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流行病學基本原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流行病學基本原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 教學模式 學生參與 授課 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是預防類專業的主干課程,作為方法學,它已廣泛應用于醫藥衛生的各個領域。流行病學的原理和方法應用于現場,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到了沖鋒陷陣的作用。2003年的“非典”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事業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比如,專業人員數量不夠,整體素質不高,特別是現場調查研究和應急反應能力不強等。當前,新的公共衛生形勢對流行病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醫學院預防類專業的流行病學教學改革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傳統流行病學教學模式的不足

    傳統流行病學教學模式主要是采用填鴨式講授的方式,這是一種相當單一的傳授知識的方式,主要以教師為中心、以認知性知識學習為目標,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但基于流行病學作為方法學的特點,理論性較強,且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抽象性,難以像形態學那樣直觀教學,學生常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加之這種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一些學生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如何加強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流行病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流行病學理論教學改革中要研究的重點。

    針對我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流行病學專家和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看法和建議,比如課堂上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但總地說來,某些教學內容或教學方式的改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于廣泛推廣和應用。課堂討論式教學盡管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法能夠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但因為課堂時間的限制和學生自身的原因,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互動過程中來,所以仍然有大部分學生是旁觀者和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本質上它并沒有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以致難以培養出適應時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

    二、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的探索

    1.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的理念

    “參與式”教學已較早被提出并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實際上也屬于“參與式”教學模式的范疇,只是前者要求學生親自參與到教的環節當中來,而后者沒有要求。相對于“參與式”教學模式,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更是一種體現民主、平等、真正參與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它是以培養和發揮人的主體性為價值取向,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為前提,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一種新型課堂。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教-學位置轉換過程中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去獲取知識,從教學的“客體”變為教學的“主體”。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想象、分析和綜合等邏輯推理方面的思維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實踐、協作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從而真正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

    2.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的實施

    從課本中指定某一些章節(如各論部分的章節)由事前指定的學生來主講,授課教師和其它同學作為聽眾。主講完之后由教師和其它同學進行提問和討論,最后由教師帶著問題作全面總結。具體實施過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合理流行病學問題的產生和時間的分配

    教研組成員提前集體備課,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精心設計問題和合理安排章節內容所講的時間,應長短適宜,給課堂提問、討論和總結預留充分的時間。

    (2)試驗班級學生的提前思想動員

    在教務辦老師的主導下,說明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每個學生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把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教學進度表分發給學生,同時告訴學生相應的參考書籍,要求學生認真備課,備課內容為試講內容所在章節的全部內容。備完課之后,要求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試講,也可以找教研組成員進行試講,每次嚴格限定時間。

    (3)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在流行病學教學中的應用

    每次上課,首先由學生在限定時間內講述,講完之后,由教師和其它學生提問和討論。如果沒有學生提問,授課教師務必提與本次上課內容緊密相關的2~3個問題。所提,問題首先由試講學生作答,再由其它學生作答或補充,整個提問、作答的時間也得限定。最后由授課教師帶著問題對整堂課的內容做出全面總結。

    3.學生參與授課教學模式效果的調查

    學期末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座談,并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和座談的內容包括新的教學方式的合理性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綜合能力等方面提高的作用。結果表明:在被調查的56個學生中,全部(100%)學生認為該教學方式合理,其它調研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學生對該教學方式有較高的評價,他(她)們普遍認為在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方面明顯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其中全部(100%)學生認為該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由于教研組人員時間的限制,我們僅僅納入了一個班的學生作為試驗對象,摸索了該教學模式的整個基本過程,為進一步的推廣提供經驗和基本的框架。在摸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1)課堂氣氛的控制,學生參與式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較高,而一個班內的學生可能參差不齊,所以有時課堂氣氛難免不好,要求教師對課堂有較好的駕駑能力,始終能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2)課堂時間的控制,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要求授課教師嚴格把握,所提問題要求精煉,所以上課之前,教研組成員一定認真集體備課,精心設計問題,不能有半點馬虎。(3)教學內容和參與人員的分配,有的章節(像緒論的內容)不適宜讓學生講,所以學生上臺講的內容應該有選擇性,一定要精心挑選。另外,是讓所有的學生都上臺講,還是只讓部分學生上臺講?這也是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如果人數多,不可能讓每個人上臺。

    參考文獻:

    [1]王聲勇.流行病學教學與高素質的疾病控制人才培養[J].疾病控制雜志,2004,8(4):289-290.

    [2]王蓓.提高預防醫學專業流行病學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4):321-323.

    第2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 銀屑病; 中醫體質; 個體化防治; 思路與方法

    [中圖分類號] R758.6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1-004-01

    中醫體質理論源于《內經》,歷代醫家多有發揮,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當代醫家對體質學說開展了廣泛研究,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較系統的獨具中醫特色的理論,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個體差異。銀屑病中醫稱之為“白”,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頑固性、難治性、慢性皮膚病。學界普遍認為其發病是一個多因素參與、多基因改變及多階段發展的復雜病變過程。其發病機理及防治研究方興未艾,結合中醫傳統理論及體質學說對銀屑病開展中醫體質研究及其相關因素關聯性分析,有望為銀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徑。本文旨對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的理論基礎、研究意義、路線及存在的問題和前景作一簡要概述。

    1 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淵源 《靈樞?論痛》:“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素問?逆調論》:“是人者,素腎氣勝”、《素問?厥論》“是人者,質壯,秋冬奪所用”,上述條文所提的“素”與“質”,即中醫體質學理論的最早論述。張仲景《傷寒論》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種宿疾的體質特點,并認為體質因素與疾病的關系不僅表現在發病方面,還體現于疾病的發展及治療諸方面,同時也充分強調體質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以及治療、預后中的重要作用,為后世“辨體論治”思想埋下了伏筆。王叔和《脈經》明確指出不同“性氣”或“形性”的人,因稟性不同,脈象上有遲、速、大、小、長、短之別,雖無“體質”之名,實為中醫體質理論的重要內容。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漆瘡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見漆便中其毒”,較早地描述了皮膚病中過敏體質對漆過敏的現象。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云:“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是對小兒體質特點的概括,用藥強調:“小兒易為虛實,脾虛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小兒之臟腑柔弱,不可痛擊,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瘡”等,此則以小兒脾弱的體質特征所立的治則與治法[1]。金元四大家從體質影響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闡述,以及明清張景岳、葉天士、吳鞠通等在著述中對體質特點的論述,乃近代體質學說發展之濫觴。歷代醫家不僅重視體質在發病過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體體質特點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進而更有效地指導辨證處方用藥。

    體質學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有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發展,形成了系統的理論,從理論、臨床及實驗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編著的《中醫體質學說》一書中明確提出了“中醫體質學說”這一概念,中醫體質學說即是以中醫理論為主導,研究人類各種體質類型的生理、病理特點,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應狀態、病變性質及發展趨向,從而指導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一門學說[2]。并概括體質學說的基本原理:體質過程論、心身構成論、環境制約論、稟賦遺傳論[3]。王琦等[4]提出人體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九種基本體質類型的概念及分類方法,為中醫體質研究開創了新篇章,同時也為體質學說在各科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皮膚科體質學說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發展,如謝氏等[5]對97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進行中醫體質分類,發現平和質、濕熱質、氣郁質人數較多,共占總數的67.1%,其中平和質PASI評分最低,濕熱質、氣郁質患尋常型銀屑病的機率較其他體質類型高,且發病時多表現為血熱型,病情較重,平和質雖也可患病,但多表現為血燥型,病情較輕。

