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多媒體教學 土木工程材料 應用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大土木”概念的提出,在土木工程專業設置過程中,土木工程材料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再一次被突出。土木工程材料作為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出現的問題一直被關注。本文結合土木工程材料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教師授課和學生聽課兩個方面出發,分析討論了多媒體教材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
二、多媒體教學特色
多媒體教學通常是指采用計算機和視屏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它有其自身鮮明的特色:
1.信息量輸入緊湊、量多、質高
多媒體的運用免去了板書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加快了教學進程,提高了單位時間和面積內的信息量,加大了教學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保證了課堂質量。
2.文字圖像清晰直觀,風格多樣,內容豐富
多媒體教學將傳統黑板或白板上的文字變成清晰的大字、色彩鮮艷的圖案或是動聽的音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3.活躍了課堂氣氛,增進了教學過程中的互動
由于多媒體教學在講述理論知識點同時穿插了大量的工程圖片和實驗錄像,充分調動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聽課的同時也能積極從中思考相應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作用。
三、土木工程材料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土木工程材料自身教學特點
土木工程材料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質、幾大類典型的工程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鋼筋、瀝青等)。課程涵蓋的內容廣、所跨的知識面多,如基本的物理概念、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數學分析、材料科學基礎等多種學科。同時,土木工程材料又是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實驗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點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初步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實驗方法。正因為土木工程材料這一自身的教學特點,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授課和聽課環節中均遇到一些問題。
2.教師在授課中遇到的問題
(1)內容多、知識面廣,傳統教學方式很難在短時間內將概念和知識點講透
由于土木工程材料課程自身的特點,在授課過程中很難在短時間內將相關概念和知識點敘述清楚。這使得學生在聽課時即不能很好理解需掌握的知識點,而且對相關的基本概念也是出于模糊不解的狀態,大大降低了授課效果。
(2)土木工程材料有大量工程實踐圖片無法對學生進行展示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大量工程案例。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跟學生描述一個大概,無法提供直觀有效的圖片和畫面。
(3)大量的實驗方法和儀器操作無法在課堂進行演示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熟悉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相關性能,課程安排學生有一周時間的實驗課時。以往,學生對實驗方法和儀器操作的認識基本是在進入實驗室后才能慢慢熟悉和了解。而傳統的課堂板書則無法清晰明了地將實驗方法和儀器展示給學生。
3.學生在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學科跨度大、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多,短時間內難以回憶起相關知識要點
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學習的基礎課程主要偏向土木工程方向,而土木工程材料則要求學生需具備基本的物理、化學等專業知識點。因此,學生在學習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時,對該課程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相對模糊,影響了教學效果。
(2) 聽課環節中涉及到許多工程實例因未見過而缺乏深刻的印象
土木工程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引入一些工程實例來說明某種材料的性能特點。例如,水泥混凝土道面的開裂方式、瀝青混凝土道面的車轍破壞等道面工程中常見的幾種破損現象。由于大多數學生尚未接觸實際工程,因此在講解工程案例時學生難免會有許多疑點存在。這使得本來不熟悉材料性能的學生產生了不必要的乏味感,在一定程度也會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3)許多實驗方法和設備操作很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得以掌握
土木工程材料在教學環節中安排實驗的目的,一是加深學生對相關材料性能的認識和理解;再者也讓學生在試驗環節中掌握相關實驗原理,通過親自實驗培養其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然而,有同學反映理論課上的教學和實驗課上的相關知識點未能很好的銜接,導致學生在理論聯系實踐的環節中出現了疑問。
4.多媒體教學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學中的實踐
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學生和老師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經過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得出以下幾點:
(1)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上課的內容范圍,使課程內容更豐富、飽滿
土木工程材料以第二章材料的基本性能為列,在講解材料的物理性質和力學性質時,必須讓學生了解相應的物理和力學方面的基礎知識點。特別是講解材料組成、結構和性能間的知識點時,必須涉及如化學、巖相學及材料學等相關的基本知識點。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如公式、圖片、動畫等,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接收量,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2)充實的工程實踐圖片信息,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
土木工程材料在工程中應用廣泛,同時也遇到了許多工程問題。如水泥混凝土在工程實踐中遇到的耐久性問題,主要包括鋼筋銹蝕、硫酸鹽侵蝕、堿集料反應及凍融破壞等。傳統教學在講解到這部分內容時,通常很難描述清楚這些問題的細節部分,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疑問和不解。而多媒體教學則只需提供幾張工程現場的照片,就能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短時間能產生深刻印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詳細的實驗錄像能讓學生充分了解真實的實驗過程
針對學生在實驗環節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在備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增加相應的實驗錄像。例如,在講解到鋼筋性能的知識點時,通過播放鋼筋的拉伸試驗錄像,讓同學們直觀的了解鋼筋在拉伸過程中的破壞方式,進而介紹了鋼筋的斷面收縮率和斷后伸長率的概念。這種教學方式即能讓學生充分認識鋼筋在拉伸過程中的斷裂形式,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鋼筋塑性的相關概念、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五、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別從教師授課和學生上課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通過筆者在教學環節中的總結發現,多媒體教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1)拓寬了上課的內容范圍,使課程內容更豐富、飽滿。
(2)充實了工程試驗圖片信息,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象。
(3)圖片和錄像等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真實了解材料的性能特點,提高授課效率。筆者同時也指出了在多媒體教學中因注意的問題:首先,在備課環節中要做好充分準備,包括對設備的熟悉、上課時相關知識點的搭配和協調;其次,在使用圖片和錄像等方式時,一定要做好相應的解釋,保證學生能充分理解知識點;再次,多媒體教學方式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能過分依賴這一方式。只有在保持和發展傳統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才能在今后的教學革新中找到新的突破點。
參考文獻:
[1]胡紅梅,程瑤.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的角色定位[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20(4): 34-36.
