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

    第1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 高齡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concomitant diseases in elderly patients that undergo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54 cases of more than 70 years old who underwent LC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1998 to December 2003 was performed.Results Among the 154 patients,114 patients had more than 1 concomitant disease.130 cases of LC were performed;in 24 cases intra-operative mediation to open surgery was decided.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different kind was observed and all were controlled without any death case.Conclusio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concomitant disease in elderly gallbladder disease,intra-operative and post operative monitoring has allowed LC to show up it advantage in micro injury and early improvement.LC is a save surgical procedure in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perioperative period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已成為臨床治療膽囊疾病的“金標準”。但在高齡老年患者中應用還不夠普遍。筆者對1998年4月~2003年12月間收治的擇期行LC治療的154例 70歲以上高齡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就圍手術期處理的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154例,占同期LC患者的5.62%(154/2742),男66例,女88例,年齡70~88歲,平均 73.66歲,80歲以上17例。術前并存有1種疾病 68例,2種疾病37例,3種及3種以上疾病9例,并存疾病發生率為74.03%。并存疾病以高血壓、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多見。

    1.2 結果 154例中完成LC 130例,中轉24例,中轉率為15.58%。完成LC者手術時間16~104min,平均42min。術后發生各種并發癥19例,其中心率失常6例、心衰3例、肺部感染4例、尿路感染2例、低血糖4例。完成LC者術后無膽道損傷、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均治愈,無一例死亡。術后住院3~21天。

    2 討論

    2.1 老年膽囊疾病患者臨床特點與處理方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的延長,我國已進入老年人口型國家,老年患者的人數和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由于生理上不可避免地出現重要臟器的衰老和功能的減退,一旦患病或發生應激狀況時,生命器官的代償功能顯示出低下或不足,容易發展成危重狀態或危及生命,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也更大,高齡患者尤甚。老年患者臨床具有:(1)合并癥多;(2)并發癥發生率高;(3)誤診或漏診可能性大;(4)病情發展快的特點[1]。老年膽囊疾病患者大多具有病程時間長、反復發作致使膽囊萎縮或粘連嚴重、膽囊內結石大且多、易癌變的特點,也增加了手術切除的難度。因而老年膽囊疾病患者更應積極手術治療,切除病變膽囊,以免日后產生一系列嚴重后果。

    2.2 LC圍手術期處理 傳統的剖腹膽囊切除術(OC)相對于LC來說創傷大、恢復慢,術后需臥床多日,長期臥床對高齡患者而言更易引發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腸粘連及下肢靜脈栓塞等并發癥。LC由于創傷小、對老年患者機體干擾打擊小、術后切口疼痛輕微、胃腸功能恢復早,術后的早期起床活動避免了由于長期臥床不起引起的心、肺、腦、腸粘連和周圍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因而LC對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齡老年患者更安全,也具有更大的優越性[2]。但同時由于高齡患者大多有各種合并癥的存在,不可避免地會對手術及術后的恢復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圍手術期處理就顯得尤其重要,也是手術成敗的關鍵。

    2.2.1 并存心血管疾病的圍手術期處理 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并存病。高血壓病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高血壓患者的手術危險性主要取決于心、腦、腎的損害程度。單純性高血壓無心、腦、腎并發癥的患者的手術危險性與一般人基本相同,在手術前將血壓控制并穩定在合適的水平(

    2.2.2 并存呼吸系統疾病的圍手術期處理 對于肺功能正常或輕度至中度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行膽囊切除術,LC優于OC[4]。因剖腹手術后肺功能的下降,膈肌和胸腹壁肌肉運動受限、切口疼痛、腹帶包扎過緊、腹脹等原因使膈肌升高,呼吸變淺、咳嗽和深呼吸受限、術后為鎮痛而使用的鎮痛劑和鎮靜劑,抑制患者的呼吸和咳嗽反射,導致氣管內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形成肺不張及肺部感染,使術后肺部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增加。對合并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術前除常規行呼吸功能測定外,吸煙者禁煙、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和排痰,必要時術前3天即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治療。術中要求麻醉過程平穩,減少刺激,手術操作輕柔快速、熟練,減少創傷,止血徹底,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氣腹壓力,嚴格控制在10~12mmHg(1.5~1.6kPa)以下,以減少對呼吸和循環的影響。術中術后加強監測,供氧充足,防止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加強呼吸管理,控制輸液量和輸液速度,注意體液和電解質平衡,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痰多者霧化吸入,促進排痰,并鼓勵患者術后6h后下床活動。

    2.2.3 并存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處理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發病有明顯增加趨勢,其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要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數倍,同時該類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壓、冠心病和腎功能損害,LC時的氣腹又可加重這些損害,故糖尿病患者術前血糖控制尤其重要。術前血糖控制良好的標準是空腹血糖保持輕微高血糖(7.78~8.33mmol/L),并穩定5~7天,尿糖(-)~(+),高齡患者可放寬至<9.4mmol/L,尿糖(+)~(++),術前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術中氣腹壓較正常偏低,并盡可能不用氨氟醚等引起血糖增高的藥物,術后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應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并適當補充葡萄糖(150~250g/d),胰島素按1∶(3~6)比例加入,防止血糖過高,更要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對伴有糖尿病的高齡患者的血糖術前控制在≤8mmol/L,術后≤12mmol/L,術后無酸中毒、嚴重感染和高滲性昏迷等并發癥的發生,有4例發生低血糖,經對癥處理后緩解。

    2.2.4 并存腎功能不全的圍手術期處理 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腎功能本身已有不同程度的減退,伴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時更加明顯,對于這類患者術前需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LC手術時過高的氣腹壓可加重腎功能損害,因而需保持較低的氣腹壓(

    2.3 LC手術的注意事項 高齡患者由于機體功能減退明顯,各種并存慢性器質性疾病的存在,都會進一步削弱手術的耐受力,對LC有潛在的危險,針對高齡患者的這些特點,在行LC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術前加強對各種并存慢性疾病的治療,加強圍手術期準備,將各重要生命臟器功能盡可能調整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2)麻醉過程平穩,減少對肝腎功能損害的麻醉藥物的使用,術中加強心肺等功能的監測。(3)氣腹注氣速度不宜過快,控制在6L/min以下;氣腹壓力不宜過高,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盡可能控制在1.5~1.6kPa(10~12mmHg)以下。(4)手術操作輕柔細致,減輕術中內環境的紊亂,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手術由技術熟練者完成,術中估計LC困難時及時果斷中轉手術。(5)術后加強監測,預防和及時處理并發癥。LC并非高齡老年患者的禁忌證,只要掌握適應證,加強并存疾病的圍手術期處理,術后加強監護,仍是安全可靠的手術方法,對高齡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更能顯示LC創傷小、恢復快的優越性。

    1 黃莚庭.重視老年患者的外科問題.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7,5(16):259-260.