    2 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的意義 隨著中醫體質學理論體系研究的進一步深化,體質分類標準逐步客觀化,中醫體質與疾病發生發展、辨證與辨體結合用藥、運用體質學說指導疾病預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對中醫體質學說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如中醫體質特點與疾病特征、實驗室檢查、臨床實驗研究及動物實驗研究等不同層面進行了有益地結合,探索其關聯性,為疾病的預防提供多條途徑,為更多的臨床學科開展疾病體質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銀屑病為皮膚科常見病,發病因素復雜,治療棘手,通過對銀屑病患者體質研究探索該病患人群體質分類、影響因素、形態結構、心理特點等方面的科學規律,更好地運用辨病、辨體、辨證三維有機結合的中醫特色診療模式,為疾病診治、緩解期調養、高危易感人群預防提供有益的指導。貫徹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堅持預防為主、促進健康和防治疾病結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的特色優勢。同時,借助現代科學中的生理學、臨床流行病學、免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心理學、病因學等,實現中醫體質多學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圍,促進其與科學前沿的對接。

    多學科交叉、多層面研究、多中心觀察的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必定給銀屑病的防治帶來廣闊的前景,筆者認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在于:①在學術思想上深化“病理體質學說”、“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辨質調養”等理論在皮膚科疾病中的運用;②在全國范圍內將實現大規模的銀屑病中醫病理體質流行病學調查,同時引入多種相關因素,開展分層次、多中心、縱橫結合的綜合流調策略,盡量做到調查數據真實、客觀、典型、可重復性;③將現代分子生物學檢測及早期實驗室診斷等條目引入銀屑病易感相關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發病微觀層面的實驗室依據;④計劃制定有中醫特色的銀屑病個性化的防治調養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積極面向臨床推廣,方便醫護人員,造福廣大患者。

    3 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的思路 當前中醫體質學說的臨床研究主要為:中醫體質與證得關系研究、體質與疾病相關研究、體質與藥物治療及調體研究、體質與防治保健研究四個方面。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3.1 流行病學調查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診斷學術語規范》等文獻,并結合歷代文獻調查結果及征詢專家意見,擬訂的《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表》。參照王琦編制的《中醫九種基本體質分類量表》和《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制定《體質分型設計表》、《銀屑病中醫病理體質調查表》、《銀屑病中醫病理體質積分評價表》。在國內選取9大調查區域,分屬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中南地區、云貴川地區、兩廣地區、青藏新疆高原地區、東南沿海地區、臺灣海南海島地區等9大中心,每個中心選取1-2家醫院篩選不同類型銀屑病患者150-200例,展開銀屑病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通過中醫四診資料及皮損特征進行綜合分析,以統計銀屑病患病體質類型的特異性。

    3.2 發病相關因素分析 通過對銀屑病患者進行:一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電話等)、發病相關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發病緩急)、患病癥狀體征(皮疹形態、數目、大小、色澤、部位、自覺癥狀)、舌脈、皮膚專科檢查、中醫辨證分型、西醫分類分期、輔助檢查(常規檢查、肝腎功能、組織病理)、藥物治療情況、體質類型等條目的統計。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銀屑病流行病學數據庫》中數據條目進行統計學處理,先進行指標的頻數分析,所有相關因素、癥狀、舌脈等條目均變換為分類變量(0、1),刪除出現頻率小于5%或雖大于5%但辨證意義不大的條目,保留30個常變量。分析頻數較高的發病相關因素與銀屑病中醫病理體質的關聯性,分析總結銀屑病易感危險因素及其權重系數。對所收集的中醫癥狀及體質分析條目等進行系統聚類法樣品聚類分析,列出各聚類癥狀、舌脈、體質指標頻數及百分比分布,結合中醫理論確定各聚類類別的中醫證型和中醫病理體質。

    3.3 典型銀屑病體質微觀層面研究 采集銀屑病患者皮損或血液組織,采用免疫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銀屑病特異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細胞因子網絡等方面的檢測,或采用皮膚屏障儀檢測銀屑病皮膚屏障指標等,并將銀屑病病癥特點、相關易感因素與實驗室微觀層面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探索其關聯性。

    3.4 個性化綜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根據上述流行病學研究、中醫體質調查及銀屑病發病相關因素分析結果,并結合微觀層面實驗室數據,綜合分析,適當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規范、量化、操作性強的銀屑病中醫病理體質診斷標準和銀屑病有中醫學特色的個性化綜合防治方案,同時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患者的實際情況建立廣泛實用的銀屑病健康管理體系。

    4 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的問題與展望 雖然銀屑病中醫體質研究及其應用有廣闊的前景,然而在實際當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①中醫體質分類涉及因素眾多,需要建立在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遺傳背景、社會心理因素、生活環境差異、職業因素、地域因素、飲食因素、形體氣質因素等,所以目前體質分類判定標準尚存爭議,需要進一步完善,形成相對科學化、規范化的國家標準;②銀屑病體質病理學研究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經過多層次、分區域、按病程、大規模、跟蹤式的調查研究,需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③制定《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表》和《中醫體質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區完成一定數量的病例統計,以及后期進行數理統計,全過程需要精細操作和復雜統計;④研究探索銀屑病與體質的相關性,從而指導銀屑病高危人群的預防、發病患者的個體化診療及緩解期患者的辨體調養,加強該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醫特色的銀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終實現成果轉化,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其周期長、難度大。

    由于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居處環境的惡化,銀屑病的發病率近年來有明顯增高的趨勢。隨著銀屑病機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從多角度、分層次、多中心、微宏、縱橫等方面研究銀屑病發病及防治成為當前及今后臨床及實驗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銀屑病個性化的防治調養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對廣大銀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預防復發、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沈晨群.錢乙對小兒病辨證用藥的特點[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3,3(12):1813-14.

    [2] 王琦.中醫體質學說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2):7-8.

    [3] 楊靖,邢彤,李春祿等.中醫體質學說的現代研究進展[N].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2,16(4):60-63.

    第3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 超重;肥胖癥;人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少數民族,藏族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58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4-0292-03

    肥胖及由肥胖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當前困擾人類的一大健康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兒童肥胖癥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明顯上升趨勢[1]。有研究表明,肥胖現象在我國兒童青少年中正在迅速蔓延,并且呈現出從城區向農村,逐漸低齡化的特點[2]。因此,肥胖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篩查肥胖的方法很多,遵循的都是體成分基本原理,包括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年齡別體重、身高別體重、理想體重指數、身高體重冪指數等,其中以BMI為肥胖篩檢標準骨干指標[3]。1997年國際肥胖委員會(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確定青少年和成人一樣,用BMI標準篩查超重、肥胖兒童,2004年國際生命科學會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WGOC)正式推出適合中國學生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質量指數值分類標準”[4-5]。筆者通過使用新的肥胖分類標準,對藏族7~18歲學生的超重、肥胖進行了篩查。

    1 對象與方法

    隨機整群抽取拉薩市和那曲牧區藏族7~18歲中小學生共2 538名為研究對象。要求父母均為藏族、本人長時間居住在當地、身體發育正常、經體檢證明健康,其中男生1 267名,女生1 271名。身高、體重均按吳汝康等[6]編寫的《人體測量方法》中的規定進行測量,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 13.0,利用身高、體重值計算出體質量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m)2,并描述其百分位數的分布。采用WGOC推薦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質量指數值分類標準”篩查藏族學生的超重、肥胖情況,并與全國學生平均水平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和年齡藏族學生的BMI值分布 見表1。與WGOC采用的以P85和P95作為超重和肥胖篩查標準相比,藏族學生各年齡段BMI值的P85和P95值均相對較低。拉薩市與那曲牧區藏族男女生BMI值(主要為P5,P50和P95)在不同年齡組互有高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2000年全國體質調研[7]漢族學生相比,拉薩市男、女生BMI值均偏低且尤以男生明顯,那曲牧區男生略低而女生與全國漢族學生水平相差不大。

