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數字經濟研究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經濟研究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字經濟研究分析

    第1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摘要】目的對子宮肌瘤采用開腹和腹腔鏡剔除術的臨床對比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要求保留子宮的子宮肌瘤病例,開腹子宮肌瘤剔除組(開腹組)42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組(腹腔鏡組)92例的臨床資料。結果二組相比,腹腔鏡組平均手術時間長于開腹組,腹腔鏡組出血量多于開腹組;腹腔鏡組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病率、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使用鎮痛藥優于開腹組;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時間兩組無差異。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安全、有效、損傷小、痛苦輕,可作為子宮肌瘤首選的手術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手術;開腹術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導致子宮切除術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見于30~50歲婦女,其中40~50歲婦女發生率高達51.2%~60%[1]。隨著女性對自身生理、心理健康要求的提高,要求保留子宮肌瘤的患者越來越多。子宮肌瘤剔除術不僅保留了患者生育能力,還維持子宮許多生理功能,保持生殖器官的完整性。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子宮肌瘤的腹腔鏡手術得以開展并迅速發展[2]。本文對本院在2004年至2010年同一時期的子宮肌瘤患者采取的開腹和腹腔鏡手術剔除術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病率、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使用鎮痛藥、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時間。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04年1月到2010年5月收治子宮肌瘤患者134例。病例選擇標準:子宮體積≤10孕周,子宮活動好,無明顯粘連;單個肌瘤直徑<8cm;要求保留子宮。術前均婦科檢查、彩超檢查診斷子宮肌壁間或漿膜下肌瘤、闊韌帶肌瘤,宮頸篩查排除宮頸惡性病變,子宮內膜診刮術排除子宮內膜病變。向患者交待病情及手術方式,有92例患者選擇腹腔鏡手術(腹腔鏡組),有42例患者選擇開腹手術(開腹組)。腹腔鏡組和開腹組二組患者年齡、孕產史、肌瘤數目、肌瘤大小等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見表1。

    1.2 手術方法

    1.2.1 開腹組: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按傳統的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方法操作[3]。

    1.2.2腹腔鏡組: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頭低足高位,常規消毒鋪巾后置入舉宮器,于臍孔下緣作一10mm皮膚切口,氣腹針經切口穿刺入腹腔,二氧化碳氣腹壓力維持在12~14mmhg,用10mm Trocar穿刺進入腹腔,置入腹腔鏡,另取下腹兩側相當于麥氏點水平無血管區行兩點穿刺,分別置入兩個5mm Trocar及器械進行手術操作。宮體注射縮宮素10U使子宮收縮。用單極電凝鉤切開肌瘤表面漿肌層和包膜深達瘤體,鈍性剝離假包膜后剔除肌瘤,創面電凝止血,瘤腔用1-0可吸收線“8”字縫合或連續縫合,剔下的肌瘤用子宮旋切器旋切取出[4]。闊韌帶肌瘤:鏡下明確輸尿管走向,切開闊韌帶前葉或后葉,深達肌瘤,在真包膜內牽拉旋轉、分離、剝離肌瘤核,剝出的肌瘤同樣用子宮旋切器旋切取出[5]。剔出組織均送病檢。

    1.3 評估指標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病率、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使用鎮痛藥、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軟件,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SAS1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前資料無顯著差異。術中情況比較,手術時間腹腔鏡組明顯長于開腹組;術中出血情況,腹腔鏡組多于開腹組;剔除的肌瘤個數開腹組多于腹腔鏡組;手術肌瘤的最大直徑無差異。見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術后住院時間腹腔鏡組短于開腹組;排氣時間腹腔鏡組短于開腹組;術后病率的發生腹腔鏡組少于開腹組,術后需用鎮痛藥腹腔鏡組明顯少于開腹組;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時間二組無明顯差異。見表3。

    3 討論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均可保留子宮,保留子宮有利于維持子宮的生理功能,保持盆底解剖結構的完整性,有助于術后患者的身心健康[6]。二者手術相比,雖然腹腔鏡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較開腹手術偏多,但具有患者損傷少,痛苦程度輕,腹部疤痕小,術后康復快,住院時間短的優勢。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術后組織粘連程度與發生率均明顯低于開腹手術[7]。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因具有微創優勢,可作為子宮肌瘤的首選手術方式,但術前必須詳細進行超聲檢查,了解肌瘤個數、大小、部位,做好充分的評估,防止術中漏剝,減少術后復發。操作醫生必須具備豐富的開腹手術經驗和腹腔鏡下嫻熟的子宮縫合、止血、分離及組織取出技能[8]。

    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在術中可以用壓脈帶勒壓子宮峽部暫時阻斷子宮血流以減少術中出血[9]。術中可通過手指觸摸能發現深部小肌瘤,直視下縫合瘤腔更徹底,所以對于肌瘤大(子宮體積>12孕周)、肌壁間多個深部肌瘤(>3個)、子宮與盆壁致密粘連等腔鏡下暴露很困難的肌瘤開腹手術有一定的優勢。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困難是術中出血多、止血較困難,以及殘腔縫合困難。92例腹腔鏡組中有16例患者因在術前評估肌瘤大或肌壁間肌瘤深、個數多,而在剝離前行雙側子宮動脈阻斷術。有13例患者于子宮肌瘤剝離過程出血多,電凝止血效果差而行子宮動脈阻斷術。于子宮峽部稍上方剪開闊韌帶后葉腹膜,分離暴露雙側子宮動脈。鏡下見子宮動脈迂曲、有搏動,緊靠子宮,用鈦夾鉗夾之以阻斷子宮血供。鏡下見宮體顏色變為紫色[9]。子宮動脈阻斷術后,出血明顯減少,利于手術操作。子宮動脈與卵巢動脈、陰道上動脈等有著廣泛的血管吻合,多數情況下雙側子宮動脈阻斷,子宮通過側支循環仍可獲得足夠的血供,不至于發生壞死,而且可以保持正常的功能[10,11]。肌瘤剝除術后殘腔縫合,采用1-0可吸收線“8”字縫合或連續縫合,均可達到縫合止血,創面也較光滑,未發生一例患者術后縫合口出血,。有報道稱,用1號無損傷線直褥式卷折連續縫合,使切緣內翻卷折充填瘤窩,這樣既有利于壓迫止血,也有利于拉緊縫線,縫合表面光滑,降低了術后盆腔粘連的發生率[9]。

    子宮肌瘤行腹腔鏡剔除術要做好術前評估,操作醫生必須具備豐富的開腹手術經驗、解剖知識、嫻熟快捷的鏡下技術,才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避免輸尿管及宮旁大血管損傷,保證腹腔鏡手術下患者的的安全。子宮肌瘤腹腔鏡剔除術較開腹手術具有損傷小、患者康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粘連少的明顯優勢,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手術方式,可作為肌瘤的首選術式,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802

    [2] 張震宇.子宮肌瘤診治的熱點問題[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7,16(5):323-325

    [3] 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8-210

    [4] 黃珍珍.陰式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對比分析.廣西醫學,2011,33(3):320-322

    [5] 柯妍,張廣亮,余艷紅,等.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145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6):1282-1283

    [6] 馮鳳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進展.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9(1):65-67