    2 阮景德,張曉波,張成裕.老年人膽囊疾病腹腔鏡與常規手術切除的比較.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9,2(18):93.

    第2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診療效果。方法 動態觀察分析92例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資料。結果 多在冬春季發病,臨床癥狀不典型,并存在多件基礎疾病。結論 對老年人CAP患者早期發現,早期合適治療,降低病死率。

    【關鍵詞】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

    【Abstract】Objective Intention Probe into senior citizens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s medical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Dynamic viewing and analysis 92 senior citizens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linical information.ResultsAlmost of them got this kind of sick in winter and spring. Clinical symptoms were not representative, and existed many kinds of basic diseases. Conclusion To senior citizens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 sufferers, the earlier found and took appropriate treatment, the less fatality rate.

    【Key words】Senior citizens;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Medical treatment

    老年人社區感染性肺炎(CAP)是呼吸系統常見感染性疾病,其發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為觀察本病的臨床動態特征及病理性改變,現將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CAP92例臨床動態觀察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92例中,男64例,女26例,年齡60~86歲,62例,70歲以上28例;本組均患有慢性基礎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4例,占58.7%.糖尿病18例,占19.6%。腦血管疾病11例,占11.9%,高血壓9例,占0.09%;發病因素與季節,受涼及上呼吸道感染69例,占75%,吸煙或(和)飯酒引起14例,占15.2%,無明顯誘因可查9例,占9.7%;發病在冬春季者72例,占78.2%,其他季節20例,占21.7%,大多數病程較長。

    1.2 臨床表現發熱27例,占29.3%,咳嗽70例,占76.1%,咳痰52例,占56.5%,呼吸困難66例,占71.7%,肺部音41例,占44.6%,肺部呼吸音弱35例,占38%,心悸56例,占60.9%,精神障礙5例,占5.4%,消化道炎癥47例,占51.1%。

    1.3 胸部X線檢查全部病例均通過X胸片檢查,其中71例呈斑片狀浸潤影,占77.1%,21例呈小片狀索條狀陰影,占22.8%。

    1.4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10×109/L 61例,占66.3%,92例均做痰液培養和藥敏試驗,致病菌生長65例,陽性率70.7%,其中肺炎鏈球菌37例,占41%,流感嗜血桿菌13例,占14.5%。銅綠假單細胞菌11例,占12%,嗜肺軍團菌3例,占3.2%,肺炎支原體9例,占9.8%。肺炎衣原體3例,占3.5%,病毒16例,占18%。藥敏試驗:對二、三代頭孢菌素,新喹諾酮類敏感,而對青霉素、氨芐、氨芐青霉素、紅霉素、磺胺類耐藥。

    1.5 感染情況[1]本組病例均具備至少2項以下情況之一。存在基礎疾病或相關因素:COPD,糖尿病,慢性心臟病,腎功能不全;近一年因CAP住院;酗酒;營養不良。

    體溫≥38℃或30/min;心率>120/min;血壓

    WBC>20×109/L或

    1.6 診斷情況本組病例診斷依據臨床表現及X線胸片檢查,入院對確診76例,82.6%,其余16例,均入院1~5天確診,早期均誤診為胃腸炎,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

    1.7 CAP治療評價

    1.7.1 CAP治療有效地評價(48h~72h)癥狀改善顯著62例,占67.5%;體溫下降,癥狀改善,WBC及胸片改善較遲17例,占18.4%;臨床有效,病原菌不在覆蓋范圍之內,維持原治療4例,占4.2%1.7.2 CAP治療無效的評價72h后癥狀無改善或惡化4例,占4.3%;疑為特殊病原體3例,占3.5%;出現并發癥2例,占2.1%。

    2 討 論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導致老年人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CAP常發生

    在冬春季節,癥狀,體征均不典型,常與呼吸系流感染有關,是其主要的誘發因素[2]。其發病機制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統和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并存在多種基礎疾病,在誘發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因此在治療上應該引起重視[3]。本組病例中由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CAP有69例,占75%,與相關文獻報道相符[4]。

    本組92例均做痰液培養,致病菌生長65例,陽性率70.7%,其中肺炎鏈球菌37例,占41%,因此,肺炎鏈球菌是老年人CAP的主要致病原之一,與文獻報道相近[5]。由于肺炎鏈球菌的耐藥性,并易與其他病原菌合并感染,故在治療上應合理選用聯合抗生素控制感染,故在治療上應合理選用聯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時排痰,排除支氣管痙攣,吸氧,治療基礎疾病,加強支持治療,改善全身營養。

    在老年人CAP治療中,經驗性抗菌治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老年人CAP有其特殊性,多合并基礎治療,年齡大,病情復雜,變化又很快,因此,一旦確定感染,就應立即給予合適的經驗治療。其經驗性治療可以從患者狀況,致病原和抗生素等方面考慮,對患者的免疫狀態,基礎疾病及臨床表現的等進行全面評估,此外,還要考慮到病原菌的耐藥性,選擇有效藥物,以確保覆蓋有效范圍。應充分考慮到藥物的安全性因素,同時注意對不良反應的監測。總之,對老年人CAP患者應早發現,早期合適的治療,降低病死率。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草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9.22:199-201.

