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

    第1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一、企業(yè)年金投資組合決策

    企業(yè)年金作為對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有益補充和員工退休收入的重要來源,對減輕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發(fā)展資本市場,提高企業(yè)的凝聚力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企業(yè)年金的性質不同于其它投資資金的性質,因此探討企業(yè)年金如何在資本市場上實現(xiàn)有效的組合投資,在保證年金安全性、流動性基礎上,追求其長期穩(wěn)定增值是極為迫切的現(xiàn)實問題。作為證券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企業(yè)年金基金在確定資產投資組合前,必須對投資組合決策依據和流程有清楚的認識。

    任何一種投資組合的決策都是建立在對投資目標、原則、政策和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分析上。企業(yè)年金的投資決策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明確可接受的風險程度,投資的目的就是在可接受的風險條件下獲得最大化收益:第二,進行資產的配置,即選定資產的類別和確定各類資產所占的比重;第三。在既定的資產組合框架內確定證券組合,降低或消除非系統(tǒng)風險,獲得穩(wěn)定的預期收益。發(fā)達國家大部分退休基金管理機構都認為資產配置的決策是最重要的管理決策。第四,業(yè)績評估。計算、評估一定期間內,基金管理人實現(xiàn)的收益。

    二、企業(yè)年金投資組合工具

    從世界范圍來看,目前企業(yè)年金投資幾乎涉及所有的投資工具,概括起來。年金的投資工具有金融工具和實物工具兩大類。

    (一)金融工具

    1 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所有中外企業(yè)年金都必須使用的投資工具。它的主要特點是有還本付息的高度安全性和近乎百分之百的流動性,但收益率較低,且受銀行存款利率調整的影響,同時無法抵御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隨著投資工具選擇的多樣化。銀行存款的比重應大幅度降低,僅作為短期投資工具,以滿足流動性需要。

    2 債券。在現(xiàn)代資本市場中,債券是發(fā)行量最大、交易最活躍的金融工具之一。國債曾是既安全、回報率又高的投資工具。但隨著利率體系市場化程度的逐漸提高,國債利率與銀行存款的利率差逐漸縮小,投資回報率下降。根據發(fā)達國家的經驗,企業(yè)年金國債投資的比重需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比例,以滿足基金的安全性要求。

    企業(yè)債券收益率高于國債,但企業(yè)債券的還本付息受發(fā)行公司的經營狀況、資信水平等影響較大,風險水平較高,可作為企業(yè)年金基金投資的補充。由于企業(yè)的資信程度不同,企業(yè)債券具有不同的風險等級,在許多國家,政府對年金基金投資的企業(yè)債券的信用級別都有明確規(guī)定。

    金融債券的發(fā)行者一般都是經批準的大型金融機構。其資金實力較雄厚,能夠保證債券的安全,相比較企業(yè)債券而言,投資風險較小。

    3 股票。股票投資的風險較大,但從本質上講。股票所代表的是國民經濟中最具生產力的部分,根據統(tǒng)計,投資股票能比投資其他領域產生更高的長期回報率。因此,理論上年金基金在股票上的投資應占相當的比例。以獲取較高的收益。實踐上年金基金介人股票投資的程度還取決于資本市場的成熟度和年金基金本身的成熟度。如果資本市場體系完整,市場化程度高。尤其是股票市場運作規(guī)范,信息披露充分、公正。那么企業(yè)年金基金參與股市投資的比例就較大。從企業(yè)年金自身來看,如果基金處于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長期積累階段,關注較高的長期回報,這時企業(yè)年金投入股市的比重較大。反之,如果企業(yè)年金計劃中接近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較多,基金應盡量避免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轉而投向收益較為穩(wěn)定的固定收益證券。

    4 證券投資基金。作為股票和債券投資的分散化工具,證券投資基金一般而言風險低于單一的股票投資,而潛在收益又高于債券,其主要特色是集中資金、專家理財、分散風險。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年金基金通過購買封閉式基金或開放式基金,由專家進行投資運作。可以更大程度地規(guī)避風險,取得較好收益。特別是開放式基金,由于其規(guī)模不受限制、存續(xù)時間不受限制、交易價格依據基金凈值計算以及對投資管理人有更好的激勵、約束和監(jiān)督機制。更加適合年金基金投資。

    5 海外投資。海外投資是發(fā)達國家企業(yè)年金常用的一種投資方式。實踐證明,企業(yè)年金全球性投資組合比完全國內投資組合更具優(yōu)勢。通常國外投資與國內投資的相關系數相對較小,因為全球資本市場并不同方向發(fā)展,各國產業(yè)發(fā)展周期也不同。因此進行國外投資可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二)實物工具

    1 基礎設施。對具有期限長、風險小、收益穩(wěn)定的國家基礎設施和重點建設項目進行投資。對技術含量高并具有發(fā)展前景的新興產業(yè)進行投資。這些均符合企業(yè)年金安全性與收益性要求。

    2 不動產。年金基金購置不動產可以擁有一筆長期且比較穩(wěn)定的租金收入。與股票、債券相比。它的壞賬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相對較小。但不動產投資的最大問題是資產的流動性差,而年金基金中必須要有一部分應急資金。用于支付。此外,不動產市場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大。專業(yè)性強。因而管理成本比較高。

    總之,目前我國企業(yè)年金基金可投資的品種及比例限制還比較多,但隨著債權產品和權益產品的不斷發(fā)展,我國企業(yè)年金投資工具將會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三、企業(yè)年金基金的資產配置與調整

    (一)企業(yè)年金基金的資產配置

    國際投資學術界的實證研究表明:規(guī)范的資產配置對企業(yè)年金基金運用效果的貢獻在90%以上。資產配置是基金管理機構運用資產組合理論,根據既定的投資目標。確定基金在不同資本市場、不同資產類別、不同投資風格以及不同投資期限等方面的投資比例,最終形成達到投資目標的投資組合。這是一個衡量風險與收益的過程,是在既定的收益目標下,確定風險最小化的各類資產投資比例,或是在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尋求帶來最高收益率的最優(yōu)投資組合。

    資產配置可以采用量化模型,也可運用經驗和判斷,對每類資產進行甄選。進行資產配置一般需參照以下標準:一是資產配置是否能達到預期收益;二是資產配置是否與企業(yè)年金基金的風險承受力相一致:三是經過風險調整的資產配置的收益是否符合預定投資要求。

    (二)企業(yè)年金基金的資產調整

    在投資管理過程中,年金管理人需要定期對經濟和市場因素、企業(yè)年金自身目標和內部約束條件的變化進行分析,相應地調整資產配置從而保證投資目標能夠持續(xù)實現(xiàn)。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需對資產配置進行調整。

    1 內部條件發(fā)生變化。一是投資期限的變化。如企業(yè)多數員工接近退休年齡,投資期限縮短,企業(yè)年金基金的風險承受力降低。反之亦然。二是流動需求的改變。如企業(yè)年金突然面臨大量個人賬戶轉移時,流動性需求增加,則貨幣類資產投資比例要提高。三是法律法規(guī)的變化。如未來國家對年金基金投資資

    產的類別和比例出現(xiàn)調整變化時,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四是委托人要求的變化。投資管理人需要及時了解年金委托人要求的變化,對資產配置做出相應的調整。

    2 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一是證券市場的變化。通常資產價值在牛市中會被高估:反之,在熊市中會被低估。管理人應敏銳地把握這些資產價格運行軌跡,相應地調整資產配置。獲取更高收益。二是出現(xiàn)了新的資產類別。投資管理人應充分利用市場上新型投資工具改變年金基金的資產配置調險收益。三是政策法規(guī)的變化。通常央行的貨幣政策會對市場上貨幣供應量和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水平。四是通貨膨脹的變化。在通貨膨脹初期,固定收益類資產價格會下降。權益類資產價格會上升,年金管理人應據此調整資產配置。

    四、企業(yè)年金資產配置案例分析

    某高成長性企業(yè)A在過去幾年中,產品需求旺盛,盈利不斷增長且能保持較長一段時期。同時,公司財務狀況良好,負債率低。由于公司歷史不長。員工平均年齡為30歲,平均收入屬于該城市中上水平,企業(yè)年金計劃參與者中沒有退休員工。

    (一)企業(yè)年金投資策略的確定

    1 風險要求。根據公司背景,企業(yè)年金基金的風險承受力超過平均水平。

    2 收益要求。由于企業(yè)年金投資期限較長,公司財務和盈利狀況良好,風險承受力高于平均水平,根據目前市場上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情況,可以把總收益目標定為年8%。

    3 流動性要求。因無退休員工,當前企業(yè)年金支付要求較低,所以流動性要求不高。

    4 投資期限要求。因員工隊伍較年輕。企業(yè)年金投資期限較長,資產增值的時間也較充裕。

    5 法律法規(guī)要求。企業(yè)年金的投資范圍和比例限制應遵循《企業(yè)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二)企業(yè)年金資產配置的確定

    第2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一、基金簡介

    博時基金全稱為博時主題行業(yè)股票證券投資基金,成立于2005年1月6日,是博時基金公司旗下第四只開放式基金,屬于股票型基金。

    二、業(yè)績評價分析

    (一)樣本及其數據選擇說明

    本文選取的博時主題基金為開放式股票型基金,數據主要來源于深交所,結合其公司基金網站公布和其他第三方網站的周凈值和年報為依據。時間從06年4月3日到08年3月28日,共計97周。

    (二)主要參數說明

    1、無風險利率的選擇

    國外一般采用三個月的國庫券的利率作為基準利率,而中國金融業(yè)目前還沒有基準利率的概念,本文采用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2、市場基準收益率

    (1)基準成分選擇

    各基金公司業(yè)績基準眾多,一般把股票型指數與債券型指數、存款利率按比例復合作為基準。

    股票型指數:上證綜合指數、滬深300指數、新華富時600成長指數、新華富時中國A200、滬深300指數、中信標普A股綜合指數、國泰君安指數、中信標普100指數等

    債券指數:上證國債指數、新華富時中國國債指數、銀行間債券綜合指數、中信標普國債指數、新華雷曼中國綜合債券指數等

    (2)基準成分比例

    2004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取消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對證券投資基金投資于國債的資產比例不低于20%的規(guī)定。但是根據各基金產品說明中持股比例,把80%作為各基金的平均持有股票比例仍適用。

    (3)市場業(yè)績基準s

    市場基準=中信標普A股綜合指數*8O%+中信標普債券指數*20%,得出市場業(yè)績基準的周收益為0.0118

    (三)評價指標

    在評價基金投資績效時必須考慮基金所承擔的風險,通常引入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即單位風險回報率來評價基金的績效。評價基金風險調整后收益率的經典方法有三種,即特雷諾(Treynor)指數、夏普(Sharpe)指數和詹森(Jensen)指數。

    (四)收益實證分析

    1、收益率指標實證結果及分析

    下表為收益率的計算結果,評價期內市場基準收益的周平均收益為0.0118,市場周收益的方差為0.0408。

    表3.4.1基金收益率實證結果

    結果表明:

    (l)此基金周收益高于周無風險收益率,顯示了其作為專業(yè)理財產品在金融資產資產增值和保值上相比銀行存款而言有很大的優(yōu)勢;

    (2)在評價期內的收益率高于市場周平均收益率,從這點上看,可以認為此基金具有跑贏大盤的能力;

    (3)周收益方差高于市場周收益的方差,說明此基金的收益好于市場收益,但是同時承擔了較大的風險;