[2]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四年制)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基本規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黃越南.淺談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與專業教學方法的轉變[A].蔡德民.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6卷)[C].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48-250.
[4]鄧德華,肖佳.試論《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改革[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2):78-80.
[5]劉曉琴.高校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6.
Abstract: Many softwares are involved in multimedia cours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y cases doesn't allow students to apply these softwares comprehensively. Therefore a new teaching method by projects is proposed to arouse the interests of the students, to foster their ability of analysis requirement and designing, and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handling practical problems by using those softwares neatly. At same time the students' team spirit and creativity can be also greatly improved.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創新能力
Key words: project-based teaching;teaching models;innovativ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2-0190-02
0 引言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內涵是,教育者根據社會的需求,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的發展規律,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他們掌握獲得新知識的技能,陶冶思想品德,智力體力雙發展,以便把他們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因而,在我校高等教育的專業課設置中,也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和行業的發展,進行與時俱進的專業課設置。近些年,隨著網絡流媒體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課程已成為當前計算機專業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
應試教育的模式在高等教學體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應試教育的狀態下,教師把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學生及格率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此模式下的多媒體技術教學,老師會主動告訴學生標準答案,教師所講授的案例都是比較有重點、有針對性的,一般都是針對多媒體軟件中某一工具或某一功能,進行單獨案例的講解,這樣一來雖然學生能夠了解這一工具或功能,但對實際應用中所遇到的多樣化問題,操作起來還有些力不從心。多媒體技術教學的軟件實驗,一般都是在特定的課程范圍內進行的,主要用來驗證和鞏固書本上的知識,用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因此對待出現過的問題,學生很容易解決,但對于復雜多變的實際問題,學生有時不知如何下手。
在多媒體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和創新同步走”的原則,對多媒體教學內容和實驗內容進行全面的調整和優化,讓學生在邊學邊練的過程中既能夠掌握必須的基本知識,又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基本知識進行創新實驗。以完成實際項目的形式代替原有的案例驗證的教學方法。
在多媒體技術課程中引入項目開發教學方式,是為了鼓勵學生參與項目開發的各個環節,與他人共同完成一個應用項目。通過對項目的開發來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
1 項目教學法模式的內涵
所謂的項目教學方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主要是為了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設計的。在教學中,項目的選題是由指導老師根據學生所學習的專業知識設計出來的。老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擬完成的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學生可以在指定范圍內,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基礎上自行設計題目,老師在方向上進行把關,選題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軟件工程的流程,進行項目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等步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討論完成。整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項目的需求,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討論。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中心,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點,同時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目的就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的人才,既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2 項目教學法模式的意義
采用項目教學法在多媒體課程教學中,有三方面的意義:首先,能夠使學生自主地學習。項目教學方法應用在多媒體課程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在完成項目開發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遇到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項目的分工和自我的管理。其次,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項目教學法中都是結合實際的應用案例給學生分配項目,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會不斷地遇到新的問題,在分析如何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們會積極思考、各抒己見,最終摸索出解決方法。通過持續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都是被動地學習,而被動學習的學生是沒有什么創新能力可談的。項目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同學們能夠集思廣益,通過信息的了解和關鍵技術的查詢,確定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變得自信,愿意去嘗試,勇于去創新。
3 項目教學法實例
