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影視文學編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手機;新聞攝影;公民新聞;社交媒體;新聞真實性
中圖分類號:J4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7-0113-02
麥克盧漢曾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新聞攝影由來已久,但作為新興的“第五媒介”,手機與新聞攝影的聯袂演出,一方面顛覆了傳統新聞攝影的傳播格局,極大地增強了新聞攝影的傳播效果。另一方面,也伴生了侵犯隱私權、挑戰新聞攝影真實性等問題。
一、手機新聞攝影突破了傳統新聞攝影的傳播格局
1.手機新聞攝影模糊了傳統新聞攝影傳播主體的界限。大眾傳播時代――“傳者中心論”。大眾傳播時代,新聞攝影基本被報紙、電視、廣播、雜志四大傳統媒介所壟斷,由此構建了傳統新聞攝影的傳播格局。具體表現為:(1)大眾傳播機構在信源的獲取上占有組織和設備方面的優勢,并對傳播的新聞圖像進行策劃和把關。(2)傳播者和接收者在圖像傳播過程中的關系不平等,這表現為占有圖像數量的不平等,大眾傳播機構流向大眾的圖像遠遠比受眾向大眾傳播機構提供的圖像信息要多,此外,大眾傳播媒介還壟斷了圖像信息的渠道。(3)由于大眾傳播機構無論在信源的獲取上,還是在圖像傳播過程中,始終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因此,社會主流圖像信息的流向呈現出一種單向的自上而下的趨勢,大眾傳播媒介在這一過程中掌握著圖像傳播的主動權。
移動互聯網時代――模糊了傳受雙方的界限?;ヂ摼W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新聞攝影的傳播格局,使傳者和受者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隨著手機和社會化媒體的普及和應用,傳統的受眾從專業攝影技術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他們分布在事件的不同角落,隨時準備拿出手機拍下“決定性瞬間”,并將圖片傳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上,供網友和媒體轉發、評論。手機新聞攝影傳播過程中,由于其即時的交互性,信息流呈環形走向。傳受雙方在這個環形的信息傳播系統中,身份是不斷變化的,受者可以成為傳者,傳者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受者。在這個環形鏈條中,每個節點都可以成為新聞圖片的制作者和傳播者,也可以成為圖片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圖像傳播由單向傳播變為雙向傳播和多向傳播,傳受雙方的界限被逐漸消解。
2.手機新聞攝影擴大了傳統新聞攝影傳播的深度和廣度。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較2012年底增加4379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1]。隨著以Instagram、新浪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的普及,基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的機制下,用戶將自己用手機拍攝的新聞圖片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應用到網絡上,與其他關系用戶進行共享,該用戶的粉絲們通過一鍵轉發或評論將此內容共享至自己的虛擬社區中。隨著4G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和社會化媒體的無縫對接,整合并優化了新聞圖像傳播的模式和效果,擴大了傳統新聞攝影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為了從微觀層面深入解讀手機新聞攝影的傳播效果和傳播規律,筆者以“3?1昆明案”在新浪微博的傳播為案例,分別對手機新聞攝影在自媒體微博平臺傳播和手機新聞攝影在媒體微博平臺傳播將進行相關數據統計,時間段為3月1日21點18分至3月2日02點13分。其中,手機攝影在自媒體平臺的傳播研究,筆者以新浪微博現場網友@我要存錢買藥、@味道曲靖與快樂阿松、@cc說她愛帕克、@曹靜靜靜靜靜靜靜(記者)的微博為研究對象,對四位網友在個人新浪微博中的手機新聞圖片進行了相關統計,統計參數包括“圖片數量”、“拍攝器材/客戶端”、“時間”、“統計截止時間”、“轉發量”、“評論量”、“頂”七項參數。而手機攝影在媒體微博平臺的傳播研究,筆者以使用手機新聞圖片較多的@廣州日報、@華西都市報、@新京報、@新浪圖片 四家媒體的官方微博為研究對象,對四家媒體官方微博在昆明案中的手機新聞圖片進行了相關統計,統計參數包括“圖片數量”、“圖片來源”、“時間”、“統計截止時間”、“轉發量”、“評論量”、“頂”七項參數,其中圖片數量計入了重復使用和轉發的手機新聞圖片。數據顯示,四位網友共7條微博,22張手機新聞圖片,共被轉發25075次、9206次、6897次。新浪微博四大媒體賬號共27條微博,120張(重復使用和轉發的圖片被計入)手機新聞圖片,共被轉發20049次、5358次、1220次。上萬次的被轉發量和評論量足以說明手機新聞攝影借助移動互聯網和社會化媒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傳播力。
3.公民新聞攝影建構新的傳播格局。與傳統新聞攝影相比,手機介入新聞攝影領域,使公民成為新聞圖像傳播的主體,話語權由精英回歸到平民。手機新聞攝影一方面在特殊語境下彌補了傳統媒體的不在場,另一方面為公民參與創造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平臺。約翰?克萊頓?托馬斯認為新技術強化了以信息為目的的公民參與手段,即政策制定者和公共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從公民那里獲取信息,同時不必分享其決定影響權力[2]。尤其是在突發性事件中,手機媒體促使公民積極主動地爭取社會知情權和話語權,通過第一時間拍攝大量新聞圖片,并上傳到網絡中使新聞圖片得到快速傳播,打破主流媒體的精英霸權和信息權威。就像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闡述的那樣:“從前所說的大眾傳媒正演變為個人化的雙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給’消費者,相反,人們將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來’,并參與到創造信息的活動中。[3]”平民手中的手機變成了電視臺的“采訪話筒”、“攝像機”和“發射塔”。雅安地震、波士頓爆炸案、3?1昆明案被在場公民第一時間拍下照片并迅速通過網絡傳播出去,同時又被其他大眾媒體相繼采用就是一個標志。
二、手機新聞攝影伴生的問題
1.手機新聞攝影侵犯隱私權。手機新聞攝影侵犯個人隱私的案例不勝枚舉。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中國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后一小時之內,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用手機拍攝的現場圖片。根據騰訊網于4月20日9時31分的網友拍攝的一組圖片,接近三分之一的照片有侵犯隱私的行為,穿睡衣背孩子的女性,只用一條被子遮身的男女,還有在外面躲避地震的只穿內衣的男性......
