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急切地范文

    急切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急切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急切地范文

    每天早上一起床,來不及梳洗,先要給小秧苗問候早安。早晚兩次,我給它們喝水。天天盼望出太陽,藍天變得格外親切。秧苗逐漸長高,葉片變大,看得見葉脈,邊緣有了鋸齒般的線條。但是,擠在一起,我得把它們分開。輕手輕腳地連根挖起,只怕碰痛了它們的根須。均勻移植之后,大概長到三寸高,朋友來我們家開派對。我指著秧苗說:“上帝送給我的,太多了,分點給大家。”朋友說:“秧苗太小,結不了果實。我家后院里買來的番茄苗都開了花,櫻桃番茄吊在空中,像花籃一樣被繁星似的黃花點綴;Early Girl(大胖番茄)種在花圃里,已經長得半腰高,好像小樹一樣壯實。”朋友說我這些番茄沒有希望。我怕花盆里的秧苗聽到后傷心,趕緊轉移話題,把她拉進室內。但是,心里卻出現了兩種聲音;一個說,如果結不了果實,你要秧苗干什么?另一個說,結不了,也要養著它們。

    美國有很多種類的實用番茄,我家花盆里的是意大利番茄,橢圓形的果實,皮緊肉厚,特別適合做番茄醬和色拉。秧苗很爭氣,伸長了脖子往上長,好像比賽一樣,看誰長得高。根下的土壤是它們的糧倉,需要追肥。陽光雨露,決不可斷。番茄周身有細刺,自我保護,不受侵犯。每每與番茄見面,覺得親情撲面而來。它們是否也有相同的感覺?啊,女主人又來了,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一尺半直徑的花盆里,番茄長得豐豐滿滿、郁郁蔥蔥。按照書里的行距,這樣的花盆大概只能種三棵,那是為了有個好收成。我與番茄是感情的聯系。它們一天一個模樣,葉枝交叉,并肩牽手,好一派同生死共患難的樣子,我怎么舍得下手?陽光是慷慨的,早上照顧了左面的,下午沐浴右面的,被包圍在中心的那幾棵有點吃虧。左思右想,我用細竹竿把它們撐開,最的斜出盆外,讓中央的兄弟姊妹得到相同的日照。

    八月驕陽熱辣辣,花盆的土壤有限,容納不了很多水分。早上喝飽了,下午有的秧苗渴得垂頭喪氣。每天澆水增加到三次。就在這樣的高溫下,盆中出現了黃色的小花。花瓣有五片,每一瓣都有綠色的花托在背后支撐著。花蕊尖細,全身貼著肉眼難以看見的花粉。這些花不是一朵一朵綻開的,而是突然之間,某個早晨,黃燦燦一片。有黃花不一定有果實,我最擔心的是番茄營養不良曇花一現。每次澆水時,要看好一會兒,一朵花一朵花地仔細查看。

    第2篇:急切地范文

    關鍵詞:投切開關;磁保持繼電器;提前觸發

    引言

    投切開關的方式主要有接觸器方式、晶閘管方式、復合開關技術、同步開關技術,同步開關技術以機械式開關作為主控制原件,具有成本低、結構簡單、穩定性高,壽命長、可靠性高等特點,現被廣泛使用,但由于機械開關導通的一致性及導通時間不穩定,所以需要特殊的控制方法提高其可靠性,提前觸發即可以解決,導通時間的不一致性可以在幾個毫秒。對開關的要求低,且穩定可靠。

    1 工作原理

    本案例以共補型主回路拓撲結構為例,共補型可以做到二控三。以圖1為例加以說明,裝置的B相直通,通過控制A相和C相投切單元控制負載的投入和切除。每相的投切單元包含一個主磁保持繼電器(JD1、JD2)和一個控制并聯二極管的輔助磁保持接觸器(JD3、JD4)。以A相為例,投入JD3應在二極管D1承受反向電壓時,此時二極管D1截止,下半個周波二極管D1自然導通,在D1導通的這半個周波里投入JD1,此時并聯的二極管回路被短路。二極管承受正向電壓時間僅為半個周波,即使在主磁保持繼電器損壞的情況下,由于二極管導通半個周波后,電容充滿電,二極管也不會再導通,只有當電容電壓放電在某電壓值下,二極管才會再次導通一次,又恢復到截止狀態。

    2 控制方案

    (1)投入時刻:以A相為例,通過電壓調理電路檢測主磁保持繼電器兩端電壓,即UA1A2,此時二極管承受反向電壓,此時投入輔助磁保持繼電器,需要等到下半個周波二極管承受正向電壓時,自然換相,無涌流。此時投入主磁保持繼電器,二極管被支路被短路,電流通過主磁保持繼電器流過。投入完成,另一相的投入原理相同。

    (2)切除時刻:以單相為例,通過電流調理電路檢測流過磁保持繼電器的電流,當電流方向與并聯二極管方向一致時,斷開主磁保持繼電器,此時并聯二極管承受正向電壓導通續流,當下半個周波并聯二極管承受反向電壓,斷開輔助磁保持繼電器,切除完成,另一相的切除原理相同,不再累述。

    3 系統功能

    裝置以PIC單片機為核心控制器件,當接收到控制器的DC12V控制信號后,通過電壓過零檢測電路確定磁保持繼電器所需動作位置,通過觸發電路對磁保持繼電器施加觸發脈沖;當接收到控制器切除信號后,通過電流過零檢測電路確定磁保持繼電器所需動作位置,通過觸發電路對磁保持繼電器施加切除脈沖;通過狀態指示LED顯示裝置的投切及故障狀態;RS485通訊模塊主要用作故障信息的讀取、測試過程中實驗數據的讀取以及出廠自檢測磁保持繼電器動作時間的返饋;裝置具有失電保護、投入繼電器動作判斷、切除繼電器動作判斷、上電恢復繼電器狀態、鐵電故障存儲、出廠自檢等功能。