    2、經風險調整的收益率指標實證結果及分析

    對夏普指數、詹森指數、M2測度和盈虧比5個指標的實證結果如表3.4.2,其中無風險收益采用0.00068,此基金的 回歸值為0.7086,做盈虧比統(tǒng)計時采用市場基準收益做比較。

    表3.4.2此基金業(yè)績實證結果數值

    (1)夏普指數:市場基準周收益的夏普指數為0.2714,此基金比市場高,說明單位總波動在收益上得到了補償。

    (2)詹森指數:詹森指數大于零,說明此基金業(yè)績好于市場水平,其組合是戰(zhàn)勝了市場基準組合的;

    (3)M2測度:M2測度值大于零,也說明基金組合的資產收益大于市場基準收益,只是超過得不是很多。

    (4)盈虧比:這一指標反映了在市場基準組合收益下,盈利的概率大于虧損的概率,這也說明基金的盈利能力較強。

    總的說來,因為我國的證券市場效率比較低,使用系統(tǒng)風險的特雷諾指數和詹森指數的準確性會打一個大折扣,而夏普指數調整的是總風險,更具有參考價值。

    結論:(一)本文的研究對象―博時主題基金作為一種理財產品,其周收益高于周無風險收益率,考察期內也高于市場平均周收益,即跑贏了大盤,同時此基金周收益方差小于市場,說明收益較穩(wěn)定。

    第3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包括聚焦于某個投資階段、某個行業(yè)或某個地域的投資,專業(yè)化投資讓風險投資機構積累了專業(yè)的投資經驗,有助于減少風險投資家與企業(yè)家之間的協(xié)調成本,便于風險資本家的經驗和知識向被投資企業(yè)轉移(Grant和Baden-Fuller,2004;Heeley和Matusik,2006;Simon,1991)[2-4]。Brown和Duguid(1991)認為同一社會環(huán)境有助于知識或經驗的分享,因為相同的環(huán)境意味著人們的語言以及對事物的看法是相通的。也就是說,同一個領域的知識或經驗比跨領域的知識或經驗更容易被共享[5]。Dougherty(1992)考察產品研發(fā)中的協(xié)調溝通成本后發(fā)現(xiàn),隨著產品線的增加,知識跨度加大,團隊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下降,知識或經驗被團隊成員共享的效率降低[6]。跨領域的知識共享需要明確的制度或規(guī)則的支持(Kogut和Zander,1992)[7],而這些是需要花費成本的,即知識共享或協(xié)調成本與知識的專業(yè)化程度呈負相關關系。除此之外,具有專業(yè)化知識或經驗的投資機構能在投資前對相同領域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在投資后能幫助被投資企業(yè)克服該領域特有的技術難題,有助于識別企業(yè)潛在的風險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Matusik和Fitza,2012)[8],提升被投資企業(yè)的價值。雖然多元化知識儲備可能為解決復雜問題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尋找新穎的解決方法,當企業(yè)現(xiàn)有技術不符合市場需求時,也可能帶領企業(yè)走向另一條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的發(fā)展道路,但是大多數現(xiàn)存的VC機構規(guī)模相對較小,風險資本家的人力資本有限,多元化投資導致風險資本家在各領域的投入過于單薄(Jenner,2013)[9],因此多元化投資的優(yōu)勢無法完全顯現(xiàn)(Matusik和Fitza,2012)[8]。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提出假設1。假設1:VC機構專業(yè)化投資集中度越高,投資績效越好。風險條件下的市場均衡理論認為,投資者面臨的投資風險越大,其獲得的預期收益越高(Sharpe,1964)[10]。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風險投資行業(yè),即風投機構如果選擇投資于高風險的企業(yè),則投資回報較高,反之,如果投資于低風險的企業(yè),那么未來的投資回報較低。如前文所述,風投機構選擇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的動因之一是應對相關的投資風險,而依據市場均衡理論(即風險收益對稱原理),這一動因本身也會導致采取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的風投機構的投資績效更好。雖然如此,但這并不是解釋專業(yè)化投資績效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采取專業(yè)化投資的機構在某一專業(y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這些經驗使其投資于自己專注領域時游刃有余,不僅在投資前能對投資項目質量做出準確判斷,而且投資之后能對被投資企業(yè)提供更加專業(yè)和針對性的增值服務,甚至在準備退出時還能利用自身在該領域積累的資源尋求與高聲譽的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合作,這些都是專業(yè)化投資獲得高回報的重要原因(Heeley和Matusik,2006;Matusik和Fitza,2012)[3,8]。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假設2。假設2:控制風險因素之后,專業(yè)化投資策略與投資績效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依然顯著。正如前文所述,具有專業(yè)化投資經驗的VC機構對其擅長的領域具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篩選項目時,能對項目的質量包括企業(yè)家的特質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因此在投資前可以篩選到質量較高的項目,即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具有事前選擇高質量項目的功能。進入企業(yè)之后,掌握專業(yè)化技能和投資經驗的VC機構能更加敏銳地識別企業(yè)的經營風險,并尋找到恰當的解決方式,可為被投資企業(yè)提供更好的價值增值服務,這就是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具有的事后提供價值增加的功能。例如,專業(yè)化投資經驗有助于VC機構準確判定某個特定領域的商業(yè)計劃書的質量,幫助企業(yè)建立特有的經銷渠道和客戶群,或提供技術化的支持,這些都有助于提升企業(yè)價值(Matusik和Fitza,2012)[8]。因此,本文認為VC機構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的事前選擇功能和事后價值增加功能在提高投資績效方面具有相互補充的作用。為了驗證這兩項功能,本文參考Das等(2011)對聯(lián)合投資事前選擇功能和事后價值增加功能的研究[11],在考慮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內生性的情況下探討其對投資績效的影響,如果專業(yè)化投資策略較高的投資績效來自于事前選擇功能和事后價值增加功能的共同作用,那么考慮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內生性之后這種影響將依然顯著。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假設3。假設3:考慮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內生性的情況下,專業(yè)化投資策略與投資績效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仍然顯著。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與數據

    本文選取2012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風險資本支持的A股上市公司作為初始樣本,并按照如下標準進行篩選:(1)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風險資本支持但風投機構信息缺失,或有聯(lián)合風險資本支持但其主導風投機構無法確定,則將其剔除;(2)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的樣本;(3)剔除相關數據缺失的樣本。最終樣本共涉及433家上市公司。研究所需財務數據全部來自CSMAR數據庫。通過CVSource數據庫,我們可以判定一家投資公司是否為風險投資機構,以及一只基金是否為風險投資基金。對于上市公司是否有風險資本支持,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才能界定為具有風險投資背景:(1)查閱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前十大股東中至少包含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或風險投資基金;(2)風險投資機構或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性質必須為VC-Se-ries或PE-Growth,同時必須發(fā)生在企業(yè)IPO之前。對于主導VC機構的判定,我們采取如下標準:(1)只有一家VC機構投資的樣本,則該機構自動認定為主導VC機構;(2)對于聯(lián)合風險資本支持的樣本,一般以參與首輪投資且累計投資金額最多的機構為主導VC機構;(3)如果有多家風投機構均參與了首輪投資且累計投資金額相等,則認定擁有較多董事會或監(jiān)事會席位的機構為主導VC機構;(4)如果按照前三條標準仍然無法判定主導VC機構,則剔除該樣本。

    (二)模型構建與變量定義

    1.構建專業(yè)化投資集中度的度量指標。現(xiàn)有文獻主要利用VC機構參與投資的投資階段(行業(yè)或地域)數目、赫芬達爾指數以及熵來度量其投資的專業(yè)化集中程度(Gupta和Sapienza,1992;Clercq,2003;Gompers等,2009;Dimov和Clercq,2006;Ge-jadze等,2012;Matusik和Fitza,2012;Jenner,2013;李嚴等,2012)[12-16,8,9,17]。本研究在綜合考慮上述指標的基礎上,借鑒Gompers等(2009)[14]的研究采用赫芬達爾指數(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簡稱HHI)來度量VC投資的專業(yè)化程度,公式如下:HHI=∑P2i(1)其中,Pi為VC機構退出前在各階段(行業(yè)或地域)進行投資的投資事件比例。HHI數值越大,說明VC機構投資的專業(yè)化程度越高。2.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影響。為了驗證假設1,本文首先按照中位數將投資績效分為投資績效較好和投資績效較差兩組樣本,比較兩組樣本的專業(yè)化投資集中程度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即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然后構建如下OLS模型做進一步分析:Return=α+β1HHI+β2Controls+ε(2)其中,因變量Return表示VC機構的投資績效,分別用賬面回報倍數(BR)和賬面內部收益率(IRR)進行度量。為了減輕異常值的不良影響,本文對模型因變量進行95%分位和5%分位的縮尾處理(win-sorization)。HHI為衡量VC機構投資專業(yè)化程度的指標,如果系數β1顯著為正,則表明VC機構的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有正面影響,研究假設1成立。Controls是一組可能影響VC投資績效的控制變量,現(xiàn)有風險投資文獻研究表明,退出條件(Econdi-tion)、VC機構持股比例(VCshare)、VC機構聲譽(VCreputation)、VC機構投資期(VCinvperiod)、VC機構的股權性質(GVC)等對風險投資績效具有重要影響(Nahata,2008;Jenner,2013;黨興華等,2011;張學勇和廖理,2011)[18,9,19,20],因此,本文對這些因素加以控制。ε為影響投資績效的不可觀測的因素。另外,為了更好地滿足變量正態(tài)分布的要求,在多元回歸分析中,我們分別對BR、IRR、Econdition、VC-share、VCinvperiod進行了對數化處理。3.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影響機理1。為了驗證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正面影響并不僅僅是由與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相關聯(lián)的風險因素所引起的(即假設2),我們首先選取早期或發(fā)展期啞變量、高風險行業(yè)啞變量作為投資風險的衡量指標,在控制投資風險因素的情況下檢驗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影響,回歸模型如下:Return=α+β1HHI+β2Controls+β3Egrowing+β4Hri-ndustry+ε(3)模型中,Egrowing為早期或發(fā)展期啞變量。如果VC機構投資時企業(yè)所處發(fā)展階段為早期或發(fā)展期,則取值為1,表示投資風險較高;反之,如果VC機構投資時企業(yè)所處發(fā)展階段為擴張期或獲利期,則取值為0,表示投資風險較低。Hrindustry為高風險行業(yè)啞變量。如果VC機構投資的企業(yè)屬于高風險行業(yè),則取值為1,表示投資風險較高;反之,如果VC機構投資的企業(yè)不屬于高風險行業(yè),則取值為0,表示投資風險較低。其他變量的定義與模型(2)相同。如果系數β1顯著為正,則表明控制風險因素之后,VC機構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仍然有正面影響,假設2得到初步證實。其次,為了進一步分析風險因素對專業(yè)化投資策略與投資績效關系的影響機理,本文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來檢驗風險因素是否為VC機構采取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的動因,并將全部樣本分為高投資風險組和低投資風險組,進行分組回歸,來檢驗該動因是否為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影響投資績效的唯一原因,回歸模型與模型(2)相同。如果分樣本回歸結果顯示專業(yè)化投資策略與投資績效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仍然顯著,則表明投資風險不是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影響投資績效的唯一原因,假設2成立。4.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影響機理2。為了驗證VC機構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的事前選擇功能和事后價值增加功能在提高投資績效方面具有相互補充的作用,在考慮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內生性的情況下,我們檢驗專業(yè)化投資策略與投資績效之間的正相關關系是否仍然顯著(即假設3)。一般來說,隨著VC機構投資經驗和管理資產規(guī)模的不斷增加,其經營實力也越來越雄厚,逐漸克服了有限人力資本對多元化投資的限制,采取多元化投資策略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即VC機構經營年限越長、管理資金規(guī)模越大,其專業(yè)化投資集中程度越低。基于此,我們選取VC機構經營年限(VCage)和VC機構管理資金額(Cumanagement)作為專業(yè)化投資策略的工具變量,并采用二階段最小二乘法進行檢驗。本文建立二階段最小二乘回歸模型如下所示:模型中,VCage表示VC機構的經營年限,Cumanagement表示VC機構管理資金額,②其他變量的定義與模型(2)相同。如果第二階段回歸模型中系數β1顯著為正,則表明在考慮了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內生性的情況下,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正向影響仍然顯著,即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對投資績效的正向影響不僅僅源于其事前選擇功能,還與其事后價值增加功能有關。表1列示了各研究變量的定義與計算方法。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表2列示了各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由表2可知,第一,衡量VC機構投資集中程度的指標HHI-Industry、HHI-Location和HHI-Stage均值分別為0.320、0.448和0.557,略低于Gejadze等(2012)以及Dimov和Clercq(2006)利用美國數據計算的相關指標均值[16,15]。⑥三個指標的標準差分別為0.254、0.316和0.207,說明不同VC機構的專業(yè)化投資集中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二,首輪投資時VC機構平均經營年限為3.763年,說明VC機構普遍較年輕。VC機構管理資金額平均為264828.9萬美元,平均持股比例為11%,這印證了風險投資不是以控股為目的的投資。此外發(fā)現(xiàn),VC機構平均投資時長為2.902年。第三,VC機構在進行首輪投資時,平均有35.1%的企業(yè)處在早期或發(fā)展期,而具有風險投資背景的企業(yè)中僅有19.6%的企業(yè)所屬行業(yè)為高風險行業(yè),從中可以看出,VC機構面臨的投資風險主要源于其投資階段較早而非投資行業(yè)的選擇。其他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詳見表2。本文來自于《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雜志。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二)單變量均值和中位數檢驗

