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亞健康調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P
【關鍵詞】 臨潼礦泉浴;疲勞狀態;軍人;調理作用;疲勞素;血生化;MDI亞健康評估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meliorative effects of Lintong mineral spring bath on tired sub-health soldiers. Methods Approximately 129 tired sub-health soldier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mong them, 70 were in test group and received baths on mineral water, and the other 59 were in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baths on tap water at the same temperature.Blood sampl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rapy respectively, for detections on blood plasma acid ponogen lactic acid (LAC),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blood fat, blood glucose (GLU), MDI sub-health evaluation, etc. Results In the test group, acid ponogen LAC, TCO2 after baths on mineral spring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comparing with those before the baths (P
【Key words】 Lintong mineral spring bath;Fatigue;Soldier;Ameliorative effect;Ponogen;Blood biochemical examination;MDI sub-health evaluation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處于亞健康疲勞狀態。在亞健康的眾多癥狀表現中,最典型的癥狀是疲勞。一項對亞健康人群的問卷調查顯示[1],發生頻數及均數較高的癥狀是:疲勞78.7%、睡眠質量差73.4%、健忘59.9%、疲勞在休息后不能緩解59.1%、煩躁易怒51.8%。軍人是特殊職業,因管理嚴格、環境艱苦、生活緊張、戰備訓練任務繁重和危機時刻的搶險救災及應對突發事件等特殊使命,使軍人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導致部隊官兵身患亞健康的比例不斷升高,疲勞已成為部隊常見的病前狀態和致病因素。利用自然療養因子療法,研究臨潼礦泉的醫療作用及其對疲勞狀態的調理機制,發揮其調理疲勞狀態的功效,有利于推動和促進療養康復事業的發展,對發揮療養院優勢,保障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隊平、戰時的戰斗力有積極意義。
我們將篩選出的亞健康軍人分組進行了礦泉水和自來水浸浴治療,對治療前后血漿酸性疲勞素乳酸(LAC)總二氧化碳(TCO2)、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腎功尿素氮(BUN)和谷丙轉氨酶(ALT)、血糖(GLU)、MDI亞健康測評等指標進行了觀察,現分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亞健康軍人篩選
1.1.1礦泉水浸浴組(試驗組)通過對476名軍隊療養團成員,進行MDI亞健康評估[2](量化得分在70~85分者)和亞健康問卷調查[3](得分在30分以上者),篩選出70名亞健康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12例,年齡32~54歲。
1.1.2自來水浸浴組(對照組)選取來臨潼參加培訓的外地軍隊干部186名,進行亞健康檢查(方法同前),篩選出59名亞健康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例,年齡28~50歲。兩組年齡、性別的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試驗方法
1.2.1標本采集試驗前后血標本的采集要避免運動等因素對酸性疲勞素等結果的干擾,采取凌晨6:00在受試者床旁采血并立即放入冰水浴中,盡快分離血漿,2 h內進行檢測。
1.2.2水浴治療各組于第一次采血后,按要求分別進行礦泉水和自來水全身浸浴治療,水溫控制在38℃~40℃,1次/d,15~20 min/次,15 d/療程。療程結束后各組采集治療后血樣標本(方法同前)。
1.3檢測方法
1.3.1酸性疲勞素(LAC、TCO2)檢測LAC采用英國朗道公司生產的酶終點法試劑及定標液;TCO2采用北京中生公司生產的酶終點法檢測試劑;儀器采用日本東芝TBA40F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分析。
1.3.2生化指標檢測試驗選擇的ALT、BUN、TG、TC、GLU等生化指標采用北化康泰公司生產的速率法和終點法試劑,儀器同上。
1.3.3MDI亞健康測評試驗用儀器MDI 9702超高倍顯微診斷系統采用南京康氏公司與日本奧林巴斯合作生產儀器,方法是無菌采集小指末端血液制成活血片和干血片。根據血液細胞學標準[4]有形成分的改變,干血片依據整體動態平衡理念和氧化自由基理論及全息胚理論,觀察氧毒素(ROTS)的軌跡及其形態、大小、分布和內涵物等,并進行分析,量化評分采用世界衛生組織MDI健康評估法[2,3],其標準是86分以上為健康狀態,69分以下為疾病狀態,70~85分為亞健康狀態。根據試驗設計對治療前后部分疲勞相關指標進行了統計分析。
1.4統計方法檢測結果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重復測量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和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
2.1對礦泉水浸浴前后血漿酸性疲勞素進行檢測,統計結果(表1)
從表1可見,試驗組經臨潼礦泉全身浸浴治療后LAC、TCO2均較試驗前發生顯著變化(P
2.2對礦泉水浸浴前后ALT、GLU、TG、TC、BUN進行檢測,統計結果(表2)從表2可見,試驗組生化檢測結果顯示ALT、GLU、TG試驗后比試驗前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P0.05)。對照組試驗前后結果雖有變化,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檢驗,兩組間浸浴前后各指標的變化的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
從表3可見,MDI亞健康評估試驗組疲勞指標、免疫力下降指標、血小板(PLT)針狀釋放指標和腦供血下降指標試驗后均較試驗前有顯著變化(P0.05),治療后有變化(P
3討論
本試驗采用臨潼療養院礦泉。試驗證明該礦泉浴對于試驗組疲勞狀態有明顯的調理作用,其作用機理如下。
3.1礦泉有的化學物質和微量元素對疲勞狀態的調理疲勞是中樞神經系統工作能力下降的指標。20世紀西方生理學家把LAC、和CO2等稱為“酸性疲勞素”。疲勞時血漿LAC升高、TCO2和PH下降會影響細胞生存內環境的穩定,從而導致腦、心、腎等多個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本組資料統計顯示,機體處于疲勞狀態時,血漿LAC升高,TCO2下降,ALT、GLU、TG上升。MDI亞健康評估檢測疲勞反應和與其相關指標明顯增加,機體免疫力下降,腦供血能力和心臟供血能力下降。此時機體處于生理功能減退的低質狀態。臨潼礦泉屬于高熱、低滲、弱堿、硫酸鹽、氯化物、重碳酸鹽鈉型復合礦泉,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氣體元素[5]。符合醫療礦泉標準,正在被廣泛的用于保健治療。有試驗證明,臨潼礦泉全身浸浴治療對亞健康人群具有降壓、降糖、降脂、增強免疫力等作用[6]。礦泉中的離子Cl-、Na+、HCO3-、Fe2+、Cu2+、F-、SO42-等與人體進行完整的交換,可刺激皮膚神經末梢,通過對神經―體液的調節,外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體內各種新陳代謝加速,促進體內乳酸排泄。對人體一些系統、器官的生理活動產生影響,從而有效改善了亞健康疲勞狀態,對疾病起到預防作用。
