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口腔醫學病案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醫學病案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醫學病案分析

    第1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摘要】口腔臨床實習教學是口腔醫學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實習階段,臨床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臨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口腔本科學生的培養質量。通過對加強臨床操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和注重醫患溝通技能的培養,以期培養高素質的臨床口腔醫學本科畢業生,適應社會需要。

    【關鍵詞】口腔醫學;臨床能力

    口腔臨床實習教學是口腔醫學教育的重要階段。通過一年的臨床實習,要完成從單純學生向醫生的改變,使學生進入臨床后能夠運用所掌握的醫學知識正確分析判斷并解決所遇到的醫學問題,對疾病的進行診治,提高臨床能力。學生經過畢業臨床實習后能適應社會的需要,適應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模式改變和發展的需要,傳統醫療模式向現代醫療模式的轉變,對口腔醫療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培養臨床操作能力

    口腔醫學是臨床學科中比較特殊的一門學科,它屬于外科系統,對醫生的臨床技能要求高。在一年的臨床實習中,要培養學生掌握必須的基本技能。本科畢業的口腔醫學生應掌握并獨立進行口腔常見病的診治,包括口腔內科、口腔修復科,口腔外科,兒童牙科等常見病。培養的目標是具有扎實的口腔醫學基礎知識、口腔臨床知識和技能的全科口腔臨床醫生。

    實習科室要為實習學生創造有利的條件,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各種實踐機會。帶教老師要對病源進行篩選,為口腔學生提供數量充足、穩定、病種適宜的門診病人,使學生能夠有更多檢查、診斷、操作訓練的機會,確保實習效果和實習計劃的完成,提高口腔臨床實習的質量。同時規范臨床診療標準,科室配備臨床經驗豐富、操作技術規范嫻熟、理論知識扎實、素質良好的臨床醫生從事帶教工作。帶教老師應該規范示教,從醫患交流、采集病史、臨床檢查、診斷、治療計劃、病例書寫、臨床操作等面面俱到對學生的臨床診治進行把關。

    2.培養臨床思維能力

    所謂臨床思維能力,是臨床醫師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對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邏輯推理、診斷與鑒別診斷,從而找出主要矛盾,制定治療方案,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臨床思維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臨床實踐中通過不斷培養得來的。剛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往往理論抽象思維占主導地位,臨床思維具有一定片面性和主觀性,學生們會照搬書本理論,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為了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每兩周一次為口腔實習學生安排臨床講座,由教學經驗豐富,臨床知識扎實的老師主持。講課時應盡量減少教科書內容的重復,而應以橫向聯接內容為主。因為學生學習臨床理論課時大多按教材章節,系統進行縱向聯接;而臨床診斷疾病時,需要學生具有橫向聯接的臨床知識和思維方法。同時帶教老師可以留一部分內容給實習學生自習,定期組織學生討論自習的內容,督促學生不斷復習和鞏固,不斷完善更新知識,提高分析解釋不同病例的思維能力,且能及時將理論合理運用于臨床實踐。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問題的探討過程中得到激發與提高,利于學生終身自學能力的培養[2]。

    臨床病例討論,也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整個分析討論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則起誘導、深化討論和糾正錯誤的作用。通過這種臨床病案討論,訓練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起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和鞏固課堂所學的作用。

    3.培養與患者溝通的技巧

    "所有醫生都必須學會交流和人際關系的技能",這也是要求口腔醫學生養成良好溝通能力,做一名合格醫生。

    現代醫療模式的做突出特點是把過去"以診療疾病為主"的粗礦的治病救人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思想。患者可以自主擇院、自主擇醫、醫療過程知情,這對醫生素質和服務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帶教老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醫患溝通能力相關知識的傳授,時刻注意學生醫患溝通能力,要將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滲透到每一天的臨床教學工作中去。學生面對患者往往怕說錯話、做錯事,易產生畏懼情緒。帶教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幫助他們在患者面前樹立醫生的形象,要時刻了解學生臨床能力和心理狀況,出現差錯及時糾正,尤其在醫療糾紛不斷的情形下,極端時學生會采取避免與患者接觸,說話的消極做法。帶教老師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適時表揚和鼓勵,使學生樹立信心,樂于和患者溝通,多接觸患者,多了解情況,及時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變化,拉近與患者距離。當醫患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后,患者就成為醫生的最好助手和老師,配合醫生的診治。

    總之,本科畢業生的臨床能力培養是多方面的,需要不斷探索,使學生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更好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周學東,石冰,于海洋.口腔醫學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1):8.

    第2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關鍵詞】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口腔生物學;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

    口腔生物學是口腔醫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口腔醫學教育從基礎理論學習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基礎。口腔生物學主要包括口腔微生物學、口腔生物化學、口腔疾病分子生物學和口腔免疫學等,通過各種生物學手段研究各種口腔疾病的發生機制,使學生從根本上了解和認識口腔疾病的發生的病因[1]。近年來,隨著分子細胞生物的飛速發展,口腔生物學的研究日新月異,知識更替加快,課堂需要講授的內容增加,但授課時數并沒有增加,反而因教學模式改革而減少[2]。這就給口腔生物學的課堂教學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的任務量增大,單位課時內講授的知識點增多,一些授課重點和難點無法詳細闡述,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大,出現畏難情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差。而且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以授課教師的講授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而無法主動地參與其中,無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效果不佳[3]。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創并應用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已在國內多數醫學院校內開展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4-5]。但PBL是否適用于口腔生物學的教學,其應用效果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亦未見報道。本研究選取117名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與傳統的LBL教學模式的對比,分析并明確PBL在口腔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因每期口腔醫學專業只有一個大班,故選取2011級學生作為對照的LBL組,而2012級學生作為PBL組。LBL組學生共58名;PBL組學生共59人,兩組學生入學及前一學期成績相仿。

    1.2方法

    根據口腔生物學的教學大綱選擇授課內容,兩組學生均由相同資歷的教師授課,并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講授內容。LBL組學生接受傳統的LBL教學模式:授課教師根據教案的授課計劃,以語言陳述為主,結合多媒體,系統全面且重點突出地完成教學內容的講授。PBL組學生采用PBL教學模式:首先,在課前,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或圖書館查閱文獻書籍,預習相關知識,并結合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然后,在課堂上,將每6個學生分為一小組,每小組配備一位教師,要求學生在小組內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組員之間相互糾正、相互補充,進一步完善問題的解決方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度地糾正及引導。最后,教師針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結合授課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總結歸納。

    1.3觀察指標

    在全部課程完成后,采用相同的試題對兩組學生的所學的口腔生物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估。試卷總成績為100分,90~100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60~7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數據資料用(x-±s)表示,并采用采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考試成績的分析顯示,與LBL組學生相比,PBL組學生的優秀率和良好率均顯著提高,平均成績亦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結果證明,與傳統的LBL教學模式相比,PBL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成績,有助于學生對授課內容的掌握,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學質量。

    3討論

    近年來生命科學和醫學的飛速發展,以及新的社會醫療模式對醫學人才培養的更高要求,推動著現代醫學教育不斷探索,尋求變革[6]。國家衛計委聯合教育部在2009年出臺了《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加強醫學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關鍵。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著力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的指示。目前國內醫學院校開展較多教學模式主要有PBL、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Learning,CBL)和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等[7-8]。其中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醫學教學過程中,以授課重點或經典案例為核心,提出問題,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引導啟發為輔,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系統地、主動地完成醫學知識的學習。與傳統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相比,PBL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自主學習、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在本研究中,我們對比了LBL和PBL兩種教學模式在口腔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對考試結果的分析表明,與傳統的LBL相比,接受PBL教學模式的口腔醫學專業學生的考試成績更好,對知識的掌握更扎實。而且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更高,自主學習和語言表達的能力更強。通過PBL教學模式與傳統LBL教學模式在口腔生物學教學中的對比,我們發現PBL教學模式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養成更好的學習方式,教學效果較好,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君瑜,張芳,楊芳,等.提高大學本科階段口腔生物學教學質量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2):298-230.

