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一、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

    **鄉實行**鄉人民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其中***鄉長擔任**鄉森林防火領導小組組長,***擔任副組長,成員有***、***等。我鄉以《森林防火條例》和《**省森林防火實施辦法》為依據,以“抓基層、抓基礎”為重點,以抓具體措施為突破口,深入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建立“立足基層,立足基礎,鄉自為戰,村自為戰,群防群治,自治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機制。

    二、加強宣傳教育

    根據**鄉目前的實際情況,利用護林員每天早晚敲鑼二次、宣傳車巡邏、通告張貼、利用學生帶給家長的一封信進行廣大面積的宣傳。

    三、強化野外火源管理

    在鄉政府的帶領下,每村成立防火領導小組,在高火險天氣,對各個緊要路口進行嚴防死守,不準放田坎、燒灰、燒紙錢、不準帶火上山。在森林防火期間,鄉政府成立森林防火值班室,24小時輪流值班,指揮好各村的森林防火工作。各村也成立森林防火值班室,24小時進行巡邏,一旦發生火災,及時向上級匯報,并做好撲火工作。

    四、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

    **鄉政府以當地民兵為基礎,成立了一支近30人的森林防火撲火隊伍,當那個村發生火災,馬上拉到那個村去撲火,平時加強訓練,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同時各村也建立一支森林防火隊伍,以在家青壯年為基礎,每支隊伍人數大約20-30人,一旦發生火災,他們馬上打頭陣,自覺上山撲火。

    五、**鄉所采取撲滅森林火災的主要辦法是撲火法

    根據**鄉的實際形勢,火災起火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上墳、燒田坎所發生的,墳邊、田邊的森木一般都不是很茂盛,所以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撲打法。當發生火災上山就帶森林防火拍進行撲打,方法即簡便又實效。當森林茂盛的地方發生火災時,以撲打法根本打不住火災時,就得采取開設隔離帶的此文來源于:辦法,但目前為止這種方法都沒發生。

    六、在撲火過程中必須注意火場安全

    為了防止出現傷亡事故,撲火人員尤其是撲火指揮員在火場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時刻注意火場氣象條件及其變化,對火情了如指掌。

    2、遇事不慌,始終保持冷靜清晰的頭腦。

    3、事先安排好撲火隊伍的進路和退路。

    4、注意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和環節。

    5、保持全方位的通訊聯系。

    6、對撲火隊伍的行動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領導給撲火隊伍下達的指令必須明確、明了。

    第2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 森林資源;防火措施;林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5-0074-02

    0 引言

    世界上共有森林面積為38.6億公頃,占世界陸地面積30%左右。

    中國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地區。東南部地區和臺灣島主要是人工林。

    由于我國人口多,人均林地面積就相對很少。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使我國本來就不多的森林資源破壞非常嚴重。火災、蟲災等也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面對森林嚴重不足,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日益重要。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改善生態、保護環境,加快林業發展已經成為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1 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危害

    由于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局部發生的亂挖濫采野生植物、無序采礦等掠奪性破壞行為,導致現有森林火災、病蟲害等隱患時而顯現,尤其是惡性的深林大火產生,是造成森林覆蓋率相對較低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森林生產力急劇下降的根本原因,對環境和氣候也產生著惡劣的影響。如:沙塵暴、全球氣候變暖、瀕危生物生存異常乃至迅速滅絕等現象。都與林業生態安全與穩定有著主要的關聯,因此,保護森林資源安全,尤其是加大森林防護工作,對我們每位公民來說,必須認真及時地納入我們整個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

    2 加強防火,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意義

    森林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認真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對于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森林火災不僅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也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帶來危害。因此要做好森林防火這方面的教育和宣傳,使森林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措施。

    森林防火教育既是護林工作的基礎,也是此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森林防火的意義、森林防火教育的重要性及森林防火教育的措施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指導。

    長期以來,由于忽視森林經營,我國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低,中幼齡林比例高,林分過疏、過密比較普遍,林木枯損量年均近1億m3,提高森林質量、提升森林生產力和增強森林多種功能的潛力巨大。堅持不懈地抓好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林業行政執法工作,預防和減少各類災害造成森林資源損失,減少毀林、防止森林退化,減少森林的碳排放。才能把握森林資源總體狀況,推動林業科學發展。

    3 保護森利資源,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

    森林防火形勢十分嚴峻,要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認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才能有效保護好生態環境。

    保護森林資源,森林防火措施主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3.1 思想認識

    要提高認識,森林防火工作不僅是發展的需要也是穩定的需要。

    3.2 宣傳工作

    要提高責任意識,全面宣傳森林防火知識,讓群眾了解重大森林火災的危害性,做到電視上有影、廣播上有聲、報紙上有字。

    以景區的防火宣傳為例:

    一是在景區入口處設置了中、英、日、韓等多國文字多種顏色標識的每日火險等級標示牌,提醒進入景區的游客當天的森林火險程度;

    二是在景區入口處設置火源回收箱,要求游客在進入景區時將隨身攜帶的火源放入火源回收箱,有效控制了進入景區的火源;

    三是及時關閉了原始森林觀光和景區內所有的人行棧道,每天堅持派出專職消防隊負責對景區公路兩旁干枯的草叢進行人工灑水,增加公路沿線草叢的濕度,從而降低森林火險隱患;

    四是利用電子大屏幕開展森林防火宣傳。采取“點、線、面”相結合方式,利用景區入口處大屏幕滾動播放森林防火宣傳警示片、大力營造森林防火的濃厚社會氛圍,保證了森林防火意識深入游客心中。

    3.3 預防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預防是基礎,要落實專兼職護林人員,要增添防火設備,要清理火災隱患。

    3.4 責任落實到位,認真落實防火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重在責任落實。認真落實森林防火工作措施,嚴格火源管理。森林防火工作重在責任落實,要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很重要。

    3.5 檢查督促減少火災的發生

    對防火工作要檢查督促,形成一個“護林防火、人人有責的”積極氛圍,樹立“森林防火警鐘長鳴、義務植樹人人爭先”的長效意識。減少火災,使森林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4 結論

    總而言之,火災是森林的大敵,現階段林業工作任務是緊緊圍繞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的總體目標,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以控災減災為中心,以完善森林防火體系建設為基礎,以科技進步為手段,以重點森林防火工程治理為突破口,加強領導、加大投人,堅決遏制森林火災發生的嚴重勢頭。

    參考文獻

    [1]彭光輝.森林資源保護與森林資源開發[J].當代教育,2006,2.