    [7] Dubuisson JB,Fauconnier A,B abak i Fand K,et.al laparoscopic m yom ec tomy.Current view.Hum Reprod U pdate;2000,6 588-594

    [8] 王琳.開腹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分析.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28(2):130-131

    [9] 趙仁峰,馬剛,陳昌益,莫偉英,林枚光.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聯合子宮動脈阻斷術的臨床研究(附63例報道).中國內鏡雜志,2009,15(4):384-389

    [10] 劉萍,陳春林,劉麗芳,等.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早期血流動力學變化[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1,17(6):470-472

    第2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SymbolmA@ g/L范圍內與體系熒光強度呈線性關系,相關系數R為0.9998,檢出限為0.08

    SymbolmA@ g/L,回收率為90%~100%;與國標方法及速測方法比對分析,檢測結果均無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 β環糊精;黃曲霉毒素B1;熒光增強;三元絡合物

    1 引 言

    黃曲霉毒素B1(AFB1)于 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我國相關的限量標準已經過多次修訂(20

    SymbolmA@ g/kg),但是相對于國際上所制定的限量標準(WHO/FAO規定為15

    SymbolmA@ g/kg,EU規定為2

    SymbolmA@ g/kg[1]),仍然明顯偏高[2],因此亟需研究AFB1衍生試劑,以提高檢測靈敏度。目前,常用的強氧化劑有三氟乙酸和鹵族元素及衍生物等,但存在需加熱、穩定性差、試劑有腐蝕性,保存壽命短等不足,研究安全而穩定的新型熒光增強劑,提高光學系統靈敏度,成為研究黃曲霉毒素檢測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βCD是超分子化學最重要的主體[3],利用βCD及其衍生物和多類客體分子形成超分子體系過程熒光強度發生變化的特性,將其作為熒光增敏試劑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多[4~9],但在食品安全高靈敏度檢測技術的開發領域,缺乏利用βCDs三元絡合反應進行熒光增強作用的探索與研究[10]。本實驗對βCDsMAFB1三元體系進行了研究,通過超分子包絡作用研究AFB1熒光增強效應。實驗表明,βCDsM可作為AFB1的新型高效熒光增強劑。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F2500熒光分光光度儀(日本日立公司); 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NYARTI型AFB1定量熒光速測儀(華夏科創有限公司)。

    AFB1(1 g/L甲醇溶液,美國Sigma公司);甲醇(色譜純,天津四友公司);β環糊精(βCD)、2,4二甲基β環糊精(DMβCD)、羥丙基β環糊精(HPβCD)、羥乙基β環糊精(HEβCD)、甲基β環糊精(MβCD)、葡萄糖基β環糊精(分析純,山東新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HgCl2(分析純,貴州銅仁汞試劑公司);NaCl, FeCl3, MgCl2和CaCl2(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有限公司)。

    2.2 實驗方法

    取1 mL混合均勻的AFB1樣液(溶劑中甲醇比例均為50%)于1.0 cm石英比色杯,進行熒光激發與發射光譜的掃描,儀器狹縫均為5 nm。

    取特定濃度AFB1標準品溶液,加入適量HgCl2和βCDs溶液(為調整甲醇/水比例,加入適量甲醇和水),混合均勻,用1.0 cm石英比色杯測量最佳激發與發射波長處熒光強度,狹縫均為5 nm。

    移取適量AFB1標準液于試管中,依次加入1000倍體積的甲醇,200

    SymbolmA@ L 0.01 mol/L HgCl,800

    SymbolmA@ L 0.01 mol/L βCD(即最終溶劑中甲醇比例為50%),充分振蕩,同時做試劑空白,繪制工作曲線。

    提取與凈化:參照GB/T 189792003[12]。在凈化后的甲醇洗脫液中加入200

    SymbolmA@ L HgCl2,混勻后加入800

    SymbolmA@ L 0.01 mol/L βCD溶液,混勻,于熒光光度計中讀取熒光值,帶入標準曲線計算其濃度。

    2.3 AFB1IAC速測方法

    準確稱取5.00 g樣品,加入15 mL 70%甲醇(含4% NaCl);50 ℃水浴超聲提取3 min,漩渦振蕩;抽濾,收集濾液4 mL,加入2 mL石油醚,振蕩混勻后萃取;取下層溶液3 mL,加入8 mL純水,混合液過0.45

    SymbolmA@ m雙層濾膜;濾液全部上免疫親和微柱純化(1.5 mL/min),以7 mL水洗滌,1 mL甲醇洗脫,收集洗脫液;加入1 mL純水混勻,移入比色皿,在速測儀中測定熒光本底值;加入200

    SymbolmA@ L熒光增強劑,混勻,于速測儀中測定AFB1含量。

    3 結果與討論

    3.1 金屬離子對AFB1熒光的影響

    按照2.2節的方法,對400

    SymbolmA@ g/L AFB1進行光譜掃描,確定AFB1熒光增強體系的最大激發波長為365 nm,最大發射波長為432 nm。

    某些金屬離子,尤其是Hg2+,能夠與AFB1形成金屬螯合物,可大幅提高AFB1熒光強度。本實驗結合前期工作,進一步考察了不同金屬離子(濃度相同)對三元絡合反應的影響。Fe3+有猝滅作用,Hg2+對AFB1體系熒光增強效果明顯優于其它金屬離子。這可能是由于Hg屬于過渡金屬元素,易形成配位數為6的配合物,其幾何構型通常是相當于6個配位原子占據八面體或變形八面體的角頂,增強了配合物AFB1Hg2+共軛平面,加大了剛性結構[3]。實驗表明,此配合物與βCD形成了三元超分子包絡物,熒光強度大大增加。

    3.2 βCDs種類對βCDHgAFB1體系熒光的影響

    不同βCDs衍生物對AFB1均有熒光增強作用,葡萄糖基βCD熒光增強幅度相對較小。其原因可能是其余4種衍生物均屬于環糊精醚衍生物,僅葡萄糖基βCD屬于單支鏈環糊精,取代基分子較大,對客體分子進入空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除葡萄糖基βCD外,βCD對其余4種衍生物的熒光增強值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βCD成本較其衍生物更為低廉,約為其它βCDs價格的1/10,更適宜作為新型熒光增強劑。

    3.3 AFB1HgβCD體系的光譜特性

    對各體系熒光光譜特性進行比較(圖1),βCDHg2+甲醇/水溶液在365/432 nm處無熒光產生。AFB1HgCl2βCD, AFB1βCD, AFB1Hg2+反應體系的

    [TS(][HT5”SS] 圖1 體系的激發和發射光譜

    Fig.1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systems(20

    SymbolmA@ g/L aflatoxin B(AFB1))

    1. HgCD; 2. AFB; 3. AFB1Hg; 4. AFB1CD; 5. AFB1HgCD.[HT][TS)]

    最大激發波長基本未移動,說明基態分子結構均沒有發生變化。AFB1HgCl2βCD, AFB1Hg2+的最大發射波長發生了相同的變化(432 nm到440 nm),說明AFB1與 Hg2+很可能發生了配位反應,形成的AFB1Hg2+螯合物作為客體分子被包合在βCD空腔內。同時,三元絡合物的增強程度很大,沒有其它峰干擾,可以有效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分析反應前后體系熒光強度增加的可能原因為:βCD空腔為AFB1的生色團提供了一個非極性環境,使其處于去水化狀態,對增進量子效應從而增強熒光強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AFB1包合進βCD分子的空腔后,βCD腔的構造保護了AFB1的熒光單級態分子免于外部猝滅;由于增加了疏水性AFB1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得熒光強度增加。

