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世界屋脊是什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世界屋脊是什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1、快速登機服務是為特殊情況設置的應急登機通道。不需要加錢。比如在機場內的邊防,海關和安檢通常都有優先禮遇通道,用來照顧貴賓和嬰兒的。

    2、有些旅客初次乘機者,常會因不明流程在機場里急得團團轉而耽誤了登機時間;也有旅客因堵車或其他原因急匆匆趕到機場時卻眼看著飛機飛了,感到十分著急上火,針對這些特殊情況也可以使用快速登機服務。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大寒節氣吃什么食物好 1、牛肉:牛肉有養脾胃,益氣安中,強腰補腎的作用,大寒時節食用,能夠溫暖胃部,是補益佳品。

    2、豬肚:豬肚具有補虛損,養胃健脾之功效,大寒時節食用,有強壯脾胃,補益氣血,散寒溫中的作用搭配都養食用,可以健脾胃,補虛損,與蓮子同食,能益氣補虛,強健脾胃。

    3、枸杞子:枸杞子補肝益腎之功效,大寒時節需要保持腎中陽氣,枸杞能夠散寒溫熱,滋補肝腎,適宜這個時節食用。

    4、蓮子:蓮子有養心,補益益腎,固腸益肺的功效,風寒易使脾胃受損傷,進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蓮子能夠補脾,養心,大寒時節食用,可以減少洗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5、豬肉:豬肉有益氣補中,滋補臟腑,肌膚等作用,大寒時節,天氣寒冷,容易氣血不足,脾胃虛寒,食用豬肉可以有很好的滋補效果。

    大寒節氣是幾九 大寒處于四九中。大寒節氣時,氣溫到達了全年的最低值,北方地區常常有雨雪天氣,大雪封山、封路的情況較為常見,即使是溫暖的南方地區,大風和降雨也頻頻出現,出行時需要格外留意路況,以防摔跤和著涼。

    大寒節氣會不會下雪 看地區而定。大寒和小寒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北方大部分地區溫度都已達到零度以下,因此這時候下雪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國地廣遼闊,此時部分南方地區的氣溫仍然位于零度以上,特別是南方的沿海地區,因此像這種地區的話即使到了大寒節氣時也不會出現下雪的情況。具體會不會下雪的話還要根據當地實際的天氣來定。

    第3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1、等級10級:掃蕩者,抓捕地點(雷霆崖:牛頭主城山下偏西方向48,16 50,22 48,18 51,17 54,20)。2小時刷新。

    2、等級23:修瑪,抓捕地點(十字路口:西北方大樹下)。12小時刷新。

    3、等級37:斷牙,抓捕地點(荒蕪之地:3坐標刷新43,37 44,37 47,39 54,17 45,37 )。8小時刷新

    4、等級57:拉克西里,抓捕地點(冬泉谷:霜刃石附近游蕩)。但是有3連爆的傳說屬性。8小時刷新。目前版本可以抓的就是這些了。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1、藝術筆筒:非常有藝術氣息的筆筒是非常適合老師的一款禮物,而且你還可以根據老師的喜好挑選一款別具古韻古味的陶瓷筆筒或是雕刻精致的木質筆筒,都是在畢業時送老師的創意禮物。

    2、刻字水杯:雖然已是大四畢業的時候,一定也很難忘記老師在課堂上口干舌燥的樣子,特別是在非常炎熱的畢業季,若是能夠為老師定制一款帶有感激文字的創意水杯會是非常貼心的小禮物。

    3、水晶擺件:若是想要在大四畢業的時候為老師送上一款可以永久保存的紀念禮物的話,那么可以定制文字和照片的水晶擺件會非常合你的心意,而且還可以將感激的文字連同畢業照一起定制在擺件上,為老師打造更有價值的小禮物。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1、結局是蕭鳳正寄給秦源一個令牌,當秦元要送食物給薛明義時,薛明義假裝是一個慈愛的父親,欺騙了秦元的信任。秦元和薛明義彼此認識,聶無霜趕到國王府時,杜若也來到國王府,見了聶無雙。肖鳳卿請杜若擔任醫生,將吳爽和肖鳳卿帶入宮殿。