第一屆采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是我院軟件工程專業09級學生。在多媒體技術課程中,首先由老師根據學生總體水平和本學期總體教學工作量確立一個既實用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項目。在多媒體技術課程中,要學習CoolEdit聲音處理軟件,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3dmax三維動畫制作軟件,premiere視頻編輯軟件。因此項目基本要求確定為:通過學生錄制的歌曲和伴奏帶結合成整個項目的背景音樂;使用數碼相機拍攝或收集學生的日常生活片段或學生的特寫鏡頭并通過Photoshop軟件進行處理;在3dmax中制作動畫,通過軌跡曲線調整動畫;運用蒙太奇手法按照生活邏輯,推理順序將素材有機地組合,并進行字幕創建,轉場特效的添加,視頻特效的添加、獨白和旁白的添加,制作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視頻,在視頻結尾模仿電影結束的花絮制作,并添加字幕,介紹制作小組成員。最后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了和學生生活密不可分的幾個題目:朋友、老男孩、我的大學生活、最后的晚餐等。
學生按小組選擇題目后,首先是進行整體的構思,這個項目用什么作為背景音樂,分成幾個鏡頭,每個鏡頭需要哪些場景、視頻、圖片以及其轉場效果,動畫效果等。接下來學生小組使用CoolEdit pro進行背景音樂的建立工作。CoolEdit pro是多媒體課程中講授的第一個軟件,它不僅僅是一個聲音處理工具,更可以用來作為聲音創作的錄音棚。學生們可以利用各種濾鏡對聲音進行修飾,產生所需的各種音效,個別學生音調不夠準確,使用軟件中效果菜單下的“變速/變調”里的“變速器”調整聲音的音高和速度。第三步的工作是收集和拍攝學生的生活照片,并用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進行修改,主要的工作是:通過印章的工具可以除去照片破損的地方,通過模糊工具可以使人物的皮膚變得細膩,通過濾鏡可以制作動感效果,通過圖層的疊加可以均勻地改變圖像的顏色、亮度、效果等。第四步學生小組使用3dmax建立了三維動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大多用軟件制作片頭的立體字幕,使用軌跡曲線調整文字運動的速度,旋轉的角度,出場的次序,全部動畫完成后生成avi格式,導入到premiere中。Premiere主要完成視頻的剪輯,轉場和特效的制作,還有一些說明性的字幕制作。使用蒙太奇手法,對于相同素材不同的順序,展示了不同的效果,使聲音與畫面有機結合,互相作用,構成特殊的聲畫結合場景,產生新的內涵,從而更加深刻生動地揭示視頻的主題思想。
各小組完成項目后,在最后一次課中播放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給作品打分,并請優秀作品的制片人員根據創作思路,聲音處理技巧、圖像處理技巧、視頻組接和蒙太奇手法運行技巧等知識進行講解和交流。
4 結論
項目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通過完成實際的項目來學習、加深、鞏固所學知識。項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樣能夠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在不斷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夠加深鞏固所學知識。
在正在進行的09級工程實訓期間,普遍老師都反映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動手能力強,分析問題全面,勇于去創新。項目教學方法,在理論教學的同時,注入了實際應用的需要,迎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革.凝練大學精神 培育創新人才——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精神的培育與發展歷程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4).
[2]何萬國.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及其培養機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3]田建國.關于21世紀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4).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土木工程課程;應用研究
1傳統教學的劣勢
職業高中傳統的土木工程課程教學主要采取的輸入式的教學方式,采用的輔助手段也較為單一、枯燥,如掛圖、模型、投影等,而這些都為靜態的展示模式,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想完全掌握其理論精髓還較為困難,加之傳統的土木工程課程教學實踐課程較為缺乏,使得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存在巨大差異,不僅對于枯燥的理論不能很好的掌握,在面臨實踐中,也不能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這就使一大部分缺失對于該門課程喪失了積極性及主動性,導致課堂教育的質量大大降低,特別是在學生進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后,不能有效的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工作中,這都是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弊端。
2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以及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將多媒體引入到職業高中課堂教育中,其生動性、立體性、主觀性等特點能讓學生更為直觀地對于所學內容進行掌握,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對所學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教學性是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之一,將多媒體引入課題,其承擔的首要任務就是教學,這也是其基本要素之一;集成性是多媒體教學的特色,也是有別于傳統教學的特點,通過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信息向學生展示所要學習的內容,豐富多彩圖像的呈現使學生直觀的對所學內容進行了解和掌握,能夠極大程度上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和資料,激發了學生對于該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可演示性是多媒體教學的亮點,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向學生進行理論向實踐的引導,通過直觀的動畫展示在實踐過程中理論的應用,讓學生獲得更為準確的感性認識。通過將多媒體引入到職業高中土木工程課程中,不僅能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其直觀、生動的展示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由于缺乏實踐課程并且僅限于呆板的理論傳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慢慢喪失了學習興趣,而多媒體的引入,其生動、直觀的教學演示,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了理論與實踐中的知識轉換,從而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對于實踐課程教學的缺乏。教師通過將課堂的理論內容轉化為視聽、影像資料,并將信息進行加工、編輯,同時把自身的理解與感受同時輸入到多媒體中,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的過程及方法,同時對于原理的理解也更為深入,相對于傳統呆板的理論傳授,更為讓學生所接受。特別是在圖像采集、資料加工整理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深入到生產一線,對所要教學的內容采集相應的圖像,這也加強了教師對于新生事物的了解及掌握,也更能讓學生在日后走入工作崗位能很好的適應。
3多媒體在土木工程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意義
3.1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
職業高中土木工程課程的教學內容量大,知識復雜,內容抽象,傳統的教學方式僅限于理論的傳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掌握,而多媒體的引入,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直觀的圖像,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特別是能將繁瑣的工藝理論轉化為直觀的動態圖像,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授負擔,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
