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花藝文化范文

    花藝文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花藝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花藝文化

    第1篇:花藝文化范文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為文化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包括政府資源、政策資源、管理資源、服務資源和其它社會資源等等,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讓老百姓充分享受文化利益,就要合理利用這些資源,以公共文化服務的理念為指導依據和價值導向,探索文化發展、創新之路。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要要求,也是政府執政為民理念的重要體現,文化館要明確自身的定位,樹立健康良好的嶄新文化形象,利用各種資源來激活公共文化服務的元素,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示范作用。在打造文化服務品牌的過程中,改變因循守舊的傳統,不斷增強文化服務項目的娛樂性和群眾性,使每一項活動都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與感召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多樣性。文化館的作用不能只局限于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要成為面向全社會開放的真正的文化藝術中心。在傳統文化館的運作管理模式中,多樣化、全民化,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其潛能未被真正開發出來。這就涉及到進一步提升文化服務能力的問題。在進一步開發文化館價值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文化活動中心的載體作用,讓文化服務機制更加靈活,讓運作模式豐富多樣,不斷改變服務手段,開辟文化領域主戰場,讓文化融入市民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使公益文化事業得到更廣泛,更有效的推進。讓公民得到多層次、多彩新穎的文化服務,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共享,讓文化最大限度地為社會服務。

    二、以人為本,實現公益文化服務的全面覆蓋

    公共文化服務強調文化“公平性”,何謂“公平性”,即確保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面向全體公眾,確保每個社會階層和群體都享有文化服務的權力,確保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果實。在提倡文化公平的呼聲下,切實維護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已成為一種現實需要。要實現文化共享,就要讓文化服務“低門檻”或“零門檻”,不讓一個人因費止步,確保所有人都有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這是我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思路。但我們在提倡文化公平,無償服務的過程中,也要直面一些現實問題,市場經濟下群眾文化工作存在自身的運動規律,活動經費的短缺仍是影響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無償服務,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公益性需要堅強的物質基礎。與圖書館、博物館相比,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堅持無償服務的情況更為復雜,圖書館每年都有固定的購書經費,而文化館的陣地建設完全靠自給自足,陣地開放必須面對添置器材、支付教師工資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歸根結底,實現文化公平、無償服務,依賴強大財政力量的支撐。

    三、上下聯動,彰顯公益文化服務的特色

    文化工作不是一個封閉的圈子,文化具有輻射、滲透、影響等功能。在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過程中,要發揮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帶頭作用,建立以文化館為龍頭,上下聯動,左右通達的合理科學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水上舞臺周周演活動是武進地區一項頗具影響力的品牌文化活動。武進文化館在承辦這項活動時,與政府各條戰線聯動,有機地把文化、財政、科技、建設、衛生、勞動等部門的力量進行整合,把政府各級部門推向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讓他們到周周演這個文化平臺上一展風采。為了保證演出質量,文化館無償為參演單位提供藝術指導和服務。水上舞臺的這種做法是是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和實踐,在武進文化館的協調組織下,各條戰線各展其能,形成合力,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不斷推向深入,這也是武進的公共文化服務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四、培養人才,提升公益文化服務的軟實力

    第2篇:花藝文化范文

    近期,華誼兄弟宣布,將聯合觀瀾湖集團在南海投資打造一條以馮小剛電影場景為建筑風格的娛樂商業街,取名叫“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

    巧的是,此消息相傳于以房地產起家的萬達收購美國第二大影業AMC之后,這不禁讓人疑惑:難道賣房子的要玩文化,玩文化的要掘金旅游地產?

    多年來,華誼兄弟無疑是中國文化產業上的一柄風向標,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柄“風向標”一直就在被外界所宣稱的“明星依賴癥”等口水風中搖擺。2011年年底,其公認的中流砥柱葛優簽約英皇,連續5個交易日里,股價從18.49應聲滑落至16.37。其淚痕依見,另一場尷尬卻又緊隨而來。

    年初,僅是馮小剛在微博上一句“對電影的愛越來越淡,對這樣的生活也開始感到厭惡,也許真的到了要和它分手的時候了”硬是讓華誼兄弟的市值在3日內蒸發掉3.2億元人民幣。兩次股市大地震,可見股民心中華誼兄弟對明星的依賴癥狀有多強。

    股民擁有這樣的看法并不為過。以2011年為例,上半年華誼的營業收入為3.31億元,其中由馮小剛導演、葛優主演的《非誠勿擾2》的營業收入就達1.1億元。其實早在華誼上市之前,其內容與品牌形象早已經與馮小剛、葛優牢牢地綁定在了一起,一年一度的賀歲片對于觀眾來說,猶如央視春晚—是一道不可少有的“文化年餐”。這一習慣足以影響到華誼在資本市場上的起起落落。

    葛優的離開、馮小剛的微博事件,以及一線明星流失頻繁等現象,都不免會讓華誼兄弟更急于擺脫“明星依賴癥”。再加上近年電影產業發展并不一帆風順的局面,華誼在衍生品上發力,加快形成“電影+渠道+衍生品”三大板塊業務戰略模式并不難理解。但問題是,在全國幾乎接近95%的影視主題公園都賠錢的狀況下,這種衍生品能為華誼帶來多大的收益?

    從其兩位合作者來看,無疑各有優勢。觀瀾湖是亞洲第一大鄉村俱樂部,其高爾夫球會是全世界唯一匯聚五大洲風格的球場,被公認為是世界第一大高爾夫球會,其經濟實力可見非同一般。馮小剛更是不必多說,電影公社將以馮小剛電影場景為建筑主要元素,《非誠勿擾》中秦奮懺悔的教堂等凡是能夠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場景都會盡顯其中,這本身對觀光者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第3篇:花藝文化范文

    一句話就等于一枝梅,

    梅與話相比,

    你會選那個?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

    一句話;

    一句話,使我幸福,

    一句話,使我悲傷。

    幸福的時候,

    感覺很溫暖;

    悲傷的時候,

    感覺心好痛……

    一枝花,雖然很美麗,

    但它并沒有一句話那么堅定、不變的信念;

    一句話,雖然很平淡,

    但它卻有一枝花外表的美始終潛藏在心底。

    那嫵媚動人的花,

    那樸實堅定的話,

    嫵媚動人與樸實堅定相比,

    你會選擇哪個?