    2、在嵐宮的郊區,蕭逢正將遺囑委托給了苗越,決定將王位交給蕭逢慶。杜若觀恢復了職務,吃了皇帝的藥,然后去皇宮詢問杜若夏蘭為什么死,兩人互相拔劍,蕭鳳卿及時制止了兩人。

    (來源:文章屋網 )

    第6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一、生活的個性化為語文課堂注入活力

    生活是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存在軌跡,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經歷、生活情感和生活體驗。語文課堂聯系生活,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課堂中能關注這一點,才能滿足每個學生表現自我獨特生活感受的要求,達到對課文語言充分的體驗和感悟。

    在《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的桂花香。”因為此前教師已經介紹了“這里的桂花”指的是杭州滿覺隴的桂花,每當桂花開時,香飄十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一位學生質疑:“為什么母親會覺得這里的桂花不如家鄉的桂花香呢?”另一位學生則認為:“母親是思念家鄉,所以才會覺得家鄉的桂花才是最香的。”于是教師進一步啟發大家:“‘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父母,才越發感受到家鄉的美好。你們有過這樣的生活體驗嗎?”一位男同學就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參加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夏令營活動,到了晚上的時候特別想念家鄉和父母。后來回到家,就覺得家里的米飯特別好吃,連看天上的月亮,都覺得特別圓。”這樣一來,又進一步觸動了不少學生的生活回憶,紛紛爭相發言,交流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生活感受有著很強的個體差異,在語文教學的生活聯系中,應十分珍視學生的這種極具個性化的生活感受。

    二、生活的針對性讓課堂異彩紛呈

    聯系生活是語文教學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生活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教育資源。語文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為生活的廣闊和資源的豐富,語文課堂就更要加強聯系生活的針對性,充分發揮其教學價值,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針對性強的生活聯系往往會帶來極其顯著的教學價值,或給人以曲徑通幽之樂,或豁然開朗之快。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講到“一條長長的‘鐵龍’,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新城格爾木起步,跨過巍峨的昆侖山,將通過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達雪域圣城——拉薩。”學生能讀懂這句話的意思。可是老師偏偏還要在這里提問學生,“世界屋脊”是什么意思?一名學生回答:“指的就是青藏高原。”問題到此似乎圓滿解決了,可是老師卻不,偏要再聯系一下生活實際:“你說得不錯,‘屋脊’是什么意思?你見過嗎?為什么稱青藏高原為‘世界屋脊’?”這樣一問,一下子就聯系上了學生的生活經驗。

    三、思考生活和提煉生活能提升課堂效度

    語文課堂教學是師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個體生命歷程不可分割的過程。因此,語文教學聯系生活,不是簡單的重復日常生活經歷,而是按照語文教學理念、目標和規律對生活的一種提煉和升華,達到基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狀態。這正是語文教學聯系生活實際應當具有的品位。一位老師教《釣魚的啟示》一課,抓住課文中的一句話,對于文中的父與子,教師根據生活實際創設了這樣的情景,由老師扮演父親,學生扮演兒子——

    師: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生:爸爸,我從來沒有釣到過這樣大的魚……

    師: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

    生:爸爸,沒有人看見啊,我們把它留下來吧!

    師: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現在離鱸魚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

    生:可是,現在離鱸魚捕撈開放日只有兩個小時啊,誰也不會知道我們是什么時候釣到的呀!

    師:不,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生:……

    第7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陳保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1990年夏與木霽弘等徒步三個月考察滇藏川古道和語言文化,首次提出茶馬古道的概念。因研究茶馬古道上的語言文化,兩次獲王力語言學獎一等獎。

    劉青,本刊記者。

    今年夏天,我們計劃在中國西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考察,就《科學中國人》記者劉青提出的問題,及其他關注此次考察活動的讀者感興趣的問題,在此一并作答。

    問:您們今年夏天計劃在中國西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考察,這是一次什么性質的考察。

    答:謝謝《科學中國人》雜志社對茶馬古道研究的長期支持。

    這次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聯合考察,可以簡稱為絲茶古道聯合考察。過去都是把茶馬古道考察和絲綢之路考察分離開來,但是這兩條古道有密切的聯系,聯合起來考察,有利于認識整個歐亞大陸上文明傳播的性質。

    問:這次考察和以往的茶馬古道有什么不同?

