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增廣賢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黃金無假,阿魏無真。
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癡人。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鬧里有錢,靜處安身。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
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
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人不通今古,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敗之有余。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善化不足,惡化有余。
水太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知者減半,省者全無。
在家由父,出家從夫。
癡人畏婦,賢女敬夫。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竹籬茅舍風光好,道院僧堂終不如。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禮。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求財恨不得,財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妒財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墻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賊是小人,知過君子。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頭。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發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路逢險處難回避,事到頭來不自由。
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
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
生不論魂,死不認尸。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得寵思辱,安居慮危。
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
英雄行險道,富貴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
閑事休管,無事早歸。
假緞染就真紅色,也被旁人說是非。
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龍生龍子,虎生豹兒。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風凰池。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養兒待老,積谷防饑。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數家之口,可以無饑矣。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時來風送騰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官清書吏瘦,神靈廟祝肥。
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狼之威。
饒人算人之本,輸人算人之機。
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
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凄。
種麻得麻,種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寧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愿兒孫個個賢。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將相胸前堪走馬,公候肚里好撐船。
富人思來年,窮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物件莫取錢。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
但能依本分,終須無煩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日子不到。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傳實。
凡事要好,須問三老。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饑,夜夜防盜。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遇飲酒時須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
會使不在家豪富,風流不用著衣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
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你急他未急,人閑心不閑。
隱惡揚善,執其兩端。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既墜釜甑,反顧無益。
翻覆之水,收之實難。
人生知足何時足,人老偷閑且是閑。
但有綠楊堪系馬,處處有路透長安。
見者易,學者難。
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難。
道路各別,養家一般。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點石化為金,人心猶未足。
信了肚,賣了屋。
他人觀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誰人不愛子孫賢,誰人不愛千鐘粟。
莫把真心空計較,五行不是這題目。
與人不睦,勸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河狹水急,人急計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
人不勸不善,鐘不打不鳴。
無錢方斷酒,臨老始看經。
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與子孫耕。
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爭。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滿謝蒼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論逞英雄,家計漸漸退。
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
一人有慶,兆民咸賴。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連年雨,行船又遇打頭風。
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
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
禮義生于富足,盜賊出于貧窮。
天上眾星皆拱北,世間無水不朝東。
君子安平,達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與笙簧。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
善必壽老,惡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藥,快心事過恐生殃。
富貴定要安本分,貧窮不必枉思量。
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貪他一斗米,失卻半年糧。
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龍歸晚洞云猶濕,麝過春山草木香。
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
人貧志短,馬瘦毛長。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貧無達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藥方。
觸來莫與說,事過心清涼。
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
濟濟之士,為酒所傷。
蒿草之下,或有蘭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卿。
醉后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萬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里送毫毛,禮輕仁義重。
