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繪畫教學設計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繪畫教學設計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繪畫教學設計教案

    第1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論文摘 要]文章以梧州市一職中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兒童動物畫技巧》的一節課——《簡筆畫:黃鸝的畫法》的教學為例,從課堂教案、教學設計說明、多媒體課件演示和教學效果與反思四部分說明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分析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作為一名職校美術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應該跟學生多交流,從他們的特點出發組織教學,從“要學生學”轉向為“學生要學”;從“知識灌輸”轉向為“知識與素質的整體發展”。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先生說的“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并完善他的人格”。[1]

    一、課堂教案

    (一)教材簡析

    該課是筆者所在校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兒童動物畫技巧》一節以示范為主,學生實踐練習為輔的課型,主要講述黃鸝的繪畫技巧,是在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用基本型和組合型表現動物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2]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法;就是同類學科,因為不同階段,教法也有所不同。針對所教對象為中職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及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筆者主要使用講述為主,引導、體驗和合作為輔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則以傳統的手段和現代化手段的優化結合運用。

    (三)學法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以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3]筆者在學法設計中,始終貫徹新課標的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能力,筆者從以下三方面確立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黃鸝的特征和它的簡筆畫造型;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逐步掌握繪畫技巧;情感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整體素質的培養。教學重點、難點是:學生掌握黃鸝簡筆畫造型以及它的繪畫技巧。

    二、教學設計說明

    1.本著“以學生學習為主體,教師啟發為引導”在設計本課時,根據所用教材要求,以這三個問題作為貫穿整個設計的主導線:分別是為什么學?學什么?如何學?首先“為什么學?”因為幼兒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比較系統和扎實的繪畫造型能力;其次“學什么?”學習典型動物的簡筆繪畫技巧;最后“如何學?”分析作畫對象;掌握技巧,根據繪畫步驟反復練習。

    2.課前準備。首先利用網絡資源收集關于黃鸝的資料;其次用各種工具(紙張、蠟筆等)繪制黃鸝的范畫;最后輔助教具準備:課本、黑板、掛圖、音頻播放器、投影儀等。

    3.信息技術處理。利用DV錄制繪畫步驟視頻,運用各種電腦軟件編輯合成視頻(如: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繪聲繪影等),整合以上資料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該課課件。

    三、多媒體課件演示

    (一)導入新課環節

    預計5分鐘,播放一段音樂,讓聽音樂猜歌名;學生回答后,板書:《簡筆畫:黃鸝的畫法》。

    (二)講授新課環節

    1.學習黃鸝的特征(預計5分鐘):看圖片,師生共同分析、討論黃鸝的特征(該環節注重鍛煉學生多看、多說、多思考)。

    2.知識點傳授(預計12分鐘):展示手工范畫和步驟圖,知識點集體朗誦;教師在黑板畫范畫:學生邊看邊回答問題(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3.隨堂練習(預計10分鐘):播放繪畫步驟視頻,學生邊看邊練習,教師到學生中進行指導;邀請學生上黑板作示范(交流討論,接受指導,解決疑難)。

    4.隨堂練習(預計10分鐘):播放繪畫步驟視頻,學生邊看邊練習,教師到學生中進行指導;邀請學生上黑板作示范( 交流討論,接受指導,解決疑難)。

    5.課堂小結(預計8分鐘):本節課知識點總結;引導道德情感培養;布置課后作業。

    四、教學效果與反思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筆者以《新課標》為理論依據,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組織教學,以讓學生簡單明白知識點作為設計課堂的主軸,讓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學習,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設計課堂,筆者在以實物展示、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將被動學習引導為主動學習。

    當代教學模式,越來越重視引進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理論、新成果。在本課的教學中,筆者編輯的兩個視頻最大程度引起學生注意,普遍反映這樣的學習方式更簡單易學。在學生人文精神教育方面,注重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感,根據該中職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在課程中,

    筆者除了傳授繪畫技巧還注重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水平,每次上課都會親自作繪畫示范,讓學生參照課本討論筆者畫得如何,如果好,給以掌聲;同樣,學生到黑板畫畫,筆者也和其他同學給掌聲鼓勵。

    (二)教學反思

    信息化教學為我們益智廣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使教學目標、任務更好的實現與完成,使施教更加直觀,教學更加流暢自然。特定的課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學過程結構,2008年,筆者開始利用電腦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應用到教學中;2009年,筆者的教學設計中的網絡信息資源含量占一定比例;2010年,筆者通過學習和使用各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形成有特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的資源,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從而開發更高效的適合職中美術教育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孫云曉.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第2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關鍵詞】幼兒教師;能力培養;分析研究

    在學前教育發展進程中,幼兒教師的隊伍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學前教育的發展。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幼兒園再到教師個人,都要將能力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扎實有效的通過培訓教育學習提高履職能力。

    一、強化業務訓練提高教師多項基本能力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幼兒教師要想有效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要能夠積極應對教育發展的形勢需求,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其中基本功是能力的基礎,幼兒教師要重視以下幾項基本功方面的能力訓練,分別是幼兒故事講述、鋼筆字、粉筆字、繪畫、彈唱、舞蹈、手工制作、課程設計等。這些基本能力是教師履職盡責的基本條件,幼兒教師崗位職責要求對上述方面的能力做出了具體要求,廣大教師應當對照訓練和提高。這些基本功方面的能力訓練,要穿插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之中,學校要經常組織教師講故事方面的訓練,讓大家能夠活靈活現地講述幼兒喜歡的故事,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在鋼筆字、粉筆字上要經常進行訓練,也要跟學生布置作業一樣,留給幼兒教師一定量的任務,讓教師在不間斷的訓練和練習中提高基本功。在繪畫、彈唱、舞蹈等能力訓練中,教師應當注重平時的專業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在手工制作上可以定期展出教師的作品,以及開展教學設計競賽等,讓教師在濃厚的氛圍中實現提升。