    答:這次考察仍然是一次大規模考察,最大的區別仍然是剛才提到的聯合二字。我所參加過的跨越滇、藏、川的大規模考察有三次。1990年,我和木霽弘等首次進行了3個月的茶馬古道大三角徒步考察,重點考察了茶馬古道橫斷山核心區域。這次考察提出了茶馬古道的概念,總結了主要線路。1999年我和孔江平、吳瑞萍等進行了茶馬古道翻越喜馬拉雅山考察,重點考察了云南迪慶、雅魯藏布江兩岸和拉薩到樟木線路及其語言文化。2010年為紀念茶馬古道20周年,我和孔江平、張猛、楊海潮、汪鋒等進行了茶馬古道大環繞考察,行程近1萬公里,重點考察了拉薩以東的茶馬古道主干線及其相互關系,包括滇藏線、川藏線、唐蕃古道、隴蜀道、零關道。這三次大考察都是主要是在茶馬古道范圍內。本次考察和前三次大規模考察的最主要區別是聯合考察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進一步弄清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關系。

    問:您能介紹一下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區別嗎?

    答:茶馬古道是以滇藏川三角地帶為中心,跨越世界屋脊帶的遠征古道,也是溝通歐亞大陸的重要古道網絡。茶馬古道是一個文化傳播紐帶,它以馬馱、人背為主要運輸方式(當然也包括牛、騾、驢、駱駝等馱運),以運茶為主要目的,并伴隨著馬、騾、鹽、酒、糖、皮毛、藥材等商品交換和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科學觀念等精神交換。

    茶馬古道的形成是唐代以前的世界屋脊帶上一系列重要的古道相互連接并發生大轉型的結果,轉型的根本原因是恃茶行為在世界屋脊帶上的形成,轉型的標志就是茶成為古道網絡上的第一商品。對于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來說,茶是一種奢侈品,但藏族全民喝茶,形成對茶的全民依賴,對他們來說,“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茶是生活必需品,這就是恃茶行為。中央王朝因此利用茶來掌控和協調與藏族的關系,于是出現了著名的茶馬互市。

    茶馬古道以滇藏川為核心,向北可深入新疆、青海、甘肅和北方絲綢之路相回合,向東可延伸到廣西、貴州、湖北、湖南、廣東、福建、臺灣等產茶區,向西可抵達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向南和東南可延伸到東南亞的緬甸、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并波及南亞、西亞、東南亞的另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繼續向西則和歐洲、非洲古文明通道連接。

    茶馬古道最大的特點是以茶為古道的支撐商品。

    在茶馬古道興起以前,絲綢之路是連接歐亞的陸路主干道,重要的文化傳播事件都在絲綢之路上出現,佛教的早期傳播最有代表性。佛教在陸路上的傳播路線最初主要是沿中國西北的絲綢之路東漸。西漢末(公元前80年左右)印度佛教經由克什米爾,越過蔥嶺,傳入西域于闐地區。西行求法的法顯出行取絲綢之路,返回取海路,唐玄奘往返都是取絲綢之路。法顯是中國東晉時代的僧人,是中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位由西域道或絲綢之路到達印度本土的中國人。

    嚴格地說,在茶馬古道興起以前,有兩條重要的遠征線路已經把歐亞大陸連接起來,一條是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行經的西域道,漢文獻中稱為西域道。后來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1905年)把這條道路稱為絲綢之路。另一條是張騫提到蜀身毒道。后來有人認為這是從蜀、滇、緬甸、印度到阿富汗的通道,并稱為南方絲綢之路,于是北方的西域道就成了北方絲綢之路。

    和茶馬古道不同,絲綢之路最大的特點是以絲綢作為古道的支撐商品。

    北方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一北一南,繞過了由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圍成的青藏高原。然而,要穿越青藏高原,接納高原上的文明進入歐亞大陸文明,必須要翻越這些大山脈或山系。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大山脈以其高和險成為探險之極地,世人多稱之為世界屋脊。這是茶馬古道的主要分布帶。

    問:兩大古道的分布范圍似乎不一樣?