3.2礦泉水中微量放射性氡(Rn)對疲勞狀態的調理我院礦泉含有微量放射性Rn[7],具有獨特的放射性生物學作用。Rn在人體入浴后即吸附于皮膚表面形成“活性Rn膜”,同時透過皮膚、黏膜或呼吸道進入體內,Rn及其代謝產物小劑量的電離輻射可使機體組織發生細微的功能和結構改變,通過刺激體內神經感受器、使體內酶活性、糖代謝、激素代謝、脂肪代謝和免疫反應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能調節人體的心肺功能、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能有效改善機體的微循環,加強組織細胞呼吸,促進機體排出酸性廢物和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使受試者試驗后血液中的酸性疲勞素LAC、TCO2和TG、GLU、BUN的含量發生了變化,降低了亞健康時的疲勞反應,改善了腦供血不足和心臟供血不足,提高了機體免疫力。
3.3礦泉水的靜壓力對疲勞狀態的調理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生物毒素和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細胞膜,從而損害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出現異形紅細胞及細胞性狀改變。如本組病例有紅細胞的形態呈現檸檬樣、鋸齒樣、串珠樣等改變;血小板形態呈現針狀釋放、網狀釋放或聚集成團等改變;提示疲勞時體內微環境發生的改變可導致細胞質膜的結構與功能有發生退變或老化的可能性,使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礦泉水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其比重大于自來水,在浴盆中,全身受到的靜水壓力可達90~100 kg。這種壓力可使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使回心血量增大,可促進人體與外界的氣體和物質交換,并能有效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和提高心肺功能。本組試驗后檢測受試者血液中代謝產物LAC、TG、ALT、GLU不同程度下降,細胞形態亦趨于恢復正常。
3.4礦泉水的浮力作用對疲勞狀態的調理礦泉水的礦化度決定其浮力大于自來水。礦泉水的浮力作用可使人體肌肉、骨骼負荷減輕,肌張力降低,因此能有效地消除肌肉及全身疲勞。
應用我院礦泉浸浴療法對軍人亞健康疲勞狀態進行調理治療,對機體作用的特點是綜合性和全身性的,是以改變機體反應性為特征的。其理化因子對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具有激化和調理性作用,可刺激自主神經系統重新調整,增強機體的適應調節機能,改善體內物質代謝,提高機體防御功能,促使機體機能向正常化轉變,從而保證機體內環境的平衡。這種作用是一般藥物所不具備的,尤其是礦泉浸浴療法的后作用期可使機體的功能指標水平提高到最大值,并可保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使機體由亞健康狀態逐漸改善為健康。研究礦泉對亞健康狀態的調理作用,可促進療養工作有的放矢,安排處于亞健康狀態的軍人進行療養,充分利用自然療養因子對人體疲勞狀態的調理治療作用,可使處于亞健康狀態的軍人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適應水平和自我調節能力,減少亞健康狀態向疾病轉化。
綜上所述,臨潼礦泉對亞健康軍人疲勞狀態具有明顯的調理作用,其醫療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利用。
參考文獻
1謝雁鳴,劉保延,樸海垠.基于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的亞健康人群一般特征的探析.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7):21-23
2陳景藻,主編.療養學.西安:第四軍醫大學,2004.194,121
3吳賽珠,宋于剛.戰勝亞健康.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26
4賈寧人,歐加士.主編.現代光學超高倍顯微臨床圖譜.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3-17
5張建祥,王陽.臨潼療養區礦泉水資源調查.中國療養醫學,2005,14(6):411-414
6王紹林,徐莉,李娜,等.臨潼礦泉對人體作用的系列研究――礦泉浴對正常人微循環、血流變、腦血流的影響.中華臨床醫藥衛生雜志,2004,10(2):12-14
遠離亞健康,“治未病”至關重要。“治未病”心理危機干預,在樹立健康觀念,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
深圳市中新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浩”)作為1996年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直致力于發展、推動現代高端健康養生事業,在“治未病”項目的研究、開發等方面應用心理危機干預手段,引導人們樹立以預防為主、未病先防的思想意識,使“治未病”成為人們樂于接受的健康新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了一定的作用與效果。
1 治未病項目的研發
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平衡陰陽、飲食調養、通暢經絡、節欲保精、益氣調息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平衡陰陽是其核心思想。身心平衡和諧的人,是最健康的。《黃帝內經》中描述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力量,象征存在地球的所有生命力,也是陰陽兩極在健康狀態下和諧共存的顯現。中新浩創新五行健康.養生.治未病工程——中新浩五行SPA,就是從傳統的中華養生理論中取得靈感,參照中醫陰陽平衡五行和諧的原理,以“治未病”為理念、以養生為方法、以健康為目標、以不生病為目的,借助五行各自的能量帶動身體的能量,并結合西方SPA服務以及現代醫學科技物理理療的手段和方法,從而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亞健康的癥狀表現多種多樣,我們在治未病項目開發中,針對不同癥狀,選擇不同的療程、不同的情緒、不同的養生環境等個性化服務來調養、解決,對心理危機干預“治未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新浩創新五行健康養生“治未病”項目將人生觀、道德觀與社會發展觀融為一體,創新的水、火、木、金、土五行文化內涵;以創新五行水、火、木、金、土元素為特色,結合西方SPA五感六覺理念的情志養生環境,依據通、排、調、補、固的傳統養生理念及方法開創特色養生療法;結合愉悅的五行音樂以及西方SPA服務等,將傳統養生方法與世界養生(SPA療法)方法接軌,使傳統養生與時俱進,為不同癥狀的亞健康人群提供“治未病”的心理危機干預。中新浩創新五行“治未病”健康養生SPA療法,是為想擁有很好的健康狀況且經濟條件較好的人群提供服務,這種創新的現代高端健康養生療法,不僅讓人們身心靈徹底放松,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還能讓顧客自己的身體分泌養生、養顏的生命肽,這種生命肽能促進身心整體健康,提升生命境界,對健康長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2 治未病項目的應用
現代社會進步了,但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并不高,大量的亞健康人群對自身的亞健康狀態不了解,甚至到了很嚴重還不以為然。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亞健康,重視“治未病”,引導人們從“治已病”為主向“治未病”和“養生保健”轉變,從“被動醫療”向“主動健康”轉變。在“治未病”項目應用實施中,我們以亞健康測量表為工具開展健康咨詢,對咨詢者給予心理干預,力求達到與預者的共鳴;同時根據顧客的亞健康狀況通過相應的干預療程方案的介紹、講解達到行為干預的效果,顧客接受干預方案后通過專業技術的服務以及為顧客建立專屬的會員管理檔案等環節來實現心理危機干預的有效地,讓顧客自覺形成良好的保健養生習慣。
