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科技活動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優勢創新
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是生物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課程、社會、科技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能力,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多的學習現代化科學知識和先進的科學技術,開闊視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充分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揮他們的特長;有利于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學生的科學的態度和鉆研的精神。科技的重點是應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實踐活動中獲得新知識,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科技實踐活動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在實踐中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的價值,徹底打破讀書無用的謬論。
一、團場中學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優勢
1.團場生物資源豐富。田間、地頭、樹林、灌叢、草地、池塘、河流、水庫等都為學生的科技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
2.耕作方式的變革,新品種的引進,病蟲害的防治,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等為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資源。
3.團場學生家里有田地,有果園,有魚塘為生物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場地資源。
4.團場學生生物學知識豐富,耳濡目染,家長平時也會談及作物栽培,家畜飼養,這給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家庭事物的討論提供了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的發現科技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
5.家長和農業技術人員具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和實踐經驗,能夠方便的指導學生的生物科技實踐活動。農牧團場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開展,有著豐富的輔導員隊伍。
6.團場中學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可以使實踐活動的成果很快在生產生活中得到應用。學生和學生家長對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認可,使他們感到科技實踐是第一生產力。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和學生主動參與的良好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氛圍。在生物科技實踐活動中培養一批農業科技實踐的小專家,為造就一批熱愛科學,懂得科學,會用科技的新型農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實施要點
1.了解學生,合理選擇探究內容
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以一定的知識、能力、經驗方法、為基礎的。通過實踐活動的完成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方法、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起點能力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前提,他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探究實驗開展的可能性。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起點能力水平,以便選擇合理的生物科技實踐活動內容。
2.明確探究實驗的任務
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為。學生的選擇能力和目的性又很差,很難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問題的關鍵。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做好活動的計劃。
3.及時的指導
學生生物科技實踐活動不是不要教師的指導,讓學生信馬游韁,而是更需要教師的指導。所需要的不是細節指導而是方向性指導。教師不是指導學生如何做,而是指導學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設計和完成計劃。教師是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教師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審查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必須避免在實踐活動中出現任何安全隱患。
4.科學的評價
(1)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證明,更是為了改進。評價是對學生生物科技實踐活動中的表現的認可,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對學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給學生持久的動力,使學生熱愛學習,孜孜不倦,永不放棄,終身學習。
(2)評價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發現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主動學習,完善自己。探究性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對學生在探究性實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點和不足給予公正科學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表現。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評價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3)要采取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實踐活動成果評比、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給學生以科學全面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和糾正機制,提高學生參與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實踐活動中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原則
1.面向多數原則
生物課堂是培養科技實踐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首先要面向多數,根據自愿和每個學生的愛好,盡量多地把學生吸引到生物課堂中來。使絕大多數學生有機會參與科技實踐研究和制作,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增強自信心,促進心智機能的發展。
2.實踐性原則
我國學生跟外國學生比,突出的缺點是動手能力差,知識面窄,綜合實踐信息知道的少,創造精神差。應多安排實踐性活動,接觸社會,接受綜合實踐信息、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同時,通過開展小制作,小發明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3.因校制宜原則
應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自己的優勢及有利條件,從實際出發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關于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傳統作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創新,因為當今時代,學生的知識面廣,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內容豐富并有最新綜合實踐信息,而且有多樣的形式。例如:錄像、講座、競賽、綜合實踐制作、參觀、小論文、成果展等,才能更好地達到科技實踐教育的目的。
四、開展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方法途徑
1.實現三個轉變
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轉變為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主要目的;把獨學轉變為共學,培養學生的參與和合作的精神;把學科學轉變為用科學。
2.重視三個培養
重視科研意識的培養;重視科研興趣的培養;重視個性的培養。
3.注重四個突出
突出玩中學;突出想中學;突出做中學;突出用中學。
4.處理四個注意
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處理普及和提高關系;注意數量和質量的關系,注意一般和重點的關系。
5.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育理論,轉變舊的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觀,營造了濃厚的綜合實踐教育活動氛圍
五、團場中學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實踐設想
1.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對生物學實驗進行改進與創新。即緊密聯系課堂教學而開展的一些觀察實驗、教具制作等基礎活動。其主要目的在于為課堂教學服務,加深理解課堂所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興趣、習慣,提高學生生物學基本技能。如,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二氧化碳含量比較教學中,有的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要用手交替關閉兩個導氣管呢?我請同學親自來實驗。結果如果不這樣做,吸氣時會將石灰水吸入口中,呼氣時會將石灰水從導管噴出。
2.以重大節目為契機,利用愛鳥周、環保日、地球日、無煙日、等活動,組織小組,撰寫論文,在集貿市場辦圖片展和生物知識講座。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信息檢索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宣傳組織能力等。不但能給科技實踐小組一個宣傳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可以提高團場人的科學素養。從而可以贏得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認可以及他們對生物科技實踐活動的支持。
3.成立栽培小組,開展花卉苗木的栽培、管理和繁殖活動。介紹常見花木的栽培管理和嫁接、壓條、扦插、分株等繁殖技術。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實踐,使學生掌握花木的栽培繁殖技術。學生學習了嫁接技術后,在家里可以幫助父母進行實踐,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4.結合團場實際,開展豐富的生物科技實踐活動。比如針對棉花栽培過程,可以開展病蟲害的發病情況與防治的調查研究、激素類農藥的使用情況調查、近年來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情況的調查、艾比湖濕地的調查、荒漠鹽生植物的調查等等。
5.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思維,動手改進生物教材中的教具與實驗。中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敢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規,這種思想和精神是非常可貴的。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注意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實踐。要多給學生展示和實踐的機會,即使學生的想法不成熟,也不要輕易打擊他的積極性。
6.舉辦科普知識講座,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做科學的主人。
7.開展“成才從這里起步”和科技實踐教育“四個一”活動。“四個一”內容:學生讀一本科普讀物,熟悉一種農作物或動物的生活環境、生長過程和生理習性;制作一件生物科技實踐活動作品或手工作品,有一條發明設想的作品。
8.開展“五小”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五小”內容:小實驗、小論文、小發明、小創作、小設想。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