作為一種個人媒體,手機媒體成為了個人的信息中心。每天有數以千萬計的帶有個人隱私的新聞圖片充斥在網絡的各個角落,每個人都變得透明,毫無隱私可言。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問題,主要源于手機的便攜性、移動性、互動性等特點,每個個體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拍攝圖片,并一鍵到個人社交網絡平臺上。至于圖片的內容和篩選以及進行的二次創作,都由手機的“主人”說了算。當人們在享受手機攝影帶來的無窮樂趣和便利時,卻不知自己對于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陌生,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能在極短的時間里通過一張照片將其人肉出來,每個個體仿佛置身于“全景式監獄”中,受到來自千萬人的監視。在多媒體技術的“進化”作用下,手機的全球定位功能、拍照、攝像功能等已經可以讓你的身體時刻“在場”[4]。筆者認為應根據我國國情,理清保護隱私權思路,借鑒國外隱私權保護的經驗與成果,對我國隱私權保護加以立法,減少因圖像傳播而產生的侵犯隱私問題。
2.新聞圖像真實性面臨挑戰。真實性是新聞圖像的生命?!皵z影術誕生初期,人們篤信能夠透過照片看到現實。用照片來佐證事實,構成了新聞攝影事業發展的起始點。[5]”然而,隨著攝影技術和攝影終端的進步,新聞圖像的真實性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近年來,手機新聞攝影迅速發展,有人對其表達了疑慮。比如有人反對Damon Winter在紐約時報頭版的照片,有人懷疑攝影記者Ben Lowy的手機攝影報道和他的專有濾鏡,也有人反對外交政策上發表的關于阿富汗的手機攝影系列報道。
把關人的缺失滋生虛假新聞圖片。傳統新聞攝影傳播過程中,傳媒組織成為其把關人,從新聞攝影的內容到形式,整個傳播過程都受到嚴格的控制。而手機新聞攝影傳播過程中,因其網狀的雙向傳播性質,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都能隨時、接收、修改接收到的新聞圖片,而這樣的節點有千千萬萬個,再加上4G時代的到來,每個個體通過手機和轉發一張新聞圖片的時間不過幾秒鐘。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組織能夠控制這樣一個處于時時流動更新狀態的新聞圖像傳播過程。幾乎每個人都成為新聞圖像傳播過程中的把關人,而這種把關對于新聞圖片的流動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這就讓虛假新聞圖片的滋生有了可乘之機。
數字技術的侵入使圖像真實與現實之間的聯系被割裂了。傳統新聞攝影更多提供給受眾的是一種“透明”的新聞照片,觀者透過照片能看到一個實實在在的真實。中國人民大學教師任悅曾說:“改變新聞攝影整個行業景觀的是數字技術。數字技術大舉入侵攝影領域,圖片的功能和地位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數字技術將攝影帶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米切爾在1991年制造出“后攝影時代”(Post―Photography)這一名詞[6];弗萊德?里欽(Fred Richin)在2008年出版了著作《攝影之后》(After Photography),“后攝影時代”這個稱呼得以浮出水面。何謂“后攝影時代”?米切爾認為,在這一時代,影像已經不依賴客觀實體存在了,大量虛構的并非來自現實的影像充斥我們的媒介.圖像真實與現實之間的聯系已經斷裂。手機新聞攝影可以讓攝影師在拍下照片后做大量的處理:選擇邊框,選擇以Lomo為主的十幾種濾鏡效果,移軸模糊特效,添加暗角,曝光過度,曝光不足等等。這使得照片不僅是被修改這樣簡單,照片甚至可以不來自現實,而是出于想象。米切爾指出,過去那種認為照片仿佛一塊玻璃.可以透過其看到真實的世界,或者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到真實的自我,這樣的認知已經被動搖甚至顛覆。后攝影時代,被數字技術“分解”的照片,其功能已經不是普通的鏡子,而是一塊“魔鏡”,在其中,被觀察的事物,若隱若現,仿佛愛麗絲進入了一個幻境。我們再也不能篤信在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化學時代結束了[6]。
參考文獻: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調查報告[EB/OL]. http://.cn/i/2013-07-17/10348548118.shtml.
(美)約翰?克萊頓?托馬斯著.孫柏英譯.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與新策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美)尼古拉?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手機人”[J].新周刊,2007(243).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材 新視野大學應 教材編寫
一、引言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材的作用舉足輕重。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是完成實現教學大綱任務的重要基礎,也是教師課堂上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同時是學生從中獲得有關知識、技能和策略的重要來源之一。目前,國內一些主要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英語教材有十多套,它們都是我國英語教育者智慧的結晶,為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任何一套教材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隨著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反思大學英語教材在編寫、使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以及思考下一代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時如何解決問題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安康學院為例,探討其采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教材編寫時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一些意見與建議。
二、《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的優點
與國內其他大學英語教材相比,《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體現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其特點如下:
(一)《新視野大學英語》是國內第一套全方位立體式教材系列。該套教材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四本教材及配套的內容詳盡的教師用書。與傳統教材不同之處在于,這套教材還為師生們提供了教學光盤、網絡資源。這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充足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課件,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利用信息網絡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
(二)該套教材遵循新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作為編寫理念,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能力。每一套教材包含《讀寫教程》、《聽說教程》、《綜合練習》和《教師用書》四種。《讀寫教程》和《聽說教程》是主體,體現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編寫理念。《讀寫教程》共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TextA和TextB兩大部分。A部分安排了閱讀前活動、正文及詞匯和課文語言點的練習。B部分側重于培養閱讀技能,并針對閱讀技巧安排訓練,同時擴充學生的詞匯量。
(三)每一單元都有獨特的主題(theme)?!蹲x寫教程》每冊有8個單元,每單元設一主題,TextA、B兩篇文章均從不同角度反映這一主題。如《讀寫教程》第二冊第4單元的主題為“collegelove”,第二冊第5單元的主題是money。同時,《讀寫教程》和《聽說教程》以相關的主題為中心展開聽、說訓練。全套教材相互緊密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三、《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編寫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之間缺乏的銜接
大學英語知識必須與高中英語銜接起來,但《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缺乏與高中英語的銜接,沒有對學生需掌握的最少和最多詞匯量進行明確規定?!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規定畢業生要掌握的詞匯量約為3500詞,優秀高中畢業生要達到的詞匯量約為4500詞。而《課程要求》規定大學畢業生只需達到一般水平,其詞匯量也是4500詞。據蔡基剛介紹,《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接近甚至超過大學生英語的能力水平。根據《課程要求》編寫的大學英語教材,其起點語言水平都普遍較低,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在前言中談到大學生起點詞匯量只有1800詞,導致這些教材與高中英語教材存在較多重復,也是造成大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表現不積極的原因之一。安康學院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而該套教材沒有與高中知識有效銜接,很多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完之后,能力水平依舊停留在高中時期。
(二)教材編寫受制于受四、六級考試
王初明認為,如果用四、六級這樣的考試督促學生學習英語,就無法達到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前幾年,安康學院四級的成績和學位證相掛鉤,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效果并不理想,近幾年已取消此項規定。王初明指出,“四、六級考試難以貫徹正確的外語學習理念”,“針對考試而學,學不好外語”。但是國內有些大學英語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圍繞四、六級考試進行編寫的。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系列教材中,《讀寫教程》的翻譯練習由原來的單個句子改成段落翻譯,《聽說教程》的聽力素材也改成了BBC,特地迎合了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潮流。蔡基剛指出,幾乎所有的大學英語教材在處理生詞時都著重突出四、六級詞匯,而且教材練習的設計搞成和四、六級考題形式一樣。如果教學和教材編寫受考試的制約,就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三)教材編寫中缺少本土文化
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是能夠掌握用英語表達和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為國家“走出去”戰略服務。大學英語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既要設計相關英語國家文化和國際文化的知識,又要編排中國本土文化,這樣才能適應全球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但《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系列教材仍然存在著英美文化取向突出,而且文段中高頻出現了大量美國地名、人名、美國俚語、美國詞匯等。美國人的行為模式及他們的價值觀也較為突出地呈現在文本中,相比較之下,中國本土文化卻邊緣化甚至被忽略,需引起教材編寫人員的重視。因此,束定芳呼吁,在大學英語教材和課堂教學中,應該加大討論和論述中華文化內容的比例,增加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對比的內容,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新一代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改進措施
(一)重新定位大學英語課程
束定芳指出,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最大的問題就是目標與定位的模糊。如何定位大學英語課程對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新一代教材的編寫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重新定位大學英語課程。在我國,大學英語一直被定位為基礎英語,被當做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的通用英語課程。但是,如今大學新生英語水平比以往要高,重新定位大學英語課程迫在眉睫。大量研究表明,學生在達到一定的語言水平時,如果還是圍繞低層次的語言技能進行基礎教學,其語言能力就很難進一步提高,反而只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和懈怠。這時,有適度挑戰性的學術內容和有一定深度的認知互動將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關鍵(蔡基剛,2012)。
近些年來,很多學者都對現在仍把大學英語定位為基礎英語持否定意見。蔡基剛認為,把大學英語定位為基礎英語是方向性的錯誤,其直接結果就是教學上應試教學、學習上普遍懈怠和系統上費時低效。他指出,大學英語已經喪失了作為基礎英語的存在理據。張紹杰認為,現階段仍把語言技能的培養作為大學英語教育的目標已經不適應學習者的需求。王初明也建議,應該將英語教學的中心下移到中小學,并隨著中小學英語水平的提高,逐步取消目前的大學公共英語課。鑒于此,安康學院在大學英語方面也進行了改革,大學英語課程由原來的4學期改為3學期,從2016屆學生開始,大學英語課程已規定只有2學期,其他時間用來對專門用途英語(ESP)的教學。
章振邦認為,在普通英語方面打下堅實基礎的中學畢業生上了大學,“應該可以直接過渡到專業英語的學習,而不必再學普通英語”。陸儉明指出,鑒于中小學和大學的英語教學內容重復現象嚴重,建議對各學段英語教學重新定位。如中小學英語教學側重打基礎,大學和研究生英語教學應是學術英語。持相同觀點的還有蔡基剛,張紹杰,束定芳等。
(二)不斷更新大學英語教材內容
從《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系列教材的內容選取上可以看出,有些主題已經過時,不能反映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能力發展趨勢,所以,在教材內部的內容選擇方面,材料要能反映當代英語語言特點,內容要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共同興趣和交際需要,選材范圍不僅要涉及英語語言國家、國際化特點,還要能反映我國本土文化的特色。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加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加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對比的研究,在幫助學生增強本土文化的學習意識的同時,也能滿足國際化發展要求。
五、結語
在我國,外語類教材的編寫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雖然出版了一些好的教材,但與我國龐大的外語學習者隊伍不同層次的需求極不相稱(束定芳,莊智象,2008:144)?!皬哪撤N意義上說現在一些教材或多或少地滯后于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蔡基剛,唐敏,2008),還很難適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陳堅林,2007)。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對教材的編寫要求更加嚴格。要想編寫出符合新教改要求的教材,我們不僅需要重新考慮大學英語的定位,還需要在教材內容的選取上多加注意。劉潤清、戴曼純曾經指出:“一套成功的教材應該能夠帶動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變革。”只要各位同仁能共同努力,我們就能編寫出這樣的教材。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試論影響我國大學英語教材健康發展的外部因素[J].中國大學教學,2006(6).