    我相信,

    你會選——一枝花;

    第4篇:花藝文化范文

        論文摘要:翻譯的“文化轉向”被認為是翻譯研究的主流。本文提出,語言、文化與翻譯關系密切,翻譯是一種深層的跨文化交流活動,文化翻譯應基于語言轉換,借助文化關聯的認知語境,從語境干涉的語言層、認知層、交際層、語用層等多維層面獲得最佳的關聯才能使譯語獲得與源語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語效應。

        1. 引言

        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深深根植于語言,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轉換的活動,而且是一種深層的跨文化交流活動。面對這樣的跨文化活動,譯者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平衡兩種語言文化關系,避免走向極端,對源語的文化內容或因素進行有效的傳譯。文化的翻譯與源語折射的意圖的翻譯是建立于對源語和譯語兩種文化進行深入細致地對比研究的基礎上,是充分考慮兩種語言文化之后的選擇。如何選擇譯語需要我們對雙語的文化等要素進行推理,以獲得合理的文化關聯,以順應為手段在動態的翻譯過程中選擇和優化最佳的語言表達。本文討論運用關聯原則,以獲得雙語文化的最佳關聯認知效果,使譯語獲得與源語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語效應。

        2. 文化關聯與文化翻譯

        2.1 文化翻譯的關聯與推理

        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交際的目的也就是交際者的意圖和聽者的期待。(Gutt, 1991:47;趙彥春,2005:114)本文根據斯波伯和威爾遜的關聯論與維緒爾倫的順應論(Verschueren, 2004:63)建構了關聯順應理論,把翻譯看作是一個語際間的明示—推理—順應—選擇的闡釋活動,是大腦機制的推理過程,是一種不同語言在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等多維度的交際活動。關聯論通過明示—推理—順應—選擇給譯文提供最佳的語境效果。據關聯理論的翻譯觀,譯者應首先根據自己的認知語境對原文作者的交際意圖和受體的期待進行理想化的語境假設,然后進行語碼選擇。在翻譯載有含意的話語時,在確定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能夠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譯者應盡量采取直譯將原文話語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傳達出來,而將含意留給讀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劉熏宇君來信,說互生病了,而且是沒有希望的病,醫生說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這么快互生就歿了!(朱自清《哀互生》)

        譯文: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是漢語有的委婉語,即“不久于人世”,直譯為“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在上下文的關聯下應能理解其語用含義。最后一句用了“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來譯“歿”字,與上文相呼應,保留源語含蓄的同時表達了源語的感嘆語氣。

        文化關聯與語言使用的語境密切關聯。譯者必須在動態的交往中關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傳遞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穩定固體,而是處于不斷嬗變和演化的動態過程之中。文化的這種屬性決定了語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變異特性。語言變體、民族文化心理、文化價值觀、審美觀念和文化習俗的逐漸變異都是文化動態性的具體形態。譯者敏銳地抓住原文文本語言的各種變體差異是正確理解原文語言文化的關鍵。在譯者與原文文本的對話中,譯者的跨文化意識是譯者理解和捕捉語言變體和文化流變的首要前提條件,這需要發揮譯者的創新能力和還原能力,從而實現譯者從跨語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讀。譯者在翻譯時應通過文化語境進行關聯順應才能選擇正確的詞義,最大限度地進行譯文的語言重構。

        同時,為了獲得最佳語境效果,譯者必須力圖靈活地使用各種翻譯手法,例如歸化、異化、注釋或增添解釋性等,順應文化語境以獲得與源語高度一致的翻譯效果。

        (2)“我所謂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二》)

        譯文: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 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這里譯者把“瓜葛之愛”譯做“葫蘆之愛”,這樣的愛是什么樣的愛呢?源語讀者和譯文讀者雖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難以獲得最佳的語境假設與認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譯為“the love between distant relatives”使讀者獲得最佳關聯。

        2.2 文化關聯與文化傳遞

        翻譯的根本任務是傳遞不同語言的文化。文化傳遞與關聯的認知過程可以描述為:源語文化的解碼與關聯——源語文化理解的解構與關聯——源語與譯語之間文化意義的關聯與解析——文化的表達與傳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個國家、民族的社會制度,自然環境,宗教信仰,民情風俗,思維方式,心理差異和語言表達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語言隱含的文化內涵給翻譯帶來種種的障礙,甚至出現文化誤讀的可能性以及翻譯中所謂的不可譯性。這些文化的差異,使得源語的指稱、語用和言內言外等方面幾乎無法在譯語找到合理的對應。雖然如此,完全將源語文化價值體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對于文化成分的傳遞必須全面地綜合考慮多層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對策,用譯語為文化交流架起橋梁。譯者必須在譯語文化的背景下建構起一種相應的文化語境,取得與雙語語篇合理的關聯性,處理不相容的文化與文化沖突,尋求沖突的調節點。

        (3)She is a fox.

        譯文1:她是個狐貍精。

        譯文2:她是只狐貍。

        譯文3:她是位時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貍”都可以與狡猾或詭計多端的人聯系在一起。但當“狐貍”與女性聯系時,漢語與英語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譯者必須要有語用思維,對源語的文化進行推理,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若按照中國人的心理,把fox譯做“狐貍精”,那無疑是錯誤的,因為在英語中它指的是時髦迷人的女子;第二個譯文看似忠實于原文,實際上容易引起誤會,沒有把真正的語用意義傳遞出來。在跨文化翻譯中存在文學典故、宗教信仰、社會生活等文化詞的翻譯。譯者若產生詞義聯想錯誤或缺乏適宜的文化意象,就難以避免出現錯誤或誤譯。

        (4)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譯文:據說家家戶戶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譯文只是把源語的基本含義表達出來,不過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達中所體現的修辭手段。若將其譯為“據說,每戶人家的壁櫥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髏”雖把源語的意象表達出來,卻未能很好表達其意義,這可能會給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讀者帶來理解的困難。我們可以把源語譯為 “常言道:壁櫥里藏骷髏,家丑事家家有。”這樣可以把源語的表象與意義表達出來。為此,文化的差異不是絕對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譯者通過的認知思維去解讀源語,盡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認知差異,運用翻譯技巧,突破語言和超越語言因素的制約,就可以實現跨文化翻譯中的文化移植。

