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

    第1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園林知網;病蟲害;防治;特點

    1.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現狀

    1.1 綜合防治病蟲害的意識不強

    由于負責病蟲害防治的相關部門不清楚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存在“應急防治為重,化學防治為主”的問題,而且沒有合理利用農藥、生物、物理等綜合防治措施,使得防治時間不統一,在化學防治過程中,也存在用藥量不準、用藥不及時的問題,費時費藥又造成污染,導致了不理想的防治效果。

    1.2 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有所惡化

    現階段園林植物在林業生態建設中規模化發展也給病蟲害集中爆發流行提供了條件。就某市的調查統計,“十五”末僅僅花卉苗木面積發展到33333.3hm2,“十一五”末達到了66666.7hm2,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規模翻了一番。通過對花卉苗木病蟲害進行實地普查,結果發現,病蟲害種類“十一五”末比“十五”末增加了20多種,國家級檢疫對象由3種增加至5種,美國白蛾世界性檢疫害蟲也有發現。一方面由于氣候原因和防治方法的單一性,另一方面,隨著各種花卉苗木品種的引進和規模擴張,導致外來病蟲害入侵,使得病蟲害有逐年上升之勢,且病蟲害種類越來越多。

    1.3 化學藥劑的濫用

    首先,農藥質量的不容樂觀。對農藥市場進場檢查之后發現,“老藥新名”、“一藥多名”等農藥大量存在,其中除了假冒偽劣產品以外,還存在過期農藥的問題。其次,農藥選擇不對口。有時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胡亂施藥,這種見蟲就殺蟲、見斑就殺菌的隨意用藥行為不僅不能“對癥下藥”,還會耽誤最佳防治時期,間接把植被原本的免疫能力破壞掉,反而給病蟲提供了入侵的機會。

    1.4 防治觀念和技術落后

    防治觀念上重治輕防,防治方法上重視化學藥劑防治,輕視其他方法,結果錢花了很多,樹死了不少,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例如,介殼蟲類蟲害的防治,若在介殼蟲若蟲沒有形成介殼以前進行防治,一般的農藥均可奏效,在形成介殼以后,農藥防治效果甚微。

    2.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本文以北方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為例進行闡述:

    2.1 病蟲害的種類繁多。

    我國北方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是這并不影響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結合近幾年我國北方地區出現的各種病蟲害,不難發現其種類呈現上升趨勢。目前發生的蟲害種類包括:金龜子、紅蜘蛛、康氏粉蚧、斜紋夜蛾、刺蛾以及柳藍葉甲等等;植物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枯萎病、合歡枯萎病、桃縮葉病、苗木立枯病、銀杏莖腐病以及楊樹腐爛病等等。由此可見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種類繁多,對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

    2.2 病蟲害結構復雜。

    人們對城市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園林設計追求的多樣化以及實現全綠景觀的要求,促使城市園林植物的種類越來越多,這就導致城市大量引入植物,以滿足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需要。在園林植物種類增多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的病蟲害,這些病蟲害不僅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而且也會給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一些病害是當地園林工作人員前期沒有遇到過的,為此沒有很好的防治和治理措施,近些年石家莊地區爆發的美國白蛾,就是外來物種入侵的體現,這些外來物種的引進大大增加了園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的難度。

    2.3 病蟲害產生的危害性持續時間比較長。

    引進的園林植物主要集中在城市,屬于人工建造的生態系統,園林植物經過人們的長期馴化,其抗逆性在逐漸降低,尤其是抗蟲能力的弱化,再加上園林人員的用藥不嚴謹導致植物自身的抗藥性提高,增加了病蟲害發生概率;同時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干燥、空氣污染嚴重,這些惡劣的氣候為各種病蟲害生存提供了條件,因此病蟲害一旦爆發就會給當地的植物帶來嚴重的影響,2014 年6月內蒙古草原爆發的蝗蟲、沙蒿金葉甲、白刺葉甲草原蟲害破壞了超過3000萬畝的草原,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3.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具體對策

    3.1 嚴格遵守安全徹底的防治原則。

    在進行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時一定要按照“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措施。首先要確定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確定具體防治方案時一定要考慮安全問題,不能發生藥害和中毒事故,同時還要考慮防治措施的成本,盡可能做到防治到位、節省資金的目的;其次合理處理化學藥物與生物防治的關系,在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可以達到治理病蟲害時盡量不使用化學藥物;最后要具有全局性。基于北方地區的病蟲害爆發特征,常常會有數種病害同時影響植物,因此在防治的時候要具有全局觀念,針對可能存在的病蟲害,采取有效的綜合防治。

    3.2 加強對植物的檢疫。

    加強對外來植物的檢疫是控制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措施,基于現代城市園林植物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引入大量外來植物的數量在大大提升,石家莊近些年就引入大量的南方植被,這些外來植被很可能存在某種病蟲害,如果不加強對該植物的檢疫,就會導致這些病蟲害進入該地區,最終爆發大范圍的病蟲害災害,美國白蛾給石家莊地區植物帶來的毀滅影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我國植物檢疫機構要切實履行其職責,加強對外來植物的檢疫。

    3.3 采取綜合防治手段。

    傳統的植物病蟲害防治主要是采取化學藥物的方式殺死害蟲,但是這種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扼殺害蟲的天敵以及有益生物,因此要改變此種防治手段,構建綜合防治措施:一是捕殺法。人工利用各種器械直接捕殺與消滅害蟲,此種方法最適合用于比較容易捕捉的害蟲,比如金龜甲,他們具有假死的特性,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清晨或者傍晚時間段對其進行震落殺死;二是高溫處理法。害蟲對于溫度具有嚴格的要求,當溫度超過某一極限時,害蟲就會死亡,因此對于一些害蟲我們可以采取高溫處理法進行防治;三是誘殺法。人為設置一些害蟲喜歡的誘餌,對其進行消滅,比如燈光誘殺就是利用害蟲對燈光的趨性,人為地設置其喜歡的燈光進行捕殺,生活中使用廣泛的滅蚊裝置,就是利用蚊子喜歡紫色燈光的趨性將其殺死。

    3.4 做好園林植物的栽培技術。

    首先要合理選擇樹種的搭配,避免同物種的植物大面積的種植,降低病蟲害傳播的范圍;其次在進行植物施工與澆水過程中要注意無機肥料元素之間的比例,保證植物能夠吸收到全面的無機元素;最后在植物栽培過程中要及時清除枯枝枯葉,定期進行除草,同時也要進行消毒與防護處理。

    結束語

    總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通過嚴格遵守徹底防治、加強植物檢疫、使用綜合防治手段、采取科學的栽培技術提高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實現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子寧,劉偉,孫培.淺述桃樹的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J].林業實用技術,2013(07).