    4 硬件電路方案

    (1)控制電源:控制電源電路主要分供電電源及觸發電源兩個部分;其中供電電源為DC5V,為單片機及外設所需。觸發電源DC24V,為控制磁保持繼電器電源。兩路電源通過兩路輸出的變壓器后,兩路分別整流后通過穩壓芯片來得到電壓,穩壓芯片分別LM1117-5.0和LM2575。

    (2)觸發電路:觸發電路由ULN2803及三極管控制,ULN2803A是由8個集電極開路的NPN達林頓晶體管構成,ULN2803A的每一個達林頓管內部還集成了一個消線圈反電動勢的二極管,用以消除驅動繼電器的反向電壓。

    (3)電壓檢測:通過2只200K的限流電阻進入光耦前端,后端輸出加RC低通無源濾波電路,再經施密特整型電路后送入單片機。

    (4)電流檢測:電流互感器二次側加采樣電阻,并加保護電路后進入比較器,比較器輸出后再過施密特整型電路后送入單片機。

    (5)通迅:采用光耦隔離方案,采用MAX485芯片作為RS485通信的轉換芯片,并加雙向TVS來做保護,終端電阻取值為120歐。

    (6)控制信號檢測:經限流電阻與穩壓管之后,送入光耦前端,后端經RC低通濾波電路,進入施密特整型電路后送入單片機。

    (7)缺相檢測:三相電壓分別通過200K限流電端后連接在一起進入光耦前端,與N線配合作為光耦一次導通條件,光耦二次接上拉電阻后送入單片機。

    參考文獻

    [1]王兆安.劉進軍.電力電子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5.

    第3篇:急切地范文

    關鍵詞:茄子;早春栽培;小拱棚+地膜覆蓋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5-67-02

    周口地區是河南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常年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約6.67萬hm2,產量約400萬t。在長期蔬菜種植中,當地采用設施育苗并結合小拱棚+地膜覆蓋的辦法,探索出了一套適合早春茄子栽培技術,采用此法栽培茄子能較普通露地栽培提前20~30d上市,效益提高2~3倍。現將其主要的栽培措施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早春栽培由于氣溫變化幅度大,整體氣溫偏低,為提前上市,追求前期較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要選擇商品性好、抗性強、株型緊湊、始花節位低、豐產性好、適于密植的早中熟茄子品種,如河南青茄、新鄉糙青茄等。

    2 播種育苗

    早春茄子地膜覆蓋栽培一般采用日光溫室育苗,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種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

    2.1 浸種催芽 為防止茄子枯黃萎病的發生和使種子發芽出苗整齊,播種前用1 000倍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20~30min,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再放入50~55℃的溫水中,不斷攪拌,直至降到室溫(25℃)時,繼續浸泡10~12h,浸種時要不斷搓洗種子,把粘液除掉,以加快吸水和呼吸,促進發芽。浸種結束后,將種子撈出瀝干,用濕潤紗布包好,置于28~30℃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清洗一遍,當有7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2.2 苗床準備 選擇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便,3a未種過茄科作物的田塊作為苗床。苗床寬1~1.2m,長度視育苗環境而定。床土可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份+肥沃的田園土5份,分別過篩,然后混合均勻,混合時加入32%的苗菌敵,預防苗期病害發生。選擇晴天上午,將配制好的床土鋪于苗床中,澆透水以備播種。

    2.3 播種 由于茄子播種正值嚴寒季節,應選擇近期一直處于晴天時播種,如果種子已經催芽,播種時天氣情況不好,需要采用地熱線進行加溫。將催過芽的種子均勻撒播在床面上,再覆蓋1cm厚的營養土。覆蓋地膜,并加蓋小拱棚以提高溫度,保持水分,促進出苗。

    2.4 苗期管理 待80%出苗后,打開地膜放風,降低溫度和濕度,防止猝倒病發生。茄子易發生帶帽出土現象,可用噴霧器于傍晚把種殼噴濕,讓籽苗夜間脫帽。也可在種子拱土時,均勻撒一層細土,既防帶帽出土,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起的漏風現象。幼苗期白天溫度應維持在25~28℃,夜間溫度為15~18℃。待長出2片真葉時即可分苗。分苗前1d將籽苗床澆一次透水。

    2.5 分苗 可將苗分至穴盤中,也可將苗直接分于分苗床上。穴盤一般采用50穴為宜,先將營養土裝盤,用竹簽在中央插個孔,把苗子栽入孔中,然后封孔澆透水。苗床分苗時,分苗密度為8~10cm見方。

    2.6 分苗后管理 溫度管理:分苗后前期晝溫25~30℃,夜溫15~18℃;緩苗后降低溫度,白天25℃,夜間15℃,以便進行花芽分化。水分管理:以保持畦面見干見濕為原則,當表土已干,中午秧苗有輕度萎蔫時,應選晴天上午適當澆水。施肥管理:穴盤中需葉面噴肥或結合澆水時加營養液進行養分供應,一般用三元復合肥配成0.2%~0.5%溶液進行使用。采用苗床分苗根據苗長勢進行追肥,如發現苗子顏色淡綠,秧苗細弱,可進行追肥,方法同穴盤施肥。

    2.7 煉苗 定植前7~10d,要逐漸減少水分供應,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濕,進行秧苗鍛煉,以增強苗子的適應性。

    3 適時定植

    一般在3月中旬定植,定植前10d,每667m2施3 000~5 000kg腐熟有機肥、40~50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然后進行耕翻耙平。按寬行70cm、窄行50cm進行起壟作畦,畦寬70cm,間距50cm,畦高15cm。畦做好后,覆蓋黑色地膜,澆透水。選擇晴天進行定植,畦栽雙行,行距50cm,株距40~45cm,每667m2栽2 500~2 800株。定植時,按規定株行距挖定植穴,穴內澆足水,水滲后栽苗覆土,并支小拱棚。