[2]蔡基剛.關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
[3]蔡基剛.關于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與教學目標[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a(4).
[4]蔡基剛.我國大學英語消亡的理據與趨勢分析[J].外語研究,2012(3).
[5]蔡基剛,唐敏.新一代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原則[J].中國大學教學,2008(4).
[6]陳堅林.大學英語教材的現狀與改革―――第五代教材研發[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5).
[7]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8]陸儉明.2010年中國外語戰略論壇致辭[R].2010年中國外語戰略論壇,上海,2010年6月.
[9]束定芳.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培養國際化人才[R].第二屆大學英語教改與教材編寫研討會,蘇州大學,2012a.
[10]束定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b(1).
[1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12]王初明.外語學習的必要條件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反思[J].中國大學教學,2006a(11).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英語教學應用價值
小學英語教學,是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掌握一定的詞匯和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培養學生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以及拼讀、拼寫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喜歡英語并善于運用英語,為學生之后繼續學習英語奠定初步基礎。
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我們的社會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人們的行動、生活、思維方式都已隨著這一新興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也引起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在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并不斷發展的今天教育論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由粉筆、課本與老師口述所構成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龍源期刊。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內涵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即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或簡稱多媒體技術,對文本(text)、圖形(graph)、靜止圖像(still image)、聲音(audio)、動畫(animation)和視頻(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是在計算機平臺上對信息載體,包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文字的收集、加工、處理和再現,使信息表達更具綜合性和表現力,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者進行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全方位英語學習的交互環境。
多媒體教學正是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容量大、全兼容和交互性強等特點,將各種教學信息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調動其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教學的密度,提升教學質量。多媒體英語教室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借助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個性化的英語學習環境,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這必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賦予形聲兼具教育論文,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教學活動變得情景交融,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感知力,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對英語的認知和表達也更加準確。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將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變成形象有趣、視聽兼容的動感內容,能創造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教學中栩栩如生的圖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輕松歡快的歌曲、chant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加深學生的印象;精心設計的Flash游戲對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復習鞏固新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一個生動的教學過程通過多媒體表現出來,勝過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方式。多媒體能夠形象地突出課程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的學習任務變得明了,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簡練,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老師們都有這樣的同感教育論文,有的老師表示: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聽”來的忘得快,“看”來的忘得慢,“聽說看做”結合起來的記得牢。多媒體通過學生視覺與聽覺雙重刺激,加快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理解和綜合運用,增強了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龍源期刊。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多元化教學
傳統課堂教學由于受時空的限制和評價標準的制約,學生往往局限于課本或教師的教學思維框架之中,思維的發展與突破被遏制。現代的多媒體課堂打破傳統以“教師主動說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模式,課堂的重心轉移到“學生學”,成功發揮了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學安排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智慧,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由于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和無限性等特點,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都是不同的,所以對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經驗的積累也是多元化的,而多媒體課堂恰恰可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有助于多元化教學和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口語的交際練習
當今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高效快捷地幫助教師傳遞大量教學信息,讓學生有空間進行語言實踐教育論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真正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考慮從教學目的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認真篩選,力爭從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合理地壓縮出時間供學生開展口語練習,讓學生領會到英語學習并非枯燥無味的任務,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活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切實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五)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于教與學的互動反饋
學生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學習中可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老師,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的良性互動。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使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
三、多媒體技術給英語教師的啟示