    二、汲取眾家之長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良好的教學設計是有效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支撐,有些幼兒教師習慣于照搬教案,或是從網絡中下載一些成品的教案,結果在教學工作中容易出現水土不服。針對這樣的問題,比較科學的方法是汲取眾家之長,不要直接照搬運用,而是選取其中與自己有關聯、有價值,能夠為己所用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例如從一些優秀教師的示范課上,學習到他們如何有效設計教學流程的,如何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如何進行教學重點提示的。也可以從教學刊物的相關經驗文章里,汲取先進的模式、高效的方法,讓教師在閱讀中得到提高。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后續教育等多種方法,提高消化吸收和借鑒運用能力。總而言之,要指導他們能夠從大量的經驗交流中,提煉出能夠為己所用的內容,能夠將大家的優點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充分的運用,更好的設計好教學方案,為整個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倡導自主設計提高教師手段運用能力

    信息化手段在學期教育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新穎的演示方法、海量的教學信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能夠產生重要的支撐功能。在幼兒教師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將多媒體手段的作用發揮出來。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讓他們進一步拓展眼界和知識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充滿情感,更加積極的投入等等。這些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對整個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學課件的運用要提倡教師自主設計,要逐步完成從直接運用教學課件到篩選提煉修改,最后自主設計制作這樣的過程。教師應當積極的開展教學課件設計,讓自己在制作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提高技巧。自主設計的教學課件和各學科教學聯系更加緊密,實現了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的無縫對接,能夠為教學質量的提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提高信息手段運用和設計、制作的能力,對教育教學工作的_展,能夠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四、注重靈活處置提高教師活動駕馭能力

    學前階段的幼兒活潑好動,集體活動時自控能力較差,有些幼兒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知不覺就開起了小差,甚至有的幼兒未經教師允許,直接離開指定區域隨意走動。面對這些自制能力相對不足的幼兒,如何駕馭活動必須要提高教師的靈活處置能力,善于利用各種契機對幼兒進行引導,特別是因勢引導,變被動為主動,這也是教師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開展一項集體活動時有個幼兒離開了活動區域,此時教師可以不動聲色的進行提醒:同學們,我們剛才非常認真,做的也很好,有的同學已經去運小紅花給大家了(小紅花放在活動區域外面),我們大家表示歡迎。然后帶頭鼓掌,這時下位的小朋友非常害羞,滿臉通紅,但是教師的這一方式,使他的行為拐了一個彎,又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他隨即按照老師的指示,到遠處放著的小紅花運了過來,既不動聲色的將他的行為拉到了活動中,又避免了批評和影響其他同學注意力,這樣的巧妙處置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集體活動駕馭能力。

    五、研究幼兒特點提高教師心理分析能力

    幼兒階段的孩子有著各種各樣的奇怪的想法,我們不能以成人的目光和思維方式去評論他們,而要認真研究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作為幼兒教師,在平時要強化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習,了解學前階段幼兒的心理特點,明白他們心里幼兒心理特點之后,教師就可以多加表揚,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成想什么、希望干什么,這樣才能夠在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把握主動、贏得先機。例如幼兒在平時最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肯定,教師一句表揚的話語甚至會能讓學生的興奮狀態保持一整天,對待學習更加積極樂觀,也更加投入。因此,在把握幼兒心理特點之后,教師就可以多加表揚,讓孩子們

    能太高,但又不能僅停留在他們原有的水平。讓他們跳一跳,也許不一定適當大多數人,我們讓他們“伸一伸”,讓他們感覺在原有基礎上稍微提升一點,既沒有優秀生的難度或要求,又比原來自己的層次稍高。逐漸讓他們向更高難度挑戰,使中層生成長為優秀生。

    3.讓待進生“靠一靠”

    第3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關鍵詞】 小學美術 美術課堂 高效課堂

    小學美術課堂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打造高效美術課堂,結合《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并查找了相關高效美術教學的書籍資料,我對美術課堂的高效性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要做到小學美術課高效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一、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是高效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边@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而誘導過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而設計的優化與否又以教學思路為基礎。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美術課堂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是達到高效教學的關鍵。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并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于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美術教師應善于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標準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繪畫進一步探究。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但決不是大得不著邊際,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緊貼作品,讓學生有開掘的天地,對繪畫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多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教學任務相去甚遠,教師應珍視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術教學是應摒棄某種狹隘性的。

    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是高效教學的保障。

    新課程實施以來,預設與生成充滿我們的課堂,使得課堂生機盎然。預設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任務,預先對課堂教學過程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設計。生成是在師生與生生之間合作、對話、碰撞的課堂中,現時生發的超出教師預設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思路。預設與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缺一不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使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教學預設設計為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有效結合提供了現實的結合點,它既有一定的理論色彩,但同時又是明確指向教學實踐的。在成型的教學預設中,各類教學目標被分解成了具體的、操作性的目標,教學預設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環境的調適、教學評價手段的實施都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和安排,這一系列的安排都帶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抽象的理論在這里已變成了具體的操作規范,成為教師組織教學的可行依據。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思考,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實施方案的過程。在預設時,可以有目的、有重點地突出某一種或某幾種教學要素,以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如可以在教學方案中突出某一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某一部分教學內容的講述,一種新教學環境的設計,從而使教學活動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富有層次感。

    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中更強調在人的交往中的學習,強調在教學活動中讓課堂真正地“動起來”,這個動不是教師或者學生單方面的動,而是一種互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所有教育資源之間的一種互動。而互動中生成的有效互動就是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各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體現學生生命力的課堂教學行為。

    ( 1)課前的充分準備是高效的預設與生成的前提。

    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和周密設計,就不會有課堂上的有效預設和動態生成,沒有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課堂上的游刃有余。

    ( 2)老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是預設與生成的保證。

    新課程下的老師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老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和各種能力的培養者。在精心的預設后,課上出現的問題,教師應轉變成引導、合作探究的角色。

    ( 3)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

    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知,對美術內容盡快了解,產生探究欲望,明確學習的目標。例如:在教學《小鳥的家》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鳥和鳥、背景和鳥的關系,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活躍思維,設置一個童話故事,森林里的樹叢被人們砍伐,只有光禿禿的山坡,小鳥的家沒有了,怎么辦呢?使學生明白鳥與大自然的關系,并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動靜結合,豐富學生的感官,增強興趣,為畫出豐富的畫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從孩子們的心理特征、知識、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方面出發,引導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圖畫。我的做法是:引導學生多進行添畫、組畫、記憶畫等練習,培養、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教會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的方式大膽創新,將課本內容拓寬畫活。