    將各體系紫外吸收光譜進行比較(圖2),在AFB1中加入Hg2+后,最大吸收波長發生了明顯的藍移(364 nm到374 nm),表明AFB1和Hg2+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互作用,該作用可能與AFB1和Hg2+形成金屬螯合物有關。在AFB1Hg2+中加入CD后,最大吸收波長未發生變化(仍為374 nm),但吸光度增加。可以推測,AFB1Hg2+螯合物作為客體分子進入βCD空腔內,形成了穩定的復合體,AFB1的共軛程度增加,從而增強了熒光強度。

    3.4 熒光增強效應的影響因素

    3.4.1 溶劑中甲醇比例 AFB1易溶于有機溶劑,在水中溶解度極低,在水相中易發生熒光猝滅作用;而βCD溶于水,并能夠增加AFB1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在分析過程中,選擇適當的甲醇/水比例,能夠更好地達到增強熒光的效果。當甲醇/水的體積比為1∶1和5∶3時,反應時間短,反應穩定,熒光增強值高,且無顯著性差異(p>0.05),考慮到檢測成本,選擇甲醇/水(1∶1, V/V)。對反應時間進行了考察,混勻后即可測定,48 h內保持穩定,表明形成的三元絡合物穩定。

    3.4.2 反應摩爾比 當HgCl2, βCD與AFB1摩爾比均大于300:1時,反應完全, 且濃度升高對反應沒有影響。AFB1污染具有不均勻性,有高濃度含量樣品檢測,因此要確保Hg2+過量,使測定準確快速穩定。通過計算最終確定加入200

    SymbolmA@ L 0.01 mol/L HgCl2溶液。包合反應是可逆反應,體系中反應物濃度高有利于化學反應,因此確定0.01 mol/L βCD加入量為800

    SymbolmA@ L。

    3.4.3 衍生方法 采用兩種衍生方法:①先加入HgCl2,混勻后再加入βCD;②先加入βCD,混勻后再加入HgCl2。分別測定體系的熒光強度,結果表明,按照方法①進行衍生能夠達到更好的熒光增強效果。推測原因為AFB1與Hg2+先形成配位體,再被βCD包合于空腔內形成三元絡合物。若按照方法②進行衍生,βCD空腔的構造保護了AFB1的熒光單級態分子免于從外部猝滅,從而不能與HgCl2完全螯合,未螯合的AFB1僅能形成AFB1βCD二元包合物或形成部分AFB1βCDHg三元包合物,因此不能

    [FQ(8。22,Y-WZ][HT5”SS][HJ*4]表1 不同熒光增強劑對AFB1熒光增強比較

    References

    1 EU.No165/2010

    2 Cavaliere C, Foglia P, Pastorini E. J. Chromatogr. A, 2006, 1101(12): 69~78

    3 TONG LinHui(童林薈). Chemistry of CyclodextrinBase and Application(環糊精化學基礎與應用). Beijing(北京): Science Press(科學出版社), 2001: 145

    4 Cramer F, Saenger W, Sspatz H C. J. Am. Chem. Soc., 1967, 89: 14~20

    5 Partyka M, Au B H, Evans C H.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Chemistry, 2001, 140(1): 67~74

    6 KONG LingHong, GUO YuJing, LI XiaoXiang(孔令宏, 郭玉晶, 李小香).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學), 2007, 35(4): 537~540

    7 ZHANG LiWei, LUO Li, JIANG ChongQiu(張立偉, 羅 黎, 江崇球). Chinese J. Anal. Chem. (分析化學), 2008, 36(11): 1547~1550

    8 AbdelShafi A A, AlShihry S 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09, 72(3): 533~537

    9 Zhu X S, Sun J, Hu Y Y. Anal. Chim. Acta, 2007, 596(2): 298~302

    10 LUO ZongMing(羅宗銘). Ternary Compl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三元絡合物及其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Beijing(北京): People′s Education Press(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1

    11 GB/T 189792003: Determination Aflatoxins Content in FoodCleanup by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Determination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Fluorometer(食品中黃曲霉毒素的測定免疫親和層析凈化高效液相色譜法和熒光光度法).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標標準)

    12 LIU XueFen, LI PeiWu, ZHANG Wen, ZHANG Qi(劉雪芬, 李培武, 張 文, 張 奇).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10, 32(4): 546~550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of Aflatoxin B1 Enhanced by

    Synergetic Effect of βCyclodextin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Metalions

    ZHANG Min1, ZHANG Yuhao1,2, MA Liang*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2(Food Engineering and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AFB1 by system of βCDM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In system of βCDHg,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AFB1 was markedly enhanced. When ratio of methanol in solvent was 50%, reaction molar ratio of βCD and HgCl2 with AFB1 were both more than 300∶1, the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could achieve the maximum16 tim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various derivation reported and in National standard. βCDHg was used as new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agent to replace traditional deriv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a high sensitivity and rapid determination of AFB1 was establish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AFB1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0.1-40

    SymbolmA@ g/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8.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8

    SymbolmA@ g/kg. The recovery was between 90-100% by spiking 10

    SymbolmA@ g/kg of AFB1 in samples.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method and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as well as fast method.

    第3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經濟統計工作越來越重要,經濟統計能夠將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情況進行準確科學反映,同時能夠為國家政策的調整提供參考依據。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在經濟統計方面還存在不足,在經濟建設中無法充分應用經濟統計。在經濟建設背景下,要想對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全面掌握,必須要加強經濟統計的應用,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有效解決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對經濟建設背景下經濟統計的運用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經濟建設背景;經濟統計;運用

    統計學作為處理問題的分析工具和手段,其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包括微觀統計和宏觀統計,其廣泛應用在財政、金融保險業以及工農業中。經濟統計工作能夠有效衡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以及速度的快慢,能夠為政府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經濟發展政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確保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促進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1]。

    一、濟統計經濟建設背景下的運用現狀分析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的經濟建設在經濟統計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經濟統計的運用研究力度還較為缺乏。為了確保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必須要做好經濟統計工作,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工作者必須要積極配合,協作參與,確保經濟統計能夠為經濟建設的正常進行提供良好服務。一般而言,經濟統計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的建設,因此要想真正促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出現的重難點問題進行及時分析與了解,對經濟統計學的應用實效性加以提高,從而能夠及時有效處理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經濟統計的運用要求較高,因此要不斷加強經濟統計應用的研究,充分有效發揮出經濟統計的作用,從而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在進行經濟統計工作時,仍然沿襲傳統的管理制度,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2]。隨著發展的深入,我國在經濟統計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漸完善。一般數學方法有利于解決經濟問題,因此經濟部門的工作者開始積極探索經濟問題中數字的發展規律。要想及時發現經濟問題,有效解決經濟問題,必須要在經濟建設中有效應用經濟統計,從而為經濟問題的決策與預測提供依據,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濟統計在經濟建設背景下的運用事項