    2.2 藏族學生超重、肥胖檢出情況 采用WGOC推薦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質量指數值分類標準”,對藏族學生進行超重和肥胖篩查,結果見表2。拉薩市與那曲牧區進行比較,男女生各年齡組超重檢出率均為城市相對較高,而肥胖檢出率城區與牧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藏族中小學生整體BMI水平相對落后 WGOC推薦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質量指數值分類標準”,是以北京、上海、沈陽等大城市群體為主要參照,選擇P85和P95為超重、肥胖界值點,部分(兒童期和青春早期)實現和國際標準接軌,該標準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前瞻性,對鄉村學生來說“臺階”較高[4]。拉薩市雖屬省會城市,但經濟水平與國內最發達的幾個大城市來說相對落后,其次由于地理環境不同,因此藏族城鄉中小學生整體BMI水平較低。

    3.2 藏族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城牧區差別不大 2000年前后我國大城市肥胖開始全面流行,北京等5個大城市小學男生肥胖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4]。藏族男生超重與肥胖檢出率明顯低于全國水平,尚未形成流行趨勢,但女生基本接近全國水平,且隨著生長發育的長期發展趨勢會繼續增加,即藏族女生比男生、那曲牧區比拉薩市更接近全國漢族學生水平。

    分析認為,地處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日照強,氣壓低,氧含量少,溫差大,這種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使藏族同胞形成了獨特的身體形態和體型特征,即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種族的遺傳特征,如瘦小、身材中等、胸廓發育特征為桶狀胸等特征[8]。這些遺傳因素嚴重影響著藏族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使其發育水平一直落后于漢族,但這些遺傳潛力的發揮更多地取決于環境因素條件[9]。因此,創造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如改善營養、參加體育鍛煉、預防疾病等,可以提高生長發育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營養條件不斷改善,其身體發育越來越接近漢族學生,尤以城市女生和牧區學生為明顯。這充分體現了環境因素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重要影響,為制訂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了有利的指導。

    目前,兒童肥胖在全球多數地區以各種形式和不同速度持續上升[10]。國內研究也表明[2,11],我國學齡兒童青少年總體上處于肥胖的早期流行階段,且增勢兇猛,盡早預防兒童肥胖已刻不容緩。各地區包括自治區應盡快將肥胖防治工作列為學校衛生工作的重點,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觀念和行為,采取科學合理膳食、有氧鍛煉、建立健康飲食行為等綜合措施[12],提高青少年兒童身體素質。

    4 參考文獻

    [1] WHO.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WHO Tech Rep Ser,2000,(894):83-87.

    [2] 季成葉,孫軍玲,陳天嬌.中國學齡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趨勢動態分析.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103-108.

    [3] 季成葉.兒童肥胖篩查方法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學校衛生,2006,27(4):279-280.

    [4] 季成葉.中國學生超重肥胖BMI篩查標準的應用.中國學校衛生,2004,25(1):125-128.

    [5]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6] 吳汝康,吳新智,張振標.人體測量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14-200.

    [7] 季成葉,孫軍玲.中國學齡青少年體重指數地域與人群分布差異的分析.中華兒科雜志,2004,42(5):328-332.

    [8] 丁玲輝.淺談影響青少兒生長發育的因素.科技,2000,(1):16-20.

    [9] 胡佩瑾,季成葉,趙德才,等.1965-2004年藏族學生身體形態的變化趨勢.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5,39(6):380-384.

    [10]LOBSTEIN T,BAUR L,UAUY R.For the IASO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Obesity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a crisis in public health.Obes Rev,2004,5(suppl 1):4-85.

    [11]米杰,程紅,侯冬青,等.北京市2004年2~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現狀.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6):469-474.

    第4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諾如病毒(Norovirus NoV)又稱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屬杯狀病毒科諾如病毒屬,是引起病毒性胃腸炎的重要病原體[1]。NoV是美國學者Kapikian于1972年通過免疫電鏡技術首先在發生于美國俄亥俄州諾瓦克鎮暴發腹瀉疫情患者糞便中發現的病毒顆粒[2]。NoV為單股正鏈RNA病毒,是一組形態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顆粒。由于目前不能進行細胞培養和沒有動物模型不能進行中和試驗,NoV目前無法進行經典的血清分型[3-5]。該組病毒極易變異,此后在其他地區又相繼發現并命名了多種類似病毒,統稱為諾如病毒。由于NoV遺傳的高度變異,在同一時期和同一社區內可能存在遺傳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NoV抗體沒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尤其是沒有長期免疫保護作用,極易造成反復感染[6]。大多數感染者在1~3天后好轉,但小孩、老人和低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導致嚴重脫水[7]。

    諾如病毒感染性強,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常在社區、學校、餐館、醫院、托兒所、孤老院及軍隊等處引起集體暴發。1995年,我國報道了首例NoV感染[8],之后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漢、廣州等地區先后發生多起NoV感染性腹瀉暴發疫情,在我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NoV檢出率為19%左右[9]。以前由于檢驗技術的滯后使得許多NoV感染病例無法確診。本文綜述NoV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為NoV的防控提供理論支持。

    1 電鏡法

    電鏡法包括直接電鏡法(EM)、免疫電鏡法(IEM)和固相免疫電鏡法(SPIEM)。EM法觀察的靈敏度較低,要求每毫升糞便樣品中至少有大約106個病毒粒子,因此只能用于患病早期病毒大量排出時采集的樣本檢測。IEM法比EM法的敏感性可提高100倍,主要應用患者恢復期血清捕捉同型抗原,從而增加檢出率。SPIEM法是將特異性抗體直接包被載網,同時加入蛋白A增加抗體與抗原接觸的機會,從而增加檢出的靈敏度。方肇寅[9]等曾用20份便樣上清液滴膜后,2%PTA(pH 6.4)染色直接電鏡觀察在國內首先發現了諾瓦克樣病毒。電鏡法的缺陷在于要求觀察者有豐富的經驗,精密的檢測儀器和較大的勞動強度,靈敏度相對較低,檢出陽性率只達10-20%,制約了該方法的在NoV檢測中的應用[10],不適于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

    2 免疫法

    免疫學檢測法(EIR)包括放射免疫法(RIA)、生物素-親和素免疫法(Biotin-Avidin Immun-oassy)、酶聯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層析技術。

    2.1 RIA法和生物素-親和素免疫法

    RIA法的靈敏度比IEM法可提高10~100倍,可以檢測出抗體升高的水平,為流行病學提供更有參考價值的資料。RIA法的不足之處在于它需要6d,且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為了簡化方法,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生物素-親和素免疫法,其靈敏度與RIA法相當,目前該方法已成為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NoV抗原和抗體的標準實驗方法之一。

    2.2 ELISA法

    1992年Jiang等重組桿狀病毒表達NoV衣殼蛋白成功后,建立起的NoV酶聯免疫檢測方法快速、靈敏、經濟,其不足之處是免疫反應的株型特異性太強,所以應用范圍還比較窄。陳冬梅[12]等用日本贈送的NoV檢測試劑盒檢測糞便中NoV,分別用NoV GGⅠ、GGⅡ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包被微孔板中的不同小孔捕獲糞便標本中的NoV抗原,然后用過氧化物酶標記的抗NoV特異性多克隆抗體檢測,所以不同的小孔可同時分別檢測GGⅠ、GGⅡ型NoV。共檢測167份糞便標本,GGⅠ型陽性20份、GGⅡ型陽性19份,GGⅠ型、GGⅡ型同時陽性7份,總陽性率27.5%(46/167)。Moe等開發一種利用NoV的重組抗原檢測唾液異性IgA和IgG抗體的ELSIA方法。對該法的評估表明其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達到100%和95%,但上述結果還有待進一步驗證。該方法采樣方便,提供了一種檢測血清抗體之外的新途徑[13]。由于NoV培養還未成功,原來用作試劑的病毒抗原數量受到限制,現在,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已經可以人工重組NoV的衣殼蛋白,從而解決了上述問題。酶聯免疫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診斷迅速,是目前可廣泛應用的檢測方法。