專業技術服務的干預實現過程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們越來越渴望享有優質的精神生活。因此,真正的健康服務需要身心合一,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手法、技術操作。我們的健康理療師在為顧客服務時必須按標準做到三點:一是嚴格按養生規范進行操作,規范包括:療程內容療程步驟調理時間療程技術設備儀器的應用使用的產品保健飲品等;二是在進行規范操作的同時,必須應用專業知識與顧客溝通、交流,內容包括對健康養生知識的講解、亞健康的表現癥狀、“治未病”的重要作用等,與顧客達成一種心靈的溝通;三是注重服務細節,包括:燈光的調節房間溫度的調節音樂大小的調整養生手法輕重的調節蒸療浴溫度高低的調整養生儀器操作力度的調節手機的使用狀態調理過程中的每個小細節等等。通過規范的心理危機干預,讓顧客感受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我們給予的尊重、用心呵護,讓顧客心情愉悅,重視身體的調理,真正達到身心平衡和諧。
3 有效性的分析及總結
通過心理危機干預,有效加強人們對亞健康的重視程度,理解“治未病”的重要作用,從認識亞健康認知亞健康自覺改善亞健康的轉變,使人們真正了解亞健康、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不斷提高自我養生意識,逐漸養成改善亞健康狀態的良好習慣,遵從專業養生人員為之制定的健康養生調理方案,積極配合、定期做養生調理,不同程度地緩解亞健康癥狀,讓人們遠離亞健康,感受美好人生。
⑴ 柯先生
大型企業高級行政主管,43歲,應酬接待多,經常喝酒熬夜,很少運動,身體淋巴部位有很多脂肪粒,做過脂肪粒切除手術,但是脂肪粒越來越多,腸胃功能較差。由于柯先生前期不太重視,一個月做一次身體調理,脂肪粒未見好轉,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深入討論,為柯先生設計個性化的身體調理方案,做好服務跟蹤,使他逐步接受了我們的危機干預方案,通過專業療程的調理,脂肪粒未見增多,之前較大的脂肪粒明顯變小,較小的脂肪粒消失,特別是腸胃功能越來越好,腹脹、便秘明顯好轉。
⑵ 李女士
金融系統高管,48歲,以前經常去足浴及美容院放松,有輕微的附件炎,頸部勞損非常嚴重,情緒容易激動。通過溝通、了解、體驗、診斷等全面的分析,根據李女士的年齡、性格特征及身體出現的亞健康癥狀,分階段做危機干預調養方案,讓李女士熟悉、了解、認同危機干預調養方案的作用意義。在李女士的配合下,經過每月調養1次兩周1次每周1次每周2至3次的療程調養,頸部勞損改善,肩頸疼痛消失,例假明顯改善,血色鮮紅、無血塊、經期腰痛消失,面部氣色好,心情舒暢。
⑶ 岳先生
企業主,49歲,經常打高爾夫,肩頸易酸痛,睡眠差,每晚只能睡3小時左右,容易疲勞。采用心理危機干預的方法制定方案,加強與顧客的溝通,以細致到位的服務獲得顧客的認同后,通過經絡疏通,結合五行平衡、疼痛理療、開聰健腦等專業療程的調養,岳先生身體狀況明顯改善,睡眠正常,氣色好轉,肩頸部疼痛明顯減輕,不易疲勞。
⑷ 徐女士
什么是亞疾病?
您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早晨起床,覺得身體不舒服、難受了,首先想到的是醫院。到醫院排隊掛號、交費檢查,忙了半天,大夫給了個結論:你沒有病。
中醫學研究認為,不舒服、難受就是病,是小病,是亞疾病。中醫將疾病分為三個階段:
養生階段――有自己感覺不到的癥狀(未病之病)
亞疾病階段――有不舒服難受的癥狀(欲病之病)
疾病階段――有能確診的指標和癥狀(已病之病)
按照中醫的理論,我們得的大病、重病、難治的病,都是從輕到重、由表及里、從亞疾病發展成疾病的逐步演變過程。
中醫的“亞疾病理論”認為:在健康和疾病之間,自我感覺到不舒服、難受,出現種種還不能確診為疾病的癥狀,這個階段就稱之為“亞疾病”。
亞疾病與亞健康的區別
亞疾病與亞健康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亞健康以是否達到疾病指標來劃分命名的,沒有達到疾病指標但有不舒服癥狀的都可以稱為亞健康人;而亞疾病是以癥狀(中醫叫證候群)來得出中醫的證候名從而確定造成癥狀的原因來自于哪一個臟腑,可以說人的難受狀態就是亞疾病的狀態。
二、亞健康雖然有了名稱但目前還沒有診斷的儀器及有章可循的具體治療方案,體檢指標達到了疾病的數值,亞健康直接變成疾病;亞疾病現在有了亞疾病測評儀能夠詳細診斷出亞疾病階段的各種證候分類,并且讓人的飲食、調理有章可循,通過中醫的辨證調理方法消除癥狀,遠離疾病。
三、亞健康傳遞給人們的信息是雖然亞但還是健康,也可以說是沒病;亞疾病提醒人們要重視自己的不舒服難受的癥狀,雖然是亞但也是疾病,是中醫說的欲病之病,趕快抓緊調理而不得大病、重病,花錢多的病。
亞疾病的診斷
根據中醫的理論,研究出“亞疾病”概念后,又研究出了“亞疾病”的診斷方法,打造出千年中醫的第一臺亞疾病測評儀,定性和定量的、更加科學地診斷亞疾病。這是中醫專家根據中醫的脈象、經絡原理經過多年的艱苦摸索、研究才得以成功的。
亞疾病測評儀可以診斷身體五大系統,能測出十四種中醫的證候名,以及七十九種亞疾病階段表現出的各種癥狀(證候群):
人體的五大系統:
心腦系統、肝膽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胃腸系統
十四種證候名:
心氣虛、心血虛、心火亢盛、肝血虛、肝氣郁滯、肝火上炎、肺氣虛、肺陰虛、肺熱、腎陽虛、腎陰虛、胃寒、胃熱、胃陰虛。
七十九種癥狀(證候群):
心悸、心慌、精神疲憊、氣短無力、舌色蒼白、失眠多夢、舌色淡白、眩暈、脈無力、視力減退、肢麻手顫、胸肋串痛、胸肋脹痛、心中煩熱、口渴面赤、腰膝冷痛、夜尿多、畏寒肢冷、五更(晨)泄、減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低熱、五心煩熱、咳喘無力、氣少、痰液清稀、神疲體倦、干咳無痰、口干咽燥、舌紅而干、咳嗽、痰黃稠、怕熱、鼻流黃涕、怕寒、鼻流清涕、胃脘冷痛、得溫痛減、口淡不渴、便溏、胃脘灼熱疼痛、泛酸、多食易饑餓、便秘、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大便干結……
亞疾病的社會意義
一、提醒人們重視亞疾病
“亞疾病理論”能夠從觀念上引起大家對健康的重視,讓大家意識到雖然是亞但自己處于小病、欲病之病,亞疾病階段。從而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使大家遠離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二、避免重大疾病的產生
根據“亞疾病理論”的研究數據表明,抓住亞疾病階段的調理時機,可將各種疾病控制在亞疾病階段,使人們遠離大病、重病、難治的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很好的控制方法,如果采用中醫的“亞疾病理論”可以有效的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目前利用“亞疾病理論”的調理方法在臨床試驗中控制并發癥的有效率居領先水平。
三、減少國家和個人醫藥費的支出
推廣亞疾病理論切斷從健康到疾病的路線,減少了大病、重病的比例,從根本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降低了政府公共醫療衛生資源的投入,減少了個人在醫療費方面的支出。
摘要:中醫源自民間,源自生命體驗,中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她的健康理念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來乃極具先進科學性。中華傳統醫學在促進和維護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術方法在今天看來更是綠色、環保、天然、無公害。在臟腑功能達到和處于正常狀態的情況下,亞健康所表現出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不適癥狀就會自然消失。減緩各臟腑功能普遍地、逐漸地降低速度,就是延緩衰老,就是延年益壽。時至今日,并非是中華傳統醫學迎合了世界潮流,而是世界在回歸自然,是現代醫學模式在向傳統醫學模式回歸,人類需要反撲歸真,人類的生命健康需要傳統中醫的呵護,我們已看到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在日趨贏得世人的敬仰,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21世紀是自然醫學興盛的世紀。
中醫源自民間,源自生命體驗,中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醫是自然的產物,她以順應自然的方式方法在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為中華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她的健康理念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來仍極具先進科學性,這就是“恬淡虛無,真氣存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經氣”,“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氣血正平,長有天命”等防治和養生思想;中華傳統醫學在促進和維護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術方法在今天看來更是綠色、環保、天然、無公害,這就是中醫特色的針、灸、刮痧、按摩、拔罐、導引和對自然界動、植、礦物的外敷和內服,中華傳統醫學在促進和維護生命健康中已呈現出三大優勢。