多媒體技術已在學校教育得到廣泛應用,教師的“教書匠”功能正在降低,教師的課堂引導角色越來越凸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工作也已被多媒體所代替。然而,即使有最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工具,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作用仍是計算機無法替代的龍源期刊。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和手段,教師們應謹記任何時候都是為了教學而使用多媒體工具,而不是為了使用多媒體工具而教學。因此教育論文,多媒體的使用取決于教師,教師應懂得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把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總之,我們對多媒體要有正確的認識并加以合理使用。既要看到其長處,充分發揮其優勢,全面服務于教學;又要了解其缺點,合理適度的運用,切勿盲目依賴多媒體技術。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每位老師應該不斷探索,合理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英語教學相結合,為學生創造繽紛多彩的學習情境,使小學英語課堂真正達到最優化,進而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2002.3.31[2]曹金鑫、李小君,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誤區及其對策
[3]黃凱艷,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2002.3.29
[4]劉露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優勢和弊端,2002.4.1
一、盛大網絡文學擬分羹劇本改編
國內網絡文學平臺公司,如今不僅幫助作家完成作品的線上和付費閱讀,還迅速推動一部作品完成商業化:從實體書出版到電影、電視劇版權銷售,再到網絡游戲等周邊產品的開發……
如今的互聯網已經變成中國文學出版市場一個巨大的掘金地。網絡+文學=?”等號的另一端一定是一個巨大的金礦。
目前網絡文學主要有兩個盈利模式:一是通過版權簽約獲得作者的作品版權,然后向讀者提供付費閱讀;二是對一些受歡迎的作品提供給出版商、游戲商、影視公司進行再加工。
盛大文學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拔覀円呀浿厮芰俗髡叩氖找婺J剑钭髡咛峁└?、更高質量的內容?!笔⒋笪膶WCEO侯小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侯小強透露,像《步步驚心》、《裸婚時代》等非常紅火的影視劇,盛大文學并沒有賺到很多錢,因為只是賣斷了文學版權,沒有介入下游產業鏈。
“我們計劃成立一個劇本的改版公司,文學作品一旦變成了劇本,價值立馬會翻4到5倍。更重要的是有了劇本,我們就可以按照影視行業的規則跟下游的電視臺、電影公司談利潤分成了?!焙钚娬f。
“今天我們的贏利模式已不單純是靠付費閱讀了,我們依托網絡文學已經延伸發展出了七八個產業,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擁有七八個贏利途徑。未來兩年,保守一點說盛大文學的收入可以翻兩倍,利潤可以翻四倍。”邱文友說。
二、網絡文學成影視改編“金礦”
網絡小說成“香餑餑”
“我看好網絡文學,網絡文學一直被邊緣化,現在終于憑借湖南衛視的‘黃金劇’掙足了面子。”紅袖添香小說網編輯柯子傳奇對導報記者稱,其天馬行空的創作和龐大的讀者群體,已經顯現出無限商機。她編輯過的5部小說都已經結集出版,且有幾十萬的銷量?!拔覀冊诰庉嫊r看到了粉絲們對這些小說的極大熱情。如果小說中的人物沒有滿足他們的心理訴求,作者很可能會臨時改變內容和人物結局。”
中國影視劇文學聯盟理事長李建齊表示,對原來傳統收視群體而言,現在的電視劇收視現象應該叫做“得網民者得天下”。網絡小說的超強人氣對電視劇進行了反推動,這些網民成為最忠實的觀眾,收視率也隨之狂飆??梢?,網絡文學與影視劇“聯姻”好處多多。
全版權營銷物美價廉
“目前,一部熱門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權銷售價格在10萬元左右,比起動輒幾百萬元的名作家版權,這樣的價格可謂‘白菜’。”柯子傳奇對導報記者透露,網絡小說的作者缺少知名度,因此,不少出版社、作者希望通過影視劇提高知名度,改編權是“半賣半送”或基本贈送。
林丹雅對導報記者表示,網絡文學“全版權營銷”時代已經來臨。
在盛大文學CEO侯小強的微博上,導報記者看到了其的2011年盛大旗下網站售出的影視游戲版權銷售清單?!断赡妗?、《江山美人志》等多部小說將被改編成網頁游戲,《刑名師爺》被購買了全版權,《鬼吹燈》是影視改編權和網絡劇打包出售,《佛本是道》被購買了全游戲版權。《斗破蒼穹》在3月出售了網游版權,如今電視劇的版權也被以超過百萬元的價格售出。
學院下設7個系,分別是:中文、歷史、文化典籍、廣告學、影視傳媒、檔案學和社會學;建有7個研究所,分別是: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學研究所、語言研究所、長江文化研究所、兒童文學研究所、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所、中國創意產業研究所;建有十多個研究中心,分別是: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邏輯學研究中心、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宋史研究中心、中國歷史教育研究中心、女性研究中心、中國新廣告研究中心、社區學院發展研究中心、域外漢文古文獻研究中心、電子政務資源研究中心、中國美學研究中心、現代出版研究中心、法國電影研究中心等;設有2個上海高校E-研究院,分別是: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較語言學E-研究院。
學院有2個博士后工作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2個碩士點,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3個本科專業。學院分為兩個板塊:人文板塊和傳播板塊。人文板塊內的國家文科基地――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家文科基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簡稱“文科基地”),古典文獻專業為全國重點培養古文獻人才的四個基地之一;傳播板塊內的各專業奉行“思想、傳播、創新”的務實精神,與業界建立廣泛聯系。
2005年人文與傳播學院獲得上海市教委漢語言文學、影視傳媒教育高地建設重點項目。
學院建有資料中心、文科綜合實驗中心和廣告學專業創新創業中心,資料中心占地面積為810平方米,擁有圖書14.1萬冊,雜志1.5萬冊,建有古籍珍本特藏室、外文特藏室等10個特藏室。文科綜合實驗中心,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左右,包括7個機房或實驗室,均配備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如PC機房、蘋果機房、非線性編輯機房、攝影實驗室、錄音實驗室、語音實驗室、檔案實驗室以及電化教室等,專供有關專業實踐性課程教學和學生課外練習使用。此外建有“人文城市”、“都市文化研究”、“東方語言學”、“文貝”、“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5個網站和1個學院網頁。學院還建有81個社會實習基地。
學院現有在冊學生5000余名(包括來自美國、日本及港、澳、臺的學生)。學院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開設學院平臺課程,文史滲透;舉辦名家講座,開闊學生學術視野;加強外語訓練,安排外教講課;強調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的配合,由實驗中心提供設備支持;注重實習環節,抓好基本功訓練。
一、專業簡介
戲劇影視文學:隸屬影視傳媒系。本專業為適應電視、電影的發展趨勢,融匯影視學、文藝學、傳播學、美學、寫作等學科,旨在為各類電視臺、報刊雜志、文化傳播公司、網絡公司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電教中心等培養編導、編輯、策劃、文案、攝影、攝像、制作等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影視藝術概論、影視史、文學與影視寫作、影視劇創作、傳播學、視聽語言、專業英語、影視聲音與制作、非線性編輯、影視編導、電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影片分析等。
攝影:隸屬廣告學系。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當代攝影文化理念和相關理論基礎、熟知傳統及數碼攝影專業知識并具備商業攝影和藝術攝影管理能力的專門人才。畢業生可進入各種與視覺文化、影像傳播和教育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成為新聞報業的攝影記者、各類雜志和出版單位的攝影師或圖片編輯、廣告公司和大型企業的專職攝影師、攝影畫廊或圖片庫的從業人員,也能在網絡等新型傳播媒體中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空間。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基礎攝影、經典視覺藝術欣賞、傳播學、數碼攝影技巧、數字影像處理、攝像與影視制作、營銷傳播研究、商業廣告攝影、商業人像攝影、攝影發展史、當代攝影現象研究、傳統黑白暗房、現代專題攝影、攝影觀察藝術、攝影創作實踐等。
二、招生專業、人數和收費標準
專業名稱
學制
招生地區及人數
學費(元/年)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東
戲劇影視文學
四年
30
10000
攝 影
四年
10
3
3
3
3
3
備注:各地區具體招生人數,以各省(市)高考填報志愿計劃書公布人數為準
三、報考條件
1、符合《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確定的報考條件、具有一定的藝術基礎者均可報考;
2、考生獲省級招辦組織的統考合格資格;
3、身體要求:按教育部、衛生部等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攝影專業還須無色弱、色盲,近視不得高于800度。
四、專業考試方式
專業名稱
考生地區
考試類型
戲劇影視文學
上海
上海市編導類專業統考
攝 影
上海
上海市美術類專業統考
外省
各省市美術類專業統考
五、錄取原則
(一)、考生須取得相應藝術類專業合格證或填報資格,并參加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達到規定的藝術類專業本科錄取的最低控制線。
(二)、獲得多個藝術專業合格證的考生可以兼報相應專業。外省攝影專業采用各省美術類專業的錄取原則錄取,如個別省市未規定具體錄取原則,則參照上海的錄取原則錄取。
(三)、上海市各專業具體的錄取方法:
1、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以折算總分(不分文理)為主要錄取依據,綜合德、智、體全面考核,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一起從高到低擇優錄取。折算公式如下:
折算總分 = (
專業成績
×30%+
高考文化成績
×70%)×1000
專業滿分
高考文化滿分