    2.3免疫層析技術

    此技術即免疫膠體金技術,是把層析技術和免疫親和作用相結合的快速檢測NoV的方法,操作簡單快速、可靠而應用廣泛。該方法是采用抗NoV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制成試紙條進行檢測。Tak-anashia S.等[14]首先于檢測NoV病毒的檢測,并與RT-PCR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它們的一致性為84.1%、靈敏度為69.8%、特異性為93.7%,病毒載量檢測限為106-107拷貝/g糞便。國外已有多種商用試劑盒供應,目前國內市場上皆為國外產品。

    3 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

    雜交技術和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自PCR技術創建以來在廣大科學工作者和檢驗人員的努力下,在普通PCR的基礎上改進和派生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方法。這些衍生的新PCR技術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檢測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展,從而在疾病診斷、預防與控制領域檢驗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15]。除了能更準確、靈敏地檢測標本中的NoV,尤其是低濃度的NoV感染外,最大的優點在于可以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基因型的研究,不會受到獲得分型單克隆抗體的限制,對流行病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3.1 常規RT-PCR技術

    劉翼等[16]針對RNA依賴的RNA聚合酶基因區采用Koopmans引物JV12Y/JV13I引物JV12Y位于4552 4572bp引物JV13I位于48584878bp擴增目標片段長度為327bp建立了RT-PCR技術。在358份腹瀉患兒糞便中檢出NoV 42份,抽取11份進行測序分析與GenBa-nK進行BLASTN庫比較證明為NoV。

    3.2 多重RT-PCR技術

    孫亞萍[17]等應用針對病毒殼體區域設計的4對引物GⅠ-SKF/GⅠ-SKR、COG2F/G2-SKR、SLV5317/SLV 5749、PreCAP1/82b擴增杯狀病毒、星狀病毒殼體區域的N/S端對于NoV GGⅠ、GGⅡ、札如病毒、星狀病毒得到的擴增產物分別為330、387、434、719bp分子量差距大可直接通過瓊脂電泳進行鑒定。

    3.3 熒光RT-PCR技術

    TaqMan熒光探針為線型寡核苷酸熒光基團位于5′端淬滅基團位于3′端在退火階段探針雜交于DNA模板Taq聚合酶5′-3′核酸外切酶活性將5′端連接的熒光基團從探針上切割下來游離于反應體系中從而脫離了3′端淬滅基團的作用而釋放熒光。譚翰清[18]等以高保守區52915376bp作為靶基因、52915310bp為上游引物、53765354bp為下游引物擴增目標片段長度為86bp以53195335bp為探針,建立了NoV GGⅠ型TaqMan-MGB探針。Real-time RT-PCR法與以G1-SKF/G2-SKF為引物的常規RT-PCR相比靈敏度高100倍。司紅麗[19]等以比較保守的NoV GGⅡ型的RNA依賴的RNA多聚酶區與衣殼蛋白區的連接區域為靶向擴增區域50065025bp為上游引物、51085 089bp為下游引物擴增目標片段長度為103bp以5048 5070bp為探針建立了NoV GGⅡTaqMan Real-time RT-PCR檢測法。所建立的方法在102-109拷貝范圍有極好的線性關系,檢測體系最低檢出限為102拷貝,而常規RT-PCR檢測體系最低檢出限為103拷貝。與輪狀病毒、腺病毒、甲肝病毒無交叉反應。隨機抽取20個該法陽性樣品將純化PCR產物連接到PMD18-T載體上進行序列測定結果全部為GGⅡ型NoV。謙20]等就用Allglo探針同時檢測GI和GII型NoV的雙重熒光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的方法,該方法設計針對GI和GII型諾如病毒開放閱讀框架ORFl及ORF2為目的基因的引物和Allglo探針,優化最佳反應條件,以一步法熒光RT-PCR快速檢測反應體系對96份臨床糞便標本進行檢測,結果與單重熒光RT-PCR方法符合率100%,且測序結果顯示目標序列正確。證明Allglo探針法檢測GI和GII型NoV技術特異性好,靈敏度高,可用于感染性腹瀉暴發中NoV的快速篩查。還有阮佳、許欣[21]等利用逆轉錄PCR-毛細管電泳-激光誘導熒光快速檢測法,根據NoV核酸保守序列選擇引物,擴增出特異的PCR產物;采用響應曲面法進行毛細管電泳條件優化,以含有DNA熒光染料SYBR Gold的0.5%甲基纖維素為篩分介質,通過激光誘導熒光法檢測諾如病毒的PCR產物。在優化的毛細管電泳條件下,9 min內可完成NoV PCR產物的檢測。擴增產物測序后,與基因庫中NoV的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一致性達99%。遷移時間的日內和日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1%~1.3%和1.8%~2.6%,已用于糞便中NoV的快速檢測。

    3.4 恒溫核酸擴增技術

    恒溫核酸擴增技術(NASBA)是直接擴增RNA來檢測NoV,樣品中病原RNA得到指數級擴增,產物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或斑點印跡雜交鑒定結果。該方法的靈敏度略低于RT-PCR,操作時間短;假陽性率低。呂虹[22]等以恒溫快速檢測方法進行154例北京地區病毒性腹瀉患者糞便標本NoV的檢測,同時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作對照,評價該方法。結果:在154例病毒性腹瀉的病人標本中,采用恒溫快速檢測方法進行NoV檢測,陽性結果61例,陽性率為39.6%,RT-PCR方法進行檢測,陽性結果54例,陽性率為35.1%,以RT-PCR為金標準計算,檢測靈敏度90.7%(49/54),特異性88%(88/100)。

    3.5 基因芯片技術

    基因芯片技術是一種大規模集成的固相雜交技術,其基本原理是以核酸分子雜交即依據DNA雙鏈堿基互補配對、變性和復性的原理,以大量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cDNA或基因片段作為探針,檢測樣品哪些樣序列及其互補,然后經過一定的檢測系統對雜交信號進行檢測,可定性或定量檢測,與傳統基因診斷技術相比,DNA芯片技術具有微型化、高通量、高度平行性和高速性的特點[23]。陳廣全[24]等將發表在GeneBank中的NoV、星狀病毒、輪狀病毒、甲肝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全序列和部分序列進行比較找到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以此為依據設計引物和探針芯片在4℃條件下保存7-15個月性能穩定。該芯片在毛蚶中檢出的GGⅡNoV與RT-PCR結果相對應。史蕾[25]等建立了基于磁珠的可視化基因芯片技術用于NoV快速檢測,檢測靈敏度為提取NoV GGⅡRNA反轉錄后的cDNA50ng 20份臨床樣品與RT-PCR比較均為1份GGⅠ、5份GGⅡ陽性、14份陰性。

    4 食物中NoV的檢測

    RT-PCR檢測食物中NoV存在樣品病毒量含量低,樣品量大且成分復雜等問題,因此病毒富集濃縮、樣品處理是檢測的關鍵,其中有兩個重要方面影響檢測結果,一是樣品中病毒濃縮后的回收率,二是抽提核酸的完整程度和純度。

    4.1 病毒濃縮

    病毒濃縮NoV濃縮方法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有機絮凝沉淀法,主要使用聚乙二醇(PEG)沉淀,PEG是具有強烈吸水性以及凝聚和沉淀蛋白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先改變樣品pH值,使毒粒與樣品微粒分開,PEG把病毒沉淀下來,達到濃縮的目的。目前對于固體樣品PEG沉淀法是最有效的濃縮方法。膜過濾法是另一類有效濃縮病毒的方法,通過改變膜的pH值使之與帶有電荷的毒粒結合捕捉病毒,這種方法通常用在濃縮大體積的黏度小、內容顆粒小的液體食品或水中。陸建榮[26]等曾用過這種方法檢測海水、生活污水中的NoV,為瓶裝水和其他飲料濃縮NV提供了參考。

