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計算機硬件的研發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硬件的研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計算機硬件的研發

    第1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1.1邏輯語言概念

    邏輯語言的概念始于古希臘哲學家的辯論中,隨后在數學理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了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邏輯語言被廣泛應用。然而,隨著計算機的發明,邏輯語言的使用也逐漸被升級。由于計算機的產生被稱作第三次的科技革命,所以,計算機在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計算機是基于數學模型的存在形式,所以,同樣需要使用邏輯語言對其軟件進行控制。最初受到計算機自身性能的限制,軟件的編寫只能使用二進制語言,所以,必需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才能使計算機正常運行[1]。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現在的計算機程序使用的是高級語言,所以,邏輯關系的作用更加明顯。

    1.2邏輯語言特點

    以語言學標準將邏輯語言分為自然語言與形式化邏輯語言以及帶符號數學語言三種。邏輯語言是在邏輯學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邏輯語言的產生是為了討論問題時建立與數學同樣完美的特定符號語言而產生的。所以,邏輯語言與其他語言具有一定的差異。邏輯語言自身具有謹性,能夠將邏輯性推理有效的轉換成數學語言,并且在出現特殊問題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該語言,結合計算形式解決問題。與此同時,隨著邏輯語言不斷的完善與發展,被廣泛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并且,在解決問題時會優先建立數學模型,運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問題,有效的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因此,邏輯語言具有極強的嚴謹性與普遍性,并且可以對全部問題進行描述。在計算機軟件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邏輯語言,并且對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計算機的每個程序都可以轉換成數學模型,并使用邏輯語言對其進行描述。

    2計算機軟件開發中存在的影響因素

    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需求進行全面的分析。因為我國計算機技術起步時間較晚,所以計算機在軟件開發方面仍然存在問題與不足。計算機軟件出現的初期,由于計算機自身性能的限制,使得計算機軟件的邏輯形式較為簡單,只是較為簡單的計算,所以無需對需求進行分析[2]。計算機的程序編寫需要具有針對性,在遇到問題時,進行程序的編寫并解決問題,但是計算機自身沒有存儲的設備,所以,遇到相同的問題仍然需要程序的重新編寫。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完善與發展,計算機自身的語言系統有了較大的進步。為了更好的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程序編寫,對計算機傳統的語言進行了更新與改進,將復雜的語言轉換成通俗易懂的高級語言,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計算機軟件的應用。為了更好的滿足不同領域的各種需求,計算機軟件也需要逐漸變得復雜。因此,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計算機語言的使用。與此同時,計算機軟件為了占有更大的市場,也會不斷拓展自身功能,進而使自身的提及逐漸增大。為了更好的結合實際的軟件開發現狀,會將其以模塊為單位進行劃分,所以,為了更好的實現軟件的易讀性以及可維護性,邏輯語言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3計算機軟件開發中邏輯語言的應用

    3.1邏輯語言的基本表現形式

    邏輯語言是具有理論性的語言之一,所以,使用邏輯語言解決問題也被大多數人所關注。計算機本身是數學模型的具體表現形式,并且由邏輯語言進行描述,使用連通電路與非連通電路兩種方式,可以把數學的二進制進行有效的聯系。在此基礎上,可以使用邏輯語言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并在計算機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可以針對各領域中的需要,開發具有針對性的計算機軟件。在對計算機軟件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將計算機的語言根據相應的邏輯關系來排列,計算機再根據指定的程序執行指令。因此,計算機程序是邏輯語言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在計算機產生初期,會由于其程序的簡單而無需考慮相應的邏輯關系。但是,目前階段,計算機自身的程序變得更加復雜,使得計算機的軟件占用其巨大的空間,所以,邏輯關系要清晰。

    3.2邏輯語言的實際應用

    目前階段,計算機軟件是使用高級語言進行軟件的編寫[3]。但是,如果想實現軟件的各種功能,就需要在其設計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功能對軟件進行模塊的劃分。與此同時,使各個模塊都能夠實現軟件的一部分功能,再建立適當的主程序,利用相應的掃描系統,將所需的模塊功能進行及時的調用,進而實現程序的維護操作。計算機主要是基于數學建立的,所以具有極高的嚴謹性,如果在進行程序的編寫時產生錯誤,就會直接影響計算機整體軟件的正常使用。所以,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時,要科學合理的使用邏輯語言,進而保證計算機程序的正常執行。同時,在實際的調查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計算機編程軟件功能較為完善,并且完成程序的編寫后,能夠實現編譯與運行。科學合理的使用邏輯語言進行計算機程序的編寫,能夠有效的預防邏輯錯誤的出現。

    4結束語

    第2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 (Flash)互動軟件 開發應用

    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和使用,在很大的成度上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互動軟件的設計以人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在最大限度的幫助用戶高效的學習、工作。Flash軟件功能的不斷發展,使得如何制作較復雜的游戲成為現實。Flash互動游戲軟件的研制開發,比以往游戲軟件更快捷、方便,使人們可以隨心意的放松,減掉煩躁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方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

    1 計算機互動軟件設計分析

    (1)首先在計算機開發研究之前,需要對計算機的開發需求有一個詳細準確的認識,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是以幫助用戶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為基礎,是用戶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從而為使用者贏得更多的學習時間。

    (2)每一臺計算機都安裝著不同的計算機軟件,各個軟件的用途也不甚相同。其中包括搜索類軟件、應用類軟件、翻譯類軟件等等。在對計算機軟件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該軟件的快捷性、實用操作應,從而保障用戶使用時的輕松方便。當然,在設計軟件的時候,一定要依照設計大綱在規定的范圍內,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和完善該軟件。以便于在有條不絮的教學工作中互動式的開展。

    (3)計算機運行一段時間后,要及時的進行系統的清理和維護,以免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計算機軟件或硬件的垃圾過多或系統老化引起的,這就要求軟件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盡最大可能的解決處理這些問題。在軟件的維護時,可以運用安裝補丁來,來修復維護計算機運行時出現的漏洞。作為軟件的開發人員,應定期定時的與用戶溝通,了解他們運用中出現的問題,認真對待他們提出的建議,在軟件開發時盡量規避這些問題,以隨時對軟件進行更新,以滿足用戶的需要。

    2 Flash發展情況

    Flash是由一家美國的軟件公司設計開發的把矢量圖形和交互式動畫共同使用的軟件。Flash軟件由于其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功能情況,成為很多設計師設計網絡游戲必用的軟件。Flash也廣泛應用到多媒體制作和網頁設計方面。Flash是由Microsof t 和Disney倆個最大的用戶。在2000年,Macromedia推出了Flash5.0,Flash5.0的語言更加進步,設計出完整的面向對象的語言,并可以使用標記語言XML和智能影片剪輯Smart Clip形式。2002年,Macromedia公司又設計出新的軟件可以支持JPG文件格式和MP3文件格式, Flash MX誕生。它擴大了內建對象,改進了SWF的壓縮技術,加入超幀頻的設計,當時的用戶已達到5億人。2003年,又推出了Flash MX 2004,Flash MX 2004增加了新的指令和工具,優化位圖的壓縮。經過不斷地改革更新,于2005年創建出視頻對象可透明的效果。

    3 Flash的優勢

    (1)Flash可以僅用不多的向量數據就可以展示出一個比較復雜的體系,它的圖形是矢量圖,矢量圖的好處是可以隨意的縮放文件的大小比例都不會影響到圖像圖像的質量,并且占用的存儲空間非常小,可以快速生成動畫。Flash把自身的文件壓縮成的sWf 格式文件,sWf的文件非常小,方便了在網絡上的傳輸速率,可以加快下載速度。

    (2)Flash中為了使用戶更加方便快捷的觀賞文件內容,運用安裝插件的方式進行工作,插件只需安裝一次以后都可以使用。Flash軟件中導出的swf格式文件在計算機網絡中播放或傳送都不受操作系統或瀏覽器的限制,可以跨平臺、跨設備的輸出。

