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研究性學習過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一、文本推動

    1.縱向延伸

    例一:高中語文的開篇課文是的《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氣勢雄渾,場面壯闊,尤其上片“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睅拙渲小叭?、透、爭、擊、翔、競”等字用字精準,極大地增強了該詞的表現力,也看出作為偉大政治家和詩人的超卓性格與“煉字”功夫。要學好這一段,僅憑調動學生有限的中學積累顯然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覺得有必要增加有關“煉字”的知識。

    告訴學生在“百度”中鍵入“煉字”一詞,訪問:

    http:///s?tn=sitehao123&ie=gb2312&bs=%D3%A2%CC%D8%B6%FB%CE%B4%C0%B4%BD%CC%D3%FD&sr=&z=&cl=3&f=8&wd=%C1%B6%D7%D6&ct=0

    找到文章:《古人煉字煉句的例子》,有“一字師”等生動的事例。

    找到文章:《作詩煉字法》,有很多具體的“煉字”技巧,使學生大開眼界。

    有這兩篇文章的知識作鋪墊,縱向上加深了文章的深度,使學生懂得“煉字”是前人吟詩作文時非常注重的事情,不僅看出作者深厚的語言積累,也體現了作者嚴肅的寫作態度。有了這些認識,學生對《沁園春?長沙》的理解就不是一般的高度了,回過頭來教師再對前面的加點詞進行講解,也會更生動更有內蘊。

    2.橫向拓展

    例二:在講解《沁園春?長沙》中“層林盡染”中的“染”字時,為了說明擬人化動詞的妙用,我們先讓學生去網頁上找楊萬里的《秋山》二首和《西廂記》中“長亭送別”一段曲詞及鑒賞,從“西風盡有東風手”、“烏臼平生老染工”的用法上去找源頭,從“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境界中去體味抒情技巧,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3.比較閱讀

    例三:在學習《雨巷》和《再別康橋》時,涉及到“現代格律詩”的概念,而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根本對此一無所知。要補充這些知識,需要大量的事例,老師在黑板上抄寫要花費很多工夫。而現代信息技術能夠讓我們非常便捷地享受他人的成果。比方說在“百度”中鍵入“格律詩”一詞,“百度?百科”中就會把一些格律常識介紹得簡潔明了。鍵入“現代格律詩欣賞”,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證,極大豐富了我們的課堂容量,如果學生的興趣足夠,他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閱讀延伸到課下,他們的生活也會在學習這一單元時充滿著詩情畫意。

    二、多媒體支持

    1.圖片

    例四:在講述《沁園春?長沙》時,為了使北方的學生對創作地點,也就是年輕時生活和學習的地方“湘江”、“橘子洲”有直觀的認識,我們帶學生欣賞了很多關于湖南長沙的新聞圖片,碧水青天間領略產生偉人之地的風物人情,對的英風豪氣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課文正文上方,是影印的手書《沁園春?長沙》,但多有勾抹涂改之處而且殘缺不全,因而我們又精心選取了的一幅完整之作,使學生能在了解寬廣胸懷的同時領略其豪放的書法風格。

    2.音頻

    例五:朗誦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朗誦有利于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養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欣賞名家朗讀名作,可以體味一種再創作過程,深入了解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語言文字的音韻美。在學習《雨巷》時,我們給學生欣賞喬榛先生的配樂朗誦作品,收到了良好效果。

    3.視頻

    例六:由文雅作詞、李泉作曲SHE演唱的《再別康橋》是一件獨特的作品,曲調優美,而詞作又似乎對徐志摩的原作進行著婉轉的解讀,網上流傳的視頻制作精美流暢,在給學生播放時稍加點評,亦能使學生受益匪淺。

    三、列表歸納

    高中語文①一、二單元信息任務矩陣圖

    嚴格地說,以上所歸納的信息任務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曾經觸類旁通有意應用的東西,絕大部分是備課前有目的搜羅的,只有極少部分是單元結束后補入;單元學習告一段落后,我們覺得它們中很多東西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是更完滿進行這兩個單元學習的有力“支架”,有了這些信息的介入和充實,單元問題隨之變得極富張力和厚重,以此為標志,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英特爾?未來教育”把“研究性學習”帶入了信息時代――盡管我們的嘗試還非常膚淺和幼稚。

    在應用和實踐“英特爾?未來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供大家參考:

    1. “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已經廣泛開展,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如何將培訓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實踐,是項目發展的必然要求?!坝⑻貭?未來教育”應該對我們的現實教學產生實實在在的影響,而新課改給它的實踐帶來了最好的契機――實踐起來,才是認可它的最好方式。

    2.英特爾?未來教育給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提供了一個典范。它給傳統教學帶來的最大變化不是貶損,而是推動;不是滅亡,而是豐富;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吐故納新的進化。