    [2] 張清君.老年人重癥肺部感染臨床分析.臨床肺部雜志,2004,9(3):262.

    [3] 殷凱生.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診斷與治療.實用老年醫學,2004,18(1):7.

    第3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醫結合;益腎納氣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COPD)是以氣流限制不完全可逆為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1]。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采用益腎納氣丸中西醫結合治療獲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兩組共100病例,全部為我院內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療COPD患者。所有病例按自愿及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50例。

    1.2診斷標準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長期患有咳嗽、咯痰、喘息、氣短等癥狀,肺功能降低。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以P

    1.4方法

    1.4.1對照組 給予常規西醫治療,通暢呼吸道,采用持續低流量鼻導管吸氧1~2L/min,個別病例給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同時給予抗感染治療。所有病例均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如萬托林水溶液霧化吸入,個別加茶堿片劑或針劑治療,或/及糖皮質激素口服、靜脈、吸入治療;心力衰竭患者間斷給予利尿劑、血管擴張藥;進行肺功能康復鍛煉及營養支持,提高免疫功能。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4.2治療組 在對照組西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口服,自擬益腎納氣湯,組方:人參15g、黃芪15g、麥冬12g、蛤蚧10g、仙靈脾10g、胡桃肉10g、補骨脂10g、五味子10g、丹參15g、紅花10g、桃仁10g、甘草10g。由本院制劑室水煎濃縮,去渣,加蜜粉制成丸,以方便患者使用。用法:口服,10g/次,3次/d。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4.3治療前后觀察指標 ①癥狀積分: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定。按癥狀的有無及輕中重的程度進行打分,分別將咳嗽、咯痰、喘息、氣短分為0~3分;②肺功能指標:用力呼氣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C%),第1s用力呼氣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1s內呼出的氣量占全部用力呼氣肺活量之比(FEV1/FVC)。

    2 結果

    2.1療效評價標準 ①顯效:治療后較治療前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減少50%以上或消失,FEVl/FVC及FEV1%提高30%以上;②好轉:治療后較治療前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減少20%以上或消失,EVl/FVC及FEV1%提高15%以上;③無效:治療后較治療前臨床癥狀、體征,FEVl/FVC及FEV1%均無明顯改善,甚至癥狀加重。

    2.2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經1個療程治療后,治療組中患者咳嗽、咯痰、喘息、氣短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COPD是呼吸系統疾病中常見病和多發病,發病主要與吸煙、大氣污染、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感染等危險因素接觸有關。其主要癥狀為慢性咳嗽、咯痰、漸進性呼吸困難,其肺功能呈進行。目前研究認為其病理是氣道壁和肺實質的慢性炎癥及結構改變致氣道重塑[4],最終導致氣道管腔狹窄和進展性氣流阻力增加。患者肺功能進行性減退、肺血管床減少及缺氧,致肺動脈痙攣、血管重塑,導致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肥厚擴大,最終發生右心功能不全致慢性肺心病[5]。西醫治療主要是抗炎、解痙、平喘、給氧等對癥處理,療效多不滿意。

    依據臨床表現,COPD屬祖國醫學"咳嗽"、"喘證"、"哮證"、"肺脹"等范疇。COPD多呈慢性病程,臨床辨證時,大多符合中醫久病多虛、多瘀和久病及腎的特點[6],因此需采用補腎納氣為治療原則。益腎納氣湯中,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益津;蛤蚧補肺益腎、攝納腎氣、定喘止嗽[7],兩者合用,補肺益腎相得益彰;胡桃肉溫腎益肺,用于勞嗽喘息;補骨脂、仙靈脾溫腎壯陽,與黃芪合用具有增強耐缺氧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菌、消炎等作用[8];丹參、紅花、桃仁叁藥合用可化瘀通絡,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環;五味子斂肺滋腎,可直接興奮呼吸中樞,和甘草合用有祛痰、鎮咳之效。諸藥相配,共奏補肺益腎、納氣平喘之功。臨床對比治療觀察顯示采用益腎納氣丸中西醫結合治療COPD能顯著提高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91.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8-199.

    [4]張傳善,張傳峰.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發肺炎的臨床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6,5(2):192-193.

    [5]謝燦茂,周宇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5,28(5):346-348.

    [6]龐輝群,熊旭東.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中醫藥治療[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5,3(1):119-120.

    第4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社區獲得性肺炎;抗生素;病原體;支原體

    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一種常見的具有較高的患病率的疾病 [1]。治療的關鍵是早期檢測出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病原體然后及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和新抗生素的應用使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學分布在不同地區發生了一些改變[2]。本研究探討濫用抗生素對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分布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進行研究,隨機選取其中的200例有明確長期濫用抗生素病史的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設為濫用抗生素組(A組),將篩選出的符合科學原則長期正規使用抗生素的200例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設為正規治療組(B組),對兩組患者都進行細菌培養。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吸煙比例上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病原體檢測 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標本及時接種于巧克力平板、血平板、中國藍平板。細菌分離鑒定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

    1.3非典型病原體測定 檢測血清肺炎支原體IgG和IgM抗體應用Serodia MycoII診斷試劑。肺炎衣原體IgG抗體應用間接免疫熒光試劑盒檢測。

    1.4統計方法 在SPSS18.0軟件包上統計,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病原學檢查結果的比較 濫用抗生素組檢測出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94例,正規治療組檢測出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6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社區獲得性肺炎是指在醫院外患得的感染性肺實質性炎癥,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入院后在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3]。研究發現,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主要為革蘭陰性桿菌,其中鮑曼不動桿菌和陰溝腸桿菌在逐漸增加[4]。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研究發現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中細菌感染比例有所下降,真菌及非典型病原體感染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5]。研究發現,在門診和住院患者中,肺炎衣原體和肺炎支原體是繼肺炎鏈球菌之后引起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嗜肺軍團菌是重癥監護病房的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最常見的病原體[6]。

    近年來,由于抗菌藥物的大不合理應用,使患者體內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抗感染治療也難以得到良好的臨床療效[7~9],使得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細菌耐藥率明顯升高。因此對病原體的分布和耐藥性進行動態監測是臨床工作中的一個重點。

    為探討濫用抗生素對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分布的影響,本研究結果發現濫用抗生素使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分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革蘭氏陰性桿菌、非典型病原體、肺炎支原體、真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感染顯著增加。鑒于此,臨床工作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對病原體的分布及耐藥進行動態監測顯得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劉友寧,王晨,康健,等.呼吸內科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147-150.