    第3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森林草原和城鄉消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確保全鎮清明節前后消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我鎮迅速召開黨委會議和鎮村干部會議,安排部署了當前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組織領導

    成立以書記鎮長為組長的森林防火工作及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分管領導按照“一崗雙責”的原則牽頭負責抓好分管領域和聯系村、社區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工作,各相關部門參與開展森林防火巡查檢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改。各村(社區)支部書記、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對轄區工作負總責,組織召開組干部會議和群眾會議安排部署清明節森林防火及安全工作。督促護林員等相關責任人員認真開展工作,將責任落到實處。

    二、具體措施

    (一)強化應急管理。

    1、完善應急預案。完善修訂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

    2、加強隊伍建設。配備x支應急撲火隊伍,共計xx余人。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演練,提升撲火能力。各村、社區組織撲火隊員隨時待命,做好清明前后應急準備。

    3、備齊應急物資。隨時清點應急物資,及時補充器材損耗,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增加裝備數量,隨時準備好滅火器材所用燃料,并保證存放安全。

    (二)強化巡查排查。

    1、“一包一”監管。在4月4日前對所有林區、交通、賓館、超市、敬老院、老舊小區房屋等消防安全重點場所進行一次全覆蓋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對隱患及時整改。同時,落實由鎮村社干部、護林員山頭“一包一”責任,到所包山頭開展巡查,嚴格履職,將責任落實到人,落到實處,并設置標識牌。

    2、設立勸導點。在各村、社區進山入口設置勸導點x個,對進山車輛人員進行勸導,并加強對進出山人員的登記。

    3、嚴格管理火源。對進山人員進行現場宣教,發放森林防火宣傳單,講解森林防火危害,引導群眾移風易俗,以鮮花進行祭祀,不帶火種進山。加強煙花爆竹零售安全檢查,要求零售業主對顧客進行安全宣傳,不將鞭炮帶入林區祭祀燃放。

    (三)強化防火宣傳。

    1、各村、社區立即召開會議貫徹落實,組織部署以清明節森林防火工作為重點的安全工作,落實人員,明確責任,立即行動,迅速響應。

    2、利用村村通廣播、LED顯示屏、標語、宣傳車、微信短信等方式廣泛宣傳森林防火知識。發放森林防火倡議書,在進山入口對進山人員進行現場宣傳,形成全民防火,人人有責的氛圍。同時,學校也開展防火知識講座,教育學生不玩火、不放火。

    3、設置舉報電話,群眾一旦發現火情、焚燒秸稈、在林區燒火等行為可立即撥打舉報電話舉報。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督查檢查。由主要領導帶隊,對各村、社區森林防火巡查檢查工作進行督查,確保設點、巡山人員到崗到位,工作做實做細。

    第4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森林防火;管理方法;防火措施

    森林火災是森林災害之首,它能在短時間內,燒毀大片森林,森林火災對森林資源造成破壞是非常嚴重的,一旦森林發生火災不但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使得人們的生活面臨困境,同時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也是有一定的威脅,這樣使得森林防火工作非常的重要。森林一旦出現火災,就會不斷的蔓延,形成非常難控制的局面。在森林火災方面做好預防工作,防止森林火災事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戰略意義。

    1.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森林是人類及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良好環境,是經厲千萬年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態循環系統的自然資源。森林對環境保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對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森林一旦出現火災,其破壞性是非常大的,會導致大面積的森林資源和環境都會受到很大的破壞,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不受到破壞一定要保護森林資源不被影響。火災會給森林資源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使得生態系統受到影響。為了更好的確保生態環境不受到影響,一定要做好森林的防火。

    1.1森林防火可以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

    森林是人類及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良好環境,對保護生態環境和維持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森林中植物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同時森林中也生活中很多的動物,一旦森林資源被破壞,這些動物就失去了生存的地方。森林火災的出現,使得森林的功能出現了減弱的情況,這樣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做好森林的防火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

    1.2保護林業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火災也是森林自然災害中的首要因素,防止火災的發生就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方式。森林是我國林業發展的基礎,沒有森林就沒有林業。在我國森林的覆蓋面積是非常少的,因此保護好森林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更好的發展林業,可以開展植樹造林工程,使我國的國土綠化面積得到增加,這也是我國林業工作要進行的重點。森林火災的發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森林造成嚴重的破壞,使得我國林業的發展受到重創。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

    1.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森林發生火災對人們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影響,森林是林區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一旦出現火災對林區人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森林中出現火災不但對林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一旦的威脅,同時也會使人們的生活發生很大的改變。在森林防火方面,不但要避免因為意外因素出現的火災,同時要防止出現故意縱火的情況,出現故意縱火的情況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導致社會出現不穩定的因素,為了更好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定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2.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

    傳統的林業管理在森林防火方面的措施非常少,森林的面積是非常大的,而且密度也非常大,這樣就使得在對林區進行管理的時候非常難做到管理到位。在發生火災以后,通常是在火勢已經不能及時進行控制的時候才會采取滅火措施,雖然使森林的火災得到了控制,但是這個時候森林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進行森林火災控制可以采用新的技術,這樣在防火上效率能夠更好。

    2.1提高森林火災的預報及預報的準確性

    在森林防火方面,火災的預測和預報是非常關鍵的,根據天氣情況的變化和氣候濕潤情況的不同,可以對森林出現火災的情況進行預測,這樣不但可以更好的保證森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在火源控制方面也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在進行防火控制方面可以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和主動性,這樣能夠更好的進行森林防火工作。對森林中出現火險的情況進行預報要做到從具體的情況出發,這樣更能保證預報的科學性和可信性。在進行火險預報的時候要根據氣象臺的相關數據指標來進行分析,同時可以利用電臺對火險出現的情況進行通報。

    2.2加強森林火災的實時監測

    森林火險的實時監測是盡早及時發現森林火情的關鍵。因此,森林火災的實時監測通常利用地面巡護、晾望塔、飛機巡護和衛星監測四個空間層次進行監測。地面巡護主要由林區的管理員和護林員進行周期性巡護,其工作的任務主要是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排查非法入山人員,依法監管和排查火源,發現火情及時匯報。并積極組織森林撲救。嘹望塔主要是對重點區域進行巡護,對火情利用羅盤嘹望鏡進行監測,及時定位森林火災位置,并及時通報。

    2.3建設森林防火通訊網絡

    森林防火通訊網絡的建設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組成。現代化的通訊網絡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火情的有效監控。目前森林防火通訊主要有有線和無線通訊,其通訊工具主要采取超短波和無線電臺手段.而在建設森林防火通訊網絡時,不僅要使各部門、各地區、各局間形成森林火警信息網絡,還應有效的利用防火網絡進行防火調度,加強各部門的協作,建成有效的森林防火指揮系統,加強森林防火信息的互通和傳遞。

