O型血;對于相對少見的其他血系統(如MNS系統)HDN,選擇ABO血型同患兒或O型,且其不規則抗體對應的抗原為陰性的紅細胞。為盡量減少患兒輸血的巨細胞病毒等感染風險、高血鉀影響以及避免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推薦新生兒換血宜使用洗滌或去除白細胞的紅細胞,紅細胞要“新鮮” (儲存期5 d內) 且最好輻照[23],但輻照后紅細胞應立即進行換血,以防止高鉀血癥的發生。但加拿大的ARIPI研究觀察分析顯示188名低出生體重早產兒(VLBW)應用 “新鮮”紅細胞(儲存期5.1±2.0 d)和189名VLBW應用常規儲存期紅細胞(儲存期14.6±8.3 d)輸血對其臨床結局的影響無統計學差異,該研究觀察的主要結局包括了整個ICU住院期間(最長90 d)患兒的NEC、視網膜病、支氣管發育不良、腦室出血與發病率和死亡率,次要結局主要觀察其院感發生率[24]。

    換血時紅細胞與血漿的比例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雙倍血容量換血較為常見。沈玉才等認為2.5∶1球漿比例換血后貧血發生率更低[25];也有研究指出患兒沒有貧血可選擇2∶1的血液換血,若需要換血的患兒同時存在貧血,則應該選擇3∶1的血液為宜。如換血目的僅為糾正貧血時,采取單倍血容量換血(80~100 mL/kg);如用于糾正高膽紅素血癥時,可采取雙倍血容量換血(160 ~ 200 mL/kg)[26]。

    2.3 換血治療的并發癥及其預防和治療:

    換血治療過程中患兒的內環境處于極不穩定狀態,可導致不良反應及結局,進而影響治療順利開展。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不良反應及結局主要有高血糖癥、低鈣血癥、血小板減少、代謝性酸中毒和換血后輸血等。王曉嬌等[13]回顧性分析北京兒童醫院85例新生兒換血患兒中,經換血治療后,總膽紅素換出率為48.0%,間接膽紅素換出率為47.8%。換血后血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B/A值較換血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換血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患兒共77例,占90.6%。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高血糖癥61例(79.2%)、低鈣血癥46例(59.7%)及低鉀血癥33例(42.9%),血小板減少癥28例(36.4%)及代謝性酸中毒l5例(19.5%)。YU等[12]對重慶地區614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的嬰兒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換血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減少(54.6%)、高血糖(42.8%)、呼吸暫停(3.3%)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1.3%),未有換血相關死亡的報告。BUJANDRIC等[5]研究了塞爾維亞398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的患兒中,低鈣血癥和血小板減少癥是常見不良反應,有1例新生兒發生呼吸衰竭。KIM等[27]的研究發現韓國23例換血患兒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7.8%,發生在換血期間和/或24 h內,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氧血癥和低血壓[27]。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后常見不良反應的預防和治療對改善患兒預后非常重要。首先,醫護人員在換血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7]:(1)換血過程中應注意監測生命體征(體溫、心率、血壓和氧飽和度),并做好記錄。嚴格注意無菌操作。(2)注意監測血氣、血糖、電解質(含血鈣離子)、血常規。(3)換血時需等容量勻速地抽出和輸入血液。輸注時間一般控制全程在90~120 min內。(4)換血后可發生TSB反彈,應繼續光療,并每4小時監測TSB。如果監測TSB超過換血前水平應再次換血。其次,醫護人員要對換血治療中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高血糖癥、低鈣血癥、血小板減少、代謝性酸中毒等)及時對癥處理[28]。(1)高血糖:患兒換血后出現高血糖可能與換血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對胰島素產生拮抗作用以及靜脈輸注含糖液體有關。換血過程中避免輸入糖濃度≥10%的液體,且須密切監測血糖動態變化,尤其是對患有膽紅素腦病的高危患兒,換血治療前中后、治療后12 h內每3 h以及治療后3 d內每12 h監測血糖變化,根據血糖動態變化適時調整進糖濃度,防止因新生兒高血糖未及時處理造成嚴重后果。(2)低血鈣:換血治療后出現低血鈣考慮與換血采用的血源可能含有枸椽酸抗凝劑,而抗凝劑枸椽酸能與血液中的離子鈣結合,以及換血前所有患兒均曾接受藍光照射使鈣離子流失等因素有關,因此密切監測血鈣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日齡7 d內的患兒,換血治療前中后分別監測3次,且換血治療后6 h內每2 h監測以及治療后3 d內每天1次監測血鈣水平,并觀察有無抽搐等表現,靜脈補鈣時嚴防液體滲出。(3)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與換血血液為洗滌或懸浮紅細胞與血漿的混合血,幾乎不含血小板成分,而置換出的全血中含大量患兒自身血小板等有關。大部分血小板減少為無癥狀的暫時性血小板減少癥,由于血小板生成速度快,一般可自行恢復正常,不必常規輸注補充血小板。(4)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發生主要與血源保養液中含枸椽酸導致碳酸氫根降低、 大量碳酸氫根在換血時隨著血液排出等因素有關,換血治療全程及治療后積極監測血氣,尤其對合并有膽紅素腦病的患兒,予換血治療前中后分別監測血氣,且治療后6 h內每2 h監測及治療后3 d內每天監測血氣,及時補充碳酸氫鹽糾正酸中毒。