    [2]李龍蕓.協和呼吸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5:596.

    [3]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禮,2005:1672一l674.

    [4] 袁瑋,劉彥,陳穎,等.老年病房肺炎患者致病菌分布特點 及其變遷[J].實用老年醫學,2010,24(5):379-382.

    [5] 顧玨,苑學愚.80歲以上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 析[J].實用老年醫學,2010,24(4):308-310.

    [6] Mandell LA,Wunderink RG,Anzueto A,et a1.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J].Clin Infect Dis,2007,44(Suppl 2):27-72.

    [7] 張運謀,余宗洋,孫茂群.青霉素、阿奇霉素對社區獲得性肺炎治療的臨床觀察[J]沖 華全科醫學,201 1,9(7):423.425.

    第5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式,提高老年肺炎的診療水平。方法 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病人,根據患者發病特點、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與總結。結果 老年肺炎冬春季發病率高,起病隱匿,呼吸系統癥狀不典型,可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癥狀為首發和主要表現,特異性癥狀體征較少,胸部X線多表現為支氣管肺炎征象,常合并多種慢性疾病,死亡率高。結論 老年肺炎發病多不明顯,表現多種多樣,無恒定癥狀,而且并發癥較多,有很高的死亡率。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最主要的是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

    【關鍵詞】老年肺炎;臨床特點;臨床分析

    老年肺炎指的是65歲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不論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肺炎均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肺炎的發病率正在 逐年增加,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老年肺炎常缺乏明顯呼吸系統癥狀,癥狀多不典型,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漏診,錯診,據文獻報道,病理證實為肺炎但臨床未能診斷的漏診率為3.3%—61.4%,而臨床診斷為肺炎但無相應病理所見的“誤診率”為10.8%—39.3%。本文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病人,根據患者發病特點、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與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病人,患者年齡6O~82歲,平均年齡68.6歲;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肺炎診斷符合第6版內科學肺炎的診斷。春冬季發病49例(61.25%),夏秋季發病31例(38.75%);發病誘因:上呼吸道感染24例(30%),受涼31例(38.75%),勞累14例(17.5%),其他誘因11例(13.75%)。

    1.2臨床表現

    癥狀高熱(39℃以上)19例(23.75%),低熱(38~39℃)35例(43.75%),體溫正常26例(32.5%)。呼吸系統癥狀:氣促、呼吸困難44例(55%),咳嗽46例(57.5%),咯痰53例(66.25%),胸痛32例(40%),咯血5例(6.25%)。無咳嗽、咳痰、胸痛、發熱癥狀者11例(13.75%)。消化系統癥狀:食欲減退40例(50%),腹痛、腹瀉、嘔吐20例(25.O%)。神經系統癥狀:意識障礙、精神萎靡、嗜睡37例(46.25%)。

    1.3 胸部x 線檢查

    主要為支氣管肺炎形態改變:呈小斑片狀陰影、肺紋理增粗、紊亂,部分病例可見胸腔積液(4例占5%)。病變部位以兩肺下葉多見(49例占61.25%),其他肺葉31例(占38.75%)。

    1.4治療

    全部患者均按照社區獲得性肺炎治療方案選擇抗生素,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頭孢菌素或聯合大環內酯類;重癥患者可選用廣譜青霉素/β內酰胺抑制劑聯合大環內酯類;對青霉素過敏者選用新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環丙沙星聯合氨基糖苷類。

    1.5方法

    療效判定根據患者癥狀體征好轉的情況及輔助檢查結果,將治療效果分為治愈、好轉、無效和死亡目。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肺部噦音消失,胸部x線片病變吸收,血常規白細胞恢復正常;好轉:發熱、咳嗽、咳痰等癥狀減輕,肺部噦音減少、x線片病變部分吸收;無效:上述臨床癥狀及體征無好轉或惡化,胸部x線片病變無吸收;死亡:指在住院期間經治療無效死亡。

    2 結果

    最短住院天數7d,最長住院天數28d,平均住院時間21d。其中治愈41例(51.25%),有效26例(32.5%),無效13例(16.25%)。

    3 討論

    冬春季節氣溫變化較大,是老年肺炎發病的高峰,本組在該季節發病率為64% ,以受涼為誘因占94% ,體現了老年肺炎的特點。上述資料顯示:(1)老年肺炎以冬春季節發病較高,其他季節相對較少,臨床表現多不典型,起病隱匿。肺外表現較多,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非呼吸系統癥狀較多,有的僅表現為原有基礎疾病的加重,缺乏特異的癥狀和體征。甚至有13%的患者無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系統癥狀,容易造成漏診。大部分患者表現為低熱(38~39℃),高熱患者較少,可能與老年人體質虛弱、機體免疫力及體溫調節能力降低有關 。(2)又因老年人多伴有心、腦、肺、肝、腎等多種器官疾病,臟器功能低下,常以肺外癥狀為首發者居多,如氣促、心悸、納差等癥狀,應避免誤診為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疾病。老年肺炎患者病情較重,病情遷延,在并發毒血癥和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下,易發生肺性腦病、感染中毒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并發癥。(3)老年患者因反復多次住院,長期應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致使老年患者痰菌以G一桿菌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較高。(4)老年肺炎胸部x線特點目以肺紋理粗亂、模糊伴小斑片狀陰影為主,表現為支氣管肺炎,以兩肺下葉多見,部分患者可見胸腔積液。(5)老年肺炎病情多較重,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十分重要。抗生素應用應早期、足量、聯合、足療程,并及時依據痰細菌學及藥敏結果進行調整。又因老年人常患有多個臟器疾患,治療用藥應個體化,注意藥物毒副作用 。積極處理合并癥及并發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酌情給予靜脈滴注白蛋白、血漿、氨基酸獲高營養液等。