        2.3 文化翻譯的關聯順應策略

        翻譯策略上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原作者和譯者的交際意圖。作為交際的翻譯,對源語的理解和翻譯過程中對語碼的選擇依據的是關聯—順應性。成功的翻譯是源語的交際目的與譯語的讀者的期待相吻合。

        (Gutt, 2004:120;趙彥春,2005:114)在形式與傳達源語的意圖存在差異時,我們要根據交際目的進行取舍。文化信息的傳譯翻譯是一個文化移植的過程。由于源語讀者和譯語讀者生活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態中,形成了不同的認知環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宗教信仰、道德規范、風俗禮儀等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因此,關聯理論要求譯者具備與原文讀者相同的背景知識,盡可能挖掘文化內涵,達到準確的理解,用恰當的譯語來重構原文信息,從而填補原文讀者認知的空白。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們把翻譯原則歸結為文化再現。“文化再現”首先指再現源語文化特色。魯迅說翻譯必須保持著原作者的“豐姿”,必須有“異國情調”,就是所謂“洋氣”。所謂“異國情調”指盡量保存原文所蘊含的譯語文化特色。譯者必須忠實地把源語文化再現給譯語讀者,不得任意抹殺和損害源語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語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秀目,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沈三白《浮生六劫》)

    第5篇:花藝文化范文

    由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文化物質三大層面構筑而成的中國傳統文化體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的智慧結晶。在中國歷史歲月的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滲透其中的文化精神精華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也為中國傳統動畫情感基調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從精神文化層面探討動畫情感的表達是最實質的出發點。動畫藝術從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國傳統習俗文化等主流文化中吸取養分,形成情感表達。

    1.儒家的“中和之美”

    儒家思想是古典文化在昌盛時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主干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其鮮明的特點,深奧的內涵,也使其成為眾多動畫創作所追求表現內在情感韻意的主要載體。“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傳統文化精神最基本的觀念,主張通過對人類普遍規律的自我感知,將其貫徹到人與自然、社會、政治、道德修養與人生價值等方面。從而教化眾人應心胸寬廣,心態健康平和,舉止優雅得體,才學淵博而靈動。“仁者愛人”是儒教倫理精神的體現,提倡以道德來規范倫理,促進了道德自我的建立、人性智慧的提升與開發。造就中國人重氣節、重操守,正義愛國的民族性格,也正是動畫情感表現的本源。此外“剛健有為”“貴和尚中”是儒家思想對積極的人生態度與處理人際關系方法的高度集中概括,培養中華兒女崇尚團結、熱愛和平的價值觀。這些都為動畫人物性格設計提供了鮮明豐富的情感表達,也是動畫片中英雄氣節的文化縮影。2.道家的“道法自然”天地萬物自然循環的規律及其本質是道家所主張的“道”。處于運動變化中的天地萬物以“道”為其基本的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于“道”的具體闡述。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就是要順應自然,對待事物不要過于刻意。道家有著平和、寬容、淡然的處事態度。超脫自然,除去心中煩重心事就是快樂。心虛者,沒有心事,才能體驗生命的趣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也教育世人虛心謙卑才是做人的美德。王強在他的著作《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提到“中國人在本性上是道家,文化上是儒家,然而其道家思想卻更甚于儒家思想”①。道教對人生態度的情感表現也為中國傳統乃至現代動畫片在衣著、場景的設計方面提供了質樸、簡約、淡雅、清新等風格的視覺元素。另外,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璞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動畫藝術創作有很大影響和促進。蘊含民間豐富創作力與想象力的道家文化為動畫設計提供了創作借鑒的源泉。如道家吸收了各地宗教神話傳說,形成的龐大的神仙世界體系,為我們創建動畫人物關系、人物性格造型提供了合理依據。

    3.佛教“含而不露”的意境之美

    佛教文化具有強烈的世俗性精神,認為宇宙和人并不是由造物神主宰和創造的,而是因緣而起,世上的一切都存在于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流”中。王強還在他的書中提到“生命被分為過去、現在、將來三世的輪回之中,強調因果報應來奉勸世人要心存善念,多行善事”②。禪宗是印度佛學在中國創造發展的產物。在禪宗的影響下,中國的音樂、書法、繪畫、園林都呈現一種幽遠清靜、別有一番意境之美的魅力。佛教文化精神對動畫的情感影響更多地表現在“意境”二字,“意境”一詞起源于佛教,動畫設計中的意境更凸顯它在美學上的應用。比如,一些經典的水墨動畫,其靈動性,渾然天成,充滿了詩情畫意,已經超脫了動畫單純的娛樂功能性,更多地用來表達藝術家內心情感與思想的產物,也是自然流露的情感藝術瑰寶。

    4.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習俗文化

    中國歷史悠久,地域寬廣,民族的多樣性也成為傳統習俗文化豐富多彩的主要原因,傳統習俗文化精神更是在動畫創作過程中被作為傳達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傳統習俗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是不同民族在歷史實踐中創造積累的文化寶藏,也是人類生存繁衍的精神支柱。傳統習俗文化又包括節日習俗、飲食習俗、服飾習俗,貫穿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同時,也為中國動畫的表現內容提供了豐富的參考價值。傳統習俗文化在動畫設計中有著強烈的民族精神激勵作用,具有強大的號召力與凝聚力。不同的民俗節日表達著不同的民族情感,不同的民族服飾風格代表著不同民族的個性彰顯,也蘊含了動畫設計者想要表露的情感基調。

    二、傳統文化對中國動畫設計情感表達的影響

    1.對動畫造型風格中情感表達的影響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文化,也造就了中國傳統動畫造型風格的多樣性。可傳承的文化風格有皮影、木偶、戲曲、建筑、剪紙、年畫、水墨等。這些富有中國特色的表現形式使動畫以不同的風貌和形態帶給觀眾更多獨出心裁的審美體驗。剪紙動畫是從皮影、木偶、年畫等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中汲取發展創造而成的。藝術家運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賦予了剪紙動畫片獨特的情趣美感,表達了民間百姓對生命的熱愛,對喜慶事物和大地豐收的贊美。比如,在動畫《漁童》中,漁童從漢白玉魚盆的蓮花中誕生,蓮花在古代民間象征著神圣,純潔與美好,有用來辟邪的說法。繼而漁童也成了正義、勇敢、機智的化身,擔負起了懲惡揚善、除暴安民、保護百姓的職責。這是人們對傳統剪紙文化心靈的寄托與依靠,也是對生命延綿不息和對大地母親養育之恩的崇敬。《漁童》中漁童的形象非常可愛,也具有濃郁的民間藝術情趣。以大量夸張的側面表現形式來增加人物的藝術感染力。色彩明亮和鮮艷,鄉土氣息十足。剪紙動畫具有形態上虛實相間的獨特藝術美感、內容上樸實而熱烈的精神內涵。

