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業廢氣污染的處理方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霧霾;生活影響;空氣凈化器;使用情況
一、產生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
霧霾來襲,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所促成的。
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是公認的導致霧霾現象的一大因素。隨著人民物質需求的上升,各企業生產力度相應在加大,然而相應的副產物的處理方式卻改進不大,不合理的處理方式是導致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日益上升的原因之一。
(二)燃煤供暖及其他煤炭消費產生的廢氣
在煤炭燃料燃燒過程中會生成大量的廢氣。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需要大量燃煤以供暖,而我國能源利用率不高并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現象。這些都導致了我國煤炭消費的大大增加。
(三)汽車尾氣的排放
隨著人們經濟能力的增強,私家車擁有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更為便捷、自由的私家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這大大增加了車輛尾氣的排放總量。據報道,機動車尾氣排放中包含了導致空氣能見度降低的主要4類物質中的三種成分。
(四)綠化工程的不完善
由于綠化工程并不完善,使我國當前的環境自凈能力不強,無法有效地改善以上因素帶來的污染。
二、空氣凈化器的使用情況
在此次調查中,超過半數人反映身邊基本沒有人在使用空氣凈化器,而大多數人反映他們不了解空氣凈化器。不難發現,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程度并沒有預期的高。
據了解,空氣凈化器主要被用于去除裝修后甲醛等氣態污染物、室內滅菌去異味、除粉塵等。目前市場上形形的空氣凈化產品很多,空氣凈化器雖對于減輕霧霾有一定的作用,但有其凈化范圍的局限性。在大眾并不了解,市場并不有序的情況下,空氣凈化器的推廣遭到了瓶頸。筆者認為,空氣凈化器還需要更多的改進與有效的推廣。
三、措施與建議
(一)從污染源下手治理霧霾
各大化工企業有必要改進廢氣的處理方式,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嚴重污染企業的監控和整治力度;面對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也要積極推廣清潔煤技術,創新開發清潔型的新能源。
環保出行是減少車輛尾氣污染的有效方式。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以步代車,或者選擇公交車等環保的交通工具;另外,控制煙花爆竹的燃放也是一種有效地措施。筆者認為,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類似的人人都可參與的治霾方式,如果每個人都加入到治理霧霾的隊伍中來,相信這樣一定能收獲一定的成效。
(二)減輕已形成的霧霾污染
植樹造林,完善綠化設施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可以起到吸收粉塵的作用,從而減輕霧霾。使用空氣凈化器也是一種應對霧霾的方式,但僅靠空氣凈化器應對霧霾是遠遠不夠的,空氣凈化產品具有局限性,無法有效改善大范圍內的空氣質量。
(三)減少霧霾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交通方面,公路部門需加強監管力度,保障霧霾天氣在途車輛的安全。同時,人們的安全意識也需要相應地提高,在霧霾天氣駕車出行時,一定要注意嚴控車速、保持車距、勤按喇叭等。
在衛生健康方面,霧霾天氣里,市民應盡量減少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并主動做好有效的防霾措施,減少其對我們的傷害。在日常飲食上我們也要注意適當的調節和補充。
(四)改進空氣凈化器并適當地推廣
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其對空氣凈化產品的需求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筆者認為,空氣凈化產品需要向低成本發展,更加貼近普通人群的生活;也需要向低能耗發展,畢竟空氣凈化器的生產是以環保為最終目的的。
筆者認為,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的推廣,可使更多的人了解與接收空氣凈化產品的相關信息。當前市場也需要制定合理的銷售標準與規范,使消費者能夠更好地了解空氣凈化器,并能放心地購買與使用。
四、結語
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對我們造成了生存環境,身體健康、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并引起了人們的恐慌。霧霾天氣的治理刻不容緩,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霧霾天氣的成因,并盡快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趕走霧霾,重拾藍天。
參考文獻
[1] 霧霾天氣帶動空氣凈化器熱銷[J].日用電器,2013(01).
關鍵詞:廢氣治理;中小企業;綠色環保
中圖分類號:X701.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對于目前空氣質量的糟糕狀況,筆者不用描述大家也是能夠切身感悟的到。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污染的環境之中,呼吸著骯臟的空氣。前段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北京霧霾污染,就是大自然給人類亮起的紅燈報警信號。霧霾天氣是一種災害,而導致霧霾天氣出現的原因則是人類日常生活之中隨意排放廢氣,廢氣的集聚至一定量的程度,而此程度又超過了大自然本身的自凈能力,因而形成了霧霾污染。而對于中小企業的由于其自身生產對于廢氣處理的技術水平不夠完善、廢氣的種類繁多、生產量又大等等因素,其所帶來的的污染絲毫不遜色于大型企業。
1、廢氣的污染危害
工業廢氣的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氮氧化物、煙塵、一氧化碳、再有就是特定工藝排放物質。不同的污染物其所帶的毒性也不盡相同。這些污染物的無非都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加留心注意回收處理,而流入至大氣之中,進而危害大氣質量,危害人類的生活。這些污染氣體的出現首要污染危害的則是生產其的工作人員。此時廢氣還沒有經過大氣的稀釋,濃度高、毒性強。且由于中小型企業生產時的所采用的設備不嚴密,對于材料的加工、調和、包裝階段全部是人為手工操作,這些無疑都加大了勞務工人與毒氣的接觸面積,擴大了毒氣的蔓延。對于居住于企業周邊附近的居民常常抱嘆周圍空間空氣令人心悸、痰盂不斷、頭暈目眩,在工廠之外的居民尚且能夠感受到毒氣的強大毒害作用,更何況是與其直接接觸的勞務工人呢?特別是在車間內,因為材料生產的需要,大多數時候是出于高溫狀況。而中小型企業的生產大多數是不密閉的,車間內溢滿著難聞、惡臭的氣體也是司空見慣之事。在高溫狀況下,這些氣體的混合能夠發生二次化學反應,進而衍生出新型的污染氣體,不僅加重了企業治理污染廢氣的難度,還使得其加重了給人類所帶來的危害。這些污染氣體一旦溜進大氣之中,破壞了大氣的本身的綠色循環,虛空大氣的自凈的系統,最終來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我們知道“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空氣是一天之內最為新鮮的。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夜間人類的生活活動減少,對于空氣的污染排放物減少,而夜間大自然之中的微生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氣,進而凈化了空氣。究其根本,還是人類減少了對于大氣的污染。早上涼爽而又干凈的空氣往往能夠讓人一整日下來心情愉悅、精神飽滿,清新的空氣還有利于人類身體內各個系統的循環運作,使人腦子清爽,思維敏捷。所以古人喜歡聞雞起舞、日出而作,也是養生的訣竅所在。而現今的空氣,對其所提出的能夠讓人清新人脾,神清氣爽的要求已是頗高。人類只求它不要讓我們精神萎靡、脾氣暴躁、注意力渙散、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惡心難惹、頭暈目眩就已足夠。更有甚者,還會出現呼吸器官衰竭、眼睛干澀、視力下降等等嚴重危害。“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類幾時竟到了這等自害自的苦地。
2、廢氣的處理技術
2.1物理處理法
中小型企業的廢氣,在不同的生產階段所產生出的氣體不同,所以不同階段也即是要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最為傳統的便是物理處理的方法。此舉簡單易用,能夠對廢氣進行的凈化處理,減少其的危害程度。物理法包括掩蔽法和、稀釋擴散法和吸附法。廢氣中存在著某些氣體,它們對于人類的身體沒有緊要的危害,只是其給人所帶來的嗅覺刺激令人不爽,故此時可以考慮采用掩蔽法,用其他的芳香味氣體與之混合,降低其給人不爽的刺激。這樣的處理以來可以降低企業處理廢氣的成本,而來也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而稀釋擴散法則是最為古老的一種處理廢氣的方法,沒有復雜的工序,僅是需要一根長長的煙囪即可。如上所述,氣體本身對于環境和人類是沒有危害的,那么企業何不采用本身無臭無味的空氣來將其稀釋呢?只要稀釋后的氣體不妨礙人類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就可以了么。稀釋擴散法無疑是最為經濟的一種廢氣處理方法,因其只需一個煙囪即可。但是煙囪色設計也要考慮到其高度。若煙囪的高度不夠,使得刺激性的廢氣還沒能夠稀釋足夠便進入了人類的呼吸循環系統,影響人類的生活。吸附法也是常用的一種凈化空氣的手段。吸附法的能夠發揮其效力的最大關鍵在于吸附劑的選取。醫學上講究的對癥下藥,吸附劑也講究對氣吸附。廢氣中有些氣體是親水性的,例如氨氣、無機酸氣體,對于這些氣體企業需要使用水溶性的吸附劑。再來便是可溶性的酸性氣體,則需要使用與之相對的堿性吸附劑來將其中和進而吸收。如果廢氣中含有烴類、有機酸和酯類等油溶性氣體,則可用油類溶劑作為吸收劑。如果廢氣之中還留有不可溶性的氣體,那么此時企業不可吝嗇,也要采用活性炭吸附劑來將其吸附。任何事物總是有其使用壽命的,吸附劑也是一樣。吸附劑使用過一段時間以后,其吸附能力也隨之下降,此時要更換新的吸附劑。吸附法是最為成熟的一種廢氣處理方法,不僅其操作簡單,往往還能夠將氣體變廢為寶,循環再用。
2.2化學轉化法
化學處理廢氣的方法主要包括熱破壞法、化學氧化法、光分解法、生物法等等。熱破壞法主要是處理有機廢物。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就只有碳、氧和氫。三種元素不同的組和方式,決定著其有不同的作用和用途。熱破壞法就是打亂元素之間的組合結構,使之最后變換為水、二氧化碳這些無毒無害的物質。當然熱破壞法也不就是高溫對于處理,使其進行化學反應。有些有機化合物只需要采取直接燃燒法即可達到凈化的效果。有些化合物則是需要采用催懷劑催化燃燒,讓有機物在低溫環境下被氧化,被氧化后的化合物一般不會和空氣中的氮氣反應產生另外有毒的氮氧化合物,無毒無公害。化學氧化法就是采用各種氫氧化劑,最為常見的就是臭氧,將其過濾為無臭或者弱臭的物質。光分解法無疑是最為環保跟可持續的的廢氣處理方式。光催化氧化技術是現今專家學者們公認的最為前景最好發展潛力最大的廢氣處理方式。生物法則是近年來,由于科技技術的完善,人們發現微生物對于有害物質具有一定的降解分化作用,進而興起的又一廢氣處理方法。生物法無疑也是最為和諧的一種廢氣處理方法。廢氣對于人類來說是無用反而有害之物,而對于微生物來說卻是其的營養來源,生命之食。
3、結語
中小企業因其自身的財力、技術因素往往不能夠有效的將廢氣進行處理,進而變廢為寶,使廢氣再為企業所用。對此,中小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因素選擇有效的廢氣處理手段,加強對于廢氣的管理和吸收,在保證廢氣不污染大氣,不影響人類正常生活的條件下,控制廢氣處理的成本,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履行企業兼濟天下的責任。所謂“金碑銀碑不如百姓的口碑”,百姓信賴了企業生產能力,企業的完美形象也在百姓之中樹立。一來可以提高企業的收益,二來又保護了環境,豈不是一箭雙雕,兩全其美之舉,企業又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疆;工業化;環境污染