    第2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

    1園林病蟲害防治與園林規劃設計

    病蟲害防治始終貫穿于整個園林工程,在最初的植物規劃時就需要統籌全局,以科學合理的方式組合植物,以確保植物最終呈現的視覺審美效果與植物健康發展相協調。首先,在樹種的選擇上,園林工作者要認真分析植物的生長特性和具體種植地的綜合條件,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遵從園林植物的生長規律。通常情況下,當地的傳統樹種具有更多的優勢,其適應性強,運輸方便,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夠充分發揮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滿足園林需求。其次,園林植物設計時要考慮植物與植物之間的聯系,避免某些植物發生沖突,從而誘發病蟲害的發生。植物的品種、大小、高低構成了風格各異的景觀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決不能為了達到某種景觀效果而強行違背植物間的關系,只有科學合理規劃植物,園林植物群落才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園林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將互相促進的植物組合在一起,將相互壓制的植物分開配置。生態學規律是指導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原則,建立在規律上的園林生態系統往往對自然界的天敵具有更強的抵抗能力,能夠大大降低病蟲害的威脅。

    2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

    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病蟲害防治意識淡薄。大部分園林綠化單位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現象,認識不到病蟲害防治在園林綠化中的地位作用。第二,病蟲害防治手段單一。病蟲害防治上主要沿襲傳統的化學農藥治理防治方式,缺乏綜合預防理念,導致了病蟲害防治成水平停滯不前。第三,園林綠化管理隊伍素質不高。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園林綠化起步較晚,各高等院校所開設的園林綠化相關專業較少,造成了我國園林綠化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病蟲害防治力量薄弱現狀。第四,檢疫存在漏洞。隨著規模大小不一的各園林綠化公司涌現,對苗木檢疫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但受檢疫人員不足,檢疫設備不齊等限制,很難將檢疫工作落實到全面,檢疫存在漏洞,危險病蟲害傳播、流動時有發生,為病蟲害發生埋下了隱患。

    3加強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措施

    3.1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職能部門要組織開展病蟲害的普查工作,根據城市園林植物的具體分布、物種的組成進行詳細的調查,尤其是針對檢疫性或者危害性大的病蟲害,必須要有詳細的記錄,做好檔案,為后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病蟲害的生長規律,結合當地的氣候變化,對主要的病蟲害做出準確的預報,及時利用媒體信息向相關單位以及社會公眾信息,為病蟲害的防治做好前期準備。比如春夏季是病蟲害的高發期,秋季能稍微好點,冬季要做好清園工作減少第二年病蟲害的發生。構建具體的測報體系,有許多省份病蟲害現象嚴重,但是相鄰的省份并沒有接到預報,沒有及時做出防治措施,最后導致也發生嚴重的災害情況。可以利用網絡進行信息實時共享,在全國范圍建立起聯網聯防機制,提高防治效率。

    3.2治理手段多樣化

    為了更好地保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成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蟲害帶來的損失,維護好生態環境平衡,應采取多種防治手段,實施綜合防治策略。如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是指利用昆蟲自然特性,如趨光性、趨色性,使用人工捕、誘殺、隔離、高溫處理等手段消滅病蟲害的一種方法。白粉虱,對黃色光尤為敏感,可以根據這一物理特性,借助于黃色捕蟲板將其捕殺。而某些幼蟲具有樹下化蛹的特性,就應當在其化蛹期間,組織工作人員將其幼蛹消滅掉。又如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食物鏈體制,根據物種間生存斗爭關系,引入有益生物消滅病蟲害的一種防治方法。比如,使用大斑啄木鳥消滅天牛,七星瓢蟲防治蚜蟲等。生物防治法是一種較為生態、環保的方法,在病蟲害防治上應大力提倡使用,積極為病蟲害天敵創建適宜生存的環境,建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

    3.3人工防治方法

    環衛人員可適當的采用物理方法對植物進行保護,比如將樹木涂上白漆,有效殺死樹皮中的螨蟲和蚜蟲;冬季使用稻草保護樹干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防止樹木出現凍傷。減少人類對城市環境的破壞,合理治理溫室效應,減少城市車輛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害蟲的繁殖能力。利用病蟲害與天敵的物種斗爭,適當引進鳥類、蜻蜓、菌類等害蟲的天敵,降低化學農藥對樹木的破壞。

    3.4化學農藥防治方法

    當大面積發生病蟲害影響人類生活時,就要通過直接有效的方法―化學農藥法進行病蟲害的治理。該方法的優點在于簡單有效,能夠在短時間快速殺死大量害蟲。在殺死害蟲的同時對于植物和鳥類等動物造成了二次傷害,甚至會污染城市環境,農藥的刺鼻味道傷害居民的呼吸道。所以在選擇農藥時要做到適量原則,切實有效的治理害蟲。

    3.5加強病蟲害檢疫工作,阻斷其傳播途徑

    按照國家相關檢疫條例、標準,規范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檢疫工作,查清楚本地苗源,對于本地苗木生產企業、單位、個人進行調查登記,了解其主要經營項目,檢查是否有發生大規模病蟲害的可能。在苗木的調運過程中,做好苗木運輸檢疫工作,對即將運送的苗木逐批次檢疫,不能現場確認的也要帶回實驗室進行詳細的檢驗,真正確保無病蟲害再頒發檢疫證書。對檢疫發現的病蟲害攜帶材料,一律進行就地火燒銷毀,非檢疫性病蟲害的攜帶材料也要經過消毒處理才可以使用,加強跟蹤監管力度。

    結語

    城市園林建設的發展和城市生態環境的不平衡,導致園林植物的蟲害防治難度增加。分析造成園林植物蟲害的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本文提出的主要解決辦法是改善城市園林的生態環境,增加病蟲害專業知識和人工防護措施,以此提高城市園林植物防病蟲害的能力。

    【參考文獻】:

    第3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園林植保;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1-0033-02

    1 引言

    現代化園林城市的發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城市園林能夠改善城市環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由于城市園林化的快速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問題,病蟲害的不斷發生已成為園林發展的瓶頸,不僅影響城市園林的景觀效果,造成環境的生態污染,嚴重的還會造成園林植物的死亡。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園林植物病蟲害,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處理,將其消滅于初發階段,從而確保植物更好地成長,提高城市園林景觀的美感。

    2 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防治及園林植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1 阻止園林病蟲害擴散蔓延,保護物種

    隨著園林事業的發展,病蟲危害與治理新技術的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傳統化學防治不僅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也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嚴重影響著園林綠化美化功能。而且,一個地區一旦發生園林植物病蟲害,就有從該地區或該植物傳播蔓延到其他地區或植物的可能,從而導致病蟲害發生區域擴大,影響更大范圍的生態環境,導致植物景觀的破壞,會造成土壤、育種資源、所需生態環境資源、可用植物產量、經濟效益等的損失,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由此可見,病蟲害的防治在園林植保工作中尤為重要, 只有確保園林景觀的健康,才能使園林植保的發展可持續。

    2.2 確保園林景觀效果 促進園林植保可持續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和生活環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園林景觀的美化是優化人類城市生活的重點和前提。城市園林病蟲害一般有食葉害蟲、蛀食性害蟲、刺吸式害蟲、地下害蟲、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性病害等,造成林木失葉、蛀孔、生長滯緩、畸形、腐爛甚至死亡。不僅降低花木的質量,使其失去觀賞價值和綠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要達到人們所需要的園林景觀效果,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園林植物的健康和茁壯成長,因此預防和治理病蟲害工作必不可少,只有確保園林景觀的健康,才能使園林植保的發展可持續。

    3 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防治及園林植保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 科學應用園林技術措施

    園林技術防治措施就是通過改善園林植物栽培技術措施,使得這里的環境條件變得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抑制或減少病原物的來源,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從而達到保護園林景觀的目的。

