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祖國變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世上最美麗的畫卷描繪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
世上最動人的詩篇歌頌的是祖國永恒 的春天;
世上最神圣的情感報發的是對祖國的真摯愛戀……
中國一個除舊立新的祖國,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我的話語多得成一部歷史,我的話語多得可組成一片星河,但是說得最多最動情的一句,便是——騰飛吧祖國、祖國吉祥,吉祥祖國。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卓越創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中,一定能夠萬眾一心,奮發圖強,勇往直前地朝著宏偉目標闊步邁進,光榮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90后的我們,親身感受了改革開放60年的輝煌成就,我們感嘆:祖國是強大的,堅不可摧!在此寫一對聯賀慶祖國,希望祖國繁榮富強!
國慶巧遇中秋萬家歡!
2008年8月8日,這是華夏兒女期盼了多少年的日子。第29屆的奧運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了。在這盛大的開幕式上,看到體操名將李寧手持火炬,在畫卷中奔跑著去點燃奧運圣火的時候,便在想全世界宣告中國已經騰飛起來了,不再是“東亞病夫”。我很激動,為祖國感到驕傲,為祖國喝彩,我們中國人民百年的奧運夢終于實現了。在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的成績。在奧運閉幕式上,奧運圣火緩緩熄滅的時候,便宣告著第29屆奧運會圓滿的成功。
2008年9月27日17時00分35秒,這個時間更是激動人心。探索奧秘的太空,一直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夢想,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中國盡顯了科技實力,而在“神舟”七號,帶給我們的是更大的驚喜。因為與前兩次載人飛船不同的是,神七將誕生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太空人,把中國人的足跡留在了茫茫的太空,這也是中國人和太空第一次親密接觸。翟志剛出艙,他成了中國“飛得高,走得快”的人。太空人一出艙,見證了中國的科技不斷在進展,繁榮富強,有著充足的人力物力。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它奪走了近10萬人的生命,這次地震雖然十分重大,但是在爺爺的領導下,全國人民上下一致,給地震災區捐了214.16億元,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度過了這個難關,正如爺爺說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13億炎黃子孫把力量凝聚在一體,中國人們在困難面前只會越挫越勇,“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中國人的心永壓不垮!
今天是建國60周年,祖國上下一片歡慶。在這60年中,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裕了,心情更加舒暢……
聽奶奶說:“60年前,我像你姐姐那么大的時候,房子是家里人自己砌得,茅草做屋頂,亂磚泥巴做墻,一家人七八口擠在10幾平方米的屋子里,根本沒有什么家具,睡土炕,做菜必須在屋子外面做……”我聽了才知道人生活多么艱苦。
聽媽媽說:“爸爸媽媽24年前結婚時,就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而現在,我們一家三口換成了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我有自己的書房、臥室、能讓我自由活動;車庫就有40平方米……真是應有盡有!
再說工資收入奶奶這代人工作時,月收入幾十元錢那代人的愿望就是吃飽、穿暖、養活全家。現在奶奶退休了,退休金1000多元。
爸爸媽媽的月工資加起來近一萬元,吃穿住不用愁。每逢節假日,全家都在外面吃,既方便又熱鬧,日子過的芝麻開花--節節高。
【關鍵詞】政府統計組織;組織變革;扁平化
中國政府統計組織現行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大而全的體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適應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需要。該體制從建立之日起,就使政府統計部門受制于同級政府和上級統計部門的雙重領導之下,進而使政府統計活動的開展對政府的支持產生了超強的依賴性。如果說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以及全面實施統計報表的情況下,該制度具有一定優點的話,那么在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以及實施以抽樣調查為核心的統計調查體系的情況下,該制度顯然缺乏生存的土壤。因此,對于現行的政府統計機構的優化和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國際上國家統計機構的類型
國家統計機構,作為政府組織結構的一部分,是根據本國國情和政府管理的需要而設立的。在實踐中,由于各國政府體制、管理職能、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沿革和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千差萬別,國家統計體制、統計法律和行政基礎、統計工作范圍及職能等也各不相同,因而開展國家統計機構的中外比較研究工作是十分困難的。但是,由于世界各國統計機構的職能基本相同,定期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經濟、人口和社會等方面統計數據,展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實現統計工作管理的科學化和合理化、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政府和社會,是各國統計機構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標。因此,世界各國統計機構在統計管理、工作流程、專業水準等方面也有許多相通之處,可以相互借鑒經驗,取長補短。
在國外,盡管各國國家統計機構(中央統計局)在行政上可能分別隸屬于不同的部門,有的隸屬于財政部,有的隸屬于經濟事務部,或首相內閣和議會,但是絕大多數國家法律規定,國家統計機構在業務工作上是獨立的,統計工作不受政府干預,以排除各方面對統計數據的干擾。在法國,政府各部門統計機構是始終保留和存在的一個必設機構,不受執政黨的更換和政府部門撤并的影響。統計工作的獨立與中立性是保證國家統計數據公正、客觀的基石。同時,鑒于統計工作專業性強的特點,國家統計機構必須向社會公開統計調查方法、資料來源、數據的可信程度、數據公布渠道和公布的時間表等,保證統計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社會各界對統計資料的獲取和正確使用。這充分體現“公開是原則,保密是特例”的統計資料公開理念。
根據聯合國統計司《統計組織手冊》(2003年第三版)定義,國家統計機構的職能是向社會公眾、政府和企業界提供經濟、人口、社會和環境領域的統計信息。為了履行這一職能,國家統計機構至少要達到如下三個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國家統計機構要從動態角度定期調整統計工作項目,不斷適應變化、發展著的外部需要,編制和提供對用戶有價值的統計數據。二是制定一整套統計工作的基本制度和運行機制,充分開發、利用現有統計數據滿足用戶需要,努力降低成本,減輕負擔,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提供真實、可靠的統計數據,讓社會各界了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讓政府能夠據此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