    第2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1. 教師、學生與網絡環境的相互關系

    教師和學生共同使用網絡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引導、指導學生的美術欣賞學習,學 生可以通過網絡反饋所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知識的能力,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網絡交互的方式非常豐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bbs、qq、e-mail達到交流。專業的美術論壇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園地,也可以在專業論壇發表個人美術欣賞專著,譬如全國著名的七彩網美術論壇等,當然還有更加專業的藝術論壇,譬如建筑論壇里的美術論壇等,都是人氣極旺的優秀論壇;QQ猶如網絡電話,師生可以面對面、點對點直接對話;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階段性成果及疑問編輯成超文本通過e-mail發到老師信箱,待教師閱讀完畢給與完善的答復;還有網絡留言板,教師可以通過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學生通過留言板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鎮江教育網里熱門網頁教科教研里的藝術教育就有專門的留言板,為全市美術教師的業務交流、師生對話提供了交流平臺。這些交流平臺使得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得以迅疾和便捷。

    2.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里的作用

    網絡環境下,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識領域大為拓展,吸納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元,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

    2.1 教師角色的轉化

    美術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題研究,教師經常深入學生課題組,了解他們的需要和碰到的難題,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課題,隨時掌握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美術欣賞涉及科學知識領域和人文知識領域,在學科聯系中,美術欣賞與中學歷史、地理、政治、文學、物理、化學、音樂、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聯系。比如青銅器的冶煉工藝涉及金屬熔點和合金的概念;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與政治、歷史緊密關聯;美術作品的發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與地理相銜接;花鳥畫中各類花鳥形體結構的理解完全依賴生物課學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不斷 意識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對本學科與生活實際聯系的漠視等問題,從而產生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愿望,這就需要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學識修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這樣也是教師責任心和學術胸懷的體現。

    2.2 教師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這種指導與傳統教學指導不同,課 題研究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標準,甚至課題的提出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列出。

    2.3 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

    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活動是分散的。各學生之間的能力也有差異,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將學生編排成不同的課題組,并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

    3.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美術欣賞研究性學習的地位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學生在課程實施中自主地探究問題。學生個人或課題組在研究性學習中征求各種意見后,由自己決定研究內容、方式,結果的表達展示方式。有這樣一個實例,園林藝術和山水畫是中國古代美術中不同門類的兩種形式,但是它們的那種親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內涵將兩種藝術形式聯 系起來,我們的高中生在學習時感覺到了這一點。教師應當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對此建立研究性課題,學生們成立了課題組,作了具體分工安排,他們通過上網查找各類相關資料,不但查閱了著名園林建筑的圖片和建筑結構圖、研究了園林在中國的地域分布狀況、考證了園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變遷情況、下載了山水畫圖片與園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進行對比分析,甚至連園林建筑內部陳設和匾額、楹聯的內容都不放過,將這些信息資料編輯,通過一系列對比之后驗證了課題。在圍繞美術欣賞為中心的課題研究中能積極思 維、提出問題,對提出的問題查找理論依據,依靠自己查找的資料分析解剖問題最終做出可靠的評價。說明高中的學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并能夠有效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并達到終生學習的能力。通過對美術欣賞的終生學習,從而達到自身修養和審美水準的不斷提高。

    4.首先要正確理解“網絡環境”

    第3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關鍵詞】課改;學習成果;地理

    研究性學習更多的是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對研究性學習的結果關注得少。學生的研究成果一般只是以作業的形式上交。沒有真正發揮它的作用。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圖片不僅要成為學生本人的評價材料,更要視為學生地理學習的寶貴資源。若將這些研究成果運用到課堂,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研究性學習,學生樂于發現問題,開展實踐和探索。讓學生通過上網搜集資料、走訪相關部門、實地調查等途徑,深入了解南縣農業發展條件、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就具有鄉土氣息,有實效性。并且與課本知識緊密聯系。將它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會大大提高地理學習的效率。

    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可以作為教學資源,引入課堂教學。教材中有關農業區位因素的內容看似簡單,容易理解,但內涵豐富,如果由老師按部就班組織教學,不僅枯燥乏味且課堂效率不高。只有當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時,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時候,也是學習效果最好的時候。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組學生自己拍攝的有關南縣本地農業的圖片或視頻,包括水稻田、棉花、洞庭湖漁業、養鴨場、南茅運河旁種植的楊樹等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或視頻說出:什么是農業?這些圖片或視頻展現的內容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或看到的,非常熟悉且有一定的了解,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共鳴,從而增強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營造輕松活躍的地理課堂氛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有一定的實效性,真實性,可以作為案例引入課堂。在地理新課程“一標多本”思想的指導下,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高中地理教材有四個版本:人教版、湘教版、魯教版、中圖版。然而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四個版本的地理教材是遠遠不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的。隨著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實施,全國文綜開始分省自主命題的改革,讓我們更加意識到結合鄉土地理學習的重要性。因此,為了使地理教材更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使地理教材更具本土氣息,地理老師應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取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地理素材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認識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學生調查資料作為案例,引入課堂,在分析中體現區位因素。