    (3)Flash中某些應用程序有專一的指令進行操作, ActionScript隨著近些年的發展,也成為比較完整的編程語言,它的組件功能非常的強大。讓程序的設計更加方便化。若如多個人連線應用程序方面為了達到客戶端與服務器完好的通信成為現實,通常使用XML Socket 或者Flash communication Server MX 來完成。Flash運用先進的技術,可以讓玩游戲的人一面下載一面戰斗中,減去了非要等游戲下載完了才開始玩的時間,很大限度的減少了玩游戲者焦急煩躁的等待情緒。

    (4)Flash比其他編程軟件界面圖形化,吸引著更多的藝術設計者加入到游戲的制作和運行中來。為了使運用和學習編程的人員比其他編程更加的輕松、快捷的學習,Flash提供了例如ActionScri pt 面版有代碼提示系統的輔助文件。Flash運用嚴格的數據和面向對象編程模型,吸引了一批傳統編程人員的加入。提供對聲音、位圖、漸變色。視頻等增強功能的支持。運用這些功能,Flash可以恰當的將動畫、聲音完美的融合,設計出更高品質的動態畫面,讓Flash互動游戲的界面更加美觀。

    4 Flash的缺陷

    (1)在Flash軟件中運用矢量圖比位圖在進行制作時方便,的Flash存儲的文件出現的播放卡碟或無法播出多是因為存儲、壓縮不當引起的,有的文件有時會遇到模糊或馬賽克的現象那是因為Flash文件的壓縮過大。當今的軟件技術還沒有辦法使Flash達到三維效果的時時狀態。現在,Flash必須借助其他外掛軟件的幫助才能讀取操作,沒有辦法通過改變分辨率或者借助硬卡加速器完成。Flash播放器所運用的存儲空間太小,無法科學的完成和硬件的溝通功能。

    (2)在設計大型的游戲軟件時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設計師可以把各個編程分開來做,可是設計完畢的元件必須在一個管理庫中進行管理,把分開來的步驟在同一的場景上進行時間的設置,這個步驟必須由一個人完成,所有元件的命名也需從整體考慮,以免出現文件名重復或銜接錯誤。Flash復雜的矢量圖所占存儲空間較大,矢量圖設計完成的文件需要借助電腦轉為其他像素,一個一個的渲染出效果。對于復雜的矢量圖形,Flash的播放速度太慢。

    5 Flash互動游戲的設計步驟

    5.1 設定游戲的規則

    游戲的規則是整個游戲的主旨。在游戲出爐前,必須要設計出合理規范的游戲規則。玩游戲的規則多由游戲制作者制定,為玩游戲的人員服務并且他們必須遵守的規范。游戲的規則不應該太繁瑣,否則新玩人員不易上手,不利于此游戲的傳播發展。

    5.2 游戲素材

    游戲的素材由聲音、圖像、視頻等組合而成,需要對它們進行整理和編輯。Flash也是可以運用的圖形制作軟件,可以在Flash中把大多數的圖像進行制作。Flash沒有專業的圖形軟件功能強大,不過Flash兼容性大,設計師可以先在其他軟件把圖形設計出來,把設計好的圖形導入Flash中使用。對于圖像的編輯處理Flash不如Photoshop,一般在Photoshop中把圖像處理好再運用到Flash中。設計的網絡游戲都是用顯示器和玩家進行互動,一般把圖形分辨率設為固定的色彩模式,把所用的圖像圖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小。Flash版本的不斷提高,對于視頻的導入也更加方便。Flash實現了可以將有聲音的文件的格式,在聲音編輯面板中對聲音進行調整。也可以對聲音進行壓縮,來減少Flash文件的量。游戲制作時往往運用一段與游戲有關聯的音樂來回播放,玩游戲的人員是否終止游戲,可以直接通過調節音樂的開關來實現。音效則在事件開始給玩游戲者的提示和警醒。

    5.3 游戲的和測試

    游戲程序編制完成后,需要進行多次調試。應該組織多數人對游戲進行測驗,試驗出游戲中的漏洞與弊端,加以調試和修復,再次測驗它的性能情況。玩游戲的人主要把鍵盤和鼠標作為玩游戲的主要工具,鍵盤按鍵和組合運用的便意、快捷直接決定著玩家的心情,阻礙著游戲是否暢通進行。程序設計師在編制程序時,為照顧有些習慣用鍵盤操作的人員,可以設定自定義的選擇在一個游戲中游戲的運行速度尤為重要,要對其進行多次測試。如何確保游戲的運行速度要考慮這幾方面;首先要考慮游戲中復雜圖形的使用情況;而要把握圖形中的曲線和透明色還有漸變色的運用概況;最后確保導入的圖像在確保可觀度的情況下縮小比例等等。Flash游戲可以為多種格式。

    6 基于Flash軟件互動游戲制作的關鍵方面

    6.1 Flash元件

    Flash包含影片剪輯MovieClip、按鈕Button、圖形Graphic。對于多次使用的對象要將它轉為元件存于庫中。影片剪輯元件在動畫場景中可以自己循環播放,它也可以被動態的改變某些屬性和參數。按鈕Button和影片剪輯MovieClip是Flash互動游戲開發必不可少的元件。

    6.2 Flash組件

    組件里的影片剪輯如果想要修改組建的外觀情況直接修改它的參數就可以達到。組件的制作有非常專業的工作人員設計、開發和測試到投入使用的。組件具有通用性,程序員可運用同一個接口控制著組件,運用組件的檢查器實現祖先與外部信息的交換。一般為了縮減影片測試與之間的時間,會把庫項目中的影片剪輯轉譯為SWF的文件格式。軟件里組件的文件格式是SWC。為提升游戲代碼的可復用性,可以把設計界面與程序設計分開。

    6.3 Flash函數

    Flash函數指的是由ActionScript 代碼塊在動畫中的體現形式。它分為自定義函數和內建函數。游戲里所用到的內建函數包括間隔時間函數、隨機函數、取整函數等等。Flash自定義函數的普通函數要先定義函數在調用函數。在影片剪輯中的函數需要外部調用時,一定要等影片剪輯加載完在調用。Flash MX的新增功能是定義事件觸發函數。程序人員將多次運用的函數設定位代碼,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繁瑣的代碼編寫步驟,也使程序的重用性和可讀性不斷提高,加快了編程的效率。

    7 結束語

    計算機互動軟件的設計、研發、推廣和應用都為人們的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文中以Flash軟件互動游戲的制作為例,簡述了現今影響更好更快發展的阻礙,也闡述了互動軟件為人們帶來的方便快捷的輕松娛樂體驗,使壓抑的人群的到合理的釋放。

    參考文獻

    [1]魯絮飛.新網絡時代軟件設計開發平臺的變化淺談[J].工業設計,2011(10).

    [2]周文紅.基于 MVC框架的Web應用開發[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3(10).

    [3]陳敏,裴云.Flash課件的單場景內幀的跳轉法與多場景的跳轉法[J].科技信息,2011(4).

    [4]王懷宇,李景麗.利用Flash交互技術實現個性化網頁布局[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2).