    綜上所述,老年肺炎有如下特點:多見于冬春季,發病率高,癥狀和體征不典型,常合并多種疾病,容易使病情復雜。胸片以雙下肺小片狀支氣管肺炎征象多見,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可以增高、正常或下降。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心衰、呼衰、休克、胃腸出血、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病情變化快,平均住院時間長,死亡率高。因此,早期正確的診斷特別重要,治療上應采取綜合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積極治療并發病和合并癥,重視全身綜合治療。因此,隨著今后老年人群逐漸增多,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老年肺炎的認識。在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時要全面仔細,綜合分析,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誤診率,提高治愈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第6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 Ncpap;酚妥拉明;小劑量;重癥肺炎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1-002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phentolamine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95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chosen.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47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Ncpap,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Ncpap and small dose phentolam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blood gas index change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pulmonary rales, shortness of breath, cyanosis, liver retraction)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Ncpap; Phentolamine; Small dose; Severe pneumonia

    重癥肺炎是較為多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病情重,發展迅速,短時間內即可出現急性肺損傷、心力衰竭等疾病,從而導致患者死亡。相關調查顯示[1],老年患者易出現重癥肺炎,且死亡率高達5.2%~9.3%。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cpap)是目前臨床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的常規手段,效果較好。酚妥拉明是一種血管活性藥物,有文獻報道[2]小劑量酚妥拉明對于老年重癥肺炎治療有較強的輔助作用。為觀察Ncpap聯合小劑量酚妥拉明治療老年重癥肺炎的臨床效果,現對我院診治的95例重癥肺炎老年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診治的重癥肺炎老年患者95例,其中男45例,女50例,年齡58~79歲。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X線等輔助檢查結果等均與老年重癥肺炎診斷標準[3]相符,均無明顯心腎等重要臟器嚴重損傷、無造血功能障礙;合并癥:3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7例高血壓,13例支氣管擴張,10例2型糖尿病,9例肺間質纖維化,15例無明顯合并癥。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8)。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無退出。兩組的年齡、性別、發病時間、病因、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聯合Ncpap:①常規治療:抗感染、吸氧、吸痰、強心、利尿、保護腎功能、改善微循環、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加強呼吸道護理等支持治療。②Ncpap治療:對患者選取合適的鼻塞,設置初始參數:氧流量(5~7)L/min,壓力設為4~6 cmH2O(0.098 kPa=1 cmH2O),吸入氧分數(FiO2)設為40%~60%,測定給氧1 h后動脈血氣,根據患者癥狀、血氣結果對初始參數作適當調整。若患者病情好轉則維持;當壓力>6 cmH2O、FiO2>60%、PaCO2>7.9 kPa、PaO2

    觀察組實施常規治療聯合Ncpap和小劑量酚妥拉明治療:①常規治療和Ncpap治療與對照組相同;②小劑量酚妥拉明治療:酚妥拉明[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89,劑量為(1~2)μg/(kg?min)]靜脈持續注入。用法:50 mL葡萄糖溶液(濃度5%)中加入(0.72~1.50)mg/kg酚妥拉明,靜脈注射12 h,1次/d,持續5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所有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①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包括肺部音、氣促、紫紺、肝臟回縮等消失時間和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②血氣指標變化 采集治療前、治療后12 h的動脈血并行血氣分析,記錄PaO2、PaCO2等血氣參數;③臨床療效標準[4] 顯效:治療1 d后,咳嗽、呼吸困難、紫紺等癥狀明顯緩解,治療7 d后,上述癥狀消失,胸片無異常;有效:治療1 d后,上述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治療7 d后,上述癥狀明顯緩解,胸片改善;無效;治療7 d后,上述癥狀無緩解、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臨床數據,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率(%)和(x±s)表示,其比較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肺部音、氣促、紫紺消失時間,肝臟回縮時間及患者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血氣指標變化比較

    治療12 h后,兩組患者PaO2、PaCO2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幅度更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8%和85.1%,觀察組高于對照組(χ2=8.219,P

    3 討論

    老年重癥肺炎是多種因素作用導致的感染性疾病。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人群,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明顯下降,易受到各種細菌和病毒感染,從而激發全身炎性反應,損害肺換氣功能。而老年人的咳嗽、咳痰功能較差,加之肺部組織明顯衰老,分泌物易堵塞氣道,阻礙患者通氣,加重感染中毒,導致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累及臟器,加重病情,危及老年患者生命。因此,臨床研究認為,老年重癥肺炎治療關鍵在于改善肺部通氣、換氣功能[5]。臨床使用的輔助通氣方式較多,但熊道學等[6]指出,鼻導管等普通通氣給氧無法對氣體加濕加溫,且氣壓較低,對于重癥肺炎改善不明顯。鄭喜勝等[7]研究則表明,機械通氣可損傷患者聲帶,且易加重肺部感染。Ncpap是目前治療老年重癥肺炎常規的通氣方式,可以為吸氣、呼氣過程提供持續穩定的正壓,有效克服氣道阻力,開放塌陷的肺泡,肺泡保持一定擴張狀態,氧彌散面積得到有效恢復,且增加功能殘氣量,肺部氣體交換功能明顯改善,增加血含氧量,改善機體缺氧狀態。齊燁[8]報道87例行Ncpap治療的重癥肺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達93.1%。本次研究中,使用Ncpap治療24 h后,患者氣促、紫紺、肺部音均明顯改善,血氧飽和度顯著增加,癥狀改善明顯,表明患者肺通氣換氣功能恢復良好。