    2.4建設森林火阻網

    森林火阻網是森林火災隔護的主要措施,是阻止火情蔓延的主要方式。目前森林的隔阻網絡主要由生土帶、林區建設公路和河流等,林區隔阻網要堅持因地布局,突出重點的主張,對大面積的林區邊緣和村莊及火災重區進行安置。并且要定期對其檢修排查。

    2.5加強林區公路建設

    林區公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一方面它可以保證撲救火人員和物資的及時輸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阻地表火的蔓延。因此,在林區應重點建設防火公路,形成公路防護網,這樣才能使得林區防火工作具有更優勢的條件,進行科學化防護。

    3.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政策措施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并非一人之力或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現代化森林防火工作體系,不斷加強森林防火的管理工作,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增強人們的森林防火意識,尤其是提高林業管理人員的防火意識和責任感,切實通過各種途徑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強化認識,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防火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要把森林防火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要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做到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防火宣傳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把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和森林防火知識宣傳到每個鄉鎮。新聞媒體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一些典型火案進行公開曝光,以發揮警示和震懾作用。

    4.結束語

    森林防火對于我國的環境、經濟以及社會發展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必須嚴格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現代森林防火體系。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提高民眾的防火意識,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來防止和應對森林火災事故的發生,盡最大的力量降低森林火災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第5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森林火險;原因;問題;措施

    近年來,國家推行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的政策,森林覆蓋率不斷增加,森林地帶一般是人們旅游休閑的地點,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森林中可燃物也不斷積累,導致起火原因變得更加多元化,也給森林防火工作進一步增加了難度;另外持續的干燥少雨,使得森林火險發生的概率進一步增大。本文從森林火險的發生的原因出發,分析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對森林防火的的措施和建議,希望對以后的森林防火提供一定幫助。

    1 森林失火的原因及危害

    森林失火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總體歸納起來有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據調查顯示,大部分火災都是人為火源引起的,具體原因有,一是當地居民進行樹木砍伐,在林區周圍進行林場邊緣作業時,都會增加可燃物的增加;二是部分不法分子故意放火,以泄私憤,從而引發大規模的火災;三是進行野外旅游人員吸煙、燒烤等行為,如果一時疏忽,就會引發森林火災;四是自然原因,如果出現雷擊或是自燃,如果看護人員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就會釀成火災。

    森林火災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不僅會燒毀大量的樹木,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還會威脅到人民財產安全。首先,在遭到大面積的森林火災后,就會使森林很難恢復原狀,成為荒草或是裸地,在山區的一些地方甚至無法恢復植被。其次,森林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外,還有許多非常珍貴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森林火災的發生很容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燒毀野生植物,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最后,火災使得森林覆蓋率下降,容易引發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嚴重的自然災害,威脅到林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導致大量的經濟損失;火災發生時,產生大量的煙霧會使周圍空氣變得渾濁,引起空氣污染。因此,林區養護負責人員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對森林火險的預防,做到萬無一失。

    2 加強森林火險的預防措施

    林業單位要做好森林保護工作,防治森林火險,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加強森林火險的預防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2.1 健全森林消防火滅火機構

    要根據國家相關森林的防火法律法規,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條例和辦法,要立足于基層,立足于基礎,把防火的具體措施作為突破口,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科學滅火”的方針,建立新的防火機制,同時要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建設,隨時準備應急森林火險。要建立一定的生物防林帶,對放火林要求必須是高標準和高質量,要真正的起到防治火災的作用,保證森林的安全。進一步落實防火責任,做到人員、措施和應以預備預案,不得麻痹大意。

    2.2 加強森林火災預防知識的宣傳

    森林保護單位或是林場,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強林區周圍的防火安全知識宣傳,加強對附近居民和外來人員對進入林區的管理,在適當的位置要張貼標語和發放防火條例,要采用各種的方式宣傳防火知識和必火安全知識,做到防火人人有責,不斷提高防火意識和文明意識,消除森林防火知識盲區,不斷增強森林防火責任感,根據林區森林的分布情況,加強巡邏,杜絕一切可能的火源進山,對林場的采伐,要進行適當的監管,采伐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對場地進行清理,既要保證森林不受到火災威脅,又要保證人身安全。

    2.3 嚴格控制森林野外地區的火源

    相關的林業單位要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和措施,在森林防火期間,尤其實在較為干燥的季節,加強森林周圍的巡查力度,對遇到的煙火要及時處理,從源頭上消滅森林可能存在的火災和隱患,爭取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以降低防火等級;還要嚴格依法防火治火的力度,堅決打擊對森林放火的不法分子,對于故意放火,造成巨大損失的要進行嚴厲的公開處理,擴大社會教育的范圍。另外,根據不同地點、不同氣候的實際情況,種植不同的樹種,要進行科學的配置,建立生態及放火等級較高的混交森林。

    3 森林大火撲救辦法

    森林大火的特點具有突發性,蔓延速度快,不容易控制等特點,所以,森林防火工作人員必須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展開滅火工作,把火災控制在安全范圍以內,并撲滅火災。在森林滅火過程中,指揮人員和滅火人員要協調一致,通力合作,結合實際情況,抓住火災的規律和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對森林火災進行撲滅。

    在火災初期和火勢比較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常規的滅火方法,比如砍伐濃密的樹枝火勢滅火器沿著火災的側面,順著風向進行撲打,同時要注意延遲壓火時間,不得立即揚起樹枝;對撲救人員的站位,要一字排開,自下而上的沿著火場的邊緣進行有效的滅火;滅火人員要注意人身安全,協調合作,不可盲目的沖進貨場,要避免在雜草較多的地方進行滅火。另外,針對森林火災容易復燃的情況,滅火工作人員要對疑似的火點進行填埋平整,用泥土把火種掩埋,防止火種復燃或者被封吹走,從而釀成很大的火災。

    如果火勢較大火勢蔓延速度較快,采用常規的滅火方法的同時,要使用隔離法。撲火工作人員要根據風向和火場發生的程度,有效判斷火勢和速度,及時組織滅火人員嚴山脊、山溝和火災四周清理可能可燃物,爭取盡早的控制火災。對于下山火和逆風火,要在火勢較強的地方設置防火線,具置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要在經驗豐富的防火員指導下進行,快速的建立有效的防火線,線寬一般在2m作用,要看到防火線上的樹木,防止火勢通過樹木穿過防火線。在控制上火頭時,要注意保持滅火人員與貨場之間的距離,保證人員安全。在防火線設置好以后,指揮人員派人留守看護,保證防火線的作用和效能,要隨時注意火勢走向,不要讓火頭燒過防火線。