作者簡介:張慶紅(1973-),女,新疆財經大學統計信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經濟統計。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9)12-0008-03
從新疆工業化歷史演變軌跡可以看出,新疆走了一條以資源開發、重化工業優先發展、國家(政府)直接投資推動下的工業化道路,建立了依托資源優勢,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重型工業結構的資源型產業體系。自1992年以來,新疆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都是最大的,而且有不斷加大的趨勢,2006年達到了48%。這種以依托資源優勢建立的能源、原材料為主的重型工業結構的資源型產業體系,能源、資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強化了工業污染程度,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一、水污染概況
從表1可以看到,近幾年新疆廢水排放總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呈不斷上升趨勢。從2002年到2006年,廢水排放總量年均增長7.0%,工業廢水排放量年均增長4.0%,生活廢水排放量年均增長8.4%,城鎮生活污水已經成為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而且占廢水排放總量的比重不斷加大,由2002年的66.4%上升到2006年的70.0%。
從表2可以看到,新疆廢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斷加大。近幾年,生活COD排放量占COD排放總量的比重均在40%以上, 2006年的比重為44.8%;雖然生活氨氮排放量占氨氮排放總量比重有所下降,2006年的比重仍達到了81.5%,生活氨氮排放仍然是氨氮排放的最主要來源。而目前新疆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還比較低,2006年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43.8%,為歷年來最高。2006年新疆污水處理廠共有26座,按照已經運行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處理能力計算,生活污水處理率可達60%以上。但目前大多數地州市已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在運行機制、收費政策、監督管理、污水管網配套等方面都存在問題, 部分污水處理廠由于經費等原因運行不正常,制約了污水處理率的提高。
從行業廢水排放情況來看,近幾年,全區工業廢水排放量位于前位的行業主要是造紙及紙制品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這3個行業排放的廢水占全行業廢水排放量的40%以上。全區工業廢水COD排放量位于前位的行業依次為造紙及紙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3 個行業的COD排放量占全行業COD排放量基本上都是80%以上,其中造紙及紙制品業占50%以上。在今后的較長時期內,這4 個行業都將是工業廢水治理的重點。
從各地區廢水排放量情況來看,近些年,新疆廢水排放量居前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烏魯木齊、伊犁州、巴州、昌吉州、石河子市,以上五地州市廢水排放量占全區廢水排放總量基本上都在60%以上,是全區廢水排放的主要區域。
二、大氣污染狀況
工業污染是新疆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近幾年,新疆工業廢氣排放量增長迅速。從2002年的2512.17億標立方米上升到2006年的4517.42億標立方米,年均增長15.8%。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迅速向上攀升。
從2002年到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年均增長15.7%,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長迅速,年均增長20.7%;城鎮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長較慢,年均增長4.0%。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所占比重不斷加大,由2002年的65.2%上升到2006年的77.3%,而城鎮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所占比重在不斷下降,由2002年的34.8%下降到2006年的22.7%。
新疆煙塵排放總量和工業粉塵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加,從2002年到2006年,煙塵排放總量年均增長9.7%,工業煙塵排放量增長迅速,年均增長16.9%,城鎮生活煙塵排放量從總體上看增長較慢。工業煙塵排放量所占比重不斷加大,由2002年的51.3%上升到2006年的66.2%。工業粉塵排放量增長較快,年均增長15.1%。
新疆大氣污染嚴重,主要是由于新疆工業發展迅速,尤其是重工業產品產量不斷增加。此外,新疆能源消費仍以燃煤為主的關系也很大。
從各地區來看,近年來,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居前位的是烏魯木齊、昌吉、哈密、伊犁。從各行業來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主要集中在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這5個行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是所有行業中排放量最大的,尤其是2005年、2006年該行業排放量占全區的49.47%、49.22%。
工業煙塵排放量居前位的是烏魯木齊、伊犁、吐魯番、塔城。從各行業來看,工業煙塵排放量主要集中在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這幾個行業,其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排放量是最大的,而且有不斷加大的趨勢,由2003年的41.1%上升到2006年的51.02%。
工業粉塵排放量居前位的是塔城、巴州、阿勒泰、喀什、哈密。從各行業來看,工業粉塵排放量主要集中在非金屬礦物制造業、煤炭采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以上這5個行業占全區工業粉塵排放量的90%以上,其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由2003年的91.3%下降到2006年的
62.93%。
三、工業固體廢物排放情況
從表3可以看到,近幾年新疆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排放量、綜合利用量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年均增長8.5%,排放量年均增長15.7%,綜合利用量年均增長6.6%,而處置量下降速度較快,年均下降11.5%。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固體廢物處置是固體廢物處理的主要方式,近幾年新疆采用這兩種處理方式處理工業固體廢物的數量占工業固廢產生量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
從各行業來看,固體廢物產生、排放和綜合利用比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采選業(主要包括煤炭采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
四、新疆環境污染治理概況
(一)“三廢”排放及處理率情況
從表4來看,近幾年新疆工業廢水達標率和城市生活廢水處理率都有所提高,而工業廢氣主要污染物SO2、煙塵、粉塵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尤其是SO2的去除率由2002年的18.94%下降到2006年的3.42%,而SO2的排放量由2002年的29.61萬噸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52.99萬噸。工業廢氣主要污染物中粉塵的達標率略有下降,煙塵的達標率穩定上升,SO2的達標率在連續兩年上升后又連續兩年回落。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除了2006年以外,其他年份都是上升的。這說明新疆在治理工業廢水上的力度是比較大的,但工業廢氣尤其是SO2的治理力度還遠遠跟不上新疆城市化、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速度。
(二)環境污染治理投資情況
從總體來看,新疆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先升后降,2006年是最低的,為31.9億元,這幾年都沒有超過40億元。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占新疆生產總值比重也持續下降,由2002年的2.19%下降到2006年的1.05%,新疆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嚴重不足,這與新疆環境污染嚴重的現狀極不相符。
五、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1、伴隨著新疆經濟的高速發展,新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新疆廢水及其主要污染物、廢氣及其主要污染物和固體廢物的產生和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區污染治理水平和“三廢”綜合利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2、新疆結構性和行業性污染較突出。隨著新疆經濟開發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尤其是能源工業、原材料工業和化工工業的發展,新疆環境污染呈現出結構性和行業性特點。“三廢”的排放行業比較集中,工業廢水主要集中在造紙、化工及食品加工業,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主要集中在電力、化工、非金屬與金屬冶煉等行業,工業固體廢棄物主要集中在采選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與金屬冶煉等行業。
3、隨著新疆經濟快速增長、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新疆工業技術水平和“三廢”處理能力提高,環境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新疆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遠遠跟不上環境污染的發展速度,新疆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從環境污染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新疆環境污染治理的形勢比較嚴峻。
(二)政策建議
為扭轉新疆環境質量隨經濟增長而下降的發展趨勢,實現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本文結合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趨于工業化,對環境質量的改善是不利的,但是工業化進程勢在必行。因此,在工業化進程中,必須促進工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加快舊設備更新換代的能力和速度,推行工業低排放的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繼續加大環境污染治理投資。新疆環境保護工作卓有成效,但是環境污染治理對環境質量的改善還沒有明顯地凸現出來,主要是環境污染治理投資能力不足。因此,必須繼續加大環境污染治理投資,提高污染治理投資在GDP中所占的份額,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能力。
3、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規。建立合理的環保政策和法律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經驗交流。依法治理環境,以法律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責任編輯:方涵)
參考文獻:
[1] 楊云彥.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4.