    作者簡介

    趙建新(1976-),男,河北省易縣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

    第3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08)-9-0110-02

    【摘 要】 傳統檢查酮體均是檢查尿酮體的含量,但尿酮體以乙酰乙酸為主。而酮體的主要成分為β-羥丁酸(約占酮體總量的78%[1]),所以檢測β-羥丁酸才是監測酮癥酸中毒最敏感的指標。β-羥丁酸在酮體中最穩定,采用目前先進的酶聯反應方法,結果準確可靠。β-羥丁酸檢測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治療中有重要意義,對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也有重要意義。它還做為糖尿病昏迷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指標,用作肝移植后肝能量代謝的指標。在代謝性酸中毒過程中,除檢查電解質之外,還應檢查β-羥丁酸的含量。

    【關鍵詞】β-羥丁酸 酮癥酸中毒 臨床應用 文獻綜述

    β-羥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β-HB)分子式:CH3CHOHCH2(COOH),結構式: ,也叫D-3羥丁酸(D3-H)。它是酮體的主要成分,約占78%[1],是脂肪酸在肝臟進行正常分解代謝所生成的特殊中間產物。 正常人血液中β-羥丁酸含量極少,這是人體利用脂肪氧化供能的正常現象。但在某些生理情況(饑餓、禁食)或病理情況下(如糖尿病),糖的來源或氧化供能障礙,脂動員增強,脂肪酸就成了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脂肪酸分解代謝產生酮體(β-羥丁酸含量最多,約占78%,乙酰乙酸約占20%,丙酮約占2%[2])的量超過肝外組織利用的能力,二者之間失去平衡,血中β-羥丁酸濃度就會過高,導致酮血癥(acetonemia)和酮尿癥(acetonuria)。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都是酸性物質,因此酮體在體內大量堆積還會引起代謝性酸中毒。

    國外報道正常β-羥丁酸水平為1.0 mmoL/L為高酮血癥,>3.0mmoL/L為酮癥酸中毒[3] 。我國血β-羥丁酸正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各個文獻報道不一。

    1 β-羥丁酸的檢測方法

    傳統檢測酮體的方法是在堿性條件下,尿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與亞硝基鐵氰化鈉反應,生成紫紅色的復合物。這種測試方法對乙酰乙酸的敏感度為5~10mg/dl,對丙酮的敏感度為40~70mg/dl,并且不與β-羥丁酸反應。而β-羥丁酸在酮體中所占比例最大,可以代表酮體的含量。所以美國糖尿病協會認為,現有的尿酮體檢測對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或監測治療不可靠,血β-羥丁酸的定量檢測是取代尿酮體檢測的一個可靠有用的方法[4],它對病情的準確判斷及療效觀察起重要作用。

    1962年以前,檢測β-羥丁酸的方法是將β-羥丁酸氧化成丙酮,再用滴定法、比重法、比色法測定所生成的丙酮,這是半定量的結果,而且丙酮生成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實驗條件的影響,用氣相色譜(GC)法定量分析丙酮也僅能測定血清總酮濃度,無特異性[5]。

    現在武漢來福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β羥丁酸檢測的酶聯免疫法(ELISA法)試劑盒,但這種方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目前大量應用的是酶偶聯法檢測血清β-羥丁酸,如寧波亞太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β羥丁酸檢測試劑盒,原理是在β-羥丁酸在β-羥丁酸脫氫酶及NAD+的特異性氧化下,生成乙酰乙酸和NADH,NADH和氧化性的INT在黃遞酶作用下,生成還原性的INT和NAD+,NAD+ 再和β-羥丁酸在β-羥丁酸脫氫酶作用下生成乙酰乙酸和NADH,如此循環往復,檢測生成的還原性INT,在505nm波長(470~560nm范圍內)測定吸光率的變化。標本中β-羥丁酸含量與吸光率變化成正比,求得β-羥丁酸的值。該方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線性范圍寬(0~4.0mmol/L)、準確度高(回收率98%),重復性好(cv%=2.3),不受乙酰乙酸、抗壞血酸、甘油三脂(600mg/dl)干擾等特點,適合在全/半自動生化儀上應用。

    2 β-羥丁酸測定的臨床應用

    2.1 β-羥丁酸檢測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治療中的重要意義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嚴重急性并發癥,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為了及時、準確判斷病情,非常需要一個高靈敏度且特異性強的指標,β-羥丁酸的測定滿足了上述要求。檢測β-羥丁酸可反映體內酮體的情況和酸中毒的真實情況[6]。當HbAlc>8.9% ,FBG 14.4mmol/L時,雖尿酮體陰性,有必要同時監測血β-羥丁酸,及時發現血酮體增高。對于無尿或僅尿β-羥丁酸增高尿試紙不能測出酮體者,更有必要檢測血β-羥丁酸,以利及時診斷,早期控制酮癥酸中毒,阻止代謝紊亂惡化[7]。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好發于1型糖尿病,也可發生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人由于體內分泌一定量胰島素,不易發生酮癥酸中毒,但隨著2型糖尿病發病總數的迅速增長,病人群體大,病人的個體差異也較大,部分病人因病程長及其他原因,體內胰島素分泌量較少,一旦發生應激(2型糖尿病人發生酮癥酸中毒的誘因最多見的仍是急性感染[8]),則可發生酮癥酸中毒。在臨床多見的卻是2型糖尿病并發酮癥或酮癥酸中毒[9]。所以檢測β-羥丁酸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中,尤其是早期發現預防酮癥酸中毒有重要意義[10]。

    另外臨床上常以尿常規檢測酮體的方法進行診斷,此法方便易行,但由于尿試紙帶中的酮體檢測模塊主要反映的是乙酰乙酸,無法與β-羥丁酸進行反應[11],而部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病人早期尿液中是以β-羥丁酸為主,此時容易造成漏檢;而且當病人無尿或腎功能嚴重損壞,腎血循環障礙,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此時尿酮體可減少或消失,也無法通過尿液判斷病人酮癥酸中毒的狀況[12]。因此,血中β-羥丁酸對診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十分必要的[13]。另外在糾酮治療過程中,酮癥酸中毒組病人尿酮體逐漸轉陰后,仍有部分病人β-羥丁酸高于正常,所以在糾正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不僅要檢測血糖、尿酮體,同時也應監測血β-羥丁酸,以利于徹底糾正代謝紊亂。在控制不良的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中,尿酮均呈陰性,部分病人的血β-羥丁酸水平高于正常,提示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雖然尿酮呈陰性,但仍有必要同時監測血β-羥丁酸,以做到早期發現酮癥酸中毒,早期進行預防和治療[13]。對于腎功能不良,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病人,有必要監測血β-羥丁酸水平,以利于及時診斷,早期控制酮癥酸中毒,阻止代謝紊亂的惡化。

    總之,檢測血β-羥丁酸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及時診斷、防止漏診、早期治療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阻止病人因酮癥酸中毒而導致的代謝紊亂,從而有效的遏制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彌補了因尿酮體在診斷酮癥酸中毒上的不足,同時也是判斷和指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否徹底糾正的重要指標,其敏感性高于尿酮體檢測。

    2.2 β-羥丁酸測定對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中的意義羅震宇[14]等研究表明β-羥丁酸不僅可以反映糖代謝受損的情況,而且還可以作為糖尿病早期診斷的一個指標,β-羥丁酸大于210mmol/L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具有較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分別為94%和60%), 若結合空腹血糖(FPG)≥7.8mmol/L用于診斷,特異性可達98%,敏感性可達69%[14]。

    另有報道采用β-羥丁酸+乙酰乙酸這項指標診斷早期糖尿病,統計結果其特異性94.3%,敏感性67.4%、準確性78.5%,β-羥丁酸+乙酰乙酸診斷糖尿病與血糖相比優點在于β-羥丁酸+乙酰乙酸在體內是相對穩定,可以反應脂肪代謝水平[15]。

    2.3 可作為糖尿病昏迷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指標 部分患者在酮癥酸中毒和昏迷前可由于糖尿病未被診斷而無病史,因此對原因不明的昏迷、失水、休克的病者,均應考慮檢測β-羥丁酸,判斷是否酮癥酸中毒的可能性。酮癥酸中毒亦可見于饑餓和酗酒的病者,多由于胰島素過量而導致的低血糖昏迷時,β-羥丁酸水平升高,而神經性低血糖昏迷時,β-羥丁酸水平正常。根據病史、β-羥丁酸不高甚至低于正常,可鑒別酮癥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和神經性低血糖昏迷。對于有糖尿病史的急診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的昏迷、失水、休克患者進行β-羥丁酸的監測,便于正確有效的治療[16]。