    第4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論文摘要:針對人力資本組合投資模式僅定性分析職員和企業(yè)對人力資本投資行為的特點,應用博弈論進行了相應的定量分析,將貝克爾投資模式與組合投資模式相結合,建立了確定企業(yè)投資比率的計算公式,為企業(yè)進行人力資本培訓投資提供了定量的決策依據。

    論文關鍵詞:投資成本貝克爾投資模式組合投資模式博弈論

    貝克爾將在職培訓分為一般培訓和特殊培訓兩種類型。一般培訓是指接受培訓的職工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對提高各種企業(yè)勞動生產率均有用。受訓者的勞動技能提高,會提高其在各種就業(yè)機會中的工資,所以培訓成本應當由受訓者自巴承擔。特殊培訓是指接受培訓的職員得到特殊知識和技能,能夠極大地提高提供培訓的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對于提供培訓以外的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特殊培訓的費用較一般培訓高得多,但也會給企業(yè)帶來相當可觀的效益,其培訓成本應由企業(yè)承擔。由此形成了貝克爾投資模式理論。

    作為貝克爾投資模式的補充,有學者提出了一種企業(yè)和職員對人力資本共同投資的組合投資模型。該模式按照“人力資本的價值”和“人力資本的獨特性”將人力資本分為四種類型:①高價值高獨特性人力資本,②高價值低獨特性人力資本,③低價值高獨特性人力資本,④低價值低獨特性人力資本。并認為①、④兩種人力資本遵循貝克爾投資模式,而②、③兩種人力資本則由企業(yè)和職員共同投資。組合投資模式僅在對職員和企業(yè)人力資本培訓投資行為特性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結論,但在企業(yè)實際經營過程中要求有定量的投資分析與決策依據。因此,本文在投資組合模式的基礎上應用博弈論分析人力資本培訓投資行為,找到合理且定量的組合投資分析與決策依據。

    1人力資本的分類

    本文仍采用人力資本培訓組合投資模式中的人力資本分類方式。人力資本作為企業(yè)獲取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資源,并不是對企業(yè)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

    組織中的人力資本可以根據“人力資本的價值”和“人力資本的獨特性”來進行劃分。“人力資本的價值”是指“相對于人力資本的雇傭成本,人力資本通過其技能能夠為企業(yè)帶來更大的與顧客價值相關的戰(zhàn)略利益的屬性”。若職員能幫助企業(yè)降低成本或創(chuàng)造具有更多客戶價值的產品,那他就具有高價值;反之,只有低價值。“人力資本的獨特性”是指其技能的不可復制和不可模仿性。人力資本的獨特性將影響到交易成本,并直接影響該人力資本能否成為企業(yè)競爭的優(yōu)勢源泉。由于獨特技能更多地是一種適用于某一特定環(huán)境的技能,企業(yè)不可能在開放的勞動力市場上獲得,對這些人力資本實行外部化將是不可行的或者將導致更多的成本,所以獨特的人力資本需要進行內部開發(fā)。相反,適用于廣大企業(yè)的普通技能,很容易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依賴于外部勞動力市場將是獲得低獨特性人力資本的較好選擇。

    按照上述兩種人力資本的屬性可以將企業(yè)內的人力資本分為四類:第一類人力資本具有高價值并且是獨特的,即這些職員擁有特定于企業(yè)的技能,這些技能在勞動力市場上難以獲得,并且職員為企業(yè)帶來的戰(zhàn)略性利益遠遠超過雇傭和開發(fā)他們的管理成本。也就是說,該類人力資本擁有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所必需的核心技能。第二類人力資本具有較高的價值,但職員擁有的技能可以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也就是說,其擁有的技能是低獨特性的。第三類人力資本在某種程度上是獨一無二的,但他們對創(chuàng)造客戶價值并不具有直接作用。也就是說,其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較低或者不直接產生價值。第四類人力資本擁有普通的技能,具有有限的戰(zhàn)略價值。以上四種人力資本類型與引言中提及的四種人力資本類型按順序一一對應。

    2人力資本培訓投資選擇的博弈分析

    博弈論是一門研究在利益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局中人(即博弈的參與者)采取何種策略才能獲得最大效用的理論。博弈論在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的應用解決了許多令經典理論無從人手的問題。博弈論最主要的特點是研究相對具體決策情況而言的最優(yōu)決策,即尋找相對最滿意策略而非最優(yōu)策略企業(yè)和職員的人力資本培訓投資選擇的過程存在的正是一個博弈問題。

    根據投資組合模型的思想,企業(yè)與職員在人力資本的投資,實際上是培訓投資過程中的博弈,可以用如圖1的博弈樹來描述。假設企業(yè)承擔培訓投資成本的比率為,選擇投資策略的概率為q;職員選擇投資策略的概率為P。通過培訓投資,企業(yè)因人力資本增加而經營效率提高所得到的利益為,職員因人力資本增加而職業(yè)生涯改善或薪酬、福利增加所獲得的利益為r。為增加人力資本而進行培訓投資的成本為c。按照組合投資模式的思想,企業(yè)承擔的成:本為CX;職員承擔的成本為c(1一)。顯然,r一c>>r一c>0,1>P、q、>0。

    根據子博弈均衡的逆歸納方法,只能找到一個均衡點:企業(yè)不承擔培訓投資成本,職員承擔全部的培訓投資成本。但是,如果職員是非理性的局中人,那么在企業(yè)選擇不承擔培訓投資時,職員可能也選擇不承擔培訓投資成本,最終使企業(yè)和職員都不獲得利益。即在企業(yè)選擇不投資策略時,職員可能也選擇不投資策略來對企業(yè)進行威脅。由于企業(yè)選擇投資策略時,職員選擇不投資策略存在不承擔任何培訓投資成本的可能性,并且企業(yè)在利益驅動下也會對職員的威脅妥協(xié),所以職員的這種潛在的威脅是有效的。就此而論,職員進行培訓投資的概率也就是職員是否為理性的局中人的概率。如果職員是理性的,那么在獲得升職、加薪或更佳的職業(yè)發(fā)展等利益的驅動下,職員將會積極地對自身的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反之,則不然。不難發(fā)現(xiàn),企業(yè)投資、職員不投資與企業(yè)不投資、職員投資兩種策略組合的結局,前者的結局對應貝克爾提出的特殊培訓,后者的結局則對應一般培訓。這與實際情況是相符的。現(xiàn)實情況下,企業(yè)傾向于投資具有獨特性和高價值的人力資本,而職員傾向于投資具有一般性和高價值的人力資本。在企業(yè)和職員了解培訓屬于何種類型的情況下,他們的投資將以各自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即遵循貝克爾提出的投資模式,企業(yè)承擔特殊培訓的全部成本,職員承擔一般培訓的全部成本。

    然而,在不了解對方類型的情況下(包括難以歸于特殊培訓或一般培訓的情況),培訓投資的博弈過程將如圖1所示。根據圖1中的博弈樹可以得到:

    (7)式給出了企業(yè)承擔培訓投資成本的比率的取值范圍。顯而易見,由于n與m的大小關系是不確定的,且只有當m>n時,(7)式才成立,所以在實際情況下企業(yè)要首先確定m與n的大小才能決定投資比率。由于企業(yè)和職員投資傾向的存在,所以可以推斷P與q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關系,且是遞減關聯(lián)的。也就是說,當P(或q)增大時,q(或P)會隨之減少。但是,由于企業(yè)與職員的投資決策過程相對獨立,他們對投資類型的判斷并不完全被對方了解,故他們的投資概率并不遵循嚴格的函數關系。

    這就使得判斷n和m的大小關系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即n<m是否存在是不能確定的。不過,企業(yè)對決定n與m大小關系并非無能為力,可以制定適當的投資策略(即改變q的大小)來適當改變n的大小,從而努力使得m>n成立。

    那么,在滿足(7)式的前提下,當P很大、q很小時。即職員傾向于投資、企業(yè)傾向于不投資時,m趨近于0,n將小于0,的取值也接近于0。這說明在這種投資情況下,企業(yè)在組合投資中承擔的投資成本很少,接近于不投資。同樣,當P很小、q很大時,即職員傾向于不投資、企業(yè)傾向于投資時,m趨近于無窮,n趨近于I,的取值接近于1。這說明在種投資情況下,企業(yè)在組合投資種承擔的投資成本很多,接近于全部。由此可見,通過(7)式可將貝克爾投資模式和組合投資模式結合起來。

    3結論

    在培訓投資的組合模式思想基礎上,運用博弈論分析培訓投資成本的組合方式,得出了關于確定企業(yè)投資比率取值范圍的計算式,并將投資組合模式與貝克爾模式結合起來。因此,(7)式為企業(yè)在人力資本培訓投資過程中確定投資策略和投資比率提供了決策依據。同時該式也體現(xiàn)了職員策略對投資比率的影響,反映出并非企業(yè)投資越多就越好。

    第5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關鍵詞】 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 激進度; 策略績效; 相關性