    四、引導學生高效的主體性實踐

    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階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學指導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層次不同學生的表現狀況,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獲取自信心。特別強調進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張,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培養學生既要善于動腦,又要善于動手。如何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呢?要在課堂教改和技能訓練中來體現,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圖象表現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圖畫,要求學生描繪形態各異的魚放在其中。隨即,學生運用平日所學的繪畫表現技能,開動腦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鐘,學生的作業畫好剪下來,陸續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魚,有小魚有的局部是一條光怪陸離的魚媽媽身后帶著一群漂亮的小魚;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魚圍成圈像綻開的花朵;兩只大螃蟹揮動鐵鉗正在比武。通過添添畫畫、剪剪貼貼,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縮影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生動迷人的“魚游圖”伴隨著旋律優美的“海之詩”音樂吸引了全班學生,不時發出贊嘆聲。本課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內容。而且學生情緒盎然,課堂教學形式活,質量高,效果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鞏固了繪畫技能的學習。學習是需要體驗的,因為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嚴格的說,能力并不是教會的,而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接受、體驗、感悟、類化、遷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這道出了動手體驗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多的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體驗,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動中發掘創造的靈感。

    五、對學生的積極評價。

    學生自評和互評是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把評價學生的權力由教師轉向學生,學生由被動評價者轉向主動參與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美術教學中,經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評”的機會,讓學生樂于參與、善于交流,兒童的童心就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同時在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他們的評定,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學生對自己才會充滿自信,對以后的美術興趣才會日益提高。

    教師要更多地采用即時的、多元的、極富個性和針對性的評價,用贊美的語言激勵學生,用委婉的語言批評學生,用具體的語言啟迪學生打開思路。

    第4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關鍵詞: 微格教學 教學模塊 教學步驟

    一、教學設計部分

    1.Activity Chosen.

    Hot potato(類似于中國擊鼓傳花的游戲:每人說一個關系詞,然后傳遞物品,使物品不能停在某一個人手里)

    2.Which skills are your students practicing in this activity?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make students prepare for the section well.

    3.What materials or teaching tools are you using?

    Vocabulary.

    4.What are your instructions?

    Free talk——Talk freely to me.

    Hot potato——Guide them how to play the game by giving examples.

    Pair work——Ask them to discuss it first,then report it to me.

    5.How will you model the activity?

    Give instruction and rules first,then do an example for them.

    6.What feedback will you give?

    Give a conclusion about everyone’s interest in sports.

    7.What work will you do on the white board?

    (1)Three questions: What have you done for our school sports meeting?

    How many kinds of sports can you name?

    Among all kinds of sports,which do you like most?

    (2)New words:fencing weighting squash aerobics,triathlon,shooting,water,polo.

    8.What problems might you encounter and how will you deal with them?

    Students don’t know so many sports’name,I can give them gestures to help them get more clues,and then they can guess some sports’ names.

    二、教案部分

    1.問題的提出

    用七分鐘的時間,實踐在澳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一個原本我認為對這種課程不感興趣的班級竟然氣氛很活躍,這是怎么回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中國對同一話題的教案設計。

    (1)教學目標

    ①After learning this part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nlarge the vocabulary of different types of sports;

    ②After identifying different types of clubs and types of sports,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iscuss what they can benefit from sports.

    (2)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Everyone wants to be healthy and attractive. Everyone wants to feel and look good. In the last several classes,we have read about a Canadian actress who had to go to hospital because she took some weight-loss pills. We know that tak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our bodies. And now many people are taking up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ports. And now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atches held in the world now and then.

    案例分析:由于在“Welcome to the unit” 和“Reading”部分已討論過這一話題,簡要概述這兩部分的內容,借用之前所討論的話題的結論,通過交流信息,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內容,為學習有關詞匯做好鋪墊,導入正題。

    Step 2 Brainstorming:Look at the following pictures.

    ①What sports are the pictures about?

    ②How many other kinds of sports do you know?

    ③The students may give some different answers.

    ④Look at the sports on the screen to learn some sports.

    案例分析:通過多媒體呈現課本中Part B的詞,以便溫故知新、設計輸入、激活記憶,借助已學過的詞匯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此種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邊呈現圖片邊進入認知環節,如果是學生熟知的運動項目,學生會脫口而出,對于生詞如softball,squash,aerobics,fencing,triathlon會集中注意力學習(PPT六至九四張有關各種運動的圖片,是為學習Part B而用,教師可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說出該運動項目的名稱,再出示正確答案,教師領讀單詞。)。

    以上是最常見的中國式英語導入課模式。

    2.問題的思考

    我一直在想,在思索,我們的導入為什么不能成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咨詢了老教師,調查了學生的感受和查閱了一些資料后,得出以下結論。

    (1)澳大利亞細致的教學設計

    從我展示的教學設計和教案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教學設計部分很詳細,從所選的活動到課堂指令,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甚至時間的控制都一一體現在備課環節中,課備得非常仔細,從而在教學時游刃有余地解決問題。一個七分鐘的導入部分,我就寫了這么多內容,何況一堂完整的課程呢?而在平時的教學設計中,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教學的流暢性,思路的縝密性,一旦學生不能和教師的思路相吻合,教學很難流暢地繼續下去;即使老師能進行下去,情緒上也大受干擾,不能有效教學。比如,學生不能說出老師預設的答案,老師可能還把學生往自己預設的答案引,幾次引導下來,學生還沒說出,老師覺得浪費時間,就自己直接說出答案,進入下一環節,心里還想著喊錯人回答問題了。另外,我們平時的導入過程,其實是為整節課的重點詞匯教學做準備的,所以常常被忽視,或者隨便一提,這從我提供的以上的中國式英語導入課模式即可看出。而在澳大利亞思路的指引下,我對導入部分進行了細化,一步一步引入話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接受關于運動的知識,頭腦自然興奮起來,為下面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梢哉f,中國的導入,是為了導入而導入,無效而又乏味,而澳大利亞,卻把它作為真正的導入,真正課程的一部分而開展,細致地分為導入前、導入中、導入后。

