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制藥技術專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制藥技術專業

    第1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建設;探索與研究

    依據科技發展導向,結合當今及未來人才需求,河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2006年開設了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為了有效實施人才培養,提高畢業生從事生物制藥領域相關工作的綜合素質,有必要對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發展性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分析

    1.就業領域分析

    生物制藥技術專業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中制藥技術類的下設專業,生物制藥涉及生物技術、制藥、藥學、化工等多學科。從生物制藥廣闊的發展前景分析,就業市場應當十分廣闊,但現階段國內的生物制藥領域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產業,真正的生物制藥企業并不多。加之畢業生的學歷層次相對較低,并與制藥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所以近幾年,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就業不能完全集中在生化制藥企業、微生物制藥企業、生物工程制藥企業、生物試劑企業公司等生物制藥領域,而要適當地適應現已形成規模的化學制藥、中藥制藥等領域。這與培養目標并不矛盾,《藥品注冊管理辦法》雖然將藥物分為中藥與天然藥物、化學藥物、生物制品,但從制藥企業來看,并沒有這樣嚴格的區分,國內外許多企業都是既做化學制藥,也開發生物制劑。這就要求專業建設時從培養方案上體現出重基礎、重素質的特點。

    2.就業地域分析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應該首先滿足地方經濟建設需要。對河北省的相關企業進行查詢可知,截止2009年11月,河北省的藥品生產企業有111家,通過了GSP認證的藥品經營企業631家;此外,北京的藥品生產企業有285家、天津藥品生產企業有143家;這些企業的生產、檢驗、銷售、研發等職位,都在近期和將來對生物制藥技術專業人才有較大的需求量。

    對河北省的高校進行查詢可知,省內開設本科藥學、制藥相關專業的院校有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石家莊學院、河北北方學院、華北煤炭醫學院等8所。開設大專藥學、制藥相關專業的院校有河北農業大學、石家莊學院、邯鄲學院、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等10所。其中以藥學、制藥工程、中藥學、生化制藥技術、化學制藥技術等為主,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僅有2家,隨著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該專業在培養區域稀有專業人才方面占有一定優勢。

    3.畢業生去向分析

    海洋學院現已經畢業一屆學生,畢業生的去向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1)從事不同類型藥品或產品的銷售或服務,如生物試劑、處方中藥、醫療器械、獸藥、保健品、零售藥店服務等,約占到畢業生總數的60%。(2)從事不同類型產品或藥品的生產或者研發,如生物試劑、化學藥品、中成藥,體外診斷試劑等,占到畢業生總數的10%。(3)有3%的學生從事藥學類中專教育。(4)升本,順利通過專接本考試的學生占9%。另有學生創業、從軍或者改行,約占10%。

    從數據統計可知,從事銷售服務的人數超過總人數一半以上。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現代制藥行業生產自動化程度高,決定了生產崗位人員需求減少;另一方面,企業在招聘時多以本科學歷限制生產、檢驗崗位,這就削弱了專科畢業生的競爭力。第二類學生的就業證明了??粕⒎遣荒軇偃窝邪l、生產崗位。另外,從數據統計可知,畢業生的去向呈現多元化,這體現了就業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同時,也證明了重基礎、重素質的培養方案指導下的學生可以勝任比預期的生產銷售更廣闊的相關工作。對畢業生去向的跟蹤分析有助于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發展性探索和研究。

    二、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該關注的問題

    1.以就業為導向完善課程體系

    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應該圍繞就業領域的主要工作所必備的知識展開,體現出重基礎、重素質的特點,課程可分為三大體系:(1)開設適用于所有藥品生產、銷售的課程,如藥理毒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與法規、醫藥市場營銷學、藥物制劑設備等課程。(2)開設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發酵工程、生物制藥工藝學、生物藥物分離純化等主要針對生物制藥的課程。(3)開設提高專業綜合素質的課程,如藥物化學、海洋藥物學、醫藥數理統計、專業英語等。

    由于培養年限和課時總數的制約,課程設置不能面面俱到,還要結合用人單位和就業反饋信息不斷論證調整。

    2.突出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是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畢業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方面。我們培養的畢業生主要面對生產、經營一線,實踐能力格外重要。所以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充分重視實踐課程教學,從課時安排上加大實踐課程學時比例。在具體做法上可以建議:轉變觀念,提高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積極改革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建立新型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等[1]。

    三、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對策

    1.實驗硬件設施方面

    要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能全部依賴實習基地來實現,實驗室的技能訓練必不可少。而許多課程在實驗設備、實驗耗材等方面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比如用于藥物分析檢測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最低配置每臺10萬元以上。再如生物技術大實驗中,一次簡單的PCR實驗,1人/次至少需要3-4支微量加樣器(1支普通的微量加樣器大約600元),1臺普通PCR儀大約3萬元,試劑費用大約20元[2]。如果實驗硬件條件不能及時提高,僅用理論、視頻、觀摩實驗來代替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很難實現。所以開設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院校還應該加大資金投入,進行實驗硬件設施建設。

    2.實習條件方面

    2005年11月7日,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改變傳統的以學校課堂為中心的做法,職業教育的課堂有些要設置在學校,有些可以設在工廠車間、服務場所和田間地頭”。對于制藥專業學生,制藥企業車間是實習基地的首選對象。然而,由于制藥企業的特殊性,很多企業都擔心人數較多學生的實習會影響GMP認證的生產環境、產品質量,甚至導致工藝技術泄露等,而不愿接受學生實習。此外,實習時間有限,學生對于新環境、新工藝的熟悉幾乎占據一半以上時間,待到基本達到成手可以正式生產時,實習時間已經結束,這對企業的培訓指導投入來說,經濟上也是損失。藥品經營單位也是對口的實習單位,但由于藥品經營操作靈活和經營周期較長的特點,也難有經營單位愿意接受短暫的實習。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實習基地的開拓。

    海洋學院2006年開設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幾年來積極探索校企合作辦法,一方面開拓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條件,如已經與華北制藥秦皇島分公司達成靈活實習協議,并在實習時間安排上依據廠方生產情況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在實習紀律上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分散進行實習,不至于影響生產。2007級學生三周的實習情況證明,經過理論實驗學習后的學生能夠較快適應制藥車間的生產工作,能帶給企業一定的經濟效益,這將有助于提高制藥企業與校方合作的信心,促進深化合作,早日達成雙贏局面。

    3.師資力量方面

    想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必先有高素質的教師。新開設的專業,配套師資隊伍建設也是專業建設必須重視的問題。由于高校引進教師標準的控制,近年來教師學歷水平越來越高,研究生學歷的年輕教師已逐漸成為教學的主力軍,這些年輕教師大多數是應屆畢業后直接來到高校工作,雖然知識理論系統,科研能力較強,但是由于沒有在生產一線工作的經驗積累,在實踐教學中,難免底氣不足。

    為此,應該積極“走出去,并請進來”,安排沒有生產銷售經驗的教師走到一線崗位,進行鍛煉。并邀請經驗豐富的生產銷售人員來校開設講座。另外,可以提供一個畢業生與在校生的交流平臺,便于學生間直接經驗的交流,彌補教師直接經驗的缺乏。

    4.特色體現

    新專業是基于原有學科資源而設置的,在專業建設上也應該結合原有學科優勢來建設。海洋學院位于渤海灣,學科核心是海洋科學、水產養殖,基于此,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建設應該在素質培養方面體現一定的海洋、水產學科特色。

    醫藥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生物制藥產業更是朝陽中的朝陽。由于產業人才需求而帶動的生物制藥技術專業教育也必將得到長足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建設更應該搶抓機遇,發展性地探索和研究人才培養方案,真正實現培養生物制藥領域的職業技術型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第2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高職 生物制藥技術 核心技能 課程體系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處于初級階段,一方面,隨著“十一五”規劃等政策出臺,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迅速,高素質產業工人的需求逐年增加,市場缺口大,人才匱乏制約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與國外相比,我國現代生物制藥業起步較晚,發展不完善,給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高職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對口就業機會小[1][2],國家勞動部頒布的工種目錄中有關生物制藥的工種設置也不完善,甚至可以說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生物制藥工種。解決這一矛盾,就要求高職教育既要有“超前意識”,滿足市場需求趨勢,培養面向第一線的高素質現代生物制藥產業工人,又要拓展生物制藥技術的“內涵”,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與行業內轉崗能力;既要服務企業,又要對畢業生的出路負責。