一 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治療優勢
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以及人類生存環境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疾病譜亦發生了變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癌癥、腦梗塞、腦溢血、糖尿病、尿毒癥、氣喘、結石、痛風、關節炎等發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時且向低齡化發展,我們已看到慢性病大多是系統病,如糖尿病多是由脾、胃、肝、腎、肺功能失常,特別是脾、腎功能失常,導致胰島素分泌紊亂或活性降低,從而表現出高血糖;高血壓多是由重要臟器如肝、脾、腎、腦微循環障礙、血質改變、管壁彈性降低或氣體交換失常,致使心臟加壓;癌癥和白血病則是全身疾病的具體臨床表現,是內環境惡化情況下的外因及情緒作用,局部細胞基因突變并異常分化,幼稚細胞無限增生;功能性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根源在肝、脾、腎。因此,要想徹底治愈而非只是控制這些慢性病,就必須恢復各臟腑正常生理功能,并使臟腑之間功能協調,絕不能為治療肝、腎而損傷脾、胃,為治療脾、胃又損傷肝、腎,臨床實踐為實現和達到這一目標,多功能的中醫診療技術有著獨特優勢。
中醫的多功能性首先表現在中草藥的多功能上,如草藥中的大黃有瀉下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的番瀉甙A、B、C及大黃酸葡萄糖甙,經細胞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腸蠕動,減少水分吸收而至瀉,在瀉便的同時瀉出經絡中的“毒氣”、“邪氣”,特別是脾經、胃經、肝經、心包經和大腸經中的邪氣,邪氣出正氣生,從而達到一種健脾、和胃、養肝、清心包、活大腸的作用。大黃中所含的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及大黃酸還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大黃可殺滅阿米巴原蟲、滴蟲,有較強的抑制病毒作用,即大黃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蟲的功能,大黃還有抗腫瘤作用及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作用,也就是大黃有涼血、止血、活血化淤和抗癌的功能。眾多的天然動、植、礦物都和大黃一樣有其多功能性,可以同時對幾個臟腑、系統進行調理,方劑則是中醫高深技藝的體現,是中醫精髓之所在,一個方劑可同時調理幾個臟腑或系統,不同的方劑還可以調理同一個臟腑和系統,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是中醫特點,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組方,組方的關鍵在于辯證,辨證的關鍵在于醫者對四維以上時空觀的中醫理論的正確認識和掌握,即對宇宙、自然、生命、陰、陽、精、氣、神及經絡系統功能的正確認識和掌握,科學的組方配合針、灸、刮痧、按摩、拔罐、導引已成為治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徑。
二.對亞健康(未病)的調理優勢
亞健康是機體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第三狀態,可以看作是古人說的“未病”,主要表現為身體的不適和心理的不良反應,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的一些功能性改變,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征”,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潛狀態、過渡態。
亞健康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是空氣、水、食物、化學藥物、輻射等污染降低了各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就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不良情志和心態、不良宇宙生命場、遺傳和稟賦等因素。
亞健康的形成并不是某一臟器發生了病變,而是整體功能減退的結果,主要是五臟六腑生理功能的普遍降低及其動態平衡的失常;解除亞健康的根本原則就是整體調節、整體治理,調理的主要任務就是恢復、增強五臟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使其功能之間相互協調,在臟腑功能達到和處于正常狀態時,亞健康所表現出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不適癥狀就會自然消失,根據這一理論,我們通過飲食各種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在生命體得到全面調理后,恢復并增強了各臟腑正常生理功能,這時亞健康所表現出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不適癥狀就被徹底解除,這也意味著“治未病”得以實現并完成,更意味著從跟本上、源頭上解除了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意味著疾病預防和控制的“瓶頸”
被突破,同時實現了“消未起之禍,治未病之疾,醫之于無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說,中醫在調理亞健康(治未病)時所具備的優勢無與倫比。
三.對養生保健的優勢
養生保健,顧名思義就是養護生命,保持身體健康。良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優良的生活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等養生保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要把它們具體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卻并非易事,單就高質量充足的睡眠,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就不易做到;有均衡營養物質的攝入卻不能被均衡消化和均衡吸收已成為一部分人需要解決的問題;“眠、食二者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骨質疏松癥用補鈣、補鎂、補VD的方法不會起到多大作用,腎功能健全情況下的吸收良好是關鍵,如果消化、吸收功能障礙,食用大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會增加消化負擔,甚至會導致重要臟器的功能降低或喪失,如軟骨及臟器的鈣化等;空氣、水、食物、藥物、輻射等污染對生命的威脅更大,污染對生命造成的傷害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其危害,養護生命、保持身體健康將會成為空談,因此生命需要調調理,調理好神經系統可得到高質量充足的睡眠,同時也是獲得良好心態的保障,調理好消化系統可得到均衡營養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調理好免疫系統,對體內毒素的及時清理就得以實現,等等;所以,養生保健的重點在于調理。
【關鍵詞】 臨潼礦泉;亞健康;軍人;乳酸;總二氧化碳
臨潼礦泉屬于硫酸鹽、氯化物、重碳酸鈉、氟水弱氡泉,是一種復合型醫療礦泉。經過1600多年的應用和不斷開發,對多種疾病有輔助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了解臨潼礦泉對亞健康狀態的治療調理作用,我們對70名來自外省的處于亞健康狀態的軍政干部和科技干部,采用臨潼礦泉全身浸浴法,對浸浴前和浸浴后血漿乳酸(LAC)、總二氧化碳(TCO2)進行檢測,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檢測對象。通過對476名軍隊療養團人員進行MDI亞健康檢查(量化得分在70~85分者)[1]和亞健康問卷調查(得分在30分以上者)[2],篩選70名亞健康者,其中男性58名,女性12名,年齡32~54歲。
1.2 標本采集。為了避免運動等因素對乳酸試驗結果的干擾,于凌晨6:00在受試者床邊采血5ml,加入肝素抗凝管中,并立即放入冰水浴,盡快分離血漿,2小時內進行LAC、TCO2檢測。
