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

    第1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智能電網的概念是通過應用電力電子、信息以及通信技術,智能電網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使能源效率最大化。1、智能電網目標是使用各種傳感器實時計算,增強電能力,減少輸電線路故障。測試設備:太陽能輻射、風向、速度、環境溫度、電流、線溫、輸電線路監測傳感器。數字變電站目標:應用數字化設施降低故障與成本。測試設備:154KV&23KVGIS智能電力設備。智能配電系統目標:分布式發電可以實現雙向故障檢測,優化負載平衡。測試設備:避雷監測裝置、分布式發電接口設備。2、智能用戶目標:建設基礎設施,發展需求響應新商業模式。測試設備:AMI先進計量設施,小型風電、太陽能發電、電動汽車充電器、儲能電池、智能電器、家庭能源管理。3、智能運輸目標:發展各種電動車充電設施、付費及操作系統。測試設施:快速充電器、充電樁、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操作系統。4、智能可再生能源目標:穩定電力質量的輸出與補償。測試設備: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靜止同步補償器。5、智能電力服務目標:實時電價收費設計、聯盟之間電力交換,數據采集及驗證。測試設備:智能面板/智能服務門戶。

    二、智能電網標準化

    1、智能電網標準化主要計劃5個主要項目是:發展國際互操作性標準框架、建立框架操作及管理系統、發展主要部門關鍵標準、促進全球標準化活動、建立全球合格評定和認證體系。策略是:與韓國智能電網協會、智能電網研究院及聯盟建立標準合作系統;通過濟州島示范項目驗證測試與開發標準;通過標準合作,進行標準活動的管理。目標是建立智能電網標準體系,引領全球標準。另外,標準合作系統有科技與標準研究院、韓國IBC專家委員會、智能電網標準化論壇、智能電網協會等以及不同領域的委員會等。2、智能電網主要標準研發主要成就:確定約100個國家標準包括智能電網的核心:IEC61850標準;確定包括智能電表、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等核心設備的韓國國家KS認證標準。研發標準接口圍繞國家標準協調員,促進智能電網接口的相關研發業務;國際標準、KS標準。3、韓國智能電網互操作性標準框架及路線圖內容包括:智能電網概念域模型、數據模型(研究/推論)、智能電網功能(研究/定義)、不同領域智能電網標準差距(分析)、智能電網標準開發PAP(推論)、智能電網標準路線圖(推論)。框架路線為:(2011~2012年)韓國智能電網概念模型定義,為供應商提供基本立場及指南。(2013~2014年)為基準城市進行標準指導,包括安全、測試/批準、修改。(2015~2016年)建立合格評定及認證系統。

    三、韓國智能電網示范基地

    第2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關鍵詞】電力通信 一體化協議棧 通信架構

    一、引言

    隨著電力通信網絡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愈加復雜,網絡層次和種類增多,逐漸發展為國網、區域網、省網、地區網及縣級網的分層次組網的格局[1]。設備種類、數量、光纜公里數、帶寬、電路等通信資源都在迅速增加[2],網絡運行、維護與管理難題也隨之出現,故障定位、故障處理、資源調度等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影響到電力通信網的運行質量與效率。

    只有實現電網一體化通信才能實現對這些資源的績優管理,才能及時反映設備和系統的動態變化,才能實現網絡資源的動態更新[3]。電網一體化通信的研究與分析,關鍵在于電力業務特點分析及其對應通信需求分析,以保障電網通信提供可靠、實時和安全,保障整個電力系統的有效、安全、穩定運行和運營管理。論文主要對電網一體化通信體系涉及的通信環節中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分析研究。

    二、一體化通信實現方案研究

    電網一體化通信主要完成各個不同通信協議的映射,完成信息模型與信息交換模型的建立,以此完成不同體系之間的一體化通信。

    如圖1所示,協議棧分為4層:底層通信協議、協議映射、信息與信息交換模型、應用層。

    底層通信協議:即OSI環境,用于在不同網絡中傳輸報文與數據流;

    協議映射:將信息與信息交換模型適配入不同的電力通信網絡中,如WSN、PLC、以太網等;

    信息與信息交換模型:構建統一的電力信息模型與信息交換方式;

    應用層:為不同電力應用,如:運行、需求響應、營銷等,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電網一體化通信架構研究

    體系架構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到對舊系統的兼容、功能、信息通信、安全等因素。

    圖2為論文提出的架構,電網側系統包括配網能量管理系統、輸電網能量管理系統、高級量測系統主站等;用戶側主要包括各種智能設備和用戶側能源管理系統。

    其中GS為電網側系統(Grid side System),包括服務提供商系統、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統、能源提供商系統、ESCO,高級計量體系架構、其他操作系統等相關電網側所使用的系統。

    US:用戶側智能系統,主要包括能源管理系統、分布式發電系統、用戶進程等其他系統。

    UE:用戶側智能設備,包括太陽能發電控制設備、網關設備、分布式電源、恒溫器、簡單負荷控制設備、能源存儲設備、家庭商業自動化設備、智能電表、可調光源等。

    電網側網絡:電網側網絡由有線或無線網絡組成,所有電網側網絡智能設備都能夠通過電網側網絡連入核心網中。無線網絡可能是CDMA,GSM,GPRS,iDEN,WIMAX,LTE等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的網絡、多播網絡,甚至是衛星網絡。

    電網一用戶網絡:電網一用戶網絡用于連接電網測與用戶測網絡,可能是公網也可能是私網。用戶側網絡也可能是有線的或是無線的,主要提供電網側與用戶側網絡的互聯。

    用戶側網絡:用戶側網絡指的是連接電網用戶設備任何的網絡,可以是有線的無線的,主要是公網。

    這種架構的特點如下:

    (1)電網可以通過智能電表(采用AMI網絡,包括電表直接控制部分用電設備),或者通信網關(采用英特網等公網),或者通過專用網關(采用專網但不通過智能電表的情況下)三種主要形式和用戶交互。

    (2)考慮到工業、商業、居民各種用戶。本標準支持三種用戶側智能設備控制模式:設備本地自主控制;通過用戶能源管理集中協調再與電網交互;受電網側直接控制。

    (3)圖2中中間部分是電網和用戶交互的關鍵,僅需要對中間部分進行重新設計實現就能夠完成電網一體化通信。

    四、結束語

    智能電網背景下的全控制對電力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實現電力系統通信的一體化,統一化才能夠保障電網通信提供可靠、實時和安全,保障整個電力系統的有效、安全、穩定運行和運營管理。