    家住城郊的陳燕說:我們這里原是大片土地,那時人們種棉花、麻、水稻等,現在卻是大棚蔬菜、西瓜、葡萄等。

    家住浪拔湖鎮驛馬頭村的小軍說:“我家有十五畝棉花地、五畝水田。前幾年由于沒有修路,賣糧難,賣棉花難。去年村公路修好了,棉花販子、糧販子開著三輪車、拖拉機挨家挨戶上門收購棉花、糧食,而且棉花價格上漲,最高時達到6.8元每斤,很多農戶受益。今年我家擴種了4畝棉花地。國家規定棉花最低征收價,每年還給農戶補助100元每畝,農民朋友的生活更有盼頭了?!?/p>

    住在城區的劉燦說:南縣現代農業穩步推進。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被定為國家水稻、棉花、油菜高產示范片試點縣,全國冬春蔬菜重點區域基地縣。叢生竹原料林基地建設穩步推進。

    這些材料是學生通過調查、走訪、查找得知。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得出一個一個的農業區位因素,最后把所有的農業區位因素進行歸納,得出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科技和社會經濟等因素。

    研究性學習的成果,是學生通過調查、走訪、查找得知,這些材料和信息的獲得有一定的新穎性,而我們的教材內容一般以學科普遍理論為主,與現實的聯系往往也并不很緊密,無法及時跟上社會發展的步調。有的案例陳舊,不太符合生產實際。課堂上采用新穎的案例,強調書本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內容上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學生在討論交流時,提出新問題,相互質疑,解答疑惑,充分挖掘教材,聯系實際。如學生在分析南縣發展水稻生產條件優越:南縣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豐富;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合水稻種植業發展。依照這樣條件,南縣適合發展雙季稻,但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當地只種植一季水稻?問題的提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激烈探討。這樣由現象到結論的處理,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自己分析出結論的成功喜悅感,進而激發興趣,增加自信。親身體驗了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有效地防止了學生教條地運用教材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學作風,同時活化地理課堂教學、深化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有很多知識如:工業區位因素、城市區位、城市化過程帶來的問題、商業區位、人口遷移、環境問題等,在地理教學中都可以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小課題,將學生研究成果運用于課堂,既體現了“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這一新課程理念,也是應對新高考的一種教學策略,同時還能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第4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論文摘要:醫學院校學生由于所學專業、學習動機、教學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在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對大學英語學習產生逆反心理,直接影響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因此消除這種逆反心理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克服逆反心理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師素質、優化教學模式、制訂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入手。

    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學意義上的知識傳授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心理學意義上的師生交互的過程。而在當前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逆反心理是一種“常見病”。醫學院校一、二年級學生剛剛走出高中校門,對大學生活和學習有很濃的興趣和熱情,但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穩定的,學習上一旦遇到困難,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就會消逝,對大學英語學習就會表現出一種反感、厭煩的態度,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逆反心理。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逆反心理是一種情緒厭煩或情緒對立狀態,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煩悶的體驗。感興趣一失去興趣反感和厭煩,這種變化過程實質上就是逆反心理的發展和生成過程。

    1醫學院校學生英語學習中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1.1不能適應由從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轉變

    醫學院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的時期在大學一、二年級,這階段是學生從高中步人大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學生認知心理發生劇變的關鍵時期。我國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各有其側重點,在中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是被動接受的過程,中學英語教師通常會系統的講解語法、詞匯知識,進行題海戰術。學生做什么樣的題,怎樣做都是在教師的安排和監督之下進行的,這樣就造成了大部分中學生缺乏自學能力,不知道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到了大學階段,英語的學習重點和要求都發生了改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可見大學英語教師要把重點放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上,課堂上的信息量會加大,課后自主學習的內容增加。因此,大學教師往往以指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多開口、多動手、積極主動地學習。

    剛進入醫學院校學習的學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適應這些變化,對大學教師所給予的充分自由反倒不習慣,認為大學教師不負責任,對于英語學習,感到無從下手,很難適應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從而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挫折,英語學習熱情降低,對大學英語學習產生逆反心理,最終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

    1.2把“過級”作為唯一的學習動機

    心理學指出:當一個人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梢妼W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活動的內部動因和動力在一次對于臨床專業200名新生的問卷調查中,關于大學新生的英語學習的動機這一項設計為多項選擇題,調查結果為:5%的學生選擇了“想了解說英語國家的風俗和文化”;83%的學生選擇了“順利畢業,獲得學位或四、六級證書”;9%的學生選擇了“為了考研和出國”;3%的學生選擇“無明確學習動機”。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都把通過四、六級獲得學位作為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而近年來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一直都是醫學院校學生就業的敲門磚。大學英語四級改革后難度加大,對于聽力,書面表達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當聽、說等語言綜合運用水平總體相對較低的醫學院校學生面對改革后的英語四級考試時,普遍會產生激烈的內心沖突、精神緊張,造成心理壓力,產生焦慮。這種焦慮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逐漸消失,產生抵觸心理等方面。

    1.3其他課程的干擾

    在我國的中學階段,英語是“主科”,學生幾乎每天都要上英語課,做英語練習題;而進入了大學階段特別是醫學院校的學生,除了學學英語以外,還開設了很多重要的醫學專業課,學習負擔很重,學生無法兼顧公共英語和醫學專業課程,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發生了變化。而在大多數的醫學院校,英語都是必修課,很多學生是被迫學習英語的,久而久之就會對英語產生了逆反心理。