國家統計機構作為服務型機構,其組織管理結構的設置必須取決于并且服務于國家行政管理的需要。由于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履行統計職能的國家統計體系(National Statistical System,簡稱NSS)也相對比較復雜。國際上通常按統計工作在中央統計局和政府部門統計機構之間分工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將各國政府統計體系劃分為“集中型”和“分散型”兩大類。如果考慮到中央統計局和地方統計部門之間的隸屬關系和分工情況,對國家統計體系可以做更詳細的類型劃分。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外政府統計體制比較研究》(2001年)的劃分標準,按照中央統計局對專業統計工作的管理以及中央統計局對地方政府統計工作的管理這兩個方面的作用和權限的大小,將各國政府統計體系劃分為四種類型:“集中型”、“專業集中、地方分散型”、“專業分散、地方集中型”、“分散型”。
當前,各國統計體系呈現出分散型中趨于集中、集中型中趨于分散的變化趨勢。在分散型的國家統計體系中,越來越注重發揮中央統計局作用,將統計組織、管理和協調功能集中在中央統計局,保證不同部門、不同來源統計數據之間的協調一致,強調整個國家統計體系的合力和內聚力。
二、政府統計組織變革的方向――扁平化的組織結構
(一)政府統計組織扁平化的可行性
所謂扁平化管理,是指通過縮短管理通道和路徑,擴大管理的寬度和幅度,進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扁平化管理的主要特征,一是倡導組織內部推行“全通道式溝通”,突破各層次之間的上下區分;二是精簡管理層次,市場反應較快,決策執行力提高;三是扁平化管理打破了傳統等級森嚴的組織結構,實施運營靈活、操作獨立、貼近市場、務求實效的“精英治理”模式。扁平化的核心就是減少管理中的中間層次,告別傳統線形組織的多層級金字塔式的模式。但是,扁平化組織模式的設計不能只是簡單地擴大管理幅度、減少中間層次和增加組織間的聯系。人為的拉平和聯結不但不能提高運行效率,還可能造成原有組織的混亂。因此,組織結構的變革要有客觀的成熟條件。在傳統管理幅度理論中,制約管理幅度增加的關鍵,是無法處理管理幅度增加后指數化增長的信息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而這些問題在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面前迎刃而解。
(二)我國政府統計組織扁平化改革的思路
我國政府統計機構實施扁平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為目標,整合業務流程;以梳理業務流程為基礎,優化組織架構。改革的目標是:實行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機構管理模式,精簡機構管理層次、提高數據收集質量,增強管理效率。
未來的政府管理對統計信息的基本需求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是國民經濟宏觀管理對統計的需求,二是各級地方政府區域經濟社會管理對統計的需求。對這兩種不同的需求,在統計調查體系上應當分開設計。國民經濟宏觀管理對統計數據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制訂方面,對統計數據的要求既要系統完整又要“少而精”,應結合國民經濟核算和數據公布通用系統(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簡稱GDDS)對統計數據的要求進行系統設計。對中央政府統計層次要實行集中統一的統計調查管理體制,保證統計數據不受任何人的干擾。而省地縣各級地方政府區域管理對統計的需要,可以在統計法律明確規定的范圍內,由省級地方政府統一組織統計調查,按照“誰需要、誰花錢、誰統計”的原則進行。地方政府統計調查的數據,主要用于本地區區域管理工作的需要,地方政府自然就要求統計數據準確可靠。因此,未來的政府統計調查體系的改革目標,應當是宏觀管理和中觀管理需要分開設計的兩層次統計調查體系,這樣才能避免目前“既要滿足各級政府部門對統計的需要又難以擺脫局部利益對統計數據干擾”的兩難選擇。
在“兩層次政府統計調查體系”中,處理好政府綜合統計與部門統計的關系是一個關鍵問題。這種關系也分兩個層次:一是中央政府綜合統計(國家統計局)與中央各部門統計的關系,二是各省級政府綜合統計(省級統計局)與省級各部門統計的關系。在“兩層次政府統計調查體系”中有三條相對集中統一的統計調查子系統:中央綜合統計調查子系統、中央各部門統計調查子系統和地方政府統計調查子系統。從中央政府統計與地方政府統計的縱向關系看,屬于“分散型”管理體制,但從三個組成子系統內部看,均為“集中型”管理體制。第一層次是中央政府宏觀統計層次,由中央政府綜合統計系統(國家統計局及下屬的調查局系統)和重要的中央部門統計系統(垂直管理的系統)組成;第二層次是地方政府統計系統和沒有納入第一層次的其它部門統計系統(多是部門中觀管理需要的統計)組成,第二層次政府統計雖然與中央政府綜合統計系統實行數據共享,但不是中央宏觀管理必需的,具體調查項目有很大的伸縮性,地區之間和部門之間不強求統一。
(三)政府統計組織改革步驟
確立改革步驟的基本準則:在統計制度方法上從整體設計到具體內容設計、在統計組織改革順序上從中央到地方、在統計調查內容上從重要到一般、在統計調查技術應用上從易到難。大體的改革步驟建議如下:
1.合理劃分中央政府統計分工
從中央綜合統計與部門統計關系入手,理清中央政府統計在兩個子系統中的具體分工,減少重復調查內容和中央政府宏觀管理不需要的調查內容。這是目前急需解決而又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
2.增強國家統計局的統籌協調能力
將國家統計局調查隊系統變成國家統計局直屬調查局(各省級調查局相當于司級),同時改革國家統計局內部機構設置。國家統計局內設立五類機構:一類是關于整個政府統計體系設計和監督協調的機構,包括統計方法制度與標準、統計監督與協調、統計數據和統計信息技術開發等部門;第二類是按業務內容劃分的各綜合統計機構,包括國民經濟核算、經濟統計(可分為農業、建筑業、工業、服務業等行業統計)、社會統計(可分為人口統計、住戶統計、勞動就業統計、價格統計、其他社會統計等)等;第三類是行政事務管理部門;第四類是公眾服務部門,主要負責公眾統計素養的培訓教育以及與公眾的溝通;第五類是信息中心,主要負責統計系統軟硬件的配置、網絡培訓教育、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等。
3.改進中央政府統計調查方法體系
在改革過程中,中央政府統計仍然需要地方政府統計機構的支持,首先從中央政府綜合統計調查內容設計開始,逐步擴大中央政府統計采用抽樣調查的業務范圍,減少對地方政府統計的依賴。如GDP核算是目前議論比較多的內容,可以試點運用抽樣調查方法和依靠中央重要部門統計數據并結合行政記錄、科學估算等來進行核算,待時機成熟時,中央政府統計就可以將各省GDP調查與核算上收。類似的調查項目有勞動就業統計、服務業統計時,這一改革過程就算完成。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統計也可以擴大抽樣調查方法的運用范圍,但必須是在國家統計局指導下進行。
4.改革部門統計與地方政府統計調查體系
當中央政府綜合統計系統在上一步改革中有所進展時,可以就具體進展項目與部門統計、地方政府統計重新進行業務分工,此時,部門統計和地方政府統計調查方法體系也需要作相應的改革。如農業統計,需要在國家統計局和農業部之間進行合理分工,在明確國家統計局承擔的農業統計任務后,其他統計任務就歸到農業部統計部門。部門統計調查方法改革需要在國家統計局指導下進行。地方政府統計改革可以在中央政府統計(包括主要的部門統計)改革過程中相機有選擇地試點,然后有步驟地進行推廣。
在減少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統計報表依賴的同時,要規范省級政府統計調查內容,逐步減輕基層統計負擔,提高基層統計工作質量。
三、結論
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政府統計部門受制于同級政府和上級統計部門的雙重領導之下,進而使政府統計活動的開展對政府的支持產生了超強的依賴性。在現今,高聳型的組織結構形式已經不適應當前信息化為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等調查形式。因此,進行我國政府統計組織結構的扁平化調整,建立兩級機構管理模式,精簡機構管理層次、提高數據收集質量,增強管理效率是其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機構比較研究”課題組.國家統計機構比較研究[J].統計研究,2008,(2).