    答:是的。青藏高原北緣的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由西向東聯成一線,南邊是茶馬古道網絡,北邊是絲綢之路(即北方絲綢之路)網絡。茶馬古道上主要活動著操漢藏語、南亞語和南島語的民族。絲綢之路上主要活動著操阿爾泰語系的民族。

    狹義的絲綢之路指西域道,即北方絲綢之路,于是兩大古道一南一北分布。廣義的絲綢之路包括蜀身毒道,即后來所說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后來轉型為茶馬古道,成為茶馬古道的重要支線。也有學者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

    問:是否可以說絲綢之路產生得更早?

    答:可以這么說。最早發現西域道的是漢代張騫。那么至少在漢代以前這條古道已經形成。現在的史前考古證據證明這條古道時間要早得多。茶馬古道則是在唐代興起的。“茶馬古道”名稱的出現則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1990年7至9月,我和木霽弘、徐涌濤、李旭、王曉松、李林六人,帶著馬幫和行李干糧,從云南中甸(香格里拉)北上到昌都,再向東橫穿橫斷山到四川康定,在橫斷山的崇山峻嶺中歷盡艱險,最后回到中甸,徒步三個月,首次徒步考察了滇藏川深山峽谷中的馬幫古道。我們根據馬幫和古道的性質,將其命名為“茶馬古道”。此后在國內外形成了茶馬古道研究、調查和旅游的熱潮。

    不過在前茶馬古道時期,世界屋脊上已經有很多古道存在,比如吐蕃興起以前,阿里一帶象雄王國就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更早的時候,這一帶也有古道,考古學家已經發現這一帶有很多具有相同特點的巖畫,連接這些巖畫的線路就是古道。這些古道后來都轉型為茶馬古道。所以前茶馬古道的歷史也是很早的,到底有多早,這也是我們這次考察的內容之一。

    問:為什么要進行聯合考察?

    答:當然是要弄清楚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相互聯系。

    這兩大古道自古就有密切的聯系。首先是史前時期的聯系。在最西北的日土縣發現了大量巖畫,其中不少內容與原始宗教有關。類似的巖畫在新疆和田地區桑株巴扎西南的桑株河谷中也有發現。兩者都在今219國道,而219國道和阿克賽欽古道重疊,都在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峽谷行走,可見阿克賽欽古道最早可追溯到巖畫時期。

    兩大古道在象雄國時期也有聯系。《隋書》卷八十三說“(于闐國)東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國三千里,西去朱俱波(葉城)千里,北去龜茲(庫車)千四百里。”不太嚴格地說,這里的女國就是阿里、克什米爾一帶的象雄國。可見象雄國時期絲綢之路上的鄯善、于闐、葉城和世界屋脊上的象雄國是有聯系的,否則不會記錄里程。

    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聯系還表現在絲綢之路向茶馬古道大轉型。由于伊斯蘭教的興起以及和佛教的沖突,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一度處于蕭條狀態,很多商品開始走海路。隨著回鶻西遷(見《舊唐書?回紇傳》)及其向絲綢之路的移動,絲綢之路開始復興。吐蕃是第一個出現的恃茶民族,另一個重要的恃茶民族是回鶻。《新唐書?陸羽傳》記錄了回鶻(回紇)恃茶行為,說“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唐代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也有記錄說“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亦足怪焉。”這些記錄都說明回鶻西遷以前已經有了飲茶習俗。西遷到絲綢之路上的回鶻把飲茶習俗也帶到了絲綢之路上。隨著回鶻恃茶習行為的形成,茶的需求劇增。宋、明以來文獻中記錄的西部茶馬互市以及西域對茶的大量需求,是一個重要的證據。當時絲綢之路以茶為主的運輸活動相當繁忙,必要的運輸商品已經是茶而不是絲綢。從古道支撐商品的角度看,絲綢之路從唐宋開始已經開始轉型為茶馬古道。這時茶馬古道已經延伸到帕米爾山系和天山山脈。

    全民喝茶的習慣隨著茶馬古道也擴散到了絲綢之路的網絡上,有全民喝茶習慣的還有蒙族、維族和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內蒙的一些其他民族。這些民族全民喝茶習慣的形成,改變了北方絲綢之路的性質,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茶馬古道的性質,茶成為絲綢之路賴以延續的更主要的因素。從這種意義上說,隨著全民喝茶習慣的擴散,茶馬古道也在擴展。不過這些地方的沙漠地區不是用馬而是用駱駝。