    2.4 還被用作肝移植后肝能量代謝的指標[17] 近10年來世界肝移植術后5年生存率呈持續提高趨勢,但移植后原發性肝無活力(primary nonfunction,PNF)和早期活力不良(initial poor function,IPF)的發生率仍占術后并發癥中的23%,若未能及時行再移植手術或其它積極有效治療,其死亡率高達80%以上。由于缺乏有效監測手段,以及目前尚未達成術后對供肝活力判定的確切標準,致使臨床發現PNF或IPF時往往較晚,病情惡化時即使再移植其死亡率仍高達50%以上,遠遠高于因排斥或技術原因行再移植手術死亡率。目前研究表明檢測酮體(主要是β-羥丁酸的含量)在肝植入后能及時、準確地判定其活力及肝能量代謝情況[18]。

    2.5 檢查人體酸堿平衡除檢查電解質分析之外,還應檢查血清β-羥丁酸 酮癥酸中毒中酮體包括丙酮、β-羥丁酸、乙酰乙酸,后兩者是有機酸,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可由代謝消除。代謝性酸中毒時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抑制,嚴重者可發生嗜睡或昏迷。因此,在酸堿失衡情況下,不僅檢查電解質等指標,還可檢查血清β-羥丁酸,監測病情加重及緩解情況。

    參考文獻

    [1]蔻麗筠.臨床基礎檢驗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34-135.

    [2] 魏桂芬,丁悅森.自動生化分析儀速率法測定血清D-3羥丁酸的初步研究.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6):703-705.

    [3] Mitchell GA.Kassovska―Bratinova S.Boukaftane Y.et a1.Medical aspects of ketone body metabolism[J].ClinInvest Med,1995,l8(3):193-216.

    [4] Goldstein DE,Little RR,Lorenz RA,et a1.Test of 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5,l8(6):896-909

    [5] 林其燧,文慶成,等譯.臨床化學診斷方法大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82-85.

    [6] Sacks D,Bruns DE.Goldstein DE,et a1.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ab oratory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J].Clin Chem,2002,48(3):436-447

    [7] 馬中亮等,.測血l3羥丁酸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和治療意義.中國糖尿病雜志,2002,10(4):235.

    [8] 劉 生.2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誘因分析.山東醫藥,2001,41(15):70.

    [9] 成濤,楊華章.2型糖尿病酮癥及酸中毒97例臨床分析.南京醫藥大學學報,2002,22(5):422-424

    [10] 林亞靜,湯正義.2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2例診治分析.現代實用醫學,2001,13(6):287

    [11] Eckfelde JH,Leindecker-Foster C,KershawMJ.Calibration of3-hyˉdroxybutyrate assays.Clin Chem,1984,30:1116

    [12] Dolink V,Bocek P.Determination of pyrutate,lactate,acetoacetate;andβ-hydroxybutyrate in serum by capillary isotachophoresis.J Chro-matogr,1981,225:455-458

    [13] 郭蓓,劉德敏,李曉琳.2型糖尿病患者血D-3羥丁酸的測定在早期預防及治療酮癥酸中毒中作用的研究.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5(9)

    [14] 羅震宇,袁成良,錢江龍.血漿β-羥丁酸在糖尿病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20(2):86-87,

    [15] 于永光,徐兆珍,郭 欣,李曉興等.乙酰乙酸/β-羥丁酸檢測與糖尿病關系的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12(11):35-37

    [16] 王冬環,趙月霞.D-3-羥丁酸檢測與臨床應用.臨床和實驗醫學信息,2006,5(2):142-143.

    第4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開發;編程語言;選擇;方法;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行業也得到助力,成為了二十一世紀最具有創新精神和朝氣的行業之一。軟件開發是計算機行業中的重要內容,在開發過程中,編譯語言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選擇合適的編譯語言,能夠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加強軟件的功能,保證軟件的質量。編譯語言種類繁多,例如:C語言、C++、VC、C#、Java、VB等。選擇對的編譯語言,可以使軟件具有實用性、方便性,減少了后期維護的工作量,對軟件開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計算機應用軟件開況

    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軟件行業迅速崛起,成為最具潛力和生機的行業,不僅得到社會的重點關注,還得到多數大眾的青睞。計算機專業也成為高校的熱門專業,越來越多的人想成為人們口中的“IT精英”,躋身計算機科技前沿。但是,由于許多人并不會在軟件開發這個行業長期工作,通常會選擇轉業或者去開發前端,所以這個行業中很少有專業的有經驗的人才,由經驗所得到的規律和技術并沒有被傳承,所以我國的軟件開發行業并沒有國外發展迅速。

    2匯編語言

    2.1C語言C語言是軟件開發中的基礎語言,它源于BCPL語言,是1972年DennisMacAlistairRitchie創造的。距現今已經有40年的歷史了,在所有程序語言中擁有較長的歷史,與它一同出現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編譯語言都已被淘汰,只有它流傳至今,生命力強勁,在計算機這個瞬息萬變的行業中,屹立不倒40年,足以說明它具有的優勢。它是所有編譯語言中運用最為廣泛的編譯語言之一,它具有結構緊湊精煉、數據類型和運算符豐富、表達方式眾多、工作量小、可移植性高、所使用的代碼大多是公共代碼對運行環境沒要求、便于理解等優勢。2.2C++語言C++語言是由BjarneStroustrup創造的程序設計語言,是將C語言升級后的編譯語言,被西方的程序員稱為“cpp”,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程序設計語言,在任何領域都能使用,具有面向對象程序語言設計的特性,使人機互交更加方便、簡潔。C++中保留了C語言中的精華部分,包含了C語言編譯中的優點,修改了C語言中不足的地方。C++解決了C語言中窗口界面難以開發的難題,其功能十分強大,但是其語言復雜度也很高,實驗表明,掌握了C++語言,再學習其他程序設計語言就變的十分簡單。C++語言在程序語言的發展歷史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加快了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進程。2.3Java語言Java語言是在1995年由SunMicrosystems公司開發,是完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一種可以編寫跨平臺應用程序的編譯語言。Java語言具有完備性,它集中了C語言和C++語言中的所有優勢,它將原本C語言和C++的單機編譯模式化為聯網的編譯模式,極大程度上避開了原本C語言和C++語言中的難題。Java語言廣泛地應用在數據庫、游戲中心、互聯網、移動電話等各種平臺。Java語言是強制面向對象的,具有簡單易學、安全性較高、可移植性強等優點,讓使用更加方便快捷。2.4C#語言C#語言是在2000年,微軟公司的一種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也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它的在Java之后,結合了Java中的優點,增強了它的市場競爭力。C#相比Java,其基本數據類型更豐富、有object和string兩個基本類、等高于C#的特點。其命名空間中的聲明Using關鍵字,也是C#與眾不同的因素之一。2.5VisualBasicVisualBasic語言是由微軟出品的,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第一個版本是1991年出品,目前最新版本是2012年RC版。VB相較其他編程語言包含事件驅動編程語言是它最大的特點。這種編程語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協助開發環境,也被許多軟件開發員所喜愛。它具有易使用的特性,不論是資深的程序員還是初學程序設計的程序員都可以輕松上手,迅速開發軟件,VB語言在軟件開發中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2.6Delphi語言Delphi語言是由美國寶蘭公司在1995年的一款編程語言。這種編譯語言的功能十分強大,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操作簡單、高效、實用,它擁有強大的數據庫和高速翻譯器。不論是和VB相比較還是和VC相比較它都占有很大的優勢,它同時兼備了VB的操作簡單和VC的功能強大,更加的實用。所以許多的程序員喜歡使用Delphi語言來編譯軟件程序。2.7Pascal語言Pascal語言中文為帕斯卡語言,是瑞士NiklausWirth教授在上世紀60年代設計創立的。它在1983年問世,是最早出現的結構化編程語言。它具有嚴格的結構化形式、數據類型極其豐富、運行效率極高并且具有自我查錯功能。它是一種自編譯語言,所以能夠讓軟件設計者充分發揮,使程序更具有可靠性。