    有報道指出[9],心肺相互影響是重癥肺炎的重要機制。心肌受到病原體損傷,導致心肌收縮力受損,而低氧血族、酸中毒易引起肺小動脈痙攣,心臟負擔加重,供血能力減弱,加重病情。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酚妥拉明可擴張肺血管,增加腸系膜動脈等機體動脈血流量,降低肺動脈壓,有助于肺部功能恢復,同時興奮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減輕心臟負荷,促進肺部滲出吸收,緩解患者癥狀。但相關臨床研究[10]發現,患者在使用常規劑量酚妥拉明后出現氣促加重、面色蒼白、鼻塞等并發癥。而莫忠德[11]研究指出,老年患者使用小劑量酚妥拉明治療并無明顯并發癥,治療方式安全、有效。

    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方案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臨床癥狀(肺部音、氣促、紫紺、肝臟回縮)改善顯著,且其住院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肺炎老年患者實施Ncpap聯合小劑量酚妥拉明治療,病情控制好,癥狀改善快,住院時間短,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游,田偉盟,武祺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100例老年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1, 23(1):44-45.

    [2] Martinez-Garcia MA,Campos-Rodriguez F,Soler-Cataluna J,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the incidence of nonfatal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elderly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3,187:A6128.

    [3] 邵長周. 老年重癥肺炎的病因學及診斷[J]. 實用老年醫學,2012,2(2):102-105.

    [4] 屈東明,梁憲梅,周斌,等. 雙水平正壓通氣在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療評價[J]. 臨床肺科雜志,2012,17(9):1555-1556.

    [5] 陳捎保陳愉生,洪如鈞,等. 老年重癥肺炎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1,16(4):499-501.

    [6] 熊道學,馮琰,彭哲,等. 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兒童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 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9):3410-3412.

    [7] 鄭喜勝,董照剛,賈明雅,等. 有創與無創正壓通氣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 33(7):1703-1704.

    [8] 齊燁. 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用于老年重癥肺炎87例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2011,51(27):51-52.

    [9] 代玉葉. 無創正壓通氣在 COPD 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應用進展[J]. 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0,5(2):71-73.

    [10] 薛興翠. 酚妥拉明聯合多巴胺在老年典型左心衰竭治療中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12, 39(23):6371-6376.

    [11] 莫忠德. 小劑量酚妥拉明治療重型肺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6):82-83.

    第7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老年重癥肺炎;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Ⅱ;病情評估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步入老齡化,再加上環境污染和有些致病病原體變異等,老年肺炎患者尤其是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發病率呈增加趨勢。老年重癥肺炎是呼吸內科常見的一種多發病、危重病,可累及多器官出現功能障礙,具有治療棘手、預后較差、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困擾著呼吸科臨床醫生[1]。本研究選取我院呼吸內科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64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對64例患者行APAGHEⅡ評分,探討APACHEⅡ評分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病情的評估作用的可行性和對不良預后的評估能力。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呼吸內科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64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4.76±3.25)歲;合并有冠心病14例,高血壓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糖尿病17例,腦血管病11例。

    1.2評分系統 APAGHEⅡ是KNAUS等[2]于1985年在APAGHEⅠ系統基礎上增加年齡因素,剔除臨床上不常用的指標發展而來的僅有12項臨床常見項目的一個評分系統:根據患者的臨床生理指標量化了疾病的嚴重程度,對患者全面病理生理狀況的綜合評估,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最權威的危重病評分系統。

    1.2研究方法 入院后患者分別根據入院后的化驗結果及相關檢查結果,及時進行APACHEⅡ評分,追蹤患者通氣方式及30 d內預后,分析APACHEⅡ評分對老年重癥肺炎不良預后的評估能力。

    1.3診斷標準 重癥肺炎的診斷采用2001年美國胸科學會(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對重癥肺炎的定義[3]和重癥肺炎診斷標準[4],排除嚴重免疫抑制、腫瘤患者、粒細胞減少或正在接受放療的患者,排除入院24 h之內死亡及臨床資料不全患者。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P

    2 結果

    APACHEⅡ評分不同分數段患者的機械通氣比例和病死率, 各不同分數段患者的機械通氣比例和病死率隨著APACHEⅡ評分的升高而增加,見表1。

    3 討論

    為了準確識別急危重癥患者,目前臨床上存在多種評分系統,其中APACHEⅡ評分是使用最廣泛且較權威的評分工具[5]。APACHEⅡ評分中急性生理學指標包括:心率、呼吸頻率、肛溫、平均動脈壓、肺泡-動脈氧分壓差(A-Ado2)或動脈氧分壓(PaO2)、動脈血pH、血細胞比容(HCT)、血肌酐(Cr)、白細胞計數、格拉斯哥(Glassow)昏迷評分以及血清K+、Na+、HCO3-。APACHEⅡ是臨床常用的病情嚴重程度的綜合評分[6]。本研究就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分別進行APACHEⅡ評分。我們采用APACHEⅡ評分系統對64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進行評分,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APACHEⅡ分值與其預后有顯著相關性。

    本研究發現,APACHEⅡ分值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APACHEⅡ評分系統得出結果與患者死亡率呈正相關,評分結果越高,病情越重,患者死亡率越高。本研究追蹤患者30天預后情況,APACHEⅡ評分的死亡率為32.81%。另外本研究在患者危險度分級方面,筆者根據APACHEⅡ評分的結果分別對64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進行分級,通過統計學分析,說明APACHEⅡ評分系統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死亡預后評估作用,APACHEⅡ評分可以作為評估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病情的良好指標。

    本研究發現,APACHEⅡ評分系統得出結果與患者機械通氣的比例呈正相關,隨著評分結果增高,給予患者機械通氣率增高。追蹤患者30 d預后情況,APACHEⅡ評分系統的通氣方式為無創通氣率為23.44%,有創通氣率為15.63%。可見APACHEⅡ評分系統可以早期篩選出病情危重的患者,對患者病情預先做出判斷,為進一步治療、檢查提供一定的臨床指導性。