    (1)園林景觀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并做到樹種合理搭配。在選擇園林植物時應該選擇生存能力相對頑強的物種,以此來適應城市中遇到干旱、土質貧瘠、空氣污染、治理粗放等情況。根據城市的環境特點來選擇種植的植物,根據本地經常出現的病蟲害類型,選擇不易發生或傳播病蟲害、適合本地種植的植物,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的可能。由于很多病蟲害都是在同品種植物間傳播,若同種植物片植面積大就會加重一些病蟲害的蔓延,植物種類多、同種植物片植面積小,則即使發生病蟲害,也會因食物出現“斷供”而無法傳播擴散。

    (2)強化養護管理,不斷改善植物生長環境條件,不僅可提高植物抗逆性和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還可以達到更好的園林景觀效果。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往往只重數量忽視質量,植樹后缺乏正確的撫育管理,加上初期發生的林木病蟲害未能進行必要的監測和防治,因而造成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增多,危害加重。平時需要定期由專業技術人員對該地園林植物進行美化管理和保護,及時修剪植物使其既美觀又茁壯生長,及時清除病蟲植株殘體和枯枝落葉,集中銷毀;檢查發現隱患,立即采取措施治理,防患于未然,盡早治理,將病蟲害消滅在萌芽階段。

    3.2 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技術

    目前,防治園林植物普遍使用的方法仍然是施用化學藥劑,既污染環境,又會造成病蟲害的抗藥性,而且有悖于建設生態城市的初衷。無公害防治技術,采取對環境友好的植物源農藥或仿生制劑、生物天敵、燈光誘殺、性信息素誘殺等手段,達到控制園林病蟲害的目的。使該地園林植物既不受藥害,又能達到理想的質量和經濟效益。首先,可以綜合考慮該地區環境,從而引進病蟲害的天敵來消滅病蟲害,既能達到控制病蟲害的效果又能繁衍天敵,甚至可能達到同時收獲天敵與園林植物的效果。其次,考慮到化學藥品對園林植物的損害,也有可能通過園林植物影響人體的健康,可以將生物農藥使用到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生物作用,所以應用生物農藥既可將病蟲害消滅,又能將副作用降到最低,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因此,應不斷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更好地促進園林的發展與建設,保證園林環境的凈化。

    3.3 加強植物檢疫工作

    森林植物檢疫是園林植物保護中的一項重點工作。近年來的園林植物病蟲害,大多數是由于人為傳播造成。由于推進園林化城市建設,城市大舉實施園林綠化施工,大量的苗木從不同的地區間相互調運,由于缺乏嚴格的檢疫管控,導致危險性病蟲害相互傳播,給園林及農業生產帶來極大威脅。園林工程建設苗木選擇應盡量避開檢疫對象發生的疫區,嚴格選用無病蟲害的健康苗木進行栽植。調運時,必須嚴格按照森林植物檢疫要求進行檢疫,防止使用攜有檢疫對象的苗木造林。發現有病蟲害,應立即采取措施,徹底消滅。養護期間,定期對園林植物進行調查,提前預防,提早發現,將損失降到最小。若發現病蟲害盡早處理,若發現不及時,造成嚴重病蟲害等后果,需將植物進行銷毀,防止病蟲害分布區域的擴大和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這就要求遵守并嚴格執行植物檢疫制度,防止新的病蟲害的傳播蔓延。

    4 結語

    隨著國家對于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增加,作為環保一項重要環節的園林植被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目前已經成為城市園林景觀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由于環境的污染,我國的園林景觀建設受到了極大的阻礙,病蟲害的發生制約了園林景觀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幫助解決園林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因地制宜,積極引進高新技術來促進園林建設的發展,最終實現園林植保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月鳳.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防治及園林植保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研究[J].科學種養,2016(3).

    [2]馬冬菁.城市園林綠化有害生物的無公害防治技術[J].遼寧林業科技,2010(6).

    [3]張利軍,閆莉瑾.城市園林植物害蟲及無公害防治研究概況[J].遼寧林業科技,2007(6).

    [4]王亞彬,孫洪剛.園林植物害蟲有效防治對策的探討[J].吉林林業科技,2008(6).

    [5]武紅敢,常原飛.高新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普查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森林病蟲,2014(5).

    [6]謝敬宇.園林植物病蟲害及防治措施[J].現代園藝,2016(20).

    [7]何 華,王海燕,張 潔.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實踐教學現狀與改革措施[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3(3).

    [8]孫 琪.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特點與防治進展[J].現代園藝,2015(10).

    [9]史向輔.淺談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4(5).

    [10]韓超翔.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J].現代園藝,2013(22).

    [11]孫昕娛,于美玲.大慶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5).

    [12]周德才.園林植物病蟲害調查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2).

    [13]白麗霞.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保護防治[J].現代園藝,2013(8).

    [14]楊建峰,盧忠良,祖晶晶,等.闡述園林植物病蟲害預防和防治[J].現代園藝,2013(12).

    [15]李亞嬌,董海燕.芻議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現狀及治理對策[J].現代園藝,2013(19).

    [16]楊 鵬.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16).

    第4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速生楊樹;營林配套技術;病蟲害;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2-0106-02

    新疆石河子一四七團于2009—2012年退耕還林地4 012.95 hm2,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所有退耕還林地均實行林棉間作,種植的樹種全部是楊樹,由于一四七團近幾年造林面積大且品種單一,為了更好地維持造林成果,培育楊樹速生豐產林,除采取一系列營林配套技術外,林木病蟲害的防治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1灌水

    加強林木撫育管理,適時灌溉,增強樹勢,提高林木群體的抗性。楊樹為喜水樹種,全生育期需要的水分比其他樹種要多,苗圃及一年生幼林全年需要9 000 m3/hm2以上才能生長良好,隨著樹齡的增大,需水量遞減。中齡林(2~10年)不少于4 500 m3/hm2,成齡林(10年以上)不少于3 000 m3/hm2。北疆雪大,開春積雪融化時,要防止樹行間的鹽堿水流入樹溝里,在融雪后,要給樹行灌1次透水,沖淡鹽堿含量,并使根系伸展生長。

    需要注意的是:苗圃及一至二年生幼樹,在每年的8月10日至9月20日要嚴格控水,目的是防止貪青,利于幼樹的越冬。

    2施肥

    為了使楊樹盡快發揮經濟效益最大化,施肥是關鍵。由于林木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層20 cm以下,要溝施或穴施氮肥450 kg/hm2,時間一般在春季及夏初(4—6月),7月停施;7月至8月10日,施用鉀肥75 kg/hm2,以提高樹木的抗逆性,防止凍害。

    3修枝

    修枝是提高林木生長量和出材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要適時適量。不能全部齊齊往上修,主要是修去競爭枝。時間多在初夏,也可在晚冬或早春(即樹葉脫落或未萌發前)。如林帶內間作棉花及西紅柿,6—7月嚴禁修剪,這是由于修剪下來的枝條是天然的楊枝把,如果不能及時清除,就會誘集大量的棉鈴蟲。

    4其他措施

    苗木出圃前進行嚴格檢疫,春季注意樹干涂白,根據病蟲的預測預報及不同病蟲害的危害特點,適時用藥進行防治。

    5具體病蟲害防治

    5.1腐爛病

    5.1.1發生特點。速生楊樹腐爛病主要由干旱、鹽堿、冷熱劇變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且冷害是其發生的先導因素。楊樹受害時,初在樹木皮層呈現暗色水漬狀病斑,后隨著病情發展,病斑失水下陷,有很多橘紅色絲狀菌子實體從皮下長出,最后呈黑色疹狀突起,材質腐朽,嚴重時全株死亡。