    南方絲綢之路,即蜀身毒道,由于吐蕃、南詔、唐之間時戰時和,也經常出于中斷狀態。隨著飲茶習俗在吐蕃的興起,大量滇茶經過南詔、大理翻越梅里雪山或高黎貢山進藏,蜀身毒道也得以復興,并迅速激活周邊的大量的局域古道,轉型為遠征的茶馬古道。

    到目前為止,可以說研究茶馬古道不能不了解絲綢之路,研究絲綢之路不能了解茶馬古道。聯合考察勢在必行。

    問:轉型后的絲綢之路有什么性質的變化?

    答:和絲綢不同,茶不僅是從起點到終點的商品,而且是沿途回鶻等民族必需的商品,這使轉型后的絲綢之路不允許再中斷。

    盡管人們仍然稱唐宋以后的西域道為絲綢之路,稱蜀身毒道為南方絲綢之路,但轉型后的西域道和蜀身毒道的支撐商品已經是茶而不是絲綢。可以說,狹義的茶馬古道是指包括昆侖山、祁連山連線以南活動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大山系的遠征古道,廣義的茶馬古道應該指包括唐宋以后南北絲綢之路在內的整個世界高地帶的遠征古道。只是絲綢之路這一名稱已經影響深遠,所以可以仍然沿用這一名稱。

    問:這次考察的線路有什么特別的用意嗎?

    答:這次考察從北京出發,先過內蒙考察絲綢之路草原線路,然后到蘭州。蘭州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分叉口,從蘭州逆黃河而行進入祁連山以南,也就進入了茶馬古道網絡。考察隊將從西寧出發,走唐蕃古道,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經過玉樹、昌都、林芝到拉薩。

    考察隊將從拉薩往西取道阿克賽欽去新疆。這是這次考察的重點線路之一。我這里所說的阿克賽欽道是從拉薩出發,過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之間的狹長谷地,到達阿里的噶爾、日土,再北上阿克賽欽,穿越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的峽谷,先后經過新疆的阿克賽欽湖、賽拉圖、麻扎,到塔里木盆地南沿的葉城和絲綢之路匯合。在這一代考察隊將考察帕米爾高原東段的喀什、塔什庫爾干等古道重鎮。阿克賽欽道是唐代吐蕃出西域的重要道路之一,由于沿途氣候惡劣人煙稀少過去未被重視,很多學者以為吐蕃去西域或新疆主要取道巴基斯坦北部。隨著研究的深入,這條道路的重要性日漸明顯。阿克賽欽道也有學者稱為吐蕃于闐道、中道或食鹽之路。唐代的《通典》卷190提到吐蕃大論欽陵曾把他在西域活動的道路稱做“五俟斤路”, 王小甫教授認為也是這條道路。我們知道,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同時在龜茲(今新疆庫車)、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軍鎮,即安西四鎮。唐在喀什、和田置鎮,目的之一也是要控制阿克賽欽古道,可見這一古道的重要性。唐代控制阿克賽欽古道以前或阿克賽欽古道失控的時期,吐蕃出兵塔里木盆地主要走阿克賽欽古道。元代準葛爾的大軍由此進藏。1951年也由此路從新疆進展藏。

    考察完帕米爾高原西域出口的幾個重鎮以后,接下來要考察絲綢之路支線塔里木南路,這樣就可以了解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關系。考察塔里木南路我們會從西向東走,經過葉城、于闐、且末,到若羌后往西南翻越阿爾金山進入青海。到此又進入茶馬古道支線的祁連山南路。若羌是連接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另一個重鎮。考察隊將在阿爾金山和柴達木盆地北沿穿行,這條道路是茶馬古道祁連山南路的一段。祁連山南線在南北朝時期是出西域的主要道路,當時祁連山北路已經受阻。考察隊將在魚卡向北翻越阿爾金山和祁連山連接地帶的當金山口去敦煌。當金山口為柴達木盆地與河西走廊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又一連接要道。

    從敦煌出發,考察隊將沿河西走廊即祁連山北路回到蘭州。

    這樣的線路反復在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穿梭,主要目的在于有更多的機會考察兩大古道的接觸。我們希望能夠找到一些語言和文化接觸的證據,以便進一步弄清兩大古道上文明傳播和碰撞的規律,弄清兩大古道在歐亞文明傳播和碰撞的情況。

    從阿里的噶爾沿著印度河上游往西北方向進入克什米爾,也是吐蕃去西域的重要通道。但由于這次考察主要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聯合考察,所以我們從噶爾取道阿克賽欽北上。

    問:這次考察主要會涉及哪些重點方面?