    4 栽后管理

    4.1 溫度管理 定植后的1周內為緩苗期,要注意防寒保溫,暫不放風,白天棚內溫度以35℃左右為宜,夜間注意保溫。緩苗后,適當通風降溫,防徒長,促秧苗蹲實;進入結果期后,隨外界溫度升高,加大通風量,4月下旬,當氣溫穩定在18℃以上時,可拆除小拱棚。

    4.2 肥水管理 茄子既不耐濕也不耐旱,生長期要保持水分供應。幼苗緩苗后,由于氣溫較低,一般從緩苗后至開花前不澆水,控水蹲苗為主,促進根系發育,如干旱可澆一次小水;門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在門茄膨大期可追1次肥,在盛果期可追1~2次,每次每667m2可追15~20kg二銨、尿素10~15kg、硫酸鉀10kg。

    4.3 整枝打杈 在茄子生長期,需要不斷進行整枝打杈、去老葉和黃葉等工作,以減少養分消耗和增加株間通風透光。在開花前,將二杈枝以下的萌生芽全部抹除,生長中后期必須及時摘除植株下部的老葉、黃葉和病葉。

    5 病蟲防控

    5.1 病害防控 茄子苗期主要病害為猝倒病,生長期主要病害為黃萎病、綿疫病和褐紋病。苗期盡量控制土壤濕度,防止秧苗徒長,防止猝倒病發生;猝倒病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倍加殺毒礬500倍液噴施植株的根部、莖部和床土。綿疫病在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600倍液、72%克露600~800倍液等進行防治。褐紋病發病初期可在莖基部撒施草木灰以減少莖部潰瘍,或噴施65%代森鋅500倍液、65%福美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防2~3次。黃萎病在發病初期可用惡霜靈嘧菌酯600~800倍液或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治療,每株灌藥液100~200mL,5~7d灌1次,連灌2~3次。

    5.2 蟲害防控 茄子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茶黃螨和白粉虱。蚜蟲可用20%蚜克星乳油800倍液、5%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吡蟲啉1 000~1 500倍液防治;紅蜘蛛可用阿維菌素1 000~2 000倍液、70%的克螨特乳油1 000倍液防治;茶黃螨可用35%殺螨特乳油1 000倍液、20%螨克1 000~1 500倍液、0.9%愛福丁乳油3 500~4 000倍液防治;白粉虱可用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600~800倍薊虱凈噴霧防治。

    第4篇:急切地范文

    開公司5年了,他一天也沒享受過當老板的風光,反而天天提心吊膽,就怕被對手吃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科技公司,不斷推出領先的軟件才能占據一席之地,雖然自己的研發能力很強,可無奈孤掌難鳴,手下沒一個像樣的左膀右臂。研發、管理、業務……重擔壓于一身,能不累嗎?

    楊德興累倒了,大病初愈后,他痛下決心:得想想辦法。

    他所謂的辦法其實已經醞釀很長時間了,一直沒落實,直到這次大病才讓他最終決定實施計劃。

    今年2月,他妥善安排了公司業務,說自己要出差,時間可能會很長。實際上他是要實施自己的“間諜”計劃。放下了自己的攤子,楊德興心里縱有萬般不放心,可沒辦法。只有這樣,公司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快的發展速度。

    他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以下崗工程師的身份來到深圳龍崗區的一家電器設備公司求職。由于技術功底扎實,他很快受到了公司領導的賞識,并被任命為研發中心主任。楊德興離他的目標更近了,他的這一職務已經完全有機會掌握公司最新的研發動態,他擁有了調閱、使用公司所有技術資料和研發設備的權限。公司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更新換代……這些商業機密,他無所不知。

    在公司任職期間,楊德興利用自己的權限,將大量核心技術資料復制到自己的手提電腦上,并大量復印產品圖紙,將機密資料刻錄成光盤……一切都在秘密地進行。為了有機會將竊得的商業機密轉移走,他便以讀MBA為借口,多次請假回鄭州,一次比一次的時間長。直到6月下旬,楊德興不辭而別。

    最初,該電器公司雖覺得納悶,但以為沒什么損失,也就沒當回事兒。但很快,他們就察覺到出問題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與本公司相同的產品,并以不到本公司產品三分之一的價格到處競標,造成自己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馬上查!順藤摸瓜地查!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拋售產品的正是離去的前研發中心主任楊德興!

    發現這一情況后,該公司立即報案。在確鑿的證據面前,楊德興無話可說。除了被判處7個月的有期徒刑外,還被沒收了違法所得。苦撐了半年的小公司,沒利用這次機會升天,反而掉進了地獄――清償完債務,公司無聲無息地破產了。

    第5篇:急切地范文

    【關鍵詞】 顱底;腦膜瘤;入路;瘤內分塊切除

    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因其位置深, 周圍結構復雜, 與顱神經、腦主要血管、靜脈竇、下丘腦和腦干等重要結構關系密切, 且常血供豐富, 質地較硬, 顯露困難, 手術難度大, 地市級醫院很難開展此類腫瘤的手術治療[1]。近年來本人掌握微創神經外科理念和微創神經外科技術, 熟悉顱底腫瘤的各種手術入路, 掌握瘤內分塊切除腫瘤的微創技術。自2006年1月~2012年2月采用這一新技術, 成功切除了56例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 不僅全切除率高, 且術后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效果良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56例, 男20例, 女36例。年齡38~82歲, 平均60.7歲。病程1個月~4年, 平均2.6年。腫瘤部位:嗅溝腦膜瘤12例, 即腫瘤位于嗅溝及蝶骨平臺, 蝶骨嵴內1/3腦膜瘤6例, 蝶骨嵴外1/3腦膜瘤26例, 幕上型天幕腦膜瘤2例, 幕下型天幕腦膜瘤6例, 橋小腦角腦膜瘤4例