[2] 張曉.中國環境政策的總體評價[J].中國社會科學, 1999, (03): 95~98.
1稀釋擴散法
稀釋擴散法是最早處理異味氣體的方法之一,通過擴散和稀釋,降低異味氣體濃度,減輕污染源附近的人們不受異味氣體的危害[13]。這種方法對有組織排放的污染源效果明顯,但對于不同的氣象條件和地形因素,處理的效果差別很大,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在一些較難收集的污水處理廠和工業企業,仍采用這種直接擴散到空氣中的處理方式,除了技術難處理的污染物外,基本上已經不再使用。
2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對異味物質的強吸附力,將異味氣體通過裝有吸附劑的吸附塔,達到去除異味的目的。這種方法設備簡單,脫除異味效果好,可以用來處理復合異味氣體。對低濃度氣體的處理效率優于高濃度氣體。所以一般用于低濃度氣體的處理,或者在處理高濃度氣體與其它方法進行組合,作為其深度處理。Lawrence等[14]采用4個串聯的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異味氣體,包括甲硫醇、苯酚、鹵代芳烴等,經吸附處理后可以達到排放標準。但是,活性炭對H2S的吸附能力僅能達到30%[15]。Tsai等[16]將活性炭浸泡在NaOH溶液中,用來吸附異味氣體中的H2S,吸附效果較好。
二、化學凈化法
1吸收法
吸收法作為傳統的廢氣處理方法,一般利用水或化學吸收液對廢氣進行溶解或通過一定的化學反應,從而達到降低廢氣排放的效果。一般用于酸、堿性廢氣的處理過程中,對印染廢水異味氣體中的硫化氫、氨氣等氣體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段曉堂等[17]采用液堿處理印染廢水中的硫化氫氣體,反應產生可溶性硫化鈉,并將其作為硫化染料的原材料回用于生產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異味氣體的排放。Godayol等[18]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回收廢水異味氣體中的有機物,回收率可達70%以上,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但這種方法對設備及運行管理要求極高,運行成本也較高。
2燃燒法
燃燒法是最常見的有機廢氣處理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凈化效率高、操作簡單、動力消耗少的優點,曾得到廣泛應用。在較低溫度下,通過催化劑的作用,有機廢氣中的碳氫化合物迅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從而達到治理的目的。徐曉軍[19]等研究表明,當廢氣的質量濃度超過1500×10-6時,燃燒法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該方法具有需投加輔助燃料,催化劑易中毒且價格昂貴,運轉費用高,溫度控制復雜以及易產生二次污染等缺點,在推廣和使用方面受到了一定限制。
3氧化法
氧化法是利用強氧化劑來氧化異味氣體,進而消除其異味的方法。該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凈化效率高,基本上可以消除二次污染。蔣曉原等[20]采用催化氧化法處理甲硫醇廢氣,凈化率達95%,催化氧化產物為SO2,采用低濃度堿液吸收消除二次污染;但是這種方法對催化劑要求高,一次性投資成本較高。
三、生物凈化法
1生物過濾法
生物過濾法是使收集到的異味氣體通過在適宜的條件下長滿微生物的填料,污染物質先被填料吸收,并被其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從而達到去除臭味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投資省、操作管理簡單、運行費用低、安全可靠等優點;但在反應過程中,需要控制好適宜的溫度、酸堿度、溶解氧濃度、營養物質濃度等環境條件,否則微生物活性降低,處理效果將受到影響。德國與荷蘭生物過濾裝置已經廣泛應用于處理異味氣體的實際工程中[21]。梁永坤等[22]研究表明,采用生物過濾裝置處理含氨廢氣,氨被氧化為硝酸鹽,去除率可達95%以上。徐華成等[23]將生物滴濾池和生物過濾池串聯使用,組合成為復合生物濾池,用來處理氨氣和硫化氫氣體,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相關濃度,獲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2生物洗滌法
生物洗滌法是將異味氣體通過充滿活性污水中,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去除異味的一種處理方法。這種方法與廢水的活性污泥法處理過程極為相似。該方法對去除含氨、酚、乙醛等的異味氣體效果較好,但處理含硫的污染物質效果不明顯[24]。所用設備通常是曝氣罐,效果很好,去除效率很高,但是動力消耗大,投資費用高,并且伴有二次污染物的產生。
3生物濾床法
生物濾床法是一種優化的土壤處理工藝,由土壤基質、布氣系統、加濕系統、基質內生物群落、表面植物等幾部分組成。它利用土壤基質的過濾、吸附、吸收、物理化學反應、生物降解等功能凈化氣態污染物,同時表面種植的植物亦有一定的凈化功能,具有經濟、美觀、管理方便、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好等優點。生物濾床處理污水異味氣體的濾料表面負荷可達250m3/m2•h[25]。Lueneburg污水廠以堆肥、樹葉、灌木樹枝為基質,設計負荷為32~93m3/m2•h,去除率為99%;Tamarac污水廠僅以堆肥、木塊為基質,設計負荷為147.6m3/m2•h,去除率可達98%以上。綜上所述,傳統處理方法處理印染廢水異味氣體有各自特點(表2),因此需根據具體的濃度和性質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時也需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組合,處理效果更佳。
四、新型的處理方法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新型的處理方法如光催化氧化法[26-28]、電化學氧化法[29]、等離子體分解法[30-32]等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并在實際工程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
1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催化劑如二氧化鈦對異味氣體有較好的去除作用的一種方法。常見的光催化劑多為金屬氧化物和硫化物,實用性較好的有TiO2和ZnO,其中TiO2使用最為廣泛。HarumitsuNishikawa等[33]在2001年采用二氧化硅鍍二氧化鈦(TiO2/SiO2)金屬小球作為吸附劑,并通過光催化氧化作用處理異味氣體中的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二硫醚,若僅采用一種吸附效果僅為65%,二者結合,效果可達100%。為了提高光催化氧化的效率,有人嘗試將TiO2進行改性,形成新型催化劑如Nd3+-TiO2、NH4+-TiO2、La3+-TiO2、Ce4+-TiO2、Pt/TiO2等,這些經改性形成的催化劑要比單純的TiO2更能有效地抑制電子-空穴對的復合,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及反應速率。用這種方法改性后的TiO2進行光催化氧化反應,脫硫效率可達98.4%[34-35]。納米光催化氧化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36],但該技術的降解效率受控于污染物質與催化劑表面界面擴散速率,因此很難用于大規模的工業化應用,目前多局限于實驗研究及小風量應用階段。
2電化學氧化法
電化學氧化法主要是利用化學電池對異味氣體進行氧化的方法。電池內裝膜和AgNO3-HNO3溶液,在溫度50~100℃的范圍和常壓條件下發生反應。異味氣體在陽極轉化為CO2和H2O,同時在陰極生成亞硝酸,并循環使用。電化學氧化法可以用來處理H2S和NO2,同時對于一般方法無法處理的NO去除率可達80%,對乙硫醇去除率可達98%,三甲胺去除率可達91%,均得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38];但是由于運行費用高,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3等離子體分解法
