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山雞養殖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山雞養殖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一、肉山羊生活習性與主要品種

    1.肉山羊的生物學特性

    肉山羊的主要生物學特性:一是活動能力很強,喜登高;二是食性廣,消化力強,喜食樹葉嫩枝;三是抗病力及對蚊蠅騷擾的抵抗力強;四是喜歡干燥、愛清潔、合群性強;五是好斗,易馴養;六是早熟、多胎多產。

    2.肉山羊的社群生態結構

    山羊的自然組群有兩種,一種是同期(批)購入的山羊基本上組成一個自然生態群,不論來源、年齡、性別,以一強壯的母羊為首領;另一種是以母系繁育后代組成一個生態群,以始祖母羊或年齡較大、體格健壯的母羊為首領。

    二、肉山羊的飼料與飼養管理

    肉山羊能充分利用粗纖維飼料,但對營養物質的需要仍需注意平衡。要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能滿足需要。肉山羊對蛋白質的要求不高。在礦物質中,食鹽供給最為重要。

    肉山羊可利用的飼料分為青綠飼料、多葉飼料、精飼料、礦物質飼料及其他飼料。

    在飼養管理中,要經常檢查山羊的營養狀況,預防營養物質缺乏,對于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更應加以注意。防止采食霉爛的飼草、毒草和噴灑過農藥的牧草。不能飲用污水,從而減少寄生蟲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羊舍要保持清潔、干燥、通風。若是長期圈養,要讓山羊有適當的運動。

    三、肉山羊的營養

    肉山羊的營養需要量=維持身體運轉需要+生長需要+泌乳需要+胎兒形成需要+運動能量需要。

    1.母羊配種前的營養需要

    母羊在配種前6~7周需要獲取優良的日糧營養,每天攝入干物質的量應達體重的5%左右,這樣有增加泌乳量、養好羔羊盡早恢復母羊配種體況、滿足再次配種懷孕需要的重要作用。

    2.母羊懷孕期的營養需要

    母羊在懷孕的第二個月,營養需要稍高于空懷期。第三個月以后,隨羔羊體重的迅速增加其營養也需要增加,這時候母羊每天攝入的干物質量應達到體重的3.5%~4.0%才能滿足其需要。

    3.母羊泌乳期的營養需要

    母羊最高泌乳期營養需要大約為空懷時期的3倍,靠增加營養來滿足這種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母羊泌乳期到30天左右,需要提高補飼的生產效果。一是黃豆不要單一喂養,應同玉米等能量飼料配合飼喂;二是玉米投喂的方式,以整粒玉米生喂較好,可保持母羊在同等生產力情況下降低對蛋白質的需要量。

    4.羔羊的營養需要

    初乳可增強羔羊對疫病的抵抗力。所以,盡快吃到、吃好初乳以獲得足夠的能量,才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關鍵。山羊乳的能量來自于乳糖、酪蛋白質和乳脂,首先供給能量的是乳脂、乳糖。羔羊吃到足夠乳汁,才能滿足其對能量的需求。

    羔羊對蛋白質需求量變化很大,且各時期的需求水平不同。1月齡時日糧中所需的蛋白質含量為16%~18%,以后逐漸降低,到成年時為12%。

    四、肉山羊選種與繁殖

    肉山羊選種應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條件、市場的羊種需求、羊種引入成本和引種是否方便等情況而定,不可盲目行事。選種應堅持看祖先、看本身、看后代。

    種公羊的品質對整個生產羊群的品質影響很大。應選擇在多胞胎、體型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生殖器發育良好、雄性特征明顯的羊羔中去選擇種公羊。選擇種母羊應從多胞胎、外貌結構和生殖器官發育明顯的羊羔中去選擇種母羊。

    五、利用雜交優勢增產羊肉與山羊育肥

    肉山羊的雜交,多以波爾山羊為父本,本地山羊為母本進行雜交,一代雜種羊育肥在周歲左右出售。

    第2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近些年,山羊養殖漸成規模,傳統的放牧養殖模式,不能很好地解決養殖規?;瘞淼膯栴}。想要在現階段,控制好“成本”、“規?!?、“生態”之間的關系,必須要積極探索新的養殖技術。“圈養+放牧”的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加上本地植被資源豐富,圈養的基礎上,配合放牧養殖,很好的彌補了兩者飼養模式間存在的問題??偟膩碚f,探索生態養殖,與本地養羊技術有一定的可行性。文章就羊舍科學選址,規范舍內設計;創新養殖理念,探索“圈養+放牧”的模式;本地資源利用,秸稈加工推廣;科學驅蟲,合理防病;理想膘情,適時出欄等幾個方面,有效探索生態養殖的技術要點,以供參考和借鑒。

    2山羊生態養殖技術

    2.1羊舍科學選址,規范舍內設計

    理想的羊舍,寬在4~6m,高在2~3m,長度根據養殖規模而定。舍內配置必備的運動場,確保羊群適度運動。羊舍周邊栽培樹木遮陰,整個構造成由里向外的坡度,如此便于清掃舍內污物。建成的羊圈,離地高度80~100cm,床面鋪面漏縫。樓板用木條、竹條或細木棍釘成間距l~1.5cm的床面,以便糞、尿落于地面。羊床可分欄隔斷.也可做成活動板面。舍內用可移動的木欄分隔成公羊圈、母羊圈、羔羊圈、育肥羊圈,圈內設草架、飼槽和飲水設備。舍內靠墻用木條設置草架。草架高1cm左右。間隔出15cm寬的采食縫隙。料槽可用水泥或木板制成長槽,一般上寬25cm、下寬22cm.深10~15cm。槽底呈弧=形,最好留一個向外的出水孔。飲水設=備沿墻設置,可選用自動飲水器,每隔3m安裝一個,也可安裝水槽或水盆。

    2.2創新養殖理念,探索“圈養+放牧”的模式

    傳統山羊養殖,放牧養殖為主。但是,放牧有其弊端,浪費豐富的秸稈和副產品資源。考慮到綜合利用各資源優勢,建議推廣使用“圈養+放牧”的模式。飼料要求可用來喂羊的青料主要有種植的優質牧草/紅薯藤、花生藤、大豆秸、蔬菜葉、野草、樹葉等。必須保證青飼料的供應.飼喂量可占飼料總量的80%~90%。粗飼料主要指成熟后的農作物秸稈、秕殼等。粗飼料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羊的采食量和健康,一般應低于30%,有條件的要進行氨化、堿化等處理。在青料旺季,用不完的青料應制作成青貯料,以備淡季使用。圈養羊還應初充一些精料。尤其是幼羊和懷孕、泌乳母羊以及種公羊、出欄前的肉羊等更應補充。精料中一般谷物類占40%~60%、蛋白類占10%~25%、糠麩類占20%~30%、礦物質占3%。飼喂時宜先粗后精、先干后青。

    2.3本地資源利用,秸稈加工推廣

    考慮到不斷增加的養羊成本,在飼料資源的綜合利用上下功夫,不失為節省養殖成本的關鍵措施。本地有著豐富的秸稈資源,經機械加工成粉,飼喂山羊,不僅適口性好,而且日增重較其他日糧好很多。此外,秸稈加工,工藝簡單,很好解決貯藏問題,提升飼料利用率。關于秸稈加工,技術推廣如下:

    2.3.1精選秸稈原料:適合用于飼喂的秸稈,不含毒的農作物加工副產品皆可。經收割后的秸稈,放置陰涼處晾曬。經過曬干后,可做加工處理。切忌,不能用霉變、腐敗的秸稈。