    1.4教師教授不得法,“學”與“用”脫節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培養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已經成為了醫學院校外語教學的新要求。而醫學院校面臨著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低、高分低能、聾啞英語等問題和弊端日益突出,這一系列問題的實質就是“學”與“用”的脫節。

    當前很多醫學院校的英語課程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法單一,英語課程流于形式。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限制了師生的相互交流。學生艱苦學習英語多年后,學到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不能達到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最終目的。學生也認為現在所學的大學英語內容不實用,與畢業后所從事的專業無關。

    2如何克服醫學院校學生的逆反心理

    2.1培養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在教學中給學生新的刺激,要讓學生多了解英語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會給學生帶來趣味性和生動性,必然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外語學習的效果引。

    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不失時機地進行外語學習動機的培養。要讓學生了解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人和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外語對于每一個人來說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外語這個工具醫學院校的學生可以了解先進的醫學信息和高新技術。學好外語對他們的工作、學有裨益;社會對醫學專業學生的外語要求越來越高,學好外語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學生樹立了外語學習的正確動機,他們外語學習的效果必然會得到提高。

    2.2提高教師素質

    在公共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最需克服的是由于任務重、課時多、班額大、壓力高而產生的“良心教學”、“責任教學”的心態。最應提倡的是實現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角色轉換,不僅用一顆愛心和一種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還要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醫學院校的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及時了解教學改革的信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結合醫學院校學生所學的專業特點,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做到常教常新,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2.3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優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近幾年,高等學校擴招以后,一些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學資源難以滿足教學需求,而大班授課是近期國內高校擴大招生以來英語教學的趨勢,大班授課對教學手段、方法、課堂組織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利用多媒體及更先進的網絡技術,是改革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大班英語教學取得成功的技術保障。

    傳統教材的學習是單向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夠彌補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對教材的多種信息進行交互式操作,這有助于彌補單純文字與口頭表達形象性弱的缺陷,克服傳統教學中抽象、枯燥的弊端,最大限度的降低學生對傳統課堂教學定勢的“審美疲勞”。

    2.4制訂分層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楊惠中教授(2003)指出:語言測試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科學的測試工具,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客觀的、公正的評價,反映教學中的長處和短處,為改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可見建立合理公正的教學評價方式,對于克服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尤為重要的。醫學院校也不應該把過級當做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對于不同起點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考慮學生的起點水平,并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教學,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對于學生獲得的成績要積極鼓勵。教師盡可能設計出適應不同學生的評價標準,真正實現教學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第5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關鍵詞:美國大學;本科教學;工程專業

    中圖分類號:G423.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1-0128-03

    一、前言

    完全學分制是一種把必須取得的畢業總學分作為畢業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中各門課程及教學環節的學時量,確定每門課程的學分,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規定各類課程的比例,以及準予學生畢業的最低總學分。完全學分制是選課制、導師制和彈性學制相結合的教學管理制度,其根本屬性與學年制有很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首先其培養目標更強調人才素質的全面培養與提升,尤其是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其次是課設置更有利于培養適應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學內容上,強調要根據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及變化,調整及時更新課程的教授內容;最后在教學方法上更要注重因材施教,側重學生學習的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美國的大學學分制人才培養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個性發展”的思想,其主要特征:選課形式的多樣性,學生學習的彈性化,學習過程導師制以及文、理、工相互滲透的通才教育。歷史與經驗都表明,美國大學的學分制的指導思想、課程管理管理運行機制、配套措施和辦學經驗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目前,學分制為主要特征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幾乎在全國展開,復旦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河南大學等一批高校先后不同程度地實施了學分制改革。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各高校的完全學分制的改革與完善還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國內不少高校教務負責人坦言,學分制在我國多數高校執行得不夠完全,不夠徹底,導致學生學習過程指導和評價受到忽視,這顯然不利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對大學豐富的教育資源無疑也是種浪費。本文在詳細調研了美國幾所大學的機械專業本科課程設置、學分分布和選課指導等基本情況,通過深入分析研究其課程設置及管理運行機制,從而可為國內各相關院校的學分制改革提供借鑒與參考。

    二、美國大學本科課程管理運行機制

    美國大學實行以學分制和選課制為核心的本科課程管理制度。在大學本科課程管理權限中,學校一級通常負責全校性的通識教育課程管理,院系一級則負責院系主修課程的管理,本科課程的規劃、實施、評價和更新等環節完善,運行過程嚴格。

    1.學分制?,F在美國各大學已經把學分制作為建立學生個性化主修計劃、測評教師教學狀況及教學成果、配置教授和教學資源、指導學生選課與學籍管理以及學費收取制度的重要依據,是美國大學管理本科課程的主要手段。美國的學分制最初采用了完全開放的累積方式,提出了一種課程量化測評標準制度。隨著大學改革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學分制也不斷發展與完善。目前美國高等教育的標準規范逐漸被各國不同的高校和不同的教育層次所采納。美國學分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學分轉換的認可性,即與構建了不同層次的高校和不同類型教育的學分之間的相互認同。