2、攝影專業按折算總分(不分文理)為主要錄取依據,綜合德、智、體全面考核,和美術與設計學類其他專業一起從高到低擇優錄取(不分專業先后)。折算公式如下:
折算總分 = (
專業成績
×50% +
高考文化成績
×50%)×1000
專業滿分
高考文化滿分
七、聯系地址:上海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上海市桂林路100號) 郵政編碼:200234
西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和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學校位于風景名勝區縉云山下,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府、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
學校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森林覆蓋率達80%,是治學讀書之圣地。學校占地9600余畝,校舍面積約183萬平方米。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文、史、教、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55個一級學科。學校下設32個學院(部),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37個省部(市)一級重點學科;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19個專業碩士學位,112個本科專業。
二、文學院及專業簡介
西南大學文學院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學風優良,享有盛譽,是西南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實力最突出的學院之一。文學院下設漢語言文學系、漢語國際教育系和影視藝術系,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美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師資力量:西南大學文學院影視藝術系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個擁有電影學碩士授權點的院系,并于2011年首批獲批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此外,本專業還依托文學院的學科優勢,招收中國電影史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本專業匯集了一批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日本東京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上海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業教師;其中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8名,并常年聘請海內外電影藝術家、電影事業家和學界專家蒞臨授課。
教學設施:本專業緊隨當下產業實踐的步伐,配備了一整套現代化的影視實驗教學設備,其中包括專業影視觀摩廳、傳媒實驗室、非線性編輯機房、錄音棚、大洋非線性音頻剪輯工作站、蘋果非線性剪輯臺、高清數字攝像機、影像教學片庫等教學設施;購置了美國“RED ONE”高清數字電影攝影機、現場視頻導播系統等攝影攝像設備,整體設備價值近500萬元,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教學硬件保障。
培養目標:使學生在掌握戲劇影視文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能的基礎之上,更加注重影視節目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努力培養出適應電視臺、電影機構、編輯部、傳媒公司等媒體部門從事創意與策劃、節目制作、影視編導和理論研究工作,適應國家機關和文教事業單位的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就業情況:本專業就業狀況良好,畢業生在中央電視臺、重慶電視臺、四川電視臺、湖南電視臺、貴州電視臺、成都電視臺、西影集團、峨眉電影制片廠以及各大報刊編輯部、傳媒公司、廣告公司、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等部門廣泛就業并發展良好。
學生成果:
1. 紀錄片《邊城》榮獲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原創影片大賽“紀錄長片”、紀錄片單元“攝影”,第十一屆北京國際大學生影視展“評委會特別獎”,第三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大學生作品”提名獎。
2. 紀錄片《醫院里的中國》在繼《邊城》獲獎之后,再次蟬聯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紀錄長片”。
3. 故事片《江小迪的夏天》榮獲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
4. 故事片《川劇往事》榮獲首屆華語大學生視覺影像藝術節 “組委會特別大獎”。
三、招生計劃
層次
學制
招生計劃
生源省
本科
4年
65
重慶、四川、貴州、內蒙古、山東、湖南、陜西、山西、河北
四、報考條件
1.符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年度招生工作規定中的報名條件;
2.考生所在地組織省級統考的省份,考生需通過省級統考合格后,方能參加???。
五、??伎键c安排及考試時間(具體地點請留意當地招辦的最新通知)
生源地
報名考試地點
報名時間
考試時間
湖南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長沙市)
2015年1月28日-29日
2015年1月30日-31日
陜西
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市)
2015年1月31日-2月1日
2015年2月2日-3日
河北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石家莊市)
2015年2月24日-25日
2015年2月26日-27日
山東
濰坊
以山東規定的報名時間為準
2015年2月28日-3月1日
山西
內蒙古
山西傳媒學院(晉中市榆次區)
2015年3月2日-3日
2015年3月5日-6日
四川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武侯區)
2015年3月2日-3日
2015年3月4日-5日
重慶
貴州
西南大學文學院
2015年3月13日-14日
2015年3月14日-15日
注:考生只能在我校規定的生源地考試地點進行???,跨點考試的成績我校將不予認可。
六、考試內容(筆試加面試,總分300分)
筆試:A.文史百科知識(60分) B.敘事性作文(120分)
面試:A.現場編講小故事(60分) B.現場對答(40分) C.朗讀(20分)
(注:面試科目均為現場抽題,考生不用自備材料。)
七、錄取辦法
1. 我校戲劇影視文學類專業文理兼收。考生的文化成績和專業成績均應達到所在省(自治區、市)劃定的合格線。高考文化考試各科中凡有一科為零分者,我校不予錄取。
2. 依高考文化成績×50%,與我校??紝I考試成績相加的綜合分,按照綜合分排序,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計算公式:高考文化成績×50% + ??紝I成績= 綜合分
3. 對于藝術類招生計劃不分文理科的省市,我校將對理科考生的文化成績按一定公式折算后和文科考生一同按錄取規則,按照綜合分排序,擇優錄取。理科生文化折合分= 理科生文化總分 ×(普通文科二本批次線 / 普通理科二本批次線)
八、學費標準
2014年學費標準為每生10000元/年,2015年的學費最終以重慶市物價局核定為準。
九、成績公布
學校將在4月中旬前公布考生專業成績,考生可在西南大學本科招生網上查詢成績。
網址:bknzsw.swu.edu.cn/。
十、專業復查
新生入學后,學校將組織專業復查。復查合格者方予以注冊,取得學籍;復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
十一、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2號 郵編:400715
咨詢熱線:023-68253360 監督電話:023-68252504
學校四季如春,芳草如茵,湖光瀲滟,環境清幽,有“綠色大學”的美譽,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地。建校80余年來,廣西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條件優越、師資雄厚的區域特色研究型高等學府。
廣西大學2016年藝術類招生專業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音樂學、舞蹈學、戲劇影視文學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一、專業介紹
專業名稱:環境設計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視覺審美與造型設計為基礎,以室內外環境藝術設計為核心,培養以使用計算機為主,手繪為鋪,掌握藝術繪制與電腦技術相結合的從事設計、制作、施工的專業人才。畢業生為可從事公共環境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家具設計、室外景觀設計、園林庭院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商業展示與設施設計等高級藝術設計的綜合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設計速寫、風景寫生、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設計心理學、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壁畫、壁掛設計、透視與手繪表現技法、3DS電腦表現技法、人體工程學、室內設計基礎、住宅與辦公室內設計、餐飲環境設計、旅游度假區設計、賓館與商用環境設計、家具設計、燈光照明設計、裝飾構造與材料、環境藝術設計工程預算、室內環境化學物質風險評價、建筑設計基礎、景觀建筑設計、綜合項目設計、裝飾雕塑等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可在城建、科研、設計、教學等單位從事室內外環境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產業、家居裝飾設計企業、家具生產企業、會展、項目策劃等領域就業。