    3軟件開發中選擇編程語言遵循的原則

    在選擇編譯語言開發軟件時,僅僅了解各種編譯語言的特點、功能是不夠的,這些并不足以選出最合適的編譯語言,還要遵循以下相應的原則,對軟件進行編程、保證軟件的開發和運營。(1)在軟件開發中,選擇合適的編程語言對軟件的開發十分重要。在選擇時,需要了解軟件的功能和項目構架。在軟件開發中,經常會用到不止一種的編譯語言,要通過認真研究軟件的圖像渲染、音頻處理等問題,在不同功能中選擇不同的編譯語言進行編譯,保證所開發軟件呈現出最優秀的狀態。(2)在開發軟件前,要熟悉所有的編譯語言的特點,這樣能夠加快編譯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能夠在編譯時選用最合適的編譯語言,在幾種編譯語言中來回切換。例如:在編譯操作簡單重復的程序,就可以使用Java語言進行編譯。而編譯硬件環境開發時,由于其應用過程和效果不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在選擇編譯語言時要選擇適合硬件環境發展的語言,最重要的是要達到快速編程的效果。(3)開發者所選用的編程語言必須要選擇能夠滿足支持平臺的語言。在軟件開發的過程中,針對一些特殊軟件的要求,要根據專業知識選擇需要的編譯語言,這樣才能減少程序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提高開發的效率,保證軟件的質量。

    4方法及注意事項

    應用軟件中的一切功能都要依靠編譯語言來實現,編譯語言的選擇也是開發應用軟件的重要環節之一。選擇一個與軟件相適應的編譯語言,能夠加快軟件開發進程,提高軟件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在選擇編譯語言時,不能一味追求時尚潮流,要了解編譯語言特性、軟件功能,結合編譯難度、軟件功能、方便后期維護等多種因素考慮。以下為幾項選擇編譯語言的注意事項。4.1軟件架構開發軟件時經常需要有幾種編譯語言穿插使用,這是因為在同一軟件中,各個功能、各個段落的功能、大小、編譯難度不相同,所以在編譯時如果用同一種語言編譯可能出現這部分編譯方便,另一部分編譯最啰嗦反復的情況。所以,在軟件編譯最初,就要對軟件各部分的編譯語言進行區分和調整。4.2選用熟練的編譯語言在進行編譯語言選擇的時候,要優先選擇自己能夠熟練使用的編譯語言,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編譯的速度,還能夠盡可能避免編譯時的錯誤。雖然使用新的編譯語言是種偉大的嘗試,但是使用熟悉的編譯語言可以較準確地預估工程項目的時間,避免發生大的意外。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也要使用陌生的編譯語言。4.3軟件操作的需求針對不同的軟件,操作要求也不同。軟件的有些操作的運行對原始處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會對計算機的硬件產生影響。比如:視頻的編輯處理、信號處理、圖片渲染等操作。如果軟件需要進行這些操作,在編譯過程中就應該選擇一種快速編譯語言進行編譯,來減小計算機硬件的負擔。Java、C#語言都適用于這種情況。4.4是否有重復簡單的操作如果軟件的功能是用來處理一些簡單重復的操作時,只是需要把現有的子程序組合起來,方便對子程序的調用即可。在開發這類軟件時,Java就是一種絕佳選擇,不僅因為它簡單方便,而且它本身內部就具有這項功能。4.5減小硬件環境的影響不是所有的編譯語言都像C語言、C++語言、VC++語言,可以在所有的硬件環境下進行開發。大部分的編譯語言在硬件條件下還是受到限制。雖然目前的硬件對大多數軟件功能還是夠用,但在有些應用中,使用就受到限制。所以在編譯時,選擇C語言進行編譯,就能使軟件在這些硬件環境下良好運營。4.6軟件使用中是否長期進行數據修改優秀的軟件程序總是能夠快速的還原為初始狀態,如果軟件需要實現頻繁修改數據的功能,那使用動態語言遠比使用靜態語言要占據優勢。因為動態語言不僅可以結合分豐富的庫,動態語言的數據檢查功能是在軟件運行時才工作。4.7軟件是否涉及特殊領域如果所開發的軟件應用涉及到了特殊的領域,在不方便進行編譯時,可以使用領域中的專屬名詞替換掉編譯語言進行編譯。這種方法既節省了程序員的工作時間、減少了工作量,還可以使程序易懂,不會出現較大的失誤。

    5結語

    軟件開發是一項繁瑣、復雜的工作。軟件開發的核心就是編譯語言,所以編譯語言的選擇是軟件開發中的重要環節。選擇合適的編譯語言并不是一項簡單工作,需要了解各種編譯語言的特性,不斷進行實踐,才能夠選擇出更合適軟件的編譯語言,既提高了編譯的效率,也加強了軟件的功能,方便后期的維護。

    參考文獻

    [1]王晶晶.基于計算機軟件開發的JAVA編程語言分析[J].河南科技,2013,02:17+134.

    [2]羅瓊,李艷,熊英.不同編程語言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影響[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12:19-20.

    [3]朱澤華.探析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中編程語言的選擇[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0:142-143.

    [4]高霞.探討不同編程語言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影響[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6,03:24-25.

    [5]惲健.基于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的Java編程語言探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6,16:26-27.

    第5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Abstract】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computers, Java language has been widely used. Java language can be used in a variety of operating platforms, and it has source codes that can be expediently used by developer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va language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 technology,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Java languag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關鍵詞】軟件開發;Java編程語言;應用

    【Keywords】software development;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5-0137-02

    1 引言

    Java語言是根據C++語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雖然現在很多游戲軟件都是利用Android語言進行開發的,但是在整個市場中Java語言的使用依然比較多,因為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同時也具有開放性的源代碼,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漸取代了其他的編程語言,可見它使用價值是比較高的。

    2 Java語言的特點

    雖然Java語言是在C++語言上進行發展的,但是兩者既存在著聯系也有不同,Java語言不僅具有C++語言的特點,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如下:

    2.1 平立性

    Java語言能夠在多種操作平臺上使用,它的兼容性非常好[1]。在實際的編程中,先進行的是中間代碼的編譯,之后轉變成機器代碼,這些代碼都是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所以,該語言才能在不同的平臺上操作,這也就是所說的平立性。

    2.2 多線程

    多線程的特點是面向對象的語言所具有的,這種面向對象語言一般是在開發網絡版本的軟件時使用。在進行相關軟件開發時,要適合主要軟件的編程是否實現網絡之間的信息交互,就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這個特點進一步提高了軟件的實用性。

    2.3 面向對象

    JAVA語言中的面向對象語言具有三種明顯的特征:繼承、特征封裝和多臺。在進行軟件開發時,利用Java語言進行編程時就可以體現這三大特征。在這三大特征上進行軟件的開發,更能體現編程的科學性、有效和完整性,從而實現軟件的使用性,這一點能夠充分的體現JAVA語言的優越性。

    2.4 可移植性

    在使用Java語言進行軟件開發時,還可以借助瀏覽器實現移植。可以將圖形、文體、圖像、代碼等實現移植,這一點充分突出了Java語言的可移植性,這一特點使Java語言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很多程序員在進行軟件的開發中基本上都使用Java語言,可見Java語言的應用價值。

    3 Java編程語言技術

    3.1 Java中的Annotation技g

    每一個編程語言都有自己的數據類型,所以,程序編寫人員在進行軟件開發的時候,要合理的使用Java語言。程序員只有熟練掌握Java語言中各種數據語法應用,才能更好地實現軟件開發的各種功能,將數據語法得到充分的應用,進而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2]。Annotation是屬于JAVA語言中一種元素數據語法,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實現Java語言中的每個參數、變量、屬性等要素之間的關系。在進行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時,利用java Annotation技術,能夠讓用戶方便從每種元素的特點和屬性進行操作,從而將Java語言中的參數、屬性和變量實現連接和整合。另外,在Annotation技術中Java beans語言是獨立在開發平臺之外的控件體系,它的安全性和統一性比較高。所以,它能夠給程序員提供語言之外的其他數據。