    [2]鄭慶委,管俊昌,徐錦程,等.口腔生物學課程教學現狀及改革對策[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10):901-903.

    [3]李倩,寇育榮,潘亞萍.“以器官系統為中心”課程整合模式在口腔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1):52-53.

    [4]王喆,楊新春.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6,17(7):91-93.

    [5]邢珍珍,吳錫平.淺談PBL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5):98-99.

    [6]王愛梅,王琴.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2014,4(2):19-22.

    [7]任川,何榕,劉書旺,等.CBL教學法在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125-126.

    第3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口腔預防醫學是口腔學科重點和難點,該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對該部分知識領會較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在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方法,受到醫學教育者的矚目,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1]。但是我國的國情不允許完全照搬國外的PBL教學模式,因而采取兩種教學法的優點,將兩者有機結合,探討一種適合我國口腔預防醫學教學的新方法。

    選擇口工藝專業60名中專生,隨機分配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人,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既往的成績無統計學差異。試驗組采用PBL+L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LBL教學法授課。選擇口腔預防醫學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作為研究內容,開展兩種教學模式的對比研究。兩組教學課時、內容、進度同步進行。

    1)PBL+LBL法。注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充分運用CAI課件,倡導結合真實或模擬案例進行實踐和討論的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教學法和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出一個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且可以快速找到恰當的答案,并且易于評價和應用的問題上面。把學習內容分解成若干討論題,制作典型的教學案例。

    如“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可以分解為“妊娠期婦女如何進行口腔保健”“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殘疾人口腔健康問題”等論題。授課前將學生分為5組,將病案和問題交給每個小組,學生提前預習并查找證據,提出解決方案。授課時教師用0.5學時采用LBL法進行講授,在爾后的1.5學時采用PBL法,以學生為主討論病例,同時其他小組可以提出問題,并可以提出建議。最后10分鐘,授課教師加以總結,簡短地從專業的角度對每個問題的知識點加以重點強化、擴展和補充,解決學生忽略的問題,并將下次的案例提供給學生。

    2)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強調模擬和實踐教學。在PBL教學中,教會學生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互聯網資源,開展證據查詢的實習和訓練,使學生能自覺、主動、正確地查找與利用醫學資源。學會查找EBM證據重要的資源,如Cochrane Library、OVID數據庫、MEDLINE、EMBASE及大量的網絡免費資源及國內EBM證據資源,如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數據庫(CNKI)、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等。

    3)傳統教學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制作課件采用LBL法進行以教師、書本為中心的灌輸式課堂講授。

    評價指標從客觀性和主觀性兩個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注重評價學生對實際病例的分析能力、文獻檢索和證據評價的能力。

    1)客觀評價。該章節授課結束后進行筆試考核,內容包括基礎理論(選擇、判斷、名詞解釋)和病例分析(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兩部分各占50分。發放考試試卷60份,回收60份。

    2)主觀評價。對PBL+LBL教學組3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滿意度、學習興趣、能力提高等方面組成,征求每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每項內容均采用ABC三級進行評價。發放調查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

    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接受兩種教學法的學生的客觀成績采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

    基礎理論部分的考試成績試驗組成績略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尚不能認為兩組學生基礎理論的學習有差別。病例分析部分及平均成績兩組學生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

    大多數學生對PBL+LBL教學方式予以肯定,但是對教師授課仍有不滿意的情況(表2)。

    口腔預防醫學是為了執行國家總體預防衛生政策而在口腔公共衛生方面開設的一門主要課程,該部分內容理論性強,內容覆蓋面廣、抽象。傳統的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模式主要是應用LBL方法教學,該方法是一種灌輸式教學,教師用大部分時間進行課堂理論講授,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由于“教”與“學”脫節,理論性知識沒有與臨床實踐很好地結合,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起來單調無味,很難掌握。因而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的臨床實踐和分析推理能力差。PBL教學法自從被提出并于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已經被國內多家醫學院校所應用[2-3],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發現PBL教學法也存在很多問題。因而將PBL與LBL有機結合,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

    通過統計分析發現,PBL和LBL相結合教學組的基礎理論成績與LBL組無差異,這與大多數文獻報道類似[4-5]。可能的原因是,這部分試題內容以書本基礎知識為主,通過努力記憶,均易于掌握,教學方法的變革對基礎理論的掌握影響不大。對于病例分析題,PBL+LBL教學組成績顯著高于傳統組,這與大多數文獻報道一致[4-5]。原因是通過問題討論和傳統教授的授課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及知識的掌握,培養了學生對疾病的應對處理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次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改革是在不改變原有教學課時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制作符合PBL+LBL教學要求的新課件。雖然PBL+LBL教學模式具有顯而易見的優點,但發現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不足之處:

    1)理論知識沒有充足時間講授;

    2)提前討論案例占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

    3)上課人數偏多,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機會不等;

    4)學生易在感興趣的話題上花費太多的時間,而忽略某些較為重要的環節;

    5)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成熟的技能,課前課后花費時間很多;

    6)遠期的教學效果不確定。

    針對這些新問題,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改善教學方式,以便完善口腔預防醫學教學模式,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口腔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友良,張清,蔡明慧.PBL教學法在口腔預防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2011,31(7):396-397.

    [2]初鐵楠.PBL教學法在口腔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3,24(1):119-120.

    [3]劉昕,李全利,張維波.比較PBL與傳統教學在口腔材料學教學中的效果[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3,22(2):

    106-109.

    第4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凱里 556000

    [摘要]PBL就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口腔修復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口腔醫學專業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把他們分別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來進行觀察,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PBL的教學模式來比較和研究PBL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中的作用。本文寫作的目的還是在于探討出一種更加適合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從而改進我們對于口腔修復學的研究和學習,希望為我國的口腔修復學進一步引進PBL教學法提供自己的一點見解和意見。

    [

    關鍵詞 ]PBL; 教學法 ;口腔修復學

    [中圖分類號]R19[文獻表示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15)2(C)-0044-02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sthodontics

    ZHU Mei

    QinDongNan n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 zhou556000,China

    [Abstract]PBL is a kind of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 teaching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cavity repair practic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adopted by the mainly through oral classes, 100 students as object of actin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PBL teaching mode to compare and study the rol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sthodontics, the purpose of this writing is a more suitabl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so as to improve our research and study of prosthodontics, hope for our country’s prosthodontics to further the introduc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to Provide their own insights and views.