    2.3.2秸稈粉碎技術:常用錘式粉碎機,將秸稈處理至1~2cm。同時,做好分類處理。禾本科作物、豆科類作物分開切割,便于進一步配置。

    2.3.3堆積發酵技術:經粉碎的秸稈或草粉,混合玉米粉(1%)。加30~40℃溫水,量適度,確保能攥成團,松手可攤開即可。其中,混合濕度比例的酵母粉或者是發酵劑,集中堆積,與屋內背風陰涼處,成圓形或方形的小堆,上覆蓋塑料。一般溫度溫度達40~50℃時,聞堆積物有酒曲香味時,發酵即為成功。發酵好的秸稈,留適量做下次用的發酵引子。

    2.4科學驅蟲,合理防病

    日常加強管理,重視驅蟲與防病工作。根據地方流行病情況,應重點做好鏈球菌病、布氏桿菌病、傳染性膿皰口膜炎、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綜合防病措施。而寄生蟲類疾病,對于育肥羊管理至關重要。驅蟲工作落實到具體細節,嚴格消毒管理。加強羊群護理,留意羊群的精神狀態、飲水狀況、糞便異常等等,盡量做到早防病、早發現、早治療,減少病害于羊群的侵染。上述綜合防治的基礎上,建議落實好藥防措施。研究證實:聯合使用左旋咪唑、阿維菌素,臨床驅蟲效果好,春秋各用藥1次,交替使用,約80%的寄生蟲清除干凈。同時,應抓好羔羊養殖工作。尤其是冬季,注意保暖,提升羔羊的成活率。

    2.5理想膘情,適時出欄

    第3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黃鱔;人工養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S966.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3.058

    1鱔種放養

    1.1種苗來源

    最好選擇鱔種場的鱔苗。種苗一般以每公斤20~40尾為宜,這種規格的種苗成活率高,生長快,產量高,效益大。要注意規格整齊,大小不能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太大,要分池飼養。黃鱔品種較多,大體上可分為黃、白、青、赤、黑幾種。其中以青、黃兩種生命力最強,脊側和頸部黃色的優良,可以在飼養過程中逐漸選優去劣,培育優良品種,提高經濟效益。放養苗種要求體質健壯,規格整齊,色澤光亮,無病無傷,游動活潑。行動遲緩,體色發黑,身體瘦弱、蒼白、帶傷、斷尾及有病的鱔魚不能選作種苗。

    1.2放養前的準備

    鱔魚種放養生前首先要清潔魚池,對魚池進行藥物消毒;其次,要對魚體消毒。另外,對在運輸鱔種的水溫和放入池的水溫都要分別測量,掌握控制溫差最好不超過±1℃,若溫差較大,將鱔魚池的水舀少量放進容器中,過一會,再加一部分進去,使水溫逐漸達到一致。切不可一次加水過多,造成水溫突然變化,使鱔魚不能適應,導致鱔魚得病。

    1.3放養時間及密度

    放養時間要早,一般在早春頭批捕捉放養。黃鱔經越冬后,體質瘦弱,此時需要補充大量營養,吃食量大、食性廣,便于馴化,同時放養早可以延長生長期。每平方米放70~200尾(即1.5~5公斤)為好,家庭養殖以每平方米2.5~3.5公斤為宜,一般放養規格大,密度可相應減少一些,放養規格小,密度可適當增大些。放養黃鱔要一次放足,最好不要分批投放,以免造成大小混養,相互殘食。池中可混養少量泥鰍,使黃鱔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加以采食利用,既清潔水質,又避免鱔魚相互纏繞、減少疾病。一般每5公斤黃鱔搭配0.5公斤泥鰍進行混養。

    2投餌

    2.1餌料種類

    黃鱔為肉食性魚類,不食變質的餌料,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對飼料的適應性較廣,可投喂小雜魚、小蝦、蚯蚓、螺蚌(去殼切碎)、蛆肉、蠅肉、鮮蠶蛹或切碎的動物內臟等下腳料,其中以蚯蚓最好。在動物性餌料不足時,也可兼投喂一些植物性飼料,如麥芽、碎餅塊、豆渣、麥麩、米飯、豆腐坊的下腳料等,也可在池中投養浮萍。

    2.2餌料來源

    黃鱔的餌料要就地取材,才能保證養殖效益。由于黃鱔對餌料有選擇性,所以,要求餌料來源要可靠穩定,能長期供應。一般如想擴大餌料來源,要注意做到“找、買、養、制”。

    “找”就是要求就地取材,自己收集,蚌、螺、蜆、小魚、小蝦,這些小生物可在池塘中捕撈,蚯蚓可在地里養殖挖取,這對農村少量養殖,勞力有剩余的農戶適宜,并可降低養殖成本。

    “買”對于勞力有限或在城鎮養殖,養殖量較多的養殖戶可進行收購。這樣可擴大餌料的來源。

    “養”就是在池內種植一些浮萍,這樣既可改善水質,又可供黃鱔食用。另外,對黃鱔最喜愛吃的餌料――蚯蚓可以進行人工養殖。方法是選擇房前屋后或院墻邊等地方,用豬糞、牛糞、人糞、木屑、油菜籽殼及農作物的秸桿和各種干濕草料、塘泥等,糞肥、有機物碎屑、泥土的比例為3∶2∶5(以重量計),表面蓋上草、麥秸等,經常澆點水,保持濕潤,但不要浸水,一般7~10天有機物就可發酵腐熟。將腐熟的肥撒開,堆成10~15厘米厚,上置稻草,經常澆點水,以淘米水為最好,保持濕潤,隔5天左右,翻開糞堆就有大量蚯蚓。取了蚯蚓的地方再埋入一些廢棄瓜果皮、菜葉等,這樣可以經常取得大批的蚯蚓。飼養中要注意保持濕度和溫度,清除蚓糞,防止敵害和病害,并要注意防止積水和逃逸。

    “制”就是制成黃鱔喜愛吃的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制成配合餌料時應注意選用成本低,營養價值高,能滿足黃鱔的各種營養需要,并且原料來源充足、方便。黃鱔是肉食性魚類,其飼料的成分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一般動物性飼料如:血粉、動物內臟,蠶蛹及蚯蚓等應占總飼料量的50%;植物性餌料如:麥麩、豆餅、米糠等應占38%,其他可用10%的山芋粉或地腳粉作粘合劑,骨粉、蛋殼粉占1.5%,食鹽占0.5%,以上飼料成分配齊后,用顆粒飼料機制成沉性軟顆粒飼料或硬顆粒飼料。配合飼料應隨配隨喂為好,以免貯存時間長久,發生腐爛變質或降低粘性。黃鱔嗅覺靈敏,飼料不能含有異味。另外,還可在黃鱔池中央安裝電燈誘蛾作為黃鱔的鉺料。尤以用黑光燈捕蛾效果為最好。因黑光燈放出紫外光,對黃鱔無害,誘蛾效果也好,可誘16目79科722多種昆蟲,而蟲蛾是黃鱔喜吃的餌料,營養豐富。每天晚上開燈,即可誘捕一大批蟲蛾,來解決餌料供應的不足。