    4.2 核酸提取

    食品樣品中所含有的脂肪、蛋白質、金屬離子等物質都是RT-PCR反應抑制因子。NoV是單鏈RNA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優劣取決于兩個方面:核酸的質量和去除抑制因子的能力。目前應用較成熟廣泛的是胍法RNA提取法,即(異)硫氰酸胍-苯酚-氯仿聯合裂解抽提法,該方法改進后制成市售的TRIzol、RNAzol、Ultraspec等產品,與石英砂、磁珠等多孔顆粒相結合,已結合了poly(dT)或特異探針的磁珠能較高程度的提純mRNA,去除反應抑制因子。石英砂或磁珠純化RNA與傳統的有機試劑(異丙醇、乙醇)沉淀RNA相比起來,效果較好,只是成本偏高。廣西鄧麗麗、劉巍[27]等應用優化甘氨酸緩沖液處理牡蠣勻漿液,當PEG沉淀濃度為16%時的NoV RNA富集提取效果病毒最好,提取后采用熒光定量RT-PCR方法對牡蠣樣品中的NoV進行檢測,取得了較好的檢測效果。

    5 展望

    綜述諾如病毒的檢測方法,從電鏡法、免疫法到目前應用最廣的分子生物學法,各有其優缺點。選擇一種適用于自己實驗室的檢測試劑和方法是廣大檢驗工作者面臨的問題,電鏡法設備昂貴不適用日常檢測之用;ELSIA法簡便快速、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較適合基層實驗室使用,只是試劑成本較高,免疫層析法操作使用最為便捷,但是靈敏度還沒法與各類檢測法相比,且國內還法生產此類產品,使應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條件較好的實驗室傾向使用各類基因檢測法,它具有高檢測效率、高靈敏度和用時短的優點,其中Real-time RT-PCR的檢出痕達102,是其他檢測方法無法比較的。只是目前所用的NoV檢測系統和檢測試劑大多是國外品牌,且價格較貴,操作技術相對復雜,對檢測環境、檢測條件及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的要求較為苛刻,還有食品類樣品中NoV的檢測操作費時繁瑣。因此還有待國內相關科技人員的努力,盡快開發出高通量、高靈敏度和高特異和使用簡便快速的NoV檢測試劑,為國內市場提供價廉質優的產品,促進NoV檢測的開展,為NoV的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家棟,方筠,韓曉輝.諾如病毒研究新進展[J].病毒學報,2008,24(5):409-413.

    [2] Fankhauser RL,Noel JS,Monroe,SS,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Norwalk-like viruses”in outbreaks of gastroenter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Infect Dis 1998,178(6):1571-1578.

    [3] Belliot G,Noel,JS,Jin-Fen Li,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apsid genes expressed in the baculovirus system,of three new genetically distinct strains of“Norwalk-Like Viruses”[J].J Clin Microbiol,2001,39(12):4288-4295.

    [4] Thackray LB,Wobus CE,Chachu,KA,et al.Murine noroviruses comprising a single genogroup exhibit biological diversity despite limited sequence divergence[J].J Virol,2007,81(19):10460-10473.

    [5] Chakravarty S,Hutson AM,Estes MK,et al.Evolutionary trace residues in noroviruses:import-ance in receptor binding antigenicity,virion assembly and strain diversity[J].J Virol 2005,79(1):554-568.

    [6] 衛生部辦公廳.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治方案(試行)[J].醫藥導報,2007,26(3):I.

    [7] A J Hall,V G Eisenbart,A L Etingüe.Epidemiology of Foodborne Norovirus Outbreaks,United States,2001-2008[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2,18(10):1566- 1573.

    [8] 方肇寅,溫樂英,晉圣瑾,等.在我國腹瀉患兒中發現諾瓦克樣病毒感染[J].病毒學報,1995,(3):215-219.

    [9] 方肇寅,謝華萍,呂紅霞,等.1999-2005年我國嬰幼兒人杯狀病毒腹瀉研究[J].病毒學報,2007,23(1):9-15.

    [10] Atmar R L,Estes M K.Diagnosis of noncultivata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es,the human cali-civiruses[J].J Clin Microbiol,2001,14(1):15-37.

    [12] 陳冬梅,張又,鄧莉,等.酶免疫吸附法檢測北京地區嬰幼兒腹瀉標本中的Noro病毒[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6,13:199-203.

    [13] Moe C L,Sair A,Lindesmith L,et al.Diagnosis of norwalk virus infection by indirect enzyme immunoassay detection of Salivary antibodies to recombinant norwalk virus antigen[J].Clin Diagn Immunol,2004,11(6)1028-1034.

    [14] Takanashia S,Okames M,Shiot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rapid immunochromatographic lest for noroviruses genogroups1andII[J].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48(1/2):1-8.

    [15] 何金林.諾如病毒檢驗進展[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20(2):453-455.

    [16] 劉翼,戴迎春,姚英民,等.廣州市某醫院兒童秋冬季腹瀉諾瓦克樣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7):525-528.

    [17] 孫亞萍,Hiroshi Ushijima,謝華萍,等.分型引物RT-PCR法在杯狀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J].國際病毒學雜志,2006,13(5):129-133

    [18] 潭翰清,郭賜貺,譚海芳,等.遺傳組Ⅰ型TaqMan-MGB探針實時RT-PCR的研究[J].熱帶醫學雜志,2008,8(10):1030-1033.

    [19] 司紅麗,王健偉,徐樨巍,等.檢測糞便中GGⅡ諾如病毒Real-timeRT-PCR方法的建立[J].病毒學報,2006,22(3):166-170.

    [20] 謙,石晶,吳福平,等.GI和GII型諾如病毒雙重熒光RT-PCR法檢測[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29(4):599-604.

    [21] 阮佳,許欣,孫成均,等.響應曲面優化-毛細管電泳-激光誘導熒光快速檢測糞便中諾如病毒[J].分析試驗室,2013,32(9):6-10.

    [22] 呂虹,高志勇,閆惠平.應用恒溫擴增方法進行諾如病毒檢測的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11):2606-2607.

    [23] 楊銀輝,祝慶余.基因芯片技術在病毒性病原體檢測中的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訊,2008,19(4):600-603.

    [24] 陳廣全,曾靜,張惠媛,等.食源性致病病毒基因芯片方法檢測[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5):635-637.

    [25] 史蕾,顧大勇,徐云慶,等.基于磁珠的可視化基因芯片在諾如病毒快速檢測中應用[J].中國熱帶醫學,2009,9(4):596-598.

    [26] 陸建榮,黃金華.應用RT-PCR法檢測食品中諾如病毒[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2,28(1):103-105.

    [27] 鄧麗麗,劉巍,莫建光,等.應用熒光定量RT-PCR法檢測牡蠣中諾如病毒[J].中國熱帶醫學,2011,11(2):133-135.