    第3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智能建筑;設備能源;管理系統

    1節能建筑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國在《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中對智能建筑的定義是“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新、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建筑能耗占整個社會的能源消耗的較大份額,而其中建筑信息系統、建筑設備(空調、照明、電梯等)、建筑安防系統是建筑能源消耗中的主要部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節能意識的增強,舒適、節能及安全的智能建筑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與趨勢。新興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正是一種可以適應建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與建筑信息、設備、安防系統相融合的技術手段,能夠大幅提高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2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目標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目標首先就是要提高建筑通信系統、建筑設備(空調、照明、電梯等)、建筑安防系統的能源消耗水平,通過自動控制,將不必要運行的設備、通道、線路及時置于休眠狀態,并提高現有運行設備的運行效率。而智能建筑與以往的舊有建筑相比的主要優勢在于通過基于數字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系統將以往各自為戰、互不相同的通信、設備、安防系統集成起來,形成一個共有的平臺,并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建筑內的各系統的遠程操控。互聯網技術在此提供強大的數據傳輸、計算及處理功能,打通了傳統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間信息交流和集成的諸多障礙。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集成節能特點具體體現在對智能建筑BAS控制方案的優化與融合,目標是為了對建筑的能耗實現精確的計量,進行能耗分類歸納匯總,計算單位平均能耗,查找高耗能點和挖掘節能潛力。對于智能建筑能耗集成管理的重點主要有兩方面:(1)對能源消耗信息的集中采集與監測;(2)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建筑中各系統的集中的遠程監控,在保證建筑功能服務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智能建筑能耗水平。在能源消耗信息的集中采集與監測方面,通過采用與互聯網兼容的數據收集單元全面采集對室內外的溫度、濕度、CO2濃度等環境信息。在遠程監控方面,在考慮了收集上來的不斷變化的室內和室外環境信息,在允許的范圍內系統的確定變量的控制,尋找最小的能耗輸入,遠程地控制照明、風機、水泵、空調機組,從而來滿足室內舒適度和健康環境。

    3智能建筑節能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發展

    互聯網技術應用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統中通常可以劃分為3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如圖1所示。感知層主要就是完成采集數據的任務。通過各種傳感器、控制器等智能裝置自動采集物體的各種信息,實現物體識別、信息采集、數據上傳的功能。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運用系統集成的方法和手段,借助樓宇自動化系統(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完成各個子系統的關鍵數據的采集和存儲。這類代表性的信息比如設備用電信息、環境信息、空間信息、時間信息等,從而建立智能建筑較完整的系統運行數據庫,為下一步的設備運行管理分析和能源管理分析作數據儲備。網絡層主要就是實現數據信息的處理、傳輸和控制。網絡層作為互聯網體系架構的中間層,是互聯網的中心環節,包括Internet,3G/4G,WiFi等有線和無線的通信網絡,同時還有基于以太網TCP/IP等的通信控制網絡。應用層的主要任務是對于已經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利用經過分析處理的數據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功能。應用層對于基礎的數據分析是根據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采集到的數據完成設備查詢分析。應用層軟件將基于數據模型,并根據數據統計結果,分析能源消耗數據與用能結構,通過對能量消耗狀況的掌握,能準確找到建筑物中能耗可能的控制點。根據事先建立的全國的同類建筑運行狀態和行業規定標準的能耗數據庫,建立標準的數據節能特征數模曲線,通過對比分析,找出能耗偏高的癥結所在,并給出科學的、合理的、可行的一套基本的優化節能管理方案,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互聯網技術除了可以收集、分析能耗情況、遠程控制高能耗設備,還可以進行建筑設備的故障診斷、維護管理及自動調試。傳統的設備維護管理是按照維護計劃進行執行,不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備無故障時也浪費了人力。而通過互聯網技術收集到的設備數據信息,可以有效地、有針對性地對可能產生問題數據的設備及時地進行維護,大幅提高了設備的維護水平,降低了維護成本,同時對于由于設備故障產生的高能耗問題預先進行解決。通過互聯網系統采集到的基礎數據也可以用于對智能建筑的節能效果進行分析。通過實際能耗情況和節能計劃對比分析可以得到實際的節能效果。通過這種分析可以幫助用能單位后期更加詳細地制定能源消耗指標,并實時地加以監督,及時地制定改進措施。最終通過節能分析,可以記錄并各項節能措施的節能量,并能夠清晰了解、展示節能改造的實際效果。

    4智能建筑節能技術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實例

    互聯網系統應用于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統中,能夠讓建筑內的通風空調系統運行在全自動狀態。智能控制方式可以預先設定若干基本工作狀態,根據天氣情況、房間內的人員情況,自動地調整房間內的供熱、供冷及通風量。例如,在上班時間到來前,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時間,提前開啟通風空調系統,使建筑物內的污染物(如甲醛、CO2,Rn等)提前稀釋,達到人能夠正常工作的安全狀態。在下班后或人變少后能夠自動地降低通風量或關閉通風系統。再如,互聯網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時時控制房間內的溫度、濕度,使房間內的環境根據天氣預報,及時地調整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態和方式,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作用。除此之外,互聯網系統的加入,能夠使房間內的環境信息及時地傳遞給遠程的控制室,通過對于房間環境的掌握,從而可以遠程地對房間環境做出精準調節。當采用精確調節方式后,智能建筑的空調系統可以在過渡季節充分利用外界自然的冷暖空氣,減少機組的運行時間及負荷,最終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通過互聯網技術+智能建筑,可以提高智能建筑的管理水平,減少建筑的維護費用。智能建筑智能通風空調控制系統將普通通風空調人為地控制空調系統轉換為智能化管理,不僅使大樓的管理者提高其管理意識和管理素質,而且將大大減少大樓的運行維護費用,并帶來巨大的投資回報。

    5結語

    第4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能效管理不能少

    李樹:您曾經在電信行業工作了20多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從電信行業跨入到能源領域?您如何看待施耐德電氣的現在與未來?