    2.選課制。美國大學的各大院系一般有嚴格設置規定的主修專業課和一些選修課。有的院系有嚴格的課程設置。要獲得這個專業的學位學生必須完成這些課程和學分。有的課程不是每學期開設的,有時候是一年才開設一次,如果錯過這年選課,就要等到下一年。這些情況學生都需要預先了解清楚,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和畢業計劃。美國一般大學規定全職學生(Full time student)必須每學期至少修滿9個學分(三門課左右),兼職學生(Part time student)每學期注冊3個學分的課(最少一門課)。例如某專業規定整個課程設置是120個學分,四年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學習狀況安排大學的學習時間。有的學生經濟壓力大,就在短期內把所有課程修完,一年三個學期選滿學分(秋季、春季和夏季),每學期修12~15個學分(四到五門課)這樣就可以少于四年時間修完學位。有的學生就按照學院的課程設置按期完成,還有的學生希望每門課拿到較高的分數(GPA),每學期僅修滿9個學分三門課。這樣學習相對輕松,可以有時間精力打工,或者重修考試不好的學分。那么這種情況下,學生有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畢業取得學位。因此,盡管大學規定在4~5年內完成本科學習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延長或縮短學習的年限,只要完成了學位要求的學分就可畢業。對每個在美國大學就讀的學生來說需要權衡學習時間、學業任務,以及經濟壓力。從學業方面來說,美國大學每門課學習任務相當繁重,有不計其數的考試、作業、小組或個人項目、論文等。每門課拿到好的成績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學生選課量過大,比如一學期五門課,那么到期中、期末的時候會被無數考試壓得透不過氣來,也無法保證很好的學習成績。如果學習成績不好,最終也會影響到就業。因為學生大學本科的課程分布和GPA(學習成績)也會成為應聘工作時面試官對你的一種參考。從經濟方面來說,美國大學本科是學生付費的,學校里雖然有名目繁多的獎學金提供給學生,但是畢竟不是長久的保障,延長畢業年限,但是勢必畢業時間也延長,獎學金只能減免部分學費,而學生仍然面臨生活上的經濟上的壓力。所以按照院系的要求完成專業課選修課,怎么選,選什么課,選哪個教授的課,學生一進校園就要有長遠的規劃。如果沒有合理的計劃和參考,在學期考試期間學生的負擔會相當大。院系方面也會有專門人員提供這方面的咨詢和指導,學生選課的時候學校都會建議去找這些專門的指導老師咨詢,設置長遠的選修計劃和策略。對于大部分美國大學來說,每個學期開始的前兩周是選課試聽周。在學期開學前,學生必須已經注冊好想學的課。否則等學期開學以后有可能某些課已經注冊滿,就不能再注冊選修了。一般學生會提前注冊五六門課試聽,注冊課程之后,在開學前兩周的試聽期,學生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作為這個學期的學習課程。一般第一堂課是教授們的課程介紹,學生可以了解到這門課的教學大綱,需要什么教材,作業量的多少以及截止日期,教授的期望,難易程度等信息,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和授課教師溝通來深入了解這門課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單純依靠選課系統上簡單的幾句課程介紹就決定選課。開學兩周之后,學生就要決定是否繼續選課。如果沒有取消注冊這門課,學費就開始計算了。一般在期中考試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還有一次機會取消選修這門課。但是期中考試注冊后取消注冊則要付部分學費。如果是必修課的話,學生可以有機會以后再次選修這門課,確保拿到好的分數。如果在接近學期末取消這門課的話,學生就需要付全額學費了。當然,各大學校對此有不同的詳細規定。關于課程和選課,學生還有另外的途徑。一是從曾經修過這門課的學長們口中得到一些關于這門課的相關信息,比如教授的授課方式,得分是否容易等。另外學生中間會流傳一些網站給不同學校各個教授課程打分,學生可以登錄這些網站了解以往的留言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只能參考,并不全面。