    在森林火災大爆發的時候,使得滅火工作人員無法接近火場,尤其實在干燥茂密的森林里,就要采用火攻的辦法,與此同時,在火勢較弱的地方采用常規的滅方法,要同時進行。火攻法主要由二三十個專業滅火人員組成突擊小分隊,具體的辦法就是先在距離火場幾十米的地方設置一段距離和寬度適中的隔離帶,然后分工是有人負責觀察火情,保證滅火人員的安全,有的人清楚隔離帶附近的可燃物,其他人員迅速不斷的向前拓展隔離帶,逐步控制火勢蔓延,如果運用得當,也會取到意想不到的結果,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果,避免人員傷亡,減少因火災帶來的損失。

    4 結語

    綜上所述,林區或是林場在養護森林時,要分析造成森林火災常發生的原因,要及時掌握發生的規律,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對森林火災進行合理的預防,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做好宣傳工作,充分發揮群眾的作用,建立健全防火機制和制度,把防火防災的的責任和任務落實到個人,依照法律治理森林,建立各種防火措施,采用先進技術,提高森林火災的控制和管理水平,降低火災發生次數和減少火災面積。在森林火災發生時,要根據實際的火勢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全體滅火人員齊心協力,盡快的撲滅火災。

    參考文獻

    [1] 魯紹偉等,北京八達嶺林場森林燃燒性及防火措施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2] 高志亮等,北京市八達嶺林場森林健康評價研究,林業資源管理,2008年第4期。

    第6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措施

    前言

    林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森林資源作為林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林業一切工作的著眼點,所以需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實現對森林資源的節約利用,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現階段的林業工作中,需要加快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實現管理機制的不斷創新,從而命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得以不斷的完善,因此,在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強管理的力度,使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得以具體的貫徹落實,確保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1 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意義

    1.1 實現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對林業工作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對保護生態和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充分認識到林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從而以科學的發展觀來對林業的戰略地位有個正確的認識,明確林業在人類生存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在當前新的發展時期,林業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和挑戰,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

    1.2 改善生態環境的必然選擇

    森林資源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所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可以實現林業資源的有效供應,改善環境,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森林面積的增長,使生態環境得以不斷的優化。

    1.3 林區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

    通過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可以實現對林業的有效監督和約束,激勵林業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使林業的發展過程中充滿活力,加快林區改革的深入進行。

    1.4 促進森林資源資產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中,都是以對森林和林地的無價、無償占用為基礎的,不僅使所有者的權益得不到體現,而且也使森林資源的商品屬性得到了嚴重的削弱,無法實現森林資源資產的優化配置,使森林資源受到破壞,制約了林業的刀菜,所以在現階段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加快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從而加強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工作的開展。

    2 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的措施

    2.1 加強森林資源管理

    一要狠抓限額管理。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中,需要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加強限額采伐管理工作,加強森林保護工程的開展,所以需要嚴格采伐審批程序,同時還要抓好自用材及培植用材及燒材的采伐管理,避免出現無證采伐及超限額采伐的情況,使森林保護工程得到順利開展。

    二要切實強化林地保護管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林地管理,在工作中嚴格執行林地管理制度,嚴厲查處非法征占用林的行為,避免林蔭地非法流失和逆轉,對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進行查處。

    三要加強林權管理。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要協助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對林權證發放情況進行清理登記。明確和穩定森林資源的權屬關系,同時積極協助調處林權糾紛,保護集體林區生產生活秩序穩定。

    四要加強木材流通領域和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監督管理,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憑證運輸木材制度。依法查處非法運輸行為,同時要密切配合有關部門和大對天然林保護區周邊地區木材加工單位的監督管理,發現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積極協助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2.2 加強林業基礎設施建設

    林業的發展離不開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所以需要加強林業科技服務體系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的建設工作,使其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防治手段和水平上得到不斷的完善。加強現代化的儀器設備的應用,促進科學技術推廣和防治工作的開展,建設科技示范點。在造林工作中,要確保樹種的良種化,基地的種源化和加工的機械化等,加強對林苗質量的監督檢驗,加強林業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開呢,建設林業信息網絡,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實現林業信息和技術的快速傳遞,實現林業管理的信息化。建立森林防火通訊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防火指揮和撲救隊伍,利用現代化的裝備,確保森林防火各項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實。

    2.3 施行科技興林戰術

    我國林業科學技術水平不高,營林方面技術力量尤其薄弱,很不適應振興林業的要求。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用現代化林業科學技術促進林業發展是當務之急。由此要建立健全林業科學技術試驗、示范、推廣體系,把先進的林業科學技術成果迅速變成生產力,要按科學規劃進行施工,在育苗、栽植、撫育、管護等方面嘟要制定標準與技術操作規程,要做到適地適樹,培育良種,選育壯苗,適時撫育,增施肥料,防治病蟲害,促進林木的續長。要逐步建立義務植樹檔案,切實保護好義務植樹成果。

    對造林綠化必須堅持檢查驗收,據實上報,這要形成一項嚴格制度,義務植樹沒有成活的,不能算盡了義務,要限期補栽成活。對大型工程項目,應當在預算中劃出一定經費,用于為本工程服務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要運用現代化林業科學技術,改造現有林業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水平,增加經濟效益。制定鼓勵政策和有力措施,吸引人才,解決林區人才缺乏問題。提倡和鼓勵科技人員搞技術承包,提供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把科技信息及時傳送給林區。

    2.4 狠抓落實,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2.4.1 抓防火宣傳及培訓工作,注重社會實效

    利用各種多種宣傳方式,來加強對森林防火的宣傳工作,從而有效的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的防火意識,形成上下聯動,全民共同參于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局面。

    2.4.2 強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災隱患

    一是嚴禁野外用火。對林區生產施工單位,采取交納防火抵押金、落實責任人的辦法,進行管理。火災高發期,遇到4級以上的高火險天氣,落實監護人員的管理責任。對入林路口、墳場等關鍵部位集中力量,重點布防。二是對重點林區、風景區等處,加強巡護,嚴把入口關,杜絕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強化督查,消除火災隱患。實行誰督查,誰負責,誰發現問題,誰解決的掛牌督辦制度。

    2.4.3 抓預案落實,科學組織撲救

    應完善《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對預案啟動、部門職責、撲火分工、兵力調配、后期處理做出明確規定,認真執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零報告制度、值班抽查、信息反饋登記等制度,保障組織有序,信息暢通。

    3 結束語

    林業是生態建設工程的重要部分,所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有效的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且對人們生活質量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當前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有效的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實現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7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林學類課程;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193-03

    Thinking on conjunctions between course on forestry and course on site investigation of forestry cases

    Zhang Minxia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Jiangsu Nanjing 210000)

    Abstract:As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ourse reform,conjunction of different courses has become a noteworthy subject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Based on the course on forestry and course on site investigation of forestry ca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junctions among related courses,clearly expresses the supporting effect of the courses on forestry on the course of site investigation of forestry cases.Besides,it raises some detailed measures for conjunction on aspects as building the cultivation plan,confirm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course design,as well as teaching practice,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building refined course and special course.