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世事明如鏡,前程暗似漆。
光陰黃金難買,一世如駒過隙。
良田萬傾,日食一升。
大廈千間,夜眠八尺。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
一字入公門,九牛拖不出。
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
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天眼恢恢,報應甚速。
圣賢言語,神欽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見。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
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不消。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苗從地發,樹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正條,民有和約。
閑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
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地勤耕足養家。
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無愁月影斜。
說到底,品牌是人性的綜合體現。品牌這個詞也并非西方人的“發明”,最多只能算作是“發現”而已。事實上,人類社會大規模商品交易的出現,品牌就已經隨之誕生了,只是當時沒有明確稱之為“品牌”。我們必須找到適合我國企業現狀的品牌塑造策略,才能一步步塑造出自己的強勢品牌。這也是我們應該早日認清的道理。
做品牌需要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做人同樣需要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做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做人同樣是一項系統工程。品牌成長過程中隨時都可能觸礁,做品牌極其不易;人的一生同樣是充滿跌宕起伏,做人也是非常不易。
品牌即人品,做品牌首先要學會做人,具有經得起考驗的“人品”。一個企業家或品牌策劃人做不好“人”,或者說沒有過硬的“人品”,其操作的品牌肯定經不起時間和社會的考驗。我們都知道,謊言經不起歷史的考驗,帶有欺騙的品牌同樣會被市場淘汰。
做人需要智慧,做品牌同樣智慧。而且,可以說,中國現在的市場環境,成功塑造一個品牌更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一些雕蟲小技。但是,很可惜,現在很多品牌在塑造過程中缺乏大的智慧,綽綽有余的是一些“投機取巧”和雕蟲小技。
這與人們的浮躁心態以及對品牌的認識不足密切相關,而且很多人只有強烈的短期投機心理,而不具有長期投資心理。我在這里不從道德層面來批派品牌塑造者的短期投機心理,但是必須提醒品牌塑造者,這種品牌塑造過程中的投機心理,其危害是十分巨大的,迫切需要企業家和品牌策劃人深入反思。 可以說,一個品牌在誕生和發展的歷程中,必須經受人生智慧的洗禮,否則品牌必然難逃夭折或短命的厄運。
【關鍵詞】 前列腺切除;膀胱沖洗;沖洗液溫度;護理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好發于 60 歲以上。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有很多,而手術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最佳方法。膀胱沖洗是前列腺切除術后的必要治療措施,故術后做好膀胱沖洗,對患者康復,防止并發癥尤為重要。防止術后膀胱痙攣是護理的重點及難點,我院對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的護理發現膀胱沖洗液加溫至20℃~ 30℃可減少術后膀胱痙攣的發生,減少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臨床資料
1. 1 一般資料 2007 年 1 月—2009 年 11 月, 我院因前列腺增生癥住院患者89 例, 全部病例符合臨床手術指征,術前均無嚴重并發癥。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6例, 采用膀胱沖洗液加溫的方法,年齡59~80歲, 病程3~9年; 對照組43例, 采用未經加溫處理的膀胱沖洗液, 年齡65~88 歲, 病程3~9年。
1. 2 方法 取靜脈營養袋1只, 無菌連接管 1只, 恒溫箱1只, 復合碘1瓶, 棉簽1包, 外用生理鹽水若干瓶, 網袋若干只。觀察組采用將外用生理鹽水加熱的方法進行沖洗。將需要預熱的無菌外用生理鹽水若干瓶放入恒溫箱內, 冬季將恒溫箱的溫度調至溫度20℃~ 30℃, 待生理鹽水溫度上升到與恒溫箱內水溫一致時, 將生理鹽水灌入無菌營養袋, 再按普通方法進行膀胱沖洗。對照組用普通方法行持續膀胱沖洗(即將外用生理鹽水直接灌入無菌營養袋, 通過無菌連接管與病人三腔導尿管, 直接注入膀胱進行持續沖洗)。其他護理措施兩組均相同。兩組均在術后 6h開始評估病人膀胱痙攣情況。術后持續沖洗3~5天。
2 結果
兩組術后發生膀胱痙攣率的比較見表1。表1 兩組術后發生膀胱痙攣率的比較
經χ2檢驗0.025>P>0.01,差異有顯著性,可以認為觀察組術后發生膀胱痙攣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對膀胱沖洗液適度加溫可減少術后膀胱痙攣的發生。
3 護理
3.1 做好心理護理 精神緊張是膀胱痙攣的誘因,因此術前應配合手術醫師向患者交待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可能采取的治療措施及護理,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
3.2 嚴格掌握膀胱沖洗液及沖洗液溫度 前列腺增生術后患者常用生理鹽水作膀胱沖洗液。如采用溫度在 30℃~38℃的沖洗液沖洗膀胱,可使膀胱出血量有所增加,為了減少患者膀胱痙攣和膀胱出血,膀胱沖洗液的適宜溫度應為20℃~30℃[1],這樣會使患者感覺舒適,利于恢復,減少痛苦。注意做好巡視工作,天氣寒冷時應在營養袋外加特制棉袋加以保溫,以保持沖洗液溫度。
3.3 嚴密觀察沖洗液量和引流液量及顏色 膀胱沖洗引出液的顏色由紅變淡紅最后肉眼觀察無血尿。根據沖洗液量及引流液量及時排除故障,勿使尿管扭曲、脫落,定時擠壓引流管,防止滲血凝集成血塊阻塞引流管。注意沖洗速度與引流速度,勿使沖洗液流空,并進行出量與入量的統計,引流液量應大于沖洗液量,防止膀胱內液體潴留。如出現血塊阻塞引流不暢時,用無菌注射器抽滅菌生理鹽水加壓反復沖洗。
3.4 加強基礎護理 膀胱沖洗防止尿路感染尤為重要。沖洗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會及尿道口清潔,每天用0.5%碘伏棉球消毒 4 次,引流袋每天更換并及時排空袋中引流液。應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量起到生理性沖洗作用,減少細菌停留在尿路的機會。必要時遵醫囑按時、按量使用抗生素。
4 討論
由于膀胱的神經解剖特點, 膀胱黏膜, 特別是膀胱三角區的黏膜對溫度、壓力、機械性刺激等極為敏感, 再加上術中手術刺激、術后留置氣囊導尿和膀胱沖洗液溫度與壓力等因素, 都導致膀胱逼尿肌不由自主地收縮產生膀胱痙攣。前列腺增生術后并發的膀胱無抑制性收縮 (膀胱痙攣 )發生率達 40% ~50%[2]。前列腺增生患者多為高齡老人,在經過手術應激后身體適應調節能力均大幅度下降,對冷刺激也更敏感,更易導致膀胱痙攣的發生。加之老年病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動脈硬化、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病,強烈的疼痛刺激及緊張情緒都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危及生命健康[3]。膀胱沖洗的目的在于將滲入膀胱內的血液沖出,避免膀胱內形成血凝塊,導致膀胱痙攣,引發其他不良反應 。通過對沖洗液的適度加溫,既減少了對膀胱的冷刺激, 減輕因沖洗液溫度過低導致的寒冷反應及患者的恐懼心理,又不致引起傷口出血,起到了很好地減輕痙攣疼痛、預防并發癥的效果,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降低其醫療費用有重要作用,是一種安全、簡便、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蘆萍,郭建華,李麗莉.不同溫度沖洗液沖洗膀胱引起病人體溫變化的探討.護士進修雜志,2001,16 (7) :489-490.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作者:明·馮夢龍)
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作者:《增廣賢文》)
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作者:《增廣賢文》)
千里不欺孤,獨木不成林。(作者:《增廣賢文》)
事業文章,隨身消毀,而精神萬古不滅;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如斯。(作者:《增廣賢文》)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
1課