    (一)經濟統計學的發展統計實質上是一種社會調查活動,經濟統計學的研究涉及到數字問題內容以及數量信息。一般而言,經濟統計學的研究基礎就是對國民收入進行統計。其最早發展與1665年,英國的威廉•配第研究出了英國國民收入估算法,該方法主要是一支出和收入為基礎,并對其進行復式核算。當然該方法在平衡關系以及核算項目方面還存在不足。1791年,法國的拉瓦錫對最終產品的概念進行了發表,對核算項目以及平衡關系進行了闡述。1886年,澳大利亞的統計學家T•柯格蘭對最終產品的概念進行了補充,包括國民收入的生產、使用以及分配等問題。以往我國在對經濟進行統計時,是以計劃經濟為依據,采用國民經濟平衡表體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統計數據更為多樣化和復雜性,所以該體系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了適應時展的需要,我國實施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使得經濟統計學不斷發展和完善。

    (二)經濟研究中統計學的作用統計學在經濟研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作用具有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能夠保證經濟數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對經濟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時,必須要對其進行統計,因此要想確保收集整理的經濟數據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必須要充分有效利用統計學的相關知識。此外,采用定性分析的統計學方式,能夠促進經濟學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保證定性研究工作的順利運行,必須要保證數據庫的完整性,因此必須要充分利用統計學,有效推動經濟建設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3]。二是能夠為經濟現象的數量變動規律的總結提供參考依據。由于有眾多的因素影響經濟的發展,并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有不同的現象出現,為了有效分析相關數據,發現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要充分應用經濟統計。三是能夠有效保障經濟學理論的完善程度以及真實性。一般研究得出的理論往往屬于相對理論,其需要實踐的檢驗,因此在檢驗經濟學理論時,必須要利用經濟數據,從而明確經濟學理論的科學性以及準確性。經濟學與數據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統計又能為數據的收集提供依據,因此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經濟統計運用的意義一般來說,經濟需要涉及較多的領域,涉及的信息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這些都使得經濟研究工作難以順利進行。信息的表現形式是數據,數據對其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分析經濟問題時,也需要用到數據,在大量的信息中,只有細致深入地整理調查統計學中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經濟的研究需要數據的支撐,如果在經濟研究無法充分合理運用統計學,將會嚴重阻礙經濟研究的進展[4]。由于數據在統計學分析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強經濟統計的應用十分之必要,這樣能夠有效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就現階段來看,在經濟建設背景下,經濟的研究力度還不夠,要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深入分析研究現代經濟的發展形勢,必須要有相關的經濟數據加以支持。一般數據的完成主要是以統計學為基礎,經濟中的核心手段就是經濟統計學,因此在研究經濟發展形勢時,必須要充分有效利用經濟統計。盡管我國在經濟統計方面的研究力度還存在一定問題,但是有關學者已經對其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因此基于經濟建設的背景,經濟統計將會被廣泛應用在經濟建設中,從而有效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妮.經濟建設背景下的經濟統計的應用探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8:216.

    [2]林子欣.關于企業經濟統計問題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5,04:66-67.

    [3]姜謙.企業管理中經濟統計的運用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02:136.

    第4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關鍵詞:北方經濟 載文統計 定量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

    《北方經濟》是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刊物。該刊在2000年被評為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北方優秀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科學引文數據庫》和《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國內、海外閱讀TOP100期刊。因此受到科研人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本文對《北方經濟》2004-2009年發表的共計5140篇文章進行了統計,通過對研究內容、方向、作者所在單位、合著、基金資助、參考文獻等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揭示2004年以來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為了避免重復統計,本文只根據第一作者統計載文數。

    二、統計結果分析

    (一)研究內容的統計分析

    本文通過欄目及文章內容來區分研究內容。

    表1 欄目及內容研究

    由表1可知:2006年開始經濟研究范圍擴大了,涉及理論與研究各個方面,企業發展、產業經濟等實體經濟為持續發展帶來了活力、涉及財務管理、區域經濟和地區特點的民族經濟也增加了,學術視點、學術爭鳴具有前瞻性,特稿、封面文章,關注體制改革,為經濟建設把脈引航,異域擷英、對外開放,不僅提供了學習和借鑒先進經驗平臺,也為讀者了解我國經濟及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提供信息。

    (二)研究方法統計分析

    在經濟研究中,既需要運用理論概述、個案研究、解釋型等非數字化研究方法對經濟問題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做出判斷,又需要通過定量分析使之更加科學、準確,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廣泛而深入的結論。而文獻中各種研究方法往往是相結合,相輔相成,很難將文獻研究方法精確定位,因此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分類采用模糊分類法:只分為定性和定向兩大類。

    定性研究:主要分析個人直覺,經驗及分析對象信息資料。對分析對象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做出判斷,進行非數字化考察和解釋過程。本文將描述性、解釋性、個案研究、文獻綜述、理論基礎、少量數據分析,如宏觀經濟、產業經濟、經濟工作、調查、關注、體改均歸入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為了更科學、準確地敘述和解釋某些現象而使用數值表示和處理的方法。本文將實證性、假設檢驗、模型構建、大量數據分析如學術爭鳴、金融財政、區域經濟、企業發展等歸為定量研究。

    表2 載文研究方法統計

    圖1 定量研究載文所占比例

    總的來看,2000年后區域經濟研究定量研究比重呈上升趨勢,定量研究成為主要研究方法,說明近年來研究比較注重科學性和實踐性。

    (三)基金資助研究

    基金資助論文通常代表著研究領域的新動態、新趨勢,具有較高創新性和學術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學前沿動態。從2000年開始,共有162篇文章獲得了各類基金資助,占比3%。說明《北方經濟》創新性和學術價值進一步提高,研究內容涉及面更廣泛。

    表3 載文基金資助比例

    (四)第一作者所在單位統計

    數據顯示: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北方經濟》研究主力。《北方經濟》注重學習別人經驗。2004-2009年“異域擷英”36篇文章,多為著名學者文章,為我們學習借鑒提供了方便。

    圖2 第一作者所在單位統計

    圖3 載文合著率統計

    (五)合著者所在單位統計

    如今經濟形勢和國際化趨勢日趨復雜,經濟研究難度增加。跨地區跨機構研究能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和流動。數據顯示,2004年開始論文合著率呈上升趨勢,總體比重大約2.4%,論文合作單位多,但同一院校和科研所比重大,院校與外單位合作度占66%。

    表4 作者人數統計及合作單位統計

    (六)參考文獻統計

    從統計結果看,2004-2009年參考文獻共計7440篇,涵蓋所有文獻,其中以期刊、專著為主。期刊以其信息量大、新、快等優點成為主要信息源,占比61%。電子資源在當今社會中,由于使用方便、靈活、新穎,也成為重要的信息資源,占比16%。專著文獻引起系統、全面、成熟等特點占比28.5%。

    表5 參考文獻類型統計

    總體而言,外文文獻因其科研價值和信息含量較高的優勢,其比例有所增加累計544占全部參考文獻總量11%。說明我國在經濟研究領域比較注重與國外先進理論學習和融合,2006年開始《北方經濟》作者參考文獻中外文文獻逐漸增多,學術水平在不斷提升。