    答:由于我們是一支主要由研究語言和茶馬古道的學者組成的隊伍,所以我們會在語言的記錄和踩點、古道的遺跡和文化生態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考察的選點主要集中在阿里的噶爾、日土,新疆的阿克賽欽湖、賽圖拉、喀什、和田、若羌一帶,也就是能夠反映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有密切接觸關系的地帶。目前已經發現的遺址和遺跡等為我們從語言、古道的角度進行考察提供了借鑒。這一帶有突厥語、藏緬語、漢語、印歐語、蒙古語、滿通古斯語的接觸。扎達有土林和古格王朝遺址。古格王朝遺址代表了吐蕃分化以后文化的轉移。日土有舊石器時代遺址,有巖畫。賽圖拉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又一個交匯處,沿著絲綢之路過來的高僧常從賽圖拉南行翻越喀喇昆侖山口去克什米爾和印度,吐蕃也常從克什米爾北上翻越喀喇昆侖山口到賽圖拉,然后再去塔里木盆地。賽圖拉因此成為兵家必爭的要道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哨所。賽圖拉北邊的桑株巖畫是古道上最早的文明傳播證據。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峽谷地帶的地形可以反映出古道的細節和艱險,沿途的鹽池分布和遺跡有利于了解早期的支持商品。葉城縣棋盤鄉西有干佛洞,有幾百年的歷史,是佛教傳播線路的證據。喀什是絲綢之路上重鎮,漢代張騫初始西域曾過此地,唐代安西都護府所轄四鎮之一。塔什庫爾干有始于東晉的石頭城,還有春秋戰國時代的香寶寶古墓群,都是古道重鎮的見證。從塔什庫爾干往南翻越喀喇昆侖山山口紅其拉甫口岸去巴基斯坦,是一條古老的通道。于闐是伊斯蘭教和佛教接觸的重要地帶,唐代安西都護府所轄四鎮之一,也是兩大古道上不同文化系統接觸的地帶。于闐早期說吐火羅語,屬于印歐語,宋代為回鶻語替代。于闐人早期信佛教,宋代改為伊斯蘭教。且末是張騫經過之地,《漢書》已有記載。玄奘自印度取經回國也經過且末,并在《大唐西域記》中對且末有記錄,為塔里木南路必經之地,有古城、古墓群、巖畫等眾多遺址。若羌也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交匯處,往北可去絲綢之路北線,往東翻越阿爾金山進入茶馬古道區域。若羌也是張騫出西域經過的地方,秦漢時就有樓蘭、鄯善國,古代有羌人等多種民族居住,中亞的粟特商人、波斯商人和印度僧侶常來此貿易或傳教。

    問:可以介紹一下古道生態嗎?

    答:這次行動還想推動古道文化生態保護活動。隨著公路的擴展,世界上很多古道都被現代交通取代了,比如昔日的北方絲綢之路,因為這些古道都分布在比較平緩的地帶,容易被公路覆蓋、取代,公路的興起就是這些古道生命的結束,古道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和語言文化隨之消失,這對人類是一個重大的損失。茶馬古道的主干也不斷被公路替代,茶馬古道的網絡正在被分割成局域網絡,茶馬古道上的語言文化也在不斷消失。但和其他文明古道不同,茶馬古道一直在運轉,特別是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帶,帕米爾高原地帶,20年前仍有馬幫活動,當然現在就比較少了。