    黃陳宏:無論是電信領域還是能源領域,在過去20多年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技術不斷更新,用戶的需求也不斷變化。施耐德電氣將能源與IT的發展緊密地聯系了起來。

    從一些市場分析機構的統計來看,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到2030年,人們對電力的需求量將翻一番;到2050年,全球能源的需求量也會翻一番,而與此同時,為防止氣候的劇烈變化,到2050年,我們必須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半。能源的緊缺與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一對矛盾。為了緩解這一矛盾,企業用戶必須將提高能效與IT的發展相結合,也就是實現能源的信息化,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能源的使用。

    施耐德電氣的定位是,成為全球領先的能效管理專家。施耐德電氣在五大領域有獨到的領先的解決方案。這五大領域包括能源和技術實施、工業和自動化控制、樓宇和安防系統、智能生活空間以及關鍵電源、制冷服務和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氣將這五大領域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幫助用戶大大減少能源消耗。

    無論對于哪個行業來說,節省能源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施耐德電氣并不生產能源,而是專注于能源管理。為什么能源管理對企業用戶來說這么重要呢?因為我們的使用端每節約一度電,就意味著發電端可以少生產三度電。施耐德電氣的能效管理方案可以幫助用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使用端的能源消耗。

    在過去20多年中,電信行業是最活躍的。我認為,下一個活躍的行業將是能源行業。提高能效,實現IT與能源的結合將成為大勢所趨。

    李樹:在數據中心的能效管理方面,施耐德電氣的主要優勢是什么?

    黃陳宏:施耐德電氣旗下的APC的主要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關鍵電源、制冷服務和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我們的解決方案覆蓋家庭、企業、各種規模的數據中心以及工業關鍵電源和制冷服務等。

    數據中心的耗能非常大。有統計表明,全球數據中心的整體能耗與航空工業的能耗一樣多。不僅如此,數據中心能耗的增長率還高于航空工業。因此,數據中心的能效管理變得非常重要。APC將業務重點放在數據中心物理基礎設施層面,其產品主要包括UPS、空調、機柜、配電、數據中心管理平臺以及英飛集成系統和模塊化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等。

    2011年9月,我們推出了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管理平臺。該數據中心管理平臺通過一個統一的平臺,對數據中心內所有的物理基礎設施進行管理,這能夠讓用戶更精確地掌握數據中心的能效狀況,從而找到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數據中心的能效。

    在數據中心領域,施耐德電氣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全面的解決方案。此外,我們擁有非常獨特的制冷以及能耗管理技術,比如施耐德電氣現已擁有從機柜級到行級,到機房級甚至整個樓宇的設施級精密空調解決方案。用戶如果采用施耐德電氣的解決方案,可以將數據中心的能耗減少30%-70%,單位空間的容量提升25%,每千瓦負載的碳足跡和成本分別降低15%。

    李樹:在現代化的數據中心里,數據中心管理平臺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相比其他廠商的同類產品,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管理平臺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黃陳宏: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管理平臺是施耐德電氣能效管理平臺EcoStruxure的一部分。EcoStruxure能效管理平臺能夠跨越能源基礎設施、工業自動化系統、數據中心、樓宇等多個系統,實現統一的能效管理。舉個例子,施耐德電氣法國總部就采用EcoStruxure對所有辦公大樓進行管控。通過EcoStruxure,我們可以隨時監控所有大樓的功耗情況,比如哪座大樓的能耗比較高,是不是應該進行調整等。EcoStruxure是一個實時的、動態的能源管理系統。

    施耐德電氣的數據中心管理平臺不僅可以管理施耐德電氣自己的UPS、空調等產品,而且可以管理其他廠商的產品,此外還能與樓宇管理系統結合在一起,讓用戶通過一個統一的平臺實時了解整個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情況。每個數據中心都應該配備一套數據中心管理平臺。這樣一來,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數據中心的技術管理人員,都能夠隨時隨地掌握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情況。

    云數據中心的管理必須是動態的。StruxureWare數據中心管理平全可以滿足云數據中心對管理的要求。

    云的本質是動態化

    李樹:如今,行業用戶已經普遍接受了模塊化數據中心的設計和部署理念。施耐德電氣是模塊化數據中心理念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很早便推出了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英飛集成系統。在云計算時代,英飛集成系統將如何繼續發揮其優勢?

    黃陳宏: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是標準化的,不僅可以提高數據中心的部署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受到了行業用戶的普遍歡迎。施耐德電氣的英飛集成系統就是一個集成的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英飛集成系統在中國市場推出后,銷售情況非常好,受到了中國用戶的廣泛好評。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特別是云計算技術和應用的興起,數據中心的設計理念將發生重大變化。數據中心的定位和功用不同,其設計理念和部署方式也會有較大差異。按照數據中心與企業業務之間的不同關系,我們可以將數據中心分成三類:第一類,企業把數據中心當成企業運作的一個工具,用來支撐企業業務的發展;第二類,企業把數據中心當成一種戰略投資,以便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比如金融行業的許多客戶以數據中心為基礎,開發更多的增值服務,從而不斷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同時獲得更多收益;第三類,企業把數據中心當成一種新型的業務,比如一些電信、IT企業在數據中心建成后,將數據中心的資源租賃給客戶。

    隨著云計算、虛擬化技術的逐漸普及,人們對數據中心的建設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云計算架構是一種虛擬化的架構。虛擬化帶來的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服務器運作效率的提高。不斷增加的服務器負載必然會帶來更多的能源消耗。云計算要求服務器、存儲等資源的部署與調配必須是動態的。動態的資源部署與應用必然要求數據中心物理基礎設施也是動態的,可以靈活部署和擴展,并且具有更高的能效。為了滿足云計算的需求,數據中心必須是高密度的。高密度的機架和IT設備必然對供電、制冷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云計算時代,數據中心的設計理念、部署方式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施耐德電氣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上不斷推陳出新,以新的技術和設計理念來適應數據中心的這種變化。比如,英飛集成系統一直處于優化之中,不斷有新功能、新部件加入。

    李樹:到底什么是云計算呢?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現在,只要有企業建立了一個新的數據中心,就會稱這個數據中心是云數據中心。但是,傳統的數據中心與云數據中心的差別究竟在哪里呢?