江畔獨步尋花
一.誦讀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2.明確誦讀內容:《江畔獨步尋花》
3.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4.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2課
雨晴
誦讀內容:《雨晴》
二.教學目標:
1.會背《雨晴》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雨晴》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3課
宿新市徐公店
一.誦讀內容:《宿新市徐公店》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2.明確誦讀內容:《宿新市徐公店》
3.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4.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4課
《增廣賢文》七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七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2.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3.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4.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5課
《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一.誦讀內容:《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6課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一.誦讀內容:《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7課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一.誦讀內容:《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會背這首古詩
2.了解這首古詩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8課
《增廣賢文》七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七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1.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七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9課
絕句四首
誦讀內容:《絕句四首》
二.教學目標:
1.會背《絕句四首》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絕句四首》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0課
三衢道中
一、誦讀內容:《三衢道中》
二.教學目標:
1.會背《三衢道中》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三衢道中》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1課
到京師
一、誦讀內容:《到京師》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到京師》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到京師》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2課
《增廣賢文》九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九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九
2.了解這兩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九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3課
滁州西澗
一、誦讀內容:《滁州西澗》
二.教學目標:
1.會背《滁州西澗》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滁州西澗》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4課
咸陽值雨
一、誦讀內容:《咸陽值雨》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咸陽值雨》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咸陽值雨》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5課
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誦讀內容:《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教學目標:
1.會背《飲湖上初晴后雨》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飲湖上初晴后雨》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5)背誦:
六、課堂小結:(略)
16課
《增廣賢文》十
一、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十
二.教學目標:
1.會背《增廣賢文》十
2.了解這篇古文意思及出處。
3、激發學生朗讀、背誦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背誦、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理解與背誦。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指導過程:
1.談話激趣(略)
明確誦讀內容:《增廣賢文》十
2.提出誦讀的要求:(1)讀正確,讀通順,有感情。
(2)讀、想、交流古詩文意思及用處。
3.檢查效果及指導:
(1)指名讀并評議:正確、通順、有感情。
(2)讀的方法:停頓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聲音的輕重。
(3)朗讀示范。
(4)學生自由讀。
(5)抽查理解及用處。
1、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勸報親恩篇》
5、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6、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7、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8、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增廣賢文》
10、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1、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2、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13、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大學》
14、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
15、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16、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孔子
1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18、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孔子
20、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1、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22、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3、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24、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報親恩篇》
25、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6、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