    (2)以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

    澳大利亞的課堂很有特點,那就是所有學習都是結合活動開展的,基于不同的問題,老師用不同的活動來組織,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如本課中所用的“Hot potato”就是澳大利亞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方式,我在澳大利亞的培訓中,多次感受過此活動的魅力。這種活動,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在中國,我們也采用活動教學,但只是蜻蜓點水,有時在開課時用一下,平時的常規課基本不會用?;蛘呃蠋煹谝淮斡昧?,感覺效果不好,下次不再使用,覺得活動就是個“花花腸子”。可是,如果一直不用,不改進,怎么能體現活動教學的優勢呢?活動教學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形態,是指教師指導下的,以技能性知識、情感性知識和問題性知識為基本內容的自主、開放、創造性的實踐性活動,促進學生整體發展的教學,具有知識獲得、能力發展、人格完善等功能。活動教學在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它與傳遞教學相輔相成、優勢互補,而新型活動教學與杜威的“做中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對“做中學” 的積極揚棄,是時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內在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活動教學情境中,學生的學習是在學生主體性實踐活動中進行的。它以系統的知識、原理為基礎,通過學生的活動操作、感受體驗、思考探索,獲得相對于學生個體而言的具有創新意義的學習成果(諸如新的思想觀點、操作方式、情感體驗等)。那么,有老師會說,學生不感興趣,不回應你,怎么辦?我也在澳大利亞遇到過這種事情。當澳大利亞老師問我們上個星期做了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發揮了中國人“沉默是金”的精神。老師說,不怕你們不說,大家都站起來吧,于是我們都站了起來。老師又說,現在每人說一件上個星期做的事情,說過的才能坐下。于是,大家紛紛踴躍起來,生怕最后一個坐下。通過這件事,我感受到:是有方法做活動的,只是我們嘗試的次數太少,沒能領受到活動真正的魅力。

    (3)活動中對每個學生個體的平等性

    通過我的教學設計及教案可以看到,澳大利亞要求給予每個學生平等的機會。為什么澳大利亞喜歡開展“Hot potato”這個游戲?因為這給了每個學生說出各種運動的名稱的機會,而不僅僅局限于一個或幾個人之間。南京師范大學的毛景煥說過: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提供一種環境讓學生可以平等,而且要運用各種策略使得他們真正擁有實現平等的條件,過一種平等的生活。在教育過程中,平等不是指在同樣的條件和機會面前讓人人任意地追求和參與,而是為每一個人提供適宜其發展的內外條件,不僅要提供自由和開放的發展空間,更要創造有利于促進個人發展的條件,為即使是學習的最不利者也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而在我所展示的中國的模式課上,沒有關注到這個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未曾關注到此問題,覺得到時隨便喊,或者看層次喊幾個學生回答就可以了。無形中,我們忽視了很多想回答問題卻沒機會回答的學生。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沒注意到個別學生;從小的方面來說,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受挫,課堂的活躍度越來越小。

    (4)多種展示內容的方式

    我用澳大利亞的設計上課時,在演示各種運動時,身體力行,親自在課堂上做出各種運動的姿勢。學生喜歡看到老師不同于往日威嚴的形象,自然興趣大增,對話題很感興趣,也愿意討論,配合老師,所以氣氛自然活躍。在澳洲培訓期間,有的時候,澳大利亞老師為了給我們解釋一個模糊的概念,有時運用繪畫來解釋;有時以自己的痛苦經歷解釋,等待。他們認為,教學需要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展現,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得更清楚、形象。而我們所看到的中國常規課,只是用幾張幻燈片展示各種運動,只通過視覺感受,這既被動又激不起學生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都麻木了。何談有興趣配合呢?所以,我們不妨多發展思維,多運用各種手段展示教學內容,這樣既有利于教學,又有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

    (5)課堂中對學生的鼓勵及情感投入

    Goldman指出:情感因素是教育過程中一個應該注意的因素,每個學生都有兩個基本需要:認知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如果教室里的氣氛為教師的冰冷、疏遠所控制和不關心的行為所影響,學生對學習的動機就會弱化。學校、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學得更好。他們將從教師的平等相待中體驗這種情感,他們將會變這種感覺為學習動力。在這種溫暖和放松的環境中,他們將從學習中獲得滿足和快樂。在我用澳大利亞教學設計上課的時候,學生課后反映感覺很輕松,有滿足感,沒有壓抑感,老師只是指導者,大部分活動由學生自己完成。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對他們給予鼓勵,而不是批評,從而使他們有信心繼續堅持下去。而反思我們平時的課堂,一些教師總是以師道尊嚴壓學生,任何與我們想法不符的,都一板子拍死,我們希望,該活躍時就活躍,該閉嘴時就閉嘴,把學生當成聽話的機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體驗不到滿足感和快樂感,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不妨放下“統治者”的架子,平等地聽取學生的建議與想法,這樣,教學活動才能有效展開。

    如果我們能多用一些國外好的想法豐富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式,學生就會學得更好。當然,不是所有的國外的教學方法都適應中國的學情,一方面我們要取其好的方面,另一方面不適合中國的,可以修改,使其符合中國學情,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好資源。

    參考文獻:

    第5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一)書寫不過關。90年代的大學生,身處信息化時代,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信息設備比較多,許多學生不重視書寫,黑板字和鋼筆字荒于練習。黑板字粉筆運用不當,字跡不清楚,字寫的歪歪扭扭,行距上上下下,一點不美觀。寫的鋼筆密密麻麻一大篇,字跡潦草,看起來“像蟹爬”,這樣的字學生看不懂,家長也很難辨認,將來怎樣搞好課堂教學?書寫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英語教育學生要求漢字和英語書寫都要練習,千萬不能認為從事英語教學,漢子書寫就不用練習了。其實,漢語和英語書寫可以相得益彰,漢子寫得好,就會把書寫技巧運用外語書寫中。