    黃陳宏:有的企業確實是在建設云數據中心,但是也有的企業還在建設傳統的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云數據中心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不僅是標準化和模塊化的,而且能夠支撐企業業務的動態變化。云數據中心是建立在虛擬化技術架構之上的。因此,云數據中心的負載比傳統數據中心的負載大得多,資源的利用率也比傳統數據中心高得多。云數據中心一定是高密度的數據中心。因此,在數據中心的設計上,無論是電源供應還是制冷,都要滿足高密度這一需求,并不斷優化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云數據中心里,最關鍵的是,能效的管理一定要跟上業務的動態變化。一個聰明的企業在建設云數據中心時,如果能把數據中心作為一種業務,那么它能得到的投資回報率一定比建設一個傳統數據中心獲得的投資回報率高很多。

    李樹:在云計算時代,施耐德電氣將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繼續鞏固自己在數據中心能源管理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呢?

    黃陳宏:施耐德電氣擁有諸多優勢,比如我們可以整合五個事業部的力量,為用戶提供先進的、全面整合的解決方案。具體到數據中心領域,施耐德電氣始終秉承先進的數據中心設計理念,可以為用戶提供集成的一體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此外,施耐德電氣在產品和服務的本地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效果顯著。

    競爭是好事情。良性的競爭可以促使我們在數據中心能效管理方面精益求精。我們對中國的數據中心市場充滿信心。

    在中國 惠全球

    李樹:如果說全球數據中心市場將迎來爆炸性的增長,那么中國的數據中心市場就該用“核裂變”來形容了。現在,中國許多城市都在興建大型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您如何看待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施耐德電氣將采取哪些有針對性的措施滿足中國數據中心用戶的需求?

    黃陳宏:有統計表明,中國的現有數據中心約54萬個,僅今年就要新建六七千個數據中心。電信、金融、IT、政府以及一些高新技術園區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施耐德電氣一直十分關注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并不斷進行投入。

    施耐德電氣一直在努力推廣一種文化――以客戶為導向。我在加入施耐德電氣之后,調整了銷售策略,建立了按行業劃分的銷售服務團隊。我們的銷售團隊以行業和客戶為導向,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最終目標。舉例來說,2011年8月底,我們成立了行業銷售團隊,專門服務于行業大客戶。我們的銷售人員從了解客戶的需求入手,能夠為客戶提供包括數據中心設計、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等在內的一條龍服務。這種銷售策略和團隊的調整順應了施耐德電氣向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的需要。

    施耐德電氣對中國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越來越重視。2011年,施耐德電氣來自新興經濟體的業務收入已占集團總收入的40%左右。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內,這一比例能夠達到50%甚至更高。

    在中國市場上,施耐德電氣的業務發展勢頭非常好。我們會繼續鞏固在數據中心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同時借助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融合的物理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促進中國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電氣將積極響應中國政府開發大西部的策略。

    從新產品的角度看,施耐德電氣也在持續關注像風能、太陽能這樣的新型能源產品。施耐德電氣將整合研發、制造等方面的力量,實現產品的合理布局,并在銷售、服務等方面加強對西部地區用戶的支持。明年初,施耐德電氣將公布一個十分詳細的發展計劃。

    李樹:許多跨國企業都十分重視本地化的工作。下一步,施耐德電氣會不會繼續加大在中國的研發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投入?

    黃陳宏:施耐德電氣采用的是全球性的研發策略,中國的研發團隊也是全球研發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僅APC目前在中國有兩個研發中心、兩個工廠以及一個物流中心。施耐德電氣可以為中國用戶提供全面、快捷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支持。

    施耐德電氣有一個名為“China for China”的計劃,其含義是在中國研發的產品要為中國本地的用戶和市場服務。而且我們要把在中國研發和生產的優秀產品推向全球。

    記者手記

    做一個成功的能效管理專家

    被施耐德電氣收購以后,現在的APC已成了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領域的核心。相對于以前的單打獨斗,如今的APC更多地要考慮如何與施耐德電氣的整體定位相適合。在施耐德電氣轉型成為一個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后,APC的產品不僅要無縫融入施耐德電氣的整體解決方案,而且還要體現自己獨特的價值,那就是幫助用戶實現精確的能效管理。

    第5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國際能源協會公布的數據稱,在大多數國家,樓宇的能源使用量占到了總能源使用量的近40%。而在全球數不勝數的商業建筑物中,擁有智能能效管理功能的樓宇卻為數不多。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通過補貼方式來提升節能建筑的比重。霍尼韋爾建筑智能系統部全球總裁Paul Orzeske在接受《第一財經周刊》采訪時表示,補貼帶來了積極影響,能夠在建筑節能行業發展早期起到扶植作用。但他同時也指出,補貼并不是長久之計。在Orzeske看來,只有依靠市場的力量才能可持續性地發展。樓宇系統和設備的性能會逐年降低,這就意味著能源與運營成本會不斷上漲,如果能為建筑節能改造提供良好的投資回報,將能激發許多業主節能降耗的需求。

    C: 目前歐美國家和中國市場的節能建筑發展情況如何?

    O: 我們并不掌握節能建筑的具體所占比例。但是,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絕大多數的建筑物在節能方面做得還是不夠的。比如說你晚上開車行駛在紐約、洛杉磯、悉尼、新加坡、上海等城市里,就會發現許多大樓里沒有人卻仍亮著燈,人離開了空調還在運轉。其實,通過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就能夠做到人離開后燈光自動熄滅,空調可以自動調升溫度,達到節能效果。在美國,在我們的大型客戶當中,有很多是政府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沒有進行過節能改造,不過美國的大學建筑物中利用我們的技術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我們還幫助工業企業,讓工廠能夠降低能耗更加高效地生產。在中國,我們和國家電網在天津泰達經濟開發區進行了一個試點工程,它被稱之為自動需求回應項目。它可以把眾多樓宇和電網管理聯系起來,樓宇不僅能優化自身的能耗,同時它還能根據電網的負載情況,可以自動把用電需求進行減載,這樣能夠在峰值的時候降低用電需求和用電量。

    O: 政府對于節能減排、綠色建筑或者新能源都有各種各樣的補貼,我相信大家對補貼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都是非常的清楚。在建筑節能行業發展早期,的確需要政府的補貼進行獎勵和扶植。但補貼其實并非長久之計,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真正靠的還得是市場的力量。比如說一個大型購物中心,早上的時候客源不多,他們希望節省能源,到了下午、晚上或者周末的時候,客流增加,要保證客戶的體驗比較好,能源消耗就不得不增大。所以業主就會有相應的節能需求,希望在低谷時可以通過能源管理系統來降低能耗。