    Key words:Course on forestry;forestry case;site investigation;conjunction on different courses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作為全國唯一一所為森林公安機關培養人民警察和培訓在職森林公安民警的院校,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辦理森林案件所必需的公安的知識,還需要掌握相關的林業知識。《森林案件現場勘查》是學院的一門特色課程,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主要講授森林公安在辦理盜伐、濫伐林木、非法占有林地、森林火災等森林刑事案件的勘查方法。本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成要緊密結合我國破壞森林資源犯罪、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管理犯罪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吸收犯罪現場勘查實踐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和新成果,根據森林案件的現場特點、勘驗對象的特點以及勘驗技術的特點對案件進行現場勘查,綜合運用刑事技術、林業技術和動植物識別的基礎知識來勘查。

    通過對已學習過該課程的偵查學2010級兩個區隊68名學生的隨機調查,學生一致認為本課程是森林警察學院的一門特色課程,是學校“立足林業,面向公安,服務社會”的辦學定位的具體體現。該課程應以《森林資源管理概論》、《野生動物識別與鑒定》、《森林植物識別與鑒定》、《森林防火》等林學類課程為基礎,輔助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課程的知識。在調查的68名學生中,有32名學生特別提到該課程的學習要以林學類課程為基礎,才能真正學好。因此各門課程在制訂計劃時,要不斷關注課程的實施過程[1]。如何做好林學類課程與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銜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擔任這幾門課程的每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結合學生的建議,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森林公安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確定林學類課程的知識點

    “銜接”一般指的是事物相互聯系[2]。不同學者對課程銜接的理解不同。Oliva認為銜接性是指課程的不同層級之間的連續性;Ornstein&Hunkins認為銜接是指課程的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可以是垂直的組織,也可以是水平的組織[3]。筆者認為課程銜接首先要做好課程內容的銜接。林學類課程作為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基礎,在課程內容的講授上應按照森林公安執法工作的需要,確定知識點。林學類課程應包括六大知識群,即我國森林資源概況及發展林業的方針政策;森林基本知識;野生動物保護;森林植物保護;森林資源管理;森林防火。六大知識群由四門課程組成,即《森林資源管理概論》、《野生動物識別與鑒定》、《森林植物識別與鑒定》、《森林防火》。其中《森林資源管理概論》主要介紹我國森林資源概況及發展林業的方針政策,森林的基本知識,涉案林地面積測算、涉案材積的測算、木材材積測算,森林區劃與森林資源調查成果的應用,林地管理、森林采伐更新管理與木材管理的相關內容。《野生動物識別與鑒定》主要介紹野生動物形態識別(國家重點保護、省級和三有動物),生活習性和地理分布,現場物證提取的主要技術要領,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在案件查處過程中的運用。《森林植物識別與鑒定》主要介紹森林植物的基本概念及其保護意義,植物分類基本知識,中國植物資源概況及其分布特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及其識別,防火樹種,植物案件偵查及物證收集和樣本保存。《森林防火》主要介紹森林防火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我國森林火災的特點,林火基礎理論,森林火災的撲救及撲火安全,森林火災損失的調查與評估,城鎮消防基礎知識等。通過以上知識點的介紹,為森林公安人員進行現場勘查提供幫助,提高現場勘查工作的質量。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在內容組織上,要注重對林學類知識的應用。

    二、明確各知識點對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支撐作用

    課程銜接指的是不同學段或某一學科在課程內容、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科書編制等宏觀與微觀體系化上的最優組合[4]。從課程內容方面來考慮,在林學類課程涉及的六大知識群中,我國森林資源概況、發展林業的方針政策及森林的基本知識應作為學習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背景知識,使學生明白自己所在行業的發展狀況及方針政策,明白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對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中涉及到的有些名詞術語有真正的理解,如森林的概念、森林特征的描述、我國森林采伐的方式及各方式的實施要點、森林更新、森林區劃的概念等。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學生能更容易讀懂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在制作卷宗時,能用專業術語來描述案件,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

    掌握涉案林木材積、木材材積的測算、林地面積測量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使學生了解有關森林案件定罪量刑的依據,區分刑事案件和林業行政案件,對案件進行準確定性。掌握基本的測算技能,可以在進行現場勘查時,準確判定物證提取的要點、記錄涉案面積與材積相關數據更加準確到位,防止調查數據的遺漏,為技術人員進行下一步的詳細鑒定提供更加全面翔實的資料。

    學習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的識別與鑒定技術,使學生牢固樹立野生動植物作為物證的意識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識別野生動物的能力,使學生掌握野生動植物的識別與鑒定的基本技術。在現場勘查過程中,可以明確涉案的野生動植物的種類及保護級別,對一些物種和樹種的認定提供了方法和依據,以對案件進行正確定性。在現場勘查中確定物證提取的技術要點,以正確獲得涉案野生動植物物證,如何很好地保存物證材料,為下一步送檢做好準備,對快速破案具有積極的作用。

    學習森林防火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明確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了解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識,熟悉森林火災的撲救、撲火安全和森林火案的偵查等相關內容,掌握森林防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進行現場勘查中,能進行森林火災現場特點分析,做好現場保護工作,根據植被的燃燒痕跡,確定是地表火、樹冠火還是地下火,過火范圍及火場總體態勢,依據不同森林火災種類特點,結合風向、風力、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植被等對火勢趨向的影響,分析研究現場急進火或穩進火的蔓延規律,結合現場訪問情況和災前現場基礎資料初步判斷森林火災案件起火點,以準確判定案件性質。