    [Key words]PBL; Teaching method; Prosthodontics

    [作者簡介]朱梅(1978-)女,侗族,湖南雙峰人,遵義醫學院學士,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口腔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口腔修復臨床與教學.

    口腔修復學是口腔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以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床醫學及口腔醫學美學、材料學、技工學、生物力學等學科為基礎的應用性學科。口腔修復學作為口腔醫學的主要學科之一,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1]。而PBL教學方法在口腔修復學實訓課程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讓學生熟悉和掌握口腔修復學的臨床實踐技能,而且還能使學生進一步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在我國目前的口腔醫學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其量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但是這兩種教學方法都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教來帶動學生的學習,學生只是單方面的去接受和模仿,均屬于填鴨式教育,這樣一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但是PBL教學方法的使用和推廣,卻將教師放在了一個引導的地位,而學生才是主體,在PBL教學方法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也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呆板和僵硬,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

    1 PBL的概念和特點

    1.1 PBL的概念

    PBL的全稱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這個教學模式的提出,是由美國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創,并且目前在國際上成為主流方法的一種教學方法[2]。PBL所重視的是,要把學習放到一種有意義的情景中去,通過讓學生自己接觸問題從而掌握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課本知識的學習上。目前,PBL教學法已經開始被很多師生所接納,并且都取得了較好的評價,口腔修復學也在2004年應用了PBL教學法。

    1.2 PBL的特點

    PBL的特點歸結到一點就是“以問題為基礎”進行教學[1],體現在實踐中就是把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導,而讓學生起到主體作用,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2 PBL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實訓課程中的運用

    2.1 選取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2012級口腔醫學專業(1)、(2)班總計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2級口腔醫學(1)班50人,使用PBL教學法,稱之為實驗組,2012級口腔醫學(2)班50人,則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稱之為對照組,然后再將這兩組又各分成5個實習小組,每組10人,在各個小組中不存在顯著差異。

    2.2 學生通過分組,以小組作為一個單位,均由資歷相同的兩個老師進行帶教,按照教學課程的要求進行教學

    口腔修復學實訓課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可摘局部義齒、全口義齒、固定義齒,以全口義齒實訓課程為例,實驗組采取的學習方法是PBL教學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臨床實際,設計出一系列符合全口義齒教學大綱和內容的無牙頜臨床病例詳細資料,提前一周將病例資料發放給學生,再讓學生通過教材,學院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自主去發現問題并且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進行問題的解決和評估,制定出一系列相關治療計劃和修復方案,然后教師提供同步指導和示教,最終完成全口義齒的修復制作。通過教師提前布置病案讓學生自主去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對照組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帶教老師單方面的講解和示教全口義齒的制作全過程,然后學生按示教進行實操。最后教師按統一標準通過檢查兩組學生的全口義齒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進度進行一個掌握并總結。

    2.3 在對實訓操作考核和學生的問卷調查兩方面進行分析,得出一個初步結果,即實訓操作考核優≥85分,良≥75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

    2.4 調查結果

    在兩組的實訓操作考試成績中,實驗組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在針對實驗組的問卷調查中,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比起來更具有吸引力,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臨床實踐能力,但也有少數學生認為PBL教學模式有些難以接受,查詢資料制定修復治療方案費時費力,但總體上還是傾向于PBL教學法有著正面的評價,而對照組的學生則認為傳統教學可以進行創新,對實驗組采取的PBL教學法也體現了濃厚的興趣(表2)。

    3 PBL教學法應用于口腔修復學教學的優勢

    在我國傳統的口腔修復學實訓教學中,主要是帶教老師講解理論知識及示教為主,然后學生按示教進行實操等方式進行教學,在其中,學生是作為被引導者的身份,由于受到教師自身水平和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與學生之間很難實現一個雙向的流通渠道[2]。因此很多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僅僅是存在于課堂之上,而課后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就會很快忘記。而PBL教學法在教學中采取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策略,每個人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整個課程的教學中來,可以和教師以及學生進行親密的互動,并且有機會進行臨床實踐,通過以上種種方式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并且鍛煉了學生臨床實踐的操作,加強了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

    PBL的教學提供給學生的是一個更加寬松和自由的學習環境,通過和小組成員不斷的交流,可以促進個人成長,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這些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基礎,并且能夠使得學生建立健全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格和品質,這將使得學生終生受益[1]。

    4 PBL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盡管PBL的教學法的應用能夠為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創造基礎,對于學習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它也還是存在著一些無法避免問題的。

    在PBL教學法中,教師能夠培養好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這卻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作為基礎的,在教師布置好一個課題之后,學生首先要了解這個課題的意義是什么,然后要尋找到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而且學生還要應付在臨床實踐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是要花費很長時間去完成的,因此PBL教學法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要遠遠高于傳統教學方法,但是在目前的教學情況下,專業課的課時已經是非常緊張,很難滿足按照PBL的要求實行大面積全覆蓋的教學[6]。

    PBL教學法的推廣,依賴于良好的教學環境。首先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素質和隊伍建設的問題。教師必須具備扎實充足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對授課中的細節進行充分的考慮,并且要做好學生可能會面臨困難的準備以及如何幫助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但是在當前我國的口腔醫學教學環境中,教師隊伍建設的不夠強大也給PBL進一步的推廣制造了阻力。如果要想大范圍的展開PBL教學法,在教師資源的問題上,也將面臨著很大的短缺,并且會加大學校的財政壓力。

    其次,PBL倡導的是一種自主學習的理念,要求學生能夠進行自我的良好控制和規范,學習增添動力。但是在我國現在的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存在著很明顯的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據調查,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的主要障礙來自于自主學習能力的不足。而在PBL教學法中,卻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挑戰,學生將如何提高自己去應對這種挑戰也是我們面臨和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此外,PBL教學法需要學生自主的進行查閱資料,然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現在的很多院校還沒有足夠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不能夠給廣大的學生提供充足的圖書館資源和電子資源。

    綜合所訴我們可以看出,雖然PBL教學法的優勢非常明顯,但是目前還沒有大范圍的展開是有著自身原因的。不論是從教師素質還是學生接受能力和學校財力方面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此,PBL教學法的推廣在我國口腔修復學的教學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我們也不能夠被這些問題給嚇退,還是要在不斷前進中創造實現口腔修復學教學PBL全覆蓋的可能。

    5 結語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PBL教學法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并且這種優勢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發現,都是能夠促進口腔修復學的進一步發展的,而在我們的試驗中,明顯的看出了PBL教學法的優勢和長處。但是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問題,要想在我國口腔修復學實行PBL教學法的大力推廣,還需要通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能達成目標,不論是從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上來說,還是在學校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建立與完善上,或者是學生如何提高自己自主學習意識的方面上,都還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

    [

    參考文獻]

    [1]吳紹勇,閆紅,任若梅.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見習課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04(4):76-77.