    影響因子是客觀評價論文在學術上價值和地位的重要指標。本文根據CNKI數據庫統計復合影響因子是0.535,綜合影響因子0.196,說明《北方經濟》作者學術水平層次較高,研究內容較新,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其中,學術爭鳴中多篇文章具有自己獨特見解,論證比較注重科學性,有些還運用實證分析,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數據充分,論證嚴謹,定性研究很多文章也體現了作者對某些問題深入思考和推理。

    三、結論

    在研究內容上,宏觀經濟、學術爭鳴、學術視點、特稿、封面文章、區域經濟、產業經濟和企業發展是北方經濟重點。財政、金融、在金融危機以后因其風險性高,危及社會經濟發展,增加審計內容,篇目上也有所增加。《北方經濟》本區作者研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金融方面。從2006年以后載文數量增加了,學術水平有所下降。應控制數量,提升載文質量和學術水平。

    在研究方法上:《北方經濟》近年來比較注重科學、實證和模型的研究,基金項目資助項目也有所增加。基金項目一般是比較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是學術研究重點,具有前瞻性。

    第一作者所在單位以高等院校為主,其次是科研機構。合著和多人合著也以高校為主,說明研究能力較強,但在研究層次和水平上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以中文期刊為主,其次是專著,外文文獻和電子資源近年來迅速增加,說明在經濟研究領域比較注重與國外先進思想接軌,對國外研究成果借鑒吸收能力有所提高。

    《北方經濟》在研究經濟,引領經濟發展,特別是內蒙古地區經濟建設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根據“十二五”規劃,我區將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同時又要抓機遇、促發展,使經濟持續平穩的向前發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下,應強化外資在推動我區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積極作用。如何利用外資機構,怎樣引到向西部特別是我區轉移的研究、外商投資的管理等研究將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規劃時期國家政策將向農村、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資源節約領域傾斜。要抓住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加快發展低能耗、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及技術裝備制造業發展,促使工業結構有根本性轉變,營造綠色環保、設施配套、制度完善的服務業。加強節能環保力度,合理利用資源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打造以“呼包鄂”為核心沿黃河沿線交通干線經濟帶重點產業。《北方經濟》封面文章、特稿、區域經濟、宏觀經濟、產業經濟等欄目繼續發揮引領作用。財政金融、企業發展、學術爭鳴等欄目要結合實際兼收并蓄,加強對國外成熟理念應用理論研究、成果借鑒吸收能力。

    參考文獻:

    [1]丁學東.文獻計量學基礎[M].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第5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關鍵詞】傳媒經濟;范式;進路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3)04-0027-2

    一、傳媒經濟研究的范式

    傳媒產業經濟學它以經濟學為主導,以產業經濟學和系統經濟學為理論支持,并輔以傳播學。傳媒產業經濟學可以借助一般產業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但也有其特有的規律,因為提供信息產品的傳媒產業具有與其他產業所沒有的特殊性。傳媒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為整個傳媒業及其相關的產業政策和總體經濟。這里有一點要特別提出,傳統經濟學是無法對傳媒經濟進行準確描述和深入研究的。因為在傳統經濟學里有一個很重要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但對傳媒經濟卻不適用,如對信息產品的消費是不符合這一規律的,它是可以反復使用并且邊際效用往往是遞增的。況且,傳媒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傳媒經濟系統,而傳媒經濟系統的構成是由以傳播過程為載體相伴發生的一些經濟過程或者經濟增值活動。所以我們只能運用系統經濟學理論來研究它。系統科學中的老三論(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和新三論(突變論、協同論和耗散結構)都可以在傳媒經濟研究中大展拳腳。它還可細分為報業經濟學、電視經濟學、廣播經濟學、網絡經濟學等多個分支學科。目前,這些學科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

    傳媒管理經濟學它以管理學為主導,以管理學和微觀經濟學為理論支持,并輔以傳播學,研究對象為媒介實體以及消費者。管理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經濟學理論與企業管理決策的橋梁。傳媒管理經濟學是媒介經營管理研究的經濟學基礎,常常被包含在媒介經營管理中。由于經濟管理一詞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所以許多人誤以為經濟學和管理學大同小異。事實上經濟學和管理學是有很大區別的兩門學科。它們對行為主體的基本傾向、行為主體的關系的界定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經濟學理論的系統性、科學性、統一性較強;管理學的權變性、藝術性、多樣性較強。認識兩者的區別有助于兩門學科的相互借鑒和各自完善,也有助于兩門學科的交叉或邊緣學科的研究。現在我國許多新聞院校都開設這門課程,但名稱五花八門,有些叫媒介經營,有些叫媒介管理,有些叫媒介經營管理,筆者認為叫媒介經營管理較合適,而且這門課在新聞學本科開設較為適宜,傳媒產業經濟學則應設為研究生課程。媒介經營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管理的翻版,在西方,傳媒就是企業,可以直接移植企業管理這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當然,在我國則不一樣,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中國傳媒必然面臨更復雜的問題。

    傳播政治經濟學它以傳播學為主導,融合新聞傳播、文化批判、政治經濟等多學科理論,研究對象為傳媒制度、文化影響和政府政策等。這一學科有更多的意識形態屬性,經濟學成分并不多,更多的是對前面兩個學科理論的批判與修正。這里有兩個概念需要澄清,傳媒經濟中的傳媒兩字包括三層含義:作為產品的傳媒、作為企業的傳媒和作為產業的傳媒。而產品、企業和產業都是經濟問題,因此,傳媒經濟本質上也是一個經濟問題。如果把傳媒作為產品、企業和產業,新聞傳播學解決的是傳媒的意識形態問題,而經濟學解決的是傳媒的經濟問題,兩者分工明確,涇渭分明。因此,傳媒經濟學就不是一門交叉科學。說傳媒經濟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實際上是混淆了傳媒和傳播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把具有經濟屬性的傳媒理解成傳播,從而把傳媒經濟學當成了傳播經濟學。綜上所述,以經濟學為主導的傳媒經濟學研究范疇實際上僅限于傳媒產業經濟學和傳媒管理經濟學這兩個學科。傳播政治經濟學,從嚴格的意義來說,它不能算是傳媒經濟學,它只是傳媒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校正器。這里讓我們再回到周鴻鐸的觀點傳媒經濟不是經濟學科,他理解的傳媒經濟實際上是以傳播學為主導的傳播政治經濟學。盡管周鴻鐸是我國較早提出傳媒經濟的學者,但我們認為:無論是誰創立了所謂的傳媒經濟學科,無論一個研究者愿意用什么樣的視角和方法來從事研究工作,都不影響別人借鑒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傳媒經濟現象。至此,我們可以把杭敏和羅伯特·皮卡特的劃分作了進一步的推演和完善,把傳媒經濟學的研究范式限定在傳媒產業經濟學和媒介經營管理學這兩個學科上,如表加粗部分。

    二、傳媒經濟研究的進路

    在明確傳媒經濟研究的范式之后,我們還必須選擇研究的進路。那么,該如何選擇有力推進傳媒經濟研究和學科發展的最佳進路呢?目前,我國傳媒經濟學研究的路向五花八門,主要的大致有如下幾種:

    1.致力傳媒經濟學學科體系的建構,如吳克宇的電視媒介經濟學,金碚的報業經濟學等,以周鴻鐸編著的傳媒經濟系列、媒介經營與管理系列叢書(共2部)最為龐大。這些系統性的研究盡管還稍顯粗糙,但其開拓性是值得稱道的。