    (二)語言表達不過硬。語言表達有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外語專業的學生,通過幾年的專業訓練,口語水平怎么樣,一開口就應該聽出是專業的水平??墒?,有的學生朗讀英語文章很不流利,音調把握不準,節奏感不強,語速控制不當,感彩不豐富,甚至吐字渾濁不清。在進行教學實踐中,不能利用好英語口語組織教學,或者語言非常生硬,這樣的口語水平怎能教好學生。在書面表達方面,有些學生還只能寫些初中水平的簡單句子,要表達一個觀念,沒有適合的詞和句子,或句子之間聯系不緊密。

    (三)教學技巧應用不靈活。授課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把握好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在開展實踐教學時,英語教育學生不能把握好導入環節,采用單一的導入方式,或者沒有進行導入就直接進入新課內容,這樣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教授新課時,方法單一,授課方式單調,一般就是朗讀、練習加講解,。沒有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方法,教學中就只能按固定呆板的方法,學生聽多了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低迷。有些學生組織教學時,只會按步就班地照教案進行,不善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面對課堂突然發生的問題,缺乏應對的教學機智。

    (四)備課說課基本功不扎實。有些師范類學生在實習前,要進行試講,還不知道怎樣備課,教案包括哪些環節。當提到教師應聘時要進行說課時,有些學生還以為說課就跟上課差不多,這樣的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如何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平時就缺少備課和說課技能訓練,備課時就會無從下手,找不到重點、難點。備課訓練中一些同學不動腦筋,依賴于網絡教案、教參,照搬他人的優秀教案,但不能他人編寫教案意圖,運用起來不得要領。

    (五)課件、圖片制作不熟?,F在的課堂教學,教學必須借助各種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其中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目前師范類學生都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課程,里面有多媒體課件制作內容。但有的學生沒有充分引起重視,或教師組織學生實踐操作機會少的原因,許多學生制作課件的基本技術沒有掌握,對于應用一些動畫技巧,制作漂亮的課件根本沒有嘗試過。雖然也開設了美術課,但基本上沒有真正學到為教學服務的真本領。其實從應用角度來說,課堂中應用最多的是簡筆畫,所以在美術課中要加大對簡筆畫的訓練力度。

    二、英語教育類學生教學技能提升策略

    師范生要從一名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教師,在大學幾年,不僅要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各種教學技能的訓練。師范生畢業能否順利走向職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就看教學技能的培養水平。英語教育類學生教學技能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充分把握時間,發揮各種課程優勢,利用各種途徑訓練實踐技能。

    (一)適應教學技能需要,調整課程設置大學時間就3、4年,一般現在都采取3+1的培養模式,英語教育類學生實際在校時間就是3年,要開設的課程數量很多,有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基本素養課程,還有一些選修課等。所以在課時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應該將有關課程進行優化調整,總的宗旨應該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以實踐為取向,著重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根據教學工作的要求,英語教育類學生主要的教學技能有:二字(鋼筆字和粉筆字)一話(普通話)、繪畫、英語教師口語、聽力、歌唱、課件制作,備課、說課、講課、評課。開設如下技能必修課,英語教師口語,雙語書寫和板書設計,教學簡筆畫,英語聽力、英語寫作,普通話,現代教育技術、英語教學法。根據技能培養要求,適當增加技能課時,創新上課形式,課堂以實踐訓練為主。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的技能示范和悉心指導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極為重要。每位教師在教學中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課堂上展現他們的知識面、基本功和教學能力,這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大學教師應該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想方設法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地提高自己教學技能,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設計,靈活使用各種方法,把講授與設疑、自主探究、合作與交流等方法綜合使用,為師范生參加教學實踐起到示范作用。為了適應英語教育學生技能培訓要求,教師要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尋找機會參加技能培訓和研討會,加強教學技能訓練和教學研究,在教學中向學生展現自己過硬的的教學技能。

    (三)大學全程貫徹教學技能訓練。教學技能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有些要貫徹大學全程,甚至參加工作后都一直要加強訓練。所以對有些技能要安排好訓練時間,注重訓練方式。大一是學習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階段。第一個學期就要開始“兩筆一話”技能、信息技能等基本技能的訓練??梢詤⒖家韵履J?,每周一、三晚安排20分鐘進行鋼筆字和粉筆字練習,周二、四晚安排20分鐘進行普通話練習,周末安排英語文化沙龍活動,訓練英語口語能力。第二個學期抽出一個晚上20分鐘時間訓練簡筆畫,有些專業課程開展3分鐘英語演講。大二開始學習課件制作,教案設計,板書設計,進行備課、說課、授課訓練。大三階段,繼續加強備課、說課、講課技能訓練,并開始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在微格教學中,進行專項突破,如英語口語,英語板書,導入技能,講授技能,教學方法訓練等。

    第6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 反思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190-01

    在現代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因此,老師只有知識儲備是遠遠不夠了,只憑講授方法實行有效教學也已經過時了,老師必須有不斷探究教學發展中各種因素變化的能力,也就是不斷研究教學的能力,即“研究型老師”。那么該如何做好一個“研究型老師”呢?我個人認為學會教學反思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教育反思就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性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自我監控、回顧、判斷、思索、修正,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成功之處,給予肯定與支持,遇到失敗之點給予否定與修正,將“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率的過程。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在教學中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有利于培養教學研究、創新意識,促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相結合,提高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我在多年從事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并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會在課堂教學中反思能力的培養。

    1 反思教學方法

    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自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因此,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也有很大區別,有的同學能夠較熟練地應用電腦進行一些常規操作,而有的同學卻從未摸過鍵盤,“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采取不得當的、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會致使沒有學習基礎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產生“畏難”的學習情緒。如果在課堂上看到有的同學不認真聽講,我會通過與學生耐心細致的交流去了解原因,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學生覺得教學任務太難,操作過程太復雜。我會在課后反思怎樣用學生已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習,如何用自己的教學行為來吸引這部分程度較弱的學生。經過思考,我會采用“分層教學法”“游戲法”“小組學習法”等多種方法激勵這部分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