    [2]李芒,徐承龍,胡薇.PBL的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 2001(6):37.

    [3]黃亞玲,劉亞玲,彭義意,等.中國學生應用 PBL 學習方法可行性論證[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115.

    [4]黃素霞,葛松林,俞方,等.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在全科醫學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5):172.

    [5]王邦康,王松靈,呂嬰.中國高等口腔教育的現狀與展望[J].北京口腔醫學,2001(2):89.

    第5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在口腔內科臨床教學中,加強實踐性教學,使理論聯系實際,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用性人才至關重要。口腔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專業,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切實掌握診治口腔內科疾病的基本技術和操作能力,以適應患者的要求。目前口腔內科學作為二級學科,包括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和口腔黏膜病學三個學科,口腔內科的實驗教學涵蓋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等內容。口腔內科學實驗課教學內容正是針對口腔內科學的特點,為每個學生配備一系列配套的耗材、各類操作器械和儀器及特定的(如口腔臨床醫學仿真頭模實驗室)試驗環境。實驗教學是口腔內科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在接受理論課后,在實驗室中通過親自在仿頭模上操作,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親自動手的能力。在實驗室實習階段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并引進必要的教學設備,提供充足的時間,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練習機會,使他們熟練掌握牙體牙髓病和牙周疾病常用的診斷和治療技術,才能更快地適應臨床醫生的角色,也可以避免或者減少以后臨床上因基本操作的失誤給患者增加的痛苦。多年的實踐證明,學生在臨床上發生的許多問題就是由于其對前期實驗室教學中應該掌握的內容沒有完全理解,更沒有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1、2]。隨著社會的發展,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這種要求將變得越來越突出。因此,加強口腔內科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對于一個口腔醫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1 口腔內科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學生動手能力差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1)、長期以來“重理論,輕實踐”、“重傳授知識,輕能力培養”的思想一直束縛著師生,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2)口腔內科實驗實習所需材料設備費用高,品種多,操作復雜,尤其是由于生活水平及治療水平的提高,拔牙的人數明顯減少,使天然離體牙的來源越來越少,導致離體牙練習的機會明顯減少。而人工模仿牙費用又相當高,目前教學承受能力有限。(3)學時少,不能很好地保證實驗技能的訓練。(4)實驗內容陳舊、簡單,實驗方法手段落后,學生實驗興趣低,跟不上教學改革的步伐。(5)實驗室教學與臨床實習部分脫節,學生接待患者能力、與患者交流能力差,不能把模型與人體客觀聯系在一起學習思考。

    2 改革措施

    2.1 對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 以往的口腔內科學實驗教學主要包括讓學生“聽”講解和“模仿”操作兩個環節。通過改革傳統教學法,形成新的教學模式,即說、做、畫、寫四環節。說:即讓一部分學生用語言簡要表達自己的治療方案設計,并用簡單線圖圖示表達,然后闡述設計的理由;讓另一部分同學分析治療方案設計的長處和短處,并進行修改,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表述自己的觀點并說明選擇依據。整個過程貫穿于PBL教學法,圍繞著“焦點問題”所例舉病案進行。另外,在“說”的環節中,我們通過增加臨床橋梁見習和教學義診來增加與患者的交流,教學生通過簡捷的語言與患者溝通,迅速而準確地采集有效信息,及時綜合分析信息做出診斷;教他們怎樣接觸病人,怎樣通過有效而有針對性的語言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做:指讓學生動手操作,包括石膏牙洞型雕刻,離體牙洞型制備、充填以及開髓揭頂、根管預備等牙髓治療手術操作,同學之間相互進行口腔檢查、齦上潔治術,在豬頭頜模型上做齦切術、牙周翻瓣術、根尖切除術等。這個環節我們強調操作過程與結果相結合,注意支點、口鏡的使用和訓練。要求操作規范、行為規范,桌面整潔,器械擺放有序,培養無菌操作意識。畫:學生課后將整個實驗課內容綜合濃縮,用簡圖或圖表表達。如繪制Ⅰ~Ⅴ類離體牙洞型,Ⅰ、Ⅲ類洞墊底充填術的近遠中向剖面圖,上下頜、前后牙各種開髓揭頂后洞型與髓腔矢向、冠向剖面形態圖,干髓術、塑化、根充術的冠剖面示意圖,各種牙周手術、根尖周手術切口設計圖,各種材料性能比較圖表,各種牙髓治療方法比較圖表等等,并附上簡短文字說明。寫:學生課后書寫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操作體會融合,很好地組織語言完成。如設置多方面問題“為什么要墊底?墊底操作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為什么? ”“Ⅲ類洞設計要考慮哪幾方面因素?”“開髓揭頂后洞型的內壁與髓腔內壁和根管側壁有怎樣的關系等。

    2.2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 傳統的“灌注式”實驗教學方法違背了教學基本規律,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我們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開展“啟發式”教學,讓教師成為教學的主導,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學會學習、實踐[3]。①精講多練。學生在實驗前應預習實驗講義,對實驗有概要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僅講明實驗的重點、難點、注意事項及需要改動的內容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全力投入到實驗中去,仔細做好實驗每一步,分析和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做好巡視輔導工作,對存在的共性問題,在實驗結束前做簡要的講解、總結。②“少抱多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很多問題,有些甚至無從下手解決。此時教師對學生不應“抱著走”,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不要代替學生操作、處理問題。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改革實驗考核方法 考核、考試是實驗教學的有效手段,傳統的考試往往只考理論,不考實驗,多把實驗的有關內容加于理論考試中。多年來,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將實驗考試單獨進行,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10%。實驗考試的試題由理論和操作兩部分構成,匯于一張試題卡上。不同的理論題和操作題隨機組合,制成一百余張卡。考試時學生隨意抽出一張,準備5min,口頭回答理論問題,接著進行實驗操作,教師注意觀察操作的全過程,最后師當場評價實驗考試成績,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扣分理由、標準。

    3 結語

    通過實驗教學改革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初步成績,基本上得到了師生的認可。臨床教師普遍反映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和臨床技能與以往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認為提高了學習興趣,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臨床實習打下了基礎。當然,實驗教學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需要改進、改善或者需要提高的問題。例如,應增大實驗課時在總課時中的比例,增開綜合性實驗,開放實驗室或者延長實驗時間,改善實驗條件,提高實驗教師的綜合水平等。這些問題將會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而逐步加以解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實用型口腔醫學人才。

    參 考 文 獻

    [1]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8-221.