    5.1.2防治措施。速生楊樹腐爛病的防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管理,增強樹勢,為促進木質化,增強越冬抗寒性,在林木生長后期應及時停止灌溉,防止徒長;二是對病死樹木及病枝進行清理并集中燒毀,以減少感染源;三是進行樹干涂白,在涂白時加入適量食鹽以增強附著[1-2]。

    5.2楊樹介殼蟲

    5.2.1發生特點。介殼蟲形態奇特,常被有蠟質、膠質的分泌物,或體背常硬化成殼或體外常有分泌物與蟲體蛻皮形成硬殼。以若蟲及雌性成蟲刺吸寄主汁液危害,引起植物組織變色、變形,甚至死亡。盡管蟲體很小,但數量多,繁殖力強,對林木常年危害后常造成整株或成片林木枯死,甚至會成為毀滅性的森林蟲災。

    5.2.2防治措施。春季樹木萌芽前用40%氧化樂果100倍液灌根或50倍液刷環,然后及時澆水,促使藥液疏導;初孵若蟲期用50%抗蚜威1 000倍液,或10%吡蟲啉1 000倍液噴霧防治。

    5.3白楊透翅蛾

    5.3.1發生特點。白楊透翅蛾以幼蟲鉆蛀苗木、大樹的枝干進行危害,可造成苗木頂芽枯萎,徒生側枝,形成多頭木。苗木主干被害可形成蟲癭,并易從蟲癭處風折。大樹的主干和枝干也可被害,對楊、柳苗木、幼林及成林的生長和木材質量及園林綠化林的效益影響很大。

    5.3.2防治措施。白楊透翅蛾防治最經濟的是性信息素誘殺及化學防治:幼蟲初侵時,用內吸性藥液如煤油40~50倍液在初侵處或蟲癭處涂干,可殺死尚未蛀入木質部的幼蟲,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進行。也可以用藥物注射蟲癭防治(用醫用注射器把40%氧化樂果注入蟲孔后用泥密封,時間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3]。

    5.4食葉害蟲(柳毒蛾、葉甲等)

    幼蟲發生初期用蘇云金桿菌、Bt乳劑、青蟲菌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最好在藥液中加入微量的化學農藥,以提高防治效果。

    5.5棉鈴蟲

    如林帶內間作棉花及西紅柿,其棉鈴蟲的防治應與林帶中棉田的棉鈴蟲防治同時進行。其防治原則為嚴防1代“降基數”,主防2代“降蟲口”,不放松3代“保產量”,堅持做到“藥打卵高峰,治在2齡前”。具體措施:①頻振燈誘蛾;②早春鏟埂除蛹;③楊枝把;④種植誘集帶誘殺;⑤控制棉花徒長,噴施磷酸二氫鉀,降低棉鈴蟲落卵量;⑥將打頂后的頂尖帶出田外處理;⑦達到防治指標時應用選擇性藥物防治[4-6]。

    6參考文獻

    [1] 胡寶柱,吳亞西,王英俊.楊樹速生豐產林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3(1):98-99.

    [2] 陳晶潔,鄔加明,張云波.培育速生楊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8):235-236.

    [3] 施溯筠,蔣基建,金明植,等.速生楊樹的研究概述[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0(1):66-71.

    [4] 劉官葳.楊樹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5):178.

    第5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病,預報、檢疫,防治

    Abstract: garden plants i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shipping process, because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hysical chemistry of abnormal effect, make to plant growth is bad, the quality is bad, and even cause death, economic damage and reduce the afforested effect and ornamental value.

    Keywords: garden, plant pest and disease, forecasting, quarantin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 S68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不同因素的影響,其中直接引起病害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原,其他因素統稱為環境因子。而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稱為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稱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經過多年的園林工作針對植物病蟲害進行預報、分析及相應措施。

    一、植物病蟲害分析

    植物遭病原物的浸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后,首先是生理方面發生不正常變化,如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加強,同化作用的降低,酶的活性和碳、氮代謝的改變,以及水分和養分吸收運轉的失常等;之后是內部組織發生不正常變化,如葉綠體或其他色素體的增減、細胞數目和體積的增減、維管束的堵塞、細胞壁的加厚,以及細胞和組織的壞死等;繼生理病變和組織病變之后,外部形態也發生不正常變化,如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的壞死、腐爛、畸形等形態病變。

    此外,從生產和經濟的觀點出發,有些園林植物由于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盡管發生了某些病態,但是卻增加了它們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同樣也不稱它們為植物病害。例如,綠菊、綠牡丹是由病毒、植原體侵染引起的;羽衣甘藍是食用甘藍葉的變態。這些雖然都是“病態” 植物,由于提高了經濟和觀賞價值,人們將這些“病態”植物視為觀賞花卉中的珍品,因此也不當作病害。

    二、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

    1.綠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是病蟲害發生的源頭

    園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間互相聯系并使之成為一體的紐帶。國外園林風格不斷傳人我國,植物配置和種植方式更加多變,如疏林草地、規則綠化等,打破了我國傳統園林格局,一些地方為了追求早出效果,不斷加大樹木花草的種植密度,種植過密,樹木長勢一旦減弱,病菌就易被浸染。綠化植物不合理的配置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前提條件。

    2.城市生態惡化為病蟲害的發生開啟了方便之門

    城市環境是由人工建造起來的特殊生態系統。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氣污染嚴重、光照條件不佳、人為破壞頻發;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堅實、透氣性差、土質低劣、缺肥少水、生長空間狹窄。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下,園林植物生長勢極弱,這樣直接導致了病蟲害的發生,再加上全球氣候轉暖,又給病蟲害的“長期定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3.園林植物檢疫環節薄弱,外來病蟲害滋生蔓延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進口的、外地的花卉苗木源源不斷流入本地,病蟲害也隨之混入。如我國的白銹病、櫻花細菌性根癌病均由日本傳入。

    4.濫用農藥殺傷害蟲的天敵

    目前,應用無公害技術防治園林害蟲的實踐還未深入開展應用。常年不斷的單一化學防治措施,使得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天敵系統十分脆弱,病蟲害的發生發展缺乏天然制約,同時,抗藥性的產生還會加大病蟲的危害程度,加大防治成本,結果進入越防治越嚴重的惡性循環之中。

    三、植物病害的預報

    園林害蟲某一蟲種的所有個體,往往不是同時進入某一蟲態,而是有先后之分。按照正態分布曲線的特點,通常將某蟲態發育百分率達16%、50%、84%左右分別當作劃分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數量標準。園林害蟲監測預報的目的在于及時掌握當前的害蟲數量和分布。近年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已被人們充分認識,并在研究中取得一定的進展。

    一般采用抽樣調查和發生期預測,進行對植物病害區進行調查統計。進行抽樣調查是即經濟又科學的辦法,用抽樣調查結果來估計全林分害蟲的種群密度。這種方法費用較低,速度較快,而且準確度較高,對于作好森林害蟲發生數量的調查有重要意義。

