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貿易行業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商務英語函電 教學內容 改革
引言
商務英語函電是國際貿易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的專業主干課和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用英語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戶進行書面交流的能力,其目的為達成交易、發展新客戶和加深與已有客戶的關系。由此可見,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能力的高低在國際貿易業務操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關系著國際貿易業務是否能夠順利展開。對于學校來說,我們應該把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能力作為學生的一項重要的職業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那么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這項職業能力?筆者認為,首先要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會認真地學,才會學好這門課,也才能很好地掌握商務英語函電的寫作技能。
一、商務英語函電教學內容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教學內容是形式所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直接參與國際競爭。要想在競爭中站穩取勝,企業必須擁有一批既懂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又有較高的商務英語水平的外貿實用型人才,〔1〕而培養這些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必然由學校來完成。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要出色地完成培養當今國際貿易行業急需的“英語+商務”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就必須要進行教學改革,而教學內容的改革又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說進行教學內容改革是形式發展的要求。
(二)改革教學內容是當務之急
當前經濟形式的迅速發展,使得國內企業急需大批“英語+商務”的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當前的學校教育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很多學校培養出來的國際貿易專業或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不符合企業的要求,具體表現為商務處理能力低、用英語與客戶進行口頭和書面交際的能力欠缺,大多數畢業生更多地掌握了理論知識,但實踐動手能力不夠、不敢開口和客戶進行交流、不知如何用英語和客戶進行書面交流。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高分低能的現象。究其原因,和學生在校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學生在校學習時更關注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實踐能力的鍛煉不夠。
就商務英語函電這門課程來說,目前,國內的各個高校采用的教材大致有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商務函電》、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紀商務英語-函電與單證》、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商務英語函電》等,這些教材都是教育部規劃教材和精品教材,書中對商務函電的格式、寫作原則、寫作技巧等闡述得都非常詳細,但是,這些教材都有一些通病,即:過多地概括寫作技巧與方法;各個教學案例之間相對獨立,缺乏聯系,給人支離破碎的感覺,不利于知識的系統掌握;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沒有統一,缺乏實踐性。
同時,對于教師來說,大多數教師教學中,只是側重于對課本中的案例的講解、分析和寫作技巧的歸納等,由于課本中的教學案例是互不聯系的,也就顯得教師的教學只是側重與理論側面的知識,只在分析句子、詞匯、寫作技巧,而對于如何培養和鍛煉學生自己動手寫信函的能力考慮較少,因此也就造成了學生理論知識尚可,動手能力差的現象。
由此可見,要提高畢業生的函電寫作能力,改革函電課程的教學內容是當務之急。
二、商務英語函電教學內容改革探討
如何進行商務英語函電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筆者根據我院商務英語專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改革方法:以16號文件為指導,整合課程資源;以國際貿易流程為線索,重構課程結構;以企業真實業務為案例,優化教學內容;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深化教學改革。
(一)以16號文件為指導,整合課程資源
高等職業院校要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培養。〔2〕為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和課程之間的交叉和重復現象,對商務英語寫作課程和商務英語函電課程進行整合,整合以后的課程名
稱為國際商務文函寫作,對于理論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弱化,重點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以國際貿易流程為線索,重構課程結構
改革以后的課程教學內容以國際貿易流程為主線,根據公司業務的不同,將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公司日常應用文書寫作和公司間業務往來信函寫作。公司日常應用文書寫作分為:商業報告(日常實務報告、調研報告、可行性報告),通知、會議議程安排、會議記錄、會議備忘或便簽五個部分;公司間業務往來信函分為:書信格式、建立業務關系、業務磋商(報盤、還盤、接受)、交易達成(合同簽訂)、合同履行(貨款的支付、產品包裝、運輸、保險、投訴與理賠)等四個環節。整個教學內容就是一個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流程,涵蓋了一筆業務的開展過程:最初的市場調研、會議討論、會議通知、會議記錄、會議結果(備忘)、尋找貿易客戶、建立業務關系、進行價格談判、交易達成、最后雙方履行合同。不僅教學內容如此,課后的實踐環節也是如此。學完這門課程以后,學生對國際貿易的流程有了一個非常清楚的了解,同時,也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整個教學內容聯系非常緊密,一環扣一環,學生在學習一個章節,完成一個教學任務的同時,不僅要復習上一章節的內容,回顧上一個教學任務,回顧這一筆外貿業務已經完成了哪些環節,同時,也會非常急切地知道下面接下來要做什么,還有哪些環節沒有完成,在后面的環節里面要學習哪些詞匯、專業術語、寫作方法,掌握什么寫作技巧等。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以企業真實業務為案例,優化教學內容
“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又稱“蘇格拉底式教學法”(socratic method)。這種教學方法由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郎得爾(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學的法學教育之中。〔3〕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是,學生的學習不是通過死記硬背,而且是通過學習、研究大量的案例來掌握基本規律。在上課之前,學生必須認真鉆研老師發的案例匯編,查閱相關的資料。〔4〕在課堂教學上,基本的方式是問答式,對話式或討論式。教師在講課中不斷提問,與學生一起就某個案例或實例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引導學生總結出規律、規則等。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能夠啟迪學生的積極思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案例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是準備案例。教師應著手收集、編寫、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案例,案例必須要具有真實性或擬真性,教師不得隨意杜撰。
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課程的所有教學案例全部來自于合作企業的真實的業務案例,比如,我們的教學環節的案例來自于合作企業-襄陽三珍食品公司的真實業務,課后實踐練習環節的內容來自于襄陽進出口公司的業務案例。這樣做一方面避免了教學內容上的支離破碎,另一方面讓學生對真實的業務進行學習和操作練習,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四)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深化教學改革
教育部16號文件明確規定: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在本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將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切入點,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具體做法為:一方面將企業專家能手請進課堂,為學生上課,用他們的實戰經驗現身說法,為學生提供指導、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讓學生進入企業,將部分教學內容搬到企業去上,使學生不僅能夠親身體驗和感受企業文化和氛圍,更能將所學內容和今后的職業聯系起來,使學生明白用人單位和市場對人才的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自覺地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
三、結語
清華大學教授王洪才闡述了教育的三種境界:知識的境界、人的境界和實踐的境界,知識是教育的內涵,人是教育的主體,實踐是教育的根本。〔5〕韓慶祥將人的能力分為五類: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與抉擇能力、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特別強調實踐在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6〕當然商務英語函電課程的主要宗旨也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即商務文函的寫作能力,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是基于這個宗旨。目前,這項改革在我校已經進行了快有一年的時間了,取得的效果還是非常明顯,但是,我們也知道,課程改革對于當今的高職院校來說是勢在必行的,同時也是一項
非常艱巨的工作,當然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我們希望這項改革能夠取得成效,也希望廣大的同仁能夠給予更好的建議和意見。
參考文獻:
[1]劉惠玲,王俊.國際商務函電[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
[3]何威.哈佛商學院與案例教學法[j].管理案例教學研究.1999,(1).
[4]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5]王洪才.論教育學的三重視界[j].北京示范大學學報,2000,(0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