    但我們講到建筑節能,最終還是要歸結到一點,就是用戶的投資回報率。比如我們通過研究發現有200棟建筑都有進一步節能的可能性,但事實上可能只有30座到40座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在經濟上可行,并且有經濟回報。雖然很多人愿意節能減排,但如果不能產生投資回報,就無法持續發展。建筑節能實際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比如說10年前節能改造或者5年前節能改造的項目,在當時是比較節能的,可是按照現在的能耗標準來說可能又需要繼續改造,所以說這是一個不斷在重復的過程。

    C: 目前有哪些問題在阻礙我們提升節能建筑的比例

    第6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關鍵詞】物聯網 智能樓宇 無線傳感器網絡

    中圖分類號:TN9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10(2013)-15-0019-04

    1 引言

    樓宇是現代城市的建筑主體,也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場所。現代化的樓宇不僅要給人提供安全、舒適、貼心的友好環境,還應當具備高效、快捷、節能等特點。

    智能樓宇(Intelligent Building)最早興起于西方發達國家,近幾十年來,智能樓宇管理系統(IBMS)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中央監控系統(CCMS),分布式控制系統(DCS),開放分步式控制系統(ODCS),網絡集成樓宇監控系統(WIBMS)和近幾年興起的無線樓宇監控系統(WBMS)[1]。

    當前智能樓宇管理系統的設計以有線組網為主,包括以太網和局域網。有線組網技術具有技術成熟、結構簡單、可靠性和穩定性好等特點;但其必須保持物理連接,且布線困難,成本較高,給產品的升級和改造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將物聯網技術跟智能樓宇相結合,是現代化樓宇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在推動智能樓宇應用的同時,也將帶動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

    2 技術背景

    2.1 物聯網

    物聯網是通過多個具備感知能力的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形成自組織、智能化的傳感器網絡,再通過智能化的計算和互聯技術的支撐,實現信息的匯聚、整合、共享與智能處理[2]。

    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其技術架構主要分為3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主要通過接觸和非接觸式的測感技術、微波和射頻等無線通信技術,以及傳感器網絡技術等手段,實現數據的感知與采集,是物聯網的基礎。網絡層將傳感器網絡與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相融合,實現采集數據的可靠傳送和廣泛互聯。應用層主要由各種應用系統組成,通過對采集數據的聚集與分析,為用戶的具體應用提供有效支撐。

    2.2 智能樓宇

    傳統的樓宇管理往往涉及十幾甚至幾十個獨立的子系統,這些系統功能各異,其“煙囪化”運維管理不僅運維成本高、效率低,而且缺乏系統聯動,系統間易形成“信息孤島”,對復雜的情況難以做出及時有效的判斷和處理,服務水平滯后。

    智能樓宇是以通信技術為主干,利用系統集成的方法,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自控技術、軟件工程技術和建筑藝術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通各個孤立系統間的信息壁壘,使樓宇成為一個信息互通的智能主體,實現對樓宇的智能管理及其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3]。

    智能樓宇管理系統的核心應該是一個集信息匯聚、信息聚合、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通用平臺。它從信息交換和共享的角度來看待智能樓宇,將具體的樓宇管理系統和底層設備相分離,在第三方應用和設備子系統間建立信息交換與共享的通道。這樣,設備子系統與第三方應用一樣被看作連接在樓宇管理系統上的一種應用,而不是被集成對象。這種概念有利于設備生產者開發出更加智能化、更適合網絡化社會的設備子系統,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其他應用的開發者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相關應用[4]。

    3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樓宇管理系統

    3.1 系統整體架構

    基于物聯網的智能樓宇管理系統的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分為三層:基礎設施層、通用平臺層和智能應用層。

    基礎設施層,將原來的有線傳感設備替換為物聯網中的無線傳感設備,更加方便部署、維護和改造。該層主要負責初始數據的采集和匯聚,包括終端設備、匯聚設備和傳輸鏈路。終端設備即感知節點,如門禁掃描器、智能電表、煙感器、溫感器等,它們對部署區域的各種監控指標進行采集,并定時傳遞給匯聚設備;匯聚設備即匯聚節點(如基站),它們對覆蓋范圍內的感知節點的數據進行匯總,并傳遞給上層服務器。

    通用平臺層,是對底層設備和上層應用的屏蔽,它采用B/S架構,方便移動接入,主要實現與基礎設施層的融合適配,對從基礎設備層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跨系統關聯,對各子系統提供的功能進行標準封裝,給上層應用提供外部接口。

    智能應用層,主要功能是利用通用平臺層提供的接口,開發樓宇管理所需要的具體應用,如樓宇統一告警應用、樓宇能源管理應用和統一設備信息管理等,并依托下層平臺提供的跨子系統數據,進行跨子系統的管理和運維。

    3.2 系統設計方案

    (1)無線組網方式

    在智能樓宇中采用無線傳感技術會遇到許多困難。首先,無線傳感節點依靠電池供電,能量有限,覆蓋范圍較小;其次,樓宇內部結構復雜,不但有門、墻等的阻擋,還有手機、路由等無線設備的干擾,使大樓內無線信號的傳輸變得難以控制,進而影響到上層應用的服務質量。

    由于不能保證每個傳感器都能直接與基站進行有效的通信,因此傳統的點對點或基于基站的單跳無線組網方式不再適用。本文設計的系統中采用Ad hoc模式的無線組網方式,系統網絡部署方案如圖2所示。

    (2)無線通信協議

    為了節省能量,無線傳感設備大都采用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目前主流的短距無線連接技術包括無線局域網(Wi-Fi)、IEEE 802.15.1(藍牙)、短距通信(NFC)、IEEE 802.15.4(ZigBee)和超寬帶(Ultra Wide Band)[5]。其中,Wi-Fi、NFC和超寬帶都采用基于基站的單步工作模式,不適合無線傳感器,而ZigBee和藍牙均支持Ad hoc模式。經過比較(如表1),ZigBee更適合智能樓宇中的無線傳感器,它對系統資源要求較少,接入設備較快,可支持的設備數較多,并且具有極小的功耗。