1.3 礦泉水浸浴治療。受試者第一次采血之后,按要求開始進行礦泉水浸浴。每次15~20分鐘,15天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后即采集試驗后血樣(方法同浸浴前)。
1.4 試劑與檢測方法。檢測儀器采用意大利E-216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LAC采用英國朗道公司生產的終點法試劑,所用方法的參考范圍是0.5~2.22mmoI/L; TCO2采用北京中生公司生產的酶法檢測試劑,參考范圍是22~29 mmoI/L。
1.5 統計方法。檢測結果采用SPSS 11.0軟件t檢驗統計。
2 結果(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亞健康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亞健康的認識不斷提高,尤其是軍隊干部這一特殊群體的亞健康會直接關系到抵御疾病的能力和部隊戰斗力,更與軍隊現代化建設息息相關。對此,如何更好的利用臨潼礦泉這一自然療養因子對亞健康軍人進行治療和調理,發揮療養院治療和康復的積極作用,從而提高和保障部隊戰斗力,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亞健康的主要表現是疲勞,在當今的高科技戰爭中,參戰人員時刻處于持續性的疲勞緊張狀態,對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生理學認為,疲勞是中樞神經系統工作能力下降的指標,肌肉活動到疲勞時,體內的能源物質(如糖原、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含量下降,而酸性代謝產物使機體體液pH值下降,肌肉或血液中的酸性疲勞素(指乳酸、丙酮酸、CO2等)隨疲勞程度的加重而加深。當這類酸性物質在肌肉內積蓄過多,就會妨礙肌肉細胞的活動能力,導致人體渾身酸痛。而疲勞素進入血液循環就會進一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體內各種代謝功能紊亂,使人體產生疲乏無力及煩躁不安的感覺,使人體免疫功能減退,反應能力減慢,適應能力減弱,嚴重時會導致對工作、生活失去興趣,引發各種生理、心理亞健康,進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乳酸(LAC)是體內葡萄糖無氧代謝的最終產物,血液中的乳酸濃度取決于肌肉細胞和紅細胞的乳酸產生率和肝臟的代謝率。在正常生理pH下乳酸被解離,以乳酸根和氫離子的形式存在[3]。人體組織在無氧條件下(如肌肉劇烈運動時的缺氧情況),葡萄糖酵解供能,最終產物為乳酸。乳酸的去路主要是彌散入血,進入肝臟被清除。總二氧化碳(TCO2)是指血漿中所有以各種形式存在的CO2總量。血液內CO2含量對人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4]。
通過70例亞健康軍人干部經臨潼礦泉水浸浴前和浸浴后血漿LAC、TCO2檢測結果變化的觀察,浸浴治療后較浸浴治療前LAC結果均有下降趨勢
(P
參考文獻
1陳景藻,主編.療養學.西安:第四軍醫大學,2004.194
2李慧珠,勇國良,主編.療養學亞健康檢測與防治.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29-30
3王玉琛,主編.臨床實驗診斷學(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439-469
4張秀明,李健齋,等.主編.現代臨床生化檢驗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769-777
【關鍵詞】 亞健康; 體質辨識; 膏方; 護理干預
“亞健康”一詞最早由前蘇聯學者Berkman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1]。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工作環境的變化,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比例日益增多,特別是痰濕體質人群。本院治未病中心從2010年起開展了健康體檢之中醫體質辨識,并對處于亞健康狀態的體檢者進行了膏方調治和護理學干預的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來本院治未病中心體檢的人員共計1127例中,經過體檢和填寫中醫體質辨識問卷調查表,確診符合亞健康者457例,年齡23~65歲,其中男239例,女218例,對其進行膏方調治和護理干預,根據體質不同判定其效果。
1.2 診斷標準 亞健康是指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勞和虛弱狀態,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或疾病前狀態,以及與年齡不相稱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狀態。無器質性疾病或未被診斷為某種疾病,各主要檢查指標正常者。常常表現為面色無華心慌氣短倦怠無力,經常感冒怕冷,常感胃部不適、便秘、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符合調查表中的體質,就可以確診為亞健康者。
1.3 治療方法
1.3.1 調查方法 使用本院治未病中心提供的全科體檢表、亞健康測評表、中醫體質辨識問卷調查表,對明確為亞健康者進行分組和體質辨識,并根據體質辨識結果分別給予護理干預及膏方調治。所有參與干預和治療者均進行常規全科體格檢查(包括血生化、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胸片、心電圖等)。
1.3.2 中醫體質辨識 將“亞健康”狀態人群,通過中醫體質辨識,具體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瘀血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郁質、特稟質九種體質[2]。(1)平和質:平素健壯,性格隨和開朗,精力充沛,胃口良好,舌色淡紅,平時較少生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2)氣虛質:形體消瘦,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虛弱。(3)陽虛質:多白胖或清瘦,表現精神不振,胸悶氣短,怕冷,面色蒼白,舌質淡,易腹瀉。(4)陰虛質:形體消瘦,面色潮紅,急躁易怒,手足心熱,眩暈耳鳴、舌紅少津、脈細等。(5)瘀血體質:形體偏瘦,精神抑郁不振,面色晦暗或色素沉著有瘀斑,易伴疼痛,舌質暗有瘀斑,脈細澀。(6)痰濕質:常為體形肥胖,性格開朗,面部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容易困倦,舌體胖苔白膩,脈滑。(7)濕熱質:形體偏胖,性格多急躁易怒,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8)氣郁質:形體偏瘦,神情憂郁,情感脆弱,容易心慌失眠,舌淡紅苔薄白。(9)特稟質: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生理缺陷。常見蕁麻疹、哮喘、風團、咽癢、噴嚏等癥狀,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根據九種體質人的不同癥候表現,護士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案,并由醫院膏方專家將體質辨識與四診辨證相結合,制定個體化膏方調治方案,做到一人一方一法,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1.3.3 膏方調治方案 (1)對亞健康者以體質辨識問卷調查表診斷其體質類型,讓其了解膏方的治療作用和用法及其注意事項。(2)膏方的制訂,應當重視辨證論治,從病者的癥狀中,分析出病因病機,衡量正邪之盛衰進退,探求疾病之根源,從而確定固本清源的方藥,對每一位亞健康者,開出對癥的膏方。(3)調治原則:平和質-健脾補腎,益氣養血,調養心脾。氣虛質-益氣養血,健脾補中,調和營衛。陽虛質-溫陽健脾益腎。陰虛質-滋陰清熱,調補肝腎。痰濕質-健脾理氣,化痰滲濕。濕熱質-瀉肝平胃,清利濕熱。瘀血質-理氣化瘀,調養心脾。氣郁質-疏肝解郁,條達安神。特稟質-辨證治療。(4)膏方的制作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先將配齊的藥料檢查一遍,把膠類藥揀出另放,加適量的水浸潤藥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脹,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藥面10 cm左右,浸泡24 h。把浸泡后的藥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 h左右,轉為微火以沸為度,約3 h左右,此時藥汁漸濃,即可用紗布過濾出頭道藥汁,三煎過后所得藥汁混合一處,靜置后再沉淀過濾。將過濾凈的藥汁倒入鍋中,進行濃縮,讓藥汁慢慢變成稠厚,把蒸烊化開的膠類藥與糖(以飴糖和蜂蜜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煉成膏即可。放入陰涼處保存。