    三、選課與學習指導

    1.課程期內的選課。在美國,很多大學中有專門老師教授指導學生的選課和學習,有的學校系里專門設有研究生聯系人指導非論文研究的本科生,并且給做課題論文研究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在選擇課題、碩士博士論文以及專業方向上給予指導。當學生選擇了課題和研究方向的專業指導老師之后,這個老師就取代系里的聯系人作為學生的導師。這里新生包括大學新生和專業新生兩個概念。大學新生指被大學工程院系錄取的第一年新生,具體選擇什么專業方向沒定。專業新生指被大學工程院系錄取一年的學生學習一年工程基礎課,打算選擇工程機械為正式專業方向、尚未深入學習任何工程機械專業的“新生”。當大學新生入學學習工程類基礎課程一年以后,對其中有意選擇各專業如機械工程為以后正式專業方向并且被機械工程專業正式錄取的學生,工程學院基礎指導辦公室專門指導他們的專業課選課和制定學習計劃。在專業課開課之前(大學開學后秋季、春季兩個基礎學期課程學期后,到第二年夏季短期學期課程中某些專業課也開始了)。在夏季課選課之前,學生必須和他們選定的指導老師預約會面面談。在此之前,大學新生第一年的選課由工程學院內專門指導大學新生選課的老師指導完成。專業課新生指導的一般程序是:先審閱回顧學生一年內的學習進步情況,回答關于課程內容和要求的基本問題,然后為以后三個學期選課內容計劃進行建議。在學習工程中,接受咨詢的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可以打電話或者發電子郵件給他們的專業新生指導員尋求解決的方法。所有學生(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如有問題均歡迎向他們的指導員或者專業導師咨詢。每個學期課程注冊前的學習咨詢對每個學生是必須要求的,這個硬性的要求直到學生成功地修完所要求學分的課程。有的學校對于本科生超學時的選課指導咨詢則是學生自愿選擇,不再強制要求。但是仍然強烈建議他們在注冊最后一學期課程之前向系主任教授咨詢,以確保他們最后的計劃滿足學院的要求。對于工程學院的學生還要要求完成一個長達2~3個學期的實習或者取得同等相似水平的經歷。因此,第一個實習學期開始前,學生必須注冊沒有學分的合作教育講座。這個講座包括關于如何準備面試,找面試職位,如何實習報告等。對追求碩士以上學位的學生,最好在注冊選課期間和導師約面談。所有非本專業的選修課必須由他們的研究導師批準,以郵件、電子郵件形式留存。如果學生在入學之前有技術工作經驗,并且此經驗和一個以上的實習學期相等,他們可以申請高級學分。他們必須首先和合作教育辦公室的教師討論他們具備的以往經驗。如果討論結果非常滿意的話,這個學生將完成優異實習申請表,然后被進一步評審,以獲得優于普通實習的學分。

    2.實習期內的選課。有時候學生在實習期間也希望選課,院系對此有條件限制,此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學期選課每學期不能超過規定的學分。這個學生必須獲得實習期選課批準表“獲準在實習學期內選課”,選課程必須不能和實習責任的時間沖突。如果課程時間和工作時間沖突的話,實習雇主必須出具批準文書。如果學生在其他學校注冊選課,這個學生必須要求在招生辦公室取得“交換學生表”。在實習期間內,如果學生在其他學校選課必須把此學校課程的學習成績復印件寄到學校的注冊辦公室。

    美國大學本科課程設置主要表現為以下模式:自由選修型、分布必修型和核心課程型。這幾種課程設置模式呈現的共同特點為:重視通識教育、注重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強調課程設置的國際化。在課程管理中,將學分制和選課制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素質教育和實踐教學。因此,我們要積極借鑒高等教育先進國家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吸收其精華,并和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踐結合起來,實現高等教育更為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船.美國大學學分制對英語專業學分制改革的啟示[J].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27(2):117-119.

    第6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 開放與遠程教育學術性支持服務的職業化思考 我國遠程教育理論研究的有益探索 遠程開放教育非學術支持服務的研究 我國遠程教育評估研究現狀綜述 遠程教育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研究 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研究 論混合學習對我國遠程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 遠程教育中的學生支持服務探究 我國遠程教育學術期刊文章的計量分析 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對學校教育的啟示 試述遠程教育中學習支持服務構建的重要性 談對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內涵的認識 基于網絡的高校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研究 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的研究 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習支持服務工作模式的研究 我國遠程教育資源建設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 我國遠程教育發展研究 淺談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淺析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芻議我國遠程教育的現狀、問題及發展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 陳偉.成人高等教育學習支持服務的探索[J] 中國西部科技 200823 82-83

    5. 熊文.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質量的軟性影響因子及評價模型[J]中國成人教育 2009 20107-108

    第7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關鍵詞】高速鐵路;橋路過渡段;動力學特征;工程試驗

    中圖分類號:X73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高速鐵路的服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舒適成為現階段高速鐵路建設的重點。但在高速鐵路建設過程中可發現,鐵道線路是由多個不同的線下構筑物統一形成的有機整體,不同的線下構筑物受到不同的地質環境、天氣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在強度、剛度、外形上存在差異,導致不同線下構筑物在過渡地段出現差異,在列車運行過程中引發劇烈的震動、搖晃問題,不但影響乘車舒適度,更會帶來行車安全隱患。由此可見,加強對高速鐵路橋路過渡地段的力學特征討論更具有實際意義。

    一、高速鐵路路橋過度地段動力學特征分析

    1.基本原理分析

    在整個鐵路運行過程中,車輛與線路作為兩個相互獨立的整體進行相互作用,兩者之間的動力學相互作用問題,也被稱為鐵路大系統研究中的基本問題。田亞護等指出,列車運行的實質是動力學問題,是一個移動的質量系統與一個無限長連續支承的線路(軌道)系統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問題[1]。由于不同線下構筑物存在差異,同時車輪存在幾何缺陷,導致輪軌之間會產生劇烈的摩擦作用,并傳遞給車輛,導致車輛出現震動。由此可見,分析掌握車輛運行系統的相互作用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是高速鐵路過渡段動力學特征需要重點分析的問題。

    2.橋路過渡段數據計算分析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為進一步分析橋路過渡段數據,采用ADAMS/rail軟件對350km/h高速列車載荷作用下的過渡段柜面動力曲線進行計算,收到較好效果[2]。本文以此為基礎,對橋路過渡段數據計算進行簡單分析。