    1. 2 臨床表現 56例均有頭痛、頭暈系顱內高壓癥狀, 其中伴惡心、嘔吐9例, 視力減退3例, 行走不穩3例, 雙下肢乏力2例, 抽搐發作1例, 嗅覺減退4例。

    1. 3 影像學檢查 所有患者術前及術后都進行了CT和/或MRI檢查。CT平掃示前顱底(12例)、中顱底(34例)、后顱底(10例)等影度、高密度影;MRI平掃表現為等T1、稍長T2信號, 增強后腫塊明顯均勻強化。嗅溝腦膜瘤與大腦前動脈A2段、視交叉、三腦室前壁;蝶骨嵴內1/3腦膜瘤與大腦中動脈、海綿竇外側壁;天幕腦膜瘤與竇匯、腦干、基底動脈、乙狀竇關系密切。本組腫瘤最大徑3.6~5.8 cm, 平均4.6 cm。

    1. 4 手術入路 根據腫瘤的部位、范圍、大小、生長方向, 分別采用雙額冠狀開顱額下入路、翼點入路、顳下-乙狀竇前(成顳枕入路)入路、幕下旁正中入路、幕下上腦上入路。

    1. 5 手術技術 12例嗅溝腦膜瘤及16例蝶骨嵴外1/3腦膜瘤, 開顱后先從硬膜外阻斷來自硬腦膜的血供, 然后自瘤基底部開始行腫瘤內分塊切除腫瘤, 瘤內切除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不要打破或超出腫瘤壁, 最后在牽引瘤壁下嚴格在瘤-腦界面內分離腫瘤壁, 完成腫瘤全切除。對于6例蝶骨嵴內1/3腦膜瘤及8例天幕腦膜瘤4例橋小角腦膜瘤, 因腫瘤較大, 位置深, 基底部與靜脈竇、莖底動脈、腦干等關系密切, 很難先阻斷腫瘤基底部。此時先從腫瘤最淺顯處適度顯露分離后即燒灼腫瘤包膜, 于包膜內邊燒灼腫瘤邊分塊切除腫瘤組織, 隨著腫瘤體積縮小, 顯露空間增加, 再阻斷腫瘤基底部, 并在直視下分離腫瘤, 避免損傷瘤周重要神經血管, 完成腫瘤全切除。若腫瘤侵犯靜脈竇或包裹顱內大血管, 不可勉強分離, 以免損傷重要結構, 此時行腫瘤次全切除是最佳選擇。術中要注意盡可能避免和減少超出腫瘤邊界的可能招致正常神經功能損傷的操作。

    2 結果

    本組病例腫瘤切除達到SimpsonⅠ~Ⅱ級切除50例, 次全切除6例。術中出血控制滿意, 輸血量200~600 ml, 平均400 ml, 術后病理診斷:腦膜瘤53例, 不典型腦膜瘤3例。次全切除者及不典型腦膜瘤者, 術后均輔以放射治療。56例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未發生顱神經麻痹、腦血管痙攣、腦脊液漏等并發癥。術后隨訪3個月~5年, 未發現腫瘤復發。

    3 討論

    顱底腦膜瘤大多屬良性腫瘤, 若能手術全切除則預后良好。但是由于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對其周圍重要神經血管結構的過度推壓, 嚴重扭曲了局部解剖關系, 以及這些緊臨結構因長期受壓而變得十分纖細、脆弱易損, 并可能與腫瘤粘連緊密, 在腫瘤與瘤周緊臨結構間無分離、操作空間, 在此情況下, 無論采取十分合適的手術入路, 一開始就試圖充分顯露、分離出腫瘤邊界, 必然損傷緊臨的正常神經血管結構。因此, 對此類巨大型腫瘤, 最適宜的方法是先行腫瘤內分塊切除減壓, 掏空瘤體, 增加顯露空間, 逐漸分離出腫瘤邊界, 直至腫瘤全切除。但不同部位的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 需爭取個性化的手術入路和不同的腫瘤切除方式。

    嗅溝腦膜瘤起源于前顱底中線篩骨的篩板及其和蝶骨交界的骨縫[2]。作者對嗅溝腦膜瘤采取雙額冠狀切口、過中線的骨瓣開顱、骨窗前緣近前顱底的最短手術路徑。暴露腫瘤后首先處理顱底部篩板處的腫瘤基底。此處是嗅溝腦膜瘤的發源地, 篩前、篩后動脈經此向腫瘤供血。然后再行腫瘤包膜內分塊切除, 結果發現兩側巨大型嗅溝腦膜瘤均達到全切除, 未發生并發癥。蝶骨嵴腦膜瘤應依據增強MRI等明確蝶骨內側型腦膜瘤周圍相關解剖結構, 并依據腫瘤大小、位置和侵襲范圍, 采用翼點入路方法開顱, 骨窗大小可根據腫瘤主置、大小、侵襲范圍和生長方向作適當調整, 使骨窗下緣應接近額、顳底部。結果發現32例巨大型蝶骨嵴腦膜瘤術后恢復良好, 未發生并發癥。天幕腦膜瘤及橋小腦角腦膜瘤屬顱底和腦深部腫瘤, 臨床較罕見, 腫瘤常與靜脈竇、基底動脈、腦干等關系密切[3]。本人認為治療主要依靠腫瘤的部位、生長方向, 尤其是腫瘤與靜脈竇、腦干、基底動脈的關系來確定, 而手術入路的選擇依靠天幕腦膜瘤的分型。本文中8例天幕腦膜瘤全切除率較高(Simpson Ⅰ-Ⅱ級8例), 手術效果良好, 未發生術后并發癥。采用瘤內分塊切除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時, 若腫瘤血供豐富, 要快速切除腫瘤以控制出血[4]。對此, 可采取邊快速分離腫瘤組織, 邊燒灼分塊切除腫瘤組織交替進行, 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腫瘤全切除, 否則會延長手術時間, 增加手術出血量。本文1例巨大型幕上天幕腦膜瘤, 成功全切除, 出血量控制在600 ml。