    肺炎是老年患者臨床常見病,老年患者因年齡大,機體抵抗力低下,常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系統疾病等多種基礎疾病,反復住院,長期反復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等因素而較易發生重癥肺炎,并且常常發病急,病情危重,以上諸多因素均可導致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療效不佳,預后不良,重癥肺炎仍是我國老年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易慧[7]等的研究顯示,高齡、心功能不全、人工氣道和感染性休克均為重癥肺炎患者的預后危險因素。我們知道年齡是已經公認的導致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8]。我科收治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大多數合并有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病情危重。國外研究[9]表明,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率高達50%以上,本研究結果(死亡率32.81%)略低于國外結果,與國內黃克剛[10]研究結果相似。考慮主要與老年人多合并多種基礎疾病,自身免疫功能減退,呼吸系統防御和清潔功能降低,尤其是行動不便、長時間臥床的老年患者,重癥肺炎的發病率非常高,需要反復多次住院治療,但療效不佳,死亡率較高[11-12];另外與老年人各種器官功能衰退,肝腎代謝功能的減退往往影響藥物的選擇和應用;以上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效果欠佳、預后不良。有研究[13]顯示,若能對重癥肺炎患者進行快速、準確地病情評估,將有助于醫務人員做出合理的決策,進而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意義。

    客觀、準確地評估危重患者的危重程度對于臨床醫生具有重要意義,而選擇科學的指標尤為重要。本研究只是探討了APACHEⅡ評分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病情及預后的評估能力。APACHEⅡ評分對老年重癥肺炎具有能及時準確地判斷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和預后預測,有利于呼吸內科醫務人員采取準確地臨床決策。說明APACHEⅡ評分能在一定程度上評估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適合呼吸內科使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Tseng YT,Chung YC,Shu CL,et al.Empirical use of fluorquinolones improves the survival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mimicking severe pneumonia[J].Crit Care,2012,16(5):207.

    [2]Knaus WA,Draper EA,WagnerDP,et al.APACHEⅡ:aseverity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 system[J].Crit Care Med,1985,13(10):818-829.

    [3]Niederman MS,Mandell LA,Anzueto A,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diagnosis,assessment of sererity,antimicrobial therapy,and preven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7):1730-1754.

    [4]邵長周.老年重癥肺炎的病因學及診斷[J].實用老年醫學,2012,2(2):86.

    [5]陳淼,王海嶸,潘曙明.對社區獲得性肺炎危險程度評分價值系統綜述的解讀[J].中國急救醫學,2011,31(9):767-771.

    [6張志遠,陳萍,戚好文,等.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在重癥哮喘機械通氣治療中的作用[J].臨床內科雜志,2006,23(5):312-314.

    [7]易慧,謝燦茂.重癥肺炎臨床及預后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56-58.

    [8]關向群.老年人重癥肺炎死亡相關危險因素[J].廣東醫學,2010,31(14):1819.

    [9]DingYY,Abisheganaden J,Chong WF,et al.Effectiveness of acute geriatric units in the real work:The case of shore-term mortality among seniors hospitalized for pneumonia[J].Geriatr Cerontol In,2013,13(1):3532-3555.

    [10]黃克剛.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Ⅲ及氧合指數與老年重癥肺炎預后的關系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5):24-25.

    [11]陳炊穎,陳愉生,洪如鈞,等.老年重癥肺炎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4):499.

    第8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 阿奇霉素;超短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免疫功能;肺功能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6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以氣道不可逆阻塞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 近幾年發現COPD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明顯增多, 且病情進展快, 這類患者存在免疫力及肺功能下降, 且比正常人低, 找到一種較好的方法, 可以提高這類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是呼吸內科面臨的難題。本院予小劑量阿奇霉素聯合超短波治療COPD并支氣管擴張患者, 取得較好效果, 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均得到改善,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共82例。其中男55例, 女27例;年齡50~86歲;病程3~20年;肺功能分級, Ⅱ級46例, Ⅲ級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中華醫學呼吸病學會制定的COPD診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 屬于C、D級患者, 且高分辨胸部CT提示支氣管擴張。按隨機雙盲原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1例。

    1. 2 排除標準[1] ①對阿奇霉素藥物過敏者;②肺部皮損等患者;③不能完成全療程患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心、腦、肝、腎損害者;⑤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患者;⑥孕婦、哺乳期婦女、精神病患者等;⑦自動退出者;⑧治療期間出現急性感染者。

    1. 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吸氧、解痙、祛痰常規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口服阿奇霉素0.250 mg/次, 2次/周, 于每周的第1、2天服用, 并采用超短波治療, 1次/d, 20 min/次。連續治療6個月。

    1. 4 觀察指標 實驗第1、180天采集空腹靜脈血, 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4、CD4/CD8、NK細胞值免疫指標, 對比兩組前后差別。實驗第1、180天分別進行肺功能FEV1、FEV1/FVC檢測, 對比前后差別。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1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K細胞值、CD3、CD4、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試驗組NK細胞值、CD3、CD4、CD4/CD8分別為(25.2±4.3)%、(51.3±9.1)%、(35.0±6.4)%、(1.63±0.65), 均^治療前增高, 而對照組分別為(21.5±3.7)%、(48.0±8.8)%、(29.8±5.2)%、(1.30±0.50), 較治療前指標變化不大, 兩組治療后各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FEV1、FEV1/FVC均明顯提高, 且試驗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 臨床表現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功能減退、免疫功能下降,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 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因此積極防治這類、延緩疾病進展, 改善患者預后及減輕負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免疫功能低下是其致病原因之一[1]。這類患者容易反復感染, 導致機體缺氧及二氧化碳(CO2)潴留, 促進T淋巴細胞無氧酵解加強, 進一步致免疫功能紊亂[2-4]。