    (1)計算模型

    本文以一典型路橋過渡段工點進行簡化處理,其基本數據如下:基床表層厚度為0.7m;基床地層厚度為2.3m;地基深度為12m;軌道板規格為5350*2500*190(mm);摩擦板寬9.1m,厚0.4m。過渡段呈正梯形形式,梯形上寬為3m,坡比為1:2.7 [3]。

    (2)參數確定

    分別記錄橋臺部分、過渡段等基本數據,采用Mohr-Col-umn模型,分析材料參數,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材料力學特征參數統計

    根據表1數據,可以有效分析不同時間段下不同材料的力學特征與物理特性,為下一階段的工程試驗分析奠定基礎。

    (3)參數計算

    分析該模型中不同應力分布點,本文提取橋路過渡段路基最大應力值[4]。經計算得出,在350km/h高速行駛的作用下,模型在過渡段出現最大拉應力為270kPa,遠低于常規情況下的390kPa,說明本次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

    二、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特性測試分析

    本文以A工程為例,對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特性進行簡單分析。

    1.A工程簡介

    A工程位于我國中部某地區,位于我國黃土分布區中部位置,經檢測得出,該區域土質的圖粒比重為2.713,天然容重為15.53 KN/m?,液限為27.99%,塑性指數為9.79,滿足相關測試的基本需求。同時,A工程橋臺為鋼筋混凝土耳墻式單線橋臺,耳墻長度約為4.9m,胸墻厚度約為1.4m,以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為基礎。臺后路堤高度約為8.39m,路基面寬約6.93m,總過渡段長度為23.84m,呈倒梯形布置分布,由灰土、碎石灰土、級配碎石和級配砂礫石由下而上填筑而成。

    2.現場壓實檢測

    在現場壓實檢測過程中,采用灌砂法與環刀法進行壓實度檢驗,其中灌砂法主要用于碎石灰檢驗,環刀法主要用于原地面檢驗。

    (1)碎石灰檢驗

    碎石灰厚約3m,由下至上共分為12層填筑,每層壓實深度為0.25m。分別檢測碎石灰的含水量、千容量、壓實度等基本資料,取上述數據的平均值,分別為:含水量8.4%,千容量20.5KN/m?,壓實度98.3%,回彈模量153.8Mpa,滿足數據評價的基本需求。

    (2)原地面檢測

    A工程建設過程中,所經過的農業區域主要為果園與旱季作物耕地,根據檢驗要求,對地表進行處理,經檢測發現,該區域的含水量為13.4%,千容量為17.6 KN/m?,壓實度為95.3%,滿足數據評價的基本需求。

    3.數據檢測評價

    A工程路堤施工時間約為2個月,并在3個月內完成檢測,從檢測時間間隔來看,數據具有科學性。

    A工程在完工之后,接受系統的沉降數據檢測,沿橋臺將檢測地點分為LA、LB、LC、LD,檢測后發現,在最初的10d時間中,測點沉降數據未發生明顯改變;在20d后,LA點出現大幅度沉降,其余三點雖出現沉降,但沉降現象不明顯;在隨后的30d檢測與60d檢測中發現,LA點的沉降數據持續增大,并在60d左右達到最大值,數值為89mm,其余三點雖然也出現沉降,但沉降效果不明顯。該檢測數據表明,工程完工之后,地基沉降情況呈曲線分布,。經計算后得出,地基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沉降占沉降總數的76%,完工之后發生的沉降約為24%,與最初設計相比,路堤沉降水平約為1%,滿足高速鐵路平穩行車的基本需求[5]。

    測試數據表明,過渡段路基面的后期沉降,沿線路縱向自橋臺始逐漸增加,但無跳躍式變化,因此可判定,施工實現了沉降過渡的目的。沉降在竣工后的初期發展較快,但三個月后就基本穩定,進一步說明本次數據的可行性。

    結束語:

    高速鐵路行車舒適度與安全性是評價列車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路橋連接是高速鐵路線路中的常見現象,兩者的過渡段連接不暢不但影響乘車舒適度,還會帶來乘車風險。本文由高速鐵路路橋過度地段動力學特征分析入手,分析其力學基本原理,并對橋路過渡段數據計算進行簡單討論,最終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工程試驗的可行性。從分析結果可發現,上述分析具有可行性??傮w而言,在力學分析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施工地段的地理環境與地址特征,在有效地理數據的前提下,綜合分析路橋過度段的受力情況與變形機理,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真實、有效。

    參考文獻:

    [1]田亞護,沈宇鵬,杜嘉俊,等.京滬高速鐵路路涵過渡段動態響應特征及影響范圍研究[J].鐵路學報,2014,36(11):86-92.

    [2]徐定汝.高速列車荷載作用下新型路橋過渡段的動力學特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40(03):166-168.

    [3]翟婉明,趙春發,謝友均.高速鐵路基礎結構動態性能演變及服役安全的基礎科學問題[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4,44(07):649-659.