    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的治療原則是:術者術前要詳細了解腫瘤的部位、范圍、大小及生長方向, 腫瘤與周圍神經血管、靜脈竇、腦干等重要結構的關系, 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 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腫瘤基底部的處理要靈活掌握, 術中要嚴格按照瘤內分塊切除的微創技術進行, 并注意保護腫瘤周圍的神經血管、靜脈竇、腦干等重要結構。本組56例大型、巨大型顱底腦膜瘤, 采用上述原則及微創技術, 全切除率較高, 且術后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此項新技術在全市處于領先水平, 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海關,葉磊,許群峰,等. 48 例顱內大型巨大型腦膜瘤的手術治療.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2,9(5):304.

    [2] 楊志剛,楊成蓉,張德明,等. 顯微技術下切除顱底腦膜瘤的應用研究.中國醫療前沿, 2011,6(12):44-45.

    第6篇:急切地范文

    關鍵詞:保護地;茄子;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茄子是我國主要的蔬菜種類之一,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國各地栽培普遍。世界各國中以我國茄子栽培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目前河南省茄子生產的主要栽培形式有四種:第一種為春保護地栽培,主要利用溫室、大棚、中小拱棚進行早熟栽培,是一種高產、高效益的栽培形式;第二種為春露地栽培;第三種為越夏栽培;第四種為秋冬保護地栽培,元旦、春節期間上市,經濟效益較高。

    茄子種植管理技術較其他蔬菜容易掌握,經濟效益較高,因此種植茄子成為河南省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重要的蔬菜品種之一,在河南省各個地市均有大面積種植。

    一、選用品種及季節安排:

    主選品種有:濟南早小長茄,新鄉糙青茄、魯茄一號、齊茄一號、青選長茄等。

    日光溫室越冬栽培,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上旬育苗,到9月上旬-下旬定植,供應期從元旦開始到7月底。

    二、育苗技術

    (一)種子處理:為防止茄子枯萎病、黃萎病和褐紋病等病害,提高發芽的整齊度,播種前一定要搞好種子處理,處理的方法:一是曬種浸泡之前,曬種1-2天。二是種子消毒,可用1%的甲醛溶液浸泡10-15分鐘或用有效成分0.1%多菌靈溶液浸泡30分鐘,浸泡后撈出要反復沖洗。三是溫湯浸種,將經過消毒的種子,用50-55℃的溫水浸泡10分鐘,浸種時要注意不斷攪動,使水溫均勻。當水溫降至30℃時,即停止攪動,繼續浸種8-9小時,然后將種子撈出到清水中反復搓,洗去種子上的粘液。四是催芽,將浸好的種子撈出放在濕紗布中,放置28-30℃的條件下進行催芽。在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將種子淘洗一次,一般5-7天即可出芽。當有50%的胚根外露時,即可播種。

    茄種的用量:茄子種子千粒重大都在4-5克。育苗時每平方米用種子3-4克左右,栽植一畝茄子,約需種子30-35克。

    (二)育苗:茄子適齡壯苗培育時間的長短,不僅與氣候有關,而且與品種和保護設施有密切關系。一般早熟品種適齡的壯苗,需75-80天,中熟的品種在85天左右,中晚熟品種在90-100天。茄子越冬栽培的育苗期,正處在高溫季節,一般采用露地育苗,苗床要選擇地勢高,排灌條件好的地塊作苗床。播種至真葉出現的幼苗期,可用灰色或黑色遮陽網覆蓋,以防強光高溫灼芽燒苗。大雨到來之前,要及時扣蓋塑料薄膜拱圈,以防大雨拍苗。

    三、苗床的營養土

    營養土要富含有機質和氮、磷、鉀等各種主要營養元素,使營養土有良好的通氣性和保水性。

    四、播種與苗期管理

    (一)播種。夏季育苗,最好在傍晚前播種。茄子一般采取撒播。每平方米用種量3-4克,播種后隨機復土1-1.2厘米,其上覆蓋地膜。播種后床溫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在16-20℃,一般5-6天可出齊苗,齊苗后將地膜揭去。

    (二)苗期管理。齊苗后可適當降低苗床溫度,白天25℃以上開始通風,夜間可降至15℃以防幼苗徒長。當兩片子葉展開之后,對擁擠的苗子可以間苗。如苗床有裂縫出現,可向苗床撒0.5厘米厚的細濕土或粉砂。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白天床溫要降到23-25℃,苗床通風可適當增大,為分苗做準備。分苗一般在3葉期進行。

    分苗后應立即采取保溫增溫措施,此時白天保持28-30℃,夜間在16-20℃.定值之前,要進行低溫煉苗,2-3天后,可準備定植。

    五、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

    (一)定植。定植應選晴暖天進行,按計劃密度在垅上開12厘米深的穴,穴澆水,當水滲下一半時,將帶土的茄苗放入穴中,水滲后封掩。定植后,將垅面整修,再覆蓋地膜。地膜按膜下苗的位置打孔,把茄苗引出膜外,再將膜拉緊蓋嚴,用土堵住膜孔。

    (二)緩苗期管理。越冬茄子定植處在較寒冷的季節,溫度低是影響緩苗的重要因素。在定植后10-15天內,可使棚溫保持在30-35℃,以提高棚內地溫,促進茄苗發根。此期一般不通風,以利保溫保濕。如晴天中午前后棚溫過高,茄苗出現萎蔫時,可蓋草苫遮蔭。緩苗期一般不澆水,垅間要中耕保墑增溫。夜間棚內溫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不要低于12℃。