[2]Karen Layne,Jung wooLee.Developing fully functional E-government:a four stage Model[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1,(18):122-136.
[3]Janice MBurn,Greg Robbins.Strategic planning for Seven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C]2001:1578.
[4]Jackson P,Gurthoys N.E-government:developments in the USand UK[A].DESA,Proceedings 12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C].2001:334-342.
[5]彭國莉等.政府業務流程與信息管理模式實證與理論研究[J].情報雜志,2006,
(11).
[6]GeorgA,Regina S.Electronic government services for the business Sector in Austria[A].DESA,2001:412-416.
爺爺奶奶住在破舊的矮房子,周圍鄰居的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次回到老家,發現路面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路邊都種上了一棵棵開著美麗花兒,我叫不出名字的風景樹。在綠色的樹間,偶爾就冒出一個穿著桔黃色衣服的塑料桶,一看,原來是垃圾桶。那些討厭的蒼蠅,蚊子無影無蹤了。小河變寬了,河水清澈多了。還可以看到一些小魚在水里歡快地游著。
咦?好多房子都變樣了,很多人家砌了高大的樓房,很多都是別墅式,可漂亮了。奶奶家的房子也變了,墻上貼上來一塊塊瓷磚,屋頂換上了紅色的琉璃瓦。門口做成了水泥場。哈哈,這下好了,冬天再也不會有很多泥沾在鞋上,跑都跑不動的。
(一)
童年時,屋門前有一口寬闊的池塘。
池塘邊弱柳垂絲,碧綠天成。微風拂過,細柳搖曳,柳枝輕柔地撥弄起水面,層層漣漪便漸漸地擴散開去。清涼的水塘里,鰱魚、鯽魚歡快地攪動荷葉,肥肥的鴨子在一角懶懶地玩水嬉戲。
池塘是我們暑期的天堂。頂著當頭的烈日,小伙伴們一個個光著屁股一猛子扎入水下,忘情地玩耍著那透心涼的清水。褲子被零落地藏在草叢中,以免被“兇惡”的家長們發現后嗔斥怒責。
兒時的我們,總貌似老道地感嘆光陰似箭。一眨眼的功夫間,太陽就落進村西頭的那座大山后了。山下的村莊上空,一戶戶土磚房的屋頂開始冒出裊裊炊煙,隨風四散。
那池蕩漾的清水,給了孩提時的我們以莫大的誘惑與無盡的童趣。
(二)
中學時,老屋門前,有一口池塘。
池塘岸邊,荒草雜生,土塊斑駁。水面上,總有幾只不知名的鳥兒安詳地端坐,滿塘的水草瘋長,成了鳥兒們棲息哺育的家園。
麻石跳板邊仍殘留著巴掌大的一塊水面,在草叢簇擁的世界里費力地擠露出烏黑的臉龐。它在向路人頑強宣示,宣示著池塘曾有的本色。
池塘會時常飄散出陣陣腐臭。這些年村里頭喂雞養豬的多了,養殖戶們百般呵護千般防控之下,病雞死豬仍如離離原上草般“野火燒不盡”。廢棄的被野草掩蓋的池塘,成為養殖戶們心目中病死禽畜天然的“水葬場”。
池塘不再是我們的天堂。它是自然的所有,四季輪回中,由它自生自滅。
我們也開始了離開家鄉外出求學的生涯。村里的大學生近些年慢慢多了起來,鄉鄰們不再覺得自己看見了“新大陸”。
(三)
大學時,荒坡下有一口池塘。
池塘邊,老屋在風雨中走過了它的生命歷程,地基上野草肆意地濫長,一群麻雀在草叢間蹦蹦跳跳。屋前的小路上走的人少了,自然也就沒了路。門前高大的柚子樹在歲月的洗禮中卻枝繁葉茂,只是樹下,已密布著荊棘和車前草。
池塘——我們假期回家時,依然這么稱呼它,小一點的孩童們,卻已然忘懷了野草下面曾有的那汪清水。站在池塘岸邊,滿目是雜草的盎然生機,山旮旯里幾塊芝麻大的農田,竟然趁火打劫,與池塘此消彼長,它們的田埂早已“扎根”在池塘的原有界限內。“池塘”似已不再名副其實,望著它日夜輪回間慢慢滄桑的軀體和那老去的容顏,或許幾年后,它會與老屋一樣,堙沒在歲月的黃塵里。
遠處,棟棟白色的小洋樓點綴在鄉間。鄉親們的日子漸漸富裕,好些人家已經去鎮上買房了,在鄉下建房的一些人家則別出心裁、寫意生活,用機器在院子里挖出一口口玲瓏的池子,抽入冰涼的地下水,用心地美化著自家的院落。
(四)
工作了。我們都踏上了新的生活旅途,老屋的地基上,新的變化也悄然演繹。
柚子樹下,一排藍白相間的新房子拔地而起,明亮的玻璃窗在陽光照耀下白光閃耀,一圈柵欄環繞庭院,幾片竹林布置在柵欄里,風來時翩翩起舞,竹葉沙沙作響。新房前的“草灘”被人重新發現,一番精心的裝扮后,宛如灰姑娘遇見王子般脫胎換骨,又似江南水鄉的清秀姑娘般,婀娜風韻地走出閨閣,重新展露了天生麗質的小家碧玉本色。
我行租賃準則以“風險報酬”標準將租賃劃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類,這使許多企業管理者巧妙地利用“兩租”分類創造結構化機會以進行表外融資,從而優化財務狀況。Franzenetal(2009)證實,在1980到2007年的27年間,租賃表外融資占總負債的比例顯著增加了745%。據《2010年世界租賃年報》數據統計分析,2008年全球租賃業交易金額已高達六千四百多億美元,絕大部分租賃資產和負債卻沒在承租人的財務狀況表中予以反映。這將顯著影響財務報表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對利益相關的決策產生很大影響。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和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已著力對租賃準則進行研究,于2010年8月17日聯合租賃準則的征求意見稿(ED),提出“兩租合一”,將租賃從“所有權模型”轉變為“使用權模型”,以求解決上述問題。
一、現行租賃準則的弊端
現行租賃準則自實施以來因存在許多弊端,一直被廣大利益相關者所詬病。
(一)“風險報酬”標準本身的缺陷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的分類關鍵在于租賃中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這就是“風險報酬”標準,這樣的租賃資產處理模型則稱為“所有權”模型。從租賃準則實施的效果來看,按“風險報酬”標準進行分類而采用不同的租賃會計政策,并沒達到準則的預計目標,反而被認為是低質量的準則之一,其原因在于“風險報酬”標準本身在理論上、邏輯上和現實操作中存在較大缺陷(邵瑞慶、施穎燕,2006)。