    3 總結與展望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干預和診斷標準因患兒種族、病因等差異而有所不同。換血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一個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可使患兒的血清膽紅素水平迅速下降,但換血治療仍有一定的風險,其安全性仍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需要充分掌握換血指征,評估風險,謹慎選擇換血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也應當重視患兒內環境變化,密切監測。換血治療的方法和途徑也在不斷地進步,目前國內有關新生兒換血治療的前瞻性研究尚少,新生兒換血對其成年后的長期影響研究幾無,因此大樣本和多中心的系統地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的研究仍有必要。早期發現和治療易發生高膽紅素血癥的患兒,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范思聰,何昕.高膽紅素血癥對新生兒肝臟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3):3133-3136.

    [2]HOSSAIN M,BEGUM M,AHMED S,et al.Causes,management and immediate complications of manage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A hospital-based study[J].J Enam Med Col,2015,5(2):104-109.

    [3]ZAHED PASHA Y,ALIZADEH-TABARI S,ZAHED PASHA E,et al.Etiology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Ira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World J Pediatr,2020,16(5):480-493.

    [4]KAKKAR B,AGRAWAL S,CHOWDHRY M,et al.Exchange transfusion in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a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 from Northern India[J].Transfus Apher sci,2019,58(6):102655.

    [5]BUJANDRIC N,GRUJIC J.Exchange transfusion for severe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17 years' experience from Vojvodina,Serbia[J].Indian J Hematol Blood Transfus,2016,32(2):208-214.

    [6]BHUTANI V K,JOHNSON L,SIVIERI E M.Predictive ability of a predischarge hour-specific serum bilirubin for subsequent significant hyperbilirubinemia in healthy term and near-term newborns[J].Pediatrics,1999,103(1):6-14.

    [7]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2014,52(10):745-748.

    [8]丁國芳,張蘇平,姚丹,等.正常新生兒黃疸與圍產因素的調查[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1(2):99-101.

    [9]TAVAKOLIZADEH R,IZADI A,SEIRAFI G,et al.Maternal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jaundice:a hospital-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Tehran[J].Eur J Transl Myol,2018,28(3):7618.

    [10]崔花淑,樸愛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360例病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9):85-86.

    [11]SGRO M,KANDASAMY S,SHAH V,et al.Severe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decreased after the 2007 Canadian guidelines[J].J Pediatr,2016,171:43-47.

    [12]YU C F,LI H F,ZHANG Q N,et al.Report about term infants with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undergoing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during an 11-year period,from 2001 to 2011[J].PLoS One,2017,12(6):e0179550.