    3.2 Java中的Database Connectivity技術

    進行軟件開發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Java語言是進行軟件開發的一種編程工具,主要利用該語言實現軟件的功能。在進行軟件開發時,還要與網絡版本一種數據庫軟件相結合,才能將軟件的整個功能實現。在實現數據庫之間相互連接的技術是JDBC,該技術能夠快速的統一訪問多種數據,之后為數據建立連接平臺。在計算機軟件的開發中,利用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技術主要是實現數據庫與軟件功能實現相關的數據之間的連接,然后為開發PC軟件提供數據的查詢,這樣可以方便數據庫后臺的管理工作[3]。另外,該語言也能為軟件開發提供統一的抽象類和接口,這樣就可以對更加復雜和高級數據進行管理和應用了。在利用Java語言進行計算機軟件開發的過程中,一般都會使用JDBC技術進行數據庫的連接。

    3.3 Java語言中的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技術

    Java語言是比較科學、完善的,它是一種比較嚴格的語言機制,這也是它在軟件開發中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技術的主要用途就是通過對JAVA語言的對象和類進行調整和應用,從而對程序語言進行分布式的管理。在進行計算機軟件開發的時候,該語言不僅能夠實現對數據的有效整合,同時也能對小型分布式的程序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提高整體程序的穩定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在利用Java語言進行計算機軟件開發時,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技術在整個開發過程的作用比較重要,只有對該語言進行合理的組織,才能更好地實現軟件中的基本功能。

    4 Java語言在軟件開發中的應用

    4.1 在多平臺中實現軟件的編寫

    由于JAVA語言能夠在任何平臺進行使用,這使程序員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軟件開發,提高軟件開發整個過程的

    先進性。每個軟件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它們都需要進行設計、開發和測試等環節,這也是提高軟件生命力的重要過程。

    4.2 基于可移植的特點提高游戲的效果

    在開發軟件中主要還是進行游戲軟件的開發,以往開發手機游戲軟件時,都是在Android系統利用Android語言程序進行編寫,但是由于Java語言具有很好的移植性,該語言也逐漸被應用在開發手機游戲軟件中,它能夠提高整個游戲的效果。另外軟件開發與游戲開發也存在不同,游戲的開發不僅要實現某些功能,同時也要考慮游戲的場景效果。

    4.3 利用多線程和面向對象實現設計

    Java語言所具有的多線程和面向對象的特征,不僅為程序員提供方便,同時也提高了編程的效率,增強了軟件的實用性。面對用戶對軟件越來越高的需求,使用Java語言進行軟件開發,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對軟件功能的需求。Java語言能夠加入動態畫面,調用圖像和圖形,還能添加聲音,這樣使程序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

    Java語言的使用范圍非常廣,隨著計算機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互聯網系統管理方面、企業內部開發軟件方面、多媒體信息整理等方面都有使用Java語言進行編輯。從Java語言具有的特征來看,該語言的使用很具有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周寶亮,王敏.計算機軟件開發中JAVA編程語言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3):61-62.

    第6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一、虛擬現實技術的原理及主要類型

    (一)原理

    虛擬現實技術,是計算機領域里仿真技術、計算機圖形學、傳感器技術等多種技術的一種融合,是一門極具挑戰性的交叉的且前沿的學科和新型領域。其主要是計算機通過三維信息構成逼真的虛擬環境,并借由特殊的如數據手套、頭盔顯示器等設備提供用戶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并且在用戶進行位置移動或改變時,設備上的傳感器會即使的把這些信息傳達給計算機,計算機通過精準的計算重塑場景,因而讓人更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某種層面上來講,虛擬技術其實就是一種“欺騙”行為。

    (二)主要類型

    現在的虛擬現實系統主要有四大類:桌面虛擬現實系統、沉浸式虛擬現實系統、分布式虛擬現實系統和增強式虛擬現實系統。桌面虛擬現實系統主要是利用相應的圖形工作站、顯示器、輸入設備這三者來實現,這里的輸入設備是用戶參與使用的重要工具。而沉浸式虛擬系統則是通過顯示器頭盔把用戶的各種感官“困在”一個虛擬區域內,使用戶完全置身于某種虛擬環境中。分布式虛擬系統,又被叫做DVR,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虛擬環境,在這個系統中,不僅可以使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個用戶或者多個虛擬環境通過網絡實現互聯,也可以讓多個用戶同時參與到一個虛擬環境中,以此實現資源的共享或者協同作業。

    二、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

    (一)沉浸性

    沉浸性又被叫做臨場感,是虛擬技術通過多維的方式與計算機聯合所創造的一種虛擬環境,可以使用戶全身心的沉浸在這個虛擬環境中與之進行交互,進而達到人境合一的感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環境中用戶確實為真實的參與者。

    (二)交互性

    交互式是指人們可以在這個特定的虛擬空間中與其呈現的事物之間進行交互,比如用戶可以用手去抓握環境中的物體,而這個設備能觸發用戶的神經,讓用戶真實的感受到抓取的東西重量,并且場景中物體也會隨著用戶手的移動而移動。

    (三)多感知性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中配備有各種各樣的如聽、觸、動等的傳感裝置和反饋裝置,這樣就可以使用戶對事物的了解不再簡單的通過眼球去被動接受,而是在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下的刺激下的類似于真實的感知。

    (四)構想性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主要處理核心還是計算機,而且在大數據技術的蓬勃加持下,使得虛擬現實技術具有寬闊的令人想象的空間。因此人們不僅可以借助這一優勢對現實存在的環境進行再現,還可以隨意的構想客觀不存在甚至是不可能發生的環境,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人們的認知范圍。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與軟件開發研究

    (一)虛擬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1、促?M知識學習

    雖然中國優秀的教師不少,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某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或者過程,也很難用有限的詞語去形容或者描述清楚,即便是網絡上的資源很多,學生也能從那些資源中得到一些淺薄的體會,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有身臨其境來的震撼,來的有高度。

    2、方便探索學習

    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一直是我國竭力的追求。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給學生的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假設或者建立的某種模型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行仿真,與此同時還可以對其過程、結果、效果等進行觀察和驗證。比如學生在進行電路設計的時候,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對所設計的電路進行模擬,畢竟理論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種理想的概念,但在實際運用中不僅受內因的影響,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視。而且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創造的積極性,因為以往的學習,即使學生自己設計出了東西,也沒有相應條件去進行實驗和驗證,到最后也只會不了了之,也就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3、開設虛擬實驗和技能訓練

    虛擬現實技術完全就是實驗研究和技能訓練的福音,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對多種實驗進行虛擬模擬,比如物理中的勻速運動、加速度運動,化學中的金屬與酸性物質的反應、氧化物的燃燒等等。此外,對于需要動手操作的一些學生來說,也是大有益處,比如醫學院的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動物解剖、人體手術等技能操作,駕校學生也可以通過虛擬技術進行駕駛技能學習,軍校學生也可以進行虛擬的軍事作戰指揮等等,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因技能不熟練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害,還可以讓學生反復的進行操作實訓,直到掌握技能為止。

    (二)基于VR的教學軟件開發研究

    VR可以模仿真實世界的3D窗口,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教育媒介。欲實現VR教學軟件的開發,必須有一個前提:統一的操作系統軟件開發平臺。此外,還須得有滿足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有一個開放的一整套的專業的VR課堂教學管理系統,包括穩定的網絡層、完備的教學指揮系統等,使內容的開發者可以輕松的開發出真正適用于課堂教學的VR內容;第二,課件支持市場上主流的如VR眼鏡、頭盔等設備,使開發者和硬件商不必考慮兼容性的問題;第三,平臺要同VR教育云相連,集中整合優秀的VR教育內容,再打包輸送給學校的需求端。這樣才能在適配問題、接口問題、教育應用方面沒有顧忌。