3.2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將多媒體引入到職業高中教學過程中來,能有效的節約教學時間,由于其直觀、生動的演示使得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相應的內容,相對于傳統教學,在相同時間內,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教學時間的縮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在傳統教學中,講解鋼筋混凝土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安裝這一內容時,由于學生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師在傳授相關理論時,學生并不能很好的進行掌握,這就要去教師不斷的重復所教授內容,從而浪費了時間,但是將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后,教師將動態的安裝過程進行演示,并在演示過程中將理論插入到每一環節,這樣學生不僅獲得了直觀的印象,同時還能對于所學的理論有了更為直觀的理解和掌握。
3.3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職業高中土木工程這門課程的實踐要求較為高,傳統的教學專注于理論的傳授,若不接觸到實踐,很難對其理論進行掌握,這就使得教學過程變得較為復雜,這也是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該門課程沒有興趣的原因。而將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來,雖然在日常教學中,仍然缺乏實踐課程的設置,但是教師通過將理論轉化為動態的圖像,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直觀的了解過程,從而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正是多媒體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With the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 is widely appli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theory is the China's quality education prospective reform stunt, as well as thepowerful guarantee of modern education converting to the socialization and pragmaticisim. Applying multimedia teaching to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is an innovation and advancement in the husbandry field .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s variou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actually project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teaching informationization". Introducing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 to this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making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will bring many advanta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畜牧業,獸醫學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medicine
一、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特點與“教學信息化”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盡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本專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進行描述,或者用圖片和簡易模型道具等來提高學生的感官認知性,如動物疾病的病理變化、青貯飼料加工過程、雞的人工授精等知識點,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無法做到教學生動,更難以讓學生記憶深刻從而掌握專業技術要點。這一弊端在學生畢業后的工作中凸顯出來,許多學生在工作初期無法很快投入到工作第一線,無法真正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迅速應用到實踐中,甚至造成一些用人單位對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質量產生質疑。而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
畜牧獸醫專業進行教學實習、實訓時,門類品種龐雜、投入巨大、運行成本高,這是各高職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即使是最簡單的教學實驗也面臨實驗動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學成本的問題:微生物學研究具有微觀性、傳染性,臨床獸醫學研究方向具有高風險性等,這些特殊的實踐教學難點難以使學生觀察到真實的現場、復雜的工藝過程,而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網絡共享視頻,實時互動地輕松解決這一問題。
二、圖文并茂,增加教學直觀性
畜牧獸醫課程不同于文化基礎課,它要使學生建立起一個立體的動態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課本內容僵化,特別是一些圖片資料不能充分說明問題,致使學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可使呆板的課本知識生動起來。例如我們在講“家兔的品種和習性”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在網上查閱不同品種的家兔圖片資料,把能說明問題有代表性的圖片粘貼下來,組成一系列不同品種的圖片資料,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讓學生自己說出它們的體貌特征,特別是讓學生自己分析和比較,得出不同品種家兔的體貌差異,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分析和觀察得出的結論就很容易被學生接受,這部分知識掌握起來就容易的多。在講解家兔的習性時,可播放一段教學短片,展示家兔的幾個生活習性,讓學生從感官上認識,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教學過程從難到易的轉變。
二、信息廣泛,拓寬專業知識面
畜牧獸醫課程與其它的專業課程也有著較大的區別,其原因在于畜牧行業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新的養殖技術、疾病以及產品都在不斷的發展,特別是疾病知識整理方面經常出現新的疫病,同時人們也在不斷探索對付新型疫病的辦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課本上對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遠遠不夠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彌補書本上的不足,多媒體技術可以隨時采集信息服務教學。