    [13]王曉嬌,王亞娟,邵芳,等.新生兒黃疸換血療法對新生兒內環境的影響[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6,37(2):136-140.

    [14]吳遠軍,隗伏冰,楊勇.胎兒及新生兒免疫溶血性疾病研究進展[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20,23(1):44-51.

    [15]廉銀珠,張聘聘,秦秀嬌,等.膽紅素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1):76-79.

    [16]DEY S K,ISLAM S,JAHAN I,et al.Association of hyperbilirubinemia requiring phototherapy or exchange transfusio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mong admitted term and late preterm newborn in a NICU[J].Mymensingh Med J,2020,29(2):405-413.

    [17]馮霄,童笑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光療不良反應研究進展[J].臨床兒科雜志,2020,38(9):711-715.

    [18]遲春昕,侯海萍,陸麗華,等.經絡撫觸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治療依從性和生長發育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8,29(4):589-592.

    [19]趙紅梅,關麗嬋,石國燕,等.撫觸對新生兒黃疸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772-773.

    [20]OLUSANYA B O,IMAM Z O,EMOKPAE A A,et al.Revisiting the criteria for exchange transfusion for severe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J].Neonatology,2015,109(2):97-104.

    [21]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J].Pediatrics,2004,114(1):297-316.

    [22]唐熙.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療法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7,15(18):2211-2213.

    [23]NEW H V,BERRYMAN J,BOLTON-MAGGS P H B,et al.Guidelines on transfusion for fetuses,neonates and older children[J].Br J Haematol,2016,175(5):784-828.

    [24]FERGUSSON D A,HéBERT P,HOGAN D L,et al.Effect of fresh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premature,very low-birth-weight infants:the ARIPI randomized trial[J].JAMA,2012,308(14):1443-1451.

    [25]沈玉才,黃維本,巢偉聰,等.不同球漿比例換血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7):50-51.

    [26]楊麗莎,鄭顯蘭,何華云,等.單雙倍血量換血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效果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19):2618-2620.

    第8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關鍵詞】 黃疸茵陳顆粒; 毯式光療; 小兒高膽紅素血癥

    中圖分類號 R722.1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0131-03

    doi:10.14033/ki.cfmr.2016.2.074

    小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指早產兒血清膽紅素>10 mg/dl或足月兒血清膽紅素>15 mg/dl的一種現象,小兒高膽紅素血癥作為新生兒時期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較常發生于新生兒早期。若患兒的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及結合能力低下,便會使腸-肝循環增加,從而影響到小兒的生長發育,因此,采取有效方法治療小兒高膽紅素血癥,也是臨床面臨的重點問題[1]。目前,臨床上對小兒高膽紅素血癥多采用光療法,可取得理想的效果,筆者所在醫院近年來在小兒高膽紅素血癥毯式光療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黃疸茵陳顆粒治療,臨床療效更加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130例,作為對照組,男78例,女52例,日齡3~28 d,平均(13.00±5.49)d;出生體重2200~4100 g,平均(3100±520)g;患兒的總膽紅素(STB)水平在108~395 μmol/L,平均(262.00±25.17)μmol/L。同期選擇130例小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作為試驗組,男70例,女60例,日齡3~31d,平均(15.00±6.39)d;出生體重2000~4200 g,平均(3080±610)g;患兒的總膽紅素(STB)水平在114~392 μmol/L,平均(266.00±29.95)μmol/L。兩組患兒均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標準[2],且在臨床資料比較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納入標準:胎齡在37~42周之間,體重≥2000 g;血清總膽紅素值≤308μmol/L;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呼吸困難、重度窒息、重度感染、重度畸形、胃腸功能障礙等原發疾病者;不能配合本次治療研究者[2-3]。