    (三)結果前管理。一是加強棚溫調控,使棚溫白天保持在26-30℃,若超過32℃可進行適當通風換氣。夜間要加強保溫,加蓋草苫,草苫之上,再加一層薄膜,不僅起一定的保溫效果,而且防風雪。使棚內溫度維持在16-20℃,最低不低于12℃,如果溫度持續高于35℃或低于17℃以下,都會引起落花或出現畸形果。二是整枝和肥水管理,要及時將第一分枝以下的側枝抹去,以免消耗養分。在肥水管理上,在門茄“瞪眼”期之前,應盡量不澆水,多中耕保墑,如遇干旱,可澆小水。但要防止水分過多造成植株徒長,導致落花。“瞪眼”期后,要加強肥水管理。進行追肥澆水,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為防止澆水引起地溫降低,澆水宜選晴天上午進行,實行隔溝灌水。三是提高坐果率。為防止落花落果,除要有針對性的加強管理外,使用生長調節劑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方法。目前應用最多的是2,4-D,使用濃度為20-30ppm。

    第7篇:急切地范文

    關鍵詞:保護地;番茄;生理障礙;防治措施

    近些年,保護地番茄生理障礙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主要危害果實與葉片,較嚴重地影響產量與品質。為了減少產量損失,本文著重從番茄常見生理病害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兩方面加以敘述,供大家在生產應用中參考。

    1 落花落果

    落花落果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1 溫度過低或過高

    苗期花芽分化時夜溫過高或低,影響了花芽的正常發育。因為低于15 ℃,高于30 ℃,花粉發芽、花粉管伸長受抑制,影響了受精的正常進行。

    1.2 營養不良

    土壤養分不足,地溫低、干旱、光照不足等原因使根系發育差,整枝打杈不及時,或夜溫高營養物質消耗多,植株徒長,使生殖生長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導致落花落果。

    1.3 果穗間養分供應不平衡

    蹲苗過重或下部果穗坐果過多,使營養生長不良,上部花序缺乏營養,引起落花落果。

    1.4 空氣濕度、土壤水分不適當

    土壤干旱,植株缺水使花粉不稔;空氣濕度過低抑制花粉發芽;空氣濕度過高花粉吸水膨脹,影響授粉都會引起落花。

    防止落花落果必須從根本上入手,培育適齡壯苗,加強管理,及時整枝打杈,合理追肥灌水,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調節溫濕度,再輔以生長激素處理,提高坐果率。目前常用的番茄靈類蘸花劑,均具有抑制離層形成,而起到保花保果和促進早熟的作用。

    2 番茄果實生理病害

    2.1 空洞果

    空洞果外形帶棱、果肉少、汁味淡、品質差。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開花授粉期溫度過高或過低,光照不足,授粉不良,種子退化,果實發育不充分,而形成空洞果。此外,生長素處理后水肥管理跟不上,或生長后期植株衰老,以及氮肥過多,營養生長過旺,果實膨大養分不足,都會產生空洞果。

    防止空洞果的發生,在開花期要嚴格控制適宜的溫度,利用生長激素處理后要追肥灌水,及時疏花疏果,配合葉面噴肥等措施。

    2.2 粒型果

    在保護地栽培中嚴冬、早春容易發生,植株生長正常,但果實坐住后不發育,形小如豆粒。產生粒型果的主要原因是溫度低授粉不良、光照不足、夜溫過高、營養物質積累少、經過激素處理、果實坐住后得到的光合產物少而不能膨大。

    防止粒型果的發生,在進行早春栽培時必須加強防寒保溫,協調秧果矛盾,增加光照強度,適當降低夜溫,減少養分消耗,才能防止產生粒型果。

    2.3 臍腐病

    果頂部,花朵脫落的部分變成油浸狀,進一步顏色變褐凹陷,臍腹果比正常果早熟變紅。發生時期約在開花后15 d,果實核桃大時,隨著果實迅速膨大,癥狀逐漸明顯。一般認為致病原因是由于缺鈣,即植株不能從土壤吸收足夠的鈣素,加之其移動性差,由于蒸騰作用而移動的鈣素,首先集中在老葉中,其次是嫩葉、頂芽,最后進入果實,因此從鈣的分配順序來看,進入果實的量就很少,果實不能及時得到鈣的補充,因此致使果頂生理失調,而顯現病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土壤不缺乏鈣元素,主要是土壤中氮肥等化學肥料使用過多,使土壤溶液過濃,鈣素吸收受到影響。此外也有人認為此病是因生長期間水分供應不足,或不穩定引起的。即在花期至坐果期遇到干旱,番茄葉片蒸騰消耗增大,果實,特別是果臍部所需的大量水分被葉片奪走,導致其生長發育受阻,形成臍腐。

    對該病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植株根系好,促進根系對鈣的吸收,首先要培育適齡壯苗,定植時不傷根,其次是改善對鈣吸收的不利條件,如干燥、多肥、多濕、缺鈣等。該病在高溫期發病較多,特別是初果期遇到高溫干旱的條件極易發病。應注意對水分的正常供應。植株吸收鈣以后分配到莖葉中多,分配到果實很少,如果摘心可使鈣進入果實中。果實之間對鈣的吸收也有競爭,應避免單株結果過多。此外,葉面噴0.5%的氯化鈣有很好的效果。

    2.4 畸形果

    畸形果果頂凹陷、翻裂、尖頂、桃形等,商品性極差。產生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時環境因素不良引起的。花芽分化時溫度低,水、肥、光照條件充足,對分化的花芽養分供應過剩,花芽細胞分裂過旺,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反之植株衰弱,低溫和光照不足,營養物質形成少,花芽分化營養不足,形成少心室的尖頂果。此外,生長素濃度過高也容易形成桃形果;土壤過干過濕影響花芽發育,也可產生畸形果。