比如在講“禽流感”一節內容時,我們可以從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上采集信息,及時了解國內外禽流感發生發展和蔓延的趨勢,掌握其發病規律、發病機理和發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這些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但這些知識對教學工作是相當有利的,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某些疾病發展的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得到的信息來源之廣、信息量之大是其它的資料不可比擬的,也為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結合實際,增強探索求知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把基礎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還要將新出現科技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后五分鐘利用多媒體手段介紹畜牧獸醫行業發生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比如近年來通過致病病毒和細菌的更新換代,不斷出現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導致各種家畜的傳染病頻發。從2003年牛羊豬的口蹄疫到2005年的雞鴨禽流感,從2006年的豬藍耳病到目前牛布氏桿菌病,無不使畜牧業一次次遭受重創。很多疾病的發病機理和防治措施我們不是十分清楚,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和研究動態展示給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想像空間,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知識,不斷增強探索新知識的欲望,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
四、言簡意賅,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關鍵詞] 多媒體;板書;土木學科;傳統教學;課件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21世紀是高度信息化和追求高效率的優化效果的時代,高等教育領域在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如何做到與時俱進,培養卓越人才,是每個大學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土木學科目前正走向功能要求多樣化、城市建設立體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和工程設施大型化的特點,土木學科由于其特殊的工程實踐性,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領會,若單純采用板書教學則存在比較大的難度。
1 多媒體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的優勢
1.1 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增加學習興趣
比起“黑板+粉筆”的傳統板書教學,土木學科的多媒體課件中的原材料、現場施工、現場檢測等內容豐富的聲像資料,對于理論知識強于實際經驗的學生來說,是對注意力的無形提升,能夠引起學生興奮的感受,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 增強感官效應和提高學習效率
土木學科的本科學生最大的劣勢是無法將理論知識與現場實踐有效的結合,導致他們對于概念和理論的理解僅僅限于書本,無法與實際很好的結合,降低了理解的深度和記憶力。多媒體教學中的文字、圖像和視頻等的綜合應用,能有效地將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對學生增進記憶和提高學習效率幫助顯著。
1.3 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都是在課前完成,體現授課內容的幻燈片在上課時不但能按順序播放,而且還可以通過“超級鏈接”的功能,隨時看到其他的幻燈片或其他的文件,方便快捷。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而且大大地擴展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在有限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1.4 體驗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
土木學科特別是工程類的課程,若沒有實際的工地現場經驗,很難將理論和實際情況結合,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脫節,即使理論知識學習的很好,也是強硬記憶的結果,很難做到理解的延續性。多媒體教學則很好地避免了這一點,通過與課堂學習理論知識相關聯的工地施工現場的視頻,可以很容易的讓學生增加印象,快速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即使在課堂上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 板書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的優勢
2.1 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板書可以準確反映教材內容,是教材內容的高度濃縮,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都可以從板書上清晰地反映出來,這對于學生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整體框架十分有益。
2.2 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板書具有直觀教學的效果,在口語表達的基礎上結合板書,使學生各種感覺器官都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記憶效果大大加強;同時,板書的層次性對于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促進其記憶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大有裨益。
3 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3.1 課堂互動的減少
多媒體教學在語言、手勢和表情等表達方式上并不具有優勢。有的教師在授課時,只顧坐在電腦前點鼠標、照屏宣科,整個教學過程就像在會議上作報告,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環節,造成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情感缺失,無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課件的設計和使用不當
有的課件背景畫面過于復雜,過多地使用視頻、圖片和聲音,不斷切換,不同的效果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對學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擾,導致學生僅僅關注視頻和圖片,很難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實現連續性思維。
3.3 硬件因素的影響
多媒體設備是由計算機、投影儀和音響系統等多種設備組合,教學中設備處于無專業人員監控、維護狀態中,如果使用不當或保養不到位,就會造成教學工作的中斷,減少教學時間,甚至會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影響整個教學效果。
投影畫面不夠清楚,既影響屏幕的清晰度,也影響學生看教材和記筆記的需要;音響系統若調整不好,會出現講話時混音過大或有嘯叫聲,影響學生的專注;教室的通風條件不好,會明顯降低聽課的效率,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
總之,多媒體和板書均各自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隨著社會和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給教學帶來的諸多優勢顯而易見,但板書一直以來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忽視,如何將兩者有效的結合,根據學生在土木學科學習過程中接受知識的客觀規律,結合土木學科的特點,正確看待其利弊,充分發揮兩者各自的長處,避免由于板書亂而帶來的教學時間浪費,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探索優化土木學科教學過程的新措施,總結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方明建.大學課堂多媒體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中國大學教學,2013,2.
[2]楊小玲,楊建榮.信息化下高校多媒體教學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
[3]谷宗運,杜春敏,殷云霞.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
[4]吳海燕.以應用為導向的多媒體教學環境生態化建設[J].現代教育技術,2012,11.