    1.3 方法

    兩組小兒高膽紅素癥患兒均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包括口服肝酶活性誘導劑、抗感染、補液支持、白蛋白營養支持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130例患者行毯式光療:應用美國OHMEDA公司生產的毯式黃疸治療儀,以治療儀上的毯子將患兒軀干部包裹(毯與患兒可直接接觸),然后再用棉被包裹患兒全身,開啟儀器,每天照射12 h。毯式光療期間,嚴密觀察患兒臨床癥狀與體征變化情況,包括每小時對皮疹、脈搏、體溫、大便性狀等情況的觀察;每隔4小時經皮膽紅素儀測量膽紅素一次,評價患兒的治療效果。

    試驗組130例患兒行毯式光療的同時再應用黃疸茵陳顆粒治療:患兒均在采血后開始退黃綜合治療時服用黃疸茵陳顆粒,黃疸茵陳顆粒每次應用5 g,于喝奶前沖服,3次/d,療程為7 d。

    1.4 觀察指標

    兩組均在連續治療3 d后,觀察患兒的總膽紅素(STB)水平;采用目測法,觀察兩組患兒的黃疸消退時間;治療期間觀察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總膽紅素水平與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兒總膽紅素水平下降平均值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1122,P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3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1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7326,P

    3 討論

    小兒高膽紅素血癥屬于新生兒常見病和多發病,小兒因膽紅素過高,會造成蛋白激酶的磷酸化過程被抑制,并抑制神經遞質的釋放,對神經系統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高膽紅素血癥若不及時干預治療,還有可能抑制海馬長時程增加的形成,從而對小兒后期的記憶與學習能力造成影響。基于上述因素,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小兒高膽紅素血癥,也是臨床面臨的重點。

    目前,光療對小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效果已得到肯定,其機制是:未結合、脂溶性的膽紅素在藍光作用下,從IxaZ型轉換成為異構(水溶性)的IxaE型,這種異構體便可經患兒膽汁排泄到腸道或是從尿中排出,以此來起到降低高膽紅素的作用。而臨床上常用的光療照射方法有傳統藍光箱照射、藍光床照射、毯式光療等,大量的臨床實踐資料證實,藍光箱、藍光床照射與毯式光療均可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說明光療法均是比較有效、合理的。但結合其他方面特點綜合考慮,還是毯式光療較其他光療法更具優勢,具體體現在如下幾點:(1)毯式光療儀的體積較小,只包含一個主機與一個光療毯,占用空間較小,因此也具有移動方便、置放靈活等優點,同時其也不用像藍光箱或藍光床那樣需要監測環境的濕度、溫度,從而減少的患兒的護理工作量。(2)患兒采用毯式光療儀進行治療時,不必將身體全部,也不影響母乳喂養,適用于母嬰同室。(3)采用毯式光療儀時,光源主要位于主機內,光毯幾乎不產熱,不用擔心毯溫過高對患兒肌膚造成傷害,且因為光毯不用直接照射于患兒面部,故對患兒眼睛無刺激、無傷害。(4)藍光箱與藍光床治療小兒高膽紅素血癥雖能起到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較大的副作用,患兒在治療同時也容易發生嘔吐、腹瀉、皮疹、煩躁、發熱等不良反應,而毯式光療的副作用相對來說較低。如在沐永俊[4]的研究中,應用藍光箱、藍光床治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便明顯高于毯式光療組。由此可見,臨床在小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中,應該優先選擇毯式光療法。

    為能進一步提高小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效果,臨床在應用毯式光療的同時還會采取其他的輔助治療對策,包括常規應用的抗炎、補液與蛋白營養支持等。在此基礎上,很多醫院還會應用其他一些對小兒無毒副作用的藥物來輔助治療,例如臨床較常應用的中成藥黃疸茵陳顆粒,對治療小兒高膽紅素血癥便能起到顯著療效。中醫認為小兒高膽紅素血癥屬“胎黃”范疇,是由于患兒濕熱郁結肝膽,致使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而發,而黃疸茵陳顆粒中有茵陳、黃芩、甘草、大黃等中藥提取物,多藥結合,共奏清熱、利濕、保肝之功效,最終達到降低患兒血中膽紅素的目的[5]。此外,黃疸茵陳顆粒作為一種中成藥,不僅患兒服用方便,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具有用藥安全、可靠的優點,值得作為毯式光療的輔助用藥。

    總而言之,黃疸茵陳顆粒對降低血中膽紅素有顯著作用,且不良反應低,將其聯合毯式光療治療小兒高膽紅素血癥可獲得更加理想的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田鸞英,陳俊,常利利,等.加強光療治療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3,20(2):182-184.