    水墨動畫是中國特有的動畫創作形式,在強調詩情畫意墨韻的同時更多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注重對意境的營造,虛實藝術的結合,畫面景色淡雅柔和,人物生動傳神,用細致的筆調傳達了藝術家對傳統美學精神的追求。水墨動畫以其獨特的造型風格設計成為中國傳統動畫藝術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動畫短片《小蝌蚪找媽媽》是借鑒了齊白石的水墨畫筆法,并給予它們生命。那活靈活現的小蝌蚪,毛茸茸活潑的小雞,惟妙惟肖的大對蝦爺爺還擺著長長的胡須,生動傳神而又如影如幻的金魚媽媽,這些繪聲繪色的動畫形象讓整個畫面都活了起來。水墨風格帶給這部動畫更多的溫馨、寧靜、祥和之美。其角色的情感表現也刻畫得細致入微,例如,小蝌蚪把鯰魚當成了媽媽,吵醒并惹怒了它,小蝌蚪們嚇得四處逃散,拼命地搖著尾巴躲進水草中。青蛙媽媽來幫忙,鯰魚趕快道歉逃跑了,最后還不忘再伸出小頭來看一下。非常傳神地描繪了動物的人性化情感,讓人不自覺地會心一笑,同時又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傳統動畫造型風格的神奇力量。顯示藝術氣息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成為動畫造型風格表現史上的一朵絢麗奇葩。偶類動畫是我國最早期的三維立體動畫創作方式。和其他國家的偶類動畫不同,中國的偶類動畫是借鑒民間傳統特色的泥偶、布偶和木偶等形式,運用各種材料創作出立體的人物背景效果,直接進行逐格拍攝。給觀眾帶來更加真實、親切,立體感十足的視覺效果。

    中國偶類動畫的造型風格融入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常以古代神話、寓言、童話故事為腳本,描述的多半是不辭勞苦大眾百姓的生活內容,彰顯了中國民間藝術的樸實無華、粗獷豪放的個性。短片《神筆馬良》就是運用了泥偶的造型風格,以內涵豐富的中國童話小說為劇本,生動地刻畫了馬良這個愛憎分明、勇敢機智并閃爍著中華民族精神的藝術形象。小馬良的外觀造型簡單樸實,臉型透露著善良與天真的個性。官老爺的形象是圓滾滾的肚皮、華麗的衣裳,腦滿肥腸大腹便便的樣子,揭示了官僚階級骯臟丑陋的面孔。還有官老爺身邊的師爺,臉型略尖而瘦長,一雙狡猾的小眼睛,有點駝背,顯示了其詭計多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丑惡內心。讓觀眾在欣賞優秀泥偶動畫作品的同時,又得到傳統藝術審美的一種身心享受,更在無形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外柔內剛的民族氣質與文化情感。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動畫造型風格設計,中國傳統動畫所蘊含的藝術審美價值和人文精神,都是其走向成功的關鍵。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對正義與善良的贊美、對自由的向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在動畫藝術中最真切的情感表達。

    2.對動畫場景設計中情感表達的影響

    動畫場景設計涉及片中材質、光影、色調的設計,是劇情發展與角色表達的襯托與輔助,同樣能用自身獨特的方式表現主題,傳情達意。傳統文化在場景設計上對情感的抒發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鋪墊作用,裝飾性設計的表達十分強烈。如水墨動畫《牧笛》一片中,牧童沉睡在夢中,尋找丟失的水牛。一路上翻山越嶺,遇到了漁翁,渡過潺潺溪流,詢問了正在斗蟋蟀的牛娃們和羊腸小徑上挑柴下山的少女,終于向著山頂奔去。藝術家借牧童的視角帶我們領略了重巒疊嶂的山峰、云煙的美景、壯麗的激流。用儒雅的水墨風呈現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又充滿了詩情畫意。喚醒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憧憬,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與心靈的共鳴之音。又如《大鬧天宮》這部取材于古典名著《西游記》的動畫電影中,山、水、云及宮殿造型都是中國傳統表現形式。山、樹、樓閣的設計有棱有角,給畫面增加了幾分硬朗和堅韌感。云的形象加上其色彩背景,突出了朦朧仙境的意境之美,把整個環境烘托得逼真而又富有神話色彩。到處彌漫著中國傳統文化濃厚的風情韻味,達到了“以形寫神”的完美境界。

    3.對動畫劇情節奏中情感表達的影響

    劇情的節奏,指的是影片情節進展的緩急,是影片內在的節奏與韻律。劇情節奏直接影響觀眾的情緒變化。傳統文化既有提倡“含而不露”之美的,也有積極健康向上的民族情操,決定了中國動畫影片節奏的內在韻律。動畫劇情的設計既要做到選材的趣味性,又要做到具有教育意義的思想性,才是其創作的最終目的。在中國傳統精神文化的熏陶下,中華民族具有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豁達開朗的民族性格。所以,中國傳統動畫的劇情都是健康向上、帶有正面影響、具有教化功能的內容。比如,結尾都是正義最終戰勝邪惡,或者結局向好的方向發展,帶給觀眾一些人生哲理的啟示。在中國傳統動畫人文精神的傳達中,作為五千年歷史積累沉淀的中國傳統文化所貢獻的藝術價值是功不可沒、絢爛而又奪目的。因為傳統動畫秉承“寓教于樂”的創作理念,所以更注重對劇情的塑造。因受眾群體的定位多針對兒童,所以故事敘述相對簡潔直白。中國傳統動畫深受繪畫藝術的美學影響,強調了意境的創作和內在的情感表達。動畫短片《三個和尚》汲取了中國戲曲的表現形式。選取了“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無水吃”和結尾所表達的“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樣一個立意,作為影片的主題內容。敘事既直白簡潔又具有強烈的煽情性和感染力。短片中出現許許多多重復內容,加強了敘事的節奏性。