    高教部16號文件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這與本科教育是不同的,高職教育的立足點是培養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職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本文擬結合浙江生物制藥產業與高職教育的實際情況,從生物制藥技術核心技能的提煉入手,探討高職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建設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而引出本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

    1. 核心技能

    1.1 核心技能的提法

    所謂技能,是指“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具體到本專業就是掌握和運用各項生物制藥及相關技術的能力。核心技能最近提得比較多,但還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概念,這里可以理解為在各項專業技能中處于核心地位,對畢業生的職業能力養成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一項或幾項技能。

    1.2 核心技能的特點

    生物制藥技術涉及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藥學及相關工程學的原理與方法,專業技能多且雜,從中提煉出能作為核心技能的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 代表性,要能夠體現生物制藥技術的特點,代表特定的生物制藥工藝,核心技能的總和要能反映生物制藥各項技術與工藝的總和。

    2) 通用性,通用性有兩方面涵義,一是要在生物制藥生產中有一定的通用性,二是能作為單元操作技術,輻射相類似的其它行業工種。

    3) 獨立性,核心技能應相對獨立、完整,平行設立,不能包含或包含于其它核心技能。

    4) 對應性,核心技能應與相關的生產崗位或職業一一對應。

    5) 有機性,核心技能之間應能構成一個有機的體系。

    1.3 核心技能確立的意義

    核心技能的確立必須建立在廣泛的行業調研與專業分析的基礎上,對專業定位和專業建設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關系到高職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的問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剛剛起步,以“崗位―核心技能”為著眼點來規劃專業建設不失為一條“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之路[3]。核心技能的“通用性”,有利于我們立足生物制藥產業,拓展相關行業就業崗位,部分解決人才培養的超前性與產業發展的滯后性之間的矛盾,即畢業生出路問題;核心技能的“獨立性”與“對應性”,有利于人才培養的組織實施,在有限的學制中有目的地“分方向、有專攻”,進行特長培養,滿足企業人才“多樣性”與“專一性”的需求;核心技能的“代表性”與“有機性”,有利于打破原有專業學科格局,以技能教學為基本單元構建課程體系,以實訓為核心,走“工學結合”之路。

    2. 生物制藥技能分析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方向有[4]:中草藥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份的發酵生產;改造抗生素工藝技術;大力開發疫苗與酶診斷試劑;開發活性蛋白與多肽類藥物;開發靶向藥物,以開發腫瘤藥物為重點;發展氨基酸工業和開發甾體激素;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的研究開發;血液替代品的研究與開發;人體基因組的研究。而生物藥物的生產工藝技術可分為天然產物分離提取制藥、發酵工程制藥、基因工程制藥、細胞工程制藥、酶工程制藥、蛋白質工程制藥等6個部分[5]。

    我們對浙江及周邊地區第一線人才需求進行市場調研并作了崗位分析后發現,生物制藥及相關企業中發酵車間、分離純化相關工序車間、制劑車間、品控、化驗、檢驗等科室部門的操作工、技術員、檢驗員、實驗員、化驗員、質量評價和質量控制(QA、QC)等崗位,以及市場與售后服務部門的銷售工程師、醫藥購銷員等崗位,部分生物醫藥科研型企業的實驗員等崗位,有大量高職層次的人才需求。

    通過與企業進一步的交流,我們發現企業對上述崗位的員工素質有明確的、務實的要求,即具有一定的生物醫藥行業綜合素養,且熟練掌握一項技能特長與上崗崗位相適應。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畢業生在具備一定職業素質的前提下,只要熟練掌握一項技能特長,就可以找到相應的工作崗位。這一技能特長,就是我們要從崗位職業技能中提煉出來的核心技能。

    生物藥物的制造過程比較復雜,跨學科、綜合性強,涉及到的技能也較多,但類似于化學工程,可將各項生產工序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單元操作,從而提煉出相應的崗位職業技能。同時還要考慮到,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面向的是生產、建設、銷售第一線的人才需求,我們在提煉崗位職業技能時則要針對第一線的實際需求,剔除不適合高職學生掌握的,在生產第一線中極少涉及的生物制藥專業技能,如基因操作等上游技能,重點整合在各生產工藝中具有共性的技能。

    2.1 專業基本技能

    包括基本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微生物操作技能(滅菌技術、純培養技術)、簡單生化分析技能等。該部分技能是掌握生物制藥其它技能的基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一些實驗員崗位上,亦可成為主要的崗位職業技能。

    2.2 生物制藥生產技能

    1) 發酵生產技能

    包括菌種的選育與培養技術、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技術、空氣與管路設備滅菌技術、發酵設備與工藝控制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等[6],是勞動部頒布工種發酵工程制藥工的主要崗位職業技能。

    2) 生化分離生產技能

    生化分離技術較多較雜,主要包括固液分離技術、細胞破碎技術、萃取和浸取技術、沉淀技術、吸附及離子交換技術、膜分離技術、層析技術、電泳技術、結晶技術、蒸發與干燥技術等[7],是勞動部頒布工種生化藥品提取工的主要崗位職業技能。

    3) 細胞培養技能

    隨著細胞工程的快速發展,生物疫苗與人源單克隆抗體企業的興起,細胞培養技術人員的缺口越來越大,因此,細胞培養技能可以成為高職人才培養的一個崗位職業技能方向。

    2.3 分析檢驗技能

    包括制藥及相關過程中的藥物分析、生物醫藥分析、藥物檢驗、微生物學檢驗、藥品包裝檢驗等,主要技能可歸納為滴定分析技術、光譜分析技術(紅外、紫外)、色譜分析技術(高效液相、氣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等,是勞動部頒布工種藥物檢驗工的主要崗位職業技能。

    2.4 拓展技能

    以管理學、營銷與談判、藥事管理學、藥學綜合知識為基礎,主要滿足生產管理、醫藥購銷等崗位需求,是由于就業面的拓展而衍生的崗位職業技能。

    2.5 分析

    以上各項技能(包括生物制藥各項生產技能)對應相關崗位群,通用性強,適用面廣,相對獨立而又有機關聯,幾乎囊括了適合高職生物制藥技術畢業生就業的所有崗位技能,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專業核心技能體系。在這個技能體系當中,最核心的莫過于分析檢測技能與生物制藥生產技能,前者通用性最強,后者專業性最強。從專業口徑與就業面的拓展分析[1][8],中藥制藥生產技能可以嫁接到生化提取制藥技能之中,而化學制藥中的分析檢驗崗位、食品生產中的發酵生產與檢驗崗位、生物化工領域則與生物制藥技術有著天然的親緣關系,生物藥物的制劑生產工藝相對單一,以凍干與無菌制劑技能為要。由此可見,設立核心技能大大“拓展”了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內涵”。

    上述為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能體系,然而對于個體來說,在有限的學制中完全掌握以上所有核心技能是不現實也是不必要的,這就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就業意向以及個體的興趣愛好,選取一到兩項核心技能(生化分離生產技能仍需細分),進行特長培養,這也是核心技能培養模式的特色之一,即專業上的“寬口徑”與個體上的“窄口徑”相結合。

    3. 課程體系設置

    3.1 課程體系設置的思路

    本科教學的課程設置是以理論課程為主導,輔以實驗課程;傳統的高職工科課程設置是理論與實驗合開一門課,教學思路還是學科式授課。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大力倡導“能力為本”,培養技能型人才,課程體系設置也必須進行調整[9]。新的課程體系要以技能養成為核心,以實訓課程為主線,建立核心技能培養模式。在實訓課程的開設中更要打破原有的學科界定,以核心技能為軸來組織教學的開展,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仍然要把握“適用、夠用”的原則。

    3.2 分段目標制的“工學交替”課程體系設置

    目前,我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采取的是“2+1”的“工學交替”課程體系設置,每學期均以實訓(課程)為主導,培養目標明確,輔以理論課程與專業選修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1學期,開設基本實驗技能實訓課程,輔以基礎化學、微生物學等理論課程,使學生掌握基本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與微生物操作技能。

    第2學期,開設生化分析實驗實訓課程,輔以基礎生物化學、儀器分析等理論課程,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化物質定性、定量分析技能。

    第3學期,前1個月,開設制藥分析與檢測技術實訓課程,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制藥過程中所涉及的分析與檢測技術;后3個月,學生進生產企業崗位實訓,最后1周返校完成課程設計,對崗位實訓進行總結。