    第8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對某些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新課程改革要求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就必須將“研究性學習”引進課堂.那么如何在中學數學課堂上開展有效的研究性學習,下面就以下幾點談談我的想法.

    一、研究性學習內容的確定

    新課程改革將研究性學習引進中學課堂,使得數學研究性學習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于研究,研究性學習必須要選擇適宜的內容范圍,因為有些數學內容很難通過簡單的探究活動就能歸納出來,特別是一些抽象概念、定理、定律.還有一些內容,由于教學工具的限制,現階段還不能進行探究,探究也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甚至把學生引入誤區.因此在研究性學習的選材上要特別慎重,要選擇適當的有價值的內容進行研究性學習.用于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材料應是建立在學生現有認知基礎之上,才能夠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當然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材料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概括出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提煉成研究性學習的材料.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問題的研究者和解決者,是主角,而教師則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給予幫助,起著組織和引導的作用.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著解決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以及為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開放性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所學知識,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同時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因而研究性學習最大特點是教學的開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具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探究性.

    3.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因此具有實踐性的特點.

    三、研究性學習目標的確定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取親身體驗培養團隊精神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以及產生創新的欲望、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2.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同時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地利用信息,以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第9篇:研究性學習過程范文

    【關鍵詞】工作過程;應用型;汽車專業

    應用型大學以應用型為辦學特色,欽州學院是廣西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聯盟單位。課程體系的建設是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點,但目前課程體系的改革還未見成效,這就造成學生在知識、技能上都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存在嚴重的脫節。因此,探索適合應用型大學發展的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發展的應用技術型人才至關重要?;诠ぷ鬟^程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將與企業相關的理論學習、技能訓練達到統一的教學項目,學校按照企業的實際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組織課程,形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诠ぷ鬟^程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已經在我國高職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還鮮有應用[1]。因此,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改革且適應北部灣地區的機械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本行業及北部灣地區,促進北部灣地區經濟的發展。根據我校轉型發展需求,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研究,對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具有積極的作用。

    1 社會需求分析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是以市場需求為依據,以就業為最終導向,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實現。應用型大學課程開發的首要任務是社會調查與分析[2]。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充分開展調查研究工作。選取本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行業企業進行充分調研,先后與北部灣汽車教育集團、欽州力順機械有限公司、欽州泰禾運輸集團、廣州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的專家進行訪談,分析重點的工作任務,為確定培養目標確定依據。

    2 教學設計

    按照“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將行業標準納入到教學目標和鑒定標準中來,按照行業能力的要求來組織教學的內容,在教學設計中貫穿“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理念,設計適合應用型大學的培養目標的教學活動[3-4]。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養成有促進作用。

    在課程的設計上,要求工作任務與專業學習的高度融合。課程內容源于實際的崗位工作內容,將畢業證、職業資格證進行兩證融合,并把國家或行業標準考慮進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將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工作方法和社會技能相互融合,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的問題。本校在2013及2014級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編訂2016級人才培養方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構建,包括四個模塊。公共基礎課程按照教育部新頒教學大綱要求;專業核心課程由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技能課程;拓展課程包含專業拓展和文化素質拓展等課程;專業實習是學生體驗社會,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綜合實訓環節。特別是專業核心課程需要老師進行社會調研、自主研發,比如汽車專業的核心課程《汽車發動機故障診斷》中的一個典型的工作任務――汽車無法起動,要以汽車發動機維護為主,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掌握故障分析方法,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查閱維修資料,領會5S理念。

    3 教學方法

    以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觀培B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進行小組教學,讓學生具有團隊意識,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打破了傳統教學一言堂的模式,使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任務、制定計劃,并進行準備工作、分析演示、練習訓練、最后檢查和評價[5,6]。實際教學中綜合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與教學軟件、現場理實一體化、網絡教學、工學結合(實訓課由企業兼職教師指導,完成工作任務),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零距離。

    4 課程考核與評定

    課程的考核要有別于傳統的閉卷考核,真正體現出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出應用型大學的特色。所以對學習效果的評價要綜合考慮。將課堂表現、創新思維能力、驅動項目的學習等內容考慮進來,減少或取消閉卷考試的卷面成績,主要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核。當然考核的標準要與汽車行業的工作崗位條件相結合,并把本專業所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作為參照。比如,本專業的汽車協會就作為一個考核的平臺,要求本專業的同學盡量都參與進來,由學生自己設計制造賽車來參加比賽,在專業課程的考核中老師會把學生小組互評的成績作為總評成績的一部分。

    5 總結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汽車專業課程體系通過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形式,分析企業崗位需求,提煉出企業具體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導入的課程體系中并重構汽車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環境、考核方式等進行改革)。將理論學習、工作過程和職業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的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實現學生與職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提高就業競爭力和質量。建立全面的“工作過程為核心的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川.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設置研究[J].職教論壇,2012,(4).

    [2]盧義.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構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閱讀,2013,(2).

    [3]磨虹任.高職院校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國際物流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桂林,2014.

    [4]許淳.基于真實工作過程導向的工學結合實踐[J].職教論壇,2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成人在线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猛男性色生活| 一级成人黄色片|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网站|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 欧美色成人tv在线播放|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