    四、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對策

    1.建立完善的病蟲害的預防體系

    對于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還是要以預防為主,加強植物病蟲害的檢疫,例如設立合適的觀測點,可以采用黑光燈、糖醋液等來誘導病蟲害;并且對主要的、破壞性大的病蟲害進行分類,觀測其分布情況、生長習性等,及時預報,科學的指導防治措施,來提高防治的效果。

    2.對植物病蟲害進行有效檢疫

    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的首要工作就是要進行對園林植物及其植物病蟲害的有效檢疫。在城市園林植苗的選用、引進、栽種的過程中都要進行科學的檢疫,杜絕危險性病蟲的傳進、傳出,及時的檢測,并將其消滅。

    3.科學合理的搭配與布局

    在城市園林營造綠色體系的過程中,要加強園林植被的多樣性建設,避免規模形式單一,來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高對病蟲害的自我調控能力。科學的搭配樹種之間的布局,建立合理恰當的植物群落結構。因此,在考慮城市園林建設美觀性的同時,要合理的搭配植物的品種,讓自然控制病蟲害的因素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

    4.合理施用農藥

    在農藥的選用方面,多選擇生物農藥,因為在植物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生物農藥可以保護天敵,對人和牲畜的危害性較小,對環境的危害程度也較低,比化學農藥對于病蟲害的防護更加具有持久性。除此之外,要合理的選用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化學藥劑,并且只在必要應急的情況下施用。施用的過程中要注重變化,品種和其混合搭配。在使用技術方面要加強改進,尤其是化學農藥,要提高其利用率,保證生存環境的空氣質量。

    五、植物病蟲害治理防治措施

    1.園林技術措施

    通過改進栽培技術措施,使環境條件不利于病蟲害的發生,而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直接或間接地消滅或抑制病蟲的發生和危害。這種方法不需要額外投資,而且又有預防作用,可長期控制病蟲害,因而是最基本的防治方法。但這種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病蟲害大發生時必須依靠其它防治措施。其包括選育抗病蟲品種、無病蟲園圃育苗、無病株采種(芽)、組培脫毒育苗、適地種植、合理搭配、輪作、注意園圃衛生、加強肥水管理、改善環境條件以及球莖等器官的收獲及收后的管理等。

    2.物理機械防治

    利用各種簡單的器械和各種物理因素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稱為物理機械防治。這種方法既包括古老、簡單的人工捕殺,也包括近代物理新技術的應用。其包括捕殺法、誘殺法(燈光誘殺、毒餌誘殺、色板誘殺等)、阻隔法(紗網阻隔、土表覆膜、挖障礙溝、涂毒環等)、汰選法、溫度處理以及原子能、激光、超聲波的應用等。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及其代謝物質來控制病蟲害稱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特點是對人、畜、植物安全,害蟲不產生抗性,天敵來源廣,且有長期抑制作用。但往往局限于某一蟲期,作用慢、成本高、人工培養及使用技術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必須與其它防治措施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生物防治可分為: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病等。

    第6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研究

    Abstract: The current urban landscape increasingly heavy plant pests and diseases, pests and diseases often occur in a particular area of individual large outbreak landscaping work for the city created a significant obstacle and economic los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arden plant pests and diseases and the prevention principle,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s measures IPM.

    Keywords: garden plants; pest control;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S895文章標識碼:A

    城市園林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城市園林快速的發展,人們對植物保護工作認識的不到位和防治措施的單一化,常常造成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影響綠化的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1、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及防治原則

    1.1 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1.1.1 城市內綠化因其地理條件復雜,小環境、小氣候多樣化,綠地通風透光性差和密集的燈光引誘,生態系統中一些生物種群關系常被打亂,以致造成病蟲害的高密度發生。

    1.1.2 部分綠地內園林植物品種單一,種植密集,病蟲害易流行,防治難度大。

    1.1.3 城市部分部門、單位因其綠化是附帶的一種事業,普遍缺乏園林養護的一般常識,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導致植物生長不良,各種生理性病害(如黃葉、干尖等)時有發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蟲害的發生。

    1.1.4 城市人口密集,不適合用常規的、污染性大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2、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的措施

    城市園林植物常見的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植物選擇、綠地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藥劑防治等。其中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防治是城市園林植物應用最普遍的方法。

    2.1 植物選擇:在自然條件下,植物病蟲害分布有一定的區域性。但在城市園林綠化施工中,由于苗木從不同地區調運,將一些危險性病蟲害在地域間傳播,給城市園林綠化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綠化施工前應嚴格選擇植物,嚴格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康苗木,在綠化施工中發現病蟲害時,立即采取措施,徹底消滅。

    2.2 栽培措施: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防止病蟲害發生,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抑制或減少病原物的來源。

    2.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對人、畜、植物安全,病蟲不產生抗性,天敵來源廣,且有長期抑制作用。采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病等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必須與其它防治措施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3、城市園林植物病害綜合防治

    真菌病害防治:常見植物真菌性病害有十幾種,它們都能給植物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植株死亡。

    3.1 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的防治:在發病前噴灑65%代森鋅600倍液保護;發病初期噴灑噴克菌800~1000倍液,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3.2 銹病的防治:在生長季節噴灑25%粉銹寧1500倍液,或噴克菌800~1000倍液,或敵銹鈉250~300倍液等農藥有較好的效果。

    3.3 立枯病、根腐病的防治:首先要進行土壤消毒,用1%福爾馬林處理土壤,或將培養土放鍋內蒸1小時;發病初期用50%福爾馬林液或用70%氟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l0分鐘,栽植時用根腐消200-300倍液灌根。

    3.4 白絹病、菌核病的防治:用70%五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5~8克,拌30倍細土施入土中;選用無病種苗或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lO分鐘。

    3.5 煤煙病的防治:在發病后,用清水擦洗患病枝葉和噴灑50%多菌靈500~800倍液。

    4、城市園林植物蟲害綜合防治

    蟲害是由害蟲引起的。咀嚼式口器害蟲直接取食植物的葉、嫩莖和根,嚴重影響植物的吸收和光合作用。刺吸式害蟲直接將口器插入植物組織中,吸吮汁液,造成植物褪綠、畸形或死亡。由于害蟲危害造成傷口和分泌物積聚,引起病菌侵染而致使病害并發。

    刺吸害蟲綜合防治:刺吸性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薊馬、椿象等。

    4.1 蚜蟲防治:用黃色塑料板涂重油誘粘;保護瓢蟲、草蛉等天敵;選用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藥劑,如25%的魚藤精600~800倍溶液噴霧,或將洗衣粉溶于300倍溶液進行噴霧;噴施滅蚜靈l000~1500倍液或40%硫酸煙精800~1200倍液均可;此外煙草水、除蟲菊酯等也都是毒性較小的防治良藥。

    4.2 紅蜘蛛防治:用大量水沖洗病株或用4O%三氯殺螨醇1000~1500倍液、35%殺螨特1500倍液、15%掃滿凈1500~2000倍液噴殺。

    4.3 介殼蟲防治:先用人工刷除,再噴藥治療;當雌蟲在固定階段危害時,草本植物可直接在植株莖部涂抹40%久效磷等內吸性藥劑,木本植物可先用刀刻傷基部表皮,再涂藥,使植株將藥物吸后,將蟲毒死;噴施40%樂果1000~2000倍液(加入適量柴油和中性洗衣粉有利藥性發揮)。

    4.4 粉虱防治:可懸掛黃色黏板,捕殺成蟲;用敵敵畏加洗衣粉的藥液防除,配方為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每5升藥液加50克洗衣粉,每7~lO天噴藥1次,連噴3~5次即可見效。