等離子體治理異味氣體,是利用產生高能電子的作用,在空氣中產生大量的新生態氫、臭氧和羥基氧等活性基團。廢氣中的污染物質與這些具有較高能量的活性基團發生反應后被分解,從而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等離子體分解技術逐漸被應用在煙氣脫硫脫硝、污水廠異味氣體處理等方面,其去除硫化氫、甲硫醇、臭氣、氨等污染物的平均效率超過80%,整套技術在常溫常壓下進行,能耗低,無明顯的二次污染,處理工藝簡單,處理成本低,可以處理超低濃度、高流速、大風量的異味氣體,去除效率高,是一種高效的新型異味氣體處理方式[39]。楊小平等[32]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與傳統的催化劑結合起來,在二者的協同作用下,催化劑不需要另設加熱裝置便可進行催化反應,同時可以主導反應方向,減少副產物的產生,降低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五、結束語
[關鍵詞] 生態旅游區環保技術 供水與廢水處理技術 垃圾處理方式與技術 衛生填埋處理 大氣污染防治技術 綠色汽車
生態旅游區的旅游發展對環境保護技術的需求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保證。而利用環境保護技術對旅游資源進行保護與開發,主要表現為利用水污染治理技術,凈水技術,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垃圾處理技術等環保技術規劃旅游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下面筆者就廣西花坪來研究一下環保技術在生態旅游區的應用。
一、花坪生態旅游區環保現狀
花坪生態旅游區位于桂林西北面,界于龍勝、臨桂兩縣,為我國距離城市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是1978年國務院批準的41個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總面積為147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絕對保護區,占全區面積85%以上)、緩沖區、控制利用區、利用區、實驗區(后面四個區可進行合理旅游開發、利用)。由于近年來花坪根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的規定一直處于嚴格保護的狀態,環境污染和被破壞程度相當低,依靠環境自身凈化能力足以達到生態區的環境要求。因此目前生態旅游的環保技術在這里使用總體不多。但根據近期通過評審的《廣西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規劃》的總體目標要求,“到建設期末,把花坪旅游區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AAAA級景區,“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到2020年,景區的年接待旅游人數達32.78萬人次”。顯然這種自然狀態下的生態保護就顯的力不從心了,因此在對該地區進行開發和規劃時就應該考慮到即將要面臨的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問題,這個時候生態環保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就顯的十分必要了。
二、花坪生態旅游區環保技術實證研究
我國第一個生態旅游區――張家界的武陵源,在1992年~1998年大力發展旅游。從而引發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此問題主要表現在:大氣環境質量逐年降低;水質明顯惡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速度加快等。面對前車之鑒花坪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要做好:第一環境監測;第二生態旅游區相關法規的宣傳教育,執法人員必須執法到位;第三對旅游者、旅游資源、旅游業相關人員的生態旅游教育。當然還要通過先進科學環保技術的推廣運用和試點來帶動面上工作,不斷積累經驗,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促進各項環保工作的開展。下面探討一下花坪生態旅游區環保技術的應用。
1.供水與廢水處理技術
①供水處理
隨著花坪旅游及經濟的發展,水質問題將越來越顯得重要,特別是飲用水的凈化,直接關系到旅游區人民的身體健康。氯氣消毒凈化飲用水已有近百年歷史,具有使用方便、價廉和控制水源性疾病的傳播等優點。但是,近年來研究發現,在使用氯氣消毒的水中發現了大量的氯仿等有機鹵代物,并且實驗證實這些有機鹵代物對人體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因此對于旅游區集中供水區域――安江坪綜合服務區,考慮遠期旅游人數的增多,根據現有的供水能力,建議在安江坪適宜地增建50立方米的高水水池一個。有必要對自來水作進一步的凈化處理,以除去水中痕量的氯仿。并根據供水區域區人員用水能力的大小,自來水在進入前,先進入光催化水處理裝置,通過自動化控制裝置對處理過程、水的質量進行自動控制和遠傳,處理后的水再輸送到各服務點。
(2)廢水處理
旅游區內的生活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如餐飲污水、廁所沖洗污水),因此可以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
因旅游區污水一般為生活污水,沒有其它重金屬或有毒物質的污染,先將污水通過污水處理厭氧池過濾處理后,可經DN300輸送到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地埋式無動力生活污水凈化裝置”二次處理,達標后,采用污水管DN200排放鄰近的河谷中。當然經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的水中仍含有難以用生物方法降解的痕量有毒有害物質。光催化劑的廢水處理裝置與現有污水處理系統集成,就可徹底降解現有污水處理系統中難以降解的有毒害有機物,進一步凈化水質。
2.生活垃圾的生態技術處理
就花坪自然保護區而言,產生的垃圾主要就是生活垃圾,對生活垃圾的技術處理是我們環保技術開發一個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本人試從聯系花坪實際情況來分析一下生態旅游區的垃圾收集和處理技術。
(1)垃圾分類
混合垃圾的分類技術近些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機械或電子機械分類技術的改進,光學分類技術的應用,以及計算機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等,都有力地推動了機械生物處理技術的發展。采用先進的垃圾分類及時,現在可以從混合生活垃圾中選出下列物品:①有色金屬;②鐵金屬;③玻璃;④礦物質;⑤塑料;⑥有機物及剩余物。前三種基本屬于可回收垃圾,可以進行回收加工進而循環利用。可在生態旅游區的服務區、主要游覽步道、游客休憩區等游客活動集中處按適宜距離設置環保可回收型分類垃圾箱,共設置50個,每天清理。對于第五種垃圾――塑料,它的不可回收性、不可降解性對環境的破壞極大。我們建議盡量少用或不用,或采用一些紙質的、布質等可回收再利用的替代品。對于餐廚垃圾來說,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生化處理。
(2)花坪生態旅游區垃圾技術的選擇
前面談過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和綜合利用(再生循環利用)。①垃圾焚燒廠有占地小、場地選擇易、處理時間短、減量化顯著、無害化較徹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燒余熱等優點,但焚燒廠排放廢氣中的二惡英類物質嚴重超標,會嚴重污染環境。結論:花坪不宜使用焚燒處理方式。②垃圾的堆肥處理和再生利用,是垃圾減量和垃圾資源化的最佳途徑。但是如果垃圾分類不徹底、技術落后等原因,就會致使多種病原微生物、重金屬,以及其它有害物質隨堆肥進入土壤。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經過作物的同化作用,最終通過食物進入動物和人類體內。而花坪在選擇此處理方式前提是垃圾分類必須徹底處理。那么下面就來研究一下填埋處理。
(3)衛生填埋處理
所謂衛生填埋,就是能對滲濾液和填埋氣體進行控制的填埋方式。在城市中的生活垃圾采取陸地填埋方法進行處置,主要問題是垃圾滲濾液的收集控制。滲濾液是生活垃圾中大量的有機成分在填埋后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出來的,如果處理不當,滲濾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滲入地表或地下水體中,造成更為隱蔽的污染。但在生態旅游區,就其具體情況而言,衛生填埋比垃圾焚燒和堆肥及再生技術更可行,也更符合地理位置的特點,自然保護區人群遠不及城市市區的數量,生態旅游者環境保護意識強,生活垃圾的種類也相對少很多。建議在生態旅游區外的低洼處建立垃圾填埋場。在安江坪停放垃圾清運車2輛,進行垃圾密封清運處理,并集中運往景區外的廢物處理中心,再進行地磅稱重汁量,卸料到先規劃好的分區,用推土機推平,進行分層壓實、覆土、滅蟲,最終,覆蓋后實行綠化。滲透液進入滲透液收集層,再進入調節池和污水處理站。和沖洗水一起排入地表水。