    (3)無線路由協議

    在無線傳感網絡中,數據路由是造成網絡開銷的最大不必要部分,而傳統的網絡路由協議并不能滿足低能耗、高信任度和適應復雜環境的要求。

    本文設計的系統中采用了一種基于能量廣播和通信開銷的路由方法(ECCR)[6]。該方法用節點剩余能量和通信開銷作為拓撲權重來競爭簇頭結點(即匯聚節點),選出簇內能量較多的節點作為匯聚節點,每隔一段時間競爭一次,用以均衡簇內平均能量消耗;同時,將連接可靠度和跳數用來建立拓撲,這樣節點每次發送消息的成功率與能量消耗的平均期望值就最小,在網絡環境不是很好的情況下,能有效地減少簇頭節點的能量消耗。與傳統的基于能量的路由算法(如DECEC(基于能量消耗和鏈路的轉發路由協議))相比較(如圖3),此路由算法不僅能節省能量,而且可以確保拓撲連接的可靠度,有效地延長了網絡的生命周期,非常適合智能樓宇中無線傳感網絡的使用。

    3.3 系統特點

    與現有的智能樓宇管理系統相比,本文提出的系統架構有如下特點:

    (1)基礎設施層采用物聯網設備并組成無線傳感網,易部署、易維護、易改造,設備信息有統一的數據格式,為不同子系統間的互聯提供基礎。同時,該無線傳感網采用了合適的組網方式、傳輸協議和路由協議,在利用無傳感網優點的基礎上,節約了網絡能源,延長了網絡生命周期。

    (2)通用平臺層利用設備信息的互通性,將底層設備與上層具體應用解耦,各個子系統不再孤立運行,方便了不同子系統間的聯動和管理。而且,在網絡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通用平臺層放入云端,對不同樓宇、不同園區甚至不同城市的樓宇進行統一管理,通過數據挖掘和橫向對比,制定更加高效和節能的管理政策。

    (3)利用通用平臺層提供的跨系統的標準化數據,智能應用層可以針對具體的樓宇特征實現個性化的管理應用定制,方便在云端統一管理的情況下實現差異化應用。

    4 總結

    目前,在智能樓宇中使用無線傳感器網絡面臨著網絡連通性和能量效率問題。本文設計的系統充分考慮了樓宇管理系統自身的特性,通過選擇自組織網絡拓撲,使用基于能量廣播和通信開銷的路由方法,在保證網絡連接可靠性的基礎上,降低了網絡能耗,延長了整個網絡的生命周期。如何在平臺層面設計完善高效的第三方應用接口,將是關系基于物聯網的智能樓宇管理系統推廣應用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許紅艷. 智能樓宇管理系統的研究及設計[D]. 貴陽: 貴州大學, 2010.

    [2] Juan Pablo Conti. The Internet of Things[A]. IET Communications Engineer, 2006: 20-25.

    [3] Gao Manru, Su Wei, Xue Lijun. Engineering Desig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IBMS) [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2010: 337-340.

    [4] 童志軍,鄔思軍.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未來智能樓宇系統探析[J]. 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2(29): 71-74.

    [5] 許毅平,周曼麗. 無線網絡技術在智能樓宇中的應用研究[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7(22).

    第7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關鍵詞:能量收集;LTC3588-1;MSP430F2274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2.11.008

    引言

    現代樓宇自控領域采用樓宇能源管理系統以達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然而建筑的開銷不僅僅局限于水、電、熱等傳統能源的消耗,還包括線纜的鋪設、電池更換等設備維護帶來的開銷,建筑物的大量開銷每年帶來的高額費用是國家、企業的大包袱。因此綠色節能建筑工程的改造實施迫在眉睫。

    無源無線傳感器是無源無線樓控產品的基本構成單元,它的成功運用得益于不斷發展并成熟的能量收集技術,使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室內的光線能量,人體活動的機械能量等為我們的樓宇自控服務,實現無線控制的目的。產品的使用減少了布線設計、鋪設線纜等工作,使系統安裝的費用也大大降低。

    總體方案設計

    要成功地設計完整的獨立型無線傳感器系統,必須滿足如下條件:

    (1)能夠以最低待機電流工作,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存儲效率;

    (2)工作時消耗最低電能;(3)能夠瞬間開啟和關閉;(4)可在工作模式和待機模式的最低占空比下高效工作;(5)具有傳感器連接和測量的模擬功能;(6)能夠在低電壓范圍內工作;(7)最低漏電流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收集效率。

    根據目標要求,在設計時我們采用MSP430超低功耗型微控制器作為主控芯片[1],能量收集采用LTC3588-1[2],把太陽感光板的電能變化存儲作為能源,溫度傳感器采用低功耗的MCP9800[3],無線傳輸芯片采用CC1100[4],整個設計在關斷時能量消耗很小,根據實際情況室內溫度變化比較緩慢,把采集溫度數據和傳輸分時操作,本設計能夠滿足無源溫度采集和傳輸要求。

    硬件電路設計

    能量采集電路

    LTC3588-1通過從周圍環境收集環境光線能量而使遠程傳感器能夠不依靠電池來運作。該器件包含了所有關鍵的電源管理功能:一個低損耗橋式整流器、一個高效率降壓型穩壓器、一個負責接通和關斷降壓型轉換器的低偏置UVL0檢測器、以及一個用于在電源可用時喚醒微控制器的PGOOD狀態信號,LTC3588-1僅利用5個外部組件即可支持高達l00mA的負載。

    無線傳輸電路

    CC1100的主要操作參數和64位傳輸/接收FIFO(先進先出堆棧)可通過SPI接口和MSP430F2274進行連接。工作在433MHz免費ISM頻段免許可證使用。基于FSK的調制方式,采用高效前向糾錯和信道交織編碼技術,提高了數據抗隨機干擾和突發干擾的能力,在信道誤碼率為10-2時,可得到實際誤碼率10-5~10-6。傳輸距離遠在直線可視情況下,天線放置高度位置>2米,9600bps可靠傳輸距離大于200m(BER=10-3/9600bps);1200bps傳輸距離可達300m(BER=10-3/1200bps)。