    2.3餌料的分配

    一般日投量為黃鱔體重的3%~8%,4~5月為飼養早期,黃鱔每天吃食較少,投喂量為體重的3%;6~8月份是黃鱔的最佳生長期,投餌量應為黃鱔體重的6%~8%;9~10月份可逐漸減少,占黃鱔體重的4%為好。具體投餌數量,應根據餌料的種類,天氣的晴陰,氣溫的高低等來定。天氣晴朗暖和可適當多投放一些餌料,陰雨天氣低時少投喂一些飼料。另外結合鱔魚的吃食情況增加或減少喂飼量,以頭一天投食后略有剩余為標準。

    2.4投餌方法

    投餌要遵循定時、定量、定位、定質“四定”的原則。投餌過多,黃鱔貪食易患膨脹病,過少則生長緩慢,甚至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黃鱔晝伏夜出覓食,故投餌應在每天下午5時左右為好,也可開始時在黃昏投喂,以后每日稍提前一些,逐漸馴化成白天吃食的習慣,這樣便于管理。幼鱔可用遍撒法投喂,稍大一些,為了便于投食和清理殘渣,就要設餌料臺。餌料臺是用木框和尼龍網制成的框,固定在水底某一位置,讓黃鱔進入臺內吃食,考慮到黃鱔穴居的特點,餌料臺應適當分散,以免出穴集群爭食。同時要注意不投喂腐敗變質飼料。

    3日常管理

    3.1保持池水水位穩定,保證水質清新

    養鱔池的池水深度一般應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為宜。初春氣溫變換較大,不要過早的在池中加水,誘其出洞,以免因溫度變化頻繁造成死亡。水質要求肥、活、嫩、爽,含氧量充足。水中含氧量不能低于2毫克/升,注意防止水質惡化,底泥中不宜放入豬、牛糞等有機肥料,防止水質過肥,造成混濁。一般7天左右換水1次,夏季間隔時間要短,春秋間隔時間稍長一些。夏季餌料易變質,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防止霉爛變質,影響水質。當天氣炎熱時,許多鱔魚將頭伸出水面,這是缺氧的象征,應及時更換清水。

    3.2防暑

    當水溫達28℃以上時,黃鱔攝食量下降。為了避免水溫過高,可以在鱔池周圍種些高稈植物,在池角搭架種絲瓜、豆角之類遮蔭,也可在池中放養生水浮蓮、浮萍遮蔭。還可在池內栽些蓮藕,既可遮蔭又可增加收益。但遮蔭的面積不應超過池面的一半。當水溫超過30℃時,要勤換新鮮涼水。如看到黃鱔露出泥外,或全身臥于泥上,見人也不避退,則要趕快沖水,或在池內添加清涼淤泥,避免鱔魚死亡。換水時不能快速地加井水、泉水、以免過涼,溫差過大,鱔魚難以適應而引起感冒死亡。若換水溫差超過±3℃,則要緩緩地注入新水,切不可一次加注過急過多。

    3.3越冬

    黃鱔在越冬前需要大量攝食,貯存養分,供冬眠需要。當氣溫下降到15℃左右時,投喂優質飼料,使之膘肥體壯,以便安全越冬。當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將池水排干,翻泥留小捕大,一方面保持池泥濕潤,另一方面在泥土上覆蓋一層稻草或草包保溫,保持池土溫在0℃以上,避免黃鱔受凍。并要注意防止老鼠和家禽的危害,保證安全越冬。若附近有其它熱源,可加以利用,這樣可使鱔魚冬季不休眠,延長生長期,有利于生長。

    3.4防逃

    黃鱔是極易逃跑的魚類,鱔魚逃跑與天氣變化有一定聯系。一般天氣晴朗時,黃鱔并不逃走。但夏、秋季雨水猛漲時,只要池壁或池底有一個手指粗細的小洞或進出水口未攔網,也有的因兩側栽有水生植物,黃鱔就會順勢逃走,向鱔池的高處逃走,特別是在夜晚逃走的可能性更大,有時一池黃鱔在一夜間甚至會全部逃完。另外黃鱔還會爬壁登高逃跑,一般在暴雨漲水時,趁機用盡全身力氣躍起,頭部上昂縱身逃出池外,有時池壁過高,許多黃鱔相互協作集中在池壁一角,采用堆疊的方式,讓部分黃鱔從頭上爬越,翻過池壁,或者用尾巴伸出壁外,用力躍出外逃。為了防逃,池底要利用石板底、水泥底或三合土底,不要用硬泥底,因硬泥底水泡久了也會發軟發散,給黃鱔造成逃逸的條件。夏季池內加水不可過深,水面離池壁上端要有30~35厘米以防黃鱔逃遁,池壁最好高出地面20~30厘米防止暴雨時,地面水流入池內,使水位猛增。進出水口平時要堵塞,放水時要加網罩。另外,陰雨天日夜都要加強巡池,發現池水上漲要及時排除,發生特大暴雨時,可將黃鱔移養在院內大水缸中或木盆中。鱔池有凍裂和損壞時要及時進行維修。

    4鱔病的預防

    鱔魚一旦發病治療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對于鱔病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4.1避免機械損傷

    黃鱔池內不得有玻璃碎片,鐵片等銳利雜物,以免損傷鱔體。黃鱔表皮粘液是其防止細菌侵襲的有效保護層,在搬運和放養的操作過程中要盡量細心,避免干燥、粗糙的工具接觸,保持鱔體濕潤。捕捉時不要過于用力捏緊黃鱔,防止鱔體受到機械損傷,給病原體侵入造成可乘之機,感染其他疾病。

    4.2清池消毒

    放養鱔種前,要徹底清池消毒,消滅池中病原體和其他敵害。每平方米池面可用生石灰1公斤,化漿后全池潑灑,或用20克漂白粉化漿后立即遍灑全池,并攪動池水,使其混合均勻。一周后再投放鱔種。

    4.3魚體消毒

    從外地購進或捕捉的鱔種,在放養前,必須先放在3%~4%食鹽水中浸泡5分鐘,或用8~10ppm的高錳酸鉀浸洗10~15分鐘,以達預防的目的。

    4.4食場和工具消毒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食場1~2次,方法是用漂白粉10克溶化在5公斤水中,潑灑在食場周圍。養鱔工具要經常曝曬,一些小型工具可放在盛有10ppm的硫酸銅溶液中浸泡消毒5分鐘以上,若是糞桶,可采用石灰水浸泡處理。

    4.5藥物預防

    發病季節,定期在鱔池中施放低濃度藥液,如漂白粉(1ppm)、敵百蟲(0.2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混合比為5∶2(0.7ppm)、呋喃唑酮(0.025ppm)等。也可在鱔餌中混藥預防,用碘灑拌在飼料中喂鱔,可預防球蟲??;用大蒜或痢特靈拌飼料,可預防細菌性腸炎病。

    4.6飼養管理

    投餌要堅持做到“四定”原則,并及時清除食物殘渣,以免在池內腐爛變質,污染水質,同時要注意觀察水質變化,及時采取培肥、加水、換水等有效措施,特別是夏季水溫高時,一般每三兩天就應更換一次水,以保證水中溶氧充足。

    4.7做好疾病隔離

    對發病鱔魚池不要使池水相互串通。病鱔、死鱔要挖坑埋好,切勿亂丟,以防疾病傳播蔓延。

    參考文獻

    [1]石亞全,何敏.黃鱔庭院暫養技術[J].河北漁業,2011,(08).

    [2]梁鐵山,柏韋軍.庭院養殖黃鱔的高效技術[J].養殖與飼料,2011,(08).

    [3]羅剛.西伯利亞鱘的生物學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術[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05).