    第4學期,開設生物制藥技術實訓課程,輔以相關理論課程與專業選修課程,對崗位實訓中遇到的生物制藥工藝的生產原理與技術(可包括發酵、生化分離、中藥提取、合成制藥中的生化環節、疫苗制備、制劑等)進行展開教學與實訓,同時完成職業資格考證。

    第5學期,前半學期以專業選修課強化學生專項專業知識,后半學期開設專項綜合實訓課程,實行小班授課、小組實訓,實現專業內分方向、“準訂單”培養、“特長培養”,同時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業后可持續發展能力與行業內轉崗能力,完成“人才的組裝”,即核心技能的分化養成。

    第6學期,開設畢業(設計)實習課程,學生進企業完成頂崗生產實習,同時完成畢業論文。

    3.3 存在問題及對策

    1) 課時大幅減少下的理論課程如何開

    以“倒推”的方式確立理論課程的授課內容,即從核心技能出發,確立必備的技術支撐,然后確立專業課程的授課內容,進而確立專業基礎課程的授課內容,將對核心技能養成不是那么重要,或者生產實踐中幾乎用不上的理論知識砍掉,還可以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時現場加以講解,甚至可以結合實訓項目引導學生自學。

    2) 重視技能培養的同時如何搞好素質教育

    依據核心技能整合課程后課時總量大大減少,學生自主支配的課余時間增多,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此外,重點抓好專項綜合實訓課程,搞好畢業設計環節,培養學生的“在崗學習”能力,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羅合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生物制藥技術專業[J].文教資料,2006,(10):156-157.

    [2]沈光濤,常灝,黃耀江.我國的生物產業狀況與前景[J].生物學通報,2006.41,(10):15-17.

    [3]劉南槐.論按崗培養問題[J].職業,2007,(3):22-23.

    [4]雷利芳.我國生物制藥業發展之我見[J].海峽藥學,2007.19,(1):104-106.

    [5]滑靜,楊柳,張淑萍,王虹.生物工程制藥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06.33,(10):25-29.

    [6]熊宗貴.發酵工藝原理[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

    [7]孫彥.生物分離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第3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以就業為導向;培養職業能力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職業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創新,牢牢把握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辦學方向,服務于解決大多數人的就業問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發展變化的就業、轉崗及下崗再就業的需求,這是職業教育的立足之本[1]。我院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為提高社會對藥學高職人才的認可和滿意度,提高就業率,緊跟形勢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培養職業能力。

    一、確立正確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在我國,由于高職教育起步較晚,人們對高職教育的認知度不足,很多人認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出來就是當工人,社會地位低、收入低、發展空間有限等??墒牵S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高職院校的學生逐漸變成行企業的“香餑餑”,很多人變成了“高級藍領”。所以,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應與社會經濟發展,行企業的市場需求,以及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三方面的因素相結合,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應用型、實用型、高技能人才。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應培養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高職課程體系。

    為培養具有藥物制劑生產、質量控制及相關職業群的一線工作能力和嚴謹規范的職業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性藥物制劑技術人才,本專業課程設置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工作崗位為引領,設置核心課程。高職教育課程開發的起點是職業,是工作崗位,而不能試圖從靜態的知識出發面對變化的職業未來。所以,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該以工作崗位為依據,分析確立工作崗位任務,將其中的常見問題及相互間的關系與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并把這些內容有序地羅列出來,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授。在實施過程中,還要不斷加強學生對工作崗位的認知度,如工作崗位的職業要求、完成工作崗位任務應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工作崗位前的課程學習、職業崗位課程群的選擇等。這種以工作崗位需求為依據的核心課程的設置,不僅與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有一個緊密的銜接,而且為實現學生的零距離就業提供了一個有力保障。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設置多樣化的人文課程。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過程都存在著“輕人文、重技能”這一問題,致使學生在今后的就業及個人發展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要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他們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力,就必須構建一個完整的、科學的人文課程體系。首先,人文課程的設置要與各專業的工作崗位群有機結合起來,有目的地進行人文教育。其次,設置多樣化的人文必修課[2],主要涵蓋哲學、社會、藝術、邏輯、經濟、美學、倫理等。通過這些課程的教學,學生學會正確認識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間的關系,從而全面提升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再次,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如通過對高職校園自然景觀的建設、開設人文講座、豐富第二課堂等,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人文精神得以升華。最后,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學生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拓寬視野,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靶F蠛献?、工學交替”是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順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為培養符合技術應用型人才,根據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特點,我們在課程設置中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和利用。努力提高實踐教學時間在專業課教學計劃中所占的比例,實驗實訓課時占總課時33%,除極個別理論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之外,大部分課程實訓課比例都較高,生藥學等課程實踐課比例在50%以上。此方法增加了學生動手的時間和機會。本專業還遵循以學生為根本的原則,在相關實驗室均配備了國內最先進的儀器設備,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時間,提高操作能力,實行實驗室開放,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或者節假日到實驗室進行基本操作的練習,教師在實驗室給予相應的指導,此種方法提高了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實驗技能明顯增強。其次,本專業設置了藥物制劑校內實訓車間,模擬真實的職業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改變傳統的單純以實驗室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模式,為學生畢業后的零距離上崗提供有利條件。最后,針對本專業不同層次、不同個性、不同就業意向的學生,我們以就業為導向,實行多元化實習模式,使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實習階段得以充分展示,最大限度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四、完善考核制度,探索科學的考核方法。

    認真組織考核,這不僅可檢查本學期實驗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下學期改進。

    過去考試只考理論,而且大多以知識記憶為主,很難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與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很不相符,我們必須建立與就業接軌的考試制度。首先是考試題型的變化,減少死記硬背的題型,如名詞解釋和填空等,加大實訓項目的比例。其次是成績評定由多項內容構成,包括平時的學習態度、作業練習完成情況,口試和筆試相結合,例如本專業的藥物化學課程,課程中間給學生一些課題,要求學生到網上或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整理成論文的形式,并要求其在全班同學前簡述其論文內容,根據其表現評分,作為其作業成績。

    五、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不斷加強教師團隊建設。高職教師不僅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具備嫻熟的專業操作技能。為了使藥物制劑技術專業順應社會、市場及專業發展要求,滿足社會、企業人才需求,應積極從醫院、藥廠等單位引進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任教,并聘請一些有經驗的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我院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體現,職業能力普遍提高,崗位意識增強,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們深深感到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宗旨的辦學理念,這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緊隨行業發展、市場需求和崗位需要確立正確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完善考核制度,才能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大批懂理論、會動手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第4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生物制藥技術;制藥工藝;應用

    中圖分類號TQ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7)04-0007-01

    生物制藥技術發展于20世紀后期,至今已經具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在先進科學技術輔助之下,不同生物制藥技術在相互碰撞之后,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根據生物制藥技術發展歷程能夠發現,生物制藥技術見證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生物制藥產品已經廣泛應用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成為保證人們健康主要工具。

    1.生物制藥技術發展現狀

    按照生物制藥技術發展歷程來說,我國生物制藥技術發展時間相對而言較晚,但是卻取得了顯著成果。生物制藥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各種生物制藥產品開始逐漸在藥品市場內銷售,得到了消費者高度關注。但是截至目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生物制藥技術已經發生顯著轉變。在國家政策及有關科學技術輔助之下,生物制藥技術產品已經包含在各各方面上,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建設過程中,國際生物制藥企業開始逐漸進入到我國生物制藥產品市場,對我國生物制藥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生物制藥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障礙,專業人才數量有限,經濟費用支撐力度不足,科研成果無法批量生產。所以,我國生物制藥技術還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2.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工藝中的應用

    生物制藥工藝的形成,是科學技術之下產物,為人們提供健康手段。生物制藥技術首先應用在腫瘤疾病治療上。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后,腫瘤疾病已經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F階段,生物制藥技術腫瘤疾病治療上,主要出于化療及預防環節上,采取基因技術對腫瘤進行控制。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工藝內應用,可以研究出多種基因重組藥物,具有良好疾病治療效果。生物制藥技術在制藥工藝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生物制藥技術之生物酶催化技術

    制藥工藝為人們提供身體健康保證情況下,同樣也為人們帶來一定困擾。例如,藥品制作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與日常廢水之間存在一定差別,含鹽量較高,有害物質濃度較高。生物制藥工藝快速發展過程中,廢水已經成為主要污染源。制藥廢水處理難度較高,現有廢水處理手段處理效果并不理想,生物酶催化技術是生物制藥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