    一、問題的提出

    (一)國外營運資本管理策略文獻評析

    國外對于營運資本影響策略的研究是從早期的對財務指標如何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類開始,逐漸發(fā)展成為對營運資本管理策略的分類,如R.Charles Moyer、James R. McGuigan和William J. Kretlow(1998)論述了營運資本管理的不同策略,并將其分為保守型、中庸型和激進型。Moyer et al(2001)、Pinches(1992)、Brigham(1995)和Gapenski、Gitman(1994)對三種營運資本管理策略給出了具體的定義,認為高風險高回報的營運資本投資和融資策略被稱為激進的營運資本策略;低風險和低回報的營運資本策略被稱為保守的營運資本策略;風險和回報居于二者之間的被稱為中庸的營運資本策略。隨后,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關于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之間的配比問題,如John J. Hampton 和Cecilia L. Wagner(1989)從盈利性和風險性兩個角度進行觀察,研究如何從總體上制定合理的營運資本策略。Weinraub and Visscher (1998)討論了激進的和保守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問題并得出結論:不同的行業(yè)具有完全不同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并且表現(xiàn)出很強的穩(wěn)定性。這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企業(yè)的營運資本投資策略和營運資本融資策略表現(xiàn)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如果企業(yè)使用激進的營運資本投資策略,那么該企業(yè)必然會使用保守的營運資本融資策略。

    近年來,在研究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配比問題的基礎上,學者們進一步考察了營運資本策略的激進度與企業(yè)業(yè)績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并得出了兩種結論。一種結論認為營運資本策略的激進度與企業(yè)業(yè)績成正相關的關系,如Gardner et al.(1986)和Weinraub & Visscher(1998)認為比較激進的營運資本策略伴隨著更高的回報率和更高的風險,而保守的營運資本策略伴隨的是較低的風險和回報。Jose et al. (1996)采用美國公司的數據檢驗了激進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與企業(yè)業(yè)績的相關關系,他使用現(xiàn)金周轉期(CCC)代表營運資本管理,CCC越短表示公司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越激進,結果證實越激進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會帶來更多的利潤。Van Horne and Wachowicz(2004)認為一個企業(yè)可以選擇激進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表現(xiàn)為較低的流動資產比率和較高的流動負債比率,過多的流動資產對企業(yè)業(yè)績具有反向的影響,而持有較低水平的流動資產會降低企業(yè)的流動性甚至引發(fā)缺貨,最終為企業(yè)的正常經營帶來困難。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營運資本策略的激進度與企業(yè)業(yè)績呈負相關的關系,如Afza and Nazir(2007)發(fā)現(xiàn)不同行業(yè)的營運資本投資和融資策略存在顯著的差異并且這種差異性表現(xiàn)的非常穩(wěn)定,最后得出營運資本投資和融資策略的激進程度與企業(yè)業(yè)績存在負相關的關系。Faris Nasif AL Shubiri(2011)對安曼59家企業(yè)和14家銀行的營運資本策略的激進度與總資產回報率和Tobin Q分別進行了回歸分析后發(fā)現(xiàn)營運資本策略的激進度與企業(yè)業(yè)績指標之間存在負相關的關系,與Afza and Nazir (2007)得出的研究結論一致。

    (二)國內營運資本管理策略文獻評析

    國內對于營運資本策略的研究起步較晚,在2010年以前主要使用規(guī)范分析的方法探討了從不同的角度如何制定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以及二者之間怎樣進行配比,如毛付根(1995)認為應從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的相互關系著手,將流動資金的存量配置與其相應資金來源聯(lián)系起來,從總體上進行觀察和研究如何據此制定合理的營運資本策略。陰留軍(2001)從持有量和融資額度這兩個方面對營運資本的有關策略進行了分析和闡述。杜京華(2001)認為,激進的營運資本融資策略與穩(wěn)健的營運資本投資策略相配合,或者是激進的營運資本投資策略與穩(wěn)健的營運資本融資策略相配合使企業(yè)的風險程度與獲利水平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有助于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李亞魯(2010)從營運周期切題,論述了營運資本管理的導因和營運資本管理的內容,并就營運資本策略從投資和融資的角度進行了剖析,指出營運資本管理應權衡風險與收益,并根據企業(yè)實際情況對營運策略相機選擇,以輔助決策、指導實踐。王結冰(2010)全面論述了營運資本管理的各方面問題,通過案例定性分析了營運資本策略的優(yōu)劣,并提出了營運資本管理的建議。盧占鳳(2007)認為營運資本策略是企業(yè)重要的財務政策之一。恰當的營運資本籌資策略和投資策略,可以使企業(yè)財務管理目標得以實現(xiàn)。企業(yè)應根據所處的環(huán)境,選擇適合本企業(yè)的營運資本策略,使企業(yè)收益與風險達到均衡。

    國內關于營運資本策略實證研究的文章主要從檢驗中國上市公司的營運資本策略屬于何種類型開始。如劉運國,黃瑞慶,周長青(2001)認為: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大部分屬于中庸型,流動資產比例和流動負債比例呈現(xiàn)出同向變動。企業(yè)的收益能力與營運資本的管理策略有很大關系,其中最能體現(xiàn)策略成效的收益指標是總資產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吳娜(2008)通過對其流動資產比率、流動負債率、營運資本需求比率和投入資本回報率四個指標進行分年度聚類分析和加權平均聚類分析,指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屬于高流動資產比例與低流動負債比例相配合的穩(wěn)健型策略,并且我國上市公司流動資產比例和流動負債比例呈同向變動的趨勢,營運資管理的投融資政策由穩(wěn)健型逐漸向中庸型過渡。王新平(2010)對商業(yè)行業(yè)上市公司的流動資產結構和流動負債結構進行聚類分析認為我國商業(yè)行業(yè)上市公司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大部分屬于中庸偏激進型,其中總資產主營業(yè)務利潤率體現(xiàn)得最好。吳娜(2010)通過實證檢驗發(fā)現(xiàn)不同行業(yè)營運資本投資策略和融資策略的激進程度是存在顯著差別的,并且營運資本投資策略的激進程度在不同的行業(yè)其顯著性要比融資策略更強些,而且這種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表現(xiàn)出一定的穩(wěn)定性,我國上市公司在執(zhí)行激進的營運資本投資策略時不一定會同時選擇執(zhí)行保守的營運資本融資策略的這種配比,二者的關聯(lián)度不高。周紋羽(2009)將營運資本來源進一步細分為營銷渠道、生產渠道及采購渠道,運用系統(tǒng)聚類方法對上述三個子類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選擇進行實證分析,認為大多數企業(yè)營銷渠道傾向于選擇中庸型策略,而不同企業(yè)在生產和采購渠道則出現(xiàn)了分化,選擇中庸型或激進型。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我國學者在營運資本策略上的早期成果主要是從理論上分析在制定企業(yè)營運資本策略時如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并本著期限匹配原則如何對企業(yè)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進行匹配。對于營運資本策略的實證研究成果從2007年以后開始增多,這些研究主要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營運資本策略的情況、表現(xiàn)出的特點通過實證檢驗作出了論證,并針對目前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策略所表現(xiàn)出的特點,對我國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策略的制定提出合理化建議;而對于營運資本策略激進度與策略績效指標的選擇方面的實證研究成果比較少。從國外已有的該方面的研究成果來看,對于營運資本激進度與企業(yè)業(yè)績的相關性問題為什么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結論?業(yè)績指標的選擇對二者之間的關系有無重要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在該問題上又表現(xiàn)為怎樣的關系?基于對以上問題的探索,筆者用我國上市公司的數據對該問題進行了實證檢驗。第二部分為研究設計與實證檢驗部分,并根據第二部分的實證檢驗結果得出第三部分的研究結論。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來源

    為了使結果更有說服力,樣本數據剔除了數據不全的公司、金融保險業(yè)公司與ST、PT公司,選擇深圳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年報數據庫系統(tǒng)》中2007―2010年在深、滬兩市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共1 210家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樣本行業(yè)分類以中國證監(jiān)會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業(yè)分類指引》為標準,分為12大類,并在12大類的基礎上對制造業(yè)進一步進行細分,劃分為6個行業(yè),總共是18個行業(yè)。

    (二)指標選擇與模型設定

    1.指標選擇(表1)

    2.模型設定

    Y1it=α+β1CAit+β2CLit+ε………………(1)

    Y2it=α+β1CAit+β2CLit+ε………………(2)

    Y3it=α+β1CAit+β2CLit+ε………………(3)

    Y4it=α+β1CAit+β2CLit+ε………………(4)

    其中:CAit=第i個企業(yè)在t年的流動資產/總資產

    CLit=第i個企業(yè)在t年的流動負債/總資產

    Y1it:第i個企業(yè)在t年的總資產收益率

    Y2it:第i個企業(yè)在t年的凈資產收益率

    Y3it:第i個企業(yè)在t年的投入資本回報率

    Y4it:第i個企業(yè)在t年的托賓Q值

    ε:隨機項

    3.實證結果及分析(表2)

    從表2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激進度與總資產收益率(Y1)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2007―2010年各年回歸模型的F值和D-W值都比較顯著,說明模型總體回歸效果比較好;2007―2010年投資策略激進度與總資產收益率呈現(xiàn)出一致的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流動資產比率越低,即營運資本投資策略越激進,總資產收益率越低;而營運資本融資策略的激進度除2007年表現(xiàn)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外,2008―2010年表現(xiàn)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說明流動負債比例越高,營運資本融資策略越激進,總資產收益率越低,即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的激進度與總資產收益率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表3列示了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的激進度與企業(yè)凈資產收益率(Y2)的回歸結果:從模型的F值可以看出,2007年和2008年的F值很低,模型整體回歸效果很不顯著,2007―2008年營運資本投資策略激進度與凈資產收益率表現(xiàn)為微弱的正相關關系,營運資本融資策略與凈資產收益率表現(xiàn)為微弱的正相關關系;2009―2010年的F值比較高,模型總體效果有所改善,并且營運資本投資策略的激進度與凈資產收益率在2009―2010年間表現(xiàn)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營運資本融資策略的激進度與凈資產收益率也表現(xiàn)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表4列示了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激進度與投入資本回報率(Y3)的回歸分析結果,從2007―2010年的F值和D-W值可以看出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與投入資本回報率的整體回歸結果比較顯著,并且2007―2010年四年營運資本投資策略的激進度與投入資本回報率之間表現(xiàn)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營運資本融資策略激進度與投入資本回報率之間除2007年表現(xiàn)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外,2008―2010年表現(xiàn)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從表5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激進度與托賓Q值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除了2007年的F值比較顯著外,2008―2010年三年的F值都很不顯著,并且2007年營運資本的融資策略與托賓Q值表現(xiàn)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008年營運資本的投資策略與托賓Q值表現(xiàn)為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三、結論

    通過以上分別使用衡量企業(yè)營運資本管理策略績效的四個指標包括:總資產收益率(Y1)、凈資產收益率(Y2)、投入資本回報率(Y3)和托賓Q值(Y4)與營運資本投資策略和融資策略的激進度進行回歸分析可以看出:衡量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激進度績效的四個指標中只有總資產收益率(Y1)和投入資本回報率(Y3)兩個指標建立的回歸模型回歸的整體效果比較好,大大的優(yōu)于凈資產收益率(Y2)和托賓Q值(Y4);并且在以上衡量企業(yè)營運資本激進度績效的四個指標中,凡是通過T檢驗,并且回歸效果顯著的都一致表現(xiàn)為:2007年營運資本的融資策略與企業(yè)績效表現(xiàn)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007年營運資本的投資策略以及2008―2010年營運資本投融資策略與企業(yè)績效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流動資產比例越低,流動負債比例越高,營運資本管理投融資策略越激進,企業(yè)業(yè)績指標越低,企業(yè)績效越差,這一結論與Afza and Nazir(2007)和Faris Nasif AL-Shubiri(2011)得出的研究結論一致,說明該結論并不僅僅適用于某個國家和地區(qū),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適性。

    【參考文獻】

    [1] Moyer RC, JR McGuigan and WJ Kretlow. 2005. Contemporary Financial Management (10th Edition)[M]. New York: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cation.