3.空氣污染控制技術
塵埃細粒子對人體呼吸系統、大氣能見度和景區景觀等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但由于本生態旅游區植被覆蓋率高,所以空氣質量遠遠超過 了GB30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標準。不過可以預測的是,將來生態旅游區的空氣質量應該會隨著游客的大量進入而受一些影響。特別是受機動車的大量涌入,而大量的汽車尾氣形成的大氣污染嚴重影響生態旅游區大氣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此外,汽車的尾氣污染(占污染總量的70%)和噪音污染正愈來愈嚴重的影響著生態環境。因此改進機動車的燃油設備和綠色汽車是生態旅游區的當務之急 。
(1)改進機動車的燃油設備
通過多年的研究和開發,國外提出了以控制汽油車氣態污染物為主的三元催化技術和以控制柴油車細粒子排放為主的凈化技術,其中前者已經比較成熟,而后者則存在著一些技術問題。盡管如此,發達國家在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其機動車排放系數往往只有中國的10%或更低。目前,國外正在進行極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機動車尾氣凈化技術的開發。為解決汽車尾氣污染問題,我國已攻克了催化凈化器產業化關鍵技術和柴油機顆粒物排放凈化技術。最近,我國研制成功一種新的自動補氣尾氣凈化裝置,它幾乎能凈化尾氣中的全部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對NOx也有降低作用。機動車尾氣凈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對花坪生態旅游區的空氣污染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
(2)綠色汽車
燃油汽車引起的尾氣污染(占污染總量的70%)和噪聲污染正在愈來愈嚴重地影響著生態環境。而綠色汽車是一種以天然氣、甲醇和太陽能等驅動的汽車、使用過程中基本無污染、廢棄淘汰后回收利用率高的一種汽車。目前日本已經研制出速度快、行使遠的電動汽車,最高時速達176km,充電一次可達548 km,我國研制的“遠望”電動大客車滿載51人時時速可達90km,一次充電可行駛120km。
綜上所述,花坪生態旅游區應該對進入旅游區汽車輛數車和尾氣排量進行嚴格控制,建議第一在安江坪修建停車場,減少塵埃、廢氣等污染;第二景區的用車,可用裝有尾氣凈化裝備的汽車和基本無污染的非燃油汽車(如電動車、天然氣車、甲醇車和太陽能車)。
除此之外,花坪還應取以下措施來減少大氣污染,保持旅游區的優良的環境質量。
(1)認真做好區域內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作好定期動態分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治。
(2)旅游區內的項目建設設施要符合環保標準,對度假區內的廢氣排放要裝置廢氣處理排放設備,達到排放標準后再排放。
(3)改善能源結構,對民俗旅游村落和旅游區內的村寨,應盡量使用沼氣、石油液化氣、生活民用電等能源。
(4)垃圾處理要集中并分類處理,嚴禁焚燒,統一運往旅游區外的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
三、結語
目前,我國環保技術本身還亟待完善,本文正是從實用性角度研究環保技術在花坪生態旅游區的應用,試圖找到生態旅游區環保技術應用的模式,從而為生態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徐家良范笑仙:制度安排、制度變遷與政府管制限度.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2
[2]李軍費川云:地球空間數據集成研究概況.地理科學進展,2000
[3]鄭丹星馮流武向紅:環境保護與綠色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4]楊京平田光明:生態設計與設計.2006
[5]薛軍:城市供水與廢水處理自動化控制技術.中國水利,2003
[6]廣西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規劃,1999
【關鍵詞】不銹鋼酸洗;NOx廢氣;SCR法;脫硝;低溫催化劑
中圖分類號: TF7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05年,我國NOx排放總量約為1.94×107t。隨著國民經濟繼續發展、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2020年和2030年,我國NOx排量將分別達到3.00×107t和3.54×107 t[1]。在不銹鋼表面處理的生產過程中,廣泛采用HF+HNO3混酸酸洗,也會產生高濃度的NOx廢氣,由于其中NO2的含量較高,一般表現為煙囪“冒黃龍”現象。據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統計,2006年起,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及鋼材產量已居世界第一。2004年至2011年的八年之間,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從236.4萬噸飆升至1259.1萬噸,凈增1022.7萬噸,年均增長達127萬噸,這在世界不銹鋼發展史上也是沒有過的。面對如此嚴峻的NOx廢氣排放形勢,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予以處理。
目前,針對高濃度NOx廢氣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干法、濕法和干濕連用技術。濕法主要以各種吸收劑溶解在水中,然后再采用噴淋的方法來吸收NOx并與之反應,最終達到降低NOx濃度的目的[2-5]。濕法實際上是一種“污染轉移”的處理方式,并未徹底解決污染治理的問題。干法即SCR法,是指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采用NH3、CO或碳氧化合物等作為還原劑,將煙氣中的NOx還原為N2和H2O;其中NH3-SCR技術較為成熟可靠,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尤其是發達國家中得到廣泛應用[6-10]。王海林等[11]詳細對比了液體吸收法和SCR法的優缺點,得出結論:采取何種形式的處理方法,一方面取決于廢氣中NOx的含量和氣體組分,另一方面,取決于廢氣的排放制度。
依據酸洗NOx廢氣的低溫、低塵、高氧化度、高濃度等特點,本文嘗試采用“噴淋吸收+預熱+換熱+加熱+SCR反應+換熱”的工藝,對某鋼廠酸洗線產生的高濃度NOx廢氣進行工程實際處理,結果顯示脫硝效果優異,大大減少了NOx廢氣的排放,由此可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該工藝可以作為示范工程,應用于NOx廢氣的處理領域。
1. 工藝選擇
1.1. NOx廢氣排放要求
排放煙囪數據應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新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級排放標準。NOx排放濃度
1.2. 工藝的選擇
1.2.1 混酸酸洗NOx廢氣和燃煤煙氣的區別
混酸酸洗NOx廢氣和燃煤煙氣存在許多不同點,表1是混酸酸洗NOx廢氣和燃煤煙氣的對比表。
表1混酸酸洗NOx廢氣和燃煤煙氣的區別
結合表1中混酸酸洗NOx廢氣和燃煤煙氣的各項比較參數的區別,將會在NOx廢氣的實際處理工藝上體現差異。
1.排氣溫度
酸洗NOx廢氣的排氣溫度一般最高不會超過60℃,這就決定了需要通過加熱NOx廢氣的方式來達到SCR的反應溫度區間。因此,應該盡量選擇具有低溫催化性能的催化劑,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加熱及換熱設備投資。而燃煤煙氣的排放溫度區間正好是V/Ti系催化劑的反應區間,因此,無需額外的增加能耗既能夠讓SCR反應持續。
2.含塵量
酸洗時,脫硝系統收集的廢氣主要來源于外環境中滲入酸洗槽的空氣和酸洗液本身揮發及反應后分解產生的廢氣,所以,廢氣中的塵含量與外環境大氣中的塵含量基本相當。因此,在酸洗NOx廢氣脫硝系統的設計時一般不用考慮催化劑的防塵性能。所以,催化劑的節距可以設置的更小。
而在燃煤煙氣中,煤質燃燒產生大量的粉塵,這些粉塵和廢氣一并進入到脫硝系統。因此,在燃煤煙氣的脫硝系統設計時,第一層的催化劑一般需要堅硬化或者銳化處理,在SCR反應器內還需要設置吹灰裝置,同時,蜂窩催化劑的節距一般都比較大,這樣才能基本確保催化劑不被堵塞。
3.NOx濃度