    5、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控制病蟲害蔓延

    化學防治是用化學藥劑的毒性來防治病蟲害,以保持園林花木的政黨生長,許多重要病蟲害如能及時合理地用藥,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學防治還有收效快的特點。當一些病蟲害即將大發生或已經大發生時,及時采取化學的防治常可使用病蟲的蔓延得到及時的控制。另外化學防治的適應范圍比較廣,受地區性和季節性影響較小,不同類型的地區和不同季節往往都可使用。但是,長期大量使用農藥,也帶來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現在對環境的污染,對天敵有傷害,易引起病蟲害的抗藥性。

    6、發揮綜合防治優點,提高防治效果

    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合理運用栽培、化學、生物、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態學手段,把病蟲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其優點是:

    6.1 協調措施,減少矛盾。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如果協調起來,就能達到既能殺死病蟲害,也能較大限度地發揮天敵的作用。如采用內吸殺蟲劑,涂抹莖、干和根部澆灌等,早期控制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的發生。選用對農藥抗性較強的天敵,配合施用殺傷天敵較少的選擇性藥劑,是避免或減少矛盾的途徑。

    6.2 力求兼治,簡化措施。在自然界里,多種病蟲害常同時發生,分別防治,造成重復。以一種優勢病蟲害為對象,掌握植物發育的關鍵和病蟲防治的有利時機,集中用藥,兼治其他。可根據當時、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抓住有利時機,采用施放天敵、使用菌劑、藥劑等針對性措施,達到兼治的目的。

    6.3 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構成病蟲害發生的環境因素及影響其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長補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如防治地下病蟲“種蠅”時,注重施肥與藥劑殺滅成蟲相結合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為害。

    7、建立園林植保護體系,促進生態園林發展

    園林植物與農作物、林木有著不少共同點和內在聯系,但又有很大的差異。城市是園林病蟲害的載體,而城市是人造的環境,與農業、林業的自然環境相比較起了質的變化。如氣溫偏高、相對濕度下降、土壤結構復雜;城市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污染城市的大氣、水源及土壤,生態環境惡化;城市規模大,建筑密度大,阻礙大氣的流通和交換,容易產生熱島效應,這樣的環境必然會影響園林植物種群的分布和生長,相應的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

    8、建立綜合防治系統,確保對園林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一個優秀的園林綠地規劃設計,不僅應充分展現園林審美、游憩的功能,同時還能滿足建立生態穩定的植物群落所需要的條件。其關鍵是避免植物種類過于單純,避免選用易感病蟲、生態功能脆弱的樹種、草種,創造植生長所需的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魏敏.淺談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現狀及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0,(07).

    [2] 張中社,趙俊俠.淺議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無公害化治理[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3] 朱松元.淺析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防治[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1,(10).

    第7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保護;病蟲害;關鍵環節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城市園林植物發生病蟲害的基本情況

    城市內綠化因環境、小氣候不一致,其立地條件復雜,城市過于密集的燈光照明系統客觀上破壞了生態種群的自然規律這是導致病蟲害高發的主要因素之一。

    受和諧一致的審美觀念影響,城市綠地植被種類往往選擇比較單一的植物,且植被種植比較密集,比較難以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

    近年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往往外包給一些園林公司完成,而這些承包園林工程的單位往往質量參差不齊,難以在技術和管理上保證園林綠化的質量和養護工作。由此而帶來的植物生理病害發病比率較高。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難以大范圍、高密度地噴灑農藥,也難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

    二、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1、重視不夠

    在園林綠化的建設過程中,大多數住宅小區和單位只重視種植,不重視管理,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一般在病蟲害嚴重泛濫時,才想起噴藥防治,甚至有的就不管,任其泛濫。因此,在現代化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的防治中,存在步調不一致的現象,防治死角隨處可見,嚴重影響園林綠化的美觀,同時又不斷滋生病蟲害。

    2、防治手段較單一

    化學農藥是近年來園林綠化種植防護過程中常用的手段和方式。但是化學制劑雖然見效快,操作方便,但是其副作用也比較明顯,易造成空氣環境的污染,特別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使用化學制劑抗病蟲害對居民身體健康帶來較為嚴重的危害;長期使用容易使作物病蟲害產生耐藥性,為以后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造成影響。

    3、缺乏對病蟲害的長期監控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管理人員缺乏對病蟲害的長期監控,只注重短期效果,忽視長遠考慮,偏重化學藥劑的防治方法,從而忽略了綜合防治方法,像物理方法、栽培措施、生物技術、營林手段等。相關人員沒有將可持續發展、提高環境和生態質量的理念全面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在整體防治過程中,缺乏有力的監督和指導,由此導致病蟲害的發生接連不斷,嚴重影響城市樹木生長。

    4、病蟲害檢疫存在漏洞

    在種苗的調運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一些危險病蟲害會不斷傳播,加上苗木檢疫人員不足、設備不齊全,檢疫力量非常薄弱,很難進行大范圍的苗木檢疫。目前,尤其是大大小小的綠化公司不斷涌現,其采用的苗木既有區內,也有區外,對苗木的檢疫明顯不足。一旦放松了檢疫環節,很有可能將外地病蟲引入本地,從而使病蟲害發生更加嚴重。

    三、城市園林植物蟲害難防治的原因

    1、人為干擾較多

    由于城市園林生態系統不同于自然環境下的森林,它算是人工生態系統,生物種類較少、人為干擾較多、結構比較脆弱,很容易因外來物種的入侵,或者會因環境的改變而失去平衡,這時的有害生物將會有機可乘,且不斷泛濫。此外,在城市中,由于建筑密度大、地面鋪裝多、通風透光差、土壤環境又極為復雜,甚至有些單一植物品種進行成片成行的種植,這種現象不但會削弱植物的抗病蟲能力,而且還會為部分害蟲的滋生、蔓延創造條件。

    2、園林植物的生態習性

    在大部分園林植物栽培中,發現許多植物生態習性具有個性化,也會影響病害蔓延,由于植物的生長周期較長,就需要持續關注防治。且病蟲害在防治過程中會不斷繁衍進化,從而產生一定的抗性。一旦忽略了持續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將會逐漸形成大規模侵襲的局面,不利于綠化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生存,同時也制約了城市綠化和美化功能的發揮。

    四、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措施

    1、做好入園種苗的檢疫工作

    在城市園林的建設過程中,各種苗木在選用入園之前一定要做好植物的檢疫工作,如果不能夠做好疫苗的檢疫,就會讓帶有某種疫情的植株混進城市園林中,給整個園林建設和以后的防護埋下隱患。對于某些進口種苗一定要具備國家林業管理部門的檢疫審批的合格證書,還要具備輸出國或者地區官方簽發的植物檢疫證書,同時到達口岸以后還要由如境檢驗檢疫機構所發放的合格證。即便合格證書比較齊全,有條件的園林管理部門也一定要做好重新的檢疫。在進行檢疫檢測過程中要結合不同植物的特點,不同地區的種苗特點,針對不同病蟲的危害以及生活習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檢疫檢驗方法,真正做到檢疫規范,檢驗合格。在檢疫檢驗過程中,如果發現病情或者發現了蟲害,一定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從源頭上切斷各種病蟲害的危害、傳播手段、傳播渠道,切斷傳播途徑,堅決不讓各種病蟲或者是病毒進入城市園林。