    [4]呂代鈞,范玉華.黃鱔網箱健康高效養殖技術[A].中國南方十六?。ㄊ?、區)水產學會漁業學術論壇第二十六次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上冊)[C].2010.

    第4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奶山羊;養殖模式;養殖技術

    富平縣是全國奶山羊基地縣,奶山羊養殖規模大,數量多,奶山羊因其投資小、見效快,經濟利潤可觀,非常適宜大多數農戶養殖,2015年富平縣的羊奶平均售價為每千克5元,而農戶養殖一只奶山羊可以產奶600千克,除去成本,農戶可得凈收入2300元。奶山羊產業已成為富平縣的特色支柱產業?!叭诌z傳,七分飼養”,奶山羊的生產性能的發揮與飼養管理息息相關,因此提高奶山羊飼養管理水平,可以充分發揮奶山羊的生產性能,提高養殖戶養殖效益。

    1羔羊的飼養管理

    首先是吃足初乳,過好成活關。羔羊在30分鐘內必須要進食初乳,隨后也要繼續吃足初乳,也就是進食母羊分娩之后一周之內分泌出的乳汁。這是因為初乳營養價值非常高,并含有鎂鹽與抗體,有抗病、助消化、清瀉作用,可以增強羔羊的成活率與體質[1]。其次是吃好常乳,過好增重關。常乳指的是母羊在分娩一周以后所分泌的乳汁。羔羊隨母羊自然哺乳。要防止大欺小,強欺弱。對弱羔要實行人工哺乳,做到定時(每天4~6次)、定質(奶新鮮衛生、無污染、加熱前過濾)、定溫(38℃~42℃)。以此可以保證羔羊充足進食常乳。三是適時補飼,過好斷奶關。這個階段是奶、草、料交替進行階段,為了保證羔羊能夠茁壯成長,必須要早吃草料,對剛下產10~15日齡的羔羊,需要訓練其自行采食牧草與嫩葉,來加速唾液分泌與胃腸消化功能[2]。在20日齡時,需要補充精料、混合精料應含20%的蛋白質,少量粗纖維以及1%的骨粉與食鹽等微量元素,每天加喂20克的混合精料,調成干濕狀態,或與青草混喂,或單獨喂食。30日齡時,應當喂食40克拌料,40日齡,喂食80克拌料。與此同時,還要遵循少喂勤添、營養搭配的飼養原則。隨著羔羊采食能力與生長能力不斷提高,應當減少母羊哺乳的次數,或者采取間斷母子分離的措施,來逐漸度過斷奶的過度期。羔羊一般應在2個月左右,可以進食70~80克混合精料時斷奶[3]。斷奶之后的羔羊,應當分圈飼養,根據羔羊體況重點培育。同時哺乳期羔羊加強運動,并且要注意保持羊圈的環境衛生、保持干燥通風、密度適中,厚墊褥草。注意適時修蹄,防止四肢變形。

    2青年奶山羊飼養技術

    對于4~8月齡的青年奶山羊,這一階段是羊只性成熟,體成熟時期,要保證羊只有充足優質的飼草飼料,每天補料250克精料,還要添加青草、干草或者青貯料等。飼養人員需要每天對羊圈進行清掃,頻率為1~2次。每個月要對羊圈進行1~2次的消毒工作。平時注意羊圈的衛生、保持干燥、通風與適宜的溫度,勤換墊草。

    3母羊飼養技術

    對于空懷階段的母羊,飼養人員應當加強抓膘復壯,以便為配種與妊娠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在妊娠前的3個月內,營養飼料的喂食量與空懷期保持一致。妊娠之后的2個月需要充足的營養,并且大量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4]。與此同時要看管母羊不要受到撞擊、擁擠或者滑倒,更不能進食冰冷、變質的飼料。最后還要做好母羊的防疫保健工作。

    4種公羊的飼養技術

    飼養人員應當在平日喂食中多添加維生素、蛋白質以及礦物質元素豐富的飼料,確保營養均衡。同時要保證公羊的運動量,以促進公羊健壯成長。并且要注意加強對種公羊的養殖管理,盡量與母羊分離開來,避免亂現象發生。配種階段的種公羊食欲較差,不愿意進食草料。飼養人員應當在早上與晚上補充適度的草料,并添加2%~3%的石粉或者骨料。并且這個階段的種公羊性格沖動暴躁,容易互相角斗致使傷殘或死亡,因此要單獨圈養。平時要多放牧,定期修蹄、刷拭,還要注意性格的訓練,使其溫順,易于管理。最后要按照計劃對種公羊及時接種相應的疫苗。

    5結語

    奶山羊的經濟利潤非??捎^,而且是一項發展前景廣闊的綠色產業。陜西省富平縣在奶山羊飼養中,已形成獨特的飼養模式,在養殖奶山羊的過程當中,采用分階段的飼養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奶山羊的成活率和健康程度,提高奶山羊的生產性能,增加養殖戶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林宛,肖喜東.奶山羊不同飼養階段的養殖技術[J].今日畜牧獸醫,2014,11:59-60.

    [2]陶令,李棟,尹青鵬.奶山羊不同飼養階段的養殖技術[J].農家顧問,2015,02:108.

    [3]張建光.奶山羊高效養殖技術[J].新疆畜牧業,2014,12:33-35.

    第5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山羊養殖;生態養殖技術;應用;研究分析

    在山羊養殖技術中,為了提高山羊養殖效果,提高羊肉質量,必須要充分發揮出生態養殖技術在山羊產業中的有效應用。

    1 建設規范的羊舍

    1.1 羊舍的修建

    通常情況下,羊舍修建的寬度是4到6米,高是2到3米,羊舍的長度要根據上山羊數量的多少而確定的。在羊舍的旁邊可以修建運動場,而運動場的面積最好是羊舍面積的1.5倍左右。為了確保在夏天時,運動場有足夠的陰涼,可以在運動場的周圍栽種樹木。修建羊舍的地面應該保持一個坡度,這樣在對羊舍進行清理工作時,便于對羊舍的糞便和污水進行清掃。在建設羊床時,要距離地面0.8到1米。羊床的床面應該是由木條、竹條或者是細木棍編釘而成的。同時編釘床面的木條等應該間距1.5厘米左右,便于羊糞等落于地面上。

    1.2 羊舍內部的要求

    為了將山羊更好的分類與養殖,應該利用移動木欄將山羊進行有效的分隔。同時應該將公羊、母羊、羔羊、育肥羊等進行區分,將同一類別的羊群放置在同一個羊圈內,同時要在羊圈內設置草架、飼槽和飲水設備。

    2 種草是山羊生態養殖技術的核心內容

    2.1 種植優質高產牧草

    養殖大量的羊群,通常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牧草。為了滿足羊群對牧草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種植優質高產牧草。在重慶種植優質牧草時,通常在夏季主要是種植甜高粱、雜交蘇丹草等,一般供草期的時間是在6月到11月份。在11月份到明年6月份可以種植黑麥草等。

    2.2 養殖優良肉羊品種

    為了提高羊群的數量、產肉率以及羊肉質量,應該選擇優良肉羊品種,可以進行雜交羊,進行科學繁殖,對雜交羊進行精心喂養。

    3 圈養山羊的技術

    在傳統山羊養殖中,主要是以放牧為主,而在重慶山區有豐富的農作物和副產品等資源,若是使用有效的生態養殖技術,在山羊養殖中可以利用圈養加上放牧方法。在飼養山羊中,可以種植一些優質牧草進行飼養,確保飼料的正常供應。同時也可以將成熟后的農作物作為喂養山羊的粗飼料,但是不能使用太多的粗飼料,會對山羊的采食量和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當處于青料旺季時,可以將用不完的青料制作成青貯料,這樣可以在飼料淡季時使用。