    第5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藥物經濟學對臨床藥學的指導作用。方法:對國內外藥物經濟學研究進展進行概述,并結合本地實踐闡述了其對臨床藥學的指導作用。結果:藥物經濟學評價對臨床藥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指出高效、安全、經濟為臨床合理用藥三大原則。結論:臨床醫師可制定出更合理的費用-效果藥療方案,可以最低的費用獲取最佳醫療效果。

    【關鍵詞】藥物經濟學; 用藥;臨床

    本世紀八十年代一些國家開始注重以藥物的成本和療效兩方面綜合評價藥物的成本效益[1],即興起藥物經濟(Pharmacoeconomics、PE)。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逐漸增強,醫藥費用也日益增大。由于新藥的開發和研制的費用巨大,以及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藥品的價格飛速上漲已經成為國家、集體和個人的一種沉重負擔。這樣合理使用藥品就和藥物經濟學緊密的聯系起來,人們渴望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藥物經濟學使醫院合理用藥的標準由安全、高效轉變為安全、高效、經濟。

    1 藥物經濟學的概念

    藥物經濟學( pharmacoeconmics, PE) , 是以衛生經濟學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一門新型邊緣學科。廣義的藥物經濟學主要研究藥品供需方的經濟行為,供需雙方相互作用下的藥品市場定價,以及藥品領域的各種干預政策措施等。狹義的藥物經濟學是一門將經濟學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術運用于臨床藥物治療過程,并以藥物流行病學的人群觀為指導,從全社會角度展開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現有醫藥衛生資源的綜合性應用科學。

    2 藥物經濟學研究的目的與任務

    藥物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從整個人群來考慮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醫生資源和醫藥經費,努力使藥物既安全高效又經濟地為病人服務[2]。

    藥物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鑒別、測量和對比不同藥物治療方案, 醫療干預措施(如手術治療)所產生的經濟效果的相對比值[3], 也可以對比藥物治療與其它治療方案不同的臨床藥學(如血藥濃度監測)或醫療社會服務(如家庭病床等)所產生的相對經濟效果, 為臨床合理用藥和經濟決策的科學化提供客觀依據[4]。

    3 藥物經濟學研究的范疇[4]

    藥物經濟學研究的范疇包括: ①藥物療法的經濟學評價;②新藥的定價;③新藥利用評價;④藥物處方管理;⑤藥品方針政策和賠償問題;⑥藥品和疾病的經濟學評價等。隨著PE在我國的展開,在不斷實踐中, 其涉及的范圍必將得到進步充實和調整。

    4 藥物經濟學研究的步驟[4]

    藥物經濟學研究的步驟包括以下10 個方面: (1)明確要解決的PE 問題。(2)確立研究的目的。(3)確定用于比較項目及其結果。(4)選用正確的PE 分析方法。(5)根據分析結果確定所耗費用。(6)鑒定資源。(7)建立結果事件發生的概率。(8)應用決策分析。(9)進行費用折扣分析或敏感度分析或費用增量分析。(10)發表研究結果。

    5 臨床用藥中PE 研究的指導作用

    5.1 更新藥物評價觀念:本世紀內西方國家對藥物評價觀念發生3 次大的更新。①60 年代以前評價藥物的關鍵指標是毒性, 即國家規定上市的藥品必須保證無毒性。②60 年代~ 70年代, 政府審批新藥時, 不僅要求公司提供藥物的毒性指標, 同時還必須證明其有臨床療效。③80 年代后期,人們要求對藥物的評價必須注重“病人” , 而不是“疾病”或器官。直到現在安全和有效作為藥物評價的二個標準。

    5.2 完善藥療方案:利用CBA, CEA 比較藥物間及藥物與其它醫療措施之間的經濟效果在保證藥療安全, 高效的基礎上, 通過PE 評價對同一藥物的不同來源( 國產, 進口) 、不同劑型、不同給藥途徑。同類藥物的不同品種及不同藥物配伍方案等進行比較分析, 從中選擇比較合理的藥療方案。

    5.3 提高藥品管理水平:為避免藥品采購缺乏科學的規范, 隨意性大, 只考慮醫院收益, 對價格昂貴的進口藥品控制不力, 較少考慮治病成本等, 應根據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的原則制定有關規章, PE 在這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使藥品采購、應用更具合理性, 使藥療費用控制更具科學性, 即不盲目引進又不盲目使用昂貴的進口藥品。

    5.4 促進醫院藥學模式的轉變:現在的醫院以“藥物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 逐漸轉變為藥學監護模式, 即以藥療效果為質量標準, 通過CUA, 使用生命質量評價藥物的研究逐漸增加。尤其在高血壓、心臟病、癌癥、風濕性關節炎和艾滋病藥物研究中廣泛應用[6]。

    5.5 加強對新藥開發指導:對藥品安全性, 療效和經濟性有深刻理解的藥師應成為新藥研制的參與者。生產廠家可獲得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及說服力強的藥物經濟學評價數據, 使新藥上市后更具競爭力。

    5.6 適應醫療體制改革:國外已實行單病種成本核算法。我國醫療體制改革要求醫院重視提高醫療質量、準確診斷、認真研究藥療, 選用高效、低價藥品。我國逐步實施醫療保險制度, 費用的控制, 尤其藥品費用的控制十分重要。通過PE 研究, 獲得PE 評價的第一手資料。以便更好地實施藥物管理和使用, 以適應醫療體制改革的需要.

    5.7 PE 研究的現狀與瞻望:PE 引進我國為時較晚, 直至近年在理論和方法的介紹上才有所進展, 研究也才剛起步。在藥療費用控制方面開始遴選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并制定了公費醫療用藥范圍。在我國廣泛開展PE 的宣傳和研究是醫藥發展的需要。只管治病不考慮費用的觀念將徹底改變。通過改革現有公費醫療體制普及PE 基礎教育, 積極開展藥物治療的PE 研究并推廣其成果, 增強臨床用藥費用效果意識, 這些都將對抑制醫藥費用的過速增長起決定作用。確保臨床用藥安全、高效、經濟。

    參考文獻

    [1] 余漩.藥物政策分析及藥物經濟學在我國藥物政策中的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大學,2007年

    [2] 謝紅光, 周宏顴.藥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藥物流行病學雜志.1995.4(1);1-3

    [3] 李洪蓮.利用藥物經濟學分析藥品價值[D].延邊大學,2006年

    [4] 楊小兵.中國西部農村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合理用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第6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摘要:

    論文內容:

    隨著醫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檢驗科已經從最初的三大常規向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學等多學科的縱深。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許多世界頂級的儀器進入檢驗科,如HITACHI的生化儀、NOVA急診生化血氣分析儀、Sysmex的SE-9500、XE-2100血球儀、UF系列尿液沉渣流式分析儀、全自動血培養儀、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儀、全自動電泳儀、PCR定量測定儀等。另外,檢驗科的分析、操作理論、報告分析已經牽涉物理、化學、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機、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的高尖端理論。所以,在檢驗科內部其實已經形成許多分科或專業小組。而這些科組理論上已基本獨立,相互之間的聯系已很少,如免疫室和血液學室。

    現在許多檢驗科都是實行輪轉制,一年一換或兩年一換等。輪轉制有利有弊,各有優缺點,但不是平均的。作者個人認為:的檢驗科輪換制優點僅三分,缺點有七分。

    輪換制的優點是使操作者了解各室理論,能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便于科室人員的臨時調配(如體檢),便于值班人員的安排,便于檢驗科主任人員安排。

    輪換制的缺點是操作人員“門門懂,樣樣暈”。很多操作人員只知道這樣做,而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無論是基本理論和操作理論都不清楚,只知道做。分析結果出了偏差不知道;報告如何分析更不知道。前面已經談到檢驗科涉及的理論已很深,就是科室主任到一個實驗室去也需要一兩年才能熟悉該儀器性能,掌握學特點,靈活解釋各種報告結果。

    輪換制的另一缺點是輪換過后許多儀器往往不能被正確使用,而嚴重檢驗質量。改革開放以后,檢驗科的儀器3-5年更新一輪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許多先進儀器不斷進入檢驗科。但是,先進的儀器必須要有先進理論武裝的操作者才能發揮其效率。最近作者去參觀兩家二甲醫院,發現一家的名牌生化儀已經很久沒有定標了,做的結果可想而知,原因是輪換來的人不會定標;另一家醫院的細菌室鑒定儀沒去使用,用手工方法鑒定,一問原因,回答是剛輪轉來還不會用。生化儀、細菌儀都是高度專業的儀器,必須是專業理論與操作理論相結合才能得到準確報告。輪轉來不會操作儀器,更多的責任在于檢驗科主任。