    尋求重復中有變化,變化中體現韻味的意境。例如,三個和尚的趕路情景,小和尚趕路時被烏龜絆倒,瘦和尚趕路時與蝴蝶做伴,胖和尚趕路時趟過河水和魚兒玩樂。動畫片中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水喝,是因為都抱著同樣的想法,不想出力,為了小利益而錙銖必較。但影片卻在后半部分出現了轉折,寺廟因為老鼠吃斷了蠟燭而引發了火災,在危急時刻,三個和尚終于明白了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解決困難。影片以小事見大道理,更抓住了作品內在的靈魂與情感,并陶冶了我們的藝術情操。中國傳統動畫在敘事上有著單線順序式的模式,著重表現一個主要人物和一個貫穿整部動畫的主要事件。人物的發展為情節做鋪墊,從而更好地突出主角的性格特征。《驕傲的將軍》這部動畫片所表現的主角是將軍,配角是師爺,還有一條“不刻苦,就要落后”的簡單思想主線。所有人物都是為了襯托將軍而存在的,師爺無時不在的奉承滿足了將軍的虛榮心,也為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部動畫短片雖然劇情簡單,但蘊意卻很深刻,故事對“臨陣磨槍”這個成語進行了加工再造的延伸想象,使傳統文化在動畫的運用中得到更加豐滿充裕的闡釋。短片把將軍這個打了一次勝仗就沾沾自喜不思進取,最終一敗涂地的形象塑造得生動傳神,夸張地再現了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情感韻味。傳統動畫的劇情設計在對民族文化故事進行改編的同時,又對其包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進行了全面的思考與整合,使中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優秀的傳統動畫劇情設計中發揚光大。雖然在劇情設計方面,關于矛盾情節制造的復雜性,中國傳統動畫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傳統動畫所注重“以形寫神”的內在精神文化,才是藝術家對動畫劇情設計更深層次的情感抒發與藝術追求。

    4.傳統藝術對動畫人物刻畫的影響

    在動畫中,關于角色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我們往往會對人物動作的臉部表情、外部形象以及動作的姿態進行夸張處理,再加上象征性、比喻性的動作細節處理,使這個動作更趨生動與完美。比如,刻畫一個處于極度憤怒的角色,在文學中會用“怒發沖冠”來形容。如果繪制在紙面上,可以從他怒目而視的表情,高高豎起的頭發將頭上的帽子都頂起等細節體現。一個“火冒三丈”的人物,細節上可以表現為大發脾氣,揮動雙拳,甚至用升起一團火苗表現其極致的情緒變化。在動畫動作設計中,透過幾個關鍵幀將動作表現得自然流暢,并能充分體現角色的個性和當時的情緒,除了從角色的行、走、跑、跳等動作下工夫,還要配合臉部的表情。動作和表情的配合可以得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假設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僅僅是打斗而面無表情,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會食而無味,味如嚼蠟。這可以通過借鑒戲曲藝術中,戲曲表演對人物情感表達的處理。分析戲曲人物表情和情緒配合的合理性與特定性,結合動畫想象性和夸張性的特點,表現鮮明的人物個性。戲曲是通過動作來展現沖突以及人物的性格。戲曲的心理動作除了通過人物形體動作外,還配合表情動作傳遞人物的心理狀態,表情與身體動作的配合,使人物更具有真實的情感。成功的動畫設計就像一面折射人物內心世界的鏡子———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在表演“吃魚”動作時,從剔刺到食肉,動作準確,表情滿足,觀眾頓時聞到飄香四溢的魚味;又如我國著名的京劇藝術家蓋叫天在詮釋“武松”飲酒這一情節時,神志清晰,但朦朧的醉意使得腳步踉蹌,對人物微醉狀態出演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三、動畫藝術的情感表達與傳統文化進一步結合

    第6篇:花藝文化范文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自古以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亞于茶于中國人的意義,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茶與咖啡是中西方極具代表性的飲品,它們被視為是中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茶的清新淡雅與咖啡的濃香醇厚使它們各有著自己的特色和韻調。文章通過介紹兩者的起源以及發展狀況,分析兩種飲品背后的文化差異,以解釋現如今中西方文化表現上的不同,甚至通過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相互比較還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人文氣息,以此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與人文情懷。

    關鍵詞:

    茶;咖啡;文化差異

    文化,經常被很多文人及學者們掛在嘴邊或者寫到文字里面。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長時間以來就未曾停息過,并且一直都是學術界討論的主題。能夠讓人意識到的是文化的的確確在不同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的日常生活主要是由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這兩部分組成的,而精神生活強調的就是文化上的生活,也就是說沒有文化就沒有人們的精神生活。眾所周知,茶與咖啡是當今世界的兩大飲品,茶的清香淡雅給飲茶者帶來沁人心脾的陶醉之感,而咖啡的濃郁醇香則給飲者帶來回味無窮的境界。茶是發源于中國的一種獨特的飲品,自古以來它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也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如今茶與咖啡已經衍生出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盡管這兩者都扮演著靜心、舒適、閑淡、享受且注重品位的一種生活文化,但是兩者卻在很多方面表現著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1茶與咖啡的起源

    1.1茶的起源

    關于茶的起源問題可謂眾說紛壇,并且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和解釋。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中國是茶樹的發源地,并且茶也是從中國直接或間接地引入到世界各地的,實際上中國的確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有茶的存在了,無論是從神農氏嘗百草的故事當中,還是從古代詩歌對茶的描寫里,都可以看出茶在中國由來已久。盡管對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說法,但是卻不曾對茶的起源有個定論,關于茶的原產地有西南說,四川說,江浙說等。而茶的發源時間更是眾說不一,分別有神農說,西周說,秦漢說,六朝說等等。總之,茶的起源和時間仍然因為歷史記載的缺乏和不精確而顯得模糊不清,但是這些并不影響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1.2咖啡的起源

    咖啡的起源同茶的起源是有相似性的,即它也是沒有一個定論和確定的說法的。根據歷史學家的解釋說,非洲是咖啡的故鄉,咖啡樹最早生長在埃及的咖法(Kaffa)省,并且據說在17世紀中葉的時候,土耳其的大使們將咖啡引入到了法國,之后法國將咖啡推向了西方的各個國家。總之,茶與咖啡的起源問題一直以來都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并且由于歷史的久遠性以及史料的缺乏性問題,關于茶與咖啡的真實起源等問題已經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點的是這兩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茶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的主要飲品,并且逐漸的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茶文化,并不斷充實和發揚。與茶并列的咖啡亦是西方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也逐漸形成了內涵豐富的咖啡文化。兩者在世界上都占有著重要的地位。