    防止畸形果必須嚴格掌握育苗技術,創造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條件,肥水管理及生長激素的使用濃度適當。

    3 番茄葉片的生理病害

    3.1 卷葉

    卷葉與品種特性有關,目前已選育出適宜于干旱地區栽培的卷葉品種,這是正常的卷葉。有些早熟品種在果實開始采收時,葉片普遍卷曲。其主要原因是果實大量坐住后,養分大量消耗而引起的。此外,氮肥過多,土壤過干過濕都會產生卷葉。土壤中缺少鐵、錳等微量元素,會使葉脈變紫上卷。

    防治措施是培育壯苗,合理追肥灌水,使營養生長充分而不徒長,保證果實膨大有足夠的養分供給,并在結果期葉面噴0.3%磷酸二氫鉀,有較好的效果。

    3.2 頂葉黃化

    第8篇:急切地范文

    黑番茄原產南美洲,藥食兼用,是番茄家族中的珍品,味道酸甜,具有濃郁的水果香味,特別適合鮮食。其營養價值高,主要含有β-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維生素e、花青素、葉酸、鈉、硒、磷、鋅等,是歐美盛行的養身果蔬。目前,我國栽培面積不大,推廣前景看好。近年來,遂昌縣山區對黑番茄進行引種栽培,效益顯著,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1.1 黑珍珠

    無限生長型,紫黑色,口味酸甜適中,非常爽口,糖度高,花青素含量高,近中圓形,平均果實質量30 g左右。比較耐儲運,栽培容易。

    1.2 黑妃

    無限生長型,紫黑色,口感佳,糖度高,正球形。裂果少,整齊度高,平均單果質量30 g左右,是目前口感品質最佳的黑番茄品種之一。

    2 播種育苗

    2.1 浸種催芽

    每667 m2用種2 000粒,用高錳酸鉀1 000倍液浸種10 min后,用清水沖洗并在溫水中浸種6 h,洗凈種子,甩干水,用消毒后的濕紗布包好保濕,置于25℃左右環境下催芽,露白后播種。

    2.2 適時播種

    一般山區就地播種的,選擇4月上中旬利用小拱棚育苗。為提早上市,延長采收期,也可于3月中旬在平原異地播種。將露白種子播到裝好基質的穴盤中,每穴1粒,蓋好小拱棚育苗。

    2.3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持25~30℃,齊苗后,白天控制在23~28℃,夜間保持在10℃以上。當苗高10~15 cm、有7~8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3 定植

    選擇海拔在800 m以上、地勢平坦、坐西朝東、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較高、土質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定植,定植前20天左右搭建好大棚并蓋好薄膜。提前10天左右深翻土地,作成深溝高畦,畦連溝寬1.6 m,每棚4畦,每667 m2溝施腐熟有機肥2 000 kg、鈣鎂磷肥50 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硼砂1 kg。

    避雨栽培黑番茄,需覆蓋地膜,既可防止雜草,同時還可保濕。蓋膜前,每畦鋪設滴灌2行,可起到省工、節本、增效和防病的作用。黑番茄利用大棚避雨栽培時要適當稀植,每畦栽2行,株距60 cm,行距80 cm,667 m2栽1 400株左右。

    4 田間管理

    4.1 搭架引蔓

    選擇好架材和搭架方式。一般架材的原料可以選用竹竿或野生小竹,直徑在2~3 cm,長度在 250 cm左右為宜,搭成“人”字架,在交叉處放置一根橫桿,以增加支架的牢固性。也可利用吊繩,黑番茄苗高40 cm左右時,要及時綁蔓上架(繩)。

    4.2 整枝打杈

    采用單稈整枝,第一花穗下側枝留1~2葉打頂,僅留主枝。大棚避雨栽培黑番茄在9月上中旬,主枝留有10檔果左右時,留3~4片葉打頂。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及時摘除植株中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以利植株通風透光。

    4.3 肥水管理

    掌握“巧施催苗肥,輕施花肥,重施長果肥”的施肥原則。在黑番茄定植3天后,667 m2利用滴灌設備滴水1 h,與0.5%三元復合肥一起滴入,促進苗健壯生長。此后,在第1穗果膨大前,控制澆水(肥),進行適當蹲苗。追肥重點在第一穗果坐穩后進行,宜薄肥勤施,每隔10天左右,667 m2追施魚蛋白有機液態肥8~10 kg加硫酸鉀型復合肥10 kg左右,采用滴灌的方式,每次滴施1 h左右。一般山地采用設施避雨栽培黑番茄應適當增加施肥次數,保持土壤濕度,不能忽干忽濕,以免裂果。

    4.4 適當遮蔭

    7月下旬后隨氣溫升高,大棚內溫度尤其是12:00~14:00溫度會超過35℃,此時保留頂膜避雨,逐步掀起邊膜直至大棚拱桿肩部,加大通風量和降溫;如超過40℃,可在12:00~14:00利用遮陽網進行短期遮蔭或在棚膜上面噴灑一定濃度的降溫涂料進行降溫。

    5 病蟲害防治

    黑番茄病害主要有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等。

    疫病可用40%乙膦鋁(疫霉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800~

    1 000倍液或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等藥液噴霧防治,連噴2~3次。

    枯萎病可用50%撲海因(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 000~6 000倍液

    、50%施保功(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每株灌藥液0.25 kg,隔5~7天灌1次,連續2~3次。

    青枯病采用抗病砧木嫁接防病,或在發病初期用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dt殺菌劑)500倍液、77%可殺得(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2 000倍液灌根,每株300 ml,10天灌1次,連灌3~4次。