    1)生物酶催化技術。生物酶催化技術在制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原理為借助生物酶,對制藥廢水內污染物化學鍵處理,降解污染物內大分子,提高制藥廢水處理質量。制藥廢水除了生物酶催化方法之外,還可以應用微生物降解法。生物酶催化方法與微生物降解方法相比較,對反應設施要求較低,降解速度較快,可以反復利用。因此,生物酶催化技術在制藥廢水處理內應用,具有一定研究價值。

    2)生物酶催化技術優勢。首先,制藥污水處理效果良好。生物酶催化技術在制藥污水處理內應用,能夠脫色、除臭,同時還能夠對制藥廢水內有害物質進行處理;其次,生物酶催化技術在制藥污水處理內應用,成本較為低廉,與原有制藥廢水方法相比較,成本可以降低40%左右。與此同時,生物酶技術操作十分便捷,反應溫度十分吻合。

    2.2生物制藥技術在西藥制造中的應用

    西藥作為制藥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顯著優勢。中藥雖然十分溫和,對人們傷害較小,但是西藥在疾病治療上,治療效果更快,人們在大部分疾病治療上都在采取西藥進行治療??茖W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中,西藥也在逐漸進行改進,西藥所帶來的副作用逐漸降低。

    2.3生物制藥技術在細胞工程中的應用

    現階段,大部分藥物原材料都為植物,主要原因植物在制藥工藝內應用,效果較為溫和,對人們造成的不良影響較小,因此得到了人們高度重視,逐漸對西藥進行改進。但是植物獲取來源有限,基本上依靠野生生物,野生生物生長時間過于緩慢,生產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制藥實際需求。生物制藥技術在細胞工程內應用,采集難度較高植物可以大批量栽培,從而滿足制藥對植物需求。生物制藥技術作為保障,細胞工程在疾病治療上效果更加顯著。

    2.4生物制藥技術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

    人體十分復雜,存在很多外界無法探知因素。例如,人體主控新陳代謝的活性因子,對調節人體具有重要作用,調節人體激素。但是這些活性因子難以在自然界內感知到。生物制藥技術與基因技術不斷發展完善,活性因子能夠得到實現。生物制藥技術在基因工程內應用,微生物繁殖速度顯著提高,按照微生物特征,借助基因工程方式,從動物內提前胰島素,采取體外合成方式,將基因注入到微生物細胞內,大量合成胰島素。

    3.生物制藥技術發展前景

    生物制藥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以人們健康作為目標。主要原因生物制藥技術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緊密關聯,人們物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之后,人們健康要求不斷提高,對生物制藥技術要求不斷提高。按照我國生物制藥技術發展歷程來說,我國生物制藥技術一直以借鑒外先進技術作為主要手段,生物制藥技術領域專業人員規模逐漸增加,但是綜合人才數量十分有限。所以,我國生物制藥技術在今后發展過程中,需要繼續借助先進經驗,探索一條適合自身發展渠道,正確認識生物制藥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生物制藥技術發展。

    截至目前,我國生物制藥技術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不僅僅在基礎藥品研發上應用,同時也開始逐漸涉及到人體遺傳物質上面,不同疾病致病原理更加清晰,有關問題認知越加深入,生物制藥技術發展趨勢更加明確。由于生物制藥技術風險系數較高,社會各界對藥品研發工程率顯著提高,結合有關學科優勢,充分彰顯出生物制藥技術價值,對保證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第5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生物制藥;公共服務管理平臺;供應鏈管理;生物技術創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3)11-0127-05

    Research on the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of Bio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MENG Jiong, GUO Chunxia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Mianyang 621010)

    Abstract: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basic idea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es on the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biological pharmacy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can achieve the following goals: each related subject 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risk, promoting information fast circulation and share,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drugs and medication safety.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al;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1 引言

    生物制藥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是一種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多元化投資主體、面向行業、服務企業,對離散的社會服務資源起帶動作用的公信度高、服務面廣的服務性機構,其運作模式是基于公益與效益相結合的思路和生物制藥產業的比較優勢,政府引導、企業建設和運營,平臺建設以整合區域內各類創新資源為目的,為“研發-生產-流通-使用”諸關鍵環節提供專業、便捷和高效的設備、技術、信息、知識與服務支持[1]。例如,美國的圣地亞哥、德國的萊茵三角、印度的海德拉巴、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江蘇泰州等等[2]。

    國外學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生物制藥供應鏈進行了研究:首先,在生物制藥供應鏈營運成本方面,Charles[3] 指出改善生物制藥供應鏈運作模式可以降低其成本。其次,在生物制藥供應鏈信息共享方面,Selcuk等 [4]指出構建生物制藥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信息共享平臺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再次,在生物制藥供應鏈設計方面,Geetha Vaithyanathan[5]指出設計并優化生物制藥供應鏈能減少藥品進入市場的時間。國內楊

    舒杰和黃小勇 [6]對我國醫藥行業供應鏈一體化進行了初步探討。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生物制藥供應鏈運營成本、供應鏈上的信息共享以及供應鏈設計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國內學者僅對生物制藥供應鏈作了初步探討。本文將對生物制藥供應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體系這一跨學科的戰略性問題進行研究。

    2 生物制藥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

    由歐美發達國家生物制藥供應鏈管理的成功實踐經驗可知,將管理思想和信息技術相結合,依托高質量的業務流程和數據模型設計,可以構建一種基于流程優化的、以實現跨子系統信息集成的可視化公共服務管理平臺[7]。在實踐中,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開發并運營了成熟的生物制藥供應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例如:美國的“GHX”平臺、德國的“PHONENIX”平臺、意大利的“DAFNE”平臺[7];在國內,蘭州華燁也正在從事這方面的開發實踐。這些案例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是構建生物制藥供應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體系的前提。通過總結上述案例的實踐經驗,本文構建了生物制藥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如圖1所示。該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如下:

    (1)信息技術采用方面。采用“Internet/Intranet”網絡技術,使得生物制藥供應鏈的信息共享和傳遞更智能、高效和快捷;采用“云計算”技術使得該管理信息系統具有高度可靠、超大規模和虛擬化等特征;采用“GPS、GIS和呼叫中心”等先進的跟蹤技術便于管理者能夠對產品進行監測。

    (2)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方面。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使得生物制藥供應鏈各子系統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對接集成在一起使用(同理,各子系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模塊)。考慮到生物制藥供應鏈集成系統(各子系統)未來的發展,為整個生物制藥供應鏈集成系統(各子系統)未來的擴充留有設計余地和數據接口。

    (3)數據庫技術設計方面。采用數據倉庫技術以實現對生物制藥供應鏈內外部業務處理的全面管理,并對企業的經營決策進行分析和診斷。用戶可以事先設定使用系統中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4)信息共享方面。生物制藥供應鏈集成系統(各子系統)管理者的指令性和指導性計劃可以直接下達給相關的各子系統(各子系統內部各管理模塊),而各子系統(各子系統內部各管理模塊)的具體計劃執行情況和業務狀況也可以通過匯總直接傳遞給供應鏈系統(各子系統)管理者,從而可以確保實現信息交換的準確與快速。

    應當指出,為便于各子系統對接集成,應統一設計生物制藥供應鏈的管理信息系統。

    3 生物制藥供應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本部分將分別構建“研發子系統”、“生產子系統”、“流通子系統”和“使用子系統”的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并介紹其基本功能。

    3.1 研發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生物制藥研發子系統涵蓋了基礎研究、初期發現、實驗室研究與中試發展、臨床前、臨床實驗、政府審批、正式生產、營銷推廣等階段 [8]。研發對于生物制藥行業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但落后的研發管理體制約束了生物制藥行業的新藥研發創新能力,這主要體現在:首先,生物技術新藥上市前審批制度相當繁瑣,生物藥品的質量必須達到嚴苛的強制性安全標準才能通過政府審批獲準上市;其次,生物技術新藥的研發周期長,開發一種新的生物藥品一般的時間跨度為15年左右;再次,生物藥品研發成本高,制藥公司需要耗資數億美元以上的研發成本,一種生物技術新藥才能面市;最后,生物技術新藥研發風險大,生物藥品在進入人體試驗前,需要投入數億美元,而如果投入巨資研發的生物技術新藥的質量(安全性能)不能達到標準,就會給生物制藥企業造成巨大損失、甚至破產 [9]。這些問題決定了生物制藥從研發到商業推廣的復雜性和困難性。因此,為了改進生物制藥供應鏈研發子系統運營管理的缺陷,國內外很多生物制藥集聚區建設并運營了生物制藥研發公共服務管理平臺。例如:美國的圣地亞哥、德國的萊茵三角、印度的海德拉巴、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江蘇泰州及四川成都的生物醫藥集群[1, 2]。通過對這些生物制藥研發公共服務管理平臺運營模式的實踐經驗總結,本文構建了以管理信息系統為支撐的生物制藥供應鏈研發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如圖2所示。該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資源條件保障公共服務管理。資源條件保障公共服務管理以整合集成相關資源條件、提升新藥研發競爭力、降低新藥研發成本和創業風險為目標,提供創業孵化、知識產權轉化及合同研究(CRO)與合同委托加工(CMO)等公共服務管理,從而實現為政府整合配置資源提供決策依據、為科技創新提供支撐、推動生物制藥的創新開發、滿足中小生物制藥企業研發的階段性需求、加速生物技術新藥孵化和產業化以及推進高科技生物制藥項目的申報和產業化等功能。