    第7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一、研究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必要性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教學目標,完成共同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包括教法和學法兩個緊密相聯的方面,由于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條件與教學環境的多樣性,根據教學規律的要求,教學方法也應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應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情施教。“教無定法”是現代大學教學方法的特征之一。下面從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對象和教法幾個方面分析《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一)教學內容方面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的計算機技術及其相關產品層出不窮,如多核處理器等,這些產品均反映出了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等方面最新而且成熟的前沿理論與技術。為了使教學內容緊跟新技術的發展,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實驗條件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如擴充了計算機硬件的最先進的知識,如分支預測技術、超標量執行技術、微機的流水線操作技術、高速緩沖器技術、虛擬存儲器技術(分段存儲管理技術和分頁存儲管理技術)、浮點數據處理技術和高速總線傳輸技術等,使學生不僅掌握了基礎知識,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這樣既保證學員對基礎知識有系統性的理解,并與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最新水平和趨勢相適應,既遵循了教學管理要求,又努力體現了“基礎性、系統性、實用性和先進性”統一,為了增強學生的直觀性和好奇心,就必須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演示法、練習法和實驗法等。

    (二)教學對象方面

    由于我院非計算機類專業很多,不同專業的學習基礎差別很大,在教學中必須考慮教學對象,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對我院“2006級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學員,由于他們已經對數電/模電內容已經有了全面的掌握,對電路有很好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啟發學員自己搭建實驗平臺,增加創新實驗的機會,依據學生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必然提高。

    (三)教學環境方面

    目前我院的教學設施得到了飛快的發展,教室都配有電腦、大屏幕、投影儀、音響等多媒體設備,電腦聯接校園網,能夠實現音頻、視頻、動畫和課件播放。校園網具有千兆速度,在校園網上基于軍隊院校網絡教學應用系統平臺,能夠實現全課程網絡教學或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硬件實驗室始建于2007年,在隨后的幾年中,學院投入大量建設經費,使本課程相關實驗設備達到100余套,滿足一人一組教學實驗要求。為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幾塊電路板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師的個性要求

    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和豐富多彩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不同教學方法的程序和特點要做出全面的、科學的分析,根據自己的習慣、條件、教學設備、環境、學生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例如,同樣一節課的內容,因老師不同可能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有的選擇發現法;有的運用學導式;有的采用問題探索法;有的選用“疑、讀、導、練”教學方法,有的綜合各種方法之長等。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特點、個人的善長,得心應手地運用某幾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實現途徑

    在上述理論分析的指導下,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員的學習興趣,教師從實驗環節、多媒體課件、網絡和科研轉化等幾個方面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多樣化進行了改革和創新。

    (一)網絡實驗平臺的建立

    為了提高《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除了開展傳統教學模式外,我們搭建了網絡化實驗平臺,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并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通過該平臺,一方面教員可以將多媒體信息表現和處理技術運用于網絡課程講解和知識學習各個環節,使網絡教學具有信息容量大、資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擬生動的顯著特征,這一點是有限空間、有限時間的傳統教學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自主、創新地學習。網絡化教學打破了時空界限,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學生就可以隨時上網學習。并可根據自己的時間自由調節自己的學習進度。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平均性進度原則。如在我們所設計的《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的網絡化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測試系統對自己學習的內容進行測評,網絡系統給其提出建設性的學習計劃,學生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建議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這種模式也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提高了個別化學習效果,學習較好的學員,可以進行探索式的學習方式。如在學習相應芯片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分析芯片的編程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如何通過編程使多個芯片相互配合,設計綜合性的實驗,然后進行模擬調試。學生在此過程中建構起雄厚的知識基礎,增強了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另外,通過該方式也增強了“教”與“學”之間的交互性。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通過利用課件、信息資源及智力工具進行學習而產生互動,也可以通過與在線教師對話而產生互動,學生之間還可進行交流討論,實現實時全交互。

    (二)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增強

    計算機硬件課程內容龐雜、涉及面廣、概念抽象、工作原理復雜和實踐性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難于掌握。很多同學學完本課程,只是通過背誦記住了幾個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系統中各個部件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沒有掌握處理器指令系統的精華思想和編程技巧;也沒有真正理解計算機系統是如何協調工作的,這不便于學生形成計算機系統的分析、設計、使用和維護方面的能力。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必須改變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而是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類型、多種格式的媒體形式信息進行融合,以便學員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如在講解8253/8254可編程計數器/定時器芯片的6種工作方式時,不是一些簡單的圖片和文字,而是采用動畫技術,當輸入控制字后,可以清晰觀察到在不同方式下OUT信號的變化,以及在門控信號GATE控制下,不同方式下的時鐘脈沖波形,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生動起來,而且增加了學員的注意力,使學生清晰看到不同方式的區別,明白了各種方式的功能和適用場合。

    (三)講授方式的多樣化

    講授本課程時,沒有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是注重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進行實驗之前,讓學員收集相關的資料,利用學生閱讀教材、學生實驗和觀察以及實驗測定等教學方法,并在分析研究和處理資料與數據時,常采用討論、談話、問答、練習和講解等方法。另外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還常配合以多媒體工具和各種直觀教具。

    (四)注重轉化科研成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到了一些科研項目提供的基本實驗和開發環境與課堂教學的相關性,在對科研項目添置適當器件和改善設備的基礎上,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不僅大大改善教學硬件條件和手段,也顯著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效果。為此,教師特別注重了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實驗平臺的結構規范化研究,確定一種“開放式”架構,以方便系統的搭建以及完成之后仍可進行重組和變更;其次是模塊標準化,在硬件環境、系統功能、程序設計等方面形成“可組合”功能。因此,整個實驗室采用“多功能”和“寬口徑”的方式,在主要面向本科生進行基礎實驗的的同時,亦可服務于研究生和部分教師,使其完好率、利用率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三、結論

    總之,在《計算機硬件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程的教學任務和要求,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以提高教學效果為原則,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設施,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僅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員,而且培養了學員的興趣,形成了以學員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以先進的理論創造性地組織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習和能動性,顯著提高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秀平,佘彥武,許勁等.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長沙大學學報, 2004, 18(2): 84-86.

    [2]戴梅萼,史嘉權.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李玲娟,鄭彥,王紹橡.計算機課程新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34-37。

    [4]楊秀平,佘彥武,許勁等.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長沙大學學報, 2004, 18(2): 84-86。

    [5]戴梅萼,史嘉權.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第8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Abstract: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is a constructivism theory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eaching. With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o guide teaching computer, you will find the task-driving method is very suitable. Driven by task more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 interest,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high quali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of skilled talents.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author summed up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model in computer teaching and the key of using the model in teaching practice.

    關鍵詞: 任務驅動;計算機;實踐教學

    Key words: task-driven;computer;practic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7-0176-02

    0引言

    計算機實踐教學是整個培養應用型人才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專業課程實踐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對教與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任務驅動教學則用案例推動實踐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并能靈活運用,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由被動聽課的過程為積極思索、主動實踐的過程。近幾年來本課程組在我院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初步探索表明,運用到多媒體相關課程中,獲得了較佳教學效果。

    1任務驅動法研究意義

    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提出: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產生的教學方法。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指導計算機教學,就會發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很適合。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它是一種以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法中注重學習的循序漸進和積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學內容的從易到難的順序,而是以完成一個任務作為驅動來進行教學,完成教學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多方面能力。

    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發起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力求以任務驅動,以某個案例為先導,進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學和做,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任務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以任務驅動主導的教學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不再以知識點作為線索,而是改用任務為線索串聯模塊,組成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往往以某一任務案例布置,來導入教學,激發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欲望。老師講解時間減少,而以學生實踐操作為主,對在任務案例完成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而表現出來的問題,則由教師在巡視時解決。實踐證明,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來說,可以加強自主學習,深人理解教材,增強動手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對于教學來說,可以激勵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相互促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新型IT人才。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能夠創新的、有個性的使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提高了教師的教書育人的能力及教師素質,教師們已能熟練的運用該教學法指導教育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該研究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有著重大意義。