    [2]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17-218.

    [3]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3):184-185.

    [4]沐永俊.三種光療方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2007,2(3):189-190.

    第9篇:新生兒黃疸護理診斷問題范文

    關鍵詞:新生兒 高膽紅素血癥 藍光照射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者可發生膽紅素腦病而致殘,甚至危及生命。藍光照射作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治療手段,在實施光療過程中,對出現的護理問題進行積極于預和有效應對,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9.06~2010.04我科收治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的病例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齡出生后20h~28d。均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1.2 方法

    入院后除對因治療外,患兒均采用藍光箱(雙面或單面)治療。將清潔光療箱,箱內濕化器水箱加蒸留水到2/3,接通電源,調整溫度至32.5℃(早產兒根據胎齡、日齡、體重而定),相對濕度50―60%?;純喝?雙眼佩戴黑色的眼罩(自制,用純棉黑布制成,類型為眼鏡狀),以防藍光照射對視網膜造成損傷,用一次性尿布遮蓋會,放人預熱的光療箱中央,記錄照射時間,我科多采用間歇照射方法,根據病情照射6―12 h/d。

    2 結果

    痊愈出院36例,占62.06%,好轉出院19例,占32.75%,自動出院1例,占1.72%,轉上級醫院繼續治療2例,占3.45%。出院護理滿意度測評達95%,無護理投訴及糾紛。

    3 光療過程中常見的護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3.1 患兒哭鬧不安

    光療時盡量選擇患兒安靜狀態,光療期間監測體溫、箱溫和室溫。一般患兒人箱后因環境的改變而出現哭鬧不安,護士要判斷哭鬧不安的原因,首先應滿足生理需要:檢查有無尿濕、饑餓、體溫、箱溫是否過高或過低,有無發熱和腹脹等情況,并及時予以處理;其次是滿足安全需要;光療時無依無靠,失去了安全感;再次是滿足愛的需要。由于新生兒已經具有了視、聽、嗅、味、觸、本體感覺。其中聽、味、觸覺已經十分敏銳,可采用通過聽覺和觸覺給予安慰,用溫和的語言與其說話,并給予軀體、四肢的撫觸,使患兒感到安全、舒適。改變患兒:側臥,使患兒四肢有了依靠,輕聲安慰,以保持患兒安靜。減少哭鬧,降低消耗,使患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完成光療。對于哭鬧劇烈,精神極度疲乏的患兒,主動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3.2 患兒嘔吐、窒息的可能

    將患兒裸放于床中央以獲得最佳照射效果,頭偏向一側,防止溢乳嗆咳,導致吸入窒息。光照治療下的患兒易哭吵及手足舞動,新生兒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關系,新生兒反射能力差,嘔吐時的胃內容物易嗆入氣管引起新生兒窒息,因此喂患兒進食時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進食后30min內給予頭部稍抬高,用柔軟布類固定患兒右背部使其呈右側臥,這樣使奶汁盡快進入十二指腸,減少奶汁在胃內過長時間的停留,且此在新生兒發生嘔吐時,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患兒哭吵較劇,暫不喂食,因吸入過多的空氣而容易引起嘔吐。單面光療時2 h翻身1次,順序依次是仰臥―左側臥―右側臥―俯臥。新生患兒俯臥時要使頭偏向―側,以免捂住鼻孔。睡醒后應予仰臥,防止膝蓋擦傷。接觸患兒前必須洗手、戴口罩,凡有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及傳染病者不能接觸患兒。