在酸洗NOx廢氣的排放中,根據酸洗對象的不同,產生的NOx廢氣濃度可能忽高忽低或持續在高位。因此,在設計脫硝設備時,需要針對NOx廢氣排放的濃度特征進行針對性的考慮。而在燃煤煙氣的排放實例中,燃煤持續的在比較均勻的燃燒環境中燃燒,因此,排放的NOx廢氣濃度也是比較穩定的。
4.廢氣中的組分
酸洗NOx廢氣的組分一般比較簡單,主要是HF、NOx、HNO3等。在系統設計時,HF和HNO3在進入SCR系統之前就需要基本完全去除,而SCR系統將被設計為專門去除NOx。
燃煤煙氣中除了有NOx之外,還有SOx、CO等其他多種組分。由于SO2和CO等均有可能對NOx的SCR反應進行干擾,嚴重的甚至可以引起催化劑的中毒。因此,在催化劑的設計時,也要采用針對性的措施,確保NOx催化反應的順利進行。
5.NOx氧化度
酸洗廢氣中的NOx氧化度常規在50%左右,最高可達90%以上,這是金屬及其氧化物與酸液在一個強氧化環境下發生反應的必然結果。
在燃煤燃燒過程中,NOx的生成機理非常復雜。但是,從總的趨勢來看,由于氣體的溫度比較高,NO2容易分解為NO,同時,N的“爭氧”能力也不如C、CH等。綜合各種因素之后,最終導致燃煤煙氣中的NOx氧化度一般只有10%左右。
1.2.2酸洗NOx廢氣SCR處理的設計要點
1.酸洗NOx廢氣中其他污染物的去除
在酸洗NOx廢氣中,除NOx這個主要污染因子外,還有HF、HNO3(g)等對環境有害的污染物。酸洗NOx廢氣中產生的HF濃度在1000mg/m3以下,HNO3(g)濃度在2000mg/m3以下。而兩種氣體都極易溶解于水。因此,常規的處理工藝都是采用水或者稀堿液來吸收以上兩種污染物,去除率可高達99%以上。一般采用填料洗滌塔來吸收HF和HNO3。填料洗滌塔的空速控制在0.8~1.8m/s左右,填料可選用高比表面積的規整填料,比表面積最高可達500m2/m3,理論塔板數可達4~4.5m-1,可節省塔體高度,提高吸收能力。
2.防結露與廢氣預熱及加熱
由于酸洗NOx廢氣的排放溫度一般在常溫(20~60℃)之間,而SCR反應的溫度區間則在200~400℃之間,因此,一般通過換熱器預升溫后,再通過燃氣升溫或者電加熱升溫即可達到反應溫度。換熱器內的高溫氣體來自SCR反應器處理后的尾氣。
板式換熱器的換熱元件一般采用波紋板,板厚在0.6~1.5mm之間,板間距在3~41mm之間自由選擇,總壓損一般在1~3 KPa之間。在同等換熱能力下,板式換熱器的體積和重量均只有管殼式換熱器的1/3左右。
一部分SCR反應器處理后的高溫尾氣引入到吸收塔后、換熱器前的管道上,將進入換熱器的溫度提高10~30℃左右,從而避免廢氣的濕度飽和,也有效的阻止了結露。
3.還原劑的選擇
還原劑一般采用氨基,目前,市面上主要有液氨、氨水和尿素三種還原劑。
表2 液氨、氨水和尿素的比較表
注:(1)還原劑價格為2012年9月份上海市場價,氨水價格因地區差異變動較大。
(2)折合氨單價未考慮原料含雜質情況。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液氨的使用要求和管理要求均較高,初始投資也較高,但是運行費用較低。然而,液氨在使用時一般不允許用盡,所以當液氨采用現場儲罐形式供應時,液氨的使用成本是較低的。而采用液氨鋼瓶供應時,鋼瓶內經常殘留部分液氨,該部分液氨不允許回收。同時,液氨對于環境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操作人員也需要具備特種作業人員的資質。因此,在實際項目中,尿素已經逐步成為一種主流的還原劑,廣泛應用于各種SCR場合。
4.催化劑的選擇
SCR系統中,催化劑是最關鍵的核心部分。由于酸洗NOx廢氣具有低溫、微塵、不含SO2及CO等、濃度高或者濃度波動大、氧化度高等特點,在催化劑的選擇上,需要盡量選擇低溫型的催化劑,同時,不用過多的考慮飛灰、SO2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催化活性上,也要更加傾向于NO和NO2的聯合去除。
目前商用的催化劑類型主要是蜂窩式催化劑。而蜂窩式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燃煤電廠經常使用的V/Ti系催化劑,一類是上海同濟科藍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具有低溫特性的GJ-HC型催化劑。下表是兩種催化劑的對比。
表3 兩種蜂窩式催化劑的比較
從表3中可以得出,在酸洗NOx廢氣的SCR處理中,由于無需考慮飛灰影響,因此可選用較低節距的金屬氧化物蜂窩陶瓷催化劑,提高反應空速,降低使用量。同時,與V/Ti系催化劑相比,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最佳反應區間整整降低了100℃,極大的節省了廢氣加熱所需的能源,同樣的,低溫反應也相應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2. 工藝流程及說明
2.1 工藝設計
根據某不銹鋼廠的設計要求、工程設計規范、能源介質條件,并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工藝設計。
2.2 設計工藝流程
酸洗NOx廢氣從酸洗槽中通過收集管道集中到一根總排管道中,進入SCR處理系統。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酸洗槽排出的NOx廢氣首先進入填料洗滌塔內,去除大部分的HF和HNO3之后,通過酸霧風機送入前置預熱器內進行預熱,隨后進入氣氣換熱器中進行換熱升溫,升溫后的廢氣再通過燃氣燒嘴加熱到反應溫度,此時,尿素噴入尿素噴射混合器內,迅速霧化成細微顆粒,并在高溫環境下熱解為NH3和CO2,再與NOx廢氣在四階段混合器內進行充分的混合之后,繼而進入SCR反應器內進行SCR反應。反應后的尾氣一部分進入氣氣換熱器內放熱,一部分直接回到前置預熱器內與進氣混合。放熱后的尾氣排入煙囪。
圖1 NOx廢氣SCR法處理工藝流程圖
3. 運行效果及處理成本說明
3.1 運行效果
在SCR系統運行時,當地環境監測部門對該項目進行了監測,主要監測項目為排氣溫度、標干排氣量、NOx濃度及排放速率、HF濃度及排放速率、NH3濃度及排放速率等,結果見表4。
表4 各監測指標的監測結果
注:ND,未監測到。
3.2 處理成本說明
SCR系統運行時,運行費用見表5,NOx處理費用見表6:
表5運行費用分析表
表6處理費用分析表
4.結論
1.由脫硝系統運行工況和實際運行效果來看,脫硝效率及各種相關參數都符合設計要求。
2.本SCR脫硝系統設計成熟,系統運行可靠,穩定性較好,脫硝效率較高。
3.本項目實施的意義:大大減少了NOx廢氣的排放,減輕了其對環境的危害,產生了優異的環境效益;減少了因NOx廢氣產生的污染而花費的治理費用,間接的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楚瑩,王書肖,邢佳,等.中國能源相關的氮氧化物排放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環境科學學報. 2008, 28(12):2470-2479.
[2] 王軍,曾慶福,陳磊,等.間歇式高濃度氮氧化物廢氣的治理技術.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3, 16(5):26-31.
[3] 孫永強,陳建孟,宋爽.旋流板塔處理含氮氧化物廢氣的工程實踐.科技通報.2007,23(5):751-754.
[4] 任曉莉,張衛江,楊寶強,等.工業廢氣中氮氧化物的治理研究.環境工程學報.2007,1(6):87-90.
[5] 梁開玉,周應林,秦大超.硝酸尾氣中氮氧化物凈化技術研究.渝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 19(3):27-31.
[6] Pio F.Pres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in de-NOx SCR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2001, 222(1-2):221-236.
[7] 覃秀鳳.氨選擇性催化還原處理硝酸尾氣NOx工藝優化探討.廣西工學院學報.2009,20(1):52-56.
[8] 趙明,張奇兵.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法(SCR)治理硝酸尾氣的應用.化學工程師.2010,172(1):38-39,42.
[9] Jose L. Valverde, Fernando Dorado, Paula Sanchez,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TiPILC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by 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and H2O: Influence of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Copper Content, and the Cation Promoter (Ce/Ag)[J]. Ind. Eng. Chem. Res. 2003, 42, 3871-3880.