    2.將新經濟理論如注意力經濟、競爭力經濟引入傳媒經濟研究中,提出傳媒競爭力、傳媒影響力等概念。這些研究往往從國外經典案例出發,有很大的借鑒和啟示。

    3.通過對傳媒產業的數字化定量描述,試圖作出對傳媒產業走勢的判斷。近年來數百種傳媒市場實證調查研究報告問世。以中國傳媒大學黃升民、清華大學崔保國、中央電視臺張海潮等人的定量分析,為我國傳媒產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4.對跨國傳媒與國外傳媒經濟的介紹和研究。主要是對國外傳媒經濟個案研究和國外傳媒經濟學專著的翻譯。這些研究充分說明了我國傳媒經濟研究仍處于春秋戰國時代:一方面不同學術專業、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紛紛轉到這個新興領域里來,另一方面大多數學者的經濟學訓練明顯不足,因此也不難理解如皮卡特所說的理論性不足。從學科建設與發展的角度來看,除了研究的范式外,我們還要解決研究的路徑,即進路問題。

    第6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關鍵詞】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經濟學研究

    研究是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對事實或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獲取新的可靠知識的思維活動。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創新對研究工作至關重要。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學家不斷引進別的學科研究方法或開創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為之服務。這些研究方法的引進和創新都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理論及相關科學理論的發展,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然而我們也必須正確的認識和運用經濟學方法論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確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們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經濟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關于經濟研究中的兩種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哪一種方法更科學、更合理,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在經濟學界,主張定量分析的觀點認為,采用數學語言,遵循數學所固有的邏輯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達思想,使概念精確,論證富有邏輯性,避免曲解和混亂,混亂,如經濟學家施蒂格勒認為這種轉換不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轉換有助于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發展。另一方面,與其對立的觀點認為,雖然嚴格地遵循數學邏輯程序,能使混亂的思想呈清,但數學只是經濟認識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質的分析,濫用數學手段,也會產生許多謬誤。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認為,這種轉換不僅無益,而且涉及到一種陳腐的智力幾何學。結合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所出現的對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爭論,本文試圖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義其各自的特點入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相互關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義及特點

    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是對事物或事件的性質和特點的分析。所謂質,即指事物成為其自身并使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部規定性。世間萬物之所以能呈現出多樣性,是其自身與他物相區別,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質。只有正確地認識了事物的質,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別開來。而只有清楚地認識事物本身并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才能在實踐中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現象、性質來確定概念,判斷其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事物進行非數量化的分析。如對方針、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價格調整引起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市場形勢的影響,國際化貿易帶動下購買力投向的變化等,這些都難以準確地用數量來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計和判斷。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主要依靠個人主觀經驗和直觀材料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未來事件和趨勢的發展性質、發展程度。它對長期遠規劃、重大問題的發展前景、市場形勢的估計和判斷,以及制定工作計劃和企業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各主要因素間的抽象關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比較適合個案在不同層面進行深入的和多側面的分析研究。如專家調查法、主觀概率法、意見集合法、相互關系分析法、歷史經驗分析法等等,都是屬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體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點是簡便易行,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處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夠具體,有一定的主觀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斷者的情緒和形勢氣氛的影響。

    二、定量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是用數量指標來分析研究事物的實踐結果和發展趨勢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數學、統計學、計量學、概率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運籌學和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運用數字、方程、摸型、圖表和計算機等進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兩方面。它可以應用于經濟活動中的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經營動態分析、商品調運分析、庫存分析、成本核算、費用效益、經濟效果、勞動效率、市場動態分析等各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學研究中數理與計量分析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因素量、時間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屬于定量分析的范疇。定量分析的特點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確性和客觀性。定量分析相對于定性分析的主觀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經驗事實,可以通過數學或計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結構的嚴謹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及狀態趨勢給予客觀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應的判斷。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能夠以數量或數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引入數學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邊際革命”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瓦爾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運用了數學方法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分析。李嘉圖在其代表作《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對等級地租、工資、資本周轉和比較成本等問題的論述,就多次運用了數學圖表分析。20世紀初,計量經濟學鼻祖費里希·丁伯根也將經濟理論、統計學和計量數學結合起來,運用數學模型研究經濟周期,并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學的抽象性可以使復雜的經濟關系變得清晰。數學的精確性可使經濟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經濟范疇得到精確的定義。數學的嚴密的邏輯性可使經濟學理論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數學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數學方法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它的好壞全在于人對它的使用。同時作為進行量的分析手段,數學分析的運用必須以質的分析為前提。再者,在現實的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經濟現象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加以解釋和說明。強性使用數學模型將一些因素量化反會導致與經濟想象的偏離、失真或者脫離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狀況。凱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將經濟分析體系形式化了的符號偽數學方法”,認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卻無所助益的符號迷宮里,作者會喪失對于真實世界中的復雜性與相互依賴的洞察力。”

    然而,當今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對于量的認識和處理出現了不少的偏差。國內外許多學者由于在經濟學研究上很難迅速出成果,就紛紛在數學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經濟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缺乏對經濟現象的直觀判斷和價值的認識,只注重數學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復雜性。更有甚者,為了使論文和研究滿足數學邏輯一致性,編造經濟數據,并拼湊參數范圍,從而得到“理想”的實證結果,最終不是使經濟研究的內容脫離現實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義。定量分析雖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對大量樣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確研究,所以只能對經濟現象的比較表層的、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但無法對其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深刻剖析。經濟研究的正確取向應建立在對經濟學本身的內容和研究對象的本質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與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的量。不同質的事物擁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圍。一方面,質決定著一定的量,規定著量的活動范圍。另一方面,質必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條件,它決定于數量的界限。量變超過了數量的界限,事物的質就會改變。所以,質和量是互相結合、互相規定的,并形成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即度”。同樣的,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實質上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是認識的起點。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認識的精確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理解和解釋,來把握教育現象的整體意義和價值關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現象中的價值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理論建構、假設驗證、結果評價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展開的。定量研究中的邏輯命題、數學模型和統計分析都自然應當建立在對基本問題或理論假設的理解和解釋基礎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變過程,并通過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限度和范圍,來把握事物相對穩定的本質特征。因此,經濟學研究中,不應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應把它們統一起來,通過對經濟學現象本身的量變以及數量關系的分析,來達到對于經濟現象本質規律的認識。

    四、結論

    總之,經濟學實質上是一門研究在既定資源約束下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科學。人的行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會性和主觀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邏輯來進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釋的。同時人類社會又是一個多變量、多因素和多層次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單一,而應該容多角度的不同側面進行求證分析,經濟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論加以深化。因此,決定了經濟學必須兼容其他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作到定性與定量分析想結合。

    參考文獻

    [美]唐·埃思里奇.朱綱譯.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Ml.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廖士祥.經濟學方法論[M].上海:上海社會利學院出版社,1991.

    朱成全.經濟學方法論[Ml.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卜衛.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J].國際新聞界,1997(5).

    沃野.關于社會科學定量、定性研究的三個相關問題[J].學術研究,2005(4).