    4 秸稈加工喂羊技術

    4.1 主要是將無毒秸稈以以及一些糧棉結合在一起,然后進行加工成副產品進行粉碎作為原料。在對秸稈進行加工時,需要將秸稈先陰干或者是曬干,不能使用發霉的秸稈進行加工。

    4.2 將原料進行粉碎 在粉碎秸稈時,可以使用錘式粉碎機將秸稈進行粉碎,通常將秸稈粉碎成1到2厘米的草粉。同時,在粉碎禾本科質物與豆科植物時,要將這兩種植物分開,便于配置。

    4.3 發酵 在將飼料發酵時,需要將粉碎的秸稈或者是草粉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粉均勻混合而成。通常玉米粉的數量是秸稈或草粉總數量的1%。在攪拌草粉時,可以使用35℃左右的溫水,草粉的濕度應該根據粘結的程度,用手捏草粉若是成團,松開后可以散開是最好的,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一定比例的酵母粉或者是發酵劑,將其放在背風處,堆成方形的形狀,使用麻袋或者塑料進行覆蓋。當草料的溫度達到45℃左右,當傳出酒曲香味時,就表明了草料發酵成功。

    4.4 喂養 為了提高羊肉質量和產羊率,最重要的就是喂養。在養殖山羊時,必須要進行科學的喂養,才能有效的提高羊群質量。這就需要養殖員可以在發酵好的草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食鹽和骨粉,通常每一千克的發酵粉中添加0.5到1千克的食鹽和0.5千克的骨粉,同時也可以添加10到20千克的玉米面、豆腐渣、胡蘿卜等飼料,在將它們均勻混合后,就可以成為營養草粉。但是,營養草粉通常對羊群有一定的喂養限制。首先不能喂正在哺乳的羊羔,斷奶的羊羔應該是從少到多開始喂養;其次主要是對非妊娠母羊進行喂養,要少喂;最后就是要在一個月內將發酵好的草粉喂完,防止草粉變質。

    4.5 對山羊進行及時的驅蟲和防病 為了保證山羊健康的成長,最重要的就是對山羊進行及時的驅蟲和防病。首先要對山羊進行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通常包括羊鏈球菌病、布氏桿菌病、傳染性胸膜炎等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其次要對山羊進行定期的寄生蟲驅除,要對羊舍進行及時全面的衛生消毒。在對羊群進行日常管理時,要仔細觀察羊群的精神、飲食以及糞便等,從而有效的防止病害,及時發現病害并進行有效的治療。

    5 總結

    在對山羊進行生態養殖時,為了提高山羊的數量、品種和質量,必須要進行有效的生態養殖。首先,要根據羊群的數量和類別建立符合羊群的羊舍,同時要種植優質草料;其次在養殖山羊時,應該圈養和放牧相結合,以此提高山羊的質量;最后要按照相關規定,制作營養草粉,另外要對山羊進行及時的病害處,從而提高山羊的質量。

    第6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雞舍;養殖;山地雞

    這些年,隨養殖產業的發展,山地養殖不斷發展,逐漸成為帶動一方農戶發家致富的綠色生態養殖鏈。而且,隨民眾綠色消費意識的轉移,山地雞養殖更越來越多的被認可和支持。搞好山地雞養殖,不懂技術是不行的。雞舍建場,應在居民區500m外,背風向陽,無污染源,坡度適中,水源充足。挑選的雞種,體格健碩、長勢均勻、品種優良、健康無病、活力十足,而且,應有較高的抗病能力,適應放養的養殖環境。雞舍內配置專門的遮陰設備,飼喂以混合料或全價顆粒料為主,雛雞飼養管理應格外用心,育成階段可轉移到林下放養。注意早晚補飼。育肥期管理,應配置專門的飼料,降低飼料中蛋白的含量,增強日糧的代謝能。同時,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為高產養殖保健護航。

    林下山地雞養殖綜合技術

    1優選雞場

    對雞場的選擇,應科學化、合理化。選擇的雞場,最好安排在距離村莊500m之外的地方。同時,要求,背風向陽,無污染源,坡度適中,大于35°。此外,要有充足、潔凈的水源,有成片樹林的話更好。

    2選擇良種

    雞品種的選擇,同樣很關鍵。選擇飼喂用雞品種,一定要親臨觀察。那些體格健碩、長勢均勻、品種優良、健康無病、活力十足的雛雞為選擇飼喂的最佳品種。山地雞養殖,最大的特點就是放養。由此,挑選的雞品種,務必要有較高的抗病能力,而且對本地有很好的適應能力。筆者建議,用本地養殖土雞品種,比如:黑肉雞、赤鴣鸕雞等,不僅長勢較好,生長速度快,而且肉質鮮美,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3搭建雞舍

    雞舍的搭建,選擇的地址,要兼顧交通便利、排水良好、地勢高燥、有利防病等特點。同時,養殖雞舍應配置專門的遮陰設備??紤]到林下養雞的特殊性,周邊最好有成片的樹木,如此既有利于遮蔽陰雨和酷熱,同時方便雞群樹下乘涼和避雨。為了保證所搭建的雞棚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就需要選擇對雞棚的方向,坐北朝南;另外還可以在雞舍內鋪設鋸末進行保暖,厚度最好在15cm左右,所選擇鋪設的鋸末一定要是經過發酵之后的,并且還需要飼養人員定期對鋸末進行翻松,減少養殖棚里面的異味。

    4飼料選擇

    飼料關系到營養補給,飼喂優質土雞的時候,選擇的飼料最好以混合料或全價顆粒料為主。同時,在飼料中,注意搭配一些雜糧,比如:番薯、樹葉、南瓜等等,替代部分的混合飼料。早晚時間要向飼料中補充一定的精料,日糧主要以玉米面為主占50%,濃縮料和稻糠各占35%和15%;飼養用具還要記得定期清洗,保持衛生清潔。

    5雛雞管理

    雛雞階段,多數長勢快,增速快。但是,特殊的生理結構,同樣影響著雛雞的飼喂質量。比如:消化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較差,體溫調節能力差等等,在養殖管理期間應提高認識。進入育雛期的雛雞,飼養管理務必要用心。不僅需要做好飲水和開食方面的工作,還要為它們提供適宜的溫度。雛雞在剛進雞舍的第一天雞舍溫度要保持在32℃,并且還要注意好對雛雞接種疫苗。

    6育成雞管理

    通常情況下,山地雞長至30日齡左右,基本上可將其轉移到林下放養。注意早晚補飼,飼料中蛋白補充量至少應占雞群顆粒料的15%以上。而且,進入育成階段,山地雞的食欲較旺盛,采食量逐漸增多,此時更適合采用林地放養的方式養殖。嚴格控制放養密度,通常情況下,安排在每畝地放養200羽雞。一群雞飼養規模,至少應在1000~1500羽。同時,注意搭配公雞和母雞的比例,控制在1:20為最適宜。

    7育肥期管理

    這里的育肥期,指10周齡上市的雞。此階段管理的重要性,不容被忽視。想要提升養殖山地雞的風味,此期應配置專門的飼料,盡可能多的降低飼料中蛋白的含量,增強日糧的代謝能。選擇的飼料,可以用55%左右的玉米、20%左右的麥麩、20%的豆粨、另外再加5%的魚粉,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每天的飼料中加入適量維生素。在這個階段要增加飼喂量,成雞一般飼養到2.5kg左右時出欄。