    (2)儀器共享公共服務管理。儀器共享公共服務管理以優化儀器配置、開放共享儀器、提高儀器使用效率為目標,在對儀器進行分類、確定儀器共享服務的領域、制定儀器共享服務流程的基礎上提供生物儀器共享、制劑儀器共享和分析儀器共享等公共服務管理,從而實現為生物藥品的研究、開發以及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低成本、優質和高效的儀器設施服務功能。

    (3)技術公共服務管理。技術公共服務管理以降低生物制藥企業的早期研發投入和克服技術障礙為目標,提供大小分子新藥研發、產品中試、專業技術咨詢以及技術培訓等公共服務管理,從而實現利用智力和知識資源解決生物制藥企業在生物藥品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的技術難題,促進生物制藥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的功能。

    (4)管理決策咨詢公共服務管理。管理決策咨詢公共服務管理以縮短研發周期和藥品面市的時間、降低研發投入、改善審批制度、降低研發費用、降低項目的淘汰率、提高研發效率、降低研發風險、確保藥品質量(安全性能)為目標,為以“大學-專家型企業-核心企業”為核心的生物制藥供應鏈研發子系統提供企業與社會的協作和風險分擔、動態的項目篩選及漸進式的許可等管理決策咨詢服務,從而促進一種以知識創造接力為主線、以知識產權接力為載體、集成多個具有顯著互補性的接力關系的形成和發展。

    (5)金融、財政與監管公共服務管理。金融、

    財政與監管公共服務管理以確保生物制藥供應鏈研發子系統的正確運營為目標,為生物制藥研發企業主體提供融資、爭取政府公共財政投入以及政府審批等公共服務,從而促進形成一種以金融接力為支撐、以政府財政支持接力為保障、以政府監管和審批接力為標準的資金和政策保障模式。

    3.2 生產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生物制藥行業的生產領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企業生產運作不規范、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訂單處理和合同簽訂流程不科學、資金結算流程不合理、信息不能及時共享、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同、產品規格重復、員工知識和技術缺乏、藥品安全不達標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生物制藥生產企業運營效率低下、競爭力不強。因此,構建生物制藥供應鏈生產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是未來生物制藥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現實實踐中,全球知名的咨詢服務企業——美國埃森哲就幫助全球14家知名制藥企業成功實現ERP管理流程、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網環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網環GMP/ERP系統、江蘇省泰州市中國醫藥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興達生物制藥公司對其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設計等為我們提供較好的案例。在總結并借鑒這些案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本文開發了以管理信息系統為支撐的生物制藥供應鏈生產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如圖3所示。接下來,刻畫該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的基本功能:

    (1)藥品生產規范(GMP)公共服務管理。GMP公共服務管理以確保藥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性能)為目標,將GMP融入生物制藥企業資源計劃(ERP)方案,實現GMP對原材料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及車間管理等過程的實時監控,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藥品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混淆以及差錯等風險,確保持續穩定地生產出符合注冊要求和預定用途的生物藥品。

    (2)生產運作管理決策咨詢公共服務管理。生產運作管理決策咨詢公共服務管理以確保生物藥品生產企業靈活、準時、敏捷、優質、清潔及高效地生產出合格的生物藥品和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為目標,為生物制藥供應鏈生產子系統提供戰略制定與實施、生產運作系統設計及物料需求計劃(MRP)及物料清單(BOM)等管理決策咨詢服務,從而幫助生物藥品生產企業完成圍繞最終目標來

    進行流程再造、實現信息共享、在實際工作中融入信息處理、整合地域上分散的資源、改造不合理的工序流程等多項決策。

    (3)基礎業務公共服務管理?;A業務公共服務管理以確保生物制藥供應鏈生產子系統高效、正確地運營為目標,為生物制藥供應鏈生產子系統提

    供合同簽訂、訂單處理及資金結算等多項基礎管理服務。這些管理模塊能夠幫助生產子系統完成員工技能培訓和考核、生產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生產外包服務、高效簽訂合同和處理訂單、政府對藥品安全的監管等任務。

    3.3 流通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在傳統的物流方面,生物制藥行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第一,目前生物制藥物流尚未實現集“采購-生產-銷售-使用”于一體的完整供應鏈物流管理;第二,大量中小型生物制藥企業自身尚不具備承擔物流的能力,且企業之間不能達到降低成本和整合資源的目的;第三,生物制藥行業尚缺乏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10]。在傳統的分銷體系方面,主要存在兩大問題:第一,多級分銷體系提高了物流成本和藥品價格;第二,藥品流通環節層層加價,給醫生高額回扣。例如,國內曝光的蘆薈片經過多個流通環節之后,由15.5元的出廠價格變成213元的零售價格。幸運的是,藥品流通公共服務平臺的出現對傳統生物藥品的分銷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美國的GXS公司開發的“GHX”平臺應用于三大醫藥分銷企業,美國80%的藥品和器械在“GHX”平臺上流通;在德國,85%的處方藥被“PHONENIX” 平臺掌握;在意大利,90%的處方藥被“DAFNE”平臺掌握;南京三寶科技和南京醫藥合資搭建的醫藥物流平臺可以降50%的成本[7]。通過總結這些案例的實踐經驗,本文構建了生物制藥供應鏈流通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如圖4所示。該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的基本功能:

    (1)藥品流通規范(GCP)公共服務管理。藥品流通規范(GCP)公共服務管理以規范藥品流通企業經營行為、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能力、

    完善安全用藥和方便購藥的市場體系為目標,將藥品流通管理規范(GCP)融入藥品流通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實現對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零售藥店經營服務及藥品流通企業誠信經營等環節進行評估和監管。

    (2)基于電子商務的專業化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務管理?;陔娮由虅盏膶I化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務管理以信息共享更高效、信息傳遞更快捷、物流管理過程更“智能”、貨源信息和車源信息更真實有效、藥品分銷更高效、藥品流通成本更低廉為目標,提供倉儲運輸、物流信息及訂單處理等公共服務,從而集成醫藥生產企業成本信息、藥品價格信息以及醫院處方信息、連接制藥企業和終端。

    (3)基礎業務公共服務管理?;A業務公共服務管理是以生物制藥流通子系統的高效運營為目標,提供金融支撐、專家決策支持及安全監管等公共服務,具有為實現生物制藥流通子系統的高效運營提供技術支撐、資金支撐、管理支撐、智力支持以及政府監管支撐的功能。

    3.4 使用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

    生物藥品在使用環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患者缺乏藥品知識,在使用藥品時會出現誤用和濫用等不合理用藥的現象,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不少醫療機構的藥品使用不規范;最后,假冒偽劣藥物的流通使用。這些問題決定了構建生物制藥供應鏈使用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的必要性。在這方面,由九州通醫藥集團與京東商城共同投資設立的京東好藥師網、以及寧波醫療咨詢公共服務平臺等為我們提供了較好的案例。在總結這些案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本文構建了以管理信息系統為支撐的生物制藥供應鏈使用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如圖5所示。刻畫該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的基本功能:

    (1)藥品使用規范(GUP)公共服務管理。藥品使用規范(GUP)公共服務管理以提升藥品安全保障能力,降低藥品使用風險,確?;颊哂盟幇踩珵槟繕?,將藥品使用規范(GUP)融入藥品使用的各環節之中,實現對藥品管理機構、人員職責及合理用藥等環節的評估和監管。

    (2)患者交互公共服務管理?;颊呓换ス卜展芾硎菫樯镏扑幑湼鞴濣c行為主體和患者提供可靠、實時和高效的信息交互為目標,提供專家決策咨詢、健康教育及藥品和醫療服務再設計等服務,從而運用新的“患者交互界面”技術使生物制藥供應鏈各節點主體貼近患者。這些新技術產生的信息將幫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自身的健康,并且使醫療服務提供商得以實時監測患者服用藥物的反應。