1.3.4 膏方的組成 膏方組成因人而異,一人一方一法,量身定制,每方由20余味藥組成。由膏方醫生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特點和不同癥狀體征進行辨證論治,制定處方組成。藥物主要有基質藥、對癥處方藥和輔料等幾類。基質藥為膠類藥,如:阿膠、鹿角膠、龜膠等。膠類藥為賦型藥,有滋養補虛,調和氣血的功效。對癥處方藥主要為針對病情需要用藥,兼顧祛病和補虛。輔料為調味的糖類(包括飴糖)和料酒等,主要是為了改善口感,同時兼顧緩中補虛。
處方配伍原則:虛實兼顧、寒溫得宜、氣血雙調、動靜結合、陰陽平衡。要注意把握“通”和“補”的尺度,在滋補的同時兼顧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消導通腑[3]。平和質用藥宜和緩通導,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等補心氣、助血行,五味子、山藥、制首烏、益智仁、覆盆子、桑椹子、沙苑子、枸杞子等補腎安神為主。氣虛質用藥以參苓術草加升麻、柴胡、葛根、芡實、桂枝等補升中氣為主。陽虛質以淡附片、干姜、肉桂、菟絲子、補骨脂、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肉蓯蓉、牛膝、杜仲、續斷、鹿角膠等溫陽健脾益腎為主。陰虛質以玄參、黃精、天麥冬、南北沙參、石斛、玉竹、五味子、山萸肉、靈芝、龍眼肉等養陰安神為主。痰濕質以瓜蔞皮、薤白、制半夏、茯苓、陳皮、桔梗等寬胸理氣化痰,山楂、炒谷麥芽、雞內金、焦六曲、枳實等消導積滯為主。濕熱質以蒼術、黃柏、黃芩、紫花地丁、天葵子、車前子、金銀花、蚤休、薏苡仁、白術、冬瓜皮、赤小豆、夏枯草、半邊蓮等清熱利濕為主。瘀血質以丹參、穿山甲、當歸、川芎、赤芍、熟地、紅花、紅景天、田三七、刺五加等活血利氣為主。氣郁質以枳殼、廣木香、石菖蒲、郁金、佛手、降香、柴胡、香附、檳榔、川楝子、百合、合歡、遠志、柏子仁、酸棗仁等行氣解郁、養心安神為主。特稟質以當歸、生地、防風、蟬蛻、僵蠶、黃柏、知母、苦參等養血消風為主。每味藥約為150~200 g。
1.3.5 護理干預方案 本院治未病中心通過問卷調查表確診體檢者的體質類型,對每一位亞健康患者根據體質的不同,從情志、飲食、運動鍛煉,注意事項等方面指導亞健康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使之達到完全健康的目的。(1)平和質:可酌量選食具有緩補陰陽作用的食物,各類谷物肉蛋果蔬等平衡膳食即可,主要針對不適提出要求。(2)氣虛質:宜多食用有補氣功效的食物,食用性質溫和的具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糯米、山藥、白扁豆、紅棗、蓮子、肉類、青魚等。少食耗氣的食物:如白蘿卜、柚子、柑橘等。多做太極拳,保健功等,以助恢復元氣。(3)陽虛質:應多食熱補陽之品;如荔枝、櫻桃、栗子、大棗、核桃、牛羊狗肉,少吃冷飲、柚子等,居室朝陽溫暖。并教導其做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各種球類活動、保健功、長壽功等活動。(4)陰虛質:飲食清淡滋補腎陰的食物,忌辛辣煙酒,常選擇黑芝麻、糯米、豬肉、雞蛋、牛奶、甲魚、海參、鱉、黃豆、藕、葡萄、西瓜、蘋果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選擇太極拳、氣功、游泳等動靜結合的傳統健身項目。(5)瘀血質:應食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粳米,牛肉、豬肉、雞肉等,菜類有薺菜、香菜、胡蘿卜等,水果有山楂、桃子、桃仁等。少吃過辣、過甜、過于刺激性的食物和飲料。多做運動如快步走、太極拳、瑜伽、八段錦,經絡按摩等。(6)痰濕質:飲食調理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卜、紫菜、枇杷、白果、扁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運動方面應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散步、慢跑、球類、游泳、武術以及各種舞蹈等。(7)濕熱質:經絡按摩,拔火罐除濕熱,飲食宜清淡為主,忌辛辣,如多食赤小豆、綠豆、冬瓜、西瓜等。少食羊狗肉、酒、蜂蜜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戒除煙酒。可以進行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運動。(8)氣郁質:精神調攝很重要,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居室應保持安靜,禁止喧嘩,避免強烈光線刺激。注意勞逸結合,早睡早起。飲食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蕎麥、高粱、刀豆、苦瓜、蘿卜、等。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楊桃、酸棗、李子、檸檬等,也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冰凍飲料等。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旅游活動,還可以做強壯功、保健功等。(9)特稟質:遠離過敏原,飲食宜清淡、均衡,少食蕎麥、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內裝修后不宜立即搬進居住。春季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可防止對花粉過敏。不宜養寵物,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情緒緊張。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和癥狀積分法[4],以患者的主訴為依據,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候變化情況,以癥狀積分遞減為療效依據。主癥積分按正常、輕、中、重分別為:0、2、4、6分,次癥分別為:0、1、2、3分。積分遞減>90%為臨床控制,積分遞減>70%為顯效,積分遞減≥30%為好轉,積分遞減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觀察群體調查結果 457例亞健康人群中,分為9種不同的體質,其中以平和質、氣虛質所占比例略高,特稟質所占比例較低。多數人有兩種或以上體質兼夾,治療時以主要體質為主。選擇的對象為體檢中篩查出的符合亞健康體質者。不同性別亞健康人群的體質類型分布見表1。
2.2 觀察群體干預結果 在癥狀改善方面,平和型、氣虛型的有效人數比較高,瘀血型及濕熱型效果欠佳,特稟型體質調治難度較大。通過膏方調治和護理干預,各種體質人群癥狀控制總有效率為85.87%,膏方及護理干預結果見表2。
3 討論
體質的形成一部分取決于先天稟賦因素,但是后天因素也在不斷改變著每個人的體質。體質的偏頗往往不是單一的,很多人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偏頗體質的表現,體質的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的差異性[5]。這就要求醫護工作者在進行體質干預治療時,要注重個體化因素,做到一人一法一方案。本干預法突出中醫特色,充分發揮“整體觀念”、“辨證施護”和“辨證論治”等因素,為體質偏頗人群制定了有較強針對措施的具體方法,可操作性強,有客觀的理論依據。因此,提高了亞健康人群的生活質量。
膏方調治有明顯季節性特點,一般服用時間以冬至起50 d,即“頭九”至“六九”這段時間為佳,所謂“冬令進補”。《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三月,此謂閉藏”[6]。冬季人們食欲旺盛,吸收較快,有利于膏方的服用[7],這體現中醫“天人相應”的整體觀。膏方組方具有通補兼施、動靜結合的特點,可達到調和氣血、斡旋脾胃、平衡陰陽的目的[8]。本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在癥狀改善方面,平和型、氣虛型的有效人數比較高,效果不佳的是瘀血型及濕熱型,特稟型體質調治難度較大。對于療效較差的體質類型,特別是痰濕型和濕熱型,可配合中草藥熏蒸等法治療[9]。虛證是膏方適宜的病癥類型,在膏方患者主觀選擇方面可能存在偏倚,所以一般虛證患者選擇膏方的比例較多,但實證患者也有一定的調治作用。說明個體化膏方具有治病與調體雙重功效[10]。