    溫度采集電路

    M C P 9 8 0 0系列溫度傳感器由一個帶隙型溫度傳感器,一個Σ-Δ模數轉換器(ADC),幾個用戶可編程寄存器和一個雙線I2C/SMBus協議兼容的串行接口組成。工作電流:200μA(典型值)關斷電流:1μA(最大值),本設計工作在省電的單次(One-shot)溫度測量模式。

    軟件設計

    在軟件設計方面采用I A R Workbench V4.0為集成開發環境[5],軟件開發流程圖如圖6所示。

    結束語

    基于MSP430的無源無線室內溫度傳感節點設計,具有體積小,工作可靠,安裝方便靈活,可以安裝在玻璃墻上。采用無線傳輸方式,節省了布線成本,采用無源方式,對比其他采用電池工作的方案,節省了電池的物料成本和更換的人力成本。配合風機盤管溫控器進行屋內溫度調節,實現綠色建筑節能。

    參考文獻:

    [1] MSP430F2274 Datasheet[Z].Texas Instruments,2012

    [2] LTC3588-1 Datasheet[Z].Linear Technology

    [3] MCP9800 Datasheet[Z].Microchip Technology Inc.,2011

    第8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威盛電子高調亮相高交會

    已經連續參展多屆高交會的全球嵌入式平臺及系統解決方案廠商威盛電子,緊扣高新技術領域發展趨勢,并以“工業控制、智慧城市、虛擬現實(VR)”等為中心,以動態的方式,重點展示了在工業大數據、能源管理、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制造以及智能顯示方面新近推出的系列解決方案。相關合作伙伴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亦在展示之列。

    對此,出席展會的威盛集團中國區總裁陳主望先生表示,“非常期待威盛能在全國最受矚目的科技交流展示平臺,全面地將威盛最新的科技發展和創新成果同業界和大眾一起探討和交流。”

    工業大數據平臺展區,據介紹,該平臺可與各類數據生態系統無縫整合,直接實時從SCADA、DCS系統獲取數據,并可通過預置的二十余種工業領域經典算法庫,幫助企業建設專業而便捷的大數據分析挖掘與可視化展現平臺,實現數據驅動制造。

    智能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則是威盛面向有能源管理和節能減排需求的工廠和樓宇用戶推出,可謂一套“綠色環保”的系統。用戶可將該系統配置在樓層、生產線、車間或設備等需要進行能源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地方,幫助用戶創建更好的智能能源管理生態系統。

    打出解決“物流最后100米”的智能貨柜展區,展示了威盛面向“網絡購物一送貨一收貨”環節中對于取貨服務的便利需求而推出的智能快遞柜解決方案.該方案可實現快遞包裹的自動收發和遠程查詢及控制,能夠覆蓋各大社區及企業。

    VR作為近兩年始終處于風口的那只“豬”,自然也是本次威盛展示的重點。威盛在展位專門部署了VR體驗區,在這里既可以“打怪升級”,也可以“裝修房子”,吸引了眾多觀眾前往體驗。

    以嵌入式開道,抓住物聯網發展契機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全體大會的發言中說:兩年前我們還在談論移動互聯網,今天我要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結束了,未來的機會在人工智能上。另外,物聯網真正起來的時候已經為時不遠。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人工智能的到來而發生改變。

    誠然如此,受到移動互聯網企業的持續大量進入和受眾增長停滯的雙重因素影響,移動互聯網紅利時代面臨終結。另一方面,物物互聯的需求與日俱增,向我們展開了一個超過萬億美元級的龐大市場。

    揭開這個萬億級市場的冰山一角,嵌入式系統顯然是圈地的利器。而作為一家以芯片研發為基礎,同r作為嵌入式平臺的全球領先企業之一,威盛在物聯網的布局早已展開。

    據威盛嵌入式總經理吳億盼女士介紹,威盛所面向的物聯網用戶更多的是企業客戶。她指出,“跟普通消費者客戶物聯網市場相比,企業客戶需要一個集成諸多不同硬件、軟件、無線技術以及云端技術的長久耐用并且能夠完美運行的解決方案。而威盛正是憑借其全球豐富經驗,為如此苛刻的企業客戶物聯網的應用、安裝、投入運營,提供專業技術水平服務以及技術支持,最大限度上滿足客戶需求。”

    對此,吳億盼女士舉例說,物聯網未來將在交通運輸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會改善現有業務效率,如物流業,而且還會在新增值業務發展領域改善乘客體驗,衍生新生收入來源。有鑒于此,威盛已經為不同的市場領域研發了一系列特定解決方案,包括為公交車體系制定的威盛BLISS平臺、為火車制定的Wi-Fi服務系統、為物流公司制定的車隊管理系統、為出租車公司制定的智能物聯網出租車系統、為物流最后100米制定的智能速遞柜方案等。

    顯而易見,隨著物聯網領域發展的不斷膨脹,縱觀未來行業發展,人機界面系統的需求將不容小覷。它能夠使工廠的員工和管理層監測生產狀況和其他關鍵數據,未來在環境監測以及能源消耗監測中也會大有裨益。憑借先進的圖形技術,威盛已經將此強大系統投放到美國、歐洲市場,這無疑在世界先進的人機界面發展領域占有領先地位。

    由物聯網而智慧城市,威盛在下很大一盤棋

    智慧城市的發展與物聯網不可分割,可以說,智慧城市是物聯網應用的宏觀層面,而物聯網則是智慧城市的脈絡節點和基礎。

    陳主望先生認為,物聯網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這樣的互聯互通就會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生產帶來巨大的變革。比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智能消防等的發展,將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體驗和便捷度:而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工業監測等公共領域和生產領域的物聯應用,則將極大的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藉由威盛在嵌入式系統領域的卓越表現,向智慧城市的深入布局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吳億盼女士進一步介紹:威盛在國內外許多地區早已展開并布局參與智慧城市的發展項目,也陸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慰的成果。例如目前在意大利的上萬家郵局安裝的威盛隊列管理系統,在包括臺灣高鐵車站、電影院、購物中心等全島中心區域已投入安裝的威盛視頻墻和數字標牌系統等。而在大陸,威盛也已經實施開展了一些大型智能城市項目,比如重慶周邊的高速公路智能收費亭項目,智能速遞柜方案以及社區物聯網解決方案等。