    三、認真研究,通過各種途徑做好林學類課程與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銜接

    明確了各門課程介紹的主要內容及支撐作用后,就應該尋找切合實際的方法,做好兩類課程的銜接。課程銜接應包括縱向與橫向兩方面。美國課程學者泰勒認為,要使學習經驗的組織富有成效,課程編制必須符合3條標準,即繼續性、程序性和統合性[5]。“繼續性”是指在課程設計上應使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技能有不斷重復練習和繼續發展的機會。“程序性”或“階段性”則強調后一經驗需在前一經驗基礎上更加廣泛和深化。“統合性”是指“橫”的聯系。它考慮各種學習經驗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學生行為與所學內容的統一和連貫,即把學生某一學科的能力,作為學生全部能力的重要一環來加以促進,而不是把它作為孤立的能力。林學類課程作為《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基礎,后者應是前者的不斷重復練習和繼續發展,在前者的基礎上更加廣泛和深化,把兩者的學習進行綜合而不是孤立起來,為此,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將林學類知識與法律知識、公安執法知識進行綜合,使兩者相輔相成。但應注意的是要提倡兩者結合,決不是學點林學類知識,學點法律知識或執法程序就可以,不是簡單地林學類知識與公安類知識的相加,而應該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并合理利用。這就要求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師均應熟悉林學類知識和公安類知識,講授林學類知識的教師在介紹相關知識時,重點要講清每一個知識點的內涵,著重從合理、合法的角度進行介紹,并講清每一個知識點在辦理森林案件中所起的作用。講授《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教師重點要講清森林公安人員進行現場勘查的依據、原則、程序、人員組成、勘查工作的各個環節等,而且要注意對相關林學知識的后續應用(不需再詳細展開),如涉案森林特征描述的專用詞語、徑階、材積與蓄積量、出材率、主伐、撫育伐等,不能講外行話和非專業用語。

    2.在制訂各年級人才培養方案時,要注意各門課程的時間安排,《野生動物識別與鑒定》與《森林植物識別與鑒定》課程安排在大一下學期或大二上學期來學習,《森林資源管理概論》與《森林防火》課程要安排在前兩門課程之后,前面的課程為后面的課程做準備,在學完以上幾門課程后,即安排《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不能相隔太遠,做好各門課程的合理銜接,確保學習效果和質量。

    3.收集大量案例,為學生提供樣本,使學生盡快了解現場勘查的項目和內容,熟悉現場勘查筆錄在森林案卷中所起的作用,掌握盜伐濫伐、野生動物、森林植物等不同案件中林學類知識在現場勘查中的操作技能和勘查要點,掌握現場筆錄的制作方法。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了解林學類知識和法律、公安等知識在偵破森林案件中的具體應用。收集辦理森林案件的圖像資料,使學生形象、具體地掌握森林案件的偵查過程。

    4.林學類課程與《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均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每門課程實踐教學的比重都比較大,可以利用實踐教學的機會,將幾門課程結合,各任課教師相互配合,為學生設計出各種類型的模擬現場,從接報案開始到現場勘查、調查測算涉案現場的面積或林木材積、認定涉案的物種或植物種類,對案件進行定性,讓學生確定處罰的方法和額度。通過綜合實習和訓練,使知識體系更完善,讓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讓學生自己設計案例。在案例中應用到林學類知識,如描述發案地點,要用到森林區劃系統;描述涉案森林特征,要用到森林結構特征,并能根據林分調查方法進行某些特征因子的調查;會對涉案面積或材積進行測算,學會對案件進行定性。設計野生動物、森林植物案件,應用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確定現場的程序、步驟等。

    6.改革考試考核方式,進行不同課程間的綜合考核,在考核森林案件現場勘查相關知識時,增加對林學類知識的考核,具體考核林學類知識在森林案件現場勘查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

    7.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師應經常進行交流和溝通,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就如何做好課程的銜接進行研究,做到相互學習、相互補充教學中所需的知識,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注重應用性。通過課程間的滲透、聯系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不會產生重復和某些漏洞,防止造成學生單向的、機械的、復現性的思考習慣,這樣不利于發展他們多維的、靈活的、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8.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功能。在實驗室建設中,打破系部、教研室的界限,做到資源共享,為學校節約場地和經費。開放實驗室,滿足學生課外學習和訓練的需要。如在《森林資源管理概論》課程和《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中都用到的GPS、羅盤儀、全站儀、測樹儀、繪圖軟件等,可由一個實驗室購置,其他老師在教學和科研用到時,可以使用,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

    9.編寫合適的教材,進行課程內容的銜接。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教師教學或學生自學的依據[6]。根據以上對林學類課程與《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教學內容的分析,建議結合教學內容和森林公安工作的實際,編寫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教學,將現場勘查相關知識與林學類知識有機整合,編寫出版教材。

    課程橫的銜接應發揮聯結性與功能性。《森林案件現場勘查》課程的編排不僅要考慮與林學類課程的銜接,還應顧及其他課程間的聯結,如痕跡檢驗、刑事圖像、林業法與森林公安執法等。美國學者拉姆利曾經說過,人類知識具有完整性,即使在自然科學,其部分內容有時亦與社會科學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說明學科本身的知識不但具有統整性,且在不同學科或領域間彼此亦有橫的聯結關系。所以,編制課程時應多顧及不同課程間的呼應與聯絡。內容的選擇要注意其功能性,重視其應用性,如不同案件的具體勘查方法的介紹是學生最受歡迎的。只有重視了課程的銜接,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課程,體現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53.

    [2]龔學勝.當代漢語詞典[S].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8.

    [3]林智中,陳建生,張爽.課程組織[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3-14.

    [4]周仕德.課程銜接:亟待研究的課程視域[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9):57-60.

    [5]拉爾夫·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6.

    [6]劉紅梅.對大學數學與高中數學課程內容的銜接問題的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高等教育),2011,(6):46-47.

    第8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林業;全球變暖;途徑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6-0211-1

    1 背景

    全球變暖是現今氣候變化最顯著的熱點,會帶來諸如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

    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后果。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1.4-5.8℃。氣候變化已經不僅是一個環境的問題,同時也成為一個經濟問題和安全問題。既關乎生態系統平衡,也制約著人類的起居飲食。

    目前世界范圍內認為全球變暖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為過多地排放溫室氣體(代表氣體為二氧化碳)造成。近200多年以來,人們焚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碳基礎能源獲取能量,砍伐森林又將其焚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引入了大氣層,使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劇烈增加,嚴重破壞了碳在大氣圈中的平衡。

    在2009年6月結束的中央林業會議上,總理高度概括了林業“四地位”,即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關于減少發展中國家毀林和森林退化所致的碳排放高級別會議時指出,中國政府將按照主席做出的承諾,繼續加強植樹造林,減少毀林,防止森林退化,不斷增加森林資源,確保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儲蓄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

    2 林業項目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與措施

    “碳匯”一般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于《京東協定書》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締約方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達成。“碳源”是指二氧化碳從地球表面進入大氣,或者在大氣中由其他化學過程轉化為二氧化碳氣體成分。林業項目應對氣候變化可采取如下措施:

    2.1 植樹造林,增加碳匯固定能力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也是全球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說,到“十二五”期末,我國林地保有量將增加到3.09公頃,森林面積將達到2.07億公頃,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84億噸。只有堅持不懈地植樹造林,才能實現森林儲碳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目前增加人工林面積主要采取四種措施: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實施重點防護林保護措施;在清潔發展機制(CDM)下開展造林和再造林項目,這也是《京都協議書》框架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在林業領域內的唯一合作;培養林木生物質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減少碳排放。

    2.2 提高現有森林的質量,增加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這一過程中被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實現森林的碳匯功能。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蓄積數量巨大,已經達到137.21億立方米,按每立方米平均吸收固定1.83噸二氧化碳計算,我國森林總貯碳量高達251億噸,超過全球目前一年的碳排放量。但由于我國大多數森林屬于人工林和次生林,生物量密度較低,碳儲量還遠低于高規格森林的水平。所以提高現有森林的質量,碳匯能力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3 保護森林,降低毀林等碳排放

    我國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為森林碳匯固定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然而在大力發展人工林的同時,對占中國森林總面積60%的天然林的保護也應重視。1998年國務院批復的《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標志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正式啟動。保護森林還應加強林火管理,森林受到火災等破壞就會將大量溫室氣體排入大氣中,加劇溫室效應。1988年1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森林防火條例》,將森林防火工作提上日程,我國目前也普遍制訂了《森林防火條例實施辦法》。同時,嚴厲打擊亂砍濫伐行為和亂征林地行為,也可起到對森林有效的保護作用。

    2.4 保護濕地和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其土壤和植被中蘊含著大量的有機碳。然而從最新濕地普查結果來看,我國濕地的數量在一步步減少,這一結果嚴重影響到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也導致濕地中儲存的有機碳大量分解。從而,要提高森林碳匯,一定要保護濕地不受侵蝕,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2.5 尋找林產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途徑,減少碳排放

    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兩大難題,而大力發展林木生物質用以替代化石能源正好可以很好地緩解這兩大難題。森林屬于可再生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它不僅能為經濟生活提供木材原料,更能起到調節氣候、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生態作用。用木材替代鋼材等能源密集型材料,通過木材轉化物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等,不僅能起到節約能源的作用,還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加強環保。

    3 結束語

    碳匯林業擁有著發展低碳經濟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著特殊地位。近年來,在世界廣泛注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國也積極投入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研究中。林業發展的目標適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是新形勢下發展戰略的又一次重大歷史轉變,是加快發展碳匯林業的重大歷史機遇。

    參考文獻

    [1] 程鵬.關于林業項目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探討[J].安徽林業,2009,(05).

    第9篇: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范文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P9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2001303

    1三岔河鎮基本情況

    1.1自然概況

    三岔河鎮地處烏蒙山南部延伸帶。境內東部為龍海山,最高海拔在老尖山2 687.6 m。西部是平坦開闊的陸良壩區,面積達86 km2,占全鎮總面積的70.8%。最低點是中源澤,海拔1 860 m,南盤江老河從中迂回過境。全鎮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冬干夏濕氣候區。氣候特點是終年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干旱,秋涼濕潤,降水集中,干濕分明。據陸良縣氣象站多年觀測數據,年平均氣溫14.8 ℃,年平均降水量941.9 mm。

    1.2社會經濟情況

    據2012年度統計年報,全鎮轄24個村委會,85個自然村,土地面積132.7 km2,壩區面積92.9 km2,總人口120 969人,農業人口109 742人,2012年實現GDP 82 459萬元,人均GDP 6 816.5元;財政收入327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57 319元;糧食總產5 068.6萬kg,人均有糧419 kg:林業產值2 054萬元。

    1.3森林資源狀況

    全鎮林業用地面積34 821 hm2,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29%,有林村委會13個。有林地4 646.4 hm2,疏林地86.5 hm2,灌木林地753.5 hm2,竹林15.4 hm2,宜林荒山荒地49.4 hm2,未利用地199.8 hm2,活立木蓄積87 440 m3,森林覆蓋率26.05%。納入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管理的面積,林業總產值2 025萬元。

    2石漠化土地現狀

    三岔河鎮土地總面積12 140 hm2,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積為2 673.8 hm2,其中極重度石漠化479.1 hm2,強度石漠化755.6 hm2,中度石漠化782.7 hm2,輕度石漠化656.4 hm2。

    3石漠化綜合治理布局及原則

    3.1總體布局

    本期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主要布置于三岔河鎮魏白河流域、中源澤河流域,計劃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人工造林人工造林955.07 hm2。其中:防護林868.55 hm2、經濟林86.52 hm2。分流域建設計劃為:①魏白河流域建設人工造林527.41 hm2,其中防護林440.89 hm2,經濟林86.52 hm2。②中源澤河流域建設人工造林427.66 hm2,為防護林。“陸良縣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標示碑7塊。

    3.2綜合治理的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原則,人工造林結合立地條件,選用防護效果好適應石漠化區生長的樹種。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三岔河鎮各造林地塊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鄉土樹種,或采用引種后生長良好的樹種,同時選用種源充足、抗病蟲害強的樹種。堅持相對集中連片的原則,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綜合治理。堅持營造混交林的原則。根據海拔、氣候條件,設計針葉、闊葉樹種,并充分利用天然喬木、灌木,形成天然人工混交林。堅持良種壯苗的原則。造林采用Ⅰ、Ⅱ級苗。堅持科技興林,依靠科技進步的原則。根據資金條件,充分利用現有成熟的適用技術,提高項目的科技含量,保證建設質量。

    4人工造林治理設計

    4.1立地類型劃分

    在收集全縣土壤普查,植被調查,氣候、地質、地貌及以前的立地類型表等詳細資料的基礎上,以影響樹木生長的海拔、坡向、土層厚度等主導因素為依據,進行立地類型劃分。

    依據石漠化綜合治理建設項目的布局,參照《云南森林立地分類及其應用》,結合項目區的立地環境和影響林木生長的主導因子,石漠化綜合治理建設人工造林編制了4個立地類型。

    4.2造林樹種選擇

    4.2.1樹種選擇的原則

    堅持造林地立地條件與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適地適樹適種源。根據三岔河鎮各造林地塊的實際情況,盡量選擇鄉土樹種,或采用引種后生長良好的樹種,同時選用種源充足、抗病蟲害強的樹種。充分利用地塊的散生木和灌木樹種,造林后形成人工、天然混交林。選擇速生樹種和兼用樹種,與林業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原則。