專業名稱:視覺傳達設計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平面視覺色彩及造型為基礎,以平面視覺藝術設計為核心,培養具有計算機軟件設計及手繪技能,掌握平面策劃、廣告創意設計與制作、商用展示環境設計等專業技術能力的人才。畢業生為能夠獨立從事廣告業務、商業美術、展示空間設計、網頁制作和多媒體技術的高等技術綜合應用型專門人才,也可在黨、政、軍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形象設計、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設計速寫、風景寫生、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設計表現技法、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裝飾圖案、圖形設計基礎、平面設計軟件、版式設計、廣告與標志設計、包裝裝璜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展示空間方案設計、展示動畫設計、視覺傳達系統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印刷工藝、3DMAX高級動畫設計等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可在廣告公司、形象策劃公司、禮品設計公司、教學單位、電視及媒體單位,黨政軍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宣傳、形象設計、展示布置、活動策劃等工作。
專業名稱:美術學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美術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為主,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較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系統地掌握現代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畢業生能夠勝任學校美術課堂教學、課外藝術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成為從事美術教育、美術研究和美術普及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學、中國畫、油畫、版畫、書法與篆刻、中外美術史、服裝設計、室內設計、電腦美術、美術教育學、美術心理學、美術教學法、攝影、透視學、應用文寫作、公共關系學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適合在各類大專院校、文藝團體、文化宣傳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美術教學、美術創作、規劃與設計、各類美術活動組織、美術研究及美術普及工作。
專業名稱:音樂學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音樂教育專業技能、專業理論學習為主,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音樂文化素養、綜合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實踐能力,系統地掌握現代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畢業生能夠勝任大中專學校音樂課堂教學、課外藝術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成為從事音樂教育和音樂普及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鋼琴、器樂、樂理、視唱練耳、和聲、配器、曲式與作品分析、合唱與指揮、鋼琴伴奏編配、作曲技法、中外音樂史、藝術概論、民族音樂概論、音樂美學、電腦音樂制作、音樂教學法、形體、心理學、教育學、公共關系學、管理學、應用文寫作、演藝化妝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適合在各類大專院校、文化宣傳機構、廣播電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音樂教學、音樂表演、音樂編輯及音樂普及工作。
專業名稱:舞蹈學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舞蹈專業技能及理論為主要學習內容,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理論,了解相關人文科學知識,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畢業生能夠在專業藝術團體、群眾文藝團體、各類大專院校從事舞蹈教學工作、課外活動指導、舞蹈表演、舞蹈編導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芭蕾舞基訓、古典舞身韻、民族民間舞、現代舞、舞蹈劇目、少數民族舞蹈、舞蹈毯子功、舞蹈編導、舞蹈教學法、中外舞蹈簡史、舞蹈寫作教程、舞蹈藝術概論、舞蹈文獻檢索與利用、中國舞蹈意想論、舞蹈解剖學、基礎樂理、心理學、教育學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適合在專業文藝團體、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電視臺及相關的文化藝術部門從事舞蹈教學、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藝術指導及舞蹈科研工作。
專業名稱:戲劇影視文學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戲劇、戲曲、影視文學基本理論素養以及劇本創作與評論的能力,能夠從事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編輯、理論研究工作,戲劇影視藝術的策劃、評論、制作、營銷、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影視藝術概論、影視作品鑒賞與評論、中外電影史、影視創作與改編、視聽語言、電視制作、影視美學、戲劇概論、戲劇作品鑒賞與批評、中外戲劇史、戲劇戲曲劇本寫作、美術欣賞、音樂欣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中國現代文學簡史、中國當代文學簡史、外國文學簡史、廣播電視新聞概論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可在劇院(團)、電視臺、電影廠、雜志社、電臺等部門從事戲劇影視文學創作、編輯、理論研究等工作;在新聞出版、專業報刊、文化經紀、網絡傳播、影視公司、廣告公司等傳媒機構從事策劃、評論、制作、營銷、管理等工作;在國家機關和文教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文化宣傳、影視教育等工作。
專業名稱:播音與主持藝術 學歷: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培養具有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寬厚扎實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熟練專業技能的應用型新聞傳播高素質人才,能在廣播、電視、網絡媒體、宣傳部門和廣告行業等從事記者、編輯、播音與節目主持等工作。
主要課程:普通話發音、播音發聲、形象形體造型、廣播主持、電視主持、廣播電視采寫、主持人節目策劃、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廣播電視新聞概論、中國傳播史、廣播電視編導、傳播法規與職業道德等。
就業范圍:畢業生可勝任廣播電視媒體、影視制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播音、節目主持、評論解說、配音及新聞采編、出鏡報道、節目編導、禮儀傳播等工作,亦可進一步深造,從事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二、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層次
科類
計劃
學費
考試科目
招生省份
視覺傳達設計(130502)
本 科
文理兼招
40
12000元/年
素描、色彩
湖南、山東
湖北、廣西
環境設計(130503)
本 科
文理兼招
40
12000元/年
素描、色彩
美術學
(130401)
本 科
文理兼招
50
12000元/年
素描、色彩
音樂學
(130202)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廣西招“文史+音樂教育”
50
12000元/年
1.視唱練耳
2.主科(聲、器選一)
3.副科(聲、器、舞選一)
舞蹈學
(130205)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廣西招“文史+舞蹈學”
40
12000元/年
1.自選表演:舞蹈劇目(舞種不限)一個
2.基本功展示:個人技術技巧組合(限1分鐘)
3.即興表演:即興表演能力測試(1分鐘)
戲劇影視文學
(130304)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廣西招“文史+廣播電視編導”
60
12000元/年
文學寫作、影視評論
播音與主持藝術
(130309)
外省文理兼招,廣西“文史+播音主持類”
30
12000元/年
1.專業素質筆試
2.專業素質面試:指定稿件播讀
注:1.以上招生專業招生人數以廣西教育廳公布為準。2.專業學費經物價部門批準,我校實行學分制收費,以上學費是預交一年的學費,學生入學后按所選的課程學分及其收費標準計算收取學費,多退少補。
三、報名條件
1.符合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的報名條件。
2.應屆高中畢業生或相當于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在職人員、社會青年、中等專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專業基礎。
3.要求報考美術設計類考生無色盲、色弱;報考音樂、舞蹈、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類專業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要求考生發音器官無疾病。
四、報考辦法
1.報名方式:廣西區內考生以廣西藝術類聯考作為錄取依據,我校不再單獨組織考試。山東、湖南、湖北考生須采取面試(或筆試)方式,按照考生所在省招生辦(考試院)的要求到我校在上述三省指定的考點報考。
2.不允許跨省報名考試。
3.考生本人憑居民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藝術專業高考準考證到我校所設的考點考試。
4.報名考務費:美術學、環境設計和視覺傳達專業150元/生,音樂學、舞蹈學、戲劇影視文學
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200元/生。
5.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規定則按該省相關政策執行。
五、分省專業及考試安排(具體測試時間、地點以各省招生考試院安排為準)
省市
專 業
報名時間
考試時間
考 點
山東
美術學
網上報名
2月19日
濟南市招生辦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音樂學 (音樂表演、音樂教育)
舞蹈學
戲劇影視文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湖南
美術學
網上報名
2月22日