    2 反思教學內容

    這幾年來,我們學校用的計算機教材一直都不固定,均是全國高職學校使用的教材,說是教材,其實只是教學參考書,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各個中職學校會根據自己學校的軟、硬件條件及學生所學的專業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增加和刪減;再者,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的高速更新也是計算機教師無法多年固定使用一本教科書的原因。因此,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計算機的教學更具有靈活性。在前幾年的教學中,我依據教科書教給學生的內容也不少,但學生畢業后就忘得一干二凈,直到在工作中用到時,才會想到自己在學校曾經學過相關的知識。情急之下會打電話問我該如何具體操作。每遇到這樣事情,我就會反思我們的計算機教學如何在學生所學的專業中體現其使用價值。經過思考,我覺得計算機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就應該模擬其實用性,因此,在后來的教學中,我本著“學用相結合”的理念,將所教計算機技術與學生將來的職業相結合,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進行設計。例如:在教Word軟件時,讓學生在掌握文字編輯能力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進行教案,課程表、教學計劃、個人簡歷及名片的編輯。在教圖象處理軟件時,讓學生利用自己空間中的照片,制作一寸證件照、二寸證件照、及他們辦理教師資格證時所需要的電子照等……每當學生親手完成一幅讓自己滿意也很實用的作品時,他們都會歡呼雀躍,自我陶醉一番,“寓教于樂”的教學內容一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實用性,二來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反思教學效果

    學生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如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展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要求每一位學生,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時的教學內容是我課前認為學生足可以完成的,可通過具體的教學卻發現,大部分學生完成的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順利,課后我都會反思,這是在教學任務的“量”上出了問題還是在“難度”上出了問題,或者是在學生的操作技能上出了問題。之后,我會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及時的調整,并對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也進行適當的調整,力爭讓學生每節課都有學習的興趣,在技能上都有所提高,學有所得。

    4 反思教學后的發展

    第7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一、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學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現

    1.板書不規范

    現在的大學生普遍不重視練字,認為用手寫字已經不重要了。一些師范類學生也有這種思想。平時沒有花時間去練習,致使鋼筆字寫得不好,粉筆字寫得不規范。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將來要為少年兒童的書寫進行示范,如果在黑板上寫的粉筆字筆畫凌亂、歪歪扭扭、行距不齊,學生就看不清楚;寫的鋼筆字如果密密麻麻、字跡潦草,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書寫,甚至間接地影響到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處理分析能力不強

    實踐中發現,一些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認為自己今后從事的是小學教育,給小朋友上課那還不簡單嗎!可真正要上講臺講課時卻發現,他們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組織,甚至對于該講哪些內容,應該重點講解那些內容都把握不了,只能照搬別人的教案和做法。

    3.課程組織與管理能力弱

    有些師范生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時,教學過程非常生硬,各種教學語言運用不熟練,不能有效地駕馭課堂。按要求,教師在各個教學環節都要用簡潔明了的課堂語言,引導學生完成各種教學活動。如果平時注重積累這種課堂組織語言練習,在教學實踐中就會自然地表達出來。但許多師范生由于缺乏訓練,或者平時不夠重視,到實踐教學中就應用得不自然了。如果課堂上出現一點小問題或學生配合不到位,造成教學不能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時,他們便會失去對課堂的控制。

    4.備課說課不熟練

    師范類學生在實習前要進行試講。而在進行試講前,有些學生甚至不知道怎么備課、如何寫教案。他們往往不能準確地把握說課與上課之間的區別,有些學生甚至以為說課與上課差不多。許多學生表現為備課時無從下手,重點、難點把握不準。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在平時訓練中,部分學生不愿自己動手設計,過分依賴網絡教案,總是照抄他人的教學設計,導致運用時不得要領。備課和說課是考查學生能否勝任教師職業的重要標準。

    5.運用教學策略不靈活

    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靈活地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觀摩機會太少,實踐教學機會也不多,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選取教學方法只能是“紙上談兵”。例如,在教學中不能把握好導入環節,采用的導入方式單一,或者不經導入就直接進入新課內容,未能很好地進行新舊知識銜接,既會增加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困難,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新課時,提問技能很重要,它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有的師范生不善于設疑或提出問題的時機不對,有的師范生只會按部就班地照教案進行,課堂氣氛沉悶。當課堂突然出現問題時,他們往往缺乏靈活應對的教育機智。

    二、校內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實踐能力的途徑

    1.優化課程建設,增設一線教學專題

    (1)科學開設課程,增加教學技能課程

    師范類學生畢業以后主要是從事教學工作,既要有專業知識,更要有傳授知識的綜合能力。為了加大教學能力的培養力度,應對課程進行優化調整,適當增加教學技能類課程。根據教學工作的要求,小學教育類學生主要的教學能力及對應的技能課程有:培養書寫能力的“書法課”,以訓練鋼筆字和粉筆字書寫;培養課堂語言和普通話水平的“教師口語課”;制作簡筆畫和剪紙等美工作品的“美術課”;具備一定演唱能力和鑒賞水平的“音樂課”;能利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現代教育技能課”;能根據小學主要課程進行備課、說課、講課、評課訓練的“課程教法課”等。這些課程都應該作為技能必修課,不僅要開設一定的課時,還要嚴抓實踐訓練。目前師范教育開設的理論課程大多是對權威的教育理論進行了解和應用,而對于實踐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困惑、最新的教育政策、課程改革的現狀和方向等內容,由于大學教師沒有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與中小學教師不經常接觸,也不了解中小學生的學習困境和內心的需求。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開設教學一線教學專題,如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小學語文、數學課程改革趨勢等。這類課程不需要固定上課時間,可以以講座形式開展,時間靈活些,如利用晚上、周末都可以??梢杂上嚓P專家或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擔任主講。

    2.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師范教育的很多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都采用理論課的形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而且掌握的知識都是理論性的,在實踐上無法靈活運用。為了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需要對師范教育專業課和基礎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增加或加大實踐課程的數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應用知識,提高知識應用能力。要修改理論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安排中要體現“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各門課程根據自身特點和需要,安排不同課時和不同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教育專業課程要適當縮短學時,如教育學和心理學由每周開設3節縮短為2節,要配合實踐能力培養計劃,設置6個課時開展技能訓練,在課堂上安排學生依據所學教學理論和方法開展教學訓練。一些基本素養課程也要縮短學時,如大學語文由兩年縮短為一年,思政課程由原來的每周3節理論改成“2+1”的模式,即2節理論加上1節實踐的模式,給予學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調查的機會。師范類學生都要學習學科教學法,原來都是由大學教師任教。教學法的相關理論由大學老師上是可以的,但課程全部由大學教師上就不合適了。因為絕大多數大學教師畢竟沒有中小學工作經歷,普遍不了解教學實際要求,不清楚學生的學習困境,不熟悉學生的心理需求。即便是原來在中小學工作過的教師,時隔多年后,也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時代氣息,不了解最新的教改動態。所以,有必要聘請在一線工作的中小學教師以實踐課形式進行學科教學法教學。一線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如何開展教學工作,可以展示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反饋等。一線優秀教師加盟教師隊伍,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優秀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而且可以把最新的學情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告知大學生,使他們走向實踐崗位后能夠參照一線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開展教學工作。