    第6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1PBL教學法的實施方法及流程

    1.1教學病例的選擇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經歷了牙列的三個階段。在疾病診治過程中,在牙齒和牙髓的保留方面,有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針對兒童口腔臨床的特點,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病例的收集,篩選和整理,并且從病例中引出問題。以8歲兒童上前牙冠折露髓和牙本質暴露為例,描述①病史,主訴,癥狀:包括受傷的時間,地點,受傷當時全身及局部情況,是否采取急救措施,已作何種處理。②臨床檢查,包括頜面軟組織、頜骨、關節情況,咬合關系,牙體硬組織,牙髓和牙周,牙齒松動度和移位情況,X光片等,由輔導教師將病例交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診斷和可行性治療方案。

    1.2問題的提出

    實習醫師在進行簡短的討論之后,明確該病例需要注意年輕恒牙的牙根發育和牙髓的保存。治療的重點著眼于牙根是否發育完全和牙髓保存方法的選擇。治療方式的選擇主要考慮牙髓活力狀況,牙齒松動度和移位,咬合情況,X光片所示牙根牙周情況等。在這個過程中,輔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相關的知識點,只起組織協調作用,不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1.3自學解決問題

    實習醫師就牙根發育和牙髓保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一方面復習課本知識和以前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到圖書館或通過因特網查閱相關資料及文獻,在檢索方面輔導教師可給予指導。在復習和查詢資料期間,學生間還可進行小范圍的交流討論,對彼此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解答,直至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為止。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及時溝通和交流,以便保證學生順利解決問題。

    1.4小組討論小結并提出新的問題

    實習醫師在討論過程中進行交流和互相補充,加深對已獲信息的了解,討論未能解決的問題,得到一個相對完整的治療方案,最終由輔導教師對討論結果做出評論,并對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總結講述。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老師的總結對牙髓保存的方法,部分活髓切斷術和冠髓切斷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例如選擇的時間,牙髓活力的判斷,蓋髓材料的選擇等。此時,可將問題進一步深化,給出新的思考問題。通過逐步給出復診時間,不同的主訴及臨床檢查,由學生根據所給資料調整治療方案。如當活髓切斷術失敗后,出現牙髓炎癥狀時,采取何種治療方案,從而引出根尖誘導成形術的應用和注意事項等。

    1.5在臨床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

    由于兒童口腔醫學臨床實習所安排的時間和機會相對較少,口腔臨床醫學生在有限的臨床實習中不可能全面系統接觸兒童口腔病人。學生在實習之前已經完成兒童口腔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另外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親自接診或觀看同學老師接診兒童病人,舉一反三,實習效果將會大大提高。

    2PBL在兒童口腔醫學臨床實習中的優越性

    2.1PBL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臨床診療技能書本上的內容是分學科分章節的,重點比較突出,而臨床的很多實際問題是各個問題的綜合體,不是某一個章節的知識就能完成。為了解決臨床問題,需要綜合多個相關學科的內容,加以全面的分析,并隨著診療過程患者的轉歸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在綜合分析過程中,學生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學科全面考慮和解決問題。從臨床檢查、病因分析到制定治療計劃和臨床操作的實施,系統全面的考慮使學生們對各種疾患的診療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PBL法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點,為學生提供了臨床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臨床思考能力。

    2.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學、科研、創新能力問題提出后,學生自己到圖書館或互聯網上查詢相關文獻,了解與問題相關的發展、研究、進展。學生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獨立思考,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尋找答案,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大大增強,文獻檢索等自學能力亦獲得提高[4]。另外,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可以掌握本學科研究的最新進展,同時可以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培養其獨立思考的創新能力。學生的PBL整個過程與科研工作的過程是一樣的,這也就使我們的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臨床知識的同時,也為將來開展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有利于培養協作能力,表達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在兒童口腔臨床中,醫患關系由醫護人員、患兒、監護人三邊關系構成。兒童口腔醫生既要做到與家長充分溝通,充分配合診療工作,又要根據患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采用有別于成人的交流與溝通方法,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增加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以小組內討論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相互交流與協作,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合作默契。通過課堂中的辯論,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清晰簡潔易懂的將問題闡明,與家長恰當的溝通,獲得理解支持。

    2.4使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得到了提高PBL教學過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過程需要嚴密邏輯思維,從核心教學內容的提出,病案的收集選擇,到幫助學生查閱文獻,總結討論,準備教師需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對教學過程中可能衍生出來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科研能力[4]。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各種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式教學中來,尤其對一些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差和性格內向的學生要予以更多的關注。另外,PBL對教師把握課堂的節奏的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則應通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把握將時間合理分布,在適當的時機運用適當的問題將討論向正確的方向引導,避免學生在感興趣的非重點話題上花費過多的時間。

    3PBL在兒童口腔醫學臨床實習中需注意的問題

    第7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摘要】目的對非計劃再手術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針對性改進。方法以四川省某三級綜合醫院2013年住院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住院電子病案系統對手術信息進行限制檢索。共篩選出非計劃再手術24例和計劃再手術157例,對非計劃再手術潛在危險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因為外科專業、手術分級、切口類別、ASA分級和是否急診手術的不同,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有統計學差異(P<0.05),手術分級和ASA分級是非計劃再手術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 非計劃再手術;危險因素;三級綜合醫院

    Risk Factors on Unplanned Re-Operation in A General Tertiary Hospital: A Retrospective Study/CHEN Wei,YANG Pei,XIAN Yujianbo,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35-37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n unplanned re-operation and provide targeting improvement.MethodThe surgical inpatients in 2013 in a general tertiary hospital in Sichuan were included into the study, and operation information was searched through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 Twenty-four unplanned re-operations and 157 planned re-operations were retrieved.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n unplanned re-oper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The unplanned re-operation rat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surgical departments, operation classifications, surgery incision conditions, ASA levels and whether emergency operation or not (P<0.05). The oper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ASA level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n unplanned re-operation.

    Key wordsUnplanned Re-Operation;Risk Factor;General Tertiary Hospital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enter Hospital of Mianyang,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非計劃再手術屬于圍術期嚴重負性事件,是衡量醫院手術質量的有效指標,是我國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的重點指標。本文對非計劃再手術的危險因素進行回顧性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以四川省某三級綜合醫院為例,通過住院電子病案系統,對2013年住院手術患者的信息進行限制檢索。由手術相關專業專家對患者同次住院期間接受二次及以上手術的病案進行全面分析,篩選出非計劃再手術24例和計劃再手術157例。

    1.2研究方法

    根據非計劃再手術的醫療質量控制特性,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1-2],將性別、年齡、外科專業、主刀醫師職稱、手術分級、切口類別、ASA分級以及是否急診手術共8項指標作為潛在危險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確定導致非計劃再手術的危險因素。手術分級是根據技術難度、復雜性和風險度對手術操作進行的分級,共四級[3]。ASA分級是麻醉前根據病人體質狀況和手術危險性進行分級,將病人分成六級[4]。手術分級結果來自住院病案首頁,由手術醫生根據原衛生部手術分級分類目錄填寫;ASA分級結果來自麻醉前訪視記錄單,由麻醉醫生根據ASA分級標準填寫。

    1.3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首先,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計量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用χ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以篩選非計劃再手術相關危險因素,即能影響是否發生非計劃再手術的因素。其次,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非計劃再手術獨立危險因素,即能影響是否發生非計劃再手術的主要或唯一的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與分析