關鍵詞:authorware;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17.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7-0000-01
Authorware-based Multimedia Projects Teaching Method
Wang Lihua
(Guangdong Huizhou Agricultural School,Huizhou516023,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computer performance has been very active,especiall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jects.Authorware multimedia production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ftware is ideal for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tools,the teaching process is to learn the key to this course.In teaching practice,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asic interaction,support the use of design methods,procedures,control and focus 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Hands and guidance in four areas,a good grasp of all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Authorware;Multimedia;Teaching
一、項目教學背景
在通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通過例子來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也就是將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通過語言組織和情景展示運用到課堂中來。教師在考慮課堂組織形式的時候經常會采用單個或多個,但聯系不大的圖片、課件、Flash等實例。學生雖然在講解過程中對于教師的講授的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即使跟著老師的實例做,也不能做到舉一反三。很少能夠有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獨立創新的完成一些內容。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并不是現代教育的主流觀念。并且與我國現階段教育改革步調不一致。在以往的Authorware課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采用例子的形式進行課件制作教學。雖然有部分同學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但對于軟件的把握也僅僅停留在這些任務所用到的知識上,不能充分認識和理解Authorware在多媒體處理過程中的強大作用。并且一切學生,僅僅單純的利用Authorware將教員給出的圖片進行整合加工,沒有對圖片的制作處理過程有深入的了解。沒有認識到Photoshop、Flash和Authorware的有機結合。陷入了傳統教育的下死板的泥潭。
二、項目教學在Authorware課程中的運用
對于項目教學來說,應將課堂教學分為四部分,確定項目選題―>準備必要素材―>流程總體設計―>制作及調試―>項目。
(一)確定項目選題。確定項目選題,是項目教學在Authorware課程中運用的第一步。如何選好項目題目,對于整個教學過程有著重要影星,教師應當根據教學要求,參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自身特點,設計好的選題,既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不過于復雜。總之要權衡利弊,多設計幾個選題,依據學生的興趣進行選擇制作。
(二)準備必要材料。項目材料是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基礎,是整個項目的組成元素。項目的各項材料應當根據選題組織學生進行挑選和制作。在這里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項目選題的客觀要求。
1.制作或收集元素。挑選現有的元素或制作與選題緊密相關的元素。這些元素包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文本等媒體。例如:項目選題為:《迎新春,辭舊歲》的課件。教師應當事先告訴學生如何進行展現。要通過圖片、音頻、動畫、視頻等材料。對于,要選用喜慶的紅色作為底色,圖片內容要包含新年的元素,如春聯、爆竹、窗花等。在音頻方面,要選用快樂祥和的曲調來表現新年的喜喜慶祥和的氛圍。動畫要表現出新年的活力。視頻要展示給人新年團結祥和的景象。
2.制作腳本。腳本是Authorware很有特色的內容,是豐富項目內容的實現方式之一,也是體現課件制作水平和使用效果的重要體現。關于腳本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講解,通過板書、演示、啟發式提問,讓學生對腳本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流程總體設計。設計是建立在對選題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準備的腳本和元素對項目進行整體性把握。
1.設置演示區域范圍,及展示窗口的大小。通常以800*600為佳,背景要根據選題要求設置,可以為純色背景,亦可以采用圖片為背景。
2.制作開始動畫,程序開始運行的時候,一般會有一段類似于開幕的動畫,能夠吸引觀看者,并帶領觀看者進入主題。一般來說開頭動畫用Authorware不太容易實現,可以通過Flash這一工具完成。Flash功能強大、性能穩定、制作方便。是制作動畫的最佳工具之一。制作完成后,插在項目開頭。
3.主操作頁面設計。主操作界面是整個課件的主要功能(模塊)操作窗口,要直觀、明了、易用。一般由交互熱區和交互按鈕組成,用戶可以通過這些交互按鈕、交互熱區等,來控制程序的走向,從而控制課件各個模塊的進程。主操作界面應設計得美觀、課件功能模塊要明確,能很好地控制教學各環節的交互進行。
(四)制作及調試。用Authorware提供的START標簽和STOP標簽進行簡單的調試和階段測試。這樣既能及時檢查程序設計效果,又能及時而高效地解決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在每添加了幾個圖標后,用START標簽別上,進行小調試;當流程設計到一定程度,還應將START標簽和STOP標簽別在流程的合適處,進行較大(階段)調試。每次調試完成后,最好將START標簽和STOP標簽復位,以便下一次調試,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圖標欄上的相應位置單擊鼠標即可。
(五)項目。在打包經常出現:程序在自己機器上運行正常,但到別的機器上運行卻出現錯誤,有的是過渡效果沒有,有的是不能播放電影或其他媒體。其實在Authorware中要實現特定的過渡效果,必須有Xtra文件夾中相應的文件;要播放電影、動畫等必須有相應的驅動文件。如果不知道具體需要哪些文件的話,最簡單的辦法是將Authorware安裝目錄下的Xtras文件夾及.xmo、.vdr、.dll等文件一同。
參考文獻:
[1]張森,宗緒鋒.多媒體CAI課件基本原理與制作技術[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0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電子用品 教學效果 影響因素
多媒體教學的本質是將教學的重點與對象相結合,發現其特點,并針對此以計算機多媒體為主要方式,將多種感官集于一體,通過教學的不同設定方式,找出最合適的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聯合,貫穿教學全過程,讓學生感受各種各樣的媒體形式,建立完整的教學框架,讓學生在最適合的形勢下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1.影響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的因素
1.1高校學生