在理論上,“風險報酬”標準著眼于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的轉移程度,若與租賃資產相關的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則為融資租賃,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承租人需在其報表中確認相關的資產和負債,否則只在附注進行披露即可。這種“二分法”的形式使承租人要么擁有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要么完全沒有,沒有中間狀態。但租賃是指在約定的期間內,出租人將資產的使用權讓與承租人以取得租金的協議,從物的所有權對持有者的實際效能看,所有權含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因此租賃的本質是出租人讓渡資產的使用權和收益權,不含占有權和處分權。這將導致“風險報酬”非此即彼的思想與租賃的客觀事實不相符。另外,該分類標準還與會計基本理論中對資產的定義不相吻合?!帮L險報酬”標準強調,與租賃資產相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轉移(即擁有所有權)時承租人才可在表內對其進行相關的確認和核算,但從資產的定義“某一特定主體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而獲得或控制的可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來看,所有權不是資產的必備條件(葛家澍、林志軍,2011),或依據IASB/FASB對資產的最新定義“主體的一項資產是主體對其擁有排他的權利或其他的權利的現實經濟資源”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因此現行的租賃準則是根據一個與現行會計基本概念相悖的標準來選擇會計政策,這在理論上有很大瑕疵。
在邏輯上,“風險報酬”標準也存在很大的瑕疵。一項經濟業務發生后,其能否進入會計信息系統首先面臨的就是會計確認的問題,因此確認時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將至關重要,其正確與否將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而確認在會計核算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初始確認、后續確認和終止確認三個環節。承租人租賃業務發生時首先面臨的是初始確認問題,此時所選的會計政策應是以會計初始確認為基礎的。但邵瑞慶等(2006)認為,從發展歷史的角度來看,“風險報酬”標準是在探討會計終止確認的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用來解決會計終止確認的問題。由此可見,現行租賃準則是將會計終止確認的標準運用于初始確認中,這在邏輯上存在很大漏洞。
(二)創造利潤操縱契機
在現實操作中,現行租賃準則過分依賴于一些指導性標準,如75%、90%,這將產生“刀刃會計”(Knife-edgedaccounting),即交易中一個較小的變化將導致較大的區別,“兩租”的分類界限太明確,則可操作性大大加強(Biondietal,2011)。利潤操縱最常用的手段便是結構化合同條款,為了使資產負債不在財務報表中加以反映從而優化財務狀況,承租人偏愛經營租賃,出租人則是偏愛融資租賃,在設計合同條款時,承租人和出租人將尋找最優邊界,以達到交易雙方的目的。如此將導致租賃資產游離在交易雙方的報表外,其財務報表不能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而這樣的目的通過設計合同利率、擔保余值等方式很容易達到,正好75%、90%這樣的指導性標準成為利潤操縱的堡壘和指南針。
另外,現行會計準則對關聯方之間的租賃交易并沒有進行相關規定,關聯方在租賃交易中如何定價、如何核算等問題只能取決于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和管理層的意圖(孫思思,2011)。例如,當集團下的兩個子公司所擔負的所得稅率存在差異時,關聯方通過租賃交易以轉移利潤,從而減少納稅,因此關聯方的租賃交易也為利潤操縱創造可乘之機。
(三)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風險報酬”標準中含“遠低于”、“大部分”或“幾乎相當于”等字眼,不同的會計工作者會有自己不同的主觀判斷,這將喪失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現行租賃準則為企業管理者提供較多利潤操縱的契機,經營租賃資產游離在賬外的現象較嚴重,使得利益相關者使用財務報表進行投資者決策時必須進一步判斷和解讀企業的租賃狀況,因此財務報表的相關性受到強烈質疑,也增加了使用者的信息使用成本。另外,承租人與出租人的偏好不一致,可能導致同一項租賃業務分類不一致,缺乏對稱性,如承租人為經營租賃而出租人為融資租賃,這將導致財務報表的可比性將大大降低。因此缺乏可靠性、相關性及可比性的財務信息顯然不符合財務報告的目標,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國際新租賃準則新變化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現行租賃準則存在的諸多問題亟待解決,IASB及FASB著手租賃新準則的研究,于2010年租賃準則的“征求意見稿”(ED)。ED的主要思想即為“使用權”模型,承租人對所有的租賃資產進行資本化,不再區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以全面、公允、透明地反映租賃業務的經濟實質,把因租賃而產生的權利、義務和可能帶來的未來價值變化及走向充分及時地披露出來?!笆褂脵唷币蟪凶夥皆谧赓U期開始日,因取得一定期間使用某項資產的權利而確認一項資產——使用權資產并在租賃期內進行系統合理的分攤,同時把支付租金的義務確認為一項負債(應付租賃款),該項使用權資產和負債均在承租人財務報表中進行反映。出租方以是否保留資產的主要風險和收益為標準,決定采取“履行義務法”還是“終止確認法”。當出租人保留了資產的主要風險和收益時采用履行義務法,即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因需履行資產讓與承租人使用的義務而確認一項負債(金額為預期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應就其收取租賃款的權利確認一項資產,其金額為承租人租賃付款額及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的現值總額,而租賃資產繼續在其資產負債表中進行反映。若租賃資產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則出租人采用終止確認法,即終止確認租賃資產并確認另一項資產(向承租人收取款項的權利)。