2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8、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29、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親恩篇》
3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第一》
3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3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33、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
3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36、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37、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親恩篇》
38、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勸報親恩篇》
39、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林逋《省心錄》
4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41、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李毓秀《弟子規》
42、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3、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勸報親恩篇》
4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45、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46、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2、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陷V
3、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p>
4、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ㄇ疤K聯)高爾基
5、母親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的?!徒?/p>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秳駡笥H恩篇》
7、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8、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9、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李毓秀《弟子規》
10、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11、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2、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親恩篇》
1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14、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15、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秳駡笥H恩篇》
16、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秳駡笥H恩篇》
17、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睹献印けM心上》
18、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ǚǎ┯旯?/p>
19、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ǖ拢└璧?/p>
20、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ǚǎ┧緶_
2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22、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钬剐?/p>
23、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4、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都艺Z·弟子行》
2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27、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28、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29、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30、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31、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32、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了骺死住?/p>
33、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钬剐恪兜茏右帯?/p>
34、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郀柣?/p>
35、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秳訄笥H恩篇》
36、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38、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39、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0、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41、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惡曛\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3、孝敬父母經??梢源孀罡哔F的感情。——孟軻
44、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彀貜]
4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
46、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_素
47、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48、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睹t集》
4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50、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51、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缎⒔洝?/p>
52、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洞髮W》
53、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54、侍于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55、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6、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ü帕_馬)西塞羅
57、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仙?/p>
58、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秳駡笥H恩篇》
59、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皱汀妒⌒匿洝?/p>
60、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ㄒ獯罄﹣喢灼跛?/p>
61、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对鰪V賢文》
62、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鋭t天