    8病蟲害防治

    山地雞養殖過程中,每一階段都應將病蟲害防治考慮其中。在疾病防治的各環節中,必須要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重點的防控工作落實到預防上。分析山地雞養殖發病的誘因,有很多因素,比如:飼料搭配、雞舍溫度、病原微生物等等,都將誘發病蟲害的發生。由此,預防工作的開展,首先應自改善飼養管理開始,注意衛生、飼料、飲水等各方面的管理,確保溫度適宜、通風良好、圈舍潔凈等等,為雞群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其次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增強雞群體質,提升抗病能力??傊?,山地雞養殖不僅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還能夠改善土壤品質,對于推動本地其他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幾年山地雞在禽類市場上所占的消費比重越來越大,市場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并且山地雞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山地雞養殖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要想發展山地雞養殖業,就一定要充分結合當前養殖行業的市場發展趨勢,做到規模化養殖,另外還要本著生態養殖的理念,做好對養殖質量的標準化監控。

    參考文獻

    [1]施自穩,許澤獻.山地雞的飼養與管理[J].當代畜牧,2016,(6):2-4.

    [2]張紹云,朱際勇.淺析山地養雞的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4):101-102.

    第7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 黃鱔;網箱養殖;集約化

    中圖分類號 S966.4;S96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4-0279-02

    黃鱔(Monopteras albus)俗稱鱔魚、田鰻、長魚等,為溫熱帶淡水底棲生活魚類,在我國分布廣泛。黃鱔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旺,目前已成為我國主要淡水養殖品種之一,我國的黃鱔養殖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蘇、南昌、四川等地。近年來,福建省的三明、寧德、南平、龍巖等地陸續開展黃鱔養殖,但還處在試養階段,養殖規??傮w較小,產量偏低,效益尚未凸顯。

    2008年以來,福建省建寧縣建達漁業有限公司開展了網箱生態養殖黃鱔技術試驗示范,投放規格為6 m2的網箱1 200個,經過4年的試驗示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表1)。其中,2011年7月12日,投放平均規格為16 g/尾的鱔種開展養殖,10月 21日受福建省科技廳委托,三明市科技局對“網箱生態養殖黃鱔技術示范”項目進行了實地測產,現場隨機抽樣驗收網箱3個(每個6 m2),平均每個網箱產出黃鱔27.2 kg,最小個體體長26 cm,體重18 g,最大個體體長56 cm,體重313 g;個體平均全長41 cm,平均體重102.1 g,平均成活率達86.1%;平均增重19.7 kg,增重倍數2.6,折合3.28 kg/m2,飼料系數1.76,按現行價50元/kg計算,產值226.7元/m2,扣除種苗、飼料、人員工資、網箱折舊等費用122.5元/m2,利潤104.2元/m2,投入產出比1∶1.85。

    1 養殖池選擇與改造

    應選擇在交通便利、避風向陽、周邊環境安靜、四周無高大樹木和建筑物、無工農業和生活污染、地勢稍高、不易淹沒、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渠分開、產地環境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NY5051―2001)》、鱔種和餌料魚易得的地方建池。養殖池以東西走向、長寬比約為3∶2、面積2 000~10 000 m2、池埂高1.8~2.0 m、水位能長期穩定在1.4~1.5 m、進排水設施完善的池塘為宜[1]。

    2 網箱設置及相關配套

    選用30目的聚乙烯無節網片制作成規格為3.0 m×2.0 m×1.5 m的長方體敞口式網箱,四周用木樁固定,上端用鋼絲繩拉緊。在池塘中以多排并列排開,每排相隔3 m,排內網箱間隔1 m,離塘埂3 m以上。網箱入水深度0.8 m,出水0.5 m,離底0.4 m以上。平均每1 hm2水面設置網箱600只左右。這種網箱設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體養殖面積,網箱中的溶氧含量高,有利于黃鱔的生長。在每個網箱兩端水草水面上放2個投餌臺。放養前15 d,用生石灰450 kg/hm2消毒池塘和箱體[2]。

    3 移植水草

    養殖前應先在池塘、溝渠等天然水域將水草培養好。水草以水花生(喜旱蓮子草)為最佳,水葫蘆、紅萍次之。放鱔種前20 d往網箱中移植水草,移植時去根洗凈后用菊酯類藥物和硫酸銅對水草進行浸泡殺蟲消毒,主要是殺滅水草上的螞蝗等寄生蟲。待藥性消失后,在網箱內投放占網箱面積70%~80%的水花生,以為黃鱔提供遮蔭和棲息場所,同時還具有凈化水質、增加水體溶氧量、提供魚巢、預防敵害等功能[3]。

    4 鱔種選擇與投放

    一般在6月,挑選體質健壯、無病無損傷、黏液豐富、活動敏捷、體色呈黃色或青黃色、帶有大斑點的野生深黃大斑鱔或淺黃細斑鱔的苗種作為鱔種,而背色青灰、烏黑、體形纖細、頭大尾小的劣質苗種不宜作鱔種。采用帶水運輸,運輸時間在10 h以內,同時應避免高溫天氣運輸。放養規格為30~50 g/尾、放養密度為9~12 kg/箱。入箱之前最好使用碘制劑,并加入一定量的電解維他浸洗5~8 min,并挑除傷病的個體[4]。

    黃鱔馴食成功后,投放濾食性和刮食性魚類,每1 hm2水面分別放養規格為5~6 g/尾的鰱魚種、鳙魚種、鯽魚夏花、13~15 cm的細鱗斜頜鲴4 500、1 200、2 250、750尾。

    5 馴食

    從市場選購的鱔苗和野生鱔苗,為了使之接受人工配合飼料,人工養殖時必須先進行馴食。馴食時,在每個網箱兩端水草密集的水面上設置2個飼料臺,黃鱔入箱后3 d內不投放任何餌料,使其處于饑餓狀態,第4天傍晚開始投喂約為黃鱔體重1.5%的蚯蚓(或魚糜、配合飼料的混合料,魚糜∶配合飼料=9∶1)。馴食1~2 d后,改喂絞碎的鮮活小雜魚、螺絲肉等,并不斷增加配合飼料,7 d后使鮮魚和配合飼料各占1/2,直至養殖結束[5]。

    6 日常管理

    6.1 餌料配置

    黃鱔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注意保持蛋白質和氨基酸平衡。目前,黃鱔的常見飼料為鮮魚拌配合飼料,鮮魚以低質魚為主,配合飼料應選擇全價黃鱔配合飼料,魚糜與配合飼料各占1/2,并注意攪拌均勻。馴食的飼料品種應保證可持續供應,以免供應不及時導致黃鱔減食或拒食,影響黃鱔的養殖效益。

    6.2 投喂

    根據黃鱔晝伏夜出、喜靜怕動的生活習性,實行1 d喂1次,17:00―18:00投喂,全天的投喂量1次喂完,一般按黃鱔體重的3%~6%投喂,以黃鱔在20~30 min內吃完為宜。上午不驚動黃鱔,讓其休息,減少活動和消耗能量,促進生長。應根據攝食情況、水質狀況、季節及天氣變化等,適時增減投喂量。