ED自后受到各方的熱烈的討論,筆者也將從理論意義和現實操作角度對ED提出的租賃新模型進行可行性分析。
(一)“使用權”模型的理論意義
1.保持準則體系的內在一致性
ED提出的“使用權”模型取消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涇渭分明的判斷標準,提出“兩租合一”,規避了“風險報酬”標準本身在理論上、邏輯上的缺陷和漏洞。
從資產定義角度,IASB/FASB在系統分析現存資產定義缺陷的基礎上,對資產進行新的定義“主體的一項資產是主體對其擁有排他的權利或其他的權利的現實經濟資源”,該定義強調了資產的現實性、排他性及“經濟資源觀”。最新國際租賃準則把承租人對租賃資產的使用權作為主體的一項資產引入資產負債表,則非常契合資產的定義:承租人在租賃期內能排除或限制他人使用該租賃資產,即擁有排他的權利,體現了“排他性”;租賃資產可在租賃期內直接或間接、單獨或與其他資源一起產生現金流入或減少現金流出,體現了“經濟資源觀”;在資產負債表日,承租人擁有對租賃資產的使用權并能排除或限制他人對該租賃資產的使用,體現了“現實性”;現實性、排他性及經濟資源有合同或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予以保證,是法律或其他同等方式強制賦予的(成小云、任詠川,2010)。因而在會計基礎理論角度,“使用權模型”比“所有權模型”更具合理性,這也說明了利潤的本質,即利潤來源于企業對資產的使用而不是對資產的所有。
2.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使用權”模型將表外融資業務表內化,減少表外融資機會和外露風險敞口,便于報表使用者全面衡量企業的總體會計風險,增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該模型減少企業管理層通過結構化租賃條款以進行利潤操縱的機會,增加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該模型統一承租方的會計核算模式,租賃雙方的交易處理呈現對稱性,增加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財務報表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高。
(二)“使用權”模型的現實操作困境
“使用權”模型在理論上似乎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能推動租賃會計的進一步發展。但至ED以來共收到785個回復,包括美國設備融資租賃協會(簡稱ELFA)、歐洲設備租賃公司協會聯盟(簡稱Leaseurope)和英國租賃協會(簡稱FLA)及部分來自中國的回復,其中不難看出“使用權”模型在現實操作層面還存在很多的難題和困境。
1.應用環境的阻礙
“使用權”模型提出,承租方應在其財務報表中確認與租賃有關的使用權資產和租賃支付義務負債,即將所有租賃都進行資本化處理,將增加企業的資產負債規模。(1)資產負債規模的增加,在其他財務報表變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等一系列財務指標將惡化,因此企業財務杠桿增大,提高了企業財務風險;經營業績下滑,嚴重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舉債能力。(2)新準則實施的第一年企業成本大幅度上升,對凈利潤有重大影響(見表1),這嚴重影響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推行新準則的積極性。(3)新準則若最終得以實施,金融機構不得不更新評價系統、再造經營流程、收集歷史數據、更新管理模式和政策、培訓員工等,以建立一套新的、更為寬松的財務狀況評價體系以適應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這會極大地增加金融機構的準則推行成本,降低金融機構改革的積極性。承租人作為租賃交易的關鍵參與方,其財務狀況、融資能力的不利變化嚴重影響租賃業的繁榮和發展,也大大增加了“使用權”模型在實踐中的阻力,具備較差的現實操作性。這應該也是ED受到多方質疑的首要原因之一。
2.“成本效益”原則的約束
(1)“使用權”模型更適用于復雜、大額、長期、結構化的交易,對于簡單的租賃交易,使用該模型進行處理將顯著增加企業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對于租賃業務較多的承租人來說可能極具挑戰。而由于簡單的交易用復雜的核算方法進行披露,租賃交易的經濟意義并沒有得到恰當的反應,因此增加信息成本不一定能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2)“使用權”模型要求承租人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是否存在至上一報告期以來使內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的事實或情況,以判斷其對租賃期(含續租或終止租賃的選擇權的判斷)、或有租金、折現率、租金支付義務及使用權資產等造成的影響,從而對其金額進行重估。這將涉及過多的主觀職業判斷和會計變更事項,將增加投資者分析財務報表的困難和會計人員的工作難度與工作量。企業由于大量的重估工作以增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及該模型采用攤余成本法代替現行經營租賃的直線法,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提供信息的成本增加,企業積極性受到制約,從而該模型的現實操作性受到嚴重影響。
3.出租人“履約義務法”的困境
(1)企業可能發生多次轉租,則會發生一系認使用權資產和資金支付義務的過程,若每個環節均采用“履約義務法”,則這種使用權資產無異于衍生金融資產,有很大的杠桿放大作用,增加資產的不穩定性。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如金融危機原理,將會產生巨大影響。
(2)若出租人采取履約義務法進行會計處理時,由于主要風險和收益并未轉移,出租人繼續確認該項租賃資產,而承租人也確認了與該項租賃資產相關的使用權資產,因此同一項資產出租人和承租人都進行確認,出現重復確認的問題。
(3)出租人采用“履約義務法”和“終止確認法”的標準還是取決于租賃資產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這實質上跟現行租賃準則沒有多大區別,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方式還是不能避免“風險報酬”標準自身的缺陷。這將影響新準則的現實操作性。