    阿奇霉素是可影響氣道炎癥, 減少中性粒細胞聚集, 抑制彈性蛋白酶對組織破壞及活性氧的產生、T淋巴細胞的活性, 促進巨噬細胞分化成熟, 引起類激素抗炎作用, 細菌繁殖受限, 使氣道菌群趨向正常化。本研究的結果顯示, COPD并支氣管擴張患者的T細胞免疫學明顯異常, 即使在穩定期, 也較同齡非COPD并支氣管擴張患者差。原因是穩定期COPD并支氣管擴張患者的T細胞擴增減少[5], 活性下降, 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吞噬力減弱, 影響抗原呈遞過程, 破壞免疫鏈。

    超短波可使機體內網狀內皮系統功能加強, 吞噬細胞增多, 活動增強, 抗體和補體增加, 凝集素增加, 機體免疫力提高, 有利于炎癥的控制[6, 7]。另外可增強纖毛活動能力, 擴張肺小動脈和毛細血管, 改善體液循環, 促進炎性產物的排除, 增加炎癥組織中的鉀離子和鈣離子, 有利于炎癥吸收并減少肺組織的刺激作用, 改善肺組織的體液循環, 增加氧和營養物質的供給, 提高酶的活性, 加快生物化學反應、蛋白質物質的合成、細胞分裂增殖, 促進氣道損傷組織的生長與修復, 增加纖毛活動能力, 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 多種生物學效應有機地疊加, 起到增效作用, 從而增加肺通氣功能, 有助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擴張這類患者[8]。

    本實驗結果表明, 采用小劑量阿奇霉素聯合超短波治療COPD并支氣管擴張患者, 可改善FEV1、FEV1/FVC,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C上所述, 采用小劑量阿奇霉素聯合超短波有助于COPD并支氣管擴張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善,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單淑香, 陳寶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 2005, 25(6):440-442.

    [2] 李琛, 張玲玲, 趙洪茹.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變化. 中國臨床研究, 2010, 23(12):1094-1095.

    [3] High KP. Nutritional strategies to boost immunity and prevent infection in elderly individual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33(11):1892.

    [4] 陳謹, 王浩彥, 劉羽翔, 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T細胞免疫狀況與免疫干預.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06, 25(6):434-437.

    [5] 柳濤, 蔡柏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介紹.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2, 11(1):

    1-12.

    [6] 梁結柱. 長期小劑量阿奇霉素治療支氣管擴張癥的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1, 13(7):71-72.

    第9篇:老年醫學呼吸系統疾病范文

    【關鍵詞】: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手術

    【中圖分類號】R65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08-110-1

    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是老年患者常見的急腹癥,手術治療風險大,并發癥多,死亡率高[1]。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的發病率明顯增高,為了進一步探討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手術治療體會,現將近年來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前經B超檢查顯示膽囊結石,膽囊腫大或膽囊壁水腫、增厚[2]。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齡60~84歲,平均73.2歲;發病至就診時間:30~60minn;既往有膽囊炎、膽囊結石病史者48例,占53.3%;伴皮膚鞏膜黃染32例,占35.6%,發熱46例,占51.1%,莫菲氏征陽性70例,占77.8%,白細胞升高60例,占66.7%,血淀粉酶升高8例,占8.89%;合并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等57例,占63.3%,以心血管疾病最為常見。

    1.2方法

    90例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患者,采用急診手術78例,擇期手術12例,并對合并疾病進行治療。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右上腹直肌切口,順逆結合切除膽囊。手術方式:膽囊全切除50例,膽囊大部分切除29例,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術8例,單純膽囊造瘺3例。術后常規放置腹腔引流管,生理鹽水、甲硝唑沖洗腹腔和切口,聯合應用抗生素、禁食、胃腸減壓、靜脈營養支持,6小時后取半臥位,對血糖、血壓增高、肝腎功能不全者應監測生命體征,監測血糖、血壓、肝腎功能等。術后診斷:急性化膿性膽囊炎44例,單純性膽囊炎29例,壞疽性膽囊炎17例(合并膽囊穿孔2例,膽囊、十二指腸瘺3例,Mirizzi綜合征I型2例)。

    2結果

    90例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患者,發生并發癥15例,占16.7%;其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開2例、肺部感染5例、電解質紊亂2例。經手術治療,治愈88例,治愈率為97.78%,死亡2例,死亡率為2.22%,2例患者均死于膽囊穿孔導致的感染性休克,多臟器衰竭。

    3討論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減退,膽囊的排空能力下降,肝臟膽固醇代謝的能力及排泄膽汁酸的能力降低,導致膽結石的發病率上升,致使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成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腹癥[3]。以往認為結石性急性膽囊炎除具有明顯的腹膜炎外,多采用保守治療,直至膽囊化膿或壞疽穿孔時才考慮手術治療。但由于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的病情進展迅速,可快速發展成膽囊壞疽和膽囊穿孔,影響手術效果。最新的治療理念是在完善必要的檢查后,果斷采取手術治療,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4]。

    但由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種并存疾病,會增加病情復雜性和危險性,嚴重影響患者手術耐受能力,增加手術風險[5]。因此,針對合并多種內科疾病的患者,要在術前準確掌握患者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情況,結合各項代謝、生化檢測結果,作出全面評估,選擇恰當手術時機、方式,避免減少術中術后并發癥發生。手術方式的選擇可根據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患者的全身情況和局部病理改變而定,對于生理狀況紊亂、顯著感染癥狀嚴重的患者,簡單的引流手術收效要強于復雜的膽囊切除。腹腔引流有利于滲出液引出,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并可大大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術后及時清理傷口對于防止術后傷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發生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結石性急性膽囊炎患者,要通過術前積極準備,術中密切監護、合理的手術方式,術后恰當的處理來幫助患者順利渡過手術期,提高手術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同時,應提倡在完善必要的檢查后,果斷采取手術治療,減少保守治療后轉為擇期手術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戴兵,陳盤豐.結石性急性膽囊炎287例治療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01,17(7):546.

    [2] 李泰山.結石性急性膽囊炎200例手術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08,

    10(7):1005-1006.

    [3] 吳金術,彭創,毛金海,等.膽囊切除至膽管損傷210例診治經驗[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7,22(6):416-4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综合视频网|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成人777777|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