    [2] Pinches GE. Essenti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4th Edition)[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Division,1991.

    [3] Brigham EF and MC Ehrhardt.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11th Edition)[M]. New York: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ers,2004.

    [4] Gitman, L. J. Principles of Managerial Finance [M], 7th Ed. Harper Collins,1994.

    [5] Johnson CG. Ratio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Firm Failure: Comment [J]. Journal of Finance,1970,25(5).

    [6] Weinraub HJ and S Visscher.Industry Practice Relating To Aggressive Conservative Working Capital Policie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Strategic Decision,1998,11(2).

    [7] Van-Horne JC and JM Wachowicz.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12th Edi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Publishers,2004.

    [8] Afza T and MS Nazir. 2007.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Policies of Firm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akistan[C]. 9th South Asian Management Forum (SAMF), North South University, Dhaka, Bangladesh.

    [9] Faris Nasif AL- Shubiri.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Capital Policy and Operating Risk: An Empirical Study on Jordanian Industrial Companies[J]. Hebron University Research Journal,2011:6-1.

    [10] 陰留軍:營運資金持有政策和融資政策的確定[J].中國地質礦產經濟,2001(7).

    [11] 盧占鳳.論營運資金政策[J].經濟論壇,2007(8).

    [12] 劉運國,黃瑞慶,周長青.上市公司營運資本管理策略實證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1(3).

    [13] 毛付根.論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會計研究,1995(1).

    [14] 杜京華.企業(yè)管理中的營運資金政策[J].理論學習,2001(4).

    [15] 王結冰.營運資本管理相關問題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16] 李亞魯.芻議營運資本管理與策略[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6(9).

    第6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關鍵詞:雙因子模型 量化投資 超額收益Alpha

    1前言

    隨著我國股市體制改革,股票市場迅猛發(fā)展,股票投資新增賬戶和新股擴張飛速,截止到2015年7月,股票賬戶數已經突破2億,兩市A股約有多2700多只股票,并推行多種利好政策逐步為股票投資者鋪平了道路。在牛短熊長的中國股票市場,眾多依賴傳統(tǒng)方法進行投資的投資者往往會損失慘重,此時利用量化投資策略以尋求較為穩(wěn)定超額收益的投資方法愈來愈受到投資者青睞,其中尤其是超額收益Alpha量化投資策略廣為受到關注。

    2量化投資與超額收益Alpha投資策略

    量化投資就是通過收集整理現(xiàn)有已發(fā)生的大量數據,并利用數學、統(tǒng)計學、信息技術建立數學模型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構建最優(yōu)投資組合以獲得超額收益。簡而言之,它是一個將傳統(tǒng)投資理念、風險、收益等進行量化并付諸實現(xiàn)的過程。在國內量化投資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不斷對外開放并與國際接軌,在國際上較為盛行的金融研究技術也逐步在國內鋪展開來,但目前投資策略的系統(tǒng)化研究仍是我國量化投資長遠發(fā)展的薄弱之處。因此,更加系統(tǒng)的投資策略研究和實踐成為當下迫切的需求。系統(tǒng)投資策略及組合能推動量化投資的快速發(fā)展,對中國金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良性循環(huán)起到積極的作用。

    所謂超額收益Alpha指的就是實際收益率中高于對應的預期收益率的超額收益部分,嚴格地來講,超額收益Alpha是用來衡量一個在風險調整下由投資所產生的“主動收益”。超額收益Alpha量化投資策略主要來源于CAPM模型,在CAPM模型中,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等于無風險利率加上風險溢價,只有承擔更多的風險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資產的收益主要取決于β值,β值越高,期望收益相對越高,β值越低,期望收益相對越低。

    在CAPM模型的基礎上,超額收益Alpha常被用來衡量基金的業(yè)績,具體公式如下:α=HPR-Rf-βi[E(Rm)-Rf]。

    其中HPR為持有期實際收益率,在眾多的投資實踐操作中已經得到證明,當選擇股票投資組合適當時,股票基金能夠獲得高于市場平均水準的超額回報。隨著資產市場的發(fā)展與成熟,超額收益的理念被廣泛接受,從而促使愈來愈多的投資者采取投資組合主動管理的方式來獲取超額收益,與之相關的策略稱之為超額收益Alpha策略。

    3雙因子模型量化投資策略

    不同的具有投資價值的因子(包括盈利性、估值、現(xiàn)金流、成長性、資產配置、價格動量和危險信號等類別)組合便構成了不同的因子模型,如單因子模型、雙因子模型以及多因子模型等,其中單因子模型具有不可靠性且多因子模型建模較為復雜,雙因子模型則以較高的可靠性且操作較為簡便而受到重視。雙因子模型典型的有盈利性和估值、成長性和估值、估值和價格動量、現(xiàn)金流和估值、估值和估值、盈利性和盈利性、盈利性和價格動量、估值和資產配置以及估值和危險信號等,其中盈利性和估值、成長性和估值、估值和價格動量和現(xiàn)金流和估值四種雙因子模型效果最強。

    3.1盈利性和估值

    盈利性和估值是兩個具有較強投資價值的因子,且兩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孤立,盈利性用來衡量基本面,決定了公司資源的質量,而估值則是與市場因素(價格)相結合的基本因子,確定了投資者為這些資源必須付出的價格,這兩個因子不論以什么順序組合都是有效的。盈利性因子具有較好的普適性,能產生顯著收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低波動性。

    在眾多的能反映盈利性和估值的因子中,可以選取進行自由組合從而構建雙因子模型。其中由現(xiàn)金流價格比和現(xiàn)金投入資本回報率、企業(yè)價值倍數與投入資本回報率、市凈率和經濟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市凈率、投入資本回報率和市銷率、現(xiàn)金投入資本回報率和市銷率、現(xiàn)金投入資本回報率和價格資本、自由現(xiàn)金流加股息和凈資產收益率以及市凈率和經營性現(xiàn)金流比股東權益等組合最為常用。

    3.2成長性和估值

    所謂成長性是指公司收入或現(xiàn)金流產生能力的增加。分析成長性的目的在于觀察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能力發(fā)展狀況。成長性比率是衡量公司發(fā)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比率。在成長性因子與估值因子結合時,估值因子則是確保投資者不會為公司的增長付出過高的價格,從而得到合理價格增長策略。

    3.3估值與價格動量

    投資者情緒對股價走勢產生重要影響,而價格動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情緒。動量就是一種專門研究股價波動的技術分析指標,它以分析股價波動的速度為目的,研究股價在波動過程中加減速與慣性作用以及股價動靜相互轉換的現(xiàn)象。動量指數的理論基礎是價格和供需量的關系,如果股票的價格動量為正,說明需求超過了供給,投資者情緒會變得更加積極。如果股價的價格動量為負,則表明供給超過了需求,投資者悲觀態(tài)度會占據上風,轉向看跌,估值倍數則有可能降低。因此價格動量因子常用于衡量投資者情緒和作出投資時機決策的重要工具。估值因子能反應股票的價格高低,但不能解釋股票價格高低的根本原因。當估值因子與價格動量因子相結合時,能更好解釋股票價格變化,彌補了估值因子不足之處。

    3.4現(xiàn)金流和估值

    在投資策略研究中的現(xiàn)金流指的是經營活動中的現(xiàn)金流,融資投資等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不包括在內。現(xiàn)金流能反映公司盈利的真實性。當然單獨使用現(xiàn)金流因子的投資策略有時候會失效,但與估值因子結合,能避免分析失效現(xiàn)象的發(fā)生。現(xiàn)金流因子能遴選出產生大量盈余現(xiàn)金的公司,而估值因子則確保投資者不會現(xiàn)金生成能力支付過高的價格。

    4結后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量化投資在國內愈來愈受到投資研究者與實踐者的青睞,基于實現(xiàn)超額收益Alpha的量化投資策略成為研究的重點。本文簡單介紹了量化投資與基于超額收益Alpha投資策略,通過對盈利性和估值、成長性和估值、估值和價格動量和現(xiàn)金流和估值四種雙因子模型進行闡述介紹了基于雙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資策略,為今后更加深入的基于雙因子模型的量化投資策略對比研究提供參考。參考文獻:

    第7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關鍵詞:土地一級開發(fā) 投資策略 投資效率

    一、前言

    過去的十幾年,房地產業(yè)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力量。然而,過高的房價打壓了中國制造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壓縮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成為了消費拉動經濟發(fā)展模式的負能量,也使得地方政府形成“土地財政”,造成在其他方面的“不作為”。

    2015年3月31日,國務院總理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談到:“我們將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采取多種措施,因地制宜,因制施策,加大保障房建設,保持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既要鼓勵自主改善型需求,也要防止泡沫。我們需要找到平衡點,進行調節(jié)”。從經濟學角度剖析,就是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改變以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改變過去政策在市場中的“無形的手”的作用;另一方面,給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使我國經濟全面“軟著陸”。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土地一級開發(fā)還是土地二級開發(fā),未來都面臨著市場的考驗,都需要掌握好市場經濟規(guī)律,在此背景下對土地開發(fā)的投資策略與投資效率進行研究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二、土地一級開發(fā)面臨的問題

    (一)什么是土地一級開發(fā)

    土地開發(fā)一般分為一級開發(fā)和二級開發(fā)。土地一級開發(fā),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權委托的企業(yè),對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的城市國有土地、鄉(xiāng)村集體土地進行統(tǒng)一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并進行適當的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使該區(qū)域范圍內的土地達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設條件(熟地),再對熟地進行有償出讓或轉讓的過程。土地二級開發(fā)是指土地使用者從土地市場取得土地使用權后,直接對土地進行開發(fā)建設的行為。

    (二)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土地一級開發(fā)中面臨的問題

    從土地開發(fā)業(yè)務的發(fā)展情況看,土地一級開發(fā)越來越成為一項獨立的業(yè)務,呈現(xiàn)出“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局面。多年來,在大力推進城鎮(zhèn)化建設背景下,各級地方政府都面臨新城擴張和舊城改造升級的壓力,對新增建設用地和存量建設用地的開發(fā)需求放量增長,政府建設融資需求大增,地方政府想法設法大力推進土地一級開發(fā)的市場化進程。不少土地二級開發(fā)企業(yè)及投資機構開始在土地一級開發(fā)市場布局,進入土地一級開發(fā)的企業(yè)多年來呈遞增趨勢。但是,近一年多來隨著土地二級開發(fā)市場的降溫,一些地方的土地一級開發(fā)市場“相對蕭條”,目前的這種形勢,對從事土地一二級連同開發(fā)的房地產企業(yè)而言,不存在土地一級開發(fā)的單獨投資策略與投資效率問題;但對于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來說,土地一級開發(fā)是其主要產品,土地二級市場的下行,使得其主要產品――“熟地”不能按期望的價格進行有償出讓或轉讓,甚至出現(xiàn)“底價”也無人摘牌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經營困境。同時,由于土地一級開發(fā)項目本身時間跨度大、未知風險因素多,也使得土地一級開發(fā)的時間維度不可控,要實現(xiàn)土地一級開發(fā)項目的預期目標難度增大。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逐漸成熟,需要我們以經濟學角度去分析土地開發(fā)中的問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采取針對性的財務策略解決問題,以實現(xiàn)土地一級開發(fā)的最優(yōu)投資效率。