護理干預在亞健康調治中重在飲食、情志、運動鍛煉以及患者對氣候環境適應性的指導方面,配合中醫膏方調理,能有效地指導患者的目的性,培養患者的依從性,減少患者的盲目性,使膏方運用既能符合時令、地域,又能符合個體差異。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提高臨床療效。關于亞健康中醫辨證的研究,以往有多種辨證分型,如魏育林等[11]將亞健康狀態證候歸納為:心腎不交、腎陽不足、氣虛證、腎陰虛證、肝郁脾虛證等;王紅玉等[12]歸納為:心脾兩虛、肝膽濕熱等常見證候群。現在多數醫院采用王琦教授的九種體質辨證分型,筆者認為比較切合臨床實際,所以收效較著。亞健康干預療法除此外還有針灸、按摩、導引以及音律調節等一系列養生方法,這些干預措施均有利于亞健康狀態的恢復[13]。一些自我調節的方式如有氧運動、綠色飲食、陽光心情、規律生活均有利于健康狀態及體質類型的調整[14]。平時應注意掌握體能運動方式和運動的強度,因為鍛煉不當,也會損害人體的健康[15]。
參考文獻
[1]龔秀琴.南京市部分企事業職員亞健康狀態的中醫體質辨識與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2,26(1):66-67.
[2]王琦.九種體質使用手冊[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1-3.
[3]程志清.膏方的臨床應用[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0(2):67-69.
[4].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
[5]田元祥.九型體質中醫保健養生大全[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
[6]王洪圖.內經選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40-42.
[7]馬維慶,謝英標.中醫進補膏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11.
[8]劉馨雁,王振萍,于彬,等.個體化膏方調治體質與改善癥狀的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1,12(30):920-922.
[9]張雅麗.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調護[J].上海護理,2008,20(4):92-95.
[10]趙丹,任現志.中醫藥療效評價方法的現狀與思考[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3):623-624.
[11]魏育林,孔晶,劉國玲,等.205例綜合醫院亞健康狀態員工中醫證候特征和主要證型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2):106-109.
[12]王紅玉.亞健康狀態378例40項癥狀分析述評[J].中醫藥學刊,2004,22(4):624-625.
[13]陳友友.亞健康狀態與中醫藥的治療近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1):118-120.
[14]朱翠貞.亞健康的預防調理策略[J].護理研究,2006,20(10B):2692.
實際上,精神欠佳、易困、乏力,身心不適、機體活力降低、反應能力減退、體力恢復緩慢等癥狀,靠醫療設備、儀器檢查,往往顯示不出什么異常。其實,這時候的人處于一個亞健康的狀態。
何謂亞健康?現代社會緊張的節奏讓職場人不得喘息,一些身負重壓的企業家們則是深陷漩渦不能自拔。而一些若隱若現卻又無任何指標變化的身體反應,讓人感覺相當難受,這種狀態便是亞健康的狀態。
我們中學的時候學過《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時說: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老蔡的態度則是不屑一顧。當其病在肌膚、病入腸胃以后仍認為扁鵲是“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可是到了他病入骨髓時扁鵲已不再勸其醫治,幾日后桓公遂死。其實,蔡桓公經歷了亞健康、生病、病重、病危、死亡的過程。現在,像這樣剛愎自用視健康為兒戲,任由自己從健康狀態發展到亞健康狀態再到疾病狀態的人并不鮮見,并且還有年輕化趨勢。
某房地產公司的一位女老總,工作壓力大、應酬多,平時總感覺頭痛、乏力,但各大醫院檢查指標正常,非常苦惱。有一位做餐飲的朋友,40歲出頭,餐飲連鎖店幾乎覆蓋大半個中國,可謂年輕有為企業家的杰出代表。然而,鮮花、掌聲背后的他,有著嚴重的抑郁癥癥狀。成功后的他,迷失了方向,不知道生有何求,煩躁、憋悶、乏力常常困擾他,他不想讓自己的不良情緒感染到別人,于是去醫院做了幾次檢查。然而醫生都說其各項指標均正常,沒什么病。他去找心理醫生求助,亦無明顯好轉,于是癥狀日益嚴重,影響到了工作、生活和身邊的親人朋友。
內行人尤其中醫會知道這兩位老總已處于嚴重的亞健康狀態,也就是中醫講的“未病”階段的部分表現。那位女老總找懂中醫的人咨詢,對方按中醫望、聞、問、切的四診法,看到她眼球突,屬肝陽亢癥狀;舌暗紫有瘀,是瘀而不通,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采用中醫方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并囑咐早睡早起,少吃寒涼食物。結果七日頭就不痛了。
世界衛生組織曾對人體健康進行了全新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代表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包括心理、身體和適應能力,它屬于身體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完美的一種狀態。現代醫學認為,無病不等于健康,人的身體狀態可以分為第一狀態、第二狀態、第三狀態。根據全球范圍內的一項調查,人群中處于第一狀態(健康狀態)的只占5%,轉化為第二狀態(疾病狀態)的占20%,有75%的人處于不同程度的第三狀態,即亞健康狀態。
對許多人而言,亞健康這個詞是陌生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陌生而忽視它,也許您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而疾病往往是從量的積累發展到質的變化的。這個過渡期就像一部汽車,當它從生產線上下來的時候,它只要一開始行駛,就要發生磨損;如果不按照它的保養周期進行保養,那么,過了保養周期,還在繼續強行行駛的話,它就可能很快進入故障期。人體也是一樣,人體在日常生活中,在不注意保養的過程當中,如果超過了某一負荷,那么就可能很快進入疾病期。人的健康包含了很多因素,哪個因素缺損就會產生負面影響。這種“磨損”造成的初步損害,就相當于人體健康到疾病之間的亞健康階段;若磨損加劇,就向疾病階段發展了。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認為:“上醫醫未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于無事之前。”《傷寒論》亦處處體現早治已病、防病深入的治未病思想。如“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
警惕亞健康這個隱形殺手,已成為當代人尤其企業家、職場人刻不容緩的事情。中醫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中醫所謂的“末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具有明顯體征的疾病,而是指機體的陰陽、臟腑、氣血等失調所導致的疾病前狀態,或某種疾病的征兆。中醫可通過望、聞、問、切等診療手段來調理“未病”階段的癥狀。具體又有以下幾種手法:
辨證施治。把亞健康分為脾虛證、氣虛證、肝腎陰虛證、氣滯證,分別以健脾、補氣、補肝腎、活血化瘀來治療。
心理調適。中醫學認為“百病皆生于氣”,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可致使臟腑氣血功能失常而致病。保持樂觀條達的心情以保持氣血調暢,臟腑功能不受影響,可預防亞健康狀態的發生。
運動調節。形體是生命活動之宅,內藏氣、血、精、津液。形體運動則精氣周流條達,充養形體則體健而神旺;形體不動則精氣郁滯,氣血失調,容易導致亞健康狀態。可采取散步、舞蹈、氣功等方法。
為了保持體型,章麗選擇了抽脂瘦身,導致后果不堪設想。究其原因:她沒有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塑身方法。肥胖,這是個全球性的話題。根據中醫理論,只要超過標準體重20%者可稱為肥胖癥。如今,有效安全的減肥方法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塑身方式名目繁多,吃減肥藥、抽脂、節食……胖友們天天圍著廣告轉,為此而苦惱。我們如何來化解這一煩惱呢?