    3.加強教學技能訓練

    通過舉行教學技能大賽為師范教育專業的學生搭建展示教學技能的平臺,夠能進一步激發他們參與教學技能訓練的積極性,既可以展示他們平時技能訓練的成果,也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為了讓教學技能大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技能訓練的積極性,賽事要精心組織,賽前要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稍O置多個單項比賽,如寫字、繪畫、舞蹈、講故事、多媒體課件制作等,也可設置一些綜合比賽項目,如微課教學等??蛇m當增加獲獎的人數,讓更多有一技之長的學生有出彩的機會。在賽前,可以組織相關有技能專長的教師和學生進行技能實踐指導,營造濃厚的學習技能的氛圍,并借此提高大多數學生的教學技能。

    4.組織學生參加技能考證工作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將來要從事的是教育教學工作,不僅要學好學科知識,還要具備過硬的教學能力,更要懂得學生的心理。因此,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不僅要有畢業證書、教師資格證書,還要考取必要的技能證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要從事教書育人工作,在教學中要始終貫穿德育,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呵護學生健康成長。因此,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非常必要。為了能讓更多的同學考取心理咨詢師證書,學到心理咨詢的技能,學??梢院拖嚓P咨詢機構合作,共同培養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學生通過培訓后,不僅熟悉咨詢的理論知識,還將掌握咨詢診斷的技能,有利于日后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工作。

    5.加強微課訓練

    學生要進行實踐教學訓練,一般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但微課教學教室在許多地方學院沒有裝備,或者微課教室裝備數量不多,不能滿足教學訓練的需要。為了能讓更多的學生進行微課教學訓練,可以利用學生現有的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設備開展微課訓練。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某個教學技能訓練為主題,如教學方法、導入技能、提問技能、板書技能等,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從幾個不同角度把學生微課訓練的過程拍攝下來,每次進行15分鐘左右的教學訓練。這樣學生可以利用視頻回放進行分析,提出優缺點,下次再進行訓練時,可以對照前后情況,分析取得的進步,提出還需改進的地方。

    三、校外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學能力的途徑

    1.到中小學校見習

    許多師范類學生在學習期間沒有參加教學見習環節,有的學校培養計劃中也沒有這一要求。學生只有通過教學見習,才能現場感受課堂教學的過程,真實體驗學生的課堂反饋,學習到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見習的組織可以與聘請一線教師到大學任教的措施統一起來,適當與中小學校開展合作,讓學生到合作學校參加教學見習和組織現場觀摩教學活動等,為日后自己進行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2.到培訓機構開展教學實踐

    學生要成為合格的教師,具備過硬的教學能力是前提,開展真實的教學實踐是基礎。學生應該貫徹杜威的實用主義教學思想,“在做中學”,積極到相關教育培訓機構中去鍛煉。為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學校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教學實踐要求,并將其作為師范類學生的實踐訓練必修課。到教育機構參加教學實踐的時間不做統一要求。學生可以在寒暑假參加,可以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完成。教學實踐的形式可以是班級教學,可以是個別指導,也可以是學科興趣班的形式。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學生能實際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體驗教師工作的艱辛,收獲教書育人的成功。

    3.發揮雙導師作用做好實習鍛煉

    第8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關鍵詞:高年級 英語 智慧課堂

    一、智慧教學的內涵和特征分析

    在《教育大辭典》中,教師面對復雜的教學情境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正確、快速、敏銳的推斷能力就是智慧教學法。經過對智慧教學內涵的界定,我們能夠認識智慧教學法詳細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學環境的繁雜性;第二,教學的情境性;第三,教學的實施性。尤其是在高層次的智慧教學中,教學環境相對復雜,教師不但要具備較為充裕的教學經驗與迅速的反應能力,更要把教學藝術水平與自己的建設能力實施有效結合。

    二、完善學生的“自我意識”

    課堂不再是指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新知的場所,給老師與學生提供應創新的空間與余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施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學生的自立意識。過時的教學法基本上都是老師給出規范答案,學生負責去記憶,這樣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狀態,創新精神很難在他們身上找到。因此教師應當經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勝利,讓他們拾回自信。教師要有意識地從思維的多向性指導,從不一樣的角度探討知識,主動思維,充分施展他們自己的見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盡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展現自我的機會多一些,嘗試勝利的愉悅多一些,讓學生始終不渝地參加知識生成的全流程。

    三、機智捕捉生成資源,增添教學的精彩性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把執行教案看成課程實踐的一個開始,用心收集、捕捉與篩選學習活動中反饋出來的有利于進一步學習的生動情境,以此來調動教學行為,從而讓課程實踐從執行教案走向師生互動生成。

    比如五上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課,在教授時,首先師生對話。T: What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f western food?Ss: I like….T: Some like Chinese food and some like western food. What western food do you know? Ss:……T: Today let’s learn some popular western food. 在對話中教師用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三文治、沙拉、漢堡包和冰激凌的圖片,引出單詞“sandwich”、“salad”、“hamburger”與“icecream”。T: Do you know what English people like to drink? They like to drink tea. 其次,教師把生詞寫在黑板上,帶領學生讀幾遍,然后讓學生分組比賽讀、分男女生讀。之后第一次播放教學錄音,全班學生跟著錄音讀。最后學生拿出人物頭飾,替換對話中的關鍵詞,重新編寫對話,然后教師請兩三對學生上講臺表演對話。