    輪換制的第三個缺點是不利于技術骨干的培養。一個大學生、中專生分到你的科室,若老是一年一換,他很難成為技術骨干。因一年里頭把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術解決了,熟悉了,但已經沒有時間了,已經被輪換走了。

    第7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其教學模式由美國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MeMaster大學首創,其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及解決,使學生學習到由問題所帶出的知識,從而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2]。為彌補傳統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不足,我們嘗試了在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引入了PBL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地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校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為分組教學,每組約為18~20人,因此隨機選取我校2011級臨床醫學專升本層次3個實驗小組學生作為PBL教學實驗組,總計為60人;另隨機選擇3個小組的58人作為傳統教學對照組;兩組學生均使用相同實驗指導且實驗學時數均為4學時;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內容及問題提出

    PBL教學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學生對相關基本技能有一定了解,因此,實驗開設時間選在學期后半段;問題設計對于教學開展尤為關鍵,好的問題應在到達教學目的的同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因此,根據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教師集體備課選擇了學生易懂且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如急性腸炎等病例,根據病例的主訴、體征、癥狀、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等,設置一系列問題,力求引導學生能迅速進入臨床情境,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病例及問題均在實驗實施前1-2周交給每個實驗組。

    1.3 教學方法

    實驗組為PBL教學結合傳統教學。首先常規講授1小時,主要講解腸道桿菌的分離與鑒定的基本原理及技術,并進行示范,然后進入討論、匯報及實驗實施過程。對照組則僅采用常規教學。

    1.4 PBL教學實施

    1.4.1 小組學習:每個實驗小組推選一名組長,組長收到病例及問題后,組織小組成員分析病例,并督促各組員在課余時間借助各種手段查閱文獻、資料、書籍等,同時整理歸納資料等。

    1.4.2 小組討論:小組成員歸納整理自己的資料后,由組長召集組員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前先將各成員資料進行匯總;討論時注重分析病例,并討論疾病發病機制、類型、診斷及防治等就,實驗過程中如何對疾病進行微生物學診斷及鑒別診斷,討論內容需有詳細記錄。

    1.4.3 匯報與實驗實施:小組討論結束后組長應進行總結,并制作匯報PPT,實驗課時對其小組討論結果及實驗方案等進行闡述。實驗帶教老師總結與點評后,由學生自主實施實驗。實施過程中,教師協助學生解決實驗遇到的問題。實驗后,教師應結合學生綜合表現對其進行評價。

    2 教學效果評價

    實驗完成后,隨堂采用相同考核試題對兩組學生進行實驗考核,并采用t檢驗分析考核;此外考核后對實驗組進行問卷調查,回訪學生關于學習興趣、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問題。

    3 結果

    3.1 考核成績

    兩組所有學生均參加實驗考核。結果發現,實驗組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93.23±4.21 vs 78.56±5.19 , p

    3.2 調查問卷

    共計發放調查問卷60份,收回60份。調查問卷結果發現95%學生對PBL教學持認可態度且希望以后在其他內容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模式;90%學生認為PBL教學有助于理論課知識的學習且學習興趣較傳統教學模式高;91.7%學生認為其綜合分析能力及臨床思維得到極大提高。

    4 討論

    現代醫學實驗教學強調培養學生“三基”能力,即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將PBL教學引入傳統實驗教學后,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參與知識探索及獲取過程,通過文獻、資料等的查詢以及自己獨立對病例進行分析與思考,有利于其更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并在實驗中進行運用。此外,由于是通過實際臨床病例引出問題,學生需了解的知識面不再局限在開課課程,而是需要進行適當地延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培養了其創新性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分組討論與匯報等,要求學生通過溝通對其歸納整理的知識進行交流與相互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歸納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第8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神經內科;實踐教學;循證醫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6-0119-02

    循證醫學是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交叉科學,是指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獲得的最好研究證據科學指導臨床實踐。具體包括五個步驟:(1)提出明確的臨床問題;(2)全面、準確地收集證據;(3)找出當前最佳證據;(4)應用最佳證據,指導臨床實踐;(5)后效評價循證實踐及其結果。

    一、在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實行循證醫學理念教育的重要性

    站在醫學教育的角度來看,循證醫學與我們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有許多不同之處,循證醫學是為了解決臨床發現的重要問題、去尋求已有的最佳證據,并通過評價分析這些證據,最后利用評價結果來指導臨床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的理論及方法,在醫學生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可以幫助醫學生建立科學的、正確的醫學觀念,并為其今后所從事的臨床工作夯實基礎。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進入臨床工作首先接受的就是臨床實踐時期,包括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臨床實踐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對臨床專業醫學生臨床思維模式的形成有著先入為主的作用,更有著重要的引導意義。循證醫學的教育理念及思想提倡進行獨立思考,并盡量調動個體的求新和創新意識,具有挑戰性、主動性及終生性的特點。因此,很多國內外的教育專家提倡應盡快將循證醫學理念引入臨床醫學教育體系,讓它成為提高臨床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從臨床實踐即見習及實習階段開始滲透循證醫學的基本原理、思想和方法非常有必要。

    很多醫學教育者們因此也注意到此種契機的重要性,在臨床醫學課程學習中積極貫以循證醫學觀念。發達國家的臨床醫生、護士已基本形成根據臨床研究依據來處理臨床問題的觀念。澳大利亞等國已將循證醫學納入醫學生的必修課程。國內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已率先在國內嘗試將循證醫學引入醫學本科生的教育中,但國內醫學教育尚未引入循證醫學課程,僅在醫學臨床課程中有一些循證教學方法探討。如楊新玲等將循證醫學引入神經病學進行教學改革初探,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昆明醫學院游晶等人將循證醫學引入新形勢下的傳染病學教學,幫助醫學生掌握自我更新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大大提高傳染病學教學的效果和醫學生的能力。重慶第三軍醫大景濤在見習教學中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典型病例疾病的發生、發展情況,引導醫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想一下,如果在醫學生剛剛接觸臨床醫學課程時就貫穿循證醫學理念,在循證醫學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效仿循證醫學具體實施步驟,那么當學生進入臨床工作時,不就有更加良好的基礎去應用循證醫學模式解決臨床問題嗎?

    二、將循證醫學理念引入到《神經病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腦血管疾病、老年性癡呆等神經內科疾病日益增加,《神經病學》這門臨床醫學專業主干課程凸顯重要。但是大部分醫學生在學習《神經病學》時比較困難,原因如下:一是神經系統的解剖比較復雜,通過單純的文字學習不容易理解。二是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并且比較抽象,形象化不足。三是教學形式主要是為掛圖和板書,形式比較單一,課堂氣氛不活躍,授課的效率低下,嚴重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并且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神經內科實踐教學方法亟待改進。

    將循證醫學理念有機地貫穿于臨床專業醫學生神經內科臨床實踐全過程,利用循證教學模式將既往脫節嚴重的臨床見習和實習連貫結合起來,幫助醫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較好地掌握臨床理論與技能,重在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理念,有利于醫學生創造性思維與評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計算機與網絡資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培養醫療衛生事業優質服務人才意義重大。

    三、《神經病學》實踐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念的實施方法

    在《神經病學》實踐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開設《循證醫學》課程,對醫學生進行循證醫學理念的啟蒙教育,包括循證醫學的概念、原則及具體實施步驟,比較傳統的經驗醫學與循證醫學之間的優缺點,逐步培養醫學生對循證醫學和自主學習的興趣。

    2.成立《神經病學》循證醫學小組,所有成員由具有循證醫學的基本理念和知識,具備流行病學知識,計算機、英語水平較強的臨床和基礎醫學師資組成,經常主動查詢閱讀文獻,能夠指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上網查找文獻并進行評價。