    三、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對土地一級開發(fā)的分析

    20世紀70年代,產品生命周期的財務策略模型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財務職能的全面視角。該模型將產品生命周期劃分為五個階段:初創(chuàng)期、推廣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產品生命周期作為一個戰(zhàn)略管理計劃工具,其各階段的不同財務特點和投資資金的需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策略支持, 以有效獲取最大收益和 規(guī)避風險,最終實現(xiàn)最大的投資效率。房地產也是一個商品、一個產品,土地一級開發(fā)的產品是“熟地”,土地二級開發(fā)的產品是“房子”,筆者認為都可以用生命周期理論去分析其生命特征。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各國的市場經濟建設水平及市場完善程度不同,房地產市場化制度建立時間也不同,呈現(xiàn)出了符合生命周期理論的成長過程。從產品的成長期到成熟期的過渡特征來看,此期間產品吸引大量投資,到成長期的后期呈現(xiàn)了過度投資,出現(xiàn)產品泡沫。比如美國是市場經濟建設最早、房地產業(yè)發(fā)展較早的國家,上世紀20年代中期美國出現(xiàn)房地產泡沫;日本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相對美國較晚,上世紀80年生房地產泡沫危機。生命周期理論告訴我們,產品泡沫是產品從成長期走向成熟期的表現(xiàn)。在我國,后才開始市場經濟建設,而房地產成為商品也只有十幾年的時間,房地產對于我國是“新產品”,土地一級開發(fā)的“熟地”亦是新產品。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房地產的開發(fā)逐漸走向熟期,在此轉變期間房地產出現(xiàn)泡沫不可避免。因此,筆者認為對于土地開發(fā)的產品“熟地”,我們可以根據其生命特征選擇恰當的投資策略,以實現(xiàn)企業(yè)的經營目標和土地一級開發(fā)項目的最優(yōu)投資效率。

    四、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的投資策略與投資效率

    (一)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土地一級開發(fā)投資的必要性

    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的主要使命是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服務,采取微利模式,引領地方經濟發(fā)展,一般都處于土地開發(fā)投資中的“前沿陣地”,屬于引領性的投資資源,沒有這種“前沿投資”,一方區(qū)域很難吸引房地產開發(fā)商的投資,更找不到土地一級開發(fā)商。因此,地方政府主導的土地一級開發(fā)投資項目是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先導因素,是土地開發(fā)資源需求中一種必要的投資資源。

    (二)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的投資效率

    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的資本,不但具有企業(yè)資本追求利潤的屬性,也具有公共資本服務公眾的屬性。因此,對地方政府投資公司的投資效率進行評價時,我們應該以微觀層面的企業(yè)投資效率理論和宏觀層面的公共投資效率理論的雙重視角進行評價。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的土地一級開發(fā)的利潤目標一般是微利,顯然從投資效率角度看屬于有效投資的范圍。但從近年房地產業(yè)不斷走向成熟的表現(xiàn)看,實現(xiàn)微利目標的難度不斷增加,需要選擇適當的投資策略實現(xiàn)土地一級開發(fā)的最優(yōu)投資效率。

    (三)針對性的投資策略實現(xiàn)最優(yōu)的投資效率

    對于土地一級開發(fā)的投資,在分析選擇投資策略時,應該未雨綢繆把其產品定位于成熟期,按照產品成熟期的特征選擇適當的投資策略。

    1.消除冗余投資。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在土地一級開發(fā)投資中,會存在很多不必要的支出,這些不必要的支出大都形成了項目中的資本化費用支出,這類支出我們可以看成冗余投資;另外,在投資過程中,由于一些工作沒按計劃完成,造成項目的完工滯后,形成的利息資本化成本和損失的機會成本也應該視為冗余投資。土地一級開發(fā)的成長期后期,該階段生產方式應為資本密集型,成本管理在該階段極其重要,必須樹立成本意識,在保障土地一級開發(fā)的質量和進度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應最大限度地降低各方面的成本、費用;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應把政府主持招開的項目推進會議精神落實到實處,按計劃完成各項政府審批,消除因不能完成規(guī)定審批而推遲土地掛牌時間的風險,減少利息資本化成本和損失的機會成本。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必須從整體上消除冗余投資,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和最優(yōu)的投資效率。

    2.投資周期的優(yōu)化和投資規(guī)模的選擇。土地一級開發(fā)投資規(guī)模大、周期長,項目資金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都很高,我們可以從投資周期和投資規(guī)模角度去優(yōu)化選擇。在產品成長期,資金充沛的地方國有城投類公司,土地一級開發(fā)的投資可以并行推進,拆遷工程與小區(qū)開發(fā)配套費并行,及時跟進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公共事業(yè)建設配套工程,以最短時間達到土地掛牌的“硬性”條件。當前土地開發(fā)產品逐漸步入成熟期,拆遷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不斷完善,我們應該以地制宜、因時制宜設計投資規(guī)模時間表,拋棄傳統(tǒng)的大拆大建的模式,以靈活手段迎合土地二級市場對土地一級市場的需求,以需定產,投資的底線是有效的投資效率。其次,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步成熟,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認識也將逐步成熟,對房價及拆遷補償不斷上漲的預期將會發(fā)生變化,當然,這種變化是有一個時間維度的。當前正處在變革的時間維度中,地方國有城投類公司除了引領性土地一級開發(fā)投資外,對一般的土地開發(fā)項目應持有謹慎的投資態(tài)度。隨著土地開發(fā)市場的走向成熟即拆遷成本及土地一級開發(fā)中其他相關成本回歸正常區(qū)間,地方政府不再完全依賴土地財政,那么未來的土地一級開發(fā)應該是規(guī)模化,以規(guī)模數量效應實現(xiàn)最優(yōu)投資效率。

    3.以投資策略提升現(xiàn)有項目的投資效率。由于土地一級開發(fā)時間維度大,許多地方存在幾年甚至超過五年未能完成的項目。對策劃、可行性研究超過五年的項目,由于當時的策劃、可行性研究可能已經完全不適應近兩年土地開發(fā)市場的變化,如果還執(zhí)行既定的投資策略,那么項目的投資很可能是無效的,但是也不能無限期推遲土地掛牌上市出售,這樣投資的利息資本化的成本會越來越高,更談不上項目資本的機會成本的利用。

    對此筆者建議,對于不能按計劃完成的土地一級開發(fā)項目,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應該改變既定的投資策略。對具備掛牌資格的“熟地”,如果只因土地市場價格過低或無法彌補開發(fā)成本而無法完成項目,其一,我們可以進行土地二級開發(fā)的可行性研究,首先對部分土地進行引領性二級開發(fā),以吸引房地產開發(fā)商對剩余土地的摘牌,達到以有效的投資效率為目標對剩余“熟地”出售的目的;其二,地方政府城投類公司應通過游說地方政府,從城市規(guī)化層面提升現(xiàn)有“熟地”政策優(yōu)勢,從而提升現(xiàn)有“熟地”的價格,實現(xiàn)有效的投資效率。如果土地“硬條件”具備,而“軟條件”不具備(“硬條件”就是完成土地三通一平及相關的配套設施,“軟條件”是土地掛牌前相關審批、手續(xù)等),城投類公司應明確工作分配,責任到人,查明是哪一環(huán)節(jié)工作不到位影響土地“軟條件”的取得。由于土地一級開發(fā)的資金占用量大,必須及時有效地推進“軟條件”按計劃完成,盡量在“硬條件”之前完成,以確保有效投資效率的實現(xiàn)。

    從融資角度看,融資要配合投資策略的實現(xiàn),對于并行的投資策略,由于資金需求量大,除項目資本金外,外源性融資必須要按計劃一次性到位。對于分步投資的土地一級開發(fā)項目,除計劃好前期資本金使用外,還要詳細制定外源資金使用計劃,包括外源性資金的性質選擇、規(guī)模確定和詳細提款計劃。提款計劃做到與未來項目需求要一致, 提款計劃既不能超前,造成資金成本的產生,也不能造成項目資金需求短缺。J

    參考文獻:

    1.龐明川.中國的投資效率與經濟可持續(xù)增長[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張坤令,姚廣.談內源融資及內源融資現(xiàn)金流的界定[J].財會月刊,2009,(09).

    第8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私募股權投資(PE)近年來快速成長。PE能否提高被投資者的會計信息質量、改善公司治理仍存在爭議,國內將私募股權和會計信息質量結合起來研究的文獻不多。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中小板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絕大部分都局限于分析私募股權對被投資公司上市后的影響,或者研究私募股權投資對中小企業(yè)上市的推動作用。國內外的研究對私募股權投資主要集中于如何影響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力、IPO溢價等方面,對于能否提高被投資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目前還尚無定論,這可能是由于研究不同的資本市場導致,與各資本市場私募股權投資的發(fā)展程度、監(jiān)管政策有關。2012年以來由于IPO的暫停,PE退出渠道收到限制,一些PE受到績效考核的影響,往往鼓勵被投資企業(yè)到新三板、并購或者選擇退股的形式實現(xiàn)退出。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PE的參與及參與周期長短影響了企業(yè)的融資選擇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被投資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

    在IPO監(jiān)管趨于嚴格情況下,隨著市場溢價預期的下調,以及PE市場擴容所帶來的競爭加劇的趨勢,使得PE投資期限變長,并且投資周期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主要包括PE投資策略、特征、入股期限、PE背景等。對于私募股權投資期限與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以上幾個方面。因此,本文主要圍繞影響PE投資期限的上述因素介紹對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最新研究進展。

    二、私募股權投資與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理論與現(xiàn)實基礎

    PE在企業(yè)首次公開發(fā)行(IPO)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包括“認證假說”、“監(jiān)督假說”和“躁動假說”等。PE作為財務投資專家,能夠履行起監(jiān)督和認證企業(yè)質量的作用,建立自己的長期聲譽資本,這是發(fā)展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舉措,從而影響企業(yè)的財務信息質量。然而近年來部分突擊入股私募股權機構影響擬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包裝上市的行為獲得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另一部分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私募股權機構監(jiān)督限制并減少被投資企業(yè)的盈余管理、鼓勵誠實報告的行為得不到投資者的認可。當前我國不少PE/VC基金放棄了給予被投資企業(yè)以價值增值、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紛紛轉向 Pre-IPO投資,并在入股企業(yè)時以擁有各種能夠加快企業(yè)上市的資源作為競爭手段。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從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民事賠償制度以及嚴格執(zhí)行退市制等外,還需要從PE機構投資策略的影響進行考量。隨著未來從IPO核準制到注冊制的過渡,估值水平的下降,PE機構將更加關注項目本身的質地。因此只有市場的各個參與主體逐漸走向成熟,投融資市場的發(fā)展才能更加健康。

    三、私募股權投資參與和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

    Hochberg(2004)通過將有VC支持和無VC支持的IPO進行了配對比較,發(fā)現(xiàn)盡管前者也有正向的操控性應計利潤,但盈余管理幅度顯著較低。同樣的發(fā)現(xiàn)如 Morsfieldand Tan (2006)、Agrawal andCooper(2010)及Lee and Masulis(2011)等,也有文獻從反面論證了過度盈余管理導致VC聲譽受損的關系,例如Luo(2006)發(fā)現(xiàn)企業(yè)在IPO當年的操控性應計利潤與VC在其后所參與的其他IPO項目數成反比,即某一次的盈余管理造成了事后VC所投資企業(yè)上市的困難,這說明盈余管理確實給VC帶來了成本。Tracy Yue Wang,Andrew Winton& Xiaoyun Yu(2010)研究發(fā)現(xiàn),私募股權投資對公司的監(jiān)管成本更低,當有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股權投資對行業(yè)有很高的專業(yè)知識時,在投資者信心較低時會計欺詐的可能性更低,而投資者信心較高時會計欺詐的可能性更高。