    (3)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管理。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管理以通過構建分散的社區護理人員網絡來提供護理服務的模式為目標,提供醫療服務交付的數字化、健康記錄及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等服務。

    (4)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管理。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管理包含了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及人力資源等多個管理模塊,這些管理模塊能夠完成政府對產品安全和價格的監管、社會對藥品安全和價格的監督、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養、醫務人員的技能培訓等任務,以實現政府和社會大眾在藥品使用安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推動、監督和服務作用,從而能夠完善藥品監督機制,確?;颊哂盟幇踩行А?/p>

    4 結束語

    本文對生物制藥供應鏈公共服務管理平臺體系進行了研究。首先,識別了生物制藥供應鏈各子系統運營的現存問題;其次,在總結大量現實案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構建生物制藥供應鏈各子系統的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最后,刻畫生物制藥供應鏈各子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的基本功能。研究表明:在政府的引導下構建和運營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可以實現生物制藥供應鏈各關聯主體協同、整合資源和降低風險、降低運營成本、縮短藥品面市的時間、促進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彼此共享以及確保藥品質量和用藥安全等目標。

    研究成果對于生物制藥供應鏈的高效運營、政府的監管和服務、患者權益保障等方面有重要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黃衛國.我國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發展現狀和未來建設的若干建議[J].中國醫藥技術經濟與管理, 2009,3(3):68-72.

    [2]吳曉雋,高汝熹.生物醫藥創新集群的結構特征和運行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8):61-66.

    [3]Charles D Brennan.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Supply Chain[J]. 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l998(1): 31-34.

    [4]Selcuk S, Ereng uc N C. Simpson, Asoo J. Vakharia. Integrated Production/Distribution Planning Insupply Chains: An Invited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2):219-236.

    [5]Geetha Vaithyanathan.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Dynamics[R]. White Paper, 2011.

    [6]楊舒杰,黃小勇.我國醫藥行業實施供應鏈一體化的探討[J].中國藥業,2005(1):18-19.

    [7]張莉.可視化公共平臺:醫藥界供應鏈“節能器”[N].醫藥經濟報,2007年10月31日(第1版).

    [8]李天柱,銀路,石忠國等.生物制藥創新中的專家型公司與核心公司研究—兼論我國生物制藥區域產業創新平臺建設[J].中國軟科學,2011(11):108-116.

    [9]李天柱,銀路,程躍.生物技術產業集群持續創新網絡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3):1-8.

    [10]孟炯,郭春霞. 基于SCM的生物制藥公共物流平臺運營模式[J].軟科學, 2012(6):88-91.

    收稿日期:2013-05-13

    第6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健詞】中職生物制藥 專業設置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動中等職業教育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中等職業學校要進一步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進行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的改革和創新。

    國家發改委劃撥大量資金,支持生物醫藥產業。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力度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生物、生化制品行業將依然呈現較快發展態勢。生物醫藥業漸為廣東省支柱產業,目前,廣東生物醫藥的產值和發展居全國首位。生物制藥已經成為國際和國內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生物制藥產業的廣闊前景,使社會對生物制藥人才的需求劇增,生物制藥人才供不應求。

    基于以上理論和基礎,我校面向社會、適應市場需求,開設生物制藥專業,明確專業培養目標,突出職業特色,進行中職生物制藥專業的教學探索,致力于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構建以能力為基礎的生物制藥專業教學模式。

    一、學校專業及學科建設現狀和優勢

    本校是一所省屬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是廣東省重點學校,發展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管理嚴格,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技能為核心,素質為根本,以行業辦學為特色,緊扣行業發展的脈搏。學校設有藥物制劑、藥物分析、中藥、中藥制劑、醫療器械、醫藥營銷、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加工技術、化妝品技術等多個食品藥品專業,其中,藥物制劑專業是廣東省重點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多名具有豐富企業生產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教學設施齊全,實驗實訓設施配套,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職業教育就是為社會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培養應用型高素質技術人才。評價職業教育的質量,首先就是依據其特定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否清晰,教學過程是否按設定的培養目標去實施,是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的根本。我校生物制藥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堅實的職業生涯發展基礎,掌握生物制藥的專業技能和基本理論,適應生物制藥行業生產、檢驗、流通領域的中等技術應用型、操作型專門人才。業務能力要求達到生物制藥職業崗位群對應的中級工規定標準。

    三、教學模式和方法

    1.確定教學模式與建設

    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學科導向型教學模式向實踐導向型教學模式轉化,教學建設應朝著標準化、技能化、社會化發展,即:以國家規定的相應職業標準組織教學;以技能教授和全面素質培養為核心內容,大力強化技能培訓;人才培養應面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于社會。

    2.充分依靠行業和企業辦學

    行業和企業是舉辦職業教育的重要力量。我校大力推行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模式,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是教學過程開放性的表現之一,能使用人單位提早介入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組織教學,培養更加符合要求的職業人。學校與一些企業合作建立校外教學基地,企業優先接受我校學生頂崗實習和教師頂崗實踐,對學校教學計劃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筛鶕髽I生產的季節性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短期的生產實訓,進行工學交替的教學。另外,校企雙方還開展科研攻關、員工培訓等深層次的合作。學校依托企業加強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促進畢業生就業。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我校以教科研為引領,大力培養相關專業課程教師,選調骨干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建立雙師型教師獎勵制度,從企業引進一批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并從重點高校引進了一批碩士研究生作為教師儲備資源加以重點培養;大力提倡教師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和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增加教學容量,實現教學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具備學習的能力和不斷學習的動力。

    4.強化實驗實訓教學,加強實驗實訓室配套建設。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物制藥行業生產、檢驗、流通領域的中等技術應用型、操作型專門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應大力強化技能培訓,因此,我校大力推動實驗實訓室的配套建設,強化實驗實訓教學,既能加強對理論教學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驗實訓的安排上,充分考慮實驗時間的先后順序和內容的銜接,適當減少基礎性、驗證性的實驗,增加綜合性、實用性的實驗內容,使實驗能保持知識和技能的連貫性,通過實驗確實能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5.以素質教育為根本

    建設文明校園,舉辦多種形式的知識競賽和技能競賽,營造健康積極的文化氛圍。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堅持以德為先,注重職業道德培養與職業能力培養的緊密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在學歷教育的同時加強非學歷教育,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通過三年的教學,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社會適應性和終生學習的理念;具有生物制藥行業中等職業技能人才所必備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畢業時獲取中職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畢業證書。

    學校在日常教學中將國家勞動部門職業資格考證內容、行業企業上崗證考核內容納入課程教學范圍,通過學校組織學習和訓練,學生可通過考試獲得 1種以上醫藥行業特有工種等級中級工相關技能證書,并可參加“3+證書”考試進行中專升大專,英語及計算機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通過這樣的非學歷教育,增強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四、課程建設

    課程的設置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包括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以及專業課,在課時的安排上,增大實踐課時所占的比例,使技能訓練與理論教學比例達到 1∶1,實驗實訓開出率達到 100%,充分突出以能力為基礎的教學模式。

    進行課程設置時,以就業為導向,保證目標崗位的需求,兼顧相關崗位的需要,設置的專業基礎課主要有:實用醫藥基礎、微生物與免疫基礎、生物化學與生化藥品、藥事管理與法規、醫藥商品知識、生物制品基礎及技術;設置的專業課主要有現酵技術、現代生物制藥技術、生物制藥設備、生物藥物檢驗技術及 GMP實務。

    在開設必修課的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拓展專業知識,設置一些選修課,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和潛能進行選擇,開設的選修課有:心理健康、醫藥市場營銷、公共關系與商務禮儀、儲存與養護技術、中醫藥基本知識等。

    五、招生規模

    根據對廣東省的市場需求調查結果,在現在的探索階段,本專業將每年招生 1~2個班,2009年是第一年招生,共招生 60人,現在已按照專業設置的目標和方向良性發展。

    我校在生物制藥專業的實施過程中,將通過加強管理和教學實踐,緊緊把握行業發展的步伐,不斷進行改革,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具有專長而又具有多種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期盼我校的生物制藥專業能成為同類學校中具有相當影響力、并獨具特色的學科專業,為醫藥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第7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生物制藥 ;發展概況 ;現狀 ;前景;人才需求