    四、課堂紀律要嚴抓,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在課堂上我需要學生做到“仔細聽,大聲說,重點記,工整寫,主動練”。在上課前說一些句子,像:“Listen,listen,I must listen carefully.Speak,speak,I can speak aloud.Study,study,I can study English well.Practice makes perfect.”來激勵學生張口說英語,并提示他們一定要遵守課堂紀律。每節課,我不單單是站在講臺上講課,而是連續穿梭于過道,隨時留意著每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狀況,并隨時對他們實行提問與指導。

    通過讓學生復習之前的舊知識、單詞拼讀、重點語言點應用、觀看幻燈片回答問題、造句、小組練習、小組調查等活動,阻絕了某些學生在課堂上不思維、不開口、不參加、說閑話、思想開小差等不良情況,讓每個學生在緊急而又活潑的氛圍中經過聽、說、讀、寫訓練,動腦、動口、動手掌握與運用本節課的重難點。

    五、有效的小組活動讓課堂活起來

    “面向全體學生,重視素質教育”是英語課程規范的基礎理念之一,課堂是執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執行素質教育就是要突破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套路,建造具備實際性、教育性、建設性的,以突顯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探討、創新,優化課堂教學,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智慧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設計不一樣的任務讓學生經過現實的應用去實現,而且會使用方式多樣的活動形式讓課堂活起來,像游戲、表演、歌唱、繪畫、討論、爭辯、記者招待會等活動。這樣經過較好的小組活動設計,能建立良好的英語交際“情境”,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協作”、“會話”,從而實現學生不知不覺中聽說能力提升的“意義建設”。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為完成一定教學目標而設置的原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都是不能重復的激情和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只有這樣,師生才可以釋放出生命的活力,閃耀出智慧的光芒。

    參考文獻

    第9篇:繪畫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關鍵詞】體育繪圖 小學體育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142-01

    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筆者很喜歡用體育繪圖表示體育動作,尤其喜歡在備課時運用體育簡筆畫繪圖,配上簡短的述語來說明運動技術動作。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給人以很強直觀感受的同時,也增強了教案本身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開展體育教學、訓練與科研時,資料記錄、收集、整理時,運用體育繪圖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一 體育繪圖在體育教學設計撰寫中的作用

    體育教師備課時,以簡潔、明快的線條,組成優美、生動的直觀圖示,提示運動時的用力方向和順序,代替冗長煩瑣的文字說明,即節省了備課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可以使教案圖文并茂、直觀清楚、美觀大方,也很一目了然地表示出不同動作的運動軌跡。

    以編寫花樣跳繩教案為例,若用繪圖的形式配上簡短的文字來描述合作跳繩動作簡介,就省去了教案中大量復雜的文字說明,節約了時間,還給學生以直觀的感知,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和認識。

    二 體育繪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體育繪圖符合體育教學、訓練與科研現代化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體育教學方法,也是促進體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教學中出示體育圖解或現場繪圖直觀演示,配以動作說明、要領講解,使學生對所學動作一目了然,加深對動作的印象和對動作技術要領(重點與難點)的理解,促使學生盡快地掌握動作技能。

    以隊列隊形課的教學為例,在并隊、裂隊、分隊、合隊、開口螺旋、閉口螺旋、繞“8”字等隊列隊形教學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示范配上直觀、形象而又生動的動作簡圖,提示隊伍調動時的方向和順序,使學生建立起隊形變換的初步表象,從而盡快地學會隊形的變換。

    在進行集體項目游戲時,比如游戲隊形是圓形、弧形時,或組織往返跑、間隔跑時,用簡圖表明隊形、游戲方向,讓學生分組了解游戲的站位、方法和路徑,配上簡單的規則講解,學生活動起來就更有序、更有組織。

    以韻律操模塊單元教學為例,在教授韻律操時,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后,讓學生分組強化練習,并通過觀看教師繪制的活動簡圖來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和認識。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采用快速、準確、優美的繪圖,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體育動作學習的濃厚興趣,更能促使學生盡快掌握技能動作,帶來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學。

    三 體育繪圖在體育校本課程研發中的作用

    學校體育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主體,開發符合學生需要、教師特點、學校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特色課程。我利用學校體育現有的課程資源,發揮民族民間體育特色項目的優勢,選擇如花樣跳繩、柔韌創編、體育兒歌、球類游戲等作為校本課程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運用體育繪圖自編體育校本課程單元教材進行教學。

    在研發柔韌校本單元課程時,“身體變變變”單元創編時神奇的數字:7、2、4、9;變幻的字母:L、V、C;合作創意字母:A、H、W、M,用體育簡圖的形式表現出來更為直觀。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我進行了不同學段的創編整理,將部分難度動作用簡圖繪制出來,以便長久的查閱和保存。

    我將體育校本課程中不同類型的體育動作繪圖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形成學校獨有的特色,充分尊重和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性和多樣化需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和全面的發展。

    四 如何充分發揮體育繪圖的作用

    首先,作為體育教師要鉆研體育理論知識,掌握運動技術技巧,熟悉繪圖方法,力求使繪圖形象逼真,符合運動動作技術規范,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體育繪圖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作用。在編寫教案時,想要畫出正確、優美的直觀圖示來輔助教學,就必須在課前認真鉆研運動技術,熟悉各項運動的動作要領。其次,作為體育教師,牢固掌握繪圖方法的同時,考慮到體育運動項目的特殊性,繪圖必須準確,注意運動動作的位置和角度,符合體育教學的要求。更要與體育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正確的繪圖,避免不正確的繪圖帶給學生錯誤的引導。再次,作為體育教師,繪圖應和課堂中的講解、示范相結合,以利于學生形成直觀感知和表象,加快學習動作技能的步伐。同時可將課中的重點、難點、注意點以及問題動作的正確和錯誤表現用對比圖的形式繪出,起到講解、示范等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中要根據課的目標、內容、學生實際及課堂需要,巧妙安排,恰到好處,合理運用所繪制的體育繪圖。最后,體育教師要學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對體育電子繪圖的學習和理解,學會用電子繪圖軟件繪制體育動作圖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我爱我色成人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网|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成人av免费电影|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t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区视频爽爽爽爽爽|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成人午夜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