    3.3 患兒失水增加

    由于母嬰分離,光療導致患兒失水增加,如何給患兒及時補充能量及營養物質。策略;配方奶加母乳喂養,足月兒每3h喂奶1次,早產兒每2h喂奶1次,對吮吸無力等新生兒要耐心細致喂養,哭鬧易發生嘔吐引起窒息,患兒進奶30min內頭部稍抬高,右側臥位,光療期間患兒哭鬧、出汗,有時會出現嘔吐、腹瀉等加重不顯性失水,應及時補充水分并記錄出入量,如在2次喂奶間加喂適量糖水予以補充水,必要時給予靜脈補液,防止水、電解質的紊亂。給患兒適當補充鈣劑,避免發生低鈣驚厥。

    3.4 患兒稀便和排便次數增多

    光療可以引起患兒稀便和排便次數增多,對新生兒皮膚刺激大。策略:光療期間和光療結束后均觀察患兒有元腹脹、腹瀉和大小便的量和顏色,皮膚有無發紅和皮疹,每次便后用濕巾清潔臀部,待干后再用鞣酸軟膏涂于臀部給予保護,勤換尿片,每天溫水浴1次。

    3.5 藍光影響護士肉眼觀察

    小兒在光療箱里,由于有藍光影響護士肉眼觀察,如何正確觀察以及做好護理工作?策略:因為治療的特殊性,護士尤其需要加強巡視以及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顏面及口唇有無青紫,黃疽程度和部位變化,黃疽有無減輕,有無四肢顫抖、驚厥、哭鬧、嘔吐、吸吮力有無變化等,注意眼罩以及會遮擋物是否全部遮蔽,注意可能的皮膚損傷以及注意觀察輸液部位皮膚有無外滲及針頭滑脫等情況。經皮監測膽紅素儀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可以較為準確地估計膽紅素的數值,判斷黃疽的程度,且可避免侵襲性損傷以及醫源性的失血等。光療期間定時測量體溫,根據測量的體溫隨時調節光療箱的的設置溫度.控制患兒體溫在36.7―37.3℃的中性溫度。如果有發熱,切勿使用布洛芬來退熱,國外有文獻報道,使用布洛芬增加了膽紅素升高的危險性以及延長光療的時間。

    3.6潛在損害DNA

    在臨床上光療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患兒間接膽紅素的高低,較長時間的光療對于患兒有可能產生DNA等方面的損害。策略:多次翻身,如每小時輕翻身1次,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減少了潛在的損害,如果需要連續照射,每治療12h后間斷1―2h再進行照射。

    3.7 家屬缺乏理解和配合

    家屬普遍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缺乏必要的認識,他們對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了解甚少,導致存在家屬對于小兒病情的不正確聯想,以及對于干預治療的誤解。在光療時新生兒要放在光療箱內,母嬰分離,由母乳喂養暫改為人工喂養,喂奶方式的改變。策略:在光療前和家屬進行溝通,實施專人負責,誠懇相待,耐心解釋,介紹新生兒黃疽的基本知識,講解治療的目的和注意事項,消除家長顧慮,盡量得到家屬積極配合。我們認為:到位的健康教育導致了良好的依從性,而良好的依從性是和諧治療并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3.8 藍光燈管的使用時間

    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藍光燈管使用300h其能量減少20%,900h減少35%,2000h減少45%,此時再使用后,效果相對較差。策略:累計900h及時更換新燈管。同時每日清潔燈箱及反射板。有灰塵則會影響照射效果。在治療Rh溶血病等重癥高膽紅素血癥時,應及時更換新燈管,外罩藍布遮擋以增加反射光增強療效。光療結束后解除眼罩并檢查眼睛有無感染,察看全身皮膚顏色及有無破損,給患兒洗澡,觀察患兒光療后皮膚黃疸有無反跳現象,同時交接班加強床位護士的病房巡視。消毒清潔藍光箱,記錄照射時間。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四虎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欧美成人全部免费观看1314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成人久久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一级片|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成人黄色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