63、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鬃?/p>
64、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f子
6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度龂尽の簳?/p>
66、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端难浴?/p>
6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68、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意大利)亞米契斯
6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7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71、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
72、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清)李毓秀《弟子規》
73、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髯?/p>
74、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鬟_菲爾德
75、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76、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77、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春秋)《禮記》
78、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鬃?/p>
凡是經得起歷史長河大浪淘沙而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最終都會成為傳承文化中的經典。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方塊文字中蘊涵和凝聚的,源遠流長的是聚合著我們民族的宏大精神和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言簡意賅,“含義深遠即話少,其意無窮淵流長”。
由山湖紀人編著,海天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圣賢經》仿照古代蒙學經典之一《增廣賢文》所編撰,據《中華韻典》依韻歸類,且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它是經歷不同的年代逐漸累積下來的華夏文化之精華。因此,我們在《中華圣賢經》一書中,不僅可以讀到古時諸如“知己知彼”,更有現代社會流傳深遠的格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等跨越時間和年代的限制,為引古通今的名言警句。與時俱進是《中華圣賢經》的一大時代特點之一。讀者可以從中領略到適合某個時代的`特定環境中生發的處世哲學或奮斗精神,這讓讀者在體會古代文化文明智慧的同時,又不會產生與社會相去太遠的疏離感。
今韻新訂增廣賢文《中華圣賢經》是一本秉承華夏精神文明精髓,集傳統文化于一體,又契合當今精神生活所需的經典之作。
《中華圣賢經》匯集了中國數千年來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俚諺俗語?!吨腥A圣賢經》一書中俚語較多,給人一種非常通俗的大眾化之感。綜觀我們的社會,普通大眾畢竟是占據了這個社會的絕大部分群體,而智慧通常又是有大部分來自人民。俚語更加符合普通大眾的審美觀念。這使《中華圣賢經》更易于在人群中流傳。同時,《中華圣賢經》中也有古代積累來的中華文化精粹之一成語。她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歷代賢哲圣人的思想,更是整個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處世之道,正所謂“人情世故,閱人閱己”,真乃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當然其中缺不了的是中國文學中意境深遠的哲理詩?!吨腥A圣賢經》中語言形式多樣,它恰恰適合了不同階層的閱讀人群。
與中國比較傳統的一些說理文不同,像《世說新語》、《菜根譚》,它們更加偏向用一則一則的小故事來闡明某一個處世哲學。而《中華圣賢經》則是各種已經經過提煉的語言的精華,它無需再從故事中思考,全書總共才3萬字,旨意以精煉而簡省的文字向人們傳遞種種可以喚起讀者內含智慧的真諦,并與之共鳴。
中國對于教育小孩子有傳統的蒙學。眾所周知,傳統的蒙學經典有如《千字文》、《三字經》等,這些都是言語精練的文章,能夠在寥寥數語中點明道理,啟蒙小孩兒“入世”。
關鍵詞:誦讀;快樂;經典
一、一花獨放不是秀,萬紫千紅才是春
一節傳統文化課上,學生正在我的指導下學習《弟子規》的內容,劉××突然站起來說:“王老師,這一學期要求背誦的傳統文化內容,我都背熟了?!蔽乙宦?,簡直有點不相信,為了證實她的實力,我把她請到了講臺上,真沒想到小姑娘真的一口氣熟練地背下了所有內容,同學們不僅都睜大了眼睛,不約而同地一起喊出了“哇塞”,這也真出乎我的意料。既然她已經背熟了,再讓她與全班同學一起背誦,便是浪費她的時間,這一瞬間我突發奇想:我要鼓勵更多的孩子在傳統文化的海洋里自由徜徉,在經典的誦讀中快樂成長。于是我趁著同學們熱情高漲,在班里宣布:“誰能把這一學期的全部內容背熟,將被評為背誦小能手,發喜報一張,老師還會給他(她)照相留作紀念?!蓖瑢W們滿臉喜悅,躍躍欲試,我趁熱打鐵,看誰能第一個拿到喜報。結果第二天一早來到學校,劉××第一個高舉著昨天剛發的《出塞》《三字經》《百家姓》節選、《增廣賢文》節選內容來到我跟前開始挑戰,結果四個內容背得滾瓜爛熟?!把员匦?,行必果”,下午第一節課,我在班里給劉××同學舉行了頒獎儀式,同學們都圍在她的身邊,爭先恐后看她的喜報。第二天,第三天……王××、高××、王××……他們都拿到了喜報,在他們的帶動下,同學們的誦讀興趣一發不可收拾,都唯恐落后,得不到喜報,老師的相機里沒有他們獲獎的身影。既然得獎的同學越來越多,應該讓他們在剩余的時間里再背些別的經典文化,于是在征得家長同意后,每人買了一本《增廣賢文》,因為書里的句子比較短小,圖文并茂,孩子的閱讀興趣更高了。
二、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
班級的經典誦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同學們背誦的積極性一浪高過一浪,一天早晨我來到班里,按照慣例同學們陸續來到我的跟前,讓我檢查背誦情況,忽然我感覺身后被人拽了一下,回頭一看,原來是丁××同學。你可知道,他可是我們班有名的學困生,爸媽常年在外打工,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他,一年級剛到我們班時,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發音不準,四個聲調教了他幾十遍也分不清,竟然在一次檢查作業的時候,同村的一位同學說“丁××的家庭作業沒完成,因為他吃晚飯后就睡著了,爺爺喝酒了,沒叫醒他?!边@個“老大難”真是讓我束手無策,今天他能給我什么驚喜?我拿過他的書,認真地聽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少成若天性……”我剛想讓他回到座位上,可是他又翻到了《弟子規》節選一的內容,這時我看到他每背一個字都要使上一股勁,手也在不停地用力,這篇弟子規的內容有點長,背到一半,他就卡殼了,我想等他一會兒,可他自覺地說:“老師,我再回去背背,行嗎?”今天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盡管第二段他沒有背下來,在下面他肯定下了不少功夫。當著大家的面,我大聲地說:“丁××,你真了不起,你已經超過了很多同學,加油!”我把一顆紅五角星認真地貼在了他的書上,班里又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看著同學們認真投入的樣子,一陣欣慰涌上心頭。
如今的孩子都不缺小聰明,他們需要的是大智慧。智慧從何而來,就是從圣賢經典中來。誦讀10萬經典,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將是一筆何等巨大的財富!孩子在班級中集體誦讀,比單獨由家長逼著誦讀效果要好。開學第三天,董××的媽媽給我發來了短信“王老師,上學期的《增廣賢文》背誦活動搞得很好,曾有一段時間,到書店就看這類書,然后就大背特背。她背得很快,我買了本《弟子規》擔心在家實施不下去,您是否在課堂上鼓勵一下孩子,有余力的可以多背,您可以指定篇目,以激發孩子的這種熱情。這個階段正處于記憶的好階段,多背一些經典,一來幫孩子儲存一些精神養分,二來比賽背誦能樹立你追我趕的學風。”家長的信任和希望又一次讓我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重大,以后的路需要我用更多的激勵方式來引導孩子。
我感動,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感動,在與學生一起比賽誦讀的時刻,我享受到了教學相長的樂趣;我感動,家長的支持鼓勵信任,成了孩子們樂于學習的助推劑,成了我積極工作的動力。
我們的責任不只是讓孩子背誦一些經典,更要培養孩子誦讀經典的習慣,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讓這種學習成為陪伴他一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