    2茶和咖啡的普及發展狀況

    2.1茶的普及與發展狀況

    在中國的國土之中,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和演化,茶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形式各樣的茶文化,比如說有茶藝、茶道、茶具、茶包裝、茶樓設計以及茶詩和茶禪等等很多方面。飲茶在很多時候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飲茶,它代表了更多語言性的傳達與闡述,代表了藝術的境界與審美。一方面它使得人們精神生活或者說是文化生活不斷充實和富裕,另一方面它又推動著茶具、茶器以及茶文化各個方面的不斷發展與繁榮。并且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吸收了中華的茶道文化,形成了具有本國特色的茶文化與茶藝術。據統計茶是在16世紀的時候引入歐洲的,到18世紀的時候茶多在歐洲已經盛行起來了。之后東印度公司和英國等西方國家為了壟斷中國的茶市場和茶商品貿易,不斷的強行進入中國市場,逐漸地形成了對中國茶的控制。之后美國雖然沒有直接的參與到對中國茶的壟斷中來,但是他卻憑借著自己的經濟實力和世界地位將發端于英國的速溶茶和冰茶推廣到了全世界。

    2.2咖啡的普及與發展狀況

    據調查顯示,咖啡在西方國家里的傳播和興起要比茶葉晚一些,據說在17世紀的時候,新理性主義的思想在歐洲迅速地蔓延開來,并且這一新思想催生了啟蒙運動的發展,接著在此思想的傳播之下帶動了具有“醒腦劑”功能的咖啡的盛行。西方國家為了打破阿拉伯人對咖啡生產的上的壟斷,荷蘭人與法國人都耗費了巨大的精力,終于在爪哇和中南美種植成功,并且開始大量生產。自此以后咖啡就持續地進入到歐洲的市場之中來,并且深受各個國家人們的喜愛和歡迎,咖啡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里,主要的是集中在聚會社交的場所之中,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在北美,據說咖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才開始發展起來,而美國對咖啡的營銷策略是推廣真空罐裝的咖啡和速溶性的咖啡。并且美國在1971年的時候在西雅圖創立了首家集聚咖啡文化的場所即星巴克,今天的星巴克更是在多地都發展起來了,逐漸的成為世界咖啡文化的中心之地。大約是在20世紀的時候咖啡才傳入到中國的,并且是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咖啡館,但是那時的咖啡還只是鳳毛麟角,并沒有在中國形成一個巨大的規模,直到半個多世紀以后咖啡才在更大的范圍內被中國人所傳播。咖啡于國人而言一直都是一種舶來品,它代表的是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與好奇,尤其是在國內各個地方興起的星巴克這樣的咖啡文化中心更是對時尚的展現,同時也是國人們了解國外文化的一種途徑。

    3茶和咖啡與中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的范圍可謂是包羅萬象,文化屬性也是繁多的,包括飲食文化、出行文化、藝術文化等等都屬于文化的范圍。茶與咖啡都是聞名世界的飲品,兩者都屬于飲食文化的范疇,但是由于兩者發展的深遠性以及它們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性使得它們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即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文化的形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它們是源自于生活而又凌駕于生活之上的一種存在形式。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和把握,一個很明晰的事實是文化的的確確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體現了一種人文性、民俗性以及民族的色彩與性情。下面我們就針對茶文化與咖啡文化上的不同,來更深層次的分析兩種文化背后的國民性,以期為中西方的差異性尋得一份合理的解釋。

    3.1中庸之道與崇力競爭的差異

    中國人是喜歡茶的,好多人都喜歡茶的清新淡雅、喜歡茶的溫和性情。飲茶者需要靜心體味,才會體會到茶的幽香與怡情,慢慢地感受著茶色與茶韻,將茶的性情與中國的中庸之道結合起來,尋求中庸和諧的價值取向。自古以來茶樹是可以栽種到各家的門前或者門后的,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式的生活狀態給予了人們更多的接觸自然的機會,練就了人們樸實、淳厚、謙和的性情。中國的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中心,它融儒釋道三家于一體,將傳統文化里的謙讓、恭儉以及寬容和博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3.2保守內向與開拓創新的差異

    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式的生活狀態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僅僅的局限于自家的范圍之內,那種重視宗族觀念與血緣體系的生活讓人們較多地存在保守性、注重內省而輕視開拓的文化形態。相反,西方國家則較多地受到當地山地與海洋的影響,受到地勢上的阻礙,在尋求改變生存之道的時候也開拓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并且將這種意識融入到自己的文化氛圍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風格。在茶和咖啡的傳播過程中兩地發展上的不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尤其是在文化上有著不同的表達。在兩地之間的茶文化與咖啡文化中就表現出了這些方面的不同。茶的口味、形態和營銷策略在中國是一個逐漸演變的漫長過程,幾千年來變化不大,我們傾向于“因循祖制,唯古是法,尊古泡制”。所以說茶在我國盡管存在深遠,歷史也很悠久,有著我們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但是它卻并未將中國的這些特色引領到世界的范圍之內。歐美國家則不一樣,他們依據自己的開拓精神,在短期之內就開發了方便攜帶和泡制的袋泡茶、速溶茶以及冰茶等。盡管中國仍然是茶的最大生產國,但是西方國家卻不斷的研發新的茶形式與咖啡形式。比如說現今流行世界的星巴克就展現了西方人的開拓精神。所以說中國可以在保持自身茶文化的同時要著力地開拓創新,發展茶文化的新的存在形式。讓茶更好地走向世界,并且能夠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結語

    茶文化是中庸文化,中國人喝茶追求的是靜心,靜身,修身養性。西方人喝咖啡追求的是激情,熱烈,奔放,方便,快捷。這兩種飲品給中西方的人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以及影響程度,從以上茶與咖啡的起源與它們的發展和普及狀況來看,茶與咖啡的背后的確蘊含著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文化,這給我們更好的了解西方提供了一個路徑選擇。

    作者:葉婷婷 單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龔永新,黃亮,張耀武.中國茶文化發展的歷史回顧與思考[J].農業考古,2015(2):12-16.