    2“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模式實施

    2.1 明確任務驅動教學法內涵,為教師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明確了教學方法,使教師們在工作中有了方向,也激發了教師們在實踐教學中探索問題的積極性。提高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改變教學單向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通過此教學法運用,徹底改變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構建一個有序、高效充滿生機和活力和課堂教學環境,有效改善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把教學過程從以教師為中心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每次課教師都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具體任務,學生在思想上就有緊迫感,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

    2.2 建立教學“任務驅動案例庫”提出并實踐“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以精選出的任務案例為中心。在計算機方向相關課程,編選及制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案例庫。并且符合教學目標的案例。并不斷充實更新和完善案例庫,使教師和學生可以更為方便地使用和研究案例。

    2.3 “任務案例―演示操作―師生互動―學生領悟”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打破傳統的教學“傳授―接受”模式。在教師的案例演示下,學生獨自操作以發現問題, 教師巡視指導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可以認識和學習相關知識點,學習目標更明確,從而快速的掌握所學內容,應用于實際。具體實施步驟:①在這一階段,老師把教學內容以任務案例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去探索完成任務的方法,使他們親歷探究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對探究能力弱的同學老師此時應以一個普通的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以他個人的經驗和經歷暗中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啟發他們探尋出任務的解決方法。②在這一階段先由學生結合前階段的探究活動提問,教師對問題進行講解,以解決學生未解決的問題。教師結合教學任務進行總結講解,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梳理,以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③這一階段,學生操作把任務完成,使知識內化為學生個人的能力。此時老師可通過巡視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完成任務后與教師給的任務案例相比較,學生再一次嘗到了成功的巨大喜悅,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并產生了“我也想來試一試”的強烈的欲望。④在這一階段,學生已基本掌握教學內容,老師可以設計新任務,給學生創新實踐的機會。這一過程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創新意識及“終身學習”的習慣。

    以上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它打破了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通過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給了學生更多的探究和實踐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了更為自信的心理品質。

    3“任務驅動法”應注意的問題

    3.1 圍繞課堂教學,選擇合適的任務案例。合適的案例是此教學法的關鍵,案例選擇的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課程的教學效果,所以選擇案例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案例要來源于實際,其次案例要具有典型性。設計任務案例的方法是:首先根據課程的教學目的,學生通過本次課的學習應該掌握的能力,將相關能力結合在一起形成幾個核心能力,然后圍繞各個核心能力來選擇案例。圍繞每個核心能力應選擇兩個以上的案例,一個供上課使用,另一個供學生作練習。其次收集完成案例所需的素材。授課前所有的工作必須都完成。

    3.2 任務驅動法雖然有很多優點,但也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在計算機教學內容進行了深刻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我認為,對于操作技能要求較高的應用軟件的學習,如flas設計、photoshop平面設計、premiere影視編輯等,采用任務驅動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對于理論性較強,如“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硬件”等,則不宜采用。

    3.3 在使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應對教材的內容作適當轉換或調換,即揉合任務。同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狀況,并積累大量案例素材,為設置教學情境,即設計任務所用。

    3.4 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最好在具有交互式的多媒體電子教室中進行,使任務驅動法的四個步驟環環相扣。

    3.5 根據計算機相關課程極具實踐性的特點,將該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即平時考核以完成的相應課程設計作品(獨立任務)為考核內容;期中和期末考核以完成綜合性課程設計作品為考核內容。考試以上機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核學生對實際操作掌握程度以及綜合實踐能力。通過這種考核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實踐基本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6 任務驅動教學法擁有自身的特點,但仍然繼承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很多優點,如: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動手能力,重視循序漸進。因此,任務驅動教學法較好地解決教與學的矛盾,將主動與被動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溫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傳統教學方法的延伸和發展。

    4總結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加以引導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要是在方法上進行引導,學生則主要時間花在動手摸索上。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進度控制上遵循知識的連續性,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使用這樣教學方法,學生學得快,學得牢,其教學容量也遠遠超出了傳統教學在同等時間內的知識量,既實現了大綱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個學生依據自身能力獲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潛力,貫徹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習型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建偉.基于問題解決的知識建構[J].教育研究,2000,(10).

    [2]徐聯華,周建華.任務驅動在計算機公共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高教論壇,2006,(2).

    第9篇:計算機硬件的研發范文

    關鍵詞:人臉識別 考勤系統 特征提取 Adaboost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a)-0221-02

    由于現代高校的教學機制環境下,高校的學生基本上學習都以自主性為主,教師無法在各個環節有效的監管學生,并且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大課堂的教學進行原始的點名方法來進行考勤記錄,是件非常耗費人力和時間的事情,又由于課堂的教學時間非常有限,那么如何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考勤記錄是件迫切又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人臉作為一種生物特征,具有永久性和唯一性等特性,是用于人的身份識別的不二選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人臉識別與檢測的研究當中,而目前針對人臉識別的考勤系統也已經逐步形成雛形,且廣泛的應用到了各行各業和各個領域。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人臉識別系統和設備并不完善,性能也有所欠缺。為此,急需于設計出一套具有較高和安全性的檢測算法應用于人臉檢測和識別的系統設計當中來。

    1 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主要依靠通過攝像機等圖像采集設備所采集到的圖像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和處理,分割人臉的區域,辨別所識別到的人臉的特征,并和原有的人臉資源庫數據進行匹配,得出最終識別結果,而辨識人臉的技術,主要依靠著人臉的特征匹配來進行,因為每個人的人臉外觀都是不同的,受到了人的長相、五官位置、姿態、表情、飾物、光照等影響。

    1.1 人臉識別算法

    有關人臉檢測的算法較多,而近些年較為成功和采用最多的算法是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boost算法。Haar-like特征是指Haar-like矩陣特征在視頻圖像中的不同區域去進行匹配找出人臉的位置,Adaboost算法則是用來訓練分類器,并同時進行特征選擇和訓練分類器。

    圖1為Adaboost算法進行人臉檢測的流程圖。

    Adaboost算法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稱為第一個實時的人臉檢測算法,算法對人臉檢測的飛速發展貢獻是巨大的,算法的大致步驟為先給定訓練樣本,初始化樣本權重;再將訓練弱分類器,更新樣本權重,重復訓練;最后將訓練所得的強分類器進行級聯形成最后的人臉檢測分類器。

    1.2 人臉識別考勤系統的設計

    圖2為人臉識別考勤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圖。人臉識別考勤系統主要有3個功能模塊,先是對人臉進行識別后,并交付學生考勤模塊進行辨識,最后通過考勤管理模塊對學生的出勤進行統計和生成報告。

    人臉的特征識別可以包括人的雙眼、臉部的顎骨、眉宇間距、下顎等基本特征來進行辨識,通過R別出的人臉和班級人員系統進行登記,找出缺勤學生名單。系統的具體結構可以用常用的B/S瀏覽器服務器的模式結構,教師和學生可通過聯網的計算機瀏覽器登錄學校的考勤系統,查出課堂的考勤信息。

    2 結語

    該文的B/S構架的學生人臉識別考勤系統,通過人臉識別與檢測的最優算法設計,用軟件的方法實現,可以提高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質量,有助于教師對課堂紀律的管控,能夠提高考勤效率,預防冒名頂替,降低教師負擔,改善學校學風,并節約了點名考勤的時間,高效準確的得出考勤結果,有利于推進我校建設智慧課室和實現考勤自動化。

    參考文獻

    [1] 霍妍,李長明.基于人臉識別考勤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6(12):1-3,6.

    [2] 劉穎.基于人臉識別的考勤系統設計[J].設計與研發,2016(7):28-29.

    [3] 岳雷.人臉表情識別新算法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15.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tudent Attendance System Based on Adaboost Algorithm of Face Detection

    Lu Rong Song Quanyu Zhou Chunhu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Dongguan Guangdong,523083,China)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欧美激情成人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网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七次郎成人免费线路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成人免费激情视频|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