三、我國對租賃準則新變化的應對策略
現行租賃準則具有諸多弊端,需亟待解決和改善,而IASB和FASB的征求意見稿雖具顯著的理論意義,卻面臨嚴峻的現實操作困境。然而國際租賃準則的推行在不遠的將來將是不爭的事實,只是使其如何能更好地反映租賃交易的經濟實質還在不斷地完善和修改之中,IASB和FASB新一輪征求意見稿也將在2013的第二季度出爐。近年來,我國的會計準則正加緊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這將對中國租賃會計核算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何應對租賃準則新變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將是我國會計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重要問題。
(一)宏觀層面——漸進式趨同策略
在國內租賃業起步快、中小企業融資難、高精尖會計人才緊缺的大背景下,在國內經濟處于轉型改革的發展階段、國際經濟環境一再驟冷的前提下,若企業過早采用租賃新準則,必將不利于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本土化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規模化經營并不斷發展壯大,并對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積極參與國際租賃準則的制定與討論,積極推進租賃準則的改革和突破,結合中國國情,制定趨同路線圖,采取漸進式的趨同策略。
首先,采取過渡的方式,將經營租賃逐漸從附注中納入報表,最開始可將經營租賃的附注披露明晰化和標準化,如建立“租賃明細表”,當企業具備表內披露的能力時應積極將租賃資產表內化。其次,國家應大力培養國際化會計人才,以積極參與國際租賃準則的探討和擬定,充分發揮影響力,以體現廣大企業的利益訴求。再次,促進立法部門、稅務部門等監管部門的合作和協調發展,共同為新準則的推行鋪平道路;為解決新準則推行帶來的舉債能力和償債能力的減弱問題,國家有關部門應積極推進金融機構評價體系的更新,使企業不因租賃準則變化導致的財務指標惡化而加劇融資困難。最后,“使用權”模型引入了較多的會計估計、主觀職業性判斷,若缺乏一個穩定和諧的文化約束環境將導致不同的人其估計判斷結果多樣化,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文化環境會對該國企業財務披露產生重要影響(Jaggi,1975),優秀的企業文化和治理文化能對企業行為取向發揮導向作用,且對管理層和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潘愛玲等,2012),因此加強會計文化環境的研究和建設以增強會計信息的質量將至關重要,由此將為新租賃準則的推行建立良好的實施環境。
(二)微觀層面——積極應對策略
租賃準則的影響最終通過企業表現出來,因此企業的執行態度和熱情將對新準則的推行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首先,企業應基于現狀評估租賃會計政策改革對公司的影響。在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的實質性趨同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特別是境外上市公司應積極評估租賃會計處理模型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對企業融資能力及稅賦的影響,把握改革的主動權,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
其次,應加強會計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建設。新租賃準則由于多采用攤余成本法,會計確認和核算方面較復雜,企業應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員工培養,以滿足企業在數據獲取渠道、信息管理和報告方式轉變等需要。另外,新租賃準則加大了會計估計和判斷,要求定期對租賃合同的關鍵性條款如租賃期、折現率、或有租金等進行重估,企業應升級改造會計信息系統,建立嚴格的重估程序和內部控制流程,以確保會計估計、判斷的可靠性和可驗證性,并保證新租賃會計準則順利實施并滿足后期的管理要求。
小時侯,第一句會說的話是媽媽;第一個會寫的詞是中華;第一首會唱而百聽不厭的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是祖國媽媽,這個偉大的母親。是她告訴我們不準后退要前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長江后浪推前浪。緬懷漫漫歲月,翻開歷史厚厚的書頁,我們要牢記60年前的辛酸,貧困,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人欺負。每一次沉痛的教訓都使我們刻骨銘心啊!
然而,現在的我們正在一大步一大步的向前走。電腦、地鐵、衛星、宇宙飛船,那是個遙遠的夢想,在西方國家才能擁有。但是今天,夢想不再是夢想,由科技創建了未來。這些我們都有了,我們的夢想實現了。
現在的中國,不是以前的中國了。你看,在暴發全球的金融危機時,聽說在那富得冒油的美國也出現了因付不出房租或房貸而流落街頭的人而無人問津。但在我們中國,就在多事的2008年:1月的暴雪冰凍,風雪無情,人有情;在四川的5?12特大地震,在黨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在祖國媽媽的呵護下,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迅速幫災區人民建立起家園;尤其在2008年8月8日,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又開展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他跨過了幾百年人的夢想。讓全世界的人了解了中國,讓他們看到了東方這神圣而富有魅力的國家。讓歷史見證了這美好的時刻。中國!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一個讓無數華夏兒女為之驕傲與自豪的名 字!
但是!花有謝的時候,樹有枯的時候。我們—21世紀的接班人就要像沙漠中的一滴水,作出貢獻!水要有營養,才能讓花、樹生長。而我們努力學習就是在給自己補充能量,補充營養。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騰飛而努力奮斗。
祖國媽媽,您的未來將會由我們來創造,您的魅力將由我們來描繪!我愛你——中國!