    創新+本土化服務,威盛雙管齊下開拓大陸市場

    創新是所有科技研發行業最關鍵的DNA,威盛從PC時代就非常注重創新和創造。據陳主望先生介紹,從PC時代一直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威盛始終致力于走在科技的最前沿,從最開始研發芯片走綠色低功耗之路、到后來推出業界最小的Mini-ITX標準,到SmartPhone,再到現在的VR,威盛對科技發展方向的敏銳判斷和快速感知,使其能夠始終保持創造性,占據行業發展的有利地位。

    作為一家總部位于臺灣的科技企業,威盛已經在大陸深耕15年。對于大家所關心的威盛在大陸的發展情況,陳主望先生做出了解答。

    他表示,威盛從很早開始就已經在大陸進行布局發展,大陸可以說是目前科技行業全球最大的市場,威盛在大陸的團隊人數要遠遠超過臺灣總部,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杭州、貴州等地設有多個分支機構。通過在大陸多年布局和發展,威盛已經具備非常好的本土底蘊和基礎。

    第9篇:樓宇能源管理系統方案范文

    【關鍵詞】智能建筑;電氣工程;電氣自動化

    智能化建筑就是以建筑的平面解析圖為基礎平臺,結合用戶的需求,安裝建筑物基礎設備及其管理系統、互聯網設備系統以及安保監控系統等等。智能化建筑的出現,使得用戶的生活更加方面,同時使其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護,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智能化建筑將逐步普及,為社會大眾提供更為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1 智能建筑電氣自動化的內涵與特點

    電氣自動化作為一門科學,主要內容是研究與電氣工程相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實驗分析、研制開發以及電子與計算機等。我國對電氣自動化的研究始于解放后,并且逐步結合需求設立了相應的本科專業。新時期,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特點。特別是融合嵌入式、網絡、通信等技術后,我們身邊的電氣自動化已十分普遍。

    從目前電氣自動化控制應用的實效分析,其技術優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第一,高效監控設備與系統全工作流程。一些大型建筑結構復雜,電氣系統組件繁多、功能多種多樣,由于傳統運行方式中常常存在管理盲區,一些故障時有發生。而現代自動化技術則通過“采集―處理―反饋”模塊,對系統進行實時的數字化監控,能及時將控制中心的指令傳達到系統,并將反饋信息同時傳遞到控制中心,確保對整個系統高效、實時、持續的管理控制;第二,提高了聯動性。電氣自動化技術將復雜的建筑連接為一個整體,包括了配電、照明、消防、空調等系統,聯動實效倍增,解決了電梯系統依照各層用戶流量實現其速度的自動調節,以及緊急情況下(火災、水管爆裂等)系統的自動識別、判斷,及時實現預設的應急處理方案,開啟緊急照明系統、調整水壓或開放噴淋滅火系統等,保證了子系統之間的配置與有效互動;第三,提升了安全性。由于電氣系統容易產生危險、設備故障、操作失誤以及環境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系統產生意想不到的災害。而自動化控制有利于系統對異常情況及時作出反應,并可通過遙控模式降低故障避免對維修管理人員的傷害;第四,數據完備、計算精確。自動化系統可綜合其操作流程、故障處理等數據建立準確清晰的數據庫,為后期優化的決策提供信息服務。

    2 智能建筑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現狀

    伴隨著著房地產業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步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區建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智能化的建筑日益得到關注,在樓宇智能化中電氣自動化是關鍵的環節,自動化系統控制著智能建筑中的空調系統制冷機組、給排水變電設備系統等。在辦公室現場可以布置控制燈光,為了更有效節能控制電燈的開關,可以在人流較多的地方安置人體感應控制,還可以安裝電動窗簾,可以一舉兩得,既遮了擋烈日又節省了空調費用,這些自動化設備的利用,保證了員工工作的方便,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實現了節能的目標,一些商業建筑特別是星級酒店作為多功能服務的高檔場所,在提升室內舒適度和提升服務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方法

    以下將列舉三個應用較為普遍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方法,拋磚引玉,以供參考:

    3.1 自動化技術在建筑設備系統中的應用

    建筑設備自動化,是智能建筑中電氣自動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建筑物管理系統自動化、安全保衛系統自動化和能源管理系統自動化三大部分。其中,建筑物管理系統自動化即通過電氣自動化技術對建筑物的電力、排水、消防等電氣設備進行自動化調控、管理,以使其更好地迎合用戶的需求;安全保衛系統自動化,即通過對防盜、防火、防災、出入口警衛處等電氣設備進行自動化管理和調控,進而實現對建筑物及用戶安全的保護;源管理自動化,即通過自動調控建筑物供暖、制冷等設備,在維持較好的室內舒適度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解決能源。

    3.1 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報警系統中的應用

    以往,智能報警系統主要依賴視頻監控技術,通過室外攝像機對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設備進行監控,一旦發現異常便打出報警,并提醒工作人員加以處理。但由于室外攝像機受外界換幾個和電力負荷的影響,其溫度繼電器、冷卻部件、加熱器、雨刷等經常發生故障,影響報警系統的正常工作。而在當今的智能建筑中,通過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已經能夠較為全面地對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測、預警和控制,并在出現異常時及時發出信號,使得整個智能建筑電氣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得到了更有利的保障。

    3.3 自動化技術在電梯系統中的應用

    隨著超高層建筑的逐漸普及,電梯已經成為現代智能建筑的必備電氣設備之一。如今,電氣自動化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于電梯系統的檢測和控制,電梯設備監控系統與中央計算機連接,并受其管理和控制,一旦發生異常,導致電梯不能正常工作時,監控系統將及時將信息傳達到中央計算機,發出警報并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處理。

    4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智能化建筑已成為建筑領域的主流發展趨勢,電氣工程作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動化水平與應用范圍,將直接決定智能化建筑服務性能的高低。因此,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從業者,應不斷提升自身對智能建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認知水平,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提升智能建筑自動化電氣系統的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智能化建筑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建平.淺談智能建筑中的樓宇自動化系統[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9):58-60.

    [2] 苗青林.計算機控制技術在智能建筑自動化應用系統中的作用分析[J].電子世界.2013(7):9.

    [3] 陳福琴、冀建平.淺談智能建筑與電氣自動化的設計和技術[J].科技與生活.2013(1):178-1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69|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成人|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