    6.3 水草

    初移植時,可追施適量氮肥以促進水草旺長。養殖過程中視水草生長情況進行治蟲施肥,保持箱內的水草碧綠長青。當水草高度超過出箱口時,為防止黃鱔順草外逃,應及時割去。

    6.4 分箱

    投放規格為30~50 g/尾的黃鱔,養殖過程中一般只需要在放養后60~70 d分箱1次,分箱次數太多,不僅影響食欲,而且也會影響成活率。

    7 水質調控與病害防治

    7.1 水質調控

    7.1.1 周期性施用微生物制劑。自鱔種入箱后,每隔10 d,周期性施用微生物制劑――養殖寶(主要成分為多種益生菌,有效活菌數高達20億個/mL以上),用量為深1m的水面首次使用15 kg/hm2,自第2次開始用量減半。使用時將養殖寶15 kg/hm2對水225 kg/hm2充分浸泡4 h后全池潑灑。

    7.1.2 適時換水和調節水體pH值。養殖過程中,池塘水位應保持1.5 m,水位過低或水質惡化要適時加水或換水;每個月于施用微生物制劑前3 d用生石灰調節1次水體pH值。

    7.2 病害防治

    7.2.1 徹底清塘消毒。投放鱔種前,為了殺滅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和其他的有害生物,要用足量生石灰進行徹底消毒。

    7.2.2 水生植物的蟲害防治。要加強對箱體內水花生的管理。夏季水花生易遭蟲害,可使用純生物殺蟲劑噴殺,切勿使用1605、甲胺磷、殺蟲霜等。

    7.2.3 飼養前的換水與藥浴。苗種運至目的地后需先換水,新、舊水的溫差必須≤2 ℃。用碘制劑浸洗黃鱔5~8 min,并加入一定量的電解維他。

    7.2.4 藥物預防。根據不同疾病選擇不同的預防方法:預防腸炎病,可在飼料中拌入大蒜頭、食鹽、大蒜素等;預防肝臟損壞,在黃鱔攝食量較大時,使用保肝寧(含膽汁酸)拌飼投喂,每月1~2個療程;預防傳染性疾病,可用環保型藥物(如雙銨碘凈、聚維酮碘、季胺鹽絡合碘、一元二氧化氯等)每隔15 d對池水殺菌消毒1次;預防腸道寄生蟲病,可用驅蟲藥物拌餌,30 d為1個療程。

    7.2.5 做好飼養管理工作。馴食用的蚯蚓,使用前先用3%~4%食鹽水浸泡5~8 min,可以有效預防黃鱔腸炎病。高溫季節經常換水,始終保持池塘水質的鮮、活、嫩、爽,每隔15 d向池塘內潑灑1次生石灰20~30 mg/L,以為黃鱔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若無法換水,則每隔15 d全池潑灑1次養殖寶。為了防止箱體內水質惡化,要定期清除網箱上的附著物,促進網箱內外水體的交換。食場需要每天都進行清理,并每隔7 d用生石灰消毒1次[2-3]。

    8 參考文獻

    [1] 羅實亞,王善武.黃鱔的人工生態養殖[J].現代農業科技,2012(5):345-346.

    [2] 袁榮干,黃愛軍.池塘網箱養鱔的常見問題與改進建議[J].海洋與漁業,2012(7):66-67.

    [3] 羅法剛.黃鱔網箱標準化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3):280-282.

    第8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分月扇舟蛾;楊樹;生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4.23.0070

    1分月扇舟蛾的特點

    1.1為害特點及發生規律

    此害蟲也叫銀波天社蛾、楊樹天社蛾、楊葉夜蛾,是一種鱗翅目、舟蛾科的害蟲,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主要為害楊樹、柳樹及白樺樹等樹種。楊樹分月扇舟蛾是一種主要為害楊樹葉片的害蟲,在幼蟲時期以楊樹葉片為食源,而且此害蟲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幼蟲在生長過程中不斷蠶食葉片,而且食量大,對于葉片的損害較為嚴重,一旦爆發,能在短時間內將大面積楊樹葉片吃光,嚴重影響楊樹的生長,很容易形成災害,對林業生產造成影響。

    楊分月扇舟蛾的生長也分卵、幼蟲、成蟲、蛹四個階段,在上海、湖南等地一年能有6~7代,蟲卵能在枝干上越冬,其中有些3齡蟲在枯枝落葉中也能越過冬天,但死亡較高,多數暖冬天氣利于其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季,隨著氣溫轉暖,一般在4月上旬就會開始孵化,基本上每月能繁殖一代,剛出生幼蟲成群集結在葉片上蠶食葉肉,長到3齡后,后四處分散,對整個葉片進行啃食,隨著長生食量加大,為害加重,白天常會移動上葉柄上,一個月后形成成蟲羽化,交尾產卵后繼續繁殖。成蟲白天潛伏,夜晚活躍,有趨光性。產卵于葉背面,呈塊狀。四川地區一年發生6代,以3齡幼蟲越冬,世代重疊。1~5代幼蟲為5個齡期,越冬代幼蟲則有6個齡期。

    1.2形態特征

    卵:半球形,淡綠色,直徑0.6毫米,卵表有2條灰白色線紋。

    幼蟲:體長35~40毫米,體紡錘形,背面黑褐色,兩邊黃色。背面有紅色瘤和白色小圓點。腹部第1和8節背面中央各有1個大形瘤,瘤上具黑色毛和4個饅頭狀毛瘤,前面2個大、杏黃色,后2個小、黑色。

    蛹:紅褐色,長15~16毫米,近圓錐形。

    初孵幼蟲取食葉肉,3齡后的幼蟲分散蠶食全葉,只留粗葉脈和葉柄;雌成蟲體長為12~18毫米,翅展27~46毫米,雄成蟲小。體灰褐色,頭頂與胸背中央呈黑褐色。前翅深灰褐色,翅面有3條白色橫線和褐色波浪形紋,頂角附近略帶棕黃色,扇形斑模糊,紅褐色,近前緣有個暗褐色圓形斑,斑中有1條灰白色線,后翅色淡,卵半球形,幼蟲老熟時體長為38毫米左右,頭部褐色,體暗褐色。前、中胸有4個紅點,中、后胸和腹部各節有對紅色瘤突,腹部第一節有1個大黑色瘤狀突起,第八節有4個黑色瘤狀突起,其余各節為成對白色突起。

    2楊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措施

    對于此害蟲的防治,要采取綜合防治方法,根據其發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常用的有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手段。

    2.1選擇高抗品種,加強管理

    一是選育抗病蟲害品種,提高樹種對于病蟲害的抗性;二是通過加強管理,充足補充楊樹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使樹體有良好的生長狀態,提高樹體自身對病蟲的抗力;三是進行混交栽植,避免樹種單一,為害蟲爆發提供條件。

    2.2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密切關注楊樹的生長狀態,及時發現蟲害,在害蟲產卵時期,把有卵附著的葉片摘除,同時采摘群棲初孵幼蟲的葉片和蟲苞,進行集中銷毀處理,避免繁殖而擴大為害。

    物理防治:由于害蟲具有趨光性,可以在夜間采用黑光燈進行誘殺,減少成蟲的數量,降低繁殖率。

    生物防治:這是一種最理想的防治方法,具有環保而且效果好的特點,同時能減少人力和費用。一是在每年的4月選擇雨后的晴天,用白僵菌粉炮施用,但在施用時要注意用量、時間、方法,避免在養蠶區使用,同時施放人員也要做好保護,避免產生過敏反應;二是可以蘇云金桿菌進行噴霧防治,效果也不錯;三是對杜鵑、白頭翁、黃鸝等這些食蟲鳥類的保護,擴大這些鳥類的繁殖,利用其食蟲特性,達到防治目的。

    化學藥劑防治:一是噴霧防治。對便于操作的幼齡林和苗圃地,在幼蟲為害期噴灑25%滅幼脲I號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1200倍液,或2.5%敵殺死6000~8000倍液;二是樹干注射防治。用樹干注射機注射內吸傳導性藥劑,如40%氧化樂果、40%久效磷、5%吡蟲啉高滲乳油,濃度1:2配制。也可用丁字鉆在樹干基部離地面2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有刻度的一次性注射器,往打好的洞里注入農藥“保林3號”,并用黃泥封口,在6月中旬注射,一年一次,防治效果可達到95%。

    參考文獻

    [1]呂士行.黑楊派幾個新無性系造林立地條件的選擇[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01).