    4.2.2樹種選擇

    根據樹種選擇的原則和項目區的實際情況,陸良縣三岔河鎮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選擇的樹種主要有川滇榿木、圓柏,經濟林選擇的主要樹種為金銀花。根據各小班的立地條件差異,為了保證造林成效,除金銀花采用裸根苗造林外,其它樹種一律采用營養袋植苗造林。

    4.3營造林技術設計

    4.3.1造林地塊和造林樹種選擇

    根據陸良縣的實際情況,人工造林地塊屬龍海山魏白河流域和中源澤流域的石漠化荒山,土壤為紅壤,海拔在1 890~2 680 m之間,樹種選擇依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應石漠化生長的川滇榿木、藏柏、核桃等樹種造林。

    4.3.2造林技術設計

    造林技術設計包括林地清理、整地、苗木規格及每畝用苗量,造林時間、方式、方法、密度及幼林撫育方式、次數、年限、管護措施等。

    (1)林地清理。石漠化綜合治理是為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應盡量保護原生地被物,因此防護林的林地不需要清理,核桃栽植在農田內,也不需要清理。

    (2)整地方法。為了盡可能減少土壤、水分流失,采用穴狀整地,整地規格為:防護林造林地40 cm×40 cm×30 cm,整地時間在造林前一個月進行(3~5月);經濟林造林地80 cm×80 cm×80 cm,整地時間在造林前一個月進行(11~12月)。

    (3)造林密度。川滇榿木、藏柏設計密度為167株/畝,株行距2 m×2 m,造林采用品字形配置,沿等高線布設;核桃設計密度為19株/畝,株行距6 m×6 m。

    (4)撫育管理。幼林撫育是人工造林到林分郁閉前的一項技術性管理措施。通過撫育保證幼林成活,同時增強幼林自身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防護林撫育管理:一般在栽植后次年開始撫育,每年于5~6月撫育1次,連撫二年。具體措施是:松土、除草、除萌修枝、補植等。

    經濟林核桃撫育管理:每年旱季澆水2次,雨季揭膜排澇,11月至次年1月,每株施尿素或復合肥200 g,采用穴施或環狀施肥,每年松土,除草1次。

    4.4種苗需求量

    整個工程設計需苗量為220.04萬株(袋)。其中:藏柏174.06萬株、川滇榿木43.51萬株,核桃2.47萬株。

    4.5用工量設計

    通過各道工序測算,人工造林955.07 hm2需用工8.60萬個工日:其中:防護林868.55 hm2需用工7.82萬個工日,經濟林86.52 hm2需用工0.78萬個工日。

    4.6森林保護設計

    4.6.1森林防火

    陸良縣設有森林防火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在縣林業局,三岔河鎮成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防火制度,配備了專職、兼職人員開展群防。充分利用農田、道路等天然屏障作為防火線和防火帶;經過多年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通訊設備、電臺、電話、對講機、人員配備齊全,能滿足項目區的防火要求。

    4.6.2森林病蟲害防治

    森林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具體做到:加強苗木檢疫、檢驗,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及防治工作,一經發現積極組織防治。定植后,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進行病蟲害監測,一旦發生病蟲害,立即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2016年1月綠色科技第2期

    5效益分析

    5.1生態效益

    5.1.1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草蓋度

    通過實施綜合治理后,項目區植被將逐步恢復,森林、耕地等得以休養生息,水土流失量逐年減少,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生態效益更加明顯。

    林草植被保護工程項目實施后,將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新增防護林868.55 hm2、經濟林86.52 hm2,充分郁閉后項目區森林覆蓋率將提高14.2%,將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一是土地有森林的庇護,旱季(冬、春)不再因風蝕造成風沙危害,雨季(夏天)不再因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保護山下的耕地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還將充分發揮其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釋放氧氣、凈化空氣、降低噪聲、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和灰塵、殺滅細菌等生態功能,給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同時,森林植被覆蓋面積增大,有利于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和林木采集植物產量的增長。通過人工種草和改良草地等綜合治理,有效提高項目區草地植被,增強蓄水保土能力,逐步改善項目區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減輕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取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沙固沙、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效益。

    5.1.2水土保持、固土、保肥、固碳、釋氧效益

    參照森林生態系統環境功能評價方法和相關研究成果,每畝林地每年可增加蓄水25 m3、保土4 t、減少土壤中氮磷鉀流失折合化肥56 kg,每畝林地每日吸收二氧化碳67 kg、釋放氧氣49 kg。該項目的森林郁閉后,年釋放氧氣25.62萬t,還可吸收二氧化碳35萬t;每年可保土5.7萬t,每年相當于保住有機肥802 t;年可蓄水35.8萬m3。

    5.2經濟效益

    5.2.1直接經濟效益

    人工種植核桃經濟林86.52 hm2,3年后進入掛果期,平均產值1.5萬元/hm2,年產值達129.8萬元;8年后進入盛果期,平均產值達3萬元/hm2,年產值達259.6萬元。通過羊棚圈、青貯窖建成后可養殖羊2 500只,每年可出欄羊1 200只,每只2 000元,年產值240萬元

    項目區蓄水池工程實施后,解決了項目區管護人員生活飲用水的水源問題,可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鞏固和保證本次治理的長期效果。綜上所述,項目實施后,預計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99.6萬元。

    5.2.2間接經濟效益

    項目人工造林增加防護林868.55 hm2,全部郁閉后,每畝年平均生長量0.08 m3木材,年增森林蓄積量10422立方米,年林業產值364萬元。

    5.3社會效益

    5.3.1增加農村勞動力的社會就業機會

    項目實施955.07 hm2林植被建設,帶動項目區林果業、畜牧業相關產業的發展,一年建設期,按6工日/畝計,將為項目區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約10.2萬個工日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增加農村婦女的就業機會。

    5.3.2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通過糧食單產提高,林地、果園面積增加,以糧食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將得到調整并趨于合理。

    5.3.3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項目實施完成后,項目區農業生產水平將得到提高,生產生活條件將得到改善,農民的食物結構也將發生變化,農民的生活質量將有明顯提高。

    5.3.4提高農民生產技能

    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區內將有一大批農民接受各級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熟練掌握一、二門實用技術,顯著提高生產技能。

    參考文獻:

    [1]歐陽志云,王如松,符貴南.生態位適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中的應用[J].生態學報,199,16(2):113~120.

    [2]李玉輝.喀斯特的內涵的發展及喀斯特生態環境保護[J].中國巖溶,2000,19(3):260~267.

    [3]劉方,王世杰,劉元生,等.喀斯特石漠化過程土壤質量變化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J].生態學報,2005,25(3):639~644.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永久地址|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成人免费的性色视频|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a人片|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5g影院欧美成人免费|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