以準考證地點為準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音樂學 (音樂表演、音樂教育)
3月2日-3日
2月23日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舞蹈學
戲劇影視文學
3月2日-3日
2月23日
湖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
湖北
美術學
網上報名
3月5日
湖北招生考試院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音樂學 (音樂表演、音樂教育)
舞蹈學
戲劇影視文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注:我校根據上述各省各專業??紙竺藬导芭琶闆r,最后確定各省招生計劃,并報省級高招辦公布。
廣西
美術學
我校在廣西以聯考成績作為錄取依據,不再組織???/p>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音樂學(音樂教育)
舞蹈學
戲劇影視文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六、考試:
考試分為專業考試和文化考試。
專業考試:
(一)美術設計類(含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美術學專業):
1.專業考試科目:色彩、素描
2.成績評定辦法:每門滿分為100分,總成績折合為200分。
注:美術設計類三個專業在廣西區外同一省統考一份試題,我校在同一省的美術類單考成績對三個專業均有效,在同一省的校考排名以及合格證發放均按照美術設計類三個專業在同一省的總和計算。美術設計類考生在指定考點報名時,報任意一個專業均可,專業的確定以高考填報我校專業志愿為準。
(二)音樂學
1.專業考試科目:(1)視唱練耳;(2)專業表演:A、主科:聲樂演唱、器樂演奏任選一門,B、副科:主科考聲樂者須在器樂或舞蹈中任選一門,主科考器樂者須在聲樂或舞蹈中任選一門。
2.成績評定辦法:專業主科滿分為100分,專業副科目滿分為50分,視唱練耳滿分為50分,總成績為200分。
注:專業表演考試曲目自選。主科為聲樂者考試要求為演唱聲樂作品一首。主科為器樂者考試要求為演奏器樂練習曲或樂曲一首。除鋼琴由考點提供外,其它樂器自備。
(三)舞蹈學
1.自選表演:舞蹈劇目(舞種不限)一個。
2.基本功展示:個人技術技巧組合(限1分鐘)。
3.即興表演:即興表演能力測試(1分鐘)。
4.成績評定辦法:自選表演滿分為100分,基本功展示滿分為50分,即興表演滿分為50分,總成績為200分。
5.報考基本條件:符合各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身體健康,五官端正,肢體比例協調,年齡不超過22周歲,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米。
(四) 戲劇影視文學
1.考試科目(筆試):文學寫作、影視評論。
2.成績評定辦法:
滿分為200分,各考試科目權重系數:文學寫作100分,影視評論100分??荚嚂r長:每門科目90分鐘,在同一時段考完,共180分鐘。
(五) 播音與主持藝術
1.考試科目:
(1)專業素質筆試:考試時間90分鐘;
(2)專業素質面試:考生當場播讀指定稿件以及即興評述;
2. 成績評定辦法:
滿分為200分,各考試科目權重系數:專業素質面試滿分100分,專業素質筆試滿分100分。
注:我校藝術類考試合格證發放比例不超過1:4,合格考生可于2016年4月20日后在廣西大學招生信息網自行打印《廣西大學2016年藝術類考試合格證》,我校不再通過其他方式通知考生本人,同時所有考生從當天起登陸廣西大學招生信息網直接查詢專業課成績。(廣西大學招生信息網網址zs.gxu.edu.cn)
文化考試: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
七、錄取原則
考生須取得所在省聯考合格證和我校專業考試合格證(未組織聯考省份的考生以我校專業考試為準),且文化成績達到我校在生源所在地的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我校根據考生報考志愿,貫徹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具體錄取原則為:
美術設計類、音樂學、舞蹈學專業:不分文理科按綜合分[綜合分=(專業考試成績/專業考試成績滿分)×60+(文化考試成績/文化考試成績滿分)×40]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同等條件下文化分優先;
戲劇影視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不分文理科以專業考試成績為基準擇優錄取,同等條件下文化分優先。
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規定則以該省政策為準。
以上錄取原則適用于廣西區外的省份。
八、入學與復查
1.新生報到時,必須攜帶專業課考試準考證、專業課考試合格證、我校錄取通知書,按照入學須知中的各項要求辦理報到入學手續。
2. 考試中有舞弊行為者,取消其考試資格并報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門嚴肅處理。新生入校后必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復查,如發現有代考、冒名頂替等舞弊行為的,一律取消入學資格,退回生源所在省份,并報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九、聯系方式
網址:zs.gxu.edu.cn 郵箱:zsk@gxu.edu.cn
電話:(0771)3232999 傳真:(0771)3234955
5月30日,由起點中文網原創業與骨干團隊成立的創世中文網正式上線,同時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入駐騰訊文學開放平臺。這將盛大文學和其子公司起點中文網離職高管的矛盾沖突推向了頂峰。
就在創世中文網上線前幾分鐘,時代周報記者收到盛大文學的一份公開信。信中稱,此部分管理團隊成員未離職即秘密煽動作家簽約到新公司,在離職并獲得競業禁止補償后,立即無視合同約定,推出馬甲,開展同業競爭。
“法律面前,別說你爸是李剛,李剛本人又如何?”信中還暗諷了與騰訊合作的創世中文網。
盛大文學的反應為何如此強烈?在盛大集團董事長陳天橋的規劃里,盛大文學是整個集團版權內容的輸出源,是將影視、游戲、圖書等業務串聯起來的關鍵因素,是其打造“網絡迪士尼”的重要棋子,不容有失。
但兩年來盛大文學數次啟動IPO未果,內部遇到起點中文網團隊出走變故,外部又遇互聯網巨頭百度、騰訊等貼面競爭,后者紛紛攜重金、流量和強勢渠道加速布局網絡文學業務。
盡管互聯網巨頭還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盛大文學一家獨大的行業地位,但這股布局沖擊波已讓盛大文學著急。網絡文學暗戰一觸即發。
時代周報記者獲知,原起點中文網約20名編輯及三名白金級作家已加盟了創世中文網,另多名也跟著編輯團隊出走了。
但目前盛大文學作者似乎沒有大面積流失,其原因在于“大神級”作者的簽約年限都比較長,一般為3—5年,或者要寫滿幾百萬字甚至千萬字才能離開,不然要支付大筆違約金。
離職潮引發內亂
起點之亂始于2013年初。今年1月9日,起點中文網副總經理羅立宣布從盛大文學離職,此后便開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出走鬧劇。3月6日,盛大文學CEO侯小強稱,已經批準部分起點中文網員工的辭職要求,他自己將直接接管起點中文網。5月6日就傳出消息,從起點中文網出走的原創始人吳文輝團隊獲得騰訊投資。
5月30日,創世中文網正式上線。該網站采用騰訊二級域名,并與騰訊文學資源打通,獲得騰訊讀書頻道資源推薦,集寫作、閱讀、互動社區、版權運營為一體。創世中文網的上線徹底讓盛大文學“爆發”了。
5月28日曾傳出羅立因涉嫌商業賄賂遭盛大文學舉報,并且目前已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在創世中文網上線的當口釋放出這樣的消息,盛大文學的針對性是顯而易見的。關于違約離職員工的訴訟進程,盛大文學尚未向外透露。
但原起點中文網內容運營副總監、創世中文網總編輯楊晨表示:"目前與創世中文網簽約的作家均是法律范圍允許的,合同沒到期的作者,我們不會簽。創世中文網的上線就是對外界質疑的最好回答。"
“我們頂級作者流失較少,部分原因確實是跟我們有合約在身?!逼瘘c中文網常務副總編廖俊華對時代周報記者坦承。他認為,盛大文學是中國最大最領先的網絡文學平臺,有著豐富的讀者資源才是各級作者不愿意離開的原因。
核心團隊動蕩或沖擊IPO
在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看來,起點團隊出走的原因在于盛大文學上市未果,“它們的內部管理也有問題,從內部打聽到的消息是,起點團隊和侯小強之間一直有矛盾”。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原起點團隊最終和盛大文學分道揚鑣,并搭上了互聯網巨頭騰訊這班“快速列車”。原起點中文網總裁吳文輝曾對媒體表示,盛大文學在面對百度、騰訊,面對擁有數億用戶的微信這樣的移動渠道之王時,也會逐漸喪失其網絡文學霸主地位。
在過去幾年里,陳天橋為了打造其夢寐以求的互動娛樂帝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和收購,游戲、文學、視頻、影視、音樂……把凡是跟娛樂沾上邊的東西一一收入囊中。但結果并不令人滿意。作為盛大主要營收來源的游戲業務后勁不足,已經接連被騰訊和網易超越,視頻業務酷6網也是虧損連連早早便退出了核心競爭圈。在硬件領域,2004年的“盒子計劃”夭折后,盛大還推出過電子書Bambook以及智能手機Bambook S1,但市場反應冷淡。
但反觀盛大文學的營收,其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并穩居網絡文學“一哥”地位。2008年其營收為5298萬元,2009年升至1.35億元,2010年和2011年分別為3.93億元和7.01億元。
可以說,盛大文學是陳天橋“孵化”出來最具潛力、最為成功的業務?!斑@次盛大文學動靜這么大,也是因為怕核心團隊動蕩會影響它的市場地位和沖擊IPO。” 孫培麟分析稱。
在巨頭騰訊的支持下,新生的創世中文網也令盛大文學感到“咄咄逼人”。楊晨表示,創世中文網第一個舉措就是打破分成合約作者永久失去版權的“行業慣例”,提出了10萬年薪簽約10萬名作家的初期目標,其設定的最低1500元/月的作者低保制度,亦高于起點中文網的1300元。據了解,目前“投靠”創世中文網的編輯團隊已經多達40多人。
此種情況下,盛大文學不得不作出回應。在5月14日起點中文網新管理團隊公開亮相時,侯小強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過去兩個月,盛大文學主要做了四件事情:編輯在三周之內走了20多人,目前已經招聘完畢,正在培訓;任命了新的管理層;斥資億元,推出面向作者新的福利政策;成立了編劇公司。
互聯網巨頭搶奪市場
連年高速增長,又處于整個互聯網內容的最上游,網絡文學產業成為巨頭殺伐的新戰場。
“文學已逐漸成為包括影視、游戲、動漫等重要的、廣泛的素材來源,具備較強的資本預期。另外,巨頭紛紛涉足網絡文學歸根到底也是移動互聯網入口之爭、產業生態鏈之爭?!卑俣榷嗫衢喿x中心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6月初,百度已經上線了多酷文學網。
“目前還處于版權積累期,未來將探索布局純粹的UGC文學產品,會將八成的收入給予作者,衍生版權也歸屬作者,作者可以自由公開地與所有下游產業鏈洽談衍生版權的售賣,一切以作者為核心?!彼f。