中醫專家表示:選擇是關鍵。雅云堂養生調理館連鎖機構總經理、中國生物醫學高級美療師、中醫調理師、亞健康咨詢調理師羅敦云老師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總結了一整套安全、徹底的減肥塑身方法。
首先,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分析肥胖產生的根源,對癥下藥。肥胖的原因排除遺傳、疾病的因素,通常源于不良的生活習慣:吃得太多、動得太少、生活節奏加快、吸煙、酗酒、熬夜、精神壓力大、超負荷的工作……
這些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及精神狀況,都會導致人體機能下降,寒濕邪氣入侵,加重臟腑機能的減退。寒濕侵入經絡使經絡不暢,寒濕侵入臟腑,使臟腑陰陽失衡。而脾胃不健,腎陽不足導致水液、廢物無法正常代謝,而在體內堆積形成肥胖及各種亞健康及慢性病癥。
然后,依據中醫辨證施治,對肥胖者的經絡系統及臟腑功能進行調節疏導,平衡陰陽。清胃熱、利水濕、助脾運、活氣血,使體內蓄積的脂肪消解,寒濕排泄,氣機通暢,陰平陽秘。消除異常饑餓感和疲勞感,抑制亢盛的食欲,糾正失調的機能。堅持調理,不僅能達到理想的體重,還能提升臟腑代謝機能,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肥胖的種類有以下幾種,您屬于哪一種?請對號入座,辨證調理:
1、肝陽上亢型肥胖的表現
臉紅、體胖、肌肉結實、虎背熊腰、性情急躁、脾氣大(與別人急)、喜動、眼袋大、眼球突出、眼紅、飯后兩肋脹滿、遇事急躁、處事不周、面呈潮紅或絳紅或有紅血絲、高血壓或高血脂、膽囊炎、下肢靜脈曲張、兒童多動癥等。
2、脾虛型肥胖的表現
臉黃、體型肥胖而超重不明顯、胃腹易胖、喝涼水都長肉、肌肉酸懶、松弛、后背痛、乏力、肛裂、痔瘡、牙齦出血、婦女經血不止、或量少、色淡、唇白(寒凝則唇紫黑)、水腫、胃腹痞脹、舌白、苔厚、便溏;反映在面部則生黃褐斑、痤瘡、敏感、皺紋、松弛。
3、胃熱型肥胖表現
臉紅、貪吃、肉結實、喜冷飲、身重、困乏、嗜睡、口腔易有異味、口干裂、口周生紅色皮疹、燥熱、大便干、出汗有異味。
關鍵詞 亞健康 反射區 足部 按摩
亞健康狀態是指非病但亦非健康的狀態,是界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低下中間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游離(移)狀態”及“灰色狀態”等稱謂。亞健康狀態常常是很多疾病如肝炎、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的前期癥兆,因此積極有效地防治亞健康狀態具重要的醫學意義。作者于2010年1月~2010年6月期間采用按摩足部反射區的方法調治亞健康狀態人群60例,取得了理想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20例亞健康狀態人群來源于前來廣西元之源健康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亞健康調理中心接受保健推拿者,均符合中華中醫藥學會2006年的《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中的亞健康的判斷標準:①持續三個月以上反復出現的不適狀態或適應能力顯著減退,但能維持正常工作,不適持續時間達1個月以上且經休息不能緩解者;②實驗室檢查指標正常,或略有改變,無論從癥狀,還是從實驗室指標角度,均不能構成現有“疾病”的診斷標準;③無重大器質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④盡管有非重大器質性疾病診斷,但無需用藥維持,且與目前不適狀態或適應能力的減退無因果聯系。將本組120例亞健康人群按查隨機數字表的方法隨機分為按摩足部反射區組與常規中醫保健推拿療法組,每組60例。兩組人群的性別、年齡、職業構成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調治方法
1.2.1 觀察組:采用按摩足部反射區的方法,方法大致如下:先用中藥煎出液(藥液)趁熱浴足10~20分鐘后拭干后取半坐位,施術者操作時先行左腳,后行右腳。操作前涂擦按摩膏劑,開始操作及結束手法均采用屈食指點法、屈食指按法和屈食指刮法,刺激足部的腎、輸尿管和膀胱反射區各5分鐘,然后按位于足趾足底足內側面足外側面足背的順序依次按摩全足其它各反射區10分鐘。在按摩的過程中如碰到陽性反射區(如受術者覺得痛覺敏感或施術者覺手下有結節、條索或氣泡樣感的反射區稱之為陽性反射區)則需要重點加強手法的操作次數。術后囑受術者盡可能多喝溫開水。
1.2.2 對照組:采用常規中醫保健推拿療法,方法大致如下:接受調治者分別于俯臥位、仰臥位接受中醫保健推拿法調治。①俯臥位操作:先用放松手法(如掌根揉、推法等)放松肩、背、腰、臀及雙下肢后側面,然后按頭頸肩背及上肢背及腰骶下肢的順序,施以滾法、穴位點按法、揉法、推法等推拿手法;②仰臥位操作:按頭面上肢下肢順序施以滾法、穴位點按法、揉法等推拿手法。
1.2.3 時間與療程:兩組每次按摩的時間均為45分鐘左右,均為每周2~3次,4周為1個療程,調治1~
2 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采用自擬療效標準:痊愈:身心上不適應的感覺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癥狀如疲勞、虛弱、情緒改變等臨床癥狀消失;顯效:上述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有效:上述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上述臨床癥狀無改善。
2 結果
調治1~2個療程進行療效統計。結果見表1,兩組比較,數據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果提示按摩足部反射區療法與中醫保健推拿療法對亞健康狀態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