    國外學者已對私募股權投資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表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通過深入調研、分析,能夠發(fā)掘真正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墓荆铀僦行∑髽I(yè)上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被投資企業(yè)的公司治理。因為私募股權機構參股后,會積極參與到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改善企業(yè)的治理結構,監(jiān)督企業(yè)經營者的財務報告過程,從而提高被投資企業(yè)的會計信息質量,降低盈余管理程度,改善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結果卻表明,與沒有私募股權投資參股的公司相比,私募股權投資對被投資企業(yè)IPO后盈余管理、市場表現(xiàn)等并無顯著的影響。

    國內已有很多學者對私募股權投資進行的研究涵蓋了私募股權投資對被投資企業(yè)的治理結構、盈余管理、公司業(yè)績、股價表現(xiàn)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如高雷和張杰(2008)、劉媛媛、黃卓和何小鋒(2011)等。該領域的研究。PE投資與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陳祥有(2010)考察了深圳中小板市場上風險投資與所投資企業(yè) 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關系,發(fā)現(xiàn)風險資本持股的企業(yè)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張子煒、李曜、徐莉(2012)研究發(fā)現(xiàn),根據持股時間不同劃分的長、短期私募股權資本對企業(yè)上市前盈余管理行為影響的方向和程度均不相同,長期持股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顯著降低了企業(yè)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反,上市前一年內突擊入股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顯著增加了企業(yè)的盈余管理程度。這種不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前盈余管理行為的差異化影響,在創(chuàng)業(yè)板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上已被投資者給予區(qū)分。林偉等(2012)發(fā)現(xiàn)長期私募股權投資能夠抑制正向盈余管理,發(fā)揮公司治理效應,這可能是由于入駐時間越長,私募越注重長期業(yè)績回報,因此長期私募會抑制可能損壞公司IPO后長期業(yè)績的行為;而短期私募股權投資抑制負向盈余管理,這可能是因為短期私募突擊入股,更注重短期回報,為了促進上市,并且在短期內盡快抬高股價而希望做高公司利潤。

    綜上所述,現(xiàn)有的國內外研究大多證明了私募股權投資對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特別是由于相關數據很難獲得,國內的研究大多只能采用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等較為單一和有限的數據來源進行研究有助于充分發(fā)揮私募股權投資在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效力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中小企業(yè)正確看待和處理自身的融資需求和未來發(fā)展,幫助監(jiān)管機構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四、私募股權投資策略與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

    私募股權投資策略主要包括專業(yè)化投資策略、分階段投資策略和聯(lián)合投資策略等。李嚴、莊新田、羅國鋒和馬世美(2012)發(fā)現(xiàn)選擇特定階段進行專業(yè)化投資對投資成功率具有積極影響。分階段投資和聯(lián)合投資與投資成功率呈負相關關系。胡志穎、周璐和劉亞莉(2012)以2009―2011年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IPO公司為樣本,綜合動態(tài)分析了風險投資和風險投資聯(lián)合差異對IPO前鎖定期結束當年的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風險投資的參與降低了IPO前的盈余管理,以實現(xiàn)在鎖定期結束當年的盈余反轉,從而獲得更高的股份減持收益。風險投資聯(lián)合的差異增加了IPO前的盈余程度,卻同時降低了鎖定期結束當年的盈余管理程度。

    隨著市場溢價預期的下調,以及PE市場擴容所帶來的競爭加劇的趨勢,使得PE在繼續(xù)關注中后期成長及成熟的企業(yè)投資外,選擇投資階段向前移的策略,開始關注企業(yè)發(fā)展的初期和成長的早期等階段的投資,這樣能夠使PE在投資策略多元化的選擇下,平衡風險和收益,以期實現(xiàn)投資收益最大化。張斌、巴曙松(2013)基于Cumming(2006)的有效風險投資組合規(guī)模模型及其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2010年以后中國PE業(yè)出現(xiàn)了投資階段前移的趨勢,并認為投資策略的選擇是中國PE發(fā)展過程中因投資理念轉變而驅動的一次戰(zhàn)略轉型,是中國PE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目前國內對于PE投資策略對于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尚屬空白。

    五、私募股權投資背景與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

    私募股權投資分為政府背景、外資和混合型背景以及民營背景私募股權投資,國內外的研究均發(fā)現(xiàn)政府背景的私募股權投資對IPO公司的影響表現(xiàn)特殊。之前的學者對政府背景私募股權投資的研究是基于綜合不同證券市場的樣本,而PE的參與對企業(yè)IPO的影響在不同證券市場有差別。此外,在投資擬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權投資主體中,有一類投資機構背景較為特殊,即券商直司。對于擁有“保薦+直投”背景的券商直司在IPO初期出現(xiàn)了突擊入股、低價入股的情況。成熟資本市場的研究表明,券商直投業(yè)務的開展不僅能夠改善券商的收入結構,對于深度挖掘?場、加強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聯(lián)結程度也有諸多好處。然而,在我國券商直投業(yè)務從產生之日起,就因券商的雙重角色而飽受爭議。同時作為承銷人及投資人的券商是否會利用信息優(yōu)勢損害投資人的利益受到各方關注。對于潛在利益沖突的擔憂一直伴隨著券商直投業(yè)務的發(fā)展。

    私募股權投資背景與IPO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不多, 主要是孫寅、林偉、姜軍(2012)以2003―2011年間上市A 股為研究對象研究私募股權的具體特征私募股權性質和私募股權股東個數對企業(yè)IPO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 相對于外資私募,內資私募對于IPO 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強,只有單一私募股東入股比有多個私募股東并存的治理效應更好。未來可以單獨研究券商直投對于被投資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第9篇:企業(yè)投資策略分析范文

    【關鍵詞】工薪階層證券投資生命周期風險偏好收入水平

    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工薪階層依舊是社會經濟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這部分人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

    一、工薪階層的經濟特點分析

    工薪階層是指以獲得工作單位相對固定的勞動報酬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群體。他們有著比較相似的經濟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一)收入來源相對單一。對工薪階層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由于目前大部分工薪階層的理財觀念比較傳統(tǒng),加之我國整體理財的條件不夠成熟,理財收入相當有限。相比而言,工作收入在工薪階層的經濟來源中仍占有較大的比重,也是他們理財的重要基礎,更是工薪階層在進行證券投資時所要考慮的現(xiàn)實條件。(二)投資理念相對趨同。目前的工薪階層大多對社會發(fā)展的未來趨勢有諸多近憂遠慮。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前景、子女未來教育、父母養(yǎng)老送終、健康身體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比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這樣的生活狀況決定了他們對資金的變現(xiàn)能力、貨幣的流動性等方面有較多要求,投資的基本目標比較一致。(三)消費方式相對多元化。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工薪階層在基本生存需要上有所滿足的前提下,開始更多地關注能實現(xiàn)提升生活質量、改善消費品位的相關項目。他們不僅對旅游、健身、美容、娛樂等方面有普遍追求,而且對教育、房產、汽車、人際關系的維系有較大的差異性支出,所以在能使有限的經濟收入用于實現(xiàn)更大的效用水平方面的證券投資策略組合方面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四)家庭整體承受風險能力相對有限。在現(xiàn)行的社會保障機制作用下,考慮到工薪階層受工作年限與經濟條件的制約,工薪階層在各方面的風險系數依舊比較大。但結合我國目前證券投資市場的發(fā)展狀況來分析,可知工薪階層在進行證券投資時很難保證有確定的高收益,所以他們在真正面臨風險時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應對不暇。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在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中還要加入更多的社會與制度的影響因素作為變量分析。(五)適宜進行證券投資的工薪階層行業(yè)相對集中。雖然工薪階層本身是一個覆蓋面相當廣泛的概念,但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較大,并不是所有的工薪階層都可以進行證券投資。根據我國歷年的行業(yè)收入水平排名情況來看,金融業(yè)、電信業(yè)、汽車業(yè)、石油業(yè)等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有較高的收入,可以考慮進行適度的證券投資。同時,公務員、教師、醫(yī)生、外企職員、企業(yè)中高級管理人員等職業(yè)都可以考慮參與證券投資活動。本文中將主要以工薪階層的這些有證券投資愿望與能力的人員為分析對象。

    二、證券投資策略的基本產品分析

    證券投資是指投資者將資金投放于有價證券上以獲取一定收益的行為。證券投資的主要形式為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基金投資等等。證券投資策略即指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前應當掌握的行動方針和謀略,在對總體策略定位的基礎上,還可以詳細確定市場策略、行業(yè)策略、公司策略、期限策略、組合策略等。其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往往是按不同的比例對多種不同風險與收益狀況的證券投資工具進行有機組合。可見對各種證券投資的產品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比較是制定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的必然要求。

    從概念上看,廣義的證券包括商品證券(如提貨單、購物券等)、貨幣證券(如支票、商業(yè)票據等)以及資本證券(如股票、債券、基金等)。狹義的證券僅指資本證券,它們是代表對一定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投資憑證。在本文中涉及的證券投資工具主要根據后者界定。股票是典型的風險投資工具,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高風險高回報。在我國目前股票市場還不夠成熟與規(guī)范的情況下,選擇股票為主要證券投資工具的投資者需要以足夠的時間與專業(yè)知識為保證,還要有較充裕的資金和較強的心理承受力。考慮到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整體行情有復蘇跡象,并且股票的可選空間較大,投資機會較多,在證券投資策略中可以適當調整績優(yōu)股的比重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債券品種比較豐富,一般都有收益與風險適中的特點。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國債、企業(yè)債券與地方債券及某些根據特殊需要發(fā)行的債券。相對而言,工薪階層比較了解與愿意購買的主要債券產品是國債和有一定收益保證的企業(yè)債券。尤其是前者,因為其相對存款而言具有免稅與收益較高的優(yōu)勢,相對股票而言又具有較好信用保證與較強社會信譽等特點,往往是深受工薪階層歡迎的證券投資品種,也有“金邊債券”之稱。基金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投資產品。根據不同標準可以進行多種分類,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比較高,一般在8%左右,適合1年期以上的投資;債券基金一般年收益率分別在2%和2.4%左右,收益穩(wěn)定,本金較安全,可以確定比較自由的投資期,但考慮到其相應費用與持有期時間有關,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前,可以適當延長投資時間;貨幣基金是短期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幅度不大,是銀行儲蓄的良好“替代品”,適合短期投資,也可以作為一種過渡型投資品種。

    三、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

    工薪階層在激烈的投資過程中都希望避免或分散較大的投資風險,并達到較高的預期收益,所以正確選擇和運用適宜自身情況的證券投資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設計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時,要顧及諸多因素,比如工薪者的收入水平、消費情況、投資理念、生活區(qū)域、職業(yè)特點、行業(yè)前景、年齡階段、家庭構成、性格類型等等,不一而足。下文主要從工薪階層的不同生命周期、家庭階段、風險偏好、收入水平幾方面簡單地制定其對應的證券投資策略。