    絲綢之路延伸到帕米爾高原一帶,也仍然有馬幫活動。我1995、2002、2005年到新疆考察,發現茶仍然是山地馬幫托運的主要物質之一。

    世界屋脊帶地形復雜,常常有大的泥石流、大滑坡發生。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大渡河在幾千公尺的高原上切割出許多峽谷,馬幫在高山和深谷中行走極其艱難。盡管如此,因為世界屋脊帶上的馬、騾、羊毛、牛羊皮、麝香、蟲草等山貨和各種名貴的藥材具有互補關系,使得高山深處的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至今還在運轉,這是研究文明傳播的活生生的實例。英國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1971)中描寫過印度測量員約翰遜到阿克賽欽的情況:“雖然這個地區一片荒涼,人跡罕見,寒風刺骨,根本沒有飼料和躲避風雨之處,然而,對人們來說,也還有它的重要意義。一條古時的商路穿過此地,在斷促的夏季,中午前后幾個鐘頭,溪流里的冰融化可供牲畜飲水時,載著生絲、玉石、黃麻、食鹽、羊毛的牦牛隊,就從現在的新疆經過這里前往。”

    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盤根錯節之處,地理地貌的復雜多變、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獨特性,在全世界都是極具代表性的,研究古道上的生態和文化,對了解世界屋脊帶的復雜性,對回答物種的復雜多樣性,早期人類的移動,漢藏語系、突厥語系的起源和民族移動過程,各種文化模式的形成過程,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考察加強古道生態保護意識。

    問:您是學語言學的,能介紹一下語言和古道的關系嗎?

    答:最早提出茶馬古道概念的主要幾位學者都是語言學出生的。研究語言,尤其是少數民族語言,需要做田野調查,就會注意到語言的分布和地理、古道有關系。語言學中有一門分支學科叫地理語言學,就是研究語言分布、傳播的地理條件,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研究需要結合地理語言學的研究。我們現在研究古道增加了一個角度,就是研究古道延伸和語言分布的關系,可以稱為語言地理學。比如,茶馬古道的分布和漢語西南官話的分布有相關關系,絲綢之路和漢語蘭銀官話、中原官話有相關關系。又比如,茶的讀音在地理上的分布有幾個系統,茶馬古道上是cha這一系統,絲綢之路上是chaj這一系統,而海上絲綢之路是tea這一系統,這對于我們了解茶的傳播線路和形成時間很重要。

    問:最后,請問一下這次考察的重要意義。

    答:考察還沒有開始,不好談重要意義。不過到目前為止,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研究都是各自為政。隨著研究的深入,大量證據顯示,兩大古道是密切相關的,共同構成連接歐亞大陸的大通道。如果說我們的考察有重要意義,那是因為絲茶古道在歐亞文明轉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大規模聯合考察兩大古道的行動尚未進行過,這次考察的意義之一就在于通過聯合考察對兩大古道的銜接、接觸、過渡有更多的認識。

    我們知道,人類的重要發明和創新往往是隔很多年才出現一次,但人類能夠分享這些發明來造福祖孫,卻關鍵在于這些創新是否得到傳播。中國的四大發明、古希臘的幾何學、現代西方科學、茶酒文化等,無不借助文明傳播通道擴散。最近遺傳生物學的成果越來越多的顯示,人類的起源演化伴隨著大規模的族群遷移和接觸,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證據也越來越多。那么遷移路線是什么,這是不可回避的根本問題。因此對人類古道及其周圍的語言、民族、文化遺跡展開整體考察,再進一步進行深入考察,是回答人類起源、遷移和文明傳播的必要工作。而人類起源、遷移和重要文化因子的傳播是不分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那里有通道,那里就有文明傳播。因此,對人類文明通道的研究必須要有整體的眼光。

    這次選擇的線路,尤其是阿克賽欽往西北去的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之間的峽谷地帶,因為出入無人之境,很多學者認為不是一條行者愿意出沒的通道,因此也不是吐蕃出西域的首選通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這條通道是吐蕃頻繁出沒的通道,也是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連接的重要通道。不過這些都主要還是在“讀萬卷書”的意義上得到的結論。這次考察的另一個意義是要通過實地考察來揭示這一通道的性質,即通過“行萬里路”來直接認識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關系。

    背景鏈接:

    第8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前年四月,我去杭州,住到了西湖柳浪聞鶯的一家飯店。早起看西湖,薄霧似紗,堤柳如煙,正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季節。雖然不是“西湖七月半”,但已能領略西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的美麗了,此時,徒發“恨不生江南”的慨嘆。