    董瑞華,傅爾基.經濟學說方法論[Ml.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第7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經過幾個月的討論和博弈,本輪QE3以11票贊成一票反對的高票數得以通過。QE3采用開放式作法每月收購400億美元房貸擔保證券(MBS),擴大其長期證券資產,試圖振興經濟增長并降低失業率。美聯儲旗下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還承諾到2015年中期,保持基準利率接近零。

    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把2012年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從先前的1.9%至2.4%的范圍下調至1.7%至2%,但它預測到2013年的增長將達到2.5%至3%。到2014年年底,失業率可能仍然維持在6.7%至7.3%的范圍。到2015年,通脹將保持或低于美聯儲2%的目標。

    美聯儲表示, QE3將占據美國央行每月全部的采購額,包括正在進行的方案,最終采購額將達到850億美元。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也被延期,比之前承諾的時間至少延期六個月。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將維持在0-0.25%區間不變。聯邦基金利率將在至少2015年中處于極低水平。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在會上說,應該繼續長期低利率不變,不動產貸款利率也應該如此對待,這樣的措施對于房地產而言能起到支持作用,鼓勵房屋買賣和按揭。

    QE3的溢出效應將更廣泛地體現出來,例如推高房價、股票大盤和其他資產。美聯儲希望QE3能讓美國人感到舒適、安全,從而開始消費。

    “如果人們因為房子、股票和退休金的價值增加,而感到他們的財務狀況得到改善,他們就愿意花錢。結果是很多企業現在所需要的市場和投資都會因此產生。”伯南克解釋。

    伯南克說“這并不是我們輕易做出的選擇,但是顧及到美國目前的失業情況和經濟前景,再次啟動一輪購買計劃是必要的。而且我們不希望為購買計劃設定具體預期。”

    QE3的目的是刺激就業增長。現在美國的失業率為8.1%。美聯儲暗示,寬松的貨幣政策將一直持續,直到就業率有所改善。就業應該關乎每個美國人。

    “當我們回顧過去六個月的數字,可以看到,失業率基本上維持在同一水平(1月份開始,美國失業率基本維持在8%左右),已經半年沒有足夠的就業增長了,所以我們需要看到的是更多的進展。”伯南克說。“我們沒有期望某一個具體的數字,但過去六個月的數字顯然不是我們滿意的”

    一些經濟分析師認為QE3究竟能否刺激美國經濟,還是未知。推行QE3與經濟和就業增長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的分析師Harm Bandholz說,盡管他們對明年的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但是美聯儲官員“最好現在就采取行動,為防止進一步經濟衰退買好保險。”

    第8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歷史總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步入數字時代,情報學只有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指導情報工作實踐。但是,數字時代情報學的發展不能全盤摒棄另起爐灶,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吸收,以保持學科的相對穩定性和延續性。

    1.思維范式的轉變。數字時代的思維是以實體化和虛擬化的雙重世界為基礎的,情報學的生存空間也由傳統的“主體——客體”兩級模式變成了“主體——客體——主體”的多維空間結構,它必須能夠對真實的社會交流和數字化的虛擬交流做出解釋。在數字時代,情報學的研究對象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擬的,對虛擬世界的研究除了采用客觀方法外,主觀方法的實用性也在逐步加大。

    2.知識化趨勢。在情報學的基礎理論研究中,情報的知識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伴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情報學研究的知識化趨勢也日益明顯。

    傳統的情報實踐局限于文獻框架,因而所取得的成果幾乎仍然停留在文獻單元的物理層次上。顯然,用文獻代替知識或情報,必將發生某種扭曲,不能真實地揭示知識和情報流的規律。情報學意義上的知識組織應該是綜合運用認知科學、思維科學、語言學的方法對文獻中記錄的知識的邏輯內容進行分析,以展示知識的有機結構,從而為用戶提供純情報。由此可見,知識組織比文獻組織的內涵更為深刻、豐富和明確,更能反映出時展的要求和情報學的實質、目標和任務。

    3.經濟學化趨勢。近年來,經濟學不斷地向其他學科滲透,情報學作為一門介于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之間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其研究領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經濟學的滲透,形成了情報學的“經濟學化”研究趨勢。情報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和情報學相結合的產物,是這種趨勢的必然結果。

    情報經濟學關注的是知識服務的經濟研究,不過當前已經很少把情報經濟作為單獨對象進行研究,而是更多地把它融入到信息經濟學這樣一個更為廣闊的范圍內加以研究,這表明情報學的經濟學化研究在不斷深入和發展。可以預見,情報學的“經濟學化”研究在數字時代必將取得突破。

    4.人文社會化趨勢。情報學的發展離不開人和社會這兩大因素。情報學的研究也已經從對情報加以純技術的分析、處理逐步轉向關注情報交流過程中情報客體與用戶的交融,更加突出人所應有的主體地位,這反映出情報學的人文特性。情報學回歸到人文性也使得情報學呈現出社會化的趨勢。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情報已經與其它各種社會現象密不可分,情報研究社會化是情報學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各種社會學理論向情報領域的擴散使得情報學的發展帶上了社會學的色彩,其結果是促成了情報社會學的誕生,它已成為整個情報學科體系中聯系各個環節的紐帶。毋庸置疑,數字時代情報學日益突現出人文社會化趨勢,其研究將會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5.以認知科學為基礎。情報學自產生之日起,就一直以技術為主流,忽視了情報活動中的人及其認識的主觀性因素。然而,隨著情報學的深入發展,人們愈來愈清楚地認識到,單純依靠技術不能最終解決問題,情報學的發展和完善離不開人與情報之間的相互作用。人不僅是情報產生的主體,更是情報利用的決定性因素。認知科學作為研究人的認知過程的科學,強調人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對情報的接收、感知以及創造活動的交互作用。因此,從認知科學角度研究情報學已逐步成為數字時代情報學研究的基礎。

    認知情報學重視人在情報利用過程中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強調對用戶情報需求的理解與把握,以實現雙方在認知層而非物理層上的交互。數字時代的情報學除了對所涉及到的用戶、情報的吸收利用等領域進行研究之外,還要深入拓展到情報的產生、組織與傳遞等領域,從認知、思維、情緒等心理角度研究情報產生與吸收行為,真正做到以認知科學為基礎。

    6.以定量化為核心。馬克思曾經說過,一門科學只有當它達到了能夠運用數學時才算真正發展了。所以定量化是情報學在數字時展的必然方向。情報學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其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的。按照學科發展的一般規律,情報學的研究必然要從定性階段走向定量化階段,這樣才能提高科學性和準確性。

    數字時代情報學的定量化研究應從理論、應用、方法方面朝著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實現定量化研究的模型化,將數學、統計學的新成果移植進來,使情報學的定量化從傳統以文獻單元為特征的文獻計量學朝著以知識單元為特征的情報計量學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這方面的研究必將深入下去,最終實現知識的計量從語法層次轉向語義和語用層次。

    7.合理應用信息技術。自V.Bush提出用名為MEMEX的機器實現自動化的情報檢索后,情報學的發展一直是沿著技術這個方向展開的。隨著情報學的不斷發展,技術的輝煌并不能解決理論匱乏的問題。也就是說,情報學缺乏一個充實的理論內核。因此,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是數字時代情報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重視基礎理論并不意味著對技術的否定,情報技術應用始終是情報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為了促進情報學的發展,也必須抓住有利時機,提高本領域的技術水平。但是,這種發展不應該像以往那樣,而是更加科學、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技術與理論兼顧,使兩者的結合更為緊密,促使情報學持續、協調地發展。