關鍵詞:保護雙重化 差動 匝間 過流 失磁 過激磁 逆功率 失步 轉子接地
中圖分類號:TM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c)-0124-02
山西神頭第二發電廠應用的是捷克電機廠生產的總裝機容量4×500MW的發電機組。#1機組原來配套的發變組保護不是雙重化配置,不滿足GB/T14285-2006《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和《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反事故措施》要求。該保護已經投運12年,雖屬于微機保護裝置,但由于電子元器件產品嚴重老化,所以帶來了設備可靠性差、備品備件匱乏等問題,給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采用了RCS-985B微機發變組保護改變了對原有的發變組保護,該文介紹分析了改變后保護裝置的特點。
1 主設備相關參數
1.1 發電機參數(見表1)。
1.2勵磁機參數(見表1)。
2 保護配置
神華國能集團有限公司神頭第二發電廠1號發變組保護改造全部采用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保護裝置。保護A、B柜配置RCS-985B發電機變壓器保護裝置,保護C柜配置兩套RCS-985RE發電機和勵磁機注入式轉子接地保護裝置,以及RCS-974FG非電量保護裝置。發電機保護包含了通用的發電機保護功能以及失磁、失步等大型機組所特有的保護功能。配置有非電量重動等功能。主保護和重要回路雙重化配置。保護A柜、B柜、C柜具體配置如下:
A\B柜:⑴ 電量保護:發電機過電壓保護,誤上電保護,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保護,發電機起停機保護,發電機定子匝間保護,發電機差動保護,發電機復合電壓過流保護,發電機失步保護,發電機定子過負荷,發電機負序過負荷,發電機發電機逆功率保護,逆功率保護,發電機失磁保護,發電機逆功率保護,發電機程跳逆功率保護,發電機100%定子接地保護,過激磁保護,發電機低頻保護,勵磁機差動,勵磁機過流,主變差動保護,斷路器閃絡保護,發變組差動保護,主變零序保護,主變通風,非全相保護,起失靈保護,高廠變差動,高廠變復合電壓過流,A分支過流,B分支過流,廠變啟通風。⑵ 開關量重動:短引線保護,轉子接地跳閘。
C柜:⑴ 電量保護:發電機和勵磁機注入式轉子一點、兩點接地保護⑵ 非電量保護:主變油溫(報警、跳閘),主變壓力釋放,主變重瓦斯,主變輕瓦斯,主變繞組溫度(報警、跳閘),主變油位,,高廠變繞組溫度(報警、跳閘),高廠變油位,高廠變油溫(報警、跳閘),高廠變輕瓦斯,高廠變重瓦斯,高廠變壓力釋放,勵磁系統故障,系統停機,熱工保護等。
3 技術支持
發變組保護型式:微機型
直流電源:允許偏差為-20%~+10%;額定電壓為220V;波紋系數小于或等于5%。
交流電源:允許偏差為-15%~+15%;額定電壓為220V;頻率為50Hz±0.5%;波形系數小于或等于5%。
主要設備技術參數:
(1)CT變比:
主變高壓側:15TPY15 1250/1A、15TPY15 1250/1A;
發電機側:BP222180 18000/5A、BP222180 18000/5A;
廠用變壓器高壓側:15TY15 18000/ 5A、2000/5A;
廠用變壓器低壓側:15TY15 6000/5A、4000/5A、6000/5A;
勵磁機:BB103-40 4000/5A。
(2)PT二次電壓:
550kV:/0.1kV
20kV:(20/)/(0.1/)/(0.1/)kV
(20/)/(0.1/)/(0.1)kV
6kV:(6.3/)/(0.1/)kV
(3)頻率:50Hz。
(4)以下為廠用變壓器低壓側斷路器參數:
合閘電流和跳閘電流均為5A;控制電壓為DC220V。
(5)以下為主變壓器高壓側斷路器參數:
合閘電流和跳閘電流均為3A;控制電壓為DC220V。
(6)滅磁開關參數:
控制電壓:DC220V;合閘電流:3A;跳閘電流:3A。
4 整套裝置的主要功能
(1)裝置應可以進行參數監視。
(2)裝置各保護軟件相互獨立。
(3)合理的裝置的保護模塊;當其中一個出現故障時,不影響被保護設備的運行。
(4)裝置中保護的類型不同,有便捷的投退功能。
(5)裝置應可以自動檢測。
(6)裝置每一個獨立逆變穩壓電源的輸入應有自己的保險和失電報警功能。
(7)非電量保護可經裝置延時后出口或經裝置觸點轉換出口,信號可以反映出來。
(8)裝置應可以自復位。
(9)裝置具有成套性、獨立性和完整性;在成套裝置內有相應的保護功能;被保護設備有高壓廠用變壓器、主變壓器、發電機等。
(10)保護屏內的變流器的準確等級至少為0.5級,其飽和倍數應高于或等于其連接的電流互感器的準確限值系數,并注意其保護用變流器的準確等級和飽和倍數。
(11)裝置應記錄重要信息,通過接口送出;信息可重復輸出,不會丟失,企業標準規定輸出方式和信息內容。
(12)裝置應有獨立的內部時鐘,用提供外部時鐘同步接口,每24h誤差小于±5s。
(13)保護屏柜端子不與裝置弱電系統有直接電氣上的聯系。分別對不同回路采用繼電器轉接、光電耦合、帶屏蔽的變壓器磁耦合等措施。
5 各種保護功能的技術特點
5.1 差動保護
主保護就是發電機-變壓器組裝設差動保護,以下是差動保護裝置:
(1)發電機差動保護:保護發電機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2)廠用變壓器差動保護:保護廠用變壓器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3)勵磁機差動保護:保護勵磁機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4)主變壓器差動保護:保護主變壓器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第一套主變差動選用二側差動保護;第二套主變差動選用三側差動保護第一套高廠變差動選用三側差動保護:6000/5A、6000/5A((6KV分支CT);第二套高廠變差動選用四側差動保護6000/5A、4000/5、4000/5、(6KV分支CT)(5)發變組大差保護:保護主變、高廠變機封母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第一套發變組差動選用三側差動保護:18000/5A(20KV母線CT);第二套發變組差動選用三側差動保護:2000/5A (20KV母線CT)。