    2.1非計劃再手術相關危險因素

    非計劃再手術潛在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非計劃再手術與計劃再手術在性別、年齡和主刀醫師職稱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性別、年齡及主刀醫師職稱與非計劃再手術無關。各外科專業中,產科、腦外科、心胸外科及普外科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明顯高于其它專業(P<0.05),說明外科專業與非計劃再手術相關。三級和四級手術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明顯高于一級和二級(P<0.05),說明手術分級與非計劃再手術相關。Ⅱ類和Ⅲ類切口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明顯低于Ⅰ類切口(P<0.05),說明切口類別與非計劃再手術相關。ASA 3級、4級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明顯高于1級、2級(P<0.05),說明ASA分級與非計劃再手術相關。急診手術患者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明顯高于非急診手術患者(P<0.05),說明是否急診手術與非計劃再手術相關。

    2.2非計劃再手術獨立危險因素

    非計劃再手術的5項相關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外科專業和是否急診手術對是否進行非計劃再手術影響不明顯(P>0.05),不是非計劃再手術獨立危險因素。手術分級和ASA分級對是否進行非計劃再手術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其95%置信區間大于1,提示它們是非計劃再手術獨立危險因素。切口類別對是否進行非計劃再手術亦有明顯影響(P<0.05),但其95%置信區間小于1,說明其為非計劃再手術保護因素。

    3討論

    本研究定義的非計劃再手術限定于患者同次住院期間,不包括患者由于手術不良事件或其它意外情況而實施的多次住院手術。所謂非計劃,即因初次手術所導致的并發癥或其它圍術期不良后果再次手術,屬非預期重返類手術。Guevara等[5]對急診手術是否為非計劃再手術危險因素做了隊列研究,定義非計劃再手術為任何患者在初次手術后30天內再次接受手術。根據各項研究背景和目的的不同,非計劃再手術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但是,非計劃再手術與計劃再手術之間存在明顯區別。計劃再手術的實施對象為生理功能恢復良好的穩定病人,比如患者具有正常的凝血功能、穩定的內在環境及良好的心肺功能狀態等。而接受非計劃再手術的患者往往生理功能不穩定,比如存在持續出血、手術并發癥或其它手術相關不良后果使患者病情持續惡化等[6]。由此可見,非計劃再手術是對不良手術后果的挽救性治療措施,對其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有助于采取針對性措施規避風險。

    本研究發現的諸多危險因素中,外科專業、手術分級、切口類別、ASA分級和是否急診手術是非計劃再手術相關危險因素。進一步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僅手術分級和ASA分級是非計劃再手術的獨立危險因素。分級越高,難度越大,手術操作的不可控性增加,手術潛在風險越高,更容易發生非計劃再手術。ASA分級越高,患者的生理功能越不穩定,往往存在嚴重的合并癥,非計劃再手術發生率增加。研究結果發現,ASA分級的OR值達6.474,反映ASA分級是非計劃再手術高危獨立風險因素。手術切口從Ⅰ類到Ⅲ類是從清潔切口到污染切口的漸進演變[7],污染切口手術往往需要進行多次計劃性手術,這些患者發生非計劃再手術的幾率非常低。研究結果也顯示,切口類別為非計劃再手術保護因素。

    由于研究對象受地域、人群、病種分布及手術技術水平等影響,本研究結果有其局限性。Mukerji等的研究[8]發現,急診手術是非計劃再手術獨立危險因素,但限定于30天內非計劃再手術,急診手術與非計劃再手術未呈現顯著相關。Mcsorley等[9]的研究發現,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在非計劃再手術中并無顯著差異。為盡可能規避此類研究的局限性,以醫院2013年全年所有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三級綜合醫院按照《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嚴格篩選評定,其醫院規模、專業類別、服務能力及手術技術水平等具有一致性,故本研究結果具有一定普遍意義。同時,采用住院電子病案系統對手術信息進行分類檢索,信息化技術為本研究提供了科學、可靠的基礎數據,故本研究結果具有一定普遍規律[10]。

    參考文獻

    [1]Schmidt-Rohlfing B,Heussen N,Knobe M,et al.Re-operation rate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 with the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PCCP):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J].J Orthop Trauma,2013,27(6):312-317.

    [2]李曉,劉兵,孟克.我院76例非計劃再手術監測分析與評價[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2,26(6):369.

    [3]張方,高建國,肖輝.衛生部手術分級管理系統實現方法[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3):36-37.

    [4]王莉,侯銳,胡開進.ASA分級系統在口腔外科門診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2,28(1):52-53.

    [5]Guevara OA,Rubio-Romero JA,Ruiz-Parra AI.Unplanned reoperations:is emergency surgery a risk factor? A cohort study[J].J Surg Res,2013,182(1):12-14.

    [6]Hirshberg A,Stein M,Adar R,et al.Reoperation Planned and unplanned[J].Surg Clin North Am,1997,77(4):897-906.

    [7]劉璇儀,劉海燕.病案首頁手術切口分類及愈合等級的界定標準[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56(7):238.

    [8]Mukerji N,Jenkins A,Nicholson C,et al.Unplanned reoperation rates in pediatric neurosurgery: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and proposed use as a quality indicator[J].J Neurosurg Pediatr,2012,9(6):668.

    [9]McSorley S,Lowndes C,Sharma P,et al.Unplanned reoperation within 30 days of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NHS Lanarkshire[J].Colorectal Dis,2013,15(6):689.

    [10]張浩,婁苗苗,劉丹紅.醫療質量電子化測量指標的結構化方法[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2):59-60.

    通信作者:

    喻明成: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院醫教部護師

    E-mail:yumingcheng@163.com

    收稿日期:2014-06-03

    第8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中圖分類號:R739.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04-0035-02

    Experin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arge type sublingual gland cyst: a case report

    LI Hui1, ZHAO Xiaozhen2

    (1.Tianpi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1, China; 2. 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KEY WORDS sublingualgland cyst; Chinese medicin

    舌下腺囊腫為舌下腺導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囊腫,目前認為導管遠端部分堵塞后擴張和導管破裂黏液外漏入周圍組織間隙是形成囊腫的主要因素。舌下腺囊腫中醫稱為“痰包”,首見于《外科正宗》,其云:“痰包,乃痰飲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結如匏腫,綿軟不硬,有礙言語,作痛不安……”,認為“痰包”病機為痰飲流注,凝聚舌下所致。本文報道診治1例舌下腺囊腫患者的經驗。