    (一)以不同生命周期分類分析

    美國經濟學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在生命周期消費理論中,強調人們會在人生相當長的時間范圍內計劃生活的消費支出,并達到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消費情況最優(yōu)配置。由于人們的收入在滿足消費之余主要可以用于儲蓄與投資,所以該理論在為工薪階層制定證券投資策略時有較強的借鑒意義。生命周期消費理論提出年輕人家庭收入較少,消費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收入水平,在此階段多以負債消費為主,即便有一定剩余資金,也主要用于未來投資資本的原始積累,可以不要過多地考慮證券投資策略。當然,為了鼓勵年輕人進行必要的資金貯備,可以建議他們采取定期定額方式購買貨幣型基金,或采取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相信一定時期的累積可以為下一個生命周期的證券投資提供比較充足的資金和更為豐富的投資經驗。隨著人們進入中年階段,收入水平日益增長,收入會多于消費,經濟能力和生活方式上都趨于穩(wěn)定。保證提供子女教育的經費和贍養(yǎng)父母的資金是現(xiàn)階段工薪階層主要需考慮的問題,著手準備投資保值與增值計劃成為必然的投資選擇。此階段的工薪者可以考慮每月將剩余收入的20%投向較有風險的投資或股票,40%購買各項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較為穩(wěn)定型基金,20%購買新型證券投資產品或選擇其他理財或投資工具,10%作為保險資金,另10%作為緊急備用金或儲蓄費用。由于他們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應該以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力求投資品種多樣化,投資思路開闊化。等到工薪者進入老年階段,他們收入水平相對消費需要又會略顯不足,但由于有中年階段的投資與理財的補充收入,仍有制定證券投資策略的必要。鑒于老年工薪者幾乎沒有提高經濟收入的發(fā)展空間,風險承受能力也越來越低,生活需求相對簡單,對養(yǎng)老資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性考慮較多,所以證券投資策略應該以投資收益穩(wěn)妥、有底線保證為首選目標,盡量少選擇風險性、激進性投資工具,以避免養(yǎng)老費用的損失。一般每月可以將多余收入的30%投向平衡型基金,40%購買國債,20%購買貨幣型基金,10%進行儲蓄。這種組合既能對老年工薪者的資金有一定收益保障,緩解通貨膨脹或其他經濟因素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也能有效降低風險程度,有利于老年工薪者的身心健康,減輕他們的心理與經濟壓力。總體而言,不論身處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都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不要低估長期投資的升值能力,要盡早形成證券投資的意識并選擇自己比較熟悉與感興趣的產品。

    (二)以不同家庭階段分類分析

    根據家庭所處的階段,一般可以劃分為單身打拼期(一人)、家庭形成期(兩人)、家庭建設期(三人以上)、家庭成熟期(子女進入非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細分期(子女開始獨立生活)等類型。為了簡單起見,也有理財專家將其劃分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但因為在本文中已經有對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分析,在此還是主要側重于前一種分類標準下的具體分析。1、單身打拼期的工薪階層,往往因為對于創(chuàng)建事業(yè)與組建家庭的考慮比較多,主要資金大多形成對自身和工作或感情的投資,所以在證券投資方面的考慮還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階段。當然,如果有其他外來資本,又有較多時間與精力學習證券投資方面的新知識,也不排除“借雞生蛋”的獲益。鑒于這種情況尚不是主流趨勢,在本文中不必過多涉及。2、家庭形成期的工薪階層可以合二人之力共同參與證券投資,在資金方面相比單身打拼期的工薪階層有所增加,投資觀念也逐漸形成,對于培育下一代、開展家庭建設、完善家庭設備等方面的考慮還有較大的彈性,所以可以設定比較靈活、主動的證券投資策略,在風險較高、收益也較大的證券投資品種要多加關注,適當增加其在證券投資中的比重以實現(xiàn)增值型投資目標,同時也要增加適當低風險或無風險的投資品種達到保證基本收入的目標。在對日常生活水平不會造成較大影響的前提下,可以用家庭成員中一方的資金大膽嘗試多種證券投資手段,并放松心態(tài),強化投資的積極與進步意識。3、處于家庭建設期的工薪階層無論在經濟還是精力上都比家庭形成期的工薪者要更顯緊張,但因為年齡或工作經驗等原因,投資理念更趨理性與成熟,所以在開源節(jié)流的途徑選擇上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在發(fā)展自身的同時,要對小孩養(yǎng)育與培育的費用有充分的估計,同時在證券投資工具的選擇上要集中于比較擅長與熟悉的幾種工具上,不必過于分散。當然,相對而言,如果已經有了證券投資的心得,還可以適當的融資投入比較有把握的證券產品上。4、處于家庭成熟期的工薪者,一方面事業(yè)發(fā)展進入上升期,工作比較繁忙,投資的跟蹤時間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家庭規(guī)模比較確定,在經濟收入與支出方面都比較清晰,對未來安排與生活定位比較明了,投資的目標比較明確。此階段家庭的主要開支是小孩的后續(xù)教育經費、夫妻雙方的事業(yè)發(fā)展經費、日常的醫(yī)療保健經費等項目。所以應該以溫和進取型投資風格為主,可以在扣除日常消費支出后,先將比較固定的存款轉換成較有保障的國債或基金,以保證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剩余的零散資金投入貨幣市場基金及保險。在投資產品期限與種類的選擇上,可以與小孩受教育的階段性費用支出相對應,形成一個中長期(2年以上)的證券投資策略,目標年收益率要在通貨膨脹率的兩倍以上,并形成長期理財習慣。5、當工薪階層進入家庭細分期時,如果不要額外負擔子女們在經濟方面的要求,又沒有更多消費支出方面的增加項目,可以在證券投資的長期策略基礎上,增加部分短期與中期投資品種,以提高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并能更主動地抓住更多的良好投資機會。當然,在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模式中,在此階段的工薪者可能要隨時應對子女們在事業(yè)與家庭發(fā)展等方面的追加資本投入需求,所以還是要準備部分流動性較強的證券投資產品提高資金的變現(xiàn)能力。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工薪階層在不同家庭階段,都要先保證實現(xiàn)家庭經濟基本功能,再顧及證券投資的增值功能,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三)以不同風險偏好分類分析

    證券投資中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形勢風險、行業(yè)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一般而言,風險偏好類型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投資者的年齡、收入、性別、經歷和個性等具體因素。比如,年齡較小的人不怕失敗,所以多為風險趨向型投資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對于風險的態(tài)度逐漸表現(xiàn)為中立型甚至規(guī)避型;收入越高的人們能承受的風險往往比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對于風險大多有回避的傾向。通常認為男性趨于冒險、女性趨于保守,但也有人認為隨著現(xiàn)代經濟生活中男女承擔社會角色的互換及女性在理財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風險愛好型;一般人生經歷比較豐富的個體屬風險趨向型,而經歷比較簡單順利的個體屬于風險規(guī)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他們在不同情況下的風險選擇。總體而言,工薪階層中大部分人員屬于風險規(guī)避型和風險中立型,對證券投資風險的整體承受能力相當有限。只有在對工薪階層的風險狀態(tài)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選擇各自適合的證券投資策略。一般而言,對于風險趨向型的工薪投資者可以增加證券投資新品種的比重,因為往往新產品在高風險的后面也隱含高收益。對于風險中立型的工薪階層可以采取在高、中、低風險型的不同投資工具中設置不同比例以達到趨利避害的效果,當然也可以將資金主要投入風險中等的債券和混合型基金上,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較集中的品種,從而獲取更高收益。而風險規(guī)避型的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購買國庫券、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為主的簡單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各種年度報道與評比結果,選擇有較好社會與經濟效益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進行集合型證券投資。相對而言,由于貨幣市場基金與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相比較,在收益率相當的情況下,在投資門檻和流動性方面具備明顯優(yōu)勢,可以滿足偏好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對資金的高流動性和對收益的穩(wěn)定性的綜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貨幣市場基金將繼續(xù)成為這部分人群的首選理財工具。當然,隨著人們對基金市場的熟悉,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為低風險的證券投資產品。由于工薪者處于不同境遇時,也可能改變風險偏好,所以要在對自己的投資意愿有足夠了解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

    (四)以不同收入水平分類分析

    雖然同為工薪階層,但收入水平還是有較大差異。比如以湖南省2005年的工資水平為標準,據統(tǒng)計資料顯示,當年在職人員的平均月工資水平為1503元。以此為標準,比平均線低20%,但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的工薪者可以認為是低收入群體。而高出平均水平一定值的工薪階層可歸為高收入群體。低收入者一般會采用比較傳統(tǒng)與保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比如購買國庫券是他們選擇的主要證券投資方式。中等收入的工薪階層一般投資觀念傳統(tǒng),家庭理財要求絕對穩(wěn)健。建議每月做好支出計劃,除正常開支外,可將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進行重點證券投資產品的投資理財,切忌廣而全,頻繁交易。對于風險較大的股票市場,考慮到工薪階層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專業(yè)知識也相對匱乏,可以不做重點考慮。保險、基金和國債等投資產品仍是該收入水平工薪階層的主要選擇。至于高收入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中,可以考慮將大部分資金用于進攻型投資,更大地發(fā)揮“錢生錢”的功能。考慮到風險因素,“攻”的資金中又可以分為“穩(wěn)攻”和“強攻”兩部分。對于穩(wěn)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擇購買一些市場波動度較小、預期報酬較穩(wěn)健的證券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力求年收益率達到5%-10%的水平;強攻部分則為某些高風險高收益發(fā)證券產品組合。可以考慮在專業(yè)理財規(guī)劃師的指點下,將部分資金投入各類預期收益率較高的股票上。在證券投資中,既要有對單個股票和債券、基金行情的把握,又要具有投資組合的理念,以適度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總體而言,在為工薪階層制定證券投資策略時,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不同需求目的以及對不同價格與風險類型產品的需求彈性,從而在保障他們現(xiàn)有資產與生活水平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實現(xiàn)未來資產價值與質量的提升。

    也就是說,工薪階層不論是屬于上述哪種類型或階段,在進行證券投資時,都要具體狀況具體對待,并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進行抉擇。當然,工薪階層的證券投資策略也有共通之處。一旦工薪者決定了要進行證券投資,就應努力作到以下四點來保證策略生效。(一)制定具體可行的各期目標。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計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與經濟實力,確定在不同年齡與時期的投資目標,并在達到預期收益水平時要適時收手,重新選擇下一個目標。

    (二)遵照投資理財的基本規(guī)律。總體上工薪階層進行證券投資策略時要本著“終身快樂”的原則,也就是要盡量作到“抓住今天的快樂,規(guī)避明天的風險,追逐未來生活的更加幸福”原則。在具體選擇投資品種時,要遵循“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原則。(三)確定詳細周全的步驟。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最好要制訂具體的投資步驟,逐步有效的拓寬投資渠道,增加各層次的投資品種,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投資理想。(四)制定穩(wěn)中求變的策略。投資策略的適應性與創(chuàng)新性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重要因素。投資策略有很多,關鍵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并在投資實踐中不斷反思與修正。工薪階層如果能真正理解與掌握以上四點,在找到適合自己的證券投資策略基礎上,加強對策略的落實與調整,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必然有較好的收益。

    參考文獻:

    [1]柏丹.低風險公務員不妨嘗試高風險理財[N]北京現(xiàn)代商報,2004.11.1

    [2]理財專家講解家庭理財誤區(qū)面面觀[EB/OL],2006.3.20.

    [3]家庭月收入一萬如何低風險理財[EB/OL],2006.2.23.

    [4]理財從貨幣市場基金開始[EB/OL],2006.3.20.

    [5]李艷,佘若雯.探尋職業(yè)外財富延展女性修煉攻守兼?zhèn)渫顿Y功力[J]大眾理財顧問.2006(3).

    [6]工薪階層如何才能獲得更多“外快”[EB/OL],2005.4.5

    [7]朱桂芳.工薪族理財:收入狀況決定風險控制級別[N].南方日報.2005.6.27

    [8]彭振武.中國家庭的投資理財模型:工具、模型、案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www|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久久www成人看片|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一级片|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免看**一片成人123|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啦中文成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激情成人网|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