    2、物理機械防治

    物理機械防治,即充分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趨色性以及下樹化蛹等特性,同時采用人工撲殺、誘殺、阻隔、高溫處理等多種有效手段,不斷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比如:白粉虱對黃色光比較敏感,應當采用黃色捕蟲板,其效果不錯;蠖類幼蟲具有下樹化蛹特性,這時需要選擇下樹化蛹期,讓工作人員挖蛹而消滅之。物理機械防治也要結合冬季管理,在成蟲羽化前剪除、挖除有蟲枝干和枯死植株,集中銷毀枝干內的幼蟲和蛹,以減少次年蟲源。

    3、種植措施

    這為了有利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我們要運用科學的栽培技術防治病蟲害。科學栽培種植是預防病蟲害發生的基礎。具體在栽培過程中科學選擇植被,了解易發病蟲害的特點以及治理手段,做好栽培、養護的管理工作,為植物生長科學地創造一個良好環境,植物健康成長才能有效抗病蟲害的發生。

    3.1園林綠化植被選擇上合理搭配

    同種植物的大范圍種植一旦發生病蟲害,往往導致災害迅速蔓延。從這個角度出發要求園林規劃過程中在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在大片同種植物之間小面積種植其他植物,形成小片的天然病蟲害防治隔離帶。

    3.2做好養護預防工作

    在城市園林的植物保護方面要做到適時適量合理的給植物進行施肥澆水,對植物進行除草中耕,同時在不同的季節對植物進行整形修剪,確保植株內能夠通風透氣。這樣能夠提高抗病毒和抵抗各種蟲害的能力,從而有效地降低各種蟲害對植物園林的腐蝕和影響。

    3.3及時清理帶病植株和殘骸

    在園林養護過程中,發現病蟲害要及時處理,集中清理銷毀帶病殘枝落葉。嚴格遵守清理規范,科學合理地防止病蟲害的二次污染,特別在預防清理有病、蟲植株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人為傳播;有病的處理工具必須經過消毒才能再次使用,做到科學有效地嚴格管理這些防止病蟲害的工具。

    4、化學防治手段

    近代化工業的發展帶來的化工業發展使得化學制劑的病蟲害防治簡單有效,因此也在現代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中廣泛運用。在城市園林綠化中養護過程中要注意選用低毒、低污染的化學藥劑,注重與其它防治方法合理配合使用,盡量減少在操作不當帶來的毒副作用和浪費,變傳統的噴灑法為噴霧法,提高農藥利用率。

    5、加強人員技術培訓

    加強人員技術培訓,需要定期培訓綠化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可以引進專家授課,還可以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參觀學習和培訓。培養專業技術人員,樹立綜合治理病蟲害的理念,可以不斷優化病蟲害防治的隊伍,強化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的防治。

    結束語:

    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工作,確保城市園林建設能夠可持續發展,需要積極地采取一套科學、完整的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系統,構建城市和諧的生態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相關人員一定要深入分析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的存在問題,同時采用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實現綜合治理,維護生態平衡,從根本上創建優美、和諧、安全的綠色城市。

    參考文獻:

    [1]劉磊.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現代園藝,2014,08:66-68.

    第8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一、園林植保存在的問題

    (一)行道樹種單一。傳統的行道樹種單一性和近些年園林綠化設計施工中屢屢出現的高密度、大色塊、樹種單一的綠毯、樹陣的同質性,助長了園林病蟲害的發生、傳播和蔓延。(二)檢驗檢疫工作不到位。群眾植物檢疫意識淡薄,容易導致有害生物迅速飄逸、繁衍、擴散,較難及時徹底地“緝拿歸案”。清除局部、個別“疫點”易,清除整體“疫區”難。據統計,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達千億元以上。(三)植物生存環境差。因城市逆變環境對植物的脅迫,促使植物生理性病變和次期性及多種弱寄生蟲害滋生和蔓延。植物生存環境越差,有害生物發生概率越高,病蟲害為害程度越重,植物生長勢越弱。害蟲的發生離不開寄主動、植物及其依托的環境,植物種類和結構決定了害蟲的種類和發生程度。例如:蘋果、海棠、梨如與檜柏、鋪地柏等混栽,必然導致蘋果銹病和檜柏銹病的連年發生,使樹勢衰弱,加重病害的為害程度;一些怕澇樹種種植在水位較高或低洼地段,將使這些植物陸續爛根而死;陽性樹種種植在陰面或陽光不足的林下,枝葉病蟲害就會發生嚴重。(四)病蟲害防治方法不合理。傳統植保的預防為主是在植物病蟲害范疇內就事論事的預測病蟲害,其運作模式是不論有無病蟲,統統依賴打藥,以大劑量用藥、高頻率施藥為實踐特征,是以“寧可錯殺、不可錯過”為操作依據。著力于除病治蟲看得見,摸得著,甚至必須立竿見影的蟲死病除,其結果是“預”的力度被弱化,“防”的效果被淺化。(五)園林設計師缺乏系統的植保專業知識。由于園林設計師缺乏植物保護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植物群落結構簡單,品種單一,貪大、求新、求奇、乃至種植洋樹種,摒棄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造成園林植物長勢弱,病蟲害猖獗。由于設計種植密度不合理,造成雜草叢生、病蟲滋生的現象比比皆是。