    接著“五·一”節,我去了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帶——可可西里。雖已是春去夏來的季節,這里卻是冰天雪地,晚上,寒風砭人,風吹倒了我們的帳篷,但沒有人愿意起來重新支起,任它壓在身上。在平均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人昏昏欲睡,一舉手一投足都要付出不小的體力代價。

    我剛剛從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回來,那里一個個高大的沙山間,藏著一個個小小的海子(湖泊),圍繞湖岸是綠色的草地。因為這草地能牧羊,因此這些沙漠中的海子旁,有牧民生存。我們去了其中一個海子(這個海子的水是咸的),見到一戶人家,他們面臨的問題是水,需要用駱駝去有淡水的地方馱水。還有交通,他們要見另一戶人家,都要翻越一個個沙山。家里只有老人,年輕人出去,就不再回來了。

    我說了我曾經去過的三個地方,為什么說它們?因為這三個地方的人命運差別太大,命運的差別,則主要是由各自出生地自然環境的差異所造成的。對此,有人認為是“天經地義”。

    這三個地方之間的聯系是什么?我們直觀的印象是它們之間的對比強烈,仿佛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三個極端:一個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江南;一個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塞北;一個是號稱“世界屋脊”的又高又寒的青藏高原。

    塞北和江南,真正的對比是干與濕的對比,是風與雨的對比。找一張世界土壤分布圖來看,環繞地球,南北緯度30°附近基本上都是荒漠帶。但是中國是一個例外,沙漠在中國終止了腳步,不但終止了腳步,還來了一個180度的轉變,由炎熱干旱的荒漠變成了細雨如絲的江南。這全有賴于青藏高原。假如沒有青藏高原,我國的東部濕潤地帶有可能會是干旱的荒漠,而現在的西北干旱區,則有可能是溫暖濕潤的地區。青藏高原的寒,西北干旱區的旱,換來了江浙、福建、廣東、廣西的雨,這就是三大自然區之間的因果鏈條。

    第9篇:世界屋脊是什么范文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看:我們有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有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有古代中外交往的通道——絲綢之路。你瞧:那屹立在東方的巨龍——萬里長城,它用龍尾甩出白雪皚皚的祈連山,用龍頭探入波濤洶涌的海灣。她向人們描述著中華山河的錦繡,講述著華夏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燦爛,還有中華兒女的智慧。母親,天底下誰能與你媲美,我要用心去贊美你,贊美你的動人、美麗、親切和你那堅強不屈的性格。我們五十六個兄弟姐妹哪個不依戀你呢?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在曲折中前進的,我們不得不清楚地看到。我們所遭到的壓迫、恥辱、蹂躪,比黃河還要曲折,比海水還要苦澀。我爺爺經常告誡我,你是否記得一個數字“30萬”?我相信只要身為炎黃子孫,我們就不會忘記。因為,當我想起那閃亮的刺刀正刺向我的父老鄉親,那熱血流在中華土地上時。我臉上流著淚,心中淌著血,誰能忍受?誰能忘記?我憤怒啊!除非,除非他失去了良知,失去了靈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是古代的屈原,還是文天祥、岳飛,還是處江湖之遠的顧炎武;無論是古代的杜甫,還是近代的秋瑾、魯迅,他們都奮身而起,這是什么力量使他們出生入死。因為我們深深懂得,他們是母親的好兒子,是中華的好兒女,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祖國的統一,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是赤子對母親最誠摯最熱切的自古不衰的愛啊!臺灣的同胞姐妹,你應該記住祖國母親這段刻骨銘心的屈辱史吧!

    1949年10月1日,二十八門禮炮在天安門城樓響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彈指一揮間,我們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科技碩果累累,我們的教育日新月異,體育突飛猛進,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神舟五號飛向太空,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驕人成績證明:我們是蘇醒的雄獅,我們是騰飛的蛟龍,我們是東方屹立的巨人,我們是一個希望團結和平的大家庭。臺灣——母親的骨肉,我們都感到無比的自豪啊!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余光中的一首詩——《鄉愁》。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郵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現在啊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成人福利小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看|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红楼遗梦成人h文完整版|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