以下為各差保護的功能特點:
(1)具有電流互感器(TA)斷線判別功能,并能閉鎖差動或報警;(2)具有制動特性,防止區外故障誤動;(3)具有差動電流速斷功能;(4)當同一相上出現兩點接地故障時,可動作出口;(5)有平衡差動保護各側電流的措施;(6)有防止勵磁涌流引起誤動的功能;(7)動作時間小于或等于30ms;(8)動作電流的整定值允許誤差±5%,整定范圍應為0.1-1.0額定電流。
5.2 發電機定子匝間保護
對發電機定子繞組同相分支或同相不同分支間的匝間短路及定子繞組開焊故障進行保護,設置縱向零序電壓保護裝置;以下是保護裝置的功能特點:(1)區內故障有靈敏的系數,區外故障時不誤動;(2)電壓或電流互感器斷線時不誤動;(3)三次諧波濾過比大于100;(4)動作時間(1.2倍定值時)不大于100ms;(5)整定值允許誤差±5%。
5.3 相間短路的后備保護
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主保護或者后備保護應設置阻抗保護,以下是阻抗保護裝置:(1)發變組阻抗阻抗保護:對主變繞組、發電機和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進行保護。發電機阻抗保護采用全阻抗原理,設兩段阻抗圓,第一段作為發變組的主保護,瞬時動作于全停。第二段作為系統及發變組的后備,延時動作于解列。保護應設PT回路斷線閉鎖措施;
(2)高廠變阻抗保護:對高廠變繞組和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進行保護。高廠變抗保護采用全阻抗原理,設兩段阻抗圓,第一段瞬時動作于全停。第二段延時動作于全停。保護應設PT回路斷線閉鎖措施。
發電機-變壓器組主保護、高廠變主保護的遠、近后備保護的相間短路故障保護應有以下保護裝置:
(1)對稱過負荷保護裝置;(2)不對稱過負荷保護裝置;(3)高壓廠變:裝設過電流保護裝置;(4)勵磁機:裝設差動保護、過電流保護裝置。
以下是保護裝置的功能特點:
(1)要保證動作的選擇性,差動保護要配合差動保護主保護和線路相間保護的后備保護;(2)設置反時限特性能,與發電機定子或轉子表層過熱特性更般配。
5.4 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
保護發電機定子繞組的單相接地故障,發電機的高阻接地方式,裝設零序電壓式和三次諧波式接地保護裝置; 上述保護裝置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技術要求:
(1)在跳閘的零序電壓取自發電機中性點起作用;
(2)保護范圍為全部定子繞組。
5.5 主變碰殼保護
主變碰殼保護由三個獨立的單相接殼零序電流構成,各相延時動作于全停。
5.6 保護發電機和勵磁機的回路
保護勵磁機、發電機轉子回路一點接地故障和勵磁回路的過負荷保護,以下是主要功能特點:
(1)轉子繞組不同地點發生一點接地時,在同一整定值下,其動作值誤差滿足要求;
(2)轉子回路一點接地保護要符合無勵磁狀態下測量要求,返回系數小于或等于1.3。
5.7 發電機過激磁保護
保護發電機及主變壓器過激磁,當電壓升高、頻率降低時,鐵芯的工作磁通密度變高,過熱使絕緣老化的保護裝置。以下是其功能特點:(1)電壓整定范圍為1.0~1.5額定電壓;裝置適用頻率范圍為25Hz~65Hz;(2)保護裝置分為兩部分:反時限、定時限。
5.8 發電機的過電壓保護
當起動或并網過程中電壓升高時,防止發電機絕緣受損。以下是其功能特點: (1)返回系數大于或等于0.9;(2)電壓整定范圍為1.0~1.5額定電壓,整定值允許誤差±2.5%。
5.9 發電機失磁保護
發電機在發生失磁時,防止發電機損害,保護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保護裝置。以下是其功能特點:
(1)應能對機組的穩態異步邊界及系統的崩潰電壓進行檢測,或者是對機組的靜穩邊界進行檢測,;還應能檢測負荷不同時的不同失磁;
(2)應防止機組正常進相運行時和電力系統振蕩時的誤動;還應防止電壓互感器斷線和電壓切換時以及系統故障、故障切除過程中的誤動。
5.10 發電機逆功率保護
保護發電機在并列運行時,從電力系統吸收有功功率變為電動機運行而損壞機組的保護裝置。逆功率分為逆功率保護元件和保護裝置程序跳閘的起動元件兩部分。以下是其功能特點:
(1)有功測量原理不受無功大小的影響;
(2)具有PT斷線閉鎖功能。
5.11 發電機頻率異常保護
保護汽輪機,為防止發電機在頻率偏高或偏低時,造成汽輪機的葉片和拉筋發生斷裂的保護裝置。以下是其功能特點:
(1)在發電機停機時自動閉鎖頻率異常保護;(2)根據汽輪機的頻率-時間特性,可以按頻率分段時間積累,斷電時時間積累能保持。
5.12 汽機保護
發電機在停機和啟動過程中,汽機發生故障時,防止引起一些保護裝置拒動的保護裝置。
5.13 發電機軸過流保護
反應發電機軸電流,第一段40ma延時動作于信號;第二段80ma延時動作于信號。
5.14 主變、高廠變本體保護
主變、高廠變本體內部的繞溫故障、油溫、重瓦斯、壓力釋放等,都有相應的保護裝置和信號。
5.15 高廠變低壓側過流保護
保護變壓器低壓繞組及其分支引出線過流故障的保護裝置,也是低壓母線上各元件的后備保護。以下是其功能特點:(1)電流整定值允許誤差±2.5%;(2)在變壓器低壓側上設置分支過電流。
6 分析改造效果
(1)設備國產化,有物美價廉的備品備件供應,使檢修成本大大降低。
(2)好控制,運行穩定,過剩維修得到了避免,勞動強度降低。降低了維修時間和成本,使事故減少、維護檢修變得簡單。
(3)系統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全面的各項限制和保護功能,保證機組運行的安全穩定。
(4)設備保護配置滿足雙重化保護配置,符合安評要求。
7 結語
綜合以上介紹,RCS-985B微機發變組保護系統在全國大中小型發電機組得到了廣泛應用,可靠性高,控制性好,該保護配置方式使系統能夠穩定運行。該方案在#1機組成功的應用為該廠#3、#4機組下一步改造提供了借鑒與保證。
參考文獻
[1]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瑞RCS-985B發電機變壓器成套保護裝置技術說明書[S].南京: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