關鍵詞:形勢嚴峻:壓力巨大:想方設法:確保完成任務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2)05-0017-02
一、深化組織領導,完善政府污染減排政策體系
加快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的污染減排工作長效機制。統籌污染減排與經濟社會發展,要全面落實污染減排的目標任務,制定實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和年度計劃。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完善節能減排政策體系。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污染減排擺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戰略位置來抓。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將污染減排同時決策、同時部署、同時落實,逐步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企業為主體、人大政協監督、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減排工作大格局,為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要強化目標責任、加大問責力度。要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企業節能減排的責任。嚴格落實減排第一責任人、“一票否決”制度和“四不一獎”規定,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嚴格執法,嚴格監督檢查,深化日常監督與專項監察。對各區縣、開發區和各單位的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和減排目標完成情況實行年度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嚴格落實獎懲措施。
二、突出引領帶動、源頭防控、環境監管作用
據統計,2010年度全市有12家工業廢水重點污染源,其廢水排放總量為7355.26萬噸。其污染負荷占全市工業廢水總污染負荷的75.79%。2010年度全市有11家工業廢氣重點污染區,其廢氣排放總量為348.55萬噸,其污染負荷占全市工業廢氣總污染負荷的75.84%。真正把這23家有“減排能力”的重點企業轉化為“減排實力”。確保其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已經成為制約我市工業廢水和廢氣減排目標任務實現的重點難點。這些都給“十二五”污染減排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挑戰,我市應突出引領帶動作用,對這23家能耗高、排放總量大、示范作用強的重點企業實施節能減排示范工程。由市上直接重點監控、重點考核、下達目標責任、強化調度指導、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實行季度指導、半年調度、年度考核制度,落實嚴格的獎懲制度,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對其他重點企業繼續下達目標任務。實行常態化管理和考核,每年一評估,每兩年一考核,五年算總賬,深化其對全市節能減排的支撐作用。
突出源頭防控。發揮污染減排倒逼產業調整作用。要從源頭人手,實施最嚴格的產業準入、項目準入、區域準入、標準容量準入等環境準入制度,將總量控制作為建設項目環評的前置條件。項目環評做到“八個不批”:即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能耗、高污染項目不批;位于環境敏感區域不符合相關規定的項目不批;環境本底值不清或未提供環境本底值的項目不批:配置污染處理設施不完善不批:總量審核未通過的項目不批:選址不符合要求的項目不批:原有違規項目未整改到位的擴建項目不批:應進入園區而未進入的項目不批。實現嚴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標,把建設項目環評作為優化經濟發展的控制閥、調節器、嚴格環評審批和竣工驗收。建立建設項目審批與污染減排績效、區域環境質量、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相掛鉤的管理機制,實施“等量淘汰(置換)”或“減量淘汰(置換)”。推進開發區、工業聚集區等重點區域和火電、化工、石化等重點行業規劃環評。推動產業入園進區,實行污染集中處理。從源頭規劃和優化工業發展布局。對存在減排任務沒有按期完成、環境違法問題突出,主要控制斷面不達標、污染反彈嚴重等問題的地方。實行“區域限批”、“企業限批”、“行業限批”。禁止新建造紙、制革、焦化、皂素、漂染等高污染項目,現有企業不得再擴大生產規模;嚴格控制果汁、化工、酒精、釀造、油脂等產業發展規模。
突出環境監管,確保減排工程發揮實效。把已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燃煤機組脫硫設施等重點減排工程的運行,作為環境監管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第三方”運營管理保障機制、監督核查管理制度以及運行保障責任落實制度。以政府規章形式出臺《西安市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監督管理條例》。強力推進區域水污染管理。積極推動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聯網共享。嚴肅查處運行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適時主要污染物超標嚴重重點企業名單,形成監控、督查、考核“三位一體”管理模式。
三、強化治污工程、重點行業治理、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
應對節能減排面臨的巨大壓力,應提出三個深化:
1 深化治污工程措施,挖掘非電力行業減排潛力。一方面要拓展脫硫工程潛力,對全市大噸位的非電規模以上的工業鍋爐全部要在規定期限內配套脫硫設施。另一方面要加速脫硝工程進度,對全市鋼廠鋼鐵燒結機建設脫硫脫硝一體化工程,對規模大于2000噸熟料/日新型干法水泥窯上脫硝設施。
2 深化重點行業治理,推進工業企業減排,打造治污減排新高地。以對列入國家重點環境監控的電力、鋼鐵、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和醫藥、皮革、農副食品加工和化學原料等水、氣污染重點排放行業的重點企業為重點,狠抓污染物達標排放和減排設施提升改造,提升行業污染治理技術水平。特別是造紙行業全部執行新排放標準,提升污水處理水平:電力行業深化脫硫設施的升級改造與運營管理。在全市工業領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重點企業和“十一五”期間未完成污染減排任務的企業和涉及重金屬污染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3 是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形成推動減排的有力產業支撐。要加大工業結構的調整力度,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實施建材、鋼鐵、有色、水泥、紡織、造紙等重點行業減排的改造工程,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落后產能、工業裝置和技術裝備。要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城市產業發展的新空間、新優勢。
4 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對進入目錄的企業加快淘汰。特別是不符合產業政策,受益小代價大的小造紙等企業堅決予以淘汰關閉。加快城市水泥、造紙、電石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對造紙企業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到2015年底,全市造紙企業數控制在5家,凡不能穩定達標、有3次超標排放的一律關閉。凡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嚴格控制國家和地區安排的投資項目,實行項目“區域限批”。超標排污企業以及對環境造成重大損害且限期內整改達不到排放標準的企業和項目,由有關部門聯動執法,嚴肅查處并實行停貸、停電、停運等措施。加快西安熱電有限公司上大壓小項目建設進度及早淘汰4臺小機組。加快灃渭園區淘汰高耗能企業力度。要用“鐵腕”手段加大對老舊車輛的淘汰報廢力度,促進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任務的順利完成,【市公安局今年將淘汰9萬輛老舊車輛,可減排氮氧化物0.6857萬噸】。
四、提升城鎮污水處理、火電企業脫硫脫硝、機動車氮氧化物、農業面源減排能力
就當前主要污染物存量而言,西安市減排潛力已明顯不足。針對減排工程明顯收窄的情況,“十二五”期間,西安市將全面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生活污染源控制方面,2011年已完成第十、第十一和戶縣第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2012年必須建成第六污水處理廠和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力爭2013年建成第一、第四、長安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到2015年建成60個重點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到2015年,完成建成區雨、污管網分流工程。為保證氨氮減排任務的完成,對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升級”改造,從明年2012年1月1日起,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化學需氧和氨氮排放標準從一級B提升到一級A標準,提升其脫氮除磷的能力。提高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率和再生水利用率,擴大再生水在工業用水、農、林、牧業用水和城市道路灑水綠化洗車等領域的應用。到2015年使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
全面提升火電企業脫硫脫硝能力。電力行業深化脫硫設施的升級改造與運行管理:大唐集團灞橋熱電廠在2011年內完成脫硝設施建設,大唐戶縣第二發電廠在2012年之前完成脫硝設施建設,全市其他火電在役機組2013年前要全部安裝煙氣脫硫、脫硝設施。確保二氧化硫和氨氮化物排放達標和污染減排。圍繞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要加快老舊車輛的淘汰報廢力度。加大對黃標車的交通管制限行和對“冒黑煙”車輛的查處力度,控制機動車過快增長,加快推行國Ⅳ排放標準步伐,解決好國Ⅳ排放標準配套油品的保障供應,政府早日出臺黃標車淘汰補貼辦法,以加大機動車削減氮氧化物的力度。
全面提升農業面源減排能力。要重視農業環境治理和污染物減排問題。“十二五”期間,將以規模化畜禽養殖廠和養殖區污染治理為主要切入點。將農業污染源納入污染物總量減排體系。畜禽養殖污染削減率不低于5%,逐步建立農村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和養殖業糞便和污水儲存處理設施,并正常運行,保障污染物達標排放。今年建成一批畜牧養殖小區脫氮示范點,推廣農牧結合和生態養殖模式。按農村建設規劃,積極推行農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探索分散型污水處理技術推廣和應用,想方設法改進農村廢棄物收集處理方式。提升農村環境管理水平,加大農業污染源治理資金扶持力度,落實好“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措施,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關鍵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
1目前我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
國家明文規定,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環境保護,與環境和諧共處,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城市建設,但由于對城市水平進行評價時,過渡的重視經濟建設和生產發展,而且環境保護這種城市軟實力無法準確的評價,對如環境保護等城市軟實力的評價就不那么重視,政府建設時,更加偏向于對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對環境保護這種需要長遠眼光來看的軟實力就有一些懈怠。目前我國有很大一部分城市建設過程中,沒有將城市建設于環境保護等城市軟實力相結合。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問題隨之而來,而這些問題必須解決,不然會越來越不利于經濟發展和城市水平的提高。
1.1污水排放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急劇上升,農民工的大規模遷入沿海城市,城市人口急劇上升,加上工廠的大建設,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壓力巨大,就污水方面來講,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污水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由于城市的基礎設施跟不上城市化、工業化的步伐帶來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無法及時的處理城市的污水,對此,工業化污水排入河道、生活污水隨便傾倒,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隨著問題的不斷積累,污水排放越來越對人們的生活的負面影響巨大,河水重金屬超標,人們飲水成為難題,隨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水污染成為嚴重問題,某些地區的人們已經無法保證喝到安全的水了,長時間的飲用重金屬超標的水,給人們帶來了生理上的疾病,水污染嚴重危害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國有待加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同時還要加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1.2污氣排放問題