    中圖分類號:{C960}

    一.生物制藥的特點

    1、投資大。國際上一個新藥物的研制一般需2-3億美元以上,我國生物制藥業雖起點較高,但從基礎技術開始新產品研制耗費的資金在5000-10000萬元以上。

    2、回報高。生物制藥具有高回報的特點。一般來說一種新產品研制并進行大批量生產后的回報大概在10-15倍之間,新產品規模生產、上市2-3年后就可收回本金。

    3、風險大。從剛開始確定生物制藥項目開始,到產品臨床試驗,轉化為大規模生產后可能因為各種生產資質到時項目失敗,在業內有有句話形容生物制藥行業,那就是有100家企業同時進行某種項目的研究,最總成功的也只有5-10家。

    4、周期長。一個生物技術產品從頭研制,到獲得技術開發成功,最少需6-7年時間,再到臨床運用、廣泛推廣還需2-3年時間,可見其開發周期相當漫長。

    5、低污染。生物藥品的生產制造一般在常溫下進行,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極少,對周圍環境幾乎不產生污染,對生態環境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二.國際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概況

    國際上的生物制藥的發展是隨著生物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形成的,美國發明生物技術并被運用生物制藥行業,在以后的幾年中在生物制藥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家生物制藥公司以后,世界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到生物制藥行業的研究,并將這個領域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這些取得成功的國家主要集中于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

    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政府在研究經費方面大力扶持,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則憑借政府對高新技術的扶持,準備在最有前景的領域站穩腳步走向最高點。

    21世紀,世界各國都在改變科技發展的重點和戰略目標,生物制藥作為高科技和行業的支柱之一,是各國大力發展和扶持的行業。

    三.我國生物制藥業的發展現狀

    對中國來說,扶持本土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不僅對中國的醫藥領域有重要的意義,也對提升中國綜合實力,建立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從生物醫學產業分析,我國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研發力量薄弱,技術是水平落后;另外,項目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企業規模小,設備落后。這使我國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國生物制藥產業起步比較高,相對容易趕超世界水平。

    正值我國改革開放之際,全球生物醫藥行業開始大發展。因此在這一新的領域的起步相對于傳統行業要來得高,國際上最新的產品,經過幾年消化后,我國醫藥企業也有自主開發和生產的能力。

    總之,中國生物制藥產業未來充滿希望,生物制藥產業將呈繼續增長態勢。

    四、我國生物制藥業的發展前景

    與其他的行業相比,生物制造業可以說是生生不息,是最具潛力的醫藥行業。自其產業化以來,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以上,遠超全球藥品市場增長率以及全球GDP成長水平。

    隨著全世界對生物藥業需求的增加,以及其帶來的效益,全球的生物制藥產業以空前的速度發展。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生物制藥產業有了很大的進步,發展速度遠超于其他子行業。但是仍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明顯的差距,目前我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在整個醫藥產業領域中占的比重仍不是很高?!笆晃濉币詠恚袊谏锟萍紕撔庐a業化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的科研項目和工程,使中國在這一領域有了好的發展優勢。宏觀調控下,生物產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趨勢,生物科技水平飛速提高,重大生物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的速度加快,積聚日益明顯?!笆濉逼陂g,我國我國將繼續加大力度推動生物產業的發展。在此期間生物醫藥必將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五.人才需求

    由于生物醫藥行業具有高技術、高投人、長周期、高風險的特點,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雖然發展較快,卻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突出表現在研制開發力量薄弱,技術水平落后;項目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企業規模小、設備落后等幾個方面。因此,今后應該在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加大投人。

    培養科研開發決策、管理人才:在知識經濟中,人將真正成為最活躍的因素,人和技術的結合將超越資本、設備、土地等生產要素,成為新世紀最重要的競爭武器。生物制藥屬于知識密集產業,對人才及其素質要求更高。不僅要注意培養新藥開發人員的科研水平,更要提高新藥開發的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必須把新藥開發決策、管理水平的提高,上升到與技術水平的提高相同的高度。在生物制藥行業,設備比較落后,人員技術力量薄弱,所以在此行業對人員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結語】

    截至目前,我國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技術政策,政府從上到下對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國內的國企和私企對生物技術的關注和生物技術的開發;而我國的生物制藥領域也匯集了一大批自己培養和海外歸來的高學歷、高素質的科學家還有企業家,這四個方面的因素對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生物醫藥產業的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在5-8年,而我國進入生物工程領域的時間還比較短,回報周期還不沒有到來。預計在二十一世紀的前期將是我國生物制藥產業大豐收的時候。

    【參考文獻】

    [1] 王飛娟 張爽 王燕. 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華章, 2011,(33):344.

    第8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隨著中醫藥科技的不斷發展,中醫藥產品在“綠色、環保、健康、自然”的呼聲中再次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中醫藥產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世界藥品市場上,中藥材、中藥制劑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其中植物藥(包括天然植物藥和人工種植植物藥)市場份額達到近300億美元。然而,目前國際許多國家已經出現多種研究植物藥的新思路,尤以日本、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為首,他們采用了最新的科學技術以及方法使得中藥品在生產、質量控制等方面,處在了世界先進水平。

    關鍵詞:

    中藥專業;人才培養;本溪藥都;地方經濟

    中圖分類號:

    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4-0113-01

    1 前言

    隨著中醫藥科技的不斷發展,中醫藥產品在“綠色、環保、健康、自然”的呼聲中再次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中醫藥產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世界藥品市場上,中藥材、中藥制劑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其中植物藥(包括天然植物藥和人工種植植物藥)市場份額達到近300億美元。然而,目前國際許多國家已經出現多種研究植物藥的新思路,尤以日本、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為首,他們采用了最新的科學技術以及方法使得中藥品在生產、質量控制等方面,處在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是,作為中藥生產的故鄉――中國,中藥的出口情況不容樂觀,出口份額相當低,且多為原料藥,以低端產品為主。更加嚴峻是其他國家研制、開發的中醫藥產品已經進入我國市場,并走向世界市場,甚至在我國申請專利,這是對有著悠久中醫藥發展歷史的我國的中醫藥產業的巨大挑戰。面對日趨嚴峻而激烈的中醫藥市場的競爭,我國研制、開發現代新中藥及生物醫藥產業已是迫不及待。但我國現階段以中醫藥理論與技能為基礎的中藥制藥人才及生物制藥人才極度匱乏?;诖?,結合本溪藥都經濟開發區開設以中醫、中藥為背景的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專業是非常必要。

    2 中藥制藥生物制藥專業的性質與產學結合

    以中醫藥知識為基礎,以現代先進的科學基本理論為指導的,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專業,以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為主要發展方向,在中職學生層面,專業設置應主要以培養適合藥品生產企業需要的崗位操作工及崗位質量檢查員為主要目標。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專業應分別將中藥制藥、生物制藥領域中的先進設備結構、設備操作方法、設備操作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檢驗及崗位質量檢查員各崗位檢查項目作為課程設置的主要內容,以解決中藥及生物藥生產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和實施GMP生產操作。其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中醫藥學、生物學、中藥制劑技術、生物藥制劑技術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各種藥品生產設備的操作,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藥品生產過程中的藥品質量控制。結合我校的的優勢與藥都企業建立長期可靠的產學交流。使學生將所學的技能更適合企業工作的需要。

    3 培養模式的探索

    制藥的相關專業在我國部分高校及部分中職院校有所開設,但大多數院校主要注重于化學藥品生產的研究,與以中醫藥理論為基礎的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專業,在培養方向及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上有一定的差別。雖然各院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注重于化學藥專業知識的培養,但在學科建設上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的,為我校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對于中職院校來講具有中醫藥基礎的制藥方面專業人才,中醫藥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都是其必須具備的能力。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實驗、實訓、工廠實習、技能大賽,畢業設計來進行培訓的。一般的培養模式是在開設專業課的時候開設這一門專業課的相關實驗、實訓課,對理論課講解的知識點、原理、方法等進行驗證和鞏固。

    學生們在實驗、實訓室學習的條件畢竟是有限的,而且其規模也難以與工廠相比。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們在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實習,工廠實習雖然很辛苦,但是學生們還是很認真刻苦,并且學習興趣高于在校學習。學生們普遍認為,通過在藥品生產企業的實習,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使自己所應該掌握的專業技能更加熟練,能夠適應將來的正式生產工作。

    我校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主。在專業設置上,本校的中藥制藥專業是本溪市第一個以中醫藥基礎為背景的制藥專業。專業已于1996年招生,目前在校學生近500人。專業開設至今,在校領導的關懷及相關老師的努力下,教學改革工作有了一定的積累,并取得相當大的成績。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施將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制藥人才。對解決本溪藥都地方藥品生產企業生產人員,特別是具有中醫藥基礎知識的技術工人匱乏,具有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將能更好地促進本溪市地方經濟的發展,為遼寧省甚至全國的中醫藥企業提供后備人才力量。

    4 結語

    我認為在課程設置上,應加大中職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制訂相對完善的教學計劃,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具有中藥特色的中藥制藥及生物制藥專業藥品生產技能人才培養。在教學方式上,應加強校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教學質量,共同培養具有中醫藥基礎的合格學生。盡可能安排學生到制藥企業車間參觀學習,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在實踐環節中,要實驗、實訓室相結合,實訓室、工廠實習相結合,力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雷亞明.高等學校專業建設的研究――面向浙江地方經濟創辦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2).