騰訊在網絡文學領域走得更遠一些。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騰訊在2004年就開始布局文學業務,現已形成包括騰訊讀書、 QQ讀書、QQ書城、QQ閱讀在內的多個涵蓋PC端和移動端的平臺。
可以想見,財力和資源豐富的騰訊未來還將加大網絡文學領域的投資并購和扶持力度,來挑戰盛大文學的地位。
對此,侯小強并不以為然。他稱,騰訊十年前就做網絡文學,原創一波、收購一波,華夏文學網背后就是騰訊,(收編吳文輝)其實是騰訊第三次發力網絡文學了。百度也一樣,有百度文庫,還收購了番薯網,“但結果大家都看得到,我唯有祝福他們”。
關鍵詞: 經典文學電影英美文學多媒體教學
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的號召下,各高校的辦學條件設施也不斷改善,很多高校都基本實現了現代化的教學條件;而現代化的教育單靠硬件的完善還不行,還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強化自己的現代化教育的能力與意識,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來。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英美文學教學中,不僅極大地擴展了文學課的教學容量,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首先,可以改善英美文學課中“文學史”與“文學作品欣賞”的沖突。以往的文學課往往不能兼顧兩面,要么偏重于“文學史”的介紹,要么完全忽略“文學史”,只對文學作品進行評論。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后,可以加大教學容量并提高教學質量,如把“文學史”的介紹,包括對作家所屬年代、作家背景、主要作品部分制作成課件,配上圖片、聲音,甚至錄像等圖、文、音并茂的形式,把作家所屬的歷史年代背景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把長篇累牘的“史”壓制成生動的錄像形式,讓學生感性地學習“史”,這就比簡單枯燥地講述“史”生動有趣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增加學生對英美國家社會歷史文化的了解。學生清楚地認識了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后,就為接下來的“文學作品欣賞”打開了思路。
其次,可以改善“文學作品欣賞”與“文學理論介紹”的沖突。由于學時的限制及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文學理論的學習往往是到了研究生階段才開始,而本科階段對文學作品的評論僅限于對作品的寫作背景、主題、結構等基本的評論。教師對涉及有關文學作品的評論也只是宣讀或講述給學生聽,而該評論所運用到的文學批評理論卻絲毫不提或只是點到為止,導致學生不知何為文學批評理論,更不知如何運用文學批評理論對作品進行評論,這不利于培養新型的具有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外語人才。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有限的課時內條理性地將某文學作品所牽涉的批評理論介紹給學生。因此,在進行文學教學時,在引導學生賞析經典作品的同時,還要向學生傳授一些批評方法和批評流派方面的知識,“授之以漁”,而不僅僅是“授之以魚”。教師在指導學生賞析經典名著的過程中,通過典型的作品介紹具有普遍規律的鑒賞知識給學生。由于上課的時間一般為一年,學生沒有時間讀完教師要講授的名著,通過放映文學名著和多媒體影碟,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故事的基本情節,然后教師可進行“啟發式”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學能力”。
經典英語電影為英國文學選讀課程提供了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電影的表現手法直觀、聲情并茂,富于藝術感染力,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持久的興趣和注意力。電影中所創設的語言環境、所提供的多媒體素材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經典電影能夠反映時代的發展,能夠體現后人對文學名著的重新詮釋。電影工作者的再次創作賦予文學作品以新意,這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筆者在近幾年的英美文學教學中,利用PowerPoint將演示型課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達到了較為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特別是在進行文選的分析討論時,運用了大量的經典英美文學電影來開展教學。經典英語電影為文學作品選讀課程提供了與作品大體一致的故事梗概、人物塑造、精彩片段等視頻、音頻資源。這些多媒體元素的加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熱情。電影幾乎集音樂、舞蹈、建筑、雕塑、繪畫等所有藝術形式于一身,電影的表現手法直觀、形聲并茂,內容豐富,具有藝術感染力,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高度的興趣和注意力。電影中所創設的語言環境、所提供的多媒體素材有助于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經過電影工作者的再次創作,經典電影能夠反映時代的發展,能夠體現后人對文學名著的重新詮釋,并賦予其以新意,這便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筆者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就如何有效地利用經典英語電影資源來開展英美文學課堂教學,使之有效地為教學服務作如下幾方面的論述。
一、靜態圖片的采集與使用
經典英語電影為英國文學課程提供了大量的生動、形象、直觀的多媒體素材,如圖片資源。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將大量的從電影中捕捉的圖片資源運用于多媒體教學課件之中,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在分析文學作品,特別是分析戲劇和小說時,首先要對其中的人物進行簡單介紹,然后利用超級解霸捕捉圖片的功能,從電影中捕捉一些人物圖片,形象直觀,使學生易于記憶和掌握。由于課時有限,有些作品只能作簡單介紹,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使用靜態的圖片資料進行課件的制作,既形象直觀又簡便快捷。如《呼嘯山莊》是艾米麗?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說,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屬非重點教學內容,只作簡單介紹,因此筆者從電影《呼嘯山莊》中采集好素材,然后設計整體布局,運用幻燈片覆蓋、隱藏、層疊等技巧,將圖片分別插入幻燈片,并加以精練的文字介紹,這樣,兩張幻燈片便制作完成,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動態視頻的采集與使用
1.觀摩完整的原著影視片
應用影視輔助英美文學教學的具體方法因人而異??偟膩碇v,讓學生觀摩完整的原著影視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最佳。但是,由于課時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在課堂上完整地播放原著影視有時困難較大。我們能夠變通的方法也很多,例如:把英美文學原著影視片壓縮后放到校園網上,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觀看,并布置幾條相關的思考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也可以建議有條件的學生購置一些英美原著影視片,在學生之間實施原著影視片的交流,以利于相互幫助學習。另外,英美文學課的教師也可以有計劃地開設一些專業選修課,如《英美名著影視欣賞》,以便實現不同課程之間的互補。
2.影視的剪輯與對比式教學
在英美文學教學中,我們常用的方法是結合課程的講授,播放一些影視剪輯。影視剪輯應該是文學作品內涵豐富或教師難于口述的內容。我們也可以把影視剪輯插入到自己的多媒體課件之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一部原著影視不能剪輯太多、太零碎。
我們能夠搜索到的影視資源越來越豐富。以英國文學為例,有關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薩克雷的《名利場》、湯姆斯?哈代的《苔絲》等原著影視,就存在幾個不同的版本。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不同的版本,實施對比式教學。另外,原著影視中的字幕(中文,英文)也是我們根據教學環境進行調節的有效手段。
三、音頻資源的有效利用
經典英語電影中蘊含著豐富的音頻資源,使用音頻編輯工具從電影中采集音頻片段,充實于多媒體課件中,不僅有助于文本的分析,還有助于訓練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如分析《哈姆雷特》的“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時,教師可以編輯這樣一個流程:“勞倫斯?奧立弗的哈姆雷特內心獨白(視頻)、英文原文(純文本)、朱生豪先生的譯文(純文本)、孫道臨先生的配音片段(音頻)?!痹摿鞒碳曈X聽覺資源于一身,勞倫斯?奧立弗栩栩如生的演繹,孫道臨先生生動傳神的刻畫,一個鮮活的哈姆雷特便呈現在學生面前。
總之,經典英語電影這一超文本形式進入多媒體課堂,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多姿多彩、聲情并茂的教學元素,其內容和表現形式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所無法企及的。在實施影視輔助英美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將是人們保守的教學觀念。因為有人會覺得這種教學方法有“不務正業”、“浪費時間”之嫌。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導致人們的教學觀念的變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經典電影形象生動的畫面、精彩動人的故事情節及電影獨特的藝術魅力去感染學生,使經典電影與文學作品選讀有效整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文化素養及其文學作品欣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南昌,鐘志賢.電影資源的教育魅力及其教學應用的關鍵設計[J].中小學電教,2005,(1).
[2]楊麗麗,張耀龍.從傳統教學走向網絡化的嘗試性實踐[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6,(6).
[3]孫紅洪.電影文學教學個案分析[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