    [2]李春堂.通化地區楊樹造林幾個問題的意見[J].吉林林業科技,1980,(04).

    [3]劉建誠,楊貴彬.內蒙古西部地區楊樹引種與選種的研究[J].內蒙古林業科技,1980,(04).

    第9篇:山雞養殖技術范文

    [關鍵詞] 山區 稻田 本地禾花魚 放養 病害防治 養殖管理

    [中圖分類號] S9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280-01

    一、養魚稻田選擇及設施建設

    1.稻田的選擇

    選擇水源豐富、陽光充足的稻田、無污染、保水保肥性較強,排灌方便的田塊,并能防洪、防旱,每塊稻田面積最好在0.3畝以上。

    2.田間工程建設

    對田埂內側進行硬化,厚10厘米以上,田基高度40厘米以上;魚坑面積15-20平方米/畝,深80-100厘米;魚溝寬50-80厘米,深30-50厘米。根據地勢,在較高處設進水口,在較低處設出水口,并設置攔魚設施,嚴防魚類逃逸。

    二、放養準備

    魚種下田前5~7天,并逐步加深水位,蓄水后施放發酵過的農家糞肥作基肥培養浮游生物,每畝施用有機糞肥量為200-300kg。當水體顏色呈現清爽的土褐色時,水體繁殖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及魚苗易消化的一類群藻類最多,此時投放魚苗較好。

    三、投放魚種

    在融水山區,插秧苗后一周,按照畝產量50kg模式設計養殖方案,以養殖商品魚為目的,每畝可放養規格4-5禾花鯉苗種300-400尾,投放的魚種要體格健壯,鱗片完整,無病無傷。魚種投放前要進行苗種消毒,在放養前先用2-3%的食鹽水浸泡魚種3-5分鐘,再放下田中,同時注意與田水溫差不超過3℃。

    四、養殖管理

    1.巡田

    定期觀察魚類的活動情況,看是否浮頭,有無發病,檢查長勢,觀察水質變化。傍晚檢查魚類吃食情況,注意調節水質,適時調節水深,及時清整魚溝和魚窩。一般每10天左右清理一次魚溝和魚窩,使魚溝的水保持通暢,使魚窩能保持應有的蓄水高度,保證禾花魚正常的生長環境。注意防洪、防澇、防敵害。

    2.施肥與投餌飼養技術

    要根據水稻生長和水質肥瘦,適時、適量追施有機肥或無機肥。根據融水山區的農戶家庭經濟條件,主要以堆肥、施肥為主,輔以農家精飼料、青飼料相結合飼養。堆肥是用稻草與畜糞等堆集7-10天后入田。堆肥放在田中,用泥土壓或蓋好,目的是使其進一步發酵、肥效緩慢肥田和任憑魚類覓食;堆肥量視水質的肥瘦及養殖過程飼料投喂量的多少確定。主要是施放沼氣水或人畜糞肥,通過肥水繁殖浮游生物來飼養魚類,一般堆肥堆和施放有機肥結合使用。隨天氣轉熱,施肥量可逐漸增加,同時要注意水質變化。

    3.投喂

    魚種投放的第一周內,一般不要投喂。鯉魚可食稻田里的動植物、有機碎屑和失落在田里的稻谷。一周后,田間雜草、萍等已被魚吃完,就要補充投喂農家飼料,主要有有麥麩、米糠、精飼料,以及木薯葉、甘蔗葉、青菜葉、青草或綠萍等青飼料。

    4.魚病防治

    稻田禾花魚養殖較少發生魚病。水溫達到15℃以上,水中病原開始危害魚類,易發生魚病。前期主要注意防治水霉病,重點是坑塘和魚溝遍灑,每半月每畝用生石灰25kg和1ppm濃度漂白粉輪換消毒一次。發現魚病及時診斷和治療,以免傳染而造成經濟損失。

    5.稻田養魚農藥的使用

    5.1選用的農藥要對口、高效、低毒、低殘留,嚴禁使用對魚高毒的農藥品種。農藥劑型方面,多選用水劑,不用粉劑,不使用除草劑。

    5.2正確掌握農藥的正常使用量和對魚類的安全濃度,使用農藥時保證魚類的安全。

    5.3施藥方法。養魚稻田在施用農藥前要將田水加深至7-10厘米,使用時間為早上9時左右或下午4時后,夏季高溫宜在下午5時以后使用水劑、乳劑農藥宜在傍晚時噴藥,可減輕農藥對魚類的毒害。噴藥要把噴頭向上射,做到細噴霧、彌霧,增加藥液在稻株上的粘著力,減少農藥淋到田水中。下雨或雷雨前不要噴灑農藥,另外①把魚集中在魚坑后再施農藥。②施農藥時把大田進出水口打開,讓水流動,先從出水口一頭施起,施到中間停一下,使被污染田水流出去,再施下一半田,從中間施到進水口處結束。

    五、結果

    本材料以融水縣香粉鄉香粉村一塊稻田面積0.6畝,2012年未經改造,2013年經改造后稻魚產量結果對照。

    六、問題與討論

    1.同一稻田未經改造與改造后產量有顯著差異,主要是改造后的稻田改變了稻田養魚的生態環境,山區稻田微流水,高水位,餌料、魚溝、魚坑等因子更適合禾花魚的生長環境,成活率較高,個體大。

    2.養殖過程中,適時調節水位和及時追加農家肥,對禾花魚快速生長較重要。配合投喂人工飼料,可加大苗種放養數量,增加畝產量。

    3.合理設置誘蟲燈,能在稻谷生長周期中減少農藥治蟲,同時增加禾花魚的餌料來源。

    4.針對當前農民增產但增收緩慢的現象,積極通過科技示范引導農民養殖本地禾花魚。在生產中廣泛推廣本地禾花魚健康養殖模式,通過樹立示范典型,用典型引路,大力發展無公害養殖,給廣大農民帶來實惠。

    5.本地禾花魚,較適應山區低水溫環境,性善,流水少外逃,個體小,骨軟,肉質特別鮮甜,營養豐富,尤其是鱗片柔軟可食。深受養殖戶及消費者的喜愛,具有較高市場價值;推廣以魚為主以稻為輔的養殖模式,把稻田養殖禾花魚與融水山區民族旅游結合起來,發展特色旅游經濟模式,有待探討。

    參考文獻

    [1]唐春.探索發展農村經濟支柱產業的新路――全州縣發展稻田養殖禾花魚的調查與思考[J]. 廣西農學報,2004,01:36-39+35.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一级片|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综合成人网|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www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