    第9篇:生物制藥技術專業范文

    關鍵詞: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生物制藥;發展

    在生物制藥的過程當中,有必要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合理運用,因為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本身具備著一定的創新價值,無論是在技術高度方面還是在技術實效方面都要超過傳統的技術。生物制藥在我國的整體發展體系中可以說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只有保證生物制藥的質量與效率才能夠不斷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因此應合理分析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方面的運用問題。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具備較強的現實意義。

    1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基本概念

    想要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基本概念。對于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而言,其具備創新性,不僅僅能夠利用低溫的具體條件來對藥品進行凍結處理,同時還能夠對真空無菌環境進行創設,在真空無菌環境的具體條件下,對藥品進行升華、干燥處理、毫無疑問,升華的過程較為復雜,但只有通過升華才可以對藥品中的基本水分進行去除,達成最終目的,之后對藥品進行解析干燥處理。歸結起來,無論是去除水還是結合水都需要完全的包括在整體工作的范疇當中。在多個學科領域當中,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都能夠得到合理的應用,包括物理學及生物學等等,只有保證藥品穩定性,才可以更好地激發藥物細胞活性,不斷促進其合理發展。除此之外,通過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液體藥品不受到環境的具體影響,尤其是在對液體藥品進行稀釋之后,就可以在保證其穩定性的基礎上降低環境污染的幾率,不斷延長藥品的保存期,對藥品的具體品質進行提升??偠灾?,在現有的生物制藥行業中,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以上所述,基本就是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概念。

    2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方面的運用價值

    在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前還有必要明確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方面的運用價值。所謂運用價值,也可以理解為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優勢,正如前文所說,從現有的技術手段來看,一些生物制藥廠家并沒有合理地進行創新,仍然沿用傳統技術,導致技術無法滿足現實需求,所以應嘗試在生物制藥的過程中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可見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具有傳統技術不具備的具體優勢。傳統的干燥技術存在著十分明顯的應用缺陷,而應用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則可以對產品的干燥效果進行提高,在傳統技術無法保證產品處理質量的情況下,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優勢也就得以體現。由于常規的干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導致藥品出現破損的情況,而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運用則可以對氣體進行升華,不會產生對物料的破壞,進而產生對生物結構的保護作用。在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對具體環境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要求,所以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不會對藥品產生具體的污染,也不會出現雜質,有利于對藥品進行更高效率的運輸。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藥品干燥的具體效果,同時也有利于提升藥品處理的順利程度。在真空環境下,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能夠得到合理應用,可以避免藥品處理過程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最大程度地減少雜質。在對藥品進行運輸時,應用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后也可以較好的節約成本,由于藥品的具體細胞活性得以保留,所以藥品成品的具體質量也能得到提升。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能夠得到應用,不僅僅不會對蛋白質的具體成分產生影響,同時還可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能夠較好地保證藥品材料的完整性。以上所述,基本就是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方面的運用價值。

    3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方面的運用措施

    3.1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預凍階段中的應用

    在生物制藥的過程當中,預凍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環節,相關人員必須要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尤其是在這一步驟內,相關工作人員不僅僅要明確原材料的具體情況,同時還需要對原材料的溫度進行控制,如果原材料溫度不合適就會影響凍結處理的效率,會影響到后續的具體步驟。雖然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相比較于傳統干燥技術具備明顯的優勢,但如果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就無法真正發揮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價值,因此必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并注意具體細節,明確原料內部的成分凍結情況,在監測溫度的基礎上保證原料凍結的完全性。凍結溫度并沒有確切的標準,不同情況下最合適的凍結溫度也存在不同,必須要將其與原料共晶點進行比較,在明確雙方共同之處的情況下保證凍結處理的合理性。由于在生物制藥的具體過程中,凍結速度會影響到原料內部的冰晶,因此為了保證整體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就必須要對凍結時間以及具體的凍結速度進行嚴格控制。

    3.2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升華階段中的應用

    在生物制藥的具體升華階段,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同樣具備用武之地。雖然我國目前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水平還不夠高,與發達國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在生物制藥領域,必須要不斷進行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只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達成最終目標。在生物制藥的各個階段當中,實事求是的說,最能夠體現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效果的就是升華階段。結合物料的具體情況,在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應用時必須要以無水環境為基礎,以無水環境為核心,對原料中的冰晶需要進行升華處理,一旦出現了冰晶融化的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要集中注意力,因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可能影響原料處理的具體質量。所以應嘗試結合升華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具體的工作進程,避免冰晶完全融化。在升華的具體環節與步驟中還需要對冰晶周圍的具體水蒸氣進行合理監測,通過具備專業性特點的儀器來對水蒸氣的具體含量進行測試,不僅僅需要與凍結點的蒸汽進行比較,同時還需要關注不同的細節,尤其是在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物料中水分的具體情況最大程度地消除水分。升華環境對熱量存在需求,只有具備熱量支撐才能夠提升供熱氣壓的具體水平,同時具備專業能力的技術人員還需要對溫度進行大程度的控制,在這一具體環節中,需要對物料進行精確的分類,結合物料的具體品質對升華時間進行設置,能夠在提升物料干燥程度的基礎上解決多方面的問題??偠灾?,在生物制藥的升華階段,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較為重要,較為必要,但目前的現狀并不完全合理,相關工作人員往往還沒有明確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實踐中的價值與意義,對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方法也不夠明確,這也需要生物制藥企業在合理的情況下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最大程度地詮釋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價值。

    3.3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解析附階段的中應用

    在生物制藥的解析附階段,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空間較大,同時應用難度也較大。由于在生物制藥過程中必須要對物料進行干燥處理,所以應用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可以通過升華功能對物料中的基本水分進行蒸發,一旦出現縫隙就會保存水分,所以必須要消除縫隙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縫隙。部分生物制藥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很多的細節問題,不利于提升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水平,也不利于保證藥品質量,所以必須要轉變思想,樹立先進意識,重視各類細節。為了能夠避免后續干燥處理被縫隙影響,必須要對縫隙中存在著的具體水分進行合理處理,可通過解析附的具體優勢來完成整體工作。在一般情況下,物料縫隙中的具體含水量不能夠超過2%,如果能夠保持在這一數值之下,就可以達到合理標準。首先,負責應用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深入研究解析附物料的具體溫度,除此之外,板層的溫度也需要包括在其中。由于物料的溫度會隨著區域溫度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所以應嘗試將其溫度與許可的溫度進行比較,之后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各類問題。在解析附的具體階段,應該對物料溫度進行合理控制,并對板層的溫度進行調整,合理調節干燥室的壓力。再者,不同物料的形狀存在差別,所以解析的時間也不盡相同,除此之外,不同生物藥品的類型也存在著較大區別,所以應通過精密的實驗來確定生物藥品類型,在干燥處理過程中,不同生物藥品的含水量不盡相同,為了提升解析實踐,可通過適當提高含水量的方式來完成具體工作,但必須要對凍干機板層的溫差等進行科學控制。

    4 結論

    綜上所述,生物制藥在我國的整體發展體系中可以說十分重要,只有保證生物制藥的質量與效率才能夠不斷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應用不會對藥品產生具體的污染,也不會出現雜質,有利于對藥品進行更高效率的運輸;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藥品干燥的具體效果,同時也有利于提升藥品處理的順利程度;在對具體的藥品進行運輸時,應用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后也可以較好的節約成本,由于藥品的具體細胞活性得以保留,所以藥品成品的具體質量也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仲藝.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生物制藥方面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 (01 ):76-7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成人性生话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91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国产成人精品97|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www.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色噜噜狠狠成人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高清WW|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