現代教育注重高校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學生由于個體的不同,在智商水平、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生活的習慣和風格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根據不同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基礎。但現在各大高校都是以班級來上課的,所以,要研究不同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智商水平等,并選擇可以使大部分學生都能適應的知識內容和教育方法。
1.2多媒體教學電子產品
現代高校的教學用品多以多媒體教學電子產品為主,其制作的內涵和方式是多媒體教學效果的根本。多樣的表現形式會使一個事物呈現出不同的形象,形象表現得越近人心,就越可以讓學生接受。如果可以把不現實的事情用實際形式表現出來,那么學生對其接受得就會越好。怎么把多媒體教學電子產品做得更好?就要更了解所傳授知識的內涵,首先需要對多媒體教學電子產品有一定了解,了解其制作方式和應用技術;其次需要搜集自己所要傳授知識的相關信息,從各個方面進行搜集。所要傳授知識的相關信息都是在平時生活中不斷搜集到的,留意身邊的細節,尋到最合適的傳授知識的相關信息,這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
1.3多媒體教學機器
多媒體教學機器是多媒體教學的保障,是多媒體教學可以應用的前提標準。不管有多好的多媒體電子用品,沒有好的多媒體機器,也是無法達到好的效果的。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的影像機器和聲音機器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如果一個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電腦經常死機,內存不夠,導致上課幻燈打不開或者太卡,則都會影響教師的講課進度和思路,也會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連續吸收。并且,教學機器的放置也是極為講究的,如果放置不當,則也會造成很大影響,如果投影機放置的太低,則會使得后排的學生看不到屏幕下方的文字,從而影響學生上課的學習效果。
2.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
2.1提高多媒體教學的評定價值
多媒體教學包含現代化的技術、新課改的教育思想及傳承思想,其目的是傳承教育思想,制訂并行使因材施教的方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教學的知識。所以,多媒體現代化技術的使用既是教學方式的豐富,又是教學內涵、教學目的的改變,更是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的實施。現在,傳統教學的評定價值已經很高,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傳承和改進。多媒體教學不僅改變了學生上課的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促進了學生新的思想生成,提高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這些方面都是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并且,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量身定做學習方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對多媒體教學的學習方案進行更改和完善,使得多媒體教學得到客觀的評定價值,從而促進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和發展。
2.2創建課程信息庫
課程信息庫的創建應該由學校承擔費用,建立規定保護課程信息庫。并且,創建人員應包括教師和多媒體信息技術人員,在其合作之下,將年級或專業各分為一個整體,將同種類的課程分為不同研究對象,一起創建課程信息庫,讓所有教師都可運用。課程信息庫使得整體的學科知識系統被分解,以多元化的專項形式,創建對應的信息庫。
2.3加大多媒體教學形式的實際操作研究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不止體現在課堂學習上,還體現在課堂之外的地方。而學生也不僅是在課堂上才進行學習的,課堂之外,高校的多媒體教學也是在實施的,并具有多種實行形式,如學生課后根據多媒體課件進行復習,從側面幫助教師的課堂授課等,都可以大大強化教師的教學效果。
2.4加大教師多媒體教學的工作素養培訓力度
我國教師在任職之前需要上的課只有三門: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并不包含多媒體信息技術課程。現在的教師培訓中,有一部分培訓教師的機構添加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訓系統課程。課程分為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際應用的培養,其中包括基礎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和教學方案的制訂等方面課程,信息技術課程圍繞網頁制作、PS軟件和PPT軟件的應用操作等,而教學方案的制訂課程則是根據學生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知識,與實際發生的事情相結合制訂出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教師任職之后的培訓方面應包括對多媒體教學的內涵理解,對實際發生的事例進行探討,讓教師了解到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和優勢。對軟件和多媒體有所了解的專業信息技術人員能夠根據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開發,使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更加多元化和完整,使教師在制作多媒體教學電子產品時所花時間減少,使軟件的使用變得簡單,讓教師不會在多媒體教學中感到壓力。
綜上所述,教學的知識特點決定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只是針對性教學的一種,還需要針對高校的多媒體設備、高校教師的教學素養和所傳授課程的目的決定多媒體教學方法,做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和學習,教師和學校要開展對于多媒體教學的探討和實際應用的研究,使得多媒體電子用品可以更好地被制作和設計出來,而且多媒體教學方式要繼承傳統,這樣才可以使教學更加順利,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李隆庚.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多媒體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河北工業科技,2012(7):219-222.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灌輸知識;教學工具
在逐漸走入現代化的今天,教育界也在進入現代化,教育中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上面,多媒體教學的采用就是推進教學進入現代化的最有利工具,多媒體教學的引進為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在便利之余也會相應的產生其自身及人為帶來的一些弊端。
一、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哪些誤區
1.從人為灌輸知識到機器灌輸知識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時通常采用滿堂灌的形式,歷史教師在講解歷史過程時,從時間、人物、地點和事件等知識貫穿起來一次性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在接受知識時混亂,在多媒體教學引進后,教師沒有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在利用計算機教學時將傳授知識的途徑由口述變為視頻放映等方式。
2.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成為視頻的觀賞者