    1 病例介紹

    患者女,53歲,因舌下腫脹1個月,伴頭暈乏力1周于2015年10月9日首診,主訴1個月前自覺舌下腫脹,按炎癥自行簡單處理(具體不詳)后腫脹逐漸加重,影響進食,遂就診于當地醫院,診斷為舌下腺囊腫,建議切除。患者拒絕接受手術,希望口服中藥治療,遂求診于本院。患者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舌下可見一3 cm×3 cm界限明顯的暗紫色“瘤狀物”,言語稍有不暢,時感頭暈,小便調,大便干,口不干,納可,舌紅絳,苔白,脈細,已絕經。辨證:氣陰兩虛。治則:益氣養陰、軟堅散結,太子參15 g,白術12 g,茯苓15 g,陳皮6 g,生米仁15 g,八月扎12 g,夏枯草15 g,生牡蠣15 g,貓爪草30 g,制半夏9 g,生地30 g,杏仁9 g,瓜蔞子打15 g,山芋肉15 g,山慈姑9 g,懷牛膝9 g,雞內金12 g,炒谷芽15 g,炒麥芽15 g,14劑,每日1劑,煎取200 ml,分早晚2次溫服。

    二診時患者自訴舌下腫脹較前好轉,囊腫為2. 2 cm×2. 5 cm,時有咽痛,大便干,小便可。患者舌質紅苔白,脈細。原方加減:口干,則加南沙參、北沙參、天冬、麥冬;口苦屬氣機不暢者加制香附、柴胡,便干酌加瓜蔞子,加減應用。

    2016年1月11日(五診)時,患者證見口苦、口干,舌質暗苔白,脈細,舌下肉眼囊腫已明顯縮小為1 cm×1 cm。患者出示當地醫院B超(常熟市支塘人民醫院,2015年12月30日)結果,右側頜下腺處見47 mm×26 mm的囊性包塊,境界清,邊緣不規則。右側頜下可見一低回聲區,大小12 mm×5 mm,境界清,邊緣規則,內部回聲尚均,后方回聲不衰減。CDFI顯示其內未見彩色血流信號,提示右側頜下囊腫可能,右側頜下淋巴結腫大。擬方如下:南沙參15 g,北沙參15 g,山芋肉15 g,白術12 g,茯苓15 g,八月扎12 g,制香附9 g,僵蠶9 g,貓爪草15 g,澤瀉9 g,制半夏9 g,莪術9 g,山慈姑12 g,海藻15 g,昆布15 g,靈芝15 g,雞內金12 g,炒谷芽15 g,炒麥芽15 g,14劑,分21 d服,煎法同前。

    2016年5月30日(九診)時,患者守方加減續治,再次于當地醫院行B超示右側頜下腺見有35 mm×21 mm的液性暗區,肉眼觀舌下囊腫0. 5 cm ×0. 6 cm。守方續治療1個月再次檢查,舌下囊腫已肉眼看不到,患者進食自如,感覺不到異物存在。B超檢查已無特殊,歷時半載,K獲全功。

    2 討論

    對于舌下腺囊腫現代醫學多主張手術治療 [1- 2],但面臨一些并發癥以及特殊群體[3](老幼或不耐手術者)的實際問題。舌下腺囊腫中醫治療也多有用,中醫歷來認為凡病必求于本,舌下腺囊腫的診治如能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則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言 “疾雖久,猶可畢也”。

    2.1 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治病必求于本。《素問?至真要大論》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任何疾病的產生,必有其根本的原因、病機變化,也有其關鍵所在。《醫宗金鑒》記載 “痰包每在舌下生,結腫綿軟似匏形,痛脹舌下妨食語,火稽痰涎流注成”,明確指出“痰包”的成因是痰火流注。近代醫家有主張采取消瘰丸合二陳湯加減治療“痰包”[4],亦有主張處方取李東垣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方口加減取效的[5]。筆者結合自己臨證經驗認為:痰胞(舌下腺囊腫)之為病,診療有其內在規律可循。雖然,五臟六腑均直接或間接地通過與舌相連,其精氣上榮于舌,但從臟腑經絡來看,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舌根),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挾舌本,足厥陰肝經絡舌本。因此,上述臟腑的病變更能直接影響舌之精氣的變化,舌系有病癥多從此審經論治。從脾而論,脾為生痰之源,患者或脾氣虛弱運化無權,或飲食不節。傷及脾氣,水濕運化不及釀生為痰,痰濁隨經流竄,集于舌下形成“痰包”。從肝而論,氣機疏泄不及,痰濁不能痰隨氣動,結聚在舌成塊;從腎而論,舌下腺囊腫病員往往兼有口干傷陰之像,同時陰份不足,每多影響痰液的滑利,艱澀難出,亦難化除。三臟均聯系到舌本,往往導致痰聚舌下,而成囊腫,肉眼可見,影響語言,進食頗多煩惱。至于痰火中的“火”象,倒是臨證不多見。似于古人不符,有待高明指正。

    綜上所述,舌下腺囊腫病因為痰濁(火)流注、病位在舌系,病性為氣陰兩虧,病勢為遷延難愈。辯證之時需要辨肝理氣,辨脾化痰,辨腎滋陰。治療大法當為氣陰同補,軟堅散結,散結之要,在于化痰。

    2.2 胃氣為本、量隨癥轉

    中藥服用,往往是每日1劑,多依方不變,藥量往往取決于:①病癥本身; ②胃氣的薄厚;③肌體的反應。舌下腺囊腫患者病程往往較長,尤其是服藥之時,不必拘泥于每日1劑,可以根據藥味之厚薄兼顧胃氣,將14貼藥轉為21 d服用,一方面取胃氣為本之意,另一方面也節約藥材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尤其在患者服藥時間較長,調整過程中出現各種癥狀或有干擾主證的判斷之時,不必依據常規給藥,可以一劑分成數劑使用。考慮到較大的舌下囊腫,服藥頗長,急攻緩消,可收全功。

    2.3 軟堅散結、妙用良藥(雞內金、夏枯草)

    舌下腺囊腫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統而論之,軟堅散結應為對癥治療要點之一,同時健脾開胃之品如谷麥芽、雞內金等也應予以酌情應用,目的在于為軟堅散結之品扶助胃氣;分而論之,軟堅散結藥品:牡蠣、昆布、貓抓草、夏枯草、山慈菇等傳統習用中藥均可按需選用。筆者以為夏枯草、雞內金二位尤應予以重視。雞內金《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其“……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夏枯草《本草從新》言其:治……癭瘤、癥堅…….和補脾益氣之品合用多有散結之用。選用軟堅之品,應當注意和益氣健脾藥配伍應用,在本病案的治療過程中,雞內金、夏枯草配合白術、茯苓等頗有效驗。筆者的經驗表明在益氣基礎上酌加此2味藥,對于舌下腺囊腫的治療有獨到之處。

    當然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頜下腺的治療也有明顯效果,理法一致有互通之處。筆者診治多例,小孩尤其有效,可減少患兒和家屬的痛苦,值得臨床酌情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雅玲, 孫國文, 唐恩溢. 舌下腺囊腫治療方法綜述[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08, 18(5): 377- 340.

    [2] 郭信, 劉方柏, 史亞萍, 等. 舌下腺囊腫的臨床研究(附354例分析)[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 1991, 9(4): 283- 287.

    [3] 汪仁杰. 舌下腺囊腫手術并發癥[J]. 現代口腔醫學雜志, 1996, 10(4): 241.