    二、綠色園林植保技術應用

    (一)嚴格控制植物質量。預防病蟲害發生的前提的就是合格的植物的質量。所以在植物的選用上必須選用抗蟲害能力強且無病蟲害的苗木,對受凍害、澇害、日灼和生理干旱的苗木及營養不良的小老樹堅決不進行選用。認真負責的做好植物產地檢疫和栽植地的復檢,對植物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和控制[1]。(二)合理栽植設計。合理的栽植設計已選用的植物,并在栽植設計時加強園林植被的多樣性建設。在栽植設計時應對植物生長特性與植物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充分了解,而后根據合理的栽植密度進行栽植設計。在進行栽植設計時還應著眼于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基因多樣性保護,并豐富植物群落層次、種類。合理栽植設計能避免病蟲害出現交叉寄主現象,能有效的減小病蟲害的范圍。(三)增強肥水管理。科學合理的進行肥水管理,不僅能讓植物茁壯成長,還能提高植物抗病蟲害的能力。在園林植物施肥時,應選用適當的肥料進行施肥,這能盡量避免病蟲害的出現。在施肥澆水時,應對澆水量進行適當控制,確保所澆灑的水量適宜。澆水少則易造成植物缺水而生長不良,從而引起各種病害的出現。還應在多雨時節注意排水,避免水量過多造成樹根腐爛。(四)合理修剪植物。由于園林工程屬于人為模擬自然環境工程,通常是建筑在居民區附近,從而導致因建筑物遮擋而造成光照差異。因而應對植物進行合理的修剪、整枝,這樣不僅能讓植物花葉并茂,還能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出現,而且修剪、整枝還有通風透光的作用。而后對于修剪、整枝下來的枝條,應及時進行處理。(五)加強防護設施。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均應做好一定的防護設施,這樣才能確保其正常、健康的生長發育。在冬季低溫時節,很多植物會因低溫就發生傷或凍死現象,因此就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設施進行防護,比如采用塑料膜覆罩等設施可以有效的起到防寒作用。在夏季炎熱時節,許多植物會因高溫而出現缺水干枯或死亡現象,因此可以采用遮陰或持續噴水濕等設施,保證植物能安全生長,并降低各類病蟲害的出現。此外,在進行大樹移栽時,應采用淋微噴、掛吊瓶等設施,從而有效的保證了大樹的生存所需,更能很好的防止各類病蟲害的出現[2]。(六)病蟲害防治。由于園林處于人口密集地區,而又是公共的娛樂休閑場所,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園林的使用效果和觀賞性,更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如有的病蟲害甚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并傳染一定的疾病;采用的處理方式不當又會造成環境污染,甚至威脅到人和動物的健康。因此,對病蟲害的防治應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即能確保園林的使用效果和觀賞性,又能保證人與動物的健康安全。(七)物理機械法防治。病蟲害能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因而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捕殺時應以確保人體健康安全問前提。相較于振落捕殺、燈光、色板等捕殺、誘殺方式,物理機械法防治的作用和效果更為顯著。因此,采用物理機械法防治已成為居住區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八)生物調控技術防治。采用生物調控技術防治是人們最為樂意的一種防治措施。生物調控技術對人和動物及植物都相當安全,且不會對害蟲的天敵和其他有益生物造成傷害,還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殘留有害物質,并起到長期對有害的生物進行控制的作用。這些優點都使人們十分樂意采用生物調控技術防治方法。(九)化學藥劑防治。在采用化學藥劑防治方法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應合理選用防治藥劑。由于化學藥劑種類繁多,對其的選擇應是“對癥下藥”的選擇,結合實際病蟲害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如在病蟲害防治中通常選用的是植物源藥劑、生物制劑、信息素、礦物源藥劑等低毒、氣味較小又不好不造成環境污染的藥劑。②藥劑使用時間應合理。在進行化學藥劑防治時,應選擇合理的時間進行使用藥劑,這樣才能讓藥劑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應選擇合理的用藥時間對園林植物使用藥劑,將病蟲害防治的重點放在冬季和春季,結合修剪、整枝進行越冬病蟲態的剪除,同時配合使用石硫合劑進行防治,這樣能有效的殺死各種越冬蟲態,降低后面病蟲害的出現。

    三、總結

    嚴格依據生態鏈之間的關系進行植物群落規劃設計,對植物物種的引進需要經過仔細的生態效應比較,努力營造健康的景觀環境。設計需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生物學特征和植物學習性,給植物設計合理的生長空間,從源頭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總之,植物保護是貫穿園林綠化全過程的一個系統工程,單靠植保人員是不能解決園林植保的根本問題,必須各部門有關人員協同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

    參考文獻

    [1]任冬煥,楊旭照.植保技術在園林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2,(21).

    第9篇:園林苗木病蟲害防治措施范文

    園林植物的病蟲害一直以來是無數園林技術人員最難以解決的一大難題。尤其是現在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過度依靠化學防治不僅會降低人們的生活環境,而且,依據基因突變理論,一味的化學防治會刺激植物病蟲害的變異,加大園林病蟲害的防治難度,增加防治成本。因此在具體操作中我們要努力使用以防為主的技術,創新防治思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將主要防治措施轉移到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上。筆者結合實踐談一下工作中的一些體會:

    (一)做好園林植物檢疫工作。先期的園林植物檢疫工作,是加強園林病蟲害可持續控制的根本保障。病蟲害可以隨苗木的種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條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園林產品的遠距離運輸傳播到新的地區,擴大其危害范圍。新的危害物種的入侵,有時甚至可對地區物種造成嚴重的破壞。隨著社會交流日趨頻繁,增加了危險性病蟲害傳播的機會和途徑,因此在調入苗木和花卉中,抓好苗木調運檢疫,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另外,盡量在調入苗木和花卉之前,做產地檢驗檢疫,對于發現檢疫對象的必須經過有效處理,對于有科學證據證明未發現某種檢疫性病蟲害的園林植物,可以盡快調入種植。

    (二)園林技術防治1.合理挑選、種植優良耐病蟲害的園林植物,創造有利于園林植物和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而不利于病蟲危害的條件,針對當地易生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種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2.苗圃地的選擇及處理,一般應選擇土質疏松、排水性和透氣性好,腐殖質多的地段,栽植前進行深耕改土,曝曬、土壤消毒等方法殺滅部分病蟲害。3.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在圃地內考慮合理輪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備花木。4.合理配施肥料,重點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主要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使土壤疏松、透氣性良好,而無機肥長期使用,會對土壤的物理性狀產生不良影響。5.合理澆水,澆水要適量,澆水時間以晴天上午為宜,澆水方法采用溝灌、滴灌等方式。6.及時清除系統中的病蟲木,改善衛生條件。

    (三)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各種措施中,生物防治對人、畜安全,不殺傷天敵,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害蟲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藥性,對害蟲有長期的抑制作用。生物防治的自然資源豐富,易于開發,且防治成本低,是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發展方向,另外科學利用天敵在田間建立自己的種群,它可以長期持續地對害蟲發揮控制作用,這是化學農藥無法達到的、所以生物防治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值得大力提倡。

    1.天敵昆蟲可分為捕食性天敵昆蟲和寄生性天敵昆蟲,我國應用較多的寄生性天敵昆蟲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蠅,可寄生于害蟲的卵、幼蟲及蛹內或體上,凡被寄生的卵、幼蟲及蛹均不能完成發育而死亡。而捕食性天敵昆蟲,在自然界中的抑制害蟲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明顯,初步觀察,每頭食蚜蠅每天能捕食蚜蟲110頭。因此我國引進天敵昆蟲來防治害蟲已有80多年的歷史,在引進的天敵昆蟲中,寄生性昆蟲比捕食性昆蟲成功的多。天敵昆蟲具有如此功效,我們就要做到保護天敵昆蟲,天敵昆蟲常常由于冬天惡劣的環境條件而大量減少,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安全越冬,只有解決了安全過冬的問題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另外天敵昆蟲要得到大量繁殖要有合適的穩定寄主來源或能夠提供天敵昆蟲的人工或半人工的飼料食物。

    2.“以蟲治蟲”是以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敵防治園林植物害蟲。它不僅可以改變生物群落組成,直接消滅大量害蟲,而且對人畜安全、不殺傷天敵、不污染環境、不受地形限制,長期受益,不會引起害蟲再猖撅而形成抗性,是綜合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病蟲害防治中很有前途。

    益鳥是我們人類以及大自然的好朋友,也是生物防治的一種,要為其生存和繁殖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減少人類對益鳥的捕捉和宰殺,讓益鳥真正成為人類的好朋友,共同消滅園林植物病蟲害,給園林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四)化學防治,化學防治只在應急時進行,盡可能地使用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經常變化用藥品種和混用配方,盡量減緩防治對象抗藥性的產生。施藥方式應采取涂莖、根施和注射等方法。同時,根據防治對象的特點、植物和環境等選用不同的藥劑、劑型進行防治。并改進化學農藥的施用技術,提高農藥的利用率,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目前國內常用的殺蟲劑有愛福丁、吡蟲啉、銳勁特、滅幼脲等;殺菌劑有百菌清、多菌靈、粉銹寧、托布津。主要施藥方法有噴霧、噴粉、熏蒸、拌種、放煙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www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成人啪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