學生和老師是整個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角色,老師在課堂中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和指導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和學習的主體,但是在歷史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老師將很多歷史事件利用多媒體轉化為視頻觀賞,學生在其中只是在觀看視頻內容,沒有對內容進行分析探討。
二、如何避免走入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多媒體教學是教學界中跨時代的發展,但是使用不當走入教學誤區,同樣會給教學帶來不利影響。學會如何避免誤區達到適當使用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是關鍵。
初中歷史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講課時,不僅要利用它的優勢為學生重現歷史場景,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視頻充分抒發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較為真實的場景中更加深刻地學習歷史知識,將知識與場景相結合達到多媒體教學的最初目的。
1確定明確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課件制作的關鍵環節。在課件制作過程中,首先需要制作者分析學習者的特征,確定教學的目標,建立教學內容知識結構。整個課件的制作應遵循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明確教學的目標,細化教學的目的、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具體到法學專業的CAI課件的制作,必須明確其目的何在?為的是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還是謀求解決某一法律問題;為的是擴展學習者的知識面,還是謀求培養和提升法律實務能力,等等。心中有數了,制作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制成的課件才能達到教學目的,進而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如果在課件的制作過程中,制作者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必然使課件成為各種素材的簡單堆積,難以達到教學目的,更無法提及教學效果。
2有效組織各種媒體文本、靜圖、動畫、音頻、活動視頻等是構成CAI多媒體課件的信息表達元素,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良好的CAI課件必然選擇合理、生動、形象的表達素材。為此,各種報刊雜志、書籍、圖庫、音頻庫、專業影視資料、互聯網等均成為搜集課件制作相關素材的有效路徑。特別是針對法學CAI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庭審的現場錄像或影視劇的庭審片段更是不能或缺的。課件制作藍本在設計時,必須圍繞法學專業課程教學目的,合理規劃屏幕布局、圖文比例、色彩對比、音樂節奏、交互方式等,更為重要的是要注意篩選好有價值的素材,搭配好各種媒體。CAI多媒體課件不能是黑板和粉筆的替代品,多種信息表達元素需要有機組合,否則其功能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切忌游戲化,否則會使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妨礙實現教學目標。
3注重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常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CAI多媒體課件制作時,一定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所以不能將所有的教學內容一攬子地呈現在學習者的面前,要適當地留有余地和設置問題情境。對問題的分析要逐步深入,相關提示也應逐漸展開,切忌直接顯示問題的答案。否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無異。只有如此,方能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啟發學習者獨立思考,培養學習者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法學專業的CAI多媒體課件教學而言,不僅要充分激發學習者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其內在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的結合,而且要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實現理論知識與直接經驗的結合。教師通過實務案例的引入逐步分析推導出法律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習者對法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利于學習者法學綜合實踐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二、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誤區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提升,多媒體教學在法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業已成為一種潮流。但是,如何更好的運用,尚需要進一步地探討和研究,包括一些認識需要澄清。
1多媒體教學的功能并非萬能多媒體教學所具有的明顯優勢,引來部分教師對它的膜拜,多媒體教學的功能被無限夸大。CAI的英文原意是計算機輔助課件,實為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和技術。多媒體課件在法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模擬法律事務處理的整個流程,但它終究不能替代實踐教學。例如,運用多媒體進行法學教學時,教學場景的設計至關重要,如何選擇適當的案例和呈現案例發生的過程是關鍵所在。法學院(校)的教師們大多數局限在象牙塔內與實務接觸受限,加之學術背景等要素的限制,教學場景設計過程中就有了限制。況且實務中的具體案例常因個案差異,經常出現不同的裁決結果。所以,法學學習者綜合素質的提升,除了專業理論學習、模擬法庭訓練以外,還要給學習者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而不能僅通過CAI課件觀摩庭審的過程。目前,國內部分法學院(校)開展的“診所式”法律教育就是有益的嘗試。通過診所內的教師指導學習者全程參與法律實際運用,并關注細節,勢必鍛煉了學習者的綜合素養特別是法律的運用能力。這樣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是較難實現的。
2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并非僅處于輔導有人認為,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削弱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進而將使得居于傳統教學模式中主導者地位的教師逐步演化為教學的輔導者。此種認識存在偏差。倘若多媒體教學過程淡化了教師的作用,忽視了師生間的互動,無疑此種教學的失敗幾成定數。缺失教師引導的學習將會成為漫無目的的探索,同樣的互動也必將演化成沒有邊際的漫談。假如實務案例的探討與分析中沒有了教師的引導,很有可能無法形成共識而作出相對準確的法律評價。進而影響到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使其將會事倍功半且不得要領,甚至可能步入無法自拔的歧途。即使在當下逐漸為人們所知悉的遠程開放教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習者的直接講授逐漸減少直至取消,但教師對學習者的啟發與引導,對學習全過程的監控作用卻在逐漸增強。學習者倘若要想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取得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是絕對無法離不開的。所以,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并未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