    病毒病發病初期,每667 m2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 150 g對水60 kg防治,或用5%菌克毒克乳油800~1 000倍液或20%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全生長期噴3~4次,可減輕為害。

    斜紋夜蛾用頻振式殺蟲燈、性信息素誘殺成蟲。也可用防蟲網覆蓋,或人工摘卵和捕捉幼蟲。化學防治用5%銳勁特(氟蟲腈)1 500~2 000倍液、10%除盡(蟲螨腈)懸浮液1 000~1 500倍液、15%安打(茚蟲威)懸浮液5 000倍液等進行噴霧。

    第9篇:急切地范文

    關鍵詞:以色列;串型蕃茄;保護地;栽培技術

    1、特征特性

    CH-3串型番茄:無限生長型,生長勢強,平均單果重180~200g,亮紅色;抗病性強,抗番茄花葉煙草病毒病,黃萎病、枯萎病,適合春秋保護地栽培。坐果率高,豐產性好、耐熱性強,高溫高濕下坐果性好,果實光滑,酸甜可口,適合鮮食、硬度高、耐儲運、商品性好。

    2、播前準備

    2.1 曬種

    播種前在通風處晾曬種子1天~2天,提高發芽率。

    2.2 播種

    早春保護地栽培12月至1月播種,選用50孔或72孔穴盤和專用基質進行無土育苗,播前對穴盤1000倍液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基質裝盤后每穴播1粒種子,播后覆蓋0.5~1cm厚基質,擺盤后苗床上覆蓋遮陽網,即保濕又可防止澆水時將種子沖出。

    2.3 澆水

    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待大部分種子出土時,揭去覆蓋的遮陽網,出苗期間保持18~30℃,出苗適度降溫,防止徒長。棚溫不得低于10℃,否則易受凍。澆水應撐握少澆勤澆,見濕見干的原則,壯苗的標準為:冬春苗株高25cm左右,莖粗0.6cm以上,現大蕾、葉色濃綠,無病蟲害。

    3、整地施肥

    每666.67m2施腐熟農家肥6~10方,三元復合肥75~100kg,過磷酸鈣30kg、硫酸鋅1.5kg、硼肥1kg,均勻撒施后深翻25~30cm,整平后高畦栽培。

    4、合理密植

    一般要求4~5片葉定植,株距45cm,行距70cm,采取大小行高壟方式,每壟定植2行,單桿整枝,保苗1800~1900株/666.67m2。

    5、田間管理

    5.1 溫濕度的管理

    定植后5~7天至緩苗前要蓋嚴棚膜提高棚內氣溫和地溫,促進緩苗。棚內白天氣溫保持在25℃~28℃,最高溫不高于30℃,夜間13℃以上,10cm地溫18~20℃。

    5.2 通風

    緩苗后開始通風降溫,由棚上部通風。注意通風口要由小到大,通風時間由短漸長,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當上部無法使棚溫下降時方可揭底膜。使棚溫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12~15℃,空氣相對濕度60~65%。棚內溫度濕度過大,易發生病害,尤其是每次澆水后必須加大通風量。

    5.3 中耕培土

    定植后及時澆水,此水不可過大,以防降低地溫。定植后根據墑情進行淺中耕、培土,使土壤上干下濕,提高地溫,促進根系下扎,使結果期的營養生長增強,莖粗葉大而又不徒長落花。

    5.4 肥水管理

    當第一果穗果實直徑2~3cm大小時,隨水追肥。三元復合肥8~10kg/m2,或益高沖施肥20kg/666.67/m2,以后每隔15~20d進行1次追肥,肥量與用肥種類同第一次追肥。為提高品質可增加高鉀型沖施肥或含銨基酸沖施肥用量。

    果實膨大期可噴施葉面肥。用O.5~1%磷酸二氫鉀或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臍腐防裂增紅素”30g兌水15~20kg均勻噴霧,以利提高產量及品質。

    5.5 吊蔓整枝

    當植株高達30~40cm時及時吊蔓,整枝時采用單桿整枝法并及時去除下部老葉、黃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果實著色。第一、第二花序果實成熟后需進行落秧,用左手扶住秧苗,右手揭開結點,將秧桿順勢盤在壟上。上部的果實要與地面保持20cm以上的距離,將秧桿重新固定于架上進行第一次落秧。落秧的手法關鍵是手法要輕,掌握好輕重尺度。以后每摘2穗果,去除老葉后順第一次落秧的形式和第一次落秧的手法一樣進行操作。利用落秧技術可實現周年生產。

    5.6 保花保果

    早春大棚番茄生產,由于早春氣溫低,弱光、高濕,中后期高溫等情況不利于坐果,需采用保花保果技術。目前無公害番茄栽培主要有:人工輔助授粉、熊蜂授粉、使用防落素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手段提高坐果率。

    一般選晴天上午用65%甲硫.乙霉威1g/1.5kg兌水噴花,2~3天噴一次。但要注意氣溫較高時配藥濃度要低,且不可重復噴藥,以免出現畸形果。預防重噴的方法是在藥液中加入食用色素,如胭脂紅等作為標記,防落花落果。同時注意勿將藥液噴于嫩枝、嫩葉上,以免出現形似病毒病的癥狀。每穗留5~8個果穗,其余摘除,保證品質。

    5.7 防治病蟲

    葉霉病、灰霉病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1%丁子.香芹酚600~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粉虱可用藥物誘蟲板或吡蟲啉,啶蟲咪2000倍液噴霧防治;冬季粉虱防治可用藥物熏蒸的方式進行。棉鈴蟲可用高效低毒藥劑杜邦.康寬20ml/666.67m2兌水噴霧防治,效果顯著。

    6、適時采收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18网址在线观看| 777精品成人影院|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四虎www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成人免费在线看片| 成人观看网站a|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 91香蕉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