    二、數字時代情報學學科體系的構筑

    情報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橫斷學科,其學科體系是研究貫穿于各門學科的情報問題的規律性。情報學的這種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要求我們注重從知識、用戶、管理等多元視角進行研究,構建一個多層面的體系結構。這樣的學科體系包括理論情報學、技術情報學、應用情報學和管理情報學。

    第9篇:數字經濟研究分析范文

    摘要:對現代露天開采技術的世界性發展特點作了分析。探討了我國露天采煤科技發展戰略,預測了露天采煤的發展前景,對相應的發展思路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露天開采技術 露天采煤 發展

    70年代以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在70%左右。據專家預測,在未來100年內,煤炭在我國一次性能源構成中仍占主導地位。中國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儲量僅為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2。可見我國煤炭資源雖然儲量大,但相對儲量明顯不足,而且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又很少。按目前預測,到2010年我國煤炭需求量將達21~23(億)t/a。按此開采強度遞增,我國煤炭開采不足維持50年。由此可見,如何開采煤炭資源將關系到我國的能源安全問題。煤炭開采可持續發展問題,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逐漸凸現出來。優先大力發展勞動生產率高、資源回收率高、生產能力大、安全性好的露天煤礦勢在必行。

    1、露天開采技術世界發展特點

    1.1高度集中化開采與集約化經營。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年產量已達50~60Mt/a,位于德、美、哈薩克斯坦等國;年產量20 Mt/a以上的露天煤礦則遍及俄、澳、波、捷等國。由大型企業集團占有煤炭生產及市場銷售的集中化份額,是礦業集中化開發又一重要趨勢。2000年國際十大煤炭公司控制著8.5億t的煤炭年產量。

    1.2開采工藝多樣化

    (1)設備大型化,開采集中化。實踐證明,采用大型開采設備可以明顯提高礦山產量與經濟效益。例如,單斗電鏟與卡車的標志性配套規格,每隔15~20年就要更新換代一次。目前單斗電鏟勺斗容積已達76.5m3;,其裝載重量超過100 t;與之相匹配的卡車載重量已達363t。單個露天礦的生產能力已逾60Mt/a。

    (2)開采工藝的連續化。最具代表性的全連續工藝是輪斗鏟采掘一膠帶運輸機運輸一排土機排土,采用這種工藝可以實現高效率、低成本。但限于礦巖性質等因素,全連續工藝的應用范圍受到限制。近40~50年中,露天礦一半連續工藝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以適應當地的埋藏條件。代表性的半連續工藝有:單斗電鏟采掘《工作面卡車運輸一)移動式破碎機可移式破碎機)一膠帶運輸系統;輪斗挖掘機采掘一卡車運輸系統等。

    (3)生產環節的合并化與開采工藝的簡化。露天開采基本生產環節有采裝、運輸與排土。條件適宜時可采用某種開采設備,實現2個甚至3個生產環節的合并,以簡化開采過程并大幅度降低開采成本。巨型拉斗電鏟倒堆剝離是一種典型的合并式工藝;鏟運機剝離工藝是另一種合并式工藝類型。

    (4)開采工藝的綜合化。隨著礦山開采的集中化趨勢,單個露天礦的開采范圍趨于擴大,開采深度日益增加,開采境界內礦巖賦存條件往往復雜多變。針對這種情況,傳統的單一開采工藝方式往往不能與之相適應,使開采效率降低,開采成本提高。近年來,多種開采工藝綜合應用已經成為大型露天開采的一種發展模式。

    2、制約煤炭資源開發的因素

    我國是煤炭資源大國,煤炭資源總量大體在俄羅斯、美國之后,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炭資源數量問題不再是唯一的關注對象,而影響開采成本各項技術指標,包括地質條件、生態環境條件、質量和開采工藝方法等,將是決定開發利用的主要制約因素。我國4個煤炭資源區域,區域不同各主要制約因素也不相同。一區開采條件、生態環境容量中等,地處經濟相對較發達地區,但可供建設的特大型、大型煤礦的儲量不多,制約煤炭資源開發的主導因素是開采地質條件,屬開采條件制約型地區;二區主要包括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煤炭資源豐富,開采地質條件較好,但本區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生態環境脆弱,環境容量小,煤炭資源開發受到環境制約,二區屬生態環境制約型地區;三區煤炭資源相對豐富,但開采條件較差,煤炭資源開發的主要矛盾是高硫煤占資源總量1/3左右,即煤質問題嚴重,三區屬煤炭質量制約型地區;四區經濟發達,生態環境較好,但煤炭資源貧乏,煤質、開采條件很差,四區屬資源數量制約型地區。

    3、我國露天采煤科技發展戰略

    露天采煤技術是露天采煤科技發展的主題,露天采煤工藝是發展采煤技術的最活躍的因素,采煤工藝和技術的創新,則是露天礦安全及生產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重要保證。大型、新技術、綜合工藝、集約化生產、開采-復墾一體化、數字智能化管理是21世紀露天采煤工藝和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向。

    3.1明確露天開采優先發展的原則,分析條件擇優開發。我國露天煤田的資源條件不如美國、澳大利亞,但與俄羅斯、印度等國相仿,應提早劃分和保護露天開采資源。近些年我國探明的一批特大型煤田,如勝利、白音華、東勝等礦區煤炭儲量在百億噸以上,加上原有準格爾、霍林河、平朔等10余處特大型煤田,全國可供露天開采的煤炭資源儲量相當豐富,可使我國21世紀露天采煤保持高強度持續發展。

    3.2重視科學研究,組織科技攻關。應重視露天煤田開發前科技準備,開發中的科學試驗和開發后的科技跟蹤工作,做到開發前技術準備充分,開發中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技術難點和開發后技術完善,保證露天采煤工藝系統高效運行和不斷完善,達到高產、高效、低成本。

    3.3實施優勢資源集約化開發,發展連續、簡化開采工藝。由大型企業集團占有煤炭生產、銷售份額,是煤炭集約化開發一個重要趨勢[21],露天開采可實現優勢資源的集約化開采,實現大規模生產的高效益。過去露天采煤經濟合理剝采比是6m3/,t采用連續、簡化、綜合開采工藝后,可達到8~10 m3/t甚至更高。

    4、我國煤礦露天開采的發展方向

    科技已經日益滲進人們的生活,高科技促進了全球化,帶動了數字化。因此堅持與時俱進,利用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這也是我們在煤礦露天開采時應該注意到的問題。在開采中,我們應該用高科技手段來進行管理與開采,這不僅是世界煤礦露天開采的發展方向,也應該是我們的發展定位。因此在露天開采煤礦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是我們以后發展的主要方向。今后我們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輔助功能,采用數字化管理,進行智能監控,廣泛利用高科技開采設備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煤礦開采方面翻開嶄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1]張宏,史志斌.我國煤炭資源可持續保障能力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6

    [2]中國可持續發展煤炭資源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可持續發展煤炭資源戰略研究[R].北京:中國工程院,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xxx|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www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