    第7篇:花藝文化范文

    【關鍵詞】文學文體;意象;分類;翻譯策略

    所謂意象,根據庫登的定義,是“ 用語言來表現事物、行為、感情、思想、觀念、心理狀態以及感官或超感官的經驗。”(Cuddon: 322) 也就是用語言形象化的表現事物。A. 理查茲曾經說“翻譯很可能是宇宙進化中迄今已經產生的最復雜的一類事件。”[2]翻譯中文化意象的處理也是如此。不同民族文學作品中的意象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信息,是民族歷史文化和生活體驗的結晶,在翻譯中對其進行簡單的照搬,往往會文理不通,晦澀難懂。

    1. 意象的分類

    從文體的角度,概括說來“意象可以分為字面意象,感性意象和概念意象”(廖七一,1995)

    字面意象(literal image)是指利用說明性的語言進行描述(expository description), 如:

    mouth to mouth method of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n an adult-

    Open your mouth wide and take a deep breath

    Pinch the casualty’s nostrils together with your fingers

    Seal your lips round his mouth

    Blow into his lungs until the chest rises

    Then remove your mouth and watch the chest fall

    Repeat and continue inflations at the natural rate of breathing (見胡文仲)

    這段文字完全采用客觀實事求是的方法來塑造過程形象,既不不訴諸讀者的主觀感受,也不參雜作者自己的感情,讀者完全依靠文字來想象人工呼吸的過程。

    感性意象的確立則要訴諸于讀者的主觀感受, 語言中大多采用多種修辭方法,如明喻,暗喻,擬人等。如:

    “…傲然挺立,像哨兵似地樹……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長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僅僅靠攏,…, 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

    這段文字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來塑造形象,可以充分的激發讀者的想象力,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具有明顯的訴諸和調動讀者的主觀情感的意圖。

    概念意象則是指人們無法想象,卻能理解的意象,比如“上帝之手”

    2.意象處理

    翻譯就是信息的傳輸,就是尋求不同文本之間意義的“最自然等值。”(Nida, 1993)譯者首先要照顧到意象背后的意義,但傳達文化意象同樣是譯者的職責所在!其實隨著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讀者對外來文化意象的接受性會越來越強。在對文化意象的處理方面也不妨大膽些。概括起來,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⑴保留意象的直譯

    通常情況下,只要不影響譯文的準確表達并能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譯者就應盡量地保留原文的意象。如: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

    紅杏枝頭春意鬧Among the apricot’s sprays / spring riots in her play (將鬧字直接翻譯成riot) (黃宏荃譯文)(轉引自陳新)

    這類翻譯的最佳辦法是在目標語中尋找對應的意象,以求譯文和原文達到形式和功能上的對等。

    ⑵ 保留意象加注釋

    有些意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含義,或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就需要對譯本進行增補。“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直譯入英語就會使讀者不解其意,必須增加補充說明性的成分"the master mind"。這種方法“能使不同理解層次的讀者都能領悟到原文的要旨―懂得原文的讀者能想象出原語的意象, 一般讀者也能了解原文的意義”。(廖七一,1995)

    (3)變象為意,犧牲意象

    在翻譯中,譯者應該力求保留原文意象,但對于某一文化所獨有的意象,就要忍痛改變原文意象以傳遞其意。比如,在中英文化里,龍的意象截然不同。因此"望子成龍"譯成"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就比較合適,不宜直接將原文的意象傳達。

    參考文獻

    [1]. 見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北京,2003

    [2] 轉引自廖七一,英漢翻譯中意象的處理,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J],1995年第一期

    [3] Cuddon, J.A. 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London: Andre Deutsh Ltd.

    [4] 陳文伯. 《英漢成語對比與翻譯》[M].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4.

    [5] Nida, E.A. (1993) LANGUAGE, CULTURAL,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6] 廖七一,英漢翻譯中意象的處理,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J],1995年第一期

    [7] 張帥, 漢英翻譯中文化意象及處理,論文天下網(/product.free.10001859.1/)

    [8] 陳新.《英漢文體翻譯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 廖七一.現代詩?意象?翻譯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J], 1996第一期

    第8篇:花藝文化范文

    關鍵詞:文化;語言;聯想意義;翻譯

    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在進行交流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處理文化問題是最令人困擾的。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語言反映了本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而在語言的諸多要素中,詞匯是最基本的一個,它是支撐語言系統的支柱以及傳達語言信息的使者。同一個詞匯或短語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的形象和在頭腦中的聯想是不同的,這些就是有著不同的聯想意義的文化負載詞或短語。然而,翻譯并不是簡單的語言解碼和編碼的過程。由于大量的文化差異的存在。翻譯這些文化負載詞或短語時就顯得困難重重。我們只有高度重視具有文化意義的詞匯,并對其進行更深層的研究才能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盡可能有效地進行文化轉換。

    1聯想意義的分類

    聯想意義是語言標志所喚起的想象和形象。在西方社會和中國。有許多詞匯或短語有著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卻因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聯想意義,這些聯想意義可以分為3種類型。

    1.1聯想意義在不同文化中意義不同

    其實,聯想意義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鴻溝。人們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習俗。對同一個事物通常都會有不同的聯想。

    在中國文化中。“龍”是財富、權利和活力的象征。曾經有一檔娛樂節目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名字就叫“小神龍俱樂部”。然而。西方人卻很難想象“龍”這一形象會成為娛樂節目的名字。因為對他們來說,“龍”常常是邪惡的象征,是一種必須被摧毀的可怕的怪獸。柯林斯COBUILD英語詞典對“龍”有如此解釋:如果你稱一位女士為龍,那么你就是說她是性情暴躁而令人不快的。

    在中國,“東風”是溫暖而和煦,能夠使萬物復蘇、草木豐潤的。人們經常把它和春天聯系起來。這可以從許多歷代有名的詩詞中看到。比如:“東風變梅柳,萬匯生春光。”《西廂記》中的:“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但在英國,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東風卻是寒冷的,它更像是中國的西北風。而英國人把西風賦予了美好的事物,想到它,人們就會想到溫暖和生命的起源。在雪萊的西風頌中,“西風”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一種在春天復蘇的精神。在中國和西方,還有許多的詞匯和短語激發出人們不同的聯想。比如:蝙蝠、狗、紅色、數字(4,13)、兔子、老虎和獅子等,他們經常使兩種文化中的人們困惑不堪。