    3.做好實踐循證醫學教學模式準備,師生均應具備改革傳統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的意識,主動去學習并熟練掌握實施循證醫學的基本技能。循證醫學實施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怎樣準確地提出核心問題,怎樣正確使用數據庫查找資料,怎樣正確快速查找、閱讀并利用相關中英文醫學文獻,怎樣尋找評價的最佳證據等。

    4.在醫學生《神經病學》臨床見習過程中,帶教老師將學生分成為不同的循證小組,步驟如下:(1)提出具體臨床問題: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提出需要解決的臨床關鍵問題;(2)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文獻資料,收集證據;(3)評價文獻資料并咨詢臨床專家,找出最佳證據;(4)利用證據指導問題解答: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醫學知識,找到現有的最好的應用于病人診治過程中的研究證據進行總結分析。(5)后效評價,每個小組推選學生代表匯報,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5.在醫學生《神經病學》臨床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進一步引導醫學生適應并熟練掌握循證醫學模式:(1)準確并恰當地提出臨床關鍵問題: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準確提出需要解決的臨床關鍵問題;(2)根據問題查詢現在的最好臨床研究證據;(3)鑒別所尋找證據是否真實、對臨床是否重要;(4)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及所學的臨床知識,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使用循證醫學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尋找到最好的診療方案,并通過整理資料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成為全球共享的學術資源。

    6.每月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調查與反饋,不斷加強和改進,形成更適合醫學生的循證教學模式,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根據臨床現象多提問題,查閱相關書籍和文獻,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7.終末評價方法:(1)學期結束時進行考試或實習結束進行出科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改善情況問卷調查。(3)學生畢業后與就業單位及學生本人聯系,對其在臨床工作中繼續運用循證醫學模式進行調查及信息反饋。

    綜上所述,從臨床實踐開始滲透循證醫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非常必要。因此,在《神經病學》臨床見習和實習教學中繼續推行教學改革,引入循證醫學理念和模式,促使教師教育觀點的轉變,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主體實踐為主的教學氛圍,對于培養醫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醫學教學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Sackett DL,Rosenberg WMC,Gray JAM,et al.Evidence 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BMJ,1996,(312).

    [2]歐陽新平,田紹文,胡弼,等.生理學教學引入循證醫學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4).

    [3]王吉耀.循證醫學與臨床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4]劉文第.談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若干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2,(19).

    [5]郭煜,劉杰,金碉,等.論臨床醫學八年制教學中如何開展循證醫學教育[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3).

    [6]李靜,李幼平.循證醫學與醫學教育[J].遼寧醫學雜志,2001,15(5).

    [7]劉建平.澳大利亞循證醫學訪問紀要[J].華西醫學,2000,15(1).

    [8]王家良,劉鳴.循證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9]楊新玲,李雅麗,姚亞妮,等.將循證醫學引入神經病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循證醫志,2009,9(8).

    [10]游晶,韋嘉,楊微波,等.將循證醫學引入新形勢下的傳染病學教學[J].醫學綜述,2010,16(8).

    [11]景濤.在見習教學中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思維方式[J].醫學教育探索,2010,9(3).

    [12]何平平,吳艷平,歐陽新平,等.交互式培養本科護生循證認知與信息素質的探索[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2).

    [13]何平平,歐陽新平,周鈺娟,等.幫助在校護生樹立循證工作新理念[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7).

    第9篇:流行病學基本原理范文

    【關鍵詞】數理統計;教學改革;醫學實踐

    21世紀是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時代,醫學信息的正確收集、整理和分析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以及衛生經濟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數理統計》作為醫學院校學生建立統計分析思維的入門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對臨床工作和調查研究進行科學的整理,有利于對多種渠道獲取的醫學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在醫藥學領域應用數學方法,努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能解決醫學實際問題的新一代醫學生是我們的責任。中國

    《數理統計》是我校中醫、藥學專業、檢驗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課程立足隨機現象出現的規律,利用概率論和統計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醫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但這門課要求學生不但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概率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判斷能力。為增強學生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合格的醫學實用型人材,我們對這門課進行了教學改革,以下是我們的一些思考和體會。

    1改革課程教法,培養應用能力

    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醫、藥學專業的學生生源與普通高校的生源質量的差異也起來越明顯,由于學生中女生比例偏大,且多數文化基礎課較差,尤其是數學水平參差不齊,這給《數理統計》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傳統的統一課型、學內容、統一進度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要求。

    為了提高辦學質量,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學生能熟練使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我們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現以pbl教學法為例進行分析。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問題的學習) 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把學生置于依據現實而構建的情境中,并讓學生成為該情景的主人,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學習解決該問題所需的知識,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老師把實際生活問題作為教學材料,采用提問的方式,不斷地激發學生去思考、探索,最終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選取醫學實踐中的真實案例,查找資料,找出案例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做到心里有數。案例交給學生后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小組擬定出問題解決的方案,教師及時總結點評。

    比如:南陽及周邊地區15家醫院聯合對心肌梗死搶救治療后的患者進行了隨訪調查,其隨訪調查的部分資料如下表所示:

    根據這些資料,可提出如下幾個問題:(1)出院后第一年死亡率與以后幾年的死亡率是否有顯著性差別?(2)2年生存率是多少?3年生存率是多少?(3)如果有患者中斷了隨訪,中斷隨訪的患者如何進行統計分析?怎樣的隨訪才算有效?

    通過案例將理論教學與實際問題結合越來,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不過案例教學法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該教學法雖然在提高學生能力方面的優勢明顯,但它只是對醫學實踐中的某個方面或某種特定類型的問題進行分析,它不能代替系統的理論教學。案例教法只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扎實的理論知識才是討論的基礎,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實施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教學環境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學現代化特別是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已是大勢所趨。對大學生而言,《數理統計》知識點多,教學內容難于掌握,如果借助圖文并茂的cai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手段將更加直觀、生動、多樣。另外隨著醫學統計軟件的日益完善和廣泛應用,原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計算出結果的內容,現在使用統計軟件瞬間就能準確地計算出來,極大地方便了醫學統計學的教學。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雖然統計軟件包的使用為熟悉統計基本原理和統計方法的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對于那些統計概念不清,不能正確選擇統計方法的用戶來講將會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總之不管cai課件多么直觀生動,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語文魅力卻是無法被替代的,教師在課堂上的靈活發揮、隨機應變、融會貫通也是任何課件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只有把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和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醫學實踐。

    3采行彈性化課堂教學

    所謂課程的彈性化是針對以往課程的單一化與僵化的缺失而提出來的。它主張課程的實施要留有伸縮余地,使教師和學生有自主教學的機會。事實上,以一種僵化刻板的課程實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質的學生身上,是不科學的,同時也是行不通的,這有違教育原理,因此, "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是今天我們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原則。我們在課表及課程內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伸縮性,在教學方式和學業成績評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標準,以便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4聯系醫學實際,注重能力的培養

    《數理統計》課有很強的實用性,我們應明確培養目標,根據中醫藥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差異去優化教材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統計方法去解決醫學實際問題。教材要盡可能體現醫學的特點、應用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應淡化定理證明和計算技巧訓練,加強統計思想和統計方法的講解,重點講解如何選擇合理的統計方法,如何用統計軟件如spss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校的辦學實力。

    近年來,隨著眾多高層次的應用型、復合型醫學人才大量涌現,我國在醫藥衛生方面已經出現了良好的發展趨頭,不少掌握醫學和理科學科知識的畢業生進入工作第一線,使我們的醫學科學研究環境得以改善。愿我們共同努力,在統計教學中攜手前進,努力培養出合格的醫學實用型人材。

    作者簡介:吳建勇,男,河南南陽,講師,研究方向:統計學教學與應用研究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青青草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久久久久久| 成人韩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