    第9篇:口腔醫學病案分析范文

    洽洽,這個冰冷的自然學科的對岸,涌動著一股熱情奔放的人文渴求——那是人們對生命體驗的種種美好的期待。

    陳鳳林的醫學精神,就在冰冷與火熱的中間,架起了一道美麗的、富有人情味的橋梁。這種人文與自然的結合,冰冷與火熱的融合,用醫學關照人生的思想,產生出一種巨大的美學范式。

    近三十年來,作為我國著名婦產科專家夏恩蘭教授的弟子,陳鳳林在不斷提高臨床技能的實踐基礎上,總結并提出了大量前沿的醫學人文觀念,全面闡釋了如“捍衛子宮”、“醫療服務中的物化人文”、“典禮式分娩”等一系列足以引發醫學界哲學性反思的話題。這些觀點,不斷發展和發揚科學的醫學倫理精神,強調醫者應加強對患者群體的人文關懷,也鼓勵和動員患者樹立起健康的信念和生命的信心,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病痛。

    醫療服務中“物化的人文”

    醫療服務中“物化人文”精神的主旨,在于通過創新性地優化服務中的器械、材料和改善服務流程,給予患者深刻的心靈關愛,體現出強烈的醫學人文精神。在今天看來,其中不少觀念的提法、做法都是革命性的。

    1.細節體驗:醫學關懷的物質化

    曾有不少醫療機構力借“改良服務”來改善患者的認知態度,但多數人的理解仍停留在其行為層面,無非是“態度好一些”、“環境干凈些”、“效率高一些”,諸如此類,幾乎沒有能力再向深邃的醫學人文實質延伸。

    “物化人文”的醫學理想,則專注患者診療中的細節體驗,通過“醫學關懷的物質化”來實現服務質變,進而對患者身心全面呵護。例如,在精心分析了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后,將手術室、診斷室、病房等空間溫度、濕度進行了全面的人性化調節,將所有與身體接觸的醫療器具、材料都進行了適宜感覺系統需要的處理,甚至對患者的內心需要,都在其尚未表述之前給予了滿足。譬如,醫護人員皆知秋冬季節患者輸液常會有發冷、寒顫等不適感,多數人從未以患者體驗出發嘗試去改變什么——而有心人則會通過輸液加溫來改善患者的不適感受。這是細節問題,也是醫療服務文化的差異體現。

    2.簡化環節:莫讓患者疾苦“雪上加霜”

    超過半數的中國人都習慣了醫院中的漫長等待、反復掛號、屢次繳費這一系列的傳統套路,甚至視為“看病的標準流程”。

    現代的臨床服務理論要求,醫療機構要不斷地投入財力和人力,最大程度地方便患者快捷就醫,迅速診治。自然,這也是“物化人文”精神的體現——讓患者反復跑腿、重復檢查、焦急等待,都必將是為其痛苦雪上加霜,也會降低其對醫院、對醫生行醫效率的信任。

    目前牙科的診治流程是周折與痛苦的,這使得不少醫生都開始從“快”上設法改變原有程序的復雜性。隨后,世界最快的義齒加工設備——CEREC椅旁牙床機漸漸被一些口腔醫學機構所采用。它通過激光口內拍照,信息直接輸入電腦,通過小型數字牙床機15分鐘就能制出毫厘不差的假牙、鑲嵌體和牙冠套等等,安裝上也不用在反復調試,一次到位,一次完成,立等可取。霎時間,這個從“快”的醫學理想到物質化的行動舉措,完全顛覆了傳統診治觀念中“看牙耗時、反復繁雜”的程序。

    3.直觀化診療:患者應有的知情權

    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Information)現象自1963年首次提出后,已經發展成為今天信息經濟學的核心理念。信息不對稱造成市場交易中利益失衡,影響社會的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同樣,在醫生與患者之間更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醫學的專業性使得患者產生了強烈陌生化情緒,這種情緒嚴重地影響了對醫療行為的一般性判斷——幾乎沒有人認為這算個“問題”,不會對患者有什么“不尊重”。然而這個問題“在于在診療過程中,醫者應當給予患者充分合理的解釋,信息不對稱好比是醫院有意回避患者的知情權”。不能將就診過程直觀化、可視化地呈現給患者和家屬,就像是回避知情權問題,有欺瞞之嫌。國內有HIS專家提出,醫療機構可嘗試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讓患者直觀地觀看診斷的每一個過程”的目標,患者隨時可以提出質疑,醫生也必須進行詳盡的回答,讓知情權得到保護。這種醫學人文標準,已經在國內少數的醫院得到了實現。

    4.捍衛器官:尊重人體的完整性

    人類經過了5000多萬年的進化,才得到今天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機體,我們才因此成為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自我審美的物種。然而,隨著現代外科的飛速發展,完整的機體面對疾病時也要考慮從某個局部“下刀”,或取走,或移來。時間一長,人們就麻木了。

    這些年,社會從未停止過如此的呼吁——合理地評估各種治療方案與效果的同時,應當充分地尊重人體器官和組織的完整性。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腔鏡微創手術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化應用,進而讓越來越多的手術實現不開腹。例如,由陳鳳林醫生治愈的手術中,98%實現不開腹,子宮肌瘤手術也都能保全子宮。

    實際上,在疾病的診斷中,會有許多種治療途徑,如醫生害怕承擔責任而盲目地“一刀切”進行開腹及手術切除,都是違背醫學倫理的行為。

    5.排除誤診:責任是前提,技術是關鍵

    “信息不對稱”和“隱瞞知情權”,成為很多醫生規避診斷風險和回避診斷責任的避風港。所以,排查診斷中的誤診,似乎成了醫生們的另一個重要任務。

    某些病種大致會有100多種致病因素,多數情況下的無效治療,都是因為沒找到準確的原因。大道精確地診斷,其一是醫生對患者的疾苦要有發自內心的同情,只有做到“痛患者之痛”,建立完全責任化的職業素養,才能竭盡全力地處理好手中的每一個病案。其二,依靠超高水平的設備投入。否則,患者們頻繁投醫、花冤枉錢、走冤枉路也就在所難免了。

    6、醫學發展:沿著人性的路線

    分娩作為人類繁衍的一道必須環節,不僅是醫學的研究內容,更是人類學重要范疇。優質的孕育和健康的分娩方式,直接關切到人類生命的發展質量。在剖宮式分娩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今天,又有學者通過舉行“國際催眠鎮痛分娩與水中分娩研討會”等形式倡議自然分娩法——這才是人類誕生與進化的自然狀態。但是,倡導自然分娩只能算是種愿望,如何要解決掉分娩疼痛的問題,才是“物化”滿足到人體的現實精神需要。

    陳鳳林也是最早在國內開展“催眠鎮痛分娩”、“水中分娩”等鎮痛分娩嘗試的醫生,他通過設計改造分娩硬件條件,邀請心理醫生做產前全程心理輔導,減輕產婦精神壓力,讓女性在分娩過程中輕松地體驗到母愛的幸福。

    小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桃97爱成人| 成人福利app| 91成人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欧美成人高清WW|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成人18xxxx网站| 成人观看网站a|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