    1.2聯想意義只在一種文化中體現

    有些事物只在一種文化中出現聯想意義,而在另一種文化中卻沒有任何聯想意義。

    “鶴”在漢語文化中是長壽的象征,但西方人對“鶴”并沒有任何聯想。

    另一個例子即“紅樓”。在中國,“紅樓”通常并不僅僅指紅色的樓,它常指上層人士所居住的宏偉豪宅。在傳統的中國文學中。人們總把它和“愛情”相提并論。我們可以從李商隱的詩詞中窺見一斑:“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此外,《紅樓夢》中“紅樓”的翻譯難倒了很多翻譯家。而在英國,這個詞卻不會使人們聯想到更多。同樣,蘭花、柳樹和藍色等也只在一種文化中出現聯想意義。

    1.3聯想意義在兩種文化中相同

    盡管不同文化問存在著文化信息的鴻溝,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是能夠找到和諧的一面,否則交流就不可能實現。在中國和西方文化中有—些詞匯不僅字面意思相同,聯想意義也很相似。比如:鹿是膽小而溫順的、狐貍是狡猾的、驢是愚蠢的等等。

    2文化負載詞的聯想意義的翻譯

    具有聯想意義的詞匯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負載詞。朱光潛曾說在外國文學中最難理解和翻譯的就是聯想意義。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并很難在字典上查到。如果我們對另一種文化的習俗、歷史環境等不甚了解,那么翻譯這類詞匯將有很大困難。事實上,即使我們意識到也理解了對方的文化,也難免在翻譯過程中有文化信息的丟失。因此,一些學者認為文化是不可譯的,但對于聯想意義的翻譯,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些有效的翻譯方法。

    2.1同構和翻譯

    志為了支持和解釋功能對等,奈達提出了同構理論。他認為在源語和目的語中的語言標就像是數學當中的等式。3個數字2-4-8排列形成了系統A,另外3個數字16-32-64形成了系統B。如果想把2從A中取出,放到B中。我們必須把2放在16的位置。因為在A中2的意義等同于B中16的意義。我們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處理翻譯中的文化成分,當然也適用于聯想意義的翻譯。根據同構理論,我們可以把“西風”換成“東風”,反之亦然。方崇在翻譯坎特伯雷故事時就把“東風”翻譯成“西風”,以使其兩種文化中的意象一致。同樣,在翻譯“astimidasrabbit”時,我們可以把“rabbit”替換成“鼠”。新晨

    2.2直譯和意譯

    盡管屬于不同的民族,英國人和中國人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態度和認知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直譯是可行的。對于第三種類型的聯想意義我們可以用直譯法來翻譯。比如“ascunningasafox”可以直接翻譯成“像狐貍一樣狡猾”。但直譯則不適合用來翻譯第一種和第二種類型的聯想意義,直譯加注卻不失為有效的方法。Hart教授把《西廂記》中的“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翻譯成:

    他直譯了這句詩,卻加了注:Theeastwindissymbolicofspring.withitsurgetoloveandmating.

    但有時候,譯者被不同的文化所局限而不得不舍棄直譯而采取意譯。意譯是試圖找到兩者在意義上的等同。我們不必把“dragon”翻譯成“龍”,而只要找到意義相近的詞語。比如:Some-timesapersonwhopre~ntAhiraselfaskindandgentlecaninprivateturnouttobeadragon。whobreathesfire.可以翻譯成:有時,某人在公共場合顯得和藹可親,溫文爾雅,但在私下里卻像個兇神惡煞。

    第9篇:花藝文化范文

    不管與制衣聯系的多么緊密,以動漫服飾為主業的美盛文化都不能簡單地被理解成制造業,盡管這種創意并非絕對的“原創”意義,但基于文化消費升級的必然要求,這種并不算太高標準的創意當屬于被鼓勵、被支持的范圍。

    事實上,原創不足、創意不足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動漫產業包括服裝產業的通病。作為兩者的跨界經營的典型企業,又被冠名為國內迪士尼第一股稱號的美盛受到質疑不足為怪。

    但是,回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階段,當原創與創意尚處于虛弱的狀態下,一味地拔苗處長并非發展文化產業的本意。我更愿意從文化服務業的角度去理解當下的文化產業,而且從文化衍生品的角度或者文化服務業的角度重新理解現階段的文化產業,應該更有意義。

    關于這一點,其實有更為官方的說法。比如說,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國家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之鑫在講到“十二五”期間發展文化產業的三個關鍵內容時就強調,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不僅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從消費升級的角度,把當前階段的相當一部分文化消費定位成文化服務業要做的事情,理解起來更為順暢。

    回到美盛文化,公司是國內主要的動漫服飾制造商之一,專注于動漫衍生品細分產品動漫服飾的開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迪士尼形象動漫服飾、電影形象動漫服飾、傳統節日動漫服飾以及裝飾頭巾等。

    2002年6月,美盛文化創始人趙小強辭掉工作,在浙江一個縣城郊租了塊地,動手搭起廠房,開始承接一些圣誕禮品業務的零散訂單。

    當初的美盛是地地道道的制造業,然而隨著中國制造的不斷提升,美盛開始進入高檔紡織類禮品行業,進而逐步涉足與萬圣節、圣誕節和大電影服裝相關的生意。

    發展到今天,美盛文化在動漫衍生產品開發設計生產企業中已擁有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在動漫服飾研發設計制造方面更是遙遙領先。

    美盛的發展歷程也正是中國制造逐步轉型升級的過程,從單純的制造到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這個過程也是過去十年中國眾多企業的寫照。

    服務于節慶文化的迪斯尼動漫服飾本身就是典型的文化服務業。在這里無需特別強調,類似這樣的企業的原創與創意,目前這個階段,先把服務做好,文化服務業本身就是文化產業的重要一環。脫離這個階段,單純去談原創與創意,絕對是空中樓閣。

    所以,從這個角度,美盛為代表的眾多動漫衍生品產業都屬于應該被鼓勵的部分,而且在這些衍生品企業中,不乏靠衍生品賺錢反哺原創動漫的例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www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欧美成人aa久久狼窝动画|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