30多年來,人們的收入逐漸提高,不僅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而且還讓一部分人富了起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對汽車的需求逐漸上升,每家每戶都購買了汽車。隨著汽車的普及,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汽車尾氣排放問題被擴大,汽車尾氣污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空氣中鉻超標,對人們的健康不利,鎘超標還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智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嚴重的危害了祖國的下一代,對祖國未來的發展不利。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為了追求跟多的利益,讓如果晝夜不息的生產,生產過程中產生有毒氣體未經處理就排放到空氣當中,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消耗各種燃料產生的廢氣越來越多、工程建設帶來的塵土廢氣等等,使城市的空氣質量受到了極大的污染,人們每時每刻都在吸收著污染的空氣,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里人們患肺病的頻率極度飆升,人們對新鮮空氣的愿望日益強烈。
1.3垃圾污染問題
國民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強,對環境污染的危害不認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污染問題日益嚴峻。一方面經濟發展帶來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強,生活消費品大量消耗后不在意對環境的影響,大量白色垃圾隨地亂扔,這些白色垃圾的堆放,還產生了很大有害氣體,占用了城市很大一部分建設土地,城市的外國受到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還持續的影響了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垃圾的大量堆放,易于微生物的滋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利,造成傳染病的規模的擴大。
1.4噪音污染問題
隨著我國工業生產大規模擴大,機械設備急劇增多,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噪聲。噪聲污染不僅會對聽力造成損傷,還會誘發人產生多種致癌致命的疾病,同時還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造成干擾,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噪音會對人們的聽力產生負面影響會誘發多種疾病,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還會對設備的結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破壞。
1.5光污染問題
光污染會對人的視覺和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例如鏡面建筑反光會導致行人和司機的眩暈,甚至引起車禍,在夜晚不合理燈光會給人體造成的不適,光污染還會嚴重損害著人們的眼睛。
2城市建設規劃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2.1水污染治理
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減少甚至不排廢水,對廢水進行處理進化,重復利用廢水。采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及時對人們的生活污水和企業的生產污水進行相關的處理,在對污水處理后進行相關的采樣檢測,達標后方可排放到河流。加大對污水凈化處理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政府要重視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升級技術,以便我國更好的解決城市污水壓力,解決以前積累的環境問題,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企業行為,引導人們自覺保護環境。
2.2大氣污染治理
保證必要的環境保護設施投資,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對治理環境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從經濟上給予鼓勵,如低息貸款,罰款返回;對綜合利用產品實行利潤留成和減免稅收政策等。貫徹“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把排污收費制度和行政、法律制裁具體化。植樹造林,綠化環境。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植物能凈化空氣,這是防止大氣污染比較經濟有效的一項措施。因為綠色植物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能力,有些植物還有吸塵和吸收有毒氣體、粉塵、殺菌、降低噪聲和監測環境污染等多種作用。因此大力開展植樹、種草,對保護城市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安裝廢氣凈化裝置。在采取防治大氣污染的諸多措施之后,若污染物的排放濃度仍達不到大氣環境標準,就有必要安裝廢氣凈化裝置,對污染源進行治理。安裝廢氣凈化裝置是控制大氣環境質量的基礎,也是實行綜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2.3垃圾污染治理
保護環境,首先要從根源上解決污染問題,加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積極引導人們自覺進行環境保護,在生活中、在生產中,盡可能的減少垃圾的產生,隨時對垃圾進行分類,將垃圾放在政府規定的位置,對垃圾統一由政府進行燃燒發電、填埋的處理,對可回收的垃圾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2.4噪音污染治理
在城市建設時,提前進行合理的規劃,將工業區、生活區、商業區分離出來,盡可能的減少噪音對人們工作、生活的影響,將噪音污染的范圍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減小噪音對人們的負面影響。對城市用地合理科學的分析規劃,在保證工業區、生活區、商業區協調的原則下,對工業區、生活區、商業區進行科學的劃分區域,減少噪音對人們工作、生活的影響。同時最關鍵的是對噪音制造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對噪音污染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對交通行為進行引導,例如在居民區盡可能減少鳴笛。同時制定適當的法律法規,對污染制造者進行處罰和教育。對一些區域懸掛禁止鳴笛警示牌,在道路兩旁建立綠化帶不僅可以實現降低噪音的作用,還可以減少空氣污染。
2.5光污染治理
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頭,在科學技術上也要探索有利于減少光污染的方,在設計方案上,合理選擇光源。
3結語
在城市化進程中,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環境保護問題,及時的解決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盡可能的防止問題的積累讓問題事態擴大。對目前我國已經存在的的環境問題,要進行科學及時的處理,積極對人們傳播保護環境觀念,加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對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有效的處理方式,及時的解決以前積累的環境問題。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環境保護,引導環境向可持續發展方向進行發展讓城市建設健康、積極、可持續。環境保護關乎著每一個人,每個人都需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動,政府在城市建設中,要加大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雖然這不會立即產生積極效益,但這關乎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作者:陳麗 單位:中牟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孫勇.淺談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環境保護[J].科學與技術,2014,02.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意味著對各項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在現代社會,生態環境已經因為快速發展經濟遭受了巨大的破壞,為了保證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在環境治理和保護方面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斷推進環境工程的建設。
1簡述環境工程
自二十世紀以來,全球經濟進入騰飛階段,各國致力于發展本國社會經濟,但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態環境,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環境工程的建設成為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項目。環境工程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環境質量的提高、環境污染的治理和預防等,具有范圍廣、系統性強等特點。在環境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整體,全面考慮,做好環境工程的規劃統籌,才能最終實現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我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過程中,環境工程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環境友好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2環境工程的建設現狀
2.1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
環境工程的建設是涉及整個社會的系統性工程,相關政策支持和健全的管理機制是環境工程建設的基礎。就目前而言,我國在這些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管理機制方面,由于環境工程的建設是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因此相關的管理機制必須緊隨時展,與時俱進,不斷完善,但是我國當前在環境工程建設行業的管理機制仍然是沿襲傳統的管理機制,與實際環境工程建設工作的兼容性有限,不利于管理執行者的工作配合,在互相監督方面也比較匱乏,執行力方面也有所欠缺。
2.2相關技術發展有限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部分自然資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環境工程建設最主要目的就是在最大化利用各項發展資源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和預防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對資源的浪費,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是緊密依賴于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利用,但目前在環境工程建設方面相關的技術發展水平仍然十分有限,使得節能減排的發展效果無法有效實現,最終影響環境工程的建設。就現代環境工程建設而言,其發展是與相關技術的發展程度緊密相關的。
2.3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
目前各行各業都處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節約企業成本,在生產制造的污染物處理方面的重視程度大大不足,導致大量工業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也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針對環境保持和污染治理,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性仍然大大不足,對于企業生產產生的各種工業垃圾處理監管力度不夠,部分企業從而依賴監管漏洞,不斷破壞生態環境。就個人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仍然缺乏足夠的環保意識和相應的環保行為,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用電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不足。
3環境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問題
3.1城市綠化問題
現代社會,人們大都是以城市作為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單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城市中進行,因此城市的綠化水平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環境建設發展水平。城市綠化景觀能夠減少空氣中的污染物,降低噪音,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但是現階段很多中小型城鎮為了經濟的發展,大力建設城市經濟和基礎設施,密集建造高層建筑和商品房,對城市綠化的建設存在很多的不足,最終導致城市經濟建設發展和綠化水平十分不協調。
3.2生活垃圾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數量處于暴增狀態,并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斷遷入城市生活工作,隨著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這些垃圾的處理是城市建設的重要放面,關系到城市的整體面貌和人們的生活質量。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生活垃圾的處理大多仍然使用傳統的方法,即集中對其進行掩埋或焚燒,這種處理方式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有害氣體,影響